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

第四節、 塊莖樣的上下游新聞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62

種資源。此外,儘管組織規模小、內部關係也較為水平,但上下游新聞種種衝突 經驗揭示,明確的角色定位才能避免內部成員因角色定位不明而對彼此的職務範 疇產生錯誤的認知。

另一方面,從記者個人層面出發來看,當媒體的資金、營運模式不穩定的時 候,記者會隨著組織的變動起起伏伏,成熟的經營模式、結構體制、產製流程才 能夠讓記者心無旁鶩的產製報導,換句話說,制度化的新聞實踐模式還是有助於 記者的專業累積。但成露茜(2009)提醒,另類/獨立媒體形塑制度化工作模式 的同時,有可能忽略或遺漏另類媒體新聞實踐的新觀點。另類/獨立媒體工作者 必須思考,如何在採用制度化的新聞實踐模式以深化專業、維護工作者勞動權益、

妥善整合組織資源的同時,仍保有一定彈性以面對內外情境的變革。

第四節、塊莖樣的上下游新聞

本研究試圖從受訪者言語中提供的軌跡,探詢上下游新聞成立至今,新聞實 踐面貌的不斷生成。不只要描繪上下游新聞的新聞實踐面貌,更要呈現新聞實踐 面貌如何在內外情境的交互作用下,時而交雜蔓生、時而分離斷裂。如同本文第 三章所提,將另類/獨立媒體視為塊莖的研究者,在探詢塊莖生成的複雜連結時,

需藉由工作者做為導航員帶領研究者遊歷地圖上的各種連結。同樣的新聞實踐特 質,經由不同的連結方式會構成不同的地圖,每一種的地圖繪製都有其獨特之處,

以塊莖視野觀看台灣另類/獨立媒體的新聞實踐,可以幫助研究者以開放的視角 凸顯每一幅塊莖地圖繪製的多變性,以及地圖繪製者在以變為常的生成過程中所 展現的彈性。

本章第一至第三節藉由受訪者的敘述呈現上下游新聞遭遇內外情境變化時,

如何調整原有的新聞實踐方式。例如第一節提到,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蘋果 日報》以即時新聞搶攻市場,以及食安議題特性使然,讓上下游新聞將每日即時 新聞納入媒體欲處理的新聞類型範疇,組織內部也隨著外部情境變動而調整原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63

的互動方式,像是主編對於新聞的介入程度提高等;第二節提到社群的普及改變 了上下游新聞的新聞產製方式、在累積報導經驗的過程中,和讀者的關係也有所 變動;第三節則說明上下游新聞面臨外部媒體情境和內部互動衝突,開始反思自 身媒體定位、還有以「獨立」、「另類」形容自己是否恰當。

上述田野資料所呈現的變動,在在映照上下游新聞「以變為常」的新聞實踐 生成。塊莖思維的生成觀點彰顯塊莖體「在中間」的狀態,這個狀態是未完成且 具有不可預測的力量的(吳姿嫻,2014),並不會朝著既定的方向前進。另類/

獨立媒體的生成也是一樣,我們無法預測另類/獨立媒體會生成甚麼樣子,無論 何時何地,另類/獨立媒體都處在一種未完成的狀態,因為過去內外情境的變化 而生成當今的實踐樣貌,同時又因為此時此刻的種種境遇而改變未來的實踐樣貌。

以塊莖的連結觀點(Connection)觀看上下游新聞實踐生成過程中的種種變 動,讓研究者得以格外留心上下游新聞建立、斷開連結的過程受到哪些力量驅使。

上下游新聞因種種實踐方式的差異而衍生出內部衝突,並隨著舊成員的離開、新 成員的加入,生成一個實踐模式和以往不同的上下游新聞,而離開的成員也以不 同於上下游新聞的經營模式創辦新的媒體。如同塊莖思維強調塊莖體會在生成過 程中不斷分裂與重生且每一次的連結都是獨特且異質的,在上下游新聞的分裂點 上,同樣產生了異質(Heterogeneity)的連結樣式,並就此生成兩個不同於過往 新聞實踐模式的媒體。

除了關注上下游新聞如何在分裂點上重新建立連結外,將域外新聞工作模式 引入塊莖體內同樣也是研究者關注的重點。為了增加在臉書社群的曝光機會,上 下游新聞引入主流媒體採行的新聞行銷模式,調整原有的下標及臉書貼文引言撰 寫方式。上下游新聞與社群建立連結,連結的力量同時迫使上下游新聞打破原有 的疆域界線,和域外的主流媒體產製模式建立連結。

另一方面,上下游新聞做為一個塊莖,內部原先關係是平等、分散、去中心 化的,但隨著加入塊莖體的連結越來越多,開始有一股集中性的力量試圖聚攏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64

種連結、疆域化塊莖體,當塊莖體的疆域發展到一定程度且遭遇內外力量的衝擊 時,塊莖體的集中性力量便會被打破,塊莖體也會隨之分裂,此時塊莖體內的連 結方式也會有所改變。上下游新聞內部互動從一開始以記者個人為中心、互不干 涉,爾後隨著組織規模過大、成員人數增加,主編愈發介入記者的新聞產製過程,

組織逐漸演變成以主編為中心的產製模式。後來幾次的衝突發現中心化的產製模 式,經常引發上下游新聞實踐過程中的內部衝突,組織因而再次調整內部新聞產 製模式,以主編制及共同守門制雙管齊下,平衡主編獨大所造成的權力差異。

再者,媒體不分主流或另類,組織內部都會建立如同塊莖體疆域內點和點之 間的必然連結,只是相較於科層化程度較高的主流媒體,另類/獨立媒體因組織 規模小、成員互動頻繁,使得成員間的連結較為緊密。上下游新聞成員在新聞產 製過程中所展現的資訊共享、協作式守門、較開放的討論方式,都可以被視為成 員作為塊莖的相互連結。因為連結,塊莖體得以取得生存、擴張所需養分,也讓 塊莖能夠取得抵抗隱約主導塊莖體發展的力量。

此外,塊莖的每一個連結都是特殊且異質的,另類媒體新聞學研究提出許多 另類媒體新聞實踐的共同特質,像是去階層化的組織結構、非營利導向的經營、

讀者涉入報導產製、偏向使用庶民消息來源。但當我們將另類/獨立媒體視為塊 莖時可以發現,每個另類/獨立媒體都會因為對於角色定位、媒體所欲發揮的影 響力等認知差異,而連結出不同的新聞實踐特質。像是上下游新聞成立之際便是 在追求媒體獨立運作、不受政商力量干涉的前提下,將自籌財源連結到獨立的新 聞室運作;在組織運作層面,則是從一開始的水平化運作、到後來的類科層化結 構、再到現在的「科層+共識」運作模式。上下游新聞也隨著實踐經驗與投入資 源的增加,將制度化的組織經營與產製模式連結到上下游新聞實踐。從上述生成 經過可以發現,上下游新聞實踐生成過程中所建立的連結,並非只是在另類媒體 新聞學所提出的定義內選擇連結的對象,連結的形式會隨著組織所面對的情境差 異而有所改變,正好可以回應 Deleuze 和 Guattari 所說的,塊莖的每一個連結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65

是異質的(Deleuze & Guattari, 1980/姜宇輝譯,2010)。

不同另類/獨立媒體之間建立連結的方式也會有所差異,例如《報導者》同 樣是追求獨立的新聞室運作,但不同於上下游新聞將這個理念連結到社會企業形 式,《報導者》則是採用非營利基金會做為組織的經營模式,內部也從一開始便 有明確的科層與運作模式,但這種科層又異於主流媒體會藉由新聞室社會化控制 影響記者,《報導者》將自己的科層化運作連結到另類/獨立媒體的水平化運作,

即便內部具有一定的科層角色,但各角色的溝通會盡量在平等的前提下進行。

上述種種另類/獨立媒體新聞實踐生成過程中的異質連結、分裂與重生,都 在在彰顯了另類/獨立媒體新聞實踐「在中間」的特質,生成過程中的種種連結 都是獨特的、由諸多連結建立的塊莖也是異質且多元的,總是處於「在中間」、

未完成的狀態,不會隨著既定的發展套路,只要另類/獨立媒體自覺需要改變、

或內外情境迫使另類/獨立媒體改變,塊莖體隨時都有可能被修正,就如同 Deleuze 和 Guattari(Deleuze & Guattari, 1980/姜宇輝譯,2010)所提,塊莖是 獨特的、不可預測、未完成的,在「疆域化-去疆域化-再疆域」並存的狀態下 不斷生成。

塊莖體經由逃逸路線突破既有疆域的限制、與域外物產生連結,然後再次建 立疆域,不斷在如此「疆域化-解域化-再疆域化」之間流轉生成。然而,塊莖 既有疆域需發展到一定強度並建立疆域的界線,塊莖體才會踰越界線、經由逃逸 路線連結域外物。從本研究案例上下游新聞的生成也可以發現,每一個新聞實踐 面向的生成,都得等該面向發展到一定穩定狀態後,才會凝聚突破既有疆界的能 量。例如,當上下游新聞以深度報導與日常主文建立媒體專業化形象、提升媒體 知名度的同時,組織編輯便開始思考此兩種穩定發展的新聞類型是否真能回應外 部情境變化,爾後上下游新聞將每日即時新聞納入上下游新聞處理的新聞類型時,

也是奠基在過往記者經由深度專題與日常主文建立的人脈基礎上,取得處理每日 即時新聞所需的人脈網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66

另一方面,Deleuze 和 Guattari 在《千高原: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一書中,

以蜜蜂及蘭花構成的覓食-授粉型態,說明塊莖體如何與域外物建立連結

以蜜蜂及蘭花構成的覓食-授粉型態,說明塊莖體如何與域外物建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