• 沒有找到結果。

從陶藝創作找回自我 林時植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陶藝創作找回自我 林時植 "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285期

2018/04/15

從陶藝創作找回⾃我 林時植 

林育平 報導 ⾞⽔⾺龍的新⽵市中⼼主幹道旁,有著座落於鬧市中的靜謐之處——陶藝之林。 由陶磚、鐵架、⽊頭三⼤元素建造出的藝術⼯作室,不僅緊密扣合林時植創作的 主要媒材來源,亦將⼯藝與藝術融入索然的尋常⽣活中。

因應環境趨勢 渾然天成的陶藝之路

陶藝即陶瓷藝術,與中華⺠族之間的關聯性,最早可追溯⾄⽯器時代,直⾄明 清,仍運⽤於⺠⽣器⽫、建築原料、陪葬品等,擴及範圍上⾄王公貴族、下⾄平 ⺠百姓,與華夏⺠族間的文化關聯可謂密不可分。但隨著⽣產技術與製造⼯具的 發達,陶瓷產業沒落,進⽽轉變成⼀種藝術,林時植則是「臺灣⼯藝之家」認證 傳承陶藝技術和創作的代表⼈物之⼀。 林時植從⼩就展現出藝術天份,⾼中後立志未來要將藝術和職業結合,然⽽真正 投入到陶藝的過程卻是相當曲折。⾼中就讀美⼯科,退伍後卻改選化⼯科,後來 再從事原型雕塑;直到千禧年末正逢台灣經濟轉型、產業外移,他⾝陷於轉戰⼤ 陸或是根留台灣的兩難。⾝為家中獨⼦,再加上考量到⼤陸只求技術不求⼈才, 因此決定留在台灣,並轉換跑道從零開始學習製作陶藝。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2)

毫無陶瓷藝術經驗的林時植,胼⼿胝⾜地為⾃⼰新闢出陶藝創作之路。 (圖片來源/林育平攝) 陶⼟的取得容易以及未來的經濟轉型問題,成為了林時植職涯轉換的⾸要選擇。 以媒介來說,相較於⼀般的⽊⼯、⾦⼯、玻璃材料需要⽤火或是⼯具製作,陶⼟ 只需取得⼟源再加⽔混合成泥,即可直接以⼿塑形,危險性較低也容易上⼿,若 未來發展成觀光⼯廠,⽗⺟也放⼼讓⼩孩體驗陶⼟課程。有趣的是,決定從事陶 藝時,林時植對於陶藝可說是⼀竅不通,卻破釜沉⾈地砸資購買設備嘗試,⼀再 地失敗後才開始翻閱各⼤陶藝雜誌,諮詢前輩的協助。「在這段嘗試錯誤的過程 中,這些經驗都是別⼈得不到的養分。」如此⼤膽與空前的嘗試,讓林時植跳脫 以往師徒制所既定的學習框架,將⾦屬、⽯塊、⽊料等其他媒材巧妙地與陶⼟結 合,使得創作的作品如此別樹⼀幟。

順應⾃然 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

「天覆地載,物數號萬。」明代宋應星《天⼯開物》⼀書提到,宇宙天地容納萬 物,⽽事之紛繁複雜便由此⽽⽣,強調天與⼈⼆者之間的配合與協調。談到創作 靈感,許多藝術家都會以⼤⾃然為師,⽽林時植也不意外,其創作靈感多師法浩 瀚宇宙。「為什麼我們⽣於地球上?後來發覺⽣命總會有茫然期,當你找到來地 球上的⽬的與屬性,⼈⽣就會快樂。」陶藝創作對他來說是⼀種責任也是⼈⽣的 ⽬標,最重要的是林時植在裡⾯找到了快樂。 運⽤廢鐵結合陶⼟媒材,創作出⿂和⼈臉的混合體,體現出⼈與環境問題 密不可分的關係。(圖片來源/林育平攝) 從遍閱新⽵各圖書館內的天文書籍,親⾝拍攝浩瀚宇宙的壯觀場景,再從中領悟 ⼈⽣哲理,轉⽽藉由陶藝展現出他的體悟與價值觀,其作品看似隨性,卻將理性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3)

與藝術淋漓盡致地結合,散發出沉著與內斂的氣息。談到創作過程是否會有低潮 期,林時植則表⽰:「反倒在全⼼全意完成⼀個作品後會有些失落感,因為那段 時間是我的靈魂完全地注入在裡⾯。」直⾄下個作品產出前的空窗期,所產⽣的 茫然讓他感到些許不知所措,但如同星星滅亡產⽣絢爛的爆炸,擴散成星雲塵 埃,再慢慢聚合匯集成另⼀顆星,創作的種⼦是⼀點⼀滴的累積直⾄萌發,並循 著宇宙間的循環法則源源不絕地創作下去。

低潮中成⻑ 掩蓋不了的藝術家性格

藝術的作品⼀百個⼈裡可能會有⼀兩個⼈喜歡,但當牽扯到商業市場時,就必須 讓⼀百個⼈裡最少有九⼗八⼈喜歡才能⼤賣。當初從事原型雕塑時,是由設計師 畫好平⾯圖,再交由林時植按圖雕塑成立體,最後轉交給客⼾,⽇復⼀⽇就窩在 ⼩⼩的⼯作室裡⾜不出⼾,著實讓他⾯臨近三年快崩潰、無法接觸⼈群的狀態。 這樣的作業模式類似代⼯,無法在考量商業市場的情況下,仍保有藝術家的獨特 風格, 不禁讓他反問⾃⼰:「我的⼈⽣⼀輩⼦就這樣嗎?」 從原型雕塑轉移到陶藝創作的過程,林時植給予⾃⼰⼀個五年的停損點,假若五 年內從零開始學習陶藝無成,就和現實妥協、放棄藝術的夢想。「⼈⽣很⻑,五 年其實僅佔⼀⼩部分,趁年輕時候追求夢想,機會較⼤也不留遺憾。」這五年裡 林時植⼤量的創作陶藝,積極爭取曝光機會,不僅慢慢建立起⼝碑,亦將內⼼沉 積已久的創作理念爆裂式地噴發出來,找回那原屬於藝術家性格的⾃我。 ⼩⼩的⼯作室裡,⼤⾯積陳列擺放著許多平時創作的⽣活陶。(圖片來源 /林育平攝) 「⼀般⼈可能會退縮,然⽽我非常享受低潮或瓶頸,那是⼀種對未來的展望和期 待。」無論是創作或是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瓶頸代表已經到達極限,越過瓶頸後 便是更⾼的境界,相較於他⼈可能會深陷於痛苦或落寞中,林時植顯得越來越開 ⼼。⼈⽣每個階段都會穿插低潮與困境,卻沒有任何⼀個階段是多餘的,歷經這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4)

⼼。⼈⽣每個階段都會穿插低潮與困境,卻沒有任何⼀個階段是多餘的,歷經這 些風霜滄桑後所得到的養分及體悟,都會使⼈⽣更加豐富。

肩負責任 傳承後輩⼈才

除了本⾝致⼒於創作之外,近年來因得到臺灣⼯藝之家認可,林時植對於陶藝的 傳承也有著極為深厚的使命感,在個⼈創作之餘,同時投⾝⾄陶藝教學,將經年 累⽉積蓄的知識和創作觀念,傳授給後輩⼈才,也為台灣的⼯藝傳承種下發芽的 種⼦。 興許如林時植老師所說,⼈⽣到地球上,冥冥之中都有安排,陶藝創作就是他的 ⼈⽣⽬標和責任,無論在⼈⽣的路途上將經歷多少曲折的道路,只要在低潮或困 境中保持⼀顆單純且快樂的⼼,⽀流終將納入百川,成為⽣命中的養分。     記者 林育平 編輯 葉宜瑩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 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 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 驗。. 音樂與

第四十六條 外國人受聘僱從事本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六

《犀牛》結合了玻璃、陶瓷和聚 酯馬賽克的作品。創作的時間是 1988年,當時 犀牛瀕臨絕種的情

表演藝術:1.認識 世界傳統舞蹈類 型實際學習體驗 原民舞蹈與文化 2.實際體驗舞台 與劇場藝術魅 力。3.透過街頭 藝術、國際藝術 節的介紹,體驗

(二)鹹味調理麵包及鬆餅製作 (Production of Savoury Breads and Puff Pastry Products). (三)藝術創作 (Production of

(二)鹹味調理麵包及鬆餅製作 (Production of Savoury Breads and Puff Pastry Products). (三)藝術創作 (Production of

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各組自行設計問題,加上藝術家帶領彩繪 地景藝術的經驗。發現學習效果比在教室更好。當然,出發前 在教室的引導合作學習也是不可忽視的。”理解 感受

• 家長表示欣賞子女的作品及創作 過程,並認同藝術發展對子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