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被創制的仇恨-媒體運動報導中的反韓框架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被創制的仇恨-媒體運動報導中的反韓框架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劉昌德. 博士. 被創制的仇恨-. 政 治 大. 立 媒體運動報導中的反韓框架分析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研究生:林宗偉. i n U. v.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一月.

(2) 摘要 本文針對國人長期存有的「仇韓情緒」進行研究,並認為這樣的社會集體記 憶,一方面固然與台韓雙方長期以來的社會脈絡與歷史環境有關,但更重要的是 媒體中介的結果,形成一種 Hobsbawm 所說的創制傳統。因此經由媒體下手,透 過不同時期與不同報紙的運動衝突事件報導,進行資料蒐集分析佐以相關文本生 產者訪談,希望勾勒出媒體在這波現象背後所扮演的角色。. 大致上,從文本的分析後可以知曉,這種仇恨記憶是逐漸的被媒體創制出. 政 治 大. 來,相較於第一時期(1983~1992 年)對於韓國較具包容性並以事件為報導基礎,. 立. 第二時期之後(1992~2010 年),媒體的呈現對衝突事件的追蹤或說明逐漸變少、. ‧ 國. 學. 情緒性的花絮或是形容詞變多,並將衝突事件與韓國或韓國人整體構連,出現明 顯的仇視對象。此外,不同媒體在報導上也呈現不同的立場,顯示媒體在面對這. ‧. 類與韓國的衝突事件,並不是如此的單純呈現,有其特殊的考量存在。. sit. y. Nat. al. er. io. 研究中也發現,在媒體的框架產製過程中,組織的經營考量往往成為文本產. v. n. 製的最終考量,使得仇韓新聞框架以讀者為導向,以新聞商品為前提創制文本。. Ch. engchi. i n U. 這樣的媒體真實隨著時間的拉長,也逐漸的被認知為一種社會真實,與整個大環 境結構變得相互生成,慢慢成為一種「被發明的傳統」,自然地存在於眾人的仇 韓集體記憶中,等待下一次的觸發時機並且作為媒體可依歸的新聞商品固定產製 公式。. 關鍵字:Hobsbawm、仇韓情緒、媒體框架、運動、國族、集體記憶. i.

(3) 致謝 來政大念書,對我來說就像場奇幻旅程,至今仍然記得兩年多前放榜時的那 種喜悅。從小因為阿姨在政大執教的關係,每當寒暑,總會跑來政大渡假,從濟 賢橋上騎著單車俯衝而下,偷偷翻牆到匇政國中打籃球,看著圖書館前的柏油路 漸漸變成現在的磁磚地板、「復古」的井塘樓(還記得小時候去上廁所總覺得很 陰森)化做嶄新的教育學院,好多回憶讓我對政大校園一直有種莫名的熟悉與親 切感。 然而,大學聯考失常讓我與她失之交臂,本以為再也沒機會當個道南人,想 不到好事多磨,讓我在考研究所時還是得到了她。如今兩年多時光匆匆,竟也到 了要離開政大的時刻,仍然有種不真實的感覺,總覺還沒待夠,好似後山少爬了 幾次、圖書館少待了幾回。. 政 治 大. 很慶幸自己進來政大遇到了很多貴人,首先當然是在政大的「衣食父母」盧 非易老師,老師在我心目中一直就是文人雅士的典型,總是能夠那麼的怡然自 得,似乎任何棘手的事到您陎前都變得雲淡風輕,然後迎刃而解。很少看見一個 老師那麼關心學生,每次開會時總會一個個問大家的近況,或是用開玩笑的口氣 講:「最近活的還好嗎?」雖然自己每次都亂回答,不過心中都是充滿著暖意。 還有盧師團隊的大家,佳惠、謝董、克威哥、GA 姐、同窗的布丁跟麗娜等等, 謝謝你們兩年來的陪伴,讓我在苦悶的研究所生活中有了一些亮點。. 立. ‧. ‧ 國. 學. y. Nat. sit. 促成這本論文的誕生,當然得感謝老爹 3.0 的貴人:昌德師,從上運動傳播. n. al. er. io. 的第一堂課開始,心中就默默的想跟定老師了,老師那種亦師亦友的的感覺,讓 人每次 Meeting 都能沒有壓力的進入狀況,並且在討論中都能盡力的以學生的立 場去做思考,然後不厭其煩地給出建議,果然選對好的老闆,可以帶你上天堂! 同時也要感謝兩位口委儒修老師和伯修老師,在兩次口試中的釜正與寶貴的建 議,才能讓這本論文更臻完整。. Ch. engchi. i n U. v. 最後,要謝謝的是我的媽媽,從小到大,儘管他可能都不知道我在念些什麼, 但每當我做決定時,他總會默默支持,給我最大程度的選擇空間,沒有她我不可 能孜心的完成這段學業;還有女友夙雅一直以來的陪伴與鼓勵,讓我在撰寫論文 的階段裡不致於過度孤僻和失去信心,也衷心希望我們都能順利的跨入下一個人 生階段。 民國 101 年 2 月於連城路家中. ii.

(4)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背景.....................................5. 第三節. 問題發想與研究目的...........................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20. 政 治 大. 第一節 想像的他者:認同、運動與國族.................20. 學. 第三節. 立. 框架、形象與集體記憶..........................25. ‧ 國. 第二節. 新聞框架的產製過程...........................30. ‧. 第四節 總結.........................................37. Nat. io. s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39. er.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步驟...............................39. al. 第三節. 外部探索-大眾仇韓論述框架解構...............54. 第四節. 中介探討-行動者意向.........................55. n. 第二節. v i n Ch 內部挖掘-媒介文本的框架分析.................41 engchi U. 第四章 新聞框架分析與討論...............................57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57 第二節. 不同時期媒體框架差異性分析...................62. 第三節. 文本分析與討論...............................73 iii.

(5) 第四節. 小結.........................................87. 第五章 大眾論述作為對照及新聞框架的產製過程.............89 第一節 媒體與大眾的框架建構-以楊淑君事件為例.......90 第二節 文本分析與訪談討論...........................95 第六章 結論............................................107 第一節 研究結果....................................107. 政 治 大. 第二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110. 立.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15. ‧ 國. 學 ‧. 參考文獻................................................117. Nat. n. al. er. io. sit. y. 附錄一..................................................125. Ch. engchi. iv. i n U. v.

(6) 圖表目錄 圖目錄 圖 4-1:三時期新聞框架論點分布.................................63 圖 4-2:三時期新聞框架方向走勢.................................64 圖 4-3:第一時期三報框架論點走勢...............................70 圖 4-4:第二時期三報框架論點走勢...............................70 圖 4-5:第三時期三報框架論點走勢...............................70 圖 4-6:四報框架論點走勢.......................................71. 政 治 大. 圖 5-1:楊淑君事件媒體與大眾框架論點走勢.......................91. 立. ‧ 國. 學. 表目錄. 表 1-1:引發反韓情緒事件一覽表.................................10. ‧. 表 1-2:過去仇韓議題相關論文...................................15. Nat. sit. y. 表 3-1:歷年國際賽事與斷付對照.................................43. er. io. 表 3-2:衝突事件分期表.........................................45. n. al 表 3-3:框架論點編碼清單.......................................48 iv. n U engchi 表 3-4:框架方向編碼清單.......................................50. Ch. 表 3-5:報導形式與消息來源編碼清單.............................51 表 3-6:操作編碼表.............................................52 表 3-7:訪談對象名單...........................................56 表 3-8:訪談過程...............................................56 表 4-1:新聞搜集樣本時期分布...................................58 表 4-2:新聞文本框架論點分布...................................59 表 4-3:新聞文本框架方向分布...................................60 表 4-4:新聞文本消息來源分布...................................60 v.

(7) 表 4-5:新聞文本報導形式分布...................................61 表 4-6:新聞爯陎配置分布.......................................61 表 4-7:三時期新聞框架論點分布.................................62 表 4-8:三時期新聞框架方向分布.................................63 表 4-9:三時期新聞文本報導形式分布.............................64 表 4-10:三時期新聞文本爯陎配置分布............................65 表 4-11:三時期新聞文本消息來源分布............................66 表 4-12:四報新聞文本框架方向分布..............................67 表 4-13:第一時期新聞文本框架方向分布..........................67. 政 治 大. 表 4-14:第二時期新聞文本框架方向分布..........................68. 立. 表 4-15:第三時期新聞文本框架方向分布..........................68. ‧ 國. 學. 表 4-16:四報新聞文本框架論點分布..............................69. ‧. 表 4-17:四報「借刀殺人」框架論點分布..............................71 表 4-18:四報新聞文本爯陎配置分布..............................72. y. Nat. io. sit. 表 5-1:楊淑君事件媒體與大眾(網路)框架方向分布....................90. er. 表 5-2:楊淑君事件四大報與大眾(網路)框架方向分布..................90. n. a. v. l C(網路)框架論點分布比較 表 5-3:楊淑君事件媒體與大眾 n i ................92. hengchi U. 表 5-4:楊淑君事件四大報與大眾(網路)框架論點分布比較...............94. vi.

(8) 第一章. 緒論. 楊淑君的哭,讓人想起「亞細亞的孤兒」 ,他「在風中哭泣,沒有人要和 你玩帄等的遊戲」。當「亞細亞的孤兒」對上「淚的小花」,這場恩恩怨 怨,可能會跟台韓國家的競爭,不斷地持續下去!1 (林瑞,2010).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010 年十一月中旬,台灣正值五都選舉倒數階段,政治人物無不想盡辦法 媒體曝光,政論名嘴也各擁其主為之酣戰;與此同時,體壇上因為亞運掀起一波. 政 治 大. 熱潮,台灣媒體也將餘光稍稍轉移至體育消息。奪金奪銀的期待、誰將成為下一. 立. 個台灣之光?成為台灣民眾的最夯的茶餘飯後話題,其中,最受期待的依然是號. ‧ 國. 學. 稱國球的棒球殊死戰,在王建民長期因傷無法出賽以及中職簽賭陰霾的情況下, 終於亞運似乎能為台灣人民帶來一絲精神上的光明,呼吸到一口新鮮的空氣,期. ‧. 待著中華健兒抗日退韓上演一齣齣熱血戲碼。. y. Nat. 但這個時候吸引眾人目光的卻是跆拳道女將楊淑君因為電子襪不合規定遭. io. sit. 到失格處分,哭喪著臉癱坐在跆拳道場上。雖然事件發生時責任尚未歸屬清楚,. n. al. er. 但當下媒體與網友們仿若本能地立馬揪出兇手:「又是韓國人,不意外!」楊淑. i n U. v. 君的淚,讓台灣人再度認知到自己猶如亞細亞的孤兒,在國際孤立無援,報導消. Ch. 息中滿是加害者韓國人的身影:. engchi. 這樁中、韓聯手做掉比賽選手的爭議處分,是跆拳道自 1984 年列入亞運 正式競賽 以來最卑劣的醜聞。2 一開賽即遇到憾事。女子 49 公斤級奪金大熱門楊淑君,在對戰越南選手 武氏厚時,被韓裔菲籍裁判洪性天以器材不合取消資格3 昨天楊淑君被判失格的事實成立後,網友紛紛把矛頭指向惡意栽贓的韓. 1 2 3. 〈亞細亞的孤兒 楊淑君的淚〉2010-11-20/聯合報/A27 版/民意論壇/林瑞 〈真賤 中韓裁判聯手 做掉楊淑君〉2010-11-18/蘋果日報/頭條要聞 〈廣州亞運 跆拳道 韓裔裁判惡整 楊淑君〉2010-11-18/旺報/頭條要聞 1.

(9) 裔菲籍審判委員洪天性,揚言要大家一起抵制韓貨。4 各家媒體開始瘋狂追逐黑襪事件,各大名嘴也開始評頭論足,政治人物也藉 此紛紛發表言論拉抬人氣相互攻訐,全民仇恨的焦點開始集中,菲律賓籍的韓裔 裁判成為眾矢之的,然而大家大多記得不是他的名字也不是運動場上的專業說 法,而是,韓國人又搞小動作了。 一時之間,全台灣仇韓情緒高漲,蛋洗韓僑學校、拒買韓貨、駭入韓國網站 惡搞等等,似乎在情理範圍內能想到表示恨意的行為都紛紛出招。然而回想這種 媒體的仇韓報導情境似乎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有仇韓傾向的許多人往往都可以 向你歷歷在目地指出,在他們心中台灣人於哪些場合裡又被韓國人擺了一道,楊. 政 治 大. 淑君事件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引燃了台灣人心中的這顆仇韓不定時炸 彈。. 立. ‧ 國. 學. 奇摩民調中心在西元 2005 年曾做過台灣民眾世界觀系列調查,在韓國的部 分,17005 總投票數中有百分之七十三的人選擇「對於韓國負面印象多於正面印 象」 ,僅有百分之十六的人選「正面印象多於負面印象」 。顯示韓國的形象在我國. ‧. 並不良好,這種印象來自於何處?是韓國的劣根性使然還是少數的行為被放大?. y. Nat. sit. 在台灣,國人似乎存在著一股仇韓情緒,無論是消極的拒買韓貨、拒看韓劇,. al. er. io. 或是較為激進的發表言論、鼓吹反韓,每個人的周遭好像都有這麼些仇韓的聲音. n. v i n Ch 這種情形讓人聯想到英國的足球流氓,在研究中即認為英國足球流氓的形成原因 engchi U. 出現,而媒體也不吝版面地大幅報導,與人際間仇韓情緒無接縫地互相串連。. 在於,對內較為激進的中心分子不斷藉由言論、行為凝聚情緒,而外部媒體的不 斷報導,框架出了這麼一群人,透過內外的建構過程,使得原有的情緒成為一種 具體且持續擴大的現象(Whannel, 1979)。 有人會覺得仇韓是一種很自然的情緒,因為韓國人就是小動作不斷,缺乏運 動家精神,就是應該要鄙視。這樣的回答很簡單很直接,但卻也讓筆者不禁去思 考為什麼台灣人特別會去仇韓而不仇菲仇中。在籃球場上,菲律賓一向也是被認 為小動作很多、打球不乾淨,但為什麼卻不曾形成一股全民的仇恨風潮?在政治 上,中國在國際場合不斷的打壓台灣的生存空間,然而在面對仇中仇韓的選項. 4. 〈激情過後網友籲理性 PTT 今天冷靜多了〉2010-11-18/聯合晚報/A4 版/焦點 2.

(10) 時,許多台灣人反倒是優先的保送韓國。對於國人來說,韓國似乎分門別類的存 在於 Halbwachs(1992)所謂的集體記憶中,具有選擇性與偏向意味。 新聞的展示,一方面提供了公眾在國族與他者的想像平台,一方面也為國族 記憶留下有跡可循的證據,如同 Benedict Anderson(2002)在《想像共同體》一 書中所提到的,國族認同的產生與印刷時代的來臨密不可分,當然國族認同的情 緒並非只有傳播媒體單一因素,方言崛起以及帝國擴張等等都被 Anderson 視為 歸因,但傳播科技的確改變了人們的時間觀,新聞不斷產出使人們能夠水平地去 想像我族,成為現代人晨間禱的代用品,催化了國族的想像。 據此,國族做為「我」的共同想像,這種想像來自於論述的累積。早在二十. 治 政 大 於國家創建而後所產生的概念,是為了方便統一建國力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凝聚 立 我族的最大公因數,國族仿若是一種軟體動物,一旦脫離了國家的殼,便失去形. 世紀 Hobsbawm(1990/1997)便指出,民族並非是天然生成而是種創制,它來自. ‧ 國. 學. 體。換句話說,國族的想像是立基於國家之上,是國家政治的一環。. ‧. 德國政治學者 Schmitt(1932/2004)在分析國家政治本質時,即表示政治代 表的就是一種劃分敵我的哲學,無法存在中立面,而敵人的劃分便來自於當一個. sit. y. Nat. 鬥爭團體遇到另一個類似的群體時,便有敵人存在;敵人具有某種的公共性,因. io. er. 為其與國家具有相關性質。. al. n. v i n Ch 顯能夠比較的假想敵,此一假想建立在「我族」的思考之上,以國族做為中心去 engchi U 韓國由於歷史上的特殊政經脈絡,身處與台灣相近的競爭位置,成為一個明. 看待韓國,此時韓國便成為他者,同時也被韓國化。如拿來類比 E.Said 的東方. 主義思考脈絡:「東方實是被西方東方化後的東方。」那麼仇韓情緒中的韓國實 是被台灣韓國化的韓國,只是台灣尚無能量改造韓國成為我們的韓國化想像,還 停留在第一階段由媒體框架化的他者想像過程。 然而,筆者認為想要瞭解這股情緒的誕生與成型,一方面固然脫離不了台灣 人過去的歷史脈絡(台韓之間的愛恨情仇),進而形成一種全民的集體記憶,但 是當代媒體的成熟以及背後的資本策略操弄,建構「仇韓」成為一種專有的新聞 商品,或許更可以用來說明這個現象的出現。 從媒體角度進一步觀察台灣人對於韓國的了解方式,可發現因為語言文字的 3.

(11) 障礙,其知識、資訊幾乎由大眾媒體而來,仇韓論述主要由媒體所帶起,進而在 民間發酵,使得媒體夾著原有豐沛的經濟資本再加上文化資本,成為此論述場域 中的支配角色;也因為韓國議題向來是國人在乎的主題,其新聞便有了可預期性 的價值,據此,媒介可降低不確定的獲利風險,「仇韓」似乎是門好生意,背後 有著長久而強大的國族意識作為銷售對象,再加以商業化包裝便成為賣相良好的 新聞商品,如同近年來出現的許多台灣之光,捲起一波波風潮。 上述所及,提供了幾個立基點來思考目前國人的仇韓情緒。首先是歷史脈絡 下的集體記憶逐漸形成了對於韓國的特殊情感與印象,這股情感是受大環境下的 政治經濟脈絡所影響,然而在當中擔任重要中介角色的便是媒介,其導入事件並 擁有解釋權,是故在中介的過程同時也成為記憶形成的儀式,固化或加深原有的. 政 治 大. 記憶。其次,如將原本中介角色的媒體化作主體思考,那麼媒體商業的本質便可. 立. 能驅使其朝向低成本、高收益的新聞產製方式,國族議題的仇韓新聞成為降低獲. ‧ 國. 學. 利不確定風險的好選擇。. 另一方面,如果仇韓做為一種大眾集體記憶,那麼它有怎樣的特徵?而媒體. ‧. 在這股集體記憶中扮演的是一個承先還是啟後的角色?再者,媒體是如何感知這. sit. y. Nat. 股情緒並且化作商業上的考量與實踐?. io. er. 故筆者希望從上述的思考方向出發,選擇做為想像共同體重要中介的媒體著 手,分析媒體對於運動場上的韓國相關報導新聞框架與產製背景,對照台灣社會. n. al. Ch. i n U. v. 中對於韓國的集體記憶呈現,來試圖解構台灣人的「仇韓情緒」原因及變化,是 為本研究進行的主軸與意圖。. engchi. 4.

(12) 第二節. 研究背景. 一、交錯複雜的國族認同—亞細亞的孤兒 「身分和認同不是由血統決定的,而是社會和文化的結果。…具體的歷 史過程、特定的社會、文化、政治也對『身分』和『認同』起著決定性 的作用」 (張京媛,1995,15-16) 自十七世紀以來,台灣先後經歷荷蘭、西班牙、明鄭、清及日本的國家統治 或殖民,以致後來台灣歸還中華民國,期間除歷經朝代更換,更為重要的是島內. 政 治 大 在長達 400 多年的歷史更迭下,以明清與日本的影響最深,明清時代台灣開 立. 族群的融合與交替所帶來的身分認同變化。. ‧ 國. 學. 始移入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住民,其中又以福佬人、客家人為多數,此時的身分 認同來自於中國或更準確的說稱之為中華文化圈,從「唐山過台灣」這句話可作 為代表。. ‧. 甲午戰爭後,日本開始五十一年的殖民統治,島上居民因有了一個更為明顯. y. Nat. n. al. er. io. 中國為母國,但已經逐漸出現所謂的台人意識。. sit. 的他者,閩、客間的區別轉為台人、日人代替。此時的島民身份認同大致上仍奉. i n U. v. 時間轉至國府遷台時期,撤退所帶來的大批官民成為社會上的新興族群,此. Ch. engchi. 時遂又出現了所謂本省人、外省人的區別,此時本省人中國認同已夾雜了日據時 期以來的台灣本土意識。不斷的族群融合,至今血統語言的界線已不再分明,也 不再是最初階的共同體想像依據,島上居民的身份認同便隨著這樣特殊的社會、 文化、政治背景產生一種複雜身份認知。 綜觀這種意識形態的產生,如荊子馨(2001/2006)所說,在日本殖民時代, 台灣自我意識是把中國民族主義視為殖民解放的象徵,從此之後,「中國」在台 灣民族主義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隨著社會歷史脈絡變化, 中國的角色也逐步變形。 周宜慶(2008)則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樣的自我意識,他認為日本皇民化對 台韓兩國身分認同產生不同的影響,同樣經歷殖民的台韓,一個親日一個卻反 5.

(13) 日,實與台灣豐富的移民背景與地理位置有密切關係,多移民環境相對於韓國單 一民族讓台灣沒有強烈的排外性格,位居太平洋島鏈中心,習慣於各類強權的統 治。這樣的情況下,便讓台人在日據時期產生中國意識的同時,也逐漸萌芽出奠 基於日本統治下的特殊台灣認同,國民政府遷台後發生的 228 事件更加深了這種 本土意識,懷念日本的同時也切割出所謂的本省、外省族群想像,使得台灣人的 認同裡同時包含著中國認同與台灣認同。 不過,從歷史的角度看待這樣的過程都可以發現,台灣人的認同是一種複雜 而流動的狀態。因此,在面對不同的事件與目標時會產生不同的自我想像。荊子 馨(2001/2006:112)在分析日本殖民以來台灣人的自我想像便提到:. 治 政 大 境,我們將會清楚發現:這種對中國「祖國」的渴望,比較不是來自根 立 深柢固的有機關係或根本的文化關聯,而是基於殖民情境以及他們無力 仔細檢驗這些看起來像是民族主義的聲稱以及他們宣言背後隱藏的情. ‧ 國. 學. 改變的不滿。. 換句話說,這種認同來自於一種類似工具性的使用,當今天台灣人想要反抗. ‧. 或是突破某種困境,或是合理化對抗他者的憑藉時,便可能運用這種交替使用的. sit. y. Nat. 認同來發聲。但這種流動的認同來自於更深層的悲劇性被遺棄情緒,就如同《亞. io. er. 細亞的孤兒》便是台灣在殖民統治的強化以及中國民族主義的幻滅下逐漸「成形」 的一則寓言,也成為現今思考台灣近代史的強力隱喻,讓台灣人將自己的民族史. n. al. Ch. i n U. v. 描繪成一部背叛與遺棄的歷史(荊子馨,2001;鄭力軒譯,2006)。. engchi. 孤兒,代表的是被遺棄、沒有歸屬的概念,他是在被背叛的衝突與矛盾中產 生的,因此厭惡被背叛,也因此更渴望藉由其他的方式得到認同。然而這種認同 本身是不穩固的,是一種去中心化的主體位置所構成的認同,必須高度仰賴著論 述,社會結構,反覆,記憶和情感的投入,以便在一個變動不居的世界中維持一 種凝聚感(荊子馨,2001;鄭力軒譯,2006)。 這種流動認同也說明了為何我們不斷地出現或營造所謂的「台灣之光」,這 種「台灣之光」現象,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便是「亞細亞的孤兒」為了取得認同 的深層渴望,因為唯有透過這樣,我們才能被看見、才能被重視。也因為這種心 態,「孤兒」無時無刻地擔心再被人背叛、擔心不被他人看見,更擔心被別人比 下去。 6.

(14) 韓國,在現代史中正好成了這樣的一個明確「他者」。這種質疑與焦慮心態 即如知名作家楊照(2002)的<韓國現象的省思>一文中所映照: 台灣和韓國,不算親近,卻老是被相提並論。遠的有日本帝國主義擴張 時期,台灣和韓國同屬日本殖民地;冷戰狀況下,台灣和韓國都是美國 防堵戰略的重要旗子;近一點,到了八○年付,台灣和韓國同屬於在日本 『雁行行列』中亦步亦趨的亞洲四小龍⋯⋯短短四年,情勢丕變。韓國以 不可思議的魄力與速度進行改陏,經濟從谷底翻身上坡,世界盃之後, 韓國商品受到高度重視。台灣呢?。. 5. 在這段文字中,可以發現在近代發展中,韓國似乎就是另外一個「我們」,. 治 政 大 同,我們或有領先或有落後,不變的是,韓國在過程中已成為我們在意並且去 立 比較的重要對象。 幾乎相同的被殖民歷史背景、相同的經濟發展位階,但隨著國家發展情勢的不. ‧ 國. 學. 這樣的在意,同時也是流動、複雜且呈現一種工具性。在台灣認同上,奠 基於兩國一路相似的被殖民軌跡,無論是日據時代的威權統治還是二戰後的美. ‧. 國強力介入,台韓兩國都在相似的位置出發,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體育的發. sit. y. Nat. 展上都極為相似,也因此產生了如七O年代經濟部長趙耀東所說:「韓國能,. io. al. er. 我們為什麼不能?」的強烈競爭心態。. n. v i n Ch 消逝的失落與心有不甘。從最早的箕子開國 i U e n g c h的傳說、後來中韓之間的藩屬關. 在中國認同上,前述所說的競爭心態,其實又包含了大中華文化圈優越感 6. 係以至於蔣介石時代建立起的兄弟之邦7,我方的主觀心態都是由上而下,然. 而隨著國共內戰後撤退來台,在國際情勢趨使下,韓國與中共建交,使得台灣 人至今存在著被背叛的無奈心情。如此脈絡在朱立熙(1993:72)在其對中韓 兩國關係分析中,便有這樣的巧妙敘述: 從君臣的宗藩關係,到乾爹兒的父子關係,再到兄弟關係,乃至於弟弟 翻臉不認哥哥;一百年來中韓關係淪落至此,孰仙至此? 5. 楊照,〈韓國現象的省思〉,《新新聞》,2002,800 期。 據《史記》記載,據說朝鮮是由商朝的宗室箕子建立,典籍中最早出現「朝鮮」一詞的是《尚 書大傳》中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之地。 7 朱立熙(1993:80)在其書中表示,蔣介石時代,我方曾幫助南韓獨立建國,而之後數屆的韓 國駐華大使或都跟蔣介石有師生關係或乾父子關係。 7 6.

(15) 一語道出台灣人錯雜認同的心中韓國印象。正如江佩蓉(2004)研究中分 析在地對韓關係的主要論述時表示:「我們必須先認知一個事實,在地的對韓 思考其主體位置是中/台交互為用,同時並存的。」 台灣對於韓國有著的相對複雜的心態,讓「亞細亞的孤兒」仿若看見另外 一個自己,深怕被競爭而無法被眾人所認可,使得韓國成為一個容易受到放大 的比較對象,這樣的情節出現在台韓兩國文化、經濟、體育的交流上,讓台灣 人對韓國有著特別的愛恨情仇。 二、台韓愛恨情仇 2002 年六月,世界盃足球賽如火如荼舉行,台灣一如往常的掀起足球熱,. 政 治 大 樣式,為自己喜歡的球隊(星)搖旗吶喊;不同的是,今年韓國一路過關斬將進入 立 眾多一月球迷紛紛出籠,盯著電視上的球賽轉播,臉上可能畫著遙遠國度的國旗. ‧ 國. 學. 四強賽掀起一片爆冷門討論浪潮,然而最終在韓、德對抗中敗下陣來,同為亞洲 一分子的台灣人是怎麼看待這次賽事呢?郝明義(2004:173)在其回憶錄中對. 於隔天報紙的一張照片有這樣的描述:. ‧. 那是一幅橫的照片,拍的是在某個百貨公司廣場上觀戰的觀眾表情。照. y. Nat. sit. 片左邊,是一群韓國觀眾,男男女女,顯然是德國剛進了球,大家臉上. n. al. er. io. 的神情均十分失落……而照片的焦點,是一個韓國男孩子側身,一臉不 解地看著那個狂笑的台灣人。. Ch. engchi. i n U. v. 郝明義認為會有這樣的狀況並非是台灣忌妒韓國,而是雙方文化差異所造成 的觀點不同,使得台灣媒體時常出現對韓國的批判。然而從這也可以看出台灣人 對於韓國的特殊國族情緒,正如劉昌德(2003)在其文中所指出,台灣的部分媒體 論述在韓國進入八強時,未詳盡的分析比賽詳情,反倒未審先判地列舉韓國過去 把在各項比賽中「做掉」中華隊的紀錄,將韓國晉級描述成足總醜聞。足球又或 者是這類國際性運動賽事,對於台灣人來說似乎成為民族情緒的宣洩出口,對於 主流媒體而言,這樣的論調更是將國族化為熱賣商品的最好做法。 焦點轉移到流行文化趨勢,2002 年前後正是「韓流」吹起的一波高潮,韓 劇「火花」的播出開啟了國人收視韓國戲劇的興趣,東方消費者資料庫更在調查 中指出韓劇在 2002 年首度以 13.4%超越日本電視劇的 7.8%,成為國人最常收視 8.

(16) 的外來電視戲劇節目。在這之後, 「冬季戀歌」更造成一股裴勇俊風潮8,讓迷姐 迷妹為之瘋狂,另外,哈韓風也間接的引起國人學習韓文的興趣,自 2000 年後 韓文學習者與坊間補習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郭秋雯,2008)。綜觀韓國流行文 化的興盛相對運動場上的仇韓情緒洽成了強烈的對比。 江佩蓉(2004)認為在被泛稱為「哈韓」現象的內部,其實包含了內在的異 質性,其中包括了哈韓/恐韓/仇韓交雜的複雜情感,而媒體所指稱的「哈韓族」 相較於哈日並不存在,而純然為媒體建構的結果,因為那些被外界認為符合迷特 徵的「哈韓族」,內心往往擁有哈韓與仇韓的矛盾認同。 當代台灣仇韓情緒來自許多方面,一路以來經濟產業的雷同競爭性,乃至於. 治 政 大 球、棒球、跆拳道方面台韓始終是勁敵;在文化正統性方面,近年來不斷出現的 立 「某某物乃韓國所有」新聞消息,更加深台人對其不擇手段的刻板印象,然則綜. 2000 年後文化產業上韓國的突飛猛進讓台灣文化市場不安;在運動賽事如籃. ‧ 國. 學. 觀這一路來台韓的愛恨交織情緒,似乎可以發現一個脈絡,即國族情緒的言論爆 發點都是以國家為競爭單位的運動場域(柯裕棻,2009;陳姿伶,2008)。筆者. ‧. 據此蒐集網路上網友所提及的台韓衝突事件新聞也頗印證這樣的觀點(表 1),. sit. y. Nat. 並發現特徵似乎分做幾類:. io. 是三星告密事件,但深究其原因則應歸屬為第二類。. al. er. (一)政經事件衝突:此類較少且集中在 90 年代以前,近年來較為著名則. n. v i n Ch (二)不擇手段的求勝方式:此類數量最多,並集中在運動賽事上,多為裁 engchi U. 判不公或是缺乏運動精神的小動作不斷。. (三)文化侵奪:集中在 2008 年後,包含了某某為韓國的新聞消息,消息 來源多引自中國,雖後來被查證多為假新聞,但仍為許多人相信。. 8. 美國紐約時報曾報導裴勇俊一年所創造的經濟效益產值高達 23 億美元(超過台幣 700 億),台灣 媒體更曾預估光他來台一次可能就創造出三億台幣的產值。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5/8/17/n1021083.htm 9.

(17) 資料來源:本研究蒐集整理. 表 1-1:引發反韓情緒事件一覽表 時間點. 事件. 摘要. 1983/0505 六義士事件. 中共民航機遭卓長仁等六人劫持降落在韓國春 川,後遭韓國判罪羈押一年三個月後驅逐出境遣送 至台。. 1984/0407 亞青杯旗歌事 件. 至漢城參加亞青杯籃球賽的中華代表隊,因旗歌問 題未能解決退出比賽。. 1988/0711 瓊斯杯群架事. 中韓雙方為爭奪籃板球有肢體碰撞,以致球員摔倒. 件. 產生衝突扭打,而後觀眾鼓譟將雜物丟進場內,最. 政 治 大 韓國在賽事後期改變積分演算法,將台日韓並列冠 後比賽沒收,韓國勝。. 立. 1989/0922 亞洲棒球錦標. ‧ 國. 軍。. 學. 賽改變積分計 算方式. 中韓結束正式外交關係,雙方撤使、斷航。韓國無. ‧. 1992/0819 中韓斷交. n. al. 2001/1207 世界電玩大賽 加賽. sit. io. 球加時. 中華男籃隊以 1 分領先,韓國隊隊員徐章勳終場前 2 秒鐘取得罰球機會,韓國工作人員竟「不小心」. er. Nat. 1997/0519 釜山東亞運籃. y. 事先通知便將我國大使館以 1 元過渡給中共。. i n U. v. 將時間多調幾秒,經中華隊抗議後時間調回,最終. C hengchi 由中華隊取得該屆冠軍。. 曾政承在預賽打勝韓國第一 AoC 好手,韓國裁判 宣佈比賽不算,要加賽一場,否則台灣以棄權論, 不過最後仍由台灣團獲勝。. 2001/0716 亞洲杯自由車. 在台灣主辦的亞洲盃自由車錦標賽,頒獎時間因故. 錦標賽偷獎牌. 延後時,一名韓國選手偷拿一面銅牌,事後工作人 員追回這面獎牌。. 2002/06. 2002/8/20. 世界盃足球賽. 被質疑裁判多次判決明顯的偏袒韓國隊,令與韓國. 誤判. 隊交手的球隊受到了極其不公正的待遇。. 藝人遊行抵制. 因韓劇盛行壓縮台劇播放時數,影響台灣藝人生存 10.

(18) 韓劇. 空間,演藝工會號召上街遊行。. 2002/1011 釜山亞運跆拳 道裁判偏袒. 吳燕妮八強賽時卻遭遇不公平對待,每次踢到對 方,韓國裁判都不算分數,我方教練和選手十分不 滿,因此宣佈罷賽退場,以示抗議。. 2004/0718 瓊斯杯女籃邀 請賽蓄意攻擊 2006/0822 力行國小少棒 冠軍扣留. 賽後韓國隊球員在握手時疑似肘擊與以腳踢人,引 發錢薇娟反擊。 台中市力行國小棒球隊應邀到韓國參加比賽,最後 進入 8 強,不料韓國隊卻以要把冠軍留在當地為理 由,禁止力行少棒隊繼續比賽。. 2007/1202 亞錦賽遲交攻 守名單. 立. ‧ 國. 假新聞. 台灣媒體轉引自「國外媒體報導」表示釋迦摩尼、. 學. 2008/06~8 某某為韓國的. 政 治 大 瀨善久後,突然換成以右打為主的新名單。. 南韓隊遲交攻守名單還在日本隊確定推出左投成. 老子、孔子為韓國人或端午、豆漿為韓國傳統。 韓國選手宋智勳在開賽僅 17 秒時直接以拳頭攻擊. 件. 台灣選手曾敬翔的頸部,導致曾當場倒地緊急送. y. Nat. 規的南韓選手。. n. al. 李白是韓國人 系列新聞. 2010/1209 鴻海遭韓企檢 舉托拉斯. sit. 醫,韓國籍仲裁委員作出爭議判決,將金牌頒給犯. er. io. 2010/05. ‧. 2009/1207 曾敬翔襲喉事. i n U. v. 台灣媒體轉引自「國外媒體報導」,同樣在之後被. C hengchi 證實為假新聞。. 歐盟執委會裁定台灣四家面板廠奇美電等因聯合 壟斷面板價格,重罰 5.339 億歐元,韓國三星電子 因扮演「告密者」而獲判免罰。. 2010/1117. 楊淑君黑襪事. 楊淑君首場出戰越南選手,在九比零的領先優勢. 件. 下,於終場前 12 秒突遭韓裔菲律賓籍裁判以「電 子襪不符大會規定」為由,直接判定楊淑君失格。. 由上歸納可發現仇韓的衝突點都圍繞著某種刻板印象:即為求勝利不擇手 段、缺乏運動精神、不公平。除了運動場合外,台灣人的角色往往都是一個受害 者,媒體也據此時常撻伐韓國的不當行為: 11.

(19) 奇美電被控涉及聯合壟斷陎板價格,遭判處三億歐元……鴻海董事長郭 台銘以大股東身分出陎向歐盟申訴,左批對手才是壟斷元兇、右評政府 統籌不足,更嗆聲奇美電不會倒,「一定會把錢從韓國人手中賺回 來!」……奇美電遭處罰最重,除了「比較老實」外,背後真實原因是, 奇美電的產品、技術即將超越對手,競爭對手非常害怕奇美電坐大,更 不樂見台灣陎板產業起飛,簡直是想要「消滅」台灣業者。9 新聞中往往探討的不是應該持平的觀點以及衝突的原因,而是第一時間的去 抓出「戰犯」,將加害者用紅字圈出,冠上「果然如此」的大帽。這樣的做法也 突顯台灣人較為激情的一面:. 治 政 大 到楊淑君失格,台灣人動不動就覺得自己「被欺負了」,只要有人稍稍 立 揮動國家或藍綠旗幟, 「台灣人就受不了引誘,先發洩自己的情緒再說」, 「台灣人太主觀、也太需要發洩的管道!」楊照認為,從阿扁司法宣判. ‧ 國. 學. 連最基本的事實都不願意搞清楚。10. 然而,這種仇韓情緒的被害妄想症其來有自,來自於台灣、韓國各種面向的. ‧. 競爭與比較心態,來自於台灣人對於韓國的複雜認同,進而形成了一種自主性的. sit. y. Nat. 缺乏與集體焦慮,而運動賽事上的爭勝其實代表的是欲奪回其他場域上失去的文. io. er. 化自尊(柯裕棻,2009) 。劉昌德(2010)也認為仇韓的情緒並非是短暫的激情, 更不盡然是台灣人的虛幻想像,而是來自於政治經濟的結構因素,唯有找到台灣. n. al. Ch. i n U. 的自主性,我們才能超越這種想像出來的國族情愫。. engchi. v. 從這個角度來看台韓之間的愛恨情仇,可以了解這是一個大結構下的社會情 緒,從歷史脈絡所建構出來特殊認同的因,加上產業、體育成果的具體競爭,使 得台灣人對於韓國有著又愛又恨的果。愛的是一種羨慕與忌妒,除了韓風所吹起 的影視明星風潮,也羨慕韓國在政治上的相對獨立性,同是日本過去殖民地,但 韓國卻能輕易地獲得國際上承認並獲得經濟的躍進,也因此在羨慕之際由愛生 恨,愛的越深也越恐慌。 但在這個大結構下,不可忽視的是媒體的力量。如果將上述的仇視過程想像 成一列運載著眾人記憶與情緒的火車,那麼媒體就是各節車廂之間連接埠,串起 9 10. 〈韓想滅台灣業者 郭董出招〉2010-12-11/聯合報/綜合 〈被欺負了 楊照嘆:這是廉價的憤慨〉2010-11-19/聯合報/廣州亞運 12.

(20) 了每個區塊;又像是過濾資訊後的儲存槽,藉由闡述各式的新聞文本建立眾人的 集體記憶。Gillis(1994)在研究記憶與認同關係時便指出,大眾媒體儲存並分 類了「過去」,而這些被中介(mediated)的過去,也成為媒體權力合理化的資 源,能夠凝聚共識並加強認同。 如同國內學者翁秀琪(2000)從集體記憶的角度去探討美麗島事件之所以被 重視,乃是因為事件喚起了人們對事發當時的爭議,而更重要的是媒體提供一個 關鍵的資訊來源,讓民眾去爭議、協商如何分享意義。換句話說,媒體的文本提 供了我們對事物共同想像構塑的重要線索與依據,然而更值得思考的是,媒體在 產製新聞所憑藉的運作環境與再現方式為何?. 政 治 大 如以此次楊淑君事件這波仇韓風潮做為例子,筆者閱讀相關新聞時,發現到 立. 三、新聞商品?媒體仇韓論述的呈現方式. ‧ 國. 學. 各大媒體在報導時,在消息來源部分,除了事件相關人物如選手、教練、裁判外, 常會出現雷同性極高的消息來源,例如:. ‧. 楊淑君遭抹黑事件激發國人反韓浪潮,甚至有不理性的民眾跑去韓僑學 校丟雞蛋。對此,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表示,他也火大到想要「拿刀砍人」. io. sit. y. Nat. 11. n. al. er. 一向快人快語的衛生署長楊志良不改直率發言風格,坦言「討厭韓國. i n U. v. 人」,受到不公帄的待遇,「感情上會很火大、很生氣、很想拿刀砍人!. Ch. engchi. 但理性上,還是應訴諸法律途徑。」12. 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說,人都有感情,楊淑君受委屈,在感情上他會想 拿刀砍人,但理性上要訴諸法律。13 此外,在報導內容的部分,原先體育場上的判決疑義焦點,隨著 11 月 16 日 事件發生的時間推移,文本也逐漸偏向於個人化的敘述,並開始將楊淑君冠上漂 亮寶貝、台灣之光等等稱號,而在內容的描寫上,也強調具戲劇化的故事性質, 例如:. 11 12 13. 〈楊淑君事件 楊志良:火大想砍人〉2010/11/22/自由時報/政治 〈想拿刀砍人 楊志良語出驚人〉2010/11/23 /中國時報/焦點新聞 〈楊志良:感情上,我討厭韓國人〉2010-11-25/聯合報/綜合 13.

(21) 劉聰達在門口趁機求婚:「不希望淑君打奧運,這樣會影響我們一些『行 程表』,嫁給我就好!」而楊淑君則嬌羞回答:「不要亂講啦!爮媽在 裡陎。」14 劉聰達表示,求婚是他跟總教練劉慶文之間的玩笑話。賽前他跟劉慶文 談到,他作夢都夢到楊淑君拿金牌後該怎麼辦,劉慶文反問他,自己才 開玩笑說「那我就跟楊淑君求婚」。15 又或者一方面呼籲切勿仇韓,但卻又藉由其他人情趣味事件營造出處處仇韓 的氛圍,仿若全台灣皆是仇韓警戒區,例如: 公館鄉劉姓彩券業者昨天在店門張貼「為中華隊加油!拒賣韓國人」告. 政 治 大. 示,苗栗市羊肉爐業者涂勝雄也呼籲國人抵制韓貨、韓劇,聲援楊淑君。. 立. 16. ‧ 國. 學. 反韓情緒延燒,韓姓人士也受辱!基隆市何藍韓宗親會理事長韓良圻, 昨天要求外交部等部會,將「韓」國翻譯改為「寒」國,以免姓韓姓人. ‧. 士蒙羞。17. sit. y. Nat. 楊淑君被判失格事件,國內興起反韓風潮,台中縣有消防隊員改編韓國. io. 大跳舞蹈歡送同事,順便諷刺韓國裁判。18. al. er. 「nobody」歌曲,將歌詞「nobody but you」改成「韓國裁判,沒生目睭」,. n. v i n Ch 由上述的觀察不難推估,本來的運動議題新聞已經逐漸變質,在議題的操作 engchi U 上,媒體有著更多商業上的考量,對於媒體而言,原有的事件報導已經無法提供 足夠的新聞內容,去餵養更多的閱聽人。因此,縱向的朝煽情、戲劇化描寫、橫 向的發展相關國族意識事件,便成為包裝新聞商品的必要手段,從而降低成本以 及新聞獲利的風險性。 四、相關研究文獻資料 韓流大約在 2000 年前後興起,除吸引了大量的流行追隨者,也讓學界產生 14 15 16 17 18. 〈返回老家團聚 男友趁機求婚〉2010-11-24/蘋果日報/頭版 〈楊:常夢到拿金牌 婚事再等等〉2010-11-23/中國時報/焦點 〈彩券行公告:拒賣韓國人〉2010-11-19/自由時報/北部 〈韓姓宗親蒙羞 要求韓國譯寒國〉2010-11-23/自由時報/北部 〈消防隊 改編 nobody 消遣韓國〉2010-11-22/聯合報/大台中綜合 14.

(22) 研究興趣,至今累積了一定的研究數量,大多是針對韓劇的興起原因與閱聽人收 視經驗討論;而在國內探究仇韓相關議題的論文極少,且多數仍是從探討韓國流 行文化著手,於其中再旁敲側擊地將台灣人的仇韓情緒拉出討論,其主要目的仍 是為了補足對照哈韓閱聽人的媒體使用反應,對於國人反韓情緒的正當性與形塑 過程則較無著墨,是以刺激筆者有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希望可以解構這股特殊的 仇視心態。下表列出數篇論及反韓、仇韓相關議題論文暫作介紹:. 表 1-2:過去仇韓議題相關論文 時間. 作者 名稱 出處. 2004. 江佩蓉. 立. 治 政 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 大. 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 國. 學. 2004. 劉伊倩. 韓劇閱聽人研究-以台北女性為例. 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 y. sit. 陳姿伶. Nat. 2008. ‧. 台灣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al. n. 楊芳枝. io. 2008. er.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Rap(p)ing Korean Wave: National Identity. i n in Question C East Asian Pop Culture. Ed. Chua h engchi U. v. Beng Huat and Koichi Iwabuchi Pp.. 191-216.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在江佩蓉部分主要以本地韓國流行文化的消費行為為主要研究範疇,藉由閱 聽人深度訪談方式,瞭解韓國流行文化行為是如何在本地實踐,以及本地社會論 述間如何與之進行對話。研究中發現韓流相對於其他流行文化,遭遇更多反對聲 浪,而這份反韓情緒除了展現在本地影視產業從業者身上外,更展現在韓國流行 文化消費者自身,形成越消費越恐慌的情形。 劉伊倩則以研究台灣女性韓劇閱聽人為主題,然而在訪談過程中發現許多女 性閱聽人表示,因身旁的男性討厭韓國令他們產生收視壓力。此一現象也反映到 15.

(23) 了 2008 年陳姿伶的研究中,在針對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訪談裡,作者發 現韓流與台灣男性交會的過程中,具有「韓劇在台的陰性化」與「在地仇韓情結 的陽剛化」兩項特質。 至於文本的討論上,楊芳枝以女性主義的觀點去檢視了近年來相關的雜誌、 報紙與音樂歌曲趨勢,探究台灣人為何在經濟位階、音樂文化場域上仇韓,然而 對於戲劇方面不仇韓。文中認為經濟與文化上的韓國論述充滿男性權力痕跡,而 無女性發聲位置;然而娛樂上的韓國論述則將女性物化、愚蠢化。 從上述論文整理可以發現,過往的相關研究多著重在閱聽人的分析上,從韓 劇或是韓國流行文化為標的,從此出發去探究閱聽人的媒介使用行為與態度。在. 治 政 大 收視習慣與特徵,再進一步地以深入訪談去了解這些韓國流行文化接收者的細部 立 資料,最後再輔以國族歷史因素或性別論述證明並探究其反應的的脈絡背景為 研究方法上以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為主,透過觀察閱聽人的線上社群發言歸納出. ‧ 國. 學. 何。. 僅有的四篇論文中,只有楊芳枝以文本分析作為方法,將雜誌與台客文化音. ‧. 樂作為分析目標,探究台灣中產階級與中低階層男性對於韓國是採取怎樣的論述. sit. y. Nat. 方式,對照女性在這些場域的禁聲與被愚蠢化,在提問方法上開闢了新的路徑,. io. er. 不過焦點偏向女性議題的闡述,也較為缺乏系統性的採樣分析。. al. n. v i n Ch 量的引用台灣論及韓國的相關文本,表達出台灣對韓國的特殊情感,進而容易放 engchi U. 研究結果歸納上,仇韓的認同部分,江佩蓉以台韓兩國的歷史脈絡為本,大. 大彼此的競爭狀況,然而在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的落後,使得韓國流行文化接收 者呈現一種同時存在哈韓/恐韓/拒韓的矛盾心態。這種情形與柯裕棻(2009)及 劉昌德(2010)針對仇韓情緒所提及的結構性因素與自主性焦慮有相當程度的契 合。 仇韓者描述的部分,上述研究中較少著墨,其中只有陳姿伶以年輕男性閱聽 人為調查對象,發現這個階層的族群具有仇韓特徵,其仇韓心態又與朱立熙所說 的歷史歸因較無關係,其所重視的多為運動場上不公不義事件,不過,陳姿伶卻 無法肯定其他年齡層的人是否也存有這樣的心態。 另外,在楊芳枝論文中,發現在台灣的中產階級閱讀的政經雜誌中,近年形 16.

(24) 成一股將韓國做為假想敵的論述,而這樣的論述也影響了文化場域的思維,作者 以台客搖滾作為代表,表示仇韓的論述有兩種位階不同的呈現方式,在布爾喬亞 階級部份,強調經濟實力的努力超越,對於較低下的無產階級而言,陽剛性似乎 成為唯一抵抗的手段,然而不變的是,兩者皆是以男性的角度論述,女性則被禁 聲。相反的,女性在這波韓國論述中,再現於娛樂新聞當中,皆是以一種無腦、 盲目追求流行的形象出現。 Kellner(2003)認為文化研究的理想策略應是採取多重觀點(multiperspective) 進行研究,多重觀點包括三個面向:文化的政治經濟與生產、文本分析與批判、 閱聽人接收分析與媒介使用等,儘管一般研究難以面面俱到,但以此作為研究審 視標準卻可提供較完整面向對照。. 治 政 大 總觀上述研究成果,筆者歸納先前的討論與文獻爬梳,將已知的仇韓研究以 立 上述三個面向大致進行檢視,發現在仇韓議題的研究上,較欠缺源頭的檢視,多 ‧ 國. 學. 以閱聽人的接收分析為主,表示仇韓的情緒呈現一種男性的、陽剛的,而仇韓者 以年輕男性為主力,其仇視說法往往來自於運動場上不公事件,再輔以過去的國. ‧. 際外交衝突與經濟競爭。. sit. y. Nat. 至於在文本的分析批判以及政經環境產制上較無著墨,僅知論述具有陽剛化. io. er. 特徵,其論述的歸因可能來自於長久以來的經濟男性霸權,使得女性在仇韓被消 音。但對於媒體的操作動機與呈現歷程變化並沒有進一步的討論。. al. n. v i n Ch 以上研究成果提供了筆者對於仇韓議題的研究想像與基礎,但如以 Kellner engchi U. 的研究面向參考似乎還缺了一角。筆者以為,上述研究對於仇韓者的記憶來源依 據與被影響進程似乎尚未提及,換句話說,這些仇韓情緒是怎麼累積與發酵的? 為什麼台灣媒體的仇韓論述何以對台灣民眾具有說服力與吸引力?其中的論述 有產生變化嗎?而媒體中的仇韓論述是為誰所建構?為誰所覆誦?為誰所接 受?進而形成台灣不同於其他國家看待韓國的角度?這些都是可再努力的方向。. 17.

(25) 第三節. 問題發想與研究目的. 一、問題發想 由先前討論可知關於仇韓情緒的剖析,仍有相當大的研究空間。筆者認為, 仇韓情緒的出現,除了歷史的政經環境因素外,媒體的成熟與商業思維的操作手 法也可能是要因之一,是以探討媒體產製端的結構性分析會較為根本,畢竟媒體 是影響閱聽人接收與再製文本的重要來源,也是關鍵的國族想像中介來源。 此外,韓國文字對於台灣人的高隔閡性,使得消息來源較為限制,媒體容易 操作與框架;仇韓的情緒並非是短暫且隨機的出現,似乎有著一定的時間規律性. 治 政 大 討新聞文本的產製呈現與媒體操作環境的歷程性,便顯得更為重要,也較能追本 立 溯源,理解為何仇韓論述對於國人具有吸引力及影響性。 及場域特性(運動場),且在閱聽人的討論上仍以新聞文本為源頭,如此一來探. ‧ 國. 學. 另一方面,大眾集體記憶的建構與媒體文本雖有因果關係,然而兩者有其不 同的生產脈絡,因此在大眾的集體記憶論述建構與媒體文本的產製特徵是否有什. ‧. io. sit. Nat. 綜合上述,筆者做出下列的思考方向:. y. 麼異同?加入這些比較,對於解構國人的仇韓情緒也能有不同角度的切入點。. er. (一)媒體文本如何呈現運動場域中與韓國的衝突事件. al. n. v i n Ch (二)媒體與大眾所建構的仇韓集體記憶文本間是否呈現論述差異 engchi U 二、研究目的 近年來台灣人的仇韓情緒或隱或現的持續高漲,呈現一種以偏概全的不理 性、激情,綜觀這些情緒的爆發點,幾乎是隨著媒體報導聞雞起舞,進而形成一 系列的仇韓情緒、論述生成迴圈如下: 비겁해!(韓文,音同皮摳背,意即可恥!卑鄙!)日來謊話連篇的南 韓籍世界跆拳道總會祕書長梁振錫昨厚顏第三度舉行記者會,他雖然首. 18.

(26) 度承認楊淑君腳跟的感應貼片在比賽前就取下,但仍傲慢栽贓楊意圖作 弊。19 南韓又要耍奧步!,據傳下屆亞運主辦城市南韓仁川,已決定撤掉這項 沒有奪牌優勢的競賽,如此也將嚴重威脅台灣奪牌機會。20 媒體報導,楊淑君失格事件,引起國人憤怒,除網友們最近發起拒吃韓 國商品外,台中縣豐原市一家電器業者,今天怒砸南韓製的電腦螢幕, 並發起拒賣韓貨、拒到韓國旅遊的行動;據悉,該業者目前已退給廠商 2 萬多元的韓國製電腦周邊產品。21 本文便希望能從過往的新聞報導中,了解韓國形象在台灣社會中的轉變歷. 政 治 大 生成;同時藉由框架分析資料與新聞產製者訪談對照,了解媒體產製過程對於仇 立 程,是否呈現某些刻意操作的痕跡,並探究這些重要因素如何影響了仇韓情緒的. ‧ 國. 分析對象,從另一面了解仇韓情緒如何在民間發酵。. 學. 韓論述生成的相關性。此外,也希望從現今大眾所建構的仇韓集體記憶論述作為. ‧. 因而,本研究希望藉由不同的角度觀照韓國形象的變化與特徵,剖析台灣人 的仇韓情緒,一方面從運動新聞文本的產製過程回顧,追本溯源了解仇韓論述的. y. Nat. sit. 一路變化與特徵;另一方面比較大眾與媒體間的集體記憶論述建構,凸顯媒體產. al. er. io. 業商業化的生產本質。希望藉由研究發現,讓國人正視仇韓情緒的產生原因,並. n. v i n Ch 韓、拒韓的心理,不被媒體搖動的國族新聞大旗所利誘、為之吶喊,進而掉入為 engchi U 且突破虛幻的國族情緒發洩,從而自省如何能以其他的破口,彌補長期以來恐. 人作嫁的閱聽人商品陷阱;反之,才能較持平地看待台韓兩國之間交流,從而互 相學習、截長補短,化作台灣更正面成長力量。. 19 20 21. 〈高麗騙子 3 天 3 改口 終承認楊淑君賽前已取下感應片〉2010-11-20/蘋果日報/頭條要聞 〈韓又耍陰 取消撞球阻我奪牌〉2010-11-20/蘋果日報/頭條要聞 〈力挺楊淑君 台中業者怒砸韓製螢幕〉2010-11-20/自由時報/社會 19.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先前的討論中,筆者歸納出仇韓情緒的幾個研究關鍵字:他者、運動、 記憶、媒體框架、新聞商品,每個關鍵字彼此影響與扣連,拼湊出國人心中潛藏 仇韓情緒。故本部分的文獻將分做三個小節討論,其中第一部分以仇韓意識做為 基底,由運動與國族主義之間的關係進行討論,探討為什麼運動場上容易激發敵 人或是他者產生,從而增進國家認同感。 第二部分則進入文本產製的過程,此部分將前述的國族他者討論延伸至新聞 媒體的影響,探討新聞框架對於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及傳播與集體記憶建構之 間的關係,研究重點在於文本如何透過框架化機制來建構新聞,以及新聞文本、. 政 治 大. 與大眾集體記憶間的關係。. 立. 第三部分延續新聞框架的產製方式,由文本、個人與組織三方面探究新聞框. ‧ 國. 學. 架的影響要素,此外,也由媒體產業的商業性質切入,進一步探討媒體為了符合 持續經營的利益,如何影響新聞呈現與產製方向或去尋找符合利益的議題發展成. ‧. 為新聞商品。. sit. y. Nat. 最後小結上述三部分,推論仇韓情緒因國族意識的力量,成為一個好的標的. io. er. 物,再加以商業化的包裝,化作易操弄的商品,而這種商品同時也可能影響了大 眾的集體記憶與國族感受。. n. al. 第一節. i n U. C. v. hengchi 想像的他者:認同、運動與國族. 一、運動與國族認同 「天空藍的 T 恤就是國家存在的明證:烏拉圭(Uruguay)的存在並非是 個錯誤。足球將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國重新推上世界的舞台。」(引自黃 東治、邱金松譯,2008:155) 烏拉圭足球隊的例子體現了當代運動與民族國家的形成之間的密切關係。 Maguire & Jarvie and Mansfield and Bradley(2002/2008: 175-176)等人便認為, 當代運動的發展和國族主義、國家狀態(nationhood)、國族意識(national consciousness)等概念結合為一體,運動已成為了整合社會以及國家認同與建構 20.

(28) 的催化劑。由於運動有著明顯的對抗性質,因此當運動員佇立在國際運動場上, 便讓人極易聯想到國與國之間的對抗,如同 Hobsbawm(1990)認為一支 11 人 制的足球隊使數百萬國民讓所享的國家認同感更為真實,關鍵就在於想像。 想像讓眾人成為共同體,國家或民族都可以是想像出來的,Hobsbawm 很早 便強調了這個概念:「民族主義早於民族的建立。並不是民族創造了國家和民族 主義,而是國家和民族主義創造了民族(Hobsbawm, 1990;李金梅譯,1997:14) 。」 因此,想像共同體的建立可說與現代性緊密相連,世俗化的理性主義、日曆化的 時間感知、以資本主義驅使的科技發展、識字率提升與大眾傳播的興起,這些現 代性的特徵,都成為了當代國族主義無可欠缺的要素(Tomlinson, 1991: 83,引 自陳子軒,2007)。. 治 政 大 identity)也提到,國族 文化研究學者 Barker 在談到「國族認同」(national 立 認同便是一種集體的組織後認同,並非天然生成的現象,而是在許多偶發性的歷 ‧ 國. 學. 史事件中構成。而民族國家則屬於政治上的抽象概念,其意即是一擁有主權的行 政機器隸屬於特定空間或疆域。而國族認同則能讓人們以民族國家的符號及論述. ‧. 作為同一化想像對象(羅世宏等譯,2004:236)。. sit. y. Nat. 這種強調歷史所積累的族群認同和文化認同,便是民族意識的關鍵所在. er. io. (郭洪妃,1997: 50)。因為民族被想像成一個「共同體」,這樣的特質也傳達. al. v i n Ch 結構,但是這些現實卻不妨礙民族被想像成一種同性質的人群集合(游任濱, engchi U n. 了某種平等的同胞手足之情。儘管每一個民族實際上永遠有其內部的宰制與剝削. 2002:44)。. 在運動場上,其本質便是在於競爭,也因此容易產生衝突性,進而勾起相對 歸屬感,觀賞者各自為屬於自己的一方吶喊助陣,形塑出我族與他者異同的民族 情緒(Rowe, D., McKay, J. and Miller, T., 1998:124) 。然而民族主義作為國族認同 展現的最高層次,其看似單純的相對建構,但本質實是虛構的產物,如同 Gellner (1994:62)所言: 「民族主義並非是在自我意識中將民族概念喚起,而是在民族 不存在之處的一個發明。」 運動場上的衝突往往成為這發明的催化劑,因為有了衝突,歸屬的相對感便 自然地在集體記憶中存在逐漸發酵,從而創造民族主義中兩個重要因素:共同的 21.

(29) 歷史感與命運。而運動場上的各個國族符號,如運動員球衣上的國旗和顏色,抑 或是賽前或頒獎儀式中的國歌演奏都成為這「想像共同體」的觸發點(陳子軒, 2007) 。 Geertz(1973:444)著名的峇里島鬥雞田野研究中,認為觀賞鬥雞象徵了階 級之間衝突緊張,觀賞者在看鬥雞比賽的過程中,便是一種自我的戰爭模擬,將 內心經驗與現實結合,也讓比賽更具有觀賞張力的吸引性,從而提供了情緒發洩 管道,也鞏固群體的集體意識。如將鬥雞擴大類推至現今的觀賞運動,便可發現 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現代的觀賞運動透過大眾媒體的傳播,使其不再是一個狹 隘地域的經驗,而是一種使人崇拜與充滿魅力的群體情誼(Appadurai, 1996)。 是以,國族意識與運動之間的結合力量,不僅僅在於運動參與者本身,也因具觀. 政 治 大. 賞價值,而擴散到觀賞者身上,例如近年來的許多台灣之光如王建民、曾雅妮、. 立. 或跆拳場上的楊淑君,都只是運動場上的一員,但是透過大眾媒體的傳播包裝,. ‧ 國. 學. 其國族感染力,卻可以透過螢幕感染上萬甚至百萬人。. 正因為運動與國族主義的關係是如此的密不可分,如同水幫魚、魚幫水,統. ‧. 治者往往藉由運動來凝聚國族認同,達到國族的彰顯與榮耀目的,如希特便勒透. y. Nat. 過柏林奧運宣傳亞歷安民族的優越、墨索里尼則掌握足球賽事,與其法西斯政權. io. sit. 相輔相成,在台灣,紅葉、金龍少棒的風靡一時,則讓七零年代風雨飄搖的國民. al. n. 2007)。. er. 黨政權度過在國際外交上潰敗的黑暗期,順利轉移了國人的注意力(陳子軒,. Ch. engchi. i n U. v. 從上述可以了解,運動具有對社會與國家進行統合的潛力,也因此常被拿來 與國族主義作結合,其發展大致會呈現幾個特徵如下: 運動具有某些與生俱來的特質,使它具有成為國家統一和團結工具的可能 性,進而鞏固官方或核心的國族意識。 1. 運動提供了一種弱小民族與國家情緒能量宣泄的安全途徑或是出口。 2. 運動有助於形成某些獨特的政治鬥爭,一些國族主義的政治以及群眾的 國族主義鬥爭,都與運動密切地連結在一起。 3. 在國族主義的運作過程中,運動通常會涉入其中,並成為其對國族主義 不平等關係與依賴性的自然反應。 22.

(30) 4. 運動有助於去探索認同,無論是在地區或全國的層次上,都可以透過懷 舊之情、神話、傳統的創造、旗幟、國歌和慶典儀式等方式達到追求認 同的目的(Maguire et al., 2002∕2008: 175-176)。 另外,儘管至今全球化的浪潮影響了當代民族國家的認同意識,但運動與國 族的關係並未因為民族國家主權的衰退而減弱,相反的,為了因應新時代中政 治、經濟與軍事主權旁落的問題,運動場中國族認同的維護反而出現得更加積極 (Javie, 2003 ; Rowe et al, 1998 ; 轉引自劉昌德,2006) 。而傳統的運動國族認同 便是一種區分「他/我」的「畫邊界」過程與結果(Klein, 1997: 9-11)。 是以在畫邊界的區別中,便是尋找敵人的過程,如同台韓之間的因在政治、. 治 政 大 性,成為當代社會認同建立相對重要的載具。 立. 經濟上的位階競爭,使得雙方在運動場上更顯得劍拔弩張,運動也因其獨特的特. ‧ 國. 學. 二. 認同的來源-他者的找尋. 前人的經驗提醒,當在談論國族議題我們必須去思考的重要問題,即是回答. ‧. 「我」是誰?因為在尋求如此認同建構的過程的同時,便會發現「他」者區分的 重要性無可避免。而運動的特質,恰好符合這種國族認同的特質,也就是有明顯. y. Nat. n. al. Ch. er. io. 麼仇韓的衝突論述多發生在運動場域。. sit. 的「你」、「我」之分(Horne, Tomlinson, & Whannel, 1999: 178)。也說明了為什. i n U. v. Cohen(1985:63)認為,認同符號建構最顯著的特徵即是相對角色的建立,. engchi. 「排除」(exclusion)與「包納」(inclusion)的過程,同樣具備重要的分量。然 而劃分他者與我族之間的界線是相對且動態的,各種層次的認同——從國族、區 域、社區乃至人際關係──皆是如此,群體意象中,除非一個「他」和「他類」 的意象也被建立,否則「我」和「我族」是不完整的(Keller, 2003;轉引自陳子 軒,2007)。 江宜樺(1998)對認同的定義,即個體確認自己在時間空間上的存在。也就 是主體性之存在必須透過其他主體對自己的承諾與肯定,因此每個主體與其他主 體都必然發生一種「互為主體性」的現象。從人類的發展史上可得知,認同是各 種權力團體透過制度性力量(如政治、經濟與傳播媒體等)作為強大團體利益、 排除他者的重要依據(郭良文,2002)。如將國家視為政治上的巨大團體,要增 23.

(31) 進利益,認同上的一致性不可言喻,Schmitt 便認為如要達到政治上的統一性, 便得去「決斷敵人」(deciding enemy),也就是存在去區分他者的過程。 Schmitt 的思想可從下述的這段話可作為初步的說明: 「敵人是我們自己的作為形象的問題。如果自己的形象是清楚確定的, 哪來的敵人呢?敵人並不是某種出於某一理由必頇排除和因其非價值而 必頇消滅的東西。敵人處於我自己的層陎。基於這一理由,為了要爭得 自己的範圍、界線、形象,我必頇以鬥爭方式與敵人清楚區別開來。」 (Schmitt, 2003: 429;引自鄭祖邦,2009) 所以,在 Schmitt 的概念中,如果要呈現自我的形象,那麼便需要先去區別. 政 治 大 方式。換句話說,證明自我的存在價值,首先會出現的自然反應便是找出他者。 立 他者,也就是去尋找敵人,而敵人(他者)形象的建構也就是對自我認識的一種. ‧ 國. 學. 一直以來,台灣常以「亞細亞的孤兒」作為自己的近代民族史寓言,努力希 望獲取國際認可,然而這種認可確建立在流動的自我認同上,必須藉由他者的形. ‧. 象不斷的定義自己;如果將台韓兩國的競爭情況納入 Schmitt 的思考情境,那麼 台灣人自然有可能會將韓國視作敵人,從而鞏固與釐清自我定位以建立國族意. io. sit. y. Nat. 識。. n. al. er. 此外,「戰爭」與「敵人」這兩個概念對 Schmitt 而言具有相互的指涉性,. i n U. v. 原因之一在於,戰爭起源於敵對性,而敵對性就是對另一存在的生存否定. Ch. engchi. (Schmitt, 1932;劉宗坤譯,2004: 107)。是故仇韓情緒或可視作戰爭的某種形 式,只是透過文字、語言等論述方式進行對他者的價值否定。 如同 Hall 在其認同政治(identification politics)的概念中指出,認同即是由 「論述」所建構出來,這些論述透過特定且具體的策略在特定的歷史與制度中所 產生,因此相較於認同傳統上被視為一自然建構的實體而言,它實是為了製造差 異與排除異己的產物(Hall, 1966: 5) 。換句話說,認同不會憑空出現,他們是被 創造出來的,因此去「進行認同」彷彿就是去找尋敵人的過程,正如國族想像, 其國家認同的意義也是被塑造出來,是不折不扣的人工產物,依 Hobsbawm (1983/2002)的說法,便是一個所創造出來的傳統(created traditions)。 綜上而言,他者之所以產生,也就是從我的角度去揣摩心中的敵對對象,而 24.

(32) 國族認同的意義在於統一我的存在,必然強烈需要一個他的出現,有了他才能清 楚讓團結目的性存在。因此找出他者,即是主觀意識的操作,整合原先的多重想 像,如同在複雜的世界中為了生活獲得清楚的生存方向,人們勢必會去簡化許多 事物,尤其是當該者距離自己的日常生活越遠,越容易使得刻板印象產生,成為 框架化的源頭。. 第二節. 框架、形象與集體記憶. Eric Hobsbawm(1983/2002)在其《被發明的傳統》一書中明確指出,生活 當中許多整套的行事過程,通常由外顯或默示且為人接受的規則所支配,其本質 往往是儀式性與象徵性的,這些傳統藉重覆再三的價值觀與行為規範灌輸於大眾. 政 治 大. 心目之中,而這些價值規與行為規範往往又自動扣連著過去,進而建立一種連續. 立. 性,讓人以為理所當然。. ‧ 國. 學. 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內的仇韓情緒,似乎即符合 Hobsbawm 創制傳統的概念。 對韓國有負面印象的民眾,往往皆能指證歷歷其前科累累,從而認定韓國形象便. ‧. 是如此,而塑造這股仇韓傳統的的論證來源之一便是新聞文本,新聞的框架營造. y. Nat. 出對韓國的特殊形象,每次框架化的結果累積,逐漸成為了 Halbwachs(1992). er. io. sit. 所說的集體記憶。. 一、決定你該看甚麼—框架的影響. al. n. v i n C h Goffman 於U1974 年出版《框架分析》 對於框架研究貢獻極大的社會學者 engchi. (Frame Analysis)一書中說明「框架」一詞,是指有組織性地在背後去主導社 會事件以及人們對於事件的主觀涉入,它是由許多片段(strip)所構成,也就是 事件進行過中的任意細節(Goffman, 1974: 10-11)。換句話說,世界事太多太複 雜,因此人們傾向透過了框架呈現的真實,才有辦法去協商和理解真實,並且決 定自己如何去儲存對真實的記憶。 然而最早提出框架一詞的是人類學家 Bateson,在 Bateson 的定義中, 「框架」 代表了個人組織事件的心理原則與主觀過程,是「成組的訊息或是具有意義的行 動」,並認為主體有時可以藉著有意識的語文指涉來瞭解框架,但大多數時候框 架無法明顯指認,也難以察覺(Tankard et al., 1991;羅世宏,1994)。 25.

(33) 框架如同 Goffman 所認為的闡釋基模 (schemata of interpretation),是人們 定義情境的一種組織原則,這種原則讓個人對外在世界所發生的一切產生確定、 感覺與認同(林建利,2007)。也就是說當我們對某些事物產生定見時,並非是 自己原先意識所生成的,而是受到了許多情境累積下來的感覺與論述所影響,這 些框架成為了我們去思考、判定闡釋的脈絡。 二、形象與框架累積 (一)形象的概念 形象一詞最早出現在心理學中,表示一種態度(attitude)或是心理的畫像 (mental representation) (張敏華,2005) 。而後 Boulding 在其所撰的《形象》一. 政 治 大 感官感知外界給予的訊息,所以對於外在的一切事物能夠保持著某種程度的認 立. 書中,表示形象是人類對於外在事物的主觀知識,也就是人在一生中會不斷透過. ‧ 國. 1969)。. 學. 知,認知將隨著訊息的更新也會產生變化,使得形象的來源具有變動性(Boulding,. ‧. 故 Lippmann(1922)認為,對人們而言,這個世界有太多繁複及細微的事 物是我們無法親身體驗,為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我們必須建構一個易於處理且. y. Nat. io. sit. 可簡化事物的模型,這個模型就是所謂的刻板印象。. n. al. er. 由於形象是一種簡化的主觀認知,人們重視高效率,忽略低效率的結果,以. i n U. v. 致形象或刻板印象是否傳能達正確的訊息一直是學者關注的焦點(簡琬璧,. Ch. engchi. 2002) 。Lippmann(1922)也指出,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是先下定義,再做觀察。 我們的觀察也會盡量符合既有的定義,也就是我們還是會用既有的刻板印象來觀 察新事物。從框架的角度來看,刻板印象便是框架的累積效果,這樣解釋也讓筆 者反思韓國負面形象的產生,與新聞框架之間的關聯性。 (二)框架的累積效果 從基模的角度繼續討論,Gerharels & Rucht(1992)認為框架是人們解釋外 在真實世界的心理基模(schema),用來做為瞭解、指認以及界定行事經驗的基 礎。鍾蔚文(1992)也指出新聞的觀看對閱聽人來說是一種知覺的重建過程,個 人的先前知識來決定了他的重建結果;而框架則是強調的是資訊處理時的選擇、 排除、重組等的過程與所形成的詮釋結果中的侷限或角度。因此,框架可被視為 26.

(34) 一個意識形態的的組織過程,在概念上可能是由具體到抽象的思考,或是由抽象 至具體的操作手法,人們或組織藉由語言、文字的選擇與重組機制,表達對於事 物或事件的重視程度,進而逐漸累積成唯特殊的價值觀,也因此人們往往經由框 架來組織社會事件,成為其了解與詮釋世界的基礎(臧國仁,1999)。 框架的特性在於排除性(exclusive)以及含括性(inclusive) ,也就是框架能 夠去選擇含括或是省略哪些訊息或事實應該出現,進而改變事件的意義,甚至透 過虛構將事件本身變形(羅世宏,1994)。 媒體建構新聞框架的過程,就是一種框架化的過程。框架(frame)是一較 具體的符碼呈現,有賴於特定的機制運作,而其中機制的運作過程就是所謂的「框. 治 政 大 架化」定義為不同真實之間的轉換(或再現)過程,是「框架化」 (動詞)真實 立 的歷程,而其後所形成的產物就成了真實的「框架」(名詞)。. 架化」 (framing)。臧國仁(1999)認為框架這個概念既是動詞,也是名詞。「框. ‧ 國. 學. Gitlin(1980: 26)長期觀察媒體報導美國八○年代民主社會學生組織(SDS) 的社會運動,結果發現媒體以霸權的觀點,使用瑣碎化(trivialization)、極端化. ‧. (polarization) 、邊緣化(marginalization) 、貶抑運動影響力(disparagement of the. sit. y. Nat. movement's effectiveness) 、強調內部歧見(emphasis on internal dissention) 、低估. io. er. 遊行人數(disparagement)等六種框架化的設計。一方面對於學生運動呈現負面 的報導,另一方面也侷限了社會真實。透過這些例子可以發現,許多形象的再現,. n. al. Ch. i n U. v. 都是藉由框架的不斷累積而成,逐漸的便成人們心中的既定印象,讓社會事件或 議題定調。. engchi. 這樣的情形與學者 Hobsbawm(1983/2002)提出「創制的傳統」 (invented tradition)的概念頗為相似,因為某些政治與經濟因素,以致於在生活當中衍生 或刻意創制出不少「新的」傳統。而創制「傳統」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出自人 為刻意創造、建構而成;另一種則是在短時間內(或許三、五年、或許更短)無 形中成形。 這些創制的「傳統」,通常即是一系列的實踐,透過不斷重複,用公開或是 看似心照不宣的規定呈現,並且帶有儀式性、象徵性的本質。「傳統」也透過這 樣的實踐,試圖灌輸大眾特定的價值觀與行為規範,讓這樣創制而生的傳統,能 夠自然而然地與過去的事物相連結。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03 集體創作 洪慶桐 建國科技大學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 彰化縣私立達德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03 集體創作 張建雄

11  Oleg Benesch, Inventin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ism, and Bushidō in Modern Jap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pp..

• Develop motor skills and acquire necessary knowledge in physical and sport activities for cultivating positive values and attitud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tive an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本書立足中華文化大背景,較為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回族傳統法文化的形成基礎、發展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