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審核的效果評估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審核的效果評估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張奕華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審核的效果 a 評估之研究 v i l C n U hengchi. 研究生: 研究生:陳立光 撰 中華民國九十九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 九十九年七月.

(2) 謝 誌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瞬之間,我也在政大待上了七個年頭了…在這一生 中,七年也是一段不短的時間了。回首來時路,一幕幕的場景,都記錄在我的腦 海之中,好似昨日,我懷念也珍惜-這形塑我社會人格的大學和埋藏在此的回憶。, 在求學的過程中,有許多朋友的陪伴、老師的教導,這些都值得在謝誌中予以記 錄,以茲紀念! 研究所的時光是人生中重要的階段,讓我歷練許多人情世故、社會現實,在. 政 治 大 統計的概念、用途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脫離了大學修教育統計後的「習得無助 立. 碩班的旅程中總算回應了對自己的期許,在各所中學習了自己嚮往的知識,對於. ‧ 國. 學. 感」 。本論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張奕華老師,承蒙您的指導,在專 業知識、生涯規劃、做人處事上多有提點,在我面對困難時總是提供最有力的幫. ‧. 助;口試委員張芳全老師和郭振雄老師在論文方面不吝大力斧正,提出諸多寶貴. sit. y. Nat. 的意見,給予最實際的建議!在碩班的旅程中,秦夢群院長、吳政達所長、陳木. n. al. er. io. 金老師、黃秉德老師、陳彩稚老師、翁永和老師的殷殷教誨,使我在浩瀚之學習. i Un. v. 生涯獲益良多,在此獻上最衷心的感謝!次之,研究所的同窗,健諭、正一、秉. Ch. engchi. 彰、為國、維禎、孟慧、念芷、佳娟等的彼此惕勵,耕讀學社的文章校長、慶林 校長、宏杰主任、穗珍校長、怡卉學姐的指教和鼓勵,使得每次的讀書會都是效 率的展現!其次,易聰在法律問題上的解惑、承宗在忙碌生活中提供的娛樂、琇 穗姐的鼓勵、莊姐在行政事務上的熱心協助、鄭經理和謝協理在職涯規劃上的指 引和協助,千言萬語化為一句最真誠的感謝! 最後,感謝我的父母,總是過份擔心他們的兒子,最近的「好消息」 ,是我 可以回報的萬一。還有親愛的亞璇,謝謝你的陪伴,總是很努力的為我祈求,所 以我也要好好謝謝你!接下來,往人生下一階段的旅程邁進吧!.

(3) 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審核的效果評估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英國於 2005 年停止對大學實施教學評量、由審核的方式取 代之後的具體成效。本研究使用資料包絡分析法對於英格蘭 64 所大學的運作效 率進行分析,投入指標係取自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包括核心教學經費、 擴大參與經費,以及研究經費補助。在績效指標的選取上,本研究選取英國高等 教育撥款委員會轄下的表現指標管理小組所公布的五項績效指標,包括擴大參與、. 政 治 大. 非延續率、學位完成率、研究產出及畢業生就業率做為大學之績效指標,本研究. 立. 尚由文獻探討找出高使用頻率的教育指標系統,描繪出最真實的英國高等教育成. ‧ 國. 學. 果之現況。瞭解英國各大學在實施機構審核後之績效指標變化。此外並以 Kruskal-Wallis 檢定、Mann-Whitney 檢定,探討英國傳統大學、近代大學、新大. ‧. 學等類型之校院的差異與發展趨勢,最後提出結論和建議。. sit. y. Nat. io. al. n. 1.. er. 本研究之五項重要的實證結果如下:. i Un. v. 英國大學總體經營無效率的主要導因於「規模因素」 ,以規模報酬觀之,則. Ch. engchi. 缺乏規模效率遞增的大學、半數以上的院校均已步入規模效率遞減的衰退之 路,在規模的擴張上應加以節制。 2.. 由敏感度分析發現, 「生均核心教學經費」的敏感度最高,為影響辦學績效 之關鍵因子。. 3.. 在「師生比」和「課程完成率」兩個指標上,前者出現了兩極化的現象,後 者則在三個類型的大學之間出現了明顯的落差。. 4.. 前身為技術學院的新大學,在純粹技術效率變動值衰退的比例較高,顯示資 源的管理能力較差,資源閒置和誤用的情況較其他大學為高,此可能和新大.

(4) 學普遍立校不久的因素有關。 5.. 由平均技術變革可知,大學的生產過程產生了質變,生產技術逐年向上提昇, 顯示大學可能是引進一個新的制度,使得介於投入和產出之間的過程運作得 更有效率。. 關鍵詞 關鍵詞: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機構審核、 機構審核、效果評估、 效果評估、資料包絡法、 資料包絡法、麥氏指數.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5) A Study of the Effects and Implications of Institutional Audi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at probing into the effect and efficiency of the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since the authority itself launched institutional audit in 2005.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政 治 大.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64 universities in England. The input indicators. 立. were derived from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in England. ‧ 國. 學. (HEFCE). There were three categories including core funding, widening participation finding, and research funding. As to the output indicators,. ‧.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PIs) issued b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y. Nat. io. sit. Steering Group (PISG) were applied practically in this study. The PIs. er. consisted of five elements: widening participation, non-continuation rates,. n. a. v. module completion rates,lresearch outputs, and employment rates. ni C. hengchi U. Otherwise, this study also included some highly-quoted input and output indicators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Ultimately, to conclude, this study wondered the difference in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fter the institutional audit launched in 2005. In addition to DEA, Kruskal-Wallis test and Mann-Whitney test were also applied to probe into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ree various kinds of universities in the UK. As a result, there were a few empirical outcomes as follows:.

(6) 1. The cause of universities management inefficiency is the scale factor. Above half of universities are stepping into the way of 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which means they should bring their scales under control . 2. As the result of sensitivity analysis, teaching funding per student is the most critical of all indicators. 3. Teacher student ratio and module completion rate are not distributed normally in this study, the former is bimodally distributed, and the lat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with obvious gaps between each other.. 立. 政 治 大. 4. The new universities, or the former polytechnics, decline in the value. ‧ 國. 學. of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 This reveals that they perform. sit. Nat. comparatively.. y. ‧. worse than other universities in the aspect of resource management. io. er. 5. Observing from the average technical change, there is a intrinsic improvemen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universities, which has the a. n. iv l C n production techniques make by year and thus transforms h progress e n g c year hi U the input resources into the output outcomes more efficiently..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audi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lmquist index.

(7)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政 治 大 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意義、發展與類型.............................................. 11 立. 資料包絡分析法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麥氏生產力指數與相關研究.................................................................. 29. 第四節. 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的實施情形.............................................. 35. 第五節. 高等教育評估指標.................................................................................. 49. 第六節. 評估指標的選擇...................................................................................... 54. ‧. ‧ 國. 學. 第二節. n. er. io. sit. y. Nat. al. i Un. v.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證 ......................................................................................... 61. Ch. engchi.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樣本.................................................................................................. 62. 第三節. 投入變項與產出變項之衡量.................................................................. 64. 第四節. 實施程序.................................................................................................. 66.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 67.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 69 第一節. 英國大學基本資料與討論...................................................................... 69. 第二節. 資料包絡法實證結果分析與討論.......................................................... 79 i.

(8) 第三節. 效率變動趨勢分析.................................................................................. 86. 第四節. 各類型大學院校發展趨勢分析..............................................................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1 第一節. 結論........................................................................................................ 101. 第二節. 建議........................................................................................................ 104. 參考文獻.................................................................................................................... 10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 107. 政 治 大 附錄............................................................................................................................ 117 附錄 立 貳、英文部分 ........................................................................................................ 112.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Un. v.

(9) 表次 表 2-1 認可制與品質保證制之比較 ......................................................................... 15 表 2-2 高等教育績效投入與產出指標 ..................................................................... 22 表 2-3 麥氏指數大學績效相關研究 ......................................................................... 33 表 2-4 英國各地區的高等教育撥款單位與教育主管部門 ..................................... 38 表 2-5 機構審核實施的主要工作內容 ..................................................................... 39 表 2-6 機構審核內容與本研究指標之對照 ............................................................. 43. 政 治 大. 表 2-7 大學績效投入指標整理 ................................................................................. 55. 立. 表 2-8 大學績效產出指標整理 ................................................................................. 59. ‧ 國. 學. 表 2-9 本研究投入與產出指標 ................................................................................. 60. ‧. 表 3-1 研究樣本 ......................................................................................................... 62. y. Nat. er. io. sit. 表 3-2 投入指標操作型定義 ..................................................................................... 64 表 3-3 產出指標操作型定義 ..................................................................................... 65. al. n. iv n C hengchi U 投入指標敘述統計 ......................................................................................... 69. 表 4-1. 表 4-2 產出指標敘述統計 ......................................................................................... 72 表 4-3 投入項與產出項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矩陣 ................................................. 77 表 4-4 各校優劣勢項目統計(投入指標) ............................................................. 82 表 4-5 各校優劣勢項目統計(產出指標) ............................................................. 84 表 4-6 大學績效變動分析結果整理 ......................................................................... 89 表 4-7 大學績效變動分析結果整理(使用機構審核指標) ................................. 90. iii.

(10) 表 4-8. 2003-2007 年 Kruskal-Wallis 差異檢定整理..…………….…..……….….89. 表 4-9. 2004 年 Mann-Whitney 兩樣本檢定整理…...………..……..………….….92. 表 4-10. 2005 年 Mann-Whitney 兩樣本檢定整理…………………..………….….93. 表 4-11. 2006 年 Mann-Whitney 兩樣本檢定整理…………………..………….….93. 表 4-12 各類型大學 DEA 平均值整理……………………………..…...………….94 表 4-13 各類型大學 DEA 結果整理……………………………..…...……….…….9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Un. v.

(11) 圖次 圖 1-1 研究步驟 ........................................................................................................... 8 圖 2-1 英國本地學生數 ............................................................................................. 13 圖 2-2 台灣本地學生數 ............................................................................................. 13 圖 2-3 CCR 和 BBC 模式之比較 ............................................................................... 19 圖 2-4 產出導向技術效率變動 ................................................................................. 30 圖 2-5 產出導向技術變革變動 ................................................................................. 31. 政 治 大. 圖 3-1 研究架構 ......................................................................................................... 61. 立. 圖 4-1 高等教育創新經費與教師數增幅比較 ......................................................... 71. ‧ 國. 學. 圖 4-2 單位教師研究經費次數分配 ......................................................................... 75. ‧. 圖 4-3 單位教師所獲得之外界研究經費及契約次數分配 ..................................... 75. y. Nat. n. al. er. io. sit. 圖 4-4 教師平均發表論文數次數分配 ..................................................................... 76. Ch. engchi. v. i Un. v.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近年來,各國高等教育急速擴充,使得許多國家高等教育性質已從大眾化走 向普及化,在這種發展過程中,關注的焦點也從「入學機會」(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擴展至「品質與績效責任」(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王如哲,2009) 。 隨著大學數量的增加,為了確保大學教育的品質,相對應的品質保證制度也隨之. 治 政 興起;首先,1987 年由歐洲執行委員會執行的「伊拉斯莫斯計畫」 (Erasmus Plan), 大 立 可說是歐洲第一個有關高等教育的重要計畫,其主要目的在於鼓勵和贊助歐洲各 ‧ 國. 學. 國之間大學學生的流動,期能藉此提昇大學學術水準和學生的素質(楊瑩,. ‧. 2008a)。接下來,1992 年歐盟成立後,為了增加歐洲學生的流動和就業能力,在. sit. y. Nat. 1998 年的「索爾本宣言」(Sorbonne Joint Declaration)中,除持續呼籲建構一個歐. io. er. 盟國家一致性的學位整體架構外,並建議歐盟會員國建立「歐洲高等教育區」. al.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EHEA ),藉以增強各國的國家認同和促進彼此. n. iv n C 的利益。然而,在建立「歐洲高等教育區」並使學生的學分能在歐洲全境的高等 hengchi U 教育機構累積和轉換之前,必然要在歐洲各國品質紛異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上建立 一品質保證的機制,因此 1999 年「波隆納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即著眼於 此,強調各國建立其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的重要性(楊瑩,2008a) 。不論「索 爾本宣言」或「波隆納宣言」 ,英國皆是原始簽署國之一,後者則歷經布拉格宣 言、柏林公報、柏根公報及倫敦公報,截至 2009 年,已有 46 國簽署參與。 英國高等教育傳統上自主性甚高,大學的運作和教育的品質皆不受政府的管 轄,然而近年來透過政策的發展,包括 1988 年《教育改革法》 (the Education Reform Act)、1992 年《擴充及高等教育法》(the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Act),將傳 1.

(13) 統上屬於擴充教育的技術學院升格為大學,並設立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HEFC)以競爭性經費的方式補助新、舊大學,無形中 也加強了政府對高等教育的介入和控制(劉秀曦,2008a) 。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瞬 息萬變,因此,瞭解英國高等教育和其品質保證制度的發展,包括其受波隆納宣 言的影響,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方式包括教學評量和研究評量,在制度上分由不同 的單位負責,前者由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QAA)負責評 量,後者則由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設立和資助的研究評量作業小組(Research. 政 治 大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s)基於對大學自主的尊重,自 2005 年開始終止 立. Assessment Exercise, RAE)負責進行(楊瑩,2009) 。然而英國教育和技術部. ‧ 國. 學. 學科層次(subject level)的教學評量,改以「機構審核」(institutional audit)的方式 取而代之。然而此一僅對高等教育之活動進行事後的審核,似與今日我國對高等. ‧. 教育仍傾向外部評鑑,且評鑑結果甚至與大學退場機制相關之趨勢有所不同,吾. sit. y. Nat. 人不禁要問:在英國政府尊重大學自主的同時,大學是否亦能擔負起應具有的績. n. al. er. io. 效責任?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Ch. i Un. v. 近年以來,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國際競爭的壓力日益增加,世界主要先進國. engchi. 家有感於國際競爭力的壓力,紛紛將企業成本效益、品質管理等觀念,用於高等 教育機構的經營,同時成立各種高等教育評鑑暨認可機構,辦理評鑑工作。當前 我國高等教育亦面臨學校過度膨脹、國際化與人口少子化的壓力,致力於提昇品 質及發展特色,已經成為學校經營的重要課題(吳清山,2006) 。本研究旨在探 討並瞭解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及其實施「機構審核」之成效,而「機構審 核」的目的在於確定在一高等教育機構中,其品質控制或品質保證的作法有一令 人滿意的程序,並由政府把關進行審核,也就是說,不以直接的評鑑,而以間接 的「審核」對大學的品質控制或品質保證機制進行評量。此一作法顯然與我國「評 鑑結果與退場機制掛勾」的作法不同,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尤其在我 2.

(14) 國面臨國際化的同時,以本研究的結果作為我國未來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借鏡, 希冀找出適合我國的評鑑策略,進而提昇大學教育品質,強化大學競爭力,此為 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三。.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如下: 一、分析英國各大學校院之相對效率值。 二、探討各大學校院經營績效變動情形,了解大學的資源使用效率是否改善。 三、分析英國各大學校院類型(傳統大學、近代大學、新大學)的發展趨勢。. 治 政 四、綜合研究結果,做為我國高等教育評鑑政策擬定之參考。 大 立 ‧ 國. 學.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進一步要研究之問題如下:. sit. y. Nat. 一、英國各大學校院之相對效率值為何?. io. er. 二、英國大學校院生產技術的變動情形為何? 三、英國各大學校院之發展趨勢為何?. n. al. Ch. engchi. 3. i Un. v.

(1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主要名詞之意義界定如下:. 一、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廣義而言,指的是一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礎之上的進階專業教育, 藉由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進階的學習和研究,有助於培養知性文化、促進社會 進步,以及同時裨益個人、社會和國家(UNESCO, 2009)。1964年至1992年二元 制時期的英國高等教育包含自主部門的大學與公共部門的多元技術學院兩大體. 政 治 大 的高等教育包含英國的傳統大學、六十年代因應二戰後高等教育普及化需求設立 立. 制。1992年回歸為單軌制之後,原本的多元技術學院升格成為大學。本研究所指. ‧ 國. 學. 的近代大學,以及九十年代由多元技術學院升格的新大學等三大部分,至於實施 成人教育的開放大學則不在討論之範疇。. ‧. 二、機構審核. sit. y. Nat. n. al. er. io. 機構審核的主要作法為政府對各高等教育機構所規劃的自我評鑑機制進行. i Un. v. 把關,確認其是否能確保高等教育品質。因此,機構審核的目的在於確定在一高. Ch. engchi. 等教育機構中,其品質控制或品質保證的作法有一令人滿意的程序;換言之,機 構審核關心的議題包括:受評機構是否有一品質控制或品質保證的目標與作法、 其作法是否設計周延、使人滿意,以及受評機構的自我評鑑結果是否合理。此一 措施為政府尊重大學自主,不以直接的評鑑,而以間接的「審核」對大學的品質 控制或品質保證機制進行評量。. 4.

(1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採用資料包絡分析法和麥氏指數分析法,分別敘 述如下:. 一、資料包絡分析法 資料包絡分析法適應用在多元投入和多元產出資料的一種數學規劃模式,其. 政 治 大 units, DMUs),績效評量係在相同投入項和產出項指標中執行。 立. 目的在於衡量每個單位之相對效率,選出較有效率的決策單位(decision making. ‧ 國. 學. 換言之,資料包絡分析法可同時處理多項投入(input)和產出(output),由於該 分析法所得出的效率前緣,是由各個受評單位最有利的條件下之組合線,因此,. ‧. 以此線作為其他單位目標,既有相互比較的功能,而且分析之結果也比較能使各. y. Nat. io. sit. 單位願意接受。另外,DEA 尚可評估個受評單位在不同時期的「績效」 ,從各時. n. al. er. 期發展的過程中還可以看出該受評單位是否已有進步、或退步等情形。. C 二、麥氏生產力指數分析法h. engchi. i Un. v. 使用 CCR 模式或 BCC 模式進行效率分析時,均立足於單一的期間或年度, 因此若需要瞭解同一個 DMU 在不同的時期裡,技術變遷與總要素生產力的關 係,則應使用麥氏生產力指數(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MPI)分析來了解 DMU 的總要素生產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的變動情形。. 5.

(17) 三、Kruskal-Wallis 檢定、Mann-Whitney 兩樣本檢定 由於 DEA 所求出之績效值是在不預設函數型態下所求出的,且資料為獨立 樣本,因此在檢定方面,應使用無母數檢定方法 Wilcoxon rank sum 檢定、 Mann-Whitney 檢定、Kruskal-Wallis 檢定,但因欲比較的組數為三組且樣本數彼 此不相等,因此應先以 Kruskal-Wallis 檢定來進行分析,若達顯著表示三組之間 存在顯著之差異,再以 Mann-Whitney 檢定進行兩樣本的比較,瞭解各類型大學 校院之差異與發展趨勢。. 貳、研究步驟. 立. 政 治 大. 本研究之步驟分為準備階段、分析階段和完成階段,分別說明如下:. ‧ 國. 學. 一、準備階段. ‧. (一) 確定研究主題及範圍. sit. y. Nat. 廣泛閱讀教育時事、教育趨勢,以及結合研究者個人興趣,選定研究主題,. n. al. er. io. 並和指導教授進行討論和溝通,確認研究的可行性。本研究蒐集國內外論文、期. i Un. v. 刊、會議論文、組織資料等文獻,探討英國高等教育實施機構審核的相關研究與. Ch. engchi. 文獻,以擬訂研究架構及研究目的。 (二) 撰寫研究計畫. 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方法等,擬定初步的研究計畫,並參 考國內外之研究資料,勾勒本研究之藍圖。 (三) 相關文獻的探討 研究者依據研究主題所牽涉到的內容,進行相關文獻的蒐集和探討,本研究 的主題為「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審核的效果評估之研究」 ,因此本研究以英國高等 教育品質保證制度之發展現況、教育成果評估架構、大學績效評估指標為文獻探. 6.

(18) 討的範疇。. 二、分析階段 (一) 設定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為資料包絡分析法,此研究方法係用以分析受評單 位在不同時期的「績效」 ,並從各時期發展的過程中瞭解該受評單位是否已有進 步、或退步等情形。 (二) 實證結果與分析. 政 治 大. 資料蒐集完成並加以整理後,使用 DEA 軟體,就所蒐集到的研究資料進行. 立. 資料處理及分析。. ‧ 國. 學. 三、完成階段. ‧. (一) 歸納整理,提出結論與建議. sit. y. Nat. 經由 DEA 分析的結果,由研究果歸納並整理研究結果,並依據結果提出建. n. al. er. io. 議,作為撰寫論文的依據。 (二) 修正論文及印製論文. Ch. engchi. i Un. v. 在歸納整理後,由研究者進行修改,最後完成論文並印製之。本研究之章節 安排為: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文獻探討;第三章為研究設計與實施;第四章 為研究結果與討論;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研究步驟如圖 1-1 所示:. 7.

(19) 確定研究主題及範圍. 撰寫研究計畫. 相關文獻探討. 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 資料包絡法的理論. 高等教育評估. 制度之發展現況. 和相關研究. 指標. 政 治 大. 立. ‧. ‧ 國. 產出指標定義. 學. 投入指標定義. 設定研究方法. n. engchi. 實證結果與分析. 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步驟. 8. er. io. Ch. sit. y. Nat. al. 資料分析. i Un. v.

(2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之樣本係取自時代雜誌 2009 年英國英格蘭地區大學排名,共計有 64 所大學院校,本研究以之做為決策單位進行效率分析,且樣本數的選取符合所選 取之 DMU 個數最好為 I/O 變數總和兩倍以上之 DEA 經驗法則。本研究並將 64 所學校分為傳統大學、近代大學、新大學(技術學院升格)三類。. 二、就研究內容而言.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本研究旨在瞭解英國 2005 年實施「機構審核」,取消政府對大學的直接評. ‧. 鑑之後,各大學在績效指標上的表現,探討此一高等教育之政策的成效為何?最. sit. y. Nat. 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各大學自我管制的成效,並以此政策經驗做為我國高等. io. al. n. 貳、研究限制. er. 教育政策之參考。. Ch. engchi. i Un. v. 一、研究樣本的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資料取自於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HEFCE)和英國高等 教育統計局(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HESA),以英格蘭的 64 所大學為 研究樣本,不包含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三個地區的大學。因此,在研究結 果的推論上有所限制,此為本研究限制之一。. 9.

(21)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資料包絡分析法的應用範圍雖然廣泛,然而免不了仍有以下使用上的限制 (薄喬萍,2007) :包括投入及產出的數據資料須非常明確,不適用類別變項 (categorical variable)或虛擬變項(dummy variable),否則評估結果將有偏差;受評 單位之間要求「同質性」 ,亦即,性質不同的各種單位不宜相互比較;DEA 所評 估出的結果,是個單位之間的相對效率,並非絕對效率,因此,不宜將所評估的 「相對效率」做為絕對值使用;對於資料數據極為敏感,因此,所欲評估的資料 應求正確無誤。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皆為連續變項(continuous variables),將大學. 政 治 大. 放在齊一的平台上予以比較,缺乏對大學功能的分工、專門領域的專精之考慮,. 立. 如著重社會學研究的大學即不能與自然科學研究的產出等量齊觀,此為本研究限. ‧ 國. 學. 制之二。. ‧. 三、研究資料的限制. y. Nat. io. sit. 本研究的產出指標「單位教師平均發表論文」使用 ESI 資料庫,ESI 論文統. n. al. er. 計資料庫雖在近年來評鑑大學教師研究產出時有其功能,但亦有許多的限制,率. Ch. i Un. v. 如僅呈現總被引次數前 1%的科學家和機構、前 50%的國家和期刊、僅收錄 SCI. engchi. 和 SSCI 之期刊、為包含 A&HCI 之期刊,使得社會科學文獻收錄有限等,都是 以 ESI 資料庫衡量研究產出的限制。. 10.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 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意義、 意義、發展與類型 發展與類型 壹、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意義 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意義 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係指品質稽核人員定期性地針對產品或服務之 流程與產出,檢核是否符合既定的要求和規範,以監控和改進產品或服務,並有 效確保產品或服務的品質(吳清山、林天祐,2006) 。 Brown 則將品質保證定義 為所有能予人充分信心之計畫性和系統性活動,且讓人相信該活動之產品或服務. 治 政 能滿足人們對品質之特定要求。UNESCO(2007)亦將品質保證定義為由專業人 大 立 員評鑑高等教育系統、機構、學程品質的連續性過程,包括評量(assessing)、監 ‧ 國. 學. 督(monitoring)、保證(guaranteeing)、維持(maintaining)及改進(improving),重視. ‧. 高等教育機構的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和自我改進,並在一合適且一致的標準. sit. y. Nat. 下由專業人員進行判斷,最後將結果向大眾公布。換言之,機構審核關心的議題. io. er. 包括:受評機構是否有一品質控制或品質保證的目標與作法、其作法是否設計周 延、使人滿意,以及受評機構的自我評鑑結果是否合理。. n. al. Ch. engchi. i Un. v. 隨著社會大眾對教育品質的要求,以及教育市場的競爭,品質保證已經成為 現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吳清山、王令宜,2008) 。如全美三千多所 大學院校共同組成的「高等教育認可協會」(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CHEA),積極制定和研究評鑑方法及標準等重要規範,作為所屬評鑑機構評鑑學 校整體表現的依據,以確保高等教育的品質;此外,歐洲對於高等教育品質的重 視亦不遑多讓,2000 年歐盟成立「歐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網絡」 (European Netwo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ENQA),2004 年改稱為「歐洲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仍稱為 ENQA),負責推動歐洲高等教育機構有關品質保證的相關活動、經驗和 11.

(23) 典範的分享以及合作,如英國品質保證局(QAA)、法國科學研究暨高等教育評鑑 局(Agency for Evaluation of Research and Higher Education,法文為 Agence d’Évaluation de la Recherche et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AERES)(楊瑩, 2008a)、芬蘭高等教育評鑑協會(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ouncil, FINHEEC)、挪威教育品質保證局(Norwegian Agency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 NOKUT)等皆為其會員之一。. 貳、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發展 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發展 「品質」雖可說是高等教育最為重視的議題之一,但傳統上,高等教育機構. 治 政 比較注重其「內在功能」(internal function)的彰顯,而 「公共功能」(public function) 大 立 則相對較不受到重視;換言之,其關注的焦點乃在於其「內在品質」(internal ‧ 國. 學. quality),而非「外顯品質」(extrinsic quality)(吳清山,2009) 。所謂高等教育機. ‧. 構的內在品質,係指其對真理知識追求的理想和目標,而評估其達成程度的方. sit. y. Nat. 式,亦通常由高等教育機構內的學術社群來負責,評估的結果僅作為機構本身改. io. n. al. er. 進之參考,並不對外公開。. i Un. v. 另一方面,由於傳統上高等教育並未被一般民眾要求對其外在社會負起責. Ch. engchi. 任,故其社會上的「公共功能」多未能發揮;換言之,高等教育機構的外顯品質 長期以來受到忽視。此種情形導致許多人士誤認為:高等教育的品質向來未受到 應有的重視。事實上,品質一直都是學術傳統的一部分,只不過其「內在品質」 的導向,造成外界的誤解。直到晚近,由於論者強調高等教育外在之社會「公共 功能」 ,才引起各界對品質的明顯注意(蘇錦麗,1997) 。 綜上所述,國際間對高等教育品質的關切,並非一種新觀念或新作法,而是 由於晚近對高等教育績效責任的強調,因此導致世界各主要國家如火如荼地從事 品質評估體制的建立與調整之相關工作,期能藉由採取評鑑的手段,做為解決教 育經費緊縮困境,促進資源有效的利用,除了解決教育經費緊縮困境之外,也能 12.

(24) 培育一流且有特色的大學,尤其近年來高等教育受教人數大幅增加,英國從 1998 年的 234,847 人增加至 2008 年的 534,670 人 (圖 2-1) ,我國也從 1998 年的 915,921 人增加至 2009 年的 1337,455 人(圖 2-2) ,學生數量的大幅上昇,稀釋了高等教 育資源,因此在此時空背景之下,對於高等教育品質的關切,實是一重要的議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n. al. er. io. sit. 圖 2-1 英國本地學生數. Ch. engchi. 圖 2-2 台灣本地學生數. 13. i Un. v.

(25) 参、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的類型 品質保證和評鑑之差別往往使人混淆不清,事實上,品質保證的範圍較為廣 泛,除了包括下價值判斷、將受評機構劃分等第的「評鑑」外,尚包括認可、審 核等舉措(呂美嫻,2006) ;至於評鑑,除了作為品質保證制度的一環外,有時 我們亦將認可、審核等牽涉訪評委員「價值判斷的歷程」 ,通稱為評鑑 (evaluation),英國則稱為評量(assessment)(姜添輝,2009)。 根據蘇錦麗(1997)的分類,係以品質控制的方法做為分類的標準,分為評 鑑、認可制度(accreditation system)、品質保證等三種,詳述如下:. 政 治 大. 一、評鑑. 立. 評鑑係指對於教育現象或活動,透過收集、組織、分析資料,加以描述與價. ‧ 國. 學. 值判斷的歷程(秦夢群,2008b)。若以評鑑的對象來區分,可以區分為機構評 鑑(institutional evaluation)與專業領域評鑑(program evaluation),前者係指以整體. ‧. 學校為對象之評鑑,後者則是以某一專業領域、學院、系所、學門或學成為對象. y. Nat. io. sit. 之評鑑(蘇錦麗,1997);若以評鑑的目的來區分,則可歸納為「績效導向」. n. al. er. (accountability-oriented)與「改善導向」(improvement-oriented)的評鑑,但以採取. Ch. i Un. v. 改善導向的評鑑為主流;至於績效導向評鑑,則以英國的「研究評鑑」(Research. engchi. Assessment Exercises, RAE),以及法國的大學評鑑最為著稱。. 二、認可制度 認可主要是採取同儕評鑑,以確認機構是否具備特定地位的檢核方式,評鑑 結果通常都是「通過」或「不通過」兩種。這原本屬於美國高等教育評鑑的特色, 90 年代末期因為知識社會的興起,使得人力資本與高等教育機構的效率成為社 會關注的焦點,認可制便開始在歐盟備受重視。然歐洲的「認可」方式和美國的 最大差異,在於執行機構,美國是由非官方的學術團體負責,歐洲則是由政府或 獲得政府補助的機構負責執行。 14.

(26) 三、品質保證 品質保證運用到高等教育上,則指的是大學院校秉持品質保證之精神,將強 調效率和績效的經營管理模式落實到本身的經營管理,其類型可分為「內部品質 保證」和「外部品質保證」,前者係指在受評機構的內部品質保證標準上,應針 對學妹設立與學位頒發,建立一套品質保證的政策和程序,並建立一套定期檢核 機制,定期出版內部品質報告;在外部專責評鑑機構的品質保證標準上,應以評 鑑機構的內部品質保證報告為參考依據,建立外部訪視的評鑑流程和指標,並提 出評鑑結果、相關意見和建議事項之訪評報告(吳清山、王令宜,2008)。至於. 政 治 大. 認可制和品質保證的差異,主要在於前者重視目標達成、自我比較和自我改善;. 立. 後者則強調績效和持續改進,茲將兩者之比較列出如表 2-1 所示:. ‧. ‧ 國. 學. 表 2-1. 認可制與品質保證制之比較. n. al. 符合目標. Ch. 目的. 改善. 方式. 外部評鑑. 內容. 品質保證制. er. 認可制. io. 導向. sit. y. Nat. 類別. engchi. i Un. v 符合標準 績效、改進. 內部評鑑、外部評鑑. 目標、師資、課程與教學、 學術標準管理、學習機會管理、提 學生服務、行政管理、資源 昇品質作法、出版資訊等 提供等. 15.

(27) 表 2-1( (續) 類別. 認可制. 品質保證制. 結果處理. 通過後發給證書,具有一定 有效期限. 通過後發給證書,定期追蹤考核. 採行國家. 美國. 歐盟、澳洲. 評鑑機構. 民間設立之評鑑機構,屬私 政府捐資或大學聯合成立之評鑑 人性質 機構,具官方性質. 註:取自從認可評鑑走向品質保證,吳清山、王令宜,2008,評 評鑑雙月刊, 鑑雙月刊,16, 頁 10。. 政 治 大. 根據呂美嫻(2006)的分類,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亦可分為評鑑、認可、. 立. 標竿化(benchmark)和審核(audit)等四種,前二者如前述故不再贅述,「標竿化」. ‧ 國. 學. 係指透過表現指標,讓不同的機構能做系統性的比較,以達機構間相互學習,並. ‧. 收截長補短之效。「審核」則指的是政府對各高等教育機構所規劃的自我評鑑機 制進行把關,確認其是否能確保高等教育品質,在意義上類似前述的品質保證,. y. Nat. er. io. sit. 本研究所探討的「機構審議」即屬於此一範疇,也就是說,政府基於對大學自主 的尊重,以事後對整個高等教育機構品質保證制度進行審核的方式,取代直接的. n. al. 評鑑。. Ch. engchi. i Un. v. 綜上所言,蘇錦麗(1997)指出高等教育評鑑、認可、品質保證三者具有密 不可分的關係,事實上,評鑑團體常藉由教育評鑑來達到教育品質保證與認可之 目的,故前者乃是達成後兩者相當重要的機制,惟有些國家(如我國、法國、芬 蘭)強調「評鑑」,若干歐洲國家(如英國、荷蘭、丹麥)強調「品質保證」, 至於美國、香港、日本則強調「認可」。因此,本研究認為不論是評鑑、認可、 審核、品質保證,雖在作法上有所差異,但皆屬於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範疇,惟 由於文化、政策的差異,各國所使用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方法略有不同,如美國 長年使用認可制,而有區域性和各專業領域的認可組織,歐洲國家較為複雜,如 16.

(28) 英國在學科教學上雖採用較為寬鬆的「審核制」,然而在研究上則以「評鑑」的 結果做為核發經費的基準。. 第二節 資料包絡分析法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資料包絡分析法之理論內容 資料包絡分析法之理論內容 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為 Charnes、Cooper 與. 政 治 大 報酬假設」 ,也就是說,產出會與投入等比率增加,投入和產出之間呈現比率關 立. Rhodes(1978)提出的績效評估模式,俗稱為 CCR 模式,此模式強調「固定規模. ‧ 國. 學. 係。. CCR 模式討論之內容為:對於 n 個性質相近的決策單位(decision making unit,. ‧. DMU),並有 m 個「投入項」和 s 個「產出項」 ,若欲評估的 k 個 DMUK 的績效,. y. Nat. io. sit. 強調該受評者的「產出」相對於「投入」的極大情形,即可採用 CCR「投入導. n. al. er. 向」模式進行處理,評估模式如下:. max.. s.t.. hK =. Ch. engchi k. 17. i Un. v.

(29) 當增加一個單位投入量,就能增加一個單位產出量,這種生產過程稱之為「固 定規模報酬」 ;然而若生產過程並非「固定規模報酬」 ,則 CCR 模式即不再適用。 有些單位的生產過程,一部分是屬於「固定規模報酬」,也有的是「遞增規模報. 政 治 大. 酬」 ,甚至還包括「遞減規模報酬」 ,在這些情形之下,對於單位績效之評估,則. 立. 宜以 BCC 模式討論之(薄喬萍,2007)。BCC 模式是 Banker、Charnes 與. ‧ 國. 學. Cooper(1984)放寬 CCR 模型對於規模報酬的假設,使得規模報酬得以變動,所 項導入 CCR 模式中,亦即當生產函數不必經. ‧. 提出的效率評估模型,此模式將. y. sit. io. n. al. er. 式如下:. Nat. 過原點時,則應使用 BCC 模式。本研究採用 BCC「投入導向」之模式,評估模. max.. Ch. engchi. s.t.. ;. 18. i Un. v.

(30) 以圖 2-1 解釋 CCR 和 BCC 模型兩者之不同;圖 2-1 係以投入導向的觀點, 其中 P 點為單一投入、單一產出的生產活動。Pc 為 P 點在 CCR 模式下具生產效 率的投影點,Pv 則是 P 點在 BCC 模式下具生產效率的投影點。. Y : 產出. 固定規模報酬. 變動規模報酬. 政 P治 大. Pc P0. 立P. v. ‧ 國. 學 X : 投入. ‧. 圖 2-3 CCR 和 BCC 模式之比較。Adapted from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heory,. er. io. sit. y. Nat.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p. XXX),” by Abraham, C., William, C., Arie, Y. L., & Lawence, M. S., 1994.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al. n. iv n C 由 BCC 模式求得之效率值,稱為「純粹效率值」(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hengchi U PTE),由 CCR 模式所得之效率值,則稱為 「總技術效率」 (overall technical efficiency, OTE)。以上圖的例子而言,由投入導向分析可知,DMUp 的純粹技術效率為 ,總技術效率為. /. /. 。總技術效率除了純粹技術效率之外,還包含了. 「規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 SE)的概念,三者的關係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總技術效率 = 因此規模效率可用 CCR、BCC 模型之效率值間接算出,當固定規模報酬發 生時,規模效率有最大值 1。以上圖之例子而言,規模效率為 19. /. 。.

(31) 綜合言之,資料包絡分析法可同時處理多項投入(input)和產出(output),由於 該分析法所得出的效率前緣,是由各受評單位最有利的條件下之組合線,因此, 以此線作為其他單位的目標,既有相互比較的功能,而且分析之結果也比較能使 各單位願意接受(薄喬萍,2007) 。另外,DEA 尚可評估個受評單位在不同時期 的「績效」 ,從各時期發展的過程中還可以看出該受評單位是否已有進步、或退 步等情形。. 貳、資料包絡分析法的特性和限制 一、資料包絡分析法的特性. 立. 政 治 大. DEA 屬於前緣推論法的一種,可成為強而有力的分析工具。茲將其特性列. ‧ 國. 學. 舉如下(孫遜,2004) :. (一) 可以同時處理多種投入和產出項,容納不計量單位的產出與投入項。. ‧. (二) DEA 是求得效率前緣,而非平均值,其結果是一綜合指標,可同時評估不. y. Nat. io. sit. 同環境下 DMU 之效率。. n. al. er. (三) DEA 模式之效率值為一個單一的綜合相對效率指標,可以瞭解單位資源使. Ch. 用狀況,進而建議管理者決策時之參考。. engchi. i Un. v. (四) 投入產出加權值是由線性規劃產生,不受人為主觀因素之影響,對每個 DMU 都能符合公平的原則。 (五) 不需設定投入與產出函數關係。 (六) 不用事先設定投入與產出的權數,因此可不受人為主觀的因素影響,保持公 正客觀。 (七) 相對有效率之 DMU 需滿足產出與投入比為 1 之嚴格要求。 (八) 可提供相對無效率的單位產出不足或是投入過多的資訊。. 20.

(32) 二、資料包絡分析法的限制 孫遜(2004)亦指出,DEA 並非是萬靈丹,其理論限制如下: (一) 由於是非隨機方式,所有的投入和產出的資料都必須明確且可衡量,若資料 錯誤則將導致效率值的偏誤。 (二) 受評估對象之間必須具有「高同質性」 ,且應盡量使用正式資料,否則衡量 的效果將不佳。 (三) DEA 模式所得到的結果為相對效率,非絕對效率,其用途不是在確定投入 或產出的單位價值,而是用來衡量其效率。. 政 治 大 (五) DMU 之個數至少應為投入和產出個數和之兩倍,否則 DEA 無法強而有力 立 (四) 對資料極為敏感,容易受到錯誤極端值的影響。. ‧ 國. 學. 區隔有效率之單位。. (六) DEA 計算任何一個 DMU 之效率值,須建立一個線性規劃式。因此,當 DMU. ‧. er. io. 参、導向之選擇. sit. Nat. 雜。但 DEA 軟體已可解決此類問題。. y. 與投入、產出項個數很大時,線性規劃式與運算求解則變為較為費時與複. al. n. iv n C DEA 之發展已歷經數十年之久,技術已相當成熟,也發展出許多的模式, hengchi U. 可以在不同情況下做適合的分析。大部分的模式均可再區分為投入導向 (input-oriented)和產出導向(output-oriented)兩者。以 CCR 模式為率,使用 CCR 投入導向(CCR-I)之目的乃在於求取目前產出下可能的最小投入量;反之,若使 用 CCR 產出導向(CCR-O),則是在求取就目前投入之情況最大的可能產出量為 何。也就是說,前者的主要目的在於求取最小成本(投入) ,後者則在於求取最 大利潤(產出) 。由於政府逐漸重視高等教育的績效,評估各大學院校如何在既 有的投入中求取最大的產出是一個重大的課題,故本研究使用之模式,如 CCR、 BCC 等模式均以產出導向為計算方式。. 21.

(33) 肆、資料包絡分析法之相關研究 資料包絡分析法之相關研究 DEA 是用來衡量公共組織效率的常見分析技術。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本身 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係因為高等教育向來被視為培養學生重要「人力資本」 (human resource)的階段,除影響學生的個人發展,更深切地影響一個國家的未 來。因此,過去數十年間,學者對高等教育的生產力(productivity)和效率(efficiency) 問題持續地關注和討論,究其原因,除了對國家競爭力的關注外,亦有政府預算 緊縮導致教育資源短絀、社會對公立學校辦學績效的質疑、教育市場化的影響等 原因。為了以前人研究為鑑和方便閱讀,茲將高等教育績效和資料包絡分析法的 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2 所示:. 立. 學. ‧ 國. 表 2-2. 政 治 大. 高等教育績效投入與產出指標 文獻. 投入變項. 產出變項. ‧. 1.. 大學畢業生數. 產程序之績效評估:我國 2.. 兼職教員數. 2.. 碩士畢業生數. 大學校院效率衡量. 3.. 學術單位校舍面積. 3.. 博士畢業生數. 4.. 行政人員數. 4.. 7.. sit. 5. 研究計畫數 a行政單位校舍面積數 iv l圖書館館員數 n Ch engchi U 圖書館面積. n. 6.. 約當研究所畢業生數. er. io 5.. y. 專職教員數. Nat. 郭振雄(2000)/ 多重生 1.. 8.. 圖書館館藏. 9.. 總經費排除人事費的金額. Glass, McKillop 和. 1.. 學術人員數(academic staff). 1. 大學畢業生數(undergraduates). O’Rourke(2002) /. 2.. 學術相關人員數. 2. 研究所畢業生數(postgraduates). (academic-related staff). 3. 研究收入和研究評鑑總分的比. Evaluating the 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UK. 3.. 其他人員(other staff). 率(the average revenue per. universities as. 4.. 設備資本(capital). research score). cost-constrained revenue maximizers: an empirical analysis. 22.

(34) 表 2-2( (續) 文獻. 投入變項. 產出變項. 林雅惠(2002) / 以資. 1. 平均每生研究支出. 1. 研究所約當畢業生人數. 料包絡分析法評估我國. 2. 師生比. 2. 教師 SCI、SSCI 平均發表文章. 大學校院研究績效之研. 3. 教師具博士學位比率. 究. 數 3. 教師獲國科會計畫平均件數. 張燃珠(2002) / 資料. 1. 專任教職人事薪資費用. 1.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執行件數. 包絡分析法應用於大學. 2. 樓板使用空間面積. 2. 發表論文數. 學系研究績效評估之研. 3. 年度儀器設備經費. 3. 國科會以外其他計畫管理費. 蔡淑如(2003) / 以資. 1. 教師人數. 1. 專任教師論文數. 料包絡分析法評估科技. 2. 學生人數. 2. 專任教師出版專書數. 大學之辦學績效. 3. 究. 治 3 生師比 政 大4 開課總學分 立 實際授課時數 5. 4. 6. 率. 7. 7. 藏書量. 8. 推廣教育開課總時數. 8. 總支出經費. 9. 畢業生人數. 9. 總校舍面積. 10 建教合作收入. 學術人員數量(academic. 1. 推廣教育開課總學分數. y. sit. er. io. 全時學生數(equivalent. 3. 大學運作經費(operating. n 2. astaff) v full-time students, EFTs) i l C 非學術人員數量 h e n g c h i U n2 研究所和大學學位註冊數 (non-academic staff) (number of postgraduate and. universities: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研究計畫總金額. ‧. Nat 1. Doucouliagos(2003) / The efficiency of Australian. 研究計畫總件數. 實際授課時數與學生之比. 6. Abott 和. 專任教師獲獎率. 學. ‧ 國. 5. 專任教師發明專利數. 3. expenditure) 4. undergraduate degrees enrolled). 非流動資產淨值 (non-current assets vale). 學位授予數目(number of degrees conferred). 4. 政府研究經費分配(government research funding of each university). 柯坤伶(2004) / 以資. 1. 研究中心所投入的人力. 料包絡分析法評估大學. 2. 研究中心佔用校舍空間的. 研究計畫、檢測服務案件等所. 面積. 獲得之金額. 之研究中心營運績效-實 率分析. 3. 研究中心執行計畫所花費 之設備費 23. 1. 研究中心由學校或基金會承接.

(35) 表 2-2( (續) 文獻. 投入變項. 產出變項. 鍾隆基(2004) / 資料. 1. 專任教師數. 1.. 論文發表篇數. 包絡分析應用於大學經. 2. 學生數. 2.. 研究計畫案數量. 營效率之評估-以某私立. 3. 收入數. 3.. 研究計畫金額. 技術學院為率. 4. 圖書期刊費. 4.. 升學率. 5. 事務費. 5.. 推廣教育開課時數. 6. 儀器材料費. 6.. 就業率. 1.. 教職員數(the number of. 1.. 研究和顧問收入(income from. Flegg, Allen 和 Thurlow (2004) / Measuring the. staff) 大學畢業生數(the number. 2.. efficiency of British universities as. 3.. cost-constrained revenue maximizers: an empirical analysis. 2.. 大學學位頒授數(the number of.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undergraduate degrees. 研究所畢業生數(the. awarded). 治 3. number 政 of postgraduate 大 students) 立 經費總和(aggregate. 研究所學位頒授數(the number of postgraduate degrees awarded). 學. ‧ 國. 4.. research and consultancy). expenditure) 加權生師比. 1.. 專任教師平均推廣教育收入. 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大. 2.. 專任助理教授以上比率. 2.. 專任教師平均發表 TSSCI、. 學管理學門之辦學績效. 3.. 專任教授比率. 4.. 專任博士學位比率 學生與行政人力比率. 7.. 數 8.. 兼任教師平均每週授課時 數. 9.. 專任教師平均發表期刊、研討 會論文數. a教師實際授課總時數與學 4. v 專任教師獲獎率 i l C n 生數比率 5. 專任教師平均研究計畫金額 U hengchi 專任教師平均每週授課時 6. 專任教師平均研究計畫件數. n. 6.. 3.. sit. y. SSCI、SCI 論文數. er. io 5.. ‧. 1.. Nat. 何宜蒨(2005) / 應用. 學生平均儀器設備經費. 10. 學生平均圖書期刊經費 11. 學生平均經費 12. 學生平均圖書總冊數 13. 學生平均專業期刊總冊數 14. 辦理推廣教育之兼任教師 比率 15. 開課時術語正規教學時數 比率 24.

(36) 表 2-2( (續) 文獻. 投入變項. 陳瑩瑛(2005) / 台灣. 師資項目投入:. 私立大學績效評鑑與獎. 1.. 補助之研究. 教學項目投入:. 產出變項 師資項目產出:. 學生人數. 1.. 外籍教師數比率. 2.. 助理教授以上比率. 1.. 大學部學系數. 教學項目產出:. 2.. 大學部規定畢業學分總數. 1.. 專任教師正規教學總時數. 3.. 研究項目投入:. 2.. 大學部選修課程總時數. 4.. 專任教師數. 研究項目產出: 1.. SCI、SSCI、AHCI 期刊論文數. 2.. SCI、SSCI、AHCI 論文平均被 引用次數. 3.. 論文總數 專任教師發表專書總數 獲全國性或國際性學術榮譽 獎教師總人數.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4. 5.. 專任教師發表國內外研討會. 大學生註冊人數. 1.. 等教育機構效率之衡. 2.. 研究生註冊人數. 2.. 研究生畢業人數. 量:跨期資料包絡分析. 3.. 教職員人數. 3.. 研究收入. 4.. 水、電、材料以及其他營運. 效率之探討. 5.. y. 1. 建教合作收入 a專任教師數 iv l行政支援人力總數 n 2. 專任教師發表 SCI、SSCI、 Ch engchi U AHCI、EI、TSCI 論文總篇數 購置與受贈儀器設備總經 費. 4.. sit er. 1. 2. 3.. 所需投入之經費. n. 大學績效評量有關規模. io. 曾憲立(2006) / 國內. 大學生畢業人數. ‧. 1.. Nat. 張嘉倩(2006)/ 我國高. 3.. 國科會學術研究計畫總件數. 訂購圖書、期刊、電子資料 4.. 國科會、非國科會學術研究計. 等及非書資料總經費. 畫總金額. 支出總計. 25.

(37) 表 2-2( (續) 文獻. 投入變項 1.. Martin, E. (2006) /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n the. 2..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 in Europe: An. 3.. application of the data. 學術人員具博士學位比率. 產出變項 1.. (doctors). 積(credits registered. 學術人員具非博士學位比. ×experimental coefficient, 相. 率 (non-doctors). 當於註冊學生數). 系所預算分配(budgetary. 2.. assignment). envelopment analysis methodology to performance. 4.. 註冊學分數和實驗係數的乘. 博士學分總數(Ph.D. credits offered). 年攤銷金額(annual pay-off). 3.. 博士學位完成率(Ph.D. completions). assessment of departments. 4.. within the university of. 研究經費收入(research activity income). Zaragoza. 5.. 教師數. 1.. 行政人員數. 2.. 技大學系所辦學績效-以. 2.. 某科技大學為率. 經費項目: 圖儀設備費. 2.. 業務費. 畢業生人數. 3.. 教師論文發表篇數. 4.. 國科會與其他政府單位研究. ‧. 1.. 學生在學人數. 學. ‧ 國. 1.. 專題補助經費. Nat. 維護費. 5.. 4.. 材料費. 產學合作方面:. 人事費. 1.. 產學合作件數與金額. 4.. 推廣教育金額. io. 3. 5.. y. 學生就業率. sit. 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科. production index, SPI) 治 政 大教育及教學方面: 人力資源項目: 立. er. 許崑燈(2007) / 運用. 科學生產力指標(scientific. n. al 設備及辦公空間項目: 2.i v 專利件數 n C 1. 系所教學空間 h e n g c h i U 3. 技術移轉金額. 2.. 研究設備資產. 國際合作方面: 1.. 國際合作計畫件數. 2.. 建立姐妹校或夥伴關係校數. 3.. 參加國際性研討會或出國參 訪或邀請國際學者來訪人次. 26. 4.. 外籍生人數英文授課時數. 5.. 英文檢定初級通過之人數.

(38) 表 2-2( (續) 文獻. 投入變項. 傅遠智(2007) / 評估. 研究投入:. 我國大學校院之發展策. 1.. 產出變項 研究產出:. 專任副教授以上教師數. 1.. 重要期刊論文篇數. 略:以資料包絡分析法為 2.. 專任教師總人數. 2.. 發表具審查制之期刊篇數. 率. 3.. 人事費. 3.. 具審查制之專(利)書. 4.. 行政支援人員. 4.. 國科會研究計畫總件數. 5.. 儀器設備經費. 5.. 約當研究生畢業數. 6.. 除人事外之經常門支出. 教學產出:. 教學投入: 1.. 實有校舍面積. 2.. 人事費. 3.. 專兼任教師總數. 4.. 儀器設備經費. 3.. io 5.. 1.. 研究獎助和契約收入(income. number of. from research grants and. full-time equivalent. contracts). undergraduate students). 2.. 全時研究生數量(the number of. 大學學位頒授數量(the number of undergraduate degrees awarded). 3. 研究所學位、文憑和證書頒授 equivalent afull-time v lpostgraduate C h students) U n i 數量(the number of engchi 學術人員人事費用 postgraduate degrees, diplomas. n. 4.. 全時學士生數量(the. y. universities, 1994-2004. 2.. Nat. the older British. 1.. 圖書經費. ‧. ongestion? The case of. 約當畢業生人數. 學. Does expansion cause. 2.. 政 治 大 行政支援人員 立 除人事費外之經常門支出. ‧ 國. 7.. 時數. sit. 6.. 專兼任教師正規實際授課總. er. 5.. Flegg 和 Allen(2007) /. 1.. (academic. and certificates awarded). 6.. staff expenditure). 7.. 其他費用(other expenditure). Tajnikar 和 Debevec. 1.. 大學學生註冊人數(the. 1.. 正常年限內獲得學士學位之. (2008) / Funding system. 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ed. 學生數(the number of. of full-time higher. in undergraduate programs). graduates according to their. 教職員數(the numbers of. average grades).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2.. efficiency: case of the University of Ljubljana. 2.. employees) 3.. 研究所學位授予數(the number. 生師比(the number of. of students who finished. students per teacher). postgraduate programs). 27.

(39) 表 2-2( (續) 文獻. 投入變項. 產出變項. 研究所學生註冊人數(the. 4.. 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ed. students upgrading to next. in postgraduate programs). semester). 大學研究人員數(the. 5.. 學生延續人數(the number of. 3.. 4.. expenditures) 5.. number of teachers and. 學生註冊總數(the. researchers employed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enrolled in all programs). 行政相關經費. 6.. (administration expenditures) 7.. 物質資本(physical capital). 8.. 每生平均書籍數(the. 政 治 大 student) 立 number of books per. ‧ 國. 學. 從以上的相關文獻可以看出,不同的研究主題和範圍,投入、產出變項也有. ‧. 所不同,與本研究範圍相近的有 Glass, McKillop 和 O’Rourke (2002)以及 Flegg,. Nat. sit. y. Allen 和 Thurlow (2004)的研究,前者以英國 54 所大學院校為對象,探討 1992. n. al. er. io. 年研究評鑑後的成效,研究指出英國排名頂尖(top)的大學經營無效率的原因係為. i Un. v. 規模問題,中等(middle)和後段(bottom)的學校則來自純粹技術效率不佳,亦即應. Ch. engchi. 加強資源管理的能力,避免資源閒置或浪費的情形。此外,頂尖和中等的學校亦 有資本過度使用(over-utilization)的現象,顯示未達最適成本運作;後者則使用麥 氏指數分析 1980-1993 年之間的英國 45 所大學經營效率,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總 要素生產力的提昇主要來自於技術變革的貢獻。綜上所述,大學效率的提昇縱然 未全然導因於 1980 年代英國財政改革,但其在推動大學經營效率提昇的過程 中,仍是一不可或缺的重要驅力。. 28.

(40) 第三節 麥氏生產力指數與相關研究 本研究之生產力變動係以麥氏生產力指數之概念做為衡量依據。麥氏生產力 指數的最早提出者為 Malmquist (1953),一開始是應用在消費者理論上,用來衡 量效率邊界變動之量化指標。在此領域最富影響力的研究當屬 Fare 等(1994)所進 行的研究(吳濟華、何柏正,2009),其採用 Cave 等(1982)所定義的總要素生 產力(TFP)指數,並敘述如何使用 DEA 方法來估計距離函數(distance functions), 他們也指出如何將得出的總要素生產力變動指數,解構成技術效率變化與技術變 革。. 壹、麥氏生產力指數.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麥氏生產力指數(MPI),又稱為總要素生產力變動指數(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 TFPCH),可以用來衡量跨期總要素生產力的變動,其可由技. ‧. 術效率變動(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 EFFCH)與技術變革(technique change,. y. Nat. n. al. er. io. 一、技術效率變動. sit. TECG)兩者相乘得出,茲說明如下:. Ch. engchi. i Un. v. 技術效率變動又稱為追趕效果(catch-up effect),指的是一個決策單位(DMU) 的技術效率改進或衰退的程度。本研究為產出導向,由產出的增加來改善技術效 率,茲以圖 2-4 說明技術效率變動:. 29.

(41) t+1 期的效率邊界. T’. 產 出. T ( Xt+1, Yt+1 ) t 期的效率邊界 t’. t ( Xt, Yt ). B. A. 投入 政 治 大 圖 2-4 產出導向技術效率變動。取自組織效率與生產力評估 組織效率與生產力評估:資料包絡分析法(頁 立. ‧. ‧ 國. 學. 112) 。吳濟華、何柏正,2008。台北縣:前程文化。. y. 表示,轉成距離函數則為:. er. io. sit. Nat. 從第 t 期到第 t+1 期的效率變動可以. al. (2.1). n. iv n C 其中分子代表從 t+1 期的觀測值到 期效率邊界的距離,分母代表從 t 期 h e n t+1 gchi U 的觀測值到 t 期效率邊界的距離,距離函數衡量的是 t 期和 t+1 期之間,產出檔 象的技術效率之變動,也就是說,產出技術效率變動等於第 t+1 期的產出技術效 率和第 t 期的產出技術效率的比率。. 二、技術變革 技術變革又稱為效率邊界移動效果(frontier-shift effects),或創新效果 (innovation effects),反應的是兩個時期之間效率邊界的移動情形。茲以圖 2-5 說 明之:. 30.

(42) t+1 期的效率邊界. T’. 產 出. T ( Xt+1, Yt+1 ). C. t 期的效率邊界 t’. D t ( Xt, Yt ). B. A. 投入 政 治 大 圖 2-5 產出導向技術變革變動。取自組織效率與生產力評估 組織效率與生產力評估:資料包絡分析法(頁 立. ‧. ‧ 國. 學. 112) 。吳濟華、何柏正,2008。台北縣:前程文化. y. Nat. 表示,進一步的運算後以下式表示:. n. er. io. al. sit. t ( Xt, Yt )的技術變革可以. Ch. engchi. 同理,T ( Xt+1, Yt+1 )可以. i Un. v. (2.2). 表示,經過進一步的運算可知:. =. (2.3). 最後,將 t ( Xt, Yt )的技術變革. 和 T ( Xt+1, Yt+1 )的技術變革. ,取兩. 者之幾何平均數,即為第 t 期到第 t+1 期的技術變革效果。. TECH =. =. (2.4). 31.

(43) 轉變成距離函數則為:. TECH =. (2.5). 在上式中,. 代表從 t 期的觀測值(t)到 t 期效率邊界的距離,. 代表觀測值 t 到第 t+1 期效率邊界的距離,. 代表從第 t+1. 期的觀測值(T)到第 t 期效率邊界的距離,. 代表觀測值 T 到效率邊. 界的距離。若 TECH>1,代表技術進步,若 TECH<1,則代表技術衰退。. 三、麥氏生產力指數.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如前所述,麥氏生產力指數(MI)可由效率變化(2.1)與技術變革(2.5)兩者相乘 得出:. ‧. n. er. io. sit. y. Nat. al. =. Ch. engchi. i Un. v. 由式 2.6 中,我們可以了解產出導向麥氏指數是由 、. 、. (2.6). 、. 等四個距離函數所組成,MI>1,表示. 從 t 至 t+1 期的生產力有改善,MI<1,則代表生產力降低。. 32.

(44) 貳、麥氏生產力指數之相關研究 本研究蒐集使用麥氏生產力指數,且用以評估大學營運績效之相關研究,發 現仍屬少見,茲將其整理如表 2-3 所示: 表 2-3 麥氏指數大學績效相關研究. 投入指標: 1. 教師學歷 2. 教職員工數 3. 學校經費支出 4. 固定資產總額 5. 人事成本 6. 學雜費收入 產出指標: 1. 應屆畢業生人數 2. 建教合作收入 3. 推廣教育收入 4. SCI 和 SSCI 文章 發表數. n. engchi. 33. y. ‧. io. Ch. 學. Nat. al. sit. 立. 研究 2000-2002 年的台灣大學經營績 效變動情形,在 2000-2001 年度期 間,幾乎全部受評單位之生產力皆有 衰退的情形,而生產力衰退之原因, 皆為效率變動衰退(EFFCH<1),表 示學校資源配置不善,可能有資源浪 費或誤用的情形。效率衰退之原因又 分為純粹技術效率衰退和規模效率 衰退,大部分的學校皆為規模效率衰 退,代表大部分學校在投入資源的面 向上具有向下調整的空間。至於 2001-2002 年度間,總要素生產力持 續下探,大部分學校的生產力持續衰 退,究其原因,純粹技術效率衰退和 規模效率衰退約各占一半,表示和前 一年相比,有部分學校的規模問題 (資源投入)獲得解決,但無效率的 原因轉向到純粹技術效率衰退,也就 是管理人經營不善,存在資源浪費的 情況。. 政 治 大. ‧ 國. 廖詩雁(2004) / 台灣地區大學機 構經營效率與決 定因素之研究一 DEA 與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之應用. 研究結論. 投入、產出指標. er. 文獻. i Un. v.

(45) 表 2-3( (續) 文獻. 投入、產出指標. 黃佩玉(2006) / 我國國立大學校 院校務基金實施 績效之探討. 普通大學、技職校院 之投入指標: 1. 教學成本 2. 管理及總務費用 3. 師資 普通大學產出指標: 1. 國科會計畫 2. 建教收入 3. 利息收入 4. 受贈收入 5. 學雜費收入 技職院校產出指標: 1. 國科會計畫 2. 建教收入 3. 利息收入 4. 學雜費收入. 研究結論 研究範圍為 90-93 年度的台灣普通大 學、科技大學,結果顯示不論是普大 或科大,大部分校務基金運作無效率 的原因皆為技術變革衰退(TECH< 1),非效率變動衰退。其管理意涵為 大部分的院校在管理上沒有問題,主 要的問題坐落在「生產的技術落 後」 ,以至於落後領先的學校,須加 速創新方可改善。. 政 治 大. 學 ‧. ‧ 國. 立. 從表 2-3 觀之,廖詩雁(2004)以台灣大學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 89-91 年. sit. y. Nat. 間台灣大學的總要素素生產力逐年下降,主要的原因為經營不善,使得資源有閒. n. al. er. io. 置或誤用的情況。黃佩玉(2006)則以台灣各大學的校務基金為研究對象,研究. i Un. v. 結果發現大部分校務基金運作無效率的因素為缺乏技術的創新,亦即須對基金操. Ch. engchi. 作的技術加以改進以提昇總體生產力。綜上所述,使用麥氏指數以衡量組織跨期 之效率變動情形的研究尚屬少見,然而麥氏指數對於組織經營無效率的原因之診 斷,不但可以避免各組織閉門造車的情形,亦可使經營者瞭解總體局勢的發展, 做為改善經營情況的寶貴資料。. 34.

(46) 第四節 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的實施情形 21 世紀後,英國的高等教育由原本的菁英教育逐漸發展為普及型的高等教 育系統,參與高等教育的人員數量持續成長,目前更有超過兩百萬的學生進入高 等教育,其中 87.3%來自於英國本地,8.5%來自於歐盟國家,其餘的 4.2%則來 自於歐盟以外的世界各國(HEFCE, 2005)。 英國高等教育傳統上屬於菁英教育,如 1938 年之前,18 歲學齡青年中僅有 2%就讀大學,女性更只有 0.5%;在此一時期,雖然大學主要的經費來源是政府, 但由於 1919 年設立的「大學撥款委員會」(the 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UGC). 治 政 是一個分配國會撥付各大學補助金的機構,其主要任務為「調查英國各大學的財 大 立 政需要,並就國會所核准的補助金額,向政府提出使用上的建議,以適應各大學 ‧ 國. 學. 的需要。」當時的「大學撥款委員會」與中央的教育與科學部(Department of. ‧. Education and Science)並無直接的關係,它主要是由學術界組成的團體,政府代. sit. y. Nat. 表大多只有列席報告,因此並未涉入大學事務。雖然各大學在申請經費補助方面. io. er. 必須要向「大學撥款委員會」提出五年詳細的經費使用計畫與用途,而委員會也 必須分別到各大學訪問、商討並審慎決定。但是一旦經決定之後,即交由財政部. al. n. iv n C 按年撥款,財政部也是以整筆支出(block h e n ggrant),並不向大學苛求帳目報告,如 chi U. 果大學必須要變更預定的用途時,至多只需要與大學撥款委員會洽商,若該委員 會認為情況特殊,很容易便能獲准(余竹郁,2005)。簡言之,縱然在財政上有 尋求政府支持的需要,但各大學院校並不直接和行政體系接觸,而是由政府以學 術人員為中堅而成立「大學撥款委員會」,審核並通過大學院校所提出的五年期 財務計畫,將政治的影響減至最低。因此,傳統上英國大學自主性極高,不受政 府的干預和管控,英國中央政府也未設置主管教育事務的機構,而任由宗教和私 人機構經營教育事業,中央政府只扮演消極與被動的角色,此係因為政府對普及 勞工階級教育抱持負面態度,甚至認為一旦他們受教育之後將不再具備順從的特. 35.

(47) 性,特別是受到法國大革命由勞工階級所發動的影響,故普遍認為普及教育後可 能導致政治的不穩定(姜添輝,2009)。 然而,二次大戰後,社會大眾開始關注社會均等的問題,1963 年的《羅賓 斯報告書》(Robbins Report),更指出許多優秀的勞工階級學子無法進入大學的社 會現象,並提議在 1980 年以前應將大學容量擴張一倍以上,且要設置一個監督 單位,處理非大學機構的學位授予(姜添輝,2009) ;不同於以往僅設立大學經 費補助委員會(UGC)負責分配來自財政部的經費,以確保學術活動能脫離政治干 預之模式,此一監督單位的設立和其後的發展,可說是開啟了英國高等教育品質 保證的大門。. 立. 政 治 大. 一、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的發展沿革. ‧ 國. 學. 劉秀曦(2008a)指出,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主要歷經四個發展階段:. ‧. (一) 1980 年以前,國家學歷頒授委員會對多元技術學院的評鑑時期. sit. y. Nat. n. al. er. io. 1980 年代以前,基於歐洲學術自由的傳統與學界對於大學自主的強調,大. i Un. v. 學被認為是一個能夠進行自我批判及自我改進的機構,而品質保證則是一種自然. Ch. engchi. 而然存在於高等教育機構內部的文化要素。. 但在此一時期,由於英國高等教育為「雙軌制」 ,亦即除了大學之外,尚存 在著以提供職業或技術教育為主的多元技術學院,故為了確保大學以外的高等教 育品質,英國政府於 1964 年設立了「國家學歷頒授委員會」(Council for National Academic Awards, CNAA),負責訂定高等教育的「適當標準」(appropriate standards),應核准到該標準的多元技術學院能夠透過大學授予學位和證書,藉 此確保大學以外的高等教育機構也能具備一定的品質標準。. 36.

(48) (二) 1980 至 1992 年,大學校長委員會的評鑑時期 1980 年代以後,由於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與歐洲政府財政日益緊縮的影 響,使得社會大眾逐漸重視高等教育使用公共經費所應負起之相對績效責任 (accountability),因此國家層級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制在歐洲逐漸開始蔚為風 潮。 有鑑於此,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迅速發展,政府對大學辦學的監督活 動也日益增多。其中,大學校長委員會(Committee of Vice-Chancellors and Principals of the Universities, CVCP)於 1984 年指派成員成立了 Jarratt 委員會,針. 治 政 對高等教育機構內部組織與領導進行研究。隔年,Jarratt 大 委員會根據研究成果, 立 向英國政府、大學補助委員會(UGC)、大學校長委員會(CVCP)與各高等教育機構 ‧ 國. 學. 經營者提出一系列的建議,包括:大學結構企業化的需求、大學校長肩負的責任、. ‧. 高等教育應建立績效指標,並建議引進正式、定期及循環的評鑑制度。. sit. y. Nat. 爰此,大學校長委員會於 1990 年成立了「學術審核單位」(Academic Audit. n. al. er. io. Unit, AAU),負責審核各大學內部的品質保證系統之運作情形。至於多元技術方. i Un. v. 面,仍由「國家學歷頒授委員會」進行學位授予相關知評鑑和審查,呈現「評鑑 雙軌制」的現象。. Ch. engchi. (三) 1992 至 1997 年,高等教育品質審議委員會的評鑑時期 基於強化高等教育體系統整的考量,英國政府於 1992 年頒布了「擴充及高 等教育法」 ,將 1988 年由「教育改革法」針對大學和多元技術學院分別設立的「大 學撥款委員會」(Universities Funding Council, UFC)和「多元技術及學院撥款委員 會」(Polytechnics and Colleges Funding Council, PCFC),再次合併為「高等教育 撥款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HEFC),負責評估所有高等教育 機構品質,結果並做為經費分配的依據。 37.

數據

圖 2-3 CCR 和 BCC 模式之比較。Adapted from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heory,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p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e course of QA inspection,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individual subjects

To provide additional teaching staff for schools to take forward various education initiatives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the benefit of our students, the current

• Is the school able to make reference to different sources of assessment data and provide timely and effective feedback to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performance in order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assessment, SBA refers to assessments administered in schools and marked by the student’s own teachers. The primary rationale for SBA in ICT is to enhance

◦ 金屬介電層 (inter-metal dielectric, IMD) 是介於兩 個金屬層中間,就像兩個導電的金屬或是兩條鄰 近的金屬線之間的絕緣薄膜,並以階梯覆蓋 (step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assessment, SBA refers to assessments administered in schools and marked by the student’s own teachers. The primary rationale for SBA in ICT is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debates and realities[M]//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国家。学术与科研能力也显著提高,目前

M., “A Study of School District Efficiency in New York State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Vol.56, No.7, p.2502A (1995)..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