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米埔作平台進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米埔作平台進行"

Copied!
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Michel Roggo / WWF-Canon

1

透過資訊科技以 米埔作平台進行 小學科學探究

教育局 及 世界自然基金會 合辦

Photo: © Bena Smith

資訊科技教育與學科有關系列︰

(上午部分)

(2)

課程簡介

向老師介紹如何使用資訊科技於香港的自然保 護區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活動。完成本課程後,

學員應能:

• 掌握在香港特定的自然保護區籌辦科學探究及可 持續發展教育活動之技巧;

• 了解如何運用流動裝置及其他科學測量儀器於香 港的自然保護區進行互動及協作學習;

• 運用豐富的網上資源,在學校推廣科學探究、可

持續發展教育、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育。

(3)

課程簡介

第一節 - 簡介應用資訊科技於科學探究及可持 續發展教育活動(兩小時,室內):

1.1 概覽常識科、科學教育和德育、公民及國民 教育中有關可持續發展的課程;

1.2 討論如何將資訊科技應用到相關小學學與教範 疇的的戶外可持續發展教育活動,豐富學生的 學習經驗及效果

1.3 討論利用資訊科技應用於學與教的教學法,及 設計教學活動;

1.4 介紹香港自然環境和米埔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及

野生生物。

(4)

課程簡介

第二節 – 考察米埔自然保護區,實地應用資訊 科技進行探究活動(四小時,戶外):

2.1 應用資訊科技於米埔自然保護區進行一次野外 研習;

2.2 討論學員習作及匯報成果;

2.3 總結如何把是次考察中取得的知識、技巧及

經驗應用於規劃及進行保護區內的學生資訊

科技教育活動。

(5)

時間 內容 9:00

室內課節及討論(介紹有關課程及資訊科技應 用) 實習使用部份戶外學習軟件

10:15 小休

10:25 介紹有關米埔自然保護區

簡介下午野外研習活動及課程習作 11:00 午餐

12:00 集合前往米埔

12:30 利用資訊科技在米埔進行科學探究

15:00 分享課程習作及總結

16:30 離開米埔(於九龍塘解散)

活動流程

(6)

世界自然基金會

• 全球性環保組織,具有領導地位

• 1961年成立

• 分會及辦事處遍佈100個國家

• 5000名員工

• 500萬個支持者

• 使命是建立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未來

(7)

世界自然基金會 香港分會

•1981年成立

• + 90名員工

• + 35,000名個人捐款者

• 5 個辦公室(中環,葵興,米埔,元洲仔,海下灣)

• 工作: 保育、生態足印及環境教育項目

(8)

環境保育 生態足印 教育

(9)

本會的戶外教室

1986:

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

1987:

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

2004:

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

(10)

我們的可持續發展教育使命

“透過趣味活動、親身參與和體驗,

增加參與者的保育熱誠。”

(11)

可持續發展定義

「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 孫後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於一九八七年發表的報告《我們的共同未來》

(12)

1.1 概覽 小學常識科和STEM與

可持續發展教育有關的課程

(13)

過往已推行工作:向學校發出參考指引 學校環境教育指引(1999)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1999)所編印的《學校環境教 育指引》提出本港學校的環境教育應以「可持續 發展 」為路向。

其最終目的是(頁 4)「促使學生 畢生都關注環境,

而且具有遠見,並為他們作好準備,能為環境保 護作出有識見、合理和實際可行的決定,同時身 體力行,致力締造一個能安居樂業、可持續發展 的環境。」

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發展

(14)

六個學習範疇:

– 健康與生活 – 人與環境

– 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 – 社會與公民

– 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 – 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 兩個學習階段:

– 第一學習階段 (小一至小三) – 第二學習階段(小四至小六)

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2011)

小學常識科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有關課程內容

(15)

六個學習範疇:

– 健康與生活 – 人與環境

– 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 – 社會與公民

– 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 – 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 兩個學習階段:

– 第一學習階段 (小一至小三) – 第二學習階段(小四至小六)

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2011)

小學常識科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有關課程內容

(16)

人與環境

A. 知識和理解:

– 透過觀察及接觸大自然,認識生物的特徵 – 認識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依存

– 認識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 了解人們對環境保育的責任

B. 技能:

– 細心 觀察 周遭的環境

– 策畫並進行和環境有關簡單探究活動

(課程指引P.19-22)

小學常識科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有關課程內容

(17)

人與環境

C. 價值觀和態度:

– 欣賞 生物在自然環境中如何 互相依存

– 欣賞大自然的奧妙,表現對探索環境的興趣 – 尊重 和愛護所有生命 ,並關注瀕危物種

– 認同保育環境的重要性,並積極參與環境保育

(課程指引P.19-22)

小學常識科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有關課程內容

(18)

Science = 科學 T echnology = 科技 Engineering = 工程 Mathematics = 數學

STEM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有關課程內容

《推動STEM 教育—

發揮創意潛能》概覽 (2015)

(19)

推動 STEM 教育的主導原則

更新科學、科技及數學教育學習領域的課程:小學 常識科課程的更新要點

– 以學習者為中心

學校應配合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採用多元化的學與 和評估策略。

– 提供學習經歷

所有學生均具備學習能力,他們應獲得與 STEM 相關的學習機會,包括課堂以外的學習,而這些學 習機會是重要的學習經歷。

(概覽 P.3)

STEM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有關課程內容

(20)

推動 STEM 教育有哪些策略?

更新科學、科技及數學教育學習領域的課程:小學 常識科課程的更新要點

– 透過 科學探究,提升學生的基本科學過程技能,包 括﹕ 觀察、量度、分類和傳意,從而加強中小學課 程的銜接。

(概覽 P.11)

STEM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有關課程內容

(21)

STEM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有關課程內容

科學 (S)

– 小學常識科有關生態系統的知識

– 訓練及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技能:

觀察、量度、分類、傳意 科技 (T)

– 使用流動技術及各類程式,提升於戶外進行考察時 的學與教

數學 (M)

– 進行鳥類調查、數量紀錄

– 製作圖表

(22)

觀察

Observing

(五感)

量度

Measuring

分類

Classifying

傳意

Communicating

(匯報、分享結果)

科學探究的技能

(23)

1.2 討論如何將資訊科技應用到相關小學學 與教範疇的的戶外可持續發展教育活動,

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及效果

(24)

小組討論

試比較傳統戶外研習及 利用流動技術作戶外研習 的利與弊

時限: 10 分鐘

1. 您 / 貴校有沒有使用流動裝置進行戶外考察活動?

如果有使用,整體而言,成效如何?

2. 你認為使用流動裝置進行戶外考察活動的有甚麼優點?

但同時有甚麼限制?

3. 如果你將要進行移動學習於戶外考察活動,事前需要作 甚麼準備?

(25)

• 環境中學習

• 親身感受

• 增加學習興趣

• 提昇教與學

但是……

戶外教育的果效

(26)

•天氣因素

•季節/生長週期

•紙張應用

•數據收集

戶外教室的限制

(27)

使用流動技術的好處

• 無紙化

• 能收集多媒體資料 (相片、錄音、影片等等)

• 有利資料整合

• 工具一體化 (Single device, multi-purpose)

• 有趣味,提升學習動機

• 避免收集的數據遺失

(28)

使用流動技術的困難

• 準備時間較長,工作負擔大

• 網絡覆蓋範圍有限制

• 技術支援不足

• 器材昂貴

• 流動工具保養

• 缺乏別人成功經驗以作參考

(29)

硬件設備

• 流動學習工具

iPod Touch

iPad Android Tablet Windows Tablet

Smartphone

(30)

硬件設備

• 網絡連線

3G/4G Data SIM

Pocket Wi-Fi (Wi-Fi 蛋)

(31)

硬件設備

• 保養及維護

– 充電、儲存、保養

• 保護套

(32)

資訊科技教育策略

• 第四個策略 (2015年8月推出)

• 行動 1 :加強學校的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及 重組運作模式

• 向學校發放一次性津貼以購置流動電腦裝置,日後相 關開支將以增 撥的經常性津貼支付。

• 「自攜裝置」的普及

• 行動 2: 提升電子學習資源的質素

• 善用環球電子學習資源,透過香港教育城購置由本 地及海外發展商 所提供的優質電子學習資源

• 其他資源:免費網上資源

(33)

STEM教育支援

教育局通函第 31/2016 號

在小學推動STEM教育的一筆過津貼

發放一筆過津貼給學校以推廣 STEM 教育。每所學校的津貼 額為100,000元。學校可運用津貼購置設備/資源及組織相關 的學習活動,以配合校本發展的需要。

(34)

免費資源例子:

Go eLearning

https://www.hkedcity.net/goelearning/zh-hant/

(35)

資訊科技教育「培訓行事曆」

瀏覽所有資訊科技教育組舉辦的 培訓活動/課程

http://www.edb.gov.hk/tc/edu-system/primary- secondary/applicable-to-primary-secondary/it-in- edu/pdp-ited.html

(36)

1.3 討論利用資訊科技應用於學與教的

教學法,及設計教學活動

(37)

iBooks

• 平台: iOS

• 內容:收集及

閱讀pdf檔案

(38)

觀察

Observing

(五感)

量度

Measuring

分類

Classifying

傳意

Communicating

(匯報、分享結果)

科學探究的技能

(39)

iNaturalist

• 平台: Android 及 iOS

• 內容:野生生物觀察及數據紀錄

(40)

Digiscoping + Web of Cam

• 平台: Android 及 iOS

• 內容:相機監測功能

(41)

Google Sheet

• 平台:Android 及 iOS

• 內容:共同 / 同歩製作圖表

(42)

Aurasma

• 平台: Android 及 iOS

• 內容: 增強實景 (AR)

(43)

CounterDeRecord

• 平台: iOS

• 內容:生物種類

及數量紀錄

(44)

Popplet Lite

• 平台: iOS

• 內容:資料整合

(45)

1.4 介紹香港自然環境和米埔自然

保護區的生態及野生生物

(46)

香港受保護的自然環境

受香港法律所保護的自然環境(部份):

• 24個郊野公園

• 4個海岸公園

• 11個特別地區

• 約70個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香港的土地範圍中,

約43% 土地受法律保護

(47)

米埔及內后海灣的位置

(48)

《拉姆薩爾濕地》

濕地公園 福田保護區

Google Earth, 2010

米埔 自然 保護區 后海灣沿岸

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

(49)

© Rubin Chua

締造生生不息的地球

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

米埔及內后海灣濕地位於香港西北面,於 1995年獲《拉姆薩爾公約》 劃為「國際重

要濕地」,每年有約五千萬隻遷徙水鳥使用,

是水鳥遷徙的重要中途站及越冬地。

© Angus Lau

(50)

米埔多樣性的環境

 中國沿岸

第六大紅樹林

 廣東省最大 的蘆葦叢 生境之一

 香港仍然運作 中的基圍

(51)

締造生生不息的地球

米埔的生物多樣性

(52)

后海灣的人為威脅

•無協調的發展

•濕地與其他土地利用方面的競爭

(53)

米埔自然保護區野外研習

(下午進行)

主題:

透過於米埔進行實地觀察,了解米埔的生物多樣性,

及學習簡單濕地生物類別

目的:

學生透過是次研習能夠:

• 了解及欣賞米埔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 學習運用不同的流動工具,紀錄米埔的生物及作出分類

(54)

簡單鳥類統計(利用 CounterDeRecord)

1. 鷺類及琵鷺類 2. 鴨類

3. 鷸類 4. 翠鳥類 5. 斑鳩類

米埔常見鳥類

(55)

米埔常見鳥類– (1) 鷺類及琵鷺類

鷺類及琵鷺類 - 大小及外形:

鷺類 琵鷺類

 嘴長而直,腿和頸也很長

 飛行時頸向後縮,腳則向後 伸直

 體型及大小較多樣化

 最大體長: ~ 50-100 cm

(56)

米埔常見鳥類– (2) 鴨類

鴨類

-大小及外形:

 嘴寬而扁平,腳短

 喜歡漂浮於水面,善於游泳

 最大體長:~ 45-60 cm

(57)

米埔常見鳥類– (3) 鷸類

鷸類

-大小及外形:

 嘴細長而上翹,尾短而方

 喜歡漂浮於水面,善於游泳

 最大體長:~ 20-45 cm

(58)

米埔常見鳥類– (4) 翠鳥類

翠鳥類

-大小及外形:

 體型較小,頭大,

嘴長而粗直

 最大體長:~ 15-30 cm

(59)

米埔常見鳥類– (5) 斑鳩類

斑鳩類

-大小及外形:

 體型較圓碩,腳短而強壯

 適合在地上行走

 最大體長:~ 25-30 cm

(60)

老師習作

1. 以學生角度體驗研習

2. 按照要求收集不同生物分類組別的相片,

及使用Popplet Lite把相片作分類 3. 把習作上載至Google Drive

4. 完成問卷

(61)

• 集合時間:12時正

• 集合地點:萬泰中心正門旁

• 聯絡電話:5185 9967

第二節 集合地點及時間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每年撥款約9億元,向 公營學校及直資學校 發放恆常的全方位學 習津貼,以支援學校 在現有基礎上更大力

援助對象 領取綜援,或學校書簿津貼 (全津/半津),以及經 學 校識別

PC :由津貼小學議會委任 SC :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委任 SP :由香港特殊學校議會委任 EP :津貼小學選任教師代表.. 津貼學校公積金

[r]

[r]

[r]

PC :由津貼小學議會委任 SC :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委任 SP :由香港特殊學校議會委任 EP :津貼小學選任教師代表 ES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