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雙胞胎生涯自我認同影響其生涯發展的歷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節 雙胞胎生涯自我認同影響其生涯發展的歷程 "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72

第五章 綜合討論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文獻探討及文本分析的結果,分成兩節進行研究的發現 及綜合討論。第一節,針對研究參與者身為雙胞胎歷程中,生涯自我認同的發展 脈絡與可能面臨之特殊議題,進行綜合討論。第二節,則進一步針對研究參與者 生涯自我認同影響其生涯發展的歷程,進行綜合討論。第三節,研究者將雙胞胎 之「離」「合」狀態及因素進行整合。第四節為研究者從事研究歷程的反思。

第一節 生涯自我認同的發展脈絡及其特殊議題

一、雙胞胎維持和諧避免競爭的傾向,可能抑制獨立自我認同的發展 本研究中四位研究參與者都曾提到了彼此在與雙胞胎手足發生衝突時的情 境。手足關係當中,會產生衝突是成長過程中很正常的歷程。但由於雙胞胎既親 密又競爭、相互依存的關係形態,為了避免彼此的競爭,而可能不自覺的藉由維 持彼此的公平、永遠不要有人突出、減少差異性,來達成關係的平衡(Orr,1941) 因此,雙胞胎對於彼此差異的不舒服,將可能導致面對衝突的困難。

從四位研究參與者的文本當中,研究者發現,兩對雙胞胎在提及差異與衝 突時,往往因顧及彼此關係的和諧或緣於彼此在情感上具有深刻的連結,因此產 生「爭不下去」「沒有甚麼好爭的」之意識,好比,「爭有甚麼用,打倒她就好 像打倒了我自己一樣。」(Bb401)、「反正只要先哭先贏就對了,只要一哭,另 外一個就不會再生氣了」(Db103),因而可能停止繼續衝突。

然而分析衝突的本質,兩人之所以會產生衝突,或是因為「我」與「你」之 間想法、情感上的不一致所導致。令研究者好奇的是,在雙胞胎面對彼此之不一 致時,是否也有機會去看待、釐清「到底在爭甚麼?」「為什麼而爭?」背後真 正的訴求是甚麼?從而有機會加以釐清「我的想法與感受」以及「她的想法與感 受」,並加以分辨,進一步明白彼此之間的立足點以及處境的差異。

對孩子的發展而言,衝突其實是可以建立個別意識的普遍方式,Maclish

(1987)即建議家長保留空間而不過度干涉雙胞胎關係中的衝突,允許她們彼 此為自己辯駁、澄清彼此想法,以協助雙胞胎發展個別意識、學習尊重彼此差異 性。然而,本研究中發現,在雙胞胎的關係裡,除了彼此之間的認同以外,家長 也會強化雙胞胎之間的連結。尤其是只有彼此的雙胞胎姊妹,母親會以「你們只 有彼此,所以當然要最好」的信念,強化她們相互友愛的模式,在遇到強烈的衝 突時,往往,她們也仰賴母親作為調解人,母親會跳下來以說理分析的方式,讓 當事人理解對方的處境。在這一對關係緊密的雙胞胎裡,母親一直都很盡力弭平

(2)

雙胞胎之間可能出現的不公平、不平衡,包括,公平的對待、更加維護相對弱勢 的一方,營造出不計較、不比較的家庭氣氛,因此,在這樣資源均等豐足、一切 公平的環境中,也減少彼此可能會有的衝突機會。但也可能減少從小到大,認識 彼此堅持、介意背後的意涵是甚麼,分辨彼此差異、人我界限的機會。

二、過於緊密的依附關係可能影響獨立自我認同之建立

從四位研究參與者的生涯自我認同發展脈絡中發現,雙胞胎在第一次面臨物 理空間的分離時,都經歷一段適應期,過程中出現沮喪、難過、思念、失落、焦 慮等情緒。此與Siemon(1980 )提出,雙胞胎在面臨彼此分離時會出現的分離 焦慮、憤怒、悲傷的情緒相似。此外,研究參與者即使進入到青少年後期與成人 前期,仍將雙胞胎手足視為重要的情緒支持來源,彼此的關係具備依附關係的特 徵。與Tancredy & Fraley (2006)提出雙胞胎進入到成年的階段,仍傾向於 將雙胞胎手足視為情感依附對象的發現一致。

然而,這樣的依附關係帶來雙胞胎個體的生涯自我認同之發展有甚麼樣的影 響呢?又是甚麼引發了雙胞胎分離的情緒適應議題呢?

Fuchs(1978)提出在第一次分離-個體化階段,雙胞胎幼兒常常以雙胞胎 手足作為安全的過渡性客體。在此階段與其母親分離時,很可能陷入與雙胞胎手 足彼此偽親密的狀態( Terry,1975),由於這樣的親密,減緩了雙胞胎在經歷與母 親正常自然的分離過程時所產生的分離焦慮。但是過早的親密關係,將可能危及 到未來其自我認同危機的解決,並可能進一步影響其生涯決定的能力。(Johnson

& Johnson,1982)

上述對於雙胞胎認同危機的探討多來自於新精神分析取向之個案研究,與本 研究針對一般雙胞胎為受訪對象有所不同。研究者從本研究中發現,雖然在剛開 始分離時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尤其,研究參與者習慣在雙胞胎關係裡屬於依 賴、跟隨的那一方更是如此。但彼此物理空間的分離,將有助於雙胞胎個體自我 意識的發展。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雙胞胎學習在單獨的環境中建立起新的人際 關係,也逐漸發展出自我的獨立感及單獨的自我認識。

Blos(1962)使用 Mahler 的心理分離-個體化的理論模式,將青少年時期的 心理發展歷程界定為「第二次的個體化」(second individuation process)。在此時 期青少年企圖超越幼童時期所內化父母親的影響,學習與父母親二度心理分離。

強調青少年必須抽離或切斷對父母的情感依賴或連結,才能獲得獨立的自我定義 或認同(Blos,1967)。

(3)

174

如果,雙胞胎在第一次分離-個體化的歷程以雙胞胎手足作為過渡性客體或 依附對象,那麼,令研究者好奇的是,雙胞胎在經歷第二次分離-個體化過程,

雙胞胎又扮演著甚麼樣的角色?

本研究中,其中一位研究參與者在訪談中提到一個有意思的經驗。她察覺到 即使到現在自己已經成年,但是當一個人跟與雙胞胎兩個人在一起,就有很明顯 的不同,一個人時會懶洋洋的、沒有甚麼活力。可是跟雙胞胎在一起,做甚麼都 充滿興致與活力。深入探討這樣的經驗,發現這樣的落差則與「安全感」有很大 的相關。由於研究參與者一直習於仰賴雙胞胎手足幫自己處理人際上的尷尬情 境。所以,一旦沒有人相伴、自己一個人時,也就不太喜歡也不習慣出門,以避 免單獨在人際交涉上的尷尬與不安。

讓研究者連結到,以雙胞胎作為安全堡壘、過渡性客體,可能有助於雙胞胎

「往外探索」的動力。然而,當雙胞胎過度仰賴對方,而不得不分離、單獨一個 人時,而可能因為欠缺足夠的安全感而影響向外探索的活力。此與 Siemon,Mari,

(1980 )幼年沒有分離經驗的雙胞胎,在成人階段便缺乏足夠安全感的自我,影 響社會心理性之發展上獨立地展現其功能的發現一致。

三、雙胞胎第二次分離-個體化歷程同時面臨與父母分化及雙胞胎相

互箝制的壓力

Blos(1967)認為青少年第二次的分離—個體化歷程,不同於第一次的分 離-個體化歷程是將父母的自我內化,此時期,青少年必須去除對自我中父母部 分 ( parental ego ) 的情感依賴,才能順利地發展自我的人格核心或清楚的自我認 同。Josselson(1980) 指出青少年分離—個體化的發展任務仍經歷自我與父母 的不同之分化意識、行為上練習與父母的不同,再重趨-於追求自主歷程中確認 與父母保持和諧的連繫。最後進入情感客體的恆常性階段,個體性得以鞏固,青 少年獲得自主性與自我認同。

在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四位研究參與者在經歷第二次分離-個體化過程中,

尚牽涉到與雙胞胎認同分離的議題。兩對雙胞胎均經歷過青少年時期,其中一方 比較叛逆、發展自主意識而與父母意見相左、期待不符的衝突事件。研究者將這 樣的親子衝突,解讀為個體在青少年階段,在自我與父母之間分化的嘗試。有趣 的是,雙胞胎父母在面臨雙胞胎的叛逆時,均採取「乖巧」的另一個雙胞胎來勸 服、影響「叛逆」的那個孩子的方式,來達到收服之目的。例如:雙胞胎其中一 個不服規定偷偷交男朋友,母親同時打另一個,除了要求乖的應該要管好不乖 的,另一方面也是讓不乖的因為心疼雙胞胎手足、感到愧疚,因而放棄叛逆,進

(4)

而達成管教的目的。這樣的方式,形成雙胞胎與父母的三角關係,父母藉由與符 合期待的雙胞胎個體同盟,期望共同影響另一個不聽話的雙胞胎。

因此,當雙胞胎個體在追求自主、獨立意識的同時,又要顧慮到雙胞胎,

而讓個體在與父母分化的歷程中,顯得更為複雜。Hay(1984)也發現類似的問 題,認為雙胞胎在青春期階段,可能因為父母的價值觀在雙胞胎的關係當中得到 增強。因此,在拒絕父母的價值觀上可能會遭遇較大的困難,因為當他們要拒絕 其父母可能也意味著要拒絕其雙胞胎手足。

再者,這樣的三角同盟關係,對於「乖巧」的那一個雙胞胎又有著甚麼樣的 影響呢?研究者發現,被賦予勸導職責的雙胞胎,可能陷入在對自己的雙胞胎與 對父母的忠誠之間的左右為難,但也顯得更加的順服、乖巧。因為「已經一個不 乖、造成母親的困擾了,不想增加母親的煩惱,所以自己就更不敢造次」;也可 能因為替代性學習,「看到她因為這樣被修理得很慘,所以就知道那些事絕對不 能做」。因此呈現更加認同父母的價值之傾向。

因此,從上述的互動模式中可以看到,研究中的雙胞胎父母傾向於將雙胞胎 視為一個團體、一個單位,遇到雙胞胎其中一個與父母具有意見衝突、溝通問題 時,會希望運用「團體」壓力,運用她們感情融洽的親密關係,來達成溝通或管 教目的,避免親子間面對面的衝突。所以,雙胞胎在分離-個體化歷程中,個體 不僅須面臨與父母的分化,同時也承受雙胞胎相互箝制的壓力。

四、自我從雙胞胎分離-個體化歷程的多重途徑

傳統精神分析理論強調男孩透過「伊底帕斯情結」認同父親,與母親分離,

來建立自我的「分離-個體化」。Gilligan(1988)提出另一類的發聲(voice)

模式,來說明女孩在其自我發展過程中的模式。國內學者劉惠琴採取Gilligan 所提出的女性在自我認同歷程非源自關係的「切斷」「分離」,而是在「關係」

內演進生成的觀點,探討母女關係脈絡下「個體化」歷程。得出覺察式、發聲式 及分離式歷程。在此三種基本歷程當中,又依青少女們認知分化程度的高低,而 細分為同理式的覺察模式、依附式的覺察模式、對話式的發聲模式、對抗式的發 聲模式、獨立式的分離模式、區隔式的分離模式等六種模式。

研究者借用劉惠琴的分離-個體化模式,來看待雙胞胎彼此之間的分離-個體 化歷程。由研究參與者的雙胞胎關係當中,研究者看到雙胞胎關係存在著競爭與 模仿的議題,存在著因為「相似相像」而更要「一樣」的一種趨力或「不一樣」

的反動力。

研究者發現,同卵雙胞胎因為先天各方面的條件中相同,共享相同的環境與

(5)

176

生活空間,緊密的關係當中,逐漸生成屬於「我們」「連體我」的一體感及認同 感,並有一定程度的情感連結。然而隨著青春期追求自我獨立意識的發展,雙胞 胎個體可能不僅要經歷自我與父母之間的分離,同時也經歷了從雙胞胎的相似 性,「同中求異」的過程。

這樣的動力,從研究參與者,子翎的身上呈現得很明顯。子翎在青春期階段 除了青春期產生追求獨特自我的心理需求,也因為經驗到沒有被「單獨」認可的 失落,萌生了不想被混淆、不想活在雙胞胎陰影下的意識。而在追尋自我的過程 中,子翎在心理上潛意識、下意識地與家人的關係「切斷」「分離」;行為上,

刻意往不同於雙胞胎會做的方向探索。情感上,則開始學習自己處理自己的情 緒;認知上,告訴自己做自己的事算了,要一個人獨立生活。子翎從與父母、雙 胞胎一段區隔、保持疏離的過程中,逐漸探索自我、與未來的方向。

而另一個研究參與者,子昀,則原本一直受到雙胞胎要「一樣好」「比較」

的箝制,要自己不斷超越。在經過與子翎的溝通對話之後,子昀對於子翎以及自 己跟對方的處境,產生一種同理式的理解,了解對方的無奈、痛苦。因而心結打 開。化解了敵對的情緒,同時也有機會澄清自己的狀態,逐漸鬆動了比較對於自 我的一種限制。同樣,研究參與者品婕在面臨雙胞胎與自己的期望不一致而產生 彼此的衝突,向對方抗議自己的不滿,而後因為母親調解,要品婕接受雙胞胎有 一天還是得分離的事實,並嘗試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對方的為難,品婕也一點一 滴地接受「你」「我」的分離,逐漸學習要接受兩人之間逐漸清晰的界限。

而在與雙胞胎分離-個體化的過程,要分離的究竟是甚麼呢?研究者以為,

這有兩種層面,一為從清楚的「你」「我」之間區辨出彼此的獨特與完整意識上 的分離。另一為,自我從與雙胞胎關係所形塑出的「連體我」(雙胞胎一體的意 識、默契、規則、文化)之分離。而逐漸達成,你、我各自為分離獨立之主體且 可以獨自過得好好的。以及我跟你雖然相似但仍是不同個體的心理分離。

(6)

第二節 雙胞胎生涯自我認同影響其生涯發展的歷程

根據 Super 的觀點,生涯乃是自我概念、自我認同的一種實現的歷程。「我」

是主角,主宰了生涯的發展與歷程。然而,甚麼才是真正的「我」?「我」從何 而來?

從本研究中,研究者看到雙胞胎的自我發展,因為不同的雙胞胎之關係形 態,在親密又競爭下,彼此傾向於競爭式與分裂式的認同。和諧緊密的雙胞胎關 係中,彼此則傾向於完全一致的認同(張玨,1998)。兩對雙胞胎與父母的關係 及教養模式,又進一步的影響其生涯自我認同狀態與生涯抉擇。

一、異中求同的歷程

(一)和諧緊密的雙胞胎關係

和諧緊密的雙胞胎與主要照顧者(母親)的關係是親密而和諧的,從小到大 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寵愛,不比較、不計較,將雙胞胎視為共同體、鼓勵友愛 合作的教養模式,傾向於滿足停留在家庭溫室中,堅定遵守父母的信念與價值的 他主認同(Kroger,1990)。而在生涯抉擇歷程,也遵照著母親雙胞胎要「一樣」、

可以互相幫忙的安排,作相同的抉擇,而不考慮可能存在於彼此間的個別差異。

也由於從小到大就強化「彼此陪伴」「一起」的好處與重要,雙胞胎也在彼此陪 伴的過程中得到不少的好處。

以致於雙胞胎個體一旦面臨彼此分離,離開家、離開長期以來的「伴」,獨 自到陌生環境求學,引發較大的不適應與孤單。直到再找到另外的一個伴-異性 伴侶,再度尋回安然自在、有人一起扶持的滿足感。如同 Orr(1941)的個案分 析,發現雙胞胎在任何情境中不斷尋找另一個雙胞胎 (find a twin)的行為傾向。

異性伴侶就像是另一個雙胞胎,可以再度跟自己同進同出、讓自己依賴。因此,

在生涯規劃上,研究參與者也受到「一起作伴」的動力牽引,選擇繼續念研究所、

甚而轉換性質相同的工作。

(二)親密又競爭的雙胞胎關係

親密又競爭的雙胞胎因為受到來自父母「一樣好」,將兩人能力視為相當的 影響。因此,儘管成長歷程中覺察、發現自己與對方的能力、興趣有所不同,但 仍期許自己可以更加努力以達成相同的水準。也為了符合「一樣好」的期盼,放 棄可以發揮自我特色的技職升學管道,轉為一同選擇走上高中升大學的生涯抉 擇。

(7)

178

二、同中求異的歷程

(一)和諧緊密的雙胞胎關係

和諧緊密的雙胞胎由於彼此認同程度極高,因此,並沒有明顯追求自我獨特 性,從相同當中找尋差異並進一步影響生涯發展的動力。

(二)親密又競爭的雙胞胎關係

親密又競爭的雙胞胎,則因為其中一個在幼年時期即與父親發展較為深刻的 依附關係,而在想法、價值觀上認同父親。因此,其生涯探索與抉擇,在大學之 前均受到父親強力的影響,往父親所期待的生涯方向努力。而另一個雙胞胎,相 形之下未受到相等的重視跟期待,又因為雙胞胎競爭比較過程,不斷被提醒「自 己不夠好」「不如對方」的自我訊息,在青少年後期經驗到失落、不被認同的經 驗,促成她具有「同中求異」、走出雙胞胎陰影、發展獨特自我的動力,雖然內 心仍然隱藏著來自父母支持的渴望,但又不想落入服從父母又可能繼續被比較、

打壓的情境,矛盾之間,逐漸選擇摸索其它自己想要走的生涯道路。

從上所述,可以看得到青少年後期在生涯探索的過程中,來自父母的支持、

認同具有深刻的影響。Marcia(1966,1980)亦認為,家庭與親子關係是影響個 體是否達成自我認同統合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期待與價值觀也是妨礙子女形成自 我認同的主要來源。而自我認同的形成需要來自家庭直接或間接的鼓勵,支持個 體分辨自己與父母之間目標、期望上的差異。因此,父母親是否支持、鼓勵子女 在此階段能夠盡情自在地進行探索,而非用自身的價值強加在子女身上,則為關 鍵。

此外,研究者推論,而雙胞胎在追求自我、生涯發展歷程,可能因為與雙胞胎的 關係形態、互相認同依賴的程度不同,而會經歷「一樣」-被吞噬、埋沒的恐懼,

或者「不一樣」-不夠安全、不夠安穩的害怕。究其源頭,都與重要他人、雙胞 胎自身是否將雙胞胎、彼此視為兩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對待有關。而非將兩人相互 比較、或視同兩人一組一樣發展,陷入雙胞胎生涯發展被綁縛在一起的困境。

將此歷程與動力圖示如下。

主體我

連體我

主體我

連體我

來回擺盪 之歷程

圖 5-1 雙胞胎生涯自我認同及生涯發展動力圖

(8)

第三節 雙胞胎生涯自我認同在離合當中的辯證

雙胞胎個體生涯自我認同在不斷地與雙胞胎「離」「合」的過程,來來回回,

從關係中演化生成。研究者將故事文本與研究歷程中所看到的影響雙胞胎互動中

「離」「合」狀態整合如下。

壹、雙胞胎互動中「合」的狀態 一、孕育在子宮內的「合」

兩人生命共同孕育的美妙。一種打從娘胎就在一起的孕育成長的認同 感,加深雙胞胎彼此心理上、內在世界的契合。

二、前世今生、緣份觀的「合」

長輩對於雙胞胎的普遍說法,認為一定是兩人前輩子感情太好,所以才 相約一同轉世來今世,彼此牽繫著難以言喻的緣分。如同子昀母親提到,兩 人因為感情很好所以今世作雙胞胎、「前世今生」的說法。品恩的母親告訴 品恩:「一定是你很想要跟品婕投胎轉世,所以答應要照顧她賺錢給她花。」

這種前世今生美好動人的隱喻,彷彿雙胞胎彼此的連結是一種冥冥中的牽 引。而這樣老一輩對於雙胞胎生成的詮釋故事,隱隱中具有重述故事的力 量,影響著子昀格外珍惜自己與雙胞胎妹妹之間的緣分。強化著品恩,對於 照顧品婕,視為一種很甘願、理所當然的事情。

三、一起成長、自然互動歷程的「合」

從小雙胞胎一起作伴、玩耍、相互取悅,一起擁有許多的樂趣與回憶。

永遠不怕沒有玩伴,有說不完的話,數不清的生活樂趣。無形中也養成她做 什麼,我就做什麼的一種跟隨、模仿,認同。習慣了「一樣」,習慣「一起」

的模式。

四、彼此「相像」的「合」

原本遺傳上的相同,而在外貌、特質、性格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彼 此也在習慣、習性、想法、價值觀上彼此認同。

五、家庭教育形塑的「合」

(一)衝突的因應:

品婕與品恩衝突,母親主動消弭衝突,避免搶奪。「你們 只有彼此,

兩個姊妹而已,沒得挑,所以要最好」

(二)將雙胞胎視為「相同」「一樣」

安排相同的活動、做相同的打扮,分享同一間房間、共享相同的東西。

以及同班的安排。

(9)

180

(三)彼此要照顧友愛的教養: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人犯錯,兩人受打。 加深彼此感情的交織,

我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四)雙胞胎要「一樣好」「一樣的發展」的期待:

最好走一樣的,彼此有照應。一樣好,所以一起唸高中、讀大學。

六、依附性情感需求、內在安全的「合」

雙胞胎彼此我須要你、你需要我,我愛你,你也愛我,我對你好,你也 對我好。無話不談,可以沒有界限,想講什麼就講什麼的放心安然,不須要 組織,就可以被懂、被了解。非常有默契,講上一句話就知道下一句就接什 麼。不用講話就很安心,就知道她的心思,知道她的情緒,知道她的顧慮。

不開心、挫折,就可以找到對方接受無條件式的支持與撫慰。成為一個避風 的港灣,療癒自外在世界面臨的不順利。

或者年幼時將對方視為「過渡性客體」,成為往外探索世界時的減少分 離焦慮、撫慰自我的重要對象。在研究參與者的文本中,提到了因為「分」

而引發不能「合」的焦慮、孤單、思念、陌生,品婕少了一個壯膽的伴,而 顯得一個人更加安靜退縮。子翎小學分班好像自己不完整、無法發揮原本功 能的感受。

貳、雙胞胎互動中「離」的狀態 一、關係中的變化

(一)從衝突事件中清晰彼此的界限:

從衝突中產生你跟我「不同」的區辨,或者明白對方的主見、界限的維 持。例如:子昀與子翎因為聯考壓力爆發之衝突,從衝突中理解到各自 的心情與處境。

(二)親密關係的建立:

私密的親密關係的建立,也浮現「離」的議題,出現爭奪彼此心目 中的地位,誰比較重要,忌妒、計較,考驗著「我跟你最好」「我們是 一體」,從失落、憤怒中意識到彼此的「分離」

二、物理空間的分離

係指求學歷程分開的安排與生活空間的分開。分班、分開在不同的環境 當中,彼此擁有不同的生活圈,從他人的回饋當中得到「不同」的回饋,形 塑自我的意像。也自己獨立去試探生活環境,學習獨自的人際互動,從試探 當中逐漸形塑自我認同。好像是兩株幼苗植栽在不同的環境,擁有各自的一

(10)

片天、各自的發展。

三、心理空間的分離

係指社會心理發展中青少年時期進入思索自我、探學自我歷程以整合自 我認同的「離」。而原本分得比較開的雙胞胎,這部分思考得似乎比較多。

子昀與子翎都曾經有過類似的探詢,自己要做什麼?自己想要成為甚麼樣的 人?擁有什麼樣的能力、興趣與價值?子翎又有來自「做不一樣」事情的動 力,藉此發展自我獨特的認同。

四、成雙的分辨

(一)自我內發的分辨歷程:

自己所觀察到自我與雙胞胎手足之差異。根據社會比較的觀點,在 回答我是誰,這一個問題,免不了須要一些對照、比較。而雙胞胎手足 便是一個最容易被別人以及自己拿來比較的指標,加上從小可能被當作 是一組、一對。自己也認為自己是一組,一對。因此,自己跟對方比、

加以分辨,亦是自然而發的歷程。比方說,品婕從小就覺得品恩比較漂 亮。子昀要自己比較瘦、比較苗條。因為自小跟雙胞胎妹妹身材的比較 中,自我形象就是如此。子昀自認為數學比較好、子翎自認為國文比較 在行。

(二)來自他人為了區分的辨別或比較:

來自周遭人試圖將雙胞胎加以區分的辨別,逐漸形塑出不同的自我 認識甚而形成一種標籤化。例如:子昀就是比較乖、比較好;子翎就是 比較不乖,此種明顯的自我標記。而品恩比較大膽,品婕比較膽怯;品 恩比較強悍,品婕比較順從;品恩比較有主見,品婕比較依賴。區分與 比較所帶來的效應,又因為品婕的母親兩個都非常疼愛,所以彼此內心 仍處在安穩的狀態。因此,接納彼此的差異,沒有太大的價值判斷。相 對的,當兩者的比較加入了價值判斷,便形成兩股動力,「超越」「要 更好」「追求完美」的動力。以及「無助」「挫敗」「退卻」「逃避」

的動力。(flight or fight)

(11)

182

綜上所論,研究者將促發、形塑雙胞胎互動關係間的「離」與「合」狀態整 理列表如下。

表 5-1 雙胞胎互動中的「合」-「離」狀態

孕育在子宮內的「合」 成雙的分辨:自我內發之辨別

前世今生、緣份觀的「合」 成雙的分辨:他人之區分、比較

一起成長、自然互動歷程的「合」 關係中的變化:關係衝突而釐清自我與對 方之界限

彼此「相像」的「合」 關係中的變化:各自親密關係之建立

家庭教育形塑的「合」 物理空間分離:求學歷程、空間的分離

依附性情感需求內在安全的「合」 心理空間分離:獨立自主之追求

(12)

第四節 研究者的反思

「先前理解是使我們理解事物成為可能的基本條件,但是在理解的過程中,我們 常在重構歷史,先前理解也隨之轉變,這指出了詮釋循環的意義,我們似乎想遠 離過去,但是唯有藉著歷史與傳統,我們的理解才能轉化、向前,詮釋循環告訴 我們,過去雖然不是使我們無法動彈的緊身衣,但是也沒有真正的全新的開始。」

(畢恆達,民 85)

論文進行到現在,歷時漫長,從一開始我帶著自己以為已經清晰的自身經 驗、相關文獻的知識以及長久諮商心理訓練得自西方心理學的文化觀點隱含著一 個人「應該」如何才能蛻變、發展成一個健康、獨立自主的個體之先前理解,與 我的研究參與者走上「共構」其關於雙胞胎以及自我的生命故事。過程當中,出 現了我所沒有想到過的變化與困境,原以為,就只是邀請研究參與者說自己的故 事而已,和我在諮商室傾聽個案的故事的經驗應該相去不遠。

然而,真正地進入到生命共構的過程,真正地深入到研究參與者關於她、她 們雙胞胎成長歷程豐富的敘述以及充滿著情緒起伏的故事情節當中,常常,我自 己的感受、故事也因為她們的情緒、她們故事情結的牽引而現身,現身在和研究 參與者對話的當下,現身在撰寫訪談札記當中,現身在謄寫、閱讀逐字稿的過程,

現身與資料、文本的理解閱讀的對話當中,自己的雙胞胎經驗就像個魅影一般,

時而如影隨形、歷歷在目,時而又在隱晦不明處低吟。因此,我不得不正視關於 自己亦身在其中、真實流動的生命體驗。整個研究的歷程,像是我帶著我自己「局 內人」的經驗,不斷地與研究參與者、故事文本、文獻不斷互動、對話、互為主 體之歷程。在對話的歷程中,一步步地釐清、區分哪些是屬於我自身的經驗,哪 些又是屬於研究參與者的故事,哪些是論文中值得呈現的面向。對自己有更清楚 的認識後,也才更能在研究者的位置與自身位置間穿梭、游刃有餘。

一、研究歷程的反思

「身為一個敘說研究者,我們在這個空間並不孤單,這個空間將我們及那些我們 與之工作的人擁入其中,當我們在現場中工作,從現場移轉到現場筆記,或從現 場筆記進展至研究筆記,都可以看出,敘說探究是一個關聯的探究。」

(Connelly,2003)

不斷在文本、文獻、自身經驗來回對話的歷程

回想自己在訪談、訪談的過程,以及之後逐字稿的轉錄,一路上都會有碰觸 到我自己經驗的機會,心情也隨著碰觸到的部分、議題起伏著,有興奮、有好奇、

(13)

184

有訝異、有同情、有感動。當發現到每個雙胞胎的生命故事是如此獨特、每一段 雙胞胎關係是如此不同,我充滿著驚喜的,但也好奇、訝異身在不同的教養形式、

不同情境脈絡下,所呈現的認同故事都有著不同的風貌。

如此不斷地與自我經驗碰觸迴盪的歷程當中,也讓我返身去探究,那些緊 緊欔住我內心深處的那些陰影、那些埋在心裡,不輕易、不容易告訴別人、壓迫 的心情和感受,是從何而來呢?有時候我就跳開「研究者的立場」,回到我自身,

嘗試著用心理學、用諮商心理所學到的知識來回答「我」這個問題,片片段段,

一下子告訴自己,用現實治療的觀點,不要想這麼多,行動就是了。一下子,要 自己回到身體的知覺,放空去覺察,放掉腦袋,回到呼吸。一下子,又懷疑起自 己潛意識的作用。

能夠不分析嗎?能夠不涉入嗎?在這個歷程當中,我不斷地回到自己的身 上,進行自我考究、自問自答的過程,往往進入到我自己內心深處,迷惘的一座 森林,因而感覺到心力耗竭,不知流過多少的眼淚。做這個論文真的頗辛苦的,

好像在對自己開刀一樣,挑戰自己很內在的東西,或許,只是想要去一探究竟,

但是,就是如此抗拒。很多時候,或許早已經淡化的模式,因為做這個題目,就 勾起了許許多多的記憶,對我有意義的東西,但不代表我現在有足夠的能量、勇 氣去面對吧,很怕把自己看穿了,是一場空,而落入過去自己只剩下一半時的無 助和茫然,被一種很巨大的空洞襲捲淹沒。

知後同意顧及研究倫理

我好像是個不願面對現實的孩子,常常用很多的藉口讓自己不要去碰論文。

除了抗拒真實地逼近自己,也抗拒去面臨雙胞胎中的關係。從一開始,訪談邀請 的設計上,是該訪談一位雙胞胎還是一對雙胞胎,要單還是要雙的這個問題,也 讓我猶豫好久。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跟我的雙胞胎親密的關係裡頭其實隱藏 著許多「不敢」「害怕」「迴避」衝突的感受,所以我很猶豫,一旦是雙胞胎「一 起」接受訪談,一些沉寂在關係裡頭的議題可能會再度地浮現出來,而在彼此的 關係引發或多或少的影響。後來與指導教授討論,關於這部分的擔心可以在邀請 研究參與者的當下提出來,經過知後同意,研究參與者可以抉擇自己要在訪談過 程當中涉入多少,我才覺得稍微安心。

面對抗拒,與我的雙胞胎對話~更釐清研究方向

然而,一旦順利地訪談了兩對雙胞胎,我又開始自己困在如何去理解呈現的 角度當中。是要以「個體-我」的位置發聲,還是以「整體-我們」的位置去詮釋。

自己在那邊摸索揣摩一陣子、覺得心煩意亂,經過指導教授的討論,我決定鼓起

(14)

勇氣邀請我的雙胞胎妹妹,一同分享她的觀點、分享她的故事。很感謝,她很慷 慨地答應了。這樣的說法很奇怪,好像她是外人、我跟她不熟一樣。其實我跟她 可以說是「熟到不能再熟」「好到不能再好」的生命共同體,為了我的論文,她 理應就是會跳下來幫我、救我。

可是,我們雖然會 process 彼此之間的關係、立場、觀點,但多是在彼此有 衝突、意見不合,最後兩個人淚眼矇矓互相訴說自己的原委時,才會有那樣,這 麼如實坦白地表述自己的機會。

我問我自己準備好去傾聽,跟我一同歷經這麼多成長事件,我感覺我們應該 是差不多,但是又隱約不同,屬於她自己的獨特觀點嗎?我準備好去接納她跟我 有不同、甚至對我具有對立衝突的感受嗎?這是讓我比較難以面對的部分吧!要 面對一些未解的情緒,一些多少明白,但是不太想要挑起的議題?

訪談前一天,我緊張到睡不著覺,因為我想見當她再回顧一些生命經驗的同 時,我可能是那個讓她很不舒服、感覺到有威脅的對手,有一些害怕跟猶豫…害 怕什麼呢?好像原本達到某一種平衡的關係,可能會再度翻滾、再被檢視、再被 看見,然後我不知道該怎麼承接她的一些情緒。一些因為我,或者因為我跟她就 是「同時在一起」的事情、處境而帶來的無奈、競爭、無名火、無名的抗議、忌 妒、失落。一種想要脫離但又割捨不下的心情。想要「一樣」,是一種安全感,

一種確定,不孤單。就這樣我做了一個夢…

夢境一

一行人不知要去哪裡。我和先生、我妹與媽媽要回去,一路人好多,我和先 生走在前面,我妹被人衝散。我在前面要經過一座橋,橋快被沖散了、柏油路面 掀起來,不堪一擊。結果我妹還在橋的另一邊,又連絡不到人。媽媽決定回去找 她,可是,我不放心、有些生氣,生氣她不走快一點,媽媽回頭走,我只好跟著 回去…

夢醒後,我的生氣是很強烈的。醒來記錄下我的夢境以及我的聯想:地面掀 起來似乎是已經趨近平穩或者一直很穩固的一種心理現象,要重新被挖開或面臨 崩解。當天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展開了與我妹之間的訪談與相會,那一天晚上,

我又作了一個夢….

夢境二

我們搬家,沒有跟我商量她就換去新的房間。我從外地回來,她才告訴我這 個決定,我很生氣,覺得她先斬後奏、先下手為強,只剩下一個會鬧鬼的房間,

她居然都沒有跟我商量就自己搬走了。我想要繼續跟她住在一起,她卻說,不行,

(15)

186

因為太擠了,她想要自己一個人一間。我很憤怒,因為原本屬於我跟她的房間不 再,只剩下我那個可怕的房間。我妹的態度很堅決,我覺得失落被拋棄又很生氣,

她不再跟我一起分享了。

我的聯想…

這是一個關於分離-獨立的夢,因為整理我妹的訪談摘要,她提到了現在各 自有一片天,想到了她的獨立和積極,我覺得有些落寞,或者是說我們兩個,勢 必會面臨到各自要獨立的局面或欲求,夢裡面我對於她的離開感到措手不及和憤 怒,想要「分享」、想要依然「在一起」,或者至少她所做的分開的決定,我希望 是我也可以一同參與的過程。可是沒有,她搬走了,我只能獨自、孤零零的,被 拋下,彷彿沒有選擇。

那一次的對話,讓我們兩個因為彼此的坦誠感動地抱在一起哭,也更肯定,

雙胞胎即使是雙胞胎,仍具有尋求自我的需求,在雙胞胎共同成長歷程中,有「我 們」合在一起的融洽美好,但也存在著「主體我」想要冒出頭來、從雙胞胎影子 中追尋自我的渴望。

再回到四位研究參與者以及我自身的經驗來思索雙胞胎之間的分與合,究竟 雙胞胎主體我的認同發展是否有完全獨立於連體我的時候?分享我的一個夢境 作為補充。

有一陣子,我妹擔任世界運動會志工而得以出國至德國參訪,又即將結婚,

因此,大家關注的焦點擺在她身上,洋溢著喜悅,這都讓我有些羨慕,相對而言,

好像我變成一個灰撲撲的玩偶,變得沒有自信沒有光彩,心中除了懷抱著對她的 欣賞與祝福,但同時又存在著「她有我沒有」,她擁有大家的關注,相對地我好 像不被重視的焦慮跟失落。在她出國期間,我雖然多出了屬於自己的空間,然而,

卻要面對就是接踵而至孤單的議題,感覺自己好像是失去依靠、失去動力的軟體 動物,一切要等待別人來安排、發落。然後,我那內在的依賴,轉而投注在我媽 媽身上,開始渴望她不要出門,能夠陪伴我,給我一個有人在的依靠。在這樣的 脈絡下,我做了一個關於生涯自我認同的夢境。

夢境三

一場類似選美的大會,小瑜被選上最佳人緣獎,站在台上接受大批人群、記 者的表揚與掌聲,而我,一個人安靜地獨自在台下吃著會場提供的 buffe,雖然 心中明白那不見得是我要的,但仍難掩些許落寞的心情。這時,有一個其貌不揚 的男孩,走到我面前跟我打招呼,我並不認得他。但是,他卻說我的笑容帶給他 安慰,一種美好與善良的感覺,因為在幾年前他曾經是我輔導過的學生,我曾經

(16)

陪他走過一段路。經過這樣的一段對話,我的心被一股暖暖的、恬靜平和的感受 所包圍,我再度恢復了內在的平靜。」

我的聯想…

那一陣子愷瑜去德國,引發我的焦慮與忌妒,以及一種失落。我的夢境告訴 我,甚麼才是我可以安身立命之處:在青少年桀傲不馴外表下看見與理解其渴望 被了解的心情,陪伴青少年的生命走上一段。雖沒有光鮮的舞台、眾人掌聲的肯 定,然而,還是會有人看見我,我的善良、我的助人特質,不是大眾的,而是小 眾的,從這樣的夢境當中,我得到了一種安慰、內在的安穩。

從夢境中,我領會到雙胞胎不見得要一樣,小瑜所選擇的生涯途徑與目標,

也不見得是我想要追尋的,這樣的覺察,帶給我內在的安穩。從以往甚麼都要一 樣、競爭的動力當中,我尋得了放下比較後,另外一番得以安身立命的方向,從 自身在輔導工作默默地耕耘的天地裡,看見了自我存在的價值與天命。逐漸地從 過往連體我的認同、牽引中,開始嘗試走向屬於主體我,自己抉擇、認同的軌跡。

二、研究者自身經驗的質變

到現在,論文即將終結、對話將暫時告一段落,我問我自己,先前我所帶著的「視 框」、我所配戴的那一副以心理學角度為出發的眼鏡,產生了甚麼樣的改變。對 我而言,最具深刻意義的是,我看到了我,與我的雙胞胎關係、以及我看我自己 的方式也產生了位移、質變…

放下比較與競爭、享受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新關係

如果要問我,身為雙胞胎是甚麼樣的感覺。我在還沒有上大學跟我妹分開的 前半段,如同前面曾經提過的,是既親密又競爭、各種情緒糾纏的狀態。然而,

奇怪的是,大體來說,日子是安定、快樂的。有雙胞胎的陪伴真是一件愉快的事 情,真的,真的!從來沒有品嘗過甚麼叫落單、甚麼叫孤獨的滋味。兩個人在一 起,可以創造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連簡單的相對看,挑一挑眉、擠眉弄眼,都 可以很有樂子。一個人唱歌不過癮,兩個人相邀一起合聲,立刻又創造出不一樣 優美、合諧的效果。

只是,也不知道是否是初始的依附關係不夠安全?我們兩個,只要一旦挑起 了「比較」,一種真實但又虛無縹緲,像蜘蛛絲般輕微但難以揮去的忌妒,羨慕,

便隱隱然地繚繞在我跟我妹共存的空間裡。小時候,會很明白地去跟媽媽抗議:

「為什麼親戚要認我跟我妹,就會說我是那個牙齒黑的?為什麼我就是雙胞胎裡 面眼睛比較小?」那我妹就去跟我媽抗議:「都是雙胞胎,為什麼我就長得比較

(17)

188

矮、比較胖?」即使,這樣的差距就只是,1-2 公分,0.5-1 公斤之間的落差。然 而,有了落差就不行!!就是「不公平」!

可是,長愈大,就愈說不出「不公平」的抗議話語,一切,要看情形。因為,

怕一抗議、一提起,就得面臨關係當中的緊張、衝突、不平衡。長愈大,也愈明 白,世間沒有真正的公平,如果真要比,還真是比不完。因為競爭比較,所以我 跟我妹從小到大就不需要爸媽督促功課。看到對方開始寫功課、讀書,不服輸的 自己就也開始跟進。但是有輸就有贏,輸贏之間也決定了我們對自己的信心,如 果輸了,就激勵自己要從自卑中再超越。如果贏了,看到妹妹懊喪的臉,內心又 是優越與不安夾雜。

一直困擾著我的競爭關係,經過說自己故事、聽妹妹的故事之歷程,我赫然 覺察到之所以這麼在乎學業,不只是單純的好勝心,背後還有一種強烈想要被單 獨看見、認可的渴望。因為從小到大,雙胞胎甚麼東西都是「公家」,甚麼都是

「一起」,我跟我妹在家幾乎是沒有自己的名字,我們被喚作「雙生仔」,家人、

親戚一呼喚,就是兩個人一起從房間蹦出來。學業成就,是我可以透過努力,爭 取到單獨被看見、認可的機會。

看到了內心最深的渴望,一切就突然變得更加明白。不想被混淆,也是因為 想要擁有完整的對待、完整的關愛。一種沒有人一起競爭、計較的全然放心。內 心深處隱藏著失愛的匱乏與恐懼。所以,鑄成我們關係中親密又競爭的矛盾,可 能源於早年一同競爭著母親的關愛之不安。

有了這一層對於自己與雙胞胎關係的覺察,覺察是改變的開始。我告訴自己 要學習用長大了、成人的眼光,撫慰自己內在的小孩,也撫慰、滋養我跟我妹的 關係。學習漸漸地放下內在的比較,學習接納自己的限制。慢慢地,我正享受跟 我妹妹,彼此支持,但不再那麼容易相互牽引、影響,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新關 係。

用建構觀點來看雙胞胎的比較議題

「在我的家族,我們每一個人的個別認同都是從一些容易記得的單純事情建 構而成…一旦你被界定之後,這些定義就會將你所有的行動都染上顏色、貼上標 籤。我們的標籤成為我們用來展露自己的一種方式,這個標籤代表著我們。」

(Minuchin,2000)

雙胞胎的比較議題如果嘗試用建構理論來看,人的認知是從兩兩比較的過程 中所建構出來的。那麼,雙胞胎是否也是注定了要被兩兩比較呢?因為關係緊 密,生活圈子相同,外貌相同、習性類似,所以很多時候就會被他人比較,或自

(18)

己和對方比較,比較出:妳這樣、我那樣,妳比較…我比較…..。我從整理訪談 資料的內容以及我自身的經驗來看。得出的一個體會是,不同,或許僅僅只是不 同。

但是,當有人告訴我「妳比較…..」的時候,當我發覺我和我妹「相比」,我

「比較…」、「她比較….」在那些個小小的些微的差距當中,我變成了衡量矩尺 的兩端。我在這一邊,而她站在了尺度的那一端。或許,實際上的差距並不大,

但是在語言世界裡邊,在「說出來」的同時,腦袋裡已形成了「我比較怎樣、他 比較怎樣」的認知形式,就已經選邊站了,產生了意識形態上的「大差距」。形 成了「是非」「對錯」「好壞」絕對性的分別。

此外,會帶來傷害、破壞,更是因為這樣的不同被賦予了有價差的評價。誰 比較「乖」、誰的脾氣「比較壞」、誰、、。從語言來看,當然那樣的「字眼」「陳 述」本身就挾帶了良窳對錯等意涵,並反映出一些文化的價值,小則為「家庭文 化」,大則為整個教育、社會共同形塑出來的文化。

所以,雙胞胎之間比較,有時候真是會成為一種誤會,一種刻板印象或對自 我的一種標籤。實質上或許差異原本就不大的兩個人,因為分辨、比較,而產生 了分歧性的差異。尤其加上評價性的語言,更可能帶來傷害自尊自信的不良結果。

我的生涯自我認同發展歷程

高中,就是我和我的雙胞胎一起追尋自我認同的歷程

一起探索、一起認識五路的朋友;瞞著父母做一些五四三的渾事 一鼓蓄勢待發、飛翔的英氣。

對未來充滿著夢想、期盼。

目標明確 衝破聯考!

家中的壓力是黑暗的一面,讓我更想要坦然接受「分」的時刻 離得更遠、走得更遠,脫離家庭粘膩衝突的關係

用正當的理由~讀書這一條政治正確路線 一起度過那個障礙,離家的障礙

於是,在離家的那一天,拎著一卡大皮箱

一卡大皮箱,裝載著對家的依戀、裝載著對未來的希望

一卡大皮箱,零零散散大大小小的物品,裝載著到外地奮鬥的不安與期盼與喜悅

到達了新生活的起點,不安、興奮、未知、期待…..我卻似乎失落了什麼 內心深處有著隱約的不安

(19)

190

從來都有著熟悉、不會拋下我死忠的夥伴陪在身旁,

我知道我不孤單、無須害怕。

但是,賸下一個人我開始顯得膽怯,猶疑、試探。

在陌生的國度裡搜索著、尋找著友善的人際訊息。

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邀請...都讓我開心,那是單打獨鬥的開始。

我才知道當初的自信滿滿,是因為有小瑜一起 當初的英氣煥發,是因為有伴

但是,一卡大皮箱,裝進再多令我心安帶著熟悉氣息的物品 都比不上小瑜帶給我內心的安定

一卡大皮箱裝不進的是我的雙胞胎妹妹 一卡大皮箱有屬於它的極限

原來追求獨立,難是難在跟雙胞胎的分離

我跟她形成緊密的關係,自轉、他轉,轉離家庭的軌道 一起享受新世界的冒險,一同跟母親、跟原生家庭分離

但是從沒有過跟雙胞胎分離的經驗

失去了兩人一起的「加分」效果,失去了「內在的安定」

亦失去了雙胞胎在一起的活力、光彩與無往不利 我才知道,原來,一個人是這麼地難。

物理空間的分離帶來的是分離焦慮,一個人不行的懷疑

然而其實在成長的歷程當中,從自小在一起的生活形塑裡,

雙胞胎裡頭,還是存在著「我」的意識 對於我與她之間的一種分辨

感情很好,但是不代表同一個人

有一起喜歡、不喜歡的東西 只因為都在一起,

所以凡事都得經過協商的歷程

差別是 會察言觀色,知道對方情緒的變化與轉折

敏覺兩人步調的平衡 以對方的事情當作是自己的一樣去操心

在心靈的深處,我們還是「合」的,在情緒的領域中,我們還是「同在」的。

沒有明顯的情感的界限,模糊的…流動的……

大學之後,我跟小瑜的分野就愈益明顯,她擁有她的價值觀、生活型態。我 也擁有我自己的價值觀、生活型態,當然,基本的調性還是雷同的。都是,奮鬥 努力的女生,喜歡領導、對一些事務容易有所懷疑不滿。友善的、助人的,熱情

(20)

的、分享的。

比較我自己的雙胞胎經驗,跟一般的手足競爭不同之處,在於「相像」以及

「同樣」的發展階段,因為相像,而有一種「她做得到同樣也做得到」的認知,

我們是雙胞胎,所以我也「應該可以」的認定。所以,一般手足大概比較容易產 生「每個人都不同」擁有各自特質的想法。然而,對於我自身而言,會以為兩人 其實應該差不多、應該對等的一種想法。如果不同,就會覺得為什麼是我「不公 平」的感受(老天爺怎麼這樣不公平),或者想要去追溯「不同」的原因,想要 透過更努力來達成「一樣」、甚至超越的境界。有時候陷入一種吹毛求疵的境地。

因為處在「同樣」的發展階段,時間、條件一致,所以會有一種「如影隨形」都 被比較的負擔。太好比了!!什麼都一樣,所以就變成「個人歸因」成功失敗,

歸諸於「個人」是否足夠努力、是否用功,是否有決心。而不是歸因於外在的。

於是,我的生涯自我認同發展歷程,在兩種趨力「離」與「合」之間的來來 回回,想要獨特,但又有些不安,不想要離太遠。看到她的突出的表現跟發展,

我也會有隱約的不安,是一種,沒有辦法跟她一樣好的不安。要她等等我的一種 動力,我自己的路在哪裡的一種茫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啟發生命潛能 陶養生活知能 促進生涯發展

啟發生命潛能 陶養生活知能 促進生涯發展

啟發生命潛能 陶養生活知能 促進生涯發展

有鑑於青年朋友在生涯發展的過程中,會面臨不同階段如求學、就業等抉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  透過與教育局及⼤大專院校顧問合作,共同發展、試⾏行及驗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