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馬來西亞僑生自六O年代以來開始赴台留學,至今已有四十餘年,期間也出 現多位活躍文壇的作家,成績斐然。從早期的潘雨桐、林綠、陳慧樺、王潤華和 李有成,到中青兩代的商晚筠、李永平、張貴興、鍾怡雯和黃錦樹等。他們之中 有的目前定居台灣從事創作,屢獲各大文學獎,成績令人矚目。這些具有馬華背 景的作家都已逐漸形塑了自己的一套獨特的創作風格和書寫筆法,值得論者研 究。無可否認,馬華旅台作家成為台灣文壇值得注意的現象,可惜至目前為止馬 華作家和作品未能在台灣文壇引起評論熱潮,一直以來只有零星評論散見於報刊 雜誌。就如王德威所言,即使「擺在當前台灣文學本土至上的脈絡裡,(馬華作 家)的地緣論述必然見外於主流聲音。」(王德威 2001a: 13)

現今後殖民理論蔚為風潮,馬來西亞曾經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等歐洲國 家的殖民地,數百年來由殖民母國統治,至一九五七年獨立後方脫離殖民統治。

屬於馬來西亞文學的馬華文學

1

應可算是後殖民文學,但馬華文學的情況事實上 更為複雜。一般後殖民主義用以考察東西方之間的殖民文化關係,使邊緣文化得 以重新認識自己,檢討甚至重建自己的文化前景。對馬華文學而言,其邊緣性是 多重的,面對國境內的馬來文學,以及強大的中國文學,馬華文學都有其邊緣位 置,使之成為極佳的後殖民理論研究對象。

1 馬來西亞人民由三大種族組成,各種族的文化特性,以及三大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形成了馬 來西亞文化背景的複雜性與混溶性。這種特性清晰地顯現在馬來西亞文學作品裡。馬來西亞文學 以馬來文學為主流,其他種族以他們的母語(如華文和淡米爾文)寫成的作品雖位處邊緣,但也 屬於馬來西亞文學。

(2)

首先,馬來西亞華人在國家歷史、政治和文化上位處邊緣,祖先早年遠渡重 洋,從中國到達馬來西亞。其次,旅台馬華作家又選擇離開馬遠赴他地播散文學 的種子,漂泊離散,似乎仍在汲汲營營尋找地理和心理定位。馬華作家的邊緣和 離散經驗表現在文學作品上,就形成了豐富的文學意涵。這麼多馬華作家和評論 者都選擇了台灣作為他們文學創作和發表的園地,其中有些甚麼文化歷史或政治 上的因素;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批新興的馬華作家;他們在中文文壇上又具有甚麼 意義?這些其實都是亟待開發和研究的新領域。

李永平可說是研究上述議題的極佳例子。李永平一九四七年出生於東馬古晉 市。生於馬來西亞獨立的前十年,他見證了殖民時代與獨立時期馬來西亞緊張的 政治局勢。生在多元種族的婆羅州,李永平對種族間的衝突和敏感氣氛也有深層 體會。李永平的祖先從大陸遷居馬來西亞,而李永平從馬移居台灣,從他身上可 看見離散和漂流的特性

2

目前在台灣研究李永平的論者仍不算多,而且研究以短篇論文居多,至目前 為止尚無碩博士論文以李永平為研究對象。短篇論文礙於篇幅,問題探討往往只 停留於局部討論而無法有系統研究作家所有作品,或更仔細深刻地研讀不同年代 作品所可能蘊藏的不同的意義。

閱讀過李永平小說的讀者都會發現,他的小說總是反覆吟誦著幾個主題,特 別是女性和漫遊兩個主題。這也是筆者寫作本論文的旨趣所在。從女性主題開展 將觸碰到性迫害、色情行業、母親形象、觀音形象等幾個層面。而漫遊主題則會 涉及空間和時間等問題。而李永平作品中又是否存在後殖民性?放棄馬來西亞國 籍定居台灣的他終日強調漫遊 ,又呈現了怎樣離散美學特性?這些豐富的小 說意涵都等待讀者進一步探討和研究。本論文對漫遊和女性兩大主題尤感興趣,

2 李永平曾提及這方面的經驗,詳邱妙津專訪 1992: 66。

(3)

因此此兩大主題將成為本論文的研究重點。

二、研究目的

上一節已闡明了以李永平作品作為研究主題的可塑性,顯示他的作品在許多 領域都尚待論者研究開發。其中有些議題未有論者探討,又或有的問題已有論者 提出,唯尚未引起更多討論。本論文擬定研究方向,打算探討以下問題,企圖作 較深入而有系統的討論:

(一)漫遊空間的塑造與漫遊者的意義

閱讀過李永平的小說的讀者,應該會對《海東青》以降的小說中的漫遊主題 印象深刻。李永平到底為何漫遊?如何漫遊?他如何營造自己的漫遊文體?他的 兩部重要小說《海東青》和《朱鴒漫遊仙境》中的台北究竟有些甚麼特質?這些 都是本論文欲探討的問題。此外,本論文也將討論李永平塑造的漫遊者具有甚麼 特別的涵義。筆者擬探討波德萊爾和班雅明筆下漫遊者的特別涵義,再討論李永 平的 人,企圖勾勒出三位作者處理漫遊者特質的異同。

(二)時間和空間的處理

漫遊將無可避免涉及時間與空間的問題。本論文擬探討李永平如何打造他小 說中場景的時空,以契合他的漫遊主題。台灣的朱天心也是另一位以書寫漫遊著 稱的小說家。本論文也將探討二人在書寫漫遊主題上的異同處。李永平和朱天心 筆下的人物都喜歡在台北這個發達都會中漫遊,究竟其中有無蘊含一些特別的涵 義?這些都是本論文要處理的問題。

(三)女性及其相關議題

(4)

李永平小說中不斷出現一些情節和意象,如色情行業、性迫害、母親形象、

觀音形象等,這都成為李永平小說中重要的象徵與意涵。這些情節和象徵都從女 性主題延伸而來,並且形成豐富的意象和內涵,值得論者逐一分析論述。

貳、研究現況觀察

評論李永平作品的文章數量不算太多,一般散見於各報章副刊和期刊雜誌。

根據筆者觀察,有關李永平小說的評論大致上離不開以下幾個議題:李永平的中 文、《吉陵春秋》的藝術特色和時空座標,以及小說中所呈現的中國 台灣的歷 史和政治理念等問題。筆者擬釐清既有的研究成果與結論,從而尋找之前論者沒 有觸及或未有深入討論的論點,以作為本論文的研究重點之一。而論者已論述詳 盡的討論,也可作為本論文撰寫的參考。

李永平小說的文字一直以來引起眾多學者討論。論者立場不一,但無不因李 永平對中文的癡迷熱愛而嘖嘖稱奇。首先劉紹銘在〈抱著字典讀小說〉(1992:

239-48)中點出李永平大量運用複式動詞、副詞和形容詞,他借用 Ian Watt 對亨 利詹姆斯的觀察來評點李永平,認為這是不描繪事物全貌的寫法,意在「勾劃沉 潛在他印象中的吉光片羽」。他也認為李永平愛用複式詞語和冷僻字眼,因為李 意欲追求去熟悉化(defamiliarization)的效果,化熟悉為陌生,讓我們對熟知的 世界多看一眼。但劉紹銘認為那麼前衛的文字經營出來的卻是道德勸戒的保守內 容。

關於文字,林建國有不同的看法。他在〈為甚麼馬華文學〉(1993a: 89-125)

長文中大力駁斥馬華文學為中國文學的支流的說法,試圖建立馬華文學的主體。

林建國拆解了中國文字-中國性(能指-所指)的必然性關係,強調中國文字必 須不斷生產一種或多種意識型態,甚至因此喪失了中國性。他以李永平的《吉陵

(5)

春秋》為例,論述李永平如何以中國文字為婆羅州的古晉命名,中國文字於是展 開了它自己的歷史,接連上馬華文學的命運,不再是「中國」文字。這篇論文的 主題不在討論李永平的小說,但他的作品討論卻佔了重要的一節,林建國並認為 李永平的個案是個「漂亮的例子」(104),成功證明了《吉陵春秋》以中國文字 開展了馬華文學的命運。

林建國在另一篇論文《異形》(1993b: 72-91),以相近的立場討論李永平的 作品。林建國把李永平的《拉子婦》、《吉陵春秋》和《海東青》視作他中文書寫 的轉變歷程。首先《拉子婦》中的中文充滿異國情調,皆因小說的文字經歷了去 畛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運作。而《吉陵春秋》的中文則是「再畛域化」過 程,隱身起來,成為李永平創作歷程上的黑暗期。《海東青》的文字則比《吉陵 春秋》走得更遠,「更能體會源頭的不在」(83),沒有源頭,只能 。

李永平小說的時空座標也是引發熱烈討論的課題。劉紹銘的另一篇文章〈山 在虛無縹緲間──初讀李永平的小說〉(1984: 263-76)談到了李永平小說《吉陵 春秋》的敘事技巧和藝術手法的問題。劉紹銘認為《吉陵春秋》採用的是作者的 全知觀點,並說小說初看像迷宮,但反覆品味就會發現其引人入勝之處。更值得 注意的是,劉紹銘也討論到李永平《吉陵春秋》中吉陵的時空問題時,直指那不 是真實社會,而是他心中糾纏不休的意念。李永平要寫的也不是人間百態,而是 人心真相。因此他筆下的南洋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而小說與台灣現實社會也根 本沒有任何關係。

李奭學在〈再見所多瑪〉(1998: 41)中另有不同的見解。李奭學把《吉陵春 秋》、《海東青》和《朱鴒漫遊仙境》三部小說中的空間扣上一層蛻變關係,認為

《吉陵春秋》中的小鎮歷變為《海東青》的海東鯤京,再透明化而鎖定為台北市。

朱雙一的看法和李奭學類似。他的〈吉陵和海東:墮落世界的合影〉(1995:

(6)

156-61)一文比較李永平的《吉陵春秋》和《海東青》兩部小說,認為《吉陵春 秋》中的靳五是作者埋下的伏筆,顯示《吉陵春秋》和《海東青》可能存在某種 內在聯繫,為《吉陵春秋》的時空座標問題提供了線索。因此朱雙一認為吉陵是 海東的前身,海東是吉陵的延續,作者塑造吉陵和海東的原因可能是要揭露資本 主義在東方傳統區域內發展所引致的特殊社會狀態(160)。

余光中在為《吉陵春秋》寫的序中分析了這部小說的藝術手法。余光中先生 認為李永平的這部小說使用了反彈和折射的敘述手法,敘事含蓄,抒情多於敘 事,著墨較淡。作者在營造氣氛和懸宕方面也頗具匠心。此外余光中對李永平的 文字予以高度評價。至於時空座標方面的問題,余光中雖認為很難推斷正確的時 空,但仍傾向於認為那是民初時代的中國大陸(1986: 1-9)。

龍應台於一九八六年發表了一篇評論《吉陵春秋》的文章〈一個中國小鎮的 塑像〉(1986: 166-73)。此篇文章的標題就顯示了她認為《吉陵春秋》的場景應 該座落在中國,論文中也提到《吉陵春秋》就是作者對中國傳統社會的指責,表 現傳統女性如何遭受壓迫和欺凌。

對《吉陵春秋》小說藝術和結構評論得最仔細的莫過於曹淑娟和龍應台。曹 淑娟對《吉陵春秋》的時序和人物關係網絡進行了詳密的分析,認為小說呈現輻 射型的人事架構,並按照每一章的內容整理出故事發生的時序。她也以另一種組 合探討觀音和供奉她的信徒的關係,同時分析觀音信仰的神話意涵如何被破解,

而鎮上的倫理秩序也偏離正格,因此吉陵鎮是個墮落與罪惡的城鎮(曹淑娟 1987:

136-51)。

龍應台則不贊同劉紹銘所說的全知全能的敘述觀點。她首先從敘事觀點出 發,認為李永平運用了多重而侷限的敘述觀點來敘寫十二個不同角度與距離的章 節。每一章的敘述觀點只呈現一個片面,讀者必須把所有的片面組合起來,才能

(7)

獲得整體印象。龍應台也對小說的語言、象徵等藝術技巧作出分析,認為小說的 象徵豐富,像日頭、棺材和乳房等,貫穿整部小說。而且小說對白有講古說書風 格,發揮了希臘悲劇中 chorus 的作用(龍應台 1986: 166-73)。

顏元叔也曾高度讚賞李永平的寫作技巧。顏元叔的〈評〈拉子婦〉〉(顏元叔 1976: 167-9)主要評析李永平的藝術手法。他認為李永平的這個短篇寫出了拉子 婦被迫害的「原始象」(archetype)。李永平善於利用時間的跳躍以使佈局不流於 冗長,而筆調細緻、含蓄也是這個短篇的最大成就。

蘇其康則以《吉陵春秋》比較中國傳統詩詞,認為《吉陵春秋》保持了古典 詩詞中的抒情成分。小說中的語言與話本小說相似,在事件描述上,作者採用了 傳統詩歌的牽連結構──即非邏輯、非寫實結構。小說中詩化的白描,使許多章 節的氣氛貫盈著風雅興逸的情趣。蘇其康也認為李永平在小說中大量採用了民俗 信仰和傳說,使吉陵鎮被一股神秘力量籠罩(蘇其康 1987: 128-35)。

來自馬來西亞的論者如林建國極力主張李永平的原鄉仍在南洋的婆羅州,但 也有人開始質疑尋找原鄉的價值。張錦忠刊載在《中外文學》的「離散美學與現 代性:李永平和蔡明亮的個案」專號中的論文〈在那個陌生的城市:漫遊李永平 的鬼域仙境〉(2002: 12-23)就質疑說:找到了吉陵原鄉又怎樣?無止境漂流的

人不可能有原鄉。張錦忠的看法和朱雙一有相同之處。張錦忠解讀《海東青》

和《朱鴒漫遊仙境》時注重檢視家在台北這個現代化大都會中的意義。傳統的家 庭體系抵擋不住資本主義浪潮的衝擊,終告崩壞。家不一定是溫暖的,因此書中 的人物都愛逛游台北。《海東青》的鬼域和《朱鴒漫遊仙境》中的仙境,都是家 疏離化後的結果。

也有的論者注意到李永平小說中的混融性(hybridity),例如黃錦樹和高嘉 謙。大部分論者都對李永平《吉陵春秋》以後的作品的書寫定位感興趣,而高嘉

(8)

謙的〈誰的南洋?誰的中國?──試論《拉子婦》的女性與書寫位置〉(2000:

139-54)從《拉子婦》的女性與政治著手,探討李永平早期作品《拉子婦》中的 南洋性與中國性的辨證關係。高嘉謙認為,相對於《拉子婦》往後作品各種意識 型態喧嘩的「果」,《拉子婦》中的南洋與中國糾葛的「因」才是關鍵。他的追蹤 結果,發現《拉子婦》中南洋性與中國性混雜,李永平家國想像中的南洋與中國 都清晰可見。

李永平在小說中經營的主題及其中透露的意識型態更是為論者所津津樂 道。一般論者認為李永平的政治意識型態極為保守

3

,但王德威卻持有不同的看 法。王德威注意到《海東青》中反覆出現的幾個典故,如以色列人出埃及記、天 火焚城及莎樂美等(1992c: 95-9)。李永平不斷將國民黨遷台四十年與出埃及記 典故相提並論,這種「刻意保守」的姿態在王德威看來並不一定是保守,反而比 自命激進者更為激進。相比於以色列人出埃及記,王德威更著意於天火焚城和莎 樂美兩個典故。莎樂美指涉糜爛放蕩的台北色情行業,小說中一群天真的小莎樂 美,卻劫數難逃。莎樂美和 與殺戮主題聯結,使小說人物遊蕩所經之處,皆 是死亡和墮落的兇險風景。李永平不是經營這類主題的第一人,他本身的「寫作 姿態」──即他的文字和現實生活更值得我們注意。

王德威的另一篇評論文章〈大學教授的幼齒學──評《海東青》第十一章〉

(1992b: 100-3)藉由篇幅極長的第十一章〈一爐春火〉探窺兩個問題。首先是 小說人物靳五的意義。小說沒有明確表示靳五的存在意義,這一章更突顯了靳五 的地位難以捉摸,而王德威相信靳五不是聖人,希望在《海東青》下卷中可看到 靳五的沉淪或再生。同時王德威對李永平嫌惡日本人的態度感到質疑。王德威認 為中國女性的悲慘命運是這章要指證的主題,但是「日本」軍人嫖客姦淫「中國」

女性,是否表示這一群中文系教授就有權意淫日本女性?

3 例如前文所提到的劉紹銘(1984: 8)和後文將提及的黃錦樹都是最佳例子。

(9)

李永平的現代主義美學技巧是論者的另一個切入點。談起現代主義,首先不 能不談現代主義的擁護者黃錦樹。黃錦樹在〈在遺忘的國度──讀李永平的《海 東青》(上卷)〉(1993: 162-86)一文中,花了極大的篇幅論證李永平和南洋以及 他心目中「復國」理念之間千絲萬縷的糾葛,顯示了李永平思想上的複雜性。文 中黃錦樹也提到李永平作品中的現代主義實踐。黃錦樹以受難女性為主題,從《海 東青》開始一路追溯,發現《吉陵春秋》和《拉子婦》其實都不綴書寫相似的女 性形象。李永平以敗德母題把烏扥邦寫成反烏扥邦,在黃錦樹看來,這種書寫方 式顯示出李永平和近代現代主義精神的淵源。黃錦樹不贊同王德威對李永平所抱 持的「激進」看法,反而認為是「比那些公認保守的還要保守」(1993: 170)。而 李永平最奇特的地方在於他把一些早遭唾棄的國民黨政治教條重新加賦予歷史 和文化的內涵,注入新意義。黃錦樹認為李永平的現代主義美學思考也體現在他 的文字中──復活古字。

黃錦樹是另一個注意到李永平作品中中國性與南洋性持續抗衡的論者。他在

〈流離的婆羅州之子和他的母親、父親──論李永平的「文字修行」〉(1997b:

299-350)一文中延續了這樣的討論。黃錦樹以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有關 命名的論述,探討李永平和他的父(想像中的中國 中國性)與母(出生地 南 洋性)在作品中呈現出相互拉扯、消長、影響的過程。

黃錦樹在〈漫遊者、象徵契約與卑賤物──論李永平的《海東春秋》〉(2002:

24-41)中以 為主題,把《朱鴒漫遊仙境》和《 集》視作《海東青》的 續作,稱為《 三部曲》,討論李永平小說成為漫遊文體的可能性。通過卑賤 物的書寫,李永平對處於危機中的女性的立場是控訴,但不曾有實際行動進行救 贖。黃錦樹因此將之比照當年國父契約被毀損的情形。

張誦聖也認為《海東青》的美感經驗邏輯是不折不扣的現代主義,卻另有與 黃錦樹不同的切入點。張誦聖以為《海東青》一書對讀者具有強烈的侵犯性,而

(10)

且美醜混淆的手法則脈承波特萊爾以降《惡之華》傳統。張誦聖不看李永平文字 中的中國性問題,而注重李永平文字中的視覺效果。她也認為《海東青》是改寫

「台灣 中國現代史」的眾多版本之一,不同的是,《海東青》代表台灣文壇現 代派發展的新里程碑,並藉著語言象徵創造一個與現實世界充滿張力的「另一種 真實」(1992: 25)。

在那麼多篇有關李永平小說的評論中,曹淑娟評論《吉陵春秋》的〈墮落的 桃花源:論《吉陵春秋》的倫理秩序和神話意涵〉讓筆者印象深刻。她評論角度 有異於大部分評論李永平的論文。黃錦樹等人的評論屬於大敘述範疇的男性觀察 角度,多注重意識型態。而曹淑娟的解讀方法有異於其他從國族論述角度出發的 評論家,評論方式比較注重小說的藝術技巧。她以結構方式分析小說故事的內在 肌理與小說的象徵手法,探討小說所蘊含的深刻的美學技巧。

把研究重點放在李永平的小說藝術上的論文仍非常缺乏,以文學理論對李永 平的作品進行完整分析的論文更在少數。因此本論文意欲研究李永平小說中更深 層的美學意涵,開發更多李永平小說中尚未被觸及的部分。預料在進行分析研究 時字裡行間仍不免觸及家國論述,只是筆者仍會著重於嘗試在一片大敘述的嘹喨 聲音中探索另一個可能的出發角度。

對李永平進行過較多評論的馬華論者,特別是林建國的觀察角度多從意識型 態國族歷史的立場論述,汲汲於找尋李永平的精神身世。他們的立場相當鮮明,

就是把李永平的美學原鄉歸還馬來西亞。其他論者則注重於尋找李永平小說中的 中國。李永平的非線型時間的敘述模式,時斷時續,反反覆覆,余光中就說過,

這十二篇看似獨立的篇章是「十二瓣的觀音蓮」(余光中 1986: 1),組成一部小 說。小說以類似中國方言的文字敘寫,描寫的場景也像是中國的某個偏僻小鎮,

因而許多論者都直接將《吉陵春秋》內容與中國社會的風土民情、方言,乃至中 國古典文學傳統作直接聯想。這樣的閱讀方式忽略了李永平的生平和背景對他作

(11)

品的影響。後殖民文學的意義是複雜的,其中蘊含著不單純的內容。無論尋找出 來的原鄉是馬來西亞、中國大陸或台灣,這樣的評論或許都過於單一化,單一化 的結果可能無法突顯後殖民文學作品中的混融性和離散特性,無法檢視李永平作 品中各種聲音的交織而成的複雜網絡,及各種意識型態拉鋸時所呈現的張力。

參、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範圍

本論文擬研究李永平至目前為止所寫就的小說,包括最早期小說《婆羅州之 子》到他的最新小說

4

。李永平所著的其他文章和評論亦將被列為參考文本,在 進行論述時有可能被引用以作論點的舉例與說明。

本論文在研究漫遊主題時,將涉獵另一以書寫漫遊著名的作家朱天心的小 說,本論文將比較朱天心與李永平的筆下漫遊,因此本論文的某些章節也將觸及 朱天心的小說。朱天心的創作甚多,本論文主題不在研究朱天心小說,因此將不 仔細探討朱天心的所有文本。本論文擬把焦點集中在她最新的兩部小說集《古都》

和《漫遊者》之上,而她之前的小說只會在援引例子時稍稍觸及。

二、研究方法

本論文將援引一些西方文學理論來探討李永平的小說作品,以使分析更細緻 深入。第二章首先引用去熟悉化(defamiliarization)理論。去熟悉化概念是使事 物“非熟悉化”(unfamiliar),增加形式的難度,使認知過程變得更冗長。去熟

4 李永平至目前的小說作品依序為《婆羅洲之子》(1968)《拉子婦》(1976)《吉陵春秋》(1986)

《海東青:台北的一則寓言》(1992)《朱鴒漫遊仙境》(1998)《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

(2002)

(12)

悉化會使一些我們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事物變成陌生。本論文藉由此概念 來探討李永平如何以去熟悉化的方式來塑造他小說中的台北空間,讓他小說中的 台北變得陌生。

第三章中討論李永平小說的空間美學時援用了認知地理學理論。認知地理學 以識覺(perception)作為研究,並將空間意義的生產,設置在個體的心靈中。

我們也必須了解心象地圖的概念,因為心象地圖是研究認知地理學(cognitive geography)所使用的一種主要策略。心象地圖視個人的內心觀感,以及城市居 民接受投射在主體內的環境圖像為都市行為的根據,形成一種城市居民對他們居 住的城市涵義的識覺。這個概念正好可用以分析李永平如何以台北與吉陵鎮展現 了他個人的心象地圖,表達了他和城市空間的關係。

在探討小說的時間美學時,筆者引用洛特曼(Yuri M. Lotman)有關情節的 概念以作分析。洛特曼認為古代神話是一種符號系統,古代神話同時也採用了結 構主義的敘事結構。洛特曼提出線性時間和循環時間兩種時間類型的概念,在古 代文本中循環時間類型佔主導地位。以循環時間寫出的文本沒有開頭和結尾,它 只不過是一種不斷重複的系統。李永平在《海東青》和《朱鴒漫遊仙境》中也使 用了這種古代敘述文體的技巧,形成李永平這兩部小說獨特的時間美學。

本論文的第四章討論女性主題。李永平非常關心女性在性方面所遭受的壓迫 和不公的對待。筆者運用凱特•米利特(Kate Millett)在《性的政治》(Sexual Politics)中所討論到的女性在性方面遭受到的不公對待,來檢視李永平作品中的 女性遭遇。凱特•米利特在這本著作中認為女性在性方面遭受的壓迫,是女性被 非人格化的一種行為。兩性關係是一種支配和從屬的關係,男人按天生的權力對 女人實施支配。

從李永平的《吉陵春秋》、《海東青》和《朱鴒漫遊仙境》等三部重要小說中,

(13)

我們可以找到許多有關污穢物的描寫,而這些污穢物的描寫一般上都和女性或性 扯上關係。筆者擬援用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有關卑賤的評論,來探討為 何李永平會持續不斷地書寫污穢物。

本論文亦擬採用比較方式,將李永平和朱天心的小說進行比較,以期發展嶄 新觀點。筆者注意到,李永平和朱天心都鍾愛「漫遊」主題,但兩人以相同的主 題作為導向,卻又開創出風格相當迥異的漫遊書寫。論文擬比較兩人的身世背 景,以期從中探索兩人的漫遊書寫風格差異如此之大的原因。這樣的比較方式目 的在於尋找創新的評論觀點,探索更多元的研究方向。此外,筆者也將比照波德 萊爾、班雅明和李永平筆下漫遊者概念的異同。班雅明發展波德萊爾所塑造的漫 遊者概念,並從中衍生出他對漫遊者的獨特詮釋。李永平的漫遊者也別有獨特的 意義。藉由三人對漫遊闡釋的探討,我們可清楚看見李永平在漫遊概念上獨具匠 心。

本論文題目定為《漫遊與女性的探索──李永平小說主題研究》,顧名思義,

論文的行進方法自然是從兩個主題出發去探討李永平小說的美學特質,同時也會 論及此二主題對小說風格造成何種影響。論文的研究文本將著重於《吉陵春秋》、

《海東青》和《朱鴒漫遊仙境》三部小說,早期的小說《婆羅洲之子》、《拉子婦》

和最新小說集《雨雪霏霏》亦在研究範圍之內。必須強調的是,本論文是以李永 平作品作為研究對象,重點是文本意義的探析,理論僅為加強論述架構的輔助工 具。

本論文較傾向於採取微觀角度仔細研讀小說文本,討論文本中的美學價值,

並以宏觀角度的分析作為輔助,以期達到較全面的分析。本論文的研究方向是,

探討美學價值為主,政治與歷史理念等各種意識型態為副。前文已經說過李永平 作品中各種聲音的交織與拉鋸,形成複雜的網絡與強大的張力,本論文嘗試研究 在這種張力下所可能呈現的美學姿態,避免流於單一化的分析。

(1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社群成員: 李宜珊 許瓊文 王惠君 何雅貞 薛夙芬 壹、社群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二、資料來源 三、模型建立 四、模擬預測 五、研究結果

本天皇在位的時段來當作分期的依據而被分為三期,分別是前期(1895-1911 年) 、中 期(1912-1925 年) 、後期(1926-1945 年) 。1895 年至 1925

Chi 等人在 1994 年更進一步以八年級生為受試者,此研究與 1989 年的研究不同的 地方在於:1.對象不同,Chi 等人在 1989 年是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而 1994

在七十年代, 由於政府大量縮減高等教育機構的研究人員, 使得情況變得困難, 直到八十 年代末期, 研究人員的雇用量才又恢復到令人稱羨的水準。 現今的法國擁有 3000 位隸屬於大 學系統及

《智圓佛學思想研究》、《圓教的危 機與譜系的再生 ── 宋代天台宗山家山 外之爭研究》、《中國天台宗通史》(合 著)等。另在《哲學與文化》等研究

他在一九九六年加入艾恩.史蒂文生教授的研究團隊,目前主導維吉尼亞

但 Miller 出現了。 在 Sheffield 畢業多年後, 2006 年時 Miller 去了史丹佛, 也開始 跟 Dembo 做研究。 Dembo 要他探究 Sheffield 的問題, 藉以理解隨機過程。 Sheffield 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