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夜藥17畢業30週年同學會感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夜藥17畢業30週年同學會感言"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夜藥 17 畢業 30 週年同學會感言 1984 年鳳凰花開時,同窗 5 年的 TMC6835 同學們一起離開了「臺北醫學院」的學生 生活,之後大夥兒勞燕分飛,各自在地球村的不同角落裡忙忙又碌碌。 雖然期間有高孟熙、謝秀琪、劉垂亮、邱季芬、魏雲飛等同學熱心籌辦同學會,但隨 著各自學業、事業、兒女的成長,曾幾何時應年年舉辦的同學會也中斷了,有幾位同 學也呈失聯狀態,全員到齊的相聚,就只剩畢業那年的國家考試。 或許當年我們都正年輕,正值意氣風發時,總 覺得今天沒聯絡到,明天再說也不遲;今年沒 聚餐,明年再吃也無妨。但一晃眼到了 2014 年, 剛過完春節就接到同窗好友過世的噩耗,同學 們再聚首,竟然是在殯儀館裡淚眼相對。感嘆 30 年就這麼過去了,驚覺我們沒有多少歲月可 以揮霍了,於是幾位同學相約組成籌備小組, 下定決心要好好辦一場「TMC6835 畢業 30 週 年同學會」。 拜科技之賜,2011 年我們在 Facebook 成立了「北醫 6835 同學會」社團,2013 年在 Line 上成立「TMC6835」群組,陸陸續續連絡上近 50 位同學,大夥兒天天在雲端上 「say hello」,生活上的喜、怒、哀、樂也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分享。有天某位同學在 FB 社團動態訊息上,po 了 MV 版的北醫校歌,勾起大夥兒許多拇指山下的共同回憶。 【圖:校園巡禮】 在這些互動的過程裡,籌備小組發現許多同學自畢 業後就再也沒有踏進北醫一步,不知道學校已經改 制為「臺北醫學大學」,也沒看過母校「百米大道」 的新風貌,更無法想像學校在這 30 年裡有了怎樣 令人咋舌的改變?因此籌備小組決議此次的同學 會活動要以母校作為中心。但離鄉背井多年,難免 近鄉情怯,不知該如何再與母校親近起?正當我們 深感徬徨無助時,「北藥 No.1 基金會」適時伸出 了援手,不但讓我們知道學校體制與學制的改變, 「藥學系校友會」粘淑英秘書更是熱心的引導我們 聯繫上公共事務處校友服務組。在兩單位人員的通力協助下,順利在 7 月 20 日舉辦了 30 週年同學會。【圖:徐仙中組長為校友們導覽校史室】

(2)

在長達半年的準備時間裡,籌備小組透過兩大 通訊軟體,不定時地將整個活動籌備過程及進 度更新發給所有同學,加深大家的參與感;而 同學們對這次同學會也相當重視及珍惜,從上 午 10 點到下午 3 點的三段式活動,90%的同 學從第一段在誠樸廳的活動就開始參與了。非 常感謝公共事務處校友服務組陳怡伶小姐的 熱心幫忙,從商借誠樸廳到提供活動海報、贈 送提袋、水果早餐、人員支援音控室等,幫我 們將瑣瑣碎碎的活動細節打點得井然有序,讓一天的活動有非常完美的開啟,該組徐 仙中組長更是為會見前藥學系校友會長高孟熙而提早親臨坐鎮現場,,並為我們作校 史室的導覽,非常感謝與感恩。【圖:重溫舊夢】 令人動容的是,4 位旅美同學費盡千辛萬苦回 來參加:陳美麗一個多月前才動手術,為了信 守承諾,抱病回台參加;吳明珠早上 6 點才飛 抵臺灣,下飛機就直接衝到會場;王秀珠、崔 如韻兩位,不知費了多少功夫才喬到假,同學 會會後兩天就得趕回在美的工作崗位。另外春 美、淑卿、娟碧、原徹、惠美、靜暉也遠從新 竹、苗栗、台中、雲林、台南來出席了這次的 同學會。 此次活動也嘗試採用可多方視訊的通訊軟體,讓無法出席參與的人能透過雲端和現場 的同學相會。活動由籌備小組費盡心力翻拍的舊照片作為鋪陳,讓大家彷彿走進時光 隧道,返回 30 年前,而活動在「Mr.J 義式廚房北醫店」進入最高潮,在這包租的場地 裡,大夥兒不用理會他人異樣眼光,盡情邊吃邊聊,娓娓敘述了這些年來各人不同的 變化。【圖:在北醫大校園內的「Mr.J 義式廚房餐廳」合影】 籌備小組還自掏腰包精心製備了紀念光碟、T 恤及吸水杯墊送給與會同學,希望藉此 延續大家的回憶及情誼,沒想到有多位同學也響應了這份熱情,贊助了許多伴手禮: 邱季芬的有機米,黃惠美的手工皂,吳淑慎的有機梅精,高孟熙的金采靈芝龜苓膏及 黃耆養生茶,廖美麗的明目丸,真的是讓大家有吃又有拿,個個滿載而歸,而整個活 動就在餐後的校園巡禮中,劃下了圓滿的句點。 最後再次感謝「財團法人北藥文教基金會」及母校「公共事務處校友服務組」代表北 醫大這個大家庭的大力幫忙,更感謝同學們的熱情參與,我們後會有期。【下圖:藥 學系許秀蘊主任(第 2 排中)與校友們相見歡】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檢視教科書的 學習材料及活 動,拼音教學 與朗讀訓練同 步施行。. 透過試教及觀 課,觀察學生

這個開放的課程架構,可讓學校以不同 進程組織學習經歷、調節學習內容的廣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製作了一系列網上教學資源供教師參考,鼓勵

經過小學四年級輔助課程四十多小時密集式的活動,組員有不同程度及層面的學習和參

(1999) Resiliency in Action) ,我們 對組員在強化活動中有高 的期望,期望他們能為學校 作出貢獻,同時亦希望藉此

目前的課程改革優先強化學生五種觀念: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承擔

學習活動扼要描述: 學生以兩種感受:觸覺和視覺去分辨水與冰的不同,從而認識 水的溫度改變(觸覺)形態亦會改變(視覺) 。學生選出圖卡表

聖嚴法師在 1999 年 3 月 2 日所召開的第一次 籌備會議中磣勉勵籌備小組的成員磣不要只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