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歷史小知識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歷史小知識"

Copied!
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真實的卻未必是真相

施育明老師

導讀

在攝影技術與資訊科技未普及的時期,外國人往往透過各地畫報報道認 識中國概況。《倫敦新聞畫報》自1842 年以來即為英國民眾的主要讀 物,當中的圖畫往往是畫師根據一些零碎資料,加以創作而成。就歷史 資料而言,這些畫作能有效反映當時西方人的重要思想、觀念,以致偏 見與謬誤,成為學生了解西方眼中的東方世界的好素材。當然,東方世 界的真相,不一定就是他們眼中的模樣。

要透過這類圖象研習歷史,學生必須注意:

畫作的題解:提供與畫作相關的刊物背景、刊出時間及畫作內容重點。

畫作內容:

 人物:人物的服飾裝扮、膚色、姿態等反映他們的身份和種族。

 活動:相關人物的活動告訴學生事件的情節。

(3)

下圖是一幅刊於1858 年 5 月 22 日《倫敦新聞畫報》的彩色石印版畫,

描述當時廣州街頭出售英國布料及帽子等商品的情景。

(4)

試根據圖片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 作答方向

1. 畫作刊出時,中國與英國正發生 甚麼衝突?(選取下列答案)並 找 出 一 項 證 據 支 持 你 的 看 法 。

(3 分)

A 鴉片戰爭 B 英法聯軍之役 C 甲午戰爭 D 八國聯軍之役

本題 旨在 讓學 生連 繫畫 作與 相關 中 國歷 史背 景, 以能 合理 詮釋 畫作 。 而學 生亦 須注 意題 解, 連繫 一點 歷 史常 識, 提供 證據 以支 持自 己的 選 擇。

2. 版 畫 中 出 現 三 種 不 同 種 族 的 人 士,是哪三種呢?他們的地位如 何?試從畫作中舉出證據,加以 說明。(6 分)

本 題旨 在引 導學 生從 畫作 內人 物的 造 型 、 神 態 動 作 等 , 連 繫 一 點 常 識 ,對 人物 的種 族及 地位 作出 合理 分析。

3. 你認為畫家覺得英國商品在廣州 的 商 機 如 何 ? (1 分 ) 何 以 見 得 ? 試 找 出 證 據 加 以 說 明 。 (2 分)

本 題進 一步 要求 學生 仔細 閱讀 畫中 人 物的 細節 ,從 而分 析英 國商 品在 中國的銷售情況。

4. 版畫能否反映當時中英貿易的情 況?試解釋你的答案。(3 分)

本 題要 求學 生以 一點 歷史 常識 理解 圖片的內容,從而作出判斷。

歷史小知識

隨著15 世紀後新航路的發現,以及 18 世紀工業革命的發生,歐洲多國爭 相對外進行貿易擴張 。而中國地廣人 多、物資豐富,自然成為列 強爭奪貿易利 益的目標。康熙59 年(1720),清廷在廣州設立「公行」制度,授權十三家 稱 為 「 行 」 的 商 號 負 責 對 外 貿 易 和 管 理 外 商 , 故 稱 「 十 三 行 」 。 乾 隆 22 年

(1757 ) , 清 廷 進 一 步 收 緊 外 貿 政 策 , 禁 止 西 方 各 國 在 寧 波 、 廈 門 和 上 海 進 行貿易,外商只能在廣州透過 公行進行對華貿易,即所謂「一口通商」或所謂

「廣州貿易系統」。對西方各國而言, 將貿易限在一個口岸,嚴重影響其商業 利益。而地方官對外商諸多苛索,亦加劇外商對廣州體系的普遍不滿情緒。

(5)

其後,英國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扭轉貿易逆差問題,向中國走私鴉片 , 以攫取利潤。鴉片的泛濫,為中國社會帶來嚴重禍害。林則徐上書道光帝,力 主嚴禁鴉片。道光帝有感鴉片問題嚴重,遂命林則徐到 廣東禁煙。面對中國政 府的禁煙政策,英國政府伺機發動鴉片戰爭。

參考答案

1. B(1 分)題解顯示畫作刊出於 1858 年,而英法聯軍之役正發生在 1856- 1860 年間。(2 分)

2. 第一類是穿洋服,叼著煙斗的西洋人(英國人)。他的地位亦是 最高,因 為 畫 家 描 述 他 站 在 木 箱 上 , 凌 駕 畫 中 其 他 人 ; (2 分) 第二 類是 畫中 的 大 部 分人 物, 他們 都是 剃髮 留辮 清朝 男 子 。他 們的 地位 應僅 次於 西洋 人, 因 為 他 們 人 數 眾 多 , 其 中 一 人 更 位 於 畫 作 中 央 , 有 較 重 要 的 角 色 ; (2 分 ) 最 後一 類是 印度 人或 南亞 裔人 ,他 們在 圖中 的地 位 應 是最 低。 在畫 面上 他 們 包括 圖中 右下 角兩 赤裸 上 身 及赤 腳的 男人 ,被 置在 畫作 的邊 旁; 而另 一 位坐在桌前的赤足男子,似亦聽命於白衣中國人。(2 分)

3. 這幅畫反映出英國商品在廣州有商 機,廣州消費者正在審慎地了解英國商 品 。 (1 分) 圖中 可見 外國 商人 努力 叫賣 ,大 多數 中國 人都 只安 靜圍 觀,

僅 有少 數中 國商 人在 檢視 貨物 ,但 中國 人對 於英 國商 人和 商品 都沒 有明 顯 的敵意。(2 分)

這 幅 畫 反 映 英 國 商 品 似 乎 不 受 歡 迎 。 (1 分) 圖中 可見 外國 商人 努力 叫賣,

但 大多 數的 中國 人都 只安 靜圍 觀, 僅有 很少 數的 中國 商人 在 檢 視貨 物, 顯 得對英國商品無很大興趣。(2 分)

4. 版畫反映英國在 華貿易發展未如理想。英國在鴉片戰爭及《 南京條約》簽 訂 後, 因通 商口 岸增 加, 期望 在華 貿易 顯著 增長 ,但 事與 願違 ,因 為中 國 市 場運 作非 常複 雜, 洋商 洋貨 很難 進入 ,英 國對 華輸 出貨 品總 值增 長緩 慢。

(3 分)

(6)

怎樣以微知著

蔡君賢老師

導讀

歷史照片能夠有效捕捉到歷史事件在特定時刻的景物與氣氛,讓學生容 易理解及掌握歷史事件的重心。但照片同時又會引導學生聚焦於拍攝者 想傳遞的主要信息,令學生忽略照片中的其他細節內容。學歷史的人要 像偵探一樣,能夠注意到景物的細節,發掘當中的意義,就能進一步豐 富我們對歷史面貌的全面認識與理解。因此,學生在研習以下照片時,

可以注意:

題解:提供歷史事件的基本資料,如時間、地點和活動內容。

照片內容:

 景物:照片中出現的景物,其呈現的狀態會反映事件的細節、片段。

 人物:人物的衣服會反映他們的身份,其動態則能反映事件的結果。

(7)

1860 年 8 月 21 日在中國拍攝的新聞照片,圖中顯示大沽北岸炮台發生 戰役後的情況。

(8)

試根據照片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 作答方向

1. 照 片 與 清 代 哪 一 件 歷 史 事 件 有 關 ? 從 照 片 找 出 一 項 證 據 , 加 以說明。(3 分)

本題 旨在 引導 學生 把照 片連 繫相 關 歷史 事件 。學 生須 透過 觀 察 題解 或 照片 內容 ,找 出相 關證 據, 支持 及 解釋所選答案。

2. 照 片 顯 示 有 四 道 雲 梯 架 設 在 炮 台 牆 身 外 圍 。 試 推 論 雲 梯 是 哪 方 軍 隊 所 用 ? 試 加 以 解 釋 。

(4 分)

本題 旨在 引導 學生 閱讀 照片 細節 內 容, 連繫 一點 常理 作分 析, 合理 推 斷照片中雲梯的用途。

3. 從 照 片 內 容 來 看 , 大 沽 炮 台 的 戰 況 是 否 激 烈 ? 何 方 得 勝 ? 何 以見得?(3 分)

本 題 進 一 步 引 導 學 生 從 微 觀 ( 雲 梯) 到宏 觀( 整個 場景 內容 ), 逐 步遞進、合理地分析戰情。

4. 假 設 你 是 個 歷 史 偵 探 , 回 到 了 昔 日 場 景 , 你 認 為 勝 敗 的 關 鍵 與 武 器 還 是 士 氣 有 關 ? (4 分)

本題 旨在 引導 學生 透過 層層 的觀 察 與分 析後 ,再 以常 理作 推敲 ,綜 合 判斷此次戰事的勝敗關鍵。

歷史小知識

大 沽 口 炮 台 位 於 天 津 塘 沽 , 初 建 於 明 代 嘉 靖 時 期 , 是 明 清 時 期 拱 衛 首 都 北 京 的 軍 事 要 塞 。 十 九 世 紀 中 葉 , 大 沽 口 炮 台 共 有 大 炮 台 6 座 , 小 炮 台 25 座。

1858 至 1860 年英法聯軍之役期間, 大沽口炮台三次迎戰聯軍。 1858 年第一 次 大 沽 口 之 戰 , 英 法 聯 軍 佔 領 天 津 , 中 國 與 英 法 於 6 月 簽 訂 《 天 津 條 約 》。

1859 年 第 二 次 大 沽 口 之 戰 , 英 法 軍 艦 強 進 大 沽 , 清 軍 從 炮 台 向 聯 軍 開 火 , 大 敗 聯 軍 , 是 為 英 國 皇 家 海 軍 十 九 世 紀 在 東 亞 的 唯 一 敗 仗 。1860 年 8 月 第 三 次 大 沽 口 之 戰 , 聯 軍 增 強 兵 力 , 於 21 日 早 上 6 時 進 攻 大 沽 口 炮 台 , 當 晚 大 沽 口 所 有 清 軍 投 降 , 共 二 千 清 軍 陣 亡 。 聯 軍 攻 入 天 津 及 北 京 , 火 燒 圓 明 園 。10 月 24 日 , 清 廷 與 英 法 議 和 , 簽 訂 《 北 京 條 約 》 , 開 放 天 津 , 割 讓 九 龍 半 島 予 英 國。最後,聯軍在11 月 8 日前後撤離北京。

(9)

參考答案

1. 英 法 聯 軍 之 役 。 ( 1 分 ) 題 解 上 表 示 照 片 是 攝 於 1860 年 8 月 , 地 點 在 大 沽 炮 台 , 而 英 法 聯 軍 之 役 發 生 於 1856 至 1860 年 間 , 更 在 大 沽 炮 台 發 生 激烈戰事。(2 分)

2. 應 是 聯 軍 所 用 , 因 為 他 們 正 攻 打 大 沽 炮 台 , 須 倚 靠 雲 梯 登 上 及 攻 佔 炮 台

(2 分 )。 而清 軍防 守炮 台, 迎擊 炮台 外的 英法 聯軍 ,即 使打 算撤 退, 也 不會利用雲梯撤離炮台而走到聯軍陣前。(2 分)

3. 照片中陣亡的清兵屍首遍地,空無一人,炮台損毀,物資散亂,顯然已經 被 英法 聯軍 攻陷 。清 軍屍 首甚 多, 可見 戰況 激烈 ,他 們雖 盡忠 職守 ,英 勇 犧牲,但得勝一方是英法聯軍。(3 分)

4. 從照片可見,炮台雖未被徹底摧毀 ,但已殘破不堪,未能有效 運作,清軍 防 禦 力 下 降 , 火 力 不 足 以 抵 禦 聯 軍 的 進 攻 。 (1 分 )當 聯軍 攻陷 炮台 後,

步 兵携 帶雲 梯挺 衝到 炮台 時, 雖仍 有零 星散 落的 火炮 ,但 炮台 上的 火炮 因 為 仰角 關係 ,無 法威 脅步 兵, 清軍 只能 使用 弓箭 、小 口徑 火炮 和步 槍等 武 器 與 聯 軍 搏 鬥 , 自 然 抵 抗 不 了 聯 軍 的 進 攻 。 (1 分 )清 軍犧 牲者 眾, 現場 一 片 凌 亂 , 可 見 他 們 並 沒 有 臨 陣 脫 逃 或 投 降 , 雙 方 應 有 一 番 激 鬥 。 (1 分 )勝 敗關 鍵顯 然在 於清 軍炮 台的 火力 與守 軍使 用的 武器 不足 以抵 禦聯 軍 的進攻所致,與守軍的士氣關係不大。(1 分)

(10)

歷史畫可為歷史提供甚麼證據?

梁偉傑老師

導讀

木刻板畫屬於畫作的一種,也是很重要的歷史資料。歷史畫作能透過不 同的色彩、場面佈局,營造不同的氣氛,吸引學生觀賞。作者若按照自 己敏銳的觀察力將眼見事物忠實地繪畫出來,其效果可媲美照片,讓學 生進而了解某一歷史事件的面貌。

學生要從這幅畫尋找歷史的面貌,必須注意:

畫作的題解:提供畫家背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

畫作內容:

 背景:背景可讓學生了解事件發生的地點。

 景物:畫中的景物、氣氛、活動反映事件的概要。

(11)

19 世紀法國畫家繪製的「八里橋戰役木刻版畫」(1860 年 9 月)。

(12)

試根據畫作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 作答方向

1. 畫作顯示的八里橋戰役發生於清 代哪一場戰爭?(1 分)

本題 旨在 考問 學生 能否 透過 圖片 的 標題作出分析。

2. 試 就 第 1 題 的 答 案 , 從 畫 作 中 列 舉 一 項 證 據 , 加 以 說 明 。 (2 分)

歷史 觀點 必須 建基 於證 據。 本題 要 求 學 生 提 供 證 據 , 解 釋 及 支 持 第 1 題所作的推論。

3. 從畫中的景物來看,你認為這場 戰役的戰況如何?試找出兩項證 據,支持你的觀點。(4 分)

學 生 應 注 意 畫 中 呈 現 的 景 物 、 色 彩、 氣氛 ,並 運用 常識 作合 理、 具 說服力的分析。

4. 與文字記錄作比較,你認為木刻 版畫對於認識某些歷史事件有甚 麼 優 勢 , 又 有 甚 麼 限 制 ? (4 分)

本題 旨在 考問 學生 能否 就畫 家的 背 景及 資料 的 性 質( 即畫 作) ,對 所 描 繪 的 內 容 的 可 信 性 作 合 理 的 推 斷。

本題 讓學 生明 白任 何資 料作 為認 識 歷史事件的材料,都有其局限性。

歷史小知識

北 京 有 三 條 具 有 防 禦 性 功 能 的 古 橋 , 任 何 一 條 失 守 都 會 影 響 京 師 的 安 全 , 分 別是 八里 橋、 盧溝 橋及 朝宗 橋, 而八 里橋 距北 京僅 數十 里。1860 年 9 月 21 日,英法聯軍一 萬六千人分三路向八里橋進犯,當時駐守八里橋的清軍約有三 萬多人,最終清軍戰敗。八里橋戰役後,北京周邊屏障盡失,英法聯軍兵臨城 下,佔領北京,並洗劫和燒毀圓明園,咸豐帝則出走熱河承德避暑山莊避 難。

恭 親 王 奕 訢 留 守 北 京 , 與 英 、 法 兩 國 談 判 , 於 同 年 10 月 分別 與兩 國簽 訂《 北 京條約》,其中清廷除了向兩國作巨額賠款外,亦割讓九龍半島予英國。英、

法兩國隨後於同年11 月撤離北京。

(13)

參考答案

1. 英法聯軍之役。(1 分)

2. 題 解 指 出 這 幅 版 畫 成 於 1860 年 9 月 , 而 英 法 聯 軍 之 役 發 生 於 1856 至 1860 年間。(2 分)

3. 這是一場慘烈的戰爭。畫作上顯示多枚已破落的大砲,地上遍佈死傷清兵,

可 見 戰 況 激 烈 。 (2 分 )畫 作背 景 烽 煙四 起, 再加 上以 黑色 為主 調, 營造 沉重氣氛,從而反映戰況慘烈。(2 分)

4. 版畫的優勢:

畫 家 能 夠 以 不 同 的 色 彩 、 構 圖 佈 局 等 技 巧 呈 現 歷 史 事 件 的 面 貌 , 令 事 件 更 真 實 、 更 具 立 體 感 ; 或 畫 家 能 令 畫 作 的 內 容 更 聚 焦 , 信 息 更 突 出 。 而 純 文 字 記 錄 的 表 達 形 式 較 單 一 , 也 要 求 有 一 定 的 語 文 能 力 才 能 閱 讀 , 普 及 性 比 不上版畫。

版畫的限制:

畫 面 能 呈 現 的 內 容 始 終 有 限 , 與 文 字 記 錄 相 比 有 一 定 差 距 。 此 外 , 版 畫 亦 不能呈現作者的意見與邏輯推理等。

( 答 案 宜 正 反 看 法 都 能 兼 顧 , 如 只 單 純 指 出 版 畫 優 勢 , 最 多 得 3 分 ;能 同 時指出版畫的限制,最多得4 分。)

(14)

從西洋版畫看清朝兵工廠

崔詠詩老師

導讀

歷史畫作是很寶貴的歷史資料,它能超越文字的限制,讓學生透過視覺 對不同歷史場景下的人、事和物有形象化的理解,並能感受時代的氣 氛。

要從這幅畫尋找歷史的面貌,學生必須注意:

畫作的題解:提供歷史事件的時間概念、場地和活動內容。

畫作內容:

 人物:人物的衣飾反映他們的身份和國籍。

 構圖:畫中人物的構圖反映不同人物的角色、任務。

 活動:相關人物的活動告訴學生事件的情節。

(15)

以下是一幅載於1883 年 7 月 7 日《倫敦新聞畫報》的木刻版畫,描繪 了江南機器製造局生產來福槍及彈藥的情況。

(16)

試根據畫作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 作答方向

1. 這張畫作與清朝的哪一場改革運 動 有 關 ? (1 分 ) 試 從 畫 作 中 舉 出 一 項 證 據 , 加 以 說 明 。 (2 分)

本 題 旨 在 考 問 學 生 是 否 能 從 畫 作 的 題 解 找 出 合 理 的 證 據 , 然 後 作 出合理分析。

2. 從畫作描繪的人物形態與佈局,

你 認 為 哪 人 的 地 位 最 高 ? 為 甚 麼?(4 分)

本 題 旨 在 考 問 學 生 能 否 從 畫 作 的 內 容 細 節 對 人 物 的 身 份 作 出 合 理 分析。

3. 從畫家描繪外國人的坐姿來看,

畫 家 想 表 達 甚 麼 信 息 ? (2 分 ) 你 認 為 這 個 信 息 可 信 嗎 ? 為 甚 麼?(2 分)

本 題 旨 在 考 問 學 生 能 否 透 過 畫 家 的 背 景 及 畫 作 的 表 達 手 法 , 合 理 推斷畫作的目的及其可信性。

4. 從畫作提供的資料來看,你認為 這 場 改 革 最 終 會 否 成 功 ? 為 甚 麼?(4 分)

學 生 可 以 從 畫 作 提 供 的 資 訊 , 再 運 用 一 點 普 通 常 識 作 分 析 , 提 供 具 說 服 力 的 答 案 。 歷 史 學 習 除 了 教 學 生 要 根 據 事 實 之 外 , 也 要 作 合理的推論。

歷史小知識

清 朝 在 鴉 片 戰 爭 和 英 法 聯 軍 之 役 連 番 戰 敗 後 , 終 於 願 意 「 師 夷 之 長 技 以 制 夷」,即「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來對抗西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大 臣 , 紛 紛 引 進 西 方 工 業 及 軍 事 科 技 ,1865 年 於 上 海 成 立 的 江 南 機 器 製 造 局 , 可謂洋務運動的里程碑。該局為清朝當時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兵工廠,主要生 產 來 福 槍 、 火 炮 及 彈 藥 。 史 學 界 一 般 認 為 , 洋 務 運 動 始 於 英 人 赫 德 (Robert Hart)主理清朝海關,而終於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即 1861-1895 年。期間,清 朝不僅引進西方工業技術、購買西方槍炮船艦,也建立新式學校,派遣幼童留 學美國,培養洋務人才。

(17)

參考答案

1. 洋務運動/自強運動。(1 分)

畫作年份是1883 年,與洋務運動的推行時間(1860-1894)脗合;(2 分)

畫作的 場 地 是 江 南 機 器 製造局,這個機構成立於洋務運動期間,是清朝當時 最重要的兵工廠。(2 分)

2. 右前方穿西裝的西洋人,因為:

全場只有他一人可坐在椅子上,顯得他的地位跟其他人不一樣; (2 分)而且 畫家把他放置在畫作最當眼的位置,而且姿態細膩,與其他人物不同,突顯出 他的重要性。(2 分)

3. 畫家描繪的西洋人很有氣勢地翹腿而坐,並拿著筆作觀察記錄,一幅操控大局 的模樣。因此,畫家表達出西方的優越感,認為清朝必須在西方的指導下才能 改革成功。(2 分)

可 信 : 因 為 工 廠 製 造 的 是 西 洋 武 器 , 清 朝 缺 乏 有 關 知 識 、 技 術 , 故 需 要 西 方協助。(2 分)

不 可 信 : 因為該版畫面向西方讀者,容易迎合西方的優越感,誇大西方在洋 務運動的角色及影響。(2 分)

4. 成 功 。因 為畫 中顯 示中 國已 成立 製造 局, 自行 生產 西方 的來 福槍 及彈 藥,

這些設備及技術的掌握對中國軍事現代化有正面影響。(3 分)

不成功。中國雖然開始設廠生產西式武器,但過程卻要依賴外國人的支援。這 些外國人在顧及國家的利益下,不可能把最先進的技術或武器輸給中國。(3 分)

(答案宜正反看法都能兼顧,最多得4 分;若只從一面看,最多得 3 分。)

(18)

第三眼報道就有真相?

蔡君賢老師

導讀

在資訊仍未十分發達的十九世紀,新聞畫報是各地民眾了解世界局勢的 重要資訊來源之一。一般認為,新聞報道應是中立、持平與客觀的,即 使是報道與本國/本身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事件亦然。但事實上,基於資 訊的掌握程度、報道者的種種動機,新聞畫報有時只呈現歷史事件的部 分面貌。

要在畫作中尋找歷史的真相,學生必須注意:

畫作的題解:能提供歷史事件的基本資料,如時間、地點,而刊物的背 景,如所屬國家、資金來源等亦有助學生推測畫作創作目 的。

畫作內容:注意畫作景物呈現的活動內容。

(19)

以下是刊登於 1894 年 11 月 24 日《倫敦新聞畫報》的素描,描繪北 洋海軍鐵甲艦「鎮遠號」在旅順港大修的情況,繪畫者為英國皇家海 軍「利安德號」(Leander)的威爾德上尉(A.W. Wylde)。

(20)

試根據畫作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 作答方向

1. 畫 作 與 清 代 哪 一 件 歷 史 事 件 有 關 ?( 選 取 下 列 答 案 ) 試 找 出 一 項證據支持你的看法。(3 分)

A 鴉片戰爭 B 英法聯軍之役 C 中日甲午戰爭 D 八國聯軍之役

本 題 旨 在 考 問 學 生 是 否 能 從 畫 作 的 題 解 作 出 合 理 的 分 析 , 並 找 出 證據,解釋及支持所作的推論。

2. 旅順港作為清朝的重要軍港,你 認為它的後勤維修水平如何?試 從技術及人手兩方面找出證據,

加以說明。(4 分)

本 題 引 導 學 生 注 意 畫 作 整 體 景 物 , 如 港 口 的 維 修 設 施 、 工 作 人 員 等 細 節 , 進 而 分 析 旅 順 港 的 維 修水平。

3. 試評估「鎮遠號」的損毀程度。

(4 分)

本 題 讓 學 生 進 一 步 聚 焦 於 「 鎮 遠 號 」 , 透 過 深 入 的 觀 察 與 分 析 , 並 連 繫 常 識 , 以 評 估 「 鎮 遠 號 」 的損毀程度。

4. 《倫敦新聞畫報》是在英國出版 的,你認為畫作所提供關於這場 戰爭的資料是否全然可信?為甚 麼?(4 分)

本 題 旨 在 使 學 生 明 白 畫 作 的 背 景 、 性 質 對 認 識 歷 史 事 件 的 作 用 和局限。

(21)

歷史小知識

1966「 鎮遠 」、 「定 遠」 是清 廷於 1880(光 緒 6 年 )向 德國 伏爾 鏗造 船廠 (Vulkan)訂造的兩艘鐵甲艦, 1885 年正式服役,是 清朝北洋水師主力戰艦。據 上述《倫敦新聞畫報》報道及 其他資料顯示,「鎮遠」全長 94 米、寬 18 米、

排 水 量7,430 噸、引擎 6,200 匹馬力、時速接近 15 海里;擁有兩對即四門 305 毫 米口 徑克 虜伯 後裝 炮、 兩門 150 毫米口徑克虜伯後裝炮、及口徑較小的火炮、

機 關 炮 、 魚 雷 管 等 ; 定 員 三 百 多 人 ; 號 稱 「 亞 洲 第 一 巨 艦 」 。1894 年 7 月 ,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鎮遠」在 9 月 17 日的黃海戰役中遭受重創。 1895 年 2 月 17 日 ,「 鎮遠 」在 威海 衛被 日本 海軍 虜獲 ,即 被編 入日 本艦 隊, 於 1905 年參 與 日 俄 戰 爭 。 最 後 , 「 鎮 遠 」 於 1912 年被拆解出售, 其所遺鐵錨、鐵鏈等曾 被日本政府陳列於東京上野公園。

參考答案

1. C.(1 分)

題解指出這幅畫作刊 登於1894 年 11 月 24 日,而中日甲午戰爭是在 1894 年7 月至 1895 年 4 月期間發生的。(2 分)

題 解 指 出 畫 作 中 的 船 艦 為 北 洋 海 軍 鐵 甲 艦 「 鎮 遠 號 」 , 它 於 黃 海 海 戰 後 返 回旅順港大修。(2 分)

2. 旅 順港 技術 設備 先進 、人 手充 裕: 旅順 港船 塢 以 大石 鋪砌 ,有 巨型 機械 起 重 設 備 協 助 「 鎮 遠 號 」 之 維 修 工 作 , 可 見 技 術 先 進 ; (2 分 ) 「 鎮 遠 號 」 甲 板 上 、 旅 順 港 碼 頭 上 、 「 鎮 遠 號 」 旁 海 面 的 三 艘 小 艇 上 , 都 有 大 量 士 兵 協調維修,可見人手充裕。(2 分)

3. 「 鎮 遠 號 」 的 損 毀 程 度 不 輕 , 但 仍 保 留 一 定 實 力 。 ( 1 分 ) 「 鎮 遠 號 」 的 煙囪、船身布滿彈孔,甲板破損,明顯是遭受日艦炮火猛烈攻擊所致。(1 分 ) 但 船 尾 及 甲 板 中 部 各 有 一 門 火 炮 , 可 見 仍 有 一 定 的 戰 鬥 力 。 (1 分 )

「 鎮 遠 號 」 經 過 黃 海 海 戰 的 洗 禮 後 , 還 能 夠 安 全 返 航 , 這 本 身 就 是 其 生 命 力頑強的證據。(1 分)

(22)

4. 可信:

刊 物 是 在 英 國 出 版 的 , 而 英 國 沒 有 參 與 甲 午 戰 爭 , 毋 須 偏 袒 任 何 一 方 , 而 且繪畫者為英國海軍軍官,具備專業海戰知識,所以畫作資料可信。

不可盡信:

黃 海 海 戰 為 中 日 甲 午 戰 爭 的 關 鍵 戰 役 , 「 鎮 遠 號 」 全 程 參 與 這 場 戰 役 , 但 該 畫 作 的 內 容 , 卻 是 「 鎮 遠 號 」 參 戰 之 後 返 回 旅 順 大 修 的 情 況 , 對 於 理 解 黃海海戰,作用有限。

( 答 案 必 須 涵 蓋 可 以 和 不 可 以 兩 方 面 , 兩 者 兼 顧 , 最 多 得 4 分 ;若 只從 一 面說明,最多得3 分。)

(23)

從歷史漫畫看世界

蔡君賢老師

導讀

漫畫是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往往通過誇張、比喻等手法來描繪時事或生 活面貌。時事漫畫一般透過豐富而有象徵意味的圖象,就當時的重要時 事作出描述、批評,假以時日,便成為歷史漫畫,是研究歷史事件的一 個重要素材。閱讀歷史漫畫時,學生可以透過漫畫中的人物、景物和構 圖理解歷史、掌握歷史事件的重心,甚至理解畫家表達的訊息。

要正確詮釋歷史漫畫,學生必須注意:

漫畫的題解:提供歷史事件的基本資料,如時間、地點和活動內容。

漫畫內容:

 人物:人物的衣服、動作及神情可反映他們的身份及作者創作的目的。

 景物:畫中的景物、氣氛、活動反映事件的概要。

(24)

這是1898 年 1 月 16 日刊登於法國《小報》(Le Petit Journal)的彩色 漫畫,標題是:〈中國:皇帝餅與…皇帝們(En Chine: Le gâteau des Rois et... des Empereurs)〉,此標題一語雙關,因為「Le gâteau des Rois」是法國一種糕點的名字,字面意思就是「皇帝餅」。在這 漫畫中,中國(CHINE)成了「皇帝餅」,被一群皇帝

(Empereurs)瓜分。皇帝餅上寫著 Kiao Tchiou(膠州灣)、Port Arthur(旅順),進一步點出「俄索旅大、德索膠州」的議題。

有關此圖於《歷史影像中的近代中國──徐宗懋藏品選》上編:1841-1949 的資料更正:此漫畫載 於此書第55 頁,其刊登日期現更正為 1898 年 1 月 16 日。

(25)

試根據照片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 作答方向

1. 漫畫中的六個人物代表不同的國 家。站在後方的男子是中國,前 排 左 邊 的 老 婦 人 是 A、她旁邊的 男士是代表德國的德國皇帝威廉 二世、德皇另一旁是代表俄國的 沙皇尼古拉二世、站在俄國沙皇 身後的女士是代表法國自由女神 瑪 麗 安 娜 (Marianne) , 而 前 排 最右邊的男子是 B。請問 A 老婦 人及B 男子分別代表哪個國家?

如何得知?(6 分)

本 題 旨 在 引 導 學 生 仔 細 閱 讀 漫 畫 中 人 物 角 色 , 理 解 漫 畫 中 常 用 的 象 徵 手 法 , 連 繫 一 點 常 識 , 作 出 推論。

2. 《小報》是法國刊行的,畫家有 無 偏 袒 法 國 ? 何 以 見 得 ? (4 分)

本 題 旨 在 考 問 學 生 能 否 透 過 比 較 畫 家 描 繪 列 強 外 形 、 動 作 乃 至 神 態 的 手 法 , 合 理 分 析 畫 作 有 否 受 畫家身份所影響。

3. 試討論漫畫裡的中國形象。

(a) 試 形 容 這 位 中 國 代 表 的 形 象

(1 分);

(b) 這 位 中 國 代 表 所 處 的 位 置 及 其 舉 動 , 意 味 著 甚 麼 ( 1 分)?

(c) 漫 畫 如 此 描 繪 中 國 , 反 映 出

《 小 報 》 對 於 中 國 有 甚 麼 看 法(4 分)。

本 題 旨 在 使 學 生 明 白 漫 畫 的 立 場 、 及 這 種 立 場 的 複 雜 和 自 相 矛 盾。

4. 以歷史漫畫認識歷史事件有甚麼 優點和局限?試以此漫畫的內容 作說明。(4 分)

本 題 旨 在 使 學 生 明 白 從 漫 畫 的 細 微 處 如 出 處 、 表 達 手 法 , 內 容 特 色 等 推 敲 漫 畫 在 研 習 歷 史 課 題 時 作用與限制。

(26)

歷史小知識

本漫畫反映甲午戰爭後清朝面臨列強瓜分的危機。 1895 年,清朝於甲午戰 爭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原本要把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俄國認為此舉 不 利 自 己 在 中 國 東 北 的 利 益 , 聯 同 德 法 逼 迫 日 本 將 遼 東 半 島 歸 還 中 國 。 是 為

「三國干涉還遼」。但是,隨後幾年間,列強相繼租借清朝港灣、劃分勢力範 圍。1897 年,德國租借膠州灣 99 年。1898 年,俄國租借旅順和大連 25 年,

英 國 則 租 借 威 海 衛 25 年及 新界 99 年, 而法 國亦 租借 廣州 灣 99 年 。清 政府 無 力自保,一任列強為所欲為。美國作為姍姍來遲的列強,為分一杯羹起見,提 倡「門戶開放」政策,主張保持清朝領土和主權完整,各國在華商業機會均等,

但 並 未 得 到 其 他 列 強 支 持 。 直 至 1900 年義和團事件後,列強意識到,清朝政 府的存在,能避免列強之間直接衝突,瓜分中國的趨勢得以緩和,清廷亦不致 立即覆亡。

參考答案

1. A 代表英國,(1 分)因為圖中的老婦人,是當時英國維多利亞女皇;( 2 分 )B 代 表 日 本 , ( 1 分 ) 因 為 圖 中 男 子 身 穿 和 服 、 頭 作 日 本 古 代 男 子 髮 型 、手 邊放 一把 武士 刀, 代表 日本 明治 天皇 (不 過, 西方 所沒 有留 意的 , 是 日本 經歷 明治 維新 ,全 盤西 化, 明治 天皇 的髮 型、 衣著 早已 全部 轉為 西 式)。(2 分)

2. 畫家有偏袒法國,因為英、德、俄三國均持刀切餅。德國刀下的餅塊,寫 著 Kiao Tchiou, 即 膠 州 灣 , 指 德 國 強 租 膠 州 灣 。 俄 國 刀 下 的 餅 塊 , 寫 著 Port Arthur,即旅順,指俄國強租旅順、大連。日本雖不持刀,但武士刀近 在 手 邊 。 他 們 的 形 象 是 貪 婪 、 殘 暴 、 野 心 勃 勃 的 。 (2 分 )而 代表 法國 的 自 由 女 神 瑪 麗 安 娜(Marianne) 樣 貌 娟 好 , 沒 有 持 刀 , 站 在 俄 國 後 方 , 形 象 相 對 正 面 , 似 未 直 接 參 與 瓜 分 。 但 其 實 法 國 已 與 俄 國 於 1894 年 結 成 軍 事 聯盟,關係密切,變相支持俄國瓜分中國。(2 分)

(27)

3. (a) 代 表 中 國 的 是 一 位 頭 戴 官 帽 、 插 著 花 翎 、 胸 前 掛 著 朝 珠 的 清 朝 官 員 , 他 老 朽 、 醜 陋 , 拖 著 一 條 難 看 的 辮 子 , 留 著 令 人 惡 心 的 長 指 甲 。

(1 分)

(b) 這位清朝官員被擋在桌外,高舉雙手,瞪眼張口,顯示清朝政府面 對 列強的瓜分和侵略,完全無能為力。(1 分)

(c) 該漫畫反映出《 小報》對中國的 複雜和矛盾看法,認為中國 既可憐又 可 鄙 。 一 方 面 , 《 小 報 》 同 情 中 國 之 遭 受 侵 略 和 瓜 分 , 譴 責 列 強 的 不 義 和 貪 婪 ; (2 分 ) 另 一 方 面 , 《 小 報 》 又 鄙 視 清 朝 政 府 之 顢 頇 腐 敗、

軟弱無能,保護不了自己的領土與人民。(2 分)

4. 優點:

漫 畫 把 歷 史 事 件 畫 龍 點 睛 地 呈 現 出 來 , 例 如 用 統 治 者 的 形 象 來 代 表 國 家 , 而 他 們 切 割 皇 帝 餅 的 舉 動 意 味 著 他 們 欲 強 行 租 借 中 國 領 地 的 行 動 。 (2 分)

局限:

漫 畫 或 會 囿 於 畫 家 的 背 景 或 主 觀 , 例 如 該 漫 畫 中 的 法 國 , 並 未 像 其 他 列 強 一 樣 持 刀 瓜 分 代 表 中 國 的 大 餅 , 但 其 實 法 國 也 有 參 與 瓜 分 中 國 。 因 此 漫 畫 分明美化了法國。(2 分)

(28)

外國人眼中的清朝義和團

崔詠詩老師

導讀

報章是很寶貴的資料來源,亦是認識當時歷史的一手史料。不過,報章 資料亦有各種限制與不足,如存在特定的選材及描寫角度(立場),以 迎合各種需要。因此,要從報章資料認識歷史,必要依靠其他資料引 證。今日的報章刊載不少照片與漫畫以吸引讀者,昔日的報章亦刊載一 些「新聞畫作」。

要從這些昔日的「新聞畫作」中尋找歷史的真貌,學生必須注意:

畫作的題解:提供相關的背景、內容等基本資料,例如發生時間、地點。

畫作內容:

 背景:背景可讓學生了解活動或事件的情況。

 人物:人物的衣飾、裝扮、神情反映他們的身份。

 活動與表情:作者如何描繪相關人物的面貌、神情與活動,會告訴學生 當事人對事件的態度、感受,也反映作者對事件的觀點與角度。

(29)

以下是 1900 年的一份報刊《小巴黎人》,畫作描繪清朝義和團的活動 情況。

報章的標題名為「boxeur chinois」即中國的義和團,義和團在英文被 譯為Boxer

(30)

試根據畫作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 作答方向

1. 這份報刊屬於哪個國家的刊物?

(1 分)你如何得知?(2 分)

本 題 旨 在 考 問 學 生 是 否 能 從 報 章 的 題 解 找 出 相 關 的 證 據 , 然 後 作 出合理分析。

2. 報章指出圖中人物為清朝的義和 團。你還可以找到其他證據,進 一 步 印 證 圖 中 人 物 的 身 份 嗎 ?

(2 分)

學 生 可 從 畫 中 的 題 解 、 人 物 的 活 動 與 裝 扮 等 等 找 出 證 據 , 明 白 歷 史的學習講求證據與分析。

3. 報道內容會令《小巴黎人》的讀 者對當時中國有甚麼印象?為甚 麼?(4 分)

本 題 旨 在 讓 學 生 從 所 見 的 報 道 內 容 , 合 理 地 分 析 對 昔 日 第 一 代 讀 者的影響。

歷 史 的 學 習 不 能 單 單 以 現 代 人 的 觀 點 作 分 析 , 更 多 時 候 需 要 有 代 入 感 , 從 而 了 解 當 時 人 理 解 事 件 觀點與限制。

4. 你認為《小巴黎人》讀者所得的 印 象 是 否 真 確 ? 試 加 以 說 明 。

(4 分)

本 題 旨 在 讓 學 生 注 意 報 章 的 性 質 及其限制。

(31)

歷史小知識

鴉 片 戰 爭 以 來 , 列 強 的 政 治 、 軍 事 及 經 濟 侵 略 日 益 加 深 , 部 分 西 洋 傳 教 士 又驕橫不法,導致中國人反西方情 緒日益高漲。山東地區的混合了功夫和神打 的民間組織,原本名目繁多,但逐漸統一在反西方的 旗幟下,而被外人統稱為

「義和團」。義和團團民宣稱神明附體,刀槍不入,慈禧太后認為義和團可資 利用,號召他們進入北京,縱容他們攻擊和殺害西方人、甚至穿著洋服的中國 人 。 最 後 , 慈 禧 太 后 竟 下 令 清 朝 向 列 強 宣 戰 , 導 致 1900 年包括英、美、法、

俄、德、意大利、奧地利及日本的八國聯軍 入侵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帝逃亡 西 安 , 義 和 團 終 被 聯 軍 殲 滅 。1901 年 9 月 , 清 廷 與 列 強 簽 訂 《 辛 丑 和 約 》 , 清朝賠款達四億多兩,並允許外國在北京一帶駐軍。

參考答案

1. 法 國 。 ( 1 分 ) 因 為 報 刊 名 稱 是 《 小 巴 黎 人 》 , 以 法 國 首 都 命 名 / 報 刊 採 用法文書寫。(2 分)

2. 報 章 年 份 是 1900 年 , 正 值 是 義 和 團 活 躍 的 時 期 / 圖 中 人 物 正 破 壞 鐵 路 、 電線杆、燒燬建築物等,這也是當時拳民的行為。(2 分)

3. 由 於報 章以 大篇 幅的 畫作 描 繪 拳民 破壞 鐵路 、電 線杆 、燒 燬建 築物 等行 為,

(2 分 ) 會 令 當 時 的 讀 者 認 為 中 國 拳 民 野 蠻 無 理 , 或 認 為 當 時 中 國 局 勢 混 亂不堪。(2 分)

4. 真確:

該新聞畫作大體上/是根據記者實地採訪的記錄來繪畫,能較客觀、平實地 反映事件的發生,當時不少拳民確實到處打殺及破壞。(3 分)

不真確:

該 報 刊 是 法 國 人 發 行 , 有 可 能 偏 袒 法 國 , 只 片 面 報 道 拳 民 的 野 蠻 行 動 ; 該 畫作沒有反映引發拳民反抗的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行為。(3 分)

(答案宜正反看法都能兼顧,最多得4 分;若只從一面看,最多得 3 分。)

(32)

法國報刊中的清政府考察使團

葉啟燿老師

導讀

一手資料是指未經後人刪改或闡釋的材料,往往被視為較二手資料更可 靠。舊報章能將學生帶到當時的時空,透過當時人的眼光,將一些我們 可能已經早有認識的史事再重新審視一次,是現代人了解當時的人的想 法,最常用而最直接的工具。舊報章上的歷史圖片亦甚為珍貴,因為它 們可以幫助學生想像當時的情況,甚至在精神上回到從前。這些歷史材 料雖說是一手,但我們要注意任何一則的資料都可能有主觀意識,甚至 偏頗。所以,當學生細閱時,必須多加注意,予以分析。

要從這幅畫尋找歷史的面貌,學生必須注意:

時間/說明:提供歷史事件的時空概念、地域概念及活動內容。

報章內容:注意畫作景物呈現的活動內容:

 人物:不同的服飾、髮型於此相片中顯示了他們不同的國籍。

 文字:報道中的文字可以協助學生對報道有更深的了解。

 背景:插畫的周遭背景可讓學生了解事件發生的地點。

 活動:相關人物的活動告訴學生事件的性質、目的。

(33)

以下畫作刊於 1906 年 5 月 20 日法國《小巴黎人》日報,畫作標題的 中文意思是「一個中國使團在巴黎—— 一個中國人在市議會的議壇 上」。1906 年 5 月 15 日,中國使團抵達法國,圖示載澤等人在巴黎 市政廳考察議會運作。

(34)

試根據畫作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 作答方向

1. 根據《小巴黎人》的報道,描述 清政府代表團當時的活動內容,

並 引 用 一 項 線 索 以 支 持 你 的 答 案。(2 分)

本 題 旨 在 考 問 學 生 能 否 理 解 報 道 中 所 見 的 圖 畫 、 以 及 文 字 , 並 能 夠 利 用 圖 畫 的 題 解 作 為 證 據 , 以 加以印證。

2. 試推斷報道中代表團的活動與清 朝那一場改革運動有關,並解釋 你的答案。(3 分)

本 題 希 望 學 生 從 報 道 的 年 份 、 內 容 , 連 繫 歷 史 常 識 , 作 合 理 推 斷。

3. 根據畫作內容,你認為法國政府 對清政府代表團的態度是怎樣?

何以見得?(4 分)

此 題 希 望 學 生 透 過 細 微 的 觀 察 , 並 運 用 推 理 能 力 , 找 出 證 據 , 支 持自己的看法。

4. 你認為《小巴黎人》的報道內容 是否中肯?何以見得?(3 分)

任 何 史 料 可 能 都 有 立 場 , 甚 或 偏 頗 。 故 此 , 本 題 希 望 學 生 能 透 過 審 視 資 料 本 身 的 表 達 手 法 , 判 斷 該報道是否中肯。

歷史小知識

1905 年 7 月,清政府為挽回民心,推行政治改革,特派鎮國公載澤、戶部 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五大臣分赴東西 洋各國考察政治,作為政治改革的參考。隨後數月間,革命黨人不斷嘗試刺殺 這些出國考察大臣,例如吳樾發動炸彈襲擊,紹英受傷,吳樾本人身亡;而徐 世昌又被委任為巡警部尚書,於是出國考察計劃受阻。清廷稍後以山東布政使 尚其亨、順天府丞李盛鐸二人,代替紹英和徐世昌二人,仍然維持出國考察五 大臣之數目。12 月 2 日,戴鴻慈、端方赴美國、德國和奧地利考察; 12 月 11 日 , 載 澤 、 尚 其 亨 、 李 盛 鐸 赴 日 本 、 英 國 、 法 國 和 比 利 時 等 國 考 察 。1906 年,

出 洋 大 臣 先 後 回 國 。9 月 1 日,清政府頒佈了《宣示預備立憲諭》,預備實行 君主立憲。

(35)

參考答案

1. 清政府代表正參觀法國的市議會。(1 分)

因為報章的標題寫上了中國代表在市議會。(1 分)

圖片顯示該使團正在西方議會的會議廳。(1 分)

2. 晚 清改 革。 ( 1 分 ) 題解 指出 清代 表團 於 1906 年 5 月到 訪法 國, 而晚 清 改 革期 間, 於 1905 年 12 月派出使者到東西洋各國考察政治體制,時間脗 合。(2 分)

3. 法國政府歡迎 / 禮待中國的使團。( 1 分)畫作 可見清代表團獲得法國政府 派 員 隨 行 , 並 能 參 觀 巿 議 會 , 甚 至 有 成 員 或 邀 登 上 主 席 臺 , 作 演 講 或 主 持 會議狀。如未獲法國政府許可,則不可能有此安排。(3 分)

4. 內 容 尚 算 中 肯 , ( 1 分 ) 因 為 畫 作 未 見 有 諷 刺 的 意 味 , 多 為 白 描 , 作 畫 者 如 實 地 記 錄 清 代 表 團 參 觀 市 議 會 的 情 況 , 而 標 題 用 詞 亦 僅 標 示 該 項 活 動 , 沒有主觀評價。(2 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大多是對佛教進行管理方面的內容。前已述及,唐令迄今為止已經佚失。二十世紀初,在中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

 培養具有檔案學基礎知識與文化知識,掌握現代資訊技術的基 本技能,能在檔案館、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檔案機構、資

按圖索證 ────從圖象考證近現代中國的歷史發展 初中及高中 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圖片集:徐宗懋藏品選 初中及高中

過去 50 餘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成就,已成為舉世聞名的事

z 當時有不少在華穆斯林對中國文化有深刻 研究,這些以漢文寫成的文學及藝術作

擴大商品及服務、民族、文化及信息交流。為支援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帶頭成立 1,000 億美元 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有 57 個國家作為創始成員國參與其中。中國亦於

• 該行為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已 造成的傷害及可 能造成的影響,而不是作出/不作出某行為的人 是否有 傷害兒童的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