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中關係變遷對南海情勢發展之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美中關係變遷對南海情勢發展之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美中關係變遷對南海情勢發展之影響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n. al iv n C 指導教授h e: n劉復國 g c h i U 博士. 研究生 : 陳怡璇 撰. 中華民國 109 年 7 月. DOI:10.6814/NCCU202001434.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434.

(3) 謝 辭 本論文的完成要特別感謝指導教授劉老師復國,總是不斷的鼓勵我完成論文, 並耐心的指導寫作方向及方法,最終才能在最後一個註冊學期結束前,將論文完 稿付梓,此外,也要感謝口試委員胡老師瑞舟及王老師冠雄對論文的細心提點, 才能讓本論文內容更加完備。另外,要特別感謝一路以來相互鼓勵的學伴嘉傑, 讓 7 年漫長的求學過程中,始終有股相互支持及推進的力量,共同朝畢業終點邁 進。 萬事萬物皆有時序,時間到了,自然水到渠成,時間未到,強求亦無法如願。. 政 治 大 期間產生了重大變化,南海緊張情勢亦趨複雜難解,該些時事的變化,豐富了本 立. 如同本論文的完成,始於川普當選之初,終於川普即將卸任之際,美中關係在此. ‧ 國. 學. 論文的寫作材料,不急不徐,來得剛剛好。. 回想當初因工作穩定後,為增進工作涵養,豐富生活面向,而開啟在職專班. ‧. 的求學生涯,一晃眼 7 年過去,碩士論文完成的同時,亦是過去 10 年的工作生. sit. y. Nat. 涯告一段落之際,是時候盤點過去的人生資源配置,是否適合下一階段人生的追. io. al. er. 求。2020 年是改變的一年,大至外在環境受新冠肺炎病毒衝擊,小至個人面臨工. iv n C hengchi U 發展,在此時內外環境仍混沌不明的狀態下,最適合回首過往,透過時間的驗證, n. 作跑道轉換的十字路口,外在內在都在轉變的時間點上,欲求下個人生階段的新. 反省過去在生活中對某些信念的堅持,是否已不合時宜,對某些價值的堅守,是 否活出了真我,沉潛是為了下一步走得更踏實,更安心,更自在,拿到畢業證書 意味階段性生命功課的完成,期待踏上人生的新篇章,即便酸甜苦辣,亦要不虛 此行。. 陳怡璇 2020 年 8 月 臺北市. DOI:10.6814/NCCU202001434.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434.

(5) 摘. 要. 中國自 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成長,2010 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 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增長,綜合國力亦隨之提升, 習近平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上任,提出「中國夢」欲實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透過「一帶一路」拓展中國地緣政治影響力,持續引領中國崛起。隨後,非傳統 政治人物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高喊「美國優先」,提出「印太戰略」抗衡中國擴 張,同時,批評中國不公平貿易損害美國經濟利益,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及「科 技戰」 ,打擊中國經濟成長與 5G 網路科技發展,開啟美中新衝突型態。南海蘊藏. 政 治 大 化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意在抗衡中國在南沙群島島礁的軍事建設及兵力部署, 立 豐富天然資源,亦為經貿運輸要道,川普以維護南海航行及航空自由權名義,強. ‧ 國. 學. 嚇阻中國在南海的軍力擴張。2020 年初,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從中國開始向世 界蔓延,美國批評中國在疫情爆發初期隱匿疫情之嚴重性,最終導致疫情全球大. ‧. 流行,促使美中關係加速惡化,媒體甚至以「新冷戰」形容美中關係。.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關鍵字:南海、美中關係、印太戰略、一帶一路、航行自由行動. DOI:10.6814/NCCU202001434.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434.

(7) Abstract Since China began to open up and reform its economy in 1978, China's economy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In 2010, China surpassed Japan to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behind the United States. As China's economy grew rapidly, its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increased as well. Under the foundation of China’s rise, Xi Jinping proposed the “Chinese Dream”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order to expand China's geopolitical influence and lead the rise of China, China has been conducting it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fterwards, non-traditional politician Donald Trump was electe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claiming an "America first". 政 治 大. policy and proposing an "Indo-Pacific strategy" to counter the rise of China. At the. 立. same time, he criticized China's unfair trade for damaging US economic interests and. ‧ 國. 學. launched both a "trade war" and "technological war" against China to pull down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5G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is opened up a. ‧. new type of conflict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The South China Sea is rich in natural. y. Nat. sit. resource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economic and trade transportation route. Donald. n. al. er. io. Trump has strengthened the US military presenc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n the name. i Un. v. of maintaining the freedom of navigation and avi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t is. Ch. engchi. intended to counterbalance China's military construction and troop deployment in the islands and reefs of the Nansha Islands, as well as to deter China's military expans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n early 2020, the "COVID-19" epidemic began to spread from China to the world. The US criticized China for concealing the severity of the epidemic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outbreak,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a global pandemic and accelerated the deterioration of US-China relations. The media even described USChina relations as the "new cold war". Key Words: South China Sea, US-China relations, Indo-Pacific Strategy,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reedom of Navigation Operation.. DOI:10.6814/NCCU202001434.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434.

(9)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2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24 第五節 研究路徑 ...................................................................................................... 24. 第二章 習近平執政後中國新戰略觀 .............................................................. 27 第一節 習近平執政前中國外交政策回顧 .............................................................. 27. 政 治 大. 第二節 習近平執政後中國之外交政策 .................................................................. 30. 立. 第三節 中國南海政策發展 ...................................................................................... 36. ‧ 國. 學. 第四節 小結 .............................................................................................................. 42. 第三章 美國對中國戰略轉變 .......................................................................... 45. ‧. 第一節 川普執政前美國對中政策 .......................................................................... 45. y. Nat. sit. 第二節 川普執政後美國對中政策 .......................................................................... 48. n. al. er. io. 第三節 美國南海政策發展 ...................................................................................... 55. i Un. v. 第四節 小結 .............................................................................................................. 57. Ch. engchi. 第四章 川普及習近平執政下之美中關係 ...................................................... 61 第一節 中國「一帶一路」及美國「印太戰略」分析 .......................................... 62 第二節 美中貿易戰分析 .......................................................................................... 68 第三節 美中科技戰分析 .......................................................................................... 74 第四節 小結 .............................................................................................................. 76. 第五章 美中南海角力之探析 .......................................................................... 79 第一節 習近平對美國南海政策之回應 .................................................................. 79 第二節 川普對中國南海政策之回應 ...................................................................... 85 第三節 美中南海角力對南海情勢之影響-以菲律賓杜特蒂執政時期為例 ......... 97. DOI:10.6814/NCCU202001434.

(10) 第四節 小結 ............................................................................................................ 103. 第六章 結論 .................................................................................................... 10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07 第二節 研究啟示與未來展望 ................................................................................ 111. 參考書目 .......................................................................................................... 11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434.

(11) 表圖目錄 表 次 表 1. 中國歷任中央領導集體核心之外交政策比較表 ......................................... 35. 表 2. 歐巴馬與川普執政下對中國戰略比較表 ..................................................... 58. 表 3. 美中貿易戰時序表 ......................................................................................... 72. 表 4. 美國「航行自由行動」事件統計表 ............................................................. 91. 圖 次 圖 1. 政 治 大 1947 年內政部公布的「南海諸島位置圖」 .................................................. 2 立 南海仲裁爭議島礁位置圖 ............................................................................... 4. 圖 3. 中國一帶一路路徑圖 ..................................................................................... 64. 圖 4. 美國印太區域圖 ............................................................................................. 64. ‧. ‧ 國. 學. 圖 2.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434.

(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434.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南海蘊藏豐富天然資源,亦是經貿往來重要航道,中國、菲律賓、越南、 馬來西亞、汶萊及我國均為南海主權聲索國。 中華民國與南沙的歷史可追溯至唐宋時期,當時已有對南沙群島命名的. 政 治 大. 紀錄,且已有華人在南海海域經商及捕魚,其後隨著中國國力的衰退,法國、. 立. 日本曾佔領南沙數島,二戰結束後,根據《開羅宣言》 、 《波茲坦宣言》 、 《舊. ‧ 國. 學. 金山和約》 ,中華民國取回對南沙群島的主權。1中華民國政府於 1947 年頒布 《南海諸島位置圖》 ,圖中繪製南海十一段線(U 型線) ,西起中越邊界,約. ‧. 在東經 108 度到 109 度之間,往越南沿岸東南海域斜向,東從巴士海峽起,. Nat. sit. y. 約在東經 117 度到 119 度之間,往菲律賓呂宋島、巴拉望群島的西南部海域. n. al. er. io. 斜向,最南至曾姆暗沙,位於北緯 4 度。21949 年中共建政後,基本承襲中. i Un. v. 華民國南海十一段線主張,3惟 1953 年中共為改善與越南關係,在南海十一. Ch. engchi. 段線基礎上,移除與越南相鄰的北部灣及東京灣 2 段線,自此改而主張南海 九段線。4此後,中共於 1958 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 、 1992 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6 年頒布《中華人民共 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 蘇冠群,《中國的南海戰略》 ,(臺北市:新銳文創,2013 年) ,頁 11。 林金枝,「南海諸島範圍線畫法的由來演變」 ,《南海問題研究》 ,第 4 期(1979 年 4 月) ,頁 76-77。 3 黃偉, 「論中國在南海 U 形線內『其他海域』的歷史性權利」,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第 3 期 (2011 年 3 月) ,頁 36。 4 「何謂『九段線』? 它是這麼來的…」, 《自由時報》,2016 年 7 月 12 日,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760417(2020 年 8 月 13 日檢索) 1 1 2. DOI:10.6814/NCCU202001434.

(14) 等法律文件,進一步界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5 圖 1. 1947 年內政部公布的「南海諸島位置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資料來源:「1947 年內政部公布的《南海諸島位置圖》」,上河文化,2015 年 12 月 23 日,https://www.facebook.com/sunriver.culture/posts/1136172619741448/ (2020 年 7 月 6 日檢索). 越南在 1975 年 4 月 30 日南北越統一前,北越與南越對南海主權的主張 不一,北越因受中共扶持,曾承認西沙與南沙群島為中國領土,南越則堅持 其繼承法國對西沙及南沙群島之主權,且在法國撤離南沙群島後,派兵接收. 5. 胡曉紅,「歷史性權利再認識」 ,《學術界》 ,第 247 期(2018 年 12 月) ,頁 139。 2. DOI:10.6814/NCCU202001434.

(15) 南威島(Spratly Island) ,並陸續佔領南沙多個島礁,惟南、北越統一後,越 南則稱黃沙(西沙)與長沙(南沙)群島為越南領土;菲律賓在二戰結束後, 對南沙群島之主權聲索相當積極,除透過外交聲明積極表態對南沙群島的主 權聲索,利用武力占領多個島嶼,亦採取劃定領海基線圖、對島嶼進行移民 及發展觀光等手段,企圖合理化菲律賓對南沙群島的主權聲索;馬來西亞則 以其「大陸礁層」為基礎,主張 200 浬專屬經濟海域;汶萊亦主張 200 浬專 屬經濟海域;我國則承襲固有疆域主張,將南沙、西沙、中沙及東沙群島及 其周遭水域均納入主權聲索範圍。6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簡稱. 政 治 大. UNCLOS)締約國會議決議,締約國如欲主張 200 浬以外之大陸礁層,必須. 立. 在 2009 年 5 月 12 日前向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U.N. Commission on. ‧ 國. 學.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簡稱 CLCS)提交大陸礁層相關科學與技. ‧. 術佐證資料。2009 年 5 月 6 日,馬來西亞與越南向 CLCS 提出大陸礁層主張 提案,促使中國向 CLCS 提交第三國通知,文中表明前述馬來西亞及越南提. y. Nat. 各國在南海之主權聲索對抗轉趨激烈。. n. al. Ch. er. io. sit. 案嚴重侵害中國在南海的主權,此舉又引發馬來西亞及越南表態抗議,7自此. i Un. v. 2009 年 1 月 20 日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上任,當時美國經. engchi. 濟受到多年反恐戰爭及 2008 年金融海嘯之影響,財政赤字及負擔加劇,有 必要轉化亞太地區成長動能推動國力復甦,此外,中國在南海的軍力擴張, 挑戰美國區域霸權的存續,為確保美國在亞太地區擁有重要且長期的影響力, 繼續主導亞太地區整合秩序之發展,歐巴馬政府陸續提出「重返亞洲」 (Pivot to Asia)及「外交前進部署」 (Forward Deployed Diplomacy)等亞太戰略,意. 「行政院:我國對南海之主權主張堅定不移 未曾改變」 ,行政院,2014 年 10 月 17 日, 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107c147e-6878-4460-8555-243995b60b5f(2020 年 5 月 19 日檢索) 7 高聖惕,「論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CLCS)具爭議提案之第三國干預與對中華民國之 啟示」, 《政大法學評論》 ,第 115 期(2010 年 6 月) ,頁 362-364。 3 6. DOI:10.6814/NCCU202001434.

(16) 圖透過政治、經濟、外交及軍事等多面向政策,使美國重新融入亞洲,強化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以壓制中國的崛起,阻止亞太既存的權力平衡受 到破壞。8中國對該海域九段線的主權聲索,造成中國與各聲索國及其他東協 國家關係產生摩擦,讓美國有機會利用南海爭議,實踐其「亞太再平衡」戰 略。 2013 年 1 月 22 日菲律賓向中國提出仲裁外交照會,開啟南海仲裁案程 序。 圖 2. 立. 南海仲裁爭議島礁位置圖.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資料來源:“In the South China Sea, it’s China versus everyone”, TED YOHO, 18 June 2018, available at: https://yoho.house.gov/media-center/blog/in-the-south-china-sea-its-china-versus-everyone (accessed 6 July 2020).. 仲裁期間中國在南沙群島的南薰礁(Gaven Reefs)、赤瓜礁(Johnson South Reef) 、華陽礁(Cuarteron Reef) 、東門礁(Hughes Reef) 、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 、渚碧礁(Subi Reef)及美濟礁(Mischief Reef)填海造陸或進行. 鄒文豐,「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盤整與未來展望」, 《青年日報》 ,2016 年 11 月 18 日, https://www.ydn.com.tw/News/165613(2020 年 5 月 19 日檢索) 4 8. DOI:10.6814/NCCU202001434.

(17) 建設;9菲律賓在中業島(Titu Island)修建機場跑道,10越南在南沙 20 個島 礁填海造陸,11該些活動持續推升南海緊張情勢。 2016 年 7 月 12 日仲裁裁決出爐,菲律賓在仲裁案上大獲全勝,惟中國 對南海仲裁案始終以「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之態度回應,仲 裁結果沒有拘束力,無法要求中國實際遵守仲裁結果。 2016 年 6 月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上任後,其處理南海 議題之態度及手段與前任總統艾奎諾三世(Benigno S. Aquino III)聯美遠中 的政策迥異,杜特蒂對中國態度友善,樂見菲律賓與中國共同開發南海資源, 12. 惟菲律賓身為美國在亞太區域的傳統盟友,長期扮演美國執行亞太戰略的. 政 治 大. 馬前卒,杜特蒂當選後對美國的批評及對中國的友好態度,除影響美國在亞. 立. 太地區影響力的發揮,亦為南海情勢增添更多變數。. ‧ 國. 學. 2017 年 1 月川普(Donald John Trump)上任後,實踐其「美國優先」. ‧. (American First)理念,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tment)、「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y. Nat. er. io. sit.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簡稱 UNESCO)及「伊 朗核問題全面協議」(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簡稱 JCPOA),啟. n. al. Ch. i Un. v. 動「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簡稱 NAFTA). engchi. 重新協商,否決多項歐巴馬政府時期之外交政策,對中國政策不再沿用「亞 太再平衡」戰略,改以強調與印度、日本及澳洲結盟的「印太戰略」壓制中 國崛起,並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及「科技戰」強勢壓縮中國經貿及 5G 科. 「4 國搶美濟島、中國搶先填海 一分鐘搞懂『南沙七島』」 ,ETtoday 新聞雲,2016 年 7 月 12 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712/730886.htm(2020 年 8 月 13 日檢索) 10 「南海國際仲裁前 菲暫停南沙島嶼施工」 ,BBC 中文網,2014 年 10 月 4 日,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4/10/141004_philippines_china_southsea(2020 年 5 月 14 日檢索) 11 「越南在南海 20 島礁填海造陸 中國要求立刻停止侵犯」 ,ETtoday 新聞雲,2015 年 4 月 30 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50430/500322.htm(2020 年 5 月 14 日檢索) 12 「杜特蒂第 5 次訪中:雖遭習近平重申『不承認』南海仲裁,油氣合作則重啟」,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9 年 8 月 30 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4172(2020 年 5 月 14 日檢索) 5 9. DOI:10.6814/NCCU202001434.

(18) 技發展空間,川普打壓中國的作為已對美中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政府對於外交政策之制定,不僅須考量國內政治及經濟等因素,亦須權 衡國際情勢變化,才能綜合考量各方因素,讓國家利益達到極大化。我國身 為 6 個南海聲索國之一,並實質佔有東沙島及太平島,南海爭議是每一任政 府無法迴避的敏感議題。2020 年 1 月我國總統大選,蔡總統以 817 萬票贏得 連任,民進黨亦取得 113 席中的 61 席立委席次,蔡總統連任仍持續上屆完 全執政之態勢,惟國際情勢卻因兩岸關係降溫,且川普上任後,加強與我國 之合作關係以牽制中國,讓中國對我國施加之壓力有增無減,面對美中在亞 太區域漸趨激烈的戰略競爭態勢,我國需深入瞭解及分析美中關係演變,尤. 政 治 大. 其是南海衝突熱點的情勢發展,才能審時度勢,以新的思維、新的態度及新. 立. 的政策因應國際局勢之變遷,達到捍衛國家安全,爭取國家利益之目標。. ‧ 國. 學. 貳、研究目的. 南海諸島為我國固有領土之一部分,除為我國疆土之最南端,亦是我沿. ‧. 海漁民賴以捕魚維生之重要海域,捍衛主權是每一任政府的重要職責。隨著. Nat. sit. y. 美國加大對南海情勢介入的程度,加上中國在人造島礁上積極進行軍事化工. n. al. er. io. 程,以強化在南海的軍事實力,美中衝突加深南海情勢的不穩定性。本文期. i Un. v. 望透過對中國外交戰略及美國亞太戰略歷史發展之整理,理出影響美中關係. Ch. engchi. 發展之因素,對照習近平及川普執政下的美中情勢演變,分析美中關係變遷 對南海情勢發展之影響,以利因應南海局勢的瞬息萬變。 二戰結束後,美國霸權主導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當代世界中任 何重大事件與變化,不是根源於美國,就是與它密切相關。13近年,中國隨 著經濟高度發展,在國際間影響力大幅增加,對現今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秩 序逐漸產生衝擊。美國對霸權地位的維護及中國挑戰霸權地位的互動過程一 直是 21 世紀國際關係探究之重點,美中兩國互動關係良窳亦深刻牽動南海 情勢之發展。本論文主要探討以下 3 個問題,以解讀當前詭譎多變的美中關 13. 鄭保國,《美國霸權探析》, (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 11 月) ,頁 1。 6. DOI:10.6814/NCCU202001434.

(19) 係對南海情勢發展之影響。 一、習近平與川普執政對美中關係之影響? 中國改革開放後不斷累積經濟實力,2010 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 濟體,經濟資本雄厚,經濟實力讓中國在國際舞台逐漸嶄露大國崛起的 自信,2012 年 11 月 15 日習近平在此背景下成為中國領導人,提出「中 國夢」,以實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願景,其對外政策採取「奮發有為」 的態度,意圖讓中國在崛起的進程中,掌握更多國際話語權,塑造有利 於中國的國際秩序。 美國則自川普上任後,強調「美國優先」為對中政策基調,將中國. 政 治 大. 視為「戰略競爭者」 ,將歐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擴大為「印太. 立. 戰略」 ,除拉攏東協國家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外,更積極推動美國、印度、. ‧ 國. 學. 澳洲及日本連線,並提升印度制衡中國的重要性,14加強對中國的圍堵。. ‧. 另對中國發動「貿易戰」 ,透過提高關稅壓迫中國改變由國家壟斷的統治 經濟模式,促其加速開放經濟市場,改善美中貿易逆差;亦對中國發動. y. Nat. er. io. sit. 「科技戰」 ,限制美國高科技技術出口中國,抑制中國 5G 技術發展,打 擊「中國製造 2025」要成為製造大國的目標進程。. n. al. Ch. i Un. v. 2019 年 12 月間,中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 engchi. 情,且疫情於 2020 年 2 月開始迅速在全球蔓延,造成全球大流行的慘 況。疫情對美國造成重大衝擊,美國總統川普指責中國在疫情爆發之初 隱匿疫情,導致疫情無法控制,最終演變成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造成 眾多美國人民在疫情中喪命。此外,疫情亦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凸顯 美國醫療物資、15電信、電腦及消費性電子產業對中國供應鏈過度依賴,. 楊昊, 「形塑中的印太:動力、論述與戰略布局」 ,《問題研究》 ,第 57 卷第 2 期(2018 年 6 月) ,頁 93。 15 「新冠疫情對美中關係帶來的變與不變」 ,美國之音,2020 年 4 月 7 日,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lyl-US-china-relations-covid-19-20200407-ry/5363002.html(2020 年 5 月 16 日檢索) 7 14. DOI:10.6814/NCCU202001434.

(20) 促使許多在中國生產的美國公司,開始加速撤離中國的計畫,以減少對 中國供應鏈的依賴,16未來美中產業鏈恐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儘管,美中 關係因前述因素逐漸惡化,惟今(2020)年年底美國將舉行總統大選, 川普是否得以連任延續其對中國政策?仍是未知數,故美中關係在前述 人為與非人為因素的交互影響下,未來互動發展態勢,值得觀察。 二、川普執政後,強調以美國利益為優先,對美國南海戰略產生何種影響? 川普上任後,強調「美國優先」之核心信念,在外交行動上,提出 「印太戰略」 ,拉攏日本、印度及澳洲等世界大國與美國同一陣線,並不 斷挑戰中國南海主權立場及一個中國政策;17在軍事行動上,儘管川普在. 政 治 大. 2017 年上任之初,五角大廈曾 3 次拒絕美國海軍提出在南海展開「航行. 立. 自由行動」 (Freedom of Navigation Operation,簡稱 FONOP)的要求,此. ‧ 國. 學. 舉被視為美國敦促中國對北韓施壓放棄發展導彈和核武之作為,惟成效. ‧. 不彰,北韓仍肆無忌憚發射導彈,故川普於 2017 年 5 月 24 日,召開亞 洲安全峰會(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 Shangri-la Dialogue)的一周前,派. y. Nat. er. io. sit. 出杜威號驅逐艦(USS Dewey)接近中國實施填海造陸的南沙群島美濟 礁,執行川普上任後首次「航行自由行動」 ,此舉被認為是美國對盟友展. n. al. Ch. i Un. v. 現美國仍會以具體行動支持南海航行自由權之表現。18此後,美軍不僅以. engchi. 航行自由名義進入中國控制島礁的次數明顯增加,部份航行距離更從 12 浬處接近至 6 浬處,意圖嚇阻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擴張,此外,川普更授 權海軍定期在南海執行「航行自由行動」 ,彰顯美國捍衛南海航行自由的 決心,同時,川普亦不斷公開批評中國在南海軍事化人造島礁之行動, 敦促中國遵循國際法,並持續推動多國在南海進行聯合軍演,挑戰中國. 「那些美國產業受中國停工影響最大?高盛:一圖足以說明」 ,鉅亨網,2020 年 2 月 19 日,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44167(2020 年 5 月 18 日檢索) 17 徐遵慈,「川普新政與美中經貿關係」 ,《經濟前瞻》 ,第 170 期(2017 年 3 月) ,頁 18。 18 「美艦接近南沙美濟礁 川普首挑戰中國?」 ,聯合新聞網,2017 年 5 月 25 日,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2484894(2017 年 6 月 24 日檢索) 8 16. DOI:10.6814/NCCU202001434.

(21) 在南海的領土主張。19 三、美中關係的發展及演變將對南海情勢造成何種影響? 根據權力移轉理論提到,一個強權國家的資源發展到超強權國家資 源的 80%時,此強權國家就會挑戰超級強權國家。20國家間因為實力變 更一定會導致基於能力、意圖、行為判斷的變化,而出現安全認知、外 交政策和軍事戰略上的緊張對立, 「權力政治」即為國際關係的本質,國 際體系中原有的權力對比和國家間的強弱關係,一定會被特定大國崛起 的進程所打破。21儘管,美國仍是超級強國,中國短時間內尚難與美國的 綜合國力匹敵,然中國崛起的進程中,美中關係的競合仍是左右世界局. 政 治 大. 勢以衝突或合作發展的關鍵。. 立. 川普執政後,美國既有霸權對抗中國崛起強權的競爭態勢更加明顯. ‧ 國. 學. 且白熱化。美國亞太戰略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壓制中國在亞太地區稱霸,. ‧. 牽制中國崛起,維持亞太區域平衡的既有秩序,而在南海地區維護航行 自由權及保持經貿要道暢通就成為美國發揮亞太影響力的立足點。同時,. y. Nat. io. sit. 中國則視南海為其海洋戰略發展的關鍵區域,透過對南海的掌控,獲取. n. al. er. 經濟利益並增進軍事安全。22因此,南海爭議除為各聲索國的主權領土紛. Ch. i Un. v. 爭外,更是美中戰略利益的競逐之地,美中兩國處理南海事務之態度及. engchi. 手段,深刻影響南海情勢之發展,亦牽動南海周邊國家面對經濟靠中國 與安全靠美國的選擇困境。從川普執行「航行自由行動」的頻度及執行 時更加接近中國人造島礁之作為觀察,川普似有意加大美國介入南海事 務的力度,以壓制中國在南海勢力的擴張,與此同時,中國無意在南海. 謝志淵,「川普政府持續南海地區『自由航行行動』之戰略意涵」 ,《戰略安全研析》 ,第 156 期(2019 年 7 月) ,頁 8。 20 Ronald Tammen, Jack Kugler,等合著,向駿譯,《權力轉移:廿一世紀的戰略》 (Power st transitions: strategies for the 21 century), (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 年) ,頁 257。 21 「朱峰:中美應共同管控《修昔底德陷阱》」 ,參考消息,2016 年 8 月 26 日, https://kknews.cc/zh-tw/world/rb5z5v.html(2017 年 5 月 17 日檢索) 22 張凱銘,「美國與中國積極介入南海爭端之戰略動因思考」 ,《全球政治評論》 ,第 53 期 (2016 年 1 月) ,頁 121。 9 19. DOI:10.6814/NCCU202001434.

(22) 地區向美國示弱,美中雙方之強勢態度已體現在中國及美國軍艦交互在 南海進行巡航及演習等軍事活動上,此外,美國軍艦在南海執行「航行 自由行動」多次遭中國軍艦干擾,險些釀成擦撞意外,美中兩國軍事衝 突風險升高,美中間的對抗局面增添南海情勢之動盪不安。 第二節 文獻探討 本論文針對美中關係在南海的角力因素蒐集相關參考文獻,嘗試從中探討、 觀察及歸納造成南海緊張情勢逐漸升溫之原因,並剖析中國對外戰略作為態度之 轉變及美國介入南海紛爭之過程,再分析習近平及川普執政下美中關係變遷對南. 政 治 大. 海情勢之影響,以期較全面性的論述美中關係影響南海情勢之演變過程。. 立. 壹、中國對外戰略作為演變之相關討論:. ‧ 國. 學. 1977 年鄧小平主政後,中國外交戰略主張「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 ‧. 應付、韜光養晦、善于藏拙、決不當頭、有所作為」;231989 年江澤民主政 後,延續鄧小平時期韜光養晦之態度,提出新安全觀強調各國政治上應相互. y. Nat. io. sit. 尊重,共同協商,經濟上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文化上應相互借鑑,共同. n. al. er. 繁榮,安全上應相互信任,共同維護;242002 年胡錦濤執政後提出尊重各國. Ch. i Un. v. 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權力,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應該以平. engchi. 等開放的精神,維護文明多樣性,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協力構建各種文明 兼容並蓄的和諧世界,駁斥中國威脅論,強調中國是和平崛起;252012 年習 近平執政後,除延續江澤民及胡錦濤之新安全觀,另發展總體國家安全觀, 強調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 23. 「鄧小平提出的外交二十八字方針」 ,中國網,2011 年 4 月 13 日, http://www.china.com.cn/cpc/2011-04/13/content_22352776.htm(2020 年 8 月 15 日檢索) 24 「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上所作報告全文」,中國外交部,2002 年 11 月 18 日, http://www.chinacommercialoffice.org/web/ziliao_674904/zyjh_674906/t10855.shtml(2020 年 8 月 15 日檢索) 25 「十六大以來 和平發展道路的新進展」,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2 年 11 月 11 日, http://dangshi.people.com.cn/BIG5/n/2012/1111/c85037-19540839-2.html(2020 年 8 月 15 日檢 索) 10. DOI:10.6814/NCCU202001434.

(23) 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國家 安全道路。26中國外交戰略作為在實踐上的轉變歷程為,由戰爭與革命走向 和平與發展;由「韜光養晦」轉向「奮發有為」的外交戰略活動;由以中國 為中心轉變為雙邊與多邊關係的發展;從結盟到不結盟,最後過渡到建立夥 伴關係;由傳統國家安全觀到新安全觀,再擴張為總體安全觀;由意識形態 轉變為現實的國家利益觀;由自立更生轉變為融入國際體系;由國家、區域 的視野提升為全球發展的高度。27 中國在 2011 年 9 月 6 日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中強調: 「中 國在 5 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將與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與發達國家加強. 政 治 大. 戰略對話,增進戰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妥善處理分歧,探索建立和發展. 立. 新型大國關係,推動相互關係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 ‧ 國. 學. 睦鄰友好的方針,發展同周邊國家和亞洲其他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積極開. ‧. 展雙邊和區域合作,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 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深化傳統友誼,擴大互利合作,通過援助和投資. y. Nat. er. io. sit. 等方式,真誠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自主發展,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和共 同利益;積極參與多邊事務和全球性問題治理,承擔相應國際義務,發揮建. n. al. Ch. i Un. v. 設性作用,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28此內. engchi. 容顯示中國企圖與發展中國家建立更緊密友好之合作關係,利用經濟援助及 投資手段,擴大國際影響力,進而以自身利益為基礎重塑長期由美國形塑的 國際社會秩序。 中國自 1980 年代以來,以「韜光養晦」之態度與國際社會互動,然而. 26. 「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維護我國國家安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0 年 4 月 17 日,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20/0417/c40531-31677811.html(2020 年 8 月 15 日 檢索) 27 王崑義,「中國的國際戰略與一帶一路的形成」,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 12 卷第 3 期 (2016 年秋季號) ,頁 25-30。 28 「 《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 年 9 月 6 日,http://www.scio.gov.cn/zxbd/tt/Document/1011394/1011394_2.htm (2017 年 5 月 17 日檢索) 11. DOI:10.6814/NCCU202001434.

(24) 在現今多極化的世界中,隨著中國經濟快速成長帶動綜合國力的增長,習近 平上任後,強調「中國夢」蘊含「國強、民富」的元素, 「中國夢」的本質就 是為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此番內容充分顯示習近平實踐 「中國夢」是要捍衛「崛起中國」的國家利益,習近平在外交上採取「奮發 有為」的態度,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目的不是為了擔負國際責任或義務,而 是維護中國的「核心利益」。29 2013 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 意圖將亞太經濟重心從東亞擴散至整個亞太地區,進而重塑長期由美國主導 的亞太地區國際秩序,中國已調整原先採取忍讓及犧牲政治利益的作法,而 以更積極的態度展現中國崛起的企圖心。30. 政 治 大. 貳、美國南海戰略作為演變之相關討論:. 立. 冷戰時期,美國為拉攏中國對抗蘇聯,儘管菲律賓及越南等國在南海上. ‧ 國. 學. 與中國發生糾紛,美國仍採取消極中立的立場,即不支持任何一個國家在南. ‧. 海的主權表態。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美國對南海的立場逐漸轉為積極的 中立。美國在 1990 年代中期以後,雖然持續表示美國不介入南海事務,但. y. Nat. io. sit. 卻加強與東協國家的聯合軍演,並多次執行南海「航行自由行動」 ,以行動強. n. al. er. 化美國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存在。311995 年 5 月 10 日美國國務院發表南海聲. Ch. i Un. v. 明表示,美國願意就各爭端國視為有助解決紛爭之任何方法予以協助,維持. engchi. 航行自由是美國的基本利益,南海地區所有船舶及航空器的無害通過對整個 亞太地區,包括美國在內的和平與繁榮至關重要。32 2001 年 4 月美國 EP-3 型偵察機與中國殲 8 甲型戰機在海南島東南海域 上空發生碰撞,致使中國軍機墜毀,飛行員下落不明,美國偵察機則迫降海. 蔡明彥,「中國在南海的強勢外交與美中戰略角力」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13 卷第 1 期 (2017 年春季號) ,頁 39。 30 「一帶一路、中國崛起與世界政治的再平衡」,參考網,2017 年 2 月 15 日, http://www.fx361.com/page/2017/0215/768436.shtml(2017 年 5 月 16 日檢索) 31 林欽隆,《海域管理與執法》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 11 月) ,頁 305-307。 32 王冠雄、歐陽子惇, 「論歐巴馬政府南海政策執行之變化-航行自由」 ,《展望與探索》 ,第 16 卷,第 11 期(2018 年 11 月) ,頁 86。 12 29. DOI:10.6814/NCCU202001434.

(25) 南島陵水機場,機上 24 人遭中國留置,33經過外交斡旋,美國為此軍機擦撞 事件道歉,中國釋放人質及交還軍機。此事件是冷戰結束後美國及中國在南 海最嚴重的衝突,儘管事件最後和平落幕,未進一步推升衝突,但此事件引 發美國是否有權在南海海域距離中國沿岸 200 浬的專屬經濟區進行軍事偵察 活動之爭論。2001 年 9 月美國本土發生 911 恐怖攻擊事件,美國將戰略重心 移轉至中東,並先後缺席 2005 年在寮國及 2007 年在菲律賓舉辦的「東協區 域論壇」 (ASEAN Regional Forum, ARF)外長會議,被外界視為美國忽略東 南亞的指標。34 2009 年歐巴馬政府上任後,為重振美國在亞太區域的影響力,以做為美. 政 治 大. 國亞太戰略的支撐,歐巴馬政府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將美國外交戰略. 立. 重心移回亞太,以分享亞太區域的經濟發展及活力,避免美國在亞太區域的. ‧ 國. 學. 權力基礎繼續受損,而亞太區域的南海爭端則讓美國找到重返亞太的契機。 35. ‧. 2010 年 7 月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Rodham Clinton)在「東協區. 域論壇」公開表示,美國是南海情勢的利害關係國,南海事務涉及美國國家. y. Nat. er. io. sit. 利益,對於南海主權爭議,美國雖不會直接支持任何一方之主張,但反對任 何一國單邊宣稱主權,或以任何形式之威脅作為解決爭議的手段,並希望南. n. al. Ch. i Un. v. 海主權 爭議 能以 《聯 合國海 洋法 公約 》循 多邊協 調外 交( collaborative. engchi. 36. diplomatic process)方式解決。 此演說被視為美國介入南海爭議的重要分水 嶺。誠如國內學者陳鴻瑜所述,美國自 2010 年 8 月底從伊拉克撤出所有武 裝部隊後,重返東亞事務,企圖鼓動東協國家支持其出面協調南海問題,美. 「攔截美機 中共戰機墜毀南海」, 《聯合報》 ,2001 年 4 月 2 日,1 版,要聞(2020 年 3 月 8 日檢索) 34 林正義,「歐巴馬政府的南海政策:中國的回應及對台灣的影響」 ,《東吳政治學報》 ,第 34 卷,第 1 期(2016 年 4 月) ,頁 10。 35 張凱銘,「美國與中國積極介入南海爭端之戰略動因思考」 ,《全球政治評論》 ,第 53 期 (2016 年 1 月) ,頁 139。 36 李瓊莉,「美國重返亞洲對區域主義之意涵」 ,《全球政治評論》 ,第 39 期(2012 年 7 月) ,頁 93。 13 33. DOI:10.6814/NCCU202001434.

(26) 國想藉此議題成為東亞事務的領導國,並遏止中國勢力在南海的擴張。37 儘管 2017 年川普上任後,不再延續歐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另以讓「美國再度偉大」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為願景,提出「印太戰 略」 ,惟川普的南海政策仍延續歐巴馬政府時期的作為,持續抑制中國南海影 響力的擴張,並堅定維持美國在南海地區的影響力,川普不僅提高「航行自 由行動」的頻度,更多次讓海軍船艦接近中國軍事化島礁的 12 浬內,加大 對中國南海軍事擴張的嚇阻力,此外,美國亦與日本、菲律賓、印度及澳洲 等國家在南海舉辦大規模聯合軍演,強化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影響力,對抗中 國的南海擴張。38 參、美中關係轉變之相關討論:. 立. 政 治 大. 1945 年二次大戰結束,美國與蘇聯進入長達 44 年的冷戰局勢。1950 年. ‧ 國. 學. 代末期,中國與蘇聯因國家利益及意識形態分歧而逐漸交惡,美國為拉攏中. ‧. 國共同對抗蘇聯,美國尼克森總統於 1972 年首度訪問中國,美中關係轉好, 1979 年 1 月 1 日美國與中國正式建交,美中關係在共同對抗蘇聯的戰略框. y. Nat. er. io. sit. 架下,保持合作大於衝突的友好關係。1989 年 4 月 15 日中國六四天安門事 件爆發,美國停止與中國官方交流,並對中國祭出多項經濟制裁,美中關係. n. al. Ch. i Un. v. 迅速惡化,惟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堅持中國. engchi. 具有制衡日本及蘇聯之作用,亦具有防止核武擴散之價值,反對與中國斷交, 美中關係惡化才漸趨和緩。39 1991 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強國,美中共同對抗蘇 聯的共同戰略利益因素消失,此外,中國改革開放後,政經實力不斷增長, 逐漸讓中國崛起成為區域強權,此情況讓美國產生其全球霸權地位將被威脅. 陳鴻瑜,「南海爭端的政治與法律面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 32 期(2010 年 10 月) ,頁 6。 38 「川普對華政策獲讚 扭轉美 70 年來外交失誤」 ,《大紀元》,2019 年 4 月 19 日,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9/4/18/n11196353.htm(2020 年 6 月 1 日檢索) 39 李海東,「中美關係 30 年:特點與趨勢」 ,《當代世界》 ,第 1 期(2009 年 1 月) ,頁 28-29。 14 37. DOI:10.6814/NCCU202001434.

(27) 之疑慮,因此,美國希望引導中國和平加入既有的國際秩序,減緩中國崛起 的威脅。1993 年 1 月 20 日柯林頓(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總統上任後, 視中國為「建設性戰略夥伴」 ,對中國採取既圍堵又交往的戰略,意即在與中 國全面交往的同時,亦要防範、嚇阻並圍堵中國,以避免中國挑戰美國利益。 2001 年 1 月 20 日小布希(George Walker Bush)總統上任之初,其外交理念 以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為基礎,首重美國安全與經濟利益,並強調維持美國全 球領導優勢地位為美國核心利益,故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 ,其主張 對中國的政策較柯林頓總統時期更向圍堵傾斜。40惟 911 恐怖攻擊事件發生 後,美國受限於反恐及伊拉克戰爭,因而敦促中國在亞洲安全上扮演更重要. 政 治 大. 的角色,並引導中國融入現有的國際秩序,以達到全球和平穩定之目標。中. 立. 國亦以和平崛起之姿,強調願尋求與美國之合作,共同處理亞洲事務,以降. ‧ 國. 學. 低中國威脅論之論調。. ‧. 二十世紀初,美國先後經歷了科技經濟泡沫破滅及 911 恐怖攻擊事件, 削弱了美國的綜合國力,小布希政府發動之伊拉克戰爭更促使美國陷入國際. y. Nat. er. io. sit. 恐怖主義勢力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中。與此同時,中國在國際間之政治、經 濟及軍事實力不斷擴大,使得美中兩國之國力正不斷拉近,促使美國對中國. n. al. Ch. 之崛起始終抱持不安之態度。. engchi. i Un. v. 2009 年歐巴馬上任後,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意圖重返亞太,以遏 制中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的擴張,然歐巴馬在執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過 程中,仍抱持引導中國融入現有國際秩序,樂見中國和平崛起的觀點,對中 國的態度仍是傾向交往重於圍堵,未將美中戰略競爭檯面化。惟 2017 年川 普上任後,以「美國優先」為口號,強調中國不公平貿易讓美國蒙受巨大損 失,因此,川普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發動「貿易戰」及「科技戰」 要討回美國利益,並強勢打擊中國在經濟及 5G 科技領域的成長,以壓制中. 初國華,「美國的中國觀點及其對台政策:從柯林頓、小布希到歐巴馬」 ,《育達科大學報》 , 第 33 期(2012 年 12 月) ,頁 74-76。 15 40. DOI:10.6814/NCCU202001434.

(28) 國崛起。 根據歷史經驗,當一個新崛起的國家參與國際秩序時,會試圖去重新建 立或試圖改變過去沒有直接參與或不符合其利益的國際規則,41此段描述, 為中國崛起過程下了最佳註解。1978 年中國改革開放後,綜合國力快速增 長,中國崛起的巨大商機,讓中國在 2008 年金融海嘯期間,被視為全球經 濟發展的成長引擎,亦促使其國際地位大幅提升。42中國崛起促使西方學者 提出「中國威脅論」之說,著名代表學者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曾 表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面對日本、納粹德國及蘇聯都是採取零容忍 (zero tolerance)的態度,為了保持美國在國際上唯一超級強權地位,這 3. 政 治 大. 個美國潛在對手之瓦解過程中,美國均扮演相當關鍵性的角色。43在當今無. 立. 序的國際政治環境中,沒有國家能夠確保自己不受攻擊,唯有最大限度提升. ‧ 國. 學. 實力,才能存活下來。中國為確保其生存,會先在亞洲地區確立霸權地位,. ‧. 進而將美國逐出亞洲,美國亦會對中國發展做出限制,結果將可能導致雙邊 開戰。44然而,大陸學者張蘊岭(Yunling Zhang)則在〈Rising China and World. y. Nat. er. io. sit. Order〉一書中對中國崛起提出不同觀點,其指出中國對美國的外交戰略是以 3 個條件為原則,第一,認清美國是國際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第二,中國將. n. al. Ch. i Un. v. 與美國在許多領域發展共同合作;第三,中國將持續發展軍事實力,並提升. engchi. 在區域和全球中的國際地位。基於該 3 項基本原則,中國的外交政策與對外 態度將採取絕對和平原則,只要美國制定外交政策時,將中國利益考量進去, 中國發展絕對不會挑戰美國總體戰略和國際領導地位。45綜合以上觀點,對 於中國的崛起是和平或威脅均有學者做相關探討,樂觀者以中國崛起的積極 Andrew J. Nathan & Robert Ros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7), p. 12. 42 Marc Lanteigne,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lternate Paths to Global Power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pp. 4-10. 43 “Can China Rise Peacefully?” The National Interest, 25 October 2014, available at: http://nationalinterest.org/commentary/can-china-rise-peacefully-10204 (accessed 16 July 2017). 44 「閻學通對話米爾斯海默:中國能否和平崛起?」,鳳凰網,2013 年 11 月 29 日, http://news.ifeng.com/exclusive/lecture/special/yanxuetong/(2017 年 7 月 16 日檢索) 45 Yunling Zhang, Rising China and World Order (British: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2010), pp. 32-37. 16 41. DOI:10.6814/NCCU202001434.

(29) 因素為觀點,認為藉由政治、經濟、軍事及社會的全面性交往,能敦促中國 對外採取合作態度並接受既有國際規範,若真如此,中國是有可能和平崛起, 中國崛起對國際體系的穩定度威脅將會降低;悲觀者則認為,當國際體系出 現一個崛起強權時,將失去原有的權力平衡,體系會趨向不穩定,且最後將 常導致戰爭。46無論樂觀或悲觀,都承認中國正處在崛起階段,美中間之互 動過程,才是中國崛起會是和平或威脅的關鍵。 總體而言,一個穩健開放、不具侵略性、崇尚自由市場、政治多元化和 法治、願意和美國合作建立穩定國際秩序的中國,最符合美國利益。47對中 國而言,展現和平崛起,強調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維持. 政 治 大. 現狀以避免美中間由於權力趨近所帶來的緊張和衝突,最符合中國利益。48. 立. 許多探討美中關係之文章均以權力移轉理論分析崛起中的中國及影響力衰. ‧ 國. 學. 退的美國,根據權力移轉理論,當國際體系發生權力移轉時,大國之間有可. ‧. 能發生和平的權力移轉。49就現實層面而言,為維持世界和平,避免兩國爆 發戰爭悲劇,加上美中兩國在經濟上的高度互賴,都讓美中兩國之間存有合. y. Nat. er. io. sit. 作空間。此外,美中兩國在全球化時代下的互動本質,牽涉到兩國領導人世 界觀所產生的規範,而有互動上的競爭與合作,雙方在互動過程中的努力,. n. al. Ch. i Un. v. 即創造了參與感,儘管有時會出現政策與規範上的矛盾,但對各自在全球化. engchi. 時代角色規範認知上的求同存異,會因議題領域而產生不同的互動情境。50 故在現今全球化的時空背景下,美中間經貿往來的互利共生,讓美中關係必 須維持既競爭又合作之狀態,才能極大化自身國家利益,而其領導人之世界 觀,則左右兩國合作及競爭之互動過程。. 陳郁芬,「中國學者對國家形象的看法」, 《東亞研究》,第 44 卷第 2 期(2013 年 7 月) ,頁 168-169。 47 王高成,《交往與促變》 ,(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6 年) ,頁 325。 48 吳玉山,《權力轉移理論:悲劇預言?》,(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1 年) ,頁 409。 49 陳鴻鈞,《大國的衝突與合作:小布希政府時期的美中關係》, (臺北市:致知學術,2014 年) ,頁 516。 50 林楚淇,《兩種政經文化與世界觀的規範與競合》 ,(臺北市: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博士論 文,2015 年) ,頁 4。 17 46. DOI:10.6814/NCCU202001434.

(30) 2012 年習近平於任職國家副主席期間首度訪美,提出「努力把兩國合作 夥伴關係,塑造成廿一世紀的新型大國關係」,以此詮釋美中關係,惟歐巴 馬執政期間,美國從白宮到國務院高層均不曾以習近平的話來表述美中關係, 僅 2016 年歐巴馬任內最後一次訪問中國時提出「兩國關係新模式的想法」 (the notion of a new model for relations between our countries),為歐巴馬執 政期間最接近習近平表述美中關係的一次。然川普執政後,強調「美國優先」 做為美國外交政策之基礎,重視對美國利益有實質回饋的外交互動,不再強 調美國扮演世界警察應擔負的責任,並要求日本、越南及菲律賓亦應負擔維 護自身安全的相關費用,在川普重視美國實質利益大於外交合作的態度下,. 政 治 大. 中國亦不再以「新型大國關係」論述美中關係。. 立. 就在美中關係逐漸惡化之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更加. ‧ 國. 學. 速美中關係之對立。2019 年 12 月中國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 由於中國在疫情爆發之初,對疫情不透明的處理態度,甚至有隱匿疫情可能 人傳人之跡象,51導致 2020 年 2 月疫情在全球迅速擴散,截至 2020 年 8 月. y. Nat. er. io. sit. 17 日止,全球已有 2,171 萬 5,049 人確診,77 萬 5,989 人死亡,52疫情不僅 奪去全球數十萬人之寶貴生命,因防疫而採取的封城政策,除重創全球經濟. n. al. Ch. i Un. v. 發展,更改變許多人的生活習慣及人與人間的互信感,此外,國際社會將疫. engchi. 情全球大爆發怪罪於中國隱匿疫情,激化歐美國家對亞洲人的種族歧視。53 美國在此波疫情襲擊下,截至 2020 年 8 月 17 日已有 540 萬 6,625 人確 診,17 萬 65 人死亡,54為全球各國受創最深的國家,因此,美國強烈批評 中國對疫情處理不當,並指控中國隱匿疫情,要中國賠償美國的損失,中國. 「華郵:川普不滿中國隱匿疫情 尋求懲治求償方案」, 《中央社》 ,2020 年 5 月 1 日,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5010018.aspx(2020 年 5 月 18 日檢索) 52 「新冠肺炎疫情數據全報導」 ,聯合新聞網,2020 年 8 月 17 日, https://udn.com/news/COVID19(2020 年 8 月 17 日檢索) 53 「疫情激化種族歧視?英國針對亞裔仇恨犯罪增加三倍」 ,東森財經新聞,2020 年 5 月 15 日,https://fnc.ebc.net.tw/FncNews/world/119503(2020 年 5 月 18 日檢索) 54 同註 52。 18 51. DOI:10.6814/NCCU202001434.

(31) 則聲稱美國的指控不實,美中雙方在各自的外交記者會隔空交火,相互指責, 導致自 2020 年 2 月疫情在全球擴散以來,美中關係持續惡化。此外,在疫 情影響下,多數中國工廠因而倒閉或暫時關閉,導致美國醫療物資、電信、 電腦及消費性電子產業受到中國關廠之衝擊而斷鍊,促使許多在中國生產的 美國公司,開始加速撤離中國的計畫,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亦將影 響未來美中經貿互動結構。 肆、美中關係對南海爭端影響之相關討論: 南中國海既是世界貿易的槓桿支點,也是角力的戰場。55該區域蘊藏豐 富的石油、天然氣及礦產等天然資源,亦是世界貿易航線的要衝,各國均不. 政 治 大. 願放棄對於擁有南海主權之堅持,尤以中國、越南、菲律賓對南海之聲索最. 立. 為積極。. ‧ 國. 學. 1999 年 5 月 29 日第 11 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會議決議,締約. ‧. 國如欲主張 200 浬以外之大陸礁層,必須在 1999 年 5 月 13 日起算 10 年內 (即 2009 年 5 月 12 日前)向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提交大陸礁層相關. y. Nat. er. io. sit. 科學與技術佐證資料,56因此,中國、菲律賓、越南及馬來西亞陸續於 2009 年 3 至 5 月間向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提出各自之大陸礁層劃界主張,. n. al. Ch. i Un. v. 又因中國提出南海九段線主張與菲律賓、越南及馬來西亞劃界主張重疊,導. engchi. 致菲律賓、越南及馬來西亞對中國之主張表達抗議,57中國則重申南海海域 為中國固有疆域,各方對南海主權之聲索沒有交集,南海情勢自此紛爭不斷。 東亞既存之海洋權益爭端、兩岸問題、南北韓問題等爭議熱點,促使東亞地 區之安全問題依賴美國制衡,惟經濟上卻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經濟發展與安 全問題形成二元對立狀態,導致東亞既有安全架構無法提供東亞國家足夠之. 比爾・海頓, 《南海:21 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臺北市:麥田,2015 年) ,頁 25。 56 林欽隆,《海域管理與執法》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 ,頁 56。 57 孫國祥,《南海之爭的多元視角》,(香港城市大學,2017 年) ,頁 13-15。 19 55. DOI:10.6814/NCCU202001434.

(32) 安全保障而陷入安全困境。58 2012 年 4 月菲律賓與中國在黃岩島(Scarborough Shoal)的衝突對峙, 凸顯中國不會因海上衝突而在南海爭議中退讓,菲律賓無法利用海上衝突與 中國抗衡,因此,在美國的支持下,菲律賓將與中國的南海爭議提交仲裁, 意圖將南海爭議國際化及法律化,以遏阻中國在南海的強勢作為。與此同時, 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意圖強化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同盟 體系,並增加美軍在亞太地區的部署,凸顯亞太地區安全之重要性,刺激日 本、澳洲、俄羅斯及印度加強對東亞區域安全之關注,使得東亞安全局勢更 加錯綜複雜。. 政 治 大. 南海爭議讓美國找到在亞太區域重建信譽的機會,南海爭議聲索國菲律. 立. 賓為美國的正式盟友,有關國家都在觀察美國在爭議中的態度與作為,檢視. ‧ 國. 學. 美國重返亞太的意願及能力,如果美國未能提供有力支持予亞太地區盟友,. ‧. 則美國對亞太區域國家的安全承諾,都將失去可信度,亞太區域國家將不再 視美國為可依靠的安全合作對象。59在中國與菲律賓的南海爭議中,美國必. y. Nat. er. io. sit. 須在東協高峰會(ASEAN Summit)與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兩項重 要國際會議聯合東協十國及其他對美友好的國家,例如:日本、韓國、澳洲、. n. al. Ch. i Un. v. 印度、甚至是聯合國等,共同對北京施壓,促其尊重並遵守國際仲裁庭的裁. engchi. 決,停止其在南沙群島進行人造島礁的建造,及在島礁上部署軍事設施的行 為,若是可以達成,那麼美國將在外交上獲得進一步的勝利,同時美國在東 協國家、美國的同盟國家、以及美國的戰略夥伴國家當中的領導地位將獲得 進一步的確認與鞏固。60 荷蘭海牙常設仲裁庭於 2016 年 7 月 12 日公布菲律賓提交之南海爭議. 「東亞安全困境與亞洲新安全觀的啟迪」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 年 2 月 23 日, http://www.cssn.cn/zzx/gjzzx_zzx/201602/t20160223_2878817.shtml(2019 年 4 月 12 日檢索) 59 Brendan Cooley, “A Sea Change or a Wave of Backlash?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Changing Power Dynamics in Southeast Asia,” Global Security Studies, Vol. 3, No. 4 (Fall 2012), pp. 88-90. 60 陳亮智,「2016 年東協暨東亞高峰會的大國視野:中美互動下的南海主權爭議問題」 ,《全球 政治評論》 ,第 56 期(2016 年 10 月) ,頁 9。 20 58. DOI:10.6814/NCCU202001434.

(33) 仲裁結果,其認為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底下,中國對南海並不具有所謂 「九段線」的「歷史性權利」 (historical rights) 。然中國透過外交照會、信函、 聲明、立場文件、外交部發言人談話及發言人問答等多種方式反對提起仲裁 及推進仲裁的每一個步驟,61並對仲裁結果採取「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 不執行」的態度,並批評仲裁毫無歷史及法理依據,且在中國拉攏東協成員 國的外交運作下,促使 2016 年 9 月 6 日至 8 日在寮國永珍舉行東協高峰會 暨東亞高峰會之聲明,僅強調在南海問題上必須採取維持和平、安全、與穩 定的作法,並強調航海與航空自由的重要性,對於中國在南沙群島進行填海 造陸、軍事化島礁建設,及在島嶼上進行軍事部署的行為均無具體回應,對. 政 治 大. 於荷蘭海牙常設仲裁庭對中國做出的否定判決,亦無特別強調。從東協所發. 立. 表的主席聲明來看,顯示反覆力勸北京尊重南海仲裁結果的美、日遭遇挫敗,. ‧ 國. 學. 無疑地中國在當屆高峰會的南海外交角力中贏得勝利。62. ‧.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葛來儀(Bonnie S. Glaser)於 2010 年 10 月,在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 CSIS)當中的比較關係季刊(Comparative. y. Nat. er. io. sit. Connections)所刊登的一篇報告中認為,美中在南海爭端的互動中,反映出 霸權國開始接受新興強權影響力崛起的現實,霸權國在此狀況中力圖延續自. n. al. Ch. i Un. v. 身優越性,而新興強權崛起勢力在面對關鍵利益時,不再退讓且積極捍衛自. engchi. 身利益;美中間的南海爭議互動,就是一場既有霸權美國與後起之秀中國在 亞太區域的主導權爭奪戰。63 美國重返亞太最大重點是爭取南海之霸權,南海是東亞至南亞之唯一航 道,具有相當重要的經貿戰略價值,南海藏有大量之石油、稀土、鐵礦及可 燃冰等戰略物資,亦含有豐富之漁獲。此外,南海具有地緣政治戰略利益,. 中國國際法學會,《南海仲裁案裁決之批判》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 ,頁 16。 蕭文軒、顧長永,「第 28 暨 29 屆東協高峰會之研析:仍難擺脫南海爭端的緊箍咒」, 《展望 與探索》 ,第 14 卷第 10 期(2016 年 10 月) ,頁 13。 63 Bonnie S. Glaser, Brittany Billingsley, “Tensions Rise and Fall, Once Again,” CSIS, 31 May 2017, available at: http://csis.org/files/publication/1003qus_china.pdf (accessed 25 June 2017). 21 61 62. DOI:10.6814/NCCU202001434.

(34) 基於上述戰略利益,美國嚇阻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擴張,壓制中國在亞太區域 的影響力,符合美國利益。習近平在 2013 年提出「一帶一路」計劃,是中 國自陸權國走向海陸並重之第一步,亦是聯合歐亞非三洲國家與美國分庭抗 禮之「中國夢」,假如美國棄守南海,則美國重返亞太即是空談而已。64 綜觀學者專家對南海爭議之探討,美中關係無疑是影響南海情勢之重要 因素,美國將南海視為其在亞洲發揮影響力的突破口,2013 年 6 月 6 日時 任美國國務院代理助理國務卿尹汝尚(Joseph Yuosang Yun)在華府智庫「戰 略暨國際研究中心」 (CSIS)年度處理南海緊張局勢研討會上表示: 「美國雖 然不採取立場,但如何處理及解決爭端涉及美國利益,美國利益指航行自由. 政 治 大. 及合法進行海上探勘活動,全球過半航運路線經過南海,美國有權保障其商. 立. 業利益」 ,65顯見南海爭議涉及美國利益,中國則將南海視為核心利益,南海. ‧ 國. 學. 無論對美國或中國而言,都是國家戰略不可放棄的重要區域。隨著中國政、. ‧. 經、軍實力之增強,中國在亞洲處於領導地位之態勢愈趨明顯,美國對於介 入南海事務就愈趨積極。歐巴馬政府將主張南海航行自由權視為「亞太再平. y. Nat. er. io. sit. 衡」的重要支點。儘管,川普上任後,推翻許多歐巴馬政府時期之政策,然 從川普加強美軍執行「航行自由行動」之頻度與力度,及美國國防部長馬蒂. n. al. Ch. i Un. v. 斯(James Mattis)於第 16 屆香格里拉對話會議重申維護航行自由權及抨擊. engchi. 中國填海造陸、軍事化人工島礁之行為,66均顯示在川普執政下,美國在南 海之戰略作為仍維持一貫之態度,不會停止對南海爭議之關注,且其關注之 手段及方法均較歐巴馬政府更為直接且強硬。. 李本京,「後南海仲裁:風雲變遷之美中關係」, 《海峽評論》,第 311 期(2016 年 11 月) ,頁 5-6。 65 「處理南海爭議 美提 7 項要點」, 《中央社》 ,2013 年 6 月 6 日,國外政治(2020 年 3 月 19 日檢索) 66 James Mattis,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Pacific Security,” IISS Shangri-La Dialogue, 3 June 2017, available at: https://www.iiss.org/-/media/images/dialogues/sld/sld-2017/documents/firstplenary-session-as-delivered.pdf (accessed 17 August 2020). 22 64. DOI:10.6814/NCCU202001434.

(3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採用歷史分析法、文獻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及三角檢定法 (triangulation)撰寫,依序說明如下: 壹、歷史分析法: 本論文首先從所蒐集的參考文獻資料中,進行分析及歸納中國歷任 5 代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及習近平因應國際情勢及權衡中 國經濟實力制定之外交政策變化及中國南海政策之走向;另就美國對中國 政策之演變進行分析,並歸納歐巴馬及川普執政時期對中國政策之差異,. 政 治 大. 進一步分析該差異如何影響美國南海政策走向;最後,再綜合分析及論述. 立. 2012 年到 2020 年習近平與川普執政期間美中關係之發展,另以菲律賓為. ‧ 國. 學. 例,探討美中角力對南海情勢之影響。. ‧. 貳、文獻分析法:. 將蒐集本論文研究主題之相關國內外專書、學術期刊論文、報章雜誌、. y. Nat. 分析,試圖找尋共通之脈絡及意涵。. n. al. 參、比較分析法:. Ch. engchi. er. io. sit. 電子資料庫及網際網路專文等做系統性地歸納與整理,並依所得資料予以. i Un. v. 本文將透過比較分析中國 5 代領導人因應國際情勢變化,對美中關係 態度之演變,進一步探討該演變如何影響中國南海政策走向;另比較分析 歐巴馬與川普執政時期對中國政策之差異,探究美國南海政策演變走向; 最後,透過前述比較分析探討美中南海政策演變對南海情勢之影響。 肆、三角檢定法: 透過歷史分析法、文獻分析法及比較分析法獲得對於美中關係及南海 爭議之不同角度研究所得,對於同一事情以不同角度觀察,得出不同觀點 之結論,再以三角檢定法就不同研究所得加以深入了解其背後之成因,透. 23. DOI:10.6814/NCCU202001434.

(36) 過對事實之驗證,得出更全面、深入及客觀的研究發現。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論文探討重點為美中關係變遷對南海爭議之影響,主要以 2012 年至 2020 年川普及習近平執政期間為時間研究範圍,探究美中關係之發展進程 及南海情勢之演變交互影響下,未來南海情勢可能之發展走向。 貳、研究限制: 影響美中關係及南海情勢的因素相當多樣且複雜,除了美中各自在南. 政 治 大. 海的利益考量外,尚包括南海周邊國家面對南海爭議之態度及作為都是影. 立. 響因子,因此,變動中的美中關係及南海情勢難以全盤掌握,筆者在蒐集資. ‧ 國. 學. 料的過程中,僅能就公開資料及現有的事實資料進行蒐集及研究分析,以. er. io. sit. y. Nat. 第五節 研究路徑. ‧. 期達到較為客觀詳實之論述。. al. 本文的研究路徑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研究目的,. n. iv n C hengchi U 再依據中國對外戰略作為演變、美國南海戰略作為演變、美中關係轉變、美中南. 海競逐做相關文獻探討;其次,說明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及限制。最後, 簡扼說明本研究的章節安排與研究架構。 第二章將探討習近平執政前後中國之外交戰略觀,中國對外戰略態度從鄧小 平時期之「韜光養晦」 ,到習近平執政後之「奮發有為」 ,分析中國改革開放過程 中,其外交政策之轉變,再詳析習近平提出之「中國夢」 、 「新型大國關係」及「一 帶一路」戰略,歸納中國企圖重塑世界秩序之新戰略觀,進而分析中國戰略演變 對中國南海戰略作為之影響。 第三章為探討冷戰結束後,美國對中政策之演變,進一步比較分析川普與歐 24. DOI:10.6814/NCCU202001434.

(37) 巴馬執政下,對中國政策之差異,再詳述川普的對中政策對美中關係及南海戰略 之影響,最後論述美國南海戰略作為演變對南海情勢之影響。 第四章為探討川普及習近平執政下,川普對中國外交政策做出的反制作為對 美中關係之影響。川普上任後,提出「印太戰略」反制中國提出之「一帶一路」 , 並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及「科技戰」 ,意圖打擊中國經濟成長及 5G 技術發展, 抑制中國崛起,透過闡述美中競爭態勢日趨強硬之演變,探究美中關係未來走向。 第五章首先闡述美國與中國南海作為之互動,對南海情勢之影響,再以菲律 賓為例,分析菲律賓提出之南海爭議仲裁案中之美中角力因素,探討美中關係及 南海情勢的交互影響過程。. 政 治 大. 第六章為結論。首先對於本研究結果做總結,其次總析本研究,最後為研. 立. 究之展望。.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25. DOI:10.6814/NCCU202001434.

(3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26. DOI:10.6814/NCCU202001434.

(39) 第二章 習近平執政後中國新戰略觀 中國外交戰略決定於國際格局的變遷與周邊環境的變化,同時也與中國共產 黨歷屆領導人的世界戰略和周邊外交思想有關,冷戰以來,中國外交戰略除受國 際環境與國內因素的影響外,很大一部分受決策者因素與共產意識形態之影響。 隨著冷戰結束,蘇聯垮臺,加上中共意識形態淡化及中國決策多元化影響,中國 在國家政策的制定上,已趨於以國家利益為基礎制定外交戰略。本章將分段敘述 習近平執政前及習近平執政後中國外交政策變化,藉此分析及歸納中國未來外交 政策之發展方向。. 立. 政 治 大. 第一節 習近平執政前中國外交政策回顧. ‧ 國. 學. 中國官方稱呼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及習近平為中國自 1949 年. ‧. 10 月 1 日建政起,第一代到第五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習近平執政前中國歷. sit. y. Nat. 經 4 代領導人,帶領中國歷經「文化大革命」及「改革開放」兩次重大革命,前. io. al. er. 者被形容為中國的 10 年浩劫,鄧小平曾表示: 「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 iv n C hengchi U 文革」及「去文革」,開啟中國崛起的新契機。以下分述中國前 4 代領導人之政 n. 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就會被葬送。」 ,67因此,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 ,以「脫. 策方向: 壹、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時期(1949 年 10 月 1 日到 1976 年 9 月 9 日) 中國於 1949 年建政初期,面對國家內部受戰爭摧殘而百廢待舉,對外 又遭受美國等西方國家拒絕承認其國家地位,為鞏固國家在國際上之獨立地 位及社會主義之建設發展理念,毛澤東採取拒絕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交往之 策略,並與同為社會主義理念之蘇聯交好,透過「一邊倒」的政策爭取莫斯. 「在改革開放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8 年 12 月 29 日,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8/1229/c40531-30494511.html(2020 年 8 月 16 日檢索) 27 67. DOI:10.6814/NCCU202001434.

(40) 科對中國國家安全及經濟發展之援助,並提出「和平共處」 (互相尊重主權和 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5 項原則做為 中國建政初期之主要外交政策。681950 年代末期,美國繼續敵視中國,同時, 中國與蘇聯因國家利益不同及意識形態理念不合逐漸交惡,改以拉攏亞洲、 非洲及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國家以爭取國際地位。1960 年代末期,蘇聯軍事 力量增強,強勢追求國際霸權地位,中國國家安全備受威脅,美國則因越戰 陷入軍事泥沼,在國際外交戰略上處於守勢,並希望拉攏中國對抗蘇聯的強 勢進攻態勢,因此,中國改變長期與美國對抗的戰略,毛澤東提出「一條線」 戰略,與美國共同反對蘇聯霸權,並拉攏非洲、美洲等第三世界國家,同時,. 政 治 大. 爭取日本、歐洲、澳洲及加拿大等第二世界國家之支持,集中力量對抗蘇聯. 立. 霸權主義的威脅。691976 年 9 月 9 日毛澤東逝世後,由華國鋒主掌中國政局. ‧ 國. 學. 2 年多,嗣於 1978 年 12 月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取代華. ‧. 國鋒,成為中國第二代最高領導人。. 貳、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時期(1978 年 12 月 22 日到 1989 年 11 月 9 日). y. Nat. er. io. sit. 1970 年代末期,美國與蘇聯對抗成僵持態勢,中國內部於 1978 年實行 改革開放,以經濟發展為核心,朝向現代化建設發展,不再強調以意識型態. n. al. Ch. i Un. v. 劃界,不與任何大國結盟,中國陸續與日本、加拿大、義大利、英國、德國. engchi. 等大國建立外交關係,以國家利益及世界和平為準則,推動獨立自主及和平 之外交政策。改革開放對中國發展經濟建設至關重要,確立了中國以經濟發 展為優先,再將影響力擴及外交政策的外交戰略。70 1980 年代末期到 1990 年代初,蘇聯解體,美國及蘇聯結束長期以來的 冷戰對峙格局,惟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受到國際孤立,鄧小平為推. 胡新民,「“一邊倒”:走向大國外交的第一步」, 《黨史博采(紀實)》 ,第 12 期(2017 年) , 頁 28、33。 69 王建輝、張瑜,「論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外交思想」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 1 期 (2018 年) ,頁 15。 70 曲星, 「鄧小平外交思想的現實意義」 ,《世界經濟與政治》 ,第 11 期(2004 年) ,頁 17-18。 28 68. DOI:10.6814/NCCU2020014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ate Qing Master Taixu, recognized as the leader of Buddhist reform movement, and several Buddhist intellectuals collaborated to remodel and revive Buddhist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18, total spending of visitors from Mainland China amounted to MOP14.72 billion, down marginally by 0.3% year- on-year; spending of Guangdong

John studies hard and in 1911 he left the city of Melbourne and went to work in South Australia for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The church wanted to help the sheep farmer s who

Cheng, ed., China: Modernization in the 1980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9), p.161..

Through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me Chines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discussion on the indigen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ow that Chinese

“Water control and useful knowledge: river management and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in China, Northern Italy and the Netherland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Global Economic

China announced would halve tariffs on US$75 billion worth of goods, in line with phase one deal... Febru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