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島地區人口移入地拉力因素

第二章 馬祖人移居八德地區的背景因素

第二節 本島地區人口移入地拉力因素

針對第一節所歸納出來移出地馬祖地區的推力因素,此節並進一步透 過文獻、統計資料及訪談資料的收集,歸納出臺灣本島所具有的拉力因素:

一、非位居戰爭前線,無生活上的限制及生命安全上的疑慮

臺灣本島全區非位居對中共戰爭的前線,因此本島居民在居住安全的 疑慮較低。雖然本島正值戒嚴時期,民眾的權利受限,但受限程度不及戰 地政務時期的馬祖地區,居住在馬祖的民眾,物資備受軍方管制,嚴重影 響日常生活。

二、受產業政策影響,工業發展提供就業機會

一般而言,工廠數量較多、分布較密集,規模較大,且所需勞力較密 集的工業地帶,引發商業發展的可能性也較大,因此對吸引人口移入作用 較大(蔡宏進,2004),臺灣本島於民國 50 年代大力推動「出口導向」

的工業政策,透過獎勵投資條例吸引外資投資,刺激出口以賺取外匯,使 得勞力密集產業快速成長,勞動力市場對人力之需求大幅增加,而此時農 村地區累積大量過剩人口,導致大規模的農村至都市人口遷移和勞力流動

(林季平,2005;轉引自劉一龍等,2011:248)。

馬祖人主要是在民國 60 年至民國 80 年間大量外移,民國 60 年代的 臺灣本島,發展目標在能源問題的克服與重化工業的紮根,進而推動十大 建設,並鼓勵新興產業朝資本和技術密集發展,自民國70 年代起,政府便 積極推動機械及電子資訊等策略性工業,期待能產業升級(嚴勝雄等,1994;

吳連賞,1992)。民國 60 年代,臺灣本島的人口和勞工流動型態與過去無 太大的變化,只是遷移規模減少,仍是呈現南北分流的型態(Lin;2000;

轉引自劉一龍,2011:250),而民國 70 年代,服務業與新興工業發展所 衍生的工作機會多集中在北部地區,進而強化了北部勞動市場的吸引力,

而人口的移動方向從其他地區轉為北部地區(林季平,2005;轉引自劉一 龍,2011:250)。其中,臺北市一直都是工商業工作機會最多縣市,臺北 縣其次,高雄市位居第三(圖 2-3),若以臺灣本島的北、中、南、東四區

26

來看,北部地區為主要的就業市場,與馬祖移民主要落點的地區為北部是 相符合的。

圖2-3 民國 60 與 70 年底各縣市工商場所單位數統計圖

資料來源:《民國6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一卷綜合報告》,《民國 70 年臺閩地區工 商普查報告第一卷綜合報告》

而馬祖人來臺主要從事製造業,若依照民國 60、70、80 年臺灣各縣市 的製造業家數的變化(圖 2-4),臺灣本島的製造業家數是持續增加,考慮 到馬祖移民以基隆港登陸,因此就北部地區來做比較,臺北縣的製造業家 數為最多且成長幅度也最高,理論上應該會聚集越多的馬祖移民,相反地,

桃園縣的製造業家數雖也快速成長但不及臺北縣,其境內的馬祖移民數量 卻遠高於臺北縣。

單位:家

27

圖2-4 全臺各縣市製造業家數歷年變化統計圖

資料來源:《民國6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三卷製造業》

《民國7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三卷製造業》

《民國8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三卷製造業》

若進一步考慮到馬租移民在原鄉主要從事捕魚為生,移民本身所具備 的勞力技術較低,應該會優先從事門檻較低的工作,因此進一步去比較北 部三個製造業數量較多的縣市,分別為臺北市、臺北縣、桃園縣,將三者於 民國65 年、民國 75 年的製造業各類項目家數歸納成圖(圖 2-5、圖 2-6), 來分析就業門檻的高低是否為影響移民數量的關鍵因素。由圖 5 與圖 2-6 所示,發現除了造紙、紙製品之製造及印刷出版業以臺北市的數量較多之 外,其餘如食品製造業、飲料及菸草製造業、紡織業、成衣及服飾品製造業 等低技術門檻製造業都是以臺北縣的數量為最多,而桃園縣都是三者之中 最少的,因此可知就業門檻的高低也並非決定移民多寡的關鍵因素,故推 論桃園縣除了製造業的就業機會勝過連江縣外,應該還有其他的拉力因素 勝過本島其他縣市。

28

圖2-5 民國 65 年北部三個縣市的製造業結構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1976)。《民國 65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三卷製造業》

圖2-6 民國 75 年北部三個縣市的製造業結構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1986)。《民國 75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三卷製造業》

三、社會資源相較於離島較為充足。

(一)教育資源

在民國60、70 年,本島各縣市的學校數量皆高於離島地區,尤其是

以臺北市的數量為最多,臺北縣與臺南縣數量分居其次(圖2-7),民國 60 年到 70 年的學校數量增加的幅度,亦以臺北市最多、臺南縣次之、桃 園縣位居第三。若進一步單看各縣市大專院校的數量,來判斷何者為教育 資源的優勢區域,也可得出大專院校的數量以臺北市為最多(圖2-8),臺

29

中市與臺北縣其次。

圖2-7 各縣市學校數量統計圖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1971)。《民國 60 年臺北縣教育統計》;臺北市政府(1981)。《民 國70 年臺北縣教育統計》

圖2-8 各縣市大專院校數量統計圖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1971)。《民國 60 年臺北縣教育統計》;臺北市政府(1981)。《民 國70 年臺北縣教育統計》

(二)醫療資源

30

在民國 65、70、75 年,本島各縣市的醫療資源勝過離島地區,而本 島又以北部地區的醫療資源數量最多,其次是南部地區,而其中以臺北市 的醫療資源數量為最多,而臺北縣與高雄市次之(圖2-13)。

圖2-9 各縣市醫療場所單位數量統計圖

資料來源:《民國65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八卷服務業》

《民國70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八卷服務業》

《民國75 年臺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第八卷服務業》

臺灣本島的教育資源與醫療資源主要分布北部地區,其中又以臺北市 的學校數量與醫療單位場所數量最多,理論上社會資源越豐富的臺北市應 該會聚集越多的馬祖移民,但事實上卻以桃園縣境內的移民數量最多,桃 園縣雖在社會資源上勝過連江縣,但卻劣於臺北市與臺北縣,因此可推測 雖然教育與醫療方面的社會資源是馬祖移民的考量之一,但桃園縣應該還 有其他更重要的拉力因素勝過臺北市、臺北縣,為影響移民數量的主要因 素。

單位:家數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