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活中的禪修 林崇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生活中的禪修 林崇安"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生活中的禪修

林崇安

一、因果的原則

禪修有一基本的原則,即任何的禪修開始的「因」若不同,後 面的「果」當然不同。所訓練的方式,其「因」若掌握正確,正確 的「果」自然呈現。一開始,心怎麼擺在所觀察的對象上,必須掌 握住正確的要領。傳統的禪修是強調專注,切掉外面的訊號,一開 始若是種下此「因」,後來的「果」一定偏向於一種安靜,排斥外 面的訊號。這樣就如世尊時代早期外道修定的方法,只專注於一 境,身心上產生一些喜悅,但「果」也只能停留在這裡。只專注於 一境,應用在生活上就有一距離。要前進的話,一定要有所轉變。

故一般的修法是到一階段,又要改變另一種方式、方法。用前面的 修法為基礎,後面改變另一方法。密宗也是如此,一開始修生起次 第,觀想一尊佛的形相,令心專注。接下來修圓滿次第,觀身體的 氣脈等,轉變另一方式來修。最後到大手印、大圓滿,就捨棄心的 專注,走入心的覺性本身。因不同,果不同。必須改變一下因,才 能呈現另一結果。以上先介紹第一個基本的觀念 : 因不同,果就不 同。

二、專注行與覺知行的不同

第二要好好分辨專注式的修行(以下簡稱專注行)以及覺知式 的修行(以下簡稱覺知行)的不同之處。專注(concentration)與覺 知(awareness)的不同,以走路為例子,專注行是走時內心專注一 點,未覺知旁邊。覺知行是心仍是開放的,可覺知旁邊的狀況。此 二者有一共通點,都是要求沒有妄念,但是覺知行可同時覺知外在 狀況。同樣是沒有妄念,但一種是專注一點,忘記旁邊。一種是心 是開放的,看到房子還是看到房子,但心沒有妄想。專注的譬喻:

如握緊拳頭,有緊張、壓力,禪修者易頭痛、身體不舒服,而且專 注行不能持久。握緊拳頭十分鐘就會不舒服,專注會有很多副作 用。覺知行的譬喻:如輕輕的握著拳,不費力,很舒服,要握多久 就能握多久。二者方式不一樣,專注會使內心有壓力,易出狀況的

(2)

是專注行,而且專注一點,多少有排斥心理。例如,在禪修時有聲 音傳來,心就不舒服,不喜歡聲音,心是處在緊的狀態。而覺知行 是接受聲音的出現、經過、消失,心只覺知而不受其干擾。分清楚 二者的不同很重要,因為一開始所修的因不同,果就會不同。又 如,在禪修訓練經行時,來回走來走去。同樣是經行,因不同,果 也有不同。有一種走的很慢,每一動作皆非常慢,不知不覺即走入 專注,結果變成一種專注行,身心有一種壓力在。另一種正常地 走,但很注意腳接觸地面,無形中心走入專注了。也有注意腳動作 時的感受。這些專注的方法,皆進入專注行,身心容易產生變化,

也容易產生光、影等禪相。覺知行則只是輕鬆地知道肢體在位移,

不是固定在一小位置上,較不易產生禪相。

三、生活中的禪修與覺知行

生活中五根皆在起作用,因此生活中的禪修要運用開放式的覺 知。「因」對的話,「果」自然會在生活中呈現出來。此一重要觀 念即是,禪修需與生活結合,生活即禪修。訓練心的覺知並不是很 難。所謂心的覺知或覺性,是相同於密宗大手印、大圓滿所說的明 體,也相同於禪宗的佛性。動中禪便是強調覺性,一開始的重點是 訓練覺性及覺知力,使在生活中能成片、貫穿。一天一天增加覺 性,最後終能圓滿。這是第三個重要的觀念:以覺性的訓練可使禪 修與生活結合。

四、動中禪修

接下來說明動中禪修的訓練方式。如世尊所說,行時知行,住 時知住,坐時知坐,臥時知臥。表面看是很簡單,其實是很奧妙 的。走時要知道正在走,停住時知道停住,坐下知道正坐下,躺時 知道正在躺。這是一種很單純的覺知,走時單純知道正在走,過程 中無妄念。一伸、一舉,每一動作皆要知道,只是單純的覺知當下 的狀況。

我們在動的過程中,覺性就在裡面。要使禪修結合生活很簡 單,因為整天人們皆在活動,因此可以時時訓練覺性。

(3)

在禪修訓練活動中,需要比較科學式的訓練,開始只知一部位在 動、在停。經行時只要一直持續知道左右腳在來回走動。第一天妄 念很快跑進來,不理會它,仍只知道肢體在動。持續下來,覺知的 時間就漸漸加長,妄念就愈來愈少。

來回的走時,眼睛仍自然的張開著。如果前面有人經過,眼睛 看到而內心仍然覺知肢體的動作,但心不與外境斷絕。知道外境而 心仍保持覺知。

第一天妄念多,覺知少。第二天知道妄念漸少了,覺知增長 了。第三天妄念更少了,覺性更強。這種開放式的覺知,在生活中 慢慢用得上。重點是持續、再持續的練習,覺性能持續愈長,就是 覺性強。可以自己檢驗一星期中覺性的增加與妄念的減少。有時若 想一件事想很久,表示妄念的時間長。訓練久了,想一件事會愈來 愈短。這是由於警覺到肢體仍在動,心很快就拉回來。覺性穩定的 前進,妄念相對就愈來愈少,不排斥妄念,知道妄念升起,但心擺 在覺性上,不壓制念頭,不隨念頭跑。禪修到第四、五天,覺性自 然提高,妄念自然減少。覺性愈來愈能成片,經行時覺知腳在動。

日常生活中手、腳皆在動,仍只選一部位覺知它。早上眼一張開,

覺知眼皮在動,起床知道身體在動,走路知道左腳與右腳在動,刷 牙知道手在動,從早到入睡一直訓練覺性。覺性與日常生活一體,

從早到晚訓練,如世尊所說:覺知行、住、坐、臥。故生活即禪修,

禪修即生活,這是開放式的覺性的訓練。

五、處在中道

先舉一例子:阿難尊者想參加五百結集,但大迦葉不允許,因 為當時阿難尚非阿羅漢。阿難尊者心有所求,想早點證得阿羅漢,

在結集的前晚不斷的來回經行,在經行時未能放鬆心情,其覺性不 夠強,走了整晚,又累又不能證得阿羅漢,到了早上,想休息一 下,此時內心沒有期待要證得阿羅漢,正在躺的那一剎,仍不斷保 持覺知動作,此時心無所求,不鬆也不急,於此狀態下就證得阿羅 漢了。那一剎那,果成熟了,從初果證得阿羅漢。由於覺知的持 續,果自然成熟,該來就來,不要先有期望,只要心一直覺知動作 即可。正確的因是,心不要專注於一點,才不會偏離了中道,若太 懶散也偏離了中道。故禪修中的中道是心不要太緊,也不可太鬆,

(4)

要一直貫穿單純的覺知,這是實踐中的中道。一開始要將正確的因 就擺在中道上,一直維持它,果要來就來,如同種樹一樣,種子要 對,播種下去,一直灌溉它,成熟時果就來了。生活中的禪修,也 是同樣的道理,分分秒秒知道身體的動作,這就是灌溉,依據自然 的法則,果該成熟就成熟。這是一種簡單而合乎中道的原理,只單 純的灌溉,而不要把心弄緊,或散亂掉,果就來了。最初的覺性,

未經訓練就如一棵小的苗,慢慢灌溉它,就會變成一棵大樹。同 樣,從早到晚覺知自己的動作,漸漸能成片,最後達到圓滿就是成 佛。

六、覺性與看念頭

經由覺知一個部位,進而清楚知道身體的走動、起身、坐下,

覺知力更強之後,強的覺性自然會去看心的活動,即心的念頭。不 是我要去看念頭,是強的覺性去看念頭。此時即禪宗的看話頭,念 頭正要起,能覺照它。一切所有的煩惱貪、瞋、痴皆來自念頭,一 般人在煩惱升起的一剎那,往往不能覺知它,不知道自己正在生 氣,過一陣子才知道在生別人的氣,這是由於覺性弱。必須有強的 覺性,如光明一樣,馬上覺照念頭。強的覺性是「明」,相對於無 明、無知,「明」是強的覺性,這是訓練出來的。一步一步覺性提 高之後,自然會去看念頭,最後能拔除無明的根源。一以貫之,整 個生活中的禪修過程是一直培養覺性。是在根、塵接觸中來訓練。

覺性弱的人,心會被外在好吃、好看的對象所牽引而不自知。惑、

業、苦是在根、塵接觸後產生。禪修的訓練在於覺性。內心若有很 強的覺性,在根、塵接觸時,能夠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對外境不 產生排斥或被吸引。從早到晚,不斷覺知肢體的動作,培養到高層 次的覺性,就如儲錢多了,就不必工作。覺性也如此,一直培養到 最後,覺性即能一直存在著。以上指出一個重點:當覺性強時才能 看念頭,否則會捲入念頭中。

七、喜悅與禪相

若一開始即採用專注行,即使能在禪修中產生很大的喜、樂,

但回到現實的生活還是一樣,對外境仍起煩惱。而生活中的禪修是

(5)

採用覺知行,開始的因是開放式,知道外在的訊號,而不為訊號拉 著跑,其技巧是一直覺知自己的動作,培養覺知力,禪修幾天後,

雜念少了,當覺性成片後會產生身心輕安。但一般坐著不動的靜態 禪修,極容易掉入輕安喜悅中,跳不出來。如世尊之前,有很多人 修到四禪八定不能開悟,因為落在喜悅中,覺性顯現不出來。覺知 行不同,喜悅同樣產生,當下繼續覺知肢體仍在動,故此時喜悅只 是喜悅,痛苦只是痛苦,心一直保持覺性。以此方法能突破修行上 的障礙,不管狂喜、光明、佛等禪相出現,當下把它當成旁邊的東 西,只依靠自己的覺性,只知道肢體在動,這些禪相自然消失,禪 修者心不會被拉跑。

八、自歸依與平等心

生活中要以覺性為依靠,即佛陀所說:自己是自己的歸依處,

稱作自歸依,也就是依靠自性佛。死亡時唯一的依靠也是覺性,故 覺知行是很踏實的修行方法。眾生皆有佛性,動物因為條件不足,

無法訓練覺性,身為人則機會難得,可以在覺知身體的動作中來培 養覺性。只要持續的練習,覺性漸漸提高,喜悅自然會產生。覺性 高時,智慧也自然產生。覺知力強後,就能看清楚身體、感受、心 意、念頭(法),此時不會被感受及念頭牽著走,也就是說,此時 具有真正的平等心與平常心。

九、修行的次第

修行成聖的過程要經過五根、五力的加行道,進入見道、修 道。五根第一是信,要相信佛法、因果,正確的因即有正確的果,

要相信佛陀的方法。世尊說:行、住、坐、臥要正念正知。要相信 這是佛陀教導的方法,能致滅苦的目標。第二精進,對於方法要不 斷的去訓練。第三是念,念就是覺知,在行、住、坐、臥中要覺 知,選擇一個部位的動作來覺知。人整天在動,因此可訓練出無間 斷的覺知,能持續時即是定。這不是專注式的定,而是覺知式的 定,這才是正定,也是日常生活的定。覺知動作而無雜念,這是真 正的三摩地,覺性是全面開展、持續的,持續時就是第四定根。定 中包含前面的信、進、念。定中有覺性時,第五慧根自然生起。

(6)

信、進、念、定、慧的次第是一種自然的過程,慧是來自於根塵接 觸中,以強大的覺性來觀察實相。無明在那裡?在根塵接觸中,沒 有覺性而被妄念牽走。無明如何斷除?在根塵接觸中,以強大的覺 性,看清實相。慧如何產生?在日常生活中,以持續的覺性來觀 照,因緣成熟時,慧即產生。此慧是修所成慧,非聞、思修慧,是 真正的般若。若心有所期待,念與定減弱,慧是不能產生的。念與 定必須平穩、持續,慧才能成熟。五根更成熟時是五力,五力更加 強後,進入七覺支,進入見道位,體證身心的實相,成為聖者。

七覺支仍以念覺支開始,以覺性來貫穿,再來是擇法覺支,觀察身 心的實相。精進覺支便是不斷培養覺性。喜與輕安覺支,是由於覺 性而自然產生身心的喜悅與輕安。覺性成片時,便是定覺支。在很 強的覺性下,便有真正的平等心,這就是捨覺支,不黏著任何外境 或現象,不被感受、念頭拉著跑。例如,身體病痛時能不生氣,因 為有很強的覺性,習氣不再產生。七覺支之後是修道位的八聖道。

八聖道是中道,是生活中的一種實踐。第一正見,要有正確的因果 觀念,正確的原因得到正確的結果。在生活、禪修中,使心有正確 的觀念,放在正確的位置,位置不要擺錯,一開始只要訓練覺知即 可,不要急著進入專注中。心有正確的位置之後,只要一直灌溉 它。正思惟不是妄想,是在生活中的正確思考。種種日常行為要在 覺性下來思考、規劃。正語、正業、正命是指日常的言行要伴隨著 強有力的覺性。正精進是在覺性中不斷的努力。正念是單純地覺知 自己的身心行為,覺性成片後是正定。佛法的訓練便是以覺性來貫 穿整個修行的過程。

十、歸結到覺性

佛法修行的核心在於覺性的培養,覺性圓滿時成佛。各宗各派 不同的只是技巧,但我在這兒推薦最簡單的方法是,走的時候知道 在走,同樣的,站著、坐著、臥著、舉伸時,當下要知道身體的動 作,把覺性一直貫穿並培養起來。這種方式在任何時候皆可以訓 練。人是動物,整天在動,利用這種自然的現象來訓練覺性,可說 是一種最簡單、最自然的方法。這便是生活中的禪修。

(以上錄自《法光雜誌》第 126 期,2000 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世間音樂的實質是一種「物理」現象,存在於大自然的任何一 種聲音,都是由於物體在空氣中震盪而形成的,因此聲音就是一種

可以在初禪根本定到無所有處的根本定中修觀。這是所 謂的「定中修觀」 。這類禪修者在根本定中直接觀照禪支

「受念處」。「心念處」是觀察各種心,「法念處」是觀察五蓋 (欲貪、瞋恚、惛 眠、掉悔、疑) 、五取蘊

馬祖主張「道」不用修,因為「平常心就是道」,雖說是不用修,但他強 調我們不可生起生死心 (樂生懼死的分別心) 、造作心 (有意向的心) 、趣向心 (有

在修行心念住時,只要輕鬆地直接觀 照心中生起的心理對象;觀照時,能 觀的心識和所觀的心理對象要有一 距離。泰國的讚念長老更是指出,能 觀的心識是位在眉輪處的「識智」以

我們的佛七是有靜,有動的。靜的就是坐下來念佛,動的就是繞佛跟拜佛。既然是打佛七,在功夫上我們真的要費一點心力。如果說以我禮佛多少拜,或是悲多少卷經,或是持多少的咒來修供養,這對一個在家居士來

禪修者初次證得的初禪安止速行心只生起一個 剎那,經由修習,可延長至一二小時,甚至數 天。安止前的[遍作→近行→隨順→種姓]這四剎 那屬於近行定,鄰近此「安止心路過程」之前 的 許 多 次意 門心

「廣大的心」是指色界心與無色界心。如果有系統地修行安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