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教育之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貳、教育之義──"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生命教育

王秋傑

(2)

壹、教育之義──生命教育的推動與意涵

貳、為了什麼──生死意義與意義的追尋

參、活出意義──善生善終的關懷與教育

大綱 大綱

(3)

貳、教育之義─

─ 生命教育的推動與意涵

(4)

一、從教育本質省思什麼最重要 一、從教育本質省思什麼最重要

1. 根據中文、西文的教育字義,教育 的目的簡言之就是:「向上向善」

2. 教育的目地即在於使「自然人」,

成為「文化人」。

3. 教育應是為人生服務、人生是為生

命服務,所以教育是為生命服務。

(5)

二、為生命而教育的「生命教育」

二、為生命而教育的「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發展與推動

1.

課程之發展。

2.

學術研究組織之發展。

3.

民間組織。

(6)

二、為生命而教育的「生命教育」

二、為生命而教育的「生命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義涵與面向

1.

「人生三問」:「人為何而活?人應如 何生活?如何活出應活的生命?」。

2.

「生命三學」:「終極關懷與實踐」、

「倫理思考與反省」、「人格統整與靈 性發展」三大領域。

3.

生命教育為:「探究生命中最核心議題 並引領學生邁向知行合一的教育。」

(7)

生命三學可回應人生三問的疑惑

人生三問 人生三問

(8)

生命教育三大領域、內涵與科目一覽表

(9)

二、為生命而教育的「生命教育」

二、為生命而教育的「生命教育」

1.

生命教育的理念在達成全人教育(吳庶 深、吳麗花, 2001 )。

2.

讓學生瞭解「生命」包括「爭生」與

「安命」,指出人應該努力與接受之限 制,安頓自己的生命意義(何福田, 2 006 )。

(二)生命教育的義涵與面向

(10)

二、為生命而教育的「生命教育」

二、為生命而教育的「生命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義涵與面向

3.

「生命的活力、成長、實現、倫理、

興致和快樂、意義」等六大生命教育 主軸(鄭石岩, 2006 )。

4.

引領學生面對奧秘的生命、尋獲快樂 的 生 命 、 體 悟 感 動 的 生 命 ( 吳 靖 國, 2006 )。

5.

增進身、心、靈整合的健全人格發展

(吳秀碧, 2006 )。

(11)

二、為生命而教育的「生命教育」

二、為生命而教育的「生命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義涵與面向

6.

期使吾人的生命能達致全人的開展、

展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進而希望整 個生存的環境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生命觀的發展(張淑美, 2007 )。

7.

引導個體由內而發的生命能量,以及 含納每個生命發展階段該有的發展任

(12)

貳、為了什麼──

生死意義與意義的追尋

(13)

一、生死的關係與意義 一、生死的關係與意義

張淑美( 2006a )提出五種生死關係 如下:

(一)花開花謝,日出日落

(二)一體兩面,如影隨形

(14)

一、生死的關係與意義 一、生死的關係與意義

張淑美( 2006a )提出五種生死關係 如下:

(三)生死無常,惜緣惜福

(四)哭著來世,笑著離塵

(五)死死生生,生生不息

(15)

二、生死的奧秘與啟示 二、生死的奧秘與啟示

釋慧開( 2010 )的觀點:

斷滅見 恆常觀

流轉說或輪迴說

(16)

二、生死的奧秘與啟示 二、生死的奧秘與啟示

陳迺臣( 2011 )指出:

「斷滅見」的生命觀不合乎理

「生命不滅論」、「三世因果」的生命觀

(17)

二、生死的奧秘與啟示 二、生死的奧秘與啟示

張淑美的觀點:

「死亡是一面牆」 (A wall ? )

「死亡是一扇門」 (A door ? )

「生死是一個輪」 (A wheel ? )

(18)

三、意義的追尋與創造 三、意義的追尋與創造

(一)從「西斯弗司」神話想生命意義

相同樣貌的三種想像

(19)

三、意義的追尋與創造 三、意義的追尋與創造

(二)從苦難中追尋與昇華生命的意義

意義治療學的創立者意弗蘭克( Viktor Frankl , 1905-1997 ),在集中營的經 歷中體悟到:「人雖可以被剝奪一切,

但內心與態度的自由卻無法被剝奪!」

因此活下去的基本動力在於追尋意義與

目標,也是深植於人類內在本性的原始

(20)

三、意義的追尋與創造 三、意義的追尋與創造

(二)從苦難中追尋與昇華生命的意義   意義的基本觀點

意義治療( Logotherapy )中的希臘 字 Logos ,不只表示「意義」

(meaning)

,也有「靈性」的意思

(

趙可式、沈錦惠合譯, 1997 ,頁

126)

。有三個基本觀點:

「自由意志」。

(21)

三、意義的追尋與創造 三、意義的追尋與創造

(二)從苦難中追尋與昇華生命的意義

發現生命意義的方式

藉著創造、工作:是功績或成就之路

• 藉著體認價值:是經由體驗某種事物

,如工作的本質或文化、服務奉獻;

或經由體驗某個人的相處,如愛情。

(22)

三、意義的追尋與創造 三、意義的追尋與創造

(二)從苦難中追尋與昇華生命的意義

如何轉念

弗蘭克倡導「悲劇性的樂天觀」,具體說 明「逆來順受、轉念」的法門:

• 面對受苦,轉化之為生命的成就或任務。

借助於罪疚感的機會,轉變自己,創造更 有意義的人生。

體認生死無常的有限性條件,當作再生的

(23)

生命教育的典範 生命教育的典範

陳樹菊女士

(24)

参、活出意義──

善生善終的關懷與教育

(25)

「善,是此生唯一的一條道路」。

生死之途,需要付出關懷與得到關愛,

盼望都能「善生善終」。

人人需要接受生命的教育,不斷地

終身自學共修生命教育。

(26)

省思與討論 省思與討論

一、你會怎麼規劃自己的人生?

二、請用一幅畫或一首詩或一首歌,表達你自己

對生命的看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實在論 多瑪士 觀念論 經驗主義 馬克思 存在主義 語言分析 邏輯經驗

in the Prasannapada and the

dPal dus kyi ’khor lo’i ’grel chen dri ma med pa’i ’od kyi rgya cher bshad pa de kho na nyid snang bar byed pa zhes bya ba. dBu ma la ’jug pa’i

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國民

榷鹽使、水陸運使、營田使、給納使、監牧使、長春宮使、團練

(當完成繫繩 /升旗手離開旗台/ 升旗隊退場) , 請 各位就座 (如果不設座位,就進入程序5;如果沒

義)與。 zm 且(對象)的意思。清辨在他的《中論》註解書裡'相當一致地都採用了。立而且的意 思,而月稱則採用

中國佛教發展,在魏晉時期有一具有重大意義而又影響深遠的現象,就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