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後殖民論述/文化抵抗的政治:從法農(F.Fanon)到薩依德(E. Said)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後殖民論述/文化抵抗的政治:從法農(F.Fanon)到薩依德(E. Said)"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後殖民論述/文化抵抗的政治:從法農(F.Fanon)到薩依德

(E. Said)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2-2414-H-004-042- 執行期間: 92 年 08 月 01 日至 93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計畫主持人: 宋國誠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3 年 11 月 3 日

(2)

研究成果簡要報告

後殖民理論所涉及範圍之廣大,相關議題之龐雜,已超出一般人所能想像。 本研究僅能就基本關切的問題,在盡可能顧及相關議題和評論的基礎上,進行引 介、分析和申述。本研究是作者一系列後殖民論述的第一部分,除了一篇後殖民 理論的總論性概述之外,寫作範圍主要涉及法蘭茲.法農(Frantz Fanon)和愛德 華.薩依德(Edward Said)的作品和相關研究。就整體且範圍廣泛的後殖民理論來 說,本研究不僅未能包羅盡納後殖民理論於其中,實際上本研究還只是後殖民研 究的初始部分。限於篇幅,一般較為人們所熟悉的有關薩依德的中東政治批評, 也未能納入本研究的範圍。 後殖民理論是當代文化研究與文化批評重要的領域,是一項具有全球影響性 與佈局性的學術趨勢和批評理論。後殖民理論不僅是當前歐美大學英語系、比較 文學系、文化研究、婦女研究、政治理論與哲學、歷史學、媒體批評等等科系熱 門的學科,更是當今全球化趨勢下跨國社區研究、國際政經流動和文化離散研究 中重要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視角。正如阿帕杜雷(Arjun Appadurai)所指出的,當代 全球文化的基本圖像是一種「斷裂性流動」的面貌,一方面國際資本與技術的同 質化正在加速,一方面卻是地方主義的自主化愈加明顯,中心對邊緣的控制力持 續增強,但邊緣對中心的滲透與解構也在增強。在這種不再有一勞永逸的巨型理 論,也不再有一體成形的世界結構之下,「後殖民」議題不僅沒有受到萎縮性的 衝擊,反而更顯得多元化與擴散化。因為,如果傳統反殖民主義是為了「國家重 建」與「民族自決」等等目標的實現,後殖民則為當前全球化下民族與民族國家 「破碎化」提供新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是,後殖民提供了為數 繁多、流動不居的「論爭場域」(sites of contestation),來和後資本主義時代全球 同質性或同質化權力進行對話與對抗。 在此一語境之下,本研究作者把「後殖民論述」(postcolonial discourse)定義 為在當代文化批評(包括廣義的文學批評)、歷史、民族理論和政治領域中作為一

(3)

種「文化抵抗」形式而進行的寫作與批評。文化抵抗(cultural resistance)意指「論 述權」的爭奪,也就是歷史身份、主體表述、自我再現等等發言權、發音權的 爭奪;而文化反抗的目標則是西方數百年來以理性主義之名而進行的認識論的 壓迫。因此,後殖民論述不是一種定型的知識類型,而是一個論爭場域。後殖 民論述既是一種批評實踐,亦是一種策略書寫。「後殖民」(postcolonial)一詞隱 含著殖民的延續和尚未超越,它指涉一種殖民主義從古典「軍事─領土」形式 向新型的「經濟─文化」的過渡階段,因此,所謂「後殖民批評」(postcolonial criticism),主要是對近代殖民主義更深層的解讀與剖析。換言之,後殖民主義一 方面在批判「殖民後」(after colonization)重新包裝的殖民主義,一方面通過「殖 民論述解構」(deconstruction of colonial discourse),尋求民族主體性的重建,民 族自我和民族「原居屬性」的復歸和轉化。

本研究第一章「酒神的喧嘩」是一篇後殖民理論的評介性總論,主題從後殖 民興起的背景到名詞、概念之論爭,從後殖民理論的「反對派」到後殖民主論述 衍生出來的當代的「亞—後殖民論述」。在有關「亞—後殖民論述」之中,實際 上還應包括更多的與後殖民論述平行繁衍的分支性議題研究,諸如「離散研究」 (Studies of Diaspora)、「多國籍研究」(Studies of Transnationalities)、「雙語書寫」 (Bilingual Writing) 、「 翻 譯 研 究 」 (Translation Research) 、「 後 殖 民 人 類 學 」 (Postcolonial Anthropology)等等。但限於篇幅以及議題集中的需要,本章均未列 入討論。 後殖民論爭顯露出後殖民理論內在的弔詭與困境,這就是,在努力抵抗西方 對非西方的「權威再現」之際,卻冒著「再現西方權威」的危險,在努力消解西 方二元對立之時,卻冒著二度重陷西方二元對立困境的危險,在論辯西方理性主 義的語言之時,使用的邏輯與辯辭卻是來自西方理性思維本身。似乎,將自身定 位在「後範式」脈絡下的後殖民理論,只能是一個歷史時間序列中尾追在後的「晚 來者」(latecomer),然而轉向地理和文化空間又意著簡化和概約非西方世界之多 元性與差異性;一個將西方釘死在批判箭靶上的後殖民理論,終究無法稍一移動

(4)

自身批判的定位,因而在釘牢了西方的同時,也僵死了後殖民理論自身的彈性與 活力;始終試圖在西方內部尋找非西方自身解放的條件與路徑,似乎也無法跳脫 西方知識論述的內設框架。然而,似乎也不必悲觀,這些困境與焦慮也引導和激 勵著對後殖民理論之未來的深度思考。那就是必須徹底拋開對西方那種權威理性 和單一現代性的固著與依戀,徹底拋棄認為只能在西方內部才能獲取非西方現代 性發展之秘訣的附庸思維,可以確定的是,他者的復甦與站立,需要依靠的是自 己的理性和自己的語言。 本研究第二章「黑色的創傷」在討論法蘭茲.法農的思想。法農之所以在當 代思想界被再度提起,並被塑造為世界級的理論家,是因為法農是至今為止對殖 民主義、種族主義和黑人生活世界提出最深刻分析和最有力批評的理論家。法農 不僅開創了一個「政治病理」(psychiatry of politics)的批判性理論,將個人的痛 苦與主宰的社會秩序聯繫起來,將殖民主義與精神變態的關聯性作了最深刻的描 述,而且還以直接的醫療實驗進行實際的改革行動。儘管殖民體制使得殖民地人 民爭取身心癒合的努力終歸失敗,但法農的理論與實踐已經使他成為一個先鋒性 的、激進的精神病理學家,並為「解殖精神分析學」(psychoanalysis of decolonization) 奠定了基礎。 法農是第三世界「人民革命美學」的撰稿人,黑人靈魂悲壯的影舞者,更是 地球上不幸人們勇敢的代言人,世界被壓迫民族不死的文化聖雄。他將最堅定的 暴力理論與最深沉的人道憐憫結合於自身,他將黑人最內隱和最忌諱的精神體驗 訴諸於最簡單而直接的暴力手段,他以自身的矛盾折射出西方自圓其說的洪範大 言,他流盡自身黑色的血液反照了西方白色的假面具。他向西方所提出之最深沉 的質問:人的意義是什麼?至今仍未得到來自西方的回答。法農使西方從此蒼白 和沉默。 即使在今天重讀法農的著作,人們都會感覺到:歷史將在未來被重寫。一個 真誠的法農完全無法在歷史中被評斷,如果有可能,法農只有在未來被超前,因 為歷史的倒退造就了法農的前衛性,歷史並未因法農的作品而進步,於是我們說

(5)

法農的貢獻與意義,也許會在未知的將來重新誕生。 本研究第三章「幽黯的東方」詳述和分析薩依德的《東方主義》一書。薩依 德在當代文化批評領域中的地位與重要性,已無庸置疑。非裔美國哲學家柯奈 爾.威斯特(Cornel West)將薩依德評為美國當代最傑出的文化批評家,薩依德通 過「反寫」(writing back)策略,在西方文化強勢主導的當代世界中,瓦解並拆穿 了西方文明深處那種自我優越的假象。如果要用最簡單的表述來說明薩依德的成 就與貢獻,那就是薩依德是當代學者中最具說服力和最具雄辯力地揭穿了西方對 東方的「知識宰制」和「專業統治」,揭露了西方歷史中對東方世界那種盤根錯 節、根深蒂固的集體偏見,揭露了西方如何建構和運用一套論述生產,來實現對 東方的統治。薩依德在該書中表明了一個鮮明的基本觀點,那就是「文化生產了 政治」、「論述建構了霸權」。《東方主義》旨在證明文化、文本與寫作如何調動、 積累、定型、傳播乃至最終作為一種意識結構而生產了政治權力與統治的合法 性。正如馬克思指出了資本主義的秘密在「商品」,薩依德指出了帝國主義的秘 密在「論述」一樣,商品是人的異化的根源,東方主義則是人類歷史墮落的知識。 作者在這一章裏指出,通過《東方主義》一書的寫作,薩依德開創了一個「東 方論述」(Orientalist Discourse)的學術場域。所謂東方論述,我把它界定為一種 為彰顯西方主體性而系統化生產出來的「服務論述」(service discourse)。東方論 述不同於一般的歷史敘事,亦不是一種關於歷史史料之編纂與管理的方法學,而 是一種以「東方」為認識論與本體論的投射場,從中進行西方自我理解和自我建 構的「扈從的歷史學」。在西方歷史發展的漫長旅程中,東方被設定為一塊「幽 黯之域」,以便襯托出西方這一「日照之源」,東方在為西方服務,東方論述則為 西方主體服務,這種系統的、服務性的敘事結構,建立了西方所承認的宇宙等級 制。另一方面,薩依德也因此建立了「文化空間論」的新思維,改寫了傳統文化 理論將文化訴諸於民族歷史或心理的描述。在「文化空間」的範疇下,帝國權威 與殖民權力不是單線的或平面的,而是立體的、交錯的。 薩依德基本上把成堆的「東方主義文本」區分為學術性的、想像性的、與介

(6)

乎其中的三大類。它作為一種知識體系,絕不只是經由逐漸增加的(additive)和單 純 積 累 的 (accumulative) 的 方 式 而 形 成 的 , 而 是 在 特 定 的 研 究 行 規 (research consensus) 之 內 進 行 一 連 串 選 擇 性 集 聚 (selective accumulation) 、 移 置 (displacement)、濾除(deletion)、重編(rearrangement)和固化(insistence)的等等過程 而形成的。東方主義是一種具有明顯「近親繁殖」特性的學科,它的合理性 (legitimacy)主要不是來自宗教的權威(也許在啟蒙運動以前可以如此說),而是來 自前後一代一代的東方學家或是同時代之間的東方學家同行,不斷的從他們權威 性的前輩身上進行反覆引述(restorative citation),或是左右同行之間彼此串聯、 相互訴求和相互徵引而形成的。換言之,東方主義本身具有在既定的認識論基礎 上不斷引述、重製、改編、拼湊、附加等「想像的」特徵,而正是這種特徵使得 東方論述權威得以不斷生產出來。薩依德在整個《東方主義》一書中一再強調, 正是這種既定行規和重覆引述的特徵,使得東方世界的真實面貌在這個知識中從 來就不是主要的,東方本身從來都是無關宏旨的,重要的只是,東方一直在重組 性引伸和一成不變的徵引中被扭曲、被再現。 薩依德已經成功的建立了一種以「文化權力」為論述場域的批評典範(critical paradigm),以此來為一種非壓制的、反強制的、共存性的「文化形構」(cultural formation)催生。薩依德為後殖民理論建立了理論與方法的基地,為當代乃至更 晚期的後殖民寫作建立了啟蒙與導引的作用。 本研究第四章「世俗的流亡」在探討薩依德的批評理論,無疑的,這是後殖 民批評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薩依德而言,批評的最重要意義在於弱勢階層與 被壓制知識的反叛,它反抗一切認識論的暴政和強制性的差異政治,尤其是那種 以「家鄉」為基地,以民族或神權為護符,以差異為本質的神聖論述。薩依德一 再強調,「批評」一詞意味著是一種「反對」(oppositional);如果批評不是被簡 化為一種教條(doctrine),也不是對特定問題的某種政治立場,那麼批評是同時處 在世界與自我醒覺(self-aware)之中;批評將自身處於對總體化概念的存疑、處於 和固定目標的不協調、處於和同質群體、特殊利益、帝國領域的厭煩之中。

(7)

作者在本章中指出,薩依德的「對位批評」和「混聲複調」觀點,改寫了西 方「尋本溯源」式的批評傳統。這種非主調性、非控制性的批評觀點向人們告示: 批評的合法性首先來自對自身闡釋環境充分自覺的自我批評,而不是來自批評所 繼承的知識框架或自以為是的論述系統。因此,後殖民文學批評策略不同於傳統 批評的策略,傳統批評是在「交換」的概念下,以(科學實證的)的語言為媒介而 進行的一種「解釋-再現」的批評,後殖民文學的批評策略則是在「自體」的概 念下,以「批評—解構」為媒介而進行一種「質疑-反寫」(critical write-back) 的轉化實踐。後殖民批評除了重新恢復「主體性」概念之外,還強調作者意圖以 及社會權力機制通過作者而對讀者施展的權力說服作用。後殖民批評反對「語意 ╱語法」的結構主義式詮釋,強調文本的外在性,主張必須在「文本世界」中讀 取文本。 薩依德還以自身的活動與寫作,為後現代主義以來已瀕臨式微的知識份子重 新樹立積極的風格與方向。這種「新知識份子」,既不是自命清高而藏身象牙塔 的貴族知識份子,也不是鑽研在繁瑣分工下的技術專家,而是一種「公共思想家」 (public thinker)。這種知識份子是站在公共舞台上為沒有發言權、少數的弱勢團 體請命作證的批評家和活動家,他始終遊離於權勢之外,向權勢說真話。 本研究第五章「帝國的羽翼」在討論薩依德的文化帝國主義。所謂「帝國羽 翼」是指 19 世紀帝國擴張時代的英、法小說與戲劇。取「羽翼」一詞來形容, 是指小說是帝國的訓育者和助航器;小說是一種「文本政權」(literary regime), 因為它是帝國理念、帝國倫理與帝國享樂的生產者。 在「文化與帝國」這一主題下,薩依德除了批評西方浪漫主義傳統的文化史 觀,揭露文化作為國家權力附庸角色的特性之外,他還提出了具有自己之特色的 「歷史╱地理」、「空間╱想像」的文化批評理論;薩依德致力於探索文學中被隱 蔽的以及至今少為人知的與帝國主義的勾聯關係(filiations),不僅拓深了對正統 英國文學的研究,也加寬「論述帝國」(narrating imperialism)的視角和維度。對 於「從文本之外閱讀文本」或從文本中閱讀出文學與社會的勾聯性,我把它稱為

(8)

「第三者閱讀」。這種閱讀策略是批評家站在作者與一般讀者之間,以一種既疏 離又介入的姿態,進行一種監視、再審、調查式的「綜合判讀」;一方面對作者 意圖進行「再表露」,析離出作者權威與社會資本的勾聯關係,另一方面則幫助 一般讀者「再閱讀」,指出讀者接受過程中的馴化效應,從而使一種文本式的「讀 寫實踐」轉化為世俗式的「社會實踐」,使文字文本轉化為社會文本。 薩依德的貢獻在於,他從文本批評中引導出「文化抵抗」的理念與策略。薩 依德力圖打破國族的疆界和族裔的認同,以多重視角、豐富的史料和具體的事 件,以歷史與地理交錯的對位批評方法,重建了當代人們對現代政治生活與文化 記錄中最主要部分的認知方式與體驗;他一方面為西方文化建立了一個反思與自 省的場域,更為本土文化批評建立反支配的立場與位置。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第一章我們已瞭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與解法,而在本章當中,我們將介紹

,老師說:“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 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 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新老

在強化道德的懲戒功能的時候,客觀上,也減低了對信徒的吸 引力。這是一方面。然而,若換一個角度論之,五種姓理論在 心性論方面也有足於啟示後學者,最突出的是將眾生本身的根

關於宋代寺院的合法性,日本的高雄義堅先生《宋代教史の研究》第三章的第一節、竺

「淨土」一詞可代表「清淨的國土」與「淨化國土」, 17 前者 是佛國淨土,後者是菩薩行。對此,星雲大師闡述:「淨土,是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章 總綱 第一條.

爾時,復有一恒河沙菩薩摩訶薩——人中之龍,位階十地,安住不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