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Copied!
4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國民小學

生活課程

中 華 民 國 一 ○ 七 年 四 月

(2)
(3)

目次

壹、基本理念 ... 1

貳、課程目標 ... 2

參、時間分配 ... 2

肆、核心素養 ... 2

伍、學習重點 ... 4

一、學習表現 ... 5

二、學習內容 ... 9

陸、實施要點 ... 10

一、課程發展 ... 10

二、教材編選 ... 10

三、教學實施 ... 11

四、教學資源 ... 11

五、學習評量 ... 11

柒、附錄 ... 13

附錄一:生活課程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 13

附錄二: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 ... 16

附錄三:生活課程主題教學設計之內容參考素材 ... 35

(4)

壹、基本理念

兒童從生活中開展學習,在生活中遊戲、探索,在生活中觀察、體驗,認識世界的樣 子;兒童在生活中與人互動,學習社會規約,在成人的照顧引領下,身心順利發展。生活 課程以兒童為學習的主體,不以學科知識系統分割兒童的生活經驗;生活課程啟發兒童積 極正向的情感和態度,奠定未來學習的基礎。

生活課程以兒童為學習的主體,課程的發展與設計從兒童的特性出發,在以「自然科 學」、「社會」、「藝術」與「綜合活動」為主要範疇的統整課程中,培養學童生活課程核心 素養以及拓展學童對人、事、物的多面向意義。生活課程教師在學童學習時扮演引導者與 促進者的角色,從觀察學童、創造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相長中,成為一個不斷自我學習、充 滿喜悅的教學專業者。

一、生活課程從兒童的特性出發

兒童天生好奇,喜愛探索,從探索過程中獲得樂趣、遭逢問題並解決問題。最自然的 學習從自發的活動開始,在學童想要學習、願意學習的氛圍中,透過教師的引領,繼續滋 長其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的傾向與能力。第一學習階段學童的特性:

(一)在生活中探索與學習。

(二)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三)從體驗、探索以及探究過程中獲得樂趣、遭逢問題並解決問題。

(四)從與社會、自然環境以及他人的互動中學習,並自我省思。

(五)在生活中調適與發展自己的能力。

二、課程屬性

生活課程是超越學科的統整課程,以「生活」為核心,一方面銜接幼兒園的統整學習,

幫助學童適應國小較具結構性的學業學習生活;二方面以主題探究拓展學童的視野,並深 化其對生活中人、事、物的意義;三方面也為第二學習階段的領域學習做好準備。生活課 程以生活課程核心素養與學習表現,啟發及培養學童第二學習階段「自然科學」、「社會」、

「藝術」與「綜合活動」所應具備之學習方法與思考能力,也以學童在生活中經常接觸的 素材當作學習內容,連結並奠基四個領域第二學習階段的學習。生活課程的課程設計以主 題統整教學為模式,讓學童從生活學習中,建構與發展相關的知識和能力,以培養涵蓋真、

善、美元素的生活課程核心素養。生活課程是:

(一)幫助學童拓展視野與能力的課程。

(二)奠定學童過真、善、美生活的課程。

(三)為繼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的課程。

三、教師圖像

生活課程教師以學童為學習的主體,在生活的情境中,開啟學童對周遭人、事、物的

(5)

好奇,引發其學習的興趣與動機,時時感動孩子的心,讓他們發現周遭人、事、物的美好,

進而喜愛學習。因此,生活課程的教師是:

(一)以學童學習為本,規劃與實踐課程。

(二)能發展具創意的主題統整教學活動。

(三)關注學童學習與發展的歷程,能等待與陪伴學童的成長。

(四)帶領學童發現與探究問題,並維持其好奇與探索的喜悅。

(五)協助學童克服學習的困境,嘗試以建設性的方法解決問題。

(六)讓學童感受成功的經驗,進而提升想法與自信。

(七)勇於創新教學,感受學生學習的喜悅。

(八)快樂且充滿能量,能與他人合作且共同成長。

貳、課程目標

生活課程設置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童經由生活中的體驗與探索、理解與欣賞、溝通與合 作、表現與實踐等學習歷程,提升其對周遭人、事、物與環境的覺知及互動能力,增進其 適應生活及改善生活的態度、知能及實踐的能力。課程目標如下:

一、探索生活中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增進探究事理的能力,獲得學習的樂趣,

展現自信。

二、發現並嘗試解決問題,透過各種媒介與表徵符號表達感受與想法,於生活中應用所學 並身體力行。

三、覺察生活中文化、藝術及自然現象的豐富性,尊重與欣賞其歧異,建構重要概念,發 展生活技能與方法。

四、體認生活規範建立的意義,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與人互動及合作,建立起良好生活 習慣,並能關懷環境與尊重生命。

五、省思生活中人、事、物互動現象對自己的意義,發現生活之美並應用於生活。

參、時間分配

生活課程每週 6 節課,於第一學習階段(國民小學一、二年級)實施。

肆、核心素養

下表係依循《總綱》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結合生活課程之基本理念與課 程目標後,在生活課程內的具體展現。

(6)

總綱 核心 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生活課程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國民小學教育(E)

第一學習階段

A 自 主 行 動

A1 身心素質

與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 合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 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 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 斷自我精進,追求至善。

生活-E-A1

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 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 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 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 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A2 系統思考

與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思辨分析、推理批 判的系統思考與後設思考素養,

並能行動與反思,以有效處理及 解決生活、生命問題。

生活-E-A2

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 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A3 規劃執行

與 創新應變

具備規劃及執行計畫的能力,並 試探與發展多元專業知能、充實 生活經驗,發揮創新精神,以因應 社會變遷、增進個人的彈性適應 力。

生活-E-A3

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 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 享及實踐。

B 溝 通 互 動

B1 符號運用

與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 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 表達、溝通及互動,並能了解與同 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 上。

生活-E-B1

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 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 他人想法。

B2 科技資訊

與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 之能力,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識 讀的素養,俾能分析、思辨、批判 人與科技、資訊及媒體之關係。

生活-E-B2

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

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 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B3 藝術涵養

與 美感素養

具備藝術感知、創作與鑑賞能力,

體會藝術文化之美,透過生活美 學的省思,豐富美感體驗,培養對 美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 分享的態度與能力。

生活-E-B3

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 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 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 美的敏覺。

C 社 會 參 與

C1 道德實踐

與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的素養,從個人小 我到社會公民,循序漸進,養成社 會責任感及公民意識,主動關注 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

生活-E-C1

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 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意義,學習尊重 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 生活中實踐,同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 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 他人合作的情況下,為改善事情而努 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C2 人際關係

與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際情懷及與他人建 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並發展與人 溝通協調、包容異己、社會參與及 服務等團隊合作的素養。

生活-E-C2

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 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 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

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7)

總綱 核心 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生活課程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國民小學教育(E)

第一學習階段

C3 多元文化

與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 重與欣賞多元文化,積極關心全 球議題及國際情勢,且能順應時 代脈動與社會需要,發展國際理 解、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 的胸懷。

生活-E-C3

欣賞周遭不同族群與文化內涵的異 同,體驗與覺察生活中全球關連的現 象。

伍、學習重點

生活課程注重學童核心素養的發展,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核心 理念「自發、互動、共好」及三大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為基 礎,生活課程的學習重點以七個主題軸為架構,以陶養兒童的核心素養。七個主題軸的內 涵如下:

一、悅納自己: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學習照 顧與保護自己的方法。

二、探究事理: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

三、樂於學習:對生活事物充滿好奇與喜好探究之心,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 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四、表達想法與創新實踐: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進行創作、分享及實 踐。

五、美的感知與欣賞:感受生活中人、事、物的美,欣賞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體會生活 的美好。

六、表現合宜的行為與態度: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省思自己所應扮演的角色,

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意義,並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

七、與人合作:能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本課程之學習重點係從七個主題軸的內涵出發,建構出學童應發展之「學習表現」及

「學習內容」。「生活課程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詳參附錄一)在於讓學習 重點與核心素養能夠相互呼應;教師透過學習重點的掌握,落實學童核心素養之養成,以 增進課程發展的嚴謹度。

「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詳參附錄二),協助教師將各項議題與生活課程的學 習重點做適當結合,可豐富學童生活課程的學習,促進核心素養的涵育。

(8)

一、學習表現

在生活課程中,「學習表現」是學童在特定生活情境中透過行動發展而來的表現;「學 習表現說明」則為教師於主題教學中能掌握或觀察到的學童學習表現項目,教師需依據

「學習表現」並掌握「學習表現說明」,進行課程教學及學習評量。

學習表現的編碼方式,第 1 碼為「主題軸」;第 2 碼為「學習階段別」,以 I 代表第 一學習階段;第 3 碼為「學習表現」流水號,以數字表示。

主題軸 學習表現 學習表現說明

1.悅納自己

透過自己與外界的 連結,產生自我感知 並能對自己有正向 的看法,學習照顧與 保護自己的方法。

1-I-1 探索並分享 對自己及相 關人、事、物 的感受與想 法。

1. 探索並分享自己的外在特徵和興趣喜好。

2. 探索並分享自己的成長會受到家庭、學校及 社區文化的影響。

3. 探索並分享自己的生活會受到自然與社會環 境變遷的影響。

1-I-2 覺察每個人 均有其獨特 性與長處,

進而欣賞自 己的優點、

喜歡自己。

1. 透過班級、學校、家庭、社區等活動,發現每 個人因性別、族群、宗教、文化等有所異同,

並具有獨特性。

2.覺察自己與他人各具特色與長處,進而欣賞自 己的獨特與優點。

3.從參與各類的活動中,探索並適度發揮自己的 長處。

1-I-3 省思自我成 長的歷程,

體會其意義 並知道自己 進步的情形 與努力的方 向。

1. 透過對自己成長現象的觀察、比較及省思,覺 察與分享自己各方面的變化與進步,體會生 命的成長。

2. 對於自己做得不夠好的事,願意向師長或同 儕學習,努力嘗試自己完成。

3. 覺察自己對於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有影響力。

1-I-4 珍視自己並 學習照顧自 己的方法,

且能適切、

安 全 的 行 動。

1. 透過對人或其他生物成長的探究,體會生命 的價值並珍惜生命。

2. 覺知環境及其變化所造成的危險,運用合適 的應變方法保護自己。

3. 覺察生活中的變動,對自己可能造成的影響,

並學習適應的方法。

4. 在工作與遊戲中,覺察環境問題或操作器物 時可能產生的危險,並學習保護自己的方法。

2.探究事理

藉由各種媒介,探索 人、事、物的特性與 關係;學習各種探究 人、事、物的方法並 理解探究後所獲得 的道理。

2-I-1 以感官和知 覺探索生活 中的人、事、

物,覺察事 物及環境的 特性。

1. 運用感官觀察、辨認物體或生物的特徵,以及 住家、校園、學校附近(社區、部落)等環境 特色。

2. 接觸並辨別生活中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 術作品的特性,建立初步的素材探索經驗。

3. 比較人、事、物的特徵,辨識及表達其異同之 處。

4. 依照事物、生物及環境的特徵或屬性進行歸 類。

(9)

主題軸 學習表現 學習表現說明 2-I-2 觀察生活中

人、事、物的 變化,覺知 變化的可能 因素。

1. 透過觀察與操作,探討人、事、物變化的現象。

2. 從一個變動的事件或狀態,覺知人、事、物會 受時間、空間、外力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變 化。

3. 透過現象的觀察和記錄,知道生命成長的歷 程與事物的變化。

2-I-3 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

物,並體會 彼此之間會 相互影響。

1. 觀察生物現象,覺察生物的生存會相互影響。

2. 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彼此之間是有 關連性的。

3. 覺察生活周遭人、事、物間會形成相互影響的 關係。

2-I-4 在發現及解 決問題的歷 程中,學習 探索與探究 人、事、物的 方法。

1. 從探索活動中體會感官和知覺對認識人、事、

物的重要性。

2. 學習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的方式。

3. 從了解問題中思考可能的原因,以提出解決 的方法並採取行動。

2-I-5 運用各種探 究事物的方 法及技能,

對訊息做適 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 做的習慣。

1. 動手試驗或實踐,將習得的探究方法及技能,

運用於生活與學習。

2. 蒐集訊息、整理訊息,並對事物做出預測或判 斷。

2-I-6 透過探索與 探究人、事、

物的歷程,

了解其中的 道理。

1. 透過生活中人、事、物之特性、關係、變化、

成長歷程等的探究,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概念。

3.樂於學習

對生活事物充滿好 奇與喜好探究之心,

體會與感受學習的 樂趣,並能主動發現 問題及解決問題,持 續學習。

3-I-1 願意參與各 種 學 習 活 動,表現好 奇與求知探 究之心。

1. 認真參與學習活動、工作及遊戲,展現積極投 入的行為。

2. 對生活周遭的環境和事物展現好奇心,並喜 歡提出看法和問題。

3-I-2 體認探究事 理有各種方 法,並且樂 於應用。

1. 覺察自己對事物的想法和做法,可以幫助自 己或他人解決問題,進而樂於思考與行動。

3-I-3 體會學習的 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 習 新 的 事 物。

1. 樂於嘗試新玩法或找出新發現,並覺察自己 的想法與做法有時也很管用。

2. 體會完成工作或解決問題的樂趣,願意面對 挑戰,並持續學習。

4.表達想法與

4-I-1 利用各種生 活的媒介與

1. 嘗試運用生活中的各種素材,進行遊戲與活 動,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10)

主題軸 學習表現 學習表現說明

創新實踐

使用不同的表徵符 號表達自己的想法,

並進行創作、分享及 實踐。

素材進行表 現與創作,

喚起豐富的 想像力。

2. 從事藝術、文學、科學、社會等創作活動,以 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4-I-2 使用不同的 表徵符號進 行表現與分 享,感受創 作的樂趣。

1. 嘗試將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以某種創作形式 表現。

2. 運用語文、數字、聲音、色彩、圖像、表情及 肢體動作等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 創作的喜樂與滿足。

4-I-3 運用各種表 現與創造的 方 法 與 形 式,美化生 活、增加生 活的趣味。

1. 覺察生活中有許多表現與創作的機會。

2. 運用探究人、事、物的方法,布置或改善生活 環境。

3. 運用藝術創作形式或作品,美化自己的生活,

享受生活樂趣。

5.美的感知與 欣賞

感受生活中人、事、

物的美,欣賞美的多 元形式與表現,體會 生活的美好。

5-I-1 覺知生活中 人、事、物的 豐富面貌,

建立初步的 美感經驗。

1. 認識生活中人、事、物的特質,感受其豐富性。

2. 體驗並發現生活周遭的視覺、聽覺、動覺等美 感元素。

5-I-2 在生活環境 中,覺察美 的存在。

1. 在生活中,感知自然環境之美。

2. 在生活中,感受人文環境之美。

5-I-3 理解與欣賞 美的多元形 式與異同。

1. 理解並接納每個人對美的看法有所不同。

2. 理解美的表現方式可以很多元。

3. 欣賞生活周遭不同族群、文化、國家對於美的 表現形式有所差異。

4. 透過體驗活動,感知藝術的特性。

5-I-4 對生活周遭 人、事、物的 美 有 所 感 動,願意主 動關心與親 近。

1. 能發現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並與人分享 感動。

2. 主動關心與親近生活周遭美好的人、事、物。

6.表現合宜的 行為與態度

覺察自己、他人和環 境的關係,省思自己 所應扮演的角色,體 會生活禮儀與團體 規範的意義,並學習 尊重他人、愛護生活 環境及關懷生命。

6-I-1 覺察自己可 能對生活中 的人、事、物 產生影響,

學習調整情 緒與行為。

1. 覺察自己的情緒表現可能對生活周遭的人、

事、物會有影響,學習調整情緒。

2. 知道自己的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會有 影響,並能用合宜的方式與其互動。

6-I-2 體會自己分 內 該 做 的 事,扮演好 自 己 的 角 色,並身體

1. 探索自己在班級與家庭生活中的角色,並展 現適當行為。

2. 願意在班級與家庭中做分內該做的事,並負 起責任。

(11)

主題軸 學習表現 學習表現說明 力行。

6-I-3 覺察生活中 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 意義,並願 意遵守。

1. 覺察生活作息和活動的規律性,理解生活規 範和活動規則訂定的原因,調整自己的行為。

2. 探究不同情境與場合中應有的禮儀,展現合 宜的行為。

6-I-4 關懷生活中 的人、事、

物,願意提 供協助與服 務。

1. 透過服務的經驗,覺察自己有助人的能力。

2. 關懷需要協助的人、事、物。

3. 理解需要協助者的感受和需求,提供適當的 關懷與協助。

6-I-5 覺察人與環 境的依存關 係,進而珍 惜資源,愛 護環境、尊 重生命。

1. 探討住家、校園、學校附近(社區、部落)的環 境問題及其對生活的影響,體認環境保護的 重要。

2. 親近自然、愛護生命及珍惜資源,並願意參與 環境保育的活動。

7.與人合作

能與人友善互動,願 意共同完成工作,展 現尊重、溝通以及合 作的技巧。

7-I-1 以對方能理 解的語彙或 方式,表達 對人、事、物 的觀察與意 見。

1. 運用語言、文字、圖像、肢體等形式,嘗試讓 對方理解自己對於人、事、物的觀察和想法。

7-I-2 傾聽他人的 想法,並嘗 試用各種方 法理解他人 所表達的意 見。

1. 願意耐心聽完對方表達意見。

2. 感知及關注他人傳達的訊息。

3. 遇到不清楚的訊息,能以適當的方式詢問。

7-I-3 覺知他人的 感受,體會 他人的立場 及學習體諒 他人,並尊 重和自己不 同觀點的意 見。

1. 透過溝通能知道他人的心情、想法、困難或需 要,以同理心展現尊重的語言或行動。

2. 當與他人意見不同時,能以尊重的方式表達 自己的觀點。

7-I-4 能為共同的 目標訂定規 則或方法,

一起工作並 完成任務。

1. 知道任務目標,溝通與討論做事的方法與規 則。

2. 遵守約定的規範,調整自己的行動,與他人一 起進行活動與分工合作。

3. 在工作過程中,願意協助他人或尋求他人協 助。

4. 遇到困難與衝突時,能透過溝通找出適切的 解決方式。

(12)

主題軸 學習表現 學習表現說明 7-I-5 透過一起工

作的過程,

感受合作的 重要性。

1. 感覺一起工作的快樂與成就。

2. 體會團結力量大。

二、學習內容

生活課程的學習表現與說明涵蓋學習歷程、能力表現,亦包含學習內容。生活課程的 學習內容不以學科知識來組織分類,而是以學童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人、事、物與生 活現象作為學習的對象。依此,生活課程可由七個主題軸所發展的 30 條學習表現中所羅 列的生活中的人、事、物與生活現象歸納出六大內容主題,包括:「事物變化及生命成長 現象的觀察與省思」、「環境之美的探索與愛護」、「生活事物特性的探究與創新應用」、「人 際關係的建立與溝通合作」、「生活規範的實踐與省思」,以及「自主學習策略的練習與覺 察」。

(ㄧ)「事物變化及生命成長現象的觀察與省思」是指學童觀察到生活環境中事物的變 化,覺察自己、他人及各種生物的成長現象,而對自我有所省思或調整行為。

(二)「環境之美的探索與愛護」是指學童經驗與覺察到周遭的物理環境、自然生態環境 及社會文化環境的各種美好事物,並努力想去認識它們、適應它們,以及愛護它 們。

(三)「生活事物特性的探究與創新應用」是指學童透過探究生活中的各種事物與器具 而認識它們的性質、功用,思考它們與自己生活的關係,並關注這些學到的知識 與方法,如何運用在生活與學習中。

(四)「人際關係的建立與溝通合作」是指學童在生活中透過與人互動而認識自己與他 人,並學習溝通的技巧,與人建立良好關係,在合作中相互協助與成長。

(五)「生活規範的實踐與省思」是指學童透過生活規約的探討,了解遵守禮儀的意義與 重要性,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品格。

(六)「自主學習策略的練習與覺察」是指學童在學習歷程中,因為練習教師所教導的學 習方法或策略,或省思自己的學習方式後,覺察到做事有方法與策略,體會到因 方法與策略的使用或改善而有成就感,並能在生活或學習中展現積極、喜樂的學 習態度,勇於面對挑戰,且願意對自我的學習負責,逐漸擁有在生活中自主學習 的能力。

每一個學習內容主題之下,又發展出數個小項為學習內容。生活課程學習內容的編碼 方式,第 1 碼為「學習內容主題」的流水號,以英文字母表示;第 2 碼為「學習階段別」, 以 I 代表第一學習階段;第 3 碼為「學習內容」流水號,以數字表示。

(13)

學習內容主題 學習內容 A.事物變化及生命成長現

象的觀察與省思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A-I-3 自我省思。

B.環境之美的探索與愛護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I-2 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生活事物特性的探究與 創新應用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2 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I-3 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C-I-4 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D.人際關係的建立與溝通 合作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E.生活規範的實踐與省思 E-I-1 生活習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E-I-4 感謝的表達與服務工作的實踐。

F.自主學習策略的練習與 覺察

F-I-1 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F-I-2 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F-I-3 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習。

F-I-4 對自己做事方法或策略的省思與改善。

陸、實施要點

一、課程發展

(一)生活課程是一門超越學科的統整課程,教師應考量學童的生活經驗,以學童真實生 活情境或經驗為基礎來發展課程,避免以直接傳遞知識的方式設計與實施課程活 動。

(二)生活課程以主題教學做為課程發展與設計的主要模式,課程發展應掌握「以兒童為 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童的生活課程核心素養」、「拓展學童對人、事、物的多面向 意義」等三個核心原則。

(三)課程規劃與活動設計應力求多元、活潑、生動及創新,讓學童有參與學習的樂趣,

累積與深化其生活課程核心素養,避免為活動而活動。

二、教材編選

(一)教材編選應依據生活課程綱要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與學習重點之內涵。

(二)教材編選應考量主題統整教學的原則,並考量第一學習階段學童的身心發展與特 質。

(三)教師應考量學童生活經驗與在地資源,發展主題教學方案;若需選用教科用書,除 了著重其主題統整教學之適切性外,仍應考量學童生活經驗與在地資源,進行教科

(14)

用書內容轉化,以符合學童的學習需求。主題教學應依據統整的原則,視需要納入 相關議題或素材。

(四)教師可參考綱要中的「主題教學設計之參考素材」(詳參附錄三),創發或規劃主題 統整之教學活動。

三、教學實施

(一)生活課程的教學時間為每週 6 節課,應顧及生活課程教學的主體性與脈絡性,以學 童生活學習做整體考量,得與其他領域/科目、重要教育政策、議題的內容整合,

避免切割成獨立領域,或以拼湊的方式各自教學。

(二)生活課程可能因授課教師擅長的教學方式或是專長背景不同,而呈現不一樣的面 貌。在考量學習表現達成的情況下,教師可以依自己的優勢能力與風格進行教學,

也可視實際需要和其他教師協同教學,但協同時仍需維持主題教學的模式。

(三)教學主題可由學童生活中所遇到的或關心的事物來引發,以喚起其問題探究之意 識,在特定情境中(家庭、教室、校園、學校附近)採取行動(如:探索、體驗、

探究、創作、解決問題、溝通、合作等)。教師應提供多樣寬廣的表現方式與空間,

讓學童藉由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成就感,產生主動探究與繼續學習的動力。

(四)教學宜與真實生活情境相連結,透過探索與體驗,培養生活課程核心素養,避免單 一的教學方式及過度依賴視聽媒材。

(五)教學歷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童的差異性(如:學童的認知發展、學習風格、家庭背 景等),提供學童展現優勢能力的機會。

四、教學資源

(一)學校應積極規劃與建置必要的教學資源,提供學童生活探索、觀察、遊戲與活動,

以支持教師教學。

(二)學校應提供課程實施必要的行政支援,鼓勵教師進行實地體驗與觀察之教學活動。

(三)學校應提供教師研習、進修活動及發展專業學習社群的資源,研發教材教具,促進 學生學習成效。

五、學習評量

(一)生活課程採用多元評量,教師根據學童各項學習歷程或結果的表現,採用行為或技 能檢核表、情意或態度評量表、教室觀察紀錄、參觀分享、圖文日記以及各種發表 活動、表演活動等進行評量,或採用歷程檔案評量,並避免以全年級統一命題的紙 筆測驗作為唯一的定期評量方式。

(二)生活課程的教學與評量活動是連續的歷程,評量應與教學活動同步規劃與實施。

(三)生活課程評量的主要目的在於引導學習方向、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童自信,評量 形式分為形成性與總結性。形成性評量的目的在於關懷與了解學童學習進展的情 形,協助學童克服困難或引發其進一步學習;總結性評量在於了解學童「學習表現」

(15)

達成的情形,透過連續的形成性評量歷程看見學童能力的增長,評斷其學習成效。

(四)教師應於評量活動中看見學童的學習狀況,給予適當的回饋,正向的鼓勵,並反思 教學,協助學童更有效學習。

(16)

柒、附錄

附錄一:生活課程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生活課程學習重點

生活課程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I-1 探索並分享對自己及 相關人、事、物的感 受與想法。

1-I-2 覺察每個人均有其獨 特性與長處,進而欣 賞自己的優點、喜歡 自己。

1-I-3 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

體會其意義並知道自 己進步的情形與努力 的方向。

1-I-4 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 自己的方法,且能適 切、安全的行動。

A.事物變化與生命成長現象的觀察與省思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A-I-3 自我省思。

C.生活事物特性的探究與創新應用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D.人際關係的建立與溝通合作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E.生活規範的實踐與省思 E-I-1 生活習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E-I-4 對他人的感謝與服務。

生活-E-A1

透過自己與外界的 連結,產生自我感 知並能對自己有正 向的看法,進而愛 惜自己,同時透過 對生活事物的探索 與探究,體會與感 受學習的樂趣,並 能主動發現問題及 解決問題,持續學 習。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 活,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2-I-2 觀察生活中人、事、

物的變化,覺知變化 的可能因素。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

物,並體會彼此之間 會相互影響。

2-I-4 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 歷程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的方 法。

2-I-5 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 方法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並養 成動手做的習慣。

2-I-6 透過探索與探究人、

事、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A.事物變化及生命成長現象的觀察與省思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B.環境之美的探索與愛護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I-2 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C.生活事物特性的探究與創新應用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3 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F.自主學習策略的練習與覺察

F-I-1 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 練習。

F-I-2 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 與嘗試。

F-I-3 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 習。

F-I-4 對自己做事方法或策略的省思與 改善。

生活-E-A2

學習各種探究人、

事、物的方法並理 解探究後所獲得的 道理,增進系統思 考與解決問題的能 力。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 動,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 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3-I-3 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

F.自主學習策略的練習與覺察

F-I-1 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 練習。

F-I-2 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 與嘗試。

F-I-3 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

生活-E-A3

藉由各種媒介,探 索人、事、物的特性 與關係,同時學習 各種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理解道理,

(17)

生活課程學習重點

生活課程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就感,主動學習新的 事物。

習。

F-I-4 對自己做事方法或策略的省思與 改善。

並能進行創作、分 享及實踐。

4-I-1 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 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 作,喚起豐富的想像 力。

4-I-2 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 進行表現與分享,感 受創作的樂趣。

4-I-3 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 的方法與形式,美化 生活、增加生活的趣 味。

B.環境之美的探索與愛護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I-2 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C.生活事物特性的探究與創新應用 C-I-2 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I-4 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F.自主學習策略的練習與覺察

F-I-1 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 練習。

F-I-2 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 與嘗試。

F-I-3 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 習。

F-I-4 對自己做事方法或策略的省思與 改善。

生活-E-B1 使用適切且多元的 表徵符號,表達自 己的想法、與人溝 通,並能同理與尊 重他人想法。

2-I-5 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 方法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並養 成動手做的習慣。

C.生活事物特性的探究與創新應用 C-I-2 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I-4 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生活-E-B2

運用生活中隨手可 得的媒材與工具,

透過各種探究事物 的方法及技能,對 訊 息 做 適 切 的 處 理。

5-I-1 覺知生活中人、事、

物的豐富面貌,建立 初步的美感經驗。

5-I-2 在生活環境中,覺察 美的存在。

5-I-3 理解與欣賞美的多元 形式與異同。

5-I-4 對生活周遭人、事、

物的美有所感動,願 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B.環境之美的探索與愛護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I-2 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C.生活事物特性的探究與創新應用 C-I-2 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I-4 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生活-E-B3

感受與體會生活中 人、事、物的真、善 與美,欣賞生活中 美的多元形式與表 現,在創作中覺察 美的元素,逐漸發 展美的敏覺。

6-I-1 覺察自己可能對生活 中的人、事、物產生 影響,學習調整情緒 與行為。

6-I-2 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 事,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並身體力行。

6-I-3 覺察生活中的規範與

A.事物變化及生命成長現象的觀察與省思 A-I-3 自我省思。

B.環境之美的探索與愛護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D.人際關係的建立與溝通合作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生活-E-C1

覺察自己、他人和 環境的關係,體會 生活禮儀與團體規 範的意義,學習尊 重他人、愛護生活 環境及關懷生命,

並於生活中實踐,

(18)

生活課程學習重點

生活課程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禮儀,探究其意義,

並願意遵守。

6-I-4 關懷生活中的人、事、

物,願意提供協助與 服務。

6-I-5 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 關係,進而珍惜資源,

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E.生活規範的實踐與省思 E-I-1 生活習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E-I-4 對他人的感謝與服務。

同時能省思自己在 團體中所應扮演的 角色,在能力所及 或與他人合作的情 況下,為改善事情 而努力或採取改進 行動。

7-I-1 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 或合宜的方式,表達 對人、事、物的觀察 與意見。

7-I-2 傾聽他人的想法,並 嘗試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見。

7-I-3 覺知他人的感受,體 會他人的立場及學習 體諒他人,並尊重和 自 己 不 同 觀 點 的 意 見。

7-I-4 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 規則或方法,一起工 作並完成任務。

7-I-5 透 過 一 起 工 作 的 過 程,感受合作的重要 性。

D.人際關係的建立與溝通合作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F.自主學習策略的練習與覺察

F-I-1 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 練習。

F-I-2 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 與嘗試。

F-I-3 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 習。

F-I-4 對自己做事方法或策略的省思與 改善。

生活-E-C2

覺察自己的情緒與 行為表現可能對他 人 和 環 境 有 所 影 響,用合宜的方式 與人友善互動,願 意共同完成工作任 務,展現尊重、溝通 以及合作的技巧。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

物,並體會彼此之間 會相互影響。

5-I-3 理解與欣賞美的多元 形式與異同。

C.生活事物特性的探究與創新應用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3 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B.環境之美的探索與愛護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I-2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生活-E-C3

欣賞周遭不同族群 與 文 化 內 涵 的 異 同,體驗與覺察生 活中全球關連的現 象。

(19)

附錄二: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 壹、前言

「議題」係基於社會發展需要、普遍受到關注,且期待學生應有所理解與行動的一些 課題,其攸關現代生活、人類發展與社會價值,具時代性與前瞻性,且常具高度討論性與 跨學門性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本乎總綱「自發」、「互動」及「共好」之基本理念,為 與社會脈動、生活情境緊密連結,以議題教育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 學生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並能追求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與永續發展等 核心價值。

依《總綱》「實施要點」規定,各領域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

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 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各領域/科目可發揮課程 與教學之創意與特色,依需求適時融入,不受限於上述議題。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遷與時代 的推移,議題內涵亦會發生改變或產生新議題,故學校宜對議題具備高度敏覺性,因應環 境之變化,活化與深化議題內涵,並依學生的身心發展,適齡、適性地設計具創新、前瞻 與統整之課程計畫。

為促進議題教育功能之發揮,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已進行《總綱》所列議題之 適切轉化與統整融入。學校、教師及教材研發、出版與審查等相關教育人員應依循各領域 /科目「課程綱要」內容,並參考本說明,落實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之責任。學校亦可於 彈性學習課程/時間及校訂課程中據以規劃相關議題,將議題的精神與價值適切融入學校 組織規章、獎懲制度及相關活動,以形塑校園文化,提升學生學習成果。

議題教育的實施包含正式與非正式課程,學校課程的發展與教材編選應以學生經驗為 中心,選取生活化教材。在掌握議題之基本理念與不同教育階段之實質內涵下,連結領域 /科目內容,以問題覺知、知識理解、技能習得及實踐行動等不同層次循序引導學生學習,

發展教材並編輯教學手冊。教師教學時,除涵蓋於領域/科目之教材內容外,可透過領域 /科目內容之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進行議題之融入,亦可將人物、典範、習俗或節 慶等加入教材,或採隨機教學,並於作業、作品、展演、參觀、社團與團體活動中,以多 元方式融入議題。經由討論、對話、批判與反思,使教室成為知識建構與發展的學習社群,

增進議題學習之品質。

各該教育主管機關應提供資源以落實議題融入教育,有關《總綱》所列各項議題之完 整內涵說明與融入方式等,可參閱「議題融入說明手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各領域/科目之課程手冊。

(20)

貳、議題學習目標

為使各領域/科目課程能適切進行議題融入,並落實教育相關法律及國家政策綱領,

以下臚列十九項議題之學習目標,提供學校及教師於相關課程或議題教學時進行適切融 入,以與領域/科目課程作結合。

議題 學習目標

性別平等教育

理解性別的多樣性,覺察性別不平等的存在事實與社會文化中的性別 權力關係;建立性別平等的價值信念,落實尊重與包容多元性別差異;

付諸行動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維護性別人格尊嚴與性別地位實質平 等。

人權教育 了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與價值;發展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 對人權的感受與評價;養成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

環境教育

認識與理解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對的環境危機與挑戰;探究氣候變遷、

資源耗竭與生物多樣性消失,以及社會不正義和環境不正義;思考個人 發展、國家發展與人類發展的意義;執行綠色、簡樸與永續的生活行動。

海洋教育 體驗海洋休閒與重視戲水安全的親海行為;了解海洋社會與感受海洋 文化的愛海情懷;探究海洋科學與永續海洋資源的知海素養。

科技教育 具備科技哲學觀與科技文化的素養;激發持續學習科技及科技設計的 興趣;培養科技知識與產品使用的技能。

能源教育 增進能源基本概念;發展正確能源價值觀;養成節約能源的思維、習慣 和態度。

家庭教育

具備探究家庭發展、家庭與社會互動關係及家庭資源管理的知能;提升 積極參與家庭活動的責任感與態度;激發創造家人互動共好的意識與 責任,提升家庭生活品質。

原住民族教育 認識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與價值觀;增進跨族群的相互了解與尊重;涵養 族群共榮與平等信念。

品德教育 增進道德發展知能;了解品德核心價值與道德議題;養成知善、樂善與 行善的品德素養。

生命教育 培養探索生命根本課題的知能;提升價值思辨的能力與情意;增進知行 合一的修養。

法治教育 理解法律與法治的意義;習得法律實體與程序的基本知能;追求人權保 障與公平正義的價值。

資訊教育 增進善用資訊解決問題與運算思維能力;預備生活與職涯知能;養成資 訊社會應有的態度與責任。

安全教育 建立安全意識;提升對環境的敏感度、警覺性與判斷力;防範事故傷害 發生以確保生命安全。

防災教育 認識天然災害成因;養成災害風險管理與災害防救能力;強化防救行動 之責任、態度與實踐力。

生涯規劃教育 了解個人特質、興趣與工作環境;養成生涯規劃知能;發展洞察趨勢的 敏感度與應變的行動力。

多元文化教育 認識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養成尊重差異與追求實質平等的跨文化素 養;維護多元文化價值。

閱讀素養教育 養成運用文本思考、解決問題與建構知識的能力;涵育樂於閱讀態度;

開展多元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強化與環境的連接感,養成友善環境的態度;發展社會覺知與互動的技

(21)

議題 學習目標

能,培養尊重與關懷他人的情操;開啟學生的視野,涵養健康的身心。

國際教育 養成參與國際活動的知能;激發跨文化的觀察力與反思力;發展國家主 體的國際意識與責任感。

8 項議題所涉之教育相關法律及國家政策綱領如下:

註 1:性別平等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國家政策綱領有:《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政策綱領》、《消 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等。

註 2:人權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國家政策綱領有:《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 約施行法》、《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等。

註 3:環境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國家政策綱領有:《環境教育法》、《國家環境教育綱領》等。

註 4:海洋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國家海洋政策綱領》等。

註 5:科技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科學技術基本法》等。

註 6:能源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能源發展綱領》等。

註 7:家庭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家庭教育法》等。

註 8:原住民族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原住民族基本法》、《原住民族教育法》、《原住民 族語言發展法》等。

參、議題適切融入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及學習重點舉例說明 一、議題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有鑒於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教育議題為延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已具完整 之內涵架構,有利延伸規劃各領域/科目課程之適切融入,並能豐富與落實核心素養之 內涵,故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教育議題為例,呈現其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以作為課程設計、教材編審與教學實施之參考。

有關本領域融入議題之選擇、作法與示例參考說明,可參閱「生活課程課程手冊」。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性 別 平 等 教 育

生理性別、性傾向、

性別特質與性別認 同多樣性的尊重

性 E1 認識生理性 別、性傾向、

性 別 特 質 與 性 別 認 同 的 多元面貌。

性 J1 接納自我與 他人的性傾 向、性別特 質與性別認 同。

性 U1 肯定自我與 尊 重 他 人 的性傾向、

性 別 特 質 與 性 別 認 同,突破個 人 發 展 的 性別限制。

性 E2 覺知身體意象 對 身 心 的 影 響。

性 J2 釐清身體意 象的性別迷 思。

性 U2 探究社會文 化 與 媒 體 對 身 體 意 象的影響。

性別角色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的消除

性 E3 覺察性別角色 的刻板印象,

了解家庭、學 校 與 職 業 的 分工,不應受 性別的限制。

性 J3 檢視家庭、

學校、職場 中基於性別 刻板印象產 生的偏見與 歧視。

性 U3 分析家庭、

學校、職場 與 媒 體 中 的 性 別 不 平等現象,

提 出 改 善 策略。

(22)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身體自主權的尊重 與維護

性 E4 認識身體界限 與 尊 重 他 人 的 身 體 自 主 權。

性 J4 認識身體自 主權相關議 題,維護自 己與尊重他 人的身體自 主權。

性 U4 維護與捍衛 自 己 的 身 體自主權,

並 尊 重 他 人 的 身 體 自主權。

性騷擾、性侵害與 性霸凌的防治

性 E5 認識性騷擾、

性侵害、性霸 凌 的 概 念 及 其求助管道。

性 J5 辨識性騷擾、

性 侵 害 與 性 霸 凌 的 樣 態 , 運 用 資 源 解 決 問 題。

性 U5 探究性騷擾、

性 侵 害 與 性 霸 凌 相 關議題,並 熟 知 權 利 救 濟 的 管 道與程序。

語言、文字與符號 的性別意涵分析

性 E6 了解圖像、語 言 與 文 字 的 性別意涵,使 用 性 別 平 等 的 語 言 與 文 字進行溝通。

性 J6 探究各種符 號中的性別 意涵及人際 溝通中的性 別問題。

性 U6 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

並 運 用 具 性 別 平 等 的 語 言 及 符號。

科技、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讀

性 E7 解讀各種媒體 所 傳 遞 的 性 別刻板印象。

性 J7 解析各種媒 體所傳遞的 性別迷思、

偏 見 與 歧 視。

性 J8 解讀科技產 品的性別意 涵。

性 U7 批判科技、

資 訊 與 媒 體 的 性 別 意識形態,

並 尋 求 改 善策略。

性 U8 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

不 受 性 別 的限制。

性別權益與公共參 與

性 E8 了解不同性別 者 的 成 就 與 貢獻。

性 E9 檢視校園中空 間 與 資 源 分 配 的 性 別 落 差,並提出改 善建議。

性 J9 認識性別權 益相關法律 與性別平等 運 動 的 楷 模,具備關 懷性別少數 的態度。

性 J10 探究社會中 資源運用與 分配的性別 不平等,並 提出解決策 略。

性 U9 了解性別平 等 運 動 的 歷史發展,

主 動 參 與 促 進 性 別 平 等 的 社 會 公 共 事 務,並積極 維 護 性 別 權益。

性 U10 檢視性別相 關政策,並 提出看法。

性別權力關係與互 動

性 E10 辨識性別刻板 的 情 感 表 達

性 J11 去除性別刻 板與性別偏

性 U11 分析情感關 係 中 的 性

(23)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與人際互動。

性 E11 培養性別間合 宜 表 達 情 感 的能力。

見的情感表 達與溝通,

具備與他人 平等互動的 能力。

性 J12 省思與他人 的性別權力 關係,促進 平等與良好 的互動。

別 權 力 議 題,養成溝 通 協 商 與 提 升 處 理 情 感 挫 折 的能力。

性 U12 反思各種互 動 中 的 性 別 權 力 關 係。

性別與多元文化

性 E12 了解與尊重家 庭 型 態 的 多 樣性。

性 E13 了解不同社會 中 的 性 別 文 化差異。

性 J13 了解多元家 庭型態的性 別意涵。

性 J14 認識社會中 性別、種族 與階級的權 力 結 構 關 係。

性 U13 探究本土與 國 際 社 會 的 性 別 與 家庭議題。

性 U14 善用資源以 拓 展 性 別 平 等 的 本 土 與 國 際 視野。

人 權 教 育

人權的基本概念

人 E1 認識人權是與 生俱有的、普 遍的、不容剝 奪的。

人 J1 認識基本人 權的意涵,

並了解憲法 對人權保障 的意義。

人 U1 理解普世人 權 意 涵 的 時 代 性 及 聯 合 國 人 權 公 約 對 人 權 保 障 的意義。

人權與責任

人 E2 關心周遭不公 平的事件,並 提 出 改 善 的 想法。

人 J2 關懷國內人 權議題,提 出一個符合 正義的社會 藍圖,並進 行社會改進 與行動。

人 U2 探討國際人 權議題,並 負 起 全 球 公 民 的 和 平 與 永 續 發展責任。

人權與民主法治

人 E3 了解每個人需 求的不同,並 討 論 與 遵 守 團體的規則。

人 J3 探索各種利 益可能發生 的衝突,並 了解如何運 用民主審議 方式及正當 的程序,以 形成公共規 則,落實平 等自由之保 障。

人 U3 認識我國重 要 的 人 權 立 法 及 其 意義,理解 保 障 人 權 之 憲 政 原 理與原則。

(24)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人權與生活實踐

人 E4 表達自己對一 個 美 好 世 界 的想法,並聆 聽 他 人 的 想 法。

人 E5 欣賞、包容個 別 差 異 並 尊 重 自 己 與 他 人的權利。

人 E6 覺察個人的偏 見,並避免歧 視 行 為 的 產 生。

人 J4 了解平等、

正 義 的 原 則,並在生 活中實踐。

人 J5 了解社會上 有不同的群 體和文化,

尊重並欣賞 其差異。

人 J6 正視社會中 的 各 種 歧 視,並採取 行動來關懷 與 保 護 弱 勢。

人 U4 理解人權與 世 界 和 平 的關係,並 在 社 會 中 實踐。

人 U5 理解世界上 有 不 同 的 國家、族群 和文化,並 尊 重 其 文 化權。

人 U6 探討歧視少 數民族、排 除異類、污 名 化 等 現 象,理解其 經 常 和 政 治 經 濟 不 平等、種族 主 義 等 互 為因果,並 提 出 相 關 的 公 民 行 動方案。

人權違反與救濟

人 E7 認識生活中不 公 平 、 不 合 理、違反規則 和 健 康 受 到 傷害等經驗,

並 知 道 如 何 尋 求 救 助 的 管道。

人 J7 探討違反人 權的事件對 個人、社區/

部落、社會 的影響,並 提出改善策 略或行動方 案。

人 U7 體悟公民不 服 從 的 人 權 法 治 意 涵,並倡議 當 今 我 國 或 全 球 人 權 相 關 之 議題。

人權重要主題

人 E8 了解兒童對遊 戲 權 利 的 需 求。

人 E9 認識生存權、

身 分 權 的 剝 奪 與 個 人 尊 嚴的關係。

人 E10 認識隱私權與 日 常 生 活 的 關係。

人 E11 了解兒童權利 宣 言 的 內 涵

人 J8 了解人身自 由權,並具 有自我保護 的知能。

人 J9 認識教育權、

工作權與個 人生涯發展 的關係。

人 J10 了解人權的 起源與歷史 發展對人權 維 護 的 意

人 U8 說明言論自 由 或 新 聞 自 由 對 於 民 主 社 會 運 作 的 重 要性。

人 U9 理解法律對 社 會 上 原 住民、身心 障 礙 者 等 弱 勢 所 提 供 各 種 平

(25)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及 兒 童 權 利

公 約 對 兒 童 基 本 需 求 的 維護與支持。

義。

人 J11 運用資訊網 絡了解人權 相關組織與 活動。

人 J12 理解貧窮、

階級剝削的 相互關係。

人 J13 理解戰爭、

和平對人類 生 活 的 影 響。

人 J14 了解世界人 權宣言對人 權的維護與 保障。

權措施,旨 在 促 進 其 能 擁 有 實 質 平 等 的 社會地位。

人 U10 認識聯合國 及 其 他 人 權 相 關 組 織 對 人 權 保 障 的 功 能。

人 U11 理解人類歷 史 上 發 生 大 屠 殺 的 原因,思考 如 何 避 免 其再發生。

人 U12 認識聯合國 的 各 種 重 要 國 際 人 權公約。

環 境 教 育

環境倫理

環 E1 參與戶外學習 與自然體驗,

覺 知 自 然 環 境 的 美 、 平 衡 、 與 完 整 性。

環 E2 覺知生物生命 的美與價值,

關懷動、植物 的生命。

環 E3 了解人與自然 和諧共生,進 而 保 護 重 要 棲地。

環 J1 了解生物多 樣性及環境 承載力的重 要性。

環 J2 了解人與周 遭動物的互 動關係,認 識 動 物 需 求,並關切 動物福利。

環 J3 經由環境美 學與自然文 學了解自然 環境的倫理 價值。

環 U1 關心居住地 區,因保護 所 帶 來 的 發 展 限 制 及 權 益 受 損,理解補 償 正 義 的 重要性。

環 U2 理解人為破 壞 對 其 他 物 種 與 棲 地 所 帶 來 的 生 態 不 正義,進而 支 持 相 關 環 境 保 護 政策。

永續發展

環 E4 覺知經濟發展 與 工 業 發 展 對 環 境 的 衝 擊。

環 E5 覺知人類的生 活 型 態 對 其

環 J4 了解永續發 展 的 意 義

(環境、社 會、與經濟 的 均 衡 發 展)與原則。

環 U3 探討臺灣二 十 一 世 紀 議 程 的 內 涵 與 相 關 政策。

環 U4 思考生活品

(26)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他 生 物 與 生

態系的衝擊。

環 E6 覺知人類過度 的 物 質 需 求 會 對 未 來 世 代造成衝擊。

環 E7 覺知人類社會 有 糧 食 分 配 不 均 與 貧 富 差 異 太 大 的 問題。

環 J5 了解聯合國 推動永續發 展的背景與 趨勢。

環 J6 了解世界人 口 數 量 增 加、糧食供 給與營養的 永續議題。

質 與 人 類 發 展 的 意 義,並據以 思 考 與 永 續 發 展 的 關係。

環 U5 採行永續消 費 與 簡 樸 生 活 的 生 活型態,促 進 永 續 發 展。

氣候變遷

環 E8 認識天氣的溫 度、雨量要素 與 覺 察 氣 候 的 趨 勢 及 極 端 氣 候 的 現 象。

環 E9 覺知氣候變遷 會對生活、社 會 及 環 境 造 成衝擊。

環 E10 覺知人類的行 為 是 導 致 氣 候 變 遷 的 原 因。

環 J7 透過「碳循 環」,了解化 石燃料與溫 室氣體、全 球暖化、及 氣候變遷的 關係。

環 J8 了解台灣生 態環境及社 會發展面對 氣候變遷的 脆弱性與韌 性。

環 J9 了解氣候變 遷減緩與調 適的涵義,

以及台灣因 應氣候變遷 調 適 的 政 策。

環 U6 探究國際與 國 內 對 氣 候 變 遷 的 應對措施,

了 解 因 應 氣 候 變 遷 的 國 際 公 約的精神。

環 U7 收集並分析 在 地 能 源 的 消 耗 與 排 碳 的 趨 勢,思考因 地 制 宜 的 解決方案,

參 與 集 體 的行動。

災害防救

環 E11 認識台灣曾經 發 生 的 重 大 災害。

環 E12 養成對災害的 警 覺 心 及 敏 感度,對災害 有 基 本 的 了 解,並能避免 災害的發生。

環 E13 覺知天然災害 的 頻 率 增 加 且衝擊擴大。

環 J10 了解天然災 害對人類生 活、生命、社 會發展與經 濟產業的衝 擊。

環 J11 了解天然災 害的人為影 響因子。

環 J12 認識不同類 型災害可能 伴 隨 的 危

環 U8 從災害防救 法 規 了 解 台 灣 災 害 防 救 的 政 策規劃。

環 U9 分析實際監 測數據,探 究 天 然 災 害 頻 率 的 趨 勢 與 預 估。

環 U10 執行災害防

(27)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險,學習適

當預防與避 難行為。

環 J13 參與防災疏 散演練。

救的演練。

環 U11 運用繪圖科 技 與 災 害 資料調查,

繪 製 防 災 地圖。

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環 E14 覺知人類生存 與 發 展 需 要 利 用 能 源 及 資源,學習在 生 活 中 直 接 利 用 自 然 能 源 或 自 然 形 式的物質。

環 E15 覺知能資源過 度 利 用 會 導 致 環 境 汙 染 與 資 源 耗 竭 的問題。

環 E16 了解物質循環 與 資 源 回 收 利用的原理。

環 E17 養成日常生活 節約用水、用 電、物質的行 為,減少資源 的消耗。

環 J14 了解能量流 動及物質循 環與生態系 統運作的關 係。

環 J15 認識產品的 生命週期,

探討其生態 足跡、水足 跡 及 碳 足 跡。

環 J16 了解各種替 代能源的基 本原理與發 展趨勢。

環 U12 了解循環型 社 會 的 涵 意 與 執 行 策略,實踐 綠 色 消 費 與 友 善 環 境 的 生 活 模式。

環 U13 了解環境成 本、汙染者 付費、綠色 設 計 及 清 潔 生 產 機 制。

環 U14 了解國際及 我 國 對 能 源 利 用 之 相 關 法 律 制 定 與 行 政措施。

環 U15 了解因地制 宜 及 友 善 環 境 的 綠 建築原理。

海 洋 教 育

海洋休閒

海 E1 喜歡親水活動,

重 視 水 域 安 全。

海 E2 學會游泳技巧,

熟 悉 自 救 知 能。

海 E3 具備從事多元 水域休閒活動 的 知 識 與 技 能。

海 J1 參與多元海 洋休閒與水 域活動,熟 練各種水域 求生技能。

海 J2 認識並參與 安全的海洋 生態旅遊。

海 J3 了解沿海或 河岸的環境 與居民生活 及 休 閒 方 式。

海 U1 熟練各項水 域運動,具 備 安 全 之 知能。

海 U2 規劃並參與 各 種 水 域 休 閒 與 觀 光活動。

海 U3 了解漁村與 近海景觀、

人 文 風 情 與 生 態 旅 遊的關係。

(28)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海洋社會

海 E4 認識家鄉或鄰 近 的 水 域 環 境與產業。

海 E5 探討臺灣開拓 史 與 海 洋 的 關係。

海 E6 了解我國是海 洋國家,強化 臺 灣 海 洋 主 權意識。

海 J4 了解海洋水 產、工程、運 輸、能源、與 旅遊等產業 的結構與發 展。

海 J5 了解我國國 土地理位置 的特色及重 要性。

海 J6 了解與日常 生活相關的 海洋法規。

海 J7 探討與海洋 相關產業之 發展對臺灣 經 濟 的 影 響。

海 U4 分析海洋相 關 產 業 與 科技發展,

並 評 析 其 與 經 濟 活 動的關係。

海 U5 認識海洋相 關法律,了 解 並 關 心 海洋政策。

海 U6 評析臺灣與 其 他 國 家 海 洋 歷 史 的 演 變 及 異同。

海 U7 認識臺灣海 洋 權 益 與 戰略地位。

海洋文化

海 E7 閱讀、分享及 創 作 與 海 洋 有關的故事。

海 E8 了解海洋民俗 活動、宗教信 仰 與 生 活 的 關係。

海 E9 透過肢體、聲 音、圖像及道 具等,進行以 海 洋 為 主 題 之藝術表現。

海 J8 閱讀、分享 及創作以海 洋為背景的 文學作品。

海 J9 了解我國與 其他國家海 洋文化的異 同。

海 J10 運用各種媒 材與形式,

從事以海洋 為主題的藝 術表現。

海 J11 了解海洋民 俗信仰與祭 典之意義及 其與社會發 展之關係。

海 U8 善用各種文 體 或 寫 作 技巧,創作 以 海 洋 為 背 景 的 文 學作品。

海 U9 體認各種海 洋 藝 術 的 價值、風格 及 其 文 化 脈絡。

海 U10 比較我國與 其 他 國 家 海 洋 民 俗 信 仰 與 祭 典 的 演 變 及異同。

(29)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海洋科學與技術

海 E10 認識水與海洋 的 特 性 及 其 與 生 活 的 應 用。

海 E11 認識海洋生物 與生態。

海 E12 認識海上交通 工 具 和 科 技 發展的關係。

海 J12 探討臺灣海 岸地形與近 海的特色、

成 因 與 災 害。

海 J13 探討海洋對 陸上環境與 生 活 的 影 響。

海 J14 探討海洋生 物與生態環 境之關聯。

海 J15 探討船舶的 種類、構造 及原理。

海 U11 了解海浪、

海嘯、與黑 潮 等 海 洋 的 物 理 特 性,以及鹽 度、礦物質 等 海 洋 的 化學成分。

海 U12 了解海水結 構、海底地 形 及 洋 流 對 海 洋 環 境的影響。

海 U13 探討海洋環 境 變 化 與 氣 候 變 遷 的相關性。

海 U14 了解全球水 圈、生態系 與 生 物 多 樣 性 的 關 係。

海 U15 熟悉海水淡 化、船舶運 輸、海洋能 源、礦產探 勘 與 開 採 等 海 洋 相 關 應 用 科 技。

海洋資源與永續

海 E13 認識生活中常 見的水產品。

海 E14 了解海水中含 有鹽等成份,

體 認 海 洋 資 源 與 生 活 的 關聯性。

海 E15 認識家鄉常見 的 河 流 與 海 洋資源,並珍 惜自然資源。

海 E16 認識家鄉的水 域 或 海 洋 的 汙染、過漁等

海 J16 認識海洋生 物資源之種 類、用途、復 育與保育方 法。

海 J17 了解海洋非 生物資源之 種 類 與 應 用。

海 J18 探討人類活 動對海洋生 態的影響。

海 J19 了解海洋資 源 之 有 限

海 U16 探討海洋生 物 資 源 管 理 策 略 與 永續發展。

海 U17 了解海洋礦 產 與 能 源 等資源,以 及 其 經 濟 價值。

海 U18 了解海洋環 境 污 染 造 成 海 洋 生 物 與 環 境 累 積 的 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印尼人信奉伊斯 蘭教 ( 回教 ) , 每年伊斯蘭教九 月 是齋戒月,教徒 在三十日內,由 日出到日落,.

問題及困難,亦懂得適當地為自己訂定清晰的目標。 學者 Grotberg 曾指 出,擁有抗逆力之小朋友 (9 至 11 歲) 能認識自己的情緒、用語言及不傷

尊重不同的價值 :我們需要體諒別人的處境,重視別人

目前的課程改革優先強化學生五種觀念: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承擔

探索個人及社會議題,培 養他們正面的價值觀和態 度,幫助他們成為有識見 和負責任的公民,懂得關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

經濟不景,如何抗逆 同一屋簷,各自修行 天倫之樂,不在爭辯 人際相處,尊重體諒 創意思考,營造空間 陶鑄心靈,激發想像

堅毅 尊重他人 責任感 國民身份認同 承擔精神 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