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概念

移民體系理論(migration systems theory)認為任何遷移流動都是宏觀 與微觀兩種尺度結構交互作用下的結果。宏觀結構與大規模度的因素有關,

包含世界市場、國家間的關係、各國的移民制度,而微觀結構包含了遷移者 本身的網絡、實踐與信仰,是遷移者為了因應遷移而發展出來的非正式網 絡。其中,非正式網絡包含個人關係、家庭型態、友誼與社群關係、經濟上 的互助等連結,這些皆對移民個體或團體,提供了不少的資源,即為社會資 本(Choldin, 1973;MacDonald and MacDonald, 1974;Boyd, 1989;Gurakand Caces, 1992;轉引自徐榮崇,2008)。本研究針對整個移民背景的建立,會 先以宏觀的視野去探討當時臺灣的大環境背景,再進一步將研究重點放在 微觀的角度去探討移民自身的決策考量,馬祖人是如何進行遷移路徑的選 擇?透過哪些管道遷移至臺?並嘗試建立起桃園八德所提供的社會資本,

用以解釋移民為何多數聚集在此。

一、 推拉理論

推拉理論認為遷移發生的原因是由原住地的推力或排斥力(push force)

和遷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pull force)交互作用而成,而排斥力與吸引力 都因人而異;其隱含的假設有二:第一是假設人的遷移行為是經過理性的 選擇,第二是假設遷移者對原住地及目的地的訊息有某種程度的了解,遷 移者對於客觀環境的認識,加上主觀的感受與判斷,最後才決定是否遷移

(廖正宏,1987:211-212)。因此對原住地與目的地社經狀況的了解,有 助於解釋人口遷移的現象。

其中與推拉理論有密切相關的學者:拉文斯坦(E.G. Ravenstein, 1889)

提出的遷移法則具有推拉理論的涵義,其歸納出七項法則:(1)一般傾向 短距離遷移(2)遷移到大都市後的空位則由更遠的村莊居民遞補,遷移成 階段性 (3)有遷移流向與反流向 (4)城市居民較鄉村居民少遷移(5)

短距離地遷移以女性居多 (6)交通工具與工商發展使人口遷移增加 (7)

遷移動機以改善物質生活而遷移的經濟動機為最多;其中的七法則含有推 拉理論的概念,認為拉力對遷移的影響比推力大,人們相信遷移之後會改

11

善生活,而選擇遷移(引自廖正宏,1987:212-214)。而李氏(Everett S.

Lee,1966)提出遷移理論包含遷移因素、遷移數量、遷移方向、遷移者特 徵四大部分:(1)遷移因素:包含原住地的因素、遷入地的因素、中間阻礙 因素、個人因素。(2)遷移的數量與兩地的差異程度成正比,與人群的同質 性成反比,與克服中間障礙的難易度有關,隨經濟狀況變動而變動。(3)遷 移的方向集中在幾個目地,會遵循別人走過的途徑。(4)遷移者的特徵具 選擇性,有兩極的傾向,與其生命循環階段有密切關聯(引自廖正宏,1985:

101-110)。每個地方都同時存在吸引人(+)的因素與排斥人(-)的因素

(圖 1-7),兩地之間所存在的因素因個人主觀感受而有別,評斷差別會因 為個人生命周期階段有關(廖正宏,1987:216-217)。

一地的推力因素若多於拉力因素會使人移出,而一地的拉力因素多於 推力因素則會使人移入,兩地在推拉力的角力下會出現人口遷移的情形,

通常移出地的推力因素會對應到移入的的拉力因素,雖然某地的推力因素 與拉力因素會因人而異,但大多數的移民仍多以經濟狀況的考量作為遷移 的動機,因此本研究主要以對比移出地與移入地的產業發展狀況,並輔以 社會資源、政治環境等背景,來歸納出移出地的推力因素與移入地的拉力 因素,以建構出離島馬祖人當時遷居來臺的移民背景。

圖1-7 影響人口移動之因素

資料來源:改繪至蔡宏進 (1987)

二、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社會資本一詞最早由哈尼夫(Hanifan;1920)使用,意指:「影響人們 大半日常生活的有形資產,即組成某一社會單位之間彼此的善意、交情、共 感、社會交際」,而社會資本至1980 年代末期才被社會學者重視,其中布 迪厄(Bourdieu;1992)認為資本的展現有經濟、文化、社會三種類別,

12

其中社會資本為:「真實及虛擬資源的總和,他能透過擁有一個具持續性的 網絡而加諸在個人或群體,此網絡由相互熟識或認識之人際關係所組成」

(David Halpern 著、黃克先等譯,2008:6),其認為社會資本是由社會網 絡所聯繫的群體所產生的權力和資源,藉由佔有持續性的社會關係網絡而 擁有社會資源與財富(Crang&Thrift;2000;轉引朱芳慧,吳連賞,2005); 而社會學家柯爾曼(Coleman,1988)則為社會資本提出更廣泛的概念:「它 並非單一實體,而是由很多不同的存在物體所組成,這些存在體有兩項共 同的元素:一是由某些部分的社會結構所組成,二是幫助結構下的行動者 行動。」(David Halpern 著、黃克先等譯,2008:6),社會資本可建立在 任何一種社會關係上,這些關係網絡是建構在某些形式的認同與概念分享 間的信任程度(David Halpern 著、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7),其將社 會資本定義為水平的社會組織連結,認為社會資源較多的地區在經濟或政

移民的網絡理論(network theory)認為移民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 係,即先移民者、現在移民者與尚未移民三者之間在原居地或遷移的之間 有血緣、朋友、社群的關係,而這種關係進而形成網絡,網絡關係會讓移民 本身的社會資本更加多元豐富,並能降低遷移的成本與風險,使移民更有 意願遷移(徐榮崇,2008)。stahl (1993)也提出遷移者主要會隨著前人 曾走過的慣用的路徑(beaten paths),及受到已在移民地區的親朋好友幫 助,這些網絡將會使遷移活動更加安全,也使遷移者更容易處理遷移所面 臨到的問題 (Stephen &Mark 著、賴佳楓譯,2008:37)。移民者在遷移 的過程中會依循前人的移動路線,形成路徑依賴,因而移民會集中在幾個

13

目的地,這樣的概念可以用來解釋為何八德地區有大量的馬祖移民,移民 者依其在原居地的人際網絡來獲得遷移路線等相關訊息,而這些人際網絡 可視為移民者的一種社會資本,因此,社會資本可視作移民進行遷移決策 的考量之一。另外,大量的馬祖移民聚集在八德地區並建構出社會網絡,網 絡成員間透過共同的規範與認同感而連繫在一起,可提供移民者在移入地 滿足生活上或是精神上的需求,也將成為八德地區吸引移民移入的優勢條 件之一。

圖1-8 移民網絡示意圖

三、地景 (Landscape)

地景(landscape)的定義為「一個複合式名詞,指的是一個地區的外 顯、或曾經產生外顯的集合體。」(Duncan,2000;轉引自施雅軒,2012:

69),而地理學者以景觀作為瞭解某地區的一種研究焦點 (施添福,1980:

221-222)。索爾(Carl O. Sauer)於 1925 年發表的《景觀形態學》(The Morpholohy of Landscape)中,為對環境決定論所進行的反思,他將文化 地景定義為:「一經文化團體(a culture group)所形塑的自然景觀,其文化 是作用力(agent),自然地區是媒介,文化地景將是結果」(Sauer;1925:

343;轉引自施雅軒,2006:15),因而將地景研究帶進了美國,創立了柏 克萊學派(Berkeley School)。此時關注人類留在景觀上的紀錄,偏愛社會 的 可 視 產 物 , 忽 略 文 化 和 社 會 營 力 的 研 究 態 度 和 立 場 , 布 洛 克 菲 德

(Brookfield)曾為此作出批評,指出「社會的運作和人類的行為」及「文 化和社會的營力」受人忽略,如同景觀研究中的人文荒野,認為只有分析人 類的價值觀、信仰及社會組織等文化內部的運作,才能解開地景背後的黑 箱之謎(施添福,1980:225)。

14

1970 年代後,人本主義的文化轉向興起,開始強調個人識覺、感覺、

現象學的意義或經驗角色(Claval 著、鄭勝華等譯,2005:312-313)。開 始認為地景不能只以機能性來看待,而需以「符號」來加以詮釋,地景隱含 的符號在塑造個人或群體的身分認同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地景不再只 是表面或外在的形式,而是人們表達意識、創造和認同的重要手段(Claval 著、鄭勝華等譯,2005:323)。Cosgrove 認為地景是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

可以透過景觀世界地呈現,了解背後隱含的權力(Crosgrove,1985、1998;

轉引吳潔冰,2011)。鄧肯(Duncan)於 1995 年提出地景是可以被解釋的 文本(text),是政治作用下的一種再現,而 Mike Crang 則認為地景為一套 表意系統(signifying system),能顯示社會之所以組織起來的背後價值,而 地景的塑造,也表達了社會的意識形態,而意識形態又因地景的支持下而 永垂不朽,許多研究者會觀察地景如何塑造特的社會組織,及如何被該組 織給塑造(Crang 著、王志弘等譯,2003:18、35)。

早期的地景研究,將地景視為人與環境在長時間的互動下所形塑出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