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勞動領域勞工隱私權之研究—以求職階段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勞動領域勞工隱私權之研究—以求職階段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佳和 博士. ‧. ‧ 國. 學. 政 治 大 立 勞動領域勞工隱私權之研究— 以求職階段為中心.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姚妤嬙 撰 中華民國一○三年七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4)

(5) 謝辭 轉眼間已經在政大待七年了,想想好像有點久耶。曾經在此生活,現在要離 開了,以後周遭的場景將不再是熟悉的校園,實在有些感慨。感謝政大這些年的 陪伴,因為有妳,我才得以認識許多有趣、重要的人,也因為有妳,才得以成就 現在的我。 超級感謝指導教授林佳和老師,還好大二有修德文(二),認識了老師,不 然我的學生生涯應該會渾渾噩噩的在大學畢業時就劃下句點。真的很謝謝老師這 些年對我的指導和幫助,每次上老師的課、聽老師分享甚至是閒聊,都會有好多 的收穫,對於學術阿、人生阿,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從老師身上學到的,不 只是課業上的知識,還有處世哲學與關懷社會的態度。今日論文得以完成,也是 因為有老師不厭其煩地給予指導和鼓勵,非常非常感謝老師。. 政 治 大. 也很感謝黃程貫老師,慶幸大三時有修習老師的勞動法,從中獲得啟發,碩 班時上老師的課,更是獲益良多。論文方面也提供我很好的建議,並點出論述上. 立. ‧ 國. 學. 不清楚之處,經老師提點並修改後,整體才得以更完整地呈現。感謝劉士豪老師, 在口試時提出論文不足之處,雖然因為時間和能力有限不能做到最完美的修改和 補充,但也使內容更加豐富。另外也要謝謝孫迺翊老師,過去修習老師所開的課. ‧. 程,從中獲得德文文獻閱讀及引用的知識,對於論文寫作提供很大的幫助。. n. al. er. io. sit. y. Nat. 勞社法中心方面,首先要大力感謝飛哥在我論文寫作過程中所提供的幫助和 建議,有時寫到快要發瘋了,還好有飛哥跟我討論,才比較清醒,還有每次寫到 很煩想偷懶時,看到學長總是認真的在進行研究,便會心虛,默默收起怠惰的心, 繼續努力;另外垃圾話很舒壓的,對於心情的調適很有幫助。謝謝小猴學姊傳授 我論文寫作小技巧,還有提供心靈輔導。謝謝李柏毅,雖然你當兵進入無腦狀態, 但小雜事拿去煩你還是能獲得解答的。也謝謝幫我處理雜事、拿食物餵養我的毛 毛、陪我吃飯聊天的秉恒,還有俊愷、璧竹、舒婷、思瑩、苡丞和振德,寫論文 的過程好煩悶,還好到中心你們會陪我說說話、聊聊天,給我打氣鼓勵,因為有. Ch. engchi. i n U. v. 你們,讓我度過了愉快的研究所生活,實在很慶幸自己當初唸了勞社法組。 再來要感謝大學好友,謝謝懷舒、昕妤和展穎,雖然我常常在抱怨,但還是 對我不離不棄,開導我並給我支持鼓勵。面對論文壓力所湧生的購物慾,妳們也 會適時的提供意見讓我生火或滅火,謝謝啦。還有覲毓和瓊文,雖然不常能碰面, 但還是會關心小咖我,謝謝妳們。 也很謝謝家人在背後的支持,雖然我很不孝不常回家,很任性許多事好像都 是一意孤行、背離父母的期待,但你們也沒有譴責我(除了怠惰之外啦),反而 是尊重我的決定,真的很感謝。雖然哥哥和弟弟在我論文水深火熱的時候開心結 伴出遊不揪我,但在我有困難的時候你們還是會幫忙的,所以也要跟你們說謝謝。.

(6) 還有旺旺,雖然妳有時會擺臭臉給我看,還會因為食物跟我翻臉,但還是我可愛 的旺妹,煩的時候想想妳、聽媽媽說說妳的蠢事,回家跟妳玩,都會很開心,謝 謝妳喔。 謝謝熊胖胖,這些年不論是唸書、考試還是寫論文,你都一直陪著我,聽我 分享生活的一切,有時候因為壓力大不斷向你抱怨甚至是發脾氣,實在很抱歉, 也很感謝你包容。 最後,這本論文能完成,其實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小的不才,一路上還受到 許多人的幫助,謝謝你們。也期許,幾年後再翻開這本論文的我,是個更好的自 己。 2014.8.1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摘要 在勞工進入職場工作前之面試階段,雇主為了解求職者個人背景,以判斷前 來應徵者是否為企業所需之人力,而有向求職者詢問、要求填寫資料表或問卷甚 至是企業照會的行為;在勞動關係中,雇主為確保受僱勞工是否依約履行勞務, 則會有監視其員工工作情形之行為。上述雇主之行為應受憲法上關於營業自由以 及財產權之保護。然依據司法院大法官所作出之多號解釋,隱私權在我國亦為憲 法所保障之基本權利,而勞工作為權利主體,不論其係身處於求職或在職階段, 亦應當享有隱私權之保護。是以雇主縱使是為了維護其營業自由與財產權,但所 為之詢問與監督行為應仍受一定界線之限制,否則將構成勞工之隱私權,從而雇 主之行為於何等範圍內始不至於過當該基本權衝突問題應如何處理便是核心關 鍵。. 政 治 大. 為衡平會員國間關於資料保護水準之落差,歐盟理事會通過了個人資料處理 及自由流通保護指令,依該指令所成立之資料保護小組針對就業領域雇主處理受 僱人資料之問題提出意見書,強調雇主於行為時應注意終局性原則、透明性原則、 合法性原則、比例原則、正確性原則、安全性原則以及專責人員專業意識原則, 此外針對僱傭關係中當事人同意之問題,亦表示應作為最後手段。. 立. ‧ 國. 學. ‧. 德國近期於 2009 年所修正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於第 32 條增列針對僱傭. n. al. er. io. sit. y. Nat. 關係中蒐集受僱人資料之專責規範。依其規定,雇主僅於受僱人之資料係成立、 履行或終結僱傭關係該目的所必要者始得為蒐集、處理或利用之行為。且對於在 僱傭關係中基於犯罪嫌疑之揭露所為之資料蒐集行為訂有嚴格之要件限制。實務 上亦有豐富且詳細之判決在處理關於受僱人資料蒐集的問題。. Ch. i n U. v. 觀察歐盟指令、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以及國內與勞工資料蒐集有關之法 規範,本文認為在僱傭關係中倘雇主欲為勞工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或利用,應 符合以下要件:(1)基於僱傭關係成立、履行或終結之目的所必要,(2)符合個人 資料保護法之法定事由,(3)踐行告知義務並且(4)注意誠信原則、比例原則與不. engchi. 當連結禁止原則等等的上位基本原則。而在針對求職階段之實際個案操作上,具 體而言應考量以下之判斷標準:1.勞動關係之特殊性。2.雇主須是基於挑選得勝 任應聘職務優秀人才之正當目的。3.詢問之事項須與應聘職務有核心、重要之關 聯。4.於雇主本身具有特殊性時,得詢問與該特殊性有關之事項。5.倘求職者於 締約前已知悉其所具備之情狀將對於契約之履行產生重大障礙,縱使雇主未為相 關之詢問,求職勞工仍應負有主動告知義務。透過上述要件及判准之檢驗,應得 為雇主之合法權限劃出適當之範圍,從而落實勞工隱私權之保護。 關鍵字:勞工隱私權保護、基本權衝突、利益衡量、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第 32 條、雇主詢問權。.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簡目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 2 第三節 本文架構 .................................................................................................... 3 第貳章 隱私權與資訊自決權之保護........................................................................ 5 第一節 隱私權概論 ................................................................................................ 5 第一項 隱私權之內涵........................................................................................ 5 第二項 資訊自決權............................................................................................ 9 第三項 隱私權保護於我國憲法上之基礎...................................................... 10 第二節 勞動領域中勞工隱私權保護所涉及之基本權衝突 .............................. 14 第一項 勞工之基本權利.................................................................................. 14.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二項 雇主之基本權利.................................................................................. 18 第三項 基本權對第三人效力與基本權衝突之解決...................................... 20 第參章 勞工隱私權保護相關法制.......................................................................... 25. ‧. 第一節 國內法制 .................................................................................................. 25 第一項 刑法...................................................................................................... 25 第二項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26 第三項 個人資料保護法.................................................................................. 27 第四項 就業服務法.......................................................................................... 42 第五項 民法...................................................................................................... 43 第六項 小結...................................................................................................... 49 第二節 國外法制介紹 .......................................................................................... 49 第一項 歐盟之個人資料處理及自由流通保護指令(Die Richtlinie 95/46/EG.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zum Schutz natürlicher Personen bei der Verarbeitung personenbezogener Daten und zum freien Datenverkehr, 95/46/EG) .............................................. 50 第二項 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Bundesdatenschutzgesetz, BDSG)..... 62 第三節 歐盟與德國法制對台灣之啟發 .............................................................. 93 第肆章 勞工求職時隱私權遭侵害態樣與分析檢討.............................................. 97 第一節 雇主對於求職者所為之詢問 .................................................................. 97 第一項 雇主詢問權之意義.............................................................................. 97 第二項 雇主詢問權行使界線及要件.............................................................. 97 第三項 法律效果.............................................................................................. 98 第四項 實務常見案例態樣分析.................................................................... 102 I.

(10) 第二節 小結 ........................................................................................................ 129 第三節 附論:在職時雇主監控行為相關判決 ................................................ 130 第伍章 結論............................................................................................................ 135 第一節 我國關於勞工隱私權保護之現況問題及法制 .................................... 135 第二節 歐盟及德國關於勞工隱私權保護之法制 ............................................ 137 第三節 勞工隱私權保護於利益衡量操作上之判斷標準建議 ........................ 138 參考文獻.................................................................................................................... 14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11) 詳目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 2 第三節 本文架構 .................................................................................................... 3 第貳章 隱私權與資訊自決權之保護........................................................................ 5 第一節 隱私權概論 ................................................................................................ 5 第一項 隱私權之內涵........................................................................................ 5 第一款 在美國法之討論................................................................................ 5 第二款 在德國法之討論................................................................................ 7 第三款 小結.................................................................................................... 8 第二項 資訊自決權............................................................................................ 9 第三項 隱私權保護於我國憲法上之基礎...................................................... 10.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一款 釋憲實務相關解釋.......................................................................... 10 一、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293 號解釋(1992 年 3 月 13 日) .............. 10 二、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09 號解釋(2000 年 7 月 7 日) ................ 11. ‧. 三、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35 號解釋(2001 年 12 月 14 日) ............ 11 四、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85 號解釋(2004 年 12 月 15 日) ............ 11 五、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86 號解釋(2004 年 12 月 17 日) ............ 11 六、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603 號解釋(2005 年 9 月 28 日) .............. 11 七、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631 號解釋(2007 年 7 月 20 日) .............. 12 八、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689 號解釋(2011 年 7 月 29 日) .............. 13 第二款 小結.................................................................................................. 13 第二節 勞動領域中勞工隱私權保護所涉及之基本權衝突 .............................. 14 第一項 勞工之基本權利.................................................................................. 14.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一、隱私權及資訊自決權.............................................................................. 14 二、秘密通訊自由.......................................................................................... 15 三、言論自由.................................................................................................. 16 四、工作權...................................................................................................... 16 五、平等權...................................................................................................... 17 六、人性尊嚴.................................................................................................. 17 第二項 雇主之基本權利.................................................................................. 18 一、營業自由.................................................................................................. 18 二、財產權...................................................................................................... 19 第三項 基本權對第三人效力與基本權衝突之解決...................................... 20 第一款 基本權對第三人效力相關理論...................................................... 20 III.

(12) 一、直接適用說.......................................................................................... 21 二、間接適用說.......................................................................................... 21 三、小結...................................................................................................... 21 第二款 基本權衝突之處理.......................................................................... 22 一、基本權利之位階秩序.......................................................................... 22 二、具體規定優先適用於概括規定.......................................................... 22 三、具體個案中之法益衡量...................................................................... 23 四、小結...................................................................................................... 23 第參章 勞工隱私權保護相關法制.......................................................................... 25 第一節 國內法制 .................................................................................................. 25 第一項 刑法...................................................................................................... 25 第二項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26 第三項 個人資料保護法.................................................................................. 27 第一款 立法沿革.......................................................................................... 2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第二款 舊法缺失.......................................................................................... 29 第三款 個人資料保護法之修正.................................................................. 30 第四款 現行法概述分析與在勞動領域中適用之檢討.............................. 32 一、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 32. n. al. er. io. sit. y. Nat. (一)一般個資 ........................................................................................... 32 (二)特種個資 ........................................................................................... 38 二、當事人之權利...................................................................................... 41 三、法律責任.............................................................................................. 42 第四項 就業服務法.......................................................................................... 42 第五項 民法...................................................................................................... 43 第一款 契約責任.......................................................................................... 43 第二款 侵權行為責任.................................................................................. 45 第六項 小結...................................................................................................... 49. Ch. engchi. i n U. v. 第二節 國外法制介紹 .......................................................................................... 49 第一項 歐盟之個人資料處理及自由流通保護指令(Die Richtlinie 95/46/EG zum Schutz natürlicher Personen bei der Verarbeitung personenbezogener Daten und zum freien Datenverkehr, 95/46/EG) .............................................. 50 第一款 立法目的及概論.............................................................................. 50 第二款 規範內容.......................................................................................... 50 一、適用範圍及用詞定義.......................................................................... 50 二、合法處理資料之要件.......................................................................... 52 三、法律救濟、責任以及制裁.................................................................. 57 四、個人資料於第三國之傳輸.................................................................. 57 五、行為規範.............................................................................................. 58 IV.

(13) 六、個人資料處理時個人保護之監督主管機關及工作小組.................. 58 七、共同體之施行措施.............................................................................. 58 八、附則...................................................................................................... 58 第三款 資料保護小組針對就業關係中個人資料處理所頒佈的意見書.. 59 第二項 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Bundesdatenschutzgesetz, BDSG)..... 62 第一款 概論.................................................................................................. 62 第二款 針對勞動關係所適用之規範.......................................................... 63 一、第 32 條之立法經過及意義 ............................................................... 63 二、規範內容.............................................................................................. 64 (一)關於「人」之適用範圍.............................................................. 64 (二)規範之客體.................................................................................. 64 (三)第 32 條第 1 項第 1 句之釋義 ................................................... 64 (四)第 32 條第 1 項第 2 句之構成要件 ........................................... 67 (五)第 32 條第 2 項關於規範客體之規定 ....................................... 68 (六)第 32 條第 3 項關於員工代表會(Betriebsrat)之參與權 (Beteiligungsrecht) ............................................................................. 69 (七)第 28 條規定之適用 ................................................................... 70 (八)特種個人資料(Besondere Arten personenbezogener Daten)相.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關規範...................................................................................................... 75 三、於勞動領域中之適用檢討.................................................................. 79 (一)求職過程中之資料蒐集.............................................................. 79 (二)在職過程中之資料蒐集與處理.................................................. 85 (三)非基於蒐集受僱人資料時之目的所為的處理與利用.............. 87 (四)受僱人資料之傳輸...................................................................... 87 第三節 歐盟與德國法制對台灣之啟發 .............................................................. 9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第肆章 勞工求職時隱私權遭侵害態樣與分析檢討.............................................. 97 第一節 雇主對於求職者所為之詢問 .................................................................. 97 第一項 雇主詢問權之意義.............................................................................. 97 第二項 雇主詢問權行使界線及要件.............................................................. 97 第三項 法律效果.............................................................................................. 98 一、雇主合法行使詢問權.............................................................................. 98 二、雇主違法行使詢問權............................................................................ 100 第四項 實務常見案例態樣分析.................................................................... 102 一、專業資格、能力及學經歷.................................................................... 103 二、過去的薪資條件.................................................................................... 106 三、性別及性傾向........................................................................................ 107 四、懷孕與否及懷孕計畫............................................................................ 108 五、健康狀況、疾病或身心障礙之有無.................................................... 110 V.

(14) 六、基因檢測................................................................................................ 116 七、宗教、政治傾向、所屬工會或世界觀................................................ 118 八、年齡........................................................................................................ 119 九、前科或刑事偵查、審判........................................................................ 120 十、兵役........................................................................................................ 123 十一、時間之可支配性、兼職與競業禁止及留職停薪............................ 124 十二、私生活................................................................................................ 126 第二節 小結 ........................................................................................................ 129 第三節 附論:在職時雇主監控行為相關判決 ................................................ 130 第伍章 結論............................................................................................................ 135 第一節 我國關於勞工隱私權保護之現況問題及法制 .................................... 135 第二節 歐盟及德國關於勞工隱私權保護之法制 ............................................ 137 第三節 勞工隱私權保護於利益衡量操作上之判斷標準建議 ........................ 138. 政 治 大 參考文獻.................................................................................................................... 143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15) 圖表目錄 圖表 1:問題意識 ....................................................................................... 2 圖表 2:論文研究架構 ............................................................................... 4 圖表 3:美國法上隱私權之架構 ............................................................... 8 圖表 4:德國法關於隱私之架構 ............................................................... 9 圖表 5:我國憲法上資訊自決權、隱私權與人格權、人性尊嚴間之關係 .............................................................................................................. 14 圖表 6:勞工隱私權保護所涉及之基本權衝突 ..................................... 20 圖表 7:基本權衝突相關問題 ................................................................. 24 圖表 8:OECD 保護個人資料八大立法原則與我國現行個人資料保護法 條文之對照.......................................................................................... 29 圖表 9:個人資料蒐集、處理及利用方程式 ......................................... 33 圖表 10:雇主詢問權之法律效果 ......................................................... 102. 立. 政 治 大. 圖表 11:實務上常見雇主詢問態樣及合法性分析簡表 ..................... 140.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1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7)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企業為求順利營運,需要優秀人才的參與,而面試是雇主得以了解應徵者背 景、過往學經歷、能力以及人格特質等等個人資訊以判斷系爭之人是否為企業經 營所需之方式,從而決定僱用與否。此外,監督受僱勞工有無依照勞動契約從事 工作、履行勞務,甚至有無損害公司器具或洩露公司營業秘密之行為,亦為雇主 所重視,蓋不僅勞工基於契約而對雇主負有一定之義務,此也涉及雇主之財產權。 再者,為避免勞工有侵害同仁或顧客等第三人權利之情事而生連帶之相關法律責 任,雇主對於員工進行選任、監督實有其正當性,而採行之方式例如取得員工相 關個人資料或是監控其行動。. 政 治 大. 然而隱私權及資訊自決權作為基本權利,受憲法所保障;求職或受僱勞工基 於其基本權主體之地位,應無被排除於保障範圍外之理。惟觀察現今社會實務,. 立. ‧ 國. 學. 求職者於面試時被打探隱私之情況時有所聞,一份由 yes123 求職網於 2012 年 2 月間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之報告結果顯示,「近五成求職者(49.2%)曾經被面 試官詢問隱私及身家調查,近三分之一求職者(32.5%)在面試時曾感到被歧視。」. ‧. 被詢問之內容甚至包括身材長相、性取向、政黨以及內衣褲等等1。而在職場中 全面性監控受僱人工作之情形亦屬常見,例如監控員工之電子郵件,上班期間全 程的錄音、錄影等等。且縱使勞工對於雇主上述總總之行為感到不滿,然因其身 處於勞動關係中或有求職之需求,往往為了五斗米折腰,對於雇主之行為百般容 忍。除此之外,雇主於面試時或契約關係存續中所知悉、獲得之勞工個人資料, 於求職者未獲錄取或受僱人離職後之處理上亦不可不慎,否則一旦導致資料外洩, 將對勞工造成極大之傷害。. n. er. io. sit. y. Nat. al. 1. Ch. engchi. i n U. v. yes123 求 職 網 , 調 查 主 題 : 2012 年 03 月 面 試 怪 現 象 調 查 : http://www.yes123.com.tw/admin/white_paper/index_detail.asp?id=20120308163419(最後瀏覽日 期:2014 年 5 月 1 日) 。 1.

(18) 求職階段 履歷. 面試. 問卷. 檢測. 企業照會. 在職中 人員基本資料表. 檢查. 監督. 人事考核. 離職後. 政 治 大. 所持有之勞工資料應如何處理?. 立. 圖表 1:問題意識. ‧ 國. 學.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透過前兩段之論述,不難發現這其實涉及基本權衝突的問題:雇主之營業自. ‧. 由、資訊權及財產權與勞工之隱私權、資訊自決權的衝突。故關鍵在於,如此之 基本權衝突應如何處理,換言之,在何等情況下,何人之基本權利應優先受保障。 又不難想像,此一問題於實務上經常發生,然雇主自詡有權、勞工以為理虧之心 態,也使得國內相關之訴訟案件數量稀少,縱使有關,法院亦鮮少對該基本權衝 突問題有清楚之了解從而作出論述與判斷。是以,本文即是嘗試對此問題建立起 一較為明確之判斷準則,且考量職場中之勞工相較於雇主係處於弱勢,以及現今 係一高科技及資訊流通快速之社會,個人之隱私、資訊存在著被侵犯之高風險, 一旦遭人外洩或濫用,將生極大之損害,故於思考及論述上係以勞工之隱私權保 護角度為出發點。. n. er. io. sit. y. Nat. al. 第二節.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方法與範圍. 台灣並無針對受僱人資料保護制訂專責法規範,是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擬 透過國內相關法規檢驗,探討該等規定於勞動關係中是否有適用、應如何適用以 及法律責任之問題。此外亦經由實務案例及判決之研擬,希望藉由類型化方式來 檢視問題態樣,並從中找出對於受僱人資料保護問題之重要、核心價值。 而鑑於德國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Bundesdatenschutzgesetz, BDSG)甫於 2009 年修正,於第 32 條增列了於僱傭關係脈絡下所為的資料蒐集、處理及利用 之規定,加以德國相關學說、判決對此問題亦有較為清楚之論述,故以德國法作 為比較、參考之對象。另考量歐盟之個人資料處理及自由流通保護指令(Die Richtlinie 95/46/EG zum Schutz natürlicher Personen bei der Verarbeitung 2.

(19) personenbezogener Daten und zum freien Datenverkehr, 95/46/EG)對於德國法制之 形成有重大的影響,是以亦一併參照。 在研究範圍部分,雖然任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均存在著隱私遭侵犯之風險, 惟鑑於勞動關係中當事人地位不對等該特殊性,本文僅處理勞動領域中私部門勞 工之隱私權保護問題,並聚焦在實務上於求職階段經常發生之案例問題,進行分 析檢討。另外,對於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制之探討則僅集中於與勞動領域有 關之規定。 第三節. 本文架構. 在論文之章節安排上,第貳章擬先從美國及德國法上關於隱私權及資訊自決 權之討論出發,探討兩者的內涵以及在我國憲法中之依據,以釐清本文探討標 的—隱私權—之範圍。接著切入勞動領域中關於勞工隱私權保護所涉及之勞雇雙 方基本權衝突問題,並對相關理論進行介紹。. 政 治 大 第參章將針對勞工隱私權保護之國內外相關法規範進行探討。國內法部分會 立 先處理刑法與通訊保障監察法中有關之條文與問題,接著對近期始經過大幅度修. ‧ 國. 學. 正之個人資料保護法作較全面性之介紹與分析。就業服務法以及其施行細則的部 分則會將討論重心置於亦是新修正的「非屬就業所需之隱私資料」相關條文。民. ‧. 法的部分則是區分成契約責任與侵權行為責任兩大區塊來檢討。該章第二節的內 容是歐盟指令以及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之介紹,德國法部分將以與就業領域 最為相關之第 32 條規定為討論的主軸。.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肆章則透過實務上常見的雇主詢問求職者個人資料之案例類型化分析以 及國內有關判決檢討,並借鏡德國法院之判決見解,嘗試提出本文所探討的基本 權衝突問題於利益衡量操作上之判斷標準。同時亦附帶檢討我國關於雇主監視受 僱勞工行為之相關判決。. Ch. engchi. i n U. v. 第伍章之結論將分成三大的部分,首先回顧我國關於勞工隱私權保護之法規 以及實務現況問題,接著簡單扼要地整理德國聯邦個人資料法中關於勞工隱私權 保護問題之規範及重點。最後則是本文之研究心得,以及針對勞工隱私權保護所 涉及之基本權衝突應如何進行利益衡量之判准建議。. 3.

(20) 第壹章. 第貳章. •[緒論]. •[隱私權與資訊自決權之內涵] •美國法、德國法以及我國法上關於隱私權之討論 •勞工隱私權保護所涉及之基本權衝突問題. 第參章. •[勞工隱私權保護相關法制] •國內相關法制 •歐盟個人資料處理及自由流通保護指令 •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 第肆章. •[求職階段勞工隱私權遭侵害態樣分析檢討] •雇主詢問權之意義、行使要件&界線及法律效果 •實務上常見案例類型化:國內相關判決評釋、德國法之借鏡與參考 •附論在職階段與雇主之監控行為有關的國內判決. 第伍章. •[結論] •我國關於勞工隱私權保護之法制現況與問題回顧 •歐盟及德國關於勞工隱私權保護法制之回顧 •勞工隱私權保護問題之利益衡量判斷標準建議. 立. 政 治 大. n. er. io. sit. y. ‧. ‧ 國. 學. Nat. al. 圖表 2:論文研究架構. Ch. engchi. 4. i n U. v.

(21) 第貳章 隱私權與資訊自決權之保護 第一節. 隱私權概論. 隱私權的討論,相較於其他的憲法基本權利議題,乃是近代之後始開始較為 興盛,可說是典型現代社會的產物2。惟雖然承認隱私權乃憲法上基本權而應受 保障之思潮為多數國家所承認,然深究其定義及內涵,學者們至今尚未能有清晰、 完整之說明;尤有甚者,隱私權在各國以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之風貌呈現,其憲法 依據亦有所不同,例如隱私權在美國法之脈絡下,最終逐漸發展成包括個人不受 制約地獨立決定自己的生活事項之權利3,而在德國法發展的部分,自 1983 年之 人口普查判決(Volkszählungsentscheidung)後,則多將討論焦點放置於資訊自 決權。. 政 治 大. 究竟隱私權之內涵為何,其與資訊自決權又有何異同?因此問題非本論文探 討之焦點,在此便不多加贅述隱私權之形成與發展,以下僅參考所閱讀之文獻, 試著描繪隱私權以及資訊自決權之內涵,並提出本文所認為之二者間的關係,作 為本論文後續論述之前提。. 立. 隱私權之內涵. 第一款. 在美國法之討論. ‧. ‧ 國. 學. 第一項. n. al. er. io. sit. y. Nat. 現今社會科技進步、資訊發達,個人隱私往往被侵犯於無形之中,是以隱私 權之保護於今日的資訊社會中具相當重要性。隱私權最早於美國是作為侵權行為 法上之概念而被討論,主要以 1890 年 Warren 與 Brandeis 共同發表之名為「The Right to Privacy」的論文為開端,文中指出 Cooley 法官所稱的「不受干擾之權利 (right to be let alone) 」是時代所需4,強調必須肯定普通法上的隱私權,容許一 般人享有隱私權5。1960 年學者 William L. Prosser 乃歸納隱私權侵權行為之案例, 於加州法律評論(48 California L.Review 383 f.)發表「論隱私」 (Privacy)的論文, 提出四種侵害隱私權之態樣︰1.侵害他人的幽居獨處或私人事務(侵犯隱私:. Ch. engchi. i n U. v. Intrusion upon the plaintiff's seclusion or solitude or into his private affair) 。2.公開揭 露使人困擾的私人事實(公開揭露:public disclosure of embarrassing private facts about the plaintiff) 。3.公開揭露致使他人遭受公眾誤解(扭曲形象:publicity which 2. 劉靜怡,隱私權:第一講:隱私權的哲學基礎憲法保障及其相關辯論—過去、現在與未來,月 旦法學教室第 46 期,2006 年 8 月,頁 41。 3 劉靜怡,隱私權:第二講:隱私保障與國家權力的行使—以正當程序和個人自主性為核心,月 旦法學教室第 50 期,2006 年 12 月,頁 44。 4 參照陳起行,資訊隱私權法理探討—以美國法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 64 期,2000 年 12 月, 頁 299。 5 關於該篇論文詳細之介紹論述,可參照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 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 96 期,2007 年 7 月,頁 25-26。陳 起行,資訊隱私權法理探討—以美國法為中心,頁 298-299。 5.

(22) places the plaintiff in false light) 。4.為自己利益而使用他人的姓名或特徵(無權在 商業上使用他人姓名或肖像:appropriation, for the defendan's advantage, of the plaintiff's name or likeness)6。其後,上述之分類為實務及學說所採納,該四種 類型即經常被作為提起侵犯隱私權之侵權行為訴訟理由7。 前述美國關於隱私權之討論,僅止於私法層次,且強調的是與公眾無關之私 人領域事項,保有不受侵犯、免於公開之權利;惟後來經由聯邦最高法院以判決 所創設之憲法上隱私權(constitutional privacy),不僅認為人民有權免於國家政 府所為的公開個人與公眾無關之事項,亦將隱私權保障之範圍擴及於人們對於自 身發展中對於重要事務享有自我決定之自由。以下擬透過三個美國憲法關於隱私 權發展上具指標性之判決,一探隱私權之內涵。首先,在 1965 年涉及避孕問題 之 Griswold v. Connecticut 案8中,聯邦最高法院首度明確正式肯定隱私權係受憲 法所保障的權利。本案涉及之州法禁止任何人使用藥物、醫藥用品或器具作為避 孕之用,並明定任何幫助、諮詢、促使、僱用或指使他人為避孕之犯罪行為均應 受起訴或處罰9。判決認為該州法規範夫妻間在臥房內親密關係之方式,侵犯了 人民受憲法保障之隱私權10。1973 年的 Roe v. Wade 案11,聯邦最高法院將婦女墮.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胎的決定涵攝於個人隱私領域中,認為婦女於胎兒有生命前得為墮胎之權利乃是 受到憲法上隱私權保護的墮胎自由,惟此項權利並非絕對12。1977 年的 Whalen v. Roe 案13則是關於醫生與病人間隱私之訴訟,其起因於紐約州法律規定若干藥物. ‧. 的處方應作成紀錄並儲存於集中的政府電腦中,目的係為了控制危險藥物之使用 及分配,而本案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第一個肯定憲法上資訊隱私權之判決14。判 決認為,現代政府行政每每需要運用電腦處理大量的個人資訊,相對地,對於政 府防範個人資訊不當地揭露也是法律上重要一環。本案由於所涉及的州政府在個 人資料的處理上展現了對於個人資料適當的保護,因此政府不必證明受指責的法 律是控制藥物濫用所絕對必須15。. n. er. io. sit. y. Nat. al. 6. Ch. engchi. i n U. v.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 , 頁 26-27。 7 參照張國清,隱私權保護概念的比較探討,全國律師雜誌,第 5 卷 6 期,2001 年 6 月,頁 8。 8 381, U.S. 479(1965). 9 參照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 , 頁 28。 10 參照陳起行,資訊隱私權法理探討—以美國法為中心,頁 307-309。 11 410 U.S. 113(1973). 12 參照傅煒程,求職勞工個人資訊揭露合法性與範圍之研究—以隱私權理論實踐為中心,國立 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年 1 月,頁 34。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 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頁 29-30。關於本案之詳細事實、 大法官之論述及學者見解,另可參照陳起行,資訊隱私權法理探討—以美國法為中心,頁 309-316。 13 429 U.S. 589(1977). 14 參照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 頁 32。 15 參照陳起行,資訊隱私權法理探討—以美國法為中心,頁 319。 6.

(23) 綜上可知,美國法上關於隱私權的討論,始於私法上之侵權行為,其後多數 判決亦漸漸肯定隱私權為憲法所保障之基本權利,並將傳統對隱私權所描述之 「不受干擾的權利」逐漸擴大至重大決定之自主16。換言之,現今美國法所稱之 隱私權的內涵相當豐富,至少包括個人得不受外界侵擾安靜生活之獨處權、各種 人生重要決定自主自決之權利(例如生育、死亡等等)以及與個人資訊有關之資 訊隱私權。 第二款. 在德國法之討論. 德國法上並無美國法所稱之隱私權的概念,而係透過一般人格權 ( allgemeines Persönlichkeitsrecht ) 加 以 保 護 。 亦 即 該 國 法 所 稱 之 「 隱 私 」 (Privatheit),係一般人格權為保護個人生活領域所為之具體化(Privatheit als Konkretisierung des allgemeinen Persönlichkeitsrechts),其導自一般人格權,並同 時決定其內容與範圍,使個人享有一個自我生活形成的自主領域,得排除他人干 預而發展實現其個人性,得有屬於自我存在的領域17。. 立. 政 治 大. 而關於何謂不受他人干預而得發展實現自我之自主領域,學說上有提出領域. ‧ 國. 學. 理論(Sphärentheorie)來界定一般人格權於私生活上具體化應受保障之範圍, 其認為個人之人格展開於不同的領域,人一方面係為個體,而為一個私人,他方 面亦屬所謂的社會動物,具團體的本質而為社會人。私人領域者,指為使個人之. ‧. 人格得自由及自我負責發展,必須保留給每一個人有一內部空間,個人在此內部 空間中,得以保有自我,得自公開隱退,不讓周邊環境進入,享有安寧及寂靜18。. y. Nat. sit. n. al. er. io. 聯邦法院過去曾採納領域理論,將個人生活領域區分為隱密領域 (Intimsphäre)、私密領域(Geheimsphäre)及私人領域(Indivdualsphäre)。隱 密領域的實質內容來自於人性尊嚴的核心,享有絕對保護,任何侵害,無論是來 自個人或公權力,均應被排除。其他兩個領域則依相互利益衡量的標準,以決定 其是否應受保護。該理論係將私人生活領域,放置於一個同心圓的模型上,依其 接近中心核心部分之遠近,分為不同層次加以保護。其於思考方法上分為三個階 段:1.檢討是觸及人格權的保護範圍,及其具體的領域。2.是否構成侵害。3.此. Ch. engchi. i n U. v. 種侵害是否具正當性。涉及核心領域的任何侵害均為法所不許,其他情形則權衡 其對立的利益加以判斷19。 聯邦憲法法院曾贊同領域理論,並強調基於基本法(Grundgesetz für die 16. 例如關於生育的自主、家庭的自主及同性戀者為性行為之自由等,相關判決簡介可參照王澤 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 ,頁 29-32。 17 參照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 頁 38。 18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 , 頁 38。 19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 , 頁 39。 7.

(24)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GG)第 1 條所規定之人性尊嚴不受侵害,以及其應 受所有國家權力之尊重與保護,個人在其私人生活形成上,被保障有一個絕對不 受侵害的領域。惟自 1983 年之人口普查判決(Volkszählungsentscheidung)後, 聯邦憲法法院創設個人資訊決權(informationelles Selbstbestimmungsrecht)之概 念,逐漸揚棄此種核心領域,或者說將之加以相對化20,此部分詳如後述。 第三款. 小結. 比較前述美國及德國關於隱私權保護之內涵可以發現,美國係以一個廣泛的 隱私權概念,涵蓋個人不受侵擾之權利以及重要決定之自主自決,隱私權之概念 下又依所涉之標的可細分為空間隱私、身體隱私以及資訊隱私權等等。而德國法 方面,則是以一般人格權來保障個人不受侵擾之權利,而在有關個人資訊的部分, 則另外發展出資訊自決權之概念,且可謂成為德國法在涉及個資問題時探討之重 心。. n. Ch. engchi. sit. 其他etc.. y. 資訊隱私. er. io. al. 身體隱私. ‧. Nat. 隱 私 權. 學. ‧ 國. 政 治 大 立 空間隱私. i n U. v. 圖表 3:美國法上隱私權之架構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20.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 , 頁 40。 8.

(25) 一般人格權 資訊自決權 ˙得享有不受他人干預而可發展、 實現自我之自主領域。 ˙與資訊有關者。 ˙有權自行決定,是否將自身的 個人資料交付予供利用。. 圖表 4:德國法關於隱私之架構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第二項. 資訊自決權. 政 治 大. 隨著時代之進步,電腦的發明使得資料蒐集更為快速。且因電腦將個人之意 思排除在外,本人對於電腦中之資料毫無置喙的餘地,個人對於自己個資之取用 及正確性喪失自主權,再者經由電腦資料相互間引用串連、溝通整合之結果,可 能將某人塑造的「資料形象」與其本人真實面貌大相逕庭,對人格造成重大之傷 害,因此有「資訊自決權」之概念產生21。而所謂的資訊自決權,係指每個人基. 立. ‧ 國. 學. ‧. 本上有權自行決定,是否將其個人資料(Daten)交付與供利用22。. n. al. er. io. sit. y. Nat. 德國於 1983 年制定人口普查法,準備從事全面性的人口資料普查,引發整 個社會各階層群起之抗議運動以及憲法訴願23,同年 12 月 15 日德國聯邦憲法法 院作成「人口普查判決」24,該判決主文提及「在現代資料處理(Datenverarbeitung) 之條件下,應保護每個人之個人資料(persönliche Daten),免遭無限制之蒐集、 儲存、運用、傳遞,此係屬基本法第 2 條第 1 項(一般人格權)及基本法第 1 條第 1 項(人性尊嚴)保護範圍。該基本人權保障每個人,原則上有權自行決定 其個人資料之交付與使用。」此外判決亦提及,個人資訊自決權之限制,僅得於 有關重大公眾利益時,方得為之。對於上述判決內容,學者李震山有如下之評論,. Ch. engchi. i n U. v. 首先其認為個資保護有其必要性與迫切性。此外,資訊自決權係源自基本人權中 之一般人格權與人性尊嚴,應屬既有基本人權條款之保護範圍。再者,該判決扼 要揭示資訊自決權之概念,並且將個人資訊權之保障位階提得甚高,只有重大公. 21. 參照劉江彬,資訊法論,台大法學叢書,1986 年 10 月,頁 214。轉引自許文義,個人資料保 護法論,三民書局,2001 年 1 月初版,頁 49。 22 李震山,論資訊自決權,收錄於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2001 年 11 月修訂再版,頁 277。 23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 , 頁 40。 24 關於該判決之中譯,詳見蕭文生,關於「一九八三年人口普查法」之判決,收錄於西德聯邦 憲法法院裁判選輯(一) ,司法週刊雜誌社印行,1990 年 10 月,頁 288 以下。 9.

(26) 眾利益得與之抗衡,足見其重要性;但反之,亦顯示「自決」並非具有絕對排他 性,而是有其可限制性25。 關於資訊自決權屬相對受保障之權利,亦可由以下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之論述 獲得佐證:國家在憲法上享有資訊利益,並不自始即被禁止獲取或使用涉及個人 之資料,但基於現代資訊處理技術之考量,國家蒐集所獲得資料之使用範圍應嚴 格限制於原先取得時所依據之目的,以避免不同個人資料之相互結合,而造成個 人人格之剖面圖,致產生另一個虛幻的人格形象26。 從以上論述可之,德國法中並無單獨隱私權之概念,但透過一般人格權,隱 私在德國仍受到保護;而資訊自決權則肯認每一個人對於涉及自己資料提供、利 用之決定過程,皆有積極參與及形成自我決定之可能,並且尚得以之作為抗拒他 人恣意干涉的消極自由權27,且依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之見解,該資訊自決權係基 於人性尊嚴及一般人格權之維護而被保護,若對之有恣意或不當的干預,不僅將 危及個人人格自由發展之權利,亦是對於人性尊嚴之貶損。.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綜觀上述,資訊自決權指的是個人對於自己相關資訊享有自我決定之權利, 其僅及於個人隱私範圍內之資料或資訊部分,尚難及於其他隱私部分28。而資訊 隱私權(information Privacy)則是美國法上之用語,按個人資料具有私密性,本 質上即與隱私權之保障密不可分,因此隱私權中有關個人資料部分,往往被稱為. ‧. 「資訊隱私權」29。是以本文認為資訊自決權與資訊隱私權二者應屬相同或者謂 相似之概念,其所指涉者均是本人對於與自身有關之資料,享有自主決定的權利; 在消極面上可保護個人不欲為人所知的資訊外洩,從而享有隱私保障,在積極面 上則得主張自我參與及形成之自由。 隱私權保護於我國憲法上之基礎. 第一款. 釋憲實務相關解釋. er. io. sit. y. Nat. al. 第三項. n. v i n Ch 我國憲法並未明文保障隱私權,惟大法官透過多號解釋已逐步建構起對於隱 engchi U 私權之保障,以下擬按相關釋字作成之先後順序,逐一概略地介紹。 一、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293 號解釋(1992 年 3 月 13 日) 本號解釋涉及銀行法第 48 條第 2 項之規定,該條文規定銀行對於顧客之相 關資料,原則上應予保密,大法官認為系爭銀行法規定「旨在保障銀行之一般客 戶財產上之秘密及防止客戶與銀行往來資料之任意公開,以維護人民之隱私權。」 該號解釋係釋憲實務上第一次出現隱私權之用語,惟解釋文雖提及隱私權之保護, 25 26 27 28 29. 李震山,論資訊自決權,頁 280-281。 參見許文義,個人資料保護法論,三民書局,2001 年 1 月初版,頁 50。 李震山,資訊時代下「資訊權」入憲之芻議,律師雜誌 307 期,2005 年 4 月,頁 23。 李震山,論資訊自決權,頁 289。 李震山,資訊時代下「資訊權」入憲之芻議,律師雜誌 307 期,2005 年 4 月,頁 21。 10.

(27) 然並未提及相關內涵及依據。 二、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09 號解釋(2000 年 7 月 7 日) 就刑法第 310 條第 1 項及第 2 項誹謗罪之規定是否有違憲法第 11 條關於言 論自由之規定,大法官於該號解釋文中指出「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憲法 第十一條有明文保障,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 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得以發揮。惟為兼顧對個人名譽、隱 私及公共利益之保護,法律尚非不得對言論自由依其傳播方式為合理之限制。」 該號解釋言及言論自由與人民之隱私權同受保護,惟其亦未論及隱私權之依據與 詳細內涵。 三、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35 號解釋(2001 年 12 月 14 日) 該號解釋係針對警察勤務條例實施臨檢之規定是否違憲所作出的解釋,大法 官於解釋文中提到,不論臨檢實施之手段為何,「均屬對人或物之查驗、干預, 影響人民行動自由、財產權及隱私權等甚鉅,應恪遵法治國家警察執勤之原則。.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實施臨檢之要件、程序及對違法臨檢行為之救濟,均應有法律之明確規範,方符 憲法保障人民自由權利之意旨。」本號解釋肯定隱私權與人民之行動自由、財產 權同為憲法所保障之基本權利,然同樣未言及隱私權之內涵與依據。. ‧. 四、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85 號解釋(2004 年 12 月 15 日). n. al. er. io. sit. y. Nat. 本號解釋係針對立法院於民國 98 年 8 月 2 日所通過之「三一九槍擊事件真 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是否合憲所引發之爭議。關於隱私權的部分,該號解釋 理由書中提到「其中隱私權雖非憲法明文列舉之權利,惟基於人性尊嚴與個人主 體性之維護及人格發展之完整,並為保障個人生活秘密空間免於他人侵擾及個人 資料之自主控制,隱私權乃為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而受憲法第二十二條所保障 (本院釋字第五○九號、第五三五號解釋參照)。」本件解釋對隱私權發展的貢 獻在於其解釋理由扼要地說明了隱私權的理論基礎、憲法依據及保護範圍30。. Ch. engchi. i n U. v. 五、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86 號解釋(2004 年 12 月 17 日) 本號解釋乃是關於「證券交易法第四十三條之一第一項取得股份申報事項要 點」中認定共同取得之規定是否違憲的問題,大法官認為此涉及憲法所保障之資 訊自主權與財產權之限制,惟大法官並無進一步針對資訊自主權之概念、內涵及 依據進行說明。 六、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603 號解釋(2005 年 9 月 28 日) 關於戶籍法第 8 條第 2、3 項捺指紋始核發身分證之規定是否違憲,大法官 30.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中) ,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 97 期,2007 年 8 月,頁 32。 11.

(28) 於該號解釋理由書中提到「維護人性尊嚴與尊重人格自由發展,乃自由民主憲政 秩序之核心價值。隱私權雖非憲法明文列舉之權利,惟基於人性尊嚴與個人主體 性之維護及人格發展之完整,並為保障個人生活私密領域免於他人侵擾及個人資 料之自主控制,隱私權乃為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而受憲法第二十二條所保障(本 院釋字第五八五號解釋參照) ,其中包含個人自主控制其個人資料之資訊隱私權, 保障人民決定是否揭露其個人資料、及在何種範圍內、於何時、以何種方式、向 何人揭露之決定權,並保障人民對其個人資料之使用有知悉與控制權及資料記載 錯誤之更正權。隱私權雖係基於維護人性尊嚴與尊重人格自由發展而形成,惟其 限制並非當然侵犯人性尊嚴。憲法對個人資訊隱私權之保護亦非絕對,國家基於 公益之必要,自得於不違反憲法第二十三條之範圍內,以法律明確規定強制取得 所必要之個人資訊。至該法律是否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則應就國家蒐集、 利用、揭露個人資訊所能獲得之公益與對資訊隱私之主體所構成之侵害,通盤衡 酌考量。並就所蒐集個人資訊之性質是否涉及私密敏感事項、或雖非私密敏感但 易與其他資料結合為詳細之個人檔案,於具體個案中,採取不同密度之審查。而 為確保個人主體性及人格發展之完整,保障人民之資訊隱私權,國家就其正當取 得之個人資料,亦應確保其合於目的之正當使用及維護資訊安全,故國家蒐集資 訊之目的,尤須明確以法律制定之。蓋惟有如此,方能使人民事先知悉其個人資 料所以被蒐集之目的,及國家將如何使用所得資訊,並進而確認主管機關係以合.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乎法定蒐集目的之方式,正當使用人民之個人資訊。」. n. al. er. io. sit. y. Nat. 本號解釋可謂是歷來大法官就隱私權一事論述最清楚之解釋,不僅提及隱私 權乃係為維護人性尊嚴及人格之完整發展所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其內涵包括保 障個人生活私密領域免於他人侵擾及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即資訊隱私權),亦 指出何謂個人自主控制其個人資料之概念。此外也說明憲法對於隱私權之保護並 非絕對,在符合憲法第 23 條規定之情況下得加以限制,且國家蒐集個人資料之 目的須以法律明文定之。. Ch. engchi. i n U. v. 七、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631 號解釋(2007 年 7 月 20 日) 在關於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 5 條第 2 項規定是否違憲之該號解釋中,大法 官於理由書中提到憲法第 12 條所規定之秘密通訊自由,「旨在確保人民就通訊 之有無、對象、時間、方式及內容等事項,有不受國家及他人任意侵擾之權利。 此項秘密通訊自由乃憲法保障隱私權之具體態樣之一,為維護人性尊嚴、個人主 體性及人格發展之完整,並為保障個人生活私密領域免於國家、他人侵擾及維護 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所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本院釋字第六0三號解釋參照), 憲法第十二條特予明定。國家若採取限制手段,除應有法律依據外,限制之要件 應具體、明確,不得逾越必要之範圍,所踐行之程序並應合理、正當,方符憲法 保障人民基本權利之意旨。」本號釋字表明秘密通訊自由除為人民之基本權利外, 亦為憲法保障隱私權的具體態樣之一,並得透過秘密通訊自由之保障以維護個人 資料的自主控制。 12.

(29) 八、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689 號解釋(2011 年 7 月 29 日) 該號解釋所涉及之標的為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89 條第 2 款之規定,大法官認 為「個人之私人生活及社會活動,隨時受他人持續注視、監看、監聽或公開揭露, 其言行舉止及人際互動即難自由從事,致影響其人格之自由發展。尤以現今資訊 科技高度發展及相關設備之方便取得,個人之私人活動受注視、監看、監聽或公 開揭露等侵擾之可能大為增加,個人之私人活動及隱私受保護之需要,亦隨之提 升。是個人縱於公共場域中,亦應享有依社會通念得不受他人持續注視、監看、 監聽、接近等侵擾之私人活動領域及個人資料自主,而受法律所保護。惟在公共 場域中個人所得主張不受此等侵擾之自由,以得合理期待於他人者為限,亦即不 僅其不受侵擾之期待已表現於外,且該期待須依社會通念認為合理者。」 本號解釋中大法官明言鑑於現今資訊科技設備之高度發展,個人隱私遭他人 公開、揭露而侵害之可能大幅提升,是以迫切有提高隱私權保護之需求。而個人 所享有之隱私權及資訊自決權,不因身處於公共場所即不受保護,惟於該等情況 下欲主張隱私權利之保護,須具有合理之隱私期待,亦即個人不僅已將其主觀上 不受侵擾之期待表現於外,如此之期待亦尚須是社會通念認為合理的。. 立. ‧ 國. 小結. 學. 第二款. 政 治 大. ‧. 觀察上述解釋之脈絡可知,在我國大法官透過解釋,指明隱私權為憲法所保 障之基本權利,其依據乃是憲法第 22 條,且其內涵包括個人生活私密領域免於 他人侵擾及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而保障隱私權之基礎則是為了人性尊嚴之維護 以及確保人格健全地發展。此種說法似融合了美國法與德國法上關於隱私權及資 訊自決權之討論。關於隱私權、資訊自主權以及資訊隱私權這三者概念之比較區 辨,從我國釋憲實務係先出現隱私權之概念,到釋字第 586 號解釋之資訊自決權 以及其後釋字第 603 號解釋的個人自主控制其個人資料的資訊隱私權觀之,應可 認為大法官所稱之資訊自決權即係指個人自主控制其個人資料之權利,其與資訊 隱私權在我國應僅是名稱上不同,內涵上相同之概念,可以互換使用31,且屬於 隱私權概念中之一種。是以本文認為在我國法上,隱私權應係一較廣泛之概念,.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其保護之範圍包括各種的隱私權,除了資訊隱私(或稱資訊自決)之外,尚有身 體隱私(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35 號解釋)以及空間隱私32等等。而在隱私權之 上,則存在人格權及人性尊嚴等更上位之概念。. 31 32. 參照林子儀大法官於釋字第 603 號協同意見書註腳 1 之論述,似也採此見解。 此係指保護個人之生活領域免於他人無端侵害干擾而言。 13.

(30) 人性尊嚴. 人格權. 隱私權. 資訊自決權/ 資訊隱私等. 立. 政 治 大. 圖表 5:我國憲法上資訊自決權、隱私權與人格權、人性尊嚴間之關係. ‧ 國. 學. 第二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勞動領域中勞工隱私權保護所涉及之基本權衝突. ‧. 勞工作為基本權主體,本應得享有基本權利之保障。惟在勞動領域中,勞工 處於從屬關係中,受雇主指揮、監督,其本應享有之基本權極易遭受侵害。另一 方面,雖雇主基於誠信原則,對於受僱勞工之若干基本權負有保護義務,然站在 企業經營之觀點去思考,雇主亦有其值得保護之利益,如此一來便產生了基本權 利衝突的問題。本文以下擬先論述勞動領域中探討勞工隱私權保護時勞、雇雙方 所會涉及之基本權利,接著介紹關於基本權利在私領域中之適用以及基本權衝突 處理的相關理論。至於在勞動領域中勞工的基本權利是否即應受到限制、雇主之 利益是否恆凌駕於勞工之上等等利益權衡問題,則留待後續章節再做詳細討論。. n. er. io. sit. y. Nat. al. 第一項. Ch. engchi. i n U. v. 勞工之基本權利. 職場中侵犯隱私之行為,將直接導致受僱人或求職者之隱私權侵害,而若有 進一步利用所取得資訊之行為,尚可能會對勞工產生其他例如工作權等之基本權 利侵害。 一、隱私權及資訊自決權 隱私權係指攸關個人一己,得拒絕他人知悉所有訊息之總稱33。資訊自決權 則係指個人基本上有權自行決定是否將其個人資料交付與提供利用之權利,其與 隱私權有密切關係,基本上被理解為人格權之一種型態,主要在強調國家機關或 私人沒有當事人的許可,不可任意「蒐集」個人資料,更不可將此些個人資料與 33. 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2012 年 9 月六版,頁 380。 14.

(31) 其他資料結合,而任意加以「利用」 ,否則將對個人人格權及隱私權造成傷害34。 於職場中可能侵害勞工資訊自決權之行為例如監看員工之電子郵件、要求員 工提供健檢資料,以及企業照會等。至於監看員工工作之情形,本文認為此係涉 及勞工於工作時得否享有免於他人侵擾之權利的問題,非資訊自決權得涵蓋,而 是更上位之隱私權的保障範圍。蓋雖說監視器所錄下之畫面屬於勞工的個人資訊, 然而單就監視勞工工作之該舉動而言,實已構成隱私權之侵害。 二、秘密通訊自由 憲法第 12 條規定「人民有秘密通訊之自由。」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631 號解釋,秘密通訊自由「旨在確保人民就通訊之有無、對象、時間、方式及內容 等事項,有不受國家及他人任意侵擾之權利。」至於所謂的秘密,屬個人化之事 項,個人得決定是否使他人知曉之事情。通訊,是指透過各種資訊交通媒介所為 的資訊交換行為,此之媒介包括書信、有線電話、行動電話、電報、傳真、乃至 電子郵件與網際網路,不問其內容是否合法35。. 立. 政 治 大. 又關於秘密通訊自由保障之範圍,有論者謂其僅保障通訊之隱密性,不擴及. ‧ 國. 學. 通訊行為「本身」,而通訊隱密性的保障,則包含「通訊內容」之秘密與「通訊 情況」之秘密兩方面。通訊秘密之保障始於傳輸信息脫離發信(訊)人實力支配. ‧. 範圍之時,而以該訊息到達收信(訊)人實力支配範圍為保障終止時點。基此, 倘傳送的電子郵件已寄達收件人處,因通訊程序已終結,則憲法第 12 條的要件 無法滿足。因此,企業內電子郵件監看,除非係攔截傳送中的郵件,否則,於其 他監看硬碟內個人檔案內容,或查看通訊人儲存於公司電腦伺服器內的備份檔之 情形,應僅能主張隱私權、資訊自決權等基本權利之侵害36。.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v. 對於上述之說法,有持不同見解者,其認為秘密通訊之保障,不僅包括通訊 自由(傳達過程)的保障,更涵蓋對隱密交流的保障,因為這亦屬隱私權保障之 一環。換言之,雖然秘密通訊自由強調通訊方式上的隱密性,但通訊內容之秘密 應仍然會落入秘密通訊自由之保障範圍,況且秘密通訊自由含有維護個人資料自. Ch. engchi. 主控制之意涵,而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當不應限於通訊方式之控制,反而通訊內 容的秘密性才是最涉及人性尊嚴的部分,因此秘密通訊自由保障的是利用通訊媒 介進行通訊之情形,禁止的是通訊收發當事人以外之人接近該媒介,進而取得有 關通訊之任何資訊,至於該通訊是否仍在傳遞中,或是已經到達收訊人處,並非 所問37。. 34. 李惠宗,憲法要義,頁 383-384。 李惠宗,憲法要義,頁 213。 36 呂雅惠,企業內電子郵件監控與個人資料保護爭議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 班碩士論文,2008 年 6 月,頁 31-32。 37 陳品妤,受僱人個人資料保護法制之比較研究—以電腦使用之監視為核心,國立台北大學法 律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1 月,頁 19-20。 15 35.

(32) 本文認為,秘密通訊自由既係保障人民得自由、不受干擾地進行通訊,則其 保障之範圍,應既包含通訊本身,例如以何種方式進行通訊,亦包含通訊內容之 秘密性,此參釋字第 631 號解釋即可知。而既然「書寫、寄送、傳送、送達、閱 讀(及回復)」這幾個步驟實際上就是一個通訊之過程,縱使今日電子郵件已送 達相對人之信箱,對之進行監看仍會構成對通訊秘密性之侵害,況前一位論者於 論述上亦承認通訊內容之秘密為秘密通訊自由所保障的範圍。 此外,前一位論者之論理尚有一處令人費解,即其先主張秘密通訊自由之保 障不擴及通訊行為「本身」,但其後又言「通訊情況」之秘密受秘密通訊自由所 保障,試問,得在秘密之情況下進行通訊,不正是意味著秘密地進行通訊這個行 為係受保障的?依此推論實難得出通訊行為本身並不受保障之結論。 另須強調的是,前述監視電子郵件之行為固然會侵害勞工之秘密通訊自由, 然因通訊之定義乃是透過各種資料交換媒體所為之資料交換行為,是以除非勞工 所為係單機操作之行為,否則其他透過任何通訊協定所為之資料交換行為也都是 秘密通訊保障之行為,包含利用通訊軟體與他人交談、書寫部落格、上傳下載檔 案,甚至是瀏覽網頁38,雇主若對於員工使用電腦之情形進行監視,恐亦會構成 秘密通訊自由之侵害。. 立. ‧. ‧ 國. 學. 三、言論自由. 政 治 大. n. al. er. io. sit. y. Nat. 言論自由係指人民以語言或其他足以表達其思想之媒介,如文字、圖畫、聲 音、動作、穿著以表達出個人之價值判斷或轉述事實之自由 39,而受憲法第 11 條之保障。此種言論內容不問其是否有正面價值,亦不問其判斷是否正確,皆在 言論自由保障範圍內40。. i n U. v. 縱使基於誠信原則而認受僱勞工有不為傷害企業言論與禁止不當影響同事 等等之附隨義務,然此非可謂其全然無法享有言論自由該基本權利之保障,僅得 認為是對於勞工言論自由之一種限制。倘雇主於工作場所裝設監視錄影機監看員 工之一舉一動,並且有收音之功能,該舉動不僅侵犯被監視、監聽者之隱私,亦. Ch. engchi. 將使得員工因害怕雇主透過該行為取得對其不利之事證進而對其予以懲戒,產生 寒蟬效應,人心惶惶,無法暢所欲言。 四、工作權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10 號解釋稱:「憲法第十五條規定人民之工作權應予 保障,人民從事工作並有選擇職業之自由。」是以人民之職業選擇自由及從事工 作之權利受憲法所保障。而詳究職業自由保障之主旨,並不僅止於保障人民經由 工作獲取生計所需的手段而已,職業自由實則為個人建立自我、自主形成其生活 38 39 40. 陳品妤,受僱人個人資料保護法制之比較研究—以電腦使用之監視為核心,頁 20。 李惠宗,憲法要義,頁 187。 李惠宗,憲法要義,頁 187。 16.

(33) 內容的重要憑藉,不僅是經濟性的基本權利,而與人格形成有本質上的連結 41。 若雇主得任意詢問應徵者之個資,縱使人民之求職機會不被限制,然雇主卻 依據與應募工作無任何合理關聯之詢問結果而為雇用與否之差別待遇,就結果言, 即屬對於求職者職業自由之侵害。 此外,憲法第 15 條亦保障人民之生存權,而學者蔡維音將該權利之保護分 為生命權、基礎維生物資之請求權以及合乎人性尊嚴之生存條件三個領域42;就 合乎人性尊嚴之生存條件該領域而言,倘將之與工作權結合,則可推導出合乎人 性尊嚴的工作環境保護。 雇主隨意監視受僱者工作情形、監聽電話以及監看電子郵件等等之行為,將 使員工處於一受壓迫的工作環境,一舉一動皆為雇主所注視,無法喘息,如此實 難謂係符合人性尊嚴之工作環境。 五、平等權.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憲法第 7 條規範了平等原則,而大法官於多號釋字中亦論及所謂之平等「並 非指絕對、機械之形式上平等,而係保障人民在法律上地位之實質平等,立法機 關基於憲法之價值體系及立法目的,自得斟酌規範事物性質之差異而為合理之區 別對待。43」而基於平等所衍伸出之差別待遇禁止,乃係要求本質上相同之事務,. ‧. 不得予以不同的待遇,除非有適於事物本質的正當化事由,否則不得對相同事務 予以不同評價與待遇,亦即恣意之禁止44。. y. Nat. sit. n. al. er. io. 在求職的情況,雇主係基於各個求職者之背景、能力等資訊而為錄用與否之 決定,倘雇主得詢問應募者個人資訊之範圍毫不受限制,復又依與該招募工作無 合理關聯之求職者資訊來選材,即會構成差別待遇,有違平等原則。 六、人性尊嚴. Ch. engchi. i n U. v. 憲法增修條文第 10 條第 6 項第 1 句提及人格尊嚴,而自司法院大法官釋字 第 372 號解釋後,人格尊嚴或人性尊嚴一詞便經常於大法官解釋或意見書中出現。 人性尊嚴一詞,屬於可以描述,但卻難以定義之概念,而應從人之存在該哲學意 義加以探討。人之存在本身即是目的,且人性尊嚴並非如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 生終於死亡,縱使人未出生或已死亡,仍有人性尊嚴45。關於人性尊嚴之內涵, 德國法已透過判決形成了所謂的「客體公式」(Objektformel),亦即當個人被純 粹當作國家行為客體時,就牴觸了人性尊嚴46。國內有論者謂人性尊嚴乃我國憲 41 42 43 44 45 46. 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正典,2001 年 7 月,頁 78。 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頁 83。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485 號解釋參照。 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頁 52。 李惠宗,憲法要義,頁 88-89。 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頁 27。 1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佳作 李喬安 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勞動部勞動力發 展署桃竹苗分署.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佳作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臺南職 業訓練中心、國立 臺中高級工業職業 學校附設高級工業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鳳山就業服務站、岡山就業服務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鳳山就業服務站、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鳳山就業服務站、潮州就業中心、澎湖就

潮州就業中心、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就業服務台所服務之求職者平均希

、 「9 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25,250元最低;屏東就業中心所服務之求職者平均希

01 綜合機械 3 陳俊嘉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中區職業訓練 中心.. 01 綜合機械 4 王仲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