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變為常,台灣另類╱獨立媒體的新聞實踐—以《上下游新聞市集》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變為常,台灣另類╱獨立媒體的新聞實踐—以《上下游新聞市集》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9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以變為常,台灣另類╱獨立媒體的新聞實踐— 以《上下游新聞市集》為例. ‧. The Journalistic Practices of Alternative Media in Taiwan :. sit. y. Nat. io. n. al. er. The Analysis of News & Market.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方念萱博士 研究生:盧易詩撰. 中華民國一〇六年七月.

(2) 謝辭 這篇論文得以生成,要感謝指導教授念萱老師,從提出問題意識、進田野、 寫研究發現到完成論文,謝謝親愛的念萱老師耐心指點我在寫作上的種種缺失、 以各種方式觸發我的思考。每每結束和老師的晤談,我總是既感激又抱歉,謝謝 念萱老師包容我的各種粗線條,在我喪失動力之際,因為有老師溫暖的鼓勵,我 才能重拾寫作的勇氣,真的非常感謝念萱老師願意陪我「爬」完這趟碩論之旅。 這篇論文得以萌生,則要感謝大四下的某個午後,阿孝老師在系辦公室邀請 我擔任獨媒協會執行秘書,這份工作讓我跳脫舒適圈、接觸許多與過往生命經驗. 政 治 大 持。也要感謝口試委員昌德老師、中祥老師願意花時間審查這篇長達 188 頁的論 立 迥異的人事物,更觸發這篇論文起初的提問,謝謝阿孝老師一直以來的信任與支. ‧ 國. 學. 文,細心指正論文的盲點、提供許多寶貴的建議,使我收穫良多。更要感謝受訪 者―小非、文豪、佳珊、慧貞、琇真、郁薇和德廉,誠心感謝您們願意慷慨相助。. ‧. 在淚水與歡笑交織的碩士生涯中,感謝師長與水火團隊傾囊相授,以及耳包. sit. y. Nat. 團的陪伴―可嘉、勝淋、方瑀、慧馨、阿伶、奕雯、博臻、嘉真、小花、莘倫、. io. er. 結伴度過最後一哩崩潰路的阿欣跟崇暉,很慶幸研究所時光有你們一同歡笑流淚。 曾和我一起養育 book baby、同時也是本論文保姆的找命和拍拍、一起度過. al. n. v i n 九年即將邁入第十年的笨曾、一起說走就走的阿文和大琬,還有人不在但心一定 Ch engchi U 在的肉肉團美女們,沒有你們的世界,我想我會活得很無聊,謝謝你們!還有亦 師亦姐的 Peggy 助教,感謝助教總是默默地為我加油打氣。 碩士生涯的結束,意味著我將徹底從學生身分登出,這一路走來,感謝我親 愛的姑姑,沒有您,我不會有今天。感謝阿華媽媽和阿萬阿伯把我當自己的小孩 疼愛。美潓姐姐、育慈姐姐、姐夫、還有佳慧姐姐、佳芬姐姐、佳雯姐姐、世諺 哥哥、嘉琳哥哥、誠誠哥哥、得雄哥哥,謝謝您們一直以來的照顧與支持,我愛 您們。我的活力素―Dan、維、扭、萌和寧,謝謝你們為我帶來歡笑與安慰。 最後,我想把這篇論文獻給在天上的媽媽,希望我能讓您感到驕傲。 盧易詩 i. 2017/08/23.

(3) 摘要 本研究採行塊莖思維為研究取徑探勘台灣另類/獨立媒體的新聞實踐。考量 到時間限制且本研究不以發掘台灣另類/獨立媒體的群像為研究目的,研究者選 擇以《上下游新聞市集》新聞部門為研究案例,藉由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深 描上下游新聞如何產製報導、歷經哪些轉變、內部如何互動等與新聞產製有關的 面向,並從「與變共處」的塊莖生成觀點,檢視其「以變為常」的新聞實踐面貌 與生成。. 政 治 大 競爭等內外情境變動而調整組織編制與報導產製模式,但因內部成員對於調整方 立 研究發現,上下游新聞會隨著組織人事流動、讀者閱讀習慣改變、內容市場. ‧ 國. 學. 向與幅度未能協商出共識,內部衝突因而日增。對此,上下游新聞目前試圖藉由 共同守門模式以及制度化的組織運作降低內部衝突發生機會。. ‧. 再者,從上下游新聞與域外物的互動經驗可以發現,臉書等社群平台是上下. sit. y. Nat. 游新聞重要的消息來源與露出管道,對上下游新聞的報導產製影響重大。. al. er. io. 另一方面,隨著組織受到各種內外情境變動的刺激,上下游新聞成員逐漸展. v. n. 現各自對於媒體角色定位的見解差異,成員紛紛在突破疆域界線的分裂點上,表. Ch. engchi. i n U. 明自己如何認知媒體角色定位,並由此開創不同於以往的新聞實踐樣貌。. 關鍵詞:獨立媒體、另類媒體、另類媒體新聞學、新聞實踐、塊莖. ii.

(4) Abstract This thesis takes the notion of rhizome as a research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journalistic practices of alternative media in Taiwan. Considering time limitation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adopts the methods of 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ble observation to examine the journalistic practice of research object in this thesis—“News &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er looks into journalistic practices via Deleuze and Guattari’s notion of. 政 治 大 According to the study, 立along with the context change, News & Market constantly. “rhizome” and “becoming.”. ‧ 國. 學. adjusts it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way it produces news. However, since journalists cannot often reach an agreement altogether, the organizational conflicts. ‧. would gradually increase. For now, News & Market manages to reduce the possibilities. sit. y. Nat. of organizational conflicts through the ways of “joint gatekeeping production mode”. n. al. er. io. and “institutional ope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i n U. v. Moreover,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social media platform, taking the example of. Ch. engchi. Facebook, has a huge influence on the news production of News & Market. At last, because of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context change, the journalists of News & Market show different cognition on their role positions. When there is the time of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the journalists would cross the border to provide different ideas and develop the journalistic practic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Keywords: independent media, alternative media, alternative journalism, journalistic practices, rhizome iii.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問題意識 .................................................................................................... 3 第三節、研究目的 ....................................................................................................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新聞專業規範的流變與反思 .................................................................. 10 一、. 新聞,一個逐漸體現的「專業」 ..................................................... 10. 政 治 大 第二節、另類媒體與另類媒體新聞學 .................................................................. 26 立 新聞專業規範的挑戰與反思 ............................................................. 17. 一、. 定義另類媒體 ..................................................................................... 27. 二、. 另類媒體新聞學 ................................................................................. 35. ‧. ‧ 國. 學. 二、. 第三節、台灣另類媒體工作者的新聞工作圖像 .................................................. 42 台灣另類媒體的發展歷史 ................................................................. 43. 二、. 結構與經濟 ......................................................................................... 49. 三、. 記者和讀者的關係、記者角色的轉變 ............................................. 51. 四、. 消息來源與草根報導 ......................................................................... 53. 五、. 另類媒體與新聞專業 ......................................................................... 55. n. al. er. io. sit. y. Nat. 一、. Ch. engchi. i n U. v. 第四節、塊莖思維 .................................................................................................. 58 一、. 另類媒體研究的四個研究取徑 ......................................................... 58. 二、. 將另類媒體視為塊莖 ......................................................................... 63. 第五節、研究問題 .................................................................................................. 67 第三章、研究方法...................................................................................................... 71 第一節、研究設計 .................................................................................................. 71 一、. 研究對象:《上下游新聞市集》 ..................................................... 71. iv.

(6) 二、. 參與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 ................................................................. 73. 三、. 研究者角色反思 ................................................................................. 78. 第二節、研究者的研究取徑:將自述視為塊莖 .................................................. 79 第四章、研究發現...................................................................................................... 83 第一節、以變為常:上下游新聞實踐面貌的生成 .............................................. 83 一、. 三種新聞類型的演變 ......................................................................... 85. 二、. 內部互動:成員相處與角色衝突 ..................................................... 92. 三、. 守門:新聞處理 ............................................................................... 103. 政 治 大 第二節、在疆域內外遊走:上下游新聞與外部力量的相遇 ............................ 127 立 守門:新聞蒐集 ............................................................................... 114. 一、. 與讀者的互動 ................................................................................... 127. 二、. 雙面刃:臉書社群對新聞產製的影響 ........................................... 138. ‧ 國. 學. 四、. ‧. 第三節、異質與非一:上下游新聞的分裂與再生 ............................................ 143 獨於何者?上下游新聞的媒體定位 ............................................... 143. 二、. 立足何地?運作制度之於上下游新聞 ........................................... 155. er. io. sit. y. Nat. 一、. 第四節、塊莖樣的上下游新聞 ............................................................................ 162. al. n. v i n 第五章、結論............................................................................................................ 167 Ch engchi U 第一節、研究結果 ................................................................................................ 167. 第二節、研究反思與建議 .................................................................................... 175 一、. 研究歷程反思與理論侷限 ............................................................... 175. 二、. 研究建議 ........................................................................................... 177. 參考文獻.................................................................................................................... 179 中文部份 ................................................................................................................ 179 英文部分 ................................................................................................................ 185 附錄一、訪談大綱.................................................................................................... 187. v.

(7) 表目錄 表 2-5-1、台灣另類/獨立媒體列表 ........................................................................ 69 表 3-1-1、《上下游新聞市集》新聞部門歷來成員列表 .......................................... 76 表 3-1-2、本研究深度訪談概況 ................................................................................ 77 表 4-2-1、〈初心不變《上下游》對烏魚報導的說明〉 ........................................ 132. 立. 政 治 大 圖目錄. ‧ 國. 學. 圖 2-5-1、另類/獨立媒體新聞實踐面向 ................................................................ 70. ‧. 圖 4-1-1、《上下游新聞市集》新聞部門內部編制與角色流動 .............................. 84. y. Nat. 圖 4-1-2、馮小非於報導下方留言回應 248 農學市集創辦人楊儒門 .................... 96. er. io. sit. 圖 4-1-3、上下游新聞臉書粉絲專頁新聞行銷案例 .............................................. 106 圖 4-1-4、陳吉仲於〈重大變化!檢討 42 年保價收購 試辦直接給付〉報導留言 .... 108. al. n. v i n 圖 4-1-5、報導修改版本比較 .................................................................................. 108 Ch engchi U 圖 4-2-1、上下游新聞徵人啟事 .............................................................................. 128 圖 4-2-2、上下游新聞與讀者的互動案例 .............................................................. 134 圖 4-3-1、擷取自上下游新聞臉書虛擬編輯台 ...................................................... 154. vi.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 2015 年第十四屆卓越新聞獎的入圍名單中,出現幾個非隸屬於一般主流媒 體的名字,獨立記者朱淑娟、廖芸婕及林龍吟,分別入圍平面類專題新聞獎;焦 點事件的孫窮理入圍平面類新聞評論獎;上下游新聞市集的汪文豪、林慧貞、簡. 政 治 大 尋找幸福的水台灣〉系列報導在 76 件報名作品中. 嘉潁入圍平面類調查報導獎;獨立紀錄片導演李惠仁則入圍電視類專題新聞獎。 其中,朱淑娟以〈大旱望雨. 立. 脫穎而出,獲得當年度平面類專題新聞獎。這類「非主流」媒體的數量、規模、. ‧ 國. 學. 資源皆遠不及在台灣媒體版圖中居處優勢地位的主流媒體,在這樣的情況下,非. y. Nat. 屬不易。. ‧. 主流媒體能夠在有著「台灣新聞界最高榮譽」之稱的卓越新聞獎擁有如此成績已. er. io. sit. 非主流媒體的出現與主流媒體的日益商業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媒體為了 在競爭日愈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就得靠規模經濟提升自身競爭力,加上電子. al. n. v i n 媒體營運成本極為龐大,除了資本雄厚的財團,一般大眾無法輕易涉足。當規模 Ch engchi U. 經濟到達一定程度,進入媒體市場的難度也會隨之提升,而已經在市場內的媒體 更會朝向合併(merging)與收購(Acquisition)發展(Graham & Davies, 1997) , 媒體所有權集中化便是萌生於如此市場導向的產業環境。 另一方面,在追求利益動機的驅使下,新聞媒體向政治與商業力量妥協,不 僅影響著閱聽人每日接受消化的新聞資訊,更對於社會整體的民主發展造成莫大 威脅,資訊的公開流通是民主社會的基石,儘管我們看似擁有多元開放的媒體選 擇,但這些傳播管道仍多掌控在財團與政治力量手中,不免讓人擔憂民主社會未 來的發展。非主流媒體的實踐或許可被視作對於上述媒體商業化、所有權集中化. 1.

(9) 的一種反動,他們作為一種相對於主流媒體的「另類(alternative)」 ,打破既有的 媒體框架,獨立於市場邏輯與政治力量,持續為新聞理念與公眾利益而努力。 近幾年,亞洲地區也出現許多非主流媒體,他們有很多名稱:獨立媒體、另 類媒體、草根媒體、激進媒體等,從韓國的《打破新聞》、馬來西亞的《當今大 馬》 、澳門的《愛瞞日報》 、香港的《立場新聞》 、 《香港獨立媒體網》到台灣的《沃 草》、《公民行動紀錄影音資料庫》、《上下游新聞市集》、《苦勞網》、《報導者》、 《移人》 、 《焦點事件》等,他們在各自的土地深耕,站在權力的對立面監督政府 與財團,對於長期的公共議題論述與討論起了關鍵作用。. 政 治 大 因此在西方的研究中,多以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稱之。另類媒體不依循 立 相較於一般大眾熟悉的主流媒體,非主流媒體展現許多異於彼的另類特質,. 資本主義經營邏輯、不從主流觀點看待議題、不依傳統方法行事、追求媒體近用. ‧ 國. 學. 與參與、重視被主流媒體忽視的議題與觀點,是一種奠基在反權力壓迫理念之上. ‧. 的非營利性質媒體(Fontes, 2010)。在組織結構上,另類媒體的所有權獨立、以. y. Nat. 小規模經營、內部決策民主化、組織結構扁平(Downing, 2001; Atton, 2003)。. er. io. sit. 由於過往學者多聚焦於這類媒體如何在主流媒體的對立面發揮影響力 (Rauch, 2015) ,使得傳播領域研究中, 「另類」一詞的使用較「獨立」來得廣泛,. al. n. v i n 但在華人社會中較常以獨立媒體 來稱呼這些非主流媒體(管 C(independent h e n g c hmedia) i U 中祥,2015:11) 。獨立媒體這一名詞最早出現在 1999 年西雅圖反全球化運動中, 參與運動的媒體工作者試圖建立一個對抗主流媒體霸權之外的傳播管道,因而自 發性的創建《獨立媒體中心》 (Independent Media Center) (成露茜,2009) 。後來 「獨立媒體」被用來泛指那些與資本所主導的媒體相對、獨立於政商力量之外的 媒體。 《香港獨立媒體網》創辦人葉蔭聰指出,獨立媒體指的是在財務上獨立於. 政府、政黨與財團之外、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並在內部編採上擁有相當程度的 自主性的媒體組織(葉蔭聰,2009:223) 。無論使用哪個名詞指涉這些新興的非 主流媒體,他們大抵上都有著相似的特質:是基進的、公民的、獨立的、自治的、. 2.

(10) 強調參與及對話的(Rauch, 2015)。. 第二節、問題意識 研究者對於另類/獨立媒體研究的興趣來自個人在社團法人台灣獨立媒體 工作者協會的工作經驗,研究者在因緣際會下進入該協會擔任執行秘書,除一般 行政工作外,還扮演著推動組織內外溝通交流的角色,經常代替協會理事與另類 /獨立媒體工作者聯繫,並舉辦各式課程講座促進獨立媒體圈與一般大眾的交流。 因職務使然,經常有人詢問研究者:「到底甚麼是獨立媒體?」我總會搬出人們. 政 治 大. 耳熟能詳的說法: 「獨立媒體就是獨立於政黨或財團之外的媒體」 ,起先這種回答. 立. 方式已足以回應他人的疑惑,但隨著網路原生媒體的蓬勃發展,這套說詞開始受. ‧ 國. 學. 到挑戰。. 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網路媒體的發展模糊了主流媒體和另類/獨立媒體. ‧. 之間的界線,兩者之間存在一種彈性且流動的光譜關係(Atton, 2003; Rauch,. y. Nat. sit. 2015) 。許多另類/獨立媒體展現出混合另類與主流的媒體特質,像是在內容上. n. al. er. io. 報導弱勢與基進議題、講求報導專業化及深度,同時採用相似於主流媒體的新聞. i n U. v. 報導規格、組織化的工作常規等。Rauch(2015)因而主張, 「另類」應該是一種. Ch. engchi. 相對的概念,另類/獨立媒體研究者不能簡單的將「另類」視為對某些主流媒體 特質的反抗,必須更細緻地關注產製者的意圖與實踐差異。葉蔭聰也提到:「愈 來愈多的媒體其『獨立性』愈來愈複雜,按任何標準都難以說明清楚。」(葉蔭 聰,2015:21)。當今這些自外於主流的另類/獨立媒體所展現的「另類」、「獨 立」,已非一句「獨立於政黨或財團之外」可以解釋,許多媒體所展現的新聞實 踐也都溢出既有的另類媒體定義。 再者,研究者與獨立媒體組織或工作者接觸的過程中也發現,從事另類/獨 立媒體工作的記者並不在乎外界如何區分主流、另類或獨立,曾有一位從事另類 /獨立媒體工作長達十餘年的記者對研究者表示:「我就是個媒體,為什麼前面 3.

(11) 一定要加上一個冠詞呢?」對他們來說,大眾、研究者或相關理論如何為他們進 行分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就是在「做媒體」,唯有從每日的實踐中才能真 正體現他們是誰。 另一方面,另類/獨立媒體實踐所體現的新聞學,是一種對於主流新聞學的 批判,試著藉由另類的媒體實踐告訴其他新聞工作者:「新聞可以如何不同?有 哪些可能?」 (Harcup, 2015),研究者所接觸到的獨立記者中,有許多人便是抱 持這種「用不同方法實踐同一理念」的態度,試著在主流媒體外另闢天地,找尋 跳脫傳統新聞學框架的媒體實踐方式。記者朱淑娟在「獨立」從事報導工作的六. 政 治 大 記者後,的確產出較多優質的報導,但這並不代表過去在主流媒體的自己對工作 立. 年裡,共獲得 4 座卓新獎獎座,她在 2015 年的得獎感言中提到自己開始當獨立. 投入較少,她提到「一個記者會因工作模式不同,報導品質產生相當大的落差。」. ‧ 國. 學. (朱淑娟,2015 年 11 月 18 日) 。要回答資源與規模遠不如一般商業媒體的另類. ‧. /獨立媒體,之所以可在台灣媒體版圖中占有一席之地、屢屢獲得新聞獎項的肯. io. er. 必須深入新聞工作者每日實作場域才能發掘。. sit. y. Nat. 定,答案或許就深藏在朱淑娟所提到的模式,這些模式無法藉由理論定義描繪,. Downing(2001)也提到另類/獨立媒體的實踐方式並非穩定不變,必然受. al. n. v i n 到新聞工作者個人經驗、從業經歷與所處情境所影響。因此我們無法期待能夠有 Ch engchi U. 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來看待另類/獨立媒體工作者,不同的境遇與情境會孕 育出不同的實踐樣貌,若僅用理論定義來檢視他們,將會錯失潛藏在新聞工作者 實踐經驗中的多樣性。再者,這些媒體所展現的「獨立」與「另類」不僅因組織 架構、經營形式、產出內容而有所差異,新聞工作者對於記者角色的認知同時也 影響著另類媒體的實踐方式(Atton, 2003; Rauch, 2015)。 然而,既有文獻多就另類/獨立媒體的外顯特質如組織結構、內容形式進行 探究(Atton, 2003; Rauch, 2015) ,未能走入新聞工作者實際的工作場域,從工作 者的實作中理解另類/獨立媒體的行動者是誰、他們如何實作、又是怎麼從實作. 4.

(12) 中體現他們的「獨立」與「另類」。再加上不同地區的社會情境會發展出不同型 態的另類/獨立媒體,但目前台灣對於另類/獨立媒體的理解多援引西方學者在 相關概念上的定義,這只能幫助我們理解這類媒體大致上的輪廓,未能讓我們從 在地經驗出發,深刻理解工作者如何與情境互動、如何在台灣的社會情境中發展、 開拓新聞工作。 綜觀上述三點可以發現,僅管使用既有的理論或定義來理解另類/獨立媒體, 可以幫助後進研究者建立對於這些媒體的初步認識,但由於理論定義缺乏與時俱 進、因地制宜的彈性,另類/獨立媒體經常輕易地被劃分成一個具有同樣特質的. 政 治 大 認為如此實踐樣態唯有透過進入另類/獨立媒體的日常工作場域才有可能發掘。 立 整體,忽略潛藏在「另類」 、 「獨立」之名下,媒體變化萬千的實踐樣態。研究者. 有鑑於另類/獨立媒體研究目前仍缺乏以圈內人觀點出發的田野探勘,本研究因. ‧ 國. 學. 而想要深入另類/獨立媒體記者的新聞工作場域,由他們作為發話者闡述自己的. ‧. 故事,深描另類/獨立媒體工作者日常中的新聞實踐。. y. Nat. 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的情境下,有較多以新聞專業轉化的另類/獨立媒體. er. io. sit. (葉蔭聰,2015:21),像是《上下游新聞市集》、《苦勞網》、《焦點事件》以及 《台灣立報社》等,近幾年這些另類/獨立媒體的新聞專業表現亮眼,在推動公. al. n. v i n 共議題討論、促成社會行動上扮演重要角色 ,也有越來越多新聞工作者投入其中, Ch engchi U 有的是加入既有另類/獨立媒體組織或成為獨立記者;也有的是自行創辦新的另 類/獨立媒體(管中祥,2015)。這些報導公共議題的另類/獨立媒體不僅產出. 許多有質量的報導,更豐富了近幾年台灣新聞媒體的實踐面貌。 基於研究者對於新聞工作的關懷,本研究將特別關注以新聞專業自許的另類 /獨立媒體,研究者認為從媒體發展的宏觀視野來看,另類/獨立媒體的茁壯, 不僅有助於深化台灣社會的民主內涵,更可透過各種方式促成另類/獨立媒體與 主流媒體之間的互動與對話,使對社會發展有益的媒體實踐經驗能夠被保留在台 灣新聞媒體的基因內、拓展新聞實踐模式的不同可能。如此主流與另類/獨立相. 5.

(13) 互截長取短的模式,就如同主流音樂與地下音樂的共生,兩者相互影響與學習, 在潛移默化中深化台灣音樂產業的內涵。. 第三節、研究目的 如前所述,另類/獨立媒體會受到所處社會脈絡、媒體產業結構、工作者的 從業經驗、對新聞價值的理解等因素的影響,因而發展出不同的新聞實踐面貌。 另類/獨立媒體沒有一套可以固定複製的實踐模式,工作者多是在日常工作者中 邊做邊學,找出適合媒體自身與報導議題特性的新聞實踐樣態(朱淑娟,2016;. 政 治 大. 郭姵君,2010)。因此,若僅由既有的理論定義去理解另類/獨立媒體,我們只. 立. 能知道「這個媒體和那個媒體屬於不同類、這個媒體和這個媒體屬於同一類」,. ‧ 國. 學. 卻忽略潛藏在「不同」與「相同」之下的異質性,更無法得知異質性背後的意義。 但過去的研究多就另類/獨立媒體的外顯特質如組織結構、內容形式進行探. ‧. 究,或者嘗試從現象中找出概念和通則,提出一套能夠反映時下另類/獨立媒體. y. Nat. sit. 特質的定義框架(Atton, 2003; Rauch, 2015) 。一個媒體之所以會被稱為另類/獨. n. al. er. io. 立媒體,並不單單只是因為他們的報導內容、組織結構符合學界對另類/獨立媒. i n U. v. 體的定義,另類媒體之所以「另類」,植基於工作者每日的新聞工作實踐中。因. Ch. engchi. 此,唯有進入到另類/獨立媒體的日常工作實踐中,我們才有可能知道他們何以 做新聞、怎麼做新聞、如何另類/獨立。考慮到理論定義無法反應不同時空脈絡 下的另類媒體實踐樣態與異質性,研究者因而希望藉著走入另類/獨立媒體實際 的工作場域,以圈內人觀點出發深描他們的新聞實踐。 另類/獨立媒體存在於一個開放的社會系統,隨著政經環境、媒介生態、組 織經營方針、內部人事的不同,媒體的新聞實踐面貌勢必會有所差異,並在諸多 互動中建/重構自己的面貌,Downing(2001)因而特別提醒,研究另類媒體時 必須特別重視研究對象所處的脈絡。面對隨時因應脈絡差異而產生「改變」的另 類媒體,過往另類/獨立媒體研究所採行的做法是試圖藉由捕捉特定脈絡下的媒 6.

(14) 體實踐面貌、從中抽譯出某些共通特質,進而發展成理論見解。這些研究發現或 許可以如實映照彼時彼地的另類媒體,但隨著時空脈絡的轉換,理論定義便會與 實際的另類/獨立媒體實踐面貌產生落差。 因此,若想藉由田野探勘如實描繪他們的實踐樣貌,使研究者和讀者得以更 加貼近台灣的另類/獨立媒體,研究者不能再採用過往的研究取徑、試圖凝固此 時此地的另類/獨立面貌,因為另類媒體隨時都在因應著內外環境的異動而產生 改變,如只是用靜態的鏡頭捕捉媒體當下的「存有(being)」 ,很可能在不久的將 來便發覺研究發現無法如實反映彼時彼地的另類/獨立媒體實踐樣態,落入「不. 政 治 大 另一方面,主流媒體組織通常都具有一定規模、內部結構複雜,各科層互相 立. 夠用」、「過時」的窘境。. 牽引的經營方式,使得主流媒體較難即時反應外在世界的變化。再者,主流媒體. ‧ 國. 學. 著眼於數量龐大且同質性高的閱聽眾、以此獲取較大規模的經濟利益,這使得主. ‧. 流媒體報導以一般性的政治、社會、經濟議題為主,忽視或遺漏小眾、非主流議. y. Nat. 題。隨著社會文化日趨多元,主流媒體無法靈活地照應不同社會群體對於內容傳. er. io. sit. 播的需求。另類/獨立媒體不受固定結構、形式限制的特質,使這類媒體可以更 為靈敏地回應社會的變化與需求,在生成過程中與社會相互牽絆、與各種力量發. n. al. Ch. 展出既合作有對抗的動態關係。. engchi. i n U. v. 面對不斷生成、改變的另類媒體,研究者勢必得採用一種與另類/獨立媒體 的「變」共處的研究取徑,除了深入田野描繪另類/獨立媒體的新聞實踐面貌外, 還需進一步關注另類/獨立媒體產生「變」的生成過程。對此,Bailey, Cammaert & Carpentier(2008)提到以塊莖思維(rhizome)的生成邏輯看待另類媒體的發 展,可以幫助研究者以動態視角發掘另類媒體如何繁殖、變形、聚合、分裂與連 結、如何逾越既有疆域、如何聚攏各種功能與效果。林藹雲、葉蔭聰(2009:1) 也認為使用塊莖可以凸顯獨立媒體的集合與網絡特質,彰顯獨立媒體的多重、去 中心化、分裂與連結。. 7.

(15) 塊莖思維強調塊莖體的異質、難以捉摸與偶然性(Bailey, Cammaert & Carpentier, 2008),以生成邏輯探詢塊莖體何以發展至此,並強調塊莖體隨時都 有再度分裂、連結、重組或重生的可能。塊莖思維將「變」是為一種必然的常 態、不將發展穩固的理論見解作為研究目的,轉而重視塊莖體的生成過程,從 塊莖思維研究以「變」為特色的另類/獨立媒體,可以幫助研究者採用動態且 彈性的視角關注另類媒體的各種變動、追蹤另類媒體的生成過程,像是產製方 式的改變、網絡的流動、媒體的分裂、連結與重生等。 儘管由以塊莖思維進行的研究同樣只能映照此時此地的另類/獨立媒體,但. 政 治 大 角,追蹤另類/獨立媒體工作者在新聞實踐過程中的種種足跡,藉此更加貼近另 立. 其中描繪的生成過程,仍能幫助研究者與讀者以一種異於穩固理論定義的動態視. 類/獨立媒體工作者的工作面貌。也因為肯認「變」是一種常態,所以塊莖思維. ‧ 國. 學. 出發的研究不會宣稱研究結果已經穩固且具普遍性,隨著時空的轉換,塊莖體所. ‧. 展現的連結網絡與生成勢必也會有所不同,研究者能做的就是藉由此時此地的研. y. Nat. 究發現,捕捉塊莖體至今生成的動態過程,藉此提供後續研究者或讀者一個重新. er. io. sit. 理解、認識另類/獨立媒體的視角。. 當研究者決定以動態視角關注另類/獨立媒體的新聞實踐、著重媒體的生成. al. n. v i n 與異質性時,就不能再將另類/獨立媒體視為可被化約為一個整體的存在,必須 Ch engchi U. 強調每個另類/獨立媒體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成過程。本研究無法提出一套詮釋本 地另類/獨立媒體新聞實踐的理論,反之,研究者可以透過田野探勘呈現個別另 類媒體在不同因緣際會下所生成的實驗樣態、展示其與眾不同的生成過程與異質 性。因此,在選擇研究對象時,研究者並不會求多求廣,而是希望藉由單一另類 /獨立媒體的實踐案例,呈現作為塊莖的另類媒體生處在何種經緯萬端的網絡、 如何與網絡中的各種勢力互動、如何生成、如何建/重構自身的新聞實踐面貌。 在田野觀察對象的選擇上,研究者考慮到組織歷來發展、內部工作方式、工 作者聘僱型態與財務來源等因素,將以《上下游新聞市集》做為田野研究對象。. 8.

(16) 《上下游新聞市集》自 2011 年成立以來,展現許多超乎既有印象的另類媒體實 踐特質,像是採社會企業方式經營、與主流媒體合作等。再者,面對政經環境、 傳播科技與台灣媒體環境的變遷,《上下游新聞市集》保持隨時變動的彈性以因 應各種外在世界變化,當組織內部有所異動時,工作者也經常調整新聞工作方式, 試圖從各種嘗試中找到切合當時情境的實踐模式。即便《上下游新聞市集》無法 代表台灣的另類/獨立媒體,但其多元且異質的新聞實踐仍可展示另類/獨立媒 體面對不斷變動的內外情境,如何進行新聞實踐?如何生「變」?如何生成?。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並非試圖藉由塊莖思維與研究對象的案例,去證明另. 政 治 大 反之,研究者想做的是以塊莖思維為視角,一方面挖掘另類/獨立媒體異質的新 立 類/獨立媒體的「變」,研究者在一開始就已經肯認另類/獨立媒體的變動性。. 聞實踐面貌;另一方面依循另類/獨立媒體在變動過程中留下的線索,捕捉另類. ‧ 國. 學. /獨立媒體新聞實踐的生成過程。.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9. i n U. v.

(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新聞專業規範的流變與反思 如前章所述,本文將另類媒體視為對於傳統新聞專業規範所提及之「新聞是 甚麼?新聞應該如何實踐?」等工作樣態預設的挑戰,若將傳統新聞專業規範視 為既存疆域,另類/獨立媒體便是從疆域逃逸的塊莖體,在游走於疆域內外的過 程中,一方面與新聞專業規範對抗、另一方面從中汲取某些既有特質。因此本節. 政 治 大. 會先說明新聞專業規範形成的演變與意涵、台灣的新聞媒體如何挪用新聞專業規. 立. 範;接著再談新聞專業規範的實踐困境,以及本文所關注的另類媒體如何看待新. ‧ 國. ‧. 一、. 學. 聞專業規範。. 新聞,一個逐漸體現的「專業」. sit. y. Nat. al. er. io. (一) 新聞的專業化與專業規範. v. n. 現代新聞業萌生於 18 世紀中後,彼時自由主義思潮對於民主、自由、理性. Ch. engchi. i n U. 與批判的重視,加上工業革命促進社會產生激烈的變動,使中產階級需要更多與 政治或市場有關的最新消息。該時郵政流通系統的建置、印刷術的普及與識字率 的提升,也都為新聞報紙提供快速發展的契機(彭芸,2008;Halin & Mancini, 2004 /展江、陳娟譯,2012)。 新聞的基本功能是「提供資訊使人自由與自我管理」(彭芸,2008:13), 藉著告知閱聽眾生活所需資訊,協助社會日常生活正常運作、創造社會的共同知 識。根據 Carey(2007;轉引自彭芸,2008:9)的說法,新聞是一種可以發揮政 治影響力的論述形式,是大眾型塑與發表言論的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新 聞應該是什麼?新聞有哪些功能?新聞專業是甚麼?記者應該做些甚麼?」的定. 10.

(18) 義與解讀並非穩定不變,不同時空的政經結構、媒介體制、流行思潮、社會對於 媒體角色的解讀與期待,都會促使新聞發展出不同的內涵,並產生樣貌殊異的專 業規範、實踐方式與常規(劉昌德,2007;張文強,2015)。舉例來說,現代新 聞業之所以特別強調新聞的公共服務性質,一方面深受 20 世紀初期盛行於美國 的進步主義所影響,當時的新聞業援引進步主義對社會進步與公共服務的強調, 將新聞的本質定調為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則是民主思維在 20 世紀初逐漸成為一 種普遍的價值觀,社會期待新聞成為替大眾服務、爭取公共利益及揭發權貴腐敗 的社會公器,藉此促進民主社會的發展與穩固;而在新聞往專業化邁進的過程中,. 政 治 大 (彭芸,2008:12;Halin & Mancini, 2004/展江、陳娟譯,2012:36;姜華, 立 新聞工作者也依賴「新聞是服務公共」的宣稱,藉此建立起新聞的自主與權威性. 2014:142-152) 。三方力量的相互交織,讓公共服務成為現代新聞業的重要角色. ‧ 國. 學. 功能。. ‧. 回到現代新聞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我們對於新聞角色功能的認知,大多. y. Nat. 可以反映當時社會對於「新聞為誰服務」的認知(彭芸,2008:14) 。18 世紀中. er. io. sit. 後,現代報業萌生之時,新聞扮演著鼓吹辯論、提供大眾公領域對話題材的角色。 當時大部分的媒體都是依靠政黨或政治人物的支持才得以創立,報紙本身的黨派. al. n. v i n 色彩濃厚,因此除了提供訊息及娛樂外,報紙還有著鼓吹特定政治行動的功用。 Ch engchi U. 到了 19 世紀末,商業化報業開始出現,在經濟利益的考量下,報紙為了擴大讀 者市場、爭取更多的廣告客戶,因此在內容上捨棄過往採特定黨派立場的報導方 式,轉而追求客觀中立的內容,希望能藉此爭取到不同黨派立場的閱聽眾(Halin & Mancini, 2004/展江、陳娟譯,2012) 。然而,儘管此時期的新聞業開始重視報 導的客觀中立,但許多報社依然未擺脫政治黨派的控制,新聞仍直接或間接地與 政治黨派相關、具有為特定政治立場服務的色彩。 直到 20 世紀初,隨著民主思潮的盛行,新聞與國家、公共領域的連結愈發 緊密,新聞的角色也從為政治黨派服務轉為替市民服務。彭芸(2008)指出,由. 11.

(19) 於新聞可以提供資訊與知識,讓大眾在政治參與的過程中擁有足夠的資訊做為判 斷依據,並使大眾成為公共領域的一員,新聞因而被認為對民主有積極性作用, 功能也被定調為「告知與教育大眾、監督政府施政」。新聞更在當時進步主義重 視專業與公共服務的浪潮下,發展出現代新聞學的專業規範。專業技術知識取代 黨派立場,成為新聞工作的核心。 將新聞連結到民主的論述,背後預設資訊流通對於民主的發展影響重大,因 為一個國家的民主自由是否可以穩固發展,端看民眾是否具備足夠的資訊進行決 策並檢視政府的所作所為,而新聞作為一個傳播資訊的載具,便有著啟迪與告知. 政 治 大 聞可以透過監視有權者、調查與查證公共議題,為大眾「看門」、成為監督政府 立 大眾的功能。再者,民主社會也需要一個能夠監督、調查有權者的獨立機構,新. 的「看門狗」,新聞因而被視為獨立於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權。張文強. ‧ 國. 學. (2015:3)指出,鑒於新聞對民主社會的發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新聞理. ‧. 應成為社會公器,而非黨派工具,理性地報導公共議題,為民主和公共服務。. y. Nat. 新聞的功能之一在於鞏固民主、為民主制度奠定基石,此一特殊性提供新聞. er. io. sit. 業一個與其他職業相互區隔的界線,並為新聞的專業化取得適格性。新聞業也主 張唯有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專業,新聞記者才能不受外力影響地完成報導工作、. al. n. v i n 藉著報導促進民主社會的發展C ,這也是民主國家之所以會立法保障新聞自由的原 hengchi U. 因。張讚國(2013)提到,在美國新聞是唯一一個受到憲法所保障的行業,美國 憲法第一修正案中對於新聞自由的揭示,確保了新聞媒體在傳播過程中的自主性。 新聞的「專業化」最早出現在美國社會。19 世紀末以降,政黨的政治力量式 微,媒體組織逐漸遠離政黨的控制,新聞業為了穩固自身的地位,引入專業標準、 建立公共服務的角色功能,並承諾新聞業會擔負社會責任,加上當時的報業在反 省黃色新聞時期的浪潮中,企圖擺脫小報聳動的扒糞式內容,因此主張新聞應該 報導事實,並衍生出「新聞做為一種專業」的論述。到了 20 世紀初,美國社會 尊崇科學與菁英主義的思潮,更提供新聞的「專業化」一個發展的沃土,新聞組. 12.

(20) 織在此脈絡下訂定許多程序化的工作守則與倫理規範(劉昌德,2007;張讚國, 2013;張文強,2015)。當時的美國新聞界提出以「客觀性」與「社會責任」為 核心的新聞專業規範,並衍生出「忠於事實」、「獨立於報導對象」、「保持客 觀中立」、「以專業考量評斷新聞價值」、「積極調查與查明真相」、「重視公 共服務」等工作倫理(彭芸,2008:12)。劉昌德指出(2007:113),所謂的 「專業規範(Professional Norms)」指的是實踐新聞專業的觀念、倫理、共識與 工作守則。 其中,驅使「客觀性」成為新聞專業規範核心的動力有三。首先,18 世紀報. 政 治 大 所以新聞工作者對於報紙客觀與否並不重視。到了 19 世紀中期,美聯社等現代 立 紙剛出現之時,報業深受黨派影響,內容取材上對意見的偏好遠多於事實陳述,. 通訊社基於內容銷售最大化的市場考量,開始區分報導、評論與意見,發展出單. ‧ 國. 學. 純陳述事實的報導方式,以便將內容提供給不同黨派立場的報紙;再者,當時的. ‧. 報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報紙為了擴大銷售量、獲得廣告商的青睞,所以捨棄. y. Nat. 過往採特定黨派立場的內容取向,並逐漸擺脫報業的黨派色彩,發展出中立、不. er. io. sit. 具黨派立場的報導,企圖以中立的內容爭取不同黨派立場的閱聽眾;其三為新興 報業在黃色新聞時期的反省浪潮中,除了強調報導應基於事實外,更促使新聞業. al. n. v i n 將客觀性視為新聞專業規範的核心(張文強,2015;彭芸,2008:9;劉昌德, Ch engchi U 2007:117-118)。. 另一方面,新聞專業規範對「社會責任」的強調則是源自哈欽森委員會(The Hutchins Commission)於 1947 年發表的《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Baker(2002/馮建三譯,2008:192)提到,這份報告 提出新聞傳播應以服務社會公眾為主要目標的「社會責任論」,強調媒體的責任 在於產製客觀報導、成為公共討論的共同載具、構成社會的多元圖像、傳遞社會 共有價值與目標、提供日常資訊等。為了回應這些角色責任,新聞應該提供客觀 中立的資訊、透過報導啟蒙公眾並監督政府。. 13.

(21) 然而,儘管新聞業藉著新聞的民主意涵取得專業化的適格性,並隨著內部實 踐經驗的累積,發展出獨樹一格的組織、行規、道德規範、專門的知識理論與教 育系所,但職業的專業化需從長時間的教育訓練與經驗累積中,取得系統性的知 識。新聞業缺乏具排他性的專業知識與制式化規範,新聞工作者也不需要通過職 業考試取得從業資格,這使得新聞業難以建立醫業或法律業等傳統專業的權威性, 外界對於新聞專業性地位的質疑與否定也時有耳聞(彭芸,2008:44)。 衡量一個職業究竟是否為專業,可以從三個面向的指標來檢視(羅文輝,1993: 3;Halin & Mancini, 2004/展江、陳娟譯,2012:34-36): 1.. 政 治 大 中,獲得某些與工作相關的特殊知識與技能,並藉著這些知識技能與行規, 立 知識及獨特的專業規範:從業人員從長時間的專業教育與工作經驗累積之. 將內部從業人員組織成一個整體。. ‧ 國. 學. 2.. 自治:從業人員能不受外力干預,獨立自主,從而證明從業人員在工作實. 道德:職業內部具有自律功能的同業組織與共同道德規範,且從業人員以. y. Nat. 3.. ‧. 踐的過程中,擁有較大的主控權。. er. io. sit. 公共服務為職業取向並具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 若從以上三項職業專業化指標檢視,新聞業似乎只具有部分的專業特質,因. al. n. v i n 為儘管目前已有許多專業的系所與新聞理論,但在專業知識上仍缺乏如醫業或法 Ch engchi U 律業的權威特質,新聞工作者也不一定要受專業系所的新聞教育。再者,即使許. 多國家都將保障新聞自由納入憲法條文中,但新聞業受商業及政治力量左右的事 件仍層出不窮,新聞工作者也無法完全掌控產製過程中的實踐方法,未能達到完 全的自治。 因此,為了合理化「新聞應該成為一個專業」的宣稱,新聞業大多引用新聞 工作本身公共利益導向、對社會進步與民主發展有正面影響等特質,來取得職業 本身的權威性。Halin & Mancini(2004/展江、陳娟譯,2012:40)也提到新聞 的專業化奠基在「體現公共責任」、「具備共同的專業實踐標準」、「重視新聞. 14.

(22) 專業的獨立自主」等三個基石之上,由此發展出新聞之所以異於其他行業的特殊 性。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提到的自治指的不是中立,而是指新聞產製過程中的獨 立自主,講究新聞工作者在進行社會判斷過程中的誠信與權威。 再者,單從前面三個職業外顯特質決定職業專業與否並不合理,Hall(1968; 轉引自羅文輝,1993:4)認為還可以從工作者個人的專業態度來評估職業的專 業性。所謂的專業態度指的是工作者對於工作的觀點,從個人層面來看,新聞工 作者重視專業論理價值、對工作持有責任與使命感,能夠進行獨立的知識判斷、 對組織進行批判等工作特質,都符合 Hall 對於專業態度的要求。基於上述原因,. 政 治 大 on Marginal professional)」一詞,來指涉現代新聞業逐漸往專業化發展的現象。 立. 羅文輝(1993:7)因而援引 Barber 於 1963 年提出的「逐漸顯現的專業(Emerging. ‧ 國. 學. (二) 新聞專業規範的在地化. 上述美式新聞專業規範與工作守則隨著二戰後美國在國際上的政經優勢,輸. ‧. 出至新聞發展後進國家,如:日本與台灣。台灣新聞界約在 1950 年代引入美式. y. Nat. sit. 新聞專業規範,在挪用的過程中,商業媒體為了在當時社會的政治情境下尋求可. n. al. er. io. 被政府接受的合法性,因而順應政府的言論限制,將社會責任論連結到「反共愛. i n U. v. 國」的意識形態,以報導共產黨陰謀、國家安全與施政等政府希望媒體協助宣傳. Ch. engchi. 的議題為主要報導方向,藉此換取可以壟斷市場的特許執照,劉昌德(2007:129) 將此階段的新聞專業規範稱為「侍從責任論」。 到了 1970、1980 年代,經濟快速成長下的市場漸趨開放,政治場域也出現 與政府立場相左的異議言論與運動,媒介市場因此陸續出現許多政治異議媒體, 如:持有執照的《自立晚報》或挑戰報禁的黨外雜誌《美麗島雜誌》。政治異議 媒體批判政府利用「侍從責任論」箝制言論自由,並與侍從媒體聯手隱蔽社會問 題,因此政治異議媒體主張在不受政府控制的客觀性前提下,追求社會事實與真 相,並另外發展出一套以「黨派中立」、「注重本土」、「追求被政府掩蓋的事 實」的新聞專業規範(劉昌德,2007:132)。然而,政治異議媒體的主要目標 15.

(23) 是政治改革而非媒體改革,因此未能對媒介體系的變革產生深刻的影響。 爾後隨著政治解嚴、報禁開放,且商業力量尚未成為媒介體制的宰制性力量, 新聞工作者取得了更多發言的空間,也開始反思侍從責任論下的媒介角色。1994 年隨著《自立晚報》經營權轉移,內部員工為了維護編採自主,因而推動內部新 聞編輯公約,並催生台灣第一個新聞專業組織「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簡稱記協) , 記協隨後發表的〈新聞倫理公約〉,可被視為台灣首起由新聞工作者自主發起的 專業規範運動,內容主張媒介須獨立於政治與經濟力量、報導必須真實等原則, 並重視與採訪對象的關係(劉昌德,2007:134-135)。在這波新聞改造行動中,. 政 治 大 任等概念,建立起台灣新聞工作專業化的基礎。張文強(2015)以「農耕型」稱 立 新聞媒體開始從政治威權中解放,並在日常工作職守中融入事實、客觀、社會責. 呼此時期的新聞工作實踐樣態,在農耕模型中,報社願意長時間將路線交給記者. ‧ 國. 學. 負責,在這種結構性因素中,記者有較多的時間與意願在各自路線裡經營關係、. y. Nat. 的名聲。. ‧. 累積專業知識,藉此換來獨家新聞、調查報導或專業評論,並隨時間累積成記者. er. io. sit. 可惜的是這起自主性的專業規範運動影響力有限,也未能形成一股普及於台 灣新聞界的規範性力量。劉昌德(2007:136-139)提到,隨著 1990 年代後期商. al. n. v i n 業邏輯抬頭,資本力量壓抑新聞專業規範的實踐,而政治場域中的藍綠黨派對立 Ch engchi U 深化,更使得新聞媒體在報導政治議題時經常「先問黨派再問專業」,將新聞專. 業規範置於腦後。此媒介分化現象除了受到企業主與工作者個人的意識形態影響 外,更是因為以政治立場作為市場區隔的手段有利於商營媒體獲取較多的利潤。 新聞專業規範於此不僅無法約束新聞媒體的作為,甚至成為商營媒體挪用為行銷 或爭取詮釋權的手段,當外界對媒體的專業性產生質疑時,新聞專業規範經常成 為媒體的擋箭牌,阻擋外界對於媒體結構或產製手法的批判目光。 在實際工作場域中,隨著 2000 年前後報業式微,有線電視取代報紙成為媒 體產業中的霸主, 「農耕型」被「做電視型」所取代。客觀公正、重視正確事實、. 16.

(24) 社會公器等特質逐漸消失在電視新聞,並由展演、可拋棄的新聞取而代之;比起 新聞專業,觀眾的喜好才是新聞產製過程中最重要的原則。儘管在 1980、1990 年代時,新聞專業規範只能有部分確切落實在實務工作之中,但近幾年的新聞實 務工作卻愈發明顯地將新聞專業擱置,用媒體老闆或組織文化希望的方式做新聞。 新聞專業規範中「理性、公共、進步」等專業特質,受到資本主義、傳統封建式 管理的挑戰,逐漸被個人化、即時、商業化等特質所取代,並展現出不同的工作 實踐方式(張文強,2015)。. 二、. 新聞專業規範的挑戰與反思. 立. 政 治 大. (一) 內外夾攻:新聞專業規範的實踐困境. ‧ 國. 學. 新聞因特殊的角色功能與民主意涵,發展出一套奠基於「客觀性」與「社會 責任」的專業規範,並在經久發展而來的組織行規、道德規範,乃至於養成處所. ‧. 與專業理論之中,逐漸建立自身作為一種專業的權威。然而新聞工作者實踐專業. y. Nat. sit. 規範的場域並非真空,必然受到所居處的各種情境因素所影響,記者在日復一日. n. al. er. io. 的工作實踐中,不僅要採訪事實、產製報導,還要和消息來源、組織主管打交道,. i n U. v. 更需要與社會、政治團體、媒體組織等結構性因素互動(Harcup, 2009/董素蘭、. Ch. engchi. 顧淑馨譯,2011) 。在這複雜的產製過程中,由新聞專業規範發展而來的「行規」 因此產生質變。 新聞媒體不僅是社會公器,同時也是一個商業機構,必然會受到經濟因素的 制約(Halin & Mancini, 2004/展江、陳娟譯,2012)。尤其是 1980 年代過後, 大型媒體企業迅速擴張,經濟獲益成為媒體的重要目的,商業媒體對於利益的追 求經常大於專業上的考量,新聞專業規範因此受到資本主義邏輯的壓抑。加上廣 告市場的競爭者越來越多、電子媒體營運成本提高、閱聽眾習慣的改變等因素使 得媒體經營日益困難,媒體經營者為了提升利潤,只好先擱置某些新聞專業規範 對於理想新聞工作實踐面貌的勾勒,轉而向商業力量妥協,因此產生置入性行銷、 17.

(25) 小報化、速食新聞、言論自我審查等亂象。 此外,媒體也經常受到來自政治領域的干涉,除了政府可以透過法規、發放 營運與頻道執照等方式影響媒體運作以外,政黨團體也能藉著自身在政治領域的 地位與影響力,與媒體企業主私相授受,促使新聞媒體在利益的考量下傳播特定 論述與訊息、迎合黨派利益的需求,而社會上的菁英階級更可挾帶政經上的優勢, 透過新聞散佈穩定社會秩序的意識形態,建構出符合、強化既有階層化關係的社 會(劉昌德,2007;張讚國,2013)。 上述來自商業與政治領域的干涉,有的明目張膽地直接對新聞產製部門下指. 政 治 大 新聞產製。Halin & Mancini(2004/展江、陳娟譯,2012:36)指出,新聞媒體 立 導棋;有的則是與媒體暗通款曲,以人事管理、控制報導版面等方式,間接影響. 組織及工作者受到像是政府、政治團體及商業組織等外部力量的影響與控制,這. ‧ 國. 學. 種現象被稱為新聞媒體的「工具化」。新聞工具化將導致新聞工作者的自主性下. ‧. 降,進而無法發揮新聞專業、實踐新聞作為一個社會公器的理想。. y. Nat. 政治與商業工具化對於新聞專業規範的威脅隨處可見。例如,在媒體市場導. er. io. sit. 向的驅使下,新聞工作者必須製作出能夠吸引閱聽眾目光的商品,如此一來業務 部門才能將閱聽眾賣給廣告商。一昧追求大眾偏好內容的結果,造成了新聞內容. al. n. v i n 的同質化,不僅記者未能發揮守門人的專業、為閱聽眾把關新聞資訊,更使得閱 Ch engchi U. 聽眾無法從新聞媒體獲得參與民主社會所需的共同知識(Graham&Davies, 1997) 。 除此之外,政治力量也能透過補助、執照發放與政策管制等手段,與媒介所有者 取得同盟,政治力量以手中資源換取新聞組織的服從與支持,使得媒介成為某些 政治意識形態與政治團體的發言人,新聞儼然成為特定政治利益團體的工具,而 非社會公器。當商業工具化與政治工具化的力量同時作用於新聞媒體,不僅侵蝕 著新聞媒體的專業表現,更令人不免擔憂社會整體民主的發展。 另一方面,新聞工作者通常為組織雇員、在組織化的工作場域中產製報導, 透過新聞工作才能體現的新聞專業規範,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這些結構性因素的. 18.

(26) 影響,而改變原先的實踐樣態。張讚國(2013)認為,在受到商業與政治工具化 威脅之餘,新聞工作者也得面對來自工作組織內部的壓力、遭遇各種在工作場域 中縝密交織的組織壓力並與之互動。彭芸(2008)指出,現代新聞業多以組織科 層結構形式存在,因此內部勢必會產生分層管理與分工的現象,新聞工作者也必 須遵守一定的工作規範或常規。加上新聞工作性質特殊,需要和不斷變動的社會 互動,組織內的新聞工作者該如何決定應該要採訪哪些新聞、保留哪些內容、如 何報導、如何編輯。新聞學中的新聞價值、對客觀中立的要求或許是可能的答案, 但第一線的工作者往往更為依賴整個新聞業或組織經久發展而來的慣例或常規,. 政 治 大 新聞常規(News Routines)是新聞工作者的慣性工作方式,也被視為體現新 立. 以此作為處理每日新聞工作的依據。. 聞專業規範中客觀中立等理念的實踐方法。從採訪、剪輯、撰寫到報導露出,新. ‧ 國. 學. 聞工作有一套秩序化處理新聞事件的流程,諸如每日固定的路線巡迴、拜訪消息. ‧. 來源、使用官方公關稿等,都是常規的表現,讓記者得以用較有效率、較安全的. y. Nat. 方式完成每日工作。然而,因為常規在形成的過程中,會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組織. 相對自主性隨之下降(張文強,2009)。. al. er. io. sit. 的文化與習性,因而給了組織利用常規控制新聞產製的機會,使得新聞工作者的. n. v i n 劉昌德(2007)也提到,企業主經常因利益考量而加強組織的科層控制,藉 Ch engchi U. 此確保產品是企業主與閱聽眾想要看的新聞、提升產製效率。並透過各種人事機 制,形塑採編團隊的組成及運作,藉此讓編採團隊產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新聞內容。 新聞工作者為了保住工作飯碗,經常得順應企業主的意志與喜好,而新聞室內部 主管對於報導內容的期待與預設,更深刻地影響新聞工作者的判斷,記者與編輯 為了讓報導能夠獲得長官青睞,不得不揣測上意,依照長官可能會喜歡的角度與 形式產製報導。加上組織為追求收視率而迎合大眾喜好的商業目標,更是迫使記 者不得不依循一定的規則產製好讀的新聞。 除了受到外在的挑戰,新聞專業規範本身的正當性也受到質疑,質疑大抵來. 19.

(27) 自兩方面:第一、批判政治經濟學者認為,新聞專業規範是資本主義及社會宰治 意識形態的產物,無法實現其所宣稱的公共性目的與社會承諾(彭芸,2008)。 第二、Baker(2002/馮建三譯,2008)也提到新聞專業中關於社會責任的論述含 有太多菁英論的色彩,此論點所描繪的新聞媒體並無法成為社會各群體抗爭與協 商的動員機制。 從批判政治經濟學觀點出發的學者指出,社會主要的媒體多以商業化經營, 且將營利視為組織重要的營運目標,所以研究者必須將這些媒體視為資本主義體 系下的一種商業文明,並重視在產製過程中,新聞工作者所面臨的來自市場經濟. 政 治 大 體中,資本力量對於新聞產製的影響極深,經常可見管理或業務部門對於編採部 立. 的壓力(Golding & Murdoch, 1979/馮建三譯,1990:150-154)。尤其在商業媒. 門的介入。例如,當置入性行銷成為主流媒體重要的收益來源,新聞工作者變相. ‧ 國. 學. 成為履行廣告合約的業務,而非新聞報導者。因此,批判學者認為新聞工作者不. ‧. 可能在資本主義與商業邏輯的包圍下,落實新聞專業規範對於獨立、自主的宣稱。. y. Nat. 再者,商業新聞多為組織化製造的產品,新聞工作者並無法自主定義新聞工. er. io. sit. 作的專業性內涵,而是依附在組織之下,以新聞室內部文化所定義的新聞常規行 事,甚至在實踐工作常規的過程中,修正個人的價值認知以配合組織文化。. al. n. v i n McChesney(2004;轉引自羅世宏等譯,2005)因而直接批評「新聞專業」是管 Ch engchi U. 理階層包裝出來的產物,目的是為了進行意識形態教育、替既得利益者服務。. 批判學者更指出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新聞專業規範對於追求真相、社會 責任與言論自由價值等核心價值的強調,不僅無助於提升新聞的專業表現,更變 相成為一種意識形態的防火牆,讓資本家或菁英可以阻擋來自其他社會力量對於 媒體的干涉,使得非菁英群體無法參與或監督報導的產製,新聞變相成為一種菁 英的特權(彭芸,2008;Baker, 2002/馮建三譯,2008)。例如,媒體企業經常 使用新聞專業規範作為企業的行銷或辯護手段,當大眾質疑媒體對名人的私生活 報導有侵犯個人隱私之虞時,媒體往往以「滿足大眾知的權利」作為回應說法,. 20.

(28) 滿足大眾知的權利用在新聞專業規範的論述中,是為了實現言論資訊流通的自由, 然而在此卻淪為企業卸責的手段,更屏蔽了來自外界的監督與批評。 另一方面,新聞專業規範之所以特別強調媒體的社會責任,背後的預設是大 眾需要足夠的資訊與知識做出明智決策,民主才能妥善運行,因此媒介必須承擔 傳遞資訊的社會責任,扮演教育、啟蒙公眾的角色。但這種「媒體是教育者,閱 聽眾是接受啟蒙者」的定位,卻被批評者認為具有菁英論的色彩,進而產生將閱 聽人視為單純接收者的新聞優位角色認知。Baker(2002/馮建三譯,2008)指 出,社會責任論期待媒體的功能是提供資訊而非提倡討論,但民主社會的發展不. 政 治 大 傳遞資訊的媒體,一旦遇到社會衝突時,便無法協助社會的不同群體發展自己的 立 僅需要良好的資訊流通,更需要能夠釐清事理、促成討論的溝通平台。僅僅負責. 言說、論述甚至動員機制,媒體也不可能如社會責任論所宣稱的「成為公共討論. ‧ 國. 學. 的共同載具並構成社會的多元圖像」。. ‧. (二) 挑戰新聞專業規範的另類媒體. y. Nat. sit. 承接上點,主流媒體新聞商業化和工具化的現象,使得新聞專業規範的理念. n. al. er. io. 與實踐之間產生巨大鴻溝,新聞專業規範不僅難以提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表現、. i n U. v. 更無法實踐新聞作為社會公器的理念。然而,儘管傳統新聞專業規範在實踐上遇. Ch. engchi. 到困境,大多數的主流媒體還是將之視為「免死金牌」,一旦外界批評新聞產製 有失妥當時,媒體總是拿出專業規範作為辯護的論述基石,以專業規範作為擋箭 牌,阻擋外界對於媒體內部產製流程的批判目光;當新型態的新聞產製模式出現 時,新聞專業規範同樣成為主流媒體評斷這些新嘗試是不是「新聞」的標準,例 如,管中祥(2015)曾提到,台灣另類媒體《苦勞網》由於與社運團體關係密切, 且報導方式與議題取向異於主流媒體所認定的報導守則,《苦勞網》記者因而被 主流媒體記者稱為「假記者」。 但隨著社會情境的改變,新聞工作者所面對的工作場域已不如以往,加上種 種新聞專業規範因面臨外界壓力而導致的實踐困境,使得這套誕生於 20 世紀初 21.

(29) 的新聞專業規範套用在現今媒體的適用性開始產生動搖。另類/獨立媒體的出現, 便是要挑戰商業媒體與傳統新聞專業規範對於新聞實踐樣態與工作守則的慣習 與預設,尤其是媒體與政商力量的掛鉤、強調客觀性的偏差、專業且菁英導向的 新聞實踐、新聞消息來源的偏好、受商業箝制的新聞價值判斷等(Albert, 1997; Atton & Hamilton, 2008),以下會逐一說明另類/獨立媒體如何看待上述依專業 規範而生的新聞工作守則。 首先,Atton & Hamilton(2008)指出,另類媒體所實踐的新聞學認為,所有 的報導皆不可能完全不受個人或組織的價值觀所影響,過往主流媒體強調經營客. 政 治 大 中的「事實」 。因此,另類媒體的新聞實踐強調,比起「客觀」 ,新聞報導應盡可 立. 觀報導所呈現的事實,並不可能反映真實世界的全貌,只能說是某一特定觀點眼. 能呈現事實的「多元」面貌,讓多元性取代客觀性,成為另類媒體的報導守則。. ‧ 國. 學. 當新聞專業規範對於客觀性的強調落實在新聞工作場域,產生了記者必須客. ‧. 觀中立、報導事實、正反雙方要有一樣版面、報導只能陳述受訪者所言、不能有. y. Nat. 記者分析等工作守則。Baker(2002/馮建三譯,2008)也提到,基於客觀性而生. er. io. sit. 的工作守則儘管立意良善,但新聞產製是一連串的取捨與篩選的進程,每個環節 都涉及工作者個人的選擇,而選擇勢必會受到工作者個人的價值視野所影響。即. al. n. v i n 使新聞教育與組織訓練會教導工作者判斷新聞價值的依據, 工作者在進行決策的 Ch engchi U. 過程中仍舊很難擺脫主觀意識或過往經驗等個人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說新 聞產製很難做到全然的客觀。 過於強調客觀的結果,也將使得新聞工作者失去監督權勢、挖掘真相的批判 力道。Fiske(1989;轉引自 Harcup, 2009/董素蘭、顧淑馨譯,2011)便認為過 往新聞專業所強調的客觀訴求中,隱藏著對於權力和特定立場的偏好,像是在人 權議題如:戰爭、種族滅絕的報導上,若過度強調客觀中立,讓壓迫者和受壓迫 者擁有同等的地位,反而會讓記者從保持中立,變成壓迫者的幫兇。因此,Fiske 認為儘管事實和客觀仍舊是新聞報導的重要原則,但面對爭議性議題時,記者與. 22.

(30) 其強調客觀中立,不如在新聞中呈現解讀新聞的不同角度或方式,以多元性取代 客觀性原則。 獨立記者朱淑娟也提到記者應該盡可能公正客觀地報導,但朱淑娟所說的 「公正客觀」並非正反雙方各打五十大板,她稱這種作法是一種「假平衡」。真 正的客觀是就事論事、根據事實進行分析、忠實地呈現議題脈絡與各方說法、該 怎麼批判就怎麼批判、但不輕易在報導中呈現記者個人對事件的評價(郭珮君, 2010:94;朱淑娟,2016:135) 。換句話說,所謂公正客觀的記者,並非由客觀 性原則衍生而出的「中立報導者」 ,而是透過報導呈現事件完整面貌,分析事件、. 政 治 大 觀,個人立場與價值觀一定會在無形中影響採訪工作,但記者還是應該試著公平 立. 主動揭發事實,追求報導調查性與分析性的「解釋者」。儘管記者不可能全然客. 的呈現事件的所有訊息,並避免在報導中參雜個人觀點;若真的需要表達記者自. ‧ 國. 學. 己對於事件議題的看法,朱淑娟會在段落最後使用「記者注」,藉此區別個人觀. ‧. 點和報導本身。. y. Nat. 第二,媒體需要對於所處社會發生的事件與變遷具有高度敏感度,並將這種. er. io. sit. 敏感度具體落實在報導中。然而商業媒體卻與一般大眾脫節,未能如實反映庶民 社會的脈動(張讚國,2013) 。此外,記者本身的背景如:學歷、種族、階級等,. al. n. v i n 不僅可能影響記者看待事件的角度與觀點,有時也會在無形中使記者無法和報導 Ch engchi U 對象產生連結,也無法反映自己所報導的社會現狀(Harcup, 2009/董素蘭、顧 淑馨譯,2011)。 第三、另類媒體認為,主流媒體在使用消息來源上有著系統性的偏差,經常 使用在階級上具有優勢地位的菁英做為消息來源、由他們來主導議題的走向,這 將導致支配性意識形態的複製與鞏固,且邊緣化社會上的非菁英群體。這種因權 力與社會資本而產生的話語權不平等,正是另類媒體欲改善的問題,另類媒體的 新聞實踐強調,媒體的存在目的是提供發聲管道給那些被主流媒體邊緣化的社會 成員。因此,記者在產製新聞的過程中應該強調弱勢一方的聲音,而不是以掌握. 23.

(31) 資源的社會菁英作為議題解讀與分析的主要消息來源。 (Atton & Wickenden, 2005: 348-349)。 在新聞專業的旗幟下,主流媒體記者為了使報導具有專業性與可靠性,會尋 求在社會上具有一定名聲與地位的政商人士、專家學者等社會菁英(elite) ,作為 提供報導事件相關訊息或意見的消息來源。使用菁英消息來源的出發點是為了提 升報導的可信度與權威性、幫助記者減少報導出錯的可能,因此部分主流媒體將 使用菁英消息來源納入具體的工作常規中。成露茜(2009:379)曾提到,在主 流媒體具有領導性地位的《天下雜誌》便要求記者進行報導時,必須正反並陳,. 政 治 大 然而在現實的工作場域中,記者受到截稿壓力的影響,經常不加思索地使用 立. 並採訪到官方、企業和學者三方的說法。. 這群容易找到且具有影響力的菁英消息來源,引述菁英消息來源成了一種為了工. ‧ 國. 學. 作上的方便而形成的慣性行為。如此傾向使用菁英(elite)作為消息來源的慣習,. ‧. 使得具有權威與社會地位的個人或機構成為事件的主要框架者(Harcup, 2009/. y. Nat. 董素蘭、顧淑馨譯,2011)。本應替無法發聲的弱勢者實踐話語權的新聞媒體,. er. io. sit. 在專業的旗幟下,反成了替掌握麥克風的菁英擴大發言聲量的工具,由他們來決 定事件該如何被理解與詮釋。. al. n. v i n 有鑑於主流媒體系統性使用菁英消息來源,造成非菁英群體像是社運參與者 Ch engchi U. 或弱勢族群的「失聲」,另類媒體因而特別強調自身做為邊緣化族群發聲管道的. 角色。因此,在另類媒體的報導中,經常可以看到參與者的第一人稱敘述與目擊, 並以庶民作為報導的重要消息來源。在台灣另類媒體發展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 《台灣立報》,在給內部工作者的記者須知中便特別提到,記者的採訪對象必須 以事件中直接受影響的人為優先,並盡可能的在報導中回答: 「誰支持?誰反對? 誰得益?誰受損?」(成露茜,2009:379)。 Atton & Wickenden(2005)針對英國另類媒體《SchNews》進行的調查也發 現,另類媒體組織在訓練課程中會特別鼓勵記者使用當地草根組織或是與運動相. 24.

(32) 關的團體作為消息來源,透過發佈以運動者和庶民為基底的報導,平衡官方消息 的宰制性地位。針對報導進行的內容分析也發現,在社會運動相關的另類媒體中, 抗議者與草根團體是主要消息來源,佔據絕大部份的報導版面。 最後,針對一則事件是否具備「新聞價值」,在傳統新聞工作守則中大抵可 以利用下列 12 項指標進行衡量,一個事件需要符合一個以上的衡量指標,才有 可能成為新聞。(Galtung & Ruge, 1965: 70):. 頻率(frequency) 、通過一定的強度門檻(threshold) 、明確(unambiguity) 、 意 義 ( meaningfulness , 具 有 文 化 相 似 性 或 其 他 相 關 性 上 )、 共 鳴. 政 治 大. (consonance,具可預測性或需求性) 、意外(unexpectedness,罕見的、. 立. 突發的事件)、持續性(continuity)、構成(composition)、與主流國家. ‧ 國. 學. 有關(reference to elite nations)、與精英人士有關(reference to elite people)、與人有關(reference to persons)、與負面相關(reference to. ‧. something negative). sit. y. Nat. al. er. io. 但就像前面所提,新聞產製是一連串取捨與篩選的過程,每個環節都會涉及. v. n. 工作者個人的判斷,因此新聞價值的衡量同樣深受新聞工作者的主觀經驗影響。. Ch. engchi. i n U. 記者藉由過往的教育訓練與工作經驗,決定一則新聞是否有報導的價值,但究竟 甚麼是有價值的新聞,結果可能因人而異。相同的事件對不同的群體來說,會有 不同的意義,對某些人來說很重要的新聞,對另外一群人來說可能微不足道 (Harcup, 2009/董素蘭、顧淑馨譯,2011) 。例如,關於農地徵收條例的報導可 能無法引發從事服務業的閱聽眾產生共鳴,但對於居住在鄉村的農民而言,農地 徵收條例就是關乎生存的重要大事。 倘若新聞能正視新聞價值的相對性,並試圖站在不同群體的立場判斷新聞的 重要性,那麼關於價值判斷的相對性並不會構成太大的問題。但實際的情形是, 記者習慣以目標閱聽眾的思維來衡量新聞價值,尤其是菁英或中產階級,這導致. 25.

(33) 現今主流媒體經常忽略對市井小民或弱勢團體來說很重要的議題。張讚國(2013) 便提到主流媒體對新聞價值的考量早已被商業所箝制,在追求最大數量閱聽人的 前提下,目標閱聽眾的喜好成了評斷與取捨新聞是否可以露出的標準,受到利益 趨使的察言觀色更降低了訊息可靠性與媒體公信力。 新聞工作者使用同一套價值衡量框架評估新聞報導與否的作法,在內部同質 性高、未出現分裂群體的社會中或許已足夠服務所有閱聽眾。然而,現實社會並 非如此「和諧」,基於社經地位、性別、族群或職業的因素,社會存在著大小不 一、樣態殊異的各種族群,當今媒體評估新聞價值的作法,並無法回應多元族群. 政 治 大 聞價值,多報導長期議題、融入更多的脈絡、不要害怕報導複雜而不明確的事件、 立 的需求。對此 Harcup(2009/董素蘭、顧淑馨譯,2011)主張記者應對抗現有新. 增加對於非主流勢力的報導。Baker(2002/馮建三譯,2008)也提到,除了流通. ‧ 國. 學. 一般資訊的傳媒,社會還需要彼此區隔、各持己見、具有特定族群色彩且能夠發. ‧. 揮動員作用的傳媒。. y. Nat. Harcup(2015)提到,針對主流新聞價值可能造成的困境,另類媒體主張採. er. io. sit. 取和主流媒體相異的新聞價值,經常報導主流媒體輕忽或不感興趣的議題,擺脫 既有新聞價值的評估框架,關注那些無法出現在主流媒體的群體或弱勢議題、增. al. n. v i n 加他們的曝光度,不僅要滿足群體內部言說與論述的需求,更要幫助群體對外發 Ch engchi U 聲。. 第二節、另類媒體與另類媒體新聞學 如同第一章問題意識所提,本文的研究旨趣是希望藉著貼近另類媒體的工作 場域,探詢在台灣情境裡的另類/獨立媒體的新聞實踐樣態為何?如何生成?在 進入實際工作場域前,研究者除了要知道另類/獨立媒體是甚麼之外,還得取得 對另類媒體新聞實踐面貌的基礎認知,例如在既有的理論定義中,另類媒體如何 產製新聞?有哪些特別之處?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