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環境因素對使用教用版電子教科書影響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環境因素對使用教用版電子教科書影響之研究"

Copied!
1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環境因素對使用教

用版電子教科書影響之研究

Taiw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ir Experience of Using

Teacher-Version Electronic Textbooks

研究生 : 余 心 蓓

指導教授 : 周 倩博士

(2)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環境因素對使用教用版電子教科書影響之研究

Taiw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ir Experience of Using Teacher-Version

Electronic Textbooks

研 究 生 : 余 心 蓓 Student: Shin-Pei Yu

指導教授 : 周 倩 Advisor: Chien Chou, Ph.D.

國立交通大學

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Education

May, 2014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i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環境因素對使用教用版電子教科書影響之研究

研究生:余心蓓 指導教授:周 倩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國內各地區具有使用教用版電子教科書經驗之國小教師為對象,旨 在瞭解教師的個人背景因素與資訊素養是否會影響其使用電子教科書的行為與滿 意度,並且進一步探討環境因素在教師資訊素養與使用電子教科書滿意度之間的 調節效果。本研究共蒐集 758 份有效問卷,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來檢驗使用之工 具,包含「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量表」、「教師資訊素養量表」與「環境因素量 表」,並以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分析資料 並考驗假設。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多數教師每周使用電子教科書約 1 至 5 節課,每節課平均使用時間在 11-20 分 鐘之間,對於電子教科書的整體滿意度佳。 二、教師個人背景中的「任教偏遠地區」與「搭配硬體設備」對於使用電子教科 書的滿意度有顯著差異,任教非偏遠地區的教師滿意度明顯高於偏遠地區教 師,使用電子白板作為搭配硬體之教師的滿意度也較高。 三、教師資訊素養對於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滿意度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力。 四、教師所在的環境因素中,「資訊設備」、「學校支持」、「學校風氣」、「培 訓機制」對教師資訊素養與電子教科書滿意度之間皆不具有調節效果。 最後,本研究針對上述發現,進行討論,並提出若干建議供未來研究、教師 及行政人員參考。 關鍵字:國小教師、電子教科書、資訊素養、環境因素、使用滿意度

(4)

ii

Taiw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ir Experience of Using Teacher-Version

Electronic Textbooks

Student: Shin-Pei Yu Advisor: Chien Chou, Ph.D.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if there were difference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behavior and satisfaction of their using teacher-version electronic textbooks owing to teachers’ differences in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Furthermore, the current study seeks to explor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using electronic textbooks. The participants were 758 teachers from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all areas of Taiwan. The questionnaire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the Electronic Textbooks Satisfaction Inventory, the Inventory of

Teacher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Inventory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applied

analysis methods wer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chi-square test, one-way ANOVA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Most teachers used electronic textbooks about 1-5 classes per week, and between 11-20 minutes per class. In general, teach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use of electronic textbooks was good.

2) Background factor of “Teaching in remote areas” or “Teaching with hardware devices”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satisfaction with electronic textbooks.

(5)

iii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power.

4) Environmental factors did not show moderating effect between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satisfaction with electronic textbooks.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result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findings, and proposed sugges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s and for future studies.

Keywords: elementary teachers, electronic textbooks, information literacy, environmental factors, user satisfaction

(6)

iv

誌 謝

終於到了撰寫誌謝的這一步,回顧這兩年辛苦的修課與寫論文,同時又在國 小兼任教師的生活,天天在不同角色間的轉換令人感到疲憊,但每天都過得非常 充實。常常告訴自己:「關關難過關關過」,而當走到結尾的這一刻,留下的是滿 滿的感激與成就感。 在研究所旅途中,首先最感謝的是指導教授周倩老師,周老師給予我極大的 支持與自由發揮的空間,還記得當碩一的自己戰戰兢兢地告訴老師自己想做的研 究方向時,老師立刻說:「這方向很好啊!就做吧!」,讓我可以堅持自己想走的 路。同樣地,非常感謝我的口委昭秀老師與秋斌老師,兩位老師給予我的論文很 棒的建議,也謝謝老師對我的肯定。 在撰寫論文的路上雖然艱辛,但很感激身邊有許多共同努力並給予我幫助的 貴人,謝謝交大教育所研究室的夥伴們,我最喜愛每天一起去買飯的那段路程; 謝謝詔怡助理與彗娟學姊的幫忙,謝謝你們對於我這個問題兒童的包容;謝謝所 有曾經幫我發放及填寫研究問卷的老師們,特別感激元鴻學長的鼎力相助,讓我 的論文能夠如期的完成;謝謝在我身邊陪伴我的教甄夥伴們,讓我不會在失落時 迷思方向;最後,謝謝我的父母總是在我想要放棄時給予我繼續向前行的力量。 謝謝你們,每一個陪伴我、幫助我的人。

心蓓 謹致 2014 年 5 月

(7)

v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ii 誌謝...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章節配置與研究步驟...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電子教科書... 6 第二節 教師資訊素養... 27 第三節 資訊融入教學環境因素探討... 36 第四節 小結...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0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7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4

(8)

vi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6 第一節 國小教師電子教科書使用狀況與滿意度分析... 86 第二節 教師個人背景在電子教科書使用行為與滿意度... 90 第三節 教師資訊素養對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之影響分析... 90 第四節 環境因素與資訊素養對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之調節效果分析.. 103 第五節 研究假設考驗摘要... 107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4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25 中文參考書目... 128 英文參考書目... 135 附錄一、預試問卷... 138 附錄二、正式問卷... 143 附錄三、專家問卷意見審查彙整... 147

(9)

vii

表目錄

表 2-1:電子教科書內容功能表 ... 10 表 2-2:電子教科書與紙本教科書比較 ... 13 表 2-3:臺灣電子教科書相關研究 ... 16 表 2-4:研究對象為教師之電子教科書相關研究 ... 20 表 2-5:研究對象為學生之電子教科書相關研究 ... 22 表 2-6:資訊素養的基本要素、定義與能力 ... 29 表 2-7: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基本素養指標 ... 32 表 2-8:中小學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能力指標 ... 33 表 2-9: 中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指標 ... 34 表 2-10:本研究歸納之中小學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能力向度與指標 ... 35 表 2-11:影響資訊融入教學重要的外在因素 ... 40 表 3-1:國小教師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之題項敘述 ... 53 表 3-2:國小教師資訊素養之題項敘述 ... 55 表 3-3:國小環境因素之題項敘述 ... 57 表 3-4:專家學者名單 ... 58 表 3-5:電子教科書滿意度量表預試項目分析統計摘要 ... 59 表 3-6: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量表的因素分析與信度預試分析結果 ... 61 表 3-7:教師資訊素養量表預試項目分析統計摘要 ... 62 表 3-8:教師資訊素養量表的因素分析與信度預試分析結果 ... 64 表 3-9:教師環境狀況量表預試項目分析統計摘要 ... 65 表 3-10:教師環境狀況量表的因素分析與信度預試分析結果 ... 67 表 3-11: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量表的因素分析與信度正式分析結果 ... 69

(10)

viii 表 3-12 :電子教科書滿意度量表正式問卷描述統計分析表 ... 70 表 3-13 :教師資訊素養量表的因素分析與信度正式分析結果 ... 72 表 3-14:教師資訊素養量表正式項目分析統計摘要 ... 73 表 3-15:教師環境狀況量表的因素分析與信度正式分析結果 ... 74 表 3-16:教師環境狀況量表正式項目分析統計摘要 ... 75 表 3-17:國小教師北中南東四區教師人數比率 ... 77 表 3-18:北中南東四區國小教師抽樣人數 ... 78 表 3-19:北中南東四區國小教師之預計抽樣及實際調查比率與人數對照表 .... 79 表 3-20:國小教師基本資料統計結果表 ... 82 表 4-1:電子教科書使用狀況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 88 表 4-2:電子教科書滿意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 89 表 4-3:不同學校規模的國小教師在電子教科書使用年資之獨立性考驗 ... 90 表 4-4:不同學校規模的國小教師在電子教科書每周使用節數之獨立性考驗 ... 91 表 4-5:不同學校規模的國小教師在電子教科書每節使用時間之獨立性考驗 ... 92 表 4-6:不同學校規模受試教師在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之差異 ... 92 表 4-7:不同任教地區的國小教師在電子教科書使用年資之獨立性考驗 ... 93 表 4-8:不同任教地區的國小教師在電子教科書每周使用節數之獨立性考驗 ... 94 表 4-9:不同任教地區的國小教師在電子教科書每節使用時間之獨立性考驗 ... 95 表 4-10:不同任教地區受試教師在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之差異 ... 95 表 4-11:任教偏遠地區的國小教師在電子教科書使用年資之獨立性考驗 ... 96 表 4-12:任教偏遠地區的國小教師在電子教科書每周使用節數之獨立性考驗 . 97 表 4-13:任教偏遠地區的國小教師在電子教科書每節使用時間之獨立性考驗 . 97 表 4-14:任教偏遠地區的受試教師在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之差異 ... 98 表 4-15:不同搭配硬體的國小教師在電子教科書使用年資之獨立性考驗 ... 98 表 4-16:不同搭配硬體的國小教師在電子教科書每周使用節數之獨立性考驗 . 99

(11)

ix 表 4-17:不同搭配硬體的國小教師在電子教科書每節使用時間之獨立性考驗100 表 4-18:不同搭配硬體在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之差異 ... 101 表 4-19:教師資訊素養對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之預測力 ... 102 表 4-20:資訊設備對電子教科書滿意度調節作用分析摘要表 ... 104 表 4-21:學校支持對電子教科書滿意度調節作用分析摘要表 ... 104 表 4-22:學校風氣對電子教科書滿意度調節作用分析摘要表 ... 105 表 4-23:培訓機制對電子教科書滿意度調節作用分析摘要表 ... 106 表 4-24:研究假設考驗結果摘要表 ... 107

(12)

x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步驟與論文章節配置圖 ... 4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44 圖 3-2 研究變項架構圖 ... 45 圖 3-3 研究流程圖 ... 46

(13)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由於資訊科技與網路蓬勃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教育型態。 許多教師開始使用資訊科技工具來輔助教學,除了電腦與投影機已成為教師普遍 使用的工具之外,電子白板與電子書包也開始進入教室內輔助學生學習,其中也 包含了「電子教科書」。 電子教科書的出現,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因此逐漸受到教師的重視,且開 始廣泛在國小教室中使用。國內各出版社更是積極將原本課本的內容進行數位 化,也有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使用電子教科書作為教學輔助之教材(吳志鴻, 2011;周良姿、陳麗華,2013;楊國揚、黃欣柔,2013)。研究者曾參訪許多教 師現場授課的狀況,發現許多教師已廣泛的使用電子教科書作為教學工具;然 而,不同地區和不同學校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狀況並不盡相同。電子教科書擁 有內容豐富、節省空間、提升教師教學效率與學生興趣等多樣優點,但有些教師 卻較少使用電子教科書,而願意持續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教師們,對於電子教科書 的滿意度又是如何呢? 從 2011 年開始,陸續有研究者開始針對國內電子教科書的使用進行研究, 其中呂惠菁(2012)曾針對桃園縣與新竹縣的國中教師,進行電子教科書使用行 為的研究,其運用使用與滿足理論來探討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使用動機、使用 情況與使用後的滿意情況。其研究發現教師的背景與教學上各種不同的狀況,會 影響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動機、使用情況與態度。吳志鴻(2011)也針對臺北 市國小教師探討其使用國語電子教科書的情形與滿意度,發現不同的教師背景也

(14)

2 會影響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情形與滿意度,且學校的設備環境也是影響電子教 科書使用的因素之一,該研究結果顯示,有七成教師認為目前班級所提供的設備 環境足以支持電子教科書的使用。周良姿、陳麗華(2013)同樣針對臺北市國小 教師使用社會領域電子教科書的情形進行探討,也發現國小教師的電腦設備、同 儕支持、教學進度會影響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意願。從以上這些研究結果得 知,教師的個人背景可能會影響教師使用電子教教科書的意願與滿意度(呂惠 菁,2012;吳志鴻,2011;周良姿、陳麗華,2013)。 除了教師個人背景之外,許多研究認為教師的資訊素養會影響其使用資訊科 技融入教育專業時的狀況與成效(劉協成,2005;薛雅勻,2008;Wen & Shih, 2008),電子教科書是資訊科技應用的一種,因此研究者推論教師自身的資訊素 養也可能影響他們使用電子教科書。然而,亦有文獻指出,雖然臺灣教師自身的 資訊能力日漸提升,但在實際課堂中資訊科技工具與課程的整合情況仍不理想 (施文玲,2006)。這表示除了教師本身的因素外,是否還有其他例如環境的因 素存在?呂惠菁(2012)也發現看似優點甚多且實用的電子教科書,在教學現場 的使用狀況卻不如預期,因此本研究除了要探討教師本身的資訊素養之外,也將 針對教師所處的環境因素進行探討,期從不同角度了解他們使用電子教科書的狀 況。 綜觀臺灣目前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情況,仍以國小為主,而不同地區的國小各 有其不同的學校環境、現場教學狀況。國內對於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相關研究 已開始,研究者針對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的相關研究進行整理後發現,碩士論文 共有 27 篇,但卻仍未有期刊發表,且研究範圍通常只侷限於單個縣市,並且以 北、中部居多。同時也發現,多數研究只探討電子教科書的設計與使用現況,並 未針對全國整體的狀況、國小教師的個人情況以及教學以外的因素進行電子教科

(15)

3 書使用狀況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希望能探討國內各區已有電子教科書使用經驗 之國小教師電子教科書之使用行為與滿意度,以及其與教師自身的資訊素養和外 在環境之間是否有所關聯。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以具有使用電子教科書經驗之國小教師為對象,探討其資訊素養 與外在環境因素是否會影響其使用電子教科書的行為與滿意度。故本研究之目的 如下: 一、 調查國小教師電子教科書的使用行為與滿意度。 二、 探討不同背景之國小教師對於使用電子教科書的行為及滿意度之差 異。 三、 探討國小教師的資訊素養與使用電子教科書滿意度之間的關係。 四、 探討國小教師的資訊素養與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滿意度之間的關係,是 否會受到環境因素的調節影響。

第三節 章節配置與研究步驟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蒐集相關資料,之後確立研究目的,並採用以下的研究 步驟(圖 1-1):第一章首先陳述研究的動機與背景,經過大量資料蒐集後確立研 究目的與問題;第二章蒐集電子教科書、教師資訊素養與環境因素的相關文獻, 並進行整理與分析;第三章說明本研究的設計方法與實施步驟,以及量表內容與 資料分析方式;第四章呈現國小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資訊素養與環境因素的關 係的統計結果,並針對個別研究結果提出討論;最後,於第五章提出本研究之結 論並對於電子教科書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16)

4 圖 1-1 研究步驟與論文章節配置圖 第一章 緒論 陳述研究動機與背景 蒐集資料 確立研究目的與問題

研究步驟

章節配置

第三章 研究方法 設計與實施研究方法 一、設計研究工具 1. 決定目的與對象 2. 蒐集相關資料 3. 搜尋與發展量表 4. 專家審查 5. 確立研究工具 二、研究工具實施 1. 確立抽樣計畫 2. 研究工具預試 3. 問卷發放與回收 4. 問卷資料輸入整理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統計資料處理與分析 敘述研究發現 研究結果討論與反思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整理與分析文獻

(17)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在本研究中所探討的「教用版電子教科書」為教師教學時所使用的輔助工 具,可搭配電腦與投影機在教室中進行使用,以下簡稱「電子教科書」。電子教 科書是由各出版社將傳統紙本教科書數位化,並加入許多精緻動畫與多媒體互動 設計,包含許多教師教學時的輔助功能,使教師能使用其進行資訊融入教學(鍾 旻芳、劉光夏、楊國揚,2013)。

二、教師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是個人所具備的資訊知識、分析與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技能及資訊 接受的態度。本研究中認為教師所具備的資訊素養內容可包含電腦與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素養、網路與資訊倫理安全素養與套裝軟體操作與應用素養(林育立, 2006;蕭明志,2011)。

三、環境因素

教師使用資訊融入教學時,可能會受到許多因素之影響,這些因素又可分為 內在與外在。本研究中的環境因素,是指教師使用資訊融入教學時,所受到的外 在環境影響,包括學校支持、環境設備、學校風氣與培訓機制(施文玲,2006; Ertmer, 1999)。

(18)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行為,以及其與教師資訊素養及環境 因素的關係。本章針對電子教科書、教師資訊素養與環境因素的相關理論與研 究,蒐集與探討國內外文獻,並且加以分析與歸納,作為本研究理論與研究方法 之立基。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探討電子教科書的背景、特色功能、各國發展趨 勢、相關研究以及未來展望,第二節探討小學教師的資訊素養,第三節探討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之環境因素。

第一節 電子教科書

「教科書是達成教育理想的重要工具,教育機會均等、教育品質、教育效 能都要藉由教科書來實現」(黃政傑,2003:12),的確,教科書在學校教育中 扮演著舉足輕重之角色。教科書的發展也隨著教師的需求而不斷改變,單一的 課本已不敷使用,因此出現了教師手冊、教師指引等備課用書;而在這資訊科 技與網路發達的年代,數位學習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教師也有了新的教學 需求(葉興華,2011),因此,教科書的面貌又逐漸改變。許多教科書出版業者 開始著手進行數位學習教材的開發,這代表了臺灣的教科書數位化時代來臨, 電子教科書就在此時誕生,帶給教師與學生新的教學與學習方式。本節回顧與 整理電子教科書相關之文獻,以了解國內電子教科書的功能、發展現況、未來 趨勢與相關研究。

一、 電子教科書定義與起源

近年因電腦與網路的普及,改變了人們閱讀的習慣與行為,因此紙本教科書 型態面臨重大的挑戰;電子課本、電子書包、網上學習已成為教科書改革的重要

(19)

7 方向(黃政傑,2003)。例如,教師教學時的板書資料可以用放映在投影幕上的 簡報或數位教材來呈現;同時,因為紙本書籍和文章開始轉化為電子書等數位資 源,教師可以學習使用線上資源與數位教材來備課與教學,而不僅限於使用紙本 教科書與紙本資料。因此教師所使用的教材資源,開始逐漸從「實體紙本教材」 邁向「虛擬數位教材」(資策會,2011)。因此臺灣較具代表性的教科書出版社, 例如康軒、翰林與南一出版社,除了發展傳統的教科書之外,都開始積極將紙本 教科書數位化,也就是近年來開始發展的「電子教科書」。 「電子教科書」一詞,首先是由康軒出版社命名,指的是紙本教科書數位化 之後的數位教材。電子教科書解構了傳統對於「書」的概念,由於數位學習內容 的普遍化,從前的傳統教科書定義已不適用,「教科書」開始包括了互動與多媒 體的內容(周淑卿,2008)。目前國小電子教科書是由各家出版社自行研發,並 且為免付費的方式搭配紙本教科書發放給教師使用,但目前仍欠缺後端平臺與相 關的服務(廖信、郝宗瑜、張簡碧萱,2010)。

二、 電子教科書特色與功能

了解電子教科書的定義與起源之後,研究者接著統整過去研究,分別說明 電子教科書的特色、功能與優缺點。

1.電子教科書的特色

電子教科書可說是電子書的一種,但是並不等於電子書,其功能為提供學習 的素材,而非像一般電子書提供的娛樂休閒功能,且電子教科書應該視使用者年 齡不同而有不同的設計(李宗薇,2009;呂正華,2009)。Lokar、Hovat、Luksic 與 Omerza(2011)提出了八個電子教科書的設計標準,其中包括學生必須與電 子教科書有真正的互動並感到有趣、教學內容可提供教師做分割使用、使用介面

(20)

8 應該要簡單清楚並且一致、教師可彈性使用教材的內容。目前臺灣的電子教科書 發展也朝向各個設計標準努力,像是國內國小使用的電子教科書提供與紙本課本 完全相同的頁面與內容,使每個單元的版面一致;電子教科書也提供許多適合學 生學習的素材,每一個功能都含有教育意義,並符合 Lokar(2011)等人所提出 的設計標準,在其中加入了許多生動有趣的互動元素,但這些元素並非專為了娛 樂而設計。現今不同年級的學生所使用的電子教科書功能大致相同,但學習的資 料素材會依據年級不同做調整。 電子教科書的出現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可自由運用電子教科書的各 種特色與功能來增加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流暢度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效。何冠慧 (2009)曾提出,國內電子教科書具有以下五種主要的特色: (1) 完整呈現紙本教科書內容,並能與教學模式互相搭配使用:紙本教科書 與電子教科書的頁面與頁碼完全一致,增加教學的流暢度與學習成效。 (2) 強化學生學習歷程,以及更多的教學資源:電子教科書強化紙本教科書 無法讓學生觀察與體會的內容,創造全新的學習體驗,而非只是閱讀形 式上的學習。 (3) 提供數位化教學輔助工具:提供可在電子教科書上畫記、檢索等基本工 具,更增加許多趣味性輔助工具,像是聚光燈與選號器等,增加學生的 學習動機與專注力。 (4) 整合多元數位教材:電子教科書內整合了許多數位教材,包括影音動 畫、補充元件、題庫、超連結等,讓教師使用時更加容易。 (5) 教師可依其專業自主製作個人化教材:教師可根據自己的習慣與教學需 求製作個人化教材,在電子教科書上進行編輯與儲存。

(21)

9

2.電子教科書的功能

電子教科書是以光碟片的方式提供給教師做為輔助教材,基本上由教材內 容、教學設計與媒體介面三個部分所組成,內容包含課文、教師手冊的補充資料、 補充資源、形成性評量以及互動遊戲等,超越了紙本教科書的內容。電子教科書 的設計偏重豐富的內容與功能的多樣化,內容除了課程本文之外,加入許多延伸 補充的資料,並且設計許多能夠輔助教師教學時使用的工具。除此之外,電子教 科書也十分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內容包含許多精緻動畫與互動遊戲(呂惠 菁,2012;許育健,2012)。Shepperd、Grace 和 Koch(2008)也提出電子教科 書的功能包含提供豐富多彩的圖形、互動式教學以及搜尋功能,這些都是其能夠 幫助教師順利進行教學的要素。教師除了可以在課堂中自由運用電子教科書做為 教學工具外,當教師備課時間不足時,電子教科書內的資源及附加連結功能,亦 可幫助教師設計出屬於具個人風格且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活動(呂惠菁,2012)。 國內電子教科書出版商主要以康軒、翰林與南一為主,各出版商的內容與功 能稍有不同,以康軒出版的電子教科書功能為例,其電子教科書可分為「教學內 容」與「教學使用」兩部分,「教學內容」中包括「多媒體資源」、「評量」與「超 連結資源」,「教學使用」中包括「編輯工具」、「閱讀工具」、「課堂管理與學習紀 錄」(鍾旻芳、劉光夏、楊國揚,2013)。在劉光夏與林吟霞(2013)的研究中則 是把「教學使用」的工具設計,分成「編輯工具」、「輔助工具」、及「移動控制」 三大基本功能。 綜合以上文獻,電子教科書的內容主要可分為「教學內容」與「輔助工具」 兩類,其中教學內容包括「多媒體資源」、「評量」、「周邊資源」,周邊資源又可 分為「超連結」與「教學文件」;輔助工具包括「編輯工具」、「課堂管理」、「移

(22)

10 動控制」,移動控制控制又可分為「設定工具」與「控制工具」。各學科領域的輔 助工具稍有不同,例如數學領域有統計圖、數線、量測等工具,而國語科有古詩 快樂營與作文特攻隊等工具。以下是針對各領域共同的電子教科書內容與功能的 項目整理(表 2-1): 表 2-1:電子教科書內容功能表 向度 主類別 次類別 功能 教學內容 多媒體資源 課程動畫、教學活動、課程遊戲 評量 即時評量、遊戲評量、互動檢核練習 周邊資源 超連結 素材庫、網站搜尋、相關資料補充 教學文件 教學進度表、課程計畫表、親師聯絡 單、電子教科書使用手冊、教學教案範 例、教學示範影片 輔助工具 編輯工具 畫筆、螢光筆、橡皮擦、形狀、編輯頁 面、插入文字、連結、便利貼、書籤、 擷取畫面、課程錄製、插入底圖、小鍵 盤、命題系統、裁剪 課堂管理 電子班長、選號器、分組計分器、倒數 計時、白板、實物投影 設定控制 設定工具 開啟檔案、儲存檔案、偏好設定、列印 控制工具 畫面放大縮小、區間放大、全螢幕、頁 碼輸入、目次連結、檢索、聚光燈、遮 罩貼紙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鍾旻芳等人(2012);劉光夏與林吟霞(2013)。

(23)

11

3. 電子教科書的優點

電子教科書近年來普遍使用在國小教育中,許多專家學者與教育者認為電子 教科書有許多優點,與紙本教科書相較之下更具有優勢。李宗薇(2009)認為電 子教科書擁有符合環保、節省空間、費用較低以及功能多元等優點。周淑卿(2008) 也認為電子教科書能將課程內容做有系統的組織,其提供的多媒體互動功能可幫 助學生學習,並協助學生預習單元內容,更可以提供教師教學意見,讓教師能使 用電子教科書來備課,並且根據教師的需求做搭配使用,有助於教學方式的改 變。除此之外,電子教科書較符合經濟性,其價錢比一般紙本教科書便宜,而未 來電子教科書的價錢有可能持續下跌,因此大眾皆可以更廣泛的使用電子教科書 (Shepperd, Grace, & Koch, 2008)。電子教科書除了以上所陳述有關功能與教學 上的優點之外,更添加娛樂性,可使學生的學習經驗更加有趣(Maynard & Cheyne, 2005)。 電子教科書除了擁有許多本身的優點以外,與傳統的教科書相比,也更具有 優勢。電子教科書的優勢,在於比紙本教科書更具時效性,可以隨時更新資訊; 另外,可以減輕學生的書包重量,減少紙張資源消耗;再者,電子教科書整合了 各種多媒體資源,能夠呈現一般紙本教科書無法表達的知識內容,將抽象的知識 更加具體化,也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且提高學習興趣(吳明鴻、陳嬿而,2009)。 最重要的是,電子教科書可經由資訊連結功能獲得豐富的外部學習資料,這是紙 本教科書較難做到的。相較於傳統教科書,電子教科書改變了傳統的講述方式, 讓課堂學習能夠多一些互動討論與探索,學生也能夠獲得更多書本以外的資料 (周淑卿,2008)。 根據許多專家學者與教育者對於電子教科書的研究與使用經驗,本研究者將

(24)

12

電子教科書的優點整理如下(李宗薇,2009;周淑卿,2008;吳明鴻、陳嬿而, 2009;何冠慧,2009;Maynard & Cheyne, 2005; Shepperd et al., 2008):

(1) 功能多元且內容豐富,包含課程內容、多媒體互動功能以及大量的學習 素材。 (2)可做為教師教學時之輔助工具,提升教學流暢度與效率。 (3)可提供教師作為備課參考,及根據教師需求做教學搭配的輔助教材。 (4)多媒體整合,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維持學生學習興趣。 (5)節省空間,且攜帶方便。 (6)符合經濟性,費用較低。 (7)符合環保,減少紙張的消耗,且可重複使用不易損壞。 (8)具有時效性,能快速的更新資料內容。 電子教科書擁有許多優點,且相較於紙本教科書,更擁有其獨有的優勢。以 下為電子教科書與紙本教科書在各個項目的比較(表 2-2):

(25)

13 表 2-2:電子教科書與紙本教科書比較 項目 電子教科書 紙本教科書 內容 內容豐富,包含紙本教科書完整 內容、多媒體互動教材以及延伸 資料。 內容適中,包含課程敘述、課程 內容與習題。 功能 內建功能多,可輔助教師教學時 使用。 功能少,僅能提供教師與學生閱 讀時使用。 環保 紙張消耗量小,不易損壞。 紙張消耗量大,易損壞。 體積 體積小,重量輕,多以光碟片或 虛擬空間方式儲存。 體積大,重量重,單一領域有時 不只有一本教科書。 設備 須在電腦或其他行動載具上使 用,或搭配投影裝置輸出設備使 用。 不須搭配任何設備即可進行使 用,不受教學場地設備的限制。 互動性 互動性高,可雙向學習。 互動性低,多單向學習。 經濟性 符合經濟性,費用較低。 不符合經濟性,費用較高。 時效性 時效性高,可快速更新學習資訊。 時效性低,更新資訊的速度較慢。 學生態度 學生學習動機高,較具學習樂趣。 學生學習動機低,較易感到枯燥。 資料來源:整理自何冠慧(2009);李宗薇(2009);吳明鴻、陳嬿而(2009); 陳振威、陳木城(2009)。 從以上表格可看出,電子教科書相較於紙本教科書,有內容豐富、互動性高、 多媒體功能多、體積小與學生學習動機高等優勢,然而電子教科書仍有某些使用 上的限制,如下節所述。

(26)

14

4. 電子教科書的缺點

電子教科書雖然具有許多優點與優勢,但教師與專家學者們仍認為電子教科 書具有缺點,導致某些教師不願使用電子教科書,造成推行上的困難。呂惠菁 (2012)也證實,看似優點甚多且實用的電子教科書,在教學現場的使用狀況卻 不如預期。首先是教師與家長擔心長時間使用電子教科書會造成孩童的視力受 損,為了使學生能清楚地觀看電子教科書的內容,時常必須調整班級內的燈光明 暗,過於昏暗的光線也易導致學生的視力受到影響(吳明鴻、陳嬿而,2009;陳 振威、陳木城,2009);電子教科書的使用也必須搭配電腦及投影機,因此時常 受到資訊設備的運作狀況影響;此外,電子教科書內由於提供大量多媒體與遊戲 相關資源,容易使學生過度依賴,課堂中若無使用電子教科書會就造成學生注意 力不集中、參與度降低,甚至是學生反彈等狀況發生,造成老師授課時的困擾; 最後,部分教師認為由於電子教科書的內容缺乏編輯的彈性,自行編輯之功能不 夠完善,教師不能自行在電子上教科書新增自製教材,各家出版商的教科書服務 平臺也缺乏完善的功能,因此無法讓老師隨心所欲的使用,電子教科書仍有諸多 缺點必須改進(余心蓓、魏彗娟、周倩,2013;林易增,2013;周良姿、陳麗華, 2013)。

三、 臺灣電子教科書之發展

由於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教科書數位化已變成一種全球的趨勢,而臺灣近 年也積極地訂立電子教科書的實施策略與推廣(張煌熙、許育健、方志華、張復 萌,2013)。臺灣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於 2002 年開始推展「數位學習 國家型科技計畫」,這個計畫首次帶動了教科書數位化的發展,緊接著 2008 年國 科會又推出「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由政府開始結合各界開發 的數位教材,正式引進學校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同樣在 2008 年,臺灣的各家出

(27)

15 版社開始積極地推出數位化的教科書,例如康軒出版社首先將教學資源光碟隨著 紙本教科書附贈給授課教師,且正式將其命名為「電子教科書」,教師可以免費 的使用電子教科書的豐富資源。臺灣對於數位出版產業不斷地給予支持,行政院 在 2009 年又通過了「數位出版產業發展策略與行動計畫」,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援 數位出版的產業發展,促進其產值的上升(吳志鴻,2011;資策會,2008;楊國 揚、黃欣柔,2013)。 近年來臺灣迅速發展與推行電子教科書,目前可分為教用版與學用版電子教 科書兩種類型,但國內現行電子教科書的內容設計卻較偏向教師教學用的版本, 且載具卻仍以電腦為主,雖然臺灣積極推動「電子書包」做為行動載具,但與電 子教科書的搭配仍未十分緊密(何榮桂,2012)。同時,臺灣仍尚未有適當的審 查機制來檢視各家所製作的電子教科書,因此電子教科書在臺灣並未有統一的規 格,且仍未受到政府的公開認證,無法正式販售給學校。然而,臺灣國家教育研 究院的教科書發展中心也注意到電子教科書的發展與審查的必要性,認為應該在 電子教科書的編排內容、功能設計上有明確的規範(楊國揚、黃欣柔,2013), 故積極進行電子教科書的相關研究計畫,並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也有相關業者 共同組成「臺灣數位出版聯盟」,希望未來能夠擴大電子教科書的實驗、發展雲 端教材、辦理教師資訊研習,產學合作,讓電子教科書更加完善且被普及使用(李 慧玲,2013;張煌熙、許育健、方志華、張復萌,2013)。

四、 電子教科書的相關研究

1.國內電子教科書相關研究

研究者以華藝線上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期刊與臺灣博碩士知識加值系統為範 圍,進行國內電子教科書相關的文獻搜索,並分別用電子教科書為關鍵字進行搜

(28)

16 尋。為了符合教師在使用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時實際狀況之研究目的,故將文獻 鎖定為教用版電子教科書在教學實際現場的實證性相關文獻。最後可搜尋到碩博 士論文 27 篇、期刊文章 0 篇、學報 0 篇,共 27 篇(詳見表 2-3)。 表 2-3:臺灣電子教科書相關研究 題目 作者 文獻 種類 出版 年代 研究場域與對象 偏遠地區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影響國小五年級學 生數學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 何宛華 碩論 2013 南投縣:國小學生 Wiimote 電子白板與電子教科書融入國小三年級自 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歷程與學生互動學習 之行動研究 李雪 碩論 2013 宜蘭縣:國小學生 新北市偏遠國小教師對於電子教科書融入國語文 領域教學之研究 張志峰 碩論 2013 新北市:國小教師 新北市國小教師對閩南語電子教科書使用意願之 研究 李宗憲 碩論 2013 新北市:國小教師 以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小教師使用電子教 科書之使用意願與使用行為—以桃園縣為例 蔡欣怡 碩論 2013 桃園縣:國小教師 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意願之研究 吳沛憶 碩論 2013 雲林縣:國小教師 新北巿國小教師數學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教學 效能與資訊融入教學素養之研究 李慧玲 碩論 2013 新北市:國小教師 我國國民小學電子教科書設計、使用現況與未來發 展 林易增 碩論 2013 全國:國小教師 基隆市國小教師對電子教科書使用意願之研究 洪聖恩 碩論 2013 基隆市:國小教師 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個案研究 黃詩芳 碩論 2013 新北市:國中生 彰化縣國小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之因素分析 曾玉瑩 碩論 2013 彰化縣:國小教師 國中師生對國文課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學習環境知 覺之研究 魏秀玲 碩論 2013 南投縣:國中師生 電子教科書融入不同教學方法之成效分析:以國小 六年級社會科為例 王維程 碩論 2012 嘉義縣:國小生 運用使用與滿足理論來探討國中教師使用電子教 科書行為之研究 呂惠菁 碩論 2012 桃園縣、新竹縣: 國中教師 數位電子教科書學習滿意度與學習績效之探討:科 技、動機與領導的整合性觀點 何金燕 碩論 2012 臺中市:國小生 臺北市國小教師社會領域電子教科書使用情形之 研究 周良姿 碩論 2012 臺北市:國小教師

(29)

17 題目 作者 文獻 種類 出版 年代 研究場域與對象 基隆市國民中學英語教師創新接受度與應用電子 教科書知覺之相關研究 施玉青 碩論 2012 基隆市:國中教師 高雄市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 之調查研究~以康軒版為例 洪瓏鳳 碩論 2012 高雄市:國小教師 以知識管理能力及教學能力的觀點探討國小教師 持續使用電子教科書之意圖 蔡麗娟 碩論 2012 全國:國小教師 輔以電子教科書的混合式學習: 增進小學四年級 學生之英語文字彙發展研究 謝宜璇 碩論 2012 臺南市:國小學生 臺北市國小教師使用國語科電子教科書之調查研 究 吳志鴻 碩論 2011 臺北市:國小教師 電子教科書運用於國中英語 WebQuest 教學之行動 研究 吳淑燕 碩論 2011 臺北市:國中學生 英語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之行為研究-以臺中市國 民中學為例 陳翰儀 碩論 2011 臺中市:國中教師 大高雄地區國小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態度與意 願之研究 陳偉慈 碩論 2011 高雄市:國小教師 國小師生對自然課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學習環境知 覺之研究 陳瑞嫻 碩論 2011 彰化縣:國小學生 小學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忠誠度之研究 -以彰化 縣為例 葉品岑 碩論 2011 彰化縣:國小教師 電子教科書教學模式應用在國中英語科教學之研 究 謝惠如 碩論 2009 屏東縣:國中學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從表 2-3 可得知,自 2011 年開始電子教科書的相關研究開始蓬勃發展,直 到 2013 年已有 27 篇碩士論文,但卻未有正式的相關期刊發表。在全部 27 篇研 究當中,研究對象以中北部的師生為多(例如 2013 年共有八篇研究,皆以中北 部為研究場域),僅有蔡麗娟(2012)與林易增(2013)之研究以全國國小教師 為研究範圍,因此可發現國內研究目前似乎還未能掌握電子教科書全面的狀況。 且經由文獻整理可發現,電子教科書相關研究的研究對象可分成教師與學生兩 類,研究對象為教師的研究內容大致上可分為電子教科書的「使用行為」、與「使

(30)

18 用觀感」研究兩類(表 2-4),研究對象為學生的研究內容大致上可分為電子教科 書的「使用觀感」與「使用成效」的研究兩類(表 2-5),而以國中小教師為研究 對象的文獻共有 18 篇,以國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的共有 10 篇,其中魏秀玲(2013) 是同時以教師與學生為研究對象,在領域方面許多研究是針對各別領域(國語、 數學、英語、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等)電子教科書使用的調查研究。 首先以教師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中(如表 2-4),研究發現教師經常使用電子教 科書進行教學,大多教師每周至少使用一次電子教科書,更有教師每次上課必定 使用電子教科書,可見電子教科書使用頻率相當高(吳志鴻,2011;周良姿、陳 麗華,2013)。而在教師使用的觀感上,曾玉瑩(2013)、周良姿(2012)、洪瓏 鳳(2012)與吳志鴻(2011)發現教師十分喜愛電子教科書,皆給予高度的肯定, 其中滿意程度最高的是電子教科書能「協助教師豐富教學內容」、「有助於教師教 學方式更多元化」、「符合教師教學需求」以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除了一般 地區的教師之外,唯一探討國內偏遠地區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研究也指出,偏 遠地區國小教師也十分樂於使用電子教科書,且願意在未來的教學中繼續使用 (張志峰,2013)。 雖然國小教師普遍喜愛電子教科書,但也有可能因為電腦硬體設備與器材的 缺乏,導致教師的使用意願降低。陳翰儀(2011)與蔡欣怡(2013)也在研究中 指出學校設備不足與教師缺乏適當的訓練皆會影響教師電子教科書的使用,吳志 鴻(2013)研究中更指出教師希望能安裝電子白板等輔助硬體增加教學時的效 能,達到真正的互動性與回饋,必能使教師的使用頻率增加。但也有少數研究與 前述研究結果相違背,有研究指出基隆市的國中教師僅少數喜愛使用電子教科 書,原因是習慣使用板書教學以及有授課進度壓力(施玉青,2012)。

(31)

19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部分研究也針對教師個人背景的不同,探討其在電子教 科書行為與觀感上的差異。林易增(2013)的研究中發現,不同「性別」、「年齡」、 「授課年級」、「教學年資」、「教學職務」與「學歷」的教師在某些使用電子教科 書的行為與觀感略有差異,像是男教師較女教師更常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各項功 能,級任教師的使用認同度高於科任教師,但研究者也認為「授課年級」、與「學 歷」兩項對於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差異較不明顯;而呂惠菁(2012)曾針對桃園縣 與新竹縣的國中教師進行研究,其從教師的個人背景變項探討教師使用電子教科 書的動機、使用情況與使用後的滿意情況,之後再探討三者之間的關聯性。結果 發現教師的「學歷」及「性別」的不同,會影響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動機、使 用情況與態度,例如一般大學與研究所以上學歷的國小教師,相較於其他學歷的 國小教師更喜歡使用電子教科書,以及男教師對於電子教科書能夠有效提升教學 效能的評價較女教師高;另外李慧玲(2013)針對新北市數學教師的研究中也發 現,不同「年齡」、「教學年資」、「授課年級」、「學歷」與「教學職務」的教師對 於電子教科書的使用有顯著差異,而吳志鴻(2011)與周良姿(2012)則是針對 臺北市教師進行研究,也發現不同「授課年級」的教師會影響電子教科書的使用, 在低中年級授課的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情形比高年級頻繁,而周良姿(2012) 還發現不同「年齡」與「教學職務」的教師在電子教科書使用上也有明顯差異。 以教師為研究對象的相關研究中,大多研究皆會探討不同背景的教師使用電 子教科書的行為與觀感,但未有研究針對「教師資訊素養」與電子教科書使用的 關係進行探討。唯有李慧玲(2013)探討新北市國小數學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 滿意度、教學效能與資訊融入素養之間的關係,並以調查研究法蒐集分析資料後 發現,教師對於數學電子教科書的使用滿意度與教學效能反應十分良好,且教師 的滿意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素養可正向預測教師的教學效能。

(32)

20 因此,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認為教師的「性別」、「年齡」、「教學年資」、「教 育程度」、「授課年級」、與「擔任職務」可能會影響使用電子教科書的行為與觀 感,但教師所處學校的「學校規模」、「任教地區」、「是否處於偏遠地區」、「搭配 的硬體設施」以及「資訊素養」仍未有研究進行探討,故本研究將重點放在前述 未探討之四個項目,包括教師的「學校規模」、「任教地區」、「是否處於偏遠地區」 以及「搭配的硬體設施」,探討各項對於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差異,以及教師「資 訊素養」對於電子教科書使用的影響。 表 2-4:研究對象為教師之電子教科書相關研究 題目 作者 出版 年代 電子教科書 使用 行為 使用 觀感 新北市偏遠國小教師對於電子教科書融入國語文領域教學之 研究 張志峰 2013   新北市國小教師對閩南語電子教科書使用意願之研究 李宗憲 2013  以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小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之使用 意願與使用行為—以桃園縣為例 蔡欣怡 2013   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意願之研究 吳沛憶 2013  新北巿國小教師數學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教學效能與資訊 融入教學素養之研究 李慧玲 2013  我國國民小學電子教科書設計、使用現況與未來發展 林易增 2013   基隆市國小教師對電子教科書使用意願之研究 洪聖恩 2013  彰化縣國小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之因素分析 曾玉瑩 2013   國中師生對國文課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學習環境知覺之研究 魏秀玲 2013   運用使用與滿足理論來探討國中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行為之 研究 呂惠菁 2012   臺北市國小教師社會領域電子教科書使用情形之研究 周良姿 2012   基隆市國民中學英語教師創新接受度與應用電子教科書知覺 之相關研究 施玉青 2012   高雄市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之調查研究~ 以康軒版為例 洪瓏鳳 2012   以知識管理能力及教學能力的觀點探討國小教師持續使用電 子教科書之意圖 蔡麗娟 2012   臺北市國小教師使用國語科電子教科書之調查研究 吳志鴻 2011  

(33)

21 題目 作者 出版 年代 電子教科書 使用 行為 使用 觀感 英語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之行為研究-以臺中市國民中學為例 陳翰儀 2011   大高雄地區國小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態度與意願之研究 陳偉慈 2011  小學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忠誠度之研究 -以彰化縣為例 葉品岑 2011  註:代表研究與該主題相關。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另外,在以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中(如表 2-5),黃詩芳(2013)、何金燕 (2012)與何宛華(2013)發現學生對於電子教科書的滿意度高,學生普遍覺得 課堂活動較有趣且感到親切,且學生的滿意度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績效;謝惠如 (2009)針對國中生使用電子教科書進行英語學習的研究,發現使用電子教科書 教學優於傳統講述法,且學生感到滿意並肯定這樣的教學策略。王維程(2012) 之研究中,更進一步將電子教科書融入不同教學方法(如:講述教學法、問題教 學法、合作教學法與 STS 教學法等),探討國小六年級學生的學習成效與感受, 以及不同成就的學生的表現是否有差異。研究結果發現,使用電子教科書融入不 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皆能夠得到很好的學習成效,尤其以中等成就的學生 更加明顯,且學生對於電子教科書皆有很高的認同感。因此,教師若能輔以電子 教科書進行教學,並搭配講述教學法、問題教學法與合作教學法等策略,就更可 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效。

(34)

22 表 2-5:研究對象為學生之電子教科書相關研究 題目 作者 出版 年代 電子教科書 使用 觀感 使用 成效 偏遠地區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影響國小五年級學生數學領 域學習成效之研究 何宛華 2013   Wiimote 電子白板與電子教科書融入國小三年級自然與生活 科技學習領域教學歷程與學生互動學習之行動研究 李雪 2013   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個案研究 黃詩芳 2013   國中師生對國文課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學習環境知覺之研究 魏秀玲 2013   電子教科書融入不同教學方法之成效分析:以國小六年級社 會科為例 王維程 2012  數位電子教科書學習滿意度與學習績效之探討:科技、動機 與領導的整合性觀點 何金燕 2012   輔以電子教科書的混合式學習: 增進小學四年級學生之英 語文字彙發展研究 謝宜璇 2012   電子教科書運用於國中英語 WebQuest 教學之行動研究 吳淑燕 2011   國小師生對自然課使用電子教科書的學習環境知覺之研究 陳瑞嫻 2011  電子教科書教學模式應用在國中英語科教學之研究 謝惠如 2009   註:代表研究與該主題相關。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除了以上國內研究者所做的相關研究之外,ChanLin(2013)也在研究中指 出,臺灣學生在閱讀電子教科書的同時,也會發展出自己的閱讀策略來進行學 習,以達到教師所交代的任務。由此可知,電子教科書能確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成 效,但教師必須學習如何使用電子教科書,且必須注意其對於低成就學生的影 響,也就是適當地使用電子教科書才能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成效。另外,由於臺灣 的部分學校教師越來越頻繁地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教學,因此 Hsieh(2011) 以臺灣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在課堂中搭配使用電子教科書與互動式電子白板,並 且試圖使用量表探討職前教師對於此種教學策略的使用情形與態度;然而,其結 果顯示教師並不願意搭配電子白板做為教學工具,其中一個原因即是教師的資訊 素養技能不足。除此之外,電子教科書的使用對於缺乏經驗的教師而言,會侷限 教師的教學內容,且教師認為電子白板仍無法清楚展示電子教科書內的圖表。但

(35)

23 也有研究者持不同的看法,其認為電子白板與電子教科書的結合更能增加互動的 機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電子白板搭配學生合作學習的策略稍顯不足(李 雪,2013)。因此,結合電子白板與電子教科書的使用仍不成熟,還有許多需要 改進與持續研究的地方。 將國內研究整理後發現,研究場域大多分布於中北部地區,因此本研究希望 針對國內所有地區之教師進行調查,希冀能全面性地探討臺灣教師除了個人背景 與教學狀況之外,其資訊素養與環境狀況對於電子教科書的使用情況與態度是否 也會有影響。

2.國外電子教科書相關研究

國外的電子教科書研究大多針對學用版電子教科書,且研究對象以高等教育 的學生與老師較多。研究內容包括教師使用狀況與態度、學生學習成效與態度, 以及電子教科書功能設計等。在以教師為研究對象的國外研究中,Kurtulus 與 Ersoy(2011)曾指出土耳其職前教師對於電子教科書十分陌生,但使用後認為 數學電子教科書能夠幫助學生學習,電子教科書內的多媒體內容能讓學生更清楚 了解困難的概念,並且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加專注且更積極學習,但也提到學生的 視力可能會因為使用電子教科書而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以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相關研究指出,電子教科書的使用在國外受 到教師與學生們廣泛的支持與喜愛,但在 McGowan、Stephens 和 Bradley(2009) 的研究中發現美國的布拉德利大學(Bradley University)多數學生仍喜歡使用傳 統的紙本教科書勝於電子教科書,原因包括紙本教科書質感較佳以及學生的閱讀 習慣。另外在針對英國中小學學生使用電子教科書的相關研究中發現,使用電子

(36)

24

教科書進行學習的學生平均測驗成績較佳(Maynard & Cheyne, 2005),Luik 與 Mikk(2008)也指出電子教科書可幫助中學生提升學習成效,但並非所有學生 皆適合使用相同的電子教科書,不同成就高低的學生所需的電子教科書內容不 同,教科書內的軟體設計也不同,例如低成就的學生需要更多資源來幫助他們理 解新知識,而電子教科書內的插畫能夠幫助閱讀較差的學生更容易理解內容;電 子教科書對於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成效,而各個功能給予學生的幫 助也不同。綜上所述,從國外的相關研究中可得知,電子教科書能夠幫助學生提 升學習成效及學習興趣。

五、 電子教科書推行之窒礙與未來展望

電子教科書近年在各國皆快速的發展,以亞洲地區來說,目前推動電子教科 書成效較顯著的是日本與香港,而臺灣電子教科書的發展與推動也在持續的進行 當中(呂正華,2009)。我國政府近年來為推動數位學習,於 2002 年 1 月開始推 動「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希望能促使全民以數位化方式學習,使用行動 學習載具等方式進行學習,並且縮減數位落差。故為了因應國內數位學習的推 動,許多出版業者開始針對紙本的教科書轉換為數位內容開始進行討論和發展, 致力於將各種不同的功能、多媒體與資源互相整合,讓教師和學生能在各種載具 上進行教與學(李宗薇,2009;呂正華,2009)。教科書出版業者亦開始將紙本 教科書進行數位化,之後可使用免付費的方式附在紙本教科書中提供給國小教師 使用。 臺灣的教用版電子教科書發展已漸趨成熟,從豐富的學習內容到多元的輔助 功能,電子教科書能滿足教師與學生的需求(鍾旻芳等人,2013)。但許多研究 發現,在學校中推廣電子教科書仍存有許多困難。造成此狀況的原因,有可能為 臺灣之人民數位閱讀習慣仍未養成,教師和學生仍習慣閱讀紙本教科書,且國民

(37)

25 小學實施電子書包也都處於實驗階段,因此目前仍以紙本教科書為主(廖信等 人,2010)。教師也認為電子教科書的內容缺乏彈性,無法任意地編輯教材,並 且希望能夠提供服務平臺,或開發雲端資料庫供教師自主選擇(余心蓓、魏彗娟、 周倩,2013;周良姿、陳麗華,2013)。此外,如前所述,許多教師也認為電子 教科書仍存在著許多使用上的缺點,像是目前臺灣所推行的電子教科書必須要搭 配電腦才可以使用,因此設備與經費是否充足、教師資訊能力是否足夠、孩童的 視力是否會受到影響、電子教科書的手寫功能是否成熟、內容下載與更新是否便 利,以及學生是否容易過度依賴等因素,都會影響電子教科書的使用行為(吳明 鴻、陳嬿而,2009;陳振威、陳木城,2009;Shepperd et al., 2008)。當教師與學 生更加熟悉於電腦與載具上的閱讀,以及政府、出版業者與學校能夠給予設備與 技術的支持之後,相信電子教科書的使用會比現在更加普及(吳明鴻、陳嬿而, 2009;陳振威、陳木城,2009;Shepperd et al., 2008)。 此外,在電子教科書發展的過程中,由於電子教科書內擁有非常多的內容, 因此想必也會遇到著作權與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且目前臺灣電子教科書的數位內 容尚未有共通格式標準,也並沒有相對應的評審機制。另外,何榮桂(2012)也 提到若想在國內推動電子教科書,就必須先解決內容審查以及計價的問題。綜言 之,無論如何,電子教科書必須通過數位教材品質認證,才能有更好的品質保障, 因此相關的審查與選用機制的制定是很重要的(何冠慧,2009;楊國揚、黃欣柔, 2013)。電子教科書在教育現場的推行,仍有許多問題與困難必須克服。 雖然電子教科書仍有許多推行上的困難,但對於電子教科書的未來發展,各 出版業者卻似乎抱持著樂觀的態度(呂正華,2009)。由於電子閱讀器的蓬勃發 展,提供電子教科書更多的發展空間,也使電子教科書有更多的市場契機。更有 許多教育學者與專家也持續探討學生使用電子教科書時的認知負荷及認知地

(38)

26

圖,試圖改善與發展電子教科書的介面與編排,讓電子教科書更加完美(蘇國章,

2011;Li, Chen, &Yang, 2013)。因此,出版業者對於電子教科書保持樂觀態度並

且持續擴資,認為未來數位出版有其獲利空間,將來或許可進行收費以及商業化 的販售方式,但未來國內各出版業者若擬定販售電子教科書,可能會遭遇到電子 教科書的販售價格不一、以及師生接受度低落等問題(呂正華,2009;電子教科 書新時代,2009)。

六、 結語

電子教科書為近年教師在學校教學時普遍使用的輔助工具。國內外雖有針對 使用電子教科書的相關研究,然而許多僅針對國中教師與學生進行研究,或是限 定電子教科書的教學領域與研究地區範圍。一般來說,臺灣的電子教科書的使用 仍以國小為主,且國內各個縣市的使用狀況皆不同,針對教師的個人能力以及影 響電子教科書使用原因所做的研究仍十分稀少,因此本研究希望針對不同地區的 國小教師,調查其使用電子教科書的狀況與觀感,以及探討哪些因素會影響教師 使用電子教科書的行為與態度。

(39)

27

第二節 教師資訊素養

近年來由於資訊科技與網路應用的蓬勃發展,人們需要學習使用新的資訊技 巧來處理生活中的新資訊,並用來解決重要的問題,因此,資訊素養成為一個重 要的能力(Radera,2000);同時,學校也開始使用資訊科技做為教學的輔助工 具,因此教師的資訊素養變得亦加重要。本節將對資訊素養之定義、內涵以及國 小教師應有的資訊素養標準進行相關文獻之探討。

一、 資訊素養的定義與內涵

素養的本意為「識字」,其中包含「有文化」與「閱讀寫作」的能力(胡立 耘,2005),而近年由於資訊科技的發達,「資訊素養」一詞開始被廣泛地使用, 許多不同「素養」的解釋陸續被提出,若仍使用舊的定義是不足夠的,因此出現 了許多關於資訊素養的不同定義(Loanne & Natasha, 1997),詳述如後。

McClure(1994)提出的「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認為除了傳統

的素養之外,還包含了媒體素養、電腦素養與網路素養。Jeremy 與 Shapiro(1996) 也認為不能再使用資訊素養過去的定義繼續進行研究,資訊素養應該包含更廣泛

與關鍵的概念,包括工具素養(tool literacy)、使用資源的素養(resource literacy)、

社會建構素養(social-structural literacy)、研究素養(research literacy)、能夠分 享發送資訊的素養(publishing literacy)、了解新興資訊的素養(emerging technology literacy)以及批判的素養(critical literacy)。因此,專家學者開始思 考資訊素養的定義以及所需的能力,之後澳洲政府首長教育、就業、訓練及青年 事務委員會(Australian Ministerial Council on Education, Employment,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 以下簡稱 MCEETYA)(2005)以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ICT)Literacy 一詞來稱呼資訊素養。

(40)

28

MCEETYA 指出資訊素養的範圍包括「存取資訊」(accessing information)、

「管理資訊」(managing information)、「評估」(evaluating)、「發展新理解」

(developing new understandings)、「溝通」(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與「適當 地使用資訊科技」(using ICT appropriately)共六個過程(MCEETYA, 2005)。ICT Literacy Panel(2007)則進一步將其更改為五個主要組成要素,包括「存取」 (access)、「管理」(manage)、「整合」(integrate)、「評估」(evaluate)和「創造」 (create),其中「存取」即為了解如何檢索與蒐集資訊、「管理」是採用現有的

組織或分類方案、「整合」是解讀資訊並做總結比較、「評估」是對於資料的可用

性與品質做出判斷,最後的「創造」則是藉由改編設計與創新生成新的資訊。簡 而言之,資訊素養是使用網路與科技工具蒐集訊息,並將資料進行組織分類後, 進行解釋與比較,做出相關的評估,最後能夠在資訊社會中發揮功用解決問題之 能力(ICT Literacy Panel, 2007)。

California Emerging Technology Fund(CETF)(2008)則針對 ICT Literacy

Panel(2007)提出的五個基本要素再新增了「溝通(communicate)」部分,「溝

通」是指針對不同需求的對象,使用適當的媒介(medium),提供有說服力的信

息傳達。綜合上述,CETF(2008)和 ICT Literacy Panel(2007)所提出的六個 資訊素養基本要素的定義與所需的能力,本研究者整理如下(表 2-6):

(41)

29 表 2-6:資訊素養的基本要素、定義與能力 要素 定義 能力 存取 (Access) 了解如何檢索與蒐集資訊 在數位環境中搜尋與檢索資 訊之能力 管理 (Manage) 採用現有的組織或分類方 案 將需要的資訊做初步的組織 分類以供未來檢索與使用 整合 (Integrate) 解讀資訊並做總結比較 使用資訊科技工具進行資訊 的綜合、多方比較與總結的解 釋 評估 (Evaluate) 對於資料的可用性與品質 做出判斷 判斷資訊的適宜性、時效性、 及來源是否可信 創造 (Create) 藉由改編設計與創新生成 新的資訊 在 ICT 環境中能進行改變、或 應用、設計、發明創新資訊, 以描述某事件、表達意見與支 持某個論點與立場 溝通 (Communicate) 針對不同需求的對象提供 有說服力的信息溝通 在數位環境中及同儕之間能 適當地溝通與呈現訊息 資料來源:CETF(2008); ICT Literacy Panel(2007)。

國內也有相關研究指出資訊素養是「文化素養」、「電腦素養」、「網路素養」 與「傳媒素養」的合力,是個人所具備的資訊處理技巧和資訊利用知識的素養能 力(胡立耘,2005;溫嘉榮、施文玲、林鳳釵,2004)。郝家琪、許麗齡(2008) 認為資訊素養包括資訊系統的知識、分析和評價資訊的技能、了解資訊的價值與 功用,並且可藉由適當的教育與訓練,在遇到問題時能有效率地查詢、評估、組 織與利用資訊來解決問題。 除了「資訊素養」這個名稱之外,我們也時常在研究中使用「資訊科技素養」 這個稱呼,臺灣教育部將資訊科技素養分成「資訊課程專業素養」、「套裝軟體及 應用軟體操作素養」與「各科應用網路教學基本素養」三大項,認為資訊科技素 養是具備使用操作科技的相關知識以及應用的能力(教育部,1999;葉宗青, 1999)。而劉協成(2005)認為資訊科技素養包括「電腦素養」與「網路素養」,

(42)

30 主要為個人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將「資訊科技素養」與上述的資料比較後可發 現,「資訊素養」所涵蓋的範圍較「資訊科技素養」更加廣泛,後者較強調資訊 科技工具的操作與應用知識的能力。而在本篇研究中,教師的「資訊素養」與「資 訊科技素養」皆為本研究的探討範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臺灣教育部於 2013 年成立「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 新提出了「數位素養」的概念,並將「數位素養」列入國民五大素養中,並定義 為「能適切並有效地運用數位科技於學習、工作與生活的能力與態度」,並且其 中包括「基礎數位素養」、「應用數位素養」與「延伸數位素養」三大範疇。臺灣 的學生在國民教育階段,應具備基礎數位素養的數位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包含善 用「數位工具收集、評估、應用資訊以研究、解決問題」、「熟悉數位科技概念與 操作」、「數位設計與創作」與「具備數位公民涵養」四個目標,希望學生能在生 活中運用科技載具進行問題解決、溝通與決策,建構知識並增進個人學習能力與 態度(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2013)。 資訊素養無論是在國內或國外都是重要的議題,國內教育相關單位也不斷地 以積極提升國民的資訊素養為目標。在本篇研究中,教師的「資訊素養」之範圍 包括「資訊科技素養」與「數位素養」。本研究者綜合以上各專家學者所提出的 定義,總結歸納並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資訊素養是個人所具備的資訊知識、分 析與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技能以及資訊接受的態度。

二、 教師資訊素養能力的重要性

在學校中,資訊科技設備逐漸普及,且為了適應資訊社會的需要,教師必須 開始試著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因此教師的資訊素養十分重要,尤其是教師將 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中的能力更加受到重視,教師必須擁有使用資訊工具之必

(43)

31 備能力(林生傳,2007;徐式寬、關秉寅,2011)。 現今由於資訊科技發達,學校開始將資訊融入教學,希望能協助學生發展必 要的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以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若教師具備合宜之資訊 素養,不僅會改其教學方式,更會影響其學生的學習方式,為了要達到以上的目 的,且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必須不斷擴充自身的專業知能,並擁有足 夠的資訊素養(王嘉祐、林淑珍,2007;林麗娟,2001;Ezziane, 2007)。教師 若能善用資訊設備,讓學生與資訊科技產生良好的互動,就能夠提供學生許多學 習機會,包括體驗傳統學習無法提供的經驗、學習多種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法以及 根據學習者自身的學習步調來進行學習等(Ezziane, 2007)。 此外,教師的背景變項亦對其資訊素養有重要影響,而在過去已有許多相關 研究,故本篇研究中不再探討教師的個人背景變項與資訊素養之間的關係。根據 何俊賢(2007)統合分析過去的 41 篇以教師資訊素養為主題的研究後發現,教 師的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年資、教育程度、擔任職務)在資訊素養的表現上 達到顯著水準,大致而言,男性教師的資訊素養優於女性教師、四十歲以下教師 優於四十歲以上教師、年資未滿十年教師優於服務年資十年以上教師、研究所以 上學歷的教師優於大學以下之教師,以及有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師資訊素養優於未 兼任行政的教師,故可知教師的背景變項會影響教師的資訊素養能力。 總結而言,教師的資訊素養能力能幫助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使學生 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故教師的資訊素養對於教師而言十分重要;而不同背景的 教師,其所具備之資訊素養能力亦可能有所不同,此部分由於過去已有大量相關 研究,且與本研究目的較無相關,故不在本研究中加以探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共同業務 教師成長 C/Q/S E/R/A 專業發展 C/Q/S E/R/A 實驗研究組 科學活動 C/Q/S E/R/A 研究發展 C/Q/S E/R/A 資料出版組 出版刊物 C/Q/S E/R/A 國際教育 C/Q/S

丁兆齡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孫素貞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吳德漢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李勻秋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黃傑欽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簡秀雯

丁兆齡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孫素貞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吳德漢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李勻秋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黃傑欽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簡秀雯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由於教科書必須考量市場接受度,前述各地區教科書中對於數學文化元素不同的詮釋方式

試驗計劃」 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組 香港大學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 與資訊科技科、常識科、視藝科進行跨 科合作,提升學生資訊素養能力。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