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德國巴伐利亞邦教師評鑑指標之架構與內涵初探 / 7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德國巴伐利亞邦教師評鑑指標之架構與內涵初探 / 72"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德國巴伐利亞邦教師評鑑指標之架構與內涵初探

蕭羽婕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創新與評鑑所研究生

一、前言

近年來,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 響,教師專業發展越趨重要。全球化 與資訊化時代來臨,對教師專業首當 其衝,面對二十一世紀的發展趨勢, 國際間的影響更加直接與快速,資訊 獲得也更容易,教師更需具備相關能 力,培養基本的資訊素養,且能引導 學生擁有國際觀與多元文化觀,以期 適 應 劇變 的社 會以 及 不為 取代 的 角 色。其二,終身學習的觀念自聯合國 教科文組織(UNESCO)1996 年指出 終身學習必須具備四個要件:學會認 知 ( learning to know )、 學 會 做 事 ( learning to do )、 學 會 共 同 生 活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以及學會發 展(learning to be)。教師亦需別於教 室內領導者的角色,透過不同管道終 身學習,始得因應社會變遷與回應社 會需求。再者,國際測驗的結果亦重 新喚起各國對教育的重視,如經濟合 作 暨 發 展 組 織 (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 的 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測驗,針對各國十五歲的 學生進行閱讀、數學、科學、問題解 決與理財素養等能力檢核,每三年一 次的測驗讓各國重新針對各種教育政 策制度來改善。德國自 2001 年參加 PISA 結果不甚理想,引起德國對教育 全面的檢討與省思,其中便為檢視當 前德國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師角色與 2004 年提出五項教師必須具備的能 力,並提倡教師評鑑。 綜上所述,政府致力於不同管道 以提升教師專業來因應社會變遷,德 國教師評鑑執行成效最佳之巴伐利亞 邦(Bayern)的教師評鑑指標,確實發 揮其功能,協助教師與學校更加瞭解 在教育、教學、輔導、班級經營等面 向的現況,此亦為本文探討之重點, 期 以瞭解德 國巴伐 利 亞邦的教師 評 鑑,借鏡他國相關經驗以提供臺灣教 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之相關意見。

二、德國巴伐利亞邦教師評鑑內

臺灣近年來越趨重視教師專業發 展,認為教師不僅需自我成長,亦能 在 過程中帶 給學生 更 多元的學習 內 涵 。德國亦 意識到 教 師專業之重 要 性,因而本文藉此機會深入了其德國 教師評鑑內涵,以下將分為德國教師 評鑑簡介、巴伐利亞邦之教師評鑑內 涵與評鑑指標。 (一) 德國教師評鑑 教師,在德國為一重要的角色, 不僅影響學生學習,亦對學校及教師 間有一定的影響力。德國教師為公務 員的身份,過去一旦成為教師,便不 用受任何評鑑檢視,此舉受各界的批 評;除此之外,德國於 2004 年參加

(2)

的聲浪四起。德國各邦文教部長常設 會議(Kultusminister Konferenz, KMK) 更於 2004 年提出五項教師必須具備的 能力,分別為:一,教師必須為教學 與學習二者的專家;二,教師視教育 為一志業;三,教師需要以責任感、 有能力以及公平的方式達到評鑑的標 準;四,教師應持續地學習進修;五, 教師應參與學校發展。教師評鑑一方 面提升教師品質,二方面亦提升教師 專業能力發展。 (二) 巴伐利亞邦之教師評鑑 德國共有十六個邦,各邦與各學習 階段之教師評鑑指標均不相同,其中 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邦之教師評鑑制 度執行的成效最佳。巴伐利亞邦有鑒 於教育的重要性,於 2005 年 6 月開始 執行品質認可,包含外部評鑑與內部 評 鑑 ,此 舉並 非針 對 個人 優劣 的 評 判,而是給予學校及教師在教育與教 學上的建議。其中內部評鑑更涵括關 於提升教師品質與教師專業能力發展 之相關指標,以下將分為內部評鑑簡 介 與 內 部 評 鑑 指 標 之 探 討 ( ISB, 2010)。 1. 內部評鑑簡介

巴伐利亞邦之品質認可包含外部 評鑑與內部評鑑,二者間為一體兩面 之關係,彼此互補,換言之,內部評 鑑補足外部評鑑之缺失,有其不可取 代的重要性。每所學校可以透過內部 評鑑建立與維持其文化,並讓每位教 師瞭解其專業上的優勢與劣勢,使得 學校與教師間能越趨進步。其目標包 含以下七項,分別為:一,檢視學校 計畫;二,檢視計畫的效率性;三, 檢視計畫進行的時程;四,瞭解評鑑 的責任;五,提升教師專業;六,確 認學校發展的目標;七,提升教師參 與學校的責任感(ISB, 2010),於此七 項可呼應前述提及,內部評鑑除重視 與維持學校的文化外,亦包含教師專 業的內涵,本文便聚焦於教師專業的 內容上。 相較於外部評鑑,內部評鑑為內 部人員執行評鑑,也因為內部人員瞭 解校內的文化,能彌補在外部評鑑中 忽略的細節,其特色更涵括:一,各 學校自行決定評鑑內涵;二,檢視每 所學校計劃與執行的責任;三,評鑑 對 象可以是 一所學 校 或一個個體 ; 四 ,檢視一 整體性 或 系統性的發 展 (ISB, 2010),藉由此四項特色,內部 評鑑適切提供該學校所需的建議及幫 助 。掌握內 部評鑑 的 特色與各項 細 節,進而需探討其評鑑歷程,如下圖: 圖 1 內部評鑑歷程

(3)

內部評鑑實建基於龐大且客觀的 數據之上,因而第一步驟為數據蒐集 後 進 行調 查, 先瞭 解 學校 內部 的 問 題;第二步驟為確認目標,然而內部 人員除需確認目標外,更需瞭解目標 才能達成;第三步驟為確認可達成的 指標,也就是對於所有內部的問題與 目標有一定的瞭解程度,才能選擇適 合該校的評鑑指標,於評鑑結果結束 後才能實際達成;第四步驟為計畫, 內部人員需瞭解哪些方法適合學校, 或是哪些人員可以給該校相關的資訊 與幫助,並且能確認相關的責任性與 時程,避免執行間有人員閒置或是拖 延 時 間的 狀況 發生 ; 第五 步驟 為 執 行,此階段的系統性控制是非常重要 的,若能掌控整體評鑑的狀況,在任 何一個問題發生時能及時給予相關回 饋,而非等待評鑑結束後才發現評鑑 方向錯誤等問題;第六步驟為確認評 鑑結果,換言之,根據結果須回溯評 鑑前所訂定之目標與指標,檢視是否 有達成,若二者間有差異,則需再次 調整目標,再一次進行相同的流程, 使學校能實際改善(ISB, 2010)。 綜上所述,德國巴伐利亞邦教師 評鑑,實為其品質認可中內部評鑑的 一部分,探討內部評鑑的目標、特色 與歷程,發現其不僅重視學校與教師 的發展,更重視彼此間的關係,而二 者更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由鉅觀的學 校層面至微觀的教師層面,每一部分 均謹慎檢視,並清楚實施每一步驟, 以期實際協助整體的發展。 2. 內部評鑑指標 巴伐利亞邦的內部評鑑內涵,涵 括四個向度與十六個子項目,如下表: 表 1 巴伐利亞品質表格 巴伐利亞品質表格(四向度與十六子項目) 架構 學校品質 教學品質 執行結 十六子項目 學校 位置 1.學校領導 2.支持性的 3.人力資源 目標導向 4.組織工作 效率性 1.班級經 營 2.學習時 間的運用 3.有效率 性的規範 教學特 色 學生 組織 1.工作環境 2.工作環境 的開放性 3.團體工作 的一致性 1.表達 2.結構性 3.清楚性 學習階 段的成 果 學生 組成 結構 1.學校發展 2.改變的開 放態度 3.以質求量 的發展 4.系統性的 監控 1.課程引 導 2.個別性 的支持 3.差異化 教學 4.提升學 習動機 5.學習結 果的確認 6.提升跨 學科的學 習 對學校 工作的 滿意度 學校 資源 1.學校文化 2.尊重參與 者 3.提升興趣 參與度 4.提升對學 校的認同 5.提升包容 性 1.教學氣 氛 2.適合學 習與教學 的環境與 氣氛 組織 特色

註:改自 ISB(2010a). Interne Evaluation an Bayerns Schulen: Konzeptionelle Grundlagen, Anregungen und Vorstellung eines Instrumentariums für einen zentralen Bereich der Schulentwicklung. Müchen. pp10.

(4)

四個向度包含架構、學校品質、 教學品質與執行結果,十六個子項目 包含學校位置、學生組織、學生組成 結構、學校資源/組織特色、學校領導、 工作環境、學校發展、學校文化、班 級經營、表達、課程引導、教學氣氛、 教學特色、學習階段成果,以及對學 校工作的滿意度等。 本文主要探 討教師評鑑的內涵,因而聚焦於教學 品質向度中的四個子項目的指標。 巴伐利亞邦之教學品質向度中, 每一子項目以問卷調查為主,有教師 自評、學生評鑑以及同儕互評三種, 以下將討論班級經營、表達、課程引 導與教學氣氛等四個子項目的指標內 涵。 表 2 班級經營 學習時間的運用 1. 對於學習速度快的學生,提供額外的學習 資源 2. 對於學習速度快的學生,給予需花較長時 間完成的任務 3. 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面向的轉換是流 暢的 4. 我能掌控好學習時間 5. 我在課程中總會提醒學生許多相關道理 有效率性的規範 6. 我時常會打斷課程 7. 我會將課堂上發生的錯誤當成教學的一 環 8. 我會運用一些技巧解決干擾班上的問題 9. 我的學生總是知道我們課程進行到哪裡 10. 我會藉學生問問題的頻率來察覺學生在 課堂的注意力程度 11. 我能掌控好我的班級

註:改自 ISB(2010b)。Klassenführung und Lernzeitnutzung.

班級經營的向度中,教學時間掌 控首要之一,其掌控的方式會因著該 教師的處理方式與經驗而有所不同, 問卷當中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學習 時間的效率與行為規範的效率。針對 孩子的個殊性,若無法掌控班級中每 位學生的狀況,勢必影響教學時間以 及其他學生的學習時間,因而有著因 材施教與行為處理二種方式。在因材 施教方面,學習能力快的孩子,給予 額外或更複雜的任務,讓其他孩子不 受干擾,該孩子也不會處於不知道該 做什麼事情的狀態;行為處理上,則 是針對若有干擾班上的行為發生時, 教師的應變能力為何,其中一項指標 為「我會利用課堂上所犯的錯誤為教 學上的一環」,德國教師則能利用孩子 的反應作為教學的一環,並能敏銳察 覺每一位孩子的行為表現,藉以瞭解 其學習上的狀況。 表 3 表達 清楚性 1. 我的老師說話既大聲又清楚,使我可以非常了 解 2. 我的老師表達地既清楚又詳細 3. 我總是能了解老師所用的每一個詞彙 4. 即使是艱澀的問題,我的老師也能解釋的很清 楚讓我了解 5. 老師在課程中是非常有條理地進行,任何時候 我們都會知道當下該做的是什麼 6. 我能清楚理解老師在教學中展示的每一樣東 西 7. 教學中展示的示例或圖表幫助我更了解教學 內容 8. 即使課程結束,我也能詳記在學習中出現的示 例或圖表 9. 這堂課所使用的學習單非常有幫助 結構性 10. 我們老師會在課程進行前告訴我們這堂課所 要學的內容為何 11. 老師會在課堂尾聲強調此堂學習的重點為何 12. 我們老師會不斷告訴我們不同學習內容之間 的關聯為何 13. 我們老師會用圖像來呈現這一科所要學習的 內容 14. 我們老師會聚力幫助我們了解學習內容 15. 老師會告訴我們如何在生活當中應用所學 16. 我們的老師會與其他老師共同討論教學內容 註:改自 ISB(2010c)。Unterrichtsgestaltung.

(5)

表達向度中,以教師主體而言, 首重其音量與語調,進而為詞彙的運 用以及邏輯的清晰性,對於不同階段 的學生要能使用適切的語詞使學生能 瞭解學習內涵,邏輯的清晰性也影響 者學習成效;其次為教學內容,教師 對於內容有一定的瞭解,並且不僅能 教導學生該範圍的知識,亦能連結不 同學科間的關係,以及與生活間的關 係,且運用適切的輔具讓學生根據圖 表或圖像的方式理解學習內容。 表 4 課程引導 個別化支持 1. 依照慣例,我會讓學生解釋他們剛剛在活 動中是如何進行的 2. 如果我的學生有不懂的地方,他可以從我 這邊獲得一些線索 3. 我會個別和每個學生說他們的優勢與劣 勢 4. 如果有學生還沒進到教室,我會先說等等 提升自我學習能力 6. 我會告訴學生如何利用時間學習 7. 我會告訴學生學習策略 8. 我會一再地告訴學生如何運用各種不同 的資訊 提升學習動機 9. 我讓學生有自己選擇任務的機會 10. 我讓學生有自己選擇議題的機會 11. 我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坐在一起彼此合作 學習 12. 我讚美學生 13. 我不斷的重複我們所學與生活中的關聯 性 確認學習成果 14. 我不斷的重複我們已學習過的內容 15. 我會讓學生密集的練習剛學習的內容 16. 我會回饋學生在每一階段練習的成果 17. 我會與學生一同練習不同的學習內容 註:改自 ISB(2010d)。Darstellung im Unterricht. 課程引導向度中,教師能針對團 體及學生個體二類提供不同的教學及 支持性,在團體方面,讓學生彼此間 習,除學科知識外,也教導學生自我 學習的能力,並以不同的策略提升學 習動機;學生個體方面,教師能清楚 瞭解每位學生的優勢與劣勢,並與每 一個孩子個別討論,也因為瞭解學生 的個殊性,教師能根據每個孩子的不 同提供適切的自我學習策略,以及用 不同的技巧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包 括讚美等。 表 5 教學氣氛 1. 不論什麼情境下,我對學生都是一視同仁 2. 對我而言,沒有任何一個學生會被偏袒 3. 我會擔心我們班上既正向又開心的學習 氣氛 4. 我的學生可以信任我 5. 我很謹慎看待我的每一個學生 6. 當我的學生有困難時,我會傾力付出 7. 我會讓學生在一個不會被打擾的情況下 發表 8. 我期待我的學生是聚精會神的反應 9. 在我的班級充滿安全的氣氛 10. 當學生犯錯時,是不會有任何人嘲笑的 11. 我和班上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處得很好 12. 我的學生們知道我和他們是站在一起的 13. 在我的班級中,我會設法讓每一個學生 都是有成就感的 註:改自 ISB(2010e)。Lernförderlichkeit des Unterrichtsklimas. 教學氣氛向度中,則是強調師生 間的關係,而建立此層關係則須透過 適 切的技巧 以及態 度 來營造班級 氣 氛。從巴伐利亞邦的指標可以發現, 前述提及教師對學生是因材施教,但 對整體的學生而言是一視同仁,當學 生有困難時,教師能無條件付出,使 學生能信任並快樂的生活在班級中, 且教師能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有機 會表現,建立其成就感,即使學習表 現 不佳,也 能展露 其 其他方面的 長 才,讓孩子是在快樂且安全的環境下

(6)

綜上所述,巴伐利亞邦的教師 品質指標,首重學生的個殊性,提供 每個孩子不同的學習方式與任務,培 養其成就感,並適時給予支持性,使 其能在安全的氛圍下學習;此外,培 養學科知識的學習,亦強調不同學科 間的關係以及與生活的連結,不僅能 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亦能引導其未 來所欲選擇的升學途徑。

三、結語

綜觀德國巴伐利亞邦之教師評鑑 指標,以架構及內涵二方面而言,架 構上,巴伐利亞邦較為細緻與清晰, 如「我不斷的重複我們已學習過的內 容」、「我會讓學生密集的練習剛學習 的內容」、「我會回饋學生在每一階段 練習的成果」與「我會與學生一同練 習不同的學習內容」等四個子項目呈 現「確認學生學習成果」,清晰而具體 的指標讓教師、學生或是同儕間能有 所依據的勾選;內涵方面,巴伐利亞 邦不僅重視知識的習得,更重視個殊 性,進而能將所學與每一個學生的生 活及生涯連結,此二方面均為臺灣仍 需努力之處。 教師,教書亦教學,教書在於具 有豐富的知識基礎,教學在於待人處 事的態度,因而教師評鑑的發展,使 得教師能重新檢視自己的專業知能, 以期培養更豐富的內涵,教育下一代 的孩子。 參考文獻  周玉秀(2012)。建立教學回饋的 德國教師評鑑文化。臺灣教育評論月 刊,1(7),25-26。  楊深坑(2009)。德國師資培育認 證制度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 (2),29-57。  BDA(2012)。PROFILehrer Ein Schlüssel Für Schulqualität. Retrieved from

http://www.arbeitgeber.de/www/arbeitge ber.nsf/res/ProfiLehrer.pdf/$file/ProfiLe hrer.pdf

 ISB(2010a)。Interne Evaluation an

Bayerns Schulen. Retrieved from

http://www.interne-evaluation.isb.bayern .de/

 ISB(2010b) 。 Klassenführung und

Lernzeitnutzu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interne-evaluation.isb.bayern .de/prozessqualitaeten/klassenfuehrung/  ISB(2010c)。Unterrichtsgestaltu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interne-evaluation.isb.bayern .de/prozessqualitaeten/unterrichtsgestalt ung/  ISB(2010d) 。 Darstellung im

Unterricht. Retrieved from

http://www.interne-evaluation.isb.bayern .de/prozessqualitaeten/klarheit-und-struk turiertheit/

(7)

 ISB(2010e)。Lernförderlichkeit des

Unterrichtsklimas. Retrieved from

http://www.interne-evaluation.isb.bayern .de/prozessqualitaeten/atmosphaere/unte rrichtsklima/

 UNESCO(1996) 。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Report to UNESCO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NESCO.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0/ 001095/109590eo.pdf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利用緊扣 課程設計 讓同學做討論,使同學 必須要讀過內容才能針對議題發表意見,這 樣不只讓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慢

按照評估的回饋資料,了解 得失,反思個人的學習,從 而調整學習目標、策略和步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學校要有共同理念 -成為學校關注事項 -成立資優統籌小組 -提供教師的專業培訓 -推動教師參與計劃 -小步子嘗試.

 以課程為目標時,課程包含的是所欲達成的 一組目標,強調課程目標的重要性,所以也 著重於課程目標的選擇、組織、敘寫,並以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編訂本資源是為教師提供分層課業例子以作參考,資源的內容並不包括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