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瘦夠了—一位三十五歲單身女教師 邁向自在的旅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我瘦夠了—一位三十五歲單身女教師 邁向自在的旅程"

Copied!
1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莊佩芬 博士

我瘦夠了—一位三十五歲單身女教師 邁向自在的旅程

研 究 生: 蔡宜恬 撰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我瘦夠了—一位三十五歲單身女教師 邁向自在的旅程

研 究 生: 蔡宜恬 撰 指導教授: 莊佩芬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七 月

(4)

i

(5)

(6)

致 謝 辭

哇!終於到了寫致謝辭的時刻,心中真是波濤洶湧,既興奮又感動!在論文 書寫整整三年的時光裡,因為有許多師長、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支持與相挺,我 才得以如此幸福的擁有這段驚喜萬分的生命旅程。

感謝佩芬老師、津如老師和致嘉老師,在論文口考當天,一起參與了「慶祝 重生擁抱愛」畢業舞會,聆聽我生命的分享。謝謝佩芬老師您給我全然的支持,

讓我得以在自我療癒的道路上勇敢向前行,謝謝致嘉老師您在口考前兩天,撫平 了我的緊張與不安,大海是最棒的療癒師!謝謝津如老師您在口考時給予的意 見,謝謝秀菀、Jacky、弘睿一家人,你們是最有力的親友團,為我張羅口考的 炒熱氣氛的開場舞,謝謝如此自在喜悅的自己!

此外,感謝同事惠珮、明達和謙毓,在論文書寫的期間,給予我工作上及生 活上最大的支持,感謝研究所同學淑芬、宜家、藍琦、慧貞、燕靜和淑寬,與你 們同窗學習的三個暑假,既充實又快樂!感謝慶章的協助,讓我得以在最短的時 間內完成圖片的處理,順利完成論文。感謝高中好友志德、謝娟、伊敏和春威,

每年見一兩次面的交心,讓我像充電般再一次充滿熱情。感謝大學同學明宜,在 我徬徨時給我安定的力量。感謝氣功老師李老師和陳老師像父母般的照顧出外工 作的我,讓我的身心得到了安頓。走在自我療癒的道路上,我親身感受到愛與被 愛的力量!

最後,感謝這一路以來始終默默陪伴我的家人,親愛的爸爸、媽媽、哥哥和 弟弟,因為你們無條件的愛與包容,讓我得以全心全意完成論文!我愛你們!

iii

(7)

我瘦夠了-

一位三十五歲單身女教師邁向自在的旅程

作者:蔡宜恬 台東大學教育系(所)

摘 要

這 是 記 錄 一 位 女 人 身 心 靈 療 癒 的 過 程 , 一 位 三 十 五 歲 單 身 女 教 師 邁 向 自 在 的 旅 程 !

過 去 二 十 多 年 來 , 因 為 肥 胖 而 產 生 的 焦 慮 、 恐 懼 與 自 卑 , 我 囚 禁 了 我 自 己 ; 因 為 痛 風 而 歷 經 了 身 體 的 痛 苦 、 心 靈 的 憤 怒 與 絕 望 , 我 遺 棄 了 我 自 己。在 追 逐 外 在 身 材 胖 與 瘦 的 背 後,是 內 在 對 於 自 我 的 無 法 認 同 , 面 對 這 長 年 身 心 靈 的 分 裂 、 扭 曲 與 煎 熬 , 我 真 的「 瘦 」夠 了 ! 也「 受 」夠 了 ! 我 想 要 停 止 我 與 我 的 戰 爭 , 一 一 卸 下 身 上 厚 重 的 盔 甲 與 心 靈 沉 重 的 枷 鎖 , 重 新 與 自 己 戀 愛 , 感 受 生 命 存 在 的 本 身 , 就 是 一 種 美 好 !

藉 由 自 我 敘 說 , 我 開 始 回 溯 與 整 理 生 命 故 事 。 在 這 一 趟 邁 向 自 在 的 旅 程 中 , 我 一 次 又 一 次 的 與 自 我 對 話 , 練 習 傾 聽 身 體 的 聲 音 , 解 讀 疾 病 的 語 言 , 重 拾 心 靈 的 自 在 , 找 回 身 心 靈 的 平 衡 。 透 過 氣 功 、 藝 術 治 療 、 奧 修 禪 卡 與 靜 心 、 呼 吸 與 冥 想 等 方 式 , 與 自 己 對 話 , 清 理 負 面 情 緒,學 習 放 鬆 與 放 下。我 也 理 解 到 原 來 過 去 肥 胖 的 身 體 意 象 如 何 影 響 著 自 我 認 同 與 價 值 感 , 這 一 路 不 停 的 回 溯 、 面 對 與 療 癒 , 一 方 面 協 助 自 己 卸 下 內 在 自 我 批 判 的 框 架,並 了 解 疾 病 不 是 敵 人 而 是 適 時 提 供 警 訊 的 朋 友,一 方 面 重 新 愛 上 自 己,學 習 全 然 地 接 納 並 肯 定 自 己 的 存 在 。

在 邁 向 自 在 的 旅 程 中 , 我 體 驗 到 了 內 在 一 股 源 源 不 絕 的 能 量 , 是 存 在 的 力 量 ! 探 索 自 我 的 生 命 旅 程 沒 有 終 點 … …。我 深 信,每 個 人 都 是 自 己 生 命 最 好 的 療 癒 師 。

關 鍵 詞 : 自 我 敘 說 、 肥 胖 、 痛 風 、 療 癒

(8)

Free from Shrinking—the Broad Way toward Ease of a Single 35-year-old Female School Teacher

Yi-Tien Tsai

Abstract

The thesis is the record of a 35-year-old female school teacher’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ing process showing her way to free herself.

I have prisoned myself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on account of anxiety, panic and a sense of inferiority brought by obesity. I abase myself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pains with anger and disappointment brought by metabolic arthritis. The eager of shrinking my body shrinks my self-cognition and suffers me from the torsion, division and torture between ego-I. No more battle cry, I shrink those armors on my body and mind, and try to love myself to feel the existence of being, and regain the essence of living.

Self-narration helps me to recall and look back my own history. On the way toward ease, keeping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ego-I, practicing to listen the voice in the body, reading the codes of disease, I regain my ease and balance body, mind, and spirit. Chi-Kong, art therapy, Osho Zen cards, mind-clarity, breathing, and meditation are ways to converse myself and help me to keep positive, release, and reset. I also recognize how the body image of obesity has affected my self-recognition and value.

The way toward ease is also the way to look back and recall, also therapy. On the one hand, I shrink those frames of self-criticizing away and walk out the door of my heart and apprehend that illness is not the enemy but the friend who alarms me; on the other hand, I learn to love myself and accept the being of I.

On the way toward ease, I feel the power in my body, mind and spirit, the energy in being. There is no end for self-searching and self-discovery. I do believe every one can be her/his own best therapist.

Keywords:Self-Narration,Obeisty,Metabolic Arthritis, Healing

(9)

目 次

論文審定書---i

論文授權書---ii

誌謝辭---iii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v

目次---vi

圖次---vii

第一站 生命的呼喚-啟程---1

之一 佇足-聆賞生命的轉彎---2

之二 忐忑-展開未知的旅程---3

之三 彩排-正式上演---7

第二站 走入身心靈療癒---11

之一 生命的缺口---12

之二 疾病的希望---13

之三 探索生命的能量---14

第三站 生命的探索---19

之一 質性研究---20

之二 敘說研究---20

之三 藝術治療---21

第四站 關於我的成長---23

之一 童言童語---24

之二 壓力鍋歲月---39

之三 飛揚的青春---45

之四 茫茫的未來---58

第五站 生命的枷鎖---73

之一 胖瘦之間---74

之二 女人家的事---80

之三 身體的訊息---88

第六站 解生命的鎖---95

之一 東方文化之旅---96

-氣功打坐初體驗---96

-與奧修禪卡相遇---103

(10)

之二 西方文化之旅---121

-能量解讀與呼吸冥想---121

-藝術自療 V.S 藝術治療---129

終點站---137

參考文獻---140

(11)

圖 次

圖 1: 奧修禪卡「轉入內在」---106

圖 2:奧修禪卡「抗爭」---107

圖 3:奧修禪卡「頭腦」---109

圖 4:奧修禪卡「勇氣」---110

圖 5:奧修禪卡「全然」---112

圖 6:奧修禪卡「存在」---114

圖 7:繪畫創作「我-1」---131

圖 8:繪畫創作「我-2」---131

圖 9:繪畫創作「我-3」---131

圖 10:繪畫創作「我-4」---131

圖 11:繪畫創作「釋放-1」---132

圖 12:繪畫創作「釋放-2」---132

圖 13:繪畫創作「釋放-3」---132

圖 14:繪畫創作「釋放-4」---132

圖 15:生命樹創作「爸爸」---133

圖 16:生命樹創作「媽媽」---133

圖 17:生命樹創作「弟弟」---133

圖 18:生命樹創作「我」---133

圖 19:繪畫創作「新生-1」---135

圖 20:繪畫創作「新生-2」---135

圖 21:繪畫創作「新生-3」---135

圖 22:繪畫創作「新生-4」---135

(12)

第一站 生命的呼喚

-啟程

(13)

之一 佇足-聆賞生命的轉彎

在美麗的臺灣後花園與一群天真的孩子度過了九個年頭,湛藍的天,蓊鬱的 山林,讓人忘卻了時間的流逝,這一路不停地往前走,佇足時驀然回首,才驚覺 已過了九年。九年有三千多個日子,九年的足跡看不見盡頭,這九年的時光裡,

擁有得太多,卻也錯過了不少。在流動率高的花東地區教書,身旁的同事來了又 走,短則一年,長則三年,不停的認識新同事是司空見慣的事,向來不習慣離別 的我,不自覺的與人保持著安全的距離,默默耕耘守護著教室裡的天堂。

九年的教學生涯裡,自以為盡心盡力,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工作狂,生活中除 了睡覺以外的時間,幾乎都被工作填滿,以為這樣就是所謂的好老師,然而在送 走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時,仍捫心自問:我快樂嗎?我還能夠給孩子什麼?我給的 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嗎?我是否還擁有對這份工作的熱情?我仍否還保有初衷?內 心一一浮起無法立刻得到解答的疑問,讓我驚覺地意識到生命的浩瀚與未知。

古人韓愈曾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身為一個教師,除了 為經師,亦要為人師,而教師本身對於生命與自我的探索、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肯 定和尋找生命的位子安在的課題,點點滴滴影響著自己與孩子們之間的流動。如 果連自己都無法解答自己生命的課題,又如何能找到適當的方法循循善誘這一顆 顆童稚的心靈呢?就在教學生涯即將邁入第十年的前夕,內在的聲音引導著我可 以開始準備與迎接生命的轉彎。轉彎前的徬徨與恐懼、未知與茫然,已悄悄的被 期待轉彎後的雀躍心情取代,堅信轉彎後不僅是柳暗花明,一趟充滿未知的冒險 旅程,正等待著我邁開腳步,昂首闊步,出發!

另一個報考研究所的主要原因,是潛意識的自己仍想試圖有一些作為,以滿 足父親多年的期待,一路成長都以唱反調為職志的我,竟然也開始想試著當一個 孝順的乖孩子。家中有三個小孩,我排行老二,是除了母親之外,唯一的女生。

哥哥擁有碩士學歷,同樣從事教職工作的弟弟也在前兩年考上在職進修研究所,

(14)

在去年也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工作多年來,父親已不只一次向我提及報考研究所 一事,動機不外乎是所謂的加薪、跟上時代潮流、退休後可以生活得更安穩……

等完全無法促使我行動的理由。而從小就不喜歡讀教科書的我,每每在父親提及 這個敏感的話題時,不是三言兩語敷衍就是轉移話題,甚至是蒼皇逃離現場,每 年在家的日子,就一直不斷上演著這樣郎有情妹無意的戲碼。直到這兩年,父親 的念頭打住了,而我的心卻開始動了,也許就是天生反骨的性格使然,從小父母 親說東好,我一定往西,更或許心中有某部份尚未覺察的陰影,渴望被重視的老 二情結使然吧!在父親停止對我的柔性勸說後,我反倒開始認真的正視這個問 題,匆促之間趕在最後一天報名了研究所考試,並對自己心戰喊話:就試這麼一 次,至少曾經為父親的期待努力過!

並非教育本科系出身的我,在眾多琳瑯滿目又陌生的研究所選擇中,毫不猶 豫報考了諮商心理研究所,總覺得單純為了加薪的動機而讀研究所是非常痛苦的 一件事,既然下定決心要好好做「研究」,至少要做一個明智的選擇,選擇一個至 少有點「興趣」又不至於太枯燥乏味的系所就讀,在這樣以「快樂學習、絕對人 性化」為前提的考量下,諮商心理研究所成了我的不二選擇。一直以來,對於研 究「人」的興趣總遠遠大過於「機器」,從選擇電視節目的頻率就可以略窺一二,

命理分析、談話性質節目永遠大過於 Discovery 頻道,Discovery 頻道僅有在撥放 埃及木乃伊等與生命的議題相關的主題時,才能吸引我目光的垂憐。

出了社會工作後,歷經前六年單純帶班擔任導師、第七年沒有帶班純粹擔任 科任老師兼職行政工作,到第八年至今將邁入第十年帶班擔任導師兼行政工作的 洗禮,我試圖從教室走出來,從不同的角度與眼光看待工作場域,心更寬了,更 明白一個學校的運作有賴全體教職員工的分工合作與包容體諒,也更加清楚自己 心意嚮往之所在,與「人」的互動與交流,是我熱情滋長的泉源,而單純與「電 腦與公文」的拼搏與交戰,實非我所擅長與喜愛的工作。

也許這一路所做的每一個選擇,不過是跟著內在的聲音走,以為的不由自主,

(15)

其實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選擇,每一步每一個腳印,都是走向回家的路。人總是 要回家的,家在哪裡呢?能安心的地方,便是家之所在,生命真實的存在。

之二 忐忑-展開未知的旅程

雖有期待,但考上研究所仍是意料之外的事,我衷心感謝老天爺的眷顧與成 全,和考試前奮力一搏的自己,這一趟旅程我已經順利取得車票,可以上路了。

在考上之前煩惱著不能滿足父親的期待,考上後擔心著不是輔導相關背景科系出 身的我,是否能順利學習。人生,似乎永遠有煩惱不完的煩惱,求不得苦,求得 也苦。所幸向來秉持享樂主義的我,在煩惱三分鐘後立刻火速決定了這趟旅程的 最高指導原則:「且戰且走,反正橋到橋頭自然直。」帶著一絲忐忑與滿心期待的 心情,進入研究所的殿堂。

從小學至大學的求學過程中,老師們共通的名言:「當學生是最幸福的事。」

年少懵懵懂懂,將老師的殷殷期盼當成絮絮叨叨,總不以為意,原來這滋味,終 要自己嘗過了才明白。失而復得的彌足珍貴,在歷經九年多工作歲月的洗禮後,

格外能領會箇中意涵。也因此得以暫時卸下教師盔甲、重新拾起學生身分的我,

對於暑假開學日,竟有著如兒時般的雀躍與歡喜,期待認識新同學,期待享受這 趟旅程的酸甜苦辣,單純的滋味真好!

很快的進入研究所一年級的課程,短短幾週的時間,要修習完一整學年的學 分,平均每天九小時的上課時數,讓我回想起大學重考時被高度壓縮的滋味。此 時,不得不坦白招認,這個暑假的開始並不如我預期的美好,因為渴望人性化自 由自在呼吸的我,感覺自己像個機器一樣,每天一直塞進新的東西,卻不知自己 得到了什麼,有點難以適應這樣僵化的生活。再加上基本的基礎薄弱,剛開始上 課時,只能用鴨子聽雷來形容,一知半解,對於研究是什麼,仍然一問三不知,

十分心虛。但感到萬幸的是,班上同學十分古道熱腸,分別來自台灣各地,帶來

(16)

的除了不同地區教育現況的資訊外,更充滿著開放與溫暖的心,在課業上相互請 教合作,在生活上分享與交流,在如此包容及安全的氣氛中,我漸漸懂得享受這 壓力下的生命滋長。

隨著研一課程即將結束,認真積極的同學們陸續開始找尋指導教授,因為人 人都知道,能不能順利畢業,論文方向與指導教授的選擇是一件慎重的事。老子 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由此可知「慎始」的重要性。而接觸研究所課程近 兩個月的我,多少也聽聞了若要順利畢業,量化研究是最佳選擇,有進度要求按 表操課的指導教授是最佳指揮官,雖然心裡也期盼著能順利畢業,卻遲遲未有積 極的行動,甚至同學好意邀請我一起加入某位教授的指導行列中,我仍是拖延著 遲遲無法做決定。也許不果斷和拖延是有點令人討厭的習性,但在這背後呼喚我 先暫緩腳步的是內心的聲音,我發覺,自己總在關鍵的時刻,選擇傾聽生命的呼 喚,順從自己的心,丟掉大腦邏輯的思考,相信自己的感覺。如果生命是一條河 流,那麼,我所做的不過是順流而下。因為自然,所以自在;因為無為,所以有 為。

順著生命之流走著,我在研一課程結束前決定了指導教授。記得那一天是一 個陽光的午後,佩芬老師上完我們最後一堂課,正準備去搭車去高雄的路上,我 鼓起勇氣撥了電話給老師:

「佩芬老師,我是宜恬,想請問您可以擔任我的指導教授嗎?」

「喔!好啊!」

其實,與其說是我選擇了老師,或是老師應允了我,倒不如說是生命的呼喚 引領我走向夥伴的身邊。我和老師就像認識許久的夥伴,正準備一起展開一趟未 知的旅程,一趟美麗的生命之旅,而我,是這趟旅程的策劃人,怎麼玩,玩什麼,

何時該停,何時前進,都由自己做主。感謝佩芬老師,願意在這一段時間裡,陪 伴我經歷這趟未知的旅程。老師的一口答應,讓我更相信自己的選擇,選擇說自 己的生命故事,選擇改寫自己的生命,是有意義而且有價值的一件事。每個人的

(17)

生命經驗都是獨特的,希望透過論文的撰寫,尋找自己生命的本質,探索生命的 無限,進而慶祝生命的改變!雖然心中仍有一絲忐忑,但我不再感到害怕,因為 存在是如此美好!

研一的課程隨著暑假結束也暫時告一段落,旋即投入九月開學的忙碌漩渦 中,心裡有個聲音提醒著自己該在這一年中沉潛思考論文的題目與方向,該陸續 做一些暖身與準備,然而做事向來三分鐘熱度的我,很快的落回生活的慣性中,

庸庸碌碌的工作,一晃眼又過了一年。然而生命的呼喚未曾停止,她不斷透過身 體捎來了訊息,只是我從未去正視,從未真正的、好好的、用心的愛自己。

這兩三年來,感覺自己的身體日益笨重,脂肪細胞快要壓得我喘不過氣,將 我吞噬,大病小病不斷,跑醫院吃藥打針成了家常便飯。天啊!這樣的生活我真 的受夠了,到底我過往三十五年的人生做了什麼?讓自己走到這個地步?難道往 後的日子都要在醫院度過嗎?難道要讓白髮人來照顧黑髮人嗎?常跟學生說:「擁 有健康的身體是最大的財富。」說這句話的心情是心虛的,因為連自己都無法做 到的事,又如何能說服別人相信呢?常以教師的身教是學生的典範自許的我,更 是感到羞愧。長年來的知行無法合一,導致心中始終有一塊殘缺,是永無止盡的 自我矛盾,無法自我認同的人生。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解鈴唯有繫鈴人,生命的課題終究得自己去承 擔與面對,生命之流沿途縱使有暗礁或大石,也不會停止向前流動,流向何方,

端看河流的力量有多大,柔弱勝剛強,河流如此,生命亦然。生命的能量之大無 法預測,如果能夠聆聽存在的聲音,便能輕易的找尋到生命的岀路,自在的做自 己。改變的力量操之在己,由內而外產生動能,由外而內檢視探索,改變需要時 間與過程,需要滋潤與陪伴。而我,想要改變,決定改變,因為,我真的受夠了!

我真的瘦夠了!

我決定寫一個有關於生命過去式與現在進行式的故事,一個三十五歲單身女 教師邁向自在的旅程,檢視探索過往人生問題,透過藝術繪畫、閱讀、氣功、靜

(18)

心冥想的方式,進行一場身、心、靈的洗滌療癒之旅。結束研二課程後,與佩芬 老師討論完題目後,老師也表示贊同。以為帶著滿滿的信心即將展開一場生命之 旅的我,卻仍然無法擺脫慣性的羈絆,又任由命運的浪濤擺佈。

之三 彩排-正式上演

第一次開始,我將他稱之為「彩排」。

在結束了第二個暑假的學習課程後,生活似乎又落回慣性之中。隨著開學的 到來,忙、盲、茫是每天生活的寫照,即便如此,心裡仍一直有個聲音在呼喚我,

雖然她幾乎快要被淹沒在大腦思考的浪濤中,我還是收到了那一絲微弱卻始終堅 定的召喚。是的,時候到了。

「開始」是多麼神聖又自然的字眼,開始似乎需要一點儀式,開始是多麼令 人感到歡慶與雀躍的事,開始,意味著將要告別某些陳舊的事物,開始,這趟自 我探索的冒險旅程,我,不再害怕,因為我深信,未來所經歷的點點滴滴,都將 是人生旅程中無限的美好。是的,我來了。

我為自己選擇了一場簡單宣告旅行啟程的慶典,就是與精靈卡共舞。點起了 塵封已久的鼠尾草,房間裡瀰漫著足以洗滌疲憊心靈的香氣,我貪婪的呼吸著,

貝殼裡突然冒出一陣短暫卻絢爛的火花,我欣賞著這迷人的火光,與一縷縷飄散 在空氣中的輕煙,虔誠的冥想著,請精靈卡給我一個指引與方向吧!

抽到的牌是「兒童」,牌義是:你與孩子的連結,是你人生使命的一部分。小 孩絕對誠實且動機純潔,你的人生使命與協助兒童有關,你的內在孩童需要玩耍。

翻開這張牌的剎那,有一股源源不絕的暖流從心頭擁上,這不正是我的工作 嗎?教書生涯邁入第十年,十年之中,已數不清有多少次反問自己:我能給孩子 們什麼?我做的是對的嗎?是有價值的嗎?這個念頭的答案漸漸浮現,其實,孩 子才是我生命的療癒師,是上天恩賜給我最好的禮物,我們彼此只是人生旅程中

(19)

互相陪伴與學習的朋友。感謝老天爺賜給我這一份工作,感謝陪伴我走過十年光 輝歲月的孩子們,因為你們,讓我開始學習正視自己,了解自己,愛自己。

其實,活了近三十幾年來的我,並不怎麼喜歡自己,甚至有點厭惡自己,為 什麼我這麼胖呢?為什麼我的皮膚這麼黑呢?為什麼我長得不漂亮呢?為什麼我 不像一般女生一樣呢?為什麼我總是買了一件又一件的裙子,卻始終不曾穿過 呢?我的人生已經在這樣自卑矛盾的情結裡晃眼度過了三十多年,我不想再這樣 下去,我不想再過得如此不自在,我不想再自欺欺人,所以,我決定改變。

意識到自己真正需要掙脫的並不是外在的枷鎖,而是內心不斷的自我否定,

永無止盡的負向信念幾乎快要摧毀我的人生,外表看似樂觀開朗又幽默的我,其 實內心深處築起一道高牆,把自己困在長久冷漠與疏離感的牢籠中,夠了,真的 夠了。我決定開始這趟蛻變的旅程,如果你經過我身旁,請為我賀采!

一直以來,做事情永遠都只有三分鐘熱度的我,沒有例外的,這一次依然故 我,距離上次提筆寫論文又過了快三個月,三個月來,忙碌的工作也許只是一個 逃避自我的藉口,沒錯!從小到大,面對任何的事情,我總是不到最後關頭,絕 不輕言面對,感覺一切好像無關痛癢似的,即便在好夥伴相約組成讀書會相互勉 勵下,也改變不了我這個長久積累的惡習。此時突然想起八月份佩芬老師說過的 話:

「這三個月自在的閱讀或畫畫,記下自己有感覺的話。」

「如果你們開快車也可以很安全的話,有何不可呢?」

當時聽到這些話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現在回想才明白了其中的意涵。

原來,生命敘說並非文字的堆疊,更非每日按表操課即可產出,即便產出,也多 是言不及意,而非咀嚼過後的覺知。如此,豈不是失了當初選擇以質性研究的觀 點撰寫自我生命的初衷?論文內容若失去了與生命的對話,便不再「真實」,人一 但失去了思考能力,便不再「存在」,更遑論要有意義有價值的「活著」了。也因 為歷經這段「彩排」的過程,我深刻體認生命敘說的急不得,十二月份,同學們

(20)

陸續送出論文計畫的當下,我才結束彩排呢!一邊檢視過去幾個月來自己的心路 歷程,一邊整理這一年來的隨手筆記,回首看看過往的足跡,才能找到屬於自己 生命的步調。原來,自以為停滯不前的我,其實不知不覺中也悄然前進了幾步,

該多相信自己一點的,不是嗎?

有了這一次的回眸,對於往後邁出的每一步更了然於胸,不再以任何儀式宣 告開始,因為,早已經開始。

屬於我的生命故事,正式上演。

(21)
(22)

第二站 走入身心靈療癒

(23)

之一 生命的缺口

回顧三十五年的生命過程,有將近二十個年頭是痛風無怨無悔的陪伴我走過。

我氣他、我忽視他的存在、我自欺欺人、我視而不見,我想逃離他,他卻始終 緊緊跟隨。二十年來,一直在逃避的,終究是要面對。我的身體怎麼了?我的心 怎麼了?過去二十年的人生是如何的像一團打結的舊毛線,棄置在生命的角落,

曾經掙扎過要解開這團惱人的線,卻仍不敵生命慣性的洪流衝擊,隨波逐流至今。

小學時代的我,是一個不愛照相的小胖妹,國小畢業時一百四十八公分的我,

體重已經逼近六十公斤。笨重的身軀相當然爾是班上大隊接力的除名名單。記得 最後一次參加大隊接力是國小四年級,而我的身材也是從那時開始走樣的,從那 之後十幾年的學生生涯,大多數同學每年期盼大展身手的運動會,卻成了我避之 唯恐不及又揮之不去的惡夢。只因為運動那一天感覺自己是徹底無能的,沒有存 在價值的,坐在休息區的我只能羨慕的望著跑道上馳騁追風的身影,表面上裝做 毫不在意,發揮運動家與團隊精神,為場上奔馳的同學加油喝采;實際上心裡是 落寞的,多想迎著風輕舞飛揚,多希望能輕盈自在的飛奔。

這麼多年來一直綑綁我的不是沉重的身軀,而是無法自我接納的心靈枷鎖。

於是,我開始不斷的往身體裡堆積食物,成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最佳代言 人,這樣一貫消遣自己的幽默背後,隱藏著一絲自我否定的悲哀。難道我只能擁 有小丑人生嗎?我不甘,也不願。

隨著日益笨重的身軀接踵而來的,是疾病的產生。十六歲該正值荳蔻年華恣 意揮灑青春的我,雙腳開始不定時莫名疼痛,一開始以為只是單純的扭傷,經過 幾番折騰才知道自己得了痛風。十六歲至今將近二十年的歲月,多半都在與痛風 對抗中度過。殊不知身體的疾病,是捎來觀照生命的訊息,以為疾病是生命的遺 憾與缺口,殊不知其實是希望與出口?多年來,我一次又一次的忽略了身體所要 傳達的訊息,與自身的疾病對立與對抗。每每發作時,總是以駝鳥心態吃下了扼

(24)

殺自癒本能的止痛藥,和打了無數自我否定的止痛針,以為粉飾太平,就能真的 太平。其實心裡很清楚,問題依舊存在,生命的課題,終得自己去承擔與面對。

我決定,不再逃避,放下消滅自我的心,去觀照自己的身體,與失序的心靈。我 決定,每天花一些時間來了解自己,珍愛自己。我相信,當我們決定停下腳步,

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時,命運已經開始改變了。

之二 疾病的希望

與痛風對抗的這二十年來,我成了活生生現代主流醫學的見證者,用肉身印證 了所謂治標未能治本,親身感受止痛藥劑在身體裡的變化,那是一種違反自然的 恐懼感。西方醫學是以物質為導向,光針對有病變的物質作處理,短時間內效果 顯著。但是,病變的部分處理完,病症消除了,過了一段時間,病又復發了。由 此可見,所謂的藥到病除,僅僅除去病狀,並未能處理病因,,導致斬草不除根,

春風吹又生。於是逐漸知曉西方醫學不是一個全方位的醫學,而是建立在唯物論 的科學和理性主義所標榜的物證上面,它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個區塊,那個區塊 就是我們的「心」與「靈」。將完整的人視為身心靈合一的整體,若身、心、靈失 序無法合一,各種疾病自然隨之而來。而疾病不過是為了喚醒我們觀照生命的本 質,讓生命變得更完整,如一條清澈綿亙的涓涓細流,流向宇宙之海。

病痛、疾病之所以發生,其實是因為我們所持有的意識信念層面失去了次 序,因此藉由「症狀」透過「身體層面」顯現出來。症狀透過身體的現象與反應,

為我們提供心靈意識失序的警訊,它是身體與意識層次之間的信差,不是敵人。,

「療癒」本身並不只是疾病的治療,而是一種恢復身心靈平衡圓滿與自在的方法,

將使我們更深、更廣且全面性的「療癒自我」,使我們的生命獲得整體提昇,從對 立走向合一,重新喚醒自己內在源源不絕的療癒力量。

(25)

之三 探索生命的能量

能量存在宇宙間,身體也是一個小宇宙,能量是人體構成的重要要素之一,

人體能量的改變,人的體質也隨之改變,健康狀況當然也隨之改變。而影響人體 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為飲食、環境、生理及心靈等四個層面。中華生命文化學 會理事長蘇永安博士提出「能量養生」的主張,認為「能量養生」融合了中醫學 及新的科技方法,運用人體經絡系統,直接攝取天、地、人的生命能量,達到良 好的防治疾病效果。

能量無實體形象,卻常存在我們生活周遭。物質由能量所構成,能量變化,其 體隨之變化。以水為例,從固態的冰,液態的水,到氣態的水蒸氣,都是因為能 量的變化,而產生變化。同理,能量也是人體構成的重要要素,而人體能量的改 變,人的體質也隨之改變,健康狀況也隨之改變。因此,人的健康除了跟本身的 生理條件有關之外,藉由飲食、環境、及心靈與情緒的改變,促成身體能量的改 變,進而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飲食,人體飲用食物,先透過身體能量的釋出,才能轉化食物內的能量及熱量,

經過消化吸收,供給身體活動所需的能量。而食物的種類不同,其消耗能量的多 寡也有所不同,所產生新的能量也隨之不同。例如吃蔬果類所消耗的能量少,肉 類、海產類消耗的能量多。環境,能量會以不同的樣式充滿在生活空間,我們處 於生活環境中,身體各部分與環境中的陽光、空氣、水、聲音等等能量,產生能 量的吸收及釋出,因而改變身體的能量。而環境對人的影響,與人的體質息息相 關。身體健康的人吸收到新鮮的空氣,看到美好的環境,或美麗的風景,聽到 悅耳的音樂,都屬於正能量的一種。以前農業時代的純僕,大自然處處生機,空 氣是新鮮的,水是甜美的,陽光是溫暖的,自然較少疾病纏身。而現代工業進步,

對物質需求無度,美好的環境正被慢慢的破壞殆盡,臭氧層的破洞、空氣的污染、

水質的污染、食物內的化學藥品等等,都違背大自然的法則,環境的惡化影響到

(26)

動植物,進而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心靈與情緒,人們從事養生時,通常只注意生 理方面的調養,心靈及情緒養生經常被忽略。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常 造成睡眠不足,長久以往,便造成生活失調。再加上氣候的變化,容易無端升起 煩躁而亂發脾氣,以致內火攻心,情緒失衡。如何降低心火,讓情緒穩定下來,

格外重要。

專家都強調「身心要雙修」,當身體不好易影響心理,心理一急躁,身體就 消耗負離子而快速老化與衰弱。培養好的生活習慣,逐步調節自己的脾氣、習氣 和個性,才能使身心靈邁向和諧與穩定。中國整體醫學在養生方面很注重「氣和」,

如果氣的運行紊亂,不夠自然活暢,身心都易致病。靜心養身其實很重要,行住 坐臥如果都能保持不急不緩的動作,讓呼吸勻稱有序,「氣」自然會「和」。氣 順了,轉化為足夠的活動能量,身心獲得舒展放鬆,「心」自然而然「平」靜下 來。

由於能量是人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生命能量的多寡直接影響人的身心靈平 衡。中華生命文化學會理事長蘇永安博士「能量養生」的新主張,認為「能量養 生」融合了中醫學及新的科技方法,運用人體經絡系統,直接攝取天、地、人的 生命能量,達到良好的防治疾病效果。人體本來就是一個小宇宙,除了透過食物 攝取大地的飲食能量,更直接經由人體能量系統,從大宇宙攝取無盡的天體生命 能量。 若能量吸收飽足且平衡,則五臟六腑、關節骨骸及經絡氣血運行正常,人 體自我修護的免疫機能因而提升,血液循環良好,各組織細胞的代謝與再生能力 強,自然可達到全方位的能量養生效果,身心靈平衡了,生命自然散發美麗的光 采!

而易筋經是中國的一套養生功法,相傳為達摩祖師所創,共十三式。前十二 式循十二經脈導引,最後一式為靜坐收功。透過身體姿勢的推、拉、擰、轉舒張 人體肌腱、筋膜、韌帶、神經等;強健十二筋經以帶動十二筋脈運行的順暢來養 生保健。易筋經練功法則依十二經脈的循環順序,以練「筋」、到順「經」、而

(27)

行「經」達到濡養體內臟腑器官,遵循中國養生法則「不通則痛,通則不痛」。

易筋經十二經脈對心理及生理層面都有交互影響,練習此法如能做到:有恆心及 毅力不間斷的練習功法、調節飲食,注意營養的均衡攝取、起居作息重新修正,

力求正常化、生活之中,心緒平靜,不強求,不要有過多的慾望。更能見效。

經絡學說是我中國醫學精髓之一,人體的經絡就像四通八達的網路,把人體 上下、內外、各臟器之間,都連結在一起,成為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它是人體 傳送氣血津液的通道,並能把氣血佈散到全身各部位,為維持各臟腑器官和體表、

四肢的皮肉筋骨的正常功能活動,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通過經絡的聯繫,使全 身各臟腑器官的正常功能相互關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相互約制,以保持人 體正常的生理功能。通過經絡的傳導,人體的生理功能正常與否,可以從體表的 一定部位上反映出來;體表局部的病變亦可以通過氣血的通道---經絡,影響某些 臟腑的功能。局部的病變能引起全身的症狀,全身的狀況也可以反映局部的病變。

穴位是臟腑、經絡之氣通達於體表皮肉、筋骨之間的地方,是能較集中地反 映人體有關臟腑或體表病理變化的處所。可根據穴位上反映出來的症狀和體徵,

如壓痛、硬結、條索狀硬物等來幫助診斷和防治疾病。每條經絡都有一定數目的 穴位。每一個穴位有特定的症候,在諸症候中,疾病產生的疼痛與經絡的關係甚 為密切。

人體十二經絡乃傳送氣血津液的通道,奇經八脈乃疏導十二經絡滿溢時之預 備線路。無極生太極,太極分兩儀,陰陽兩極相互牽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相互約制,以保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與人體十二經絡、奇經八脈均有密切關聯。

除了陰陽論點外,又有所謂五行論,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相生相剋原理法,

把這個天地自然的法則應用於人體臟腑關係。

(28)

中國幾千年留傳下來的民俗傳統醫學是一個整體醫學,一套以經驗所累積下 來的醫學。中國醫學在這長年累月中逐漸成長茁壯,而在其基礎理論也包含有我 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其豐富的包容力及整體性,與現代的專門化、細分化醫學是 不同的,尤其是陰陽五行,一切大自然的平衡,二字的探討更加深遠,現代醫學 專門化、細分化、科學化之根據,紮實了我們的醫學基礎,讓我們的生活品質更 加提升,但有些醫學上問題尚無法以科學理論根據證實,但卻可從中國經驗醫學 裏得到答案。

從能量的觀點出發,以中國整體醫學的概念為基礎,師法老子順應自然,相 信萬物皆有其道,透過修習易筋經功法,觀照外在身體變化和內在心性的修持,

正如易經所言的「觀我生」:從酸麻痛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身體,同時也從身體 的反應來省察自己對待身體的方式。如此交互透視,兩兩觀照,更能貼近我們身 體的真相,覺察內心意識如何影響身體與生活,進而順勢而為,找到回家的路,

自在的做自己。

(29)
(30)

第三站 生命的探索

(31)

對質性研究而言研究工具即為研究者本身,整個研究的進行、完成與我自身 的生命經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之一 質性研究

Bogdan 和 Biklen(1992)曾指出,質化研究具有以文字描述呈現資料、關 切過去甚於結果、傾向以歸納方式分析資料、「意義」是關切焦點、研究者本身 即為研究工具五種特徵。透過質性研究探索深刻的生命經驗、經驗如何徹底的扭 轉、以及對自身經驗所賦予的意義。希望能夠直接呈現生活體驗所構成的事件,

所以在此採用以質化的研究取向。

之二 敘說研究

敘說研究是使用或分析敘說素材的研究,係以故事作為主要理解和呈現的方 法,看重故事脈絡的豐富性和複雜性,以整體方式來建構個體訴說之經驗,並探 究其中的意義,如此說來敘說研究主要具有兩種特色,一為著重以故事作為理解 研究參與者經驗的方法;另一則是重視敘說的時間性和情境脈絡性,以及事件的 關聯性(鈕文英,2007)。敘說即是一種以故事來瞭解經驗的方式,把經驗轉換 成敘說的形式,使個人得以對經驗賦予意義。由於質化研究往往必須處理大量的 語言資料,所以敘說分析已逐漸變成性研究上常用的分析方法。故事敘說乃是獨 特個體與其生命經驗互箱連結的一種語言的表達,也就是生命經驗的再次呈現,

所以Riessman(1993)便把「經驗的再次呈現」分成五種層次(高欣蕙,2003;

曾寶瑩,2000;陳欣希,1999;胡幼慧,1996):

(一) 關注此經驗(attending to experience):「經驗」的再現是回到 意識層面的活動,其包括了對原始經驗所產生的意念圖像的反射、回 憶與重組。

(二) 訴說此經驗(telling about experience):訴說是一種個人言詞上

(32)

的演出(performance),其包括如何組織、如何表達,在訴說事件時,

事件已經依照順序組合出來,成為訴說者內在的體驗。

(三) 轉錄此經驗(transcribing experience):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 不但參與其中,並透過錄音、錄影的方式紀錄,這個階段也是研究者 詮釋的過程。

(四) 分析經驗(analyzing experience):這個階段的分析已是「明顯化」

的步驟,如何將片段的資料,整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而研究者的 價值觀、意圖也都必然涉入其中。

(五) 閱讀經驗(reading experience):完整的分析還包括讀者的參與,

往往不同的讀者可能解讀出不同的經驗,因此思考讀者及其解讀,更 是敘說分析不能忽略的一環。

敘說研究將人視為一個整體,且相當重視個體行為背後所所處的社會文化脈 絡。藉由故事敘說的過程,進入個人生命的意義中,抱持高度同理的態度,以整 體且豐富的方式來探究研究的主題,貫串敘說者敘說的意義脈絡,藉以貼近個人 的生命經驗。

之三 藝術治療

藝術本身就具有治療的能量,它是一種自我發現、一種自我與外在世界溝通 的管道,藝術創作的過程就是一個治療的過程,即使無法在創作的當下獲得即刻 的心理治療,但是,那也會成為一種覺察的開端、一個轉換的機制(Levens, M.

1995)

現今藝術治療領域最多產的作家Cathy Malchiodi 認為,在眾多的學者當中,

Margaret Naumburg 被視為是美國藝術治療最主要的創始人(陸雅青等譯,2008)。

Naumburg 是「心理分析取向」的代表人物,她在醫院工作,並建立了運用藝術 的表達做為治療的模式,此模式強調「分析」(analysis)與「動力」(dynamic),

(33)

強調透過藝術的形式做為治療中頓悟 (insight) 的基礎,鼓勵當事人透過自發性 藝術表現來進行圖畫的自由聯想和解析 (陸雅青,2005)。

藝術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的介入方法,主要橫跨藝術跟心理兩大領域,其把 藝術當作表達個人內在情感與外在經驗的橋樑,使當事人能透過創作釋放不安的 情緒,將舊有的經驗加以澄清,而在將意念化為具體形象的過程中,傳達出心理 的需求,使人們的人格獲得統整 (陸雅青,2002)。Schaverein(1994)認為飲食問 題可被視為一個人透過身體來表達潛意識情感的行為模式。

研究者以質性研究的觀點出發,希望藉由敘說自我生命故事,創造生命的力 量與探索生命的動力,並結合東方文化及西方文化,以行動實踐追尋身心靈平衡 與自在,展開一場生命自我療癒的現在進行式。

(34)

第四站 關於我的成長

(35)

在選擇了以敘說的方式書寫生命故事後,我開始回想過去三十多年的生命歷 程,過去的我行為思考模式如何運作?家庭環境如何影響我?父親與母親的身教 如何的潛移默化?才造就了今日的我?生命的軌跡就在這點點滴滴之間,從嬰幼 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路到出社會工作,每個時期總有一些印象深刻的 成長記憶,而這些成長印記的累積,造就了今日的我。所以回顧與整理這三十多 年的成長大事紀,算是為我的生命敘說之路揭開了序幕。

之一 童言童語

【乖孩子?!】

打從有記憶以來,印象中母親唯一讚美過我的話就是:「你嬰兒時期的時候好 乖,吃飽睏,睏飽吃,不吵不鬧很好帶,都沒有讓大人操煩過……」

每當母親在談論我們三個孩子的童年時,總是會一兒再再而三的提及我曾經 也是個「乖孩子」 的過往,然而我自己卻對這個「乖孩子」的稱號感到既陌生 又不可思議!心想:我小時候真的那麼乖嗎?我也曾經是個乖孩子嗎?心中之所 以會浮現無數個問號的原因,是因為母親總在讚美我的乖之後,緊接著附加一句

:「哪知道長大以後會變成這樣?讓父母操煩成這樣……」讓正沉醉在母親讚美 裡的我猛然驚醒,又再一次心想:我長大後真的有這麼不乖嗎?真的有跟小時候 相差十萬八千里嗎?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驚覺到了「阿母的話」對我的影響力,我的喜怒哀樂總 圍繞著她,內在小孩渴望得到母親的讚美與關愛,卻一次又一次的期待落空,那 時還懵懵懂懂的我,並不曉得,這一次次的失望早已如同刀割一般,在心上烙下 了一道道的傷痕。

每個孩子原本都想當個乖孩子,也認為自己都是一個乖孩子,然而在遭受大 人無止盡的批判與挑剔後,開始懷疑自己,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陷入內在分裂

(36)

與自我批判的深淵中,無法自拔。而我,只想當個乖孩子,一個乖孩子……

【幼稚園翹課記】

我在家中排行老二,與排行老大的哥哥年紀只差了一歲,年紀的相仿讓我 們的童年擁有許多共同的記憶。在這次書寫論文的過程中,我再一次翻閱了許久 不曾觸碰的舊照片,發現五歲以前的兒時照片,主角永遠是我和哥哥。端詳照片 裡的我,似乎是哥哥的小跟班,有哥哥在的地方就有我的足跡,哥哥彷彿是我的 天,而我像是黏人的橡皮糖,緊緊的黏在哥哥身邊,這樣深厚的情感依附,讓屆 齡讀幼稚園的我,上演了一齣翹課記。

哥哥讀完幼稚園中班後要升上大班的那年,照道理我也該快快樂樂背上書 包,展開我的學校生活。然而,事情的發展並非如此,母親牽著我的小手前往幼 稚園準備入學時,看見幼稚園裡許多陌生的小朋友快樂的奔跑,我下意識的躲 進母親的身後,說什麼也不肯自己走進去。母親好言相勸:「哥哥也在裡面讀書 喔!進去就可以看到哥哥了!」在半哄半騙中,我緊緊跟在母親的身後,走進了 幼稚園,也如預期的見到了哥哥,稍稍撫平心中對於陌生環境所帶來的不安全感,

而這樣的快樂十分短暫,因為哥哥必須在「大班」的教室裡上課,而小一歲的我,

想當然只能坐在隔壁「中班」的教室裡。

充滿恐懼與不安的我,在下課鐘響的時候,立刻拋下一切飛也似的衝向隔壁 教室,眼睛像精準的雷達四處搜尋哥哥的行蹤,緊張的心情在找到了哥哥後頓時 放鬆許多。我像是在大海中望見浮木一般,緊緊的黏著哥哥,連上課鐘聲已響也 聽不見,一心只想跟哥哥在一起。幼稚園老師軟硬兼施將我「請」回教室,無奈 一下課我又重蹈覆轍,讓幼稚園裡的老師傷透了腦筋,我在這兩間教室的來來往 往間,樂此不疲,而老師卻漸漸失去了耐性,在這場無奈的拔河賽裡,我輕鬆的 贏得第一場勝利。老師宣告投降,打電話懇請母親將我帶回家好好管教,我順理

(37)

成章的完成了人生第一場合法的翹課,只因幼稚園教育並非義務教育,只因我是 如此的冥頑不靈。

在告別了第一所幼稚園後,對於孩子教育極為重視的母親,不辭辛勞的帶著 我拜訪鄰近幾家幼稚園,期盼我能順利完成幼稚園課程,很不幸的,我依舊讓母 親失望了,說什麼也不肯屈服,終究成了幼稚園「中輟生」。母親只好將我留在 家裡進行在家教育,所有的注音符號都是母親一個字一個字帶著我認識書寫,母 親,是我學習生涯裡的第一個老師。

在書寫論文這段期間,聽母親提起這段幼稚園往事時,印象其實有點模糊了

,唯一僅存的畫面是一個站在幼稚園門外的小女孩,依偎在母親身旁,小手緊抓 著欄杆,望著在幼稚園裡奔跑的人群,充滿著害怕與不安,而這樣對人群的恐懼 與不安,已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了我。

【不被信任的陰影?!】

在小學六年的求學過程裡,大多數的時間我是扮演著團體裡的沉默者,害怕 站起來說話,害怕上台表演,害怕被看見,在拍全班團體合照時,我永遠是躲在 人群甚至有意的消失在鏡頭前的那個人。因為我的畏縮膽怯、不善表達及害怕開 口就犯錯的心態,國小六年裡與老師的關係自然是敬而遠之。回想這段小學校園 時光,有兩件事情記憶深刻,一是「自動鉛筆事件」,一是誰是「第五名事件」。 歷經了幼稚園翹課事件後的我,在母親用心的在家教育中度過了原本該就讀 中班、大班的時光,過了一段相安無事的日子。然而,遲早要面對現實,七歲的 我,還是得揹起書包,和所有孩子一樣,成為小一新鮮人。面對人群極度恐懼的 我,絲毫感受不出何謂「新鮮人」的期待與雀躍,對於適應一個新的環境和一群 陌生人相處,除了害怕,還是害怕。和同年齡的孩子相較起來,我顯得格外膽卻 和沉默,在這樣忐忑不安的心情中展開了小一新生活,原以為只要安安靜靜就可

(38)

以安安穩穩的度過上學時光,但天不從人願,人生總是充滿著不可預測的驚奇。

已經記不得這個重大事件詳細的案發時間點了,只曉得是讀一二年級時發生 的事情。坐在我隔壁座位同學的自動鉛筆不見了,自然而然向老師按鈴申告,而 如包青天問案的老師,在接案之後,立即展開縝密的調查,想火速查個水落石出,

找出偷自動鉛筆的兇手。而每個同學就像犯人一樣一個一個恭恭敬敬、戰戰兢兢 的接受老師的問案,全班同學輪完一輪之後,案情更陷入膠著,兇手依舊逍遙法 外……

就在那時,坐在我隔壁的失主突然意外發現我的抽屜裡躺著一枝自動鉛筆,

而安安靜靜躺在那兒的自動鉛筆,正是她焦急倉皇尋找的寶貝,只記得同學劈頭 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妳為什麼要偷我的自動鉛筆?」而當時的我腦海中只聽見

「轟」的一聲,便陷入一片空白的狀態,全班同學的眼神頓時全部集中在我身上,

讓原本就害怕被注意的我更顯得恐懼不安,想說的話全梗塞在喉嚨,一句話也說 不出來,頭低到不能再低,恨不得找個洞鑽進去,時間彷彿是過了一世紀那麼久,

直到老師開口將我喚回現實,老師只問了一句:「是你偷拿同學的自動鉛筆嗎?」

害怕的我使盡了全身所有的力氣怯怯的開口小聲的回答:「不是我。」只見老師挑 起了眉毛、瞪大了雙眼又高聲問了一句:「不是你偷的,為什麼自動鉛筆會在你的 抽屜裡?」而我頓時啞口無言,當時的我真的搞不清楚為什麼自動鉛筆會在我的 抽屜裡,內心卻受委曲的吶喊著:我不是小偷,我沒有偷同學的東西……,然而 當時老師的問話彷彿宣判了我就是小偷的死刑。在三十年前的老師,大多數是威 嚴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將你定罪,更遑論有辯解的機會了,在老師一句:「下 次別再這樣了。」中結束了這起自動鉛筆事件,雖然這起事件在班上落幕了,但 這個不被信任的感受所造成的陰影,卻悄悄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泛起一圈又一圈的 漣漪,像影子般跟隨著我的童年歲月。

第二起「誰是第五名」事件,發生在小學四年級時。升上四年級時,我們換 了新的班導師,新導師是學校以嚴格出了名的好老師,微胖的身材,配上一雙如

(39)

牛般的大眼,僅僅是站在講台前就令人不寒而慄,全班同學個個都像隻乖巧聽話 的小貓,連口氣也不敢吭一聲。所以對於老師向來敬而遠之的我,自然在班級中 顯得更是低調了,可以歸類為自掃門前雪,與熱心服務完全沾不上邊。

話說四年級下學期快結束時,剛考完期末考,老師正在結算一整個學期的總 成績,也就是所謂五育「德、智、體、群、美」的總平均,老師埋首在計算機中 認真的一筆一筆輸入,從期中到期末考,從上課表現到平時考成績,書法、作文、

演講成績樣樣不放過。終於,總成績揭曉了,我,得到了第五名,在考試戰場上,

我的戰果並不輝煌,名列前茅鐵定沒有我的份,所以,老師對於我得到了第五名 也覺得不可思議,一邊比對一邊喃喃自語說:「怎麼會是妳得到第五名?應該是誰 誰誰才對。」也許當年老師只不過是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計算機有按錯分數,並不 是質疑我的能力,然而對於很少得到老師肯定的我而言,那樣也許無心的一句話,

無疑的又是在我心中投下一顆不被信任的炸彈,心裡吶喊著:為什麼你們都不相 信我?為什麼?內在小孩又再一次受傷,變得更沉默、更不想再為自己辯解什麼 了,只覺得我是一個不受老師喜愛的學生。

直到國小畢業之前,我大抵在團體中都扮演著沉默、合群、被動的角色,我 的童年有一些孤單,只因這一連串不被信任的事件,擴大了心中的陰影,認為自 己是不被肯定的、不被接納的,帶著這樣的心情結束了童年。

【不寫功課行不行?!】

記得國小三年級時,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是「不寫功課」。升上三年 級時,換了班導師,而碰巧的是三年級的班級導師正是哥哥三年級的班導師,也 許這就是所謂冥冥中的命中註定。哥哥三年級的時候不但擔任班長,同時也是老 師心目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各方面表現既傑出又優異,深得師長的喜愛與重視,

老師自然而然心想哥哥十分優秀,依照常理推測妹妹的表現應該也不遑多讓。所

(40)

以在就讀三年級一整年中,老師有意無意間總會拿哥哥的表現來「鼓勵」我,和 哥哥只差一歲的我,一方面活在哥哥的「光環」底下,得到老師特別照顧與期許 的待遇,一方面活在不斷被比較的陰影中,但無論怎麼比較,我沒有一樣表現比 哥哥好。那時的我並不明白,哥哥是哥哥,我是我,不需要跟任何人比較,就這 樣陷入不停比較的泥淖中,展開了我的叛逆人生。

就這樣在三年級學期中時,我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吃了熊心豹子膽,連續好幾 天沒確實寫功課,在一、二年級時,我的表現還稱得上是合群守規,一回家就會 認真且確實的將功課寫完,媽媽起初會仔細的檢查我的功課,發現我還算認真負 責之後,提升了對我的信任,就漸漸放手,改為口頭詢問我功課是否全部完成,

一個小孩怎麼可能跟媽媽坦承功課沒寫?所以想盡辦法瞞天過海,那時天真的我 並不知道事情很快就會被發現,只是覺得寫功課一直抄抄寫寫一模一樣的東西是 一件很無趣的事,在那個年代,國語的功課幾乎都是一個圈詞寫一行,一課下來 往往有三四十個圈詞,寫字像刻字一樣用盡全身力氣的我,在寫完一課圈詞後手 指常常又腫又疼,這樣吃力又無趣的事,我很快就找到了逃避的方法,寫前面幾 行,寫後面幾行,勉強表現出「有始有終」的樣子,中間內頁全部是一片空白,

這樣的偷雞摸狗,很快的就被老師發現了。

三年級的老師,是一位快要退休像奶奶一樣慈祥的老師,雖有威嚴,但大抵 可以稱的上和藹可親且有耐心的一個老師,老師在發現我的惡行惡狀後,第一時 間非但沒有請我吃ㄧ頓「竹筍炒肉絲」,還輕聲細語的請班長去四年級叫哥哥來教 室,詢問哥哥我在家裡寫功課的情形,並且要求哥哥盡到督促和提醒妹妹的責任,

還特別交代不要讓媽媽知道我沒寫功課的事情。哥哥是一個信守承諾的好人,果 然守口如瓶了好一陣子,直到一兩個月後無意間才說溜了嘴,被媽媽教訓了一頓。

也許我的不寫功課,是對生命意義探索萌芽的開始,也許我的不乖,是希望 真真實實的「被看見」,小時候和哥哥是同一陣營並肩作戰,自從開始學校生活以 後,我和哥哥漸漸從戰友變成暗中較勁的敵人,從國小、國中、高中一直到大學

(41)

都沒有停止過。哥哥自始至終從不曾挑起這場戰役,這一切的戰爭,都是我的「老 二情結」在作祟,我崇拜著哥哥,卻也希望能超越哥哥,受到父母和師長的肯定。

【謊言人生?】

我是一個很小就學會說謊的孩子,也從說謊中嚐了許多甜頭,和避免掉了許 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可以說「說謊」是我的本能,是一種為了生存而激發的行 為模式,不需要學習就會的技能。因為選擇自我敘說,我因此有了機會回顧這三 十年來的說謊歷程,從國小階段開始撒陽春的小謊,到高中時期撒經過縝密思考 天衣無縫的大謊,早已數不清撒過多少謊了,「說謊」幾乎是我青春歲月的寫照。

然而我的說謊人生並非一開始就一帆風順的。第一次撒大謊是在國小四年級 的學期末,那時已經漸漸感受到升上國中的課業壓力,即使家中經濟條件並不寬 裕,母親仍省吃儉用的湊出我們三個孩子的補習費,讓我放學後去老師家裡補數 學,有一次週三下午補習前,班上一位家境小康的同學問我:有沒有去過百貨公 司樓頂的遊樂世界?我頓時眼睛全亮了起來,因為記憶中母親很少帶我們上百貨 公司逛街,更別說到頂樓的遊樂世界了。貪玩的心蠢蠢欲動,在帶著一點罪惡感 的心情中,裝作若無其事的提著補習袋出門,名義上是去補數學,實際上則是搭 上公車前往歡樂天堂。為了避免補習班老師打電話到家裡,我們還分別慎重其事 的打電話有禮貌的向老師請假,因為平日表現尚稱良好,所以老師也不疑有他,

在自覺一切安排萬無一失的竊喜中,展開了一場刺激的謊言之旅。

第一次撒大謊的我,一開始還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同學一路偷偷摸摸、

遮遮掩掩的走到公車站牌,害怕被發現的心情像爆炸的汽球一樣,在心中不停的 膨脹再膨脹,害怕到感覺沿途每一個經過的路人,都在瞪大雙眼指責我、審判我,

頓時一張張陌生人臉龐,都幻化成媽媽發飆的臉龐,吞噬了僅存一絲良知的我……

然而,這一股強大到快令我窒息的罪惡感,在公車到站車門開啟的那一剎那消失

(42)

殆盡,我和同學像森林裡兔子一樣,咚!咚!咚!輕快的跳上公車,把所有的恐 懼、所有的不安都拋到九霄雲外,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百貨公司果然是孩子的天堂,我和同學一抵達百貨公司便一股腦兒衝向電 梯,直奔頂樓的遊樂世界。印象中和同學玩撈魚玩得不亦樂乎,玩到忘了時間,

一抬起頭已經是黃昏了,嚇得趕緊連滾帶爬跑向公車站,沒了先前的輕鬆與愜意,

帶著極度恐懼的心情三步併作二步跑回家,心裡一直祈禱著爸爸還沒回來……無 奈,天不從人願,爸爸不但下班了,而且還換好衣服坐在客廳裡,我像待宰的羔 羊,走進客廳裡,等候命運的宣判。果然,爸爸面無表情的開口問:「這麼晚了,

你跑去哪裡?」心虛的我,支支吾吾又撒了一個謊:「補完習就去同學家看錄影 帶……」向來脾氣溫和的爸爸,語調一提高又再問:「為什麼我下午在百貨公司很 像有看到你?」

原來在公司擔任總務工作的爸爸下午恰巧也去百貨公司採購東西,大老遠就 看到我的身影出現在百貨公司裡,貪玩的我和同學沉浸在玩樂的氣氛中,搭乘電 梯時,壓根子沒有留意四周是不是有認識的熟人,只能說人算不如天算,命運安 排該來的終究躲不過。而此時的我如五雷轟頂,大腦被轟得一片空白,一整個人 傻在那兒,一句話再也說不出來,這片刻的寂靜彷彿是默認了我的罪行,空氣裡 凝結肅殺的氣氛,我沒有走上斷頭台悲壯的胸懷,也沒有了先前以為萬無一失的 驕傲與自滿,只有頭低到不能再低的恐懼。原本以為爸爸會生氣到痛扁我一頓,

沒想到他只是平和的請我去廚房罰跪,這件事就在我罰跪到夢周公中落幕。

然而,我的謊言人生並沒有因此結束,我還是不停地撒著大謊小謊,在說謊 的夾縫中求生存。回顧我的青春歲月,之所以謊言不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打從 有記憶以來,幾乎我開口的任何要求,十個有十一個都被媽媽打了回票,在被拒 絕無數次之後,開始展開了說謊的生活,因為唯有「說謊」,才能達成目的,唯有 說謊,才能讓我的美夢都成真,一個常被大人拒絕的孩子,如果不是選擇聽從父 母的安排和規定,就是自然而然會走上「說謊」的不歸路,若孩子開口的要求能

(43)

得到父母適時的應允及肯定,我想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選擇用說謊的方式在提心 吊膽中過日子。

而「說謊」的功力也隨著年紀增長而突飛猛進,和一開始說謊內心立即受到 良知的譴責相比,國中時期的說謊已經到了臉不紅氣不喘的地步,而到了高中時 期的說謊更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已經分不清楚謊言與真實的差別了,說謊就 是我真實人生的寫照,因為學會說謊的技能,在那段升學主義掛帥的青春歲月裡,

我才得以擁有一絲喘息的空間。

【便當情慈母心】

與食物建立了深厚的連結是開始於國小時期,在三十年前的國小校園,並沒 有像現代的學校設有中央廚房,學生可以在中午吃到熱騰騰當天烹煮的營養午 餐,在那個年代,上整天課的學生只有兩種選擇,一是「蒸便當」,一是「送便當」。

若是家長都忙於工作,大都就選擇讓孩子「蒸便當」,在當天早上或者是前一 晚,就將飯菜裝入不銹鋼便當盒裡,隔天一早上學,再將便當盒放入蒸便當的籃 子裡,統一送至大型的蒸便當蒸籠架上,一個班一個架子,每個架子裡排滿了亮 晶晶的不銹鋼便當盒,圓的、方的、長的、扁的,全校要蒸的便當都到齊了以後,

就會啟動蒸氣鍋爐,將所有的便當加熱,洗一回蒸氣浴。學校有半數以上的學生,

都是吃「蒸便當」長大的。

若是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或是重視孩子飲食營養的家長,就會選擇「送便當」

的方式。學校側門的圍牆邊,有著一個個依照班級排列的藍色大塑膠籃,每到了 接近中午的時候,工友先生就會將側門打開,讓手裡提著熱騰騰便當的家長進入 學校將忙了一個早上的愛心放入籃子裡,中午鐘聲一響,各班的抬便當值日生就 會兵分兩路行動,一路前往蒸便當的機房重地抬便當,另一路則是前往學校側門 邊抬新鮮的現作便當,準備好好的大快朵頤。

(44)

向來把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的母親,當然是選擇不辭辛勞的在每天中午大太 陽時為哥哥和我送便當。所以每到中午用餐時間,我和哥哥永遠是令同學羨慕的 人,因為細心又用心的母親,總會在每天早上忙完家事後,匆匆忙忙的拉著菜籃 子上傳統市場,在短暫的時間內採買最新鮮的食材後,回到家中展開製作便當的 工作。

母親遺傳了生長於日本統治時代外婆的做事態度和嚴謹,對於我們兄妹倆便 當的要求,可以說是費盡思量。除了兼顧色、香、味俱全的基本盤之外,還特別 重視便當的營養是否均衡,此外,一星期中每天的便當菜色都有不同的變化,所 以每天中午拿到熱呼呼的便當時,心中永遠充滿無限的期待與歡喜,班上是由家 長送便當的人到了中午都是全班同學注目的焦點。而我的便當更是萬眾矚目,只 因母親製作的便當色彩豐富,像一幅美麗動人的田園山水畫,炒得油亮翠綠的地 瓜葉,配上火紅金黃的胡蘿蔔炒蛋,再加上一片煎得滋滋響的魚片,躺在雪白剔 透的白米飯上,幾乎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彩的顏色都全部到齊了,每次便當盒一打 開,我總是驚呼連連,讚嘆不已母親的巧手,有時甚至欣賞著這一幅愛的圖畫,

捨不得馬上動土破壞這忙了一早好不容易完成的愛心,坐在旁邊的同學更是投以 羨慕的眼光,雖然自己捨不得立刻開動,不過我偶爾會大方和同學分享交換便當 裡的菜色。當然,不是老王賣瓜喔!還是母親煮的最美味可口。

我深信母親是充滿藝術天分的一個人,因為她總可以在便當盒這麼一個小小 的空間裡,揮灑出千變萬化的驚奇,這五顏六色的小便當盒裡,裝滿了一個母親 對孩子無怨無悔的愛,這是直到長大以後,我離鄉背井在外工作,有機會親自下 廚時,才漸漸體會的,原來我對色香味俱全美食的依戀,是來自於這份濃得化不 開的母愛。享受美食得到的滿足,是愛的幸福!

母親平時對於孩子的管教與要求十分嚴格,幾乎很少在言語上讚美孩子。後 來我才慢慢感受與明白,原來一直以來母親是用食物在傳遞愛,用豐盛美好的料 理在表達她的母愛,然而那時還小的我卻還不明白,只是不斷的與在言語上總是

(45)

負面批判多的母親頂嘴起衝突,能有快樂和平相處的時候大多是在餐桌上,只有 母親與食物同時連結在一起時,我才能感受到被愛的幸福,這也為日後身體逐漸 發福的我,埋下了伏筆。

【家庭代工初體驗】

隨著家中三個孩子都開始就學後,家中的經濟也逐漸吃緊起來。每到學期初 要繳納註冊費,便是母親開始煩惱之時。家中經濟大權由母親一手掌握,舉凡所 有的生活開銷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要斤斤計較,錢一律都只能 花在刀口上。母親為了湊出我們的教育費用,常常得乾坤大挪移東補西湊,除了 我們的紅包錢之外,曾在信用合作社工作過的母親頭腦非常清晰有條理,總能夠 在生活開銷中擠出一些錢,避開風險的跟會,在最急需用錢的時候將會標下來,

及時的趕上了繳清我們的註冊費。除了節流之外,專職家庭主婦的母親,也在我 們就讀小學的時候開始開源,因為父親希望母親留在家裡全心全意料理家人生活 起居,因此母親只能選擇一些可以在家裡完成的工作,多少希望能掙點錢貼補家 用,所以童年歲月,就讀小學的一段時光,我們也走過了家庭即工廠的家庭代工 年代。

在民國七十年初,是臺灣加工出口生產力提升的年代,在出了社會教書之後,

有一年擔任社會課科任教師,課本中提到了這一段台灣人共同努力胼手胝足打拼 的歲月,我格外能感同身受,因為曾經親身參與過,這樣一個只會出現在藍領家 庭的現象,就是:家庭代工。母親在詢問已經做家庭代工許久的鄰居後,也加入 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行列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時家中的客廳堆滿了一袋一袋等 待加工的半成品,從毛線手套、玩偶墊子到撲滿,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那時還是小學生的我,並不明白這一袋袋沉重的麻布袋裡,裝載的是一個母 親堅韌的愛,我和哥哥還有年紀還小的弟弟,只當這是好玩的遊戲,在用完晚餐

(46)

後無數的夜晚,一起圍繞在母親身邊,七手八腳的搶著幫忙。起初抓不到訣竅時,

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被我們蹂躪過的加工品,母親事後都要再重新修整過,

真的是越幫越忙。後來漸漸上手後,我和哥哥就成了母親的好幫手,能夠有效率 的分工,將一袋袋的半成品搖身一變為美麗完整的成品,享受著家庭即工廠的成 就感,也徜徉在一家人同心齊力共同奮鬥的快樂中。

雖然家庭代工的收入十分微薄,大部分一個產品都是幾毛錢,有時辛苦了一 個晚上還掙不到一百元,但充滿耐心的母親,靠著一股堅強的意志力與對孩子的 愛,也這樣撐了好幾年的時光,湊出了額外的補習錢,為的只是希望讓我們享有 更好的學習。

【搬家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搬家中度過的,印象中一共搬了五、六次家之後,才在讀高中 的時候,真正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高中以前的成長環境和背景,和「搬家」之 間有深厚且緊密的連結。

民國六十幾年,父親和母親結婚後,傳統保守的母親便辭去了信用合作社的 工作,專心在家裡當個稱職的家庭主婦,所以養家活口的重擔就全部落到父親一 個人身上,父親在一家製造業的私人企業中工作,薪水雖不甚優渥,但初結婚之 時,照顧一家三口還算勉勉強強過得去。隨著哥哥和我的出生,家中經濟狀況逐 漸吃緊,所以買房子更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從我出生到國中畢業這段時期,我們不停的在搬家,這其中有的房子是親戚 暫借的,有的房子是公司老闆暫借的,有的則是租賃的。國小以前搬家的記憶已 經有點模糊了,而在就讀國小期間,我們搬到了一條長巷子裡,而我們家的房子 剛好位於巷子的中心點,所以每到放學後,巷子裡就是孩子們的天下了,年紀相 仿的孩子紛紛搬出家裡自己專屬的寶貝,彈珠、橡皮筋、跳繩、踢石頭、跳房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I certify that I have audited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Grant Schools Provident Fund set out on pages 24 to 48, which comprise the balance sheet as at 31 August 2017, and

I certify that I have audited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Grant Schools Provident Fund set out on pages 24 to 49, which comprise the balance sheet as at 31 August 2018, and

I certify that I have audited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Subsidized Schools Provident Fund set out on pages 25 to 48, which comprise the balance sheet as at 31 August 2017,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