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KMS資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應用效益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KMS資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應用效益之研究"

Copied!
3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謝寶梅 博士. KMS 資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 應用效益之研究 .. 研究生:吳毓桂 撰. 中華民國 100 年 7 月.

(2)

(3) 資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應用效益之研究 KMS 資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應用效益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研究者研發之KMS資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應用效 益、使用現況、面臨困境、改進意見,並探討運用KMS資訊平台進行學校知識管 理時的具體作法,以提供學校作為增進知識管理與教育實務效益之參考。據此, 本研究以苗栗縣國民小學實際使用KMS資訊平台的學校校長、兼任行政教師、及 未兼行政教師為研究對象,並以問卷調查與訪談方式進行資料蒐集,經由分析歸 納出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在應用效益方面,學校教育人員的整體認同度高。且以「學校教育知識 的分類彙集與專案規劃、提升知識的儲存之便利性、建置內容豐富的學校教育知 識、學校教育知識的整合與資源應用」等項度的認同度最高。 二、在使用現況方面,學校教育人員的整體認同度尚高。且以「設備環境能 讓KMS正常運作、有規劃KMS網站內容架構、可以順利操作KMS進行資料處理、 樂意學習KMS增進資料處理效率」等項度的認同度最高。 三、在面臨困境方面,絕大多數的學校教育人員認為「學校人員本身的教學 與行政業務繁重,無法分身從事知識管理的工作」是運用KMS資訊平台進行學校 知識管理時面臨的最大困境。 四、在改進意見方面,絕大多數的學校教育人員認為「凝聚學校同仁組織學 習的共識,增進同仁KMS資訊平台的操作能力」是運用KMS資訊平台進行學校知 識管理時最應優先配合與改進的措施。 五、在具體作法方面,運用KMS資訊平台進行學校知識管理的具體作法為: 1.持續更新改進KMS資訊系統功能;2.研擬規劃建置KMS網站內容架構;3.凝聚 共識增進KMS平台操作能力;4.善用科技發揮KMS多元應用效益。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歸納之結論與心得提出幾項建議,以作為學校、教師 及未來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知識管理、資訊平台、KMS. I.

(4) A Study on the Benefit of the KMS Web-based Information Platform Application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chools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understand the benefits, usage, difficulti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KMS web-based information platform application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chools, which was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of this study. Also, this study will discuss the specific methods for applying the KMS web-based information platform in school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other schools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benefit. Based on reason mentioned above,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who are using the KMS web-based information platform in Miaoli County. Data collection was done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Through categorizing analysis, the major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On benefit of application: The education staffs show overall high level of support. “The categorization and project planning of school educational knowledge”,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knowledge storage”, “Build a content rich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 school”, “The integration and resource application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knowledge” are identified most highly with. 2. On actual usage: The education staffs show overall still high level of support. “Equipment environment allow KMS to operate normally”, “Well-planned KMS website structure content”, “Operate KMS smoothly to process data”, “Willing to learn more about KMS to increase data processing efficiency” are identified most highly with. 3. On difficulties faced: Most school education staffs believe their own educa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ies are strenuous already; because of that, they don’t have time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tasks. This is the biggest challenge faced when using KMS to carry out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chool. 4. On suggestion for improvement: Most school education staffs believe, “Obtain a consensus from the school staff about structure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operate KMS data processing”, should be the prioritised measure to improve and adjust when using KMS to carry out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chool. 5. On specific methods: (1)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he KMS webbased information platform; (2) Develop and plan KMS website’s structure content; (3) Get a consensu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operate KMS platform; (4) Make good use of technology to receive the multiple application benefit from KMS.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uts forth a few suggestions as a reference for schools, teachers and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web-based information platform, KMS. II.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待答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0.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知識管理的意涵與目標 ----------------------------15. 第二節. 知識管理的流程 ----------------------------------21. 第三節. 學校知識管理的現況困境與相關研究回顧 ------------24. 第四節. 學校知識管理平台暨 KMS 資訊平台簡介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 第一節. 可行性研究 --------------------------------------3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4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8. III.

(6) 第四節. 研究實施 ----------------------------------------5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53. 第六節. 資料處理 -----------------------------------------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3. 第一節. KMS 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應用效益之分析與討論 ----63. 第二節. KMS 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使用現況之分析與討論 ----79. 第三節. KMS 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面臨困境之分析與討論 ----96. 第四節. KMS 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改進意見之分析與討論 ---112. 第五節. 問卷填答意見及訪談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12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結論 -------------------------------------137. 第二節. 建議 ------------------------------------145. 參考文獻. --------------------------------------153. 一、中文部分 ------------------------------------153 二、英文部分 ------------------------------------156. IV.

(7) 附. 錄. --------------------------------------------------159. 附錄一. 苗栗縣國民小學各校使用 KMS 建置網站一覽 ---------159. 附錄二. KMS 參加教育部98 年全國校園軟體設計創意競賽作品書面資料 ----161. 附錄三. KMS 網站操作研習參考資料 ------------------------211. 附錄四. KMS 知識學園作品簡介暨參賽心得 ------------------229. 附錄五. 可行性研究訪談紀錄表 ----------------------------239. 附錄六. 可行性研究訪談內容整理表 ------------------------241. 附錄七. 專家審題名單 ------------------------------------243. 附錄八. 調查問卷(專家審題)-----------------------------245. 附錄九. 調查問卷專家審題結果統計表 ---------------------255. 附錄十. 正式問卷 ---------------------------------------257. 附錄十一. 訪談大綱(專家審題)----------------------------265. 附錄十二. 訪談大綱專家審題意見與修正情形暨結果統計彙整表 --269. 附錄十三. 訪談大綱 ---------------------------------------271. 附錄十四. 問卷填答意見及訪談結果之原始資料彙整 ------------275. V.

(8) 表次 表 1-2-1 2005 年全球及台灣地區之電腦數與上網人數 --------------4 表 2-1-1 學者對資料、資訊、知識之比較表 ------------------------15 表 2-1-2 Coleman 對資訊與知識的差異比較表 --------------------16 表 2-1-3 中外學者、專家機構對知識管理涵義與資訊系統相關的解釋--19 表 2-4-1 校園資訊平台功能及系統設計與知識管理的分析探討 ------30 表 2-4-2 KMS 系統功能模組設計 ------------------------------34 表 3-3-1 抽樣人數分配表 --------------------------------------48 表 3-3-2 校長抽樣人數表 --------------------------------------48 表 3-3-3 兼任行政教師與未兼行政教師抽樣人數表 ----------------49 表 3-3-4 調查對象的分佈情形 ----------------------------------49 表 3-3-5 訪談抽樣人數表 --------------------------------------50 表 3-5-3 預試學校數與抽樣人數表 ------------------------------54 表 4-1-1 KMS 應用效益的填答百分比統計表 --------------------64 表 4-1-2 KMS 應用效益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表 ----------------66 表 4-1-3 不同擔任職務變項的 KMS 應用效益分析摘要表 ---------68 表 4-1-4 不同服務年資變項的 KMS 應用效益分析摘要表 ---------69 表 4-1-5 不同行政年資變項的 KMS 應用效益分析摘要表 ---------70. VI.

(9) 表 4-1-6 不同學校規模變項的 KMS 應用效益分析摘要表 ----------71 表 4-1-7 不同電腦使用時間變項的 KMS 應用效益分析摘要表 ------72 表 4-1-8 不同資訊能力變項的 KMS 應用效益分析摘要表 ----------73 表 4-1-9 不同背景變項的 KMS 應用效益差異分析彙整表一 --------77 表 4-1-10 不同背景變項的 KMS 應用效益差異分析彙整表二 --------78 表 4-2-1 KMS 使用現況的填答百分比統計表 ---------------------80 表 4-2-2 KMS 使用現況的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表 ---------------81 表 4-2-3 不同擔任職務變項的 KMS 使用現況分析摘要表 ----------83 表 4-2-4 不同服務年資變項的 KMS 使用現況分析摘要表 ----------85 表 4-2-5 不同行政年資變項的 KMS 使用現況分析摘要表 ----------86 表 4-2-6 不同學校規模變項的 KMS 使用現況分析摘要表 ----------88 表 4-2-7 不同電腦使用時間變項的 KMS 使用現況分析摘要表 ------89 表 4-2-8 不同資訊能力變項的 KMS 使用現況分析摘要表 ----------91 表 4-2-9 不同背景變項的 KMS 使用現況差異分析彙整表 ----------95 表 4-3-1 KMS 在學校實際應用的設備問題填答百分比統計表 ------97 表 4-3-2 KMS 在學校實際應用的人力困難填答百分比統計表 -----100 表 4-3-3 KMS 在學校實際應用的組織結構困難填答百分比統計表--102 表 4-3-4 KMS 在學校實際應用的組織文化困難填答百分比統計表--105. VII.

(10) 表 4-3-5 KMS 在學校實際應用的面臨困境之填答勾選次數與百分比統計彙整表--111 表 4-4-1 發揮 KMS 應用效益的設備配合條件填答百分比統計表 ------113 表 4-4-2 發揮 KMS 應用效益的人力配合條件填答百分比統計表 ------117 表 4-4-3 發揮 KMS 應用效益的組織結構配合條件填答百分比統計表 --119 表 4-4-4 發揮 KMS 應用效益的組織文化配合條件填答百分比統計表 --123 表 4-4-5 發揮 KMS 應用效益的配合條件之填答勾選次數與百分比統計彙整表 --127. VIII.

(11) 圖次 圖 2-1-1 知識分享概念圖 --------------------------------------18 圖 2-1-2 知識管理元素架構圖 ----------------------------------18 圖 2-1-3 知識管理的實施策略概念圖 ----------------------------20 圖 2-2-1 知識管理流程圖 --------------------------------------23 圖 2-4-1 KMS 系統功能架構圖 --------------------------------34 圖 2-4-2 KMS 標誌圖 ----------------------------------------37 圖 3-1-1 國小校園教育目標 ------------------------------------40 圖 3-2-1 本研究架構圖 ----------------------------------------43. IX.

(12)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管理學大師 Peter F. Drucker(1993)在「後 資本主義社會」一書中,提出經濟的型態已由工業型轉變到知識型。微軟的總裁 Bill Gates(1999)在「數位神經系統」一書中,也明白的指出,未來的企業是以 知識與網路為競爭的基礎。 我國近年來,知識管理的浪潮不但影響全球經濟的競爭局勢,促使知識型社 會偃然形成,更是蔓延到改革步伐較為緩慢的教育領域。在專業知識大量快速的 成長,且半衰期越來越短的時代中,學校的教育內容與社會生活所需的知能無法 相互呼應,且差距逐漸在擴大,甚至使許多在學校受過良好教育的個人,卻無能 力適應快速變遷的窘境,以促使教育改革的推動與進行。陳美玉指出(2002), 教育改革的相關理念,需要教師在吸收、創新與應用專業知識與個人理論化過 程,透過更系統性的方法,尋找、了解、組織、外顯化並活用各項知識,並藉由 強化教師專業知識形成學校教育的革新力量,使學校教育發展能與知識型社會的 脈動相互結合。 在教育立場上,李安明、謝傳崇(2003)也認為從因應社會變遷及促進變遷 的觀點,教育人員宜認識並接受經濟時代的來臨、俱備電腦網路的知能、實施創 意的教學,行政體系宜提供創意的教學與學習環境,以共創知識社會的美好未 來。而近年來,學校組織與企業組織一樣,均處在充滿了多變與挑戰的時代,學 校組織也必須調整、變革,才能提升學校效能。因此,將知識管理的概念落實在 學校教育上,是學校在謀求改進可以嘗試的途徑。. 1.

(14) 事實上,學校不僅是知識傳播的場所,更是知識創造的園地,所以學校本身 即具有推動知識管理的優厚條件。在經濟時代,學校決策的良窳與否,其關鍵在 於知識與資訊的掌握。倘若能善用新的科技,建置教學資源中心,做好知識管理 工作,提供教學與所需資源,即可提升教學品質,增進學校效能(翁榮銅,2000)。 因此學校應善用資訊科技,進而採行積極而有效的知識管理措施。 林新發(1997)也認為學校行政的管理型態,已經由事務性的管理,轉變為 「資源」與「技術」的動態經營。學校的主要活動是教師的教學,學校成員的專 業知能和技術,是組織最重要的「資源」,也是知識管理所強調的「智慧資產」。 再從「技術」層面來看,從原來基礎的 BASIC 程式發展到今日網路架構下網頁 互動程式 ASP 語言,對實施知識管理所需科技,提供良好的基礎設備(范家豪, 2002)。而且,教育當局也極力推動資訊基礎建設 Internet 建置、提供教師相關 資訊課程、行政人員的資訊素養要求,以及學生電腦的普遍教學等,這些學校現 行的條件,均已符合推動知識管理的要求。 從以上的論述可知,校園環境中的組織人員,資訊科技近乎達到符合知識管 理的要求。結合學校的工作流程,建置一個滿足校園知識管理需求的資訊平台, 塑造校園組織的知識分享文化、建立知識分享機制,以發揮知識分享在校園中的 效益,進而提昇學校教育實務與學校經營的成效,是有意義且值得去深入研究的 課題。. 2.

(15)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資訊技術的能力縮短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亦提昇了工作業務處理的能力與 效率。微軟總裁 Bill Gates(1999)強調:「你收集、管理和使用資訊的方式,決 定了輸贏。」樊台聖、李一靜(1993)也指出:電腦在各專業領域上若能適切的 應用,往往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果。因此,若能有效掌握資訊,並同時利用電腦來 處理各項業務,即能大大提昇效率及縮短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資訊科技的進步為企業帶來商機,為行政帶來便利,為教育帶來希望,為家 庭帶來服務與為個人帶來娛樂。資訊科技所具備的優勢與效率,是大家有目共睹 且積極追求的,打開媒體,遠觀世界,一個成功的組織團體,一個先進的國家, 都有最完善的資訊科技支持著。 自從網際網路(Internet)興起以來,一直是人們生活中的流行話題,以及學 術界和企業界共同密切注意的焦點,且其熱力與效力持續上升,技術及頻寛亦不 斷的提昇進步。2007年資策會「我國家庭之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 查」報告顯示(2008),台灣有64.4%的民眾曾經使用過網際網路,推估我國約 有1,476萬個上網人口。2006年行政院研考會「國中小學生數位能力與數位學習機 會調查」結果顯示(2006),台灣地區國中小學童有高達99.7%曾使用電腦,82.7 %有專屬的個人電子郵件帳號。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comScore Media Metrix 最新數據指出:截至 2007 年 1 月,全 世界年齡達 15 歲以上之上網人口已近 7 億 5000 萬。eMarketer 採用 ITU 的資料 基礎,在全年齡層的統計推估下,2006 年上網人口已達 11 億。. 3.

(16) 而根據 ITU(國際電信聯盟)公布的 2005 年調查報告顯示:全球電腦數已 達 8 億台。全球電腦普及率為 13.5%,台灣以 57.5%的比率居全球第 14 名,亞 太第 3 名,僅次於澳洲與香港。截至 2005 年底,全球上網人口數達 9.8 億人,台 灣以 1,321 萬人居全球第 17 名,亞太第 6 名。在上網人口普及率方面,台灣以 58%居全球第 16 名,亞太第 4 名,僅次於澳洲、南韓與紐西蘭。如表 1-2-1。 表1-2-1 2005年全球及台灣地區之電腦數與上網人數 年全球及台灣地區之電腦數與上網人數. 全球. 台灣. 地區 電腦數. 上網人數. 電腦數. 上網人數. 數量. 8 億台. 9.8 億人. 1310 萬台. 1321 萬人. 普及率. 13.5%. 16.6%. 57.5%. 58%.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報告 (2007/05/07) 資料來源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x?news_id=4734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x?news_id=4726. 從以上的資料數據可知,在網際網路愈來愈普及與便利的全球趨勢下,對於 行政業務、商務交流、教育品質的成效,都有著更大的利基,也帶來許多可以謀 求進步的可能空間。因此,藉由資訊科技的優勢,透過網際網路資訊平台,進行 校園知識的擴散與流通,更可以顯著提升與發揮學校經營的效能。 此外,校園資訊平台的建置模式與應用範圍相當多。相關的研究包括:理論 層面的探討、網站資訊平台的功能或效益評估、以及系統功能雛型(prototype) 的設計等。至於針對國小校園組織環境,為知識管理的需求進行系統開發設計與 實作的研究,以及使用一套已開發完成之資訊平台,作為學校知識管理的應用工 具達成知識管理效益的研究,則尚不多見。. 4.

(17) 在有限的相關研究中,林佳賢(2003)建議:知識管理是指能夠協助組織或 個人,透過資訊科技,將知識經由儲存、分享、應用與創新的過程,為組織或個 人產生實質價值。因此許多企業在進行知識管理導入流程時,都會設置知識入口 網站。學校做為知識傳播的場所,更應當在組織中導入知識管理,讓知識能夠獲 得有效的分享與利用。為了能夠達到這個目的,學校應將原本只儲存靜態知識的 學校網站,重新規劃做為動態的知識交換場所,而知識是否能夠有效的被儲存、 應用與分享,都取決於過程是否便利與符合需求,因此建置一個優良的知識分享 平台將有助於組織知識的傳播與分享。 目前許多國小校園資訊平台,以媒介的觀點而言,在知識分享的功能上仍有 不足之處,在操作的便利性上,也有改進的空間。研究者遂於 2001 年 12 月開始, 以「知識分享流通」及「使用者觀點」為主要理念,研發設計 KMS 資訊平台網 站系統(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知識管理系統,簡稱 KMS,其中的 S 除 了系統-System 的意涵之外,尚包括:步驟-Step、軟體-Software、伺服程式-Server、 精靈-Spirit、分享-Share、解題方案-Solution、學園-School 等意涵),提供學校使 用,發現運用 KMS 進行學校知識管理的可行性與應用效益,並於 2005 年教育部 第三屆創新與創造力研討會發表「KMS─國中小校園創造力教育知識管理分享平 台」一文,免費提供教育學術單位作為學校知識管理工具使用。因此,為更深入 瞭解 KMS 在學校實際應用的情形與所能達成的效益,研究者期盼藉由對知識管 理的研究,以實作方式運用 KMS 資訊平台進行學校知識管理,透過問卷調查瞭 解 KMS 資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應用效益、使用現況、面臨的困境、及改 進的意見,並進一步以訪談方式整理分析出 KMS 資訊平台作為學校知識管理工 具時,可以增進學校教育實務應用效益的具體作法,以期提供學校運用 KMS 資 訊平台作為進行知識管理工具,提昇學校教育實務效益之參考。. 5.

(18) 二、研究目的 根據以上陳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擬針對「KMS 資訊平台在學校知 識管理應用效益」進行探討,所欲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瞭解 KMS 資訊平台運用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應用效益。 (二)瞭解 KMS 資訊平台運用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使用現況。 (三)瞭解 KMS 資訊平台運用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面臨困境。 (四)提出 KMS 資訊平台運用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改進意見。 (五)提出 KMS 資訊平台運用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具體作法。 (六)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人員、教師、 以及有志於教育研究的同仁繼續深究之參考。. 6.

(19) 第三節 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所欲探討之問題,扼要析述如下: (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學校教育人員對KMS資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應用效 益為何?此部分從以下三個層面探討: 1. 不同背景變項的學校教育人員對KMS資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上有助 於知識管理流程的運作之滿意(認可)程度為何? 2. 不同背景變項的學校教育人員對KMS資訊平台在學校教育實務上有助 於達成「內容豐富、分類、整合、流通」的知識管理目標與應用之滿意 (認可)程度為何? 3. 不同背景變項的學校教育人員對KMS資訊平台在資訊系統功能上可以 滿足學校進行知識管理時的需求之滿意(認可)程度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學校教育人員對KMS資訊平台應用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使 用現況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學校教育人員對KMS資訊平台應用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面 臨困境為何?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學校教育人員對KMS資訊平台應用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改 進意見為何? (五)運用KMS資訊平台增進學校知識管理應用效益的具體作法為何?. 7.

(20)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KMS 本研究所指之KMS(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知識管理系統,簡稱 KMS,其中的S,除了系統-System的意涵之外,尚包括:步驟-Step、軟體-Software、 伺服程式-Server、精靈-Spirit、分享-Share、解題方案-Solution、學園-School等意 涵),係指研究者於2001年以「知識分享流通」及「使用者觀點」為主要理念, 研發設計之網頁資料庫網站系統,免費提供教育界與學術界作為學校知識管理工 具使用。KMS曾於2005年教育部第三屆創新與創造力研討會發表「KMS─國中小 校園創造力教育知識管理分享平台」一文,並於2009年教育部全國校園軟體設計 創意競賽中,以作品「KMS知識學園」獲自由軟體組第一名,為一套資訊分享平 台的網站建置軟體程式。. 二、資訊平台 本研究所指之資訊平台,係指國小校園中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Web Based) 全球資訊網站(World Wide Web)架構模式之資訊系統。. 三、學校知識管理 本研究所指之學校知識管理,係指有系統的管理與應用學校中所有有形與無 形的資產,包括學校的科技設備、教學人員的經驗與專業能力等,促使學校組織 成員能藉由獲取、分享與應用知識,達到學校教育實務的永續經營與不斷創新。 並以知識的選取、知識的儲存、知識的分享、知識的應用、知識的創新等五個層 面為主要的知識管理流程。而學校教育實務則以校務領導、行政運作、教師教學、 學生學習、家長溝通、社區互動等為主要的六個面向。. 8.

(21) 四、應用效益 本研究所指之應用效益,係指運用KMS資訊平台進行國小校園知識管理之 後,在學校知識管理上,KMS資訊平台是否有助於知識管理流程的運作;在資訊 系統功能上,KMS資訊平台是否滿足學校知識管理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在學校教 育實務上,KMS資訊平台是否有助於學校在實施知識管理時,達成「內容豐富、 分類、整合、流通」的知識管理目標,俾利學校校務的推展。而學校教育實務主 要包括校務領導、行政運作、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家長溝通、社區互動等六個 面向。. 9.

(22)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瞭解苗栗縣國民小學對KMS資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上的應用 效益、使用現況、可能面臨的困境、改進意見,以及運用KMS資訊平台增進學校 知識管理的具體作法與應用方式,以期建議並提供學校運用KMS資訊平台作為進 行知識管理工具,提昇學校教育實務效益之參考。據此,本研究選擇問卷調查與 訪談進行資料蒐集。茲分述如下: (一)問卷調查 根據文獻探討與分析KMS資訊平台系統功能所得結果,研究者自編「KMS 資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應用效益之研究調查問卷」,對參與本研究之苗栗縣國 民小學校長、兼任行政教師以及未兼行政教師進行調查,據以瞭解樣本對於學校 運用KMS資訊平台作為進行知識管理工具的應用效益、使用現況、可能面臨的困 境、改進意見。而在應用效益方面,包括KMS資訊平台是否有助於學校知識管理 流程的運作、是否有助於學校教育實務的應用、是否滿足學校進行知識管理時的 需求等三個層面。 (二)訪談 採取「半結構式」(semi-structured interview)的訪談方式,對參與本研究之 苗栗縣國民小學校長、兼任行政教師以及未兼行政教師進行訪談,以獲取質性資 料彌補量性資料之不足,並藉此整理分析出KMS資訊平台各項系統功能的改進建 議,以及在學校教育實務上,運用KMS資訊平台增進學校知識管理應用效益的具 體作法與應用方式。. 10.

(23) 二、研究步驟 (一) 界定研究問題與研究範圍。 (二) 蒐集有關文獻,進行文獻探討與分析,以建立本研究的理論基礎,作為 研製調查、訪談問卷與歸納具體建議之參考。 (三) 進行初步訪談,瞭解學校教育人員對於校園運用資訊平台進行知識管理 的可行性及需求。 (四) 編製調查問卷、訪談大綱,請專家審閱指正。 (五) 實施預試及預試分析,根據專家學者的建議與預試者填答情形及相關意 見,修正不理想之部分,再請指導教授審核,完成正式問卷定稿。 (六) 進行參與本研究之學校KMS資訊平台系統建置安裝與辦理操作研習。 (七) 實施調查:針對實際使用KMS資訊平台之苗栗縣國民小學校長、兼任行 政教師以及未兼行政教師樣本實施問卷調查。 (八) 進行訪談:針對實際使用KMS資訊平台之苗栗縣國民小學校長、兼任行 政教師以及未兼行政教師樣本進行訪談。 (九) 資料整理與統計分析。 (十) 撰寫研究報告並提出研究結果。. 11.

(24)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本研究以苗栗縣的公立國民小學為範圍。. (二) 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以實際使用KMS資訊平台之苗栗縣公立國民小學校長、兼任行政教 師、以及未兼行政教師為研究對象,不包括私立小學、國立小學的校長與教師。. (三) 就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知識管理的意涵與目標、分析知識管理流程的主要構面、 瞭解學校知識管理的現況與困境、分析學校知識管理平台應有的系統功能與設 計、說明 KMS 資訊平台的系統架構與功能、瞭解學校運用資訊平台進行知識管 理的可行性及需求、瞭解苗栗縣國民小學在學校教育實務上,對於運用 KMS 資 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應用效益的滿意(認可)情形、使用現況、可能面臨的困 境,以及提出運用 KMS 資訊平台增進學校知識管理與學校教育實務應用效益的 改進建議與具體作法,以期建議並提供學校運用 KMS 資訊平台作為進行知識管 理工具,提昇學校教育實務效益之參考。. 二、 研究限制 (一)在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在問卷調查部分採取全面調查與配額抽樣的方法,抽取樣本來填答問 卷;在訪談部分則以立意抽樣的方法,抽取若干樣本來進行訪談;這些抽樣的方 法可能會產生抽樣的誤差,而影響樣本的代表性或結果的準確性。. 12.

(25) (二)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僅以實際使用KMS資訊平台之苗栗縣公立國民小學校長、兼任行政教 師、以及未兼行政教師為研究對象,無法廣及其他縣市各級學校、私立小學、國 立小學的校長與教師。. (三) 在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採用問卷與訪談大綱為工具,調查苗栗縣國民小學對KMS資訊平台在 學校知識管理應用效益的滿意(認可)情形、使用現況、可能面臨的困境、改進 意見,以及進行知識管理時可以導入使用的具體作法。因問卷為自陳式量表,訪 談亦受限於訪談時間與人數,因此調查的結果,可能會因樣本個人主觀的意見或 其他個人因素左右而有誤差。. (四) 在研究內容方面 本研究從資訊管理角度應用資訊科技建置學校 KMS 資訊平台,以瞭解國小 校園在知識管理與學校教育實務上的應用效益。由於組織知識管理的實現需要多 項條件配合方能達成,因此,校園組織具有知識分享文化,且人員皆具有成熟的 知識分享心態,願意利用有效的資訊工具進行知識管理,是為本研究之假設前提。 此外,本研究是運用 KMS 資訊平台進行學校知識管理後之效益評估。以驗 證 KMS 資訊平台資訊在研究環境是可以使用、能夠使用,且可以滿足國小校園 知識管理需求,並能改善及提升國小校園在知識管理與學校教育實務的效益,屬 於以資訊平台進行知識管理的成果與應用效益評估,而非資訊平台的系統評估。. (五) 在結果推論方面 本研究的問卷調查以實際使用KMS資訊平台之苗栗縣公立國民小學校長、兼 任行政教師、未兼行政教師為母群體來進行抽樣,故推論範圍僅限於「實際使用 KMS資訊平台」之苗栗縣公立國民小學。. 13.

(26) 14.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知識管理的意涵與目標 一、知識的定義 談及定義,字典的功能即在為名詞下定義。在牛津字典及韋氏大辭典中,對 「知識」的定義如下:1.知道(knowing)的狀態或事實 2.人類所理解、發現或學 習的總和 3.從經驗而得的瞭解。依字典的解釋,知識即是一種知的狀態。然而, 在我們的生活中,陸續產生「資料」、「資訊」等名詞,人們對此三者的分別, 因其具有部份類似性質而易產生混淆。 所以在深入探討知識管理的理論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知識與資訊的異同。 1998、1999 年,學者們陸續將資料、資訊與知識三者提出定義,整理如表 2-1-1: 表 2-1-1 學者對資料、 學者對資料、資訊、 資訊、知識之比較表 學者 O’Dell and Grayson, 1998. 資料 data 未經解釋的事 實、數據. Boisot, 1998. 對事實的記載. 簡單的記載及觀 察,本身未具特 Nijhof, 1999 別意義,例:電 話本 事實、圖片及數 Brooking, 1999 字,呈現時無脈 絡,例:黃色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考文獻整理. 資訊 information. 知識 knowledge. 亦是資料的型態. 可行動的資訊。. 有意義的資料. 將資訊有生產力的 運用。. 賦予意義的資料. 在某種理解架構中 轉化資訊,並為使 用者所擁有。. 在某一脈絡中呈現 有條理的資料, 例:各國人口比例. 瞭解脈絡中的資訊 並予以使用。. 由前表可知,知識是經由瞭解脈絡中的資訊並予以「使用」、是「可行動」 的資訊;知識是將資訊「作有生產力的運用」,並且知識在某種理解架構中轉化. 15.

(28) 資訊「為使用者所擁有」。由此可見,知識可視之為一種動能,其可趨使人有行 動及創造的力量來源。此外,Coleman(2000)將資訊與知識兩者的差異,整理 比較如表 2-1-2: 表 2-1-2 Coleman 對資訊與知識的差異比較表 資. 訊. 知. 識. 資料相連接. 和資料、資訊有關,但可能並未相連接. 大量的. 數量相對較少. 有時以脈絡為基礎. 處於脈絡之中. 可由人員和電腦創造出來. 只能由人員予以創造. 較易於瞭解和轉移. 頑固且有相當程度以脈絡為基礎. 通常是靜態的. 通常是動態的. 是單循環學習. 是雙循環的學習. 容易結合. 需要有形成意義的架構. 創造和維持是昂貴的. 創造和維持更加昂貴. 可由任何人於任何時間予以使用. 通常有時間性和目標重要性的限制. 資料來源:Coleman, 2000 資料來源 透過資料、資訊及知識的定義整理及其間差異的比較,在知識管理資訊平 台的相關功能上,應明確的掌握其間的差異與區隔,設計方便將資料轉化為資 訊的功能,具備有利於資訊蒐集流通與分享的操作介面,提供使用者經由資訊 的檢索使用,才能將資訊轉化為知識,以有效達到知識管理的目的。. 16.

(29) 二、知識分享 在知識管理的文獻中,許多學者均談到,知識可以在組織內透過分享與互 相的流通,衍生出加乘的效果,其可促使指數成長的價值。(Quinn et al., 1996; Davenport and Prusak, 1998; Hidding and Shireen, 1998)。 而知識分享的主角是人,人員分享的內容是知識,知識具有「流量」的觀念 (Holtshouse,1998),在多人之間流通。知識透過體會、理解、熟悉而學習。 知識分享包含了傳送與吸收兩個行動(Davenport and Prusak,1998)。 知識分享是一種流通的過程,其中牽涉兩類主體:知識提供者與知識接受者 (Hendriks,1999)。知識提供者將知識提供給知識接受者,而知識提供者以演 講、寫作或其他形式與他人溝通、分享知識;知識接受者以模仿、傾聽、閱讀等 方式認知與理解所接收的知識。在不同的時空中,一個人可能同時擁有知識提供 者與知識接受者雙重身分;甚至時空的互換,原先的知識提供者也可能轉成為另 一個知識的接受者。 知識分享就是知識提供者(Supplier)與知識接受者(Recipient)之間的互動, 其概念類似於兩者因技術差距而進行技術移轉(technology transfer)。在人或組 織無法填補所用技術與所需技術之間的差距,需要技術移轉(Mogavero and Shane,1982)。其目的是為了產品之製造、過程之應用、或是服務之提供,故可 引用技術移轉之概念類推於組織內的知識分享,因此知識移轉之組成基本上有知 識提供者、知識接受者、知識通路(Channel)、知識等四項(Williams and Gibson, 1990)。 知識提供者擁有知識接受者所需的知識,知識通路建立了知識提供者與知識 接受者之間的溝通橋樑,知識接受者提供某些回報與回饋以交換知識提供者所提 供之知識,其概念如圖2-1-1。. 17.

(30) 知 識. 知識提供者. 知識接受者 通路(流通媒介 通路 流通媒介) 流通媒介 資訊分享平台 ). 回 饋 圖2-1-1 知識分享概念圖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再者,美國著名的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勤業管理顧問公司(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 1999),提出著名的知識管理元素架構:K M = ( P + K ) S , 其中「P」代表人(people)是知識的載體(carrier),「K」是知識(Knowledge), 「+」代表資訊科技(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在知識管理中的加分效果,而 「S」則是分享(share),其具有次方、幾何倍增的功效。如圖2-1-2。 從以上的論述中可以了解到,知識要發揮效益,必先在知識提供者和知識接 受者間透過流通媒介,達到分享的效果;而資訊科技正扮演了流通媒介的角色。 因此校園所運用的資訊平台,必須具備知識分享的通路(流通媒介)功能,方能 發揮校園知識管理的效益。 知識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資訊科技 IT. 分享 Share. S. KM=(P+K) 知識 Knowledge. 人(組織成員) People. 圖2-1-2 知識管理元素架構圖 資料來源: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 1999 資料來源. 18.

(31) 三、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的見解,歷年來許多的國內外學者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在眾多的 看法中,研究者整理了數位國內外與資訊系統相關或接近的學者看法如表2-1-3。 表2-1-3 中外學者、 中外學者、專家機構對知識管理涵義與資訊系統相關的解釋 學者、專家機構. 知識管理的涵義. Malhotra(1998). 知識管理包括資料的整合、資訊科技的處理能力,與人類 的創新能力。. Microsoft(1999). 知識管理是指人們可以適當地存取他們所需的資訊,並且 利用該資訊來評估問題和機會,結合經驗和資訊,就可以 產生創新與行動。. Arthur Andersen(2001). 知識管理的對象涵蓋為資料、資訊、智慧等層面。知識管 理並不只是知識管理,更要促使個人在工作時應用智慧。. 尤克強(1999). 知識管理的原則必須用資訊和知識取代實物和財產,將焦 點放在資訊流而非財物流,所有的人員知識與結構知識都 需要為顧客服務。. 張志明、劉淑娟(2000). 知識管理是一研究的學科領域、是一種工具、流程或組織 的活動。. 台灣資策會(2000). 知識管理是管理組織智慧資本之創造、保存、組織、分享, 以增加回應與創新能力的策略、方法及技術。. 計惠卿(2001). 推 動 知 識 管 理 12C 環 節 實 施 策 略 : 創 新 (Create from Individual)→確認(Clarify)→內容豐富(Copious Content)→ 分 類 (Classify) → 整 合 (Combination) → 流 通 (Communicate) →了解(Comprehend)→再創新(Create from Group)→人力 (Crew) → 組 織 文 化 (Culture awareness) → 明 確 目 標 (Clear Objectives)→社群建構(Community).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考文獻整理. 19.

(32) 從以上對知識管理的涵義探討中,可以明確的發現,知識管理可以透過資 訊科技工具促成知識在組織內的流通與擴散,以發揮知識本身之效益。其次,從 知識管理 12C 環節的實施策略中,內容豐富(Content)、分類(Classify)、整合 (Combination)、流通(Communicate)四個環節,更可以明確的作為運用資訊平台進 行知識管理時,是否能達成知識管理目標與提升知識管理效益的重點評估指標, 如圖2-1-3。. 知識管理 (資訊平台) 資訊平台). 流通. 整合. 分類. 豐富 內容. 圖2-1-3 知識管理的實施策略概念圖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四、知識管理的目標 知識管理主要包含有下列兩方面的資源建立與運用: (一)人力庫資源:強調專長建立,工作標準化,屬於人力資本層面。 (二)知識庫資源:強調知識的蒐集、儲存、轉化與分享,屬於知識層面。 知識管理的目標,是以能夠提昇組織實務之效益產出: (一)在於提昇組織的生產力與創新能力。 (二)組織的成員能蒐集、儲存、轉化、分享知識,以因應社會變革,促使 組織成功。. 20.

(33) 第二節 知識管理的流程 學校知識管理係指有系統的管理與應用學校中所有有形與無形的資產,包括 學校的科技設備、教學人員的經驗與專業能力等,並促使學校組織成員能藉由獲 取、分享與應用知識,來達到學校的永續經營與不斷創新。而知識管理的重要議 題,包括知識的選取、移轉、流通、積蓄、分享、轉換、應用、創新、整合與擴 散等。廖春文(2001)將知識管理的流程,從知識的選取、知識的儲存、知識的 分享、知識的應用及知識的創新五個方面來說明如下:. 一、知識的選取 知識的選擇或汲取,可從生活、工作、學習過程中選取,亦可由過去的經驗、 他人的知識中選取,而選取的知識類別,一般包括稀少性知識(scare knowledge) 、 有關他人知識的知識(knowledge about others’ knowledge)、行為表現的知識 (behavioral knowledge)及任務取向的知識(task-oriented knowledge) 。(Harem, Krogh & Roos, 1996)此外,知識選取的內涵,可分為數位資料(digital data) 與非數位資料(non-digital data)兩種,前者如自網頁、資料庫、光碟等獲取之資 訊,後者如從課堂筆記、研究報告、期刊雜誌等獲得之資訊。(Galbreath, 2000) Cohen&Levinthal(1990)認為組織對外界新資訊的吸收與同化之能力,對 組織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關鍵性作用。知識選取能力的培養,可分為個人與組 織兩大層級,而組織知識的選取,有賴個人知識能力的存養與擴充。此外,Helleloid & Simonin(1994)指出,透過組織的有效學習,對新資訊或新知識的取得、處 理、儲存及擷取,可以培養組織的核心能力,進而強化組織短期與永續的競爭能 力。. 二、知識的儲存 如何將所選取的知識,透過現代資訊科技、網際網路等工具,加以分類、彙 整、編碼、儲存及建檔,實乃知識管理的重要程序,其攸關知識是否能加速流傳 與擴散之關鍵。知識儲存即為組織內部知識的累積,以利組織知識的再使用,進. 21.

(34) 而提高內部知識的槓桿效用。基本上,知識儲存包括知識整理與知識累積兩大內 涵,就知識整理而言,主要是將組織中的知識變成易懂之形式,例如:文字、圖 形、符號等,以利組織在工作上的應用。. 三、知識的分享 誠如 Bill Gates(1999)所言,知識的分享乃知識管理最為重要之部分,透過 分散式學習、實務經驗共享及資料庫建立,可與外部資訊進行整合。在推動知識 管理的同時,如果想要組織成員願意將個人之知識與經驗公開分享,進而累積組 織的知識,首先必須營造開放的組織文化氣氛,以及提供激勵知識分享的誘因。 知識惟有透過交流才能不斷發展,也只有不斷使用才能增值,只有交流和反 覆使用才能持續地產生知識,交流越快、使用越廣、效果越好。其中知識共享是 關鍵,因其直接影響知識之創造和交流,更關係到知識之管理和效果。. 四、知識的應用 知識管理不僅能提昇組織內部創造性知識的質與量,且可強化知識的可行性 及應用價值。如何將有限的資源,作最有效之利用,發揮知識價值的極大化,使 知識產生綜效的應用價值,實乃知識管理的重要核心。知識分享雖係知識管理的 重要流程,惟僅作知識的分享,並無法提昇組織的知識與個人知識的質與量,必 須將所有分享的知識應用於工作實踐之中,始具意義和價值。 知識的選取、知識的分享、知識的儲存及知識的創新,於知識管理過程中固 然重要,惟無論上述任一過程,其最終目的乃在知識的應用。知識的應用,非但 可以改變個體之思想、觀念、態度、行為、習慣及性格,增進社會適應能力;亦 且可以改善組織的作業流程,提高組織的整體效能,促進組織的變革與發展,強 化市場競爭的優勢。組織的變革與發展,雖可透過人員、技術、結構、策略等層 面來達成,然而,無論思想觀念、組織制度,抑或器物技術之改造,必須應用現 代化的創新知識與科學技術工具,始足以因應知識經濟時代速度革命的挑戰。. 22.

(35) 五、知識的創新 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創造與革新成為組織是否能贏得競爭優勢之關 鍵,也是組織能否永續經營發展之命脈。因此,組織知識的創造與革新,乃組織 變革與發展過程之中,面對競爭挑戰之利器。 任何一種知識,惟有透過公開分享,才能激盪更多的新知,也惟有不斷靈活 使用,知識始能增進其意義與價值。欲激發組織和成員個人的創新能力,除了透 過知識分享的活動之外,尤應建立員工終身學習的理念,勇於探索、敢於創新、 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發展的重點,並非在 於「知識」本身,而係在於知識的獲取、累積、擴散、激盪、應用及修正,其目 的乃在勇於創新。由於產品與知識的生命週期日趨縮短,資訊科技的更新換代亦 漸次快速,知識與技術勢須不斷推陳出新,不斷累積儲存,才能適應變動社會之 需求。 從以上知識管理流程的論述中,可以瞭解到,作為能達成知識管理目標的資 訊平台,是必須有助於知識管理流程的運作。也是本研究運用 KMS 資訊平台進 行學校知識管理應用效益的重點評估指標,如圖 2-2-1。. 知識管理 (資訊平台) 資訊平台). 知識創新. 知識應用. 知識分享. 知識儲存. 知識選取 知識選取. 圖 2-2-1 知識管理的流程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23.

(36) 第三節 學校知識管理的現況困境與相關研究 知識管理在我國國民小學實施的情形,因其功能之重要,已受到許多專家學 者之關注與討論。本節先就近年來學校實施知識管理的現況的有關研究予以探 討,其次分析學校實施知識管理的困境,然後說明本研究主題與相關研究之間的 差異之處。. 一、學校知識管理的現況 謝傳崇(2002)研究指出國民小學實施知識管理的現況情形:(一)國民小 學大部分學校已逐步推動知識管理工作,但落實程度尚待加強。現階段知識管理 的方式,仍採用傳統上的研習進修、會議或建立檔案文件居多,較少運用現代科 技方式。(二)國民小學應設置專人負責知識管理整合工作,以落實知識管理成 效,而且由教務處(教導處)負責較為適當,但知識管理人員應加強知識管理知 能,充實知識管理素養。(三)國民小學現階段資訊化程度不高,資訊設備及教 師能力均尚待加強,因此推動知識管理仍須相關資訊科技及技術配合,才能提高 知識管理成效,其中以資訊整合系統需求最高,其他像資料庫、電子佈告欄、全 球資訊網、區域網路等技術的需求也不低。(四)國民小學現階段整體知識管理 程度尚可。但在知識管理各層面中,「知識移轉」、「知識蓄積」、「知識擴散」 三層面的平均數明顯偏低,顯示國民小學對於將學校成員知識外顯化、自外部引 進知識、累積儲存學校知識,以及傳播擴散知識等方面之落實仍有待加強。(五) 國民小學校長在整體知識管理之知覺程度上明顯高於主任及教師,而且教師對於 知識管理觀念並不清晰,知識管理知能與技術均尚待努力,因此學校在推動上仍 充滿障礙需克服。 魏秀珊(2003)以知識取得、知識儲存、知識分享、知識應用、知識創新、 組織與人員、行政、經費與相關法令等七個方面來探討國民小學推行知識管理所. 24.

(37) 遭遇的實際相關問題,研究結果發現:(一)整體而言,學校在推行知識管理所 遭遇的實際相關問題上問題不大。(二)國民小學推行知識管理以行政、相關法 令與經費方面問題較大。(三)校長對於推行知識管理所遭遇的實際相關問題的 看法和主任與組長、教師有所差異。在「知識取得方面」教師所遭遇的實際相關 問題大於校長,而在「知識分享方面」教師與主任、組長所遭遇的實際相關問題 明顯大於校長。(四)學校教育人員認為推行知識管理以「學校無法符合教師需 求」以及「學校人員工作繁重」的問題較大。 陳志豪(2004)的研究指出,包括:(一)知識管理的相關制度與專門單位 編制不足,仍待進一步的調整。(二)資訊科技設備尚待充實與專業規劃。(三) 需強化學校網路系統,提供學校成員充分的資訊科技設備支援。(四)需發展適 當的獎勵或誘因制度,並能傾聽學校成員的意見與聲音。(五)需建立完整的人 力培訓制度,培育具備專業知能的資訊管理人才。 蔡淑敏、曾燦燈、李元墩(2004)從國民小學推行知識管理促動要素、應用 現況的研究結果發現:(一)在學校知識管理現況上,目前國民小學推行知識管 理活動之現況普遍以研習會、進修、教學觀摩及閱讀報章雜誌為主;至於在網際 網路專屬虛擬社群及資料庫檢索等運用相對較低。此外,國民小學組織單位中, 「教務處」適合作為知識管理專屬單位,且教職員工自行進行個人的知識管理的 比率高於組織單位的運作,普遍而言,尚有多數學校組織缺少專門負責及執行單 位及有效的進行知識管理活動。(二)在學校知識管理流程活動上,以學校組織 內部知識取得活動最頻繁,顯示出目前國民小學著重在知識的取得和分享,至於 知識儲存、創新和應用則較少。此外,國民小學組織在進行知識分享活動時多以 學年團隊組織及單位部門組織人員間之分享為主。(三)在學校知識管理促動要 素上,學校教職人員認為領導與策略及組織文化的重要性最高,資訊科技次之, 而績效考評則最低,顯示出學校組織在進行知識管理時首要工作為領導者的用心. 25.

(38) 和文化的改革。此外,在進行實務推動知識管理時,尚須配合「明確的願景」、 「信任的組織氣氛」、「完善的資訊設備」及「激勵制度」等促動要素,才能順 利及快速的導入知識管理。 吳清山、黃旭鈞(2006)則指出國小推動知識管理最有利條件為教師專業成 長活動普受重視和學校資訊設備與網路架構日趨完善;以及國小推動知識管理策 略應包括人力資源、資訊設施、知識分享和法規制度等四方面。 綜上所述,學校進行知識管理的現況有逐年改善進步的趨勢,加以近年來學 校資訊設備與網路環境的充實建置、學校人員資訊能力與素養的積極培訓、e化 教學、網路教學、數位教學媒體的蓬勃發展,亦促使學校及教育人員必須因應新 興資訊科技時代的來臨,時刻學習新知,體悟知識管理的重要,並藉由知識的累 積與分享,激發學校同仁對於知識的應用與創新。. 二、學校知識管理的困境 學校進行知識管理時可能面臨的困境,與各個學校的環境背景、校園文化及 組織氛圍息息相關。茲將相關學者的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Rick(1999)提出知識管理的十大迷失,認為組織成員的錯誤觀念會阻礙知 識管理的進行(轉引自謝寶媛,2000)。 吳毓琳(2001)從學校行政的角度指出知識管理遭致的障礙包括個人層面: 可能會遭致分享意願不高、缺乏知識管理的觀念及個人能力的有待加強三項困 難。組織層面上的障礙,可能會有組織結構上的困難、資訊科技設備上的困難、 組織文化上的困難。 羅家德(2001)則從人際與溝通上的角度分析知識管理失敗的原因,包括異 質性的人之間接觸太少、研究團隊中情感網絡太密或太疏、雙向溝通不足、欠缺 近便性的地理位置設計等(轉引自謝傳崇,2002)。. 26.

(39) 魏秀珊(2003)研究發現,國民小學推行知識管理以行政、相關法令與經費 方面問題較大。學校教育人員則認為國民小學推行知識管理以「學校無法符合教 師需求」以及「學校人員工作繁重」問題較大。 陳志豪(2004)研究發現,國民小學成員習慣於傳統學習訓練模式,缺乏參 與、使用學校知識管理的意願及習慣,以及國民小學成員的工作業務過於繁重, 且學校缺乏完整的人力培訓制度。 蔡淑敏、曾燦燈、李元墩(2004)研究發現,影響學校組織推行知識管理的 困難因素最高者為「人力資源」構面,其次為「組織文化」、「領導與策略」、 「資訊科技」,而「績效考評」構面的困難度最低。其中在各個困難因素中以「人 員編制不足」、「缺乏溝通時間」、「無專屬負責單位」、「經費不足」、及「缺 乏客觀評量指標」知覺困難性最高。 吳清山、黃旭鈞(2006)研究發現,國小推動知識管理最主要困境為獎勵知 識分享的誘因不足和知識管理系統不易建構。 吳清山、賴協志(2007)研究發現,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踐行最主要的困 境為校內缺乏合作分享氣氛。 綜上所述,學校知識管理的困境,可歸納為「個人」與「組織」兩大層面: (一)個人層面 1.吝於知識分享與經驗交流:部分組織成員尚未能坦然分享自己的經驗,認 為自己辛苦獲致的成果不易,因此總希望自我珍藏而不願公開。此外,有些成員 則認為自己的經驗可能尚不成熟,因此擔心經驗的提供分享可能會有錯誤。 2.日常業務繁重及工作量增加:「知識管理」的方式可以教師間互相交流後 把心得、建議、看法提出,由專責人員整理後上網;也可以由教師個人把工作過 程及經驗提供在網路上分享。學校成員日常工作已相當繁忙,要將經驗及知識提 供出來供他人分享,則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心力,工作量自然增加。. 27.

(40) 3.缺乏知識管理的觀念:學校在知識的地位逐漸面臨其他知識來源的競爭, 包括資訊、娛樂、以及聲稱本身是知識生產者與仲介者的挑戰。但仍有教育人員 以不變應萬變,不想學習也不願學習,認為社會的改革不及於學校。 4.個人能力不足:在學校組織中,網路科技在行政與教學的運用方面,已有 日趨普遍的現象。諸如:校務行政系統、各學科網路教學資料庫等,使整體學校 行政效能及教學成效,得以大幅提升。但仍有部分人員缺乏運用資訊科技及知識 分享、知識創造能力。 (二)組織層面 1.學校組織結構僵化:包含有學校組織組織架構僵化、欠缺知識轉移管道、 缺乏完善的在職進修管道及專職的知識管理單位。 2.資訊科技設施不足:分別是資訊科技的設備不足、缺乏管理的人才及欠缺 妥善規劃人力培訓制度,因此需要大力宣導運用資訊科技設備的觀念,以能實現 人力與資訊科技相輔相成的境界。 3.學校組織文化封閉:學校人員間缺乏積極知識分享的文化,也欠缺能夠蘊 生此積極組織文化的獎勵、評核制度。. 三、學校知識管理的相關研究 經由以上所述,學校在知識管理的實施現況上,確有其仍待加強落實之處及 有利發展的條件;而其面臨之困境,包括個人心態能力、環境設備、人力資源、 組織結構、組織文化等層面,亦有待因應克服與改善。面對21世紀知識經濟社會 及資訊化時代,研究者希冀以資訊科技導入學校進行知識管理的應用效益之研 究,探討因應學校知識管理現況與困境的實施策略及可行作法。茲透過文獻蒐 集,在國內相關的研究中,諸如:施純協(2005)國民小學知識庫系統建構之研 究、林佳賢(2003)國民小學知識分享平台之規劃與建置研究、林翊亨(2003). 28.

(41) 線上教學下的知識管理、吳國江(2002)九年一貫課程下中小學知識管理資訊系 統建構構之研究、詹慧純(2002)結構化校園學習系統平台模式建構─以知識管 理為基、韓淑華(2002)增進創造力輔助教學知識庫系統之開發與研究等,是與 本研究較為接近的研究主題。惟上述的研究,皆從知識管理的相關理論探討,以 資訊系統模型的規劃建構,或以開發新的資訊系統為研究目的。 而本研究是以研究者已研發完成的KMS資訊平台,運用在學校知識管理與教 育實務上,藉由學校在運用KMS資訊平台進行知識管理之後,評估KMS資訊平台 是否能滿足學校知識管理的需求,以及是否能提升學校在教育實務的應用效益, 並從研究結果整理出運用KMS資訊平台在學校知識管理與學校教育實務的具體 作法,提供學校運用KMS資訊平台作為知識管理工具之參考。因此,以KMS資訊 平台作為知識管理工具在學校教育實務上的應用效益,是研究者欲進一步做實證 研究與探討之處。此外,也期許KMS資訊平台作為學校導入實施知識管理的資訊 工具,在學校知識管理的現況與困境中,提供一個良善的解決途徑與策略方案。. 29.

(42) 第四節 學校知識管理平台暨KMS資訊平台簡介 資訊平台簡介 學校知識管理平台暨 壹、學校知識管理平台 分析國小校園內部資訊平台,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結,本身即具備流通的功 效,是以如果知識內容豐富、妥適分類、高度功能整合,必能成為知識管理良善 的流通媒介。茲以計惠卿(2001)知識管理12C環節實施策略中之內容豐富(Copious Content)、分類(Classify)、整合(Combination)、流通(Communicate)四個環節,對 國小校園資訊平台功能與系統設計做更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如表2-4-1。 表2-4-1 校園資訊平台功能及系統設計與知識管理的分析探討 實施策略. 探 討 內 容 校園組織內所有成員都能貢獻於知識內涵的擷取、儲. 內容豐富. 說. 明 存,如何選用有用的內容是很大的挑戰,往往會流於資 料豐富,資訊貧乏。. Copious Content 平台功能 資訊平台提供可自動上傳檔案並計次的功能,並可依據 系統設計 使用者、日期、使用排行等維度進行統計設計。. 分類 Classify. 說. 明. 將校園組織內各種資訊內容予以大小類項的分類,以進 行知識文件管理,但必須注意資訊的過濾。. 平台功能 資料庫的定義要注重廣度及最佳化,以提供使用者建立 系統設計 各筆知識資源關聯性定義的功能。 將校園知識依據標準化的結構予以整合,以利成員檢索 說. 明 或搜尋,所以必須形成詳實的分類架構,但必須注意資. 整合. 訊質與量的不足。. Combination 平台功能 系統設計. 透過確認的知識資源,經由使用者授權方式置於平台 中,知識素材可以開放瀏覽者依據結構上傳,檔案上傳 的關連性定義與功能也要完善。 (續). 30.

(43) 實施策略. 探 討 內 容 建置完備的資訊平台,將合宜的資訊傳遞給知識工作 說. 明 者,如何的將對的知識在對的時間傳遞給對的人是重要 的關鍵因素。. 流通. 系統資訊的呈現方式要有多元的選項以利成員檢索或. Communicate 平台功能. 搜尋,人機介面的設計應該認知情意與操作面面俱到, 系統設計 同時也要容許使用者變更檢索及資訊呈現的選項畫面。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考文獻整理. 貳、KMS資訊平台簡介 資訊平台簡介 數位經濟時代的來臨,使得組織經營模式也隨之改變,再者,資訊科技的快 速進步,也對組織產生了不同的影響,由於上述的改變使得組織漸走向知識型組 織之型態。在快速變動下,組織必需能快速反應才能於環境中適存,是故在二十 一世紀,競爭快速變化的時代, 「知識」成為最有效的競爭利基。 張淑萍(2002)在知識管理與資訊科技應用相關性之研究一文中,將知識管 理區分為:知識吸取、知識創造、知識累積及知識擴散與移轉等四個階段,並探 討在每個階段其資訊工具之應用方式。其研究發現:1、在知識吸取階段,其主 要目的在於提供組織內有多個介面,可以吸取知識,故資訊工具應具備搜尋功 能、處理功能、傳送功能、儲存功能等。2、在知識創造階段,資訊科技在此段 主要能夠提供共同溝通、創造的平台,故資訊工具應具備處理功能、傳送功能、 儲存功能、溝通功能、分析診斷功能。3、在知識累積階段,其資訊科技主要提 供一個好的環境(平台),讓組織中的成員可以完整的將知識累積下來,故資訊 科技應提供的功能有搜尋功能、處理功能、傳送功能及儲存功能。4、在知識擴 散與移轉階段,資訊科技主要是提供一個多管道及便利的平台,故資訊科技應提 供的功能有搜尋功能、處理功能、傳送功能、儲存功能與溝通功能。. 31.

(44) 因此,學校在導入實施知識管理時,運用資訊科技工具所建置的資訊平台或 所使用的資訊系統或軟體,基本上必須具備搜尋、處理、傳送、儲存與溝通的功 能,方能提升知識管理的實際應用效益。 研究者有感於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網際網路的e時代,團隊中每一 個成員必須願意分享,知識才能累積。一個學習型的團隊,是懂得主動學習、創 新意念、相互分享的。透過知識的分享與累積,進而激發創意,知識方能產出無 限力量!由於研究者具有電腦程式設計與系統規劃的能力,因此於2001年12月開 始研發KMS資訊平台,以透過WEB操作介面,網路硬碟檔案總管的方式,建置 網頁資料庫系統。希望能有助於網路資源的管理蒐集,以及增進學校成員相互間 的知識共享與經驗交流。也期許KMS作為學校導入實施知識管理的資訊工具,在 學校知識管理的現況與困境中,提供一個良善的解決途徑與策略方案。 2005年2月21日研究者於教育部「教學創新與創造力教育」學術發表會上, 以KMS系統發表實作成果,獲與會人士及教授學者肯定嘉許,建請教育部予以推 廣分享給全國教育界及學術界參考使用。而從KMS資訊交流網http://www.kms.tw 得知目前已採用KMS資訊平台作為學校知識管理工具的學校在系統運作及平台 使用的情形,亦獲得許多正面的回應與肯定。 茲分別從KMS的意涵詮釋、KMS的系統功能架構等兩方面簡要說明如下:. 一、KMS的意涵詮釋 的意涵詮釋 前文述及美國勤業顧問公司提出 KM= (P+ K) S 的知識管理元素架構,其 中的 S 即是分享(Share) 。而研究者期許能發揮知識管理分享的效益,因此將資 訊平台定名為 KMS,並嘗試將 S 再加以詮釋為:Step(步驟) 、Software(軟體) 、 System(資訊系統)、Server(伺服程式)、Spirit(精靈)、Share(分享)、Solution(解 題方案) 、School(學園) 。玆分述如下: (張傳源、楊德遠、吳毓桂,2005). 32.

(45) (一)就管理項度而言,知識管理分享平台必須具備嚴謹的資訊系統流程與 步驟(Step) ,因此 KMS 為知識管理步驟(Knowledge Management Step)的工具。 (二)以資訊科技的角度審視,知識管理分享平台具備「軟體」 (Software)、 「系統」 (System) 、「伺服」 (Server)特徵,因此 KMS 可為:知識管理的軟體 ( Knowledge Management Software ); 知 識 管 理 的 資 訊 系 統 (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知識管理的伺服程式(Knowledge Management Server) 。 (三)從使用者觀點而言,知識管理分享平台融入 WYSIWYG(所見即所得,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及網頁自動化生成(Web Auto Maker)的資訊技 術,讓使用者透過人性化且具親和力的 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圖形化使用 者介面)以精靈化(Spirit)的方式達成知識管理與分享的任務,因此 KMS 可詮 釋性的定義為知識管理的精靈(Knowledge Management Spirit) 。 (四)從資訊功能的項度探討,知識管理分享平台能有效地達成知識分享與 擴散的標的,所以 KMS 為知識管理分享(Knowledge Management Share)資訊化 工具;再者知識管理分享平台乃植基於校園知識管理的現況與困境而開發,因此 KMS 可提供校園知識管理的解題方案(Knowledge Management Solution) 。 (五)從效益項度而言,知識管理分享平台最大的效益在於協助校園知識管 理的導入,使校園中的成員樂於分享知識,促成校園學習型組織與學習型校園文 化氣氛的發展,進而成為知識管理的學園(School) ,所以 KMS 可註解詮釋為知 識管理學園(Knowledge Management School)的象徵性定義。. 二、KMS的系統功能架構 的系統功能架構 KMS 的系統功能架構,如圖 2-4-1。KMS 的系統功能模組設計,如表 2-4-2。 並將其要項分述如下: (張傳源、楊德遠、吳毓桂,2005). 33.

(46) 圖2-4-1. KMS系統功能架構圖.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表2-4-2 KMS系統功能模組設計 系統功能模組設計. 功 客製 URL 能 權限管理 選單結構 網站 檔案管理 資源 和管理 介面 管理 使群帳系系選選多選頁網版檔檔檔檔檔U U 系用組號統統單單重單面站面案案案案案R R 統者管管檔選的的入頁線版色複移上修刪L L 設 登 理 理 案 單 增 移 口 面 上 面 彩 製 動 傳 改 除資 資 計入 權權刪動點樣編配配 源源 限限修 的式輯置置 增置 刪放 建設 功功 修位 立定 能能 置 與與 的 取修 變 消改 更.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研究者編製. 34. 同步及非同步 知識 分享 系統 訊息管理 檢索 回饋 管理 留 討會訊關熱新資電系資網 言 論談息鍵門增訊子統料站 板 區室功字資資評郵參庫容 功 功功能搜訊訊論件數備量 能 能能模尋排列與轉設份設 模 模模組與行表回寄定與定 組 組組 檢榜 饋內 還 索 容 原 分 享.

(47) (一)從資訊的知識面探討 從資訊的層次與知識面而言,事實透過記錄成為資料,資料經過分析成為資 訊,資訊經過演譯成為知識,透過知識解決問題,形成具有創造性價值的智慧。 KMS 為資訊轉化為創造性價值智慧的介面。KMS 透過網路系統化地將資訊屬性 的文件檔案、網路資源及新興的媒體格式完整保留與記載。資訊屬性的文件檔案 型態包括一切電腦系統可解讀的檔案類別;網路資源也囊括所有電腦系統可瀏覽 及接受的 URL(全球資源位址,Universal Resource Location) ;兼具彈性地解讀 未來新興的資訊媒體格式而加以保留與呈現。 (二)從資訊的系統面探討 從資訊的系統面的探究,KMS 具備了跨平台建置、資訊分享及精靈(Spirit) 式的人機操作介面優勢。KMS 已成功地在 FreeBSD、Linux 及 MicroSoft Windows 系統安裝並具備高效能的表現,跨平台的最重大意義在使軟體程式的應用廣度與 寬度擴大而不至於被窄化;KMS 的留言版、討論區、檢索搜尋、資訊轉寄、資 料提供、網路硬碟等功能,使資訊流(Flow of Information)透過網路零時差、零 距離的特性無遠弗屆且無時無刻地與他人分享;KMS 的線上編輯 HTML、版面 設定、目錄設定、線上檔案總管等功能都具備人性化的精靈式介面,使資訊的呈 現更簡捷且有效率。 (三)從資訊的管理面探討 KMS 除了進行累積資訊,更透過良好的資訊管理設計,讓知識堆疊(stack) 的結構更形完善,有助於知識利用與知識擴散的效益提昇。KMS 的管理功能可 分為檔案目錄管理及帳號管理兩部分做探討。 KMS 具備一般檔案、壓縮檔案的上傳介面,讓使用者能簡易地將檔案送上 網際網路進行分享;KMS 亦具備網路檔案及目錄管理的各項功能,包括檔案及 目錄的移動、複製、刪除、更名,以及目錄各種呈現狀態的視覺化設定功能。. 35.

(48) 在帳號管理功能方面,KMS 最大特徵為授權合作。系統管理員可以賦予他 人站長權限並且設限網站空間大小,網站站長更可以依知識的類別或需求再次授 權與他人共同合作管理。協同建置、授權合作是一個良善的知識管理平台所應具 備的基本功能,而 KMS 著實達成此標的。 此 外 , KMS 於 開 發 設 計 之 初 , 導 入 UNIX ( 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優尼克斯作業系統)對檔案的管理概念,以帳號密碼認證的 機制賦予使用者對檔案的讀取、寫入及執行的相關權限,使平台所置放的檔案或 資料獲得更高的安全性。 (四)從資訊的創意面探討 KMS 的 GUI 設計及 Web Auto Maker 技術把過去使用者必須依靠套裝軟體製 作網頁並且上傳至網站伺服器(Web Server)複雜而繁瑣的程序給簡化,如:數 位相本、影音媒體、數位拼圖的製作與頁面生成;KMS 提供適切的設定選擇, 讓過去網站建置者需要透過程式撰寫技術支援的網站功能可以輕易實現,如:網 站瀏覽及資料瀏覽點閱計數器、討論區、留言版的功能即時設定,其他諸如樹狀 架構的知識導覽地圖生成、獨立目錄產生的功能,皆為 KMS 開發與設計上所具 備的開創性價值。 以 KMS 平台導入校園知識管理,做為校園創新知識管理、教師教學創意分 享及學生創意產出保留的工具,校園中相關的教育資源得以獲得有效的整合與分 享,進而發生更大的產出與成效,乃為 KMS 最大之工具應用性價值。 在學校教育實務中,校園知識管理的導入,使校園中的創造性資源得以整 合,教師的教學創意得以獲得支援,學生的創意產出得以歷程化記錄與保留;鼓 勵教師進行教學行動研究,組成教師專業社群,建置分享平台,以促進創意教師 之連結、熟悉、互助、分享、認同與擴散,發揮教師合作與創新的能力;此等皆 是當前國中小校園組織積極運作的課題。. 36.

(49) 創新始自於分享。KMS 資訊平台即是為上述課題之目標而開發設計,應可 滿足國中小校園組織運作課題的實際需求。研究者希望藉由實證研究的結果,期 盼更多的學校能妥善運用 KMS 資訊平台協助校園完成知識管理的導入,以發揮 教師專業社群協同合作與創新的力量,進而提昇學校行政運作效率、教師教學品 質及學生學習效果。. 三、其他KMS資訊平台的相關內容介紹 資訊平台的相關內容介紹 其他 其他 KMS 資訊平台的相關內容,包括: (一)苗栗縣國民小學各校使用 KMS 建置網站一覽,詳見附錄一。(二)KMS 參加教育部 98 年全國校園軟體設計創 意競賽作品書面資料,詳見附錄二。 (三)KMS 網站操作研習參考資料,詳見附 錄三。 (四)KMS 知識學園作品簡介暨參賽心得,詳見附錄四。. 圖 2-4-2 KMS 標誌圖 資料來源:KMS 資訊交流網 http://www.kms.tw 資料來源. 37.

(50) 38.

(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章依據對文獻的探討所得,說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實證研究方法的設計與 實施。全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為可行性研究;第二節為研究架構;第三節為研 究對象;第四節為研究實施;第五節為研究工具;第六節為資料處理。以下依節 次分別說明。. 第一節 可行性研究 一個資訊平台是否可以改善及提升校園知識管理的實際應用效益,必須先進 行可行性研究,從使用者的需求考量、環境現況及影響因素的分析,尋找出效益 評估的內容與項目,以提供後續編製研究調查問卷與訪談大綱的參考依據。. 一、環境現況分析 根據組織型態的不同,所設定的知識管理目標也不相同,例如企業的知識管 理目標為提升組織競爭力,而校園教育的知識管理目標為提高知識循環創造的效 能。且不同的組織文化、組織結構、組織日常任務皆是知識管理資訊平台所必須 考量的重點,因此若欲運用資訊平台以進行校園知識管理,則對於校園所處的相 關環境因素必須詳加分析。對於校園組織的環境現況,本研究分列為結構、目標、 日常任務與問題四個項目,茲分析說明如下: (一)結構 本研究提及的「校園」組織,主要成員包含校長、教職員工及學生,彼此間 以行政作為、教學、學習相互關聯,並且與學生家長與鄰近社區發生一定需求與 若干程度上的互動。 (二)目標 校園透過教育的歷程,以多元化、適性化及個別化的方式,提供適當的教學.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updated version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 To Sustain, Deepen and Focus on Learning to Learn (Primary 1 - 6) aims at reiterating the overall aims of the

NETs can contribute to the continuing discussion in Hong Kong about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nglish by joining local teachers in inter-school staff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A study on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ability for sixth grader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using three-dimensional view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SSPA Secondary School Places Allocation (中學學位分配/中一派位機制) 3+3+4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The personal data of the students collected will be transferred to and used by the Education Bureau for the enforcement of universal basic education, school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 Provid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teachers and school faculty regarding the knowledge about Internet safety, awareness, and strategies of cyberbullying (Tangen &

Why is the transi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school so important for children?...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