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宿業創業與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以花蓮民宿個案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民宿業創業與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以花蓮民宿個案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 碩士論文. 政 治 大. 立 民宿業創業與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 ‧ 國. 學. -以花蓮民宿個案為例. ‧. The Research of B&B Entrepreneur and Human Resource. n. al. er. io. sit. y. Nat. Management – The case study for the Hualien B&B..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林于晴 指導教授:張昌吉博士 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v.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摘要 我國民宿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1,發展至 2013 年時已有 4,355 家,並且至今 仍在增加中。民宿定義已由民宿管理辦法中之「利用自用住宅空閒房間,結合當 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 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漸漸成為以主業經營並且有僱用人力之需求。 創立民宿者,先對於自身做創業動機、類型認識,並參考成功創業決定因素,了 解創業歷程將面對那些困難。接著,透過了解民宿定義、種類與法律規範,並且. 政 治 大. 在僱用人力需求時了解人力資源管理中之招募甄選、教育訓練、勞動條件與員工. 立. 關係,得以妥善管理民宿,提高民宿經營效益。. ‧ 國. 學. 本研究透過實地訪談五間位於花蓮之民宿,了解目前民宿分類標準以經營者 主觀意識為主。創立民宿者在特質上皆具有熱情、毅力與喜人接觸,而其擁有之. ‧. 先前知識與經驗皆對於經營民宿有所幫助,且創業動機皆因「夢想」而非金錢。. y. Nat. sit. 而不論民宿房間數多寡,皆有僱用人力之需求,且多以正職人員方式僱用,篩選. n. al. er. io. 條件首重態度。教育訓練透過邊做學方式,勞雇之間以夥伴稱呼。勞動條件之薪. i n U. v. 資多以月薪給付,工時為 6 至 11 小時,但於延長工時時並未給予加班費。另外,. Ch. 民宿業者均依住房率給予獎金。. engchi. 目前民宿業者對於勞健保投保方式與管道有所疑慮,其多認為無法成立投保 單位為勞工進行加保勞保,政府相關單位應於查訪民宿為合法時,予以輔導民宿 業者與員工如何保障自身勞動權益。而即便民宿業人力資源管理使用概況並無太 大問題,但仍建議勞動契約應予以書面約定,減少日後糾紛。另,即便目前民宿 業已呈現白熱化,但欲創立民宿者仍可於事前對於個人特質做一檢視,若符合熱 情、毅力、專注與喜歡與人接觸特質,仍可嘗試投入此產業。 關鍵字:民宿、創業、人力資源管理 1. 相關資料請詳見交通部觀光局網站 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month.aspx?no=135 。 i.

(5) 目次 摘要................................................................................................................................. i 目次................................................................................................................................ ii 表目次............................................................................................................................ v 圖目次........................................................................................................................... v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政 治 大.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 立. 第四節 研究架構.......................................................................................................... 4 文獻回顧........................................................................................................ 6. ‧ 國. 學. 第貳章. 第一節 民宿概述.......................................................................................................... 6. ‧. 一、 民宿起源 ............................................................................................................... 6. sit. y. Nat. 二、 民宿定義 ............................................................................................................... 7. io. er. 三、 民宿種類 ............................................................................................................... 9 四、 民宿法律規範 ..................................................................................................... 14. n. al. Ch. i n U. v. 第二節 民宿業創業.................................................................................................... 21. engchi. 一、 創業者定義 ......................................................................................................... 21 二、 創業動機 ............................................................................................................. 24 三、 成功創業決定因素 ............................................................................................. 25 四、 創業類型 ............................................................................................................. 30 五、 創業歷程 ............................................................................................................. 33 第三節. 民宿業人力資源管理.................................................................................. 35. 一、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 36 二、 臨時人力 ............................................................................................................. 39 三、 專職人員 ............................................................................................................. 42 ii.

(6) 第四節. 民宿業從業人員勞動條件.......................................................................... 45. 一、 勞動契約 ............................................................................................................. 45 二、 工作時間與休假 ................................................................................................. 47 三、 工資 ..................................................................................................................... 49 四、 勞工保險 ............................................................................................................. 49 五、 就業保險 ............................................................................................................. 51 六、 部分時間工作者 ................................................................................................. 52 第參章. 民宿業現況分析.......................................................................................... 56. 第一節. 總體環境分析.............................................................................................. 56. 政 治 大 二、 國內總體環環境分析 ......................................................................................... 57 立 一、 國際觀光發展趨勢 ............................................................................................. 56. 個體環境分析.............................................................................................. 63. ‧ 國. 學. 第二節. 一、 民宿產業供給現況 ............................................................................................. 63. ‧. 二、 民宿產業需求現況 ............................................................................................. 65 第肆章 訪談研究分析................................................................................................ 70. y. Nat. 第二節. 研究限制...................................................................................................... 70. 第三節. 個案背景...................................................................................................... 70. n. al. er. sit. 訪談設計...................................................................................................... 70. io. 第一節. Ch. engchi. i n U. v. 一、 A 民宿 .................................................................................................................. 71 二、 B 民宿 .................................................................................................................. 76 三、 C 民宿 .................................................................................................................. 80 四、 D 民宿 .................................................................................................................. 84 五、 E 民宿 .................................................................................................................. 87 第四節. 訪談內容分析.............................................................................................. 90. 一、 創立民宿動機 ..................................................................................................... 90 二、 民宿成功創業決定因素 ..................................................................................... 91 三、 民宿業人力資源管理 ......................................................................................... 92 四、 民宿業從業人員勞動條件 ................................................................................. 92 iii.

(7) 五、 民宿法律規範 ..................................................................................................... 9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結論.............................................................................................................. 95. 第二節. 建議.............................................................................................................. 97. 參考文獻.................................................................................................................... 100 一、 中文文獻........................................................................................................ 100 二、 外文文獻........................................................................................................ 105 三、 網路文獻........................................................................................................ 110 附錄一、花蓮縣特色民宿認定作業要點................................................................ 112. 治 政 大 附錄三、訪談大綱.................................................................................................... 116 立 附錄二、自營作業職業工人加保勞保認定原則.................................................... 115.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8) 表目次 表 1、各縣市特色民宿認定項目.............................................................................. 11 表 2、民宿業涉及相關法律規範表.......................................................................... 20 表 3、創業歷程四階段.............................................................................................. 34 表 4、人事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之比較.................................................................. 36 表 5、人力資源管理活動.......................................................................................... 37 表 6、僱用臨時人員優缺點...................................................................................... 42 表 7、民宿總家數與經營人數.................................................................................. 43. 治 政 大 表 9、觀光拔尖領航方案目標.................................................................................. 59 立 表 10、觀光拔尖三大行動方案,六大發展主軸,及十四項計畫........................ 60 表 8、民宿業從業人員勞動條件............................................................................... 55. ‧ 國. 學. 表 11、各地區 2010-2013 年平均住房率(單位%)............................................ 65 表 12、各縣市 2010-2013 年平均住房率.............................................................. 66. ‧. 表 13、2002 年-2012 年來台旅客統計.................................................................. 67. y. Nat. 表 14、民宿個案背景................................................................................................ 71. io. sit. 表 15、個案人力資源管理........................................................................................ 93. n. al. er. 表 16、需求人力........................................................................................................ 94. Ch. engchi. v. i n U. v.

(9) 圖目次 圖 1、研究架構圖........................................................................................................ 4 圖 2、民宿產業服務流程.......................................................................................... 45 圖 3、平均每戶消費支出、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餐旅消費支出占平均每戶消費 支出比例.............................................................................................................. 58 圖 4、民宿認證標誌.................................................................................................. 61 圖 5、合法民宿家數、房間數.................................................................................. 63. 政 治 大 圖 7、2013 年各縣市民宿房間數............................................................................. 64 立 圖 6、2013 年各縣市民宿家數................................................................................. 64. ‧ 國. 學. 圖 8、來台旅客以居住地區分-2002 年至 2012 年人數趨勢............................... 68 圖 9、來台旅客人數趨勢-依目的地區分.............................................................. 69.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10)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 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國內與國外經濟呈現不景氣,但相較於 50、60 年代而言,國民所得 是提高的,且工作以外的休閒時間也漸增加,國民對於休閒活動的安排更顯重視。 我國國民多從事工商行業,長期處於緊張壓力狀態下,不禁嚮往閒適的戶外活動 (胡學彥、龔金山、王振英,2007)。而在 2001 年週休二日制度實行下,有更多. 政 治 大. 人擁有時間從事心所嚮往之活動,舉凡踏青、郊遊…等等,而通常二日以上的活. 立. 動皆須在外過夜。旅館雖為普遍過夜下榻選擇,但國內主要觀光景點和風景區房. ‧ 國. 學. 價一晚 3000 至 4000 元是基本的消費,如此高的房價非所有旅客皆可負擔(陳宗 玄,2012)。由於旅館、飯店住宿價格非所有旅客可負擔,同時在熱門旅遊季節. ‧. 旅館住宿往往一位難求,各觀光地區之旅館住宿供不應求,此時在休憩區的居民. y. Nat. sit. 提供自家空房給來訪旅客居住,透過遊客在民宅借宿下,民宿型態逐漸產生。近. n. al. er. io. 幾年民宿的蓬勃發展,使它在觀光業與休閒農業發展中逐漸佔有一席之地(洪麗 珠,2009)。. Ch. engchi. i n U. v. 民宿與旅館相比,較有家的感覺、價格較親民,及可擁有自身獨道的建築特 色,並結合當地產業文化、生態景觀和地方美食,使民宿成為旅人紛紛嚮往居住 之處所。在 2012 年由交通部觀光局所作國人旅遊狀況調查中,顯示國人出外旅 遊有 28%會選擇過夜,其中居住旅館者佔 12%,民宿者則佔 6%,可見民宿業在我 國人旅遊時列入住宿選擇之一。. 第二節 研 究目的 民宿業的興起代表著許多創立民宿者產生,他們因著什麼樣的創業動機想經 營民宿,而又有什麼特質得以持續經營民宿,而在創業的同時必須遵守一切相關 1.

(11) 法律規範,唯有遵循道矩才不至於在未來因違法緣故,而使所付出心力全化為烏 有。另,在民宿業逐漸受到旅客歡迎的同時,人力需求也成一大問題,妥善運用 人力資源管理將可使民宿經營效益最大化;而在使用人力時,如何保障民宿業從 業人員的勞動權益更是雇主與勞工皆不可忽視之處。本研究透過文獻蒐集與實地 訪談,了解民宿創立者之動機、成功因素、人力資源管理使用現況,與其認為最 與之相關之法律規範為何。因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可以下列四點表述: 一、民宿業創業動機及成功創業決定因素。 二、民宿業相關法律規範適用現況。 三、民宿業從業人員勞動條件。. 立. 政 治 大. 四、民宿業人力資源管理使用現況。. ‧ 國. 學. 第三節 研 究方法. ‧. sit. y. Nat. 根據本研究所設定之研究目的,將使用文獻分析法、個案研究法與半結構訪. io. 一、. 文獻分析法. er. 談法,以下簡述此三種研究方法:. al. n. v i n Ch 文獻分析是透過文獻的蒐集、分析與研究來擷取研究所需之方法,且對文獻 engchi U. 做客觀並有系統性描述的一種研究方法。文獻分析是一注重客觀、系統的研究方 法(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等,1989)。本研究透過網路、期刊、書籍與論文 等方式,蒐集民宿相關資料,並加以整理作為後續討論基礎。 在文獻回顧部分,首先針對民宿業作一概述,針對起源、定義、種類與涉及 之相關法律規範作一介紹。接著,對於創業理論作一系列介紹,包含創業者定義、 創業動機、成功創業決定因素、創業類型與創業歷程。而後,再就民宿業人力資 源管理與民宿業從業人員勞動條件做探討,另外,針對民宿業現況分析做一總體 與個體介紹。透過上述資料之蒐集與整理,得以使創立民宿者有一完整民宿管理 2.

(12) 概念。 二、.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針對一個單獨的個人、團體或社會所進行的表意式檢視,其並. 不局限於單一或多個個案,主要目的在於描述,但也可試著提出解釋(李天任、 藍 莘譯,1995; 李美華譯,2005) 。個案研究法的資料蒐集方法包含檔案紀錄、 訪談、問卷調查和觀察,其中的資料可為質化、量化或兩者兼具(Eiserhardt, 1989)。 個案研究法屬於質化研究方法,特別適用於研究現象無法釐清其真實的情境. 治 政 脈絡時所用的方法(邱憶惠,1999)。其為一種實務性的調查方式,面對研究的 大 立 現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界線並不明確時,透過多種來源的證據,對該現狀加以調 ‧ 國. 學. 查(Yin, 1994)。目前關於民宿業創業與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仍為少數研究,故. 半結構式訪談法. sit. y. Nat. 三、. ‧. 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 al. er. io. 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是質化研究中經常採行的資料蒐集方法. v. n. 之一,利用訪談者與受訪者之間的口語交談,達到意見交換與建構,是一種單獨. Ch. engchi. i n U. 的、個人的互動方式,受訪者藉由訪談的過程與內容,發覺、分析出受訪者的動 機、信念、態度、作法與看法等。此研究方法是一種訪談者與受訪者雙方面對面 的社會互動過程,訪問資料正是社會互動的產物(畢恆達,1996;李美華譯,2005) 。 而半結構式訪談便是深度訪談方法之一,深度訪談法包含結構性訪談 (structured Interviews)、非結構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s)及半結 構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本研究使用之半結構訪談有下列三點特 色: (一)有一定主題,提問問題的結構雖然鬆散,但仍有重點和焦點,而非漫無邊 際。 3.

(13) (二)訪問前擬定訪談大綱或訪談要點,但所提問題可以在訪問過程中隨時邊談 邊形成,提問的方式和順序也可依受訪者的回答隨時提出,有相當彈性。 (三)訪談者不需使用特定文字或語意進行訪問,但訪問過程以受訪者的回答為 主(鍾倫納,1993;趙碧華、朱美珍編譯,1995;席汝楫,1997;黃光玉、 劉 念夏、陳清文譯,2004)。. 第四節 研 究架構 本研究透過創業中之創業者定義、創業動機、成功創業決定因素…等,與人. 政 治 大 解在民宿業中創業與人力資源管理現況,並透過實際訪談民宿業者得知民宿業相 立. 力資源管理招募甄選(選)、教育訓練(訓) 、薪資福利及員工關係(用、留)了. 關法律規範適用概況。. ‧. ‧ 國. 學 民宿業管理. er. io. sit. y. Nat 創業. 人力資源管理. n. al. 創業者定義. Ch. engchi. 民宿業法律 規範. 成功創業 決定因素 創業類型. 發 展 觀 光 條 例. v. 選. 勞動條件. 訓. 創業動機 民 宿 管 理 辦 法. i n U. 其 他 法 律 規 範. 創業歷程 圖 1、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4. 用 留. 勞 動 基 準 法. 勞 工 保 險. 就 業 保 險.

(14) 本研究就民宿業管理分為創業與人力資源管理兩大研究主軸。在創業中,創 業者定義敘述了身為一個創業者將擁有何種特性,而在創業者擁有創業動機後, 依創業特性與動機有各式樣創業類型,在一系列的創業歷程後,將因成功創業決 定因素而使之創業成功。而在創業過程中,除了探討上述動機、成功創業因素… 等,創業涉及相關法律規範也相當重要,因創業若不遵守法律規範,而其即便成 功創業,在未來一日其所付出之心血極有可能化為泡沫。 而在人力資源管理部分,就選、訓、用、留四大人力資源管理概念做一介紹, 因不論創業規模大小,只要身為管理者皆會涉及到人力資源管理。另因目前就民. 政 治 大 險法三大法律規範探討民宿業從業人員勞動條件。 立. 宿業從業人員勞動條件研究較少,故本研究就勞動基準法、勞工保險法及就業保.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n U. v.

(15) 第貳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民 宿概述 以下首先介紹民宿起源,在了解民宿發展歷史後,次介紹民宿定義與民宿種 類,最後列出民宿業相關法規,透過相關法律規範,可使欲創立民宿者了解需要 遵守那些規範,也可透過法規內容,於實際訪談時發覺法規落實狀況。 一、. 民宿起源. 政 治 大 台灣民宿產業的發展有其獨特的發展歷史與形成背景,最早可追溯至 1980 立. ‧ 國. 學. 年代,墾丁、溪頭、九份、阿里山等較早開發的觀光風景遊樂區之興起,造成假 日時節住宿一位難求,甚至必須提前 2 至 3 個月預定,以致遊客轉致民宅投宿,. ‧. 也才讓這些觀光景點的居民發起可將家中多餘空房短期出租的念頭,形成台灣民. y. sit. Nat. 宿的雛型(歐聖榮、姜惠娟,1997;鄭健雄,2004)。. al. er. io. 民宿起初只是單純提供旅客住宿,並沒有活動規劃或餐飲服務。後由於民宿. v. n. 主人多為在地人,並熟悉當地特色,故常藉由旅遊活動結合地方資源、推廣地方. Ch. engchi. i n U. 鄉野文化及發展休閒運動,進而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使台灣鄉土更具生命力, 這成為現今鄉土觀光、農園體驗與主題民宿蓬勃發展之基礎。另外民宿業者之親 和、樸實、自在等魅力,更是受旅客青睞之最大因素(簡廷倫,2009)。 在民宿發展之始,法律並無清楚規範民宿業者應該遵守何種規則,因此不合 法的民宿數量相當多,以墾丁國家公園為例,當時墾丁地區內非法住宿的旅館與 民宿占墾丁總住宿量的 5 成左右,甚至出現聯合營運的方式,結合多個小規模的 旅館與民宿招攬團體旅遊客人,而其中的民宿為違法,甚至聯合的部分旅館也不 合法。由此可見,當時的民宿已逐漸發展出一個小型群聚的樣貌,並且成為許多 人眼中的賺錢來源(何郁如、湯秋玲,1989)。 6.

(16) 1990 年代,政府開始推動發展休閒農業,各相關單位開始輔導農村民眾設 置民宿,如當時的台灣省山胞行政局鼓勵山地部落設置民宿,或是農委會鼓勵農 民翻修自家住宅,提供遊客做為體驗農村生活的處所,是為政府輔導民宿之始(林 梓聯,2001;鄭健雄,2004)。同時,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所帶來的衝擊,農政單位推動了以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 境資源,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村生活,提供國民到 農村休閒,將「傳統一級農業生產」轉型「三級休閒農業」,進一步刺激了民宿 發展(廖添進,2009) 。1994 年,農委會委託中興大學研擬民宿輔導管理辦法草. 政 治 大 為主的部會協商會議中,決議將此法案移交交通部觀光局主管,確立了觀光局成 立. 案,亟思將當時存在之非法民宿現象以法制規範,到 1998 年,在一次以經建會. 為今日民宿業者的中央主管機關(林梓聯,2001)。自從交通部於 2001 年 12 月. ‧ 國. 學. 公布實行《民宿管理辦法》後,民宿便開始在各個風景區迅速蔓延開來,始於墾. ‧. 丁,長於宜蘭,卻在清境茁壯,形成一股創業風潮(鄭健雄、吳乾正,2004)。. y. Nat. 民宿的發展日漸蓬勃,現今民宿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解決觀光勝地住宿不足. er. io. sit. 的問題,更多是懷著創業夢的人,選擇一塊地,決定蓋間民宿;當然,也有以賺 錢為目的,而不管法令的不合法民宿存在。至 2013 年為止,全台已有 4,160 家. al. n. v i n C h 4,594 家民宿,民宿儼然已於我國住宿業中 合法民宿與 434 家不合法民宿,總計 engchi U 佔有一席之地2。 二、. 民宿定義 早期,民宿存在是由於觀光遊憩地區居住空間不足而漸產生之休息空間,大. 多為以自宅內的套房出租予旅客,未辦理營利事業登記,但卻已行旅館之實者(何 郁如、湯秋玲,1989)。我國民宿由 1980 年代發展至今,已不再僅是提供簡單. 2. 同期一般旅館合法家數 2,795 家、不合法家數 447 家,國際觀光旅館共 71 家,一般觀光旅館 40 家。資料來源 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x?no=145,最後瀏覽日期 2013/12/5。 。 7.

(17) 下榻的地方,更提供多元化的服務,除食宿外,也多了導覽與環境介紹。民宿的 地位與角色逐漸轉型,它不再僅是出遊時找不到住所時不得已的選擇(王明元、 馬青雲,2007)。根據國際小型旅舍經營者專業協會(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of Innkeeper International, PAII)對於民宿的定義,可依據不同的營業規模 (房間數)細分為六種類型,包括:寄宿家庭(homestay) 、民宿(Bed and Breakfast, B&B) 、民宿旅店(B&B inn) 、鄉村旅店(country inn)、民宿小屋(B&B cottage)、 民宿飯店(B&B hotel),其中寄宿家庭是規模最小的經營模式,民宿、民宿旅 店與民宿小屋彼此之間只是存在房間數的差異,而鄉村旅店則是指在一般的早餐. 政 治 大. 服務之外,另設有獨立的餐廳並對非房客亦可提供餐飲服務(引自 Jones & Guan, 2011)。. 立. 民宿的定義有許多說法,多數將民宿以副業經營層面定義之。民宿管理辦法. ‧ 國. 學. 中定義民宿係「利用自用住宅空閒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 ‧. 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 y. Nat. 民宿係在一般私人住宅中,將其一部份居室出租予旅遊人口,提供臨時住宿設施,. er. io. sit. 性質與普通飯店、旅館不同,它除了能與旅客交流認識外,旅客更能享受經營者 所提供當地之鄉土味及如在「家」的感覺(鄭詩華,1992)。民宿因應環境而產. al. n. v i n Ch 生,它可代表當地民俗風情與鄉土文化,能引領遊客更進一步瞭解當地文化背景 engchi U (嚴如鈺,2003)。. 以經營層面定義民宿,則民宿與旅館最大不同在於前者提供一種異於一般旅 館的親切功能且為副業經營,其能使旅客有在「家」的溫馨親切感,也可與其他 旅客有交流認識的機會,並且運用當地資源烹煮特色料理,而在費用收取部分, 民宿又較旅館強調了大眾化收費與自主性(嚴如鈺,2003;吳勤勉,2000;姜惠 娟,1997)。 如從文化與價值面定義民宿,則可以下四項意義敘述之(嚴如鈺,2003):. 8.

(18) (一)民宿解決了風景名勝、觀光地點等諸多旅客住宿的問題,提供消費者一個 價格合理、環境舒適的選擇。 (二)替人口外移嚴重的鄉村地區帶來另一種商業機會,同時也增加當地居民的 就業機會。 (三)民宿能讓遊客進一步體驗當地居民的生活,瞭解地方文化特色、認識自然 景觀與天然資源。 (四)藉由民宿的專屬風格與特色,吸引消費者前往遊覽、住宿,並有效地將觀 光收入帶入地方建設中。. 政 治 大. 事實上,有些旅客會因不想住在過於便利的旅館,而選擇能夠放鬆自己的地方─ ─民宿(Schiff, 1993)。. 立. 總括對於民宿之定義,可以下列敘述謂之:民宿以家庭副業方式存在,其順. ‧ 國. 學. 應旅客住宿需求而產生,它提供主客之間的親切感,並且運用當地特有資源提供. Nat. io. sit. y. 民宿種類. er. 三、. ‧. 服務,推廣在地特有文化。. 民宿種類繁多,以建築類型及國人使用空間習慣區分,民宿類型可分為下列. n. al. i n Ch 五種(韓選棠、顧志豪,1992;謝美玲,2002): engchi U. v. (一)套房式民宿:套房為較完整的客房,類似小型旅店的房間,每一間均有獨. 立的衛浴設備,收費較高,選擇者重視個人隱私與使用的便利。 (二)家庭隔間式民宿:家庭隔間式為一些接待家庭或農舍提供的房間,沒有特 別裝潢,但可提供一個讓遊客完全融入當地居民生活中的環境,體驗當地生活習 慣與風俗文物。 (三)通舖式民宿:通鋪式民宿為五種類型中最便宜且容納最多人數之類型,通 舖解決了團體住宿的問題。. 9.

(19) (四)綜合式民宿:綜合式民宿屬較大型之獨棟建築物,其中提供了許多服務空 間,如集會室、販賣部與住宿區。 (五)集合式民宿:以多棟式建築為主,與一般都市旅社不同之處,在於農村地 區建築物受法令約束,加上土地便宜,多以低層建築為主,不能超過三層樓並以 10.5 公尺為限,如國民旅舍、私人旅店及青年會館。 若依地方和特色來區分民宿種類,可分為七種,其主要除提供住宿服務外也 包含許多不同的休閒活動,如下(陳詩惠,2003): (一)農園民宿:提供採蔬菜、水果、茶葉和昆蟲的自然教育活動。. 政 治 大 (三)溫泉民宿:砂溫泉浴、岩石溫泉浴、天然瓦斯利用等。 立 (二)海濱民宿:海水浴場、海草採集、釣魚、舟遊。. (四)運動民宿:滑雪、滑草、自行車運動、登山健行、球類運動。. ‧ 國. 學. (五)傳統建築民宿:古代建築遺址、古街道、古代驛站、古域、古民宅等。. ‧. (六)料理民宿:魚料理、自然料理、火鍋料理、海鮮料理、特殊產品料理。. y. Nat. (七)歐風民宿:擁有歐式氣派的外觀、挑高寬敞的大廳、美麗的庭園造景。. er. io. sit. 又,若以經營規模分類,民宿可分為以下四類(Lanier & Berman,1993):. al. (一)寄宿家庭(Homestay):將家中多餘的房間租給有需要的遊客來補貼收入,. n. v i n 僅供應早餐,房間數在 1 至 4 C 間左右,大部份的客人都是透過訂房中心或口耳相 hengchi U 傳而投宿的。 (二)民宿(B&B):將家和出租的房間劃分開來,認為住宿的遊客與家人同等 重要,該份收入並非經營者的主要收入,除提供早餐外,有些在能力許可內會提 供其他餐別,房間數約在 5 至 10 間左右。. (三)民宿旅店(B&B Inn):主要為短暫停留的遊客提供住宿的地方,具有商 業經營許可證,且為經營者主要的收入來源,房間數大約在 11 至 25 間左右,除 提供早餐外,有些在能力許可內會提供其他餐別。 10.

(20) (四)鄉村旅店(Country Inn):類似民宿旅店,但擁有超過 20 間以上的房間 數,如同一般旅館一樣提供三餐。 據我國民宿管理辦法第六條3「民宿之經營規模,以客房數五間以下,……。 但位於原住民保留地、經農業主管機關核發經營許可登記證之休閒農場、經農業 主管機關劃定之休閒農業區、觀光地區、偏遠地區及離島地區之特色民宿,得以 客房數十五間以下,……。前項偏遠地區及特色項目,由當地主管機關認定,報 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後實施。並得視實際需要予以調整。」中可以知道,於我國 法律規範下之民宿類型分為「一般民宿」與「特色民宿」兩類,其中特色民宿由. 政 治 大 表 1、各縣市特色民宿認定項目 立. 各地主管機關認定,各縣市特色民宿認定項目整理於表 1。. 縣市. ‧ 國. 學. 台北市. 該縣市申請符合特色民宿之認定項目. 1.產業。2.當地文化。3.休閒農業。4.文史展示。5.地方美. 1.建築特色。2.人文特色。3.產業特色。4.自然景觀特色。. sit. y. Nat. 桃園縣. ‧. 食。6.自然生態。. io. er. 5.地方美食特色。. 新竹縣. 1.建築特色。2.生態或景觀特色。3.產業文化特色。4.文化. 苗栗縣. 1.生態或景觀特色。2.文化文史特色。3.建築特色。4.休閒. al. n. v i n Ch 文史或藝術特色。5.其他(由申請者自行提出)。 engchi U. 農漁牧特色。5.配合地方政府發展觀光產業(活動)特色。6. 經營者特色。(苗栗縣特色民宿,須具備任何二種以上之項目) 台中市. 1.生態特色。2.景觀特色。3.文化。4.建築。5.文史展示特 色。6.收藏特色。7.休閒農業特色。8.產業生產過程體驗特 色。9.特殊生活體驗特色。10.地方美食特色。11.服務經營 特色。. 3. 詳見民宿管理辦法。 11.

(21) 南投縣. 1.人文特色。2.自然景觀特色。3.生態特色。4.環境資源特 色。5.農林漁牧生產特色。6.其他特色。(供膳食時須選用 具有中餐烹調技術之廚師證照及民宿經營者必須接受專業訓 練). 彰化縣. 1.建築特色。2.景觀特色。3.產業特色。4.人文特色。5.服 務特色。(彰化縣特色民宿,須二項主題特色認定項目各佔 35 分,餘三個項目分別各占 10 分,總分為 100;以平均分數 達七十五分以上者即可認定為特色民宿). 雲林縣. 政 治 大. 1.生態或景觀特色。2.文化特色。3.建築特色。4.生活體驗 特色。. 立. 5.地方美食特色。6.經營者特色。7.有助於推動本縣觀光產. ‧ 國. 學. 業之特色。(雲林縣特色民宿,須具備任何二種以上之項目) 1.建築特色。2.風味美食特色。3.產業文化特色。4.生態景. ‧. 台南市. y. sit. 1.生態或景觀特色。2.文化特色。3.建築特色。4.休閒農漁. io. er. 高雄市. Nat. 觀特色。5.經營管理特色。. 牧特色。5.餐飲美食特色。6.經營服務特色。(高雄市特色民. n. al. 屏東縣. i n Ch 宿,須具備任何二種以上之項目) engchi U. v. 1.傳統建築。2.風味美食。3.產業文化。4.生態景觀。5.文 化習俗。. 宜蘭縣. 1.經營者。2.建築。3.景觀。4.服務設施。. 花蓮縣. 1.經營服務。2.建築。3.景觀。4.服務設施。. 台東縣. 1.環境資源特色。2.人文特色。3.生活體驗特色。4.建築特 色。5.經營者特色。6.地方美食特色。7.其他。(台東縣特色 民宿,須具備任何二種以上之項目). 澎湖縣. 1.生態或景觀特色。2.文化文史特色。3.建築特色。4.休閒 12.

(22) 農漁牧特色。5.配合地方政府發展觀光產業(活動)特色。6. 經營者特色。(澎湖縣特色民宿,須具備任何二種以上之項 目) 金門縣. 1.建築特色。2.生態或景觀特色。3.休閒農漁牧特色。4.文 化文史特色。5.配合政府發展地方觀光產業(活動)特色。 6.經營者特色。(金門縣特色民宿,須具備任何二種以上之 項目). 馬祖地區. 1.環境資源特色。2.人文特色。3.建築特色。4.特殊生活體. 政 治 大. 驗特色。5.地方美食特色。6.經營者特色。7.其他(經審核小 組認定者)。. 立. ‧ 國. 學. 註:花蓮縣特色民宿認定作業要點請詳見附錄一。. 資料來源:台北市特色民宿申請辦法、桃園縣特定民宿認定作業要點、新竹縣特. ‧. 色民宿審查作業要點、苗栗縣特色民宿審查作業要點、臺中市特色民宿審查作業. sit. y. Nat. 要點、南投縣民宿特色項目認定標準及審查作業要點、彰化縣特色民宿認定作業. io. er. 要點、雲林縣特色民宿認定作業要點、臺南市特色民宿審查作業辦法、高雄市政. al. 府特色民宿認定原則、屏東縣特色民宿審核表、花蓮縣特色民宿認定作業要點、. n. v i n Ch 臺東縣特色民宿審核表、澎湖縣特色民宿審查作業要點、金門縣特色民宿審查作 engchi U. 業要點;引自彭孟慈、宋秉明、鄧之卿、張育如、曾智彥(2011)。台灣特色民 宿創新經營模式開發。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研究 報告。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 民宿類型分類方式眾多,有以建築與國人使用空間習慣分類,也有以地方 與特色區分,更有以經營規模予以分別。以我國民宿管理辦法中將民宿以一般與 特色民宿分類,特色民宿項目限定以各縣市主管機關給予列定,由表 1 可知各縣 市特色民宿認定項目中,以建築特色為最多,次為文化特色、生態景觀特色與經. 13.

(23) 營服務管理特色。因民宿分類方式多不暇給,故本研究依民宿管理辦法中之民宿 分類方式,以一般民宿與特色民宿為民宿種類。 四、. 民宿法律規範 經營民宿,除提供舒適溫馨環境外,遵守法律的規範,使民宿為正當合法. 經營也是非常重要之一點。如果只是提供好空間,卻遊走於法律邊緣,甚至不合 法,不僅影響投宿者的權益與人身安全,同時對於經營者的保障也蕩然無存。即 便目前與民宿直接相關之民宿管理辦法所規範條文,與現實狀況不一定符合,但. 政 治 大 法之爭議,一直是業者、學術界與相關政府部門愈積極改善部分,但礙於政策法 立 在尋求法令修改更完善的同時,民宿經營者仍需遵守法令的規範。民宿合法與非. 令限制,造成目前許多優秀富有景觀環境特色之優良民宿,無法成為在地合法民. ‧ 國. 學. 宿。惟,法律之規範,就是要有效確實保護業者、觀光客與相關涉及利益者之權. ‧. 益,因此從法律上取得民宿的合法,具有絕對正當性,且對消費者權益也有所保. y. Nat. 障(簡廷倫,2009)。. er. io. sit. 與民宿業直接相關法規範為民宿管理辦法,又民宿管理辦法之法源為發展觀 光條例第 25 條第 3 項。以下先就發展觀光條例中對於民宿之經營管理與獎勵處. al. n. v i n Ch 罰做一介紹,次就民宿管理辦法中之民宿設置地區、經營規模、建築結構、消防 engchi U. 安全設備、經營設備、申請登記規定、經營者相關規定、申請文件、登記內容與 申請登記勘查、登記證事項變更、暫停營業及責任保險、定價、輔導訓練等規定 做一敘述。 (一)發展觀光條例 1.. 民宿經營管理: 4. 按發展觀光條例第 25 條規定,主管機關 應依據各地區人文、自然景觀、生 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輔導管理民宿之設置。民宿經營者,應向地 4. 發展觀光條例第 3 條指出該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交通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 市)為縣(市)政府。 14.

(24) 方主管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登記證及專用標識後,始得經營。有關民宿之設置地 區、經營規模、建築、消防、經營設備基準、申請登記要件、經營者資格、管理 監督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而主管機關對於民宿經營者之經營管理、營業設施,得實施定期或不定期檢 查,且民宿經營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前項檢查,並應提供必要之協助。民宿 經營者應懸掛主管機關發給之觀光專用標識,若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一個月以上 者,其屬公司組織者,應於十五日內備具股東會議事錄或股東同意書,非屬公司 組織者備具申請書,並詳述理由,報請該管主管機關備查。而申請暫停營業或暫. 政 治 大 年為限,並應於期間屆滿前十五日內提出。停業期限屆滿後,應於十五日內向該 立 停經營期間,最長不得超過一年,其有正當理由者,得申請展延一次,期間以一. 者,主管機關得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5。 民宿獎勵處罰. ‧. 2.. 學. ‧ 國. 管主管機關申報復業。如未依前述規定報請備查或規定申報復業,達六個月以上. y. Nat. 民宿經營者若有玷辱國家榮譽、損害國家利益、妨害善良風俗或詐騙旅客行. 一部或全部,或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6。. al. er. io. sit. 為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定期停止其營業之. n. v i n C h 37 條第 1 項檢查結果有不合規定者,除依 如經主管機關依觀光發展條例第 engchi U. 相關法令辦理外,並令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 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定期停止其營業之一部或全部;經受停止營業處 分仍繼續營業者,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並且,經依該法第 37 條第 1 項規 定檢查結果,有不合規定且危害旅客安全之虞者,在未完全改善前,得暫停其設 7. 施或設備一部或全部之使用 。 (二)民宿管理辦法. 5 6 7. 詳見發展觀光條例第 37、41、42 條。 詳見發展觀光條例第 53 條。 詳見發展觀光條例第 54 條。 15.

(25) 1.. 民宿設置地區 民宿設置地點得於風景特定區、觀光地區、國家公園區、原住民地區、偏遠. 地區、離島地區、經農業主管機關核發經營許可登記證之休閒農場或經農業主管 機關劃定之休閒農業區、金門特定區計畫自然村、非都市土地等地為限,且須符 合相關土地使用管制法令之規定。 2.. 經營規模 以客房數五間以下,且客房總樓地板面積一百五十平方公尺以下為原則。但. 位於原住民保留地、經農業主管機關核發經營許可登記證之休閒農場、經農業主. 政 治 大 房數十五間以下,且客房總樓地板面積二百平方公尺以下之規模經營。偏遠地區 立. 管機關劃定之休閒農業區、觀光地區、偏遠地區及離島地區之特色民宿,得以客. 及特色項目,由當地主管機關認定,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後實施。. ‧ 國. 建築結構. 學. 3.. ‧. (1)內部牆面及天花板之裝修材料、分間牆之構造、走廊構造及淨寬應分別符. y. Nat. 合舊有建築物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改善辦法第 9 條、第 10 條及第 12 條規定。. er. io. 宿。. sit. 此點建築物設施基準,不適用於民宿管理辦法第 6 條第 1 項但書規定地區之民. al. n. v i n Ch (2)地面層以上每層之居室樓地板面積超過二百平方公尺或地下層面積超過二 engchi U. 百平方公尺者,其樓梯及平台淨寬為 1.2 公尺以上;該樓層之樓地板面積超過二 百四十平方公尺者,應自各該層設置二座以上之直通樓梯。 4.. 消防安全設備. (1)每間客房及樓梯間、走廊應裝置緊急照明設備。 (2)設置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或於每間客房內設置住宅用火災警報器。 (3)配置滅火器兩具以上,分別固定放置於取用方便之明顯處所;有樓層建築 物者,每層應至少配置一具以上。 5.. 經營設備. 16.

(26) (1)客房及浴室應具良好通風、有直接採光或有充足光線。 (2)須供應冷、熱水及清潔用品,且熱水器具設備應放置於室外。 (3)經常維護場所環境清潔及衛生,避免蚊、蠅、蟑螂、老鼠及其他妨害衛生 之病媒及孳生源。 (4)飲用水水質應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 6.. 申請登記規定. (1)建築物使用用途以住宅為限。但民宿管理辦法第 6 條第 1 項但書規定地區, 並得以農舍供作民宿使用。. 政 治 大. (2)由建築物實際使用人自行經營。但離島地區經當地政府委託經營之民宿不 在此限。. 立. (3)不得設於集合住宅。. ‧ 國. 學. (4)不得設於地下樓層。 經營者相關規定. ‧. 7.. y. Nat. 若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曾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者或毒品危害. er. io. sit. 防制條例或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規定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經依檢肅流氓 條例裁處感訓處分確定者、曾犯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 22 條至第 31 條者. al. n. v i n C h231 條至第 235 條、第 或刑法第 16 章妨害性自主罪、第 240 條至第 243 條或第 engchi U. 298 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曾經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以上之刑確定,經執行 完畢或赦免後未滿五年者,皆不得經營民宿。 8.. 申請文件 經營民宿者,應先檢附下列文件,向當地主管機關申請登記,並繳交證照費. 台幣 1,000 元,領取民宿登記證及專用標識後,始得開始經營。 (1)申請書(2) 土地使用分區證明文件影本 (申請之土地為都市土地時檢附) (3)最近三個月 內核發之地籍圖謄本及土地登記 (簿) 謄本(4)土地同意使用之證明文件 (申 請人為土地所有權人時免附)(5)建物登記 (簿) 謄本或其他房屋權利證明文件. 17.

(27) (6)建築物使用執照影本或實施建築管理前合法房屋證明文件(7)責任保險契 約影本(8)民宿外觀、內部、客房、浴室及其他相關經營設施照片(9)其他經 當地主管機關指定之文件。 9.. 登記內容與申請登記勘查、登記證事項變更 民宿登記內容應包含民宿名稱、民宿地址、經營者姓名、核准登記日期、文. 號、登記證編號與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事項。當地主管機關審查申請民宿登記案 件,得邀集衛生、消防、建管等相關權責單位實地勘查。 民宿登記證若有事項變更者,經營者應於事實發生後十五日內,備具申請. 政 治 大 更登記資料,於次月十日前,向交通部觀光局陳報。 立. 書及相關文件,向當地主管機關辦理變更登記。當地主管機關應將民宿設立及變. 10. 暫停營業. ‧ 國. 學. 民宿經營者,暫停經營一個月以上者,應於十五日內備具申請書,並詳述. ‧. 理由,報請該管主管機關備查。申請暫停經營期間,最長不得超過一年,其有正. y. Nat. 當理由者,得申請展延一次,期間以一年為限,並應於期間屆滿前十五日內提出。. er. io. sit. 暫停經營期限屆滿後,應於十五日內向該管主管機關申報復業。 未依前述規定報請備查或規定申報復業,達六個月以上者,主管機關得廢止. n. al. 其登記證。 11. 責任保險. Ch. engchi. i n U. v. 民宿經營者應投保責任保險,其範圍與最低金額為(1)每一個人身體傷亡: (3)每一事故財產 新臺幣二百萬元。 (2)每一事故身體傷亡:新臺幣一千萬元。 損失:新臺幣二百萬元。(4)保險期間總保險金額:新臺幣二千四百萬元。 12. 定價 民宿定價由經營者自行訂定,並報請當地主管機關備查;變更時亦同。而其 民宿於實際收費時不得高於前述之定價。 13. 輔導訓練. 18.

(28) 民宿經營者,應參加主管機關舉辦或委託有關機關、團體辦理之輔導訓練。 民宿經營者若違反民宿管理辦法規定者,將由當地主管機關依發展觀光條例 之規定處罰。 民宿涉及之法規範圍,除民宿管理辦法外,另涉及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權限劃 分運作(如特色民宿之項目認定,是由各縣市主管機關所規範),而牽涉地方制 度法之相關內容。另,關於民宿設立地點之相關認定標準,將直接連結到內政部 營建署所制定之都市計畫法;再者,經營民宿被視為是農村發展與轉型的一種新 策略,因而涉及農委會所制定之農業發展條例、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最後,. 政 治 大 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以及財政部所訂定之相關稅法,包含房屋稅、地價 立. 民宿經營細節,包含消防安檢與課稅標準等,則涉及內政部所訂之消防法、各類. 稅及營業稅等。詳細論及民宿其相關事務法規,除上述發展觀光條例與民宿管理. ‧ 國. 學. 辦法外,若以民宿經營、建築、土地使用、部會職能、稅法五種分類法,可發現. ‧. 還有許多相關法制規範值得注意,以下就經營民宿可能設計之法律規範名稱做一. y. Nat. 列點,即便經營民宿者並非涉及所有法律規範,惟若清楚理解民宿業涉及法規,. er. io. sit. 可避免觸法(江大樹,2009)。表 2 為民宿業涉及相關法律規範,在民宿經營、 建築、土地使用、部會職能、中央地方權限與稅法大項分類中,可以觀察到經營. al. n. v i n Ch 民宿所牽涉之法律並非僅有上述最相關之發展觀光條例與民宿管理辦法, 舉凡土 engchi U 地利用、各式稅法…等都將是創立民宿者所需關心之法律規範。. 19.

(29) 表 2、民宿業涉及相關法律規範表 項目. 相關法律規範. 民宿經營. 民宿管理辦法、 各類場所消 防安全設備 設置標 準、商業登記法、優良觀光產業及其從業人員表 揚辦法、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溫 泉輔導及獎勵辦法、發展觀光條例裁罰標準。. 建築. 建築法、實施都 市計畫以外 地區建築物 管理辦 法、實施區域計畫地區建築管理辦法、農業用地. 政 治 大. 興建農舍辦法。. 立 都市計畫法、國有非公用土地提供開發案件處理. 土地使用. ‧ 國. 學. 要點、國有耕地放領實施辦法、原住民保留地開. ‧. 發管理辦法、原住民保留地各種用地申請案授權 事項及申請作業要點、非都市土地原住民保留地. y. Nat. 則。. n. er. io. al. sit. 住宅興建審查作 業要點非都 市土地使用 管制規. 部會職能、中央地方權限. i n U. v. 發展觀光條例(觀光局)、農業發展條例(農委. Ch. engchi. 會)、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地方制度法。. 稅法(國稅局). 土地稅法、所得稅法、營業稅法、房屋稅法。. 註:民宿在現行法規屬副業經營,且不須繳交營業登記稅。 資料來源:江大樹(2009)。觀光民宿管理之政府職能與角色分析。行政院研究 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編號 RDEC-TPG-098-003)。台北:行政院研究發 展考核委員會。 民宿創業者,須遵守與關心法制規範,藉以保護自身與消費者權益,另外也 可透過徹底了解條文內容,以尋求政府相關協助,得以使民宿發展更為良好。 20.

(30) 第二節 民 宿業創業 許多人心中都有個創業夢,不論是咖啡廳、服飾店、小吃店或是民宿。擁有 一間屬於自己的店,雖然辛苦但開心、工作雖多但不用看人臉色。創業不僅實現 自我夢想,也可創造就業機會。以下先就創業者進行定義,後探討創業動機、成 功創業決定因素及創業類型,最後以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將經歷那些歷程做一介 紹。 一、. 創業者定義. 立. 政 治 大. 定義創業者前,需要先了解創業定義,而在理解創業與創業者定義後,創業. ‧ 國. 學. 精神也是不容忽略之重要部分。以下,將分別討論創業定義、創業者定義與創業 精神。. ‧. 創業一詞由英文中的「entrepreneurship」翻譯而來,也作為創業精神之用。. y. Nat. sit. 創業即為創辦事業,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就業方式,也是創業者開始有了動機至實. n. al. er. io. 際行動以建構達成目標的過程(張偉雄、林子堯、徐瑞良,2012)。創業為企業. i n U. v. 家或企業的內在稟賦,是一種善於發現、創新和整合的能力,並能把這種能力付. Ch. engchi. 諸於企業運行當中的行動(林南宏、何慶煌,2007)。創業者除了承受高風險特 性外,還包含著強烈的創新意味(王一丁,2005)。創新意義為「將原來的生產 要素重新組合,藉由改變功能來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創造利潤」,而創業者就是 扮演將這些創新組合實踐的人(Schumpeter, 1934)。在創業中,除了創新以外, Dollinger(2003)另再提出創造力、資源的結合與新事業組織的成立,以及在 風險與不確定環境下的成長機會與能力同時也為創業的特徵。 創業者為了實現個人目標,而創辦新事業(李田樹譯,2000)。他們是企業 的創始者,透過自己的想法與努力工作開創新事業,包括新公司與組織中新單位 成立或提供新產品與服務等。實際上,創業本身就是種無中生有的歷程,透過此 21.

(31) 歷程,創業者的想法得以實現(劉常勇,2002)。在創業者的定義上,目前並無 完整且清楚的一套論述,學術界分別以不同角度來探討。如以經濟學觀點來說, 對創業者的界定強調資源、利潤;而心理學觀點則是強調個體的目的與動機;至 於管理學,則是探討資源運用的方式與達成目的的手段。基本上,學者對創業者 的定義,不一定會述及所有向度,而且即使是同一向度,在內容或程度上也會有 差異(林家五、黃國隆、鄭伯壎,2004)。Schumpeter(1934)認為「創業者即是 創新者」,所謂創業者即是能針對經濟環境中的各種變動情勢,創造出合宜的反 應措施,進而創造個人利潤與帶動經濟發展。而 Brandt(1987)認為真正的創. 政 治 大 (引自蔡明田、謝煒頻、李國瑋、許東讚,2008)。 立. 業者應是指「能在企業裡,不斷推動改革力量的人,並隨時準備面對不同的挑戰」. 在創業者定義的眾多分歧中,有學者提出三種解決方式:(一)直接採用熊. ‧ 國. 學. 彼得的定義,將焦點放在解釋創業的出現和創業現象上(Bull & Willard,. ‧. 1995)。(二)以公司做為主角,像 Shame(1974)的定義:「創業屬於企業管. y. Nat. 理的一環,專事新事業的投資,包括新公司的創立、較大組織中新單位的設立、. er. io. sit. 新產品與服務的提供」。(三)利用架構的方式分析,將創業者歸入個人層次, 以特質、能力等變項來指稱創業者,如 Carland, Boulton 與 Carland(1984). al. n. v i n Ch 曾說過創業者是:「建立和管理企業,並企圖使企業獲利及成長的人」 。即便「創 engchi U. 業者」的概念自約三世紀前早已被提出,但他們並不直接定義創業者,而是試圖 以各種面向解釋之(Gartner, 1985;Carsrud, Olm & Eddy, 1986)。 社會與企業經營管理觀念雖不斷演變,不過至今對於創業者仍未有一致性的 看法與定義(Brockhaus, 1981)。整理上述對創業者之定義,歸納出創業者主要 包含下列五項要素:(一) 創新、改革與創造;(二) 承擔不確定性之風險與 責任;(三) 規劃及管理新組織;(四)資源整合;(五)比競爭者更能搶得 先機。. 22.

(32) 在創業精神中,創新往往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Drucker(1985)指出創 新為創業精神的特殊工具,他藉著創新,把改變視為是開創另一事業或服務的機 會。創新是可以訓練、可以學習和可以實地運作,Drucker 亦指出創業精神為創 造新的滿足與新的需求。Dess, Lumpkin 和 Covin (1997)認為創業精神反應了 企業在達成目標的同時,對於創新性(Innovativeness)、預警性(Proactiveness)、 承擔風險(Risk-Taking)、自主性(Autonomy)及競爭積極性(Competitively Aggressiveness)所投入的傾向。而 Moon(1999)則以三構面來詮釋創業精神, 分別為(一)產品觀點:強調最終產出的品質,其中包括產品與服務。(二)過. 政 治 大 的傾向。另一方面,Cunningham 與 Lischeron (1991)則是將研究創業精神分 立. 程觀點:改進管理程序、跨組織間的溝通。(三)互動和行為觀點:指承擔風險. 為六大學派,分別為(一)心理特質學派:創業精神是驅動創業家所特有的獨特. ‧ 國. 學. 價值觀、態度,以及需求之具體表現。(二)大人物學派:創業精神是創業家一. ‧. 種直覺能力,具有第六感的特徵,是創業家與生俱來的本能。(三)古典學派:. y. Nat. 創業精神行為實際上也是一種創新的行為。(四)管理學派:創業精神是指創業. er. io. sit. 家個人具有組織、管理以及假設風險等特質。(五)領導能力學派:創業家是領 導者,他們有能力去調整他人的行事風格以因應人們的需求。(六)內部創業學. al. n. v i n Ch 派:創業精神在複雜的組織中具有極大的作用;組織間創業精神的發揮會促使獨 engchi U 立的單位去建立屬於自我的市場,以及擴展服務範圍。Pitt 和 Kannemeyer. (2000)則主張創業精神應由三個構面來詮釋,分別為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 (Tolerance of Ambiguity)、內外控(Locus of Control)以及對承擔風險的傾向 (Risk-Taking Propensity)。 由上述各論述可得知,創業精神之定義並非有統一之概述,惟各學派所述相 同為其對於創業精神之定義皆有願意承擔風險,其次則有創新與妥善管理組織之 特質。創業精神的意義至今仍眾說紛紜並未有一致的定義,並常與"創業者"混 為一談,且早期創業精神與創業者並未有明確的定義。因此,許多研究學者在界. 23.

(33) 定創業精神時多集中心力於創業者的共同人格傾向,如風險傾向、決斷性、成就 動機、內外控等(李自如、黃教文,2002)。總言之,創業為創業者透過展現創 新精神、承擔風險能力、規劃及管理新組織與資源整合,進行創業的一個過程。 二、. 創業動機 創業者前身分如為上班族,其之所以產生自行創業動機不外乎有下列數點:. 一、覺得雇主虧待他們。二、上司對自己的構想不予肯定,因而感到不滿。三、 具高度和自己強烈競爭的心理,追求「出人頭地」的夢想。四、實踐兒時便立下. 政 治 大 會因為承擔風險而興致勃勃,倘若第一次創業因成功而變得不再刺激,甚至會二 立. 的創業夢想。五、把創業當成娛樂,認為創業過程是種樂趣。六、天生喜好刺激,. 度創業。七、認為自己的事業是獨特的,不易使人了解,只好自行創業,以求自. ‧ 國. 學. 我實現。八、在企業中已發展至巔峰,用創業突破格局(田竹英,1992)。創業. ‧. 者之所以選擇創業,Sternberg 和 Wennekers(2005)認為係受到外在環境因素. y. Nat. 的變遷所影響,選擇創業只是一種職業選擇,因為自行創業的經濟收益遠高於受. er. io. 業,以改善生活。. sit. 僱的薪資收入;而從消極面來看,創業者則是因失業的關係,迫於無奈地選擇創. al. n. v i n C h 1986)分析創業動機,可將上述創業原因歸 以推拉理論(Gilad & Levine, engchi U. 納於推與拉中。「推」理論指的是人們因為一些負面因素,而激發創意的潛能,. 將個人推向創業的領域,這些因素如上述之「覺得雇主虧待他們」、「上司對自 己的構想不予肯定因而感到不滿」 、 「認為自己的事業是獨特的,不易使人了解, 只好自行創業,以求自我實現」與「失業」皆屬之。而「拉」理論指的則是:人 們基於外在的因素,如察覺一些事業有吸引力及潛在的獲利機會等,進而吸引個 人採取創業的行為,上述之「具高度和自己強烈競爭的心理」、「實踐兒時便立 下的創業夢想」、「把創業當成娛樂,認為創業過程是種樂趣」、「天生喜好刺 激,會因為承擔風險而興致勃勃」及「在企業中已發展至巔峰,用創業突破格局」. 24.

(34) 屬於拉理論範疇內。 創業不僅是創造自我就業、實現個人理想,有部分創業動機則是在追求一個 無形的夢想,因他們不追求金錢,金錢對於創業者而言只是附加的產物,重點在 於為了這個夢想所做的努力和企圖(陳鴻瑋,2006)。而創業除了有提高個人所 得,甚至改善家庭財務困境的可能,另外還能創造他人的就業機會,吸納失業人 口,降低失業率,擴大稅基等作用(王素彎,2011)。創業通常是在社會中出現 「改變」時,人們為了因應這些改變,而創造新穎與眾不同事物,如在全球化之 下,隨著產品銷售方式不同、國與國之間不再是遙遠的距離後,「創業」行為的. 政 治 大 產品生命週期縮短,企業若欲存活,快速回應市場與持續創新求變是重要決定因 立. 不斷增加(Drucker, 1985)。Dollinger(2003)指出在全球化市場的競爭下,. 素。許多大型企業已無法像往常般,持續佔有市場,而此時,具有高度靈活的新. ‧ 國. 學. 創事業,便藉由市場變化與新需求而快速竄起。創業開創商機、創造財富、帶動. ‧. 經濟成長,進而還促進產業多元發展(劉修祥、劉怡君,2012)。. y. Nat. 在美國約有八成以上的工作機會來自於新創事業(Birley, 1986),對此,馮. er. io. sit. 政、翟濤(2006)指出若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創業是發展經濟、拉動就業的 必然選擇。它不僅是解決了自身就業問題,還可再創造出數倍於自身的就業機會。. al. n. v i n Ch 另外,林南宏、何慶煌(2007)與鄧國良(2006)也指出新創事業是國家經濟的 engchi U. 活水,而創業是此活水的源頭,它可保持經濟成長、創造就業機會、使社會安定. 及提升產業競爭。除了對於社會經濟的貢獻與提供就業機會外,Schumpeter(1934) 更將創業定為是新資源組合的過程。總言之,創業動機驅使創業者進行創業,透 過創業,創業者除能提供多樣化的商品與服務,更可促進國際間的繁榮與競爭力 (洪德俊、黃冠傑,2001)。 三、. 成功創業決定因素 創業管理專家 Timmons(1999)將創業視為「機會、資源、團隊」三大要素. 25.

(35) 的結合。他認為,創業成敗的關鍵在於創業者如何在新事業發展過程中,調適、 平衡、整合「機會、資源、團隊」這三項要素。成功的創業者要能夠因應環境變 化與事業發展階段,適時調整他的角色與經營模式。成功創業的決定因素除 Timmons 提到的機會、資源與團隊使用外,Lussier(1995)則再指出影響創業成 敗的關鍵因素如資金取得、財務控制、創業經驗、事業規劃、市場機會選擇、創 業者知識能力、創業者個人特質、承擔風險意願、創業團隊成員素質、利益分享 機制、網絡資源關係、產品創意、經營管理、市場行銷、危機管理等十五項,另 創業者如何發現機會並掌握,也成為其是否創業成敗之因素,要想成為市場的領. 政 治 大 則最多只能成為市場的追隨者(劉萍萍,2006)。 立. 導者,就必須在只有部分訊息的情況下做出決策,若等到訊息幾乎完全後再決策,. 在民宿經營中,因民宿屬服務業,是種提供「個人特質」的服務業,而在各. ‧ 國. 學. 行業中,即便民宿發展日漸競爭畫,但創立民宿者唯情有獨鍾於民宿業。而個人. ‧. 特質具有長久影響一個人之行為,也影響著創立民宿者是否會採取行動進行創業. y. Nat. 並且承擔風險、克服困難;另發現機會能力因影響創立民宿者是否搶得市場先機,. er. io. sit. 早先一步於市場訊息未完全狀態下採許行動,比其他創業者擁有更多先機,是故 本研究特別針對「個人特質」與「發現機會能力」作探討:. n. al. (一)個人特質. Ch. engchi. i n U. v. 創業者個人特質在創業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個人特質具有持久性、一致 性,並深刻地影響個體的行為(Doutriaux,1992;陳家聲、吳奕慧,2007)。個 人特質有多種分類,非社經背景和動機層次的特徵都可稱為「個人特質」,包含 從待人處事到思考模式,都有不同的詞彙來描述一個人。本研究參考 Powell 與 Bimmerle(1980)的分類方式,將個人特質分為「人格特質」、「知識經驗」和 「價值觀」。 1.. 人格特質:McClland(1961)提出創業者對成就的需求較高,特徵是自我控制. 26.

(36) 、中度風險傾向,希望知道自己做事的結果等,而「成就動機」是這些特質的組 合。Mueller(1986)也指出創業者較一般經理人與科技人才有較強的成就動機。 Henshel(1971)則是認為成功的創業者是擁有創意,選擇突破現況,且願意承擔 估算過後合理的風險。創業是一種冒險行為,它伴隨著許多障礙與不確定性,因 此創業者必須具備承擔風險的性格,創業風險劃分為未知的風險、投入大量資源 的風險與承擔借貸(引自 Baird & Thomas, 1985)。概括來說願意承擔風險往往 是人格特質中能否成功創業的關鍵要素之一,這當中包括了運氣、時機、資金和 毅力(Nelson,1993)。. 政 治 大 有學者將經驗列為個人特性之一。Copper(1973)用「創業家育嬰室」 立. 2.. 知識經驗:創業前的經驗對創業是有助益的,這已在許多研究中發現,甚至. (incubator)來比喻先前工作經驗和創業的關係。華人在創業時也以轉入本行. ‧ 國. 學. 居多,創業前有相似或相當的工作經驗,可以獲得技術或是建立人脈(謝國雄,. ‧. 1993;汪青河,1991)。曾在中小企業有超過兩年工作經驗者,其創業動機較任. y. Nat. 職大公司者為強,後者較缺乏創業的動力與誘因;此外,若對先前工作的不滿意. er. io. sit. 度高,例如工作上的挫折、缺乏挑戰性,這些因素也是促成個人尋求開創新事業 的動力 (Gartner, 1988)。但是,先前的經驗對創業也可能有負面的效果,陳. al. n. v i n Ch 維新(1991)提到創業者的創業模式很容易受到先前經驗限制,而成為創業的阻 engchi U 礙。不過就整體而言,工作經驗對於創業之影響力會隨著創業類型的專業之提升 而越顯重要。 3.. 價值觀:當創業者決定創業時,就表示某些價值對創業家是比較重要的。黃. 炳滄(1993)認為台灣創業者重視三種價值觀:社會地位和權力、積極進取、出 人頭地,而從這些價值觀中,可以看出創業動機中的物質主義、家族主義對台灣 創業家的影響很大。 (二)發現機會的能力. 27.

(37) 為什麼創業者會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取決於其是否擁有發現機會的能 力。創業者通常是特立獨行的,他們能做出常人做不出的與眾不同決策。即使 創業機會存在,也只有能夠敏銳識別和捕捉到他的人才能夠得到第一桶金,正 是這種識別能力的差異才使得創業機會顯現出來,它對於大部分人都是不明顯 的(王一丁,2005)。機會是客觀存在於外在環境當中的市場缺口,每個人受 到資訊存量以及對於資源價值的主觀認知信念不同,進而將造成對機會的辨識、 發掘與確認在認知上的差異。更具體地說,機會與個人之間的連結,會受到個 人資訊差異、信念(belief) 以及資訊不對稱的影響(Shane & Venkataraman,. 政 治 大 用,再加上每個人對於資源價值的認定不同,而產生價值判斷與使用上的差別, 立 2000)。即便創業機會已出現,但仍只有少數人會知道哪裡有閒置的資源可使. 因此,在有限理性與資訊不對稱的狀況下,當個人擁有較多與創業相關的知識. ‧ 國. 學. 與資訊時,將能比他人有更高的能力去辨識出此創業機會(謝如梅、劉常勇,. ‧. 2009)。. y. Nat. 何謂創業機會?Timmons(1994)認為一個創業機會的特徵是具有吸引力、. er. io. sit. 持久性和適時性,並可伴隨著成為購買者或使用者創造或增加使用價值的產品 或服務。而我們若要做其是否為創業機會之驗證,前提必須是:. al. n. v i n Ch 先入者已在此市場上發展了一段時間,足以提供歷史數據供創業者參考。 engchi U. 1. 2.. 創業者已取得成功或失敗。因為,這意味著該市場是好的創業機會或不是。. 好的創業者往往是先知先覺者,在別人認為不是機會的市場中把握住創業機會, 得到第一桶金。為什麼是某些人而不是其他的人識別出這些創業機會?Shane (2000)歸納出兩點: 1.. 擁有率先掌握訊息的訊息先有權,依靠這些訊息,創業者可在大多數人未. 得到訊息的時候先人一步做出準確的判斷。 2.. 率先認識到機會的商業價值,把別人視而不見的創業機會牢牢把握住。. 28.

(38) 若無擁有上述兩點的訊息先有權與機會的商業價值,欲創業者也可具體透過 提升創業警覺能力,使自身更易把握住創業機會。創業警覺能力,是一種「對於 市場環境正確的感知,以及要素間的動態關係推論與解釋之認知能力」。透過提 升商品化知識、顧客問題知識、市場知識與技術知識四項知識的運用,將得以有 效讓創業警覺能力更敏銳(Marvel & Lumpkin, 2007)。 1.. 商品化知識:商品化知識是指個人擁有如何將產品技術轉變為實際商品之知. 識,此類知識與個人過去工作的專長領域有關,例如:創業者過去擁有化學材料 的產業背景知識,如果新的環保法規制訂將導致某些產業在化學材料使用上的改. 政 治 大 生新的應變方法。換言之,當個人擁有某種能夠將技術實際運用於符合市場需求 立 變,創業者將能比別人更早意識到此一變化趨勢及未來可能造成的影響,並且產. 的專業知識時,對於其所熟悉的領域,他將能快速且正確地瞭解市場變化,並將. ‧ 國. 學. 新資訊與其相關專業知識領域進行組合與詮釋,因此具有較高的創業警覺能力。 顧客問題知識:指個人擁有瞭解顧客需求的知識。由於顧客對於現有市場的. ‧. 2.. y. Nat. 產品或服務所面臨的問題,往往是目前市場上的需求缺口,若能理解顧客在使用. er. io. sit. 產品上實際會遇到的問題,將有助於發現到目前市場不均衡之處。例如:第一線 業務或銷售人員往往能從實際與顧客互動的機會中,理解顧客真正所需要的產品. al. n. v i n Ch 與服務,不僅能得知現有市場的不足,以提升感知能力,而且經由此類經驗所累 engchi U 積的顧客問題知識,亦將有助於個人打破過去的商業模式,提升創業警覺能力, 進一步創造更好的解決之道。 3.. 市場知識:指個人擁有瞭解特定市場運作的知識。此處所指的特定市場包含. 產業現有市場狀況、上下游廠商的關係、成本結構、整體發展情形等知識,這類 知識通常專屬於某類產業,外行人不容易瞭解。例如:曾經擔任高階管理者之創 業者,藉由理解特定產業的發展及特殊上下游結構關係,將可較為輕易地掌握住 大環境變化、產業脈動等資訊,進而更快速與準確地感知與解讀資訊的內涵,並 預測未來市場發展趨勢,因此具有較佳的創業警覺能力。. 29.

(39) 4.. 技術知識:個人擁有瞭解技術研發、產品是如何被生產、製造出來,或是新. 的材料如何被使用在生產過程、如何獲得材料的來源等知識。技術知識的突破往 往是劇烈式創新(radical innovation)的來源,因此擁有技術知識者對於其專長 領域之技術具有很高的敏銳度,一旦有新奇技術出現,將能比他人更快瞭解此技 術可能的發展與運用。許多創業機會牽涉到複雜的專業技術知識,因此,相較於 不瞭解如何研發及使用技術的外行人,具備該產業所需技術知識的個人將能利用 認知模式來連結市場上複雜且分散的資訊,形成較高之創業警覺能力。 由上述可知,創業者若欲擁有發現機會的能力,最主要受到訊息先有權、率. 政 治 大 將能以自身感知進行判斷,而在在新事件發生或市場改變時,先他人一步有所行 立. 先認識機會的商業價值及創業警覺能力所影響。在判斷是否為創業機會時,他們. 動,把握住先機,得以成為成功之創業者。. ‧ 國. 學. 四、. 創業類型. ‧. y. Nat. 創業類型依創業形式區分之,如模仿過往成功企業類型、以自身之創新想. er. io. sit. 法開創新事業…等。Ucbasaran, et al.(2001)將創業者類型分為五種類型: (一)創立者(nascent):想要建立新企業的個人。. al. n. v i n Ch (二)初學者(novice):之前沒有任何創業經驗,包含企業的創辦人,繼承人 engchi U 或關於購買之業務。. (三)習慣者(habitual):過去有經營企業的經驗。 (四)連續者(serial):過去曾賣或關閉自行創立之公司,又繼續經營其他企 業。 (五)組合者(portfolio):個人持續經營所創立的公司,但是後續亦經營其 他企業。以上五種類型顯示擁有不同背景,對於新創事業之經營將有著重大的影 響。另,Christian 與 Julien(2001)認為創業依其市場與個人之影響程度,可 區分四種類型,分別為: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亞洲‧矽谷學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訊工業策進會 產業人才投資方案.

為促進勞動供需平衡、協助國民充分就業、充分運用人力資源,基於「就業服

為促進勞動供需平衡、協助國民充分就業、充分運用人力資源,基於「就業服

為促進勞動供需平衡、協助國民充分就業、充分運用人力資源,基於「就業服

為促進勞動供需平衡、協助國民充分就業、充分運用人力資源,基於「就業服

為促進勞動供需平衡、協助國民充分就業、充分運用人力資源,基於「就業服

為促進勞動供需平衡、協助國民充分就業、充分運用人力資源,基於「就業服

為促進勞動供需平衡、協助國民充分就業、充分運用人力資源,基於「就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