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歷程檔案的理想如何實踐? / 28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學習歷程檔案的理想如何實踐? / 28"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9,8(8)

,頁 28-30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實施 主題評論 第 28 頁

學習歷程檔案的理想如何實踐?

藍偉瑩 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 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審議及推動專案辦公室規劃委員 學習歷程檔案一詞在教育現場並不陌生,無論是另類評量或多元評量,它都 名列其中。在臺灣教育現場,學習歷程檔案常被老師們用來累積學生的學習過程 與成果,但僅僅是累積,能稱為學習歷程檔案嗎?隨著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上路, 這個詞不再只是學習評量上的一個項目,而是和大學多元入學產生連結。高中現 場推動學習歷程檔案由國教署主政,以公部門資源建置全國高中學生的資料庫平 台,還沒上路,就有支持與反對的聲音。支持者認為這可能是解決長期只以成績 決定學生的方法,反對者認為這會不會擴大城鄉差距。學習歷程檔案的理想是否 能取得共識與落實呢?

一、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

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是「針對可展示出學生在一個或多個領域中的努力、進 步以及成就等作品之有目的地蒐集。這些蒐集必須包含學生自己參與選擇內容、 製訂選取與評估標準的過程,並且提供學生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的證據」 (岳 修平、王郁青,2000)。換言之,學習歷程檔案必須包含學生自己選擇要放入歷 程的內容,學生必須有自己選擇的評估方式,並在選擇之後提出這些歷程對於自 己學習的意義。檢視教育部國教署於108 年 7 月 15 日頒布的「高級中等學校學 生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要點」(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9),便可發現除了基 本資料與修課紀錄由學校協助上傳與維護外,未來高中生可以自己選擇課程學習 成果與多元表現,每學年或學期上傳學習歷程學校平台。並於每學年結束時,從 已上傳至學習歷程學校平台的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分別選出六件與十件上 傳至國教署建置的學習歷程檔案中央資料庫。這樣的設計與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 是相符的,但卻未見其中有自我反思的證據,這部分難道不被重視嗎?

二、學習歷程檔案的誤解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自 91 學年度起實施,其基本理念在於「考招分離─考試 專業化、招生多元化」,為了促進「招生」方式多元化,期望透過提供學生更多 突顯個人特質與潛力的機會,能夠依據自己的優勢,適性地選擇升學管道。實施 至今,申請入學的備審資料審查,常被人詬病之處是被懷疑內容的真偽,以及擴 大了城鄉差距或貧富差異對於升學結果的影響,有錢的就能擁有更多的校外經 歷,能夠做出較為精美的資料。而高中現場看見的真正問題是,學生常在高中三 年級學測考試後才開始著手備審資料的製作,匆忙製作的結果,常常只是資料的 堆砌,或甚至有少部分學生這時才緊急趕做作品。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9,8(8)

,頁 28-30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實施 主題評論 第 29 頁 為了解決備審資料真偽與來源的疑慮,學習歷程檔案的出現確實提供了一個 解方。其成果以校內課程與活動為主,課程學習成果僅能上傳修課之課程作品, 並須經由任課教師認證,確認作品的確是課程中完成的。這樣的設計大大降低社 會大眾對於真偽這件事的疑慮。學習歷程檔案必須在發生的學期或學年完成上 傳,這也使得資料的真實性提高,更能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選擇能夠代表自己特質 或學習歷程的成果,也為下一個學期或學年的學習做好規劃,這樣的設計更貼近 了學習歷程檔案的學理。學習歷程檔案中所缺乏的反思,在新的考招規劃中被納 入升學備審資料中。未來的學生可從中央資料庫所累積的資料中,勾選符合申請 大學學系所需的資料,上傳大學甄選會平台。但也由於學習歷程檔案可運用於升 學備審資料,讓許多人誤以為學習歷程檔案就等於升學備審資料,恐慌就此產生。

三、學習歷程檔案的困境

多數人誤以為學習歷程檔案就等於升學備審資料,這引起部分團體激烈的討 論。如果學校無法幫助學生產出學習歷程檔案的作品,那學生的升學就會受到影 響。這樣的想法造成了家長的恐慌,誤以為如果學生無法及早定向就無法累積有 利的資料,或是以為要完成難度很高的作品才是有利的,這樣的恐慌也因為補教 業或是少數私校招生策略而擴大。不僅是家長在乎,也有部分學校或教師為了幫 助學生累積更多優質的學習歷程,結果可能給了學生更多需要完成的報告或甚至 小論文。學生變成在校成績要很認真,連每份作業都得很用心,這大大誤解了學 習歷程檔案的意義。另一種情形則是高中端現場希望大學承諾一定會看學習歷 程,承諾一定會重視校訂必修或多元選修這類課程,這才能讓他們安心放心去規 劃課程,以免影響學生升學。這些也成為學習歷程檔案推動上的挑戰。 教學現場長期重學生升學,卻輕學生學習。諷刺的是,升學到底是約束了學 生,還是綑綁了教師?當學校教育理想模糊,學校教師自覺不足,學生家長干涉 過度,真正被犧牲的便是學生,這也是教育現場學生學習動機與成就越來越低落 的原因。當學習被等同於升學,大家都需要花更多的力氣來扭轉學生已經崩壞的 學習態度。少子化的衝擊也可能影響學習歷程檔案的推動,造成大學擔心如果參 採太多備審資料項目可能會讓高中學生卻步,造成學生流失。當學校錄取了不適 合學系的學生,對於學系內容沒有興趣的學生將無法投入學習,不理想的學習態 度也影響到大學教師的教學,最終雙輸的局面,不斷地惡性循環。 對於大學來說,認真思考學系要透過何種資料與規準來選才才是增加競爭力 的最好方式,這也同時鼓勵高中現場與家長放手讓學生好好試探性向與發展特 質。當入學的學生是充滿興趣的,學習投入自然較為良好,未來在職場的表現也 更好,大學的評價也才可能提升。如果只追求短視的報考人數,那就得要面對未 來必然萎縮或停招的可能。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9,8(8)

,頁 28-30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實施 主題評論 第 30 頁

四、臺灣教育改革的關鍵

學習歷程檔案明明是設計來幫助學生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也藉由 上傳資料的過程再次回顧自己的半年或一年的學習,能更清楚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何在,有助於學生適性探索與規劃學習。升學主義與名校迷思的社會氛圍,每一 件可能與升學有關聯的事情,都會被扭曲了規劃的初衷。學習歷程檔案推動的困 境正反映了社會上對於制度的不信任,或該說的是社會上缺乏對於人的信任。就 如同在推動高中新課綱之初,學校總會擔心如果只有自己做真的,其他學校做 假,自己不就吃虧了。或甚至在推動考招的過程中,高中端擔心如果自己玩真的, 但大學卻沒有如考招設計那樣認真看學生的學習歷程,那是不是就白做了?大學 端同樣也擔心這套課綱高中真的會做嗎?如果高中沒有做,那所列出相關的申請 入學條件會不會反而讓自己的學系招不到學生? 如果教育現場與社會大眾都能以參與其中者會認真實踐來思考,這樣的想法 真的會造成任何損失嗎?為了促進學生適性探索與深耕學習的作為怎麼可能會 讓學校、教師與學生有損!當教育回到最初的目的思考時,只要有利於學生適性 發展的事情,都應該是不同學習階段的教育工作者應當努力的。信任是這個社會 最應當找回的,從教育做起,從信任新課綱的相關變革開始。別讓解決問題的學 習歷程檔案,因為被誤解而被汙名了。 參考文獻 n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9)。法令規章。取自 https://gazette2.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25131/ch05/type2/gov4 0/num10/Eg.htm n 岳修平、王郁青(2000)。電子化學習歷程檔案實施之態度研究。教育心理學 報,31(2),65-8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外實施教師評鑑,已行之有年,而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提升,成效益相當 顯著。國內對於教師評鑑的主張直到 1996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課程綱要總綱已於103 年11月28日由教育部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科技發展是臺灣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命脈。因此 當今年 2 月,教育部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同儕輔導」是一種教師同儕工作在一起,形成夥伴

集體備課 (教材 教法 評量) 公開授業/觀課 (分享 錄影) 共同議課 (反思 紀錄)..

29 太虛: 〈議印度之佛教〉 (民國 31 年 10 月) , 《太虛大師全書》 ,第 25 冊,雜藏,書評,一 六,頁 48-49。.. 30

六、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實驗教育學生學習歷程填報平臺」說明會交通資訊 如附件 2。.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