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

第一節、 以變為常:上下游新聞實踐面貌的生成

四、 守門:新聞蒐集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4

游新聞歷經多次內部衝突,逐漸發展出共同審稿與下標的新聞處理模式,此舉是 上下游新聞的記者和編輯嘗試利用組織規模小、溝通管道較主流商業媒體順暢的 特質,藉由頻繁地溝通討論協商出兼顧點閱率與新聞專業考量的一種嘗試。

四、 守門:新聞蒐集

前一小節討論上下游新聞如何進行改稿、下標、撰寫臉書粉絲專頁貼文引言 等新聞處理工作;本節則是要討論上下游新聞的記者和編輯如何選擇報導題目、

從何處獲取新聞線索、如何組織報導消息來源等新聞蒐集工作。

(一) 選題

上下游新聞的創立理念是希望藉由報導拉進農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距離,因 此,草創初期的報導多從農村在地觀點出發再現農業的勞動與現實,藉由報導為 農民發聲、提升消費者對農業的認知。此時除了由上下游新聞主動發起〈麥仔伯 站起來!苗栗稻農搞「麥台」〉、〈種芽菜,鄭涵睿的創業之路〉等深入發掘農民 經驗、農業轉型或產地故事外,同時也開放農業相關領域的公民寫手至上下游新 聞網站發表自己的農事經驗或故事,像是〈從農之路:我的尋根之旅〉、〈我心中 的家鄉―農家二代的農事初體驗〉這類由農民自我陳述從農經過與體驗的公民報 導。自製報導與外部稿件雙管齊下,藉由網路平台版面空間不受限制的特性,積 極再現被主流媒體忽略、大眾陌生的農業與友善環境議題。

上下游新聞剛成立時的選題取向,深受共同創辦人就業以來接觸農村的經驗 所影響。《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馮小非長年待在中部農村從事新聞工作,

1999 年 921 地震過後,馮小非創辦《中寮鄉親報》關注南投中寮的災後重建工 作,並在中寮地區居民的協助下,於 2001 年成立龍眼林社區學園,嘗試透過與 農民的合作,為中寮地區的產業發展開闢新路。儘管後來馮小非因和組織成員彼 此對產業轉型有不同看法而離開,但馮小非在中寮的經驗仍開啟其往後深入發展 友善農業的契機。馮小非在中寮遇見了農民廖學堂,兩人於 2003 年一同創立《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5

底遙農業學園》,以有機農法種植柳丁,自行開闢網路通路販售柳丁與相關農產 品、開設部落格刊登柳丁生長紀錄、龍眼乾或柳丁醋等加工產品的製造過程,並 透過部落格直接與消費者進行溝通、瞭解消費者的需求與想法、提供售後服務等

(郭志榮、陳志昌,2006 年 12 月 04 日)。成立溪底遙之初,馮小非同時主編由 主婦聯盟合作社發行的會員刊物《綠主張》,2004 年轉而承接新聞局專案主編《小 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記錄農漁村、原住民部落與偏遠鄉村的生活方式

馮小非多年在農村的經驗,讓她意識到儘管農產品是大眾每天都會接觸到的 食物,但因為較少接觸農業資訊,使得社會大眾對於農業相當陌生。對此,2011 年馮小非與蔣慧仙、汪文豪、蕭名宏、莊慧宜、楊偉林共同創辦《上下游新聞市 集》,期望透過報導提升社會大眾對於農民、農村以至於整個產業的理解,拉進 農業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並提供小農販售農產品的網路通路,解決小農產品 販售通路不足的問題:

我那些年一直待在農村,還有之前做媒體的經驗都讓我覺得說,農業這 件事情明明就有那麼多不管是好玩的、公共的或什麼的,它明明就有那 麼多東西,怎麼會大家沒有機會看到?我覺得我當初的出發點很單純就 是這個,我總覺得你要先看到你才有機會去親近它,然後你才會知道說,

其實你跟它之間是有很強的關連的。(馮小非,2017 年 05 月 07 日)

同時,在農村多年的田野經驗也讓馮小非發現,除了被社會大眾忽視外,農 業也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與現象需要關注。在農民、農村外顯的面貌下,藏有許 多結構性或體系上的問題需要被重視:

當你真的花這麼大的力氣在看農村的時候,你會發現說,它可能不是只 有表面的現象要被大家知道,它恐怕有很多東西要挖,而當你真的挖下 去的時候,你也會發現,你可能無法一直只說好的東西,你連不好的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6

西都開始挖了。(馮小非,2017 年 05 月 07 日)

例如當上下游新聞以友善環境的觀點報導有機農作時,同時也會遭遇有機農 作農藥殘留值可能超出標準的問題,在呈現有機農作的農民勞動及產地故事之外,

上下游新聞更得處理有機農作的弊端與挑戰,像是產業長久以來的慣習或是法規 政策的影響等等。因此,除了再現農村,以專業自許的上下游新聞在發揮媒體公 共性的考量下,同時也積極發掘潛藏在現象下的產業問題與挑戰,希望藉此促成 農業、食物與友善環境相關議題的討論:

我跑農業或食安的新聞這麼久,你會發現……很多東西(問題)都在重 複循環,就是你跑久了也會覺得……不是說無力啦,會覺得說又這樣,

那到底結構性的問題是甚麼?那我們(媒體)應該是想辦法把結構性的 問題因素找出來。(汪文豪,2017 年 05 月 12 日)

受到馮小非的影響,農業及友善環境議題是上下游新聞成立初期的報導重心。

到了 2012 年中,成立一年的上下游新聞成員漸漸從報導經驗中意識到,除了處 理農業端的報導,從農業到食物的過程同樣也有很多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需要被關注的議題。因此,上下游新聞開始擴充報導路線,從原有的農業路線向 外擴充至食安路線與公衛路線,報導像是禽流感或化工添加物等議題。從「上游」

出發,報導友善農法、農村故事、產業問題與趨勢、環境等農業議題,一路關注 農產品如何到「下游」消費者的餐桌上:

我們剛開始是侷限在農業相關的議題,可是後來你會發現到一些事件,

就是農業到食物那個範圍,其實你不可能只守在農業這邊,因為很多的 農業跟食安的議題是有關的,那食安的議題其實是跟食藥署有關,那就 是慢慢的往食物這一塊(發展)。(汪文豪,2017 年 05 月 12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7

在報導題材的選擇上,上下游新聞在評估一則新聞是否有報導價值時,主張 不以商業利益做為評估新聞價值的考量,力求以議題和農民、消費者的相關程度 做為衡量新聞價值的標準。上下游新聞現任記者蔡佳珊便提到,她在選擇專題題 目時,主要考量題目能否反映農民在產地遭遇的現實情況,像是當季耕作困境、

病蟲害等等:「比如說那個產業現在遇到了一個困難、或是今年可能某個作物甚 麼甚麼蟲好嚴重然後那一區都完蛋,類似這樣子。(蔡佳珊,2017 年 05 月 07 日)」

馮小非也提到自己將題目是否能夠回應讀者日常生活所需視為重要的新聞價值 考量:「其實大家不只想要知道出問題的事情,其實也很想要知道怎麼把事情做 對、做好,而那個東西需要資訊。(馮小非,2017 年 05 月 07 日)」透過報導協助 讀者解決日常生活中種種疑惑,是馮小非設想媒體應該具備的基本功能,像是上 下游新聞曾報導〈好吃白飯怎麼煮?專家教你六步驟〉,以專家的知識與經驗告 訴平日有在下廚的讀者該如何煮出好吃的白飯。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其他媒體的記者會因為生命及從業經驗的不同,而建構 出不同的新聞價值衡量標準,上下游新聞的記者同樣會因為資歷或生活經驗的差 異,進而對同一個議題做出不同的新聞價值判斷。馮小非便提到,年輕記者由於 日常生活中缺乏到市場購物的經驗,而使得他們無法感知從時令農產品產出量透 露的新聞議題:

像今年明明蛤蜊就是一個大問題,蛤蜊就是今年量很少啊,可是我們記 者因為沒有人上街去買菜,例如說像佳珊她會去買菜她就有感覺,但年 輕記者沒有去買菜,所以他們在找題目的時候,就不會想到這件事情。

(馮小非,2017 年 05 月 07 日)

另一方面,不同職位的工作者對於選題時的新聞價值衡量也會有所差異。像 是記者隨著採訪經驗累積以及對議題的理解越來越深,會開始反思上下游新聞做 為一個專業的農業媒體,既有的路線是否真的可以回應農業、食物及友善環境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8

所有面向。前任資深記者暨共同創辦人汪文豪便提到,隨著報導的累積,他發現 農村議題除了產業層面的討論外,同時也涉及社福層面的問題,然而媒體鮮少關 注這個層面:

因為我們上下游是一個農業媒體,我希望它的面向能再廣一點,比如說 農村的、或是說社福議題、或老人長照,我覺得那個在農村其實遇到的 議題更嚴重,我們是不是可以去經營這個路線?因為我覺得社福社工這 個領域,其實很缺一個媒體去關注。(汪文豪,2017 年 05 月 12 日)

對此,編輯馮小非則有不同的看法。馮小非從編輯立場出發來看,上下游新 聞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離讀者越來越遠」,而不是路線面向不夠 廣泛。2012 年過後新闢的食安與公衛路線由於涉及較多專業知識,報導也會較 艱澀難懂,儘管報導結構完整、論述邏輯清楚,但一般讀者仍難以親近:

記者可能就覺得說他想要越寫越深,可是當他越寫越深的時候,這個東 西方向沒有處理好,你就會離讀者越來越遙遠……所謂專業媒體的那個

記者可能就覺得說他想要越寫越深,可是當他越寫越深的時候,這個東 西方向沒有處理好,你就會離讀者越來越遙遠……所謂專業媒體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