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馬祖遷臺移民的背景與在地展現─以桃園八德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馬祖遷臺移民的背景與在地展現─以桃園八德為例"

Copied!
1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五屆碩士論文. 馬祖遷臺移民的背景與在地展現─ 以桃園八德為例. 指導教授:林聖欽 研究生:柳茜文. 中華民國一○五年八月.

(2) ii.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名稱:馬祖遷臺移民的背景與在地展現-以桃園八德為例 指導教授:林聖欽 研究生:柳茜文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六萬餘字,共分五章十六節,並以六百餘字簡要 說明。. 摘要 桃園被稱為馬祖人的第二個故鄉,其境內的馬祖旅臺鄉親比連江縣的 馬祖在地居民數量還多,其中又以八德地區為馬祖移民的集中地,故本研 究以民國 60-80 年間遷臺的馬祖移民為研究對象並以八德為研究區,欲探討 馬祖移民的遷臺背景與在地展現,因此研究目的有三:一、利用推拉理論建 構出馬祖人移居八德的背景因素。二、釐清馬祖移民在八德地區所建構的 社會網絡。三、歸納出馬祖移民在八德地區所展現出的文化樣貌。 研究結果顯示,馬祖因位於戰爭前線,居民生活受限且具安全疑慮,而 本島相對是安全的;馬祖產業發展受限,而本島正值工業化社會就業機會 多;馬祖的社會資源缺乏,而本島的教育與醫療等社會資源都較多,在推拉 力的牽引下造成人口移動。而八德有工作機會與地價便宜等優勢吸引馬祖 移民移入,且移民在遷移過程中的路徑依賴,移民會一個帶著一個移入八 德,後遷移者考量到八德當地移民的社會資本較豐富而選擇遷入。 而大量馬祖移民在八德建構出許多社會網絡,包含影響範圍較小的鄰 里性網絡,範圍居中的廟宇網絡及範圍最大的馬祖同鄉會網絡,移民者可 透過這些網絡來連繫彼此的情感以互相照顧,並且互相交流訊息,這些網 絡也成為馬祖移民在移入地的社會資源。 馬祖飲食文化展現在常民生活中、鄉親經營的餐飲業中,及在特殊活 動中會由同鄉會主動對外推廣馬祖美食;而信仰文化則與廟宇組織的運作 相關,舉凡廟宇祀奉的神明、廟宇的扛乩組織運作,及各種信仰活動如聖誕 大典、元宵擺暝、繞境等舉辦都是信仰文化的展現。而這些移民文化在當地 政府的介入下,會變成地方型的大型活動展現在在地居民眼前,如:海洋文 化季、馬祖昇天季,應而使移民文化的在地展現更加彰顯。 關鍵詞:馬祖、八德、移民、社會網絡、文化展現 i.

(4) ii.

(5) The migration background and local presentation of the immigrants from Matsu to Taiwan ─ An example of Taoyuan Bade Abstract There are lots of Matsu people in Taoyuan, and the population is more than Matsu islands. Among them, I choise Bade be my research area because it is the most one. There are three research purposes in this essay:First, construct the migration background of the people from Matsu to Bade by Push-Pull Theory. Second, understand the social networks established by Matsu people in Bade. Last, Research the culture appearance presented by Matsu people in Bade area. Research result show that Matsu islands was the war field since 1945, and it is danger and in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live, not like Taiwan. There were few jobs in Matsu for industrial evelopment limited, so that people want to move to Taiwan for jobs. Besides, social resources in Taiwan is more than Matsu also influence Matsu people to leave. Matsu people concentrated in Bade, because land value in Bade is low and there are many factories so that people can get the job easier. By the way, the most key factor is the beaten paths in migration, migrant will follow the pioneer who is relative, and move to the same place. Matsu people establish many social networks, including neighborhood, temple and Matsu County Association networks, immigrant associate and exchange messages with each other, which become social resources. Matsu’s food culture show in Bade, and religious cultural is with the operating of temples organizations show through variety of activities such as Lantern Festival in Bade. Local government also let Matsu culture become the festival events, and show it to the residents in Bade. Key words: Matsu、Bade、migratuin、social network、culture. iii.

(6) iv.

(7)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6 第三節 研究概念 .................................................................................... 10 第四節 研究設計 .................................................................................... 15 第二章 馬祖人移居八德地區的背景因素 ...................................................... 19 第一節 馬祖地區人口移出的推力因素 ................................................ 19 第二節 本島地區人口移入地拉力因素 ................................................ 25 第三節 八德地區人口移入的其他因素 ................................................ 31 第四節 小結 ............................................................................................ 40 第三章 馬祖人移居八德地區後的社會網絡 .................................................. 42 第一節 馬祖鄰里的社會網絡 ................................................................ 43 第二節 馬祖廟宇的社會網絡 ................................................................ 53 第三節 馬祖同鄉會的社會網絡 ............................................................ 72 第四節 小結 ............................................................................................ 77 第四章 馬祖人移居八德地區的文化展現 ...................................................... 79 第一節 飲食文化的地方展現 ................................................................ 79 第二節 信仰文化的地方展現 ................................................................ 85 第三節 政府力量介入下的文化展現 .................................................. 101 第四節 小結 ..........................................................................................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7 第一節 結論 .......................................................................................... 117 第二節 建議與檢討 .............................................................................. 121 參考文獻 ................................................................................................................... 123 附錄一、移民經驗訪問大綱 .......................................................................... 130 附錄二、廟宇運作調查內容-以龍角峯為例 ................................................. 131. v.

(8) vi.

(9) 圖次 圖 1-1 連江縣民國 45 年~101 年人口總數變化圖 ..................... 1 圖 1-2 連江縣民國 45 年~101 年的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變化圖 ..... 2 圖 1-3 連江縣民國 45 年~101 年的人口增加率變化圖 ................. 2 圖 1-4 各縣市常住居民其本籍地為福建省連江縣的人口數量統計圖 ..... 4 圖 1-5 桃園各鄉鎮市常住居民其本籍地為連江縣的人數比例圖 ......... 4 圖 1-6 各鄉鎮市常住居民其本籍地為福建省連江縣的人口數量統計圖 ... 4 圖 1-7 影響人口移動之因素 ...................................... 11 圖 1-8 移民網絡示意圖 .......................................... 13 圖 1-9 研究架構圖 .............................................. 15 圖 1-10 研究流程圖 ............................................. 18 圖 2-1 連江縣歷年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變化圖 .................... 20 圖 2-2 連江縣歷年三級產業就業人口總數變化圖 .................... 21 圖 2-3 民國 60 與 70 年底各縣市工商場所單位數統計圖 .............. 26 圖 2-4 全臺各縣市製造業家數歷年變化統計圖 ...................... 27 圖 2-5 民國 65 年北部三個縣市的製造業結構 ....................... 28 圖 2-6 民國 75 年北部三個縣市的製造業結構 ....................... 28 圖 2-7 各縣市學校數量統計圖 .................................... 29 圖 2-8 各縣市大專院校數量統計圖 ................................ 29 圖 2-9 各縣市醫療場所單位數量統計圖 ............................ 30 圖 2-10 八德地區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歷年變化 ................... 31 圖 2-11 北部各地區製造業家數的歷年變化圖 ....................... 33 圖 3-1 馬祖移民早期主要就業的工廠分布與聚集區域 ................ 44 圖 3-2 馬祖旅臺移民在八德小大湳地區的分布情形 .................. 46 圖 3-3 馬祖旅臺移民在八德麻園地區的分布情形 .................... 47 圖 3-4 馬祖旅臺移民在八德更寮腳地區的分布情形 .................. 48 圖 3-5 馬祖旅臺移民在八德霄裡與中壢龍岡地區的分布情形 .......... 49 圖 3-6 八德地區馬祖分靈廟宇的空間分布 .......................... 55 圖 3-7 馬祖來臺分靈廟宇的原廟分布圖 ............................ 56 圖 4-1 龍山寺擺暝配置圖 ........................................ 96 圖 4-2 龍角峯五靈公廟擺暝配置置圖 .............................. 96 圖 4-3 大王宮擺暝配置圖 ........................................ 97 圖 4-4 大聖宮擺暝配置圖 ........................................ 97 圖 4-5 元宵遶境各廟宇會香關係圖 ............................... 99 圖 4-6 馬港媽祖在小大湳地區的繞境路線 ........................ 109 圖 4-7 馬港媽祖在更寮腳地區的繞境路線 ........................ 109. vii.

(10) viii.

(11) 表次 表 1-1 馬祖地區人口變化三個時期的特徵 ........................... 3 表 1-2 受訪者的編號與訪問內容一覽表 ........................... 17 表 2-1 八德境內農業土地面積 61 年~80 年的歷年變化(單位:公頃) . 32 表 2-2 與八德地區有關連的各項都市計畫(住宅用地) 單位:公頃 ... 34 表 2-3 大湳地區都市計畫中通盤檢討後的住宅用地變化 .............. 34 表 2-4 八德地區都市計畫中通盤檢討後的住宅用地變化 .............. 34 表 2-5 北投、中和、中壢、八德條件比較一覽表 .................... 35 表 2-6 聯福紡織廠基本資料 ...................................... 38 表 3-1 馬祖旅臺移民主要工作據點一覽表 .......................... 45 表 3-2 馬祖旅臺移民居住地點統計表 (單位:戶數) ......... 45 表 3-3 桃園市議員選舉馬祖籍候選人在八德選區的得票數 ............ 51 表 3-4 八德地區的馬祖分靈廟宇(公廟)一覽表 .................... 54 表 3-5 八德地區的馬祖分靈廟宇(私壇)一覽表 .................... 54 表 3-6 閩臺宮的廟宇祖織成員來源一覽表 .......................... 65 表 3-7 龍角峯五靈公廟宇組織成員來源一覽表 ...................... 66 表 3-8 具固定服務時間的廟宇列表 ................................ 69 表 3-9 各廟宇的神明聖誕活動一覽表 .............................. 69 表 3-10 各廟宇的節慶活動一覽表 ................................. 70 表 3-11 桃園馬祖同鄉會組織成員一覽表 ........................... 73 表 4-1 馬祖食材的購得地點 ..................................... 81 表 4-2 鄰里性的馬祖美食推廣活動一覽表 .......................... 82 表 4-3 2015 年桃園十大伴手禮一覽表 ............................. 84 表 4-4 八德地區的馬祖分靈廟其供奉神明一覽表 .................... 86 表 4-5 分靈到八德地區的中國移植性神明一覽表 .................... 87 表 4-6 分靈到八德地區的馬祖鄉土性神明一覽表 .................... 88 表 4-7 龍角峯五靈公廟乩將編組名冊 .............................. 89 表 4-8 八德各分靈廟宇進行元宵擺暝的日期 ........................ 92 表 4-9 八德各分靈廟宇於擺暝所準備的生禽 ........................ 93 表 4-10 桃園境內所舉辦的馬祖文化相關活動 ...................... 102 表 4-11 中壢藝術館於海洋文化祭期間的活動一覽表 ................ 106 表 4-12 馬祖昇天祭在桃園地區的繞境路線與流程 .................. 108 表 4-13 馬祖昇天祭在八德地區的繞境路線與流程 .................. 108. ix.

(12) x.

(13) 照片 照片 3-1 閩臺宮立面造型 ....................................... 57 照片 3-2 龍角峯五靈公廟立面造型 ............................... 58 照片 3-3 八德龍山寺立面造型 ................................... 59 照片 3-4 桃園玄天宮立面造型 ................................... 60 照片 3-5 閩臺大王宮立面造型 ................................... 61 照片 3-6 大聖宮立面造型 ....................................... 62 照片 3-7 平水尊王臺灣行宮立面造型 ............................. 63 照片 4-1 平水尊王臺灣行宮的神轎 ................................ 90 照片 4-2 照片 4-3 照片 4-4 照片 4-5. 龍山寺扛乩團隊運作情形 ............................... 90 元宵擺暝代表一戶人家的供品內容 ....................... 93 大聖宮於擺暝所供奉的生禽 ............................. 93 有喜事的家戶所準備的供品 ............................. 94. 照片 4-6 照片 4-7 照片 4-7 照片 4-8 照片 4-9 照片 4-8. 擺暝當晚各戶人家的大紅燭 ............................. 95 霄裡大聖宮在龍岡一帶的遶境情形 ...................... 100 政府對馬祖美食的推廣文宣 ............................ 101 鐵甲元帥聖誕大典時的陣頭會香 ........................ 104 鐵甲元帥聖誕大典時各廟的祝壽 ........................ 105 馬祖美食的展售攤位 .................................. 107. 照片 4-9 繞境中的護駕隊伍 .................................... 110 照片 4-10 遶境沿途上香祭拜的信徒 .............................. 110 照片 4-11 活動現場上香跪拜的信眾上 ............................ 111. xi.

(14) xii.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十二年國教的規劃中,免試就學區主要是依據共同生活圈、交通便 利性等為原則來劃分1,劃分結果通常都是以單一縣市為主,跨縣市的學區 也以鄰近的縣市為主,而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桃連區,該區包含了桃園縣與 連江縣,桃園縣與連江縣之間的生活距離實非鄰近,交通需透過空運或海 運,為何教育部特別會將桃園縣與連江縣劃設在同一學區呢?是出於教育 部的隨意規劃?還是兩縣之間存在某種聯繫? 初步探討後發現,兩縣之間的關係是基於馬祖人遷居來臺的這個背景, 桃園縣為臺灣島內馬祖移民聚集最多的地方,是許多馬祖移民認知中的第 二個故鄉(趙莒玲,1998) 。為進一步探討馬祖遷臺的時間背景,便將連江 縣在民國 45 年2後至今的人口總數以圖 1-1 呈現其變化,可看出人口總數 自民國 45 年起持續上升,並於民國 60 年達高峰,統計資料記載當時有 17088 人,而後便開始急速下降,並於民國 80 年達到人口總數的最低值 5547 人,而後人口總數呈現波動變化。. 圖 1-1:連江縣民國 45 年~101 年人口總數變化圖 1. 2. 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修正草案)」頁 11 所載:就學區係以直轄市、縣 (市)行政區為規劃基礎…得區內高級中等學校近三年內新生入學來源、區域共同生活 圈、交通便利性、普通及職業教育課程完整性與學校分布情形等因素,依需要適時彈性 調整。 馬祖直至民國 45 年戰地政務的實施後,才規劃戶籍管理辦法,並依據戶籍法與戰地政 務相關法令,展開戶口清查,辦理戶口登記,每年校正一次(福建省連江縣志,2003:314)。 1.

(16) 資料來源: 《連江縣 101 年統計年報》. 除人口總數變化外,亦將連江縣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的歷年變化 繪製成圖 1-2,人口成長率的歷年變化繪製成圖 1-3,經對照比較後,發現 以民國 60 年為界,前期人口增加率的變化主要受到自然增加率影響,後期 則改由社會增加率主導,其中在民國 61~80 年之間社會增加率為負值,民 國 81 年迄今的社會增加率為正值,因而可將連江縣人口總數的變化分成三 個時期(表 1-1) 。在民國 61~80 年間,連江縣受社會增加率為負值影響, 人口總數大量減少,推估該時期為馬祖人大量遷居來臺的時期;此現象引 發了研究者好奇,當時馬祖地區具有哪些推力因素迫使居民紛紛離開故鄉 而選擇遷居至臺灣本島?而本島又具有哪些拉力因素吸引人口移入?. 圖 1-2:連江縣民國 45 年~101 年的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變化圖 資料來源: 《連江縣 101 年統計年報》. 圖 1-3:連江縣民國 45 年~101 年的人口增加率變化圖 2.

(17) 資料來源: 《連江縣 101 年統計年報》. 表 1-1 馬祖地區人口變化三個時期的特徵 內容 時期. 人數變. 主要的. 人口. 化趨勢. 影響因素. 系統. 特徵. 民國. 人口總. 自然增加. 封閉. 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自然增加呈正值,. 45~60. 數增加. (出生>死. 系統. 人口總數穩定增加。. 亡) 民國. 人口總. 社會增加. 開放. 民國 61~70 年:人口總數急速減少。. 61~80. 數縮減. (移出>移. 系統. 民國 71~80 年:人口總數減少速度趨. 入). 緩。. 民國. 人口總. 社會增加. 開放. 民國 86 年、90、94、101 年,移入人口. 81~101. 數波動. (移入>移. 系統. >移出人口,其餘相反,人口總數發生. 出). 波動。. 資料來源:參考《連江縣 101 年統計年報》進行歸納整理. 在《中華民國七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中,記載了臺灣 當地居民其原居地的省籍與所屬縣市,故可得知過去居住於連江縣的馬祖 人其遷居來臺後的落點位置(圖 1-4),可知桃園縣(今桃園市)為當時馬 祖遷臺移民數量最多的地方,臺北縣(今新北市)次之,臺北市第三;其中 八德鄉(今八德市)又是全桃園縣(今桃園市)境內比例最高的地區,占了 全縣的 70%(圖 1-5) ,而八德鄉(今八德市)與臺灣其他鄉鎮市比較,也 是名列第一,其境內所聚集的馬祖移民數量為 3443 人,遠高於臺北市、中 和、板橋等其他地區(圖 1-6)。. 3.

(18) 圖 1-4 各縣市常住居民其本籍地為福建省連江縣的人口數量統計圖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第一卷臺閩地區上冊》. 圖 1-5 桃園各鄉鎮市常住居民其本籍地為連江縣的人數比例圖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第七卷臺灣省桃園縣上冊》. 圖 1-6 各鄉鎮市常住居民其本籍地為福建省連江縣的人口數量統計圖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第七卷臺灣省桃園縣上冊》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第卷臺灣省臺北縣上冊》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第卷臺灣省臺北市上冊》. 目前桃園縣(今桃園市)內的馬祖旅臺鄉親,數量已超越現居於連江縣 當地的馬祖人,其勢力足以讓馬祖籍候選人在八德選區裡選上縣議員3,並. 3. 北竿人鄭銀福曾當選第 2 屆桃園縣議員。 4.

(19) 且能擔任八德市民代表4,這都意味者馬祖旅臺移民對桃園當地的影響力, 這也引發研究者好奇,為何大多數的馬祖移民遷臺後會選擇落腳於桃園縣, 其中為何又特別集中在八德鄉(今八德市) ,究竟八德具備何種特殊條件以 吸引馬祖移民居住?而這些為數眾多的馬祖移民,來到八德後建立起了哪 些社會網絡?如何透過這些社會網絡來聯繫鄉親間的情感? 再者,馬祖人多來自中國福建省的福州、羅源、連江、長樂等地為主, 屬於閩東文化影響區(王俊傑,2010:203),而臺灣除原住民外,其餘漢 人多來自福建省的漳州、泉州與廣東省潮州、嘉應州、惠州等地(施添福, 1987:13) ,屬於閩南人與粵籍移民,因此馬祖人在語言、飲食、信仰文化 上與臺灣有所不同,獨具福州特色,這也引發研究者的好奇,馬祖移民是否 有將原鄉文化帶到臺灣的日常生活中,而這些文化又是透過何種形式展現 出來? 綜合以上,本研究想以民國 61~80 年間遷居來臺的第一、二代馬祖移 民5作為研究對象,將研究區聚焦在馬祖移民數量最多的八德地區。本文欲 先建構出馬祖人遷居來臺的背景因素,並進一步探討其為何集中在桃園八 德,使之成為馬祖移民人口數量最多的地方?再者,欲釐清這些遷居八德 的馬祖移民,是透過何種管道以聯繫情感,其建構出那些社會網絡?最終, 探討馬祖旅臺鄉親將原鄉的何種文化帶來臺灣,又是透過那些形式將文化 展現在移居地八德的日常生活中?具體研究目的如下: 一、利用推拉理論以解釋馬祖人移居八德的背景因素。 二、釐清馬祖移民在八德地區所建構的社會網絡。 三、探討馬祖移民在八德地區所展現出的文化樣貌。. 4. 鄭銀福為現任八德市第 5 屆市民代表;王國棟曾連任 3 屆八德市民代表。 第一、二代馬祖移民:指在馬祖出生的馬祖人,具有在馬祖生活的經驗,第一代為祖 父母輩,第二代為父母輩,其遷台順序通常為第二代馬祖人先遷居來台,等生活穩定後 再帶第一代的長輩遷台;而第三代則為在台出生的馬祖後代。 5 5.

(20)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本研究對象為馬祖遷臺移民,因此先針對地理學中有關人口遷移的研 究主題作回顧,在宋郁玲(2006)的〈人文地理學人口遷移研究的跨界與 轉向:臺灣與英美研究的比較〉的文章裡,分析了臺灣與英、美國近十年來 在人口遷移相關研究中,其歸納出臺灣在人口遷移研究的對象包含境外及 境內移民,如:都市移民、原住民、外籍勞工、臺商、海外華僑等等,與臺 灣社會經濟發展脈絡扣合,而研究議題以移民的「調適與適應」 、 「人口組成 與空間分布/時空變遷」 、 「區位決策」等為主流,但研究取徑仍以歐美國家 1980 年代前的古典遷移法則、推拉理論、遷移調適理論為主,或透過統計 資料顯示其空間分布,再以訪談凸顯影響移民的決策因子,這些研究對區 域研究的資料累積上具實質的貢獻,但作者還是建議學者在取徑方法上能 更加多元,像歐美學者以人本主義探討移民經驗與感受,強調移民的地方 認同,並強調人口遷移應擺脫單一領域的限制,與社會、文化、政治及經濟 地理學相互連結(Ogden,1998;轉引自宋郁玲,2006) ,成為一個跨領域 的概念。而翻閱近年來的移民相關論文,大致有幾個探討方向:. 一、移民在生活上的調適與認同感等議題 楊智翔(2006)的《澳洲臺灣年輕移民生活適應與身分認同過程之探 討-以墨爾本為例》以結構化理論的概念去解釋身移民的身分認同與適應 為一種持續的過程,將移民視為一個能動者,將其各種行為視作一種權力 運作,並與整個社會結構互為主體,對彼此造成影響。 黃晶晶(2012)的《臺灣的緬甸華人遷移過程與生活適應之探討》探 討了緬甸華人的遷移背景與來臺適應問題。第一緬甸批華人隨著國民軍隊 而遷臺,剩餘的則在緬甸排華運動、國營國有化政策、廢鈔運動等政策的 推力下而選擇遷臺;而後,隨者親友遷臺,遷臺相關訊息完善、學習的需 求與跨國婚姻等因素促進下,更加強了人口遷移,遷臺華人依其居臺年數 與年齡等特徵不同,其適應的情形也有所差異。 徐榮崇(2013)的〈移動之民:一點五代年輕移民在臺澳之間的適應 與流動〉探討在臺出生而被迫與父母遷居澳的年輕移民,有回流的現象, 針對其在澳洲適應、回流過程與臺灣適應的情形進行訪談,得出移民會受 6.

(21) 到社會環境、家庭、個人三個因素影響,在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並考慮到時 間的長短,移民會隨時改變他們移動意圖、方向與途徑。. 二、移民遷移決策 徐榮崇、姜蘭虹(2004)的〈澳洲臺灣移民的空間性與地方性:居住 地的選擇與決策思考〉一文指出在澳洲的臺灣移民會因遷移考量的差異而 選擇不同,其決策機制由需求、能力和適應歷程三者的相互作用而定。文 中亦提到而在初次居住地考量上,透過親友的介紹,移民將獲得相關的資 訊與安全感,因而發生連鎖移民的現象,同出生地的移民在地理空間分布 上會集中。 徐榮崇(2008)的〈集體記憶與社會資本-談加拿大臺灣移民的居住 地選擇與思維〉採用移民共同的集體記憶及前人移民路徑建立起來的社會 網絡,所累積的社會資本為概念,來解釋為何臺灣移居加拿大會聚集在溫 哥華地區,因為當地具有語言、生活的便利性,健全的社會網絡,移民熟 悉的經濟活動與生活習慣,還有能凝聚移民認同感的文化展現。而移民者 本身的人際網絡也會影響其居住地的選擇性。. 三、移民在移居地的文化展現與認同 陳燕禎(2008)的〈臺灣新移民的文化認同、社會適應與社會網絡〉 探討桃園地區新移民其文化認同的發展和社會網絡力量的運作情形。社會 對新移民與其子女的是採歧視與排除的態度,將其視為「過客」的身分, 因此新移民多處在較封閉性的社群網絡中,但隨著居住時間一久,其母國 的文化開始展現在臺灣這個舞臺,故作者提到政府應運用新移民的社會資 本力,來發展多元文化產業政策,促進社會融合。 陳書偉(2011)的〈離散與鑲嵌-中壢龍岡伊斯蘭文化地景塑造與解 讀〉採離散的概念去解釋中壢龍岡地區這些擁有各種不同原鄉背景的的移 民者如何轉化原本自身的族裔文化,透過共同的宗教信仰而凝聚起來,而 透過移民的歷程來探討穆斯林文化在龍岡的空間化與在地化,而以宗教為 媒介所形塑的文化地景,成為當地人彰顯自我身分認同的方式。 7.

(22) 吳潔冰(2013)《澳門緬甸華僑文化地景的形成與轉變》先用推拉理 論去建構緬甸華僑移入澳門的移民背景,將文化地景定義為物質與精神層 面的展現,探討其隨者當地政府的政策所做的改變,並歸納出「澳門緬甸 潑水節慶」、「澳門緬甸飲食文化」為緬甸華僑所發展出來的文化景觀,成 功塑造出澳門三盞燈地區的品牌形象,移民文化成為澳門的一大觀光資 源。. 四、海外華人移民 其中部分探討華人在移居的形塑出的文化景觀會隨者當時的社會背景 不同而有所轉變: 葉韻翠(2009)的〈新加坡華人聚落地景變遷與國族意涵〉新加坡的 地景,隨著歷史的發展有很大的轉變,建國前原以富有多元族群色彩的傳 統聚落為主,受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其他地區的移民文化所形塑,而 建國後受到國族意識的操作,建築型態多改建為高樓組屋,可達重新統 籌、分配的目的。 鄒雁慧(2008)的《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文化景觀的變遷:增江新村之 研究》以鄧肯的生態複合體來探討不同時間背景下,國家政策或大環境背 景的變動,對移民景觀-增江新村的改變之影響。. 五、臺灣離島移民 而本研究主要探討離島居民因工作因素而遷居至臺灣本島的案例,因 此以下亦針對同為離島移民的相關研究做回顧: 蔡佳芸(2004)的《高雄市境內澎湖及移民之研究》,以推拉理論去 解釋澎湖移居至高雄的背景脈絡。移民的聚落型態會隨著移入時間的不 同,而有所差異。日治時期,高雄市皆尚未發展完全,大量邊際土地使移 民會聚居成澎湖社,而戰後因都市已完全發展,移入的澎湖移民就呈分散 居住。而澎湖移民會透過澎湖廟、澎湖同鄉會來凝聚情感。 陳美君(2006)的《旗後的七美移民生活方式與血緣聚落的發展》, 以微觀的角度看移民經驗,研究對象為從七美遷移至旗津的陳姓聚落。採 8.

(23) 鄧肯生態複合體6的觀點,探究聚落型態的變遷。移民特色反映在聚落型 態、飲食、住屋、交通等生活方面上。結果指出透過漁業生產技術的轉 變,使家族組織由原本關係緊密的血緣大家族,逐漸異質化為小家庭的結 構。. 本文的研究對象屬於境內移民,為早期從馬祖離島來臺灣本島工作的 移民,而本文的研究目的一為建構出此移民背景。但因國內關於馬祖遷臺 背景的相關資料較為缺乏,故這部分仍以較為實證主義的取徑,透過數據 資料的收集來展現其移民的落點分布,並以訪談移民者的經驗,來歸納出 其遷移決策因素,搭配移出地與移入地相關的統計及文獻資料等,來建構 出當時的環境背景,並將其環境特色歸納成推力與拉力因素來說明人口的 遷移的背景脈絡。另外,再以社會資本在遷移決策上的重要性,去解釋移民 大量集中八德地區的此一現象。 而本文的第二個研究目的,為移民在移居地所建構的社會網絡,社會 網絡的建構會累積移民者的社會資本,而影響移民適應的因素包含移民者 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與社會資產等因素(廖正宏,1985:178) ,社會網 絡的建立亦可作為移民者如何適應當地的一種論述,而健全的社會網絡亦 能凝聚移民對文化的認同感。 而此認同感,又銜接到本文的第三個研究目的,為歸納移民的文化展 現。透過移民文化的在地展現與當地互動情形,能反映出移民者在移居地 的調適狀況7,且能探討移民對原鄉認同及移居地在地認同感之間的平衡關 係。本研究的文化展現選擇以文化地景的概念去鋪成,如移民的飲食文化、 信仰活動或是觀光慶典活動,並探討移民的社會網絡、對原鄉文化的認同 及地方政府的政策考量等因素,是如何影響文化地景的形塑與轉變。本研 究希望在人口遷移研究議題上,能突破的單一領域限制,融入移民文化與 移居地當地在社會、文化或政治層面上的互動。. 6. 7. 由鄧肯(1975)提出,認為存在於生態複合體的四大成分為人口、組織、環境、技術,會 相互依賴影響,造成生態體系的變化。(引自:陳美君,2006) Berry(2007)提出四種適應的決策與態度:同化、分離、融合、邊緣化。(引自:楊智 翔,2005) 9.

(24) 第三節. 研究概念. 移民體系理論(migration systems theory)認為任何遷移流動都是宏觀 與微觀兩種尺度結構交互作用下的結果。宏觀結構與大規模度的因素有關, 包含世界市場、國家間的關係、各國的移民制度,而微觀結構包含了遷移者 本身的網絡、實踐與信仰,是遷移者為了因應遷移而發展出來的非正式網 絡。其中,非正式網絡包含個人關係、家庭型態、友誼與社群關係、經濟上 的互助等連結,這些皆對移民個體或團體,提供了不少的資源,即為社會資 本(Choldin, 1973;MacDonald and MacDonald, 1974;Boyd, 1989;Gurakand Caces, 1992;轉引自徐榮崇,2008) 。本研究針對整個移民背景的建立,會 先以宏觀的視野去探討當時臺灣的大環境背景,再進一步將研究重點放在 微觀的角度去探討移民自身的決策考量,馬祖人是如何進行遷移路徑的選 擇?透過哪些管道遷移至臺?並嘗試建立起桃園八德所提供的社會資本, 用以解釋移民為何多數聚集在此。. 一、 推拉理論 推拉理論認為遷移發生的原因是由原住地的推力或排斥力(push force) 和遷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pull force)交互作用而成,而排斥力與吸引力 都因人而異;其隱含的假設有二:第一是假設人的遷移行為是經過理性的 選擇,第二是假設遷移者對原住地及目的地的訊息有某種程度的了解,遷 移者對於客觀環境的認識,加上主觀的感受與判斷,最後才決定是否遷移 (廖正宏,1987:211-212) 。因此對原住地與目的地社經狀況的了解,有 助於解釋人口遷移的現象。 其中與推拉理論有密切相關的學者:拉文斯坦(E.G. Ravenstein, 1889) 提出的遷移法則具有推拉理論的涵義,其歸納出七項法則:(1)一般傾向 短距離遷移(2)遷移到大都市後的空位則由更遠的村莊居民遞補,遷移成 階段性 (3)有遷移流向與反流向 (4)城市居民較鄉村居民少遷移(5) 短距離地遷移以女性居多 (6)交通工具與工商發展使人口遷移增加 (7) 遷移動機以改善物質生活而遷移的經濟動機為最多;其中的七法則含有推 拉理論的概念,認為拉力對遷移的影響比推力大,人們相信遷移之後會改 10.

(25) 善生活,而選擇遷移(引自廖正宏,1987:212-214)。而李氏(Everett S. Lee,1966)提出遷移理論包含遷移因素、遷移數量、遷移方向、遷移者特 徵四大部分: (1)遷移因素:包含原住地的因素、遷入地的因素、中間阻礙 因素、個人因素。 (2)遷移的數量與兩地的差異程度成正比,與人群的同質 性成反比,與克服中間障礙的難易度有關,隨經濟狀況變動而變動。 (3)遷 移的方向集中在幾個目地,會遵循別人走過的途徑。(4)遷移者的特徵具 選擇性,有兩極的傾向,與其生命循環階段有密切關聯(引自廖正宏,1985: 101-110)。每個地方都同時存在吸引人(+)的因素與排斥人(-)的因素 (圖 1-7),兩地之間所存在的因素因個人主觀感受而有別,評斷差別會因 為個人生命周期階段有關(廖正宏,1987:216-217)。 一地的推力因素若多於拉力因素會使人移出,而一地的拉力因素多於 推力因素則會使人移入,兩地在推拉力的角力下會出現人口遷移的情形, 通常移出地的推力因素會對應到移入的的拉力因素,雖然某地的推力因素 與拉力因素會因人而異,但大多數的移民仍多以經濟狀況的考量作為遷移 的動機,因此本研究主要以對比移出地與移入地的產業發展狀況,並輔以 社會資源、政治環境等背景,來歸納出移出地的推力因素與移入地的拉力 因素,以建構出離島馬祖人當時遷居來臺的移民背景。. 圖 1-7 影響人口移動之因素 資料來源:改繪至蔡宏進 (1987). 二、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社會資本一詞最早由哈尼夫(Hanifan;1920)使用,意指: 「影響人們 大半日常生活的有形資產,即組成某一社會單位之間彼此的善意、交情、共 感、社會交際」,而社會資本至 1980 年代末期才被社會學者重視,其中布 迪厄(Bourdieu;1992)認為資本的展現有經濟、文化、社會三種類別, 11.

(26) 其中社會資本為: 「真實及虛擬資源的總和,他能透過擁有一個具持續性的 網絡而加諸在個人或群體,此網絡由相互熟識或認識之人際關係所組成」 (David Halpern 著、黃克先等譯,2008:6) ,其認為社會資本是由社會網 絡所聯繫的群體所產生的權力和資源,藉由佔有持續性的社會關係網絡而 擁有社會資源與財富(Crang&Thrift;2000;轉引朱芳慧,吳連賞,2005) ; 而社會學家柯爾曼(Coleman,1988)則為社會資本提出更廣泛的概念: 「它 並非單一實體,而是由很多不同的存在物體所組成,這些存在體有兩項共 同的元素:一是由某些部分的社會結構所組成,二是幫助結構下的行動者 行動。」(David Halpern 著、黃克先等譯,2008:6),社會資本可建立在 任何一種社會關係上,這些關係網絡是建構在某些形式的認同與概念分享 上,能提供行動者資源(Gertler,2000;轉引朱芳慧,吳連賞,2005) ,行 動者透過重複的互動參與,會有共同的規範和資訊,這些同時支持行動者 某種行動,也限制其他活動(Beggington,1999;轉引朱芳慧,吳連賞, 2005) ;而普特南(Putnam,1993)認為各地區政府的成功與否,取決於 這些區域在社會資本上的差異,其影響因素為水平社會組織的參與及其之 間的信任程度(David Halpern 著、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7) ,其將社 會資本定義為水平的社會組織連結,認為社會資源較多的地區在經濟或政 治上都比它區優秀(Mohan,2002;轉引朱芳慧,吳連賞,2005) 。綜合以 上,可知社會資本是將人際關係所建立的社會網絡視作一種資本,而網絡 中的成員間具有共同的價值認同與規範約束,進而提供行動者資源與訊息, 能讓網絡中的個體或群體獲得好處,增加工作效益,而社會網絡的緊密關 係能繼續累積社會資本。 移民的網絡理論(network theory)認為移民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 係,即先移民者、現在移民者與尚未移民三者之間在原居地或遷移的之間 有血緣、朋友、社群的關係,而這種關係進而形成網絡,網絡關係會讓移民 本身的社會資本更加多元豐富,並能降低遷移的成本與風險,使移民更有 意願遷移(徐榮崇,2008) 。stahl (1993)也提出遷移者主要會隨著前人 曾走過的慣用的路徑(beaten paths),及受到已在移民地區的親朋好友幫 助,這些網絡將會使遷移活動更加安全,也使遷移者更容易處理遷移所面 臨到的問題 (Stephen &Mark 著、賴佳楓譯,2008:37)。移民者在遷移 的過程中會依循前人的移動路線,形成路徑依賴,因而移民會集中在幾個 12.

(27) 目的地,這樣的概念可以用來解釋為何八德地區有大量的馬祖移民,移民 者依其在原居地的人際網絡來獲得遷移路線等相關訊息,而這些人際網絡 可視為移民者的一種社會資本,因此,社會資本可視作移民進行遷移決策 的考量之一。另外,大量的馬祖移民聚集在八德地區並建構出社會網絡,網 絡成員間透過共同的規範與認同感而連繫在一起,可提供移民者在移入地 滿足生活上或是精神上的需求,也將成為八德地區吸引移民移入的優勢條 件之一。. 圖 1-8 移民網絡示意圖. 三、地景 (Landscape) 地景(landscape)的定義為「一個複合式名詞,指的是一個地區的外 顯、或曾經產生外顯的集合體。」 (Duncan,2000;轉引自施雅軒,2012: 69) ,而地理學者以景觀作為瞭解某地區的一種研究焦點 (施添福,1980: 221-222)。索爾(Carl O. Sauer)於 1925 年發表的《景觀形態學》(The Morpholohy of Landscape)中,為對環境決定論所進行的反思,他將文化 地景定義為: 「一經文化團體(a culture group)所形塑的自然景觀,其文化 是作用力(agent) ,自然地區是媒介,文化地景將是結果」 (Sauer;1925: 343;轉引自施雅軒,2006:15) ,因而將地景研究帶進了美國,創立了柏 克萊學派(Berkeley School)。此時關注人類留在景觀上的紀錄,偏愛社會 的可視產物,忽略文化和社會營力的研究態度和立場,布洛克菲德 (Brookfield)曾為此作出批評,指出「社會的運作和人類的行為」及「文 化和社會的營力」受人忽略,如同景觀研究中的人文荒野,認為只有分析人 類的價值觀、信仰及社會組織等文化內部的運作,才能解開地景背後的黑 箱之謎(施添福,1980:225)。 13.

(28) 1970 年代後,人本主義的文化轉向興起,開始強調個人識覺、感覺、 現象學的意義或經驗角色(Claval 著、鄭勝華等譯,2005:312-313)。開 始認為地景不能只以機能性來看待,而需以「符號」來加以詮釋,地景隱含 的符號在塑造個人或群體的身分認同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地景不再只 是表面或外在的形式,而是人們表達意識、創造和認同的重要手段(Claval 著、鄭勝華等譯,2005:323) 。Cosgrove 認為地景是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 可以透過景觀世界地呈現,了解背後隱含的權力(Crosgrove,1985、1998; 轉引吳潔冰,2011) 。鄧肯(Duncan)於 1995 年提出地景是可以被解釋的 文本(text) ,是政治作用下的一種再現,而 Mike Crang 則認為地景為一套 表意系統(signifying system) ,能顯示社會之所以組織起來的背後價值,而 地景的塑造,也表達了社會的意識形態,而意識形態又因地景的支持下而 永垂不朽,許多研究者會觀察地景如何塑造特的社會組織,及如何被該組 織給塑造(Crang 著、王志弘等譯,2003:18、35)。 早期的地景研究,將地景視為人與環境在長時間的互動下所形塑出來 的結果,認為人不只會受到自然環境影響生活方式,人本身也有改變自然 環境的可能性,所以即使在相同的環境下,也會因作用團體的不同,而看到 不一樣的地景,但此時的研究著重於對地景的描述與歸納,往往忽略形塑 出地景其背後的力量,像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網絡、價值觀念等運作機制。 而 1970 年代經文化轉向之後的地景研究,普遍將地景視為解讀世界的一種 方式,透過地景的呈現,去了解世界運作後面的政治、社會、文化力量。王 伯仁(2008)將臺灣各地的節慶地景作為節慶化現象的文本,認為節慶空 間的產生及為節慶化具體落實的過程,而陳書偉(2012)將中壢龍岡清真 寺視為文化地景,探討移民背後的文化認同轉變,吳潔冰(2013)則將文 化地景定位在文化的物質(飲食)與精神(節慶活動)兩個層面,以探討形 塑緬甸華僑在地文化地景的脈絡。因此可知飲食文化、信仰文化、觀光慶典 等文化展現都可視為文化地景的一種,可將這些地景視為一種文本,以探 究其形成的背後是受到那些社會力量所塑造出來的,而其對地方又有哪些 影響力。因此,本研究將歸納出馬祖移民在八德地區所展現的文化樣貌,將 其視作為文化地景,透過其建構過程,來分析其背後所連結的社會網絡是 如何運作的? 14.

(29) 第四節. 研究設計. 一、 研究架構 根據三個研究目的所擬定的架構圖如圖 1-9 所示。研究目的一為建構 馬祖人由原鄉馬祖遷居至八德的背景,分析移出地的推力與移入地的拉力 因素,用以解釋此人口流動的原因,亦會以移民的路徑依賴與社會資本等 概念去解釋移民集中八德的此一現象;而研究目的二要釐清馬祖移民在八 德地區所建構的社會網絡,依照社會網絡的影響範圍大到小可分成同鄉會 組織、廟宇組織、鄰里關係之間的社會網絡,並進一步探討這些社會網絡的 運作與馬祖移民之間的關係;研究目的三為歸納出馬祖移民在八德地區所 展現出的文化樣貌,移民會將原鄉的一些文化移植到八德地區,包含飲食、 信仰等文化,透過社會網絡的運作及當地政府政策影響,使這些文化在八 德地區展現出來。. 圖 1-9 研究架構圖. 15.

(30) 二、 研究方法 (一) 參與觀察法 參與觀察法指研究者為了對一個團體有所了解,而在那個團體內建立 和維持多面向和長期關係,以利研究的過程。LindeMann 認為參與觀察是 研究者透過實地觀察由內部研究文化(嚴祥鸞,1996:197-198) 。因前人 對於馬祖遷臺移民的相關研究文獻有限,而研究者又是以局外人的身分切 入,故本研究會花長時間與研究對象建立關係,並透過已認識的移民牽線 認識去認識下一個移民,以滾雪球的方式去認識各個研究對象,並且實際 參與他們的活動,例如:參與馬祖移民元宵節的擺暝、繞境、食福活動及政 府舉辦的文化祭典,透過實際參與其中並進行觀察,將研究對象的文化忠 實記錄下來,以完成研究目的二。 (二) 非結構與半結構式訪談 非結構式訪談往往是以日常生活閒聊式或知情人士/專家訪談取得內 情,而半結構式訪談則以訪談大綱來進行訪談(胡幼惠、姚美華,1996: 150)。因此,在研究初期,研究者會先到研究區做初訪,此時會透過非結 構式訪談來對研究對象有初步的認識,將他們分成同鄉會組織人員、廟宇 組織人員與一般移民(表 1-2),而三者之間不會完全分割,可能一個研究 對象同時具有二至三個身分,經初步了解後再進一步針對研究目的來擬定 不同的問題,對不同的移民進行半結構式的訪問,例如:對一般移民會問遷 臺動機、活動參與狀況,對廟宇組織會多問廟宇運作狀況與信仰活動的舉 辦流程,對同鄉會組織人員會多問組織的運作情況等問題(詳見附件)。 (三)文獻資料與統計資料收集 收集臺灣近代經濟發展、臺灣文獻館出版的《臺灣全志》等的專論, 《連江縣志》 、 《八德鄉志》 、 《北竿鄉志》 、 《南竿鄉志》等鄉土文獻及馬祖與 八德區域發展相關的學術論文,透過這些文獻資料來鋪成出馬祖人的遷臺 背景,以完成研究目的一。除此之外,亦將《工商普查報告》 、 《臺閩地區戶 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 《連江縣統計年報》 、 《桃園縣統計要覽》等統計資料整 理並繪製成圖表,來佐證論文的論證。另外,透過馬祖資訊網、馬祖日報等 網路新聞、桃園市政府民政局、社會局、觀光局等網站公告來獲得與移民活 動有關的資訊,並將這些活動做歸納,進而書寫研究目的三。 16.

(31) 表 1-2 受訪者的編號與訪問內容一覽表 編號. 移民經驗. 廟宇運作. 同鄉會運作. 廟宇. T1. V. V(閩臺宮). 人員. T2. V. V(龍山寺). T3. V. V(龍角峯). T4. V. V(玄天宮). T5. V. V(大王公). T6. V. V(大聖宮). T7. V. V(平水尊王). T8. V. V(蕭王府). T9. V. V(北極殿). T10. V. V(六位大人). 同鄉會. M1. V. V(理事長). 人員. M2. V. V(副幹事). 一般. N1. V(大忠里居民). 移民. N2. V(瑞發里居民). N3. V(瑞發里居民). N4. V(大昌里居民). N5. V(大昌里居民). N6. V(大智里居民). N7. V(大智里居民). N8. V(龍山寺信徒). N9. V(龍山寺信徒). N10. V(玄天宮信徒). N11. V(瑞祥里里長). 三、 研究流程 本研究進行流程如圖1-10所示。先針對研究動機訂定研究主題,再將 動機聚焦成三個研究目的,針對目的去進行相關研究的文獻探討後,選定 本研究要採用的概念並進行研究設計,包含研究的架構、方法及流程。研究 初期會先透過鄉土文獻資料的耙梳與實際走訪研究區進行觀察,初步對研 究對象進行無結構式的訪問並進一步與之結識,並將訪問者的性質做分類, 待研究者對研究區與研究對象有初步的了解後,再針對研究目的去設計訪 問的內容,並進行正式的半結構式訪問,訪問資料收集整理完成後,進行結 果討論及正式撰文。. 17.

(32) 圖 1-10 研究流程圖. 18.

(33) 第二章 馬祖人移居八德地區的背景因素 本章要探討馬祖人於民國 61 年至民國 80 年間大量遷移至臺灣本島的 背景,移民主要從基隆港登入,受距離因素的影響,主要落點在臺灣的北部 地區,其中以桃園縣最多,臺北縣次之,臺北市第三。而又以桃園縣境內的 八德地區數量居各區之冠。故本章要探討馬祖人遷移到桃園八德的背景因 素,本章在第一節先歸納出馬祖離島有哪些推力因素促使移民移出,而第 二節則說明臺灣本島具有那些對應的拉力因素促使移民移入,並慢慢將範 圍聚焦到北部地區,並對移民聚集在桃園縣提出疑問,第三節聚焦在移民 數量最多的八德地區,並歸納出其所特有的拉力因素。. 第一節馬祖地區人口移出的推力因素 一、位居戰爭前線,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及安全上的疑慮 民國 39 年韓戰爆發後,政府將海南島、舟山島的軍隊撤離,全力固守 金馬地區,使馬祖成為捍衛臺海的第一道防線(黃麗生,2009:29) 。而民 國 45 年將金門、馬祖劃為戰地政務實驗區,成立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為 馬祖地區的最高決策機構,舉凡民政、財政、司法、教育、建設、農礦等皆 歸其所管,實施軍政一元的領導,連江縣長也由國防部指派軍人擔任。此 時,馬祖進入到戰地政務時期( 邱新福,2005:289)。 戰地政務期間施行的管制政策,使民眾的日常生活備受限制,例如:宵 禁限制晚上六點後不得在外走動,若有特殊需求要申請宵禁通行證;燈火 管制規定夜晚須關閉門窗,燈具要掛上燈罩;普通人民犯法依軍法審判,不 得請律師辯護;往來臺澎地區需申請入出境管制;電信管制使電訊遭封鎖, 只能以書信、電報對外聯絡;電器用品管制規定除照明設備外,不得使用高 耗能電器,如:電鍋、洗衣機、冰箱等(邱新福,2005:289)。另外,馬 祖地區雖未曾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8,但零星的衝突事件亦讓馬祖居民陷 入恐懼與不安之中,時有居民被炮彈擊中、誤觸地雷或被流彈波及,輕者傷. 8. 如民國 47 年發生金門八二三炮戰。 19.

(34) 殘一生,重者失去生命(邱新福,2005:271-272) ,因此馬祖居民的生活 品質受軍事防衛而造成限制,又因位居戰爭前線,造成人民有居住安全上 的疑慮,此為導致人口選擇移往臺灣本到的因素之一。. 二、環境的不利條件使產業發展受限,就業環境不佳 依據連江縣的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的變化圖(圖 2-1),可知馬祖地 區早期的就業人口以第一級產業為主,但自從進入戰地政務時期後,第一 級產業的就業人口比例就不斷下降,反之,而第三級則不斷上升,產業結 構於民國 60 年初發生轉型,第三級產業的就業人口比例超越了第一級產 業,顯示馬祖地區產業由過去的第一級產業轉變成以第三級產業為主,而 第二級產業一直為三者之中比例最低者,可看出馬祖缺乏工業方面的就業 機會,並未如臺灣本島有歷經工業化的過程。. %. 圖 2-1 連江縣歷年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變化圖 資料來源:民國 45~71 年取自《福建省連江縣志第五冊》 民國 72~81 年取自《連江縣統計年報 101 年度》 註: 《福建省連江縣志第五冊》的第一級產業:農、漁,第二級產業:工,第三級產業:僅 軍公教、商;《連江縣統計年報 101 年度》的第一級產業:農林漁牧,第二級產業: 工礦業及土石採取業、製造業水、電燃氣業、營造業,第三級產業:商業、運輸倉儲 及通信業金融、保險不動產及工商服務業、公共行業社會團體及個人服業務業。. 民國 61~80 年間,因馬祖人大量遷臺使得連江縣總人口數下降,但 從三級產業的就業人口數量來看(圖 2-6),從事第二級產業的就業人口數 大約維持一定,沒有太大的變化,第三級產業的就業人口數卻有稍微增 20.

(35) 加,而從事第一級產業的人數在持續減少,因此,可推測大量遷臺的馬祖 移民中,一部分是屬於從第一級產業所釋放出來的勞力,而另一部分可能 是新的年輕就業人口,受到就業環境不利的因素影響,而選擇到臺灣本島 工作。因此,為探究就業環境不利的因素,以下先以第一級產業的發展背 景及其勞力釋放的原因作闡述,接著便針對馬祖第二、三級產業的發展限 制,來歸結出馬祖就業環境的不利。. 人. 年. 圖 2-2 連江縣歷年三級產業就業人口總數變化圖 資料來源:民國 45~71 年取自《福建省連江縣志第五冊》 民國 72~81 年取自《連江縣統計年報 101 年度》 註: 《福建省連江縣志第五冊》的第一級產業:農、漁,第二級產業:工,第三級產業:僅 軍公教、商;《連江縣統計年報 101 年度》的第一級產業:農林漁牧,第二級產業: 工礦業及土石採取業、製造業水、電燃氣業、營造業,第三級產業:商業、運輸倉儲 及通信業金融、保險不動產及工商服務業、公共行業社會團體及個人服業務業。. (一)第一級產業的發展背景與式微 馬祖早期以第一級產業就業人口為主,佔了就業人口的 60%以上,雖 然山多平原少的環境特徵使其農業發展受限,但其四面環海、多灣澳良 港,直接從事漁業與漁業相關之人口曾高達一半以上,因而居民多以捕魚 為業,務農為副,魚汛期間出海捕魚,過後下田務農與修補網具(王金 利,1999:165-167)。而馬祖最早的人類活動紀錄也與漁業活動有關, 可知馬祖經濟活動因漁業而起,其發展盛衰亦會受漁業影響。早期馬祖列 島為閩江口魚場的作業棲息地,居民多流動漁閩東沿海與馬祖之間,而閩 浙漁商、販運漁貨的船隻也在此群集,漁村經濟繁榮(邱新福,2005: 196),後因國共兩軍對峙,海峽兩岸間斷絕往來,使馬祖地區漁民失去了 21.

(36) 中國沿海的市場而受到衝擊,再加民國 60 年代歷經石油危機,出海捕魚 的成本遞增及漁業資源日漸耗竭9等因素,捕魚成本入不敷出,迫使馬祖 居民離漁10,導致第一級產業的人數驟減。. 「原本在馬祖原鄉從事捕魚跟修船方面的工作,但賺不太到錢, 因為捕魚的成本太高,所以 30 歲時就決定來臺灣工作。」 (N10,2014/11/7). (二) 第二級產業的發展與限制。 馬祖地區的傳統工業僅以農產品加工如釀酒業、漁產品加工業為主, 受限於山多平原少、人口數量少,再加上其位置邊陲且長期處於一個封閉 的政治環境,馬祖地區缺乏勞力、交通、市場、政策等區位條件,並非政 府在工業政策上所著重的地區,因此,馬祖境內缺乏勞力密集的輕工業、 重工業及高科技工業,也未經歷過工業化的過程,所能提供的就業機會遠 遠少於本島,因此促使了馬祖居民選擇前往臺灣本島找尋工作機會。. (三) 第三級產業的興起與發展。 進入戰地政務時期後,馬祖受到位居戰爭前線的軍備之需,境內增加 了 3~4 萬的常駐軍人,駐軍最多的時可達 5 萬軍人。為滿足軍人在食、 衣、住、行、樂方面的生活需求,馬祖因而發展因應駐軍需求的服務業, 如雜貨、飲食、撞球、洗衣、浴室等(邱新福,2005:213;黃麗生, 2009:23),而離漁勞力及新的就業人口,多轉而選擇從事軍需服務業, 使第三級產業的就業總人口數量在民國 40~60 年間增加,但民國 60 年後 第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數維持在 1000~1500 人之間(圖 2-2),推估是馬祖 的駐軍數量大致是固定的,代表馬祖地區的消費市場有限,因此軍服產業 已達飽和,無法再容納更多的就業人口,大部分的馬祖居民仍被迫前往臺 灣本島就業。 9. 根據葉顯椏(1993)的研究顯示,東海陸棚臺灣拖網漁業 20 年來的年產量的變動走勢,已 明顯呈現出資源衰竭徵侯,單位漁獲量已不斷地在下降中, (王金利,1999:173)。 10 連江縣有限責任馬祖漁業生產合作社早期漁貨豐富,後因能源危機,成本遞增,於 65 年後作業逐漸停頓;而進行拖網作業的馬富號於 70 年代中後起漸漸拖不到付足油錢的 漁獲量,故於 77 年後漁民相繼遷徙到臺灣謀求工作。(王金利,1999:172) 22.

(37) 綜合以上,可知馬祖的產業結構由第一級產業為主轉為第三級產業為主, 且無歷經工業化的過程,因此當地缺乏第二級產業相關的工作機會,而第 三級產業的發展又受到當地市場小而發展有所限制。由此可知,由第一級 產業所釋出的勞力或是新的就業人口,無法全數在馬祖當地找到對應的工 作,顯示出馬祖地區就業機會不足,導致大量人口移出,是馬祖人口外移 為最主要的推力因素。. 三、位居國家邊陲地,社會資源較本島缺乏 社會資源涵蓋的項目很多,以下單就對幼年人口影響至深的教育資源 及對老年人口關係重大的醫療資源作討論: (一) 教育資源 馬祖地區的教育資源僅有學前教育、國民中小學11,而位在南竿鄉的馬 祖高中為民國 57 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才升格的學校,對中學畢業的 學子而言,會在師長與親友的指導下,部分選擇就讀馬祖高中,部分會選擇 前往臺灣本島繼續就學,因此,許多青年於 15、16 歲就會遷移到臺灣;也 因島內缺乏高等教育的大專院校,對欲就讀高等教育的學子而言,亦會在 高中畢業後前往臺灣本島深造,而前往臺灣就學的學子多選擇以半工半讀 的方式進行,一方面能完成學業,一方面能分擔家中的經濟負擔。. 當時國中一畢業,就跟 5-6 個國中同學一起來臺灣,我們都就讀 夜間部,這樣早上就可以進工廠工作,然後晚上再去上學,我們 那時候都很省著用錢,賺到的錢有剩還要寄回家中,因為當時還 有較小的弟弟妹妹要養。(N9,2014/05/02). (二)醫療資源 馬祖地區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醫護人員缺乏,時需仰賴野戰醫院與 陸軍總醫院醫生的門診支援,雖自民國 63 年起,制定培養醫護人員計畫, 保送優秀青年至臺灣就讀醫科,於民國 70 年陸續返鄉服務,對醫療品質的. 11. 馬祖地區的中小學僅有:介壽國小(附幼)、中正國中小、塘岐國小、中山國中、東莒國小、 東引國中小、仁愛國小、敬恆國中小(附幼)、坂里國小(福建省連江縣志,2003)。 23.

(38) 提升有所助益,但醫護人員數量仍嫌不足(淡江大學,2003:497-498), 據民國 81 年的醫護人員統計數量來看,當時的醫生僅 5 人,又須分散各島 執行醫療業務,且多未接受完整的專科訓練,醫生僅提供一般的門診,專科 醫生缺乏(淡江大學,2003:504-505) ,為追求更好醫療環境的馬祖居民, 會選擇遷居本島。 另外,政府機關與社會機構多設立在人口最多的南竿鄉,如連江縣政 府設於介壽村、縣立醫院(衛生院前身)設於復興村、社教館設於介壽村、 歷史文物館設於清水村、馬祖高級中學設於介壽村……,對其他鄉的居民而 言,要使用這些社會資源或接受行政單位的服務,會因交通上阻隔而有所 限制,可能會加劇遷往本島的動機。. 24.

(39) 第二節本島地區人口移入地拉力因素 針對第一節所歸納出來移出地馬祖地區的推力因素,此節並進一步透 過文獻、統計資料及訪談資料的收集,歸納出臺灣本島所具有的拉力因素:. 一、非位居戰爭前線,無生活上的限制及生命安全上的疑慮 臺灣本島全區非位居對中共戰爭的前線,因此本島居民在居住安全的 疑慮較低。雖然本島正值戒嚴時期,民眾的權利受限,但受限程度不及戰 地政務時期的馬祖地區,居住在馬祖的民眾,物資備受軍方管制,嚴重影 響日常生活。. 二、受產業政策影響,工業發展提供就業機會 一般而言,工廠數量較多、分布較密集,規模較大,且所需勞力較密 集的工業地帶,引發商業發展的可能性也較大,因此對吸引人口移入作用 較大(蔡宏進,2004),臺灣本島於民國 50 年代大力推動「出口導向」 的工業政策,透過獎勵投資條例吸引外資投資,刺激出口以賺取外匯,使 得勞力密集產業快速成長,勞動力市場對人力之需求大幅增加,而此時農 村地區累積大量過剩人口,導致大規模的農村至都市人口遷移和勞力流動 (林季平,2005;轉引自劉一龍等,2011:248)。 馬祖人主要是在民國 60 年至民國 80 年間大量外移,民國 60 年代的 臺灣本島,發展目標在能源問題的克服與重化工業的紮根,進而推動十大 建設,並鼓勵新興產業朝資本和技術密集發展,自民國 70 年代起,政府便 積極推動機械及電子資訊等策略性工業,期待能產業升級(嚴勝雄等,1994; 吳連賞,1992) 。民國 60 年代,臺灣本島的人口和勞工流動型態與過去無 太大的變化,只是遷移規模減少,仍是呈現南北分流的型態(Lin;2000; 轉引自劉一龍,2011:250),而民國 70 年代,服務業與新興工業發展所 衍生的工作機會多集中在北部地區,進而強化了北部勞動市場的吸引力, 而人口的移動方向從其他地區轉為北部地區(林季平,2005;轉引自劉一 龍,2011:250) 。其中,臺北市一直都是工商業工作機會最多縣市,臺北 縣其次,高雄市位居第三(圖 2-3),若以臺灣本島的北、中、南、東四區 25.

(40) 來看,北部地區為主要的就業市場,與馬祖移民主要落點的地區為北部是 相符合的。. 單位:家. 圖 2-3 民國 60 與 70 年底各縣市工商場所單位數統計圖 資料來源: 《民國 6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一卷綜合報告》,《民國 70 年臺閩地區工 商普查報告第一卷綜合報告》. 而馬祖人來臺主要從事製造業,若依照民國 60、70、80 年臺灣各縣市 的製造業家數的變化(圖 2-4),臺灣本島的製造業家數是持續增加,考慮 到馬祖移民以基隆港登陸,因此就北部地區來做比較,臺北縣的製造業家 數為最多且成長幅度也最高,理論上應該會聚集越多的馬祖移民,相反地, 桃園縣的製造業家數雖也快速成長但不及臺北縣,其境內的馬祖移民數量 卻遠高於臺北縣。. 26.

(41) 圖 2-4 全臺各縣市製造業家數歷年變化統計圖 資料來源: 《民國 6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三卷製造業》 《民國 7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三卷製造業》 《民國 8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三卷製造業》. 若進一步考慮到馬租移民在原鄉主要從事捕魚為生,移民本身所具備 的勞力技術較低,應該會優先從事門檻較低的工作,因此進一步去比較北 部三個製造業數量較多的縣市,分別為臺北市、臺北縣、桃園縣,將三者於 民國 65 年、民國 75 年的製造業各類項目家數歸納成圖(圖 2-5、圖 2-6) , 來分析就業門檻的高低是否為影響移民數量的關鍵因素。由圖 2-5 與圖 26 所示,發現除了造紙、紙製品之製造及印刷出版業以臺北市的數量較多之 外,其餘如食品製造業、飲料及菸草製造業、紡織業、成衣及服飾品製造業 等低技術門檻製造業都是以臺北縣的數量為最多,而桃園縣都是三者之中 最少的,因此可知就業門檻的高低也並非決定移民多寡的關鍵因素,故推 論桃園縣除了製造業的就業機會勝過連江縣外,應該還有其他的拉力因素 勝過本島其他縣市。. 27.

(42) 圖 2-5 民國 65 年北部三個縣市的製造業結構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1976)。 《民國 65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三卷製造業》. 圖 2-6 民國 75 年北部三個縣市的製造業結構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1986)。 《民國 75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三卷製造業》. 三、社會資源相較於離島較為充足。 (一)教育資源 在民國 60、70 年,本島各縣市的學校數量皆高於離島地區,尤其是 以臺北市的數量為最多,臺北縣與臺南縣數量分居其次(圖 2-7),民國 60 年到 70 年的學校數量增加的幅度,亦以臺北市最多、臺南縣次之、桃 園縣位居第三。若進一步單看各縣市大專院校的數量,來判斷何者為教育 資源的優勢區域,也可得出大專院校的數量以臺北市為最多(圖 2-8),臺 28.

(43) 中市與臺北縣其次。. 圖 2-7 各縣市學校數量統計圖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1971) 。 《民國 60 年臺北縣教育統計》 ;臺北市政府(1981) 。 《民 國 70 年臺北縣教育統計》. 圖 2-8 各縣市大專院校數量統計圖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1971) 。 《民國 60 年臺北縣教育統計》 ;臺北市政府(1981) 。 《民 國 70 年臺北縣教育統計》. (二)醫療資源 29.

(44) 在民國 65、70、75 年,本島各縣市的醫療資源勝過離島地區,而本 島又以北部地區的醫療資源數量最多,其次是南部地區,而其中以臺北市 的醫療資源數量為最多,而臺北縣與高雄市次之(圖 2-13)。. 單位:家數. 圖 2-9 各縣市醫療場所單位數量統計圖 資料來源: 《民國 65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八卷服務業》 《民國 7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八卷服務業》 《民國 75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八卷服務業》. 臺灣本島的教育資源與醫療資源主要分布北部地區,其中又以臺北市 的學校數量與醫療單位場所數量最多,理論上社會資源越豐富的臺北市應 該會聚集越多的馬祖移民,但事實上卻以桃園縣境內的移民數量最多,桃 園縣雖在社會資源上勝過連江縣,但卻劣於臺北市與臺北縣,因此可推測 雖然教育與醫療方面的社會資源是馬祖移民的考量之一,但桃園縣應該還 有其他更重要的拉力因素勝過臺北市、臺北縣,為影響移民數量的主要因 素。. 30.

(45) 第三節八德地區人口移入的其他因素 由於馬祖移民主要落點的地區,如八德、臺北市、中壢、中和、板橋、 平鎮、桃園、新莊等(圖 1-6)都為臺灣的工業聚集地帶12,在製造業所提 供的就業機會皆高於連江縣本身,確實吻合馬祖人為求工作機會而遷居臺 灣的理由,但桃園縣內的八德地區在移民聚集的數量卻遙遙領先他區,因 此八德究竟還具備什麼其他地區沒有的特有因素?以下本研究將透過文獻 資料的收集,及訪談馬祖移民的遷移背景,針對八德本身的產業發展所帶 來的就業機會、八德的居住條件,及移民在八德地區的社會資本三個面向, 去歸納出移民大量集中八德的原因。. 一、產業發展 (一)就業人口比例 從八德 50 年末到民國 80 年間三級產業的就業人口結構變化(圖 2-10) 中看出,八德地區原以第一級產業為主,但就業人口比例持續下降,漸漸由 持續上升的第二級產業所取代,第二級產業並於民國 66 年超越了其他兩 者,成為八德地區主要的就業結構,正式邁入工業化社會,第二級產業就業 人口持續領先其他兩者。因此可知在馬祖遷移來臺的這段時間內,八德地 區的就業型態以第二級產業為主,具備吸引馬祖移民移入的條件。. 圖 2-10 八德地區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歷年變化 資料來源:桃園縣政府(1957~1994) 。《桃園統計要覽》 12. 林郁欽於 1986 提出七大工業帶,臺北工業地帶包含臺北市、七堵、汐止、淡水、新 店、三重、新莊、永和、中和、土城、樹林、蘆洲、五股、泰山、三峽、鶯歌,而桃 園工業地帶包含桃園、龜山、大園、中壢、八德、平鎮、大溪、楊梅。 31.

(46) (二)工業用地的面積變化 透過八德境內農業用地的歷年轉變(表 2-1),可看到農業土地於民國 61~80 年間所流失總量的 36.7%,都轉換成工廠用地,將近有 130.58 公 頃。代表八德有許多農業用地被釋放出來,轉而作為工業用地使用,具有由 農轉工的發展趨勢。. 表 2-1 八德境內農業土地面積 61 年~80 年的歷年變化(單位:公頃) 住宅及曬. 設施用地(包. 工廠. 養魚池. 造林. 流失. 場用地. 含道路水路). 用地. 用地. 地. 埋沒. 公頃. 116.4. 24.52. 130.58. 4.84. 0. 比例. 32.7%. 6.9%. 36.7%. 1.4%. 0. 其他. 小計. 0. 79.48. 355.82. 0. 22.3%. 100%. 資料來源:桃園縣政府(1957~1994) 。《桃園統計要覽》. (三)工廠單位數量 民國 65 年以後,八德地區的製造業家數持續增加,代表有更多的就 業機會。但若進一步比較八德與其他馬祖移民落點的地區,會發現八德地 區的製造業家數相對較少,而臺北市的製造業家數最多,臺北縣的新莊及 板橋地區的家數則為其次,代表八德的工作機會不如他們(圖 2-11),但 其境內馬祖移民數量卻遠高於就業機會最多的臺北市。因此可推論八德製 造業發展提供的就業機會,只是吸引馬祖移民移入的一個基本因素,但並 非是大量聚集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八德還有其他拉力因素促使馬祖移 民大量聚居於此。. 32.

(47) 單位:家. 圖 2-11 北部各地區製造業家數的歷年變化圖 資料來源: 《民國 65、70、75、8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 X 卷臺北市》 《民國 65、70、75、8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 X 卷桃園縣》 《民國 65、70、75、8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 X 卷臺北縣》. 二、居住條件 (一)居住空間 廖志龍在 2008 年對八德聚落發展之研究13中指出,戰後八德的聚落重 心沿著主要幹道介壽路一帶發展,且鄰近桃園市的地方,出現人口密集的 趨勢,這個時期八德扮演了桃園市和中壢市衛星市鎮的角色,而面對快速 增加的人口,首要是必須有足夠的居住空間,八德除本身的傳統聚落外,政 府亦透過都市計畫的方式,在都市地區劃設出住宅用地以興建住屋建案並 容納人口。因本研究無法取得住屋建案實際數量的歷年變化,故僅以住宅 區面積的變化來探討八德地區的居住空間。 與八德地區有相關的都市計畫 5 處(表 2-2),對八德地區有直接影響 的為北部的大湳地區都市計畫(表 2-3),其經過兩次的通盤檢討共增加了 70.09 公頃的住宅用地,可看出有當時有大量的住宅需求方使政府不斷地修 改計畫;另一個是位於南部八塊厝中的八德地區都市計畫(表 2-4)其經通 盤檢討後減少了 0.1 公頃的住宅用地的面積,整體而言,政府對於住宅區的 劃設面積是增加的。. 13. 廖志龍(2008):利用八德地區歷年行政區劃以及各村里人口數的變化的趨勢來推論,像 是鄰近介壽路的各里面積普遍較小,人口密集。 33.

(48) 表 2-2 與八德地區有關連的各項都市計畫(住宅用地) 單位:公頃 實施. 計畫總. 住宅區. 住宅區. 時間. 面積. 面積. 比例. 大湳地區都市計畫. 65.05. 433.61. 103.15. 28.2. 八德地區都市計畫. 65.03. 152.09. 22.76. 15.0. 計畫名稱. 縱貫公 路桃園 內壢 間區都市計畫 中壢龍 崗霄裡 的區 都市計畫 埔頂地區設計劃. 位於八德的範圍 整體位於八德境內(大湳、 小大湳) 整體位於八德境內(八塊 厝) 僅部分位於八德西北段(茄. 68.03. 1381.81. 明里、茄苳里、白鷺里、高 明里、高城里). 72.09. 1250.12. 323.44. 25.87. 75.05. 443.62. 173.32. 13.12. 僅部分位於八德西段(白鷺 里、霄裡里、龍友里) 僅部分位於八德南段(興仁 里、瑞豐里、瑞德里). 資料來源:整理自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計畫圖資料查詢系統 http://upgis.tycg.gov.tw/NewProjectBookImg/BIPFP_U.aspx (2015/04/03 瀏覽). 表 2-3 大湳地區都市計畫中通盤檢討後的住宅用地變化 大湳地區都市計畫 (公頃) 原計畫(65). 第一次通盤檢討. 第二次通盤檢討. (75). (84). 規劃面積. 103.15. 143.05. 181.2. 規劃所占比例. 28.2%. 32.99%. 44.27%. 96.7. 106.74. 87%. 74.6%. +31.94. +38.15. 前次實際運用面 積 使用率 前後調整量. 資料來源:整理自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計畫圖資料查詢系統 http://upgis.tycg.gov.tw/NewProjectBookImg/BIPFP_U.aspx (2015/04/03 瀏覽). 表 2-4 八德地區都市計畫中通盤檢討後的住宅用地變化 八德地區都市計畫 (公頃) 原計畫. 第一次通盤檢討(75). 第二次通盤檢討(84). 規劃面積. 22.76. 22.76. 22.66. 規劃所占比例. 15.0%. 15.0%. 14.90%. 前次實際運用面積. 15.93. 13.70. 實際運用比例. 70%. 60.19%. 0. -0.10. 前後調整量. 資料來源:整理自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計畫圖資料查詢系統 http://upgis.tycg.gov.tw/NewProjectBookImg/BIPFP_U.aspx (2015/04/03 瀏覽).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For example, there are the procedures of “Mazu’s establishment of a monastery” and the standards of “Baizhang’s introduction of pure regulations.” These were established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