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07-01-02高一歷史題目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07-01-02高一歷史題目"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彰化縣私立精誠中學 107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 考試範圍:第一冊 L4-L6 歷史科 高一試題 ☆本卷共 5 頁 一、選擇題 1. 資料一:一本臺灣歷史的新著中寫道:「1895 年 6 月 3 日,日軍攻陷基隆。 4 日,唐景崧倉皇內渡。……7 日,近衛師團兵臨臺北城下,不戰而進駐臺北城。 6 月 17 日, 樺山資紀在原巡撫衙門廣場舉行『始政式』,臺灣於焉正式 改朝換代。」 資料二:在 本書的附圖「劉小姐大破倭奴圖」中文字記載:「廈門各商號來信 云及,倭督樺山氏, 被劉大將軍擒獲……」 請在下列有關解釋中,選出比較妥當的敘述 (A)該圖為當時人所繪,是可信的史料。今人寫書應參考此一史料寫出樺山的下場 (B)該圖並不可信。只依「來信云及」,並非可靠資料,不能視為事實的依據 (C)該圖不可信,凡不可信者,皆無史料價值,故不應印在書上 (D)資料一與資料二是無關的兩件事,分 別都屬於歷史事實。 2. 旻浩在二手書店的舊報紙上看到這張圖 片,上面還大大寫著「李仙得顧問提 出……..因此政府毫無顧慮的出兵」,請問 這張圖最有可能與哪一場戰爭有關? (A)甲午戰爭 (B)英法聯軍 (C)牡丹社事件 (D)中法戰爭 3. 鹿港街道曾流行一段話:「本身蔡德芳(同 治進士)、女婿林啟東(光緒進士)、學生丁 壽泉(光緒進士)、後生蔡穀元(光緒進士)」, 說明當地的文風鼎盛狀態,請問這最有可能是在台灣哪一時期出現? (A)清領後期 (B)清領前期 (C)日治時期 (D)中華民國 4. 朱一貴之亂後,康熙皇帝在上諭裡指稱:「臺灣止一海島,本地所產不敷所用, 仰賴閩省錢糧養生。」關於這份上諭,以下哪一項說明較為合理? (A)當時台灣生產力落後,人民生活窮困,需要福建接濟 (B)當時國家控制下繳納賦稅的戶口不多,財政收入不足 (C)這是清廷為了安撫鄭氏餘黨,給予大量物資作為酬庸 (D)這是清初加強台灣的建設,不足的經費由福建來支援 5. 馬偕:「____是異教徒的直布羅陀」表達了他在傳教過程中遭到的困境,請問這 個空格最有可能是下列哪個城市? (A)大稻埕 (B)打狗 (C)艋舺 (D)安平 6. 清代閩、粵移民來臺墾殖,最初以臺南地區為重心,因此臺南是臺灣當時的最 重要城市。但 1885 年臺灣建省時,卻將省會設於臺北,其背景是 (A) 南部多平原,北部地形較為複雜,便於做軍事布置 (B)1870 年代以後,沈葆楨、劉銘傳等人所推動的自強運動,開山撫番事業, 其重點多在北部 (C)南部地區已大致墾殖殆盡,北部反而較有發展空間 (D)南部地區自朱一貴事變以來,民風強悍,而且多有抗清意識,地方士紳 不歡迎政府在當地設省會 7. 閱讀以下兩段有關台灣土地政策的資料,並回答問題。 資料甲:「清丈田畝,將大租分為十,大租戶仍得其六,四分交小租戶完納正供, 丈單、錢糧 皆由小租戶經手。」 資料乙:「全面實施土地調查,以公債券作為補償收回大租權,釐清田園土地的 所有權,並制 定土地登記規則。」 有關資料「甲—乙」的土地政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時代背景:清領時期—日治時代 (B)土地所有權:小租戶—現耕佃農 (C)政策名稱:減四留六—耕者有其田 (D)政策制定者:沈葆楨—後藤新平。 8. 民基在博物館看到一篇奏摺<請移駐巡撫摺>:『奏為臺地善後,勢當漸圖;番境 開荒,事關創始。請旨移駐巡撫,以專責成,以經久遠事』,他覺得相當的疑惑 不知道究竟是奏上這項奏摺,請你幫他判斷是誰? (A)劉銘傳 (B)沈葆楨 (C)丁日昌 (D)邵友濂 9. 日本過去民謠云:「台灣麻煩何其多!鼠疫、霍亂、傷寒、虐疾不絶,山裡到處 都有殺人的生蕃。」現在民謠云:「台灣名產何其多!砂糖、樟腦、烏龍茶、一 年二熟的稻米,山裡開滿黃色之花。」曾被視為燙手山芋的台灣,至此已成為 無限寶藏的樂土,請問「現在」是指何時?與日本的哪一項政策關係密切? (A)1896 年,同化的政經制度 (B)1897 年,三段警備制度 (C)1905 年,生物學殖民政策 (D)1910 年,五年理蕃計劃 10. 「去年五月十三迎城隍,今年五月十三搶軍裝,可惡撫臺一時走去死,害晤百 姓反亂豎白旗….害晤淡水做戰場,東洋不比紅毛蕃,看伊食穿比儂恰不堪」這 是流傳在台灣民間的打油詩,請問這所謂的撫臺究竟指的是誰? (A) 劉銘傳 (B)沈葆楨 (C)唐景崧 (D)邵友濂

(2)

2 11. 施琅在〈恭陳台灣棄留疏〉中提及:「且海氛既靖,內地溢設之官兵,盡可陸續 汰減,以之分防台灣、澎湖兩處。台灣設總兵一員……又無添兵增餉之費。其 防守總兵、副、參、游等官,定以三年或二年轉陞內地,無致久任,永為成例。」 請問施琅這個建議後來演變成: (A)渡台禁令 (B)團練制度 (C)班兵制度 (D)保甲制度 12. 1923 年出版的秋澤烏川著作《台灣匪誌》是以日本統治者立場為出發點,一切 的抗日民族運動或階級運動都歸入「匪」類,請問下列何者會載入此書中? (甲)北埔事件 (乙)苗栗事件 (丙)西來庵事件 (丁)霧社事件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丁 13. 承上題,此書封面的右上方寫著「台灣總督男爵□閣下題字」,請問□是哪一位 台灣總督? (A)樺山資紀 (B)兒玉源太郎 (C)田健治郎 (D)石塚英藏。 14. 「卦山何處擁旌旂,烽火連朝上翠微。定寨城空誇犄角,望洋援已絕重圍。... 從此瀛壖無樂土,荊榛塞路亂蓬飛。皇帝元年秋,閏八月初吉……況有斗六門, 天塹險無匹。背城鼓而東,一戰勝可決。威過摧枯芒」」請問這最有可能形容下 列哪場民變?(A)朱一貴事件 (B)林爽文事件(C)戴潮春事件 (D)施九緞事件 15. 有一位總督來臺灣上任時,在記者會上向臺灣人說:「我姓田,《百家姓》裡面 也有, 所以我和臺灣人都是一家人,對於臺灣人的處境我非常了解,非常同情。」 請問這 位總督來臺推動哪項政策? (A)臺灣舊慣調查 (B)採取三段警備制 (C)內地延長主義 (D)推動理蕃事業 16. 福州稅務司美里登:「現在台灣稅務由地方官辦理,一年收銀四、五萬兩... 如外國人做稅務司辦理,台灣新關每年足可收銀三十萬兩,並建議將雞籠定為 淡水的子口;打狗定為台灣府的子口,四口之稅務只需由一名稅務辦理即可」根 據這段資料請問跟哪一場戰爭有關係? (A)中法戰爭 (B)英法聯軍 (C)牡丹社事件 (D)甲午戰爭 17. 「無方針主義」進而明揭「內地延長主義」,終至以「皇民化政策」完成其使台 灣本島人變成「利害與共日本國民」觀之,日本的治台方針何以會採行這三種 主張? (A)藉由過去豐富的殖民地經驗彙整出新的政策 (B)歷任總督參酌前任總督的統治方針進行微調 (C)權衡國際局勢變化與台灣迴異於日本的現況 (D)視台灣為日本版圖的一部分規劃一系列政策。 18. 諸羅縣志:「諸羅故無城郭,邨落如晨星,無關砦堡塢;猝然有急,鳥獸駭散。 劉却之亂,下加冬奔潰,亂民四出行劫;豈非營障不堅,邨落莫能自固,故至此 與?」上述內容為政府建設的內容,請問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場民變發生後? (A)朱一貴 (B)林爽文 (C)戴潮春 (D)施九緞 19. 臺灣民主國曾成立「安全公司」,並發行「股份票」,票上寫著:「全臺廣大軍餉 需用孔多,招集股份以 舒餉源,以七三兌每票以一元、五元、十元為限,如有 買票者將此收執為據,若彰化、臺北均皆克復、 臺灣全國太平之後,即准其持 票到局支回股本,照數加三倍給還。」上面印有臺灣民主國、及股份票字樣, 時間為光緒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請問此股份票應是何人發行的? (A)丘逢甲 (B)唐景崧 (C)林獻堂 (D)劉永福。 20. 承上題。股份票的票面所列的時間紀元「光緒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陽曆 1895 年 10 月 9 日)其意義為何? (A)臺灣民主國並非真正的臺灣獨立 (B)臺灣民主國集資的對象包括原本的中國人 (C)此時臺灣民主國已宣布回歸中國 (D)印製股份票者一時失查,仍以清朝的年號紀元 21. 日本殖民政府能夠牢牢掌控治安,使「羅漢腳無處可逃」,並且掌握了財稅來源, 且做到「在一張明信片上展示現代政府的權威,這是中國人社會裡第一次發生 的事。」請問之所以如此的原因為何? (A)州廳制的實施 (B)舊慣調查的徹底 (C)警察制度的深入 (D)土地調查的完整 22. 日治時期就日本統治台灣政策由臺灣經濟在十七世紀中葉呈現衰退的狀態,慢 慢的,因為偷渡來臺的人數增加,從事拓墾的人口增加促成市場擴張,當時的 貿易逐漸熱絡,甚至「上通江浙,下抵閩廣,來 往商艘,歲至以千計」的盛況。請問何者為是? (A)台灣與中國出現互補性的區域分工 (B)台灣主要貿易型態為出口手工產品 (C)台灣主要貿易對象東南亞華僑商人 (D)山五商及海五商是當時主要的商人 23. 以下為淡水、打狗的出口數值,請問這有可能是 哪一項商品? (A) 樟腦 (B)茶葉 (C)糖 (D)鴉片

(3)

3 彰化縣私立精誠中學 107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 考試範圍:第一冊 L4-L6 歷史科 高一試題 ☆本卷共 5 頁 24. 一位作家以充滿感性的文字寫道:「內地人徹底地擁抱本島人,而本島人喜悅地 投入內地人的懷裡,這種親和性不是一時的現象,可能在永久性的意義上有著 要創造一個民族的骨骼之性質吧!現在,臺灣人非打開眼睛不 可。正是時候了, 臺灣人不單只是日本國籍,而且從內心深處完全變成日本人。」這位作家寫作 的背景與目的 是為下列何者? (A)反對臺灣民主國的抗日運動 (B)爭取臺灣自治權的民主運動 (C)呼應臺灣總督府的皇 民化運動 (D)渴望臺灣人出頭的民族運動 25. 臺灣學子在十七~十八世紀參加科考時,常被諷刺為「臺灣蟳」意為「無膏」。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可能為 (A)清治初期臺灣為移墾社會,學員多為困窮之輩 (B)清廷給臺灣赴考學子保障名額所致 (C)科考又名「秋圍」,臺生常自備秋蟹餽贈考官 (D)臺灣士紳多富暴發戶習氣,所以內地士子用以暗諷臺生無書香之氣 26. 學者指出:「林朝棟主管中部地區的拓墾事務,等於控制中部山區之重要利源。 事實上,劉銘傳為獎賞 林朝棟之功,授與中部沿山曠野與近海浮復之開墾權, 及□專賣權。」、「林家在林朝棟時代,財富快 速擴張,建立一中部經濟王國, 直逼板橋林家。」請問:根據上文,霧峰林家的發展過程中,官方曾給予何項物 質的專賣權? (A)魚貨 (B)糖業 (C)樟腦 (D)稻米 27. 賴和在其作品南國悲歌中寫著:「兄弟們!來!來!來和他們一拼!憑我們有這一身, 我們有這雙腕,休怕他毒氣、機 關槍!休怕他飛機、爆裂彈!兄弟們!來!來和他 們一拼!」這是描述那一事件? 28. (A)西來庵事件 (B)霧社事件 (C)牡丹社事件 (D)苗栗事件 29. 某個時期的政府將臺灣大租戶的權利全部以公債收購,然後將土地所有權均交 予小租戶。影響所及,大租戶從而廢止,小租戶則須負擔前此的小租外加大租 的租稅。請問這是那個時期的政府作為? (A)鄭氏時期 (B)清朝劉銘傳時期 (C)日 治時期 (D)政府遷臺初期 30. 資料一:部分日本法律可以適用在臺灣,但是總督府所制定的律令需要經過內地 國會審議通過後後始能發布。 資料二:大部分日本法律在臺灣無法適用,總督 府在特殊情況時可以不用經內地國會的審議逕行頒布符合臺灣現況的律 令。資 料三:少部分日本法律無法適用在臺灣,總督府所能制定的律令內容不能牴觸日 本國內法以及已頒布的律令。 根據以上內容描述來看,資料一、二、三分別為 (A)「三一法」、「六三法」、「法三號」 (B)「法三號」、「六三法」、「三一 法」 (C)「三一法」、「法三號」、「六三法」 (D)「法三號」、「三一法」、「六三法」 31. 史料記載:「所傳王誕之辰,必推頭家數人,沿門聚資,演戲展祭。每一年即大 歛財,延道流設王醮二、三晝夜,謂之送 瘟。造木為船,糊紙像三,儀仗儼如 王者,盛陳優觴,跪進酒食,名為請王。」請問此則資料與何種臺灣民間信仰 有關? (A)媽祖 (B)關公 (C)王爺 (D)土地公 32. 一項名為「時代光影──1895-1919 年代臺灣老照片攝影展」的展覽中,展出者 將照片分成許多主題。下列哪些主題最不可能出現在這個展覽中? (A)臺灣總督出席臺灣銀行的開幕典禮 (B)臺灣人在高雄站搭乘火車的留影 (C)嘉南大圳的動土開工儀式 (D)日月潭水力發電廠的啟用。 33. 有一本書將清治臺灣的社會階層分成三級四大類,如下表所示,請問下列何人 屬於(丙)類? (A)林爽文 (B) 劉銘傳 (C)李春生 (D)姜秀鑾 34. 日治時期之基礎建設奠下臺灣近代發展重要的基石,試問何者並非其績效? (A)烏山頭水庫 (B)日月潭第一水力發電場 (C)桃園大圳 (D) 臺灣西部鐵路電氣化

二、 題組

(ㄧ)臺北府、臺灣府均照大租戶收六成之例而行,獨臺南、鳳山不能照行者, 因鳳山界內田園丈溢太多。未清丈以前田園不滿二萬甲,年收正供銀三萬九 千餘兩、又錢糧雜餉七千餘兩;至清丈後,連平餘、補水十一萬餘兩,計共田 園七萬餘甲,較諸以前,多至三倍 35. 根據上述內容請問這政策應該是在哪個時期實施的? (A) 劉銘傳 (B)後藤新平 (C)沈葆楨 (D)田健治郎

(4)

4 36. 請問這樣的政策下導致誰發動民變? (A) 施九緞 (B)林爽文 (C)戴潮春 (D)郭懷一 (二)根據下述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 有一日本人曾曰:「我國已將不是糖進口國,而將立足於出口國的地位。 資料二:「1905 年 6 月臺灣總督府規定:為制止各製糖工廠間的原料爭奪, 避免擾亂蔗價,各蔗作區劃定為一定範圍的區域。此區域內的甘蔗未經 許可,不得運出區域之外,或供作砂糖以外成品的製作原料。」 37. 綜觀兩項資料可知? (A)日本政府引進製糖業照顧臺人生活,並確保臺灣蔗農有固定買主與穩定的 銷路,糖從此成為重要輸出物資,日本也成為糖業出口國 (B)透過「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分工,臺灣種植甘蔗提供日本製糖業原料, 日本產量足以外銷 (C)臺灣舊式糖廍與日本新式糖廠,因原料不足而爭奪不休,日本政府乃 立規解決以利出口 (D)日本政府保障新式糖廠,使其降低收購甘蔗原料的價格,利用殖民地產業 躋身糖業出口國。 (三) 根據下述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臺灣與沖繩(琉球)及八重山群島相連,一臂伸處,得以鉗制他人 出入。若此一大島落入他人之手,我沖繩諸島將受鼾睡之妨礙,利害 相反不啻霄壤。...若失此機會,二、三年後臺島必為他一大國所有。」 資料二:「英國已覺察某國對臺的野心,促使倫敦時報擴大報導引起國際 的注意,法國也極力反對,表示不惜使用武力阻止,清朝的兩江總督 張之洞也透過中國駐倫敦的公使,欲以臺灣作抵押向英國借貸,但被拒」 資料三:「臺民累向朝廷哀求,未蒙俞允,局勢危急,日寇將至。我如屈從 則家鄉將淪於夷狄...是以我臺民誓不服倭,與其事敵,寧願戰死。」 38. 請問以上三則事件均和下列哪一件事情有關? (A)中法戰爭 (B)牡丹社事件 (C)英法聯軍 (D)甲午戰爭 39. 承上題,這件事情與下列哪個國家有關? (A)日本 (B)英國 (C)法國 (D)西班牙 40. 請問以上三則資料哪一則資料的立場是不同的? (A)資料一 (B)資料二 (C)資料三 (D)都相同 (四)閱讀以下兩段資料,並回答問題。 資料甲:「為台灣轉口茶葉是廈門繁榮主要基礎。□將使廈門關稅 減少,成千上百的人失業,廈門城中也少了數百萬元可以 流通,故□將予廈門致命打擊。」 資料乙:「廈門為一良港,長久以來即為一個茶貿易據點,台灣 茶業發展,無異為廈門之一分支,台灣茶葉借重廈門出口, 說明台灣與中國大陸唇齒相依。」 41. 為何台灣茶葉銷售歐美市場主要由廈門轉口? (A)台灣處於國內港時期 (B)台式帆船航運效率差 (C)茶區與港口有山阻隔 (D)台灣茶為廈商所操控。 42. 請問資料甲中的□所指何事? (A)清廷頒海禁令 (B)台灣開港通商 (C)廈門茶葉減產 (D)台灣割讓日本。 (五)根據下述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萬興宮媽祖廟碑文建廟緣起:「大甲西社首魁聯合數社 倡亂時,張達京統領岸裡社勇敉平有功,受清廷褒賞, 於是引進香火歸臺至此。」 資料二:諸羅縣志:「靈山廟,在淡水干豆門。...康熙年建廟, 以祀天妃。落成之日,諸番並集。」 43. 綜合這兩筆資料,請問歷史老師備課的主題應是? (A)講述臺灣原住民族的漢化 (B)清代移民在臺的在地發展 (C)漢人移民在臺形成祭祀圈 (D)臺灣西部平原地區的開發 44. 根據資料一的內容中的大甲西社叛亂平定,可見台灣哪一地區的原住民勢力的 更迭?(A)北部 (B)中部 (C)南部 (D)東部

(5)

5 彰化縣私立精誠中學 107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 考試範圍:第一冊 L4-L6 歷史科 高一試題 ☆本卷共 5 頁 (六)道載某天突然穿越時空,在路上巧遇一位老先生,跟他感嘆說:「現在人 命好,到臺灣來不但可以免費乘船,連口糧都不用自己準備,和我那時要小 心被丟到海裡去,到了還可能會找不到工作相比,現在真是好太多了!」 45. 請問老先生所說的「現在」是指何時? (A)乾隆年間 (B)道光年間 (C)光緒年間(D)日治時期。 46. 承上題,和老先生來臺時相比,「現在」的臺灣社會最有可能出現什麼? (A)用機器開採煤礦 (B)穿著白色制服,腰部配劍的政府官員 (C)漳州人和泉州人之間的械鬥 (D)家家戶戶皆有電燈可以照明。 47. 道載後來認識一位住在嘉義的郭秀才,據他所說第一次到福州去參加鄉試未中, 第二次則到臺北去應考,請問郭秀才在此期間必經過那一次戰役? (A)英法聯軍 (B)中法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 (七)總督府為方便統治,1899 年開始推動新計畫,重新整建此城市。而蓬萊 米試種成功後,生產地區的集中,更奠定了此都市的經濟基礎。除了維繫人 口基本維生的糧食集中外,17、18 世紀以來,做為主要出口經濟作物的茶, 也是此地區重要的生產品。劉銘傳更為了發展臺灣茶產業,使生產的規模擴 大,加強了此都市的商業機能。 48. 請問上述資料中的城市為何? (A)臺北市 (B)臺中市 (C)臺南市 (D)高雄市。 49. 請問上述計畫名稱為何? (A)街屋改變 (B)農業改良 (C)都會更新 (D)市區改正。 50. 臺灣總督府發布命令,強制收購輸出的蓬萊米,收購價格比市場價格低一、二 成左右,但又高於島內主要消費米的在來 米價。這道命令的主要目的是: (A)維護臺灣人食用在來米的文化傳統 (B)官方訂定價格,維護臺灣農民權益 (C)增加稻米輸出,確保總督府的收入 (D)管控輸往日本的稻米數量以及價格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三、投資 保障勞工 根據韓國法律規定,公會有權與資方談判各項福

切結書 一、

十八、經本府人力專案小組審查會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三月四日核定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除 法律另有規定外,非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