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婚暴社工運用優勢觀點的復元經驗及促進復元之因素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婚暴社工運用優勢觀點的復元經驗及促進復元之因素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8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碩士論文. 婚暴社工運用優勢觀點的復元經驗及促進. 立. 治 政 復元之因素 大. ‧ 國. 學. A Study on Process and Facilitating Factors of Recovery among Social workers in the Field of. ‧. n. al. er. io. sit. y. Nat. Partner Abuse.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宋麗玉 博士 研究生:賴俐均 撰. 中華民國 104 年十二月.

(2) 謝誌 碩士生涯來到這裡終於告一段落,從就讀研究所開始,沒想到自己 能完成碩士論文,對我來說完成碩士論文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在這個 時刻,是要感謝無數的你們對於我的關愛與鼓勵。 首先,要感謝我的家人,愛我的爸爸賴明勇先生、媽媽李惠縫還有 我的弟弟建廷、柏仁,謝謝你們默默的支持我在外地念書,好幾次撐不 住的時候,都是你們的鼓勵支持我讓我繼續前進。雖然這跟我原本的規 劃不同,但是有你們的支持這段旅程更加堅定。. 政 治 大 我看見婚暴社工的優勢,更在過程中給予我許多的鼓勵與肯定。另外也 立 第二,要感謝所有的受訪者,因為有你們才能順利完成論文,也讓. ‧ 國. 學. 政大社工所的宋麗玉老師,如果沒有老師的關懷支持與鼓勵,在還沒有 開始的時候我就會放棄,甚至看輕自己,是老師帶領我發現我的無數潛. ‧. 能,在擔任老師助理時,老師對我也是無私的包容與鼓勵,在研究的過. sit. y. Nat. 程當中,老師更是盡心盡力的指導,提點我,帶領我走完碩士的旅程;. al. er. io. 也謝謝兩位口委老師施教裕老師及張錦麗老師,給予我許多建議,並在. v. n. 過程當中給予肯定及鼓勵,是很棒的學習。另外感謝東華歷史系的許育. Ch. engchi. i n U. 銘老師、曾淑卿師母、章傑學長、101 級的大蕎、大星、韋棟、馬奇, 謝謝你們的支持與鼓勵,在我最難捱的時侯,陪我歡笑給我鼓勵,有你 們真好。謝謝政大社工所 101 級的同學們在第一學期互相鼓勵互相幫忙, 謝謝宜靜、昭蓉學姊、筱涵學姊、郁芬助教在研究所期間的陪伴與鼓勵, 有你們才能讓我的論文順利產出。 謝謝我的工作夥伴,怡婷、莉亭、修珍、莉菁、雅惠、惟婷、昀潔, 讓我在工作及論文兩頭燒時,有人可以談天抒發情緒,在工作上也因為 有你們的協助而更加完美。也謝謝張憶純老師給予我論文撰寫的方向, 在論文撰寫時提供優勢個案的操作機會並提點我優勢的內涵,讓我能夠.

(3) 融會貫通。 最後,謝謝我的男朋友庭慕,讓我持續不斷的進修,陪我參與研究 案,更鼓勵督促我完成論文。雖然有時候會因為工作及學業而忽略了你, 但你都默默的支持我,總之,謝謝你。 研究所的旅程到此結束,但這將會是一個新的開始,感謝大家的陪 伴與鼓勵,在未來的日子裡,期待與你們的合作,一起不斷成長復元。. 俐均 2015.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摘要 本文目的在於了解婚暴社工運用優勢觀點的復元經驗及促進復元 之因素,包含婚暴社工的工作逆境、復元經驗以及促進復元之因素。本 研究以八位民間單位婚暴社工為對象,運用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研究 結果發現如下: 一、本研究發現婚暴社工面臨的挫折與壓力有四個來源,分別為「工作 上的挫折與壓力」 、 「來自個案的挫折與壓力」 、 「媒體報導」以及「現 行家暴體制」。工作上的挫折與壓力分別為:(1)與期待上的落差、. 政 治 大 有:(1)個案改變意願不高、拒絕服務、(2)個案反覆、(3)個案質 立. (2)家暴工作的本質、(3)紀錄及行政工作;來自個案的挫折與壓力. ‧ 國. 學. 疑、威脅、重大案件、(4)精神疾患;源自現行家暴體制中的挫折 與壓力有:(1)人力不足、(2)網絡合作壓力、(3)重大事件的檢討. ‧. 制度。. sit. y. Nat. 二、本研究發現婚暴社工的復元經驗包含工作上的復元以及生活上的. al. er. io. 復元。工作上的復元包括:工作上的轉念、看待個案的方式、工作. v. n. 模式的改變以及對社工價值的肯定。在生活上的復元包括:正向能. Ch. engchi. i n U. 量提升、關係改變、教育子女方式改變以及自身的改變。 三、促進婚暴社工復元的因素有四,分別為「個案部分」 、 「正式資源」、 「非正式資源」以及「社工本身的因素」 。個案部分包括:(1)看見 個案復元、(2)個案本身的力量、(3)個案回饋;正式資源部分包括: (1)組織協助、(2)督導制度、(3)同儕部分、(4)網絡單位、(5)教 育訓練;在非正式資源部分包括:(1)家人的支持、(2)朋友的支持、 (3)信仰;社工本身的因素包括:(1)社工轉念、(2)社工特質、(3) 社工自我覺察。 四、本研究歸納社工學習優勢觀點及復元歷程,發現社工將學習優勢觀.

(5) 點視為復元的一部份,因此有「學習期」 、 「衝撞期」到「成長復元 期」。在成長復元期時,正向能量會不斷上升,然而情緒仍會受外 在事件影響,只是撫平情緒的速度加快。 五、本研究之發現,有助於規畫如何發揮現有資源之功能,促進社工員 復元。研究者據以針對婚暴社工本身及組織部分提出建議。 關鍵字:婚暴社工、復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Abstract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rocess, and facilitating factors of recovery among social workers in the field of partner abuse. The aspects addressed included the adversities social workers encountered, the recovery experiences and the facilitating factors of recovery. The investigator in depth interviewed eight social workers in NGO.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cial workers in the field of partner abuse may encounter four types of work related pressure and frustration : on. 政 治 大 Work related pressure 立 and the frustration include: the gap between. work、from client、media coverage、and the system of domestic violence.. ‧ 國. 學. expectation and results, the property of domestic violence, work load of case recording and administration; the pressure and the frustration from. ‧. client includ: lack of motivation for change or receiving services, clients. sit. y. Nat. couldn’t make up their mind, client distrust and serious event, and. n. al. er. io. mental disorders. The system related pressure and frustration includ:. i n U. v. insufficient social workers, pressure from service network, and the. Ch. engchi. institution review on serious event.. 2.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cial workers may have two types of recovery: work and life. The recovery on work included: reconstruction on their work and clients, changing working model, and reaffirming the value of social work. The recovery on life included: positive power increased, their relationship improved, changing the way of discipling their children and themselves. 3.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facilitating factors: client, formal resources, unformal resources, and social works. Client related factors includ:.

(7) clients’ recovery, seeing the power of clients, clients’ feedbacks. Formal resources related factors includ: assistance from the organization, supervision, peer support, the service network, and training. Unformal resources related factors includ: support from family and friends, and spiritual faith. The social works related factors includ: reconstru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worker, and self awareness. 4. The process of recovery starts from the “learning stage”,” collide stage” to “growth and recovery stage”. On the growth and recovery stage, the. 政 治 大 by external events, and yet could regain peace in a shorter time. 立. positive energy increased, social workers’ mood would still influenced. 5. The above mentioned facilitating factors of recovery could be useful for. ‧ 國. 學. planning future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Some suggestions are. ‧. provided for social workers and NGO.. sit. y. Nat. io. n. al. er. KEY WORD: social workers in the field of partner abuse、recovery. Ch. engchi. i n U. v.

(8) 目 錄 第一章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研究動機 .................................................................................... 3 壹、課堂中接觸的優勢觀點 ........................................................ 3 貳、婚暴社工的困境與耗竭 ........................................................ 4 參、實習中的遇見 ........................................................................ 5 肆、小結 ........................................................................................ 7 第三節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 9 壹、研究目的 ................................................................................ 9 貳、研究問題 ................................................................................ 9 第四節名詞解釋 .................................................................................. 10 壹、婚暴社工 .............................................................................. 10 貳、優勢觀點 .............................................................................. 10. 立. 政 治 大. 參、復元 ...................................................................................... 10. ‧ 國. 學. 第二章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家庭暴力社會工作之現況與挑戰 .......................................... 11. ‧. 壹、家庭暴力社會工作之現況 .................................................. 11 貳、家庭暴力社會工作之困境與挑戰 ...................................... 12 第二節優勢觀點社會工作模式 .......................................................... 23 壹、優勢觀點的意義 .................................................................. 25 貳、優勢觀點之假設與相關理論 .............................................. 28 參、臺灣的優勢觀點工作程序 .................................................. 34 肆、小結 ...................................................................................... 38 第三節復元之概念 .............................................................................. 39 壹、復元之概念 .......................................................................... 40.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貳、啟動復元之因素 .................................................................. 49 參、小結 ...................................................................................... 52 第四節復元與優勢的關係 .................................................................. 53 小結 .............................................................................................. 55 第五節專業人員運用優勢觀點的復元經驗與促進因素 .................. 56 壹、專業人員的復元 .................................................................. 56 貳、復原力及復元的相關文獻 .................................................. 58 參、小結 ...................................................................................... 66 總結 ...................................................................................................... 66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設計 .............................................................................. 68 第一節研究方法 .................................................................................. 68.

(9) 壹、質性研究 .............................................................................. 68 貳、深度訪談法 .......................................................................... 69 第二節研究設計 .................................................................................. 71 壹、研究對象 .............................................................................. 71 貳、研究方式及工具 .................................................................. 72 参、資料處理與分析 .................................................................. 75 肆、研究信效度 .......................................................................... 76 第三節研究倫理 .................................................................................. 78 第四章研究結果 .......................................................................................... 79 第一節婚暴服務過程中的壓力與挫折 .............................................. 79 壹、面臨的挫折與壓力 .............................................................. 79 貳、挫折與壓力的覺察 .............................................................. 86 參、對於挫折與壓力的看法 ...................................................... 89 肆、面對挫折與壓力的方式 ...................................................... 90 第二節使用優勢觀點之後的復元 ...................................................... 93.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壹、工作上的復元 ...................................................................... 93 貳、生活上的復元 .................................................................... 102 第三節促進社工復元的因素 ............................................................ 109. ‧. 壹、個案部分 ............................................................................ 110 貳、正式資源 ............................................................................ 115 參、非正式資源 ........................................................................ 125 肆、社工本身因素 .................................................................... 128 第四節社工復元的歷程 .................................................................... 131 壹、學習期 ................................................................................ 131 貳、撞牆期 ................................................................................ 132 參、成長復元期 ........................................................................ 132 第五節婚暴社工對於運用優勢觀點於婚暴處遇之看法 ................ 135.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壹、對於優勢觀點的看法 ........................................................ 135 貳、運用於婚暴處遇 ................................................................ 136 參、婚暴社工運用優勢觀點之後的想法 ................................ 138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 149 第一節研究發現 ................................................................................ 149 壹、婚暴服務過程中的挫折與壓力 ........................................ 149 貳、使用優勢觀點之後的復元 ................................................ 152 參、促進社工復元的因素 ........................................................ 154 肆、社工復元的歷程 ................................................................ 156 伍、婚暴社工對於運用優勢觀點於婚暴處遇的看法 ............ 157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 158.

(10) 壹、研究限制 ............................................................................ 158 貳、建議 .................................................................................... 159 參考資料 .................................................................................................... 162 壹、中文資料 .................................................................................... 162 貳、英文部分 .................................................................................... 166 附件一訪談大綱 ........................................................................................ 170 附件二訪談同意書 .................................................................................... 17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表目錄 表 2-1-1 各國社工與人口數比………………………………14 表 2-2-1 優勢觀點相關理論…………………………………33 表 2-3-1 復元的各種定義……………………………………43 表 2-5-1 復元與復原力相關文獻……………………………62 表 3-2-1 受訪者資料…………………………………………71 表 4-5-1 類屬表………………………………………………140 表 4-5-2 受訪者復元歷程及促進復元之因素………………14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2) 圖目錄 圖 2-3-1 雙向復元之成因……………………………………………52 圖 5-1-1 促進社工復元之因素………………………………………156 圖 5-1-2 社工復元之歷程……………………………………………15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3)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 家庭暴力、性侵害等有關性別、權利等之暴力事件一直存在於全世 界各個角落,如何消除一切形式之歧視與暴力一直是聯合國致力推動的 課題(周清玉、曾冠鈞,2011)。台灣「家庭暴力防治法」在 1998 年 5 月 28 日於立法院三讀通過,至今將滿 16 年,全台各縣市政府都已成立 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落實家庭暴力防治法。根據 98 年家暴通. 政 治 大 15,351)、性侵通報案件 9,543 件(引自周清玉、曾冠鈞,2011)。到目 立. 報案件 89,253 件(婚暴:52,121、兒虐:17,476、老虐:2,554、其他:. 前為止 103 年家暴開案案件為 92,468 件(親密關係暴力:58,295、直系. ‧ 國. 學. 血親:16,066、其他:18,108)、性侵通報案件 2,613 件,113 保護專線. ‧. 總諮詢人次為 165,136 人次(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5)。由上述數. io. er. 不得不擔心這些受暴者的人身安全。. sit. y. Nat. 據可以看出,家庭暴力事件從 98 年至 103 年服務人次逐步上升。使人. 雖然家暴防治是全體社會的工作,橫跨許多領域,需要衛政、警政、. al. n. v i n 司法、社政、教育等專業的協助,但站在最前線,參與人力最多的則是 Ch engchi U 社會工作專業(汪淑媛,2013)。由此可以瞭解社工在家庭暴力防治的網 絡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接觸受暴者最多、最了解受暴者的人。 每天在報紙、電視、大眾媒體幾乎都會見到叫人心痛嘆息的悲慘案件發 生報導,而也常見到的是「冷血社工」 、 「社工失職」等批評,真是社會 工作者難以承受之痛,同時,社工位於家庭暴力防治的第一線,也是肩 負著個案責任的工作者,他們在背後默默付出的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與欲振乏力並不低於個案的壓力(胡孟菁,2013)。 婚姻暴力並不是由單一因素所造成的,而其處遇的方向相當多元, 亦不是僅靠社政就可以解決個案的問題與需求。家庭暴力的首要目標, 1.

(14) 便是保護個案的人身安全,若是個案受到一點傷害,對於主責社工來說 更是「難受」,覺得自己保護不了個案。為了要確保受暴者的安全,社 工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服務的個案,更必須與警政司法一起合作,防止相 對人繼續使用暴力。但又因家暴與其他傷害暴力的性質不同,受暴者與 相對人之間往往又更複雜的關係存在,使得保護性工作難上加難(汪淑 媛,2013)。 現行的保護性工作,大多只協助個案當下的暴力問題與情況。但是 卻未協助個案充權,僅僅只是解決了當下的暴力問題。如此一來,暴力. 政 治 大 社工的人力不足,根據研究統計指出若以我國全國總人數計算,平均每 立 的問題不斷的循環,導致一個案主不斷的被重複通報。加上台灣保護性. 2,982 人配置一名社工員,遠高於其他社會福利制度建全的國家,更應. ‧ 國. 學. 證社工人力不足應付工作內容(引自周清玉、曾冠鈞,2011;鄭麗珍,. ‧. 2008)。除此之外,保護性工作每天都會吸收到許多負面能量,讓社工. y. Nat. 快速耗竭(burn out)。再加上保護性社工危險程度較高,鮮少社工畢業. er. io. sit. 生願意投入保護性領域。在現有的人力之下,除了人身安全以及薪資的 考量之外,要如何保留社工,使其在工作中減少負面能量的接收,將是. n. al. 未來需要重視的課題。. Ch. engchi. i n U. v. 優勢觀點社會工作模式在 92 年 9 月至 12 月間被引進台灣,運用在 家庭暴力防治領域(宋麗玉、施教裕、張錦麗,2004)。優勢觀點根植在 社會工作的思想上,講求人性的觀點,對現代醫療取向典範的一種反動。 經由評估研究累積豐富的過程資料,也顯示出優點個管的實施對於個案 與個管師都產生了一些正面的影響(宋麗玉、施教裕、張錦麗,2004)。 根據實務工作者分享,實施優勢觀點模式,社工流失率減少(呂敏昌, 2009)。國外學者 Bell(2003)認為使用優勢觀點可以增加個人的因應能 力感、維持正向的工作動機、借鑑正向因應的角色楷模、以及緩衝個人 信念,甚至解決專業助人者本身的個人創傷。社工與個案的關係是相互 2.

(15) 影響的,充權個案之前,社工必須先充權自己,再將這股正向的力量傳 送給個案。如此一來使用復元優勢觀點,不但可以增加個案的自主性和 主體性,更可以增加社工本身的自主性與主體性,達到雙向復元的終極 目標。. 第二節研究動機 壹、課堂中接觸的優勢觀點 一開始接觸社會工作,就知道這是一門助人自助的專業,要協助個 案處理其生活上的不適應以及因為不適應所產生的問題。如此一來,處. 政 治 大 開始評估個案的問題。然而,Saleebey(2005)認為問題導向的個案評估 立 遇模式便成為一個缺點模式(the deficit model);接觸個案之後,便. ‧ 國. 學. 是一種脈絡剝奪(context-stripping),當專業人員急於替個案歸類為 某種問題時,將錯失其他更重要的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等脈絡的. ‧. 全觀(引自胡孟菁,2013)。在接觸優勢觀點之後,才發現原來除了問題. sit. y. Nat. 導向的評估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工作方式。. al. er. io. 優勢觀點是一個較晚興起的工作方式,優勢觀點起源於社會工作、. v. n. 心理衛生與其他助人專業領域中對病理觀點與醫療模型的反省與反動,. Ch. engchi. i n U. 是一種病理模式到優點模式的典範轉移(Rapp,1998;宋麗玉、施教裕, 2009)。其為美國精神醫療領域發展出來之模式之一,國外的實證研究 呈現有 71%達到正向結果,較其他模式高出許多(Rapp & Goscha,2002)。 由此顯示,優勢觀點不僅僅是看待個案的優勢,但卻也不忽略個案的問 題,乃透過個案的優勢充權、增強個案的能力,以達到生活上的「平衡」。 或許個案所遭遇到的問題並未解決,但是因為充權、以及能力的增強, 讓個案學會與問題(障礙)共存,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這樣一個新的觀 點,讓我覺得非常新鮮。. 3.

(16) 最印象深刻的是王翊涵老師到課堂上的演講,「我很辛苦,可是我 不可憐!」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的優勢觀點分析。這些新移民在社會大 眾的形象當中,充滿著社會烙印。對他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比較差一點, 甚至有些人認為他們本身就充滿問題。透過王翊涵老師的演講以及文章, 讓我從優勢觀點去看待這些新移民女性。而不再從一般社會大眾世俗的 眼光去看到這樣的「對象」,優勢觀點提供一個新的視角,發現不一樣 的世界。 優勢觀點除了提供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個案之外,亦帶入了復元. 政 治 大 是使個體自己和世界中的群體可以相互真誠的對待,並且不斷的提升與 立 (recovery)觀點。復元不僅僅是個過程也是個結果。簡單來說,復元就. 永續進步(施教裕,2011)。社會工作原本就是一個著重人與環境交流的. ‧ 國. 學. 專業,「人在情境中」更是社會工作不斷強調的概念。因此「在社工專. ‧. 業介入和個案生命蛻變,雙向復元盡在無形無限的化育中」(引自宋麗. y. Nat. 玉、施教裕、張錦麗,2004)。由此可見,使用優勢觀點不僅僅可以協. er. io. sit. 助個案復元,在生活當中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更可以協助社工成長。 貳、婚暴社工的困境與耗竭. al. n. v i n 近年來家庭暴力議題備受社會大眾所關切,在政府與各個民間團體 Ch engchi U. 的積極宣導下,案件通報量高居不下。即便法規內清楚規範社會工作人 員的角色定位,但社工專業往往受到社會結構、職業結構、及組織結構 的影響而造成工作者在服務的過程產生許多工作困境(蔡慈涵,2012)。 台灣社工在家暴防治政策倡導與實務工作扮演相當重要角色,因人力不 足以及工作性質的複雜性,家暴問題頻頻出現在新聞媒體上,社工經常 成為社會創傷的代罪羔羊,要專業體系背負這個責任(汪淑媛,2013)。 Goding(1991)更提及社會工作者面臨的掙扎是來自於不良的公共形象、 民眾對社會工作的認識不足、以及低專業聲望的結果(引自沈慶鴻, 2005)。 4.

(17) 社會工作本身有特殊的工作環境,長時間的暴露在此工作環境,社 工的身體健康、心理衛生、與專業生涯發展可能受到潛在性的威脅。汪 淑媛(2008)根據研究發現,家庭暴力防治社工往往會有信心不足、多重 角色扮演、專業知識不足、工作負荷量大、社工制度保障少、待遇偏低 等,形成「弱勢的專業人員服務弱勢人口」的窘境(鄭瑞隆,2004)。有 部分的社工因為過度同理個案,感染個案的創傷,導致替代性創傷的產 生。面對這樣的情況,產生台灣保護性社工的高流動率,剛畢業的社工 學生也對保護性業務抱持著慌恐的態度。若持續的使用問題解決的方式. 政 治 大 折感,更影響對個案的服務品質。若是能夠提供社工的信心、減少個案 立. 來進行家庭暴力防治,會不斷地消耗社工的能量,產生許多無力感與挫. 工作的經驗傳承,提供給個案更好的服務。. ‧. 參、實習中的遇見. 學. ‧ 國. 帶給社工的創傷,才能夠減少家暴社工的高流動率,增加家庭暴力防治. y. Nat. 從優勢觀點 92 年引進台灣,截至今日已經有十多年之久,由家庭. er. io. sit. 暴力領域開始推展至其他領域,包括青少年、高風險家庭、弱勢家庭服 務等。所展現出的成效都不錯。個案皆逐步發現自己的主體性,發覺自. al. n. v i n 己的想望和行動能力,建立自立生活且能勝任面對生活(宋麗玉、施教 Ch engchi U 裕,2012)。. 對社工員而言,所謂「學習」此一概念的定義,David Kolb(1984; 引自 Thompson, 2000)認為首先必須符合兩個前提或假定:第一是學習 本身乃是一種生活、人生和生命的直接經驗與投入,而非只是一種正式 學習的機會和管道,如上課或訓練;第二是學習本身必須是正向積極和 樂觀喜悅的模式,藉使生活、人生和生命愈臻至善完美和豐富圓滿(引 自宋麗玉、施教裕,2012)。其認為經驗學習過程是由四個適應性學習 階段構成的環形結構,包括具體經驗,反思性觀察,抽象概念化,主動 實踐。蔣維喬認為加上第五個步驟的「迴向」,即「交流的回饋 5.

(18) (circulating feedback)」才是完整的學習過程。 「推動和落實優勢觀點是需要時間的,首先,須不斷地從『做 中學』和『學中做』兩方面的實踐和反思之循環辯證,才能進 一步揣摩其理論精神與原理原則;其次,必須不斷透過組織內 外督導來改進工具的使用與提昇方法的運用;再其次,必須個 人領會和增加新的專業知能,並慢慢地探索和嘗試新的工作經 驗;再者,須要與其他優點團隊多多分享交流和觀摹學習,以 進一步驗證本身新的工作體驗和心得;最後,必須將此一新的. 政 治 大. 工作體驗和心得逐漸發展到生活的各個層面,甚至內化到生命 的深處,終究才能體會和達到『存乎一心』的境界。」(葉玉. 立. 如,2010;引自宋麗玉、施教裕,2012). ‧ 國. 學. 在服務個案的過程當中,運用優勢觀點,不但可以看到個案的進步,. ‧. 更可以感受到個案的力量。社工與個案互為主體,互相討論目標、計畫,. y. Nat. 互相勉勵,達到「助人、自助」的概念,意即達到雙向復元的終極目標。. er. io. sit. 筆者過往在實施優點模式的機構實習,也曾經在病理模式為主的醫院中 實習,可深刻感受到兩個不同工作模式之間的差異;使用優勢觀點與個. al. n. v i n 案工作,可以看到個案不同的面向,個案也會因為社工給的優勢環境, Ch engchi U 而變得更加正向。當個案與環境都是正向的回應時,社工本身也會感受 到正向的能量。在這樣的工作環境當中,相信社工會充滿力量,甚至可 以減少個案帶給社工的負面能量。Bell(2003)、沈慶營(2007)和林彥宏 (2008)認為社工本身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重要的關鍵,一個 高自我效能的社工,能夠運用優勢觀點看待自己與個案的價值、肯定自 己曾經付出的努力(胡孟菁,2013)。實習的過程當中,聽見社工的分享, 更加肯定優勢觀點的力量,順著個案的想望來訂定工作目標,不僅可以 達到保護個案人身安全的目的,更可以看到不在預期之中的火花;不僅 可以看到優勢觀點對於社工及個案帶來的影響,亦可看到個案與社工的 6.

(19) 成長。 肆、小結 從接觸到課本上的優勢觀點,到了解優勢觀點,並在實施優勢觀點 的機構中實習,讓筆者更加相信優勢觀點的力量。在社會工作的領域當 中,多數人在意的依舊是個案。當然,無可厚非的是個案是工作者最在 乎的人;然而,執行社會工作處遇的社工也是社會工作領域當中重要的 一環。 保護性社工是社會工作當中流動性最高的領域,他們接觸的個案都. 政 治 大 竭。許多的文獻討論社工如何耗竭?應該要多加給予員工協助方案 立. 是高危機的個案,個案會帶給他們許多負向的能量,導致他們漸漸的耗.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EAP),協助員工紓壓,皆是從負向的. ‧ 國. 學. 角度來了解社會工作對社工的影響。但是社會工作不僅僅會對社工帶來. ‧. 負面的影響導致社工耗竭(burn out),也可能因為社會工作讓社工成長。. y. Nat. 社工與個案彷彿如同「播種」(planting seeds)的歷程,社工如何與個. er. io. sit. 案互相扶持,讓社工從自我懷疑到重新得力,從個案主身上得到自我肯 定,進而持續穩健的工作下去?根據優勢觀點的「雙向復元. al. n. v i n (multualrecovery)」概念便可以了解,使用優勢觀點的社工,可以與 Ch engchi U 個案一起成長改變。. 優勢觀點一開始引進台灣就是使用在家庭暴力領域當中,這幾年的 研究顯示,優勢觀點在家庭暴力領域頗具成效,無論是在對個案或者是 對社工的影響。再加上家庭暴力領域是屬於保護性業務,流動率相較於 其他領域來說更高,也更容易讓社工接觸負面情緒產生替代性創傷 (vicarious trauma)。然國內外文獻探討之相關主題,仍多為社會工作 者之壓力負荷與工作滿意度調查,以優勢觀點為基礎的處遇則著重在個 案本身,以及個案的復元情況,鮮少討論優勢觀點模式當中,處遇過程 以及個案對於工作者本身之影響,也鮮少有人論述社會工作者在實務過 7.

(20) 程當中的復元經驗。故筆者想了解這樣高流動率的社工領域在運用優勢 觀點這樣的工作模式之後,社工本身的成長、促進社工成長的因素以及 對其本身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21) 第三節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優勢觀點在台灣的運用最早是運用在家庭暴力的領域之中,然家庭 暴力領域並非只有一種。依照台灣目前的現況是以親密暴力為大宗,台 灣稱之為「婚暴社工」 。優勢觀點強調個案的復元,亦關心社工的狀態。 因社會工作是一個與人工作的專業,且人的情緒、思想是會互相影響的, 唯有保持良好的狀態,才能夠給個案最好的服務。因此本研究想透過質 性研究的方式進一步探討婚暴社工運用優勢觀點中的復元經驗及促進 其復元的因素。根據上述的研究背景以及動機,本研究具體的研究目的 和問題如下。. 立. 壹、研究目的. 政 治 大. ‧ 國. 學. 一、了解婚暴社工運用優勢觀點的復元經驗。. 二、歸納婚暴社工運用優勢觀點,促進社工復元經驗的因素。. ‧. 三、形成在社會工作實施場域中,社會工作者發展復元過程之建議與策. sit. al. er. io. 貳、研究問題. y. Nat. 略,以提升社工本身的自我效能。. v. n. 一、以優勢觀點為基礎之婚姻暴力社會工作場域,有哪些復元經驗?. Ch. engchi. i n U. 二、婚暴社工在運用優勢觀點的助人過程當中,有那些因素促進社工的 復元?. 9.

(22) 第四節名詞解釋 壹、婚暴社工 本研究所指稱「婚暴社工」為服務於婚姻/親密暴力受暴者或相對 人之公部門或民間單位之社工員(師)。 貳、優勢觀點 本研究中「優勢觀點」指的是,去發掘是哪一種力量使的人即使身 處於困境之中卻還能夠存活,其焦點並非在於討論個人、家庭和社區哪 裡出了問題,而是著重在其的能力展現(capacities)、資質(talents)、. 政 治 大 (visions)、重要性(values)和期待(hopes)(Saleebey,1996/1997)。 立. 勝任性(competencies)、可能的發展(possibilities)、洞察力. ‧ 國. 學. 參、復元. 本研究中的「復元」,係指社會工作者帶著生命中的創傷或疾病,. ‧. 亦能在優勢觀點的工作過程當中不斷成長與超越受限的自我,並對未來. n. al. er. io. sit. y. Nat. 持有希望感、願意朝向復元目標且付諸行動。. Ch. engchi. 10. i n U. v.

(23)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家庭暴力社會工作之現況與挑戰 壹、. 家庭暴力社會工作之現況. 根據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5)的統計 103 年家暴通報案件為 92,469 件(親密關係暴力:58,295、直系血親:16,066、其他:18,108)、 性侵通報案件 2,613 件,113 保護專線總諮詢人次為 165,136 人次。由 此可看出親密關係暴力占了大多數,且在這其中女性受暴者占了近九成。. 政 治 大 尚有許多受暴者因多種因素而不願意通報。宋賢儀(1998)指出受暴婦 立. 由前述數據顯示台灣目前家庭暴力問題嚴重,但這僅是通報之後的數據,. 女的求助行為會受到她們是否具有社會支持系統、足夠資源,或受到施. ‧ 國. 學. 暴者威脅所影響,並非每個受暴婦女都會向外求助。由此可知,台灣的. ‧. 家庭暴力問題嚴重,因此台灣逐漸重視家庭暴力的事件,並提出相關的. y. Nat. 法律來協助受暴者。. er. io. sit. 在家庭暴力受暴者保護部分,在 1980 年代中期開始,婦女新知、 婦援會、晚晴協會、現代婦女基金會相繼成立之後,婦女受暴的現象才. al. n. v i n 開始獲得關注。1993 年發生鄧如雯殺夫事件,成為台灣家庭暴力防治工 Ch engchi U 作的轉捩點,為了真正落實婦女保護工作,現代婦女基金會便草擬了「家 庭暴力防治法」 。 「家庭暴力防治法」通過之後,台灣的家庭暴力社會工 作邁入一個新的紀元。內政部依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八條之規定, 於 1999 年成立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並於 2002 年將其與性侵害防治 委員會合併為「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且於底下分設暴力防 治組、教育輔導組、綜合規劃組與保護扶助組,以積極進行中央家庭暴 力與性侵害防治政策之規劃、督導,協調、統籌資料,及協助地方推動 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業務;並積極協調司法、警政、衛政、社政、教 育、新聞等機關,以共同建立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制度;亦輔導各地 11.

(24) 方政府於 1999 年 6 月於全國各地成立 25 個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正式 推展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業務(引自邱琇琳,2005)。在社會工作實務 領域當中,社工依工作目標與環境的不同扮演不同的角色來協助個案, 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通過並施行之後,賦予社工在家庭暴力防治網絡當 中有多樣化的角色,其角色可分為直接服務提供者、系統連結者、與間 接服務提供者。整體而言,家庭暴力社會工作所包含的層面相當廣泛, 社工除須提供直接相關服務給受暴者外,仍須進行相對人身心治療與教 育宣導工作,工作內容相當多元。. 政 治 大 政府人力上卻難以增列,因此許多縣市政府將直接服務的部分委託給民 立. 根據台灣防暴聯盟的調查發現,目前家庭暴力案件不斷增加,但是. 間單位,尤其是成人保護業務(張錦麗、王珮玲、徐慧怡、華筱玲、廖. ‧ 國. 學. 書雯、顏玉如,2013)。故台灣家庭暴力防治的主力主要在委外民間單. ‧. 位的直接服務,而名間單位可依照自身的理念,決定服務的模式。本研. io. 貳、. 家庭暴力社會工作之困境與挑戰. al. er. 間單位且使用優勢觀點為處遇方式之社工。. sit. y. Nat. 究將研究以優勢觀點模式為處遇方式的婚暴社工復元經驗,故將訪談民. n. v i n 社會工作因為本身的工作性質與劣質的勞動條件,已經漸漸成為 Ch engchi U. 高風險、高壓力及高創傷的職業(汪淑媛,2008)。當前台灣社會隨著 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家庭結構的改變、人口高齡化與科技文明變遷所 帶來的不確定性,對於社會工作的發展有很大的衝擊,包括個案類型 的改變、服務量的遽增、專業認同的危機、繼續教育的變遷、決策權 的轉化、個案管理發展的影響、倡導角色日益增加、強化社會關係的 重要性及科技合作關係的興起(潘淑滿,2000),在多元的影響下,使 得社會工作成為高壓力的職業(黃俐婷,2002)。根據 Way 等人(2004) 針對從事性侵害加害人及受害者處遇工作之專業助人者的研究結果可 知,不論專業助人者的工作對象是受創個案還是相對人,助人者都可 12.

(25) 能在工作過程中因聆聽同理創傷經驗而產生替代性受創。因此社工的 角色也時常會因為聆聽受暴者的情事而產生替代性創傷(邱琇琳, 2005)。 社會工作本身有其特殊的工作氛圍,因為長時間暴露在這樣的工 作環境之中,社工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專業生涯發展可能受到潛 在性的威脅(汪淑媛,2008)。根據英國倫敦城市行業協會針對 30 個專 業團體工作滿意度進行調查,發現社工對工作的滿足感最低(Hayes, 2005),他們不快樂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壓力大、待遇差、以及覺得自己. 政 治 大 存專業社工專業處境影響,社會工作長期以來的弱勢處境仍是存在於 立. 的價值被低估。而家庭暴力防治社工源自於社工專業,基本上深受現. 東西方社會的普遍現象(汪淑媛,2013)。在家暴防治的職場,社工的. ‧ 國. 學. 角色已經不再是傳統的社會救濟,或是協助弱勢適應社會,掌握資源. ‧. 的分配者而已。其部分的工作內容已經是法律的執法者,某種程度的. y. Nat. 家庭衝突仲裁者(汪淑媛,2008)。家暴防治社工所關注的是暴力議題,. er. io. sit. 社工長期與這些受創個案工作,易使自己的身心狀態產生負面影響(邱 琇琳,2005),然所有人都將焦點放在那些遭受高度創傷的婦女與兒童. al. n. v i n 上,鮮少去關心那群在背後默默付出的社工。但社工是推動家庭暴力 Ch engchi U 防治工作的靈魂人物,如果他們出現身心症狀,甚至嚴重到出現替代 性受創或工作耗竭時,其工作品質便會大受影響,進而影響到個案的. 權益、甚至可能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對個案產生傷害(廖秋芬,1997;劉 蕙雯,1998)。國外學者 Cromptom(1996:引自 Davies,1998)則針對 北愛爾蘭社會工作專業進行調查,指出社會工作目前最大的危機就是 工作壓力(引自汪芩如,2011)。 保護性服務是政府依公權力介入弱勢人口及家庭,保護性社工普 遍呈現「四高一低」的情況,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將社工所遭遇到的 風險、困境與挑戰整理如下: 13.

(26) 一、. 社會結構. (一)社會工作人力不足 台灣在社工的配置與其人口比例更遠遠落後於英美國家(呂寶靜, 2005) 。美國社工人力比為 1:504 亦即平均每 504 位民眾就會有一個社 工,而英格蘭地區社工人力比為 1:1,130,另蘇格蘭地區社工比為 1: 1,047,若以 2008 年臺灣地區總人口數 23,037,031 人來計算的話,則 平均 3,272 位(或 3,085)民眾配置一名社工,遠低於英國、美國和香港 的情況,我國社工所負擔之案量之大(呂寶靜、黃泓智,2010)。. 政 治 大 社工:人口數 公私部門合計 立. 表 2-1-1、各國社工與人口數比. 國家. 1:900. 公私部門合計. 1:3,500. 公部門. 1:4,000. 社會福祉士大部分為公務人員. 1:450. 加上介護福祉士. 1:3,000. 公私部門合計. 學. 香港. 亞洲國. er. io. 台灣. 公部門,包括軍警醫療等體系 a1:6,000 iv l C n 1:450h e n g公私部門合計,5%在政府部門 chi U. n 美國. sit. Nat. y. 日本. 家. ‧. ‧ 國. 地區. 德國. 1:650. 公私部門合計. 歐美國. 瑞典. 1:500. 公私部門合計. 家. 法國. 1:1,000. 公私部門合計 公私部門合計,多在政府社會服務. 蘇格蘭. 1:123 部門. 資料來源:張紉、林萬億、王永慈(2003) ,世界各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之比較及國 內社工人力需求、運用、困境因應之調查評估研究。. 14.

(27) 內政部於 98 年 6 月調查指出多數部會進用社工情形大致良好,惟 在以「家庭」為服務對象之社工人力,就是第一線「保護性社工」呈現 明顯不足(曾中明、黃碧霞、陳敬宏、蔡適如、黃珮琪、周慧婷,2010; 蔡慈涵,2012)。汪芩如(2011)調查該年度統計各縣市家暴中心辦理婚 暴防治業務社工約為 352 人,以該年度親密關係暴力通報案件數(52,121 案),每位社工需處理 148 件案件左右,尚不包括其他類型的保護案件 和仍在案的舊案;在多數縣市家暴中心為任務編組的情況下,社工除了 家暴業務外還需兼辦其他業務,業務不僅龐大且繁重,造就了社工的壓. 政 治 大 量應為 25 案,兒童保護的社工案量則應為 10-18 案(鄭麗珍,2008)。 立. 力,也直接影響服務品質。根據美國 NAPSA 的標準,成人保護的社工案. 上述汪芩如(2011)的調查顯示,每位婚暴社工所背負的案量大約是 148. ‧ 國. 學. 件左右,是美國 NAPSA 成人保護案量的六倍左右,顯示台灣社工人力普. ‧. 遍的不足(王珮甄,2011)。. y. Nat. 人力不足、異動頻繁,成為家暴防治工作推動以來持續存在的現象. er. io. sit. (沈慶鴻,2009;王增勇,2006;邱貴玲,2001;黃志忠等,2001;吳 素霞、蔡政道,2001;瞿宗悌、鄔佩麗,2003;鄭瑞隆,2004;鄭麗珍,. al. n. v i n 2006)。部分社工面對如此龐大的案量時,常會出現許多強烈的負向情 Ch engchi U. 緒,並容易在工作過程中對個案有負向情緒,嚴重影響個案的權益(廖 秋芬,1997;劉蕙雯,1998)。 (二)政策與工作環境 瞿宗悌、鄔佩麗(2003)指出,家暴防治中心在行政體系層級相當低 (三級單位),層級最低的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被要求整合其他層級較高 的醫療、司法、警政單位,導致工作挫折高、自我價值感也受到威脅。 對於社工來說,政府照顧弱勢民眾,但是卻不支持照顧弱勢民眾的專業 工作者(許多公部門和教學醫院的社工大多編制有限,以約聘、約僱方 式代替專任人力);推動福利政策,卻不給予執行福利政策工作者之專 15.

(28) 業訓練及薪酬(非正式人員沒有專業加給、保護性社工沒有危險津貼), 但要求社工要有專業能力、專業倫理,並通過專業考試,卻也同時期待 社工具有志願服務的熱忱和犧牲奉獻的精神。在非營利組織中的社工經 費需長期依賴外界捐款和政府補助的情況下,要提高社工的薪資並非易 事;且臺灣社會大眾多以「愛心」 、 「熱心」等「慈善」色彩來思考社會 工作者,不僅讓社工的專業性不被看重,也使得社工的酬薪問題長期被 忽略(沈慶鴻,2008)。 由於政府無法隨著暴力事件攀升增加人力,因此委託民間單位承接. 政 治 大 意願,且公部門並未將民間單位視為協力夥伴,時常刪減經費、拖延經 立. 保護性業務,但委託民間單位的招標程序繁瑣不定,影響民間單位承接. 添增許多變數及困難(張錦麗等,2013)。. 學. ‧ 國. 費給付,方案甚至缺乏彈性種種原因,使得民間團體承接政府業務時,. ‧. 綜所上述,因為社工人力不足,加上保護性業務具有其急迫性,因. y. Nat. 此現有的社工人員超時超量工作,多數處在「耗竭」的狀態,造成專業. er. io. sit. 人力的流失與不穩定。國內研究發現,鄭瑞隆(2004)深度訪談 13 為縣 府家暴社工,發現實務工作者的工作困境包括信心不足、多重角色扮演、. al. n. v i n 專業知識不足、工作負荷量大、社工制度保障少、待遇偏低等。蘇施尤 Ch engchi U (2009)發現保護性社工的困境為社工案量居高不下、社工有時會受到相 對人威脅與恐嚇,導致社工安全的職業風險問題等。周清玉、曾冠鈞 (2011)研究探討保護性社會工作條件問題,包括人力不足、人身安全威 脅等情形。另外汪淑媛(2013)研究顯示影響家庭暴力防治社工身心安全 之風險的因素有:(一)低劣勞動條件;(二)學術界對實務工作的介入與 權力;(三)社工專業地位低;(四)服務對家與工作內容繁雜;(五)機構 主管/督導與組織氛圍;以及(六)社工個人因素。 國外的情況也是如此,Reisch(2006)表示,美國社工人力面臨人 力短缺,因素包括工作高壓、低薪、人身安全、缺乏督導與持續教育、 16.

(29) 種族方面的挑戰等。Coffey et al. (2004) 研究顯示,英國西北區兩 個社會服務部 1,234 員工發現,從事兒童與家庭的社工員心理健康狀況 最差,工作滿意度最低,在社會服務部門的員工請病假日期比其它部門 員工還長。當社工受限於工作負荷與制度面的缺失時,對個案無法進行 深度處遇,會導致個案問題再現,並再次通報,不僅增加社工本身的工 作量、資源的浪費,也會招致社會大眾對社工專業的質疑,形成惡性循 環(李易蓁、王招萍、陳瑩溶、李孟君,2012)。 二、. 高壓力本質. 政 治 大 高淑雲(2003)探討家庭暴力防治社會工作者工作壓力發現,工作壓 立. (一)社工價值不被認可. 力源分為實務工作壓力、組織工作壓力和環境壓力三個面向,其中以組. ‧ 國. 學. 織壓力之工作負荷量之壓力源為主。汪芩如(2011)探討婚姻暴力防治社. ‧. 工之工作壓力如同高淑雲(2004)的研究發現一樣,各層面中包含的因素. y. Nat. 來看,以媒體壓力為所有壓力源中最高者,社會工作時常接受媒體報導. 會大眾對於社會工作的價值不一樣。. n. al. Ch. (二)社工的專業訓練與情緒調節. engchi. er. io. sit. 的否定,而且大眾時常對這個職業進行批評。這表明,社會工作者與社. i n U. v. 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個案的情緒反覆、說謊或者是違反約定,社工會 對個案產生情緒,嚴重影響自己的工作熱情與態度。當社工覺察自己對 個案有負向情緒時,會覺得很羞愧和罪惡感,覺得自己不能勝任這份工 作(汪淑媛,2006)。另外也有研究認為,社工本身的基本訓練不足以幫 助人們因應壓力與需要,是工作本質問題導致社工的壓力與不滿(Hayes, 2005)。相對於其他社工來說,保護性社工經常處在情緒和業務量極度 高壓的工作狀態,沒有舒壓和專業很難繼續維持。 彭懷真(1995)指出社工常在困境和問題中不快樂,這些因素包括環 境的壓力挫折很大、常面對價值觀念的衝突、對自己的工作、同事與個 17.

(30) 案及案家有無力感或無成就感、專業不被重視和肯定等。汪淑媛(2005) 在研討會上以不記名問卷進行研究,有 94%的社工表示面對現在工作感 受到壓力,而 87.5%覺得社工有情緒調適問題。婚暴社工的困境,除了 結構困境外,還面臨最多的心理困境,他們在服務過程中,持續出現的 「專業能力被質疑」 、 「無法滿足個案需求的心理壓力」 、 「不允許自己犯 錯的心理壓力」、「懷疑自己的能力和處遇成效」,及「害怕暴露自己的 不足而不敢主動聯繫網絡成員」的缺權化(disempowered;power absence)、無能感(inability)的現象(引自沈慶鴻,2009)。許臨高(1985). 政 治 大 作者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無法負擔這樣的工作(汪淑媛,2008)。然社工工 立 便指出缺乏能力或動機的個案較容易帶給社工挫折和壓力,讓多數的工. 作中的成就感來自個案的回饋和成長,缺乏個案的回饋、缺乏合作態度. ‧ 國. 學. 的個案,會促使工作者產生無助與壓力感受(張曉春,1983a;陳姿伶,. ‧. 1990)。劉蕙雯(1998)更指出部分社工易將這樣的情緒轉移到家人身上,. y. sit. io. er. 離。. Nat. 時常對家人發脾氣,或對家人漠不關心,導致社工與家庭關係緊張或疏. (三)社工與個案的關係. al. n. v i n 家庭暴力工作的根本壓力來源在於暴力之不可預測性與急迫性。家 Ch engchi U. 庭暴力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而這種不可預測性與急迫性會影響到社工 的工作時間,社工必須隨時提供危機處遇之相關服務(邱琇琳,2005; 祝健芳,2002;劉蕙雯;1998)。蘇淑芬(2001)指出家庭暴力防治工作 有許多突發狀況產生,不僅影響工作進度,更容易感到厭煩與浮躁,進 而影響服務品質與工作效率。根據法規規定,社工接案之後必須依法於 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危機處遇或一般處遇,繁重的工作量還須兼顧法律的 要求亦成為壓力來源之一(林琪雅,2005)。 家庭暴力防治社工所服務的個案都是遭受暴力之人,若個案正處於 受暴狀態若未能即時救援,個案便可能因此受到極大的傷害,甚至因而 18.

(31) 死亡。這樣的情況,讓社工時常處於超時工作且緊繃的狀態,長期的累 積下來,導致社工身心俱疲(邱琇琳,2005)。Iliffe 和 Steed(2000)針 對從事家庭暴力之助人者進行質化研究之結果顯示:許多助人者回家後 會一直擔心個案是否會再度受暴,有時甚至會持續與個案保持聯繫,以 確保個案之安危(引自邱琇琳,2005)。根據國外研究指出社工所面臨的 人身安全風險僅次於警察,國內關於社工人身安全之研究發現,有七成 以上的社工認為其工作環境不安全,尤其常遭受到的是言語侮辱與當面 的口頭威脅(黃彥宜,2009)。社工在進行保護工作的同時,還要抵擋來. 政 治 大. 自壓迫者的持續攻擊,卻少有身心安全的裝備與防護措施,導致社工身 心受創(汪淑媛,2008)。. 立. 另外個案自殺對社工造成壓力,這個現象普遍存在於社工界。Laura. ‧ 國. 學. Ting、Sara Sanders、Jodi M. Jacobson 與 James R. Power(2006). ‧. 則以質性訪談的方法,訪問 25 位經歷過個案自殺的社工,發現個案自. y. Nat. 殺對社工的影響除了否認、不敢相信、哀傷、失落、生氣之外,社工會. er. io. sit. 強烈自責與罪惡感,認為是自己專業失敗與無能,產生孤立與種種逃避 行為。有些受創者會不斷陳述自己的自殺意念,或者是反覆進行自殺行. al. n. v i n 為,這股壓力會使助人者深刻的感染到受創者的無力感與無希望感,使 Ch engchi U 助人者的自體能力受到嚴重的衝擊,亦會影響其靈性信念(Pearlman & Saakvitine,1995b)。 除了危機處遇的急迫性外,有些受暴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進而 將這些情緒轉移到社工身上;相對人無法預期的威脅和不定時的騷擾也 是社工的壓力來源,在與相對人直接接觸和互相抗衡的過程中,社工一 方面要擔心受暴者會再度受到暴力的威脅,另一方面也擔心自己可能受 到相對人的言語或肢體的攻擊(鄭麗珍,2006)。長期處在工作壓力之下 的社工認為社工會在生理上容易疲倦、頭痛、腸胃不適、影響睡眠;在 心理上產生情感耗竭,以及焦慮、情緒不佳、自我懷疑、無助感等;而 19.

(32) 行為方面會對工作和個案有疏離感、職業倦怠、離職、專業認同感降低 等現象(陳寶芳,1983;鄭逸驊,1999;Maslch,2001;高淑雲,2004; 楊蓓,1989;汪芩如,2011)。 三、. 高創傷本質 家庭暴力防治社工所需面對的創傷其實主要來自於其所服務的受. 創個案(引自邱琇琳,2005)。長期受暴不僅使受暴者身體受到嚴重的傷 害,更使其心裡受到極大的衝擊,這些創傷不僅影響受暴者個人的生活, 更容易影響受暴者與社工的專業關係(邱琇琳,2005),亦會影響社工對. 政 治 大 足輕重的角色,然因社工人力不足以及工作性質的複雜性,社工經常成 立 自己的看法。台灣社會工作在家庭暴力防治政策倡導與實務工作扮演舉. 為社會創傷的代罪羔羊。. ‧ 國. 學. Herman(1992/1995)指出與受創者工作亦使助人者在工作過程中產. ‧. 生創傷性反移情,易對個案產生憤怒、無力感與受挫感…等負向情緒。. y. Nat. 社工雖非親身經歷創傷,但藉由個案清楚描繪且充滿張力的陳述(聲音. er. io. sit. 及語調),加上自身的同理心,便可理解個案受創的情況,甚至可親身 經歷個案受創的感覺與影像。Figley(1995)將這種創傷反應稱作為「次. al. n. v i n 級創傷壓力」或「同理耗竭」 C h,這兩個概念說明助人者在創傷工作的過 engchi U. 程中會藉由自身的同理心而感染到個案的創傷經驗,因而產生許多受創 反應,甚至使其身心狀態產生永久性的負向改變(邱琇琳,2005)。國外 研究發現這不僅影響了助人者的身心狀態,更使助人者的個人生活與專 業關係受到極大的影響(Adams et al.,2001;Cunningham,2003;Dane, 1999;Iliffe & Steed,2000;Nelson-Gardell & Harris,2003;Pearlman & Mac Ian,1995;Schauben & Frazier,1995)。Ting, Jacobson, Sanders, Bride,和 Harrington’s (2005)的研究中超過半數(53%)的社工確定, 次級創傷壓力影響他們的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Brown 和 Bourne(1996) 指出因為這些創傷壓力都是突然產生的,無法事先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 20.

(33) 而且這股創傷壓力將會形成一股內在壓力,使助人者在工作過程中亦因 經歷創傷而影響其個人信念。Asforth(2001)、Scheid(2004)指出越堅 定、越投入與越專業的工作者最有可能為個案投入越深、且超乎職責的 服務,導致工作倦怠與替代性創傷(Mancini & Lawson,2009;胡孟菁, 2013)。Bell 等人 (2003) 調查組織中替代性創傷預防之因素發現,像 是組織的文化、工作量、工作環境、教育,小組支持、監督和自我照顧 資源全部與替代性創傷有關。 家暴社工除了直接面對暴力相對人之外,也持續地暴露於重大傷害. 政 治 大 於社工專業來說,同理心是必要技能,它可以協助社工與個案建立關係, 立. 的社會事件中,比一般社工更容易感染替代性創傷(汪淑媛,2008)。對. 但亦會使社工陷入替代性創傷的潛在因子。Larson(1993)便曾表示: 「同. ‧ 國. 學. 理心就像一把雙刃劍;他是你最棒的資產,同時也是你真正脆弱的地方。」. ‧. (引自邱琇琳,2005;SKkovholt,2001)。. y. Nat. 針對家暴社工的人身安全以及替代性創傷的研究,國內外皆有所發. er. io. sit. 現。邱琇琳(2005)保護性社工的調查發現,39.7%的家暴社工有嚴重的 替代性受創症狀。鄭麗珍(2007)調查國內公部門的家庭暴力防治人員的. al. n. v i n 替代性創傷經驗發現,59.3%的家暴社工經歷替代性創傷,其中有 34.8% Ch engchi U 程度為嚴重或嚴重創傷;49.5%的家庭暴力防治人員自身經常有不安全 感,其中有 35.3%的受訪者屬於極為嚴重和嚴重的層級。Ga-Young Choi(2011)研究中顯示,參與研究的社工至少經歷了一次創傷性事件, 而其中超過 70%的經歷是關於家庭暴力或性侵害的創傷事件。 Bride(2007)在美國的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受訪者的社工(97.8%)表示, 他們的個案是經歷創傷,且 88.7%的社工表示他們與個案合作來解決這 樣的創傷問題(引自邱琇琳,2005)。. 21.

(34) 四、小結 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當中,社工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直接服務的 提供者,提供個案一系列的服務;是系統連結者,連結個案所需資源, 因此需要跟許多單位合作。由此可見,家庭暴力防治的工作相當廣泛, 也十分多元。正如上述文獻整理發現,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是屬於高風險、 高壓力、高創傷的職業,如此的高風險與高壓力來自於社會結構、工作 的本質以及社工對自身的要求。 在社會結構層面,社會工作因為大環境的人力不足、經費來源不足、. 政 治 大 工作有其急迫性以及高壓性,讓許多社工長期處於焦慮的狀態,而感到 立 網絡間無法協調合作,導致社工必須負荷龐大的案量,再加上家庭暴力. 身心俱疲。更因為一般社會大眾對於社工專業之誤解,導致社工地位低. ‧ 國. 學. 落,勞動條件不佳。而政策上,於這些服務家庭暴力(無論是受暴者或. ‧. 者是加害人)的社工皆沒有得到妥善的照顧,想要為個案進一份心力時,. y. Nat. 卻又礙於位階而無法進行,讓社工產生挫折感和無力感。. er. io. sit. 從文獻當中發現,社工的高壓力是因為對自己的工作抱有過高的期待。 而家暴防治工作本身就具有高壓力及高危險性的本質,且個案情況反覆. al. n. v i n 不定,影響社工的情緒以及對於工作的熱忱。個案會給予社工許多負面 Ch engchi U 的影響,這些負面的影響傳染給社工,而有時社工也會將這樣的情緒轉 移到家人與同事身上。最重要的是家暴工作高危險性的本質,是造成社 工高壓力的主要來源。社工擔心個案突然發生意外,再加上高案量、法 律的要求,抑或是相對人的威脅。這樣的不可預測性、急迫性,讓社工 隨時處於緊張的狀態,導致社工身心俱疲。 對於從事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的社工來說,必須具備高度的同理心安 撫個案之情緒,過度的同理個案會導致社工也陷入相同的情緒當中,甚 至可以感受到個案所說的,進而引發替代性創傷。這樣的社工職場調查 結果令人擔憂,這樣的工作環境及專業人員的耗損率,如何讓個案得到 22.

(35) 有效的服務,反而使社工助人不力,卻讓自己陷入困境中。 由此可見,台灣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的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家 庭暴力案件年年攀升,而社工的耗竭並沒有減少。綜合上述,台灣目前 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的困境有社會結構不支持、高壓力、高創傷的本質。. 第二節優勢觀點社會工作模式 社會工作的歷史性義務,就是以一個更大環境脈絡觀點來做對比, 但往往對於心理上的基礎療法都將焦點置放在個人的行為上,甚至是一 些社會因素,如貧困、身體虐待和歧視,這樣的焦點清楚的去限制了個. 政 治 大 源之間平等關係的創造,激發服務對象的潛能以解決所面臨的困境,一 立. 案生活的機會(Saleebey & Dennis, 2009) 。然藉由個人能力與環境資. ‧ 國. 學. 直是社會工作專業重要的助人原則(引自曾仁杰,2014)。不過許多學者 (Cowger & Snively,2002 ; Brun & Rapp, 2001 ; Early & GlenMaye,. ‧. 2000 ; Rapp, 1998 ; Saleebey, 1996 ; Chapin, 1995 ; Cowger, 1994 ;. sit. y. Nat. Weick et al., 1989)指出,在實務工作的運作上,社工仍習慣以個案. al. er. io. 的問題及缺陷當作是處遇的焦點,這樣的作法,不僅限制了個案看到自. v. n. 己與環境權力間互動的可能性;也忽視了個案與社會環境之間權力關係. Ch. engchi. i n U. 不對等的情況,可能才是個案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 優勢觀點起源於社會工作、心理衛生與其他助人專業領域中對病理 觀點與醫療模型的反省與反動,是一種由缺點模式(the deficit model) 到優點模式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引自胡孟菁,2013;Rapp, 1998;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是 1985 年由 Modrcin Rapp 和 Chamberlin 發展出來,此觀點強調發覺和探索個案的優勢(Strength) 與資源,協助他們建立和實現目標(引自曾仁杰、王鈺菱,2010)。優勢 觀點處遇方式是協助個案發現他們的優勢與能力,促使其能夠在社區中 自立生活,而此模式後來也擴及至長照老人、青少年問題以及物質濫用. 23.

(36) 的處遇方案,甚至還運用在社區工作與學校工作之中(Burn & Rapp,2001;Rapp & Chamberlain,1985; Chamberlain & Rapp,1991; Kretzmann & McKnight,1993;Miller & Berg,1995;Cox & Parsons,1994;Saleebey,1996)。這種工作模式的效果,在國外的實證 研究中可發現有 71%達到正向的結果,比其他的模式高出許多(宋麗玉、 施教裕、張錦麗,2004;Rapp & Goscha,2002)。 優勢觀點建構以個案為優勢的社會工作實務,是近年來專業關注的 焦點(Cohen, 1999)。優勢觀點多方面的訊息大部份產自於堪薩斯大學. 政 治 大 專業研討會議中有許多共鳴。一個簡潔的摘要,被許多後來的文章 立. (School of Social Work at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透過全球. (writings)引用,在 Kansas 團隊核心的型態:. ‧ 國. 學. 優勢觀點使工作者去了解到,縱使受壓力或生病,個體已倖存下來(有些個案甚. ‧. 至茁壯),他們邁開步伐、擷取資源並處理它(困難)。我們需要知道他們做 了什麼,他們如何去做,他們做中學習了什麼以及在他們掙扎困境中獲得了. sit. y. Nat. io. er. 什麼資源克服他們的困難。人們總是生活在他們的情境當中,甚至只能被迫 決定去認命(服從);如同助人者的我們必須去推敲這些工作、說明它,找尋. al. n. v i n 並建立在它的可能性上。(引自 C hSaleebey,1992,pp.171-172) engchi U. 優勢觀點對社會工作有巨大的吸引力,它可以幫助我們回到我們. 定位的價值,當我們面對個案的時候,它可以幫我們產生正向且可測 量的結果,幫助我們定義社會工作別於其他助人專業的獨特性(Cohen, 1999)。優勢觀點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並成功地運用在許多社會福利領 域當中(老人、身心障礙者社區照顧、藥物濫用復健者、非行少年矯治 等),再加上此模式以正向觀點對待個案,著重在個案的非正式支持系 統的運作與建構,應有助於未來生活重建之永續發展(宋麗玉等, 2005)。. 24.

(37) 壹、優勢觀點的意義 一、優勢觀點的意義 優勢觀點指的是,去發掘是哪一種力量使人即使身處於困境之中 卻還能夠存活,其焦點著重在其的能力展現(capacities)、資質 (talents)、勝任性(competencies)、可能的發展(possibilities)、 洞察力(visions)、重要性(values)和期待(hopes)(Saleebey, 1996/1997)。Rapp(1998)在書中的序言提到優勢觀點在乎的是「人」, 個案在面對逆境時的勇氣、復原力(resiliency)和優勢教導我們更多. 政 治 大 由問題轉為看可能性,在創傷、痛苦和困擾中看到希望和改變的花朵 立. 人性的可貴,關鍵在於看個案、周遭與處境的角度改變、超越問題,. (宋麗玉、施教裕,2011)。Rapp(1997)著重優勢讓社工看到可能性而. ‧ 國. 學. 非問題、選項並非限制、安康而非疾病。此模式肯定人類內在的智慧. ‧. 和蛻變的能力,儘管是在最卑微和受暴者身上仍可看到這些屬性所散. y. Nat. 發的力量(Saleebey, 1997)。. er. io. sit. 優勢觀點認為個案儘管身處困境、具有疾病、部分失能或人格欠 缺,仍然有其優勢,而這些優勢往往被他人與個案忽略;再者,欲使. al. n. v i n 個案成功的在社區生活,需要充分運用其所在社區之資源,跳脫對於 Ch engchi U. 社區烙印、不友善等批評,強調任何社區都有豐富的資源(宋麗玉、施 教裕,2011;Rapp,1998)。助人者不是專家,個人、家人與社區居民 對個案在夥伴關係中才是專家。他們對於他們的處境擁有詳細的知識, 以及對於過去,他們也擁有最重要的資源。以優勢為定位的專業者企 圖結合他們擁有的知識與資源與個案一同工作(Cohen, 1999),工作過 程中,助人者與個案是平等的關係。根據 Rapp(1998)指出優點模式 的正向影響為「1.整合與正常化、2.生態觀點、3.復原力、4.希望、 5.社區(環境)優勢、6.復元」(P 13)。若社會工作能真正地落實優 勢觀點於個人、家庭與社區的處遇,將有助於受壓迫的處境重新政治 25.

(38) 化(repoliticize) ,促進專業人員與個案間之正向關係(引自胡孟菁, 2013;Cowger, et al., 2005)。 優勢觀點看中環境的優勢,協助個案和社區從周遭的、擁有的物 質和資本中建立一些持續的價值。身為社會工作者本身也是一個資源, 但是只有專業和技術是不夠的,還要協助尋找、召集運用個案和社區 的資源(Saleebey, 1997)。優勢觀點讓社工在生活場域中找尋資源與 可能性,協助個案創造優勢,強化社工在資源發覺、取得與發展的技 能,敏銳的協助個案發現與連結個人資源網絡,增進問題解決與達成. 政 治 大 二、優勢觀點的過程及目標 立 目標的成功機會(Saleebey, 2009)。. 優勢觀點協助個案在社群當中尋找最大的自主權與尊重。在工作. ‧ 國. 學. 過程中優勢觀點使其忘記一直存在的痛苦和不足,並且協助他們從現. ‧. 實中發展出一種態度、一個詞彙、一個希望、一個期望的故事等等。. y. Nat. 創造共同的資源以成為個案擴展選擇和改變的資源(Saleebey, 1997)。. er. io. sit. 優勢觀點是一個多用途的社會工作實務方法,大量依賴社工與個案雙 方的才智、創造力與互相勉勵;同時,優勢觀點也意味著,社會工作. al. n. v i n 者必須要扮演一個意圖達成某些目的的代理人(agent),而非僅僅是個 Ch engchi U 案的負責人(Saleebey,2009)。在優勢觀點的實施過程當中,或許最. 大的改變就是個案眼光的改變。就算是再糟糕再可怕的個案,都有其 潛在的希望和能力,希望透過一個開放性的意識去看待個案的世界 (Saleebey, 1997)。 優點模式看到並善用個案的優勢,達到個人的想望,此為「正向 思維」 ,優勢相關證據顯示一個良好的正向關係結合是邁向成功實務的 本質(Miler, Hubble & Duncan, 1995);他是一種「超越的思維」,強 調人在面對困境中的信念、堅韌、勇氣與因應能力。Bell(2003)則 譬喻社工與個案間的工作彷彿如同「播種」 (planting seeds)的歷程, 26.

(39) 助人關係的成效不見得會立竿見影,但一個高自我效能的助人者始終 能「因相信而看見」 ,不因外在變遷或個案的反應而動搖優勢的信念(胡 孟菁,2013)。 優勢觀點強調目標的設置作為展望的策略與確認其優勢來協助個 案實踐(Saleebey , 2009)。優勢觀點要求人們遠離問題、思考自己想 要什麼以及對於未來生活的期望。其將人們隱藏的想望、希冀和對更 美好生活的夢想憧憬彰顯出來,並列出那些可幫助達成目標的個人資 源以及其所處的環境資源(Saleebey , 2009)。根據優勢觀點的哲學,. 政 治 大. 它重新讓社工與個案對於個人、家庭以及社區的資源以及其豐沛多樣 性有了更多元的詮釋。. 立. 三、優勢觀點中的「優勢」. ‧ 國. 學. 優勢觀點中所界定的「優勢」係指:(1)個人面對困境的能力;(2). ‧. 面對壓力時,方運作的能力;(3)面對重大精神創傷時的回應;(4)能. y. Nat. 運用外來的挑戰以刺激成長的能力;(5)運用社會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 er. io. sit. (McQuaide & Ehrenreich, 1997)。前三種對優勢的界定較針對個人所 擁有的能力部分,後二種優勢的界定則考量到個人在面對逆境時,能. al. n. v i n 夠有效尋找、運用外界資源的能力。優勢觀點社會工作是一種合作的 Ch engchi U 過程,其允許個案與社工能根據個案的優勢與資產來一起決定所想要 的結果(Oko, 2006)。社工發現優勢並讓此優勢發揮作用的能力是社會 工作的核心(Saleebey , 2009),且社會工作的核心主張就是要開發出 人們正向的潛力;一起克服困難與逆境;面對惡劣的環境也能適當地 運用周遭資源,堅定地帶領別人往希望、夢想還有無限可能的未來前 進。一旦個案發現他們可以依據自己的選擇形塑他們的生命故事,個 案即可以發現改變過去事件所代表意涵的方法,改變過去對於現在的 影響,並展開不同的生命歷程(Gasker, 2001; Harvey, Mischler, Koenen, & Harney, 2001)。 27.

(40) 四、優勢觀點社工角色 優勢觀點社工的角色是要能夠滋養、鼓勵、協助、使能、支持、 激發和解放人們內在的優勢;找出在環境中可利用的優勢;並且促進 社會各階層的公平和正義。促進充權,不僅代表人擁有優勢和潛能去 解決自己的困境,且能提升了他們的優勢並藉由充權以貢獻社會福祉。 立基在優勢觀點的評估,將環境和個人優勢置放於一個重要的位置, 而問題情況被視為對壓迫經驗的因應 (Saleebey , 2009)。 Saleebey 認為優勢觀點社工應考量五項要素(引自王翊涵, 2011): 1.. 政 治 大 語言:社會工作者必須使用提昇個案能力的語彙,像是「充 立. 權」 (empowerment)、「復原力」 (resilience)、「會員和歸屬. ‧ 國. 學. 認同」(membership),助人者能檢視自己所使用的語言,則. ‧. 在處遇過程中才能有看到個案優勢的可能,如此亦能協助個. io. y. sit. 優點:應看到個案的個人優點(如:幽默感、忠誠、獨立、 洞察力等等)和所處文化環境的能量。. al. v i n 復原力:重視人在面對問題情境時,會展現出一種自我修復 Ch engchi U n. 3.. er. 2.. Nat. 案去發掘與探討自身能力與所處環境的資源。. 與自我療癒的能力。 4.. 瞭解哪些關鍵因素的存在會影響到人如何去回應失序、創傷 和干擾情境。. 5.. 社區:要發現和啟動社區的資源、社會關係與機會,使社區 成為「使能的立基」(enabling niches),當人與這樣的立基 互動時,則能獲得成就與滿意。. 貳、優勢觀點之假設與相關理論 優勢觀點深深影響社會工作實務,可以說重新「建構」社會工作 專業,在工作方法運用上重視個案本身的能力與優勢,有三個基本假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