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體位向上」:殖民地臺灣 (1937-1945) 銃後的身體治理與實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體位向上」:殖民地臺灣 (1937-1945) 銃後的身體治理與實踐"

Copied!
2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體育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體位向上」:殖民地臺灣 (1937-1945) 銃後的身體治理與實踐. 研 究 生:陳羿戎 指導教授:劉一民. 中華民國 106 年 2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體位向上」:殖民地臺灣 (1937-1945) 銃後的身體治理與實踐 2017 年 02 月 研 究 生:陳羿戎 指導教授:劉一民 摘要 本文聚焦日治晚期 (1937-1945) 當局對戰場後方國民強調「體位向上 (たいいこう じょう). 」的歷史現象,目的在於探究殖民地臺灣的體育、運動與身體活動形式,也援. 引傅柯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 對系譜學 (genealogy) 和治理術 (governmentality) 的洞見,分析當時的身體治理與實踐。結果發現,當局緊隨日本內地的身體治理,包 含知識的建構、活動的安排、身體的檢查與管理等,促使公共衛生的知識與技術迅速 滲透至殖民地臺灣。並且,競技運動在中日戰爭開打的初期仍然受到鼓勵,卻從不僅 止於休閒娛樂和自我實現,轉而增加體操、步行與 (廣義) 武道的身體活動,以及具實 用性質的國防體育、奉公勞動和增產作業之競技。然而,無論是否認同「健康、勞 動、奉公」為一種理想的生活形式,臺灣人對官方所安排的身體治理也不完全照單全 收。「帝國之夢」對所有人而言意義不盡相同,這不僅左右著時人的身體實踐,也是 未來研究值得關注之處。. 關鍵字:系譜學、治理術、體育、運動、中日戰爭. iii.

(3) “Taii-Koujou (Physique Improvement)”: Body Practice and Governance of Taiwan during Lat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1937-1945) February, 2017 Author: Chen, Yi-Jung Advisor: Liu, I-Min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phenomenon that authorities repeatedly emphasized that nationals practiced “physique improvement (Taii-Koujou)” in late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1937-1945). Its purposes are to explore the form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ies, as well as to analyze the body practice and governance during that period. The perspective of genealogy and governmentality from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 is appl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Japan led the authoritative body governance included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disposition of activity, examin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odies, speedily promoting public hygiene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to permeate through the Colonial Taiwan. In the early stage of Sino-Japanese war, competitive sports for entertainment and self-actualization were still encouraged. Then, authorities increased the physical activities such as gymnastics, walk/hike, (generalized) martial arts, and practical national defense sports, mandatory and production increased works. However, whether the Taiwanese identified with the ideal lifestyle which consisted of “health, labor, and public duty” or not, they did not entirely accept the body governance arranged by the colonial official. The meaning of “the dream of empire” was different to everyone, it not only influenced physical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but also deserved the future research areas of concern.. Keywords: genealogy, government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 Sino-Japanese war iv.

(4) 謝誌 感謝: 感謝陳慶順先生、吳秀蘭女士。 (鮮少有機會在公開場合表達我對您們的愛和感謝,我會很好,希望您們也是). 感謝所敬、所愛與指正者, (特別是指導教授劉一民老師與四位委員:林玫君、胡天玫、許義雄、黃阿有等教授們的精闢見 解,引導我為學的態度與方法、不吝指正我的疏漏和偏頗,種種建言都將化為養分,伴我成長). 感謝幫助過我的每一個人, (見諒我沒有在這詳述誰的名字,但我必然記得自己曾經受惠於您). 感謝臺灣和所有為這塊土地付出的默默耕耘者, (身為這樣的一份子是幸福而驕傲的). 以及無常。 (所有的造作或無為都是人生,終會是離苦得樂的). 於 2017 年異鄉. v.

(5) 目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 目次………………………………………………………………….…………...…...………vi 表次…………………………………………………………………………………..…...…viii 圖次…………………………………………………………………................……....……...ix. 序章 研究介紹………………………………………………………………...1 第一節 目的與緣起…………………………………….……………………………...3 第二節 研究路徑…………………………………….…………………………….......4 第三節 再現工作…………………………………….…………………………….....17. 第貳章 檔案化身體………………………………………………………….25 第一節 身體檢查…………………………………….…………………………….....27 第二節 體力檢查…………………………………….…………………………….....32. 第參章 體位、人口、總力戰………………….……….……………...……41 第一節. 兵種體位與國民體位.………………………….……………………………42. 第二節 「體位向上」推銷術………………………………………………………..47 vi.

(6) 第三節 國民身體與國家人口...…………………………………………………..…58. 第肆章 銃後的身體治理………………………….………………………...69 第一節 身體的知識建構…………………………………….………………………69 第二節 身體的活動安排…………………………………...……………………..…76 第三節 進階性的身體檢查…………………………………...…………………..…92 第四節 法制化的體力管理…………………………………...……………………102. 第伍章 體育運動的繪卷.…………………………………………………..111 第一節 艱辛時刻…………………………………….………………………….…..113 第二節 與勞動並存...…………………………………………………………….....124 第三節 皇民鍊成……………………………………………………………………130 第四節 新的競技形式………………………………………………………...….…158. 終章 帝國與理想生活……………………………………………………...175 第一節 健康、勞動與奉公─帝國夢…………………………….……………..….176 第二節 可能的自由─帝國.夢…………………………………………..…….….183 第三節 結論與反思…………………………………………………………..….….189. 參考文獻……………...………………………………………………..……..193 附錄一 體力測定票…………………………….………...……………………........211 附錄二 體力檢查票…………………………….………………...……………........212. vii.

(7) 表 次. 表 1-1 歷史研究學派與系譜學之比較……………………………………………………..8 表 2-1 初等教育 (小、公學校) 學生體力檢查樣本數…………………………………..33 表 2-2 1934 年 (昭和 9 年) 學生體力檢查標準………………………………………….34 表 2-3 1934 年 (昭和 9 年) 至 1938 年 (昭和 13 年) 體力檢查成績…………………..36 表 3-1 臺灣、日本與列強國家之人口統計………………………………….…………...62 表 4-1 東京保健衛生協會發行之《體力向上講座》…………………………………....72 表 4-2 臺灣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發行之《厚生叢書》…………………………………75 表 4-3 1939 年 (昭和 14 年) 男子體力章檢定標準……………………………………..97 表 4-4 1943 年 (昭和 18 年) 女子體力章檢定標準……………………………………..98 表 4-5 體力章特殊檢定標準 (1942-1943 年間) ………………………………………..100 表 4-6 1934 年 (昭和 9 年) 與 1940 年 (昭和 15 年) 學生體力檢查比較表………....101 表 4-7 「體力向上修鍊會」日程表………………………………….………………….108 表 5-1 體育協會行事曆的賽事活動比較………………………………….…………….123 表 5-2 第一回「百粁強步山野跋涉鍊成競技會」紀錄………………………………..136 表 5-3 臺灣「團體長距離競泳大會」紀錄 (1941-1943 年間) …………………….….148 表 5-4 「國防體育大會」與「國防訓練大會」之比較………………………………..165. viii.

(8) 圖 次. 圖 1-1 戰爭時期的國防體育一景……………..……………………..……………………..2 圖 2-1 學校身體檢查分布圖……………..……………………..…………………………30 圖 2-2 1934 年 (昭和 9 年) 發育概評與體力等級關係……………..…………………..35 圖 3-1 葡萄酒廣告……………..……………………..…………………………………....48 圖 3-2 牙膏廣告……………..……………………..………………………………………51 圖 3-3 殺蟲劑廣告……………..……………………..…………………………………....51 圖 3-4 燈泡廣告……………..……………………..………………………………………52 圖 3-5 飲料廣告……………..……………………..………………………………………52 圖 3-6 味精廣告……………..……………………..………………………………………53 圖 3-7 眼藥水廣告……………..……………………..……………………………………54 圖 3-8 蛔蟲藥廣告……………..……………………..……………………………………55 圖 3-9 胃腸藥 (エビオス) 廣告……………..……………………..…………………….56 圖 3-10 胃腸藥 (わかもと) 廣告……………..……………………..…………………...56 圖 3-11 胃藥與「節米」、酒品與「防諜」之廣告…..……………………..………..…58 圖 3-12 歷年壯丁體格比較圖……………..……………………..………………………..61 圖 3-13 廣告中的統計數據……………..……………………..…………………………..64 圖 4-1 「健康週間」與「國民健康增進運動」海報……………..……………………..82 圖 4-2 臺北市民的健康增進運動……………..……………………..……………………84 圖 4-3 厚生省「健民運動」海報……………..……………………..……………………86 圖 4-4 美英擊滅譜……………..……………………..……………………………………91 圖 4-5 身體檢查廣告與實際受檢照片..……………………..……………………………94 圖 4-6 納入體力章宣導的保健食品廣告……………..……………………..……………99 圖 4-7 「體力手帳 (體力手冊) 」……...………..……………………………………..104 ix.

(9) 圖 5-1 單一化的運動器材……………..……………………..…………………………..119 圖 5-2 穿戴防毒面具的棒球賽……………..……………………..……………………..120 圖 5-3 銃後的棒球運動……………..……………………..……………………………..120 圖 5-4 德國「勞働奉仕團」……………..……………………..………………………..126 圖 5-5 1938 年 (昭和 13 年) 步行運動競賽一景……………..……………………..…132 圖 5-6 步行運動的盛行……………..……………………..……………………………..134 圖 5-7 武道的「野試合 (戶外競賽)」……………..……………………..…………….138 圖 5-8 武道的集團體操……………..……………………..……………………………..139 圖 5-9 女子武道練習……………..……………………..………………………………..139 圖 5-10 女子弓道練習……………..……………………..………………………………140 圖 5-11 薙刀繪圖……………..……………………..……………………………………141 圖 5-12 女子薙刀練習……………..……………………..………………………………142 圖 5-13 桔梗俱樂部入營訓練……………..……………………..………………………143 圖 5-14 銃劍術演練……………..……………………..…………………………………144 圖 5-15 自行車競技……………..……………………..…………………………………149 圖 5-16 自行車「遠乘會」……………..……………………..…………………………150 圖 5-17 宣傳車隊……………..……………………..……………………………………151 圖 5-18 「實用自轉車」競技……………..……………………..……………………....152 圖 5-19 馬術與遠乘活動……………..……………………..……………………………153 圖 5-20 北投競馬場內外……………..……………………..……………………………154 圖 5-21 學生馬術講習……………..……………………..………………………………155 圖 5-22 「滑空」運動……………..……………………..………………………………157 圖 5-23 模型飛行機的競技與製作……………..……………………..…………………158 圖 5-24 1940 年 (昭和 15 年) 至 1942 年 (昭和 17 年) 明治神宮競技會海報………162 圖 5-25 1939 年 (昭和 14 年) 至 1941 年 (昭和 16 年) 明治神宮競技會獎牌………162 圖 5-26 戰時下的學校運動會……………..……………………..………………………164 x.

(10) 圖 5-27 內地「國防競技」一景……………..……………………..……………………166 圖 5-28 臺灣國防訓練大會一景……………..……………………..……………………167 圖 5-29 國防訓練大會之自行車競賽……………..……………………..………………168 圖 5-30 國防訓練大會之戰場運動……………..……………………..…………………168 圖 5-31 女子「正條密植競技」……………..……………………..…………………....171 圖 5-32 增產的競技……………..……………………..…………………………………173 圖 6-1 傷殘軍人的相撲與劍道活動………..……………………..……………………..178 圖 6-2 乳兒的心身鍛鍊運動……………..……………………..………………………..180 圖 6-3 兒童的勞動作業…………………..……………………..………………………..180 圖 6-4 兒童的戰爭遊戲……………..……………………..……………………………..181 圖 6-5 敵軍首領的手推車玩具……………..……………………..……………………..182 圖 6-6 國民身體的治理化……………..……………………..…………………………..183 圖 6-7 本島人的「愛國婆」漫畫……………..……………………..…………………..188. xi.

(11) xii.

(12) 序章. 研究介紹. 一大早,運動員各各整列入場,面向北方遙拜皇宮,默禱、祈願出征的將士能夠 「武運長久」,接著在升旗典禮中合唱國歌「君之代」1,並於優勝旗返納與長官訓示 後,展開了一整天的體育賽事。十點,太陽旗下的女學生們,兩人一前一後抬著擔 架,擔架上還有一位扮演傷患的同學,讓救護作業更顯真實。途中,擔架的運送者、 看臺的觀賞者,夾雜著吶喊、奔跑、搬運,或有笨拙的失誤遭人訕笑,也有精彩的身 體展演讓人叫好,這場活動如廟會慶典般進行,達到戰場後方人員因應戰事的救護目 的,堪稱十分成功。更精采的,是下午的「國防競技」演練,從戰場運動的障礙通 過、彈藥箱的運送接力賽等,得以一窺青年男子對戰事作業的身體表現與團隊合作, 而這一切,無疑都是為了「皇民」的鍊成,以實踐「臣道」…. 以上段落,既不是憑空的虛構,也不是實證的引文,而是散落於各種文獻的歷史 照片 (如圖 1-1) 所提供給我的運動會想像,使我開始質疑中日戰爭以後,體育或運動 是否真的因為受限人力困乏或物資耗損而被冷落?還是這種乏善可陳的結論只是一種 認識不足與一廂情願的誤解?接著,正視各種圖像以及某些時代的專有詞彙之後,很 多他人的故事 (his story) 因為有了各種檔案的支撐,才使這些歷史 (history) 的想像逐 漸具體起來。. 1. 「君之代 (きみがよ) 」原是 1880 年日本海軍祝賀天皇誕辰而製作的歌曲,有祝人長壽之意,到 1882 年訂為日本國歌,1893 年明令為祝祭日的用唱歌曲,譯文為:「君之華年 兮. 茁然成巖. 千代. 八千代. 小哉. 苔生方亟」,參閱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 (臺. 北:允晨,2002) ,1-4。 1. 石.

(13) 圖 1-1 戰爭時期的國防體育一景2 (上:擔架賽跑;左下:障礙通過;右下:搬運接力) 資料來源:上圖翻拍自嘉義市文化局 (沈清耀提供) ,《嘉義寫真 (第三輯) 》 (嘉義:嘉市文化局, 2004) ,86;下圖由左至右分別擷取自〈臺南州體育大會第一日〉,《臺灣日報》,1941.11.04,夕 2 版;〈新對記錄續出. 臺南州體育大會終る〉,《臺灣日報》,1941.11.05,2 版。. 原來,體育和運動是除了休閒娛樂之外,還有更多為「理想生活」而努力存在的 理由。至於,為什麼他 (她) 們會是這樣奔跑、攀爬、競爭與合作?是如何決定與安排 這樣的體育競賽?而現在熟悉的 (西方) 運動競技當時是否存在?或者曾經存在,但今 日已不復見的活動形式又是什麼?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持續搜括更多文獻資 料,才能具現這段看似消失、隱約留存,卻又習而不察的歷史。. 2. 雖然圖 1-1 的實際年代不明 (文獻記述為 1940-1941 年間) ,但臺灣出現這種抬擔架的賽跑活動,是從 中日戰爭後才展開國防體育的形式之一。從跑者和觀眾參與其中所展露的笑容臆測,這一活動很可能 是帶有遊戲性質的運動競賽,而不全然在極為嚴肅的軍事氛圍下;下圖由左至右則為 1941 年 (昭和 16 年) 臺南州體育大會中,男子組的「武裝障礙競走 (賽跑) 」和「彈丸箱繼走 (接力) 」競賽。 2.

(14) 第一節 目的與緣起 本文聚焦中日戰爭以後 (1937-1945 年間) ,反覆地湧現對戰場後方 (日稱「銃 後」) 國民強調「體位向上」3的歷史現象,目的在於探究殖民地臺灣的體育、運動與 身體活動形式,研究方法取徑於傅柯 (或譯福科,Michel Foucault, 1926-1984) 的系譜 學 (genealogy) 及其對治理術 (governmentality) 的洞見,用以分析時人的身體治理, 亦即個體到全體如何被引導去認識身體、關注身體和致力於對「體位向上」的實踐。 鎖定這個主題,是受到近年日治時代的研究興起與懷舊風氣盛行的影響,也在撰 寫相關研究之後,對戰爭期間的身體活動增添諸多的好奇與想像。起初,我發現到 「中日戰爭 (Sino-Japanese War,或稱盧溝橋事變,日稱支那事變) 」後,對「體位向 上」的強調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光景,並且從個體對自我的關懷躍升為一種國民對國家 的義務,一直持續到二次大戰的結束。在當時,一個健康的身體除了作為經濟生產的 重要支柱,更攸關著個體榮譽和國家力量,人們自願或非自願地編列在各種組織團體 中,重複著某些特殊但規律的身體活動,並且,人們熱切討論著更合理的生活方式, 不間斷地重述著對理想身體的期待,也生產因應戰爭時局所衍生的各種身體活動,成 為庶民生活的一部分。 後續,整個研究的生成,則是受到傅柯開展交會於史學與哲學的研究啟發,那些 以大量瑣碎文件 (從官方檔案到個體文學、藝術或不被在意的時人日記) 所解釋的歷史 觀點,以及時人在某一時代的權力運作中,何以觀照自我乃至安身立命的哲學關懷, 一直吸引著我。整篇研究課題將聚焦在下面幾點:1.以傅柯的系譜學方法和治理術觀 點,切入戰時體制下有關殖民地身體的探究與討論;2.描述當局對殖民地身體的認識與 治理,以及國家如何引導國民發展對理想身體的實踐,以順行戰爭;3.分析銃後的體 育、運動及其變化形式,以及;4.討論臺日雙方對於實踐「體位向上」的可能差異。. 3. 從主題的制定開始,我刻意用了「體位向上 (たいいこうじょう,physique improvement) 」這樣一個 歷史現場的詞彙,它並不是單指提升體適能而已,而是因應戰爭局勢下牽涉到複雜的身體治理,涉及 了運動保健、疾病防治、健康促進、衛生營養、勞動能力、身體鍛鍊與精神教化等不同概念,目的即 在於國民身心之強健。 3.

(15) 至此,它們相扣著我希望獲得的幾個研究價值:首先,深入傅柯論述和體育、運 動研究的對話是一個新奇有趣的議題,對於研究日治時代的身體活動與身體治理亦帶 來新的觀點,並有助於現行研究缺口的補增;其次,在一切處於被治理化的時代,面 對身體被迫「客體化」的我們,不該遺忘或放棄自我的「主體性」,並且,對於國家 甚至自己加諸身體的各種安排上,仍能保持懷疑、檢視與理解等洞察能力;再者,描 繪 1937 年至 1945 年間臺灣體育、運動發展的歷史軌跡,應有助於重新認識那些曾經 存在、甚至盛極一時,卻又已然消失的運動文化,也反省著國家對國民身體治理的正 當性;最後,相較於多數研究對前線志願兵、慰安婦的重視,這廣大「銃後人員」對 「體位向上」的遺緒 (legacy) 其實代表相當程度的集體意識流竄至今,這一討論也有 助於讓過去隱而不顯的、帝國末端的身體浮上檯面,進而認識自己、安身立命。. 第二節 研究路徑 專闢一節來說明研究路徑 (research approach) ,原不在我的預期之內,4特別是傅 柯式歷史的研究,學界在其系譜學方法上已經說了不少,而我不打算提出更多附和或 歧見,它們雖有益於涵養研究者方法論思維,卻難以減少讀者閱讀嚴肅理論的困惑和 猜疑,對於整個歷史現象的描繪也沒有太大影響。於此,本節僅針對檔案與系譜學方 法作簡要說明,然後是擴增其他適用於歷史現場的解釋觀點 (perspective)5,也就是 「治理術」的討論。. 4. 研究有時對我來說,比較像是自囈與創作,好比畫家展示畫作,而非揭露其筆法,或文人抒發其情 意,而不註解其句讀,或者說,拋棄學位論文的頭銜後,妥協於「學術規範」還是參與「遊戲規則」 原本都不在研究者的興趣之中,但摻雜文學色彩的歷史描繪卻常為講究實證精神的學術界所不容。儘 管如此,我深知感性仍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養分,也是認識自己的充分動機,要不,傅柯也不會自嘲自 己的作品只是「虛構 (fiction) 」而已,卻依然造就廣大閱讀者的深深著迷。. 5. 范燕秋認為對歷史學而言,社會科學「理論 (theory) 」不必然是好用或易於運用,但對於紛雜並陳的 歷史現象,則不能沒有解釋「觀點 (perspective) 」。所謂理論,指的是歸納現象的通則或分析模式, 觀點則是對歷史現象的解釋或詮釋,其中,缺乏後者的歷史研究極易流為零碎史料的堆積或陳述,而 無法呈現深度的歷史意義。見范燕秋,《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醫學史》 (臺北: 稻鄉,2010) ,i (序言) 。 4.

(16) 一、檔案與史料6 我們這一代研究者無疑是幸運的,所需的史料往往毋須踏破鐵鞋地尋訪,幾經滑 鼠點點選選各式「電子資料庫」,參考文獻便逐漸到手。特別是有關戰時體制期間, 因為鮮少自祖父母輩的回憶中得知,加上時人漸遠,我不得不仰賴自前人的研究成 果,7才能初步性瞭解日治晚期的時代背景、皇民化運動與戰爭動員等情事,還有其他 原創性期刊論文提供我更多有關當時的歷史細節,這一系列的討論,都不乏有關日本 殖民政府的治理問題,更涉及本文關注身體治理的發思與討論。然而,對利用「關鍵 字 (key words)」輸入來認識不屬於自己的時代使我到有所顧慮,除了漏網之魚的大小 之疑,或偏執地使用某些字詞提早底定研究結果的忌諱以外,這忽略歷史整體的做 法,只仰賴從他人的研究來討論過去時,「被引導去認識歷史」將取代了「歷史是如 何被認識」,而限縮了我們的想像和創造。對此,為了不止於拾人牙慧並合乎系譜學 的精神,回到日治時代的檔案蒐集、考證和分析,是值得嘗試的研究工作。. 6. 有關檔案 (archive) ,在傅柯的研究中來看時常是用以指稱史料 (historical material) 的。但這個在歷史 的各種論述中致力於探究哲學而安排的資料物,畢竟還是與為了考證歷史事實而採集的證據有所不 同,而我認為傅柯用檔案一詞來表示,似乎有著更明確的人為劃分和歸類。斯時,當我們觀看這種以 他人的論述來論述發言者所欲呈現的歷史時,便可以確認史料不再是作為證明歷史的考古物,反而是 能被抽絲剝繭的權力術語,甚至辨析那一湧而起、鋪天蓋地的時代話語,也許不過只是各種影響你我 生命的當代謊言而已。本文因為同時兼具對「歷史事實」與「論述質疑」的呈現,所以有兩者併用的 狀況,使用情形則視其上下文脈而定。當然,我相信游走於史哲之間的研究者,若能進一步理解、詳 究它們的差異性和適用性,對於系譜學和歷史學之間的比較討論,有更大的幫助。. 7. 如國內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 (臺北:允晨,2002) ;臺灣文獻 館,《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史料特展 (上) (下) 》 (南投:臺灣文獻館,2003) ;蔡錦堂, 《戰爭體制下的台灣》 (臺北:日創社文化,2006)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 軍事治理與身體》 (臺北:聯經, 2009) ;汪宏倫,《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 (臺 北:聯經,2014) 等書,或有譯著近藤正己著,《總力戰與臺灣》 (林詩庭譯) (臺北:臺灣大學出版 中心,2014) ;柳書琴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 (臺 北:聯經,2011) 等,以及日本學界鹿野政直,《桃太郎さがし—健康観の近代》 (東京:朝日新聞 社,1995) ;藤野豊,《強制された健康—日本ファツズム下の生命と身体》 (東京:吉川弘文館, 2000) ;坂上康博、高岡裕之,《幻の東京オリンピックとその時代 : 戦時期のスポーツ.都市.身 體》 (東京:靑弓社,2009) 等著作,它們不見得是本文不可或缺的引用文獻,但時常作為個人撰文 過程中若隱若現的想法和靈感來源,仍極具參考價值。 5.

(17) 那麼,它們該來自何處?首先,考慮了較「親民」的報紙,起自民辦性質的《臺 灣日報 (1937-1944) 》復刻版中逐一翻閱,再就官辦性質的《臺灣日日新報 (18961944) 》、《臺灣總督府府 (官) 報 (1896-1945) 》等資料庫進行檢索與蒐集,依此相 互比對參照下,應有助於論述的完整性。8即使,有學者認為報紙報導基本上是「事件 性的」也就是有事件發生,才選擇性的報導,並不足以據以描繪殖民地社會的日常。9 對此,我同意單看幾份報紙或聚焦政經情勢是不可得的,僅是視為提供事件「出現」 的時代印痕,況且報紙不必然對讀者負責,也可能出現甚多的錯誤。不過,當中某些 縱時性和高頻率上演的集體事件,以及反覆出現的社論和圖像部分,這些資訊雖然雜 亂但符合歷史原味,也深具官方所欲宣揚的社會教育色彩,留心在連續幾週、幾月以 至幾年中出現不計其數的相似活動,適足提供了當時生活型態的描繪,仍有助於認識 身體的治理細節與實踐進度。 再者,各種期刊與專書,相當程度地記載知識分子或專家的意見、論點和分析, 也是極為重要的檔案。然而,日治晚期並未留有體育運動的專門雜誌,10經由「體育」、 「體操」、「體鍊」、「體位」、「體力」和各式「運動」項目等關鍵字查詢「日治 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與「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發現相關論述除了來自 一般性刊物,居多則刊載於晚期因應戰事而發行的雜誌,如:《臺灣學校衛生》、 《部報》、《南方》、《新建設》…等;專書則如《健民運動の栞 (刊) 》、《厚生叢. 8. 日治時期,臺北發行的《臺灣日日新報》、臺中發行的《臺灣新聞》和臺南發行的《臺南新報》,長 期被置為殖民地臺灣的三大報,也分別被習慣性稱為「北報」、「中報」、「南報」,其中,《臺南 新報》於 1937 年 (昭和 12 年) 4 月易名《臺灣日報》,就其報業發展情形,則可參考張圍東,〈日據 時代臺灣報紙小史〉,《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5.3 (臺北,1999.03) :49-58。李承機, 〈日治時期的報業發展〉,《臺灣學通訊》,85 (新北,2015.01) :4-7。. 9. 許佩賢,〈作為機關裝置的收音機體操與殖民地台灣〉,《文化研究》,12 (臺北,2011.09) :164165。. 10據統計,日本領臺五十年間,共出版. 22 種運動雜誌,惟因損害或遺失,現僅存九種,其中兩種綜合性. 的體育雜誌─《臺灣運動界 (1915 年 10-11 月) 》和《運動と趣味 (1916 年 11 月-1919 年 4 月) 》, 發行時間極為短暫,追溯開戰後至 1940 年代時僅存登山類的雜誌,即《臺灣山岳 (1927 年 4 月-1944 年 1 月) 》和《臺灣山岳會報 (1929 年 5 月-1943 年 12 月) 》。參閱林玫君,〈誰的運動?析論日治 時期臺灣的運動雜誌〉,《臺灣學研究》,19 (新北,2016.01) :35-98。 6.

(18) 書》等敎化印刷物,還有學校體育衛生出版品,以及日本內地發行的《體力向上講 座》專輯等,也都容易找到與時局相應的身體論述。不過,這類資料過於龐雜,於 此,只能做基礎性的說明,讀者尚能在註解或參考文獻中得知其他細節的補充。 最後,考量對本島人士的認識,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建構的「臺灣日記知 識庫」中也做了數次查尋,但除了在《吳新榮日記》、《灌園先生日記》,以及臺灣 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對《陸季盈日記》研究的資料中有極少發現外,目前還很難有突破 性的成果。此時,思考文化史家 Johan Huizinga (赫伊津哈,1872-1945) 所說的:「某 一時代精神的真實面貌,在看待和表達瑣碎、平常之事的方式,比在哲學和科學的高 妙形式中,能得到更為確切的展示」11。因而本研究也採納了其他如:詩詞、歌謠12、 文學與漫畫等,來做輔助性的分析。. 二、系譜學與歷史學 至於研究方法,過去,世界史學界的主流多半是從經濟—社會因素來解釋諸多歷 史現象,或凡事找尋起源以及社會經濟的脈絡,建構出歷史的線性與進步。然而,自 1980 年代開始,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ism) 的滲入影響歷史學面臨了諸多挑戰,尤 其,對傳統史學常予以的批評有二點:其一,是因果關係的討論導致了各種「決定 論」,除了貶抑人的主體性,亦過分化約;其二,是將過去解釋為漸進演變為今日的 「目的論」,不考慮事件的其他演變方向,所得的歷史解釋依然過於武斷。13而今,史 學研究方法已發展成多種形式,可謂「史無定法」,除了不再只以社會科學的理論為 圭臬,也不為打造著從「起因 (自變項) 」到「效益 (依變項) 」的知識生產,史家經 11赫伊津哈. (Johan Huizinga) 著,《中世紀的衰落 (The Waning of the Maiddle Ages) 》 (劉軍、書煒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195。 12依據黃文車的研究,日治時期臺灣閩南歌謠大抵為七言四句的基本形式,內容都以「七字仔」為主要. 型態,書寫主題大多是「男女情愛相戀」,不過亦有關於「臺灣歷史」、「風俗習慣」、「運動強 身」等主題,對於它們的探究則必須從時代環境和文本閱讀中加以採集和整理,而與本研究特別有關 的便是戰爭時期中,有關身心鍛鍊、運動、身體的種種書寫。見黃文車,《日治時期臺灣閩南歌謠研 究》 (臺北:文津,2008) ,22。 13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 7. (臺北:巨流,2000) ,244-252。.

(19) 由這樣的反省下,必得另謀出路。往後,還有許多對不同歷史研究學派的認識,提供 我們不同的參照點 (參表 1-1) ,除了吸納了實證學派 (蘭克學派) 對事實、證據的堅 持,欣喜於年鑑學派對社會、文化的整合,也懂得尊重系譜學對歷史價值的告別。這 無非是期待各門領域相互包容,彼此可以暢所欲言,儘管,它必得歷經一段漫長的磨 合時期,但那多元而寬廣的學術願景仍值得我們持續努力。當然,我在本文的所知無 疑仍屬膚淺,是在未歷經嚴苛的傳統史學訓練,便吸取了後現代的養分,而期望在取 徑傅柯的系譜學下,能為體育圈帶來一個不同的研究視野。. 表 1-1 歷史研究學派與系譜學之比較 理論 理論. 解釋模式. 目的 方法論. 實證學派. 年鑑學派. 系譜學. 常模概念. 系統理論. 反本質論. 演化論. 計量、區域史、 比較史等. 反歷史連續論. 建構一貫的歷史與價值正當性 研究方法論 實證、考古學、制度 理論建構論. 歸納法. 擺脫價值的約束. 外在屬性綜合研究. 事件、論述分析法. 演繹法. 解構法. 資料來源:邵軒磊,〈作為研究方法的系譜學〉,《政治科學論叢》,34 (臺北,2007.12) :162。. 有關「系譜學 (genealogy)」一詞,係起自尼采 1887 年於《道德系譜》乙書中的術 語,傅柯借其論述所得的啟示後,於 1971 年發表了〈尼采、系譜學、歷史〉,開展了 一種闡述哲思於歷史寫作的新觀點,也是他對自己過去建立「考古學 (archaeology,亦 稱檔案學) 」的一種轉折和補充。14至於對系譜學的界定,傅柯在文首有一些說明: 「系譜學是灰色的、嚴密的與耐心記錄的,它操作於混亂與模糊的羊皮紙上,於多次. 14一般認為,在討論系譜學研究時必然包含著考古學成分,因為「系譜學其實只是一種變異的考古學,. 它是傅柯在進行權力研究時所發展出來的新方法…必須經過考古學對於論述的構成系統做充分地描述 與掌握以後,才能運用系譜學來分析那些使構成系統運作的『力』的問題」。見黃煜文,《傅柯的思 維取向:另類的歷史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00),155。有關傅柯的考古學理論和方 法,則可參考福柯 (Michel Foucault) 著,《知識考古學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 (謝強、馬月譯) (北京:三聯,2003) 。 8.

(20) 被塗寫與覆蓋的文件上。」15,後續,他雖然也指示系譜學需要耐心與細節知識,仰賴 著原始材料的大量堆積…等等,卻再也沒有留下任何實質的作業程序。於是,除了學 界對系譜學方法存有諸多疑惑之外,也使得傅柯式的歷史研究遭受到幾許批評,例 如:傅柯的斷裂史觀無疑強姦部分史實 (歷史事實) ,且陷入歷史化約論的危機,其歐 洲中心觀點亦受質疑;傅柯的系譜學方法缺乏理論,而令人有虛無飄渺 (free-floating) 之感;傅柯論述缺乏道德規範性基礎,既無法提供更好的社會未來之願景,又對抵抗 的問題無能為力。16 是以,後進者積極於找尋進入或效法傅柯研究的重要途徑,例如倪炎元引介兩部 英文著作,藉由說明進入傅柯系譜學分析的兩種策略,並附上實例演練。其一為分析 文本的四個陳述技巧:1.針對陳述加以描述,但重點放在權力之上;2.透過當下歷史的 視角將權力的作用引申出來,將隱藏在陳述背後不足為外人道的起源與功能揭露出 來;3.將陳述視為正在進行中的過程加以描述;4.透過考古學的策略性運用以解答當下 所關懷的問題;其二則是透過傅柯著述中對論述權力知識這組概念的特殊觀點的掌 握,再以這組觀點形成一種「鏡片 (lens) 」,用來透視所要分析的檔案或文本。17此 外,邵軒磊關注了傅柯式歷史的系譜學操作方法:1.研究瑣碎的細節:系譜學是有關細 節的知識,必須建立在原始材料的大量積累成果上;2.論述成為研究核心:系譜學注重 描述論述形成的過程,當中必然有著權力的痕跡;3.以解構為結果:傅柯的知識圖像是 橫切的,描繪結構系譜的同時也帶有解構的色彩,亦即,是以個案為出發點來形塑權. 15英譯版原文:Genealogy. is gray, meticulous, and patiently documentary. It operates on a field of entangled. and confused parchments, on documents that have been scrsthed over and recopied many times.見 Michel Foucault,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The Fouacult Reader, ed. Paul Rabinow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10), 76. 16見楊宇勛,〈顛覆史學與權力之眼:傅柯的《知識考古學》及《規訓與懲罰》〉,《史耘》,5. (臺. 北,1999.09) :216;謝國斌,〈The Free-floating Postmodern Phenomenon: A Case Study of Michel Foucault〉,《人文集刊》,3 (臺北,2005.04) :113;姚人多,〈說真話的問題化〉,《當代》, 209 (臺北,2005.01) :95。 17倪炎元,〈進入傅柯系譜學分析的兩種策略〉,《新聞學研究》,87. 9. (臺北,2006.04) :183-188。.

(21) 力圖像,以揭示其異質系統,而非建立一套普世性的價值觀。18凡此,我們可以輕易看 見追隨系譜學的後人著作中,各部所談的分析方法、研究程序不盡相同,長期存在著 「一個系譜學,各自表述」的複雜地帶,卻都已無法裁定這些方法策略是否符合傅柯 的本意。 然而,倒是不難發現,傅柯晚期的研究工作一直是考古學與系譜學的兼容並蓄, 甚至在 1984 年 (生前最後一年) 《性經驗史》二卷裡仍然有這樣的強調:「考古學方 向使分析各種形式的質疑得以可能,系譜學方向則使分析各種質疑形式從實踐及其變 化中如何形成自己得以可能」,對此,傅柯回顧自己在 1960 年《瘋癲與文明》是對 「癲狂和疾病」的考古中找尋實踐「正常化」的系譜;1969 年《知識考古學》是對 「生命和語言」的考古中找尋實踐「認知」的系譜;1975 年《規訓與懲罰》是對「犯 罪和犯罪行為」的考古中找尋實踐「規訓」的系譜;最後,1976 年和 1984 年的《性經 驗史》則是對「性活動和性快感」的考古中找尋實踐「生存美學」的系譜。19因此,系 譜學並不是一種完全立基於個人的主觀解構,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必然也尊重歷史的 客觀實證。 只不過,他思考這些理論和方法不在於打造一個更具實證的歷史研究,其實反過 來是對於歷史事實的質疑和挑戰。除了相對於歷史學的「五反」—反對超歷史的觀 察、反對總括歷史、反對追溯歷史的內在發展、反對歷史決定論和歷史目的論,傅柯 也藉由把注意力放在微小的聲音用以揭穿「事件的住址化」,進而找到歷史住址的決 定機制。20其所意圖展現「真理 (truths) 」的歷史,是在各個領域的權力施展中,一種 質疑與批判式的探索和分析,如醫療、語言、犯罪、性等,指出構成這些領域中真理 的「要素」,而並非傾向純粹歷史學家式的歷史爬梳。21這不為標新立異地拋棄歷史. 18邵軒磊,〈作為研究方法的系譜學〉,163-166。 19福柯. (Michel Foucault) 著,《性經驗史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 (余碧平譯) (上海:上海人民,. 2005) ,113。 20邵軒磊,〈作為研究方法的系譜學〉,169。 21黃敏原,〈系譜學者有無結構式分析?—試論傅柯的歷史斷代邏輯與對權力的認識觀點〉,《社會分. 析》,3 (新北,2011.08) :43-82。 10.

(22) 學,亦絕非對歷史的「造反」,而是跳脫傳統歷史研究「本質」、「規律」、「連 續」或「同一」等迷思,讓各種複雜的異質重現,提供歷史現象的詮釋另一個嶄新視 野。 以上,這些資料對本文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啟發,至少,納入多元的瑣碎與細緻 資料與一般歷史學方法並不相違,唯實際是把研究重點從歷史學探索的「本質和起 源」轉換成系譜學關注的「現象和出現」。特別是討論那些與時代局勢相應而生的話 語,猶如傅柯將之描繪為某些自地平線竄升,或者有了爆炸式湧現的論述內容,因而 學界也對此一研究取向稱之為「論述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基於此,我們鎖定 了日治晚期「體位向上」的時代話語,還有其他自 1938 年 (昭和 13 年) 到 1943 年 (昭和 18 年) 間相繼而生的新詞彙,如:「厚生省 (1938 年) 」、「體力章 (1939 年) 」、「體力法 (1940 年) 」、「體鍊科 (1941 年) 」、「健民運動 (1942 年) 」、 「武道章 (1943 年) 」等等,它們彼此伴隨、關係密切地共構著身體治理的知識與技 術,並且,研究視角開放至不同對象 (不同權力位置) 與動員單位,如官與民、資本家 與消費者、男性與女性、成人與兒童、體健者乃至體弱者之間,分析「身體治理」的 異質和此消彼長的關係時,將會有不同的發現。 最後,也許會有人注意到,基於本篇研究的需要,除了說明檔案來源和系譜學方 法以外,更應該找尋、交代傅柯對於殖民議題的討論,然而,這部分的收穫卻不多 見。從姚人多所進行的地毯式搜尋下,發現 27 篇文本雖然足以澄清傅柯一生並非對殖 民主義沉默,然而內容往往是一小段落的一些詞彙,未能與被殖民者這樣的「異己」 有更多的聯繫時,就直接轉向了對統治技藝的關注,正一如過往沉浸於系列性的權力 研究。22換言之,面對殖民論述的寡言,我們不可能一廂情願地參照傅柯西方式和去中 心化的系譜研究,造成觀察與分析日治時代的各種困惑,亦無法清楚地套用至東方式 的,以及具至高且普遍的權力中心—總督府—的殖民歷史。不過,仍有許多討論是直 接或間接地受到傅柯的啟發,例如:「治理」或「治理術」的討論,便為這篇研究開. 22姚人多,〈傅柯、殖民主義與後殖民研究〉,《臺灣社會學》,6. 11. (臺北,2003.12) :223-266。.

(23) 了一扇可供窺探的窗口。. 三、傅柯的「治理術」23 在傅柯本人所著的研究論述中,自 1975 年《規訓與懲罰》問世後,「規訓」就一 直都是學界的熱門話題,到了 1978 年《安全、領土與人口》的系列講座下,「治理」 概念到位,又引起一波學界討論的聲浪。但在這兩者之間,我們不該有一種完全的截 然劃分,畢竟,傅柯本人也從未同意治理是規訓的替代品。24因此,筆者實際討論上也 涉及了「規訓」的權力技術,例如檢查的機制、活動的安排等。唯,為了不僅止於討 論「紀律」的權力施為,而是希望進展到傅柯晚期著重的「調節」面向,所以仍以 「治理」一詞來表示。 至於特別採納了傅柯「治理術」作為研究的解釋觀點,我有幾點說明:第一, 「治理」研究近年在各領域中成為一項新興和熱門議題,2014 年《思與言》連續兩期 (52 卷,3-4 期) 刊登「治理研究」專號,收錄 12 篇論文呈現治理面貌的複雜交錯,讓 我們對於公共事務的分析更加認識。這一概念也受到學界普遍運用在日治時期的臺灣 研究中,代表性案例有:姚人多分析臺灣調查和規訓權力的操弄,討論政治理性如何. 23傅柯「government. (治理/政府) 」的概念,早於 1974-1975 年的授課課程中就已提出 (該課程內容後. 來以書名《不正常的人》出版) ,將之解釋為一種「行為的引導 (conduct of conduct) 」;到了 19771978 年的課堂上則第一次出現了「governmentality (治理術/治理性) 」的用語,這個詞從 「governmental (政府的) 」派生而來,指的是權力關係或治理活動特性的戰略場域。但無論是治理或 治理術,兩者在傅柯的課程講座中時常交替地出現著,另外像「governmental rationalty (治理理性) 」 與「art of government (治理藝術) 」等曖昧辭彙,在傅柯的論述中,似乎也沒有嚴格的區分,吳彥明 甚至大膽地假設這些辭彙其實意指著同一件事。參考福柯 (Michel Foucault) 著,《安全、領土與人口 (Sécurité, Territoire, Population) 》 (錢翰、陳曉徑譯) (上海:上海人民,2003) ,357;吳彥明,〈治 理「文化治理」:傅柯、班奈特與王志弘〉,《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2 (臺北,2011.06) :176。 24傅柯指出:「我們不該認為規訓社會. (society of discipline) 代替了君權社會 (society of sovereignty ),. 然後治理社會 (society of governmentality) 又代替了規訓社會,這實際上應該是一種君權 (統治權) — 規訓—治理的三角架構」,見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ed.,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1), 102. 只是,傅柯過去所著墨的「規 訓」對象是病人、罪犯等邊緣者的角色,但「治理」所牽涉的是廣大一般群眾,是既具能動性的主體 (subject) ,也是具從屬性的臣民 (subject) 。 12.

(24) 仰賴知識體系的建立而施行;梁秋虹則聚焦殖民地治理和被治理者,探究了底層女性 的性治理;25以及,其他雖然沒有詳談,但卻提及使用傅柯治理術概念進行日治時期的 各種發想與討論等。26這類研究取向正如張隆志所觀察到的,是由過去「國家作為行動 者」擴大為「政治權力網路和生產機制」的視角,將能提供不同於傳統國家中心理論 與制度史研究的解釋架構。27 第二,有學者認為從「治理術」的視角切入,將促使研究不再只是集中於殖民歷 史的再現,也能用以了解統治當局的管理程序,或對跨文化的比較研究提供有益基 礎,故而被視為是研究殖民地臺灣的核心議題之一。28因此,本文回顧傅柯對「治理 術」的爬梳,是立基在一個國家理性化的歷史探討上,當國家基於人口概念開展了 「管治 (police,亦稱為公共管理) 」的運作,29運作的重點依序著力在:1.人的數量 (the number of men) 、2.生活必需品 (the necessities of life) ,再到 3.健康問題 (the problem of health) 。30不約而同地,在戰爭時期,日本當局對殖民地的治理工作有著反 覆出現對 1.人力資源、2.物資統制,以及 3.「體位向上」強調的歷史巧合,這類管治問 題不僅成為官方治理日本內地的重要事業,也在落實到對殖民地臺灣的身體治理,但 如何為之?涉及的知識與技術為何?對此,我認為傅柯的治理術將有助於探究這種. 25姚人多,〈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2. (臺北,. 2001.06) :119-182;梁秋虹,〈治理底層女性:日本殖民性治理與被治理者的政治 (1895-1937) 〉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2013) 。 26見. Paul R. Katz, “Governmentality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Colonial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he Ta-pa-ni. Incident of 1915,”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4.2 (Michigan, May 2005): 387-424;呂紹理,《展示臺 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 (臺北:麥田,2005) ;林玉茹,〈殖民地的產業治理與摸 索-明治末年臺灣的官營日本人漁業移民〉,《新史學》,24.3 (臺北,2013.09) :95-133;姚人多, 〈傅柯、殖民主義與後殖民研究〉,262-263。 27張隆志,〈國家與社會研究的再思考:以台灣近代史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4. (臺北,2006.12) :119-120。 28Paul. R. Katz, “Governmentality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Colonial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he Ta-pa-ni. Incident of 1915,” 414. 29福柯. (Michel Foucault) 著,《安全、領土與人口 (Sécurité, Territoire, Population) 》,288-289。. 30Michel. Foucault, 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7-1978, ed. Michel. Senellart, trans. Graham Burchell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323-324. 13.

(25) 「以國家為名義」所進行的身體管治問題。 第三,國內目前對傅柯治理術的專題研究雖然只有一篇碩論,31但是,內文已相當 清楚地交代對其研究不能只落在對現代國家統治的分析,且更著墨於關注自我與生存 美學的討論上。並且,正是藉由「治理術」的概念,傅柯方從生命權力的分析過渡到 生存美學的主題,爬梳了讓生命成為藝術品的治理活動。32換言之,當我們在看待一段 歷史時,既想知道權力如何運作,又想一窺它不著痕跡的流動關係,以及,探究時人 生長於斯,如何追求其所欲安身立命之道?這種要將對權力的分析從打造「國民,即 國家作品」的客體,跨越到探究主體實踐「我,即我的作品」的話,那麼,傅柯的治 理術在這個層面是足具分析適用性的。 但接下去,我們可能會有一點惋惜,有關傅柯的「治理」或者「治理術」論述, 幾乎都是從他過去 (特別是 1975-1984 年間) 在法蘭西學院的講座系列中獲致。也就是 說,學界並不是從傅柯本人的文字性書寫來整理,而是經由演講轉錄逐字稿的形式, 加上統合傅柯手稿 (授課筆記) 的編者介入,以及英文或中文的翻譯和後繼專家的補述 來認識。一方面,這些文本畢竟是作為授課而不是研究作品,口頭相較於文字存在著 較為模糊的意義,也跳躍出更多的分歧概念;另一方面,傅柯雖然爬梳了治理術的歷 史,卻未曾對該詞彙提出唯一而獨斷的定義。以至於儘管有學者花了一些篇幅整理傅 柯的治理術觀點,卻認為「這個概念不僅是一種有如驚鴻一瞥的口述歷史,它還在傅 柯突如其來的撒手人寰之後,就缺乏原作者的回應而開始遁入五里霧中」33。也因如 此,本文篇章意不在於這一概念的哲學辯證,而是涉及有關治理術的基礎性介紹,以 及指出治理觀點對照日治時期研究的可應用部分。 有關研究治理 (術) 的所有文獻,幾乎無不引用或參照一篇代表性論著,也就是傅 柯在 1978 年 2 月 1 日於法蘭西學院講座的錄音資料和文稿,後有譯者將此篇章定名為. 31吳朝聖,〈傅柯對治理性的研究〉.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9) 。. 32何乏筆,〈從權力技術到美學修養:關於傅柯理論發展的反思〉,《哲學與文化》,37.3. 2010.03) :摘要。 33吳彥明,〈治理「文化治理」:傅柯、班奈特與王志弘〉,179。. 14. (新北,.

(26) 「governmentality」。34論其研究方式,是將 16 世紀中葉爆炸式湧現的治理文獻與同世 紀早期的單獨文本做比較,即 1513 年馬基雅維里所著的《君主論》。文中指出,由於 君主和其君權之間並沒有根本的、本質的、自然的或法律的聯繫,因而是外在的、脆 弱的,並且時常面臨威脅的,而保護「君主-領土和臣民」這一脆弱的君權紐帶,就 是治理的藝術,此即《君主論》的要旨。然而,根據他的觀察,一直延續到 18 世紀末 的這些數量龐大的治理文獻,論其要點僅是內容單一,或明或暗地反對治理藝術只是 一種哲學家的觀念或對於君主的建議,而應是與「國家治理」的定義息息相關。 傅柯陳列了以下四點考察:1.治理者並不侷限君主,治理活動則相對多樣性和內在 性,最基本的形態是個人-家庭-國家的向上或向下連續性,且每一部分都和特定的 科學或反思活動有關: (1) 自我治理的藝術—道德學; (2) 治理家庭的藝術—家政 學; (3) 統治國家的科學—政治學;2.治理所處理的東西實際上就是人,其與財富、 資源、物資、領土交織在一起,正如「船的隱喻」,治理一艘船不光要對船員負責, 同時要對船舶及貨物負責,也就是必須考量全面的治理;3.治理的目的存在於治理的事 物之中,其運用的是多種多樣的策略而不是法律,或者把法律用到極限,使它也變成 一種策略;4.治理藝術是在建立專制君主國家行政治理的宏大機構的過程中形成,相關 的知識形式也在這個過程中建立。35接著,傅柯指認 18 世紀後,治理藝術基於某些因 素 (主要是人口) 轉向了政治科學,也是統治權支配的政體轉向了治理技術支配的政 體,但這種新的治理藝術並沒有消除統治權 (sovereignty),也沒有消除規訓 (discipline) ,反倒是因為規訓有助於治理人口,才變的前所未有的重要和被賦予極高. 34參閱.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ed.,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87-104. 35儘管,從這些文獻可以找到對於治理藝術的進階性觀點,但傅柯覺得論其廣度和深度都是很有限的。. 首先,受限重大軍事、經濟和政治危機,治理藝術處於不安寧的歷史原因難有發展;其次,當時的權 力運用還是在行使統治權的範圍內反思,即使是重商主義所用的法律、規章手段,依舊是傳統的統治 權武器,阻礙著治理藝術;最後,是統治權和家政學的嚴重落差,前者框架太大、抽象與僵硬,後者 則又太狹小、無力與脆弱,硬要接繫兩者反而造成治理藝術的窒礙難行。一直到 18 世紀後,治理藝 術才通過人口問題的出現找到了新出口。參考福柯 (Michel Foucault) 著,《安全、領土與人口 (Sécurité, Territoire, Population) 》,85-87。 15.

(27) 價值。36所以,應該可以將治理術視為傅柯最後表述的現代權力形式之總體,而不是取 代規訓,也不是權力等級提升與否的問題。 在文末,傅柯總結了治理術一詞的意思,也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概念定義,即 「藉由制度、程序、分析、反思,這種非常特殊且複雜的權力形式之總體得以行使計 算與策略,它的目標在於人口,以政治經濟作為主要知識形式,安全部署則是其基礎 技術」37,在後續龐大的研究討論中,傅柯將沉浸於治理概念史的爬梳,但鮮少回到現 代國家的治理化,而是追溯起於中世紀 (13-15 世紀) 的牧領權力。但治理術觀點倒也 不是在這個篇章無疾而終,從後續的講座和論著裡,我們都還能找到許多有關現代治 理的蹤影,更能從後來的鉅作—《性經驗史》—中看見對於闡述生存美學的轉向,亦 即治理自我的議題。 因此,梁秋虹主張治理術應包含三個方向的研究取徑,即「國家的治理化」、 「對他人的治理」和「對自我的治理」,這也呼應了吳彥明所爬梳傅柯治理術的三種 版本,而這三種版本並不是依時間順序變動的,它其實是交替隨機出現的:一開始是 牽涉治理「人口」相關的技藝問題,之後轉變成既是整體化又是個體化的連接點,也 就是得以讓宰制的技藝與自我的技藝同時運作的連接點,但卻從這裡開始,傅柯頭也 不回地投向「主體」的這個困擾他已久的問題,治理術在此時牽涉到的則是主體與主 體之間的牽制關係。38. 36福柯. (Michel Foucault) 著,《安全、領土與人口 (Sécurité, Territoire, Population) 》,90。. 37英版譯原文:The. ensemble formed by the institutions, procedures, analyses and reflections, the calculations. and tactics that allow the exercise of this very specific albeit complex form of power, which has as its target population, as its principal form of knowledge political economy, and as its essential technical means apparatuses of security. 參閱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ed.,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102。至於「政治經濟」與「安全裝置」一詞,傅柯倒沒有對之作一清楚界 定,但從《安全、領土與人口》的全文中,大抵可以看出他將前者視為一種綜合人口、領土、財富關 係所構成的新型網絡的新科學,尤其以「統計學 (statistics) 」的出現最具代表性;後者則涉及各種用 以控制社會的治理技術,如:法律、規訓,以及伴隨這二個機制發展而出各種對危害社會的防治作 業,尤其是為了某些平衡與穩定而自各機構擬行的風險管理和採取的應變措施。 38梁秋虹,〈治理底層女性:日本殖民性治理與被治理者的政治. 「文化治理」:傅柯、班奈特與王志弘〉,183-184。 16. (1895-1937) 〉,35;吳彥明,〈治理.

(28) 在這些論述的說明後,本文攸關日治晚期的身體治理將是整合在人口 (整體) 、對 象 (客體) 和主體 (個體) 治理的盤根錯結上,而不是用一種截然清楚、卻可能顧此失 彼的切割方式來討論,我將於後文陸續呈現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是,基於檔案屬 性的限制,相當程度是涉及對現代國家統治的分析,或各種現代機關裝置 (Device) 下 對於被殖民者的支配面向,有關臺灣人的身體治理仍有許多未竟之處,也就是在關注 自我或生存美學這方面,本文僅作簡略涉獵,拋磚引玉爾爾。. 第三節 再現工作 有關整個研究工作的複雜詮釋與再現過程,是筆者對讀者應負之責,以下,就研 究的範圍、限制、用語、書寫和全文架構作一交代:. 一、範圍與限制 (一) 檔案:本文在時間的斷限上,關注臺灣自 1937 年 (昭和 12 年) 中日戰爭開 打,一直到 1945 年 (昭和 20 年) 日本戰敗這段期間的被殖民歷史。但是,至 1941 年 (昭和 16 年)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由於戰事吃緊加劇了人力動員和物力限制,加上戰亂 造成文獻保存相對較少,特別是在終戰前一、兩年間的檔案分析有其限制。另,本文 所參考的日治時期檔案,多採自保存於臺的實體檔案,少部分則來自研究單位建構之 數位資料庫,但不設限其屬性與種類,皆作為論文分析之根據。然而,多數研究日治 時期的可能限制,在於各種檔案的意義仍偏屬於上層階級或知識分子的心聲,無法代 表一般百姓和社會底層者的生活型態,這種差距本文亦不能免。 (二) 翻譯:筆者在日文涵養方面才疏學淺,相當龐雜的資料查詢均以漢字進行, 例如以「運動」取代「スポーツ (sports) 」、以「水泳場」取代「プール (pool) 」等 等,當中難免疏漏。並且,在仰賴字典查閱和他人翻譯的情況下,僅能從上下文脈 絡、反覆性章句、跨文本參照,以及不同翻譯者的校正加以確認,仍恐有不妥或誤 差,是其限制。 17.

(29) (三) 對象:戰時體制下,無論何一種族或社群,都是國家動員的一份資源和力 量,並且,必須考量近半世紀殖民的同化作用,國族認同在不同世代 (generation) 間 可能比殖民初期更具差異。儘管總有「同床異夢」39時,但因應於時局終究使臺灣人選 擇或被迫與日方在站同一陣線上。因此,本研究的對像是廣大的、戰場後方的被治理 者 (涵蓋臺人與日人) ,而無法以純粹的臺籍報導或研究為依據,也不獨斷能完全自臺 灣人的角度討論當時的身體治理與實踐,此為必然的限制。此外,就日本內地或其他 殖民地 (例如朝鮮) 之間的比較研究,雖然有助於殖民域的整體認識,但非本文所能負 荷,故而不在討論之列。. 二、用語說明 (一) 在論文題目上,雖然繼 1931 年 (昭和 6 年) 滿洲事變起,日本軍部勢力逐漸 掌握實權,隨後全國進入戰時體制,這長達「十五年戰爭期」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才 終止。但本文所研究的「銃後」40,著重自 1937 年 (昭和 12 年) 中日戰爭開始到二戰 結束的八年期間,出現在臺灣並針對一般民眾而非實際戰場人員的各種論述,但是這 些論述實際上也都涵蓋了殖民母國─日本,以及盟軍 (軸心國) ─德國、義大利等國家 對國民身體的期待、建議、要求與干預;至於「體位」一詞,過去原意為「胎兒的位 置」,但後來作為陸軍關注士兵身體品味、品格或等級的新用語,進而推向提升一般. 39引自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 (王興安、鳳氣志純平. 編譯) (臺北:麥田,2006) ,第八章。書中以臺日雙方的認同差異 (前者乃願同化於文明;後者乃欲 同化於民族) 說明臺灣人是以接受「同化」作為抵抗,以逐步削弱殖民地差別統治的正當性,而過度 快速普及卻仍充滿差別、壓制和榨取的同化政策,終究是導致了殖民者的統治崩解。 40「銃」是指槍械火器,「銃子」則是一種金屬製的打洞器具,用閩南語發聲便是子彈的意思,故「銃. 後」表面意義為槍彈的後面,而實際是指與戰爭前線 (battlefront) 相對的戰場後方 (the rear of battlefield) 。不過,這與軍護人員或下級軍伕提供前線補給的戰地後援仍然有所不同,本文所指的真 正對象是在 (中國) 真實戰場以外的,也就是當時生活在殖民地臺灣的一般 (日本) 國民 (其無論是臺 籍或日籍,當時皆被視之為日本天皇下的子民) 。參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銃子〉,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2cg8pD&o=e0&sec=sec1&op=v&view=010>,2017.01.30 檢索。 1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賽決賽 前三名 採認 指導:教育部 承辦:國立臺灣大學 國際. 科展

賽決賽 前三名 採認 指導:教育部 承辦:國立臺灣大學 國際. 科展

賽決賽 前三名 採認 指導:教育部 承辦:國立臺灣大學 國際. 科展

各位老師,您聽過「臺灣文史教學研習」嗎?國立臺灣圖書館(以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夏俊雄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王偉仲 召集人.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承辦單位:臺北市新民國中 三、 協辦單位: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四、

A02 臺北市立實踐國民中學 翻「閱」時空,悅「讀」人生 A03 桃園市立建國國民中學 流動的饗宴-讀出建國真滋味 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