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復元與優勢的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復元是一個過程、生活方式、態度、面對每日挑戰的方式,重建自 己生命的自立版圖和自主性。這樣的一個過程並非是直線的過程,而是 一種來來回回螺旋上升的過程。以復元為導向的實務工作,是傳遞希望 給個案,希冀個案能夠成長而非只是穩定目前的情況,強調個案的自主 性,並協助個案開拓資源。復元的階段是透過主體性的展現程度來區分 為初學型、半復元型以及完全復元型三種型態。透過復元為導向,希望 個案能夠不斷的提升與進步,展現並貢獻自己的價值。復元的指標包含 了主觀指標:自我效能、生活品質提升、滿足的生活;而客觀的指標則 是:與家人和他人建立互惠關係、獲得人際與職能技巧、參與社交活動 以及獲得社會角色。

然到達成復元這個終極目標,其中必定有些動機以及促進因素,而 建構出復元的基本元素則是:希望、意願和負責任的行動。除了自身的 基本元素之外,社會環境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包含了重要他人的支持、

日常生活的支持、靈性上的支持。本研究冀希透過上述復元因素了解社 工復元之經驗,並了解促進社工復元之因素。

第四節復元與優勢的關係

根據上述文獻發現,社會工作對於社工本身造成許多負面的影響,

包括高壓力、高創傷本質,甚至對於服務個案感到無力,社工若持續無 法擺脫無力感,將降低對個案的服務效能(Guterman & Bargal, 1996)。

1980 年代初期在美國各種弱勢族群的社工處遇困境,當時去機構化和委 辦或契約化服務盛行,使的服務連續性光譜內涵支離破碎,服務輸送網 絡斷裂或阻隔,各服務單位形同孤立無援。服務案量負荷過重且疲於應 付緊急危機事件的突發狀況,工作人員無暇關心個案復元要事。個案及 案家問題複雜多元又大多無法根治,往往在各服務機構當中一再進出。

處遇理論觀點一窩蜂趕時髦和相互攻訐貶抑,工作者無所適從;處遇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標偏重問題和缺點的介入,個案無意願或動力改變。機構內工作人員服 務理念和策略方法不一致,工作團隊成員無法相互激勵與成長;助人關 係飽受科層化行政規範限制,專業角色流於空洞不實;和服務成效只重 視投入和產出,改變結果和影響的責信指標無法呈現等情事,形成所謂 的「傷害模式(The Damage Model)」的時代背景下,Charles A. Rapp(1998) 及同僚們提出優點模式(The Strength Model),開始倡導另一種處遇的 觀點、策略和作法(引自宋麗玉、施教裕,2008)。

復元取向和優勢觀點都要求精神衛生領域之專業人員在服務的態 度與知識上有重大的改變,像是降低他們在專業形式上的角色,能夠管 理自己的焦慮當個案面臨風險時,並尊重個案的想望與決定(Song &

Shih, 2014)。專業人員遇見個案的時候都是他們脆弱的時候,他們將 會依賴工具性和表達性的支持。然而,並不是所有專業人員對於個案的 態度都是正向的。由 Schulze (2007) 和 Wahl and Aroesty-Cohen (2010) 揭示一個混合正向和負向的觀點。許多專業人員認為服務心理健康的個 案是很危險的,而這也是一般社會大眾的想法。此外,許多人懷疑復元 的可能性。這結果告訴我們需要注意專業人員的態度和行為並尊重個案 提供服務,尤其是以復元導向來提供服務(Song & Shih, 2014)。也就 表是經由正向的觀點引領個案復元,這就是優勢觀點與復元概念之結 合。

如同上述所言,Rapp(1998)與 Saleebey(2009)所述,優勢觀點個案 管理模式的相關理論觀點包含「復元」觀點,在 Charles Rapp 團隊所 編撰的訓練手冊當中,便將復元放在第一章,明示復元為優勢觀點的終 極目標。因此優勢觀點與復元的關係,就是優勢觀點著重在「人」的復 元,而非只是「事情」完成或問題得到解決(宋麗玉、施教裕,2009)。

台灣學者宋麗玉(2009a)提出優勢和復元之間的關係在復元是個案欲達 到重建自我主體性的終極目標,以及其所經歷的過程與努力,透過個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復元渴望,可以激發和運用個案所具有的各種內外在資源來達成目標 (吳健偉,2010)。所謂的復元優勢理論觀點的綜融架構和功能,其實就 是共享一個共同的助人理論觀點之抽象概念架構和實務操作模式內涵。

優勢觀點與復元的關係如下(引自宋麗玉、施教裕,2011):

1. 復元是個案欲達到重建自我主體性的終極目標,所需經歷的過程與 努力,優點是復元過程中個案可以發現及使用本身內外各種資源的 潛能與力量。

2. 復元的渴望,即可以激發優點的運用;優點乃是本著生態觀點,積 極經營個體在情境中所具有的各種內外資源,藉以發揮最大潛力和 功效。

3. 發掘與運用優點是方法,復元是生命歷程與目標。

小結

整體而言,復元之概念與優勢觀點理論是相輔相成的,對待個案的 方式都是正向的,社工經由正向的觀點引領陪伴個案復元,這就是兩個 概念的結合。台灣推廣優勢觀點之時,便將其與復元概念結合,透過個 案對於復元的渴望,激發及運用自身的優勢並開闢內外的資源,來達成 目標。

不同於傳統的工作態度,台灣開始推展優勢觀點,首先將其運用在 家庭暴力防治領域當中,透過推展、督導,優勢觀點在台灣建立一套完 整的工作程序(正如上述文獻探討)。而後根據研究也顯示優勢觀點對於 這些受暴婦女而言確實能激發她們的主體性,也就是復元。這樣的工作 方式看見受暴者本身的優點及能力,更意外的發現,這樣的工作方式不 僅僅是協助我們的個案,更協助了助人者本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