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策略配適整合型研究-總計畫暨子計畫一---外部配適、內部配適或兩者兼重?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策略配適整合型研究-總計畫暨子計畫一---外部配適、內部配適或兩者兼重?"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策略配適整合型研究--總計畫暨子計畫一 : 外部配適、內

部配適或兩者兼重?(第 3 年)

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

計 畫 類 別 : 整合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6-2416-H-004-004-MY3 執 行 期 間 : 98 年 08 月 01 日至 99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于卓民 計畫參與人員: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范慧宜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林曉雯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陳劭寰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盧亭均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2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9 年 12 月 20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外部配適、內部配適或兩者兼重? 

External Fit, Internal Fit, or Integrated Fit?

      計畫編號:96‐2416‐H‐004‐004‐MY3  執行期間:2007 年 8 月 1 日至 2010 年 7 月 31 日  主持人:于卓民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  Email: yu@nccu.edu.tw 

(3)

中文摘要  有關企業成長的討論,文獻上有兩個缺口:(1)配適對績效存在不一致 的關係;(2)不同配適類型間是否存在不協調的關係(incompatible)(例如:替 代關係)  。透過三個階段的分析,本計畫探討企業如何追求配適、企業在不 同成長階段分別追求何種配適類型、不同類型的配適是否存在互補與替代關 係,以及分析方法對於配適與績效關係的影響,期望增加對這兩個文獻上缺 口的瞭解。  關鍵詞:策略配適、企業成長    Abstract 

        Fit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strategy  research  regarding  firm  growth.  Although there are findings in contingency studies, some key questions remain  unanswered,  such  as:  Is  external  fit  more  significant  than  internal  fit  or  is  the  later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former?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fits substitutive or complementary?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t  and  performance?  Drawing  on  the  results  of  a  three‐year  research  proje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fit and how fit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4)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綜觀這幾十年來的管理文獻可以發現少有一個論點可以像權變觀點一樣,被 廣泛的應用於許多領域,包含策略管理(e.g., Venkatraman and Camillus, 1984; Zott  and Amit, 2008)與組織結構的設計(e.g., Chandler, 1962; Hamilton and Shergill, 1998) 等。所謂權變觀點指的是『組織效能決定於組織的特徵與組織所處的情境是否配 適(fit),當兩者配適時則組織會產生較佳的績效』(Donaldson, 2001),因此權變的 主張即是依據不同的情境選擇不同的作法,而且彼此愈配適,績效愈好。然而這 樣的主張隨著實證研究的進行不斷的受到質疑,因為實證上配適對績效影響一直 沒有一個一致性的定論(mixed empirical support),使得兩者的關係一直是個待解 的問題(Pennings,  1975;  Schoonhoven,  1981;  Venkatraman,  1989;  Meilich,  2006;  Peteraf and Reed, 2007)。 

此外,對於組織管理的研究而言,組織追求與外部環境以及內部結構的配適 已經成為一個共同的想法(Burns  and  Staker,  1961;  Lawrence  and  Lorsch,  1967;  Thompson, 1967),因此對於管理者而言,必須致力於追求組織內外的同時配適。 然而 Miller(1992)認為這樣的概念並非總是成立,因為有時候內部配適與外部配 適會因為本質上的衝突,而出現彼此無法協調並達成一致(incompatible)的現象, 亦即不同類型間的配適不一定總是以『互補』的關係出現,因此 Miller(1992)認 為不同配適類型的追求應該有先後順序上的差別,並指出未來研究可以針對不同 配適類型出現的先後順序採用縱斷面的研究方式進行探討。根據 Venkatraman  and Camillus (1984)的分類,配適可以區分成策略和環境的外部配適(external fit), 策略、結構和資源的內部配適(internal fit),以及內外部的整體配適(integrated fit) 三類。  對於上述兩項研究缺口‐‐配適對績效存在不一致的關係,以及不同配適類型 間是否存在不協調的關係(incompatible)(例如:替代關係)  ‐‐本研究希望透過以下 三階段的研究提供可能的解釋。首先,本研究將透過個案訪談的方式,探討企業 如何追求配適,以及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分別追求何種類型的配適;其次,根 據 Venkatraman(1989)的主張,作者認為實證方法的不同是造成配適對績效影響

(5)

3  不一致的原因,因此本研究將以 Venkatraman(1989)建議的六種方式,進行實證 分析,以驗證 Venkatraman 的主張是否正確;最後,呼應 Miller(1992)的論點, 本研究期望透過個案訪談與實證的方式,找出影響不同類型配適間存在不協調 (incompatible)的因素。 

二、

文獻探討 

        文獻討論分成兩個部份,第一部分探討環境、策略及資源之關連性;第二部 份探討配適模型的應用。  1. 配適的理論基礎  過去對於配適理論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為外部配適與內部配適。在外部配 適方面主要為結構-行為-績效模型(structure‐ conduct‐performance, SCP);在內 部配適方面則為資源基礎觀點(RBV, Resource‐Based View)。  在 SCP 模型方面,自 1970 年代後期以來,在策略管理對績效影響的研究中, 主 要 的 理 論 基 礎 來 自 於 產 業 組 織 經 濟 學 的 概 念 (Hawawini,  Subramanian  and  Verdin, 2003),認為產業結構特性是影響績效的主要因素(Porter, 1980; 1985)。SCP 模型指出廠商績效主要是受到改廠商所處的產業環境所影響,產業結構決定了廠 商行為(行為只是對產業環境的反應)接者影響績效,假如最後廠商沒有反應行 為,產業結構將直接影響績效(Porter, 1980; 1985)。因此此模型除了利用更實質的 方法來描述產業結構外,也確立了發展適當的策略(行為)以獲取較佳績效的模式 (Hoskisson et al., 1999),因此可以作為環境與策略配適的理論基礎。  資源基礎觀點(resource‐based  view,  RBV)已在策略管理領域扮演多年的主流 角色,因為累積資源可為企業帶來競爭力(competitiveness)或經濟租(economic  rent)。也就是說,當企業具有豐富的資源時,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企業亦能 因其強大的競爭優勢而持續生存與成長(Penrose, 1959; Wernerfelt, 1984)。RBV 視 企業為資源的組合,而且強調企業應致力於獲取具有價值、稀少、不易模仿、不 可替代等特質的資源(Barney,  1986)。當企業的競爭優勢是由 VRIN 資源組合所形 成時,將使競爭對手無法順利模仿與取代,進而產生競爭優勢及提升營運績效

(6)

(Barney, 1986; Wernerfelt, 1984)。因此資源基礎觀點(RBV)認為組織可以透過資源 的運用追求創新,並藉由策略行為影響績效(Barney, 1991; Nohria and Gulati, 1996;  Cheng and Kesner, 1997),因此 RBV 可以衍生為策略與資源配適的理論基礎。  由以上的文獻探討我們可以得知一個完整的配適架構(圖 1、圖 2)應該包括 內部配適,外部配適及整體配適。即環境與策略間之配適稱之為外部配適,策略 與資源間之配適稱之為內部配適,內外部間之配適則稱之為整體配適。本研究之 基礎想法為:(1)高內部配適(internal  fit  focus)與績效有正相關;(2)高外部配適 (external fit focus)與績效有正相關;(3)整體配適(integrated fit)與績效有正相關。                圖 1 研究架構圖(I)            圖 2 研究架構圖(II)  Integrated fit  Resource  Environment  Strategy  Internal fit  External fit  Performance Internal fit  focus  Integrated fit  None  External fit  focus          Low      High        External fit  Hi gh      Low       In te rnal  fit  

(7)

2. 不同的配適分析方法 

Drazin and Van de Ven(1985)認為隨著權變觀點的發展,配適至少有三種分析 方法,分別為天擇分析法(selection  approaches)、交乘法(interaction  approaches) 以及系統分析法(systems approaches),而每一種配適方法都有其適用情境、理論 意涵以及對應的分析方法,其中(1)天擇分析法:純粹以探討權變因子與組織因 子間的關係為主,並不討論對組織績效的影響,主要精神在驗證環境變數與結構 變數間可能存在的關係,因此可以採用相關係數或迴歸係數來表示。(2)交乘法: 認為組織績效來自於權變因子與組織因子的交互作用,所以交互項變數對組織績 效之影響在 MANOVA  或迴歸模型(regression)的檢定中必須是顯著的,以此來驗 證配適的存在。(2)系統分析法:認為配適來自於權變因子、組織因子與績效間 的一致性,因此高績效樣本群在某個特性情境下應該存在一個理想的配適型態, 若是越偏離此一理想型態,績效就會越差,而偏離的原因則來自於各個因子與理 想值的不一致。由此可知探討配適的分析方法,在 Drazin  and  Van  de  Ven(1985) 的主張中可以初步劃分成三大類。  在上述分類出現後,Venkatraman(1989)進一步針對策略管理領域內相關的配 適研究進行整理,利用(1)理論關係明確程度,亦即配適函數形式的明確程度; 與(2)配適概念對特定準則變數的依附程度,將配適區分為六種不同概念的分類 架構,分別為中介模型(fit as mediation)、調節模型(fit as moderation)、配合模型 (fit as matching)、型態模型(fit as gestalts)、構型離差模型(fit as deviation)以及共變 異模型(fit as covariation)。 

其 中 中 介 模 型 (fit  as  mediation) 對 於 配 適 與 否 主 要 以 是 否 具 有 中 介 (intervention)效果來判定,可以利用路徑分析來驗證;調節模型(fit as moderation) 認為配適呈現的是兩變數間的交互作用對績效變數會產生顯著影響,因此可以透 過調節迴歸分析法(moderated  regression  analysis  ,  MRA)與子群分析法(subgroup  analysis)進行分析;在配合模型(fit as matching)的觀點中,配適與否的判定主要來

(8)

自理論建議,且根據理論推導變數間的關係,因此並不涉及對績效的探討,然而 Venkatraman  (1989)  認為兩變數間是否配合仍可利用其對績效的影響來進行驗 證,所以就配合模型觀點而言,強調的是兩變數間的相互配合程度,而研究者若 想要知道變數的組合搭配是否可改善績效,則必須於事後進一步納入績效變數進 行檢定,主要的驗證方法為離差分析法(deviation  score  analysis)、殘差分析 (residual  analysis)與變異數分析(ANVOA);共變異模型(fit  as  covariation)在於探討 一組經由理論衍生的變數呈現的內部一致性現象對績效的影響,因此可將配適定 義為『搭配性(coalignment)』,並將搭配性視為隱藏構念(latent  construct),所以 可以利用權變因子與組織因子的因素萃取尋找構面背後的共同因素,再進一步探 討該共同因素對績效的影響,主要的分析方法為二階因素分析(second‐order  factor analysis);在構型離差模型(fit as deviation)方面,首先假設變數間有一理想 型態存在,愈是偏離此理想型者會導致較低的績效,一般採用歐幾里德距離法  (Euclidean  distance)  衡量各構面值與理想值間的距離,若距離愈大表示愈不配 適,則組織績效愈差,因此距離與績效間的相關性應為負相關,藉此描述配適的 存在;形態模型(fit as gestalts)係指研究變數間達成一致性的程度,然而此一致性 只代表變數間暫時性的平衡關係,意即此關係結構隨時會因為變數間構面值的不 同而有所改變,進而產生另一種新的平衡關係,驗證方法為集群分析。 

由此可知,研究上探討配適的分析方法,經由 Drazin  and  Van  de  Ven(1985) 以及 Venkatraman(1989)的分類與整理後,讓後續的研究者在方法的選擇上有一 致性的共識。 

三、

結果與討論 

1. 企業如何追求配適?  一般而言,企業創立初期,資金的來源通常來自於創業基金以及銀行的借貸 (Henderson, 1999),因此並不存在餘裕資源,由於草創初期,企業以存活為首要

(9)

7  目標,使得企業通常以特定的利基市場,做為產品與服務的提供對象,透過快速 回應市場需求,提高存活的機會,然而草創期由於資源有限,因此企業成長並不 是靠餘裕資源的運用而來的,反倒是運用僅有的資源力求滿足市場的需求,藉此 提升存活的機會;爾後隨著企業成功的存活下來,並且獲得生存的正當性 (Legitimacy)以及顧客基礎後,如此一來企業才得以透過提供顧客所需的產品提升 營運績效,逐漸累積餘裕資源,企業也才開始構築以餘裕資源為基礎的自發性成 長模式。  而本研究透過四家個案公司的訪談,搭配次級資料的分析,發現環境、策略 與資源三者的配適確實會正向影響企業績效;此外,企業在不同階段追求的配適 類型亦不相同。相關結論摘要如下:  (1)企業追求配適構型的前提,必須事先建立有價值的核心優勢,然後透過 價值活動間的緊密搭配,傳達核心優勢的效果。  (2)在草創階段,企業由於缺乏資源,因此僅能建構以暫時性單一核心優勢 為主的配適構型(內部配適或外部配適)。  (3)在草創階段,企業建立配適構型的過程中,有助於餘裕資源(包含財務性 餘裕資源、機器廠房、管理能力以及員工技能)的累積。  (4)餘裕資源與創業家精神可驅動策略更新,在配合外部互補資源的運用, 導引企業成長與擴張的方向。  (5)企業追求配適的構型會隨著企業的擴張與成長的需要而改變,企業需要 的核心優勢將會不斷的增加,並且逐漸由追求單一核心優勢的配適類型轉向追求 多核心優勢的配適構型(整體配適)。  (6)企業建構配適構型時,當價值活動間關係愈緊密、愈複雜時,愈容易形 成阻隔機制,競爭優勢愈能持久。  2. 配適方法對於績效的影響  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環境(Munificence、Dynamism)、策略、餘裕資源(slack)

(10)

間的配適與績效間存在正向關係,並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本研究驗證 Venkatraman(1989)的觀點,顯示不同的配適概念,必須選擇 不同的分析方式,因此分析方法的錯誤引用可能是造成配適與實證結果不一致的 原因。  (2)在雙變數模型下,本研究結果傾向證實干擾觀點,而配合(matching)觀點 僅在環境變動(dynamism)與組織剩餘的配適獲得支持,至於中介觀點則未獲支 持,顯示研究者若採用雙變數觀點探討配適與績效的關係時,必須更注意配適模 型的採用,避免因為驗證方法的誤用而造成實證結果的偏誤。 

(3)在配適的系統觀點中,研究結果顯示 fit  as  covariation、fit  as  profile  deviation 以及 fit as gestalts 皆獲得證實,差別僅在於 fit as profile deviation 能夠 進一步指出餘裕資源與環境中資源豐富程度是影響企業績效的主要因素。整體而 言,系統觀點由於考量的變數較多,包括的現象較為完整,因此相對於雙變數模 型而言,比較容易呈現配適的現象。  3. 不同配適類型間是否存在不協調的關係(incompatible)(例如:替代關係)?可能 的影響因素為何?  對於組織管理的研究而言,組織追求與外部環境以及內部結構的配適已經成 為一個共同的想法(Burns and Staker, 1961; Lawrence and Lorsch, 1967; Thompson,  1967),因此對於管理者而言,必須致力於追求組織內外的同時配適,所以研究 上大多以互補的角度看待不同配適類型間的關係。然而 Miller(1992)認為這樣的 概念並非總是成立,因為有時候內部配適與外部配適會因為本質上的衝突,而出 現彼此無法協調並達成一致(incompatible)的現象。  對此,本研究發現,由於資源的使用存在門檻效果[例如:廣告投資對於銷 售額的影響(Bemmaor, 1984)、研發投入對於生產力的影響(Motta, 1992)],造成組 織缺乏資源時,組織僅會追求單一類型的配適,而無法同時兼顧內部配適與外部 配適。而企業在草創初期,由於缺乏資源因此以追求單一類型的配適為主(內部

(11)

9  配適或外部配適),此時不同配適類型呈現替代關係,然而當企業累積足夠的餘 裕資源,則不同配適類型會由替代關係轉為互補關係。而餘裕資源正是影響不同 配適類型呈現替代或互補關係的關鍵因素。 

四、

計畫成果自評 

具體而言,本研究有四點貢獻。首先,本研究採用不同時間點的研究方式探 討個案公司的策略配適演進過程,其研究方法本身能夠更貼近配適的動態本質, 並瞭解個案公司在不同成長階段的配適重心與調整的經過。而相關文獻顯示除了 Siggelkow  (2001,  2002)的兩篇研究外,並無相關且具體的研究是採用質性研究的 方式進行驗證,而大多數的研究仍以量化的方式為主,因此本篇研究採用個案研 究的方式探討國內科技產業與傳統產業中企業成長的配適現象,有助於瞭解國內 企業如何追求配適。其次,本研究結果呼應 Penrose(1959)企業成長理論,作者 認為企業仍否持續成長的關鍵在於管理能力以及餘裕資源。第三,本研究證實 Venkatraman(1989)的主張,不適當的分析方式是造成配適與績效關係不一致的原 因。最後,本研究透過實證的方式驗證 Miller(1992)的主張,作者認為不同類型 配適間可能存在不協調(incompatible)的現象(例如:替代關係),而餘裕資源的多 寡則是影響不同配適類型呈現互補或替代關係的關鍵因素。   

(12)

參考文獻 

Barney,  J.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99‐120. 

Bemmaor, A. C. (1984). Testing Alternative Econometric Models on the Existence of  Advertising Threshold Effect.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1, 298‐308. 

Burns,  T.,  and  Stalker,  G.  M.  (1961).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London:  Tavistock. 

Chandler, A. D. (1962). Strategy and Structur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Cheng,  J.  L.  C.,  and  Kesner,  I.  F.  (1997).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shifts:  the  impact  of  resource  allocation  patter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3, 1‐18.  Donaldson, L. (2001). The contingency theory of organizations. Sage: Thousand Oaks,  CA.  Drazin, R., and Van de Ven, A. H. (1985). Alternative forms of fit in contingency theor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0, 514‐539.  Hamilton, R. T. and Shergill, G. S. (19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ategy‐structure  fit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New Zealand: Evidence of generality and validity  with enhanced control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9, 95‐113. 

Hawawini,  G.,  V.  Subramanian,  and  P.  Verdin  (2003).  Is  Performance  Driven  by  Industry‐Or  Firm‐Specific  Factors?  A  New  Look  at  the  Evide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 1‐16. 

Henderson,  A.  D.  (1999).  Firm  strategy  and  age  dependence:  A  contingent  view  of  the liabilities of newness, adolescence, and obsolescen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4, 281‐314. 

Hoskisson,  R.E.,  M.  A.  Hitt,  W.  P.  Wan,  and  D.  Yiu  (1999).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Swings  of  a  Pendulum.  Journal  of  Management,  25,  417‐456. 

Lawrence, P. R., and Lorsch, J. W. (1967).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ivision of Research. 

Meilich,  O.  (2006).  Bivariate  models  of  fit  in  contingency  theory‐  Critique  and  a  polynomial regression alternative.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9, 161‐193.  Miller,  D.  (1992).  Environment  fit  versus  internal  fit.  Organization  Science,  3, 

(13)

11 

Motta,  M.  (1992).  Cooperative  R&D  and  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0, 643‐661. 

Nohria,  N.,  and  Gulati,  R.  (1996).  Is  slack  good  or  bad  for  innov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 1245‐1264. 

Pennings,  J.  M.  (1975).  The  relevance  of  the  structural‐contingency  model  for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0, 393‐410.  Penrose, E. (1959).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Wiley: New York. 

Peteraf, M. and Reed, R. (2007). Managerial discretion and internal alignment under  regulatory  constraints  and  chan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8,  1089‐1112. 

Porter, M.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Porter, 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Free Press. 

Schoonhoven,  C.  B.  (1981).  Problems  with  contingency  theory:  Testing  assumptions  hidden  within  the  language  of  contingency  “theor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6, 349‐377. 

Siggelkow,  N.  (2001).  Change  in  the  presence  of  fit:  the  rise,  the  fall,  and  the  renaissance of Liz Claiborn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 838‐857.  Siggelkow,  N.  (2002).  Evolution  toward  fi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7, 

125‐159. 

Thompson, J. D. (1967). Organizations in ac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Venkatraman,  N.  (1989).  The  concept  of  fit  in  strategy  research:  Toward  verbal  and  statistical corresponde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 423‐444. 

Venkatraman, N., and Camillus J.C. (1984).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fi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9, 513‐525. 

Wernerfelt,  B.  (1984).  A  resource‐base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 171‐180. 

Zott, C. and Amit, R. (2008). The fit between product market 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  implications  for  firm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9,  1‐26. 

(14)
(15)

96 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彙整表

計畫主持人:于卓民 計畫編號:96-2416-H-004-004-MY3 計畫名稱:策略配適整合型研究--總計畫暨子計畫一 : 外部配適、內部配適或兩者兼重? 量化 成果項目 實際已達成 數(被接受 或已發表) 預期總達成 數(含實際已 達成數) 本計畫實 際貢獻百 分比 單位 備 註 ( 質 化 說 明:如 數 個 計 畫 共 同 成 果、成 果 列 為 該 期 刊 之 封 面 故 事 ... 等) 期刊論文 0 0 10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1 0 100% 篇 論文著作 專書 0 0 100%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0 0 100%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國內 參與計畫人力 (本國籍) 專任助理 0 0 100% 人次 期刊論文 0 0 10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0 0 100% 篇 論文著作 專書 0 0 100% 章/本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0 0 100%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國外 參與計畫人力 (外國籍) 專任助理 0 0 100% 人次

(16)

其他成果

(無法以量化表達之成

果如辦理學術活動、獲 得獎項、重要國際合 作、研究成果國際影響 力及其他協助產業技 術發展之具體效益事 項等,請以文字敘述填 列。) 無 成果項目 量化 名稱或內容性質簡述 測驗工具(含質性與量性) 0 課程/模組 0 電腦及網路系統或工具 0 教材 0 舉辦之活動/競賽 0 研討會/工作坊 0 電子報、網站 0 目 計畫成果推廣之參與(閱聽)人數 0

(17)
(18)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自評表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

、是否適

合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主要發現或其他有關價值等,作一綜合評估。

1.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作一綜合評估

■達成目標

□未達成目標(請說明,以 100 字為限)

□實驗失敗

□因故實驗中斷

□其他原因

說明:

2. 研究成果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等情形:

論文:□已發表 □未發表之文稿 ■撰寫中 □無

專利:□已獲得 □申請中 ■無

技轉:□已技轉 □洽談中 ■無

其他:(以 100 字為限)

3. 請依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社會影響等方面,評估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以

500 字為限)

具體而言,本研究有四點貢獻。首先,本研究採用不同時間點的研究方式探討個案公司的 策略配適演進過程,其研究方法本身能夠更貼近配適的動態本質,並瞭解個案公司在不同 成長階段的配適重心與調整的經過。而相關文獻顯示除了 Siggelkow (2001, 2002)的兩篇 研究外,並無相關且具體的研究是採用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驗證,而大多數的研究仍以量 化的方式為主,因此本篇研究採用個案研究的方式探討國內科技產業與傳統產業中企業成 長的配適現象,有助於瞭解國內企業如何追求配適。其次,本研究結果呼應 Penrose(1959) 企業成長理論,作者認為企業仍否持續成長的關鍵在於管理能力以及餘裕資源。第三,本 研究證實 Venkatraman(1989)的主張,不適當的分析方式是造成配適與績效關係不一致的 原因。最後,本研究透過實證的方式驗證 Miller(1992)的主張,作者認為不同類型配適間 可能存在不協調(incompatible)的現象(例如:替代關係),而餘裕資源的多寡則是影響不 同配適類型呈現互補或替代關係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體適能、大學端需 求、自主學習計畫 上傳、自主學習計 畫審核、出缺勤紀

計畫推動持續在學科建立團隊共識。專業研習 的部分則以PLC核心成員為主做課程研發,再

IRB 編號 SC19232B#9 【CIRB 副審】 計畫主持人 楊宗穎 計畫名稱.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2)同一雇主自同一或不同計 畫工程內之甲工程調派外 籍工作者至同一或不同計 畫工程內之乙工程工作人 數與乙工程原有聘僱之外

五、綜上, 99 年度依財政部分配之回饋金計新臺幣 7,869萬 1,000 元,本會提報 99 年度運用公益彩券回饋金計畫,經財政部核定 運用金額計 4,828萬 3,385元,實支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總計.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