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偏鄉教師的核心素養:文化回應取向的師資培訓 / 43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偏鄉教師的核心素養:文化回應取向的師資培訓 / 43"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偏鄉教師的核心素養:以課程回應孩子的弱勢處境

顧瑜君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吳明鴻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助理 何至柔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助理

一、前言

臺灣偏鄉區域屬高風險/弱勢學生的社群比例甚高,從學業學習到常規遵守 等層面,帶給教師挫敗與困擾。弱勢學生多屬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基本家庭功 能薄弱或全無,甚至是負功能。偏鄉教師所具備的核心能力/價值與素養,影響 這類高風險學生的教育品質與維持社會的教育正義甚鉅。本文將論述偏鄉師培生 與在職教師在此教育處境下,所必須具備之核心素養,以及以社群學習為導向的 培育與長期培力模式,以改善原有師資培育模式難以應對偏鄉挑戰之困境。

二、來自弱勢與底層的教育挑戰

臺灣的師資培育過程對於「差異化」、「地域性」並不陌生,但僅止於概念或 認知的理解,在實際操作上,仍有很大的鴻溝。對於弱勢家庭或成長環境對學習 主體所造成的影響,往往僅能在學科內容與教室教學中尋求解套,甚至將學生「推 出去」,例如在三、四十年前的學校中,導師易將「偏差行為」的管理與矯正移 交給訓導處,而近二十年來,禁止體罰、零退學等規範普及後,以及缺乏專業培 育與支持系統的雙重困境下,導致「後送」現象浮現:將困難的學生「轉手」移 交給輔導、特教、心理諮商或精神醫學(常見的如情緒障礙、過動症或亞斯柏格 症),身心病理化標籤變多了。第一線教育者容易「過早棄守」這群弱勢/底層 學生,拱手將他們「交給」各類專業進行(廣義的)「治療」。無能為力、高挫折 與無力感的教學生涯,使偏鄉教師流動率頻繁。 在美國,2007 年在數起校園殺人與自殺事件之後,政府開始加強教育學生 的情緒表達,2016 年開始正式透過社交與情感的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將社會文化脈絡融入學校教育,提高教師應對這類社會階級、文化差 異的學生時所需要的敏感度,認識其許多行為或學習困境如何與其所屬的社會性 脈絡緊密關連(彭致翎,2018)。此波課程改革仍以「學生需學習」正確的社會 情緒表達為重心——期望提高學生的察覺力、思考變通、表達與自我改善能力(彭 致翎,2018)。但在教師培訓與支持網絡的面向上,改變並不明顯,直到 2017 年開始,美國教育研究協會提出「常駐教師」(teacher residency)計畫,常駐計 畫著重教師自身,讓教師能「浸泡」在當地的社會情境中,產生教育上的理解。 (駐波士頓辦事處教育組,2015)

(2)

常駐計畫雖是以教師招聘及留任為目的,其執行策略卻能給予我們啟發:偏 鄉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專業發展,必須從師培生階段給予未來教師生活經驗層次 的支持培訓與增能,盡靠理論與概念的理解是不足夠的。常駐計畫在史丹福、新 罕布夏、波士頓等大學的支持下實施後發現:「不同於傳統師資培訓只專注知識 教導訓練,卻忽視學生社區生活經驗層次,常駐教師在偏鄉地區四年,訓練結束 後,基於對人生願景的薰陶與自我實現,他們比較願意留下來。」(駐波士頓辦 事處教育組,2015)。教師願意留任偏鄉的意義,除教師認同了地方教育的本質 之外,更顯現出,在面對偏鄉弱勢者不利的教育處境或惡性循環時,這批教師有 積極且正向的態度應對之,願意與這樣的教育處境共同探究他種可能性。

三、問題意識:回應「鄉村弱勢教育處境」的師資培育?

本文旨在探問:面對高風險或低社經家庭學生的學習困境,什麼是偏鄉/村 教師應具備的「核心能力/素養」?如何以此素養提高教育品質,使教師避免落 入無力的負面循環中,逆轉偏鄉社會現實中的劣勢,找有力量的教育位置? 我們主張:偏鄉/鄉村教育工作者除了對教材內容與教學方法的熟稔外,更 需具有「與學生共舞」的能力。如何在理解偏鄉社會與家庭處境的前提下,以課 程和教學回應偏鄉孩子的需要,是為師資培育中的重要課題。師培生與在職教師 都必須以實踐知識(practical knowledge)的學習為培訓目標,並以社群網絡給予 支持的機制,融入師資養成及在職教師培育的完整歷程中。如此,一則可讓師資 培育「接地氣」,二則易於留駐教育工作者,使其願意在資源相對不足的區域投 身於相對來說難度較高的教育工作中。 偏鄉地區師資培育及教師成長的促進,需要更周全審慎的規劃和執行。其 中,作為培育者的大學教授或專家學者,其角色也必須隨之轉換:其首要工作不 再只是傳授專門知識技術(但這依然重要),而在於創造環境的改善與調整,拓 展出「空間」,成為基層教師自發性專業成長的基礎。 前述地方基層教師培力社群的核心價值是:將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生,並且引 領社群的教師運用隨手可見的生活事物來創發學習,在引導、分析、釐清與創新 的歷程中,協助地方教師以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為目標,進行課程設計。以一 種「生態/環境」式的視框,看見孩子與他的真實生活(學校、家人、部落、消 費主義)之間的關係樣貌,認識完整生態系統對人的影響,去看懂與接應偏鄉的 孩子,創造「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之教育願景。 以下,本文將從實踐案例論述鄉村教師對於偏鄉教育處境與學生的「文化回 應」能力,並以此「回推」符合偏鄉教學需要的師培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為何。

(3)

四、核心能力:文化回應(

culturally responding)的鄉村教育力

我們認為,未來將任教於偏鄉學校之師培生的核心能力是:從鄉村孩子的生 活真實去思考其「生涯」,培養其生涯發展所需的核心素養與能力。這種能力的 性質是「文化回應的」(culturally responding),我們就其地域性特徵將其命名為 「鄉村教育力」。

在此,我們擴大並轉換了「文化回應教學」(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概念的一般意涵,使其更具備階級意識和區域性意義。因此,本文以「課程意識 =看懂孩子的需要」來重新界定(或稱「再概念化」)師者的文化敏感度和文化回 應能力。限於篇幅,在此作者並無餘裕說明此理論問題(請參見顧瑜君、吳明鴻、 石佳儀(2013)),並僅能討論其中最重要的「課程意識」: (一) 課程意識看/聽懂孩子的真實需要 首先,教師需要能「看/聽懂」孩子的真實需要。偏鄉教師在面對弱勢學習 者總是學不好、學不會,甚至逃學、避學或恐學的情形,長期的無力感與師生間 的拉扯困境,亟需解套——我們的主張是:所有的教學需回應鄉村學習者的生活 與社會處境,而要做到這一點,在課程與教學實施之前,首先需要確認的是教師 的課程意識。 案例:一個逃學、缺課令學校束手無策,甚至動用警察才能找到的學生,學 校老師的陳述中透露其無奈與無力:「一直調整與放寬,包括柔性勸導、同儕力 量、物質鼓勵、降低作業量到幾乎不用寫……,均無成效。孩子還不斷測試學校 的『底線』,故意不上學、在家睡覺或在社區遊蕩。」當我們試著詢問該生時, 這個孩子淡淡的說了一句意味無窮的話:「我喜歡『看書』,但不喜歡『讀書』」。 經過一番釐清,我們才看懂與聽懂孩子的意思:「讀書」是孩子在命名其在 學校教室中如同「客人」一般(蕭昭君,1996)的無歸屬感、無成就感,「看書」 是指他喜歡自己閱讀,還指出他喜歡《西遊記》等書。於是,我們試著去引導教 師去看/聽懂孩子的需求,建議可先以「讓孩子願意到校、但不入班」為第一步 驟,在圖書室或安全的空間中(如保健室,跟溫暖的護士阿姨作伴)自己閱讀與 學習,給予一套隱藏的課程設計,將孩子的困境融入閱讀活動中,用一系列閱讀 的設計幫助孩子回到學校學習的軌道上。 然而,老師對這個建議不少困惑:「這樣,孩子的進度要落後了」,「那麼, 不是該學的都沒學到嗎?」……。經過協商與釐清,教師們理解到,孩子生命處 境的當務之急不是課業進度,是其已「墜落在系統之外」:國小階段已然不能準

(4)

時到校的學生,不是「學生個體」的層次出了問題,而是家庭處於不利狀態且無 支持系統,孩子在家庭中已然缺乏支持,學校又讓他無所歸屬與期待。而孩子的 生命狀態是受苦的,其語言與認知又無法表達自身所需。放在更大的生涯脈絡中 來思考,我們可預測:這個孩子很難因為教育而「翻身」,在未來透過教育進行 垂直向上的社會流動。 後來我們才清楚,教師對「降低課業標準」的焦慮來自於其「教育愛」:這 孩子必須靠教育才能「翻身」,而這是身為老師的職責。然而,此刻教師需先釐 清:「生涯」並非等於窄義的職業選擇,人應是「全人」(holistic)的生活形態與 生命意義定位,教師需要重新檢視課程與教學之設計的各種細節如何回應「教育 的鄉村性」(顧瑜君,2014),讓學生培養其生涯發展所需的核心素養,特別是「系 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這些十二 年課綱所明訂之素養。 在引導教師們思考切合生涯發展之在地課程時,我們運用「教師即陌生人」 (teacher as stranger)的概念(施宜煌、賴郁璿,2010)提醒我們調整思考方向—— 是否要孩子僅僅是追求 PR 值?當第一名的學生的志願是去擔任「除草工」,我 們會肯定他嗎?原來,因為這孩子父母的職業就是除草人,他們工作很辛苦,孩 子想要分擔爸媽的工作!老師可做的是與家長合作,鼓勵這個「想照顧勞動階層 父母親的第一名孩子」。若不能跳脫自己為孩子設的框架,用陌生的眼睛看懂孩 子的心意,就可能會以「垂直社會流動」的框架去鼓勵孩子追求「更好」的工作, 因而無法接應他想孝順父母的心意了。

五、師培模式:學習型社群協作

vs.專家指導

理解弱勢或社會底層學習者需求之核心素養的培育模式,無法靠專家講述或 概念傳授,必須透過開放式的提問與討論、引導團隊對話、主題式的概念講解等 方法,使教師們得以自在地表達對於學校、課程、教學的想法,促成互相理解與 更 好 的 問 題 解 決 方 法 。 多 數 師 資 培 育 模 式 多 屬 於 RDD 模式(Research、 Development、Distribution),缺乏個別化差異,只是執行或實施他人發展出來的 成果。不管從師資培育或在職教師社群運作的設計中,都必須使教師習慣於自己 去發展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工作系統,讓工作更有效率。 課程專家的在偏鄉師資培育中的定位,並非單方面地給予意見,而老師們也 不應成為單純的「接收者」。課程專家應撐出一個對話空間,讓教師們開始有能 力自行討論並產出共識。最終,團隊及老師也將能意識到,即便不再「仰賴」專 家,本身也能依靠自己持續地提升自身的能力。而當老師們能依靠自己提升能 力、能依靠團隊激發教學能量後,課程也將會被活化,教育便能有所創新。

(5)

六、結語:學科內容習得

vs.問題解決能力

對社會底層的孩子而言,若學校教育能讓他有面對生命中各種挫敗和困境的 能力,將是一大福音。然而,教師們對這群孩子在以學科學習為主的教學上,最 為吃力與挫折。譬如,數學的抽象概念與英文的疏離陌生,可能使底層學習者從 很早就開始跟不上,因而在正式學習上,充滿了老師們不期望的學習態度與行 為:被動、懶散、應付、甚至逃避,教了多次學不會,學會了很快又忘記,甚至 高漲的情緒正式抗拒、拒絕學習、逃離班級……。若老師持續站在「補救」、「加 強」或「導入正軌」的課程教學策略中,將面臨持續的拉扯與緊張關係,就很難 去接應學習者的生命處境,也鬆脫了與前述學生的生活脈絡與生存處境之間的連 結。 因此,若我們要培育未來的偏鄉教師,那麼師培生的核心素養是:一種能回 應鄉村孩子生活處境的課程意識下所進行的課程設計能力。如此一來,教師將不 被各種標籤化作用所限制,並發展出「陌生人」的新視野來看待這些邊緣學生的 學習現象。在此,學生的生活真實世界成為教師教學的一部分,老師也不斷訓練 自己、察覺自己是用什麼問題意識來看現象,並「以弱勢者為師」地讓學生透過 其自身「已說的」和「不說的」訊息,「告訴」師者怎麼當一個偏鄉學生需要的 老師。 參考文獻  施宜煌、賴郁璿(2010)。「教師即陌生人」隱喻對教師教學的啟示。當代教 育研究,18(1),111-145。  彭致翎(2018)。美國推展社會情緒學習之經驗。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174。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upfiles/edm_174_3062_pdf_0.pdf  駐波士頓辦事處教育組(2015)。緩解偏鄉教師荒,常駐教師計畫拓寬專業 管 道 及 視 野 。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電 子 報 , 127 。 取 自 : https://fepaper.naer.edu.tw/paper_view.php?edm_no=127&content_no=6342  蕭昭君(1996)。國小教室的主人與客人:花蓮鄉下學童經驗課程觀察研究。 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理論與實務的探究研討會」。臺東:臺 東師範學院。  顧瑜君(2014)。尋找教育的鄉村性。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5。取自: https://pulse.naer.edu.tw/Uploads/Files/History/%E6%95%99%E8%82%B2%E4%B

(6)

A%BA%E5%8A%9B%E8%88%87%E5%B0%88%E6%A5%AD%E7%99%BC%E5 %B1%95/2014/005/%E7%AC%AC31%E5%8D%B7%E7%AC%AC5%E6%9C%9F 06_2014%E5%B9%B4.pdf  顧瑜君、吳明鴻、石佳儀(2013)。社會受苦學童的接應:談文化與補救教 學的手藝。載於陳淑麗、宣崇惠主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頁 285-306)。臺北:心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會記得你們是 -- 我在嘉大附 小教導資素課第一屆的學生。.

「選課暨學習紀錄表」,經學術導師輔導核章後 依限繳回教務處,始完成選課程序。未依規定填

本課程除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外,還着重加強文學、中華文

教師可讓學生在閱 讀本文前,先試著 回答教材封面上的 提問,再請學生閱

「選課暨學習紀錄表」,經學術導師輔導核章後 依限繳回教務處,始完成選課程序。未依規定填

1.本系為全師培學系,但經本入學管道錄取者為外

在 2019/20 學年起,在教師職位學位化政策全面推行的情況下,資助學校核准編制內的所有教席均為學位教師職位。在 2019/20

語文素養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基本內涵 和要素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讀寫 聽說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