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韋伯《降E大調單簧管與鋼琴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之分析與詮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韋伯《降E大調單簧管與鋼琴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之分析與詮釋"

Copied!
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韋伯《降 E 大調單簧管與鋼琴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 之分析與詮釋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Grand Duo Concertant in E flat major for Clarinet and Piano, Op.48 by Carl Maria von Weber. 碩士論文 音樂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音樂專業師資教育組. 姓名:張嘉媛 指導教授:宋威德 中華民國一○二年一月.

(2) 謝. 誌. 一路走來,嚐盡了音樂歷程的艱辛與甜美,已經不記得當初是為了什麼執著於音樂 這條路,現在想想,應該就是這股對音樂的熱誠,讓我無論經歷過多少次的低潮,多少 次心情的煩悶與練習過程中的瓶頸,都還是會努力的爬起來,繼續向前邁進,因為我知 道有很多人在默默的支持我。 離開學校,雖然意味著研究所生涯即將結束,但卻不是學習的終點。非常感謝我的 指導教授宋老師,這兩年多來,無論是在音樂想法或是技巧上,給我很多的指導及建議, 不斷給我更開闊的音樂視野和引導,老師告訴我要聽見「心」,也告訴我如何讓樂句聽 起來很流暢,音樂的流動與起伏,會感動人的心。 感謝系上老師們不吝惜的指導與關心,發現自己在音樂上的潛力,增廣對音樂的認 識與了解。也感謝我的論文口試委員及今天評審老師,給予我論文及演奏上的批評與指 教。 感謝雙蓮的同事和長官,體貼我的忙碌,在求學階段時常給予我很多的幫忙,不斷 地給予關心,讓我可以在工作之餘,有時間可以到師大念書。在雙蓮是一種幸福,同仁 之間的情誼如同家人般的溫暖,謝謝你們用愛幫助我成長。 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因為有你們對我無條件的支持與鼓勵,才能成就今天的我, 謝謝你們陪伴我生命中每一個階段,是你們使我的生命更美麗。 張嘉媛 2013 年 1 月於謹識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3) 摘要 卡爾.瑪麗亞.馮.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為德國浪漫派作曲家, 他為單簧管創作了多首作品,本文探討其《降 E 大調單簧管與鋼琴大二重奏曲,作品四 十八》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主要分為三個部份來研究這首作品,第一部分為介紹韋 伯的生平,第二部分為介紹樂曲創作背景,第三部分為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希望藉由 此研究探討能更加掌握演奏韋伯這首作品的技法與風格。. 關鍵詞:韋伯、單簧管、大二重奏曲. i.

(4) 目次. 摘要 ........................................................................................................................ i 目次 ....................................................................................................................... ii 表目錄 .................................................................................................................. iv 譜例目錄 ............................................................................................................... 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2 第二章 韋伯之生平簡介與樂曲創作背景 ......................................................... 3 第一節 韋伯之生平簡介 ............................................................................... 3 第二節 樂曲創作背景 ................................................................................... 4 第三章 韋伯《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 6 第一節 第一樂章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 7 第二節 第二樂章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 25 第三節 第三樂章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 32 第四章 結語 ....................................................................................................... 47 參考文獻 ............................................................................................................. 49 ii.

(5) 工具書目.......................................................................................................... 49 中文書目.......................................................................................................... 49 學術論文.......................................................................................................... 49 外文書目.......................................................................................................... 50 樂譜資料.......................................................................................................... 50. iii.

(6) 表目錄. 表格 3-1 韋伯《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曲式結構表 ............................ 6 表格 3-2 韋伯《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第一樂章曲式分析表 ............ 7 表格 3-3 韋伯《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第二樂章曲式分析表 .......... 25 表格 3-4 韋伯《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第三樂章曲式分析表 .......... 32. iv.

(7) 譜例目錄. 譜例 3-1-1 第一樂章第 1-12 小節:第一主題 ................................................ 9 譜例 3-1-2 第一樂章第 12-24 小節 ................................................................ 10 譜例 3-1-3 第一樂章第 28-42 小節 ................................................................ 11 譜例 3-1-4 第一樂章第 46-50 小節 ................................................................ 12 譜例 3-1-5 第一樂章第 51-65 小節 ................................................................ 12 譜例 3-1-6 第一樂章第 69-87 小節:呈示部第二主題................................ 13 譜例 3-1-7 第一樂章第 87-105 小節:過門 .................................................. 14 譜例 3-1-8 第一樂章第 105-113 小節 ............................................................ 14 譜例 3-1-9 第一樂章第 113-129 小節:小尾奏 ............................................ 15 譜例 3-1-10 第一樂章第 129-135 小節 .......................................................... 16 譜例 3-1-11 第一樂章第 143-148 小節 .......................................................... 16 譜例 3-1-12 第一樂章第 151-158 小節 .......................................................... 17 譜例 3-1-13 第一樂章第 161-170 小節 .......................................................... 18 譜例 3-1-14 第一樂章第 171-177 小節 .......................................................... 18 譜例 3-1-15 第一樂章第 184-185 小節 .......................................................... 19 譜例 3-1-16 第一樂章第 197-206 小節 .......................................................... 20 譜例 3-1-17 第一樂章第 207-210 小節:再現部 再現第一主題 ............... 20 v.

(8) 譜例 3-1-18 第一樂章第 222-230 小節:再現部 再現第二主題 ............... 21 譜例 3-1-19 第一樂章第 246-251 小節 .......................................................... 22 譜例 3-1-20 第一樂章第 262-266 小節 .......................................................... 22 譜例 3-1-21 第一樂章第 272-296 小節 .......................................................... 23 譜例 3-1-22 第一樂章第 292-308 小節 .......................................................... 24 譜例 3-2-1 第二樂章第 1-12 小節:第一主題 .............................................. 26 譜例 3-2-2 第二樂章第 13-24 小節 ................................................................ 27 譜例 3-2-3 第二樂章第 24-27 小節:過門 .................................................... 28 譜例 3-2-4 第二樂章第 37-44 小節:第二主題............................................ 29 譜例 3-2-5 第二樂章第 49-53 小節 ................................................................ 29 譜例 3-2-6 第二樂章第 59-63 小節 ................................................................ 30 譜例 3-2-7 第二樂章第 67-76 小節:再現第一主題.................................... 30 譜例 3-2-8 第二樂章第 79-90 小節 ................................................................ 31 譜例 3-3-1 第三樂章第 1-6 小節:主題 ........................................................ 33 譜例 3-3-2 第三樂章第 9-15 小節 .................................................................. 34 譜例 3-3-3 第三樂章第 17-26 小節 ................................................................ 35 譜例 3-3-4 第三樂章第 31-34 小節 ................................................................ 35 譜例 3-3-5 第三樂章第 35-41 小節 ................................................................ 36 譜例 3-3-6 第三樂章第 42-47 小節:第一副題............................................ 37 vi.

(9) 譜例 3-3-7 第三樂章第 54-64 小節 ................................................................ 37 譜例 3-3-8 第三樂章第 66-73 小節:單簧管十六分音符的旋律線條 ....... 38 譜例 3-3-9 第三樂章第 75-81 小節 ................................................................ 39 譜例 3-3-10 第三樂章第 89-93 小節:主題 .................................................. 39 譜例 3-3-11 第三樂章第 109-110 小節:過門 .............................................. 40 譜例 3-3-12 第三樂章第 125-136 小節:第二副題...................................... 41 譜例 3-3-13 第三樂章第 147-163 小節 .......................................................... 41 譜例 3-3-14 第三樂章第 176-185 小節 .......................................................... 42 譜例 3-3-15 第三樂章第 186-197 小節 .......................................................... 43 譜例 3-3-16 第三樂章第 205-208 小節 .......................................................... 43 譜例 3-3-17 第三樂章第 217-220 小節 .......................................................... 44 譜例 3-3-18 第三樂章第 227-242 小節 .......................................................... 45 譜例 3-3-19 第三樂章第 243-245 小節 .......................................................... 45 譜例 3-3-20 第三樂章第 256-267 小節:尾奏 ................................................ 46. vii.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卡爾.瑪麗亞.馮.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以下簡稱為韋伯) 的《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Grand Duo Concertant in E flat major, for Clarinet and Piano, Op.48)為單簧管協奏曲中經典曲目之一,也是各種比賽中經常出現的指定曲 或是自選曲,研究者過去曾經多次演奏韋伯的單簧管作品,對他的音樂風格極其 熱愛, 《大二重奏曲》在單簧管的曲目以及其學術價值而言,有著重要的地位,由 於以上的種種因素,激發研究者想要研究此作品,作為論文題目。 台灣已經有眾多單簧管的吹奏人口,除了包含各小學、國中、高中、大學、 研究所…等音樂班科系中主修單簧管的學生外,各級學校也幾乎都有成立管樂團, 在管樂團當中,單簧管成員更是佔了大部分的比例,再加上不少離開學校社團後 進入社會工作,仍繼續吹奏的愛好者,在這麼多的單簧管吹奏人口中,研究單簧 管演奏詮釋的論文仍然有限,因此,本論文的研究目的,除了盼望能透過文字的 撰寫,研究作品當時的歷史背景、音樂特色,運用和聲及樂曲的分析,透徹了解 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樂曲意涵及創作理念,加深自己對這首作品音樂語法的了解, 能更精準及貼切的演奏出作品原有的性格。. 1.

(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本論文以韋伯《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風格上的 討論,作為主要研究範圍。內文分成四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 目的及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從作曲家的生平與樂曲創作背景著手,建立演奏 此曲的先備知識。第三章為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分析各樂章之曲式結構、調性 與和聲進行、主題動機等面向,以及闡述及分析各樂章的詮釋與演奏技法。第四 章為結語,總結寫作過程中的感想與心得。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則依照蒐集資料、樂曲分析與個人詮釋三階段來進行 研究。在資料蒐集方面,先透過中外書籍、學術論文與網路搜尋的方式,蒐集與 此論文相關的資料,讓相關資訊能夠更臻完備,再加以詳細分類整理。在樂曲分 析上,研究者分析整曲和聲後,再依照大方向的曲式架構,整理樂曲的曲式、和 聲、轉調等內容,希望對於詮釋能有多一點的幫助。在演奏詮釋上,研究者以親 歷的吹奏過程,並經由與指導教授的討論,撰寫演奏詮釋,讓整首作品除了能忠 於作曲家的原味之外,更能發展出個人的特色。. 2.

(12) 第二章. 韋伯之生平簡介與樂曲創作背景 第一節 韋伯之生平簡介. 德國浪漫派作曲家卡爾.瑪麗亞.馮.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 的一生,有如他的歌劇般,充滿著戲劇性的張力與起伏;屢屢站在功成名就的邊 緣,但是卻未能真正安享甜美的勝利果實。在他生命的四十個年頭裡,雖然被多 方看好,認定為當時最傑出的樂界人物之一,但是也常遭受到不好的批評與責難。 韋伯從小就接受良好的音樂薰陶,母親是一名歌手,父親是巡迴劇團的經理, 他隨父親在各地旅行的時候累積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並接觸到繁多的民間音樂, 這成為他後來所創作的民族主義題材歌劇的源泉。十歲時跟隨海頓的弟弟米夏埃 爾(Michael Haydn, 1737-1806)學習作曲,在這期間,雖然韋伯覺得老師的教學枯燥 無味,無法給予他很多創作的熱情,但他也在此時創作了他的第一組作品。一七 九八年去慕尼黑(Munich)深造,之後定居維也納。從一八○四年開始,先後在布列 斯勞(Breslau)、布拉格(Prague)和德萊斯登(Dresden)等地擔任指揮、樂長等職務。 韋伯在這些職務上所做的一些建樹,展現了他在指揮樂團以及劇院經營上的 才能,諸如:建立了歌劇院排演新劇的一套完整流程,以增進排演效率。在演出 的曲目上,盡量推薦德國歌劇給聽眾,並在報上寫樂評,於節目單中加入樂曲解 說的方式,增進聽眾的理解力,改善聽眾喜好義法式歌劇的流行風潮。身為一位 指揮,他對於音響也具有敏銳的感知能力,曾經改動樂團座位,將原本處於樂團 前方的管樂往後調動,以求音響均勻。這種對音響效果的追求,也具體的展現在 他的音樂作品之中。 韋伯因歌劇《奧伯龍》(Oberon)將於倫敦(London)柯芬園首演,於一八二六年 赴倫敦,演出之前韋伯另簽下了指揮另外四場清唱劇的合約,在表演之初,觀眾 3.

(13) 給予韋伯長達十五分鐘的起立鼓掌致意,韋伯也順利地演奏完畢,只是於音樂會 的過程中,韋伯咳嗽不止,朋友的照顧下,病情漸漸好轉,並於四月十二日指揮 他的《奧伯龍》 ,演出非常成功,但他的身體卻一天比一天衰弱,於一八二六年六 月因肺癌病逝於倫敦。 韋伯創作了很多首單簧管作品,由此可見他喜愛單簧管的程度,又加上單簧 管的音域寬廣,音色變化很大,從歡樂愉快至哀傷沉重都能勝任,音量可由強烈 的咆哮,銳減至輕柔的低語,加上它可以演奏快速的音階、琶音、跳音、斷奏或 圓滑奏,表現力卓越,也因此作曲家漸漸地喜歡為這樣樂器創作許多樂曲。 韋伯的作品大部分提獻給自己的好友貝爾曼(Heinrich Joseph Baermann, 1784-1847),貝爾曼是當時優秀的單簧管演奏家,他們兩人合作,於歐洲巡迴演出, 並為單簧管創作了多首作品,包括《單簧管小協奏曲,作品二十六》(Clarinet Concertino in Eb Major, Op.26)、 《第一號單簧管協奏曲,作品七十三》(Clarinet Concerto No.1 in F Major, Op.73)、 《第二號單簧管協奏曲,作品七十四》(Clarinet Concerto No.2 in Eb Major, Op.74)、《Bb 大調單簧管五重奏,作品三十四》(Quintet for clarinet and strings, Op.34)、 《為單簧管與鋼琴的七個變奏,作品第三十三》(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Silvana for clarinet and Piano)及此大二重奏曲。. 第二節 樂曲創作背景. 此曲的創作於一八一六年,當時韋伯和女友的情感產生惡化,韋伯的心情幾 乎盪到谷底,無心創作,於是決定離開布拉格,前往慕尼黑。在一次參加大型宴 會中,又與女友相遇,兩人共同找回了昔日的幸福。七月時,韋伯受到邀約,擔 4.

(14) 任德勒斯登(Dresden)皇家劇院(Royal Theater)管理者,就在韋伯和女友前往德勒斯 登履行合約後,創作了此樂曲。此曲是獻給當時的一位單簧管演奏家-赫爾泰特 (Johann Simon Hermstedt, 1778-1846),赫爾泰特是德國著名的單簧管演奏家,此人 擁有華麗的技巧和多變化的音色,能演奏高難度的旋律。這首大二重奏曲是韋伯 作品當中,唯一一首不是以單簧管為獨奏旋律,而是以單簧管與鋼琴二重奏形式 呈現的作品,將單簧管與鋼琴視為兩個地位相等的聲部。. 5.

(15) 第三章. 韋伯《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之樂曲分析與演 奏詮釋. 此首韋伯《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共有三個樂章,採用國際版的樂譜(表 格 3-1):. 表格 3-1. 韋伯《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曲式結構表 速度. 調性. 拍號. 曲式. 小節總數. 第一樂章. Allegro con fuoco. Eb 大調. 4/4 拍. 奏鳴曲式. 308. 第二樂章. Andante con moto. c 小調. 3/4 拍. 三段體. 90. 第三樂章. Allegro. Eb 大調. 6/8 拍. 輪旋曲式. 267. 韋伯這首大二重奏曲第一樂章為熱情的快板(Allegro con fuoco),降 E 大調, 4/4 拍,奏鳴曲式(Sonata Form),包含第一主題、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及尾奏 共五個段落,共 308 小節。第二樂章為稍快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c 小調,3/4 拍,三段體 ABA’,共 90 小節。第三樂章為快板(Rondo Allegro),降 E 大調,6/8 拍,輪旋曲式,曲式為 ABACA,共 267 小節。因此,此首韋伯《大二重奏曲,作 品四十八》整體結構為快—慢—快的形式。. 6.

(16) 第一節 第一樂章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第一樂章為熱情的快板(Allegro con fuoco),降 E 大調,4/4 拍,每小節數兩拍, 以二分音符為主,曲式為奏鳴曲式(Sonata Form),包含第一主題、呈示部、發展部、 再現部及尾奏共五個段落,共 308 小節。研究者將對此五個段落逐段分析,下表 為此樂章的曲式及調性變化整理(表格 3-2):. 表格 3-2. 韋伯《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第一樂章曲式分析表 段落. 小節. Section 1 第一主題. 1-12. Section 2. 12-24. 調性. Eb M 過門. 24-46. Section 3. 46-69. 呈示部 Section 4. 第二主題. 69-87. 過門. 87-105 BbM. Section 5. 105-113. Section 6 小尾奏. 113-129. Section 1. 129-142. BM-bm-DM. Section 2. 143-161. GM. Section 3. 161-185. cm-fm. 過門. 185-206. fm-CM- EbM. 發展部. 7.

(17) Section 1 再現第一主題. 206-221. Section 2 再現第二主題. 222-240. 過門. 240-258. Section 3. 258-266. Section 4. 266-277. 過門. 278-290. 再現部. Coda. Eb M. 291-308. 第一主題(Introduction)為第 1-12 小節,呈示部(Exposition)為第 1-129 小節,發 展部(Development)為第 129-206 小節,再現部(Recapitulation)為 206-290 小節,第 291-308 小節為尾奏(Coda)。. 第一主題為第 1-12 小節,第三拍弱起拍,調性為降 E 大調,和聲由 I 級和 V 級所構成,於第 12 小節和聲停在 V 級,為半終止和弦。鋼琴演奏同音八度上行音 階,此音階為整首樂曲主要動機,以漸強的方式展現絢爛的第一主題,給人一種 歌劇序曲的感覺,接著單簧管銜接下行音階及分解和弦,以八分音符及八分休止 符的方式呈現,第 4 小節的樂句為第四拍弱起拍,鋼琴與單簧管以齊奏方式呈現, 在第 8-11 小節為單簧管第四拍八度模仿下行的旋律,音量則慢慢弱下來,帶領聽 眾進入樂曲的氛圍中。單簧管的八分音符與鋼琴的圓滑奏呈現不同線條的對比, 巧妙地接入細緻的主題,兩樣樂器如同競賽般地接唱著,練習時,建議可將拍子 細分,幫助在演奏快速音群時,達到清楚又平均的效果,也讓音樂的節奏更加精 準。(譜例 3-1-1). 8.

(18) 譜例 3-1-1. 第一樂章第 1-12 小節:第一主題. 呈示部包含了兩個主題,第一主題的部分為第 1-12 小節(譜例 3-1-1),調性為 降 E 大調,單簧管在第 13 小節第一拍奏出第一主題的旋律,前三個音須加上重音, 音量為 ff,吹出宏亮飽滿的音色,接著由跳音帶出輕快感。鋼琴部分則採用第一主 題的八度音階開頭,以漸強的形式進入屬和弦,另外,單簧管在第 15、16 小節也 使用第一主題的素材,與第 3、4 小節為相同的音高,第 17-18 小節的第三拍須加 入重音,讓音樂產生錯置感,接著由一串音階來完成呈示部第一主題,收尾的地 方應避免吹得太突兀、大聲。(譜例 3-1-2). 9.

(19) 譜例 3-1-2. 第一樂章第 12-24 小節. 第 24-46 為過門樂段,作曲家標示音量為弱,演奏術語為溫柔些,與第一主題 形成對比,每個小樂句的開頭都採用音階開頭為主,使用第一主題鋼琴素材部分 的反向進行。由單簧管奏出旋律,再由鋼琴銜接出旋律,接著單簧管提高四度後 與鋼琴以三度音程的方式同時奏出相同的旋律線條,第 28、30 小節都出現第二拍 的重音,產生切分音的效果,讓音樂在規律中呈現不規律,使音樂產生更多的起 伏,也讓音樂多了跳躍的感覺,這樣的方式在樂曲第 50、131、198 小節…等地方 也有出現,演奏時須於前面的音做充分準備,避免將重音吹得太直接。第 31、32 小節也採用反向跳音漸強做為樂句的結束,與鋼琴第一主題的第 3、4 小節相同, 結束了過門的前八小節。第 32 小節開始,鋼琴模仿第一主題的動機,以音高分別 為降 B、降 B、及 C 為開頭音,進行模仿,共三次,演奏方式在音量上需一次比 一次多,最後銜接出單簧管的重音及 ff 的音量,雖然為長音,但須有往前走動的 感覺,經過四小節後,突然又回到 p 的音量,呈現出戲劇性張力,展現其熱情的 一面,回應開頭的表情術語「熱情的快板」 (Allegro con fuoco)。(譜例 3-1-3). 10.

(20) 譜例 3-1-3. 第一樂章第 28-42 小節. 在第 46-50 小節,單簧管藉由高低旋律的互唱,為兩小節一組的對唱句,前面 一小節的音量為 f,且第一個音有一個重音,後一小節的音量為 p,對比要明顯, 如同有兩個人在說話似的,研究者建議第 48 及 50 小節的演奏方式改成如下的演 奏法(譜例 3-1-4),較能準確的演奏第四拍,且讓音樂比較活潑有朝氣。第 50 小節 須留意最後一個音,此音為下一小節的先來音,與下一小節屬同一樂句,需準備 好才吹第 51 小節。最後由音階的上行,將音樂帶入長音 A2、G2 及 F2,演奏 sff 的 音量,鋼琴則彈奏屬的屬和弦之分解和弦,表情術語為漸弱且漸慢,進入了第二 主題。(譜例 3-1-4) 11.

(21) 譜例 3-1-4. 第一樂章第 46-50 小節. 第 51-65 小節須由第 50 小節的第四拍銜接音量過來,在 A2 加上重音記號,利 用下行的方式由 A2 到 A,下一小節在演奏低音 A 時須特別注意不能加重音,此外 第 56 小節的跳音需用肚子去支撐,才能由低音的 E 吹到高音 C3,且能唱的流暢些, 音色也會比較優美。接著以分解和弦進行到最後的三個長音,鋼琴為了凸顯長音 的效果,以震音彈奏的方式來延長其聲響,最後再利用八分音符銜接至第二主題, 單簧管此時也以漸弱、漸慢的方式,讓音樂慢慢消失。(譜例 3-1-5). 譜例 3-1-5. 第一樂章第 51-65 小節. 12.

(22) 第 69-87 為第二主題(譜例 3-1-6),進入到屬調,調性為降 B 大調,音量為 p, 與第一主題的音量呈現強烈對比,此段以單簧管為主要旋律,鋼琴為伴奏旋律, 需表現出一種優美的、嫵媚的感覺,單簧管需盡情的唱出音樂,連續兩大樂句的 模仿進行,第 72 小節為覆述前一小節,第二次可稍作拖延些,到第 73 小節再往 前走,走到下一小節的 e2 可以給較寬裕的時間,從容不迫的唱完此高音後再往下 吹,建議單簧管吹到第 78 小節再換氣,到第 81 小節吹完再換另一口氣,接著就 一路吹到第 87 小節小聲收尾,第 78 小節吹奏時略與第 69 小節不同,為了醞釀後 面較長的樂句,建議在演奏時大小聲的幅度不要太大,只要音樂有往前進的感覺 就好,後半樂句的起伏須較明顯些,呈示部第二主題經由終止和弦進入到過門樂 段。. 譜例 3-1-6. 第一樂章第 69-87 小節:呈示部第二主題. 13.

(23) 第 87-105 小節為過門樂段,利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組成的小碎音,由鋼琴 先唱了四小節,單簧管再銜接演奏兩小節,經由鋼琴與單簧管一答一唱,進入兩 個樂器齊唱,過程中須注意這兩個之間的八分休止符長度,需練習到樂句銜接的 流暢性,可以想成第四拍進行到第一拍的感覺。(譜例 3-1-7). 譜例 3-1-7. 第一樂章第 87-105 小節:過門. 第 105 小節由單簧管繼續剛才的素材,鋼琴的伴奏音行由八分音符組成,兩 拍一組的分解和弦伴奏,鋼琴左手則在第二、四拍需彈奏重音,單簧管則由四分 音符及八分音符,並加上八分休止符所組成,演奏為兩拍組的漸弱方式,單簧管 在吹奏時仍須留意樂譜上所標示的漸弱記號。(譜例 3-1-8). 譜例 3-1-8. 第一樂章第 105-113 小節. 14.

(24) 第 113-129 小節為小尾奏,第 119 小節為 f 的音量,高音 E3 與前一音 E2 為一 個八度的大跳音程,且高音 E3 要演奏重音,需用肚子支撐來加強力度,也能讓音 準更加準確,接著為一連串下行音階跳音,研究者建議不要吹奏過短的斷奏,要 有彈性,由於樂曲的速度夠快,應該只需稍加點舌斷開,就會有跳音的效果,音 色上也會較為自然、舒服。(譜例 3-1-9). 譜例 3-1-9. 第一樂章第 113-129 小節:小尾奏. 發展部為第 129-206 小節,做聲部的模仿,藉由多次的模仿來擴展調性,音樂 的氛圍也比呈示部更加寬廣,音樂不斷藉著改變調性來往下進行:第 129 小節轉 至 B 大調,第 131 小節轉至 b 小調,到了第 135 小節,旋律進入到 g 小調,採用 相同的旋律,但是呈現在不同調性裡,到了第 142 小節停留在 g 小調的屬和弦上, 為半終止。(譜例 3-1-10). 15.

(25) 譜例 3-1-10. 第一樂章第 129-135 小節. 第 143 小節開始,調性轉到 G 大調,由單簧管與鋼琴相互對唱,音樂的素材 運用第 13、14 小節呈示部第一主題的素材加以變化,以全音符和二分音符的節奏 為主,做聲部的模仿,鋼琴的旋律呈現一種安詳的感覺,後面接著單簧管流動的 八分音符,呈現動與靜的對比。(譜例 3-1-11). 譜例 3-1-11 第一樂章第 143-148 小節. 16.

(26) 單簧管的旋律進行中呈現前後句對唱的感覺,此時鋼琴則運用了第一主題的 音階素材,也同時進行了兩次。(譜例 3-1-12). 譜例 3-1-12. 第一樂章第 151-158 小節. 第 161 小節調性轉到 c 小調,開始時進行主題的四次模仿,分別由單簧管一 次,鋼琴濃縮主題動機進行模仿一次,單簧管再演奏一次,鋼琴於下一小節模仿 一次,最後再模仿第一主題的音階,將音樂帶入下一個樂段,此段的整體音量皆 在 f,第 165 小節高音 D3 為此段最高音,於第 167 小節的一個音,形成了一個大 跳的音程,讓音樂的織度更加寬敞。單簧管在吹奏時,送氣不要太過強烈,造成 聲音過度的緊繃,取而代之,在肚子撐好的狀態下,以較輕鬆的送氣方式,讓聲 音能自然而然地發出舒服的大聲聲響,幫助音響更寬敞、圓潤。(譜例 3-1-13). 17.

(27) 譜例 3-1-13. 第一樂章第 161-170 小節. 第 171 小節開始進行一個樂句的漸強,樂譜上寫著一個術語「熱情的」(con passion),盡量讓聲音聽起來宏亮而不刺耳,且具有彈性,此樂句須保持進行至第 177 小節,雖然中間有跳音,但是不能讓跳音中斷音樂的線條,此時一定要靠肚子 支撐,整個旋律才能很圓潤的吹完。(譜例 3-1-14). 譜例 3-1-14. 第一樂章第 171-177 小節. 18.

(28) 第 184-185 小節的演奏方式如同第 47-50 小節一樣,研究者建議改成前面兩個 音跳,後面兩個音吹圓滑奏,這樣可以讓節奏更清楚,更有前進感,有如兩個人 在對話一樣,但此次兩個對話的音量為大聲,只需進行音色的改變即可,音量上 與第 47-50 小節稍微不同。(譜例 3-1-15). 譜例 3-1-15. 第一樂章第 184-185 小節. 第 186 小節開始為過門樂段,旋律由音階及琶音構成,旋律如同第 51 小節, 但在演奏方式上,每個音須更特別強調,音量為 ff,到了第 191 小節有連續三次的 琶音音形的跳音下行,且開頭音一句比一句高,到了第 195 小節為高音 G3 音,且 由小聲漸強到下一小節,演奏上更要準備好高音 G3 的音色,最後利用鋼琴第一主 題的音階素材,從 197 小節運用到 203 小節,音量也慢慢地漸強,給人感覺越來 越寬闊、激昂,第 204 小節由分解和弦於每拍都加重音的演奏方式,音量持續進 行到再現部的 ff。第 196 小節轉至降 E 大調,準備接回再現部。發展部的段落調性 顯得不是很穩定,藉由轉調、模仿等方式讓旋律更加緊湊,一會兒主題在單簧管, 一會兒主題在鋼琴聲部,兩個樂器的重奏將音樂帶到最高潮,力度也由 p 帶進 ff, 銜接至再現部的兩個 ff 的力度。(譜例 3-1-16). 19.

(29) 譜例 3-1-16. 第一樂章第 197-206 小節. 再現部(Recapitulation)為 206-290 小節,調性回到降 E 大調,再現兩個主題。 第 206 小節為呈示部第一主題的旋律再現(譜例 3-1-11),鋼琴的右手高八度彈奏, 讓音樂更加高昂,單簧管為前兩小節的相同旋律,接著在再現第一主題的部分旋 律,此段在國際版單簧管的樂譜上標示為「J」 ,但是前面並沒有出現「I」 ,因而研 究者認為這裡應該改為「I」 ,且此版的鋼琴伴奏譜上也標示為「I」 ,但若依照鋼琴 伴奏譜的標示,在 I 之後就直接接到「K」,沒有標示到「J」,此地方為出版品標 示錯誤。(譜例 3-1-17). 譜例 3-1-17. 第一樂章第 207-210 小節:再現部 再現第一主題. 20.

(30) 第 222 小節為呈示部第二主題的旋律再現,單簧管 4+5 的樂句,前四小節音 樂為漸強再漸弱,後五小節,音樂要進行到 E3 和 D3,有兩個小起伏。此樂段與第 二主題不同的是再現部沒有轉調,調性持續在降 E 大調上,此段的意境需特別表 現出戀愛中的男女互相喜歡對方,但又不好意思說出的心情,有一種挑逗的味道。 第 235 小節單簧管的音型是往下行進行的,與第 82 小節不同,最後走到單簧管的 C1 音,利用震音做結束。(譜例 3-1-18). 譜例 3-1-18. 第一樂章第 222-230 小節:再現部 再現第二主題. 21.

(31) 第 240 小節為過門樂段,鋼琴聲部出現 Db 音和 Gb 音等,將調性轉至降 D 大 調,鋼琴的左手彈奏分解和弦,右手則使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八分休止符所 組成,單簧管則是四拍一組的小樂句,第二次的樂句音量為 f,且第一、三拍需加 重音演奏。在第 248 小節又建立在 f 小調上,接著至第 250 小節又轉至關係大調上, 為 F 大調,持續至第 256 小節,利用共同下屬和弦,再將調性轉回至降 E 大調上。 (譜例 3-1-19). 譜例 3-1-19. 第一樂章第 246-251 小節. 第 262 小節第三、四拍由四分音符及掛留音所構成,在演奏時須注意此處與 前面是不同的音型及節奏,以切分音的形式展現旋律線條。(譜例 3-1-20). 譜例 3-1-20. 第一樂章第 262-266 小節. 22.

(32) 第 278 小節開始由一連串的八分音符所構成,音量為 p,素材使用第一主題的 音階,反向進行,經過兩次模仿,此樂段也是第一樂章手指技巧較難的段落,演 奏此段時,練習時建議想成每小節四拍,才能使拍子較準確,音與音之間的距離 達到相等,第 288 小節出現了「加強的、清楚的」(marcato)的術語,作曲家希望不 只是重音,還需要每一拍都很清楚,不拖泥帶水,由 D2 音開始的旋律演奏三小節, 再由 D3 演奏相同的旋律,進行不同八度的模仿,也讓音樂進入到尾奏。(譜例 3-1-21). 譜例 3-1-21. 第一樂章第 272-296 小節. 23.

(33) 第 291-308 小節為尾奏(Coda),調性為降 E 大調,第 297 小節開始,由鋼琴先 把第一主題的素材使用了三次(譜例 3-1-22),同時單簧管於下一小節第一拍後半拍 接出來,鋼琴與單簧管以模仿的方式交替出現,彷彿再現了樂曲的一開始,有一 種令人回味的味道,單簧管的音階開頭音也由 C2-F2-A2 音一直往上奏出(譜例 3-1-23),讓音樂有一股蓄勢待發的感覺。最後單簧管與鋼琴同時演奏下行琶音式 的分解和弦,營造出華麗的色彩,再以屬和弦與主和弦交替出現,來確定最後的 主和弦,最後四小節在演奏時可稍微加快些,讓音樂呈現絢麗熱情的結束。. 譜例 3-1-22. 第一樂章第 292-308 小節. 24.

(34) 第二節 第二樂章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第二樂章為稍快的行板 (Andante con moto),c 小調,3/4 拍,三段體 ABA’, 共 90 小節。 在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等多樂章作品中,中間樂章經常為較慢的速度樂 章,此曲即為稍快的行板速度。整體分為三部分(表格 3-3). 表格 3-3. 韋伯《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第二樂章曲式分析表. 段落. A. B. 小節. 調性. Section 1 第一主題. 1-12. Section 2. 12-24. 過門. 24-36. Section 1 第二主題. 37-44. Section 2. 44-53. 過門. 53-66. gm-fm-bm-cm. Section 1 第一主題. 67-81. cm. 尾奏. 81-90. A’. 25. cm. GM.

(35) 此樂章曲風較為抒情、緩慢,展現出單簧管獨特的音色、力度以及音域。A 段為第 1-36 小節,鋼琴以平靜的和弦為背景,單簧管奏出一段帶有深切憂鬱的第 一主題(譜例 3-2-1),四小節為一小句,音量由 pp 進行到 f,再從 f 回到 pp,考驗 演奏者對力度及音色的掌握,由於為長音,為了讓音樂能更加流動,因此,研究 者建議此段可以以八分音符的方式來呈現,避免讓音樂感覺停滯不前。第 5 小節 音量為 f,利用肚子支撐的力氣來演奏,而不是很粗暴的演奏,第 6 小節的大跳音 程,需在第一、二拍就先做準備,多一些支撐,往前吹的感覺,第三拍就能吹出 優美的音色,接著為四小節的收尾,最後音量來到 pp,完成了第二樂章的第一主 題旋律。. 譜例 3-2-1. 第二樂章第 1-12 小節:第一主題. 26.

(36) 第 13 小節開始進行主題素材的發展,音量一次比一次大聲,進行到第 16 小 節低音 f,音量也即將從 f 到 ff,給人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一層一層的往上, 最後終於看到了山上的優美景色,美不勝收,那遼闊的原野及璀璨的太陽,給人 舒暢無比。但是,美麗的景色總是會消失,突然在第 20 小節,隨著天色的改變, 天空的色彩又變成灰矇矇的一片,音色也轉成較陰暗,音量由 p 進行到 pp,在短 短十個小節中,呈現戲劇化的音量變化及音色變化,音量由 pp 到 ff 之間,使用的 範圍之廣,可見韋伯對於音量的運用表現的淋漓盡致,利用音量的改變也影響到 音色的變化,讓整首樂曲有更多的張力及戲劇效果,也展現了單簧管音色的多風 貌。(譜例 3-2-2). 譜例 3-2-2. 第二樂章第 13-24 小節. 27.

(37) 在呈現完主題之後,進入鋼琴間奏的部分,以十六分音符所構成的旋律,比 較輕鬆、愉快,與單簧管所吹奏的主題風格相異,音量也從弱進入到中強,鋼琴 出現了附點十六分音符,節奏也更緊湊,讓音樂的流動更快,聲部也越加越多, 音量也逐漸擴張,和聲越來越豐富,接著發展到 ff,在進入第二主題前音量轉成 p, 且以漸慢的方式進入第二主題。(譜例 3-2-3) 譜例 3-2-3. 第二樂章第 24-27 小節:過門. 第 37-44 小節為第二主題(譜例 3-2-4),轉至遠系大調,G 大調,改變第一主題 的氣氛,進入大調風格的明亮感覺,單簧管採用第一主題的素材加以變化,鋼琴 則以十六分音符的節奏素材,加上切分音為動機,發展成和第一主題對比的旋律 色彩。過門樂段使用模仿的方式,在不同的調性上發展,將旋律從 g 小調,轉至 f 小調,再轉至降 e 小調,最後銜接回 c 小調。特別注意第 37 小節的單簧管 E3 音, 此音與前一小節鋼琴的右手是同樣的音高,但是由於演奏者從第一樂章吹到第二 樂章的這裡時,樂器音準容易偏高,所以須特別注意音準,避免太高。. 28.

(38) 譜例 3-2-4. 第二樂章第 37-44 小節:第二主題. 第 49-53 小節(譜例 3-2-5)旋律由 F#2 進行到 E2,兩小節的長度在這兩音之間做 迂迴,最後才決定進行到低音 A,這兩小節雖然方向迂迴不定,但是仍要有走動 的感覺,以免音樂停滯不前,E2 可以稍微唱多一點,最後以小聲結束。第 54 小節 的素材使用來自第一樂章的第 91-93 小節,惟在此樂章音值縮短,使音樂有如歌唱 般的方式呈現。. 譜例 3-2-5. 第二樂章第 49-53 小節. 29.

(39) 第 59-62 小節使用了第一主題的素材,與第一樂章做連結,演奏時應不斷地增 加音量,加大它的深度,讓音樂聽起來有如風雨欲來的感覺,但是作曲家卻沒有 依照大家所料想的結局,卻在第 63 小節突然回到弱的音量,音樂給人捉摸不定, 音樂給人不凡的感動,第 63 小節須留意力度的變化以及音色的轉變。(譜例 3-2-6). 譜例 3-2-6. 第二樂章第 59-63 小節. 音樂在第 65-66 小節進行到 V 級,緊接著在第 67 小節回到令人感到悲傷的第 一主題(譜例 3-2-7),前面的旋律相同,呈現三段體 ABA’的形式,和弦回到 I 級, 音量比一開始還要小聲,為 pp,演奏的線條幅度要更深更遠,賦予它更多的張力, 音量起伏再多一些,色彩變化再豐富些,與主題一剛開始的含蓄感不同。. 譜例 3-2-7. 第二樂章第 67-76 小節:再現第一主題. 30.

(40) 第 79-80 小節單簧管演奏 F3 音,為大跳音程,大跳音程皆需在前一個音就做 好準備,把前一個 A1 音吹多一點,讓聲音產生反彈力,這樣 F3 音就可以吹得很圓 潤,很優美,另外,力度為 ff,因此,F3 音建議採全按的指法較能掌握住音準,接 著到第 81 小節,音樂力度瞬間減到 p,和聲在 I 級和 V 級兩著之中反覆使用,確 立調性,最後慢慢的、平靜的結束此樂章。(譜例 3-2-8). 譜例 3-2-8. 第二樂章第 79-90 小節. 31.

(41) 第三節 第三樂章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第三樂章為快板(Rondo Allegro),降 E 大調,6/8 拍,輪旋曲式,共 266 小節。 輪旋曲曲式為包含一個主題與多個副題,因主題常在副題間反覆出現,故稱輪旋 曲或迴旋曲。通常是協奏曲或奏鳴曲最後樂章的曲式,此曲的格式為 ABACA,A 是反覆出現的輪旋曲主題,而 B、C 則是和它形成對比的副題。第三樂章,整體分 為三部分(表格 3-4). 表格 3-4. 韋伯《大二重奏曲,作品四十八》第三樂章曲式分析表. 段落 A. B. A. C. A. Coda. 小節. 調性 EbM. Section 1 主題. 1-26. 過門. 26-41. Section 2 第一副題. 42-73. 過門. 73-88. Section 3 主題. 89-103. EbM. 過門. 103-124. EbM-DbM. Section 1 第二副題. 125-146. DbM. Section 2. 147-163. 過門. 163-185. DbM- EbM. Section 1 主題. 186-204. EbM. Section 2. 205-255. 尾奏. 256-267. 32. BbM.

(42) 第三樂章為快板(Rondo Allegro),降 E 大調,6/8 拍,輪旋曲式,第 1-15 小節 為主題(譜例 3-3-1),利用一個附點四分音符掛留八分音符,再加上四個十六分音 符,成為此樂章的動機。最主要的主題為第 1-4 小節,由附點四分音符掛留置八分 音符,後面再接四個十六分音符所構成的一小節動機,讓音樂表現得非常高雅。 此樂章在演奏時雖然以每小節數兩拍能讓音樂更加流動,但心裡面仍需有每小節 數六拍的感覺,能更方便合伴奏時的準確度,因此,研究者自己在練習時仍會進 行每小節數六拍的練習。韋伯在此樂章使用非常多的十六分音符,讓音樂呈現華 麗感是韋伯慣用的作曲手法。此曲中的副題出現在主題與主題之間,營造出循環 不斷的感覺,此曲的曲式為 ABACA。另外,在演奏第 4 小節時,音樂為半音的進 行,須有往前走的感覺,C#可以稍微吹多一點,作為經過音,且為半音階上行, 在主題句中是比較特別的。. 譜例 3-3-1. 第三樂章第 1-6 小節:主題. 33.

(43) 第 9 小節開始,兩次的音階下行,其後為兩次如搭乘雲霄飛車似的飛上又飛 下,華麗的結束了這個樂句,音符以十六分音符為主,練習時須注意手指的靈活 度,以及節奏的準確度,拍點仍然要清楚。(譜例 3-3-2). 譜例 3-3-2. 第三樂章第 9-15 小節. 第 15-26 小節為擴充樂段。第 17 小節第一個音的音量為 fp,需稍微強調些, 但是不要太笨重,吹完後要讓音樂放鬆的接到第 19 小節,於第 19-20 小節間完成 一次的漸強與漸弱,第 21 小節開始音量為 f,又加上一連串的下行跳音音階,要 有向前推進的力量,彈舌要盡量輕,不能有重音的出現而破壞旋律的線條,氣送 快且集中,幫助跳音輕鬆地演奏,達到聽覺的舒適感,接著經過一個大跳音程後, 音樂結束在柔美、甜美的裝飾結尾中。(譜例 3-3-3). 34.

(44) 譜例 3-3-3. 第三樂章第 17-26 小節. 第 26-41 小節為過門樂段,調性仍然在降 E 大調上,但在第 34 小節鋼琴聲部 出現 A 還原,暗示著將進入屬調的調性上,以一個八分音符、兩個十六分音符, 以及一個八分音符所構成的節奏音型,暗示音樂色彩的改變,也成為前面一段柔 美的樂段銜接到下一段詼諧輕快的樂段之間的橋樑,讓聽眾有聲響上的轉變。(譜 例 3-3-4). 譜例 3-3-4. 第三樂章第 31-34 小節. 35.

(45) 第 35 小節單簧管於第二拍出現,演奏時須強調第一個音,藉由重音的改變讓 音樂呈現同中求異的感覺,在平順中有一點點的不同,提高音樂的戲劇性及其趣 味性的效果。(譜例 3-3-5). 譜例 3-3-5. 第三樂章第 35-41 小節. 第 42-73 小節為第一副題(譜例 3-3-6),使用主題的素材加以改變,縮減第二小 節的複點四分音符,讓音樂變得更緊湊,且與主題的音樂方向不同,主題整體的 音樂方向是由上往下走,而第一副題的音樂方向是由下往上發展,從 G1 音進行到 C3 音,為附點四分音符掛留八分音符,後面接四個十六分音符,在第三小節就達 到此樂句的最高音,接著利用模仿將音樂唱了兩次,單簧管的樂譜上出現一個表 情術語「詼諧輕快的」(scherzando),演奏時改變為較活潑的音色,力度由 p 漸強 到 f,以六小節為一小樂句,演奏第 44 小節的 C 音時,建議口腔打開,可以稍將 大跳音程的速度放慢,增加張力,凸顯昂揚的情緒,然後再回到原速,這樣才能 讓聲音有共鳴、立體感,接著由分解和弦跳音下行進行到兩次的震音,這樣的旋 律模仿了兩次,在樂句後面的震音音高不同,且第一次震音後面銜接的音量為 p, 而第二次模仿的震音音量銜接為 f。 36.

(46) 譜例 3-3-6. 第三樂章第 42-47 小節:第一副題. 音樂在第 54 小節翻騰的更劇烈,力度則維持在 f,到第 58 小節出現了音階上 行,但卻須演奏漸弱,因此,在低音 E 時氣要給多一點,快速音群要有向前推進 的力量,以便準備高音 A2 為中強的音量,直到第 60 小節,音量回到 p,此時樂譜 上標示著表情術語為「精神煥發,活潑生動」(con anima)。(譜例 3-3-7). 譜例 3-3-7. 第三樂章第 54-64 小節. 37.

(47) 第 66-73 小節單簧管採用主題的素材為十六分音符的旋律線條,讓音樂如同滾 雪球的方式一直擴張,讓旋律更加流動。第 66 小節音樂術語為「優雅的」(grazioso), 第 67 小節需進行漸強,三小節後漸弱,接著再三小節的漸強與漸弱,演奏時須留 意手指頭的靈活度,要在困難的技巧上表現出細膩的音樂,在練習時也要留意音 與音之間要在拍點內,避免吹得太快而使手指頭來不及。從第 66 小節開始可以想 成四個音一組,由 E 音進行到第 68 小節的 D3,接著為一連串的下行,第 70 小節 時出現重複音的進行,進而音樂走至下一小節的 A2,A2 須吹得較有彈性的重音, 有如煙火施放的點點星光,曇花一現的感覺,吹完後音樂就進行漸弱,最後仍由 裝飾音的方式收尾。(譜例 3-3-8). 譜例 3-3-8. 第三樂章第 66-73 小節:單簧管十六分音符的旋律線條. 38.

(48) 第 75 小節的演奏術語為「細膩的」(delicatamente),音量為 p,每一大拍的開 頭音須加上重音,從 G2 一直吹到單簧管最低音 E,接著再經由分解和弦跳音上行 至 E3,吹奏分解和弦跳音時氣仍然要送快,肚子要支撐住,以漸強的方式演奏, 隨著音高不斷地攀升,情緒的起伏也開始慢慢地高漲,準備銜接到第 79 小節的 E3, 讓音色聽起來飽滿且圓潤。(譜例 3-3-9). 譜例 3-3-9. 第三樂章第 75-81 小節. 第 89-103 小節再回到主題樂段,樂段的表情術語為「溫柔」(dolce),這是唯 一與前面的主題樂段不同的地方,另外,第 92 小節 C#2 於此次有標示重音,及與 主題演奏方式相同,須強調這個 C#2,其他的演奏方式大致上是相同的。(譜例 3-3-10). 譜例 3-3-10. 第三樂章第 89-93 小節:主題. 39.

(49) 第 103-124 為過門樂段,曲調於此時由降 E 大調轉至降 D 大調,銜接至第二 副題。演奏此樂段需特別練習第 109-110 小節的跳音及與鋼琴的整齊度。(譜例 3-3-11). 譜例 3-3-11 第三樂章第 109-110 小節:過門. 第 125-146 小節為第二副題,且為新的素材(譜例 3-3-12),調性為降 D 大調, 鋼琴以震音(tremolo)的方式演奏,但作曲者在鋼琴連續不斷的震音音型中,於左手 低音部加入第一主題的素材來做樂句間的連接,巧妙地讓單簧管與鋼琴同屬於重 要的部分。單簧管樂譜上的表情術語為「更多深情地情感」(con molto affetto),此 樂段的音符實值也拉長了,調性為降 D 大調,音量一開始為 f,到了第 128 小節的 第二大拍轉為中弱,但是仍須演奏重音,第 131 小節音量於前三小節之中快速的 變成 ff 的音量,擴展音樂的張力,給人有一種很寬闊,距離很遠的感覺,但仍聽 得很清楚的聲響。. 40.

(50) 譜例 3-3-12. 第三樂章第 125-136 小節:第二副題. 第 147 小節開始唯一連串的音階慢慢的往上發展,音量慢慢的累加,到達第 155 小節時,音量再度回到 p,再重新醞釀一次,但是這次的醞釀期較短,只有短 短的四個小節要發展到 ff,演奏 Eb3 長音時仍須繼續保持漸強,直到第 160 小節的 第二大拍 D3 出現後,音樂才能慢慢地弱下來。(譜例 3-3-13). 譜例 3-3-13. 第三樂章第 147-163 小節. 41.

(51) 第 163-185 小節為過門樂段,第 164 小節由鋼琴演奏主題素材,直到第 176 小節才轉由單簧管演奏主題的素材,單簧管由 pp 不斷的堆疊上去,音量慢慢漸強 到 ff,以四小節為一小樂句,第 179 小節的重音是為了準備第 180 小節,也是由半 音階的形式構成,因此,須特別加強 C#1 的演奏。最後,利用附點四分音符及震音 銜接到主題。此段的氣氛營造非常重要,注意漸強時肚子須用點力撐住,音色才 會有寬廣、結實的感覺,或在吹奏時,低音的連續性,要十分注意氣流的控制, 加強氣的同時也必須注意平均度,這樣吹出來的音色也會比較飽滿。(譜例 3-3-14). 譜例 3-3-14. 第三樂章第 176-185 小節. 第 186-204 小節再回到主題樂段,調性也轉回降 E 大調,這次的音量維持在 ff,完全與前面的主題不同,第 189 小節的第二拍這次須演奏震音,與前面主題不 同。第 192-193 小節的音值也變長了,主題的 A2 和 G#2 為八分音符,但這次須演 奏附點四分音符,而且又須加上重音,音與音之間要有向前推進的力量,為下一 個音做準備。(譜例 3-3-15) 42.

(52) 譜例 3-3-15. 第三樂章第 186-197 小節. 第 205-255 小節則使用四個十六分音符為一組的主題素材,呈現韋伯最拿手的 華麗、活潑且輕快的樂曲風格,並且善用模仿的方式,讓旋律不斷的躍進,也利 用音量的對比來呈現前後樂句的不同,讓音樂更有張力。最後,全曲結束在此樂 章最後樂段的快速模仿音群和 I 級分解和弦上。演奏技巧上,此樂章手指技巧最具 挑戰性的樂段,十六分音符不斷的流動,技巧上面需特別練習,注意手指頭不能 滑掉,音樂的表現仍是優雅的。研究者建議第 205 小節吹奏中強的音量,到了第 207 小節為相同旋律第二次,建議可演奏弱的音量,以呈現對比,音樂也比較不刺 耳。 (譜例 3-3-16). 譜例 3-3-16. 第三樂章第 205-208 小節. 43.

(53) 第 217-225 小節為兩次相同音樂的模仿,四小節為一小樂句,須演奏較甜美的 感覺,音量維持在 p,第 219-220 小節有出現第二、五拍為重音,音樂的走向須漸 強,接著再進行一次。(譜例 3-3-17). 譜例 3-3-17. 第三樂章第 217-220 小節. 第 227 小節開始,因樂句非常長,故需特別注意換氣的位置,研究者建議在 第 227-232 小節使用一口氣,以半音階上行方式呈現,第 233-234 小節再使用另一 口氣,音樂接續前面的旋律,但是這次演奏音量由 p 開始,進行了兩次的模仿, 在第 235-242 小節使用一口氣吹完,快速音群要有向前推進的力量,加上鋼琴伴奏 的配合,以十六分音符彈奏出相同的節奏型,也使得在聽覺效果上有著向前推進 的動力,吹奏時可在音樂的容許範圍內,後面的樂句稍微吹快一些。此大樂句的 音量從第 227 小節的 pp 開始漸強到第 242 小節的 ff,整段落使用音階及半音階的 方式於爬升或下降之中來回穿梭,讓音樂呈現華麗的樣貌,最後來到 E3。(譜例 3-3-18). 44.

(54) 譜例 3-3-18. 第三樂章第 227-242 小節. 第 243 小節進行兩次模仿的下行音階,分別從 F3 和 D3 開始,進行到最低音 F, 再從最低音 F 演奏上行音階,進行到 A3,旋律快速的上升及下降變化,讓聽眾聽 得非常過癮,因此,在演奏時不能呈現很困難的樣子,這是此樂段最困難的地方, 最後經由震音銜接到尾奏,情緒的起伏也慢慢地高漲,氣流不斷的加強,到達整 曲的最高點。(譜例 3-3-19). 譜例 3-3-19. 第三樂章第 243-245 小節. 45.

(55) 第 256-267 小節為尾奏,音量仍由 pp 開始漸強到 ff,演奏全曲最須精神集中 的地方就是最後面這個地方,力氣仍要保持與前面相同,肚子要持續支撐著,吹 小聲時更需要用肚子撐住,旋律利用音階及分解和弦的素材,在第 262-264 小節須 於標示重音的地方給一些氣,加強氣的同時也必須注意平均度,而且須要讓音樂 漸強更多,最後由分解和弦下行,回到主音 F,音量仍然須要保持圓潤、寬闊之感 覺,華麗的結束整首樂曲。(譜例 3-3-20). 譜例 3-3-20 第三樂章第 256-267 小節:尾奏. 46.

(56) 第四章. 結語. 韋伯是德國第一位浪漫主義作曲家,也是歌劇的奠基人。華格納稱韋伯為「德 國作曲家中最具德國特色的人」 。在拿破崙的年代,基本上的音樂活動與演出機構 等資源仍由政府所掌控,韋伯身不由己捲入這些糾紛中,他代表著改革者,因而 遭遇到守舊派人物的打壓,然而,他仍嘗試進行舞台動作、布景、音樂…的改革, 韋伯將這些改革的經驗,融入器樂曲的創作,在這些作品中,加入了歌劇華麗的 旋律在裡面,此首《大二重奏曲》也可以看到韋伯利用詠嘆調的歌唱方式譜成旋 律,表現出優美、熱情的音樂性格,也在樂曲中嶄露他對女友的愛慕之情。 韋伯在創作手法上,是最接近浪漫時期德奧風格的德國作曲家,在這首《大 二重奏曲》裡,韋伯運用了傳統的奏鳴曲式,呈現豐富、多樣,且具有表現力的 旋律,以及浪漫的和聲色彩,展現在其音樂結構上,更說明了他熱愛濃厚的德國 音樂色彩。另外,他在最後一個樂章也運用了輪旋曲式,有相同主題多次出現以 連貫全曲的情節。他澄澈的音色配合流暢無暇的和聲,曲式自由卻頗能引人共鳴。 在分析樂曲的過程中,發現韋伯擅於運用旋律線條和和聲色彩的變化,讓音 樂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格。同時也了解透過音樂素材的運用與結合,可以讓樂章間 產生關連性與統一性,在熟悉樂曲曲式之後,對於演奏上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更 細膩的處理音樂上每一個小環節,也更加呈現作曲家創作原意。 由於作曲家的概念通常根據音樂的組織原則進行創作,因此,在演奏詮釋方 面,演奏家則是要讓作曲家所創作的概念呈現出來,甚至加以發展,融合自己對 音樂產生的想法與看法,演變出新的音樂概念,包括對不同的音型結構、旋律線 條、和聲的織度,探討不同的演奏方法與詮釋,以呈現樂曲豐富多樣的特色,以 47.

(57) 下分各樂章與研究後的綜合整理: 一、第一樂章為一首弱起拍的樂曲,單簧管和鋼琴產生動靜的呼應。第一主題的 音階動機貫穿全曲,讓音樂有連綿不斷的感覺,也善用八分休止符,讓音樂 有更多小動機呈現,使樂曲更加活潑熱情。樂曲中也使用重音於弱拍上,讓 人產生一種往前進的感覺,讓音樂更具流動性。 二、第二樂章為小調的詠嘆調,作曲家寫作手法如同四聲部合唱曲,在演奏上可 以模仿歌者的演唱,樂曲中也使用花腔的唱法,增添音樂的華麗感。藉由大 小聲的變化,音量的堆疊,曲調的起伏,由開頭的寧靜,轉而進入激動的情 緒,最後返回到平靜的旋律線條,前後呼應,呈現較傳統的創作手法。 三、第三樂章為輪旋曲,由一個主題及多個副題所構成,樂曲為複拍子,有如舞 蹈般的樂段。有跳躍式的音階、琶音,有四音一組的小動機連綿上行,有從 音量較弱持續漸強到較強的音量,氣流量及音色的控制,影響著氣氛的掌握。 十六分音符的流動性,讓整首曲子聽起來很輕鬆、愉快。 韋伯創作這首單簧管大二重奏曲時,約為三十歲,是情感最豐富的時刻,讓 韋伯在創作時能呈現出更富情感的旋律,在作品中,可聽見鋼琴開頭的音階有如 春風般的吹拂,輕柔地散發出輕鬆愉快的音樂,亦可感受到韋伯對女友的愛意。 綜觀整首樂曲,極富巧思的聲響效果、歌劇式的歌唱旋律,以及華麗的技巧,再 再地反映出韋伯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特質。 藉由作品之研究,研究者吸收到更多演奏技法及樂曲風格,將分析的結果與 實際演奏融會貫通,了解樂器的特性、作曲家的風格,克服演奏上遇到的困難, 對整首樂曲有更清楚的概念,在演奏詮釋此曲時亦更能具體掌握,也期盼藉此提 供國內單簧管演奏者較為適切的思考方向,提升單簧管音樂的美感與藝術價值。 48.

(58) 參考文獻 工具書目 I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2012 王沛綸。《音樂字典》。台北:大陸書局,1996。 國立編譯館編訂。《音樂名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 康謳。《大陸音樂辭典》。台北:大陸書局,1980。. 中文書目 尤德義。《單簧管基礎教程》。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宋威德。《單簧管基本吹奏之研究》。台北:東和音樂,2006。 邵義強譯。《西洋音樂史》。台北:全音出版社,1981。 徐頌仁。《音樂演奏的實際探討》。台北:全音出版社,1992。 陳曉琪譯。《古典音樂通 200 問》。台北:揚智文化,1999。 許鐘榮。 《浪漫派的先驅》。台北:錦繡文化,1999。 游昌發譯。《曲式學》。台北:藝友出版社,1984。 黃幸華譯。《偉大作曲家羣像-韋伯》。台北:智庫文化,1995。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台北:美樂出版社,2001。 劉志明。《西洋音樂史與風格》。台北:全音出版社,2000。. 學術論文 郭炘筠。 〈卡爾.瑪麗亞.馮.韋伯《降 E 大調第二號單簧管協奏曲,作品七十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2010。 陳麗婉。〈韋伯第一號單簧管協奏曲之作品分析與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 系碩士論文,2008。. 49.

(59) 外文書目 Friese-Greene, Anthony. Weber. New York: Omnibus, 1991. Lawson, Col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Clarine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5. Pino, David. The Clarinet and Clarinet Playing.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98. Rendall, F. Geoffrey. The Clarinet: Some Notes upon Its History and Construction. New York: Norton, 1971. Warrack, John. Carl Maria von Weber. New York: Melbourne, 1976.. 樂譜資料 Weber, Carl Maria von. Grand Duo Concertant in Eb major, Op. 48. New York: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any, 1958. Weber, Carl Maria von. Grand Duo Concertant in Eb major, Op.48. Leipzig: Peters, Ed.3317, n.d. Plate 9539. Weber, Carl Maria von. Grand Duo Concertant in Eb major, Op.48. New York: Robert Lienau Musikverlag, RL 36080.. 50.

(6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雖然獾伯伯離開了,但卻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給大家。究竟,獾伯伯還教導過甚麼動物, 做甚

無怪乎現代西方著名的思想家、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會說:「佛教冷靜而驕傲地將個

 是月初八日  十四及十五   并月二十三  下九及三十   三時十五齋  受持八分戒 

利用學習成果促進音樂科的學與教(新辦) 小學 有效的課堂器樂演奏學與教策略(新辦) 小學 小學音樂教師基礎教學知識課程(新辦)

達、創意及思 維,透過音律 的演繹,具體 地展現. 靈活運用在創 作上,樂曲與

身分證 男六十七歲(民國十九年五月一日生) 住嘉義縣竹峙鄉昇平村四二號之一 O 九八九號 •• Q一 O 二五八 身分證 男五十一歲(民國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生) 住嘉義縣竹崎鄉桃海村一三七號

聆聽: 陳璧沁演奏:平湖秋月中花版.WAV 聆聽:陳璧沁演奏:平湖秋月多花版.WAV

「節日起源」的 篇章;音樂科 聆聽及演奏/演唱 以節日為題材的 樂曲,並創作 節奏頻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