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俄羅斯對中國的經濟戰略:以遠東地區區域整合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俄羅斯對中國的經濟戰略:以遠東地區區域整合為例"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俄羅斯對中國的經濟戰略 -以遠東地區區域整合為例 王奕超 1. 摘要 筆者擬從俄羅斯亞太政策、地緣政治等戰略考量,綜合陳述俄羅斯對外發展 經濟戰略(Economic Strategy)的思維,並以政治經濟整合論述方式探討俄羅斯 的對外「經濟戰略」。中國與俄羅斯同處亞太地區為鄰,在經濟層面上皆是國際 經濟裡的新興市場,在政治層面上則是國際政治中的新興大國,兩國政策與發展 都成為國際間焦點,從研究俄國對中國的經貿發展政策核心思想,筆者希望藉此 呈現俄羅斯外對外策略與中國經貿關係的「經濟戰略」觀察途徑,試圖從俄羅斯 政治層次上的「經濟戰略」的研究,了解經濟層次上的「經貿發展」的影響因素。 俄羅斯遠東地區(Дальний Восток России)是俄國東方邊境區域,在 地緣上與中國、北韓、日本與美國(阿拉斯加州)毗鄰,在經濟產業方面天然資 源(能源、漁業、林木、礦業)豐富,因此是俄羅斯發展亞太地區相關政策重要 的戰略樞紐;然而因為基礎建設相對落後,遠離俄羅斯政經中心(國都莫斯科與 歐俄國土),遠東地區整體發展上是相對延緩,但是其對外經貿情勢與特殊戰略 地緣位置,卻是俄羅斯政府重視的發展政策之一,俄國政府也藉由發展遠東地 區,為俄羅斯經濟戰略的關鍵性發展;中國東北區域與遠東地區的邊境貿易頻 繁,更是俄中兩國實行經貿合作的重要焦點,兩國經貿合作體現在俄羅斯遠東地 區的開發合作,是俄羅斯重大的政經利益收穫。. 關鍵詞:經濟戰略、俄中經貿發展、遠東地區、區域整合。 1. 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聯絡方式,Email:95263011@nccu.edu.tw 1.

(2) 自 1990 年代開始,中國的經濟崛起與經濟擴張,成為國際關係上重要的分 析對象,尤其是在東亞地區造成的政治與經濟影響,更為整體亞太地區整合的重 要議題;在東北亞地區的政策中,中國政府有策略性的採行雙邊策略、有目的性 的合作與商業利益導向等政策,是中國政府實行區域經濟外交政策內容,中國在 東北亞地區一系列的經濟合作都是有其政治性的意涵, 2對於俄羅斯從經濟戰略 的角度而言,面對中國的崛起與擴張,不論是在政治面上或是經濟合作面上,都 是無法將其屏除在戰略考量之外,也因為俄羅斯在遠東地區與中國的東北地區接 壤, 3從地緣經濟與地緣政治的角度,在思考俄羅斯的對外政策的中國面向時, 必須以俄國和遠東地區兩種層次,以多重考量形成面向中國的經濟戰略。. 第一節. 遠東地區優劣勢分析. 以地緣經濟與政治觀點,實行經貿合作首先是以邊境貿易為兩國區域經貿合 作的開端,而俄中兩國邊境地區是發展兩國經貿合作與政治上睦鄰友好的開始, 兩國邊境合作對俄中關係發展的重要性,是許多研究學者作為了解俄中關係的觀 察標的,而從貿易資源互補性觀點而言,俄國主要從中國進口服飾紡織品、輕工 業產品等產品,而俄國出口中國的產品,大多以原物料為主,如能源、鋼材、化 學肥料等為大宗, 4可以歸納兩國的貿易依照互補性貿易理論,俄國出口至中國 的是資源密集性的產品,而從中國進口的是勞力密集性的產品。 地理上的相鄰與資源互補性,是俄中兩國邊境貿易得以持續發展的優勢,但 是長期貿易結構的單調,貿易結構層次低也使得兩國經貿發展前景將會受到限 制,邊境貿易是兩國經貿發展的開端,但是進入了全球化的時代,邊境貿易中資 2. Yoshimatsu, Hidetak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N.Y.: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2008),pp.127-146. 3 俄羅斯七大行政區中的遠東地區包含 9 個次行政區:1 阿穆爾州 (Амурская Область),2 猶太自治州 (Еврейская 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3 堪察加邊疆區 (Камча́тский край), 4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Хабаровский Край),5 馬加丹州 (Магада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6 楚 科奇自治區 (Чукотс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7 薩哈(雅庫特)共和國 (Республика Сах а (Якутия)),8 薩哈林州 (Сахали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9 濱海邊疆區 (Приморский край); 中國東北區域包含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4 柳雲, 「中俄合作經貿發展掃描」,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 1 期(2008) ,頁 36。 2.

(3) 源互補性貿易的比例應該有所調整,如果貿易結構無法突破單調與低層次的狀 態,兩國未來的經貿無法快速發展。俄羅斯的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不僅具有狹 義的國家邊界,更具有廣義的地緣經濟地位,在整體俄羅斯聯邦的經濟戰略中, 對於遠東地區的問題與關注卻略嫌不足, 5但是遠東地區有著諸多值得重視的優 勢,例如地緣戰略優勢、能源礦產豐富與作為俄羅斯亞太政策的前緣邊區等,因 此俄羅斯在經濟戰略中應該特別予以重視,若是俄羅斯當局無法突破遠東地區的 延遲發展情況,無法建立有效的政策與整體規劃,在全球化下區域整合盛行的風 潮中,俄羅斯將錯失良機,整體俄羅斯的對外經濟戰略也將因此減少競爭能力。 俄羅斯遠東地區最主要的發展優勢條件,是其地緣經濟與地緣政治的優越地 位,俄羅斯遠東地區擁有獨特的地緣戰略,此地區與世界強國中國、北韓、日本、 美國毗鄰,尤其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中國東北地區是兩國國界接壤最長的部份,戰 略位置重要;其次是遠東地區有 18000 公里的海岸線和約 300 個港口,俄羅斯 60%的漁獲量是出於此地,10%至 15%的天然資源亦集中在遠東地區,如石油、 天然氣、煤礦、鑽石、黃金、銀礦、鐵礦與其他礦石,遠東地區也是製造加工業 與國防工業的群聚地區,雖然此地區天然資源蘊含量相當豐富,但是人口逐年減 少與缺乏投資,使得遠東地區相較於其他七大聯邦區而言是相對落後, 6因此遠 東地區在俄國政府的認知上,是向東方發展的重要戰略陣地,俄國參與東北亞區 域發展合作, 7與融入亞太地區的區域經濟,皆可以從開發遠東地區與尋求合作 開發為導向,一來可以藉由開發遠東地區而得到政治交流與經濟利益,二來可以 以遠東地區為參與各項區域經濟合作的跳板,因此若能與周邊國家達成生產要素 與技術上的合作,是符合地緣政治與經濟的原則。 在蘇聯戈巴契夫(Горбачёв, 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執政時期,由於國家對 於開發資源的迫切性,鑑於當時歐俄地區資源已逐漸枯竭,因此積極開發遠東地 5. 米赫耶夫, 「東亞和俄羅斯的發展戰略」 ,收編於俄國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萬成才譯,未來 十年俄羅斯的周圍世界-梅普組合的全球戰略(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頁 105。 6 Smith, Mark, “The Russian Far East: Drift From The Centre?” Conflict Studies Research CentreRussian Series, Sep. 2003,pp.3-5 7 郭武平,「俄羅斯遠東區的經濟開發」 ,俄羅斯學報,第 3 期(2003) ,頁 19。 3.

(4) 區現有資源為蘇聯的當務之急,戈巴契夫於 1986 年 7 月 28 日的「符拉迪沃斯托 克(Владивосток,中文又另譯為「海參崴」)演說」中, 8發表了有關整合蘇聯 與遠東地區經濟發展演說,翌年,提出了一項 1987-2000 年的長期開發計劃,主 要內容是以:促進當地產業現代化、積極引入亞太國家的技術、資金以及協助遠 東區的發展, 9因此從蘇聯時期俄羅斯中央政府就已經了解,遠東地區是相對落 後於歐俄政治中心,但卻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其戰略價值。而早期俄羅斯對外 貿易的發展,整體上在 1990 年後呈現的是緩慢增長的趨勢,但是俄國遠東地區 的對外貿易成長趨勢,由圖一可知,早期俄羅斯的遠東地區的貿易成長率是在俄 羅斯平均水準之上,但是由圖二得知,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重大投資趨勢,卻是從 1991 年後,呈現下降與明顯落後於俄國的平均水準。. 圖一:早期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俄國平均對外貿易成長率(以 1992 年為基期) 資料來源:Russian Statistical Yearbook, Regional Statistical Offices. (俄羅斯統計年鑑,區域統計局)in Thornton, Judith& Ziegler, Charles, Russia’s 8. 戈巴契夫所發表的海參崴演說,較與俄中關係有關的要點如下:1.蘇聯是亞洲國家,極關心亞 洲問題。2.蘇聯極欲與中國、日本和該地的亞洲其他國家改善關係。3.蘇聯在遠東地區的軍事力 量將僅維持最低程度的防衛能力。3.呼籲召開「太平洋會議」 ,仿效「歐洲安全合作會議」模式, 作為亞太地區的談判機制。見 Речь товарища Горбачёва на торжественном собрании посвященном вручееию. Владивостоку ордена Ленина” (戈巴契夫同志於授與海參崴列寧勳章慶 祝會議演講),Правда(俄國真理報),29,July,1986, cc.1-3.引述自劉蕭翔,「俄羅斯亞太政策形成之研 究(1992-1998)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頁 27。 9 楊銘源, 「俄羅斯內外在環境對俄中貿易之影響」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 ,頁 120。 4.

(5) Far East: A Region at Risk, (U.S.: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in Association with Univ. of Washington Press, 2002 ),p65. 圖二:早期俄羅斯遠東地區重大投資趨勢(以 1990 年為基期) 資料來源:Russian Statistical Yearbook, Regional Statistical Offices. (俄羅斯統計年鑑,區域統計局)in Thornton, Judith& Ziegler, Charles, Russia’s Far East: A Region at Risk, (U.S.: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in Association with Univ. of Washington Press, 2002 ),p65. 因此早期的俄羅斯遠東地區在經濟發展上是相對不利的情勢,對於整體俄羅 斯而言,在對外貿易的貢獻度卻是有著大於俄羅斯平均水準,但是俄羅斯政府相 較忽視遠東地區的建設,使得各大國內外企業較不在此地做重大投資考量。在蘇 聯時期,政府曾經以補貼方式鼓勵人民居住在遠東地區,但是由於後來的補貼政 策取消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口逐漸的減少外移,因此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口問 題與相對落後的基礎設施,使得遠東地區的經濟也因此必須倚靠俄羅斯中央,與 國家境內西部地區進行整合,這樣的經濟整合方式,使得遠東地區必須負擔更高 額的運輸成本,此區內八成的產品是從蘇聯其他地區輸入,而輸出九成的產品, 然而其輸出的大多是原物料金屬等低價產品,輸入的卻是相對高單價的商品,10. 10. Smith, Mark, “The Russian Far East: Drift From The Centre?” Conflict Studies Research Centre-. Russian Series, Sep. 2003, p3. 5.

(6) 境內貿易的條件不平等,使得此地區發展受到相當大的限制。蘇聯瓦解後,此地 區的天然資源產品除了銷售至俄羅斯境內之外,也轉向貿易至亞太地區的市場, 因此也與世界經濟體系開始有了接觸,但是對於世界其他市場而言,遠東地區製 造業是較不具競爭力,因受限於基礎建設的落後,老舊的技術和不完善的法令制 度基礎,國內與國外在此地的投資並不熱絡。11因此俄羅斯政府必須開發遠東地 區來改善此地的經濟情勢,也藉以發展遠東地區與朝向亞太地區的經濟整合。. 第二節. 俄中邊境貿易發展歷程. 俄中貿易階段在 2000 年前大致分為四個時期:恢復期、快速發展期、調整 期與制度發展期: 12 (一)恢復期(1992 以前) 俄中的邊境貿易是承襲蘇聯時期兩國貿易的延伸,1982 年蘇聯外交貿易部 與中國重新簽訂恢復地方雙邊貿易,兩國在邊境貿易上主要以易貨貿易為主, 1986 年中蘇關係有了進一步發展,雙邊貿易因此開始蓬勃發展。 (二)快速發展期(1992-1995) 1991 年蘇聯解體後,承襲的俄羅斯政府因為經濟情勢惡化,造成遠東地區 輕工業產品物資缺乏,進而向中國大量進口輕工業產品,而中國在與俄羅斯邊境 貿易時,出現了出口商品品質低劣的情況。 (三)調整期(1996-1998) 1996 年中國國務院發表了有關邊境貿易相關問題的通知書,參照國際慣 例,將邊境貿易劃分為互市貿易和小額貿易,俄中的邊境貿易有了相對的法條準 11. Thornton, Judith& Ziegler, Charles, Russia’s Far East: A Region at Risk, (U.S.: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in Association with Univ. of Washington Press, 2002 ), pp. 26-27. 12 中國學者姜毅教授在其文章中,將兩國邊境貿易發展歷程分為四階段,筆者引用其分類方法, 由於本文重點在於分析研究 2000 年後普欽時期的雙邊經貿政治面情勢,因此僅以此分類概述架 構出 2000 年前俄中兩國的邊境貿易情勢背景。參考姜毅,新世紀的中俄關係(北京:世界知識 出版社,2007) ,頁 204-206。另有中國學者姜振軍教授在其文章中,從黑龍江與俄羅斯的經貿合 作角度,將其發展歷程從 1982 至 2000 後分為不同的四階段,筆者引以參考,參考姜振軍、孔祥 順, 「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取得的成效及未來走勢」,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 2 期(2009) , 頁 8-9。 6.

(7) 則, 13在此階段歷經了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兩國貿易額在 1998 年有所下滑, 直到 1999 年才回升。 (四)制度發展期(1999 以後) 經過了上一時期的調整與制度規範,兩國的邊境貿易進入了制度發展期,隨 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俄羅斯積極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兩國進入了新的 發展期,兩國在邊境各地區建立政府層級的會晤機制,以期改善雙方貿易的問題。 俄中兩國邊境貿易,以遠東地區與中國東北地區的交流最為明顯,俄國遠東 地區與中國東北地區在邊境貿易與開發上有著許多的優勢:俄國在遠東地區有著 豐富的天然資源,而俄國遠東地區基礎建設長期的落後,中國東北地區人口眾 多,並且也存在老舊工業需要汰換革新的問題。因此在此地區的經貿合作,是有 一定潛在可發揮的條件,兩國除了邊境的貨物貿易之外,亦從合作開發的角度思 考如何共同發展這一大地區,對於俄國而言,若能藉由與中國的合作開發,不僅 可以提供其遠東地區更新基礎建設的機會,更是增加其高科技人才的工作機會; 而對於中國的考量,重新振興東北老舊工業也是其國家的戰略目標,也是增加當 地人民就業的機會。俄國遠東地區是以出口能源產品、木材與金屬材料等為主要 產業,而在俄羅斯七個聯邦區中,由於遠離俄國政經中心,在運輸聯繫距離過長 與長期被俄國中央所忽視,遠東地區的經濟情勢是大幅落後於整體俄國經濟水 準,14因此若能藉由與中國聯合開發遠東地區,將會使得俄羅斯改變遠東地區相 對經濟落後的情況,俄羅斯也預期藉由雙邊更緊密的關係,而能與中國達成經貿 合作的目的, 15進而促進遠東地區的開發。 早期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可從表一得知,兩國在 1990 年至 1999 年的 貿易發展,呈現的是不穩定的漲跌互見情勢。 表一:早期俄羅斯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單位:億美元) 13. 姜振軍、孔祥順,「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取得的成效及未來走勢」,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 第 2 期(2009) ,頁 8 14 Voskressenki, Alexei, Russia and China: A Theory of Inter-State Relations. (London and N.Y.: Routledge Curzon Press, 2003),p202. 15 Ferdinand, Peter, “Russo- Chinese Relations”, Russian Foreign Policy, (Oct. 2008),p90. 7.

(8) 貿易總額. 貿易逐年成 長率. 1990. 43.7. 1991. 俄國對中國出口額. 俄國自中國進口額. 21.4. 22.3. 39.0. --10.76%. 20.8. 18.2. 1992. 58.6. 50.26%. 35.2. 23.4. 1993. 76.7. 30.89%. 49.8. 26.9. 1994. 50.7. -33.90%. 34.9. 15.8. 1995. 54.6. 7.69%. 37.9. 16.7. 1996. 68.4. 25.27%. 51.5. 16.9. 1997. 61.1. -10.67%. 40.8. 20.3. 1998. 54.8. -10.31%. --. --. 57.2 4.38% --1999 資料來源:王承宗, 「俄羅斯與中共經濟關係之探討」 ,問題與研究,第 6 期(1998.6) , 頁 43。1990 年與 1991 年資料為蘇聯時期貿易數據,1998 年與 1999 年數據參考姜 振軍、孔祥順, 「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取得的成效及未來走勢」 ,俄羅斯中亞東歐 市場,第 2 期(2009) ,頁 9。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在俄中兩國邊境貿易的發展,以中國黑龍江省對俄國的貿易占俄中貿易總 額,以區域排比的比例最大,從下表可知,早期俄國對中國黑龍江省的邊境貿易, 其總額占所有俄中兩國貿易總額比重的 10-20%,而俄中貿易趨勢在早期呈現緩 慢增長,在 1998 年亞洲金融風暴中,亦受創嚴重,但隔年隨著景氣漸漸復甦, 而開始加強增長的力道;而從黑龍江省與俄國的貿易紀錄,可了解俄中在此期邊 境貿易整體發展上是呈現相對緩慢的增長趨勢。 表二:早期俄國對黑龍江省貿易與俄中貿易總額(單位:億美元) 俄中貿 易總額. 俄對黑龍 江省貿易. 所占比例. 俄國對中 國出口額. 俄國自中 國進口額. 1994. 50.7. 8.0. 15.8%. 5.1. 2.9. 1995. 54.6. 7.0. 12.8%. 4.9. 2.1. 1996. 68.4. 7.9. 11.5%. 5.9. 2.0. 1997. 61.1. 8.5. 13.9%. 5.0. 3.5. 1998. 54.8. 6.7. 12.2%. 4.9. 1.8. 9.2 1999 57.2 16.1% 6.9 2.3 資料來源:哈爾濱海關網站資訊,姜振軍、孔祥順,「黑龍江省對 俄經貿合作取得的成效及未來走勢」,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 2 期(2009),頁 9。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8.

(9) 歷經俄羅斯與中國早期經貿發展的增長緩慢情勢,從表三可了解,兩國在 2000 年後的邊境貿易額是逐年增加,相對明顯大於前十年的雙邊貿易額的增長 幅度,從 2000 年 23.7 億美元到 2008 年 83.7 億美元,但是邊境貿易的比重所占 兩國貿易總額卻是逐年下降,這表示兩國的邊境貿易發展仍然持續進行著,但是 相較於整體俄羅斯與中國的經貿而言,其重要性在此階段隨著所占的份額比例逐 年下降而有必要重新規劃其政策。 表三:歷年俄中邊境貿易量表(單位:億美元) 年度. 兩國貿易總額 2000. 兩國邊境貿易額. 邊境貿易所佔比例 23.7. 2001. 61.97 --. 22.5. 38.24% --. 2002. 92.38. 31.8. 34.42%. 2003. 115.67. 35.2. 30.43%. 2004. 148.51. 42. 28.28%. 2005. 203.13. 55.7. 2006. 286.64. --. 27.42% --. 2007. 403.19. 83.5. 20.71%. 2008. 559.01. 83.7. 14.97%. 資料來源: 兩國貿易總額部分參考Рос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 одник. 2007(俄羅斯統計年鑑 2007 年光碟版) ,頁 754;俄羅斯統計局網站 資訊,取其公佈進口量與出口量,由筆者整理重新編製,邊境貿易額部分參考 中國商務部與中國海關統計資訊網站公佈資訊。 從俄中邊境貿易額所占比例逐漸降低,可以得知俄中兩國在雙邊經貿發展 上,應該要走向合作開發與產業升級的方向,這對於兩國的整體經濟貿易發展層 次而言,藉由遠東地區與東北地區的區域經貿合作,帶動整體俄中雙邊經貿的發 展,甚至能夠擴大影響範圍至政治面與其他兩國交流層面,形成所謂的溢出效果 (Spill Out Effect)。 而對於遠東的整體建設與發展,普欽執政初年 2000 年於「遠東和外貝加爾 地區發展前景」會議中,強調遠東地區是俄羅斯需要特別重視發展的區域,必須. 9.

(10) 要以策略性的方式連結至整體俄羅斯國家發展政策中,而非單獨將遠東地區的開 發視為聯邦層級的政策,16因此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發展計畫,是經濟戰略中的 一環,與中國達成合作開發,改變僵化的貿易結構,是其戰略的目標;藉由強化 與中國的貿易,從廉價的中國勞動力中,俄羅斯可以減緩食物、輕工業產品和電 子產品的短缺,並且可以建設遠東地區與西伯利亞基礎設施;而俄羅斯也可以在 此地區提供高科技人才與中國,除了提供建設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之外,也降低俄 羅斯高科技人才的失業率,而也藉由中國的吸引外資的經驗,找到更多投資與貿 易夥伴在東北亞地區形成區域經濟合作的機制,中國則是提供輕工業產品給俄羅 斯,並向俄羅斯購買精密的軍事設備,中國也藉此經貿合作,順勢參與西伯利亞 遠東地區的油田與礦產等經濟開發案,17而俄國也有意吸收中國勞動力參與其建 設, 18綜合以上所述,俄中雙方皆從合作中提高經濟的利益均衡。. 第三節.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濟戰略.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Лавров, Серг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曾說:. Бурное развитие Азии Одним из важнейших результатов развала биполярного мира стало бурное развитие Азии. На азиатском направлении сопрягаются внутренние и 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ие приоритеты России. Во многом связываем подъем Сибири и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 а без этого не обеспечить надежную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 восточных рубежей страны, – с российским участием в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х процессах в АТР. 亞洲快速的發展 冷戰(兩極世界)的結束,使得亞洲快速的發展,是世界多極化發 展的一個重要成果,在亞洲方面俄羅斯的內政與外交政策是緊密結合. 16. 普欽,普京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頁 121。 Voskressenki, Alexei, Russia and China: A Theory of Inter-State Relations. (London and N.Y.: Routledge Curzon, 2003),pp.192-193. 18 柳雲, 「中俄合作經貿發展掃描」,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 1 期(2008) ,頁 36。 17. 10.

(11) 的,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與俄羅斯參與亞太地區整合 相連結,沒有這一發展就不能保障國家東部的邊界安全。 19 從經濟戰略合作角度而言,俄中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只在政治上,也在經濟 上形成合作, 202007 年普欽(Путин,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總統與中國 國家主席胡錦濤所簽訂的「中俄聯合聲明」中,雙方要求俄羅斯的「俄羅斯遠東 與外貝加爾地區 2013 年前經濟社會發展聯邦專項綱領」與中國的「中國振興東 北老工業基地綱領」兩者做一系統的整合, 21由此可見,俄中兩國皆希望從戰略 性的角度,來共同提升遠東地區與東北地區的經貿發展,也為俄中兩國在政治層 面上的關係,多了一分關聯與互動。 經濟利益是維持區域均衡與發展的關鍵,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而言,與周邊 國家合作開發是促進此地區提升經濟情況與整體地區發展的方向,依據整體經濟 戰略的角度而言,與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進行聯合開發遠東地區主要基於戰略 需要、能源安全與經濟利益觀點來分析: 22 (一)戰略需要 普欽總統曾說: 俄羅斯身為一個歐亞大國,在許多社會經濟發展計畫(特別是西伯 利亞和遠東地區)與參與地區整合上是緊密相連的,這是我們自然與戰 略性的一貫立場和原則。 23. Лавров, Сергей,"Мир не стал безопаснее- Основная нричина-в издержках глобализации,"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25 декабря 2006г.(拉夫羅夫, 「基本上全球化下世界沒有變 得更安全」 ,獨立報 2006 年 12 月 25 日)引述自俄羅斯宗教與政治研究所,網站 http://i-r-p.ru/page/stream-event/index-10020.html 20 趙洋, 「闢建『中俄遠東自由貿易區』問題研究」 ,俄羅斯中亞東亞市場,第 1 期(2008) ,頁 20。 21 布雷, 「21 世紀初俄中在遠東地區的合作成果」,西伯利亞研究,第 4 期(2009),頁 21。 22 關於俄羅斯開發遠東地區,台灣學者郭武平教授在其文章中,將其分為全球戰略和經濟開發 兩方面分析,筆者引用其分析途徑,再加以補述 2003 年後的情勢與觀點。參考郭武平, 「俄羅斯 遠東區的經濟開發」,俄羅斯學報,第 3 期(2003)頁 19-21。 23 Путин, Владимир, АТЭС: принципиальный выбор России в Азиатск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ом регионе, www.president.kremlin.ru/appears/2006/11/17.(亞太經合會: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的選擇。克里姆林 宮網站資訊)引述自左鳳榮,重振俄羅斯-普京的對外戰略與外交政策(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8),頁 367。 19. 11.

(12) 俄羅斯在發展國家戰略時,可以遠東地區為東方基地,鞏固俄羅斯在東北亞 的勢力;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中國、北韓接壤,隔日本海和白令海峽與日本、美國 阿拉斯加州相望,地理位置上屬於相當重要的戰略地區。雖然近來俄羅斯沒有遭 遇到立即的外部威脅,但是由於美國自身國家安全與戰略利益的考量,欲使俄羅 斯在長時間維持相對的弱勢,因為美國欲防止俄羅斯短期內東山再起,變成美國 的一個強大對手,因此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對於俄羅斯施加壓力,擠壓俄羅 斯的戰略安全空間。由「俄羅斯聯邦外交政策綱領」得知,亞太地區對於俄羅斯 有越來越重要的戰略意義,俄羅斯必須發展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經濟,普欽總 統也指出:近年來,俄羅斯對外政策上要堅定地向亞太地區傾斜,俄羅斯希望通 過增加對亞太地區的關注,以及實施積極的亞太安全戰略,加速俄羅斯東部地區 融入亞太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推動遠東地區經濟的發展。24因此發展遠東地區可 實現俄羅斯發展亞太安全戰略,藉以維護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的安全,並以此為基 地,向亞太地區進行經貿關係的整合,以經貿關係來制約政治關係,藉以達到俄 羅斯在亞太地區的安全並有利其後的擴展。俄羅斯在遠東地區優越的地緣關係, 有著多樣的能源礦產,在蘇聯時期就存在的軍工業工廠技術,與發達的港口群可 供漁業與海軍艦隊作為腹地,因此在俄羅斯整體戰略需求下,俄羅斯遠東地區是 俄國出入亞洲太平洋地區的戰略樞紐。 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在俄羅斯的地位,恰如俄羅斯在全世界的地位。25發展整 體西伯利亞遠東地區,是俄羅斯面對亞太地區與發展整體戰略的重點,而發展此 區的戰略方向,學者提出應細分為以下八項: 26 1.. 進行經濟和社會的大規模技術改革. 2.. 對中高等職業教育進行根本性改革. 24. 郭武平,「俄羅斯遠東區的經濟開發」 ,俄羅斯學報,第 3 期(2003)頁 20。 蘇斯洛夫,「西伯利亞經濟發展戰略-創新方案」 ,西伯利亞研究,第 4 期(2009)頁 27。 26 關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包含遠東地區)的整體戰略,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暨西伯利亞分院經濟 研究所副所長蘇斯洛夫教授將實現整體戰略目標分為八項任務,筆者引用其在期刊論文上的觀 點,參考蘇斯洛夫,「西伯利亞經濟發展戰略-創新方案」 ,西伯利亞研究,第 4 期(2009)頁 28。 25. 12.

(13) 3.. 改變西伯利亞地區落後俄國歐洲地區的狀況. 4.. 利用國家與私人企業的合作關係. 5.. 提高自然資源的高度加工能力. 6.. 建立有效率的創新系統. 7.. 改造與提高俄國東西部與南北部的交通物流. 8.. 利用環保技術工藝實現經濟成長. 而在一系列的戰略方向發展上,政府明訂的重要文件中以「西伯利亞 2025 年前聯邦專項綱領」、「西伯利亞 2020 年前發展戰略」、「西伯利亞戰略」和「西 伯利亞 2020 年前經濟發展戰略」等為實際規劃的目標。 27俄羅斯政府積極的在 改革與建設整體遠東地區,目的就是希望能以遠東地區發展為國家安全的一環, 甚至是向亞太發展的重要戰略中心。 俄羅斯的政治專家認為俄羅斯的對外政策應該是建立在「有限的全球化」觀 念上,這是一種俄羅斯當局對於國家安全的認知,儘管俄羅斯已經是核子軍事強 國,但是全球化的浪潮下,會使得朝鮮半島潛在軍事衝突、中國軍事力量增長、 中台潛在軍事衝突、俄日領土爭議、美國戰區飛彈防禦系統、國際飛彈防禦系統、 非傳統武力威脅、非法移民與遠東地區的孤立等因素,28成為俄羅斯當局的國家 安全危機潛在影響因素,俄羅斯基於上述對於遠東地區的安全體系的建立,是需 要強化此地區的安全機制,以反應與控制這些因素帶給俄羅斯國家安全的威脅, 因此以有限全球化來回應俄羅斯面臨的全球化影響下,對於俄羅斯而言,是在參 與全球化的整合過程中,必須基於安全與有限原則,而務實的發展遠東地區,使 得俄羅斯能夠藉由遠東地區為跳板,參與區域國際事務,這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 戰略需要的根本性考量。 在亞太地區進行區域化整合的過程,安全的問題上是建立新的多邊地區安全. 27. 蘇斯洛夫,「西伯利亞經濟發展戰略-創新方案」 ,西伯利亞研究,第 4 期(2009)頁 28。 Sevastyanov, Sergey “Russian Reforms: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Security Policy and the Military.” in Thornton, Judith& Ziegler, Charles, Russia’s Far East: A Region at Risk, (U.S.: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in Association with Univ. of Washington Press, 2002 ),p230. 28. 13.

(14) 機制,與對付新的非傳統武力威脅等國際合作,尤其是非傳統武力威脅已成為各 國戰略中的關切重點,使得美國與日本、韓國的軍事同盟逐漸發生變化,開始朝 向加入中國和俄羅斯等在內的開放性國家合作,29這是從普欽時期開始的情勢變 化,俄國遠東地區也因此在戰略指導原則下,對於俄羅斯在亞洲有著重大的軍事 安全與發展國際政治的意涵,若能參與亞太地區的經濟、政治與軍事整合,並且 與中國進行從政治友好、經貿合作以至軍事同盟,這對於俄羅斯整體東方安全與 整體國家利益,是有其特殊的價值。 在俄羅斯亞太政策中,中國是其長期主要的政策焦點,而俄羅斯對於中國的 國際戰略環境考量中,也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 簽訂,也代表著俄羅斯在普欽時期種是東西方平衡下,以中國為其東方的主要夥 伴,而俄中關係在符合兩國利益上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在經濟貿易發展方 面,而東北亞地區對俄羅斯的戰略利益關係重大,如果能夠以豐富的待開發自然 資源,吸引亞太國家參與開發,提高俄羅斯在東北亞與亞太地區的地位和影響 力,這是俄羅斯長遠的戰略任務;而俄中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以和中國在軍 事與安全上共同發展,可以使得俄羅斯推進其亞太戰略的重要一環,而俄中兩國 貿易發展,則是關係到兩國在東北亞地區的發展和地位。而俄羅斯與中國在對外 發展上都是積極推行多元化戰略,建立友好關係是兩國的共同安全保障,更是因 為中國是個廣大的市場,俄羅斯應該基於中國有著巨大潛力市場而因特別重 視。 30 (二)能源安全 能源不僅是牽涉到一國國力強弱的因素,更是國家經濟發展上不可缺少的生 產要素;能源是推動國家發展及經濟活動的基本動力,其對人民生活及國家安全 之重要性不言可喻,石油和天然氣這兩項能源是世界上相當重要的戰略資源,各 國在對外能源政策上皆有制定相關策略,以利在能源使用上有穩定的來源保障, 29. 米赫耶夫,「東亞和俄羅斯的發展戰略」,收編於俄國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萬成才譯,未 來十年俄羅斯的周圍世界-梅普組合的全球戰略(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 ,頁 99。 30 趙傳君,東北亞三大關係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頁 1-15。 14.

(15) 能源政策成為了各國對外政策和外交活動重要的一環,可以預期的是即使到了 21 世紀中,石油和天然氣仍然是世界最主要能源,這些資源將繼續牽動著各國 的經濟發展;俄羅斯是近來新興受矚目的能源產地,由於其地理位置處於亞洲與 歐洲的過渡地區,幅員廣大礦產蘊藏豐富,更因為蘊含著相當龐大的能源儲量, 因此俄羅斯變成了國際上的能源大國,對於世界的能源安全與能源經濟方面有著 相當重要的地位。 現今各國能源的需求劇增,在國際能源市場中,俄羅斯是能源資源豐碩,並 有大量出口的國家之一,對於國際石油價格不斷攀升,名列世界石油儲量第八、 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一的俄羅斯,31在國際能源供給市場中因握有足以牽制能源籌 碼,而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中東地區年年以來的戰事,又因沙烏地阿拉伯 及中東地區是各石油進口國主要進口地,世界各石油進口國開始正視所謂「能源 來源的安全性」,於是石油進口及外交政策紛紛朝向俄羅斯及中亞地區發展,中 亞國家中的哈薩克、亞塞拜然、土庫曼、烏茲別克等國家和俄國皆有相當的能源 儲量,尤其是在天然氣方面,中國遠少於中亞各天然氣產國與俄國天然氣儲量的 總和;因而從供給面來看,俄國已然是世界石油和天然氣輸出的大國、中亞各國 家在石油與天然氣方面亦有相當大的儲量,因此在供給方面能夠提供穩定的能源 供給,在假設其它情況不變之下,32俄國與中亞地區的能源對於未來國際政治體 或是經濟體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尤其以鄰近的中國而言,可藉以發展能源多元 進口策略,與維持其日漸起飛的經濟繁榮程度。 隨著中國大陸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在國際油價逐年高漲、以及國際能源日 益搶手的大環境下,中國對於能源的需求越顯得急迫。而在二十年前,中國大陸 尚為亞洲的能源出口大國,然而自 1993 年開始,中國因為能源內需快速增長並 且超越其生產量,而必須以進口滿足持續成長的能源供給不足,至 2004 年,中. 31. 俄羅斯係世界能源大國,能源資源豐富,石油儲存量約占世界 13~15%,天然氣占 42~45%, 煤占 43%。 32 假設世界能源維持相對高價、運輸成本以及採掘能源設備能相繼更新克服、不加以討論替代 能源的發展。 15.

(16) 國已經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能源進口國。中國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國家, 也因快速的經濟發展需求,必須從能源方面來繼續支持其高度的經濟成長率。 而東亞各國在持續的經濟發展中,需要以俄國能源做為安全替代的多樣化選 擇,尤其是以中國快速發展擴張內需為觀察途徑,就如同美國一樣,中國尋找降 低對中東能源的依賴的供給來源。因此俄羅斯的能源對於中國能源策略佔有潛在 的重要地位,北京當局的計畫者是考慮更多選擇與替代的來源,中國的外交政策 是尋找維持與中東產油國家的友好關係,而同時設法增加供給來源,而在這同屬 東亞洲區域內的國家包括東協、日本和南韓等國,亦也相當關心及致力於其他能 源進口市場的開發,而在各國經濟發展逐漸成熟的狀況下,財力逐漸增強對於中 東石油能源競購能力也不惶多讓,因此大量的石油與天然氣等能源若是能夠從俄 羅斯的西伯利亞或是中亞地區直接輸入,對於中國而言除了大幅降低中東的石油 進口依賴外,亦可以減少與上述這些東亞地區國家的能源惡性競爭。 33 因此俄羅斯的能源以遠東地區為樞紐中心,供應予中國、日本與東亞等國 時,作為一個最根本的各國能源安全考量基礎上,是有其政治意涵上特別的取 向,更從俄日中遠東石油管線爭議案了解,日本與中國在面臨俄羅斯對東北亞能 源供應政策的時候,展現出極力爭取合作案,希望能夠以此拉攏俄羅斯政府,也 達到本身國家的能源戰略安全;34以能源安全為導向已然是目前各國發展國家安 全重要的考量,俄羅斯藉由能源的腳色,達到與能源需求國家重大的政治、經濟 合作,不僅僅在政治上能以此作為謀取國家在國際政治利益的基礎,從經濟上的 開發獲利觀點,更是得以藉由與各國合作開發遠東地區,而改善遠東地區經濟落 後和建設其基礎設施,甚至擴展經濟利益至整體國家層面,特別是以中國為能源 需求大國角度,俄羅斯藉由遠東地區能源供應鏈結至中國,達到俄中戰略關係中 更進一步的互賴層次,也為俄羅斯在能源戰略方面增加其特殊的影響力。. 33. 李國雄, 「中國對東南亞的能源外交策略與外交」 ,收錄於石油能源策略與外交研討會論文(台 北:國立政治大學,2007) ,頁 15-17。 34 有關遠東石油管線的爭議,參考吳子維,「俄羅斯遠東石油管爭議案研究」 ,台北:國立政治 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頁 72。 16.

(17) (三)經濟利益 自 1993 年起,遠東地區最早的政策措施是由前任濱海邊疆區執政者,納茲 德拉泰科(Наздратенко, Евгений)所執行的一系列長期社會經濟議程計畫,其中包 含鐵路運輸和電力運輸稅的徵收,和協助濱海邊疆區軍工複合體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工廠的發展,而軍工複合體工廠所製造的軍事產 品外銷至外國,其產值從 1998 年約 200 億美元至 2000 年達到 400 億美元,這也 為了俄羅斯整體貢獻了部份經濟產值;351996 年俄羅斯整體遠東區域經濟開發有 了明文規定的政策方針,在「1996-2005 年遠東和外貝加爾經濟與社會發展聯邦 綱要」中,目標就是將遠東地區與東北亞市場進行整合,並且將俄羅斯的人力資 源移入其中。 36中國是遠東地區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以哈巴羅夫斯克邊區而言, 2002 年對中國有 43%的外銷和 29%的進口量,而同年與中國的貿易占阿穆爾州 全部貿易額的 74%,37因此兩區的經濟都是相當依靠中國的貿易;發展緊密的經 濟合作計畫其實不只與中國方面,也可以與美國和日本做技術與資金的合作,一 方面可以使得俄羅斯工業克服只是扮演著金屬原料的供給腳色,38朝向更高層次 的加工與技術創新和合作方面發展。 東亞地區近代快速發展與多樣性,使得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發展方面有了來自 外部的機會和挑戰,如果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發展得以確切執行,這將可以發展 成為符合俄羅斯以國內利益為導向的經濟戰略,而中國因為經濟快速增長和政治 影響力的增強,成為整體東亞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是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的主 要對象。中國在 2001 年加入WTO後,得以有更多與區域經濟體系互動與建立緊 35. Sevastyanov, Sergey, “Russian Reforms: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Security Policy and the Military,” in Thornton, Judith& Ziegler, Charles, Russia’s Far East: A Region at Risk, (U.S.: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in Association with Univ. of Washington Press, 2002 ), pp.228. 36 Sevastyanov, Sergey, “Russian Reforms: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Security Policy and the Military,” in Thornton, Judith& Ziegler, Charles, Russia’s Far East: A Region at Risk, (U.S.: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in Association with Univ. of Washington Press, 2002 ), pp.226. 37 Smith, Mark, “The Russian Far East: Drift From The Centre?” Conflict Studies Research Centre- Russian Series, Sep. 2003, p12. 38 Smith, Mark, “The Russian Far East: Drift From The Centre?” Conflict Studies Research CentreRussian Series, Sep. 2003, p10. 17.

(18) 密結構的機會,尤其中國積極與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建立自由貿易區,在 2003 年簽署了與日本、南韓的東亞自由貿易協定,39 在多邊發展與更多元化考量上,俄羅斯與中國進行經貿合作關係與發展,亦能藉 由中國在東亞的經濟影響力,在發展與其他東亞國家的經貿合作上,能有中國強 大的經濟鏈結關係,而得到更多經貿上的發展與利益。 俄羅斯對於參與東北亞以國家層次共同開發區域經濟是相當感興趣,俄羅斯 長期的亞太政策目標,是希望能夠達到發展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並藉此形成 互利的經濟合作優勢,也藉此發展遠東地區與東北亞的能源和運輸鏈結,並使得 俄羅斯高科技產業能夠在市場勝具有競爭優勢,也藉此使得俄羅斯遠東區域的整 合能夠強化俄羅斯在世界經濟體系的作用,40而遠東地區就是俄羅斯首要發展亞 太政策最適當火車頭作用,而面對中國快速發展,使得俄羅斯對於遠東地區有了 更進一步的關注,並促進對此地區與中國的結構關係,在 2017 年之前,中國會 超過日本和韓國,成為俄羅斯在東亞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也會在 2012 年之前, 中國可能會成為俄羅斯經濟的最大投資國,41而中國未來將藉由擴大內需來促使 經濟成長,若以中國東北地區而言,俄羅斯恰巧能夠以遠東地區和其互動,進而 藉由中國擴大內需而共同獲得經濟利益。. 第四節. 兩國邊境貿易的問題. 儘管俄中兩國在邊境貿易上的發展趨勢,是因為許多優勢而有著樂觀的發展 前景,但是在進行雙邊邊境經貿合作的同時,不能疏忽的是其結構內負面的因 素。首先俄國出口中國的商品,大多為資源性的產品,存在長期結構單調與貿易. 39. Zhang, Xiaoming, “The Rise of China and Community Building in East Asia,” in McCown, Margaret ed.,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Northeast Asian Regionalism: Linkages between Economic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Korea: 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 Press, 2006),pp. 82-86. 40 Sorochinsky, Andrey, “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Linkage Strategy: The Russian Perspective,” in McCown, Margaret ed.,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Northeast Asian Regionalism: Linkages between Economic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Korea: 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 Press, 2006),pp. 154-156. 41 米赫耶夫,「東亞和俄羅斯的發展戰略」,收編於俄國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萬成才譯,未 來十年俄羅斯的周圍世界-梅普組合的全球戰略(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 ,頁 95。 18.

(19) 層次不高的問題,這是長期俄羅斯政府應改善的重要方向;再者俄國的市場內會 因為充斥中國的商品而產生衝擊,由於低廉的成本產生的高競爭力,中國商品在 世界各地所產生的席捲效應亦會發生在俄國市場中,而相對的對於俄國的製造產 業所產生的威脅,則是俄國政府不應該忽視的問題,中國漸漸成為俄羅斯貿易中 進口的主要國家, 422007 年中國更是成為俄國第三大的貿易夥伴國, 43因此俄羅 斯必須面對中國製造的產品泛濫充斥著俄國市場,再者俄中的邊境經貿目前是以 現金和轉換匯款的方式作為支付工具,而俄中國方面已經意識到貿易支付工具所 爭執的問題,中國學者與政府認為,俄國政府要求在對中國保持逆差的資源型商 品貿易時以盧布償付,但這樣一來在中國市場充斥著許多盧布,造成中國交易成 本上多負擔了兌換手續費與被另一形式的俄國課徵鑄幣稅;44然而俄國學者則認 為,俄中在加強經濟貿易關係的同時,原本相對處於俄中貿易中硬貨幣(Hard Currency)的盧布,會因為貿易關係的發展而轉向為以人民幣為償付貨幣,這對於 俄羅斯是種不利的轉變,並且也因此造成雙方政府結構的貪腐問題產生;45因此 雙方對於貿易的償付工具未有完整統一的共識,且互相存在不信任的預設立場。 而對於中國人民大舉移民進入俄羅斯人口稀少且經濟落後的遠東地區,46俄 羅斯當局亦認為是潛在的問題。中國全東北地區(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內 蒙古自治區)約有 1 億 3 千萬人口,但其土地面積僅有近 300 萬平方公里,而俄 羅斯遠東地區僅有約 700 萬居民,卻生活在 600 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考量遠 東地區的人口逐年外流(相較於 1995 年已經減少了 10%) ,47俄羅斯遠東地區地. 根據 Рос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2007(俄羅斯統計年鑑,2007)頁 754-756,2006 年中國成為俄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國,亦是俄羅斯進口的第二大國,並從 2000 年開始有逐年成長 的趨勢。 43 Ferdinand, Peter, “Russo- Chinese Relations”, Russian Foreign Policy, (Oct. 2008), p90. 44 王志遠,「關於中俄邊境貿易發展的幾點思考」,經濟合作,第 5 期(2009),頁 35-36。 45 Voskressenki, Alexei, Russia and China: A Theory of Inter-State Relations. (London and N.Y.: Routledge Curzon, 2003),p193. 46 Zakaurtseva, Tatiana, “The Current Foreign Policy of Russia”, Eager Eyes Fixed Eurasia, (2007), p96. 47 資料來源:中國東北地區資訊整理自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daying.wordpedia.com/.,人口資訊為 2002 年所統計。俄國遠東地區資訊整理 Smith, Mark, “The Russian Far East: Drift From The Centre?” Conflict Studies Research Centre- Russian Series, Sep. 2003, p3. 42. 19.

(20) 處偏遠,遠離俄羅斯政經權力中心,在開發上與管理有一定疏離與難度,在近來 俄中關係的進展順利的情勢助長,彼此開放邊界而使得大批的中國人民湧入遠東 地區,而有學者指出在遠東地區的中國人將近有 2 百多萬左右,482001 年 6 月俄 國「對外政策國防政策委員會」一份題為「21 世紀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和遠東」 (Сибир и Дальний Восток в 21 веке)研究報告書,提出的問題中有關人口問題 的部份是,俄羅斯目前已經面臨失去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危險,由於人口減少 和居民外遷,使得此地區勞動力缺乏,必須引進外國勞力(中國), 49因而造成 中國人口移入俄羅斯是有其結構性的誘因,在這樣的人口與移民問題所將造成的 問題上,是俄羅斯政府不容忽視的經濟戰略內容。 俄羅斯政府對遠東地區對外經貿發展所發生的問題,以政策面回應,是調整 稅率、設立關稅, 50來抑制中國製造產品的競爭力,雖然以俄羅斯極力爭取加入 WTO的情勢,設置關稅與其他貿易障礙對於俄中貿易中是不利的選擇,但是關 鍵在於俄羅斯當下尚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且 短期之內俄羅斯必須藉由種種貿易障礙,以爭取遠東地區的國內產業發展,如同 台灣在汽車工業發展政策上,是以關稅扶植國內重要產業,這對於俄羅斯而言, 是無法避免的政策走向。 俄國政府鼓勵優先發展基礎建設和資源加工業、鼓勵出口非資源產品與生產 替代產品, 51藉以改善長久以來輸出能源與自然資源為出主要口產業的僵固性, 自然產業的長期低加工產品輸出,是俄羅斯長期的貿易結構失衡的問題之所在, 如何鼓勵發展高階加工的產品,使得產品是以高附加價值的方式行銷至國際市 場,更因為高階加工後的產品能快速的提高產值,這是俄羅斯當局相當注重的改 造產品結構的方向;俄羅斯政府近來鼓勵非能源產品的出口,亦是改善貿易層次 不高的重要努力方向。. 48 49 50 51. Menon, Rajan, “Russia.”, Strategic Asia 2001-02: Power and Purpose, (Oct. 2001),p201. 郭武平,「俄羅斯遠東區『亞洲化』問題」 ,俄羅斯學報,第 4 期(2005) ,頁 163。 王志遠,「關於中俄邊境貿易發展的幾點思考」,經濟合作,第 5 期(2009),頁 34。 克雷特,「拓展俄中合作的新機遇和條件」 ,西伯利亞研究,第 4 期(2009),頁 33。 20.

(21) 2000 年由俄羅斯和中國的中央銀行簽定「關於邊境地區銀行間貿易結算協 議」 ,以此協議明訂自 2005 年起,兩國邊境貿易內,俄中兩國銀行可以使用盧布 和人民幣共同通用進行結算,這免除了兩國在貿易貨幣使用上的爭議,對於兩國 貿易中的支付工具問題得以解決,也促進兩國貿易的流暢,俄羅斯更也可以以此 案例發展對外其他的貿易制度,有助於整體貿易法制的提昇。 而俄國政府在法律層面上制定「國籍法」 、 「俄羅斯境內外國人法律」與「俄 羅斯聯邦人口就業法」, 52希望能以此管控移民的問題,但是由於中國東北人口 移入俄羅斯遠東地區,甚至是在輾轉進入歐俄政治中心等地,較大量的方式是以 非法方式流動,因此有學者就以提出「亞洲化」的概念, 53來描述遠東地區無法 避免的人口移入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除了在法律上制定各種防範非法移民,與 就業問題等制度之外,更是需要整體政策的配合,因為開發遠東地區的確需要東 北亞地區其他國家勞動力的進入,尤其是中國人對遠東地區經濟建設是有所助 力, 54這是俄國政府在開發遠東地區,無法避免也必須特別謹慎處理的問題。 以上俄羅斯政府的對應政策,是藉由法律條文形成各種制度面的方式,以法 條規則配合整體經濟戰略,逐步改善俄中兩國在經貿合作時,其所出現的問題與 隱憂,而整體政策的形成就形成了含有政治意涵、經濟意涵和戰略意涵的經濟戰 略形式,這是俄羅斯經濟戰略在遠東地區的展現。. 第五節. 結論:區域整合為俄羅斯經濟戰略方向. 俄羅斯在普欽總統任期內,對於遠東地區的開發與關注,有著不少政策與規 範,目的都是希望能夠將整體俄羅斯的東邊國境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發展性的地 區,然而針對俄羅斯中央對遠東地區的規劃的方向,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 52. 強曉雲、馬春海,「當代俄羅斯移民政策透析」,俄羅斯研究,第 2 期(2005)頁 28。. 53. 郭武平,「俄羅斯遠東區『亞洲化』問題」 ,俄羅斯學報,第 4 期(2005) ,頁 151-168。 季諾飛也夫, 「19-20 世紀中國人在開發西伯利亞與俄羅斯遠東地區之腳色」 ,俄羅斯學報,第 2 期(2002) ,頁 309。 54. 21.

(22) 認為俄羅斯對於遠東地區的開發仍舊缺乏廣泛的經濟思維,55綜合以上的優勢與 問題,若能建設一個「俄中遠東與東北自由貿易區」,藉由法令規章的完善,妥 善利用優勢和建立法律制度,由政策面來統籌計畫,對於整體遠東地區的開發才 是有長久的發展。 東北亞地區在經濟合作的實例上,有早期圖們江開發計畫(Tumen River Development Program), 56這可視為俄羅斯重新規劃發展遠東地區的借鏡,雖然 圖們江計畫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完整具體的成果,然而從區域經濟合作開發角 度,這是俄羅斯首度與中國、日本、南韓、北韓、蒙古等國家進行建設跨國大範 圍的經濟發展區,也是朝向整合東北亞運輸、經濟與政治協商整合的對話,因此 雖然圖們江進度緩慢,且歷經多次波折,但是作為一個東北亞自由貿易區的合作 框架催化劑,57藉助這樣一個經濟合作計畫的思維,是俄羅斯發展遠東地區與朝 向亞太地區經濟戰略的借鏡。俄羅斯與東北亞各國依循著高度經濟的互補性,可 由共同創造經濟利益的基礎,展開建設與擴大經濟貿易合作。 俄羅斯學者阿巴爾金(Абалкин, Л.)認為,俄羅斯發展對外經貿的經濟戰 略階段,應該分為三大階段:1999 年至 2000 年為第一階段,應該全力開發出口 導向,並以進口替代作為選擇性的實施戰略,主要是在出口創匯與提高出口效 益,並減少輕工業和食品等產品等以進口替代方式減少進口依賴;2001 年至 2008 年為第二階段,此階段應該以戰略性的保護主義面對進口政策,而在此時俄國內 的企業產品需求與投資產品需求將會提高,進一步達到內需導向維持經濟成長, 等待俄羅斯大多數的經濟部門穩定的復甦後,即取消保護主義,並創造出可以在 世界市場競爭的產業與產品,逐漸改善原本僵化的貿易結構;2009 年至 2015 年, 55.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米赫耶夫是俄羅斯智庫(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的一員,在 2008 年所作 的研究成果,批評俄羅斯政府在發展遠東地區缺少廣泛整體的規劃,參考米赫耶夫, 「東亞和俄 羅斯的發展戰略」 ,收編於俄國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萬成才譯,未來十年俄羅斯的周圍世界 -梅普組合的全球戰略(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 ,頁 105-107。 56 有關圖們江開發計畫,參考劉蕭翔, 「俄羅斯亞太政策形成之研究(1992-1998)」 ,台北:國立 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頁 130-137。 57 Denissove, Valery, “Russia in the APR: Problems of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Moscow) 4-5 (1995), p73. 引述自劉蕭翔, 「俄羅斯亞太政策形成之研究(1992-1998) 」 ,台 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頁 137。 22.

(23) 為第三階段,俄羅斯對外貿易應自由化與改善貿易結構僵化,並以國家層級扶植 更種產業(可能是農業、國防工業、燃料能源產品、各種智慧財產權或高科技知 識密集性產業)。 58 俄羅斯學者「阿德米金」(Адмидин, А.)與「潔巴耶娃」(Деваева, А.)也 是基於遠東地區的特殊優勢與東北亞各國的經濟利益角度,認為俄羅斯要發展遠 東地區,必須是與東北亞國家展開廣泛的經濟合作。59透過與東北亞國家的經濟 合作開發,可以加速遠東地區的發展,也符合俄羅斯經濟戰略的發展,而中國是 俄羅斯遠東地區最主要的貿易夥伴,阿穆爾州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皆是特別倚 重與中國的貿易,遠東地區富有天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和木材,這是中國相較 缺乏的資源,然而中國黑龍江省可提供石油的提煉技術和木材再加工;遠東地區 從中國東北地區進口食物與消費性產品,是相對於從歐俄區域輸入這些產品食物 來得具經濟效益;遠東地區可以提供中國軍事武器設備和高科技產品,60而中國 可以提供充沛且低廉的勞力資源,這些從兩國高度經濟互補性的結構而言,建設 一個廣泛的「俄中遠東與東北自由貿易區」 ,是有利促進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開發, 並符合俄羅斯經濟戰略的運用。 俄羅斯政府必須將遠東地區建設為更高層次的自主區域,61要使得遠東地區 能夠成為具有發展性的國家邊區,是需要予以更多的資金和建設,並以結合東北 亞國家的經濟開發,將遠東地區建設為俄羅斯亞太經濟戰略的樞紐中心,並在現 階段的考量,應以中國的東北地區做聯合開發,借助中國東北過多的勞力資源, 建設開發遠東地區的各項產業,同時為改善兩國貿易結構僵化而更做努力,發展 58. 阿爾巴金著,周紹珩等譯,俄羅斯發展前景預測-2015 年最佳方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2001) ,頁 132-137。 59 Адмидин, А.& Деваева, А.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Дль него Востока со странами Северо-Восточной Азии,”(俄羅斯遠東地區與東北亞 國家的經濟合作)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во Востока No. 6 (遠東問題第六期)(1998), c. 69. 引 述自劉蕭翔, 「俄羅斯亞太政策形成之研究(1992-1998) 」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9) ,頁 138。 60 Smith, Mark, “The Russian Far East: Drift From The Centre?” Conflict Studies Research CentreRussian Series, Sep. 2003, p12. 61 Smith, Mark, “The Russian Far East: Drift From The Centre?” Conflict Studies Research CentreRussian Series, Sep. 2003, p12. 23.

(24) 天然資源再加工與高科技產業,並以東北亞區域整合為遠東地區中期目標,在全 球化下的趨勢中,掌握發展時機創造國家各方面的利益。因此俄羅斯在對外政策 的經濟取向方面,體現在遠東地區的發展面向,是需要藉助與東北亞各國的經濟 合作,並以階段性的各時期不同的政策實施,來達到其經濟戰略的目的;中國的 經濟與政治影響力崛起,是俄羅斯發展經濟戰略計畫中,從東方亞洲面向所能夠 借助的最大力量,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建立跨遠東地區與東北地區的經濟整合, 以此為經貿合作發展基礎,再延伸擴展至整體亞太面向,這是俄國政府以國家整 體發展角度和遠東地區發展兩種層次,以中國取向的經濟戰略。.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王洛林、魏后凱,東北地區經濟振興戰略與政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左鳳榮,重振俄羅斯-普京的對外戰略與外交政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杜正艾,俄羅斯外交傳統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邢廣程、張建國,梅德偉杰夫和普京-最高權力的組合(吉林:長春出版社,2008) 范建中,當代俄羅斯-政治發展進程與對外戰略選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 姜毅,重振大國雄風-普京的外交戰略(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 姜毅,新世紀的中俄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 袁勝育,俄羅斯外交新戰略(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陳啟懋,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出版社(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授權) ,1990) 馮紹雷、相藍欣,俄羅斯與大國及周邊關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張占斌,中國式崛起:漸進改革與國家經濟安全體系(北京:中央文獻出版,2003) 雷家驌,國家經濟安全理論與方法(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詹文男编,2050 金磚四國前哨戰─中印俄巴總體環境既資通訊市場剖析(台北:財團法人 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2005) 趙傳君,東北亞三大關係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鄭良瑩,前進俄羅斯必讀-政經文化情勢總分析(台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2003) 鄭羽、柳豐華,普京八年:俄羅斯復興之路(2000-2008)外交卷(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8) 鄭羽,普京時代(2000-2008)(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劉國棟,全球經貿簡報(台北:允晨文化出版,2008) Gilpin, Robert 著,楊宇光等譯,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桂冠出版社,2005) Gilpin, Robert 著,陳怡仲等譯,全球政治經濟學-掌握國際經濟秩序(台北:桂冠出版社, 2004) Judd, Charles 著,黃銘惇譯,社會科學研究法──社會關係研究取向(下)(台北:桂冠出 版社,2000) Palan, Ronen 著,黃東煬等譯,全球政治經濟學:當代的理論(台北:韋伯出版社,2006) Spero, Joan 著,楊鈞池等譯,國際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4) Staniland, Martin 著,胡祖慶譯,政治經濟學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0) 24.

(25) Thurow, Lester 著,蘇育琪等譯,勇者致富,全球化:在拒絕與接受之間(台北:天下雜誌, 2003) Путин, Владимир 著,徐葵等編譯,普京文集(2002-2008)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 阿爾巴金著,周紹珩等譯,俄羅斯發展前景預測-2015 年最佳方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2001) 雅科夫列夫著,孟秀雲等譯,俄羅斯、中國與世界(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俄國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萬成才譯,未來十年俄羅斯的周圍世界-梅普組合的全球戰 略(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 中文期刊: 于國政,「俄羅斯的亞太戰略與政策探析」 ,人文地理,第 2 期(2001),頁 26-30 于曉麗, 「『中國移民問題』 :來自中俄的不同觀點」 ,西伯利亞研究,第 5 期(2008) ,頁 38-40 王志遠,「關於中俄邊境貿易發展的幾點思考」,經濟合作,第 5 期(2009)頁 32-38 王定士,「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之研究」 ,俄羅斯學報,第 2 期(2002) ,頁 115-132。 王定士,「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對外政策路線的克里姆林宮政治因素」,俄羅斯學報,第 1 期 (2001) ,頁 61-97 王承宗,「俄羅斯與中共經濟關係之探討」 ,問題與研究,第 6 期(1998.6) ,頁 35-80 王健,「中俄貿易結構分析」,雙邊貿易,第 5 期(2006) ,頁 59-60 王孫鵬、管星火, 「普京外交戰略評析」,東北亞論壇,第 2 期(2003) 王樹春, 「俄羅斯推行經濟外交與新世紀的中俄關係」 ,俄羅斯研究,第 4 期(2003) ,頁 35-42 毛旦飛,「中俄石油貿易現狀分析」 ,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 2 期(2008),頁 35-39 布雷,「21 世紀初俄中在遠東地區的合作成果」,西伯利亞研究,第 4 期(2009),頁 21-22 朱顯平、李天籽,「新情勢下中國東北振興戰略同俄羅斯東部戰發展略的互動合作」,東北 亞論壇,第 4 期(2009) 曲文軼, 「中俄經濟結構異同與其對兩國經濟關係的影響(下) 」 ,俄羅斯研究,第 1 期(2008) , 頁 49-54 曲偉,「東北亞區域合作需要 "六個突破"」 ,西伯利亞研究,第 4 期(2009) ,頁 19-20 邢廣程,「對中俄貿易的幾點認識」 ,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 1 期(2003),頁 2 克雷特,「拓展俄中合作的新機遇和條件」 ,西伯利亞研究,第 4 期(2009),頁 33 李玉潭、陳志桓, 「區域經濟一體化時代的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 ,東北亞論壇,第 2 期(2003) 李靜杰,「中俄經貿關係」 ,俄羅斯學報,第 3 期(2003)頁 1-13 林躍勤, 「探索中俄經貿合作發展的新推力」 ,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 2 期(2008) ,頁 26-34 胡仁霞,「俄羅斯調整經濟結構的目標、措施與障礙分析」 ,東北亞論壇,第 2 期(2003) 姜振軍、孔祥順, 「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取得的成效及未來走勢」 ,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 第 2 期(2009) ,頁 8-12 柳雲,「中俄合作經貿發展掃描」,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 1 期(2008) ,頁 36-39 徐瑞雯,「普丁政府的亞太政策」,俄羅斯學報,第 2 期(2002) ,頁 143-163 孫秀峰,「處於調整中的中俄經貿關係」,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 6 期(1996),頁 9-12 馬友君,「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經濟合作態勢分析」,西伯利亞研究,第 2 期(2009) 馬東博,「對中蘇、中俄關係演變與發展的結構主義視角分析」,西伯利亞研究,第 4 期 (2008) ,頁 37-39 陸南泉, 「中俄區域經貿合作發展趨勢分析」 ,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 9 期(2009)頁 1-16 高曉慧, 「中俄區域經濟合作的理論解析」 ,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第 6 期(2006) ,頁 37-41 戚文海,「中俄技術創新合作的必要性與領域選擇」 ,經濟合作,第 1 期(2009)頁 30-38 連弘宜, 「世紀之交的俄羅斯東亞政策-析論俄中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之運作現狀」, 25.

(26) 國際關係學報,第 21 期(2006) ,頁 71-111 張永明、唐飛, 「中國新疆與俄羅斯區域經濟合作」 ,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 1 期(2008), 頁 23-26 郭武平,「俄羅斯遠東區『亞洲化』問題」 ,俄羅斯學報,第 4 期(2005) ,頁 151-168 郭武平,「俄羅斯遠東區的經濟開發」 ,俄羅斯學報,第 3 期(2003)頁 15-45 郭連成、潘廣云,「俄羅斯對獨聯體的對外直接投資-基於經濟及政治層面的分析」,俄羅 斯中亞東歐研究,第 6 期(2007),頁 41-47 崔琳、謝政道, 「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對台俄互動之制約」 ,俄羅斯學報,第 6 期(2007), 頁 75-111 強曉雲、馬春海, 「當代俄羅斯移民政策透析」,俄羅斯研究,第 2 期(2005)頁 26-30 趙洋,「闢建『中俄遠東自由貿易區』問題研究」 ,俄羅斯中亞東亞市場,第 1 期(2008) , 頁 19-22 趙春山,「中俄戰略互動:美國的認知與對策」,俄羅斯學報,第 1 期(2001) ,頁 206-230 翟羽豔,「傳承與創新:俄羅斯開放市場主體制度的生成與借鑑」,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第 3 期(2007) ,頁 37-42 潘廣雲、車麗娟,「俄羅斯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及其國際競爭力分析」,俄羅斯中亞東歐市 場,年第 1 期(2008),頁 1-7 羅高壽, 「俄羅斯與中國的經貿合作:總結與前景」 ,俄羅斯東歐中亞市場,第 1 期(1996), 頁 5-6 龐昌偉,「俄羅斯人口危機與移民政策透視」 ,西伯利亞研究,第 2 期(2006)頁 52-59 季諾飛也夫, 「19-20 世紀中國人在開發西伯利亞與俄羅斯遠東地區之腳色」 ,俄羅斯學報, 第 2 期(2002) ,頁 291-310。 蘇斯洛夫, 「西伯利亞經濟發展戰略-創新方案」 ,西伯利亞研究,第 4 期(2009)頁 27-28 中文論文: 王俊傑,「普丁時代俄羅斯對中共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 沈彩雲,「普丁時期俄羅斯與東南亞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7) 林湘義, 「俄羅斯與中國之貿易因素研究(1992-1995)」 ,台北: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8) 吳子維,「俄羅斯遠東石油管爭議案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陳良沛, 「亞太區域整合之研究-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二十週年的回顧與展望」 ,台北:國立政 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 楊銘源,「俄羅斯內外在環境對俄中貿易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2) 過子庸,「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遠東與中國東北邊境貿易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劉蕭翔, 「俄羅斯亞太政策形成之研究(1992-1998) 」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9) 研討會論文: 李國雄,「中國對東南亞的能源外交策略與外交」,收錄於石油能源策略與外交研討會論文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2008) 洪財隆,「全球化、區域主義與經濟戰略-以兩岸經貿關係為實例」,收錄於淡江大學第四 屆戰略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淡江大學,2008) 26.

(27) 外文書目 Alon, Ilan, Chinese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y.(US: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2003) Baldwin, David, Economic Statecraft,(N.J.: Princeton Univ. Press.1985) Bayne, Nicholas& Woolcock, Stephen,“ What is Economic Diplomacy? ”in The New Economic. Diplomacy, (U.K.: Ashgate Publisher, 2003) Blank, Stephen, The New Russia in The New Asia. (U.S.: Colonel,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of The US Army War College(SSI) Press, July 22, 1994) Chong, Alan, Foreign Policy in Global Information Space. (N.Y.: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2007) Dresen, Joseph, “Russia in Asia- Asia in Russia: Energy, Economics, and Regional Relations” i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U.S.: Washington D.C. Press, Jul. 2004) Davydov, Oleg, Liberalization of Russian Foreign Trade. (N. Y.: Fordham Univ. Press, 2000) Davydov, Oleg, The Radical Transformation of Russian Foreign Trade. 1992-1997, (N.Y.: Fordham Univ. Press, 1998) 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1979) Giddens, Anthony, The New Rules of the Sociological Method, (U.K.: Polity Press, 1976) Gilpin, Robert,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U.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Press, 2001) Held, David,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U.K.: Oxford: Polity Press, 1999) Hill, Fiona, Energy Empire: Oil, Gas and Russia’s Revival. (U.K. Landon: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Press. Sep. 2004) Hobson, John, The Stat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K.: Cambridge Press, 2000) Khosla, I.P., “Introduction.” in Economic Diplomacy,(India Delhi: India International Centre Press, 2006) Kuhn, Thoma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U.S.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1970) Lo, Bobo, Vladimir Putin and the Evolution of Russian Foreign Police.(U.K. Manchester: Athenaeum Press, 2003) McCown, Margaret ed.,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Northeast Asian Regionalism: Linkages between. Economic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Korea: 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 Press, 2006) Nathan, Andrew& Ross, Robert,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Y.: W. W. Norton Press, 1997) Ross, Cameron, Regional Politics in Russia, (U.K.: Manchester Univ. Press, 2002) Steil, Benn& Litan, Robert, Financial Statecraft- The Role of Financial Markets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New Heaven: Yale Univ. Press, 2006) Thornton, Judith& Ziegler, Charles, Russia’s Far East: A Region at Risk, (U.S.: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in Association with Univ. of Washington Press, 2002 ) Voskressenki, Alexei, Russia and China: A Theory of Inter-State Relations. (London and N.Y.: Routledge Curzon Press, 2003) Yoshimatsu, Hidetak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N.Y.: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2008) Рос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2007 CD-Rom(俄羅斯統計年鑑 2007 年 光碟版). 27.

(28) 外文期刊 Akihiro, Iwashita, ”Primakov Redux? Russia and the “Strategic Triangles” in Asia”, Acta. Slavica Iaponica, No.16, (2007), pp.165-194 Bordachev, Timofei& Lukyanov, Fyodor, “A Time to Cast Stones-Russia in the World: Vladimir Putin’s Era”, Russia in Global Affairs, Vol. 6, No.2, (2008),pp.78-94. Cheng, Joseph, ”Chinese Perceptions of Russian Foreign Policy During The Putin Administration”,. 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 Vol.32, No.2, (2009), pp.145-168 Ferdinand, Peter, “Russo- Chinese Relations”, Russian Foreign Policy, (Oct. 2008), pp. 87-93 Luzyanin, Sergei, “Russia Looks to The Orient”, Russia in Global Affairs, (April-June, 2007), pp.1-6 Menon, Rajan, “Russia”, Strategic Asia 2001-02: Power and Purpose, (Oct. 2001), pp.174-221 Smith, Mark, “A Review of Russian Foreign Policy”, Conflict Studies Research Centre- Russian. Series, Jul. 2007, pp.1-9 Smith, Mark, “The Russian Far East: Drift From The Centre?” Conflict Studies Research Centre-. Russian Series, Sep. 2003, pp.2-21 Voskressenski, Alexei, “Variants of Russia’s Policy towards the Rise of China”, The Rise of. China: Policies of the EU, Russia and the US., (Feb. 2008), pp.12-15 Yu, Bin, “China-Russia Relations: Mr. Putin Goes to China: Ten Years After ”, Comparative. Connections, (Jan. 2010) Zakaurtseva, Tatiana, “The Current Foreign Policy of Russia”, Eager Eyes Fixed Eurasia, (2007), pp.87-112 參考網站: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daying.wordpedia.com/ 中華民國經濟部統計處-統計指標 http://2k3dmz2.moea.gov.tw/gnweb/Indicator/wFrmIndicator.aspx 中國商務部網站 http://www.mofcom.gov.cn 俄羅斯總統府網站 http://www.kremlin.ru 俄羅斯外交部網站 http://www.mid.ru 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 http://comtrade.un.org/. 28.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加深與 CPTPP區域經濟體交流

經濟現況及展望 俄羅斯自 2014 年起因克里米亞事件及烏克蘭東部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South-East Asia, New Delhi, 1999. Best Practices for Den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長期以來白俄羅斯之政治、經濟文化深受主要貿易夥伴俄羅斯影 響。2017

(現場取消未講授);三、 「中東地區的女性與發展—女性領導力(Wome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East—Feminizing Leadership) 」 、 「新網路世紀的創新與發展(Innovation and Growth

 為協助廠商因應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及自由貿易協定 之衝擊,提升產品出口競爭力,經濟部已協調財政 部針對進口關稅 4.3 %以上之產品,恢復外銷品出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