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禪學定慧觀念與儒家中庸思想的會通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禪學定慧觀念與儒家中庸思想的會通"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禪學定慧觀念與儒家中庸思想的會通

香港能仁書院

哲學系暨佛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劉 衛 林

【綱 目】

<甲> 前 言

<乙> 正 文

(一)、儒學發展與佛教思想的流佈

(二)、中唐之際儒家思想與佛學觀念的會通

(三)、中庸思想與佛學定慧觀念的關係

<丙> 總結

<丁 > 參 考 文 獻

(2)

【摘 要】

佛教自傳入中土以後,對我國傳統固有思想產生鉅大而深遠之影響。在傳

統思想發展與演變當中,宋以來新儒學之產生及其傳衍實為其中極為重大之

事,其關鍵又在於中唐儒學吸納佛教思想,並以佛學會通於儒學,從而下開宋

明理學或後世所稱之新儒學,為儒佛兩家思想開創出嶄新局面。

中唐儒學以《中庸》誠明之道會通禪學定慧觀念,由此溝通儒釋二教心性

學說上之差異,其事不獨關乎儒佛兩家思想之異同與融通,亦與兩家思想之發

展與轉變,以至中國思想史之發展關係重大。故本文嘗試自儒學與佛學之發展

經過,析論中唐之際會通儒佛思想之內在原因;及闡明中唐士人在佛教禪學定

慧觀念啟發下,取《中庸》誠明之道以闡發儒家思想中窮理盡性問題,並以此

會通佛教心性之說,為儒學修證心性問題指出門徑所在之具體情況。冀能對上

述提及之儒佛思想發展及會通問題,予以補充並闡發。

(3)

禪 學 定 慧 觀 念 與 儒 家 中 庸 思 想 的 會 通

劉衛林

一、前 言

佛教自傳入中土以後,對我國傳統固有思想產生鉅大而深刻之影響。陳寅恪於『馮友 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一文內,提到傳統思想發展與演變時 ,指出其中最重大者為 新儒學之產生及其傳衍。1在『論韓愈』一文中,陳寅恪又提出新儒學之產生,實由於中唐 時韓愈受禪宗影響,並吸納佛教思想入儒學當中,從而奠定宋以來追求天道性命之新儒學基 礎。2 正如陳氏所指出者,中唐時儒家思想與佛學觀念會通,下開宋明理學,形成後世所謂 新儒學,實為傳統思想史上大事。本文即嘗試自儒學與佛學之發展經過,析論中唐之際會通 儒佛思想之內在原因;及闡明中唐士人如何以《中庸》會通儒佛思想之具體情況,冀能對上 述提及之儒佛思想發展及會通問題,予以補充並闡發。

二、儒學發展與佛教思想的流佈

兩漢之時儒學發展至於極盛,而其流弊亦漸次見出。班固《漢書.儒林傳贊》記其時儒 學之盛謂: 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訖於元始,百有餘年。 傳業者寖盛,支葉蕃滋。一經說至百餘萬言,大師衆至千餘人,蓋祿利之路然也。 3 祿利之途既開,傳業者寖盛,儒學固得以盛極於一時,然其種種流弊亦見於此際。班固於 《漢書.藝文志》內即點出此節: 後世經傳旣已乖離,博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說, 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後進彌以馳逐。故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後 能言。以安其所習,毀所不見,終以自蔽,此學者之大患也。4 1 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頁250。 2 陳寅恪,『論韓愈』,載周康燮編集,《韓愈論評》,香港,龍門書店,1969年,頁5。 3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卷88,頁3620。 4 同上,卷30,頁1723。

(4)

如班固所稱經傳旣已乖離,學者務碎義逃難,徒侈其言說,儒學之盛極而衰蓋早肇端於此。 南北朝時經學分立南北之學,乃有儒學多門,章句繁雜之弊。李唐時太宗詔國子祭酒 孔穎達與諸儒共撰五經義疏,統一南北經學。然而唐初時儒學重詁訓義疏與章句之學。柳冕 『與權德輿書』即具言唐時科舉不先理道,不本儒意,取士一以記誦注疏為準,而非明聖人 之道,盡六經之意。5 儒學發展至此,不獨乖離宗旨,亦不足以應付時代思潮的變化及其挑 戰。 儒學發展至隋唐之世所面對最大的挑戰,無過於其時深入而廣泛流佈的佛教思想。佛 教自漢時傳入中土後,歷魏晉南北朝至於隋唐,流播天下已六百餘載。隋時文、煬二帝俱佞 佛,入唐後高祖與太宗均尊崇佛教,至武后藉佛經之說代唐而有天下,有詔釋教在道法之 上,佛教發展及影響於中土之盛大深入,實為前所未有之事。其時佛教理論日益深入人心, 其影響之深遠廣大,對儒學漸構成壓力。白居易『議釋教僧尼』一文即謂: 迨乎徳既下衰,道又上失,源離派別,樸散器分,於是乎儒、道、釋之教鼎立 於天下矣。降及近代,釋氏尤甚焉。6 白氏論其時王化之「徳既下衰,道又上失,源離派別,樸散器分」,與釋氏之說於三教中尤 其突出,即明確點出其時佛教發展已駸居儒學之上。韓愈於『論佛骨表』中即云其時百姓: 焚頂燒指,百十爲羣,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相倣效,惟恐後時,老少奔 波,棄其業次。不即加禁遏,更歴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爲供養者。傷風敗俗, 傳笑四方,非細事也。7 韓愈於『論佛骨表』內即本諸孔聖之道排佛,主張將佛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絶根 本,斷天下之疑,絶後代之惑。」8 又著『原道』一文,申明儒學道統,主張對佛道二教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9 韓愈致力闢 佛,適足說明其時佛教思想深入人心,至於侵迫傳統儒家思想以至儒教之正統地位。

三、中唐之際儒家思想與佛學觀念的會通

如上文所指出,儒學發展至唐時愈益側重於義疏與章句訓詁之學;然而隋唐以來佛 學,卻偏重在心性的詮釋與闡發問題之上。劉禹錫於『袁州萍郷縣楊歧山故廣禪師碑』一文 中,比較儒、釋二教教理之別云: 5 詳柳冕『與權德輿書』,載《唐文粹》(《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年), 卷83。 6 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卷47。 7 韓愈著,朱熹校,《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卷 39。 8 同上注。 9 同注7,卷11。

(5)

儒以中道御羣生,罕言性命,故以世衰而寖息;佛以大悲救諸苦,廣啓因業, 故劫濁而益尊。10 劉氏謂二教分別在於「儒以中道御羣生,罕言性命」,以故世衰而寖息。儒學之罕言性命, 《論語》中屢有提及。如《論語.子罕》謂:「子罕言利與命與仁。」《論語.公冶長》亦 謂:「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反之 佛教思想至隋唐時則專主心性之說,適可補其時儒學於此之不足。劉禹錫於『送僧元暠南 遊』詩『序』內便提出: 予策名二十年,百慮而無一得,然後知世所謂道,無非畏途。唯出世間法,可 盡心爾。繇是在硯席者,多旁行四句之書;備將迎者,皆赤髭白足之侣。11 於此劉氏稱「唯出世間法,可盡心爾」,正點出所以捨名教而求佛法者,在於佛教思想能盡 其心。此外梁肅於『止觀統例』內稱佛說「舉其要,則聖人極深研機,窮理盡性之說乎。」 12 其所稱教人「極深研機,窮理盡性」之「聖人」,已非儒門先聖,而已改為西方釋氏聖 人。可證其時士人推重佛教之說,往往在於其能窮究心性此點之上。 中唐時僧人宗密於所撰《華嚴原人論》內論三教宗旨異同,便點出: 孔、老、釋皆是至聖,隨時應物,設教殊途,內外相資,共利群庶。……策萬 行,懲惡勸善,同歸於治,則三教皆可遵行。推萬法,窮理盡性,至於本源,則佛 教方為決了。13 可見宗密之論三教宗旨同異,即以能窮理盡性標榜佛教。然而事實上於儒家思想中,原不乏 教人窮理盡性的心性之說。白居易於『議釋教僧尼』一文中以儒學比對釋教大旨,就明確點 出於修證心性一事上,儒學內原有先王「恭黙無為之道在」14,足與佛教以禪定復人性的證 性方法相頡頏。權德輿於明經策問內,亦點出儒學中「《大學》有明德之道,《中庸》有盡 性之術,闕里宏教,微言在茲。」15 明確指出於儒家經典中,本有修養心性之微言大旨 在。

四、中庸思想與佛學定慧觀念的關係

中唐士人說明儒學的盡性問題,並以此會通於佛學,往往將焦點集中在《中庸》之 上。劉禹錫在『贈別君素上人』一詩的序中便提到: 10 劉禹錫,《劉夢得文集》(《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卷30。 11 同上,卷7。 12《唐文粹》(《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卷61。 13 宗密,『華嚴原人論』,《中國佛教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 1983年,第2卷,第2冊,頁387。 14 同注6。 15 權德輿,『明經策問七道』,《權載之文集》(《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卷 40。

(6)

曩予習《禮》之《中庸》,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戄然知聖人之德,學 以至于無學。……晚讀佛書,見大雄念物之普,級寶山而梯之,高揭慧火,巧鎔惡 見,廣疏便門,旁束邪徑。其所証入,如舟泝川,未始念於前而日遠矣。夫何勉而 思之邪?是余知穾奧於《中庸》,啟鍵關於內典。會而歸之,猶初心也。16 劉禹錫於此指出藉《禮記》內《中庸》可會通於內典。其時士人除劉禹錫之外,權德輿亦明 確以《中庸》之道會通於佛學。在『唐故章敬寺百巖禪師碑銘序』中,權氏便提出以上說 法: 嘗試言之,以《中庸》之「自誠而明」,以盡萬物之性;以《大易》之「寂然 不動,感而遂通」,則方袍褒衣,其極致一也。i 正因儒學亦不乏「盡萬物之性」之道,故權氏有「方袍褒衣,其極致一也」結論。至於權氏 於篇中所提出,足以盡萬物之性的「自誠而明」之道,即《中庸》內的「自誠明,謂之性; 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17 又因《中庸》以為自誠而明謂之性,又謂: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18 故誠明之道亦即能盡其性之道。對此《中庸》又有所闡 明云: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19 此即權德輿所稱足以「盡萬物之性」,及劉禹錫所提出足以會通內典的誠明之道。其說李翱 於《復性書》中取以為論儒學性命之說張本: 性命之書雖存,學者莫能明,是故皆入於莊、列、老、釋,不知者謂夫子之 徒,不足以窮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問於我,我以吾之所知而傳焉,遂書于 書。以開誠明之源,而缺絶廢棄不揚之道,幾可以傳于時。命曰《復性書》,以理 其心,以傳乎其人。烏戯!夫子復生,不廢吾言矣。20 便明確提到《復性書》之作,在於「開誠明之源」,以此與專言性命的佛、道二家相對抗。 以《中庸》誠明之道會通佛學思想,其先德宗於『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序』內經有 此說法: 嘗試論之,先儒有言,誠者自成,而道自道也。夫誠己於內,則不勉而中,不 思而得。誠物於外,則不言而應,不為而成。……乾坤易簡之道,是則大同;神明 幽贊之情,孰云區別。殊塗一致,其理固然。21 16 同注10,卷7。 17 《纂圖互註禮記》(《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卷18。 18 同上。 19 同上。 20 李翱,《李文公集》(《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卷2。 21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冊,卷55,頁590。

(7)

德宗之序佛經,即以儒者之言誠明,相比於開導群疑之佛學。並特拈出《中庸》「不勉而 中,不思而得」的誠明之道,以明儒佛二家殊塗一致之理。自權德輿、劉禹錫、李翱與德宗 諸人以上對佛學與《中庸》思想之析述可知,以《中庸》誠明之道會通儒、佛二家思想見 解,其時實為一普遍之時代思潮。 其時又往往將儒學上誠明之道,相比於佛學思想中之禪定。李翱於《復性書》內發揮 《中庸》誠明之說,以明足以循其源而返其性之儒道時,便指出「誠者,定也,不動也。」 22 明確地以「定」之觀念,去解釋《中庸》之「誠」概念。權德輿於『與道者同守庚申』 詩內述三教雖分,然而其理則一,更清楚點出儒學之誠明,即釋氏之定慧。其說謂: 釋宗稱定慧,儒師著誠明。派分示三教,理詣無二名。23 是以白居易於『議釋教僧尼』內稱「以禪定復人性,則先王有恭黙無為之道在」,其得以儒 學比諸禪定之復人性者,蓋其時經往往以《中庸》誠明之道,會通於佛學之禪定觀念。

五、總 結

佛教傳入中土六百餘年後,至唐初時遂與傳統固有之儒道兩家思想爭衡。其先佛教之 說尤與一向居主導地位之儒學相牴牾,兩教思想觀念相衝突幾至於水火不容地步。陳寅恪於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一文中便指出: 釋迦之教義,無父無君,與吾國傳統之學說,存在之制度,無一不相衝突。24 唯其因佛教思想與傳統學說相左如此,故佛學與儒學於中唐之際得以會通,對兩家思想之發 展開拓及轉變,實有極為重大之意義在內。 對於佛教思想而言,儒佛兩家思想之得以會通,說明佛學思想經已為傳統之主流思想 所吸納。佛教學說既足以會通於儒學,則再不必如韓愈之為捍衛儒道而酷排釋氏,此所以中 唐後佛教思想得以愈益深入人心,而專主定慧觀念之禪學,於中晚唐以後更能迅速發展壯 大,亦由中唐時佛學與儒學之會通,令佛學得以真正全面融入傳統思想所致。 自儒學角度而言,隋唐以來側重社會典章制度問題之儒教,於初盛唐時面對重視個人 內在心性問題之佛學時,固不得不講求相應變革。佛教學說對心性問題具體而微之析論,適 可補以往儒學偏重於章句訓詁之不足。儒學面對此一時代思潮之重大挑戰,遂有梁肅、權德 輿、劉禹錫、白居易、韓愈、柳宗元、李翱等人,以《中庸》、《大學》及《論語》等儒學 經典會通佛學,重新建構儒學發展之重心及方向。 22 同注21,《復性書》中。 23 同注15,卷1。 24 同注1,頁251。

(8)

中唐士人在佛教禪學定慧觀念啟發下,取《中庸》誠明之道以闡發儒家思想中窮理盡性 問題,並以此會通佛教心性之說,為儒學修證心性問題指出門徑所在,儒學與佛學亦自是得 以真正融會,從而下開宋明理學或陳氏所稱之新儒學,為儒佛兩家思想開創出嶄新局面。中 唐儒學以《中庸》誠明之道會通禪學定慧觀念,由此溝通儒釋二教心性學說上之差異,其事 不獨關乎儒佛兩家思想之異同與融通,亦與兩家思想之發展與轉變,以至中國思想史之發展 關係重大。故此對上述問題予以具體析論闡發,就說明儒佛兩家思想會通與發展問題,及補 充前人對此之析論而言,相信均可謂深具意義。

參 考 文 獻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唐文粹》,《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 劉禹錫,《劉夢得文集》(《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 李翱,《李文公集》(《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 韓愈著,朱熹校,《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 權德輿,『明經策問七道』,《權載之文集》(《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本)。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宗密,『華嚴原人論』,《中國佛教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0年。 陳寅恪,『論韓愈』,周康燮編集,《韓愈論評》,香港,龍門書店,1969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語文是思想感情的載體,而思想感情是語文的內容。中國

按照評估的回饋資料,了解 得失,反思個人的學習,從 而調整學習目標、策略和步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 知不以窮人,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

•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 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

Secondly, it will discuss the content of Chan Jan's thought of li chu, including the basis of the thought of li chu, Chan Jan's emphasis on &#34;Chu&#34;, the Buddha-nature

透過文學的學 習,引導學生 感受語言文字 和思想內容之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 : :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引導而不操控

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是以天下無不可學。而極乎聖人之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