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緒論緒論緒論緒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緒論緒論緒論緒論"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記得小時候,每當北港媽祖廟會(農曆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連 續五天),總是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藝陣表演出現在北港的大街小巷。

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裝飾華麗、燈光絢麗的藝閣,自己總是 會緊跟在藝閣的旁邊,撿了很多從上面拋下來的糖果,然後心滿意足 的回家。後來隨著年歲漸長,到外地念書或工作,和同學或朋友們聊 起「藝閣」時,他們總是問我,藝閣是什麼?藝閣是不是就是花車呢?

其實在那個時候,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藝閣比較好。

後來,有機會閱讀到宋光宇先生所寫的一篇文章〈蜈蚣閣、藝閣、

電子花車~一個歷史的觀察〉

1

,在文章內容中,他以「在迎神賽會時 看公眾女郎,從前清一直延續到今天」這個文化項目為思考點,認為 今日的電子花車來自蜈蚣閣、藝閣的延續發展,自己對於這樣的解釋

,有些疑問。於是又找到吳金泰先生所寫的另一篇文章〈蜈蚣閣、藝 閣、電子花車~一個歷史現象的再觀察〉

2

,發現吳先生的想法,和我 一樣,若單從一個角度來觀察蜈蚣閣、藝閣、電子花車,並用通則性 的解釋一以貫之,不免有些失之偏頗。電子花車和蜈蚣閣、藝閣不但

1宋光宇,〈蜈蚣閣、藝閣、電子花車~一個歷史的觀察〉《歷史月刊》,第 82 期,1994,

頁 74-85。

2吳金泰,〈蜈蚣閣、藝閣、電子花車~一個歷史現象的再觀察〉《台灣風物》,第 47 卷第 1 期,1997,頁 95-109。

(2)

所呈現的造形各有特色,而且其文化內涵亦有所不同。

事實上,藝閣這項民俗文化源自於中國大陸,隨著漢人移民傳入 台灣。究其根源,在中國大陸民間的迎神賽會中,古來就有所謂的「臺 閣」巡遊,而臺閣巡遊應該就是台灣的藝閣遊行。中國臺閣傳入台灣 的確切年代,目前尚不得其詳,但根據相關文獻記載,應不晚於清康 熙中葉。

「藝閣」是台灣對臺閣特有的稱謂,有「裝台閣」和「蜈蚣閣」

之分,前者指的是單一的閣臺,最早是由人力肩扛行走,後來改由為 牛車、三輪車、鐵牛車來帶動,發展至今則是直接裝置在馬達三輪車、

小貨車或大卡車的車體上,在台灣目前都將「裝台閣」稱之為「藝閣」; 而後者則是由多塊木板連接而成,每塊木版上各坐一位孩童,再由左 右兩旁的人扛抬前進,因行走時節節相連,彎彎曲曲,形似蜈蚣爬行,

因而被稱之為「蜈蚣閣」。傳入台灣之後,因民間認為「蜈蚣」為五 毒之一,具有驅邪除穢的功效,蜈蚣閣因而逐漸被神格化,在台灣民 間發展成為某些地區迎神賽會或慶典活動中陣頭的核心,又被稱為「

蜈蚣陣」。

因為受到〈蜈蚣閣、藝閣、電子花車~一個歷史的觀察〉和〈蜈 蚣閣、藝閣、電子花車~一個歷史現象的再觀察〉這兩篇文章的觸發,

再加上自己本身,身處於民俗活動多樣化的雲嘉南地區,更加促使自 己想要深入去了解迎神賽會中藝閣這項民俗文化在傳入台灣之後,是 如何傳承?在不同環境下,又有哪些新的改變?事實上,蜈蚣閣也屬 藝閣的一種,從中國大陸傳入時,本屬於同一個性質,即人民為了酬

(3)

謝神恩,以妝扮故事的方式來增加迎神賽會的熱鬧氣氛,然而為何到 了今日在台灣的發展卻出現不同的面貌呢?藝閣較偏向世俗化發展,

除了商業化外,又有詩意閣和政治化藝閣出現;而蜈蚣閣在台灣民間則 轉變為蜈蚣陣,較偏向神聖性、宗教性發展。為了更進一步了解藝閣 入台後不同的發展傾向,除了藉由觀察迎神賽會或慶典活動中藝閣與 蜈蚣閣的表現外,並試圖從文化的「神聖面」與「世俗面」以及世俗 文化中又有「通俗」與「文雅」區分的角度來思考,比較藝閣與蜈蚣 閣諸種類型之異同,找出各種類型發展出不同面貌的原因,並重新對 藝閣這項民俗文化在迎神賽會或慶典活動中的表現予以定位。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 相關文獻回顧 相關文獻回顧 相關文獻回顧

在台灣民間的迎神賽會或慶典活動中,大多會出現藝閣與蜈蚣閣 的遊行展演,然而對於藝閣在台灣的發展很少有整體性的探討,大多 是片面、個案的研究。此外,以文化「神聖與世俗」和世俗文化「文 雅與通俗」的角度來研究藝閣與蜈蚣閣在迎神賽會或慶典活動中表現 的差異,更是少之有少。

相關的論文有民國七十八年(1989)蔡欣欣的政大中文研究所碩 士論文《台灣地區現存雜技考述》3,將台灣地區現存的雜技作一綜合

3蔡欣欣,《台灣地區現存雜技考述》,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4)

性的敘述,蜈蚣閣雖屬於藝閣的一種,但因為性質的不同,所以作者 將藝閣畫分為游藝性雜技的一種;而蜈蚣閣則畫分為宗教性雜技的一 種。雖然在內容中藝閣與蜈蚣閣所占篇幅不多,但作者對於藝閣與蜈 蚣閣的歷史淵源及現存的表演狀況有詳細探討,其研究結果值得參考

。民國九十二年(2003)潘豐富的台南師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劇情式電動花燈研究》4,內容雖以研究台灣劇情式電動花燈為 主,但民國五十四年(1965)在北港朝天宮元宵節的慶祝活動,首次 出現劇情式電動花燈。此一契機,開啟劇情式電動花燈在北港往後約 三十年的風光歲月,也間接改變傳統藝閣的製作方式。因為作藝閣的 藝師,有很多也在從事電動花燈的製作,在內容中作者利用社會調查 法,整理相關出電動花燈的藝師名冊,提供吾人不少社會調查的先備 資訊。民國九十五年(2006)蔡佩青的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 論文《北港地區藝閣藝術之發展》5,內容屬於研究台灣藝閣的個案分 析,作者藉由北港朝天宮發行的《聖女春秋》雜誌與相關新聞內容,

將近三十年以來北港藝閣的主題與造形,作有系統的分類,但主題方 面仍有些缺漏,吾人希望能找到相關資料予以補齊。雖然如此,其研 究成果仍可作為比較藝閣與蜈蚣閣諸種類型之差異時,參考的依據。

在專書部份,近年來有幾位學者,致力於民間藝陣的田野調查。

在他們的書籍內容中,大多也提到藝閣與蜈蚣閣的相關資料,可以提 供參考。例如黃文博的相關著作,如《當鑼鼓響起:台灣藝陣傳奇》

4潘豐富,《台灣劇情式電動花燈研究》,台南師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5蔡佩青,《北港地區藝閣藝術之發展》,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5)

6、《跟著香陣走:台灣藝陣傳奇續卷》7、《南瀛刈香誌》8與《台灣民 間藝陣》9等書,在內容中都曾簡略提到藝閣或蜈蚣閣的相關資料。在 這些內容中,黃文博將民間藝陣分為兩大類,藝是指藝閣,有裝台閣 和蜈蚣閣之分,而陣則是指鄉土藝術表演團體的一種稱呼,又可分為 六大類:宗教陣、香陣陣頭、音樂陣頭、小戲陣頭、喪葬陣頭、趣味 陣頭。10 然而藝閣種類之一的蜈蚣閣,因具有驅邪除穢的宗教功能,

在民間早已獨立於藝閣之外,自行成陣,成為陣頭的一種,且多出現 於西南沿海「刈香型」11 的香陣隊伍之中。此外,黃文博在《南瀛刈 香誌》一書中,也特別關注台南地區遶境刈香陣頭「五大香」12 的發 展情形,對於「五大香」中的蜈蚣陣,也多有描述,可以作為我參考 的依據。

而陳正之近年來也關注民間藝陣的田野調查,在他相關的著作,

如《甕底沉香—台灣民間藝人傳》13 、《樂韻泥香—台灣的傳統藝陣》

14、《民俗思想起—消失中的常民生活文化》15 等書,對於藝閣與蜈蚣

6黃文博,《當鑼鼓響起:台灣藝陣傳奇》,台北:臺原出版社,1991。

7黃文博,《跟著香陣走:台灣藝陣傳奇續卷》,台北:臺原出版社,1991。

8黃文博,《南瀛刈香誌》,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

9黃文博,《台灣民間藝陣》,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2000。

10黃文博,〈臺灣民間的趣味陣頭〉《臺灣風物》,第 40 卷第 3 期,2003,頁 113-135。

11刈香亦作割香,是西南沿海一帶對神明遶境活動的特有稱謂,而刈香型的香陣需 具有四個基本條件:人群廟(元廟、大廟)主辦,轄境角頭廟參加、香期(遶境 時間)在三天以上,香路遼闊、定期或經常不定期舉行,但具有歷史性、香陣結 構龐大而嚴密,其中必有蜈蚣陣。

12五大香:主要分佈於八掌溪以南到曾文溪兩岸的台南縣市一帶。分別是西港仔香,

由台南縣西港鄉慶安宮舉辦;學甲香,由台南縣學甲鎮慈濟宮舉辦;蕭壠香,由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舉辦;麻豆香,由台南縣麻豆鎮代天府舉辦;土城仔香,由 台南市安南區土城聖母廟舉辦。

13陳正之,《甕底沉香—台灣民間藝人傳》,台北市:台灣畫刊雜誌社,1988。

14陳正之,《樂韻泥香—台灣的傳統藝陣》,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5。

(6)

閣都有描述,亦有可提供參考之處。在《樂韻泥香—台灣的傳統藝陣》

一書中,陳正之將台灣常見的藝陣分為武陣(宋江陣、獅陣、鬥牛陣、

龍陣、高蹺陣、跳鼓陣、布馬陣、家將陣)、文陣(南管陣、桃花過 渡、客家八音、北管陣、鑼鼓陣、車鼓陣、牛犁陣、歌仔戲陣、三腳 採茶),而其他無法歸入上述兩種陣中,則另外稱為其他藝陣(藝閣、

蜈蚣陣、寒單爺、十二婆姐陣、太平歌陣、七里香陣、龍鳳獅陣、麒 麟象獅陣、水族陣、跑旱船、公央婆、七番弄、文王拖車陣、咬臍打 獵陣、涼傘鑼鼓陣)。在《甕底沉香—台灣民間藝人傳》中,作者訪 問北港藝閣製作人顏崑茂先生,書中〈揚樂列燈迎山車〉的訪問內容,

對於我的社會調查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在期刊文章方面,如上述宋光宇與吳金泰兩人所寫的文章

,其內容可以互相作為對照,提供吾人對藝閣不同的思考方向。而葉 榮鐘的〈記落地掃與詩意藝閣〉16 ,在內容中曾提到藝閣與蜈蚣閣,

並詳細說明藝閣的製作方式如鐵枝的作法,可以提供參考。周政賢所 寫的〈刈香前鋒蜈蚣陣-台南五大香蜈蚣陣的觀察比較〉17 一文,可 與黃文博的專書《南瀛刈香誌》,互相參照,更有助於對蜈蚣陣的了 解。而呂雲騰的〈北港藝閣文化三百年〉18 、謝宗榮的〈華麗多彩的 宗教藝閣從何而來〉19、陳益源的〈台灣藝閣春秋〉20、李茂祥的〈藝

15陳正之,《民俗思想起—消失中的常民生活》,南投:台灣省政府,2000。

16葉榮鐘,〈記落地掃與詩意藝閣〉《台灣風物》,第 17 卷第 4 期,1967,頁 11-14。

17周政賢,〈刈香前鋒蜈蚣陣—台南五大香蜈蚣陣的觀察比較〉,《南瀛文獻》,第 5 輯,2006,頁 251-264 。

18呂雲騰,〈北港藝閣文化三百年〉《文化視窗》,第 11 期,1999,頁 76-80。

19謝宗榮,〈華麗多采的宗教藝閣從何而來〉《心鏡宗教季刊》,第 5 期,2005,頁

13-14。

(7)

閣萌芽在中國、開花結果在台灣北港〉21 等相關文章,多以敘述北港 藝閣的發展為主,對於本文所探討的主題,具有參考的價值。蔡欣欣 的〈從藝閣的發展興衰看民間傳統文化的變遷〉22 與〈台灣藝閣名義 與日治時期妝扮景觀初探〉23 這兩篇文章,原則上是延續其碩士論文

《台灣地區現存雜技考述》而來,作者希望再藉由歷史文獻和田野調 查的方法,來了解藝閣在台灣各時期的發展過程。雖然對台灣藝閣文 化之探討,視野稍廣,但仍缺乏整體性的探討,無法完整看出藝閣在 台灣的發展情形。

綜合相關的論文、專書與期刊文章的內容可知,在這些內容中,

很少用宏觀的研究,來對藝閣在台灣的發展作整體的探討,也很少從 整體文化「聖俗分化」和世俗文化「雅俗分化」的角度,來分析並解 釋藝閣各發展類型的特色及其差異。正因如此,更加促使自己想從這 兩方面著手,來深入探討藝閣在台灣的發展情形,試圖以宏觀的角度

,將藝閣在台灣的發展作整體性的探討,以了解藝閣傳入台灣之後於

「在地化」過程演變全貌,並突顯藝閣各種類型彼此之間的特色與差 異。

20陳益源,〈台灣藝閣春秋〉《國文天地》,第 16 卷第 9 期,2001,頁 34-36。

21李茂祥,〈藝閣萌芽在中國、開花結果在台灣北港〉,1999。

22蔡欣欣,〈從藝閣的發展興衰看民間傳統文化的變遷〉《休閒與大眾文化研討會論 文集》,1991,頁 87-109。

23蔡欣欣,〈台灣藝閣名義與日治時妝扮景觀初探〉《台灣文學學報》,第 8 期,2006,

頁 177-212。

(8)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 研究方法與 研究方法與架構 研究方法與 架構 架構 架構

本文是以宏觀研究的方式,來觀察藝閣這項民俗文化傳入台灣之 後,面對不同自然人文環境,如何延續與改變為研究的主題。在研究 方法上,主要是以歷史研究法與社會調查法為主。就歷史研究法而言

,在中國大陸或台灣,民間的迎神賽會或慶典活動中,大多可見藝閣 與蜈蚣閣的遊行展演,希望藉由相關文獻的記載,作為本研究的基礎 資料。如宋代書籍《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書、清 代所留下的方志和文集、日治時期的調查資料和當時所發行的《臺灣 日日新報》、《臺南新報》等報紙、戰後相關廟宇的書籍資料,如北港 朝天宮發行的《聖女春秋》雜誌、台南「五大香」歷年來的遶境祭典 資料冊,再加《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報紙的採訪資料與光華雜誌 一系列的藝陣報導,如蔡文婷所寫的〈人神共遊行—台灣的藝閣與陣 頭〉24、〈中國式花車—藝閣〉25和〈百足真人—蜈蚣陣〉26 等。首先 透過相關第一手文獻資料,並參酌前述相關的第二手前人研究成果,

初步重建藝閣與蜈蚣閣在歷史上的演變過程及各種類型之發展特色。

再來,因有關藝閣之文獻記載稀少,大多屬於片言隻字,而目前 針對本主題進行研究的亦不多,故可參考之文獻資料相當有限,故必

須借助社會調查法來補足相關資料。幸好目前台灣部份地區仍可見到

24蔡文婷,〈人神共遊行—台灣的藝閣與陣頭〉《光華雜誌》,第 16 卷第 7 期,1991,

頁 44-55。

25蔡文婷,〈中國式花車—藝閣〉,《光華雜誌》,第 17 卷第 2 期,1991,頁 51-54。

26蔡文婷,〈百足真人—蜈蚣陣〉《光華雜誌》,第 18 卷第 7 期,1993,頁 110-115。

(9)

藝閣或蜈蚣閣遶境活動,其中最值得吾人注目的有基隆「中元祭放水 燈遊行」、西南沿海的「五大香」、台南大天后宮的「迎媽祖」和北 港朝天宮「媽祖生」等廟會活動。因此可經由實地走訪,深入觀察迎 神賽會或慶典活動中藝閣或蜈蚣閣的展演情形,並訪問當地的耆老、

廟方人員或文史工作者,藉此收集藝閣或蜈蚣閣的相關資料。

整體而言,先以文獻資料為基礎,進行實地觀察與訪談,最後結 合兩方面的資料,加以彙整、歸納和分析後,初步建立有關藝閣之史 實,進而試圖從藝閣這項民俗文化在傳入台灣之後的時空變化的過程 中,如何傳承與應變創新,來思考藝閣在台灣各地的不同發展模式與 類型,並指明造成此一現象的背景因素。最後,再略微闡述藝閣在今 日臺灣迎神賽會或慶典活動中可能具有之意義。

本研究的主要課題除了緒論和結論外,另分為五章來探討。第二 章為台灣藝閣的起源,先從藝閣的由來開始介紹,接著敘述藝閣從清 代傳入台灣的發展情況。第三章為日治以來藝閣的時空演變,敘述藝 閣的興衰演變與地理分佈,進而歸納藝閣傳入台灣之後有那些不同的 發展模式。第四章為藝閣的「神聖與世俗」和「文雅與通俗」分化,

從民俗文化的「神聖與世俗」和「文雅與通俗」兩類分化過程,來分 析藝閣不同發展模式與類型,並指明彼此之間的特色與差異。第五章 與第六章分別為藝閣的主題與內容、藝閣的造形與形式,主要來比較 各種不同類型的藝閣在主題與形式上的差異及其風格特色。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工期變化 間接工程費 售價 土地成本 營建因素 客戶自備款收入 工法選擇 土地融資比率 銷售率 銀行貸款收入 銷售方式 運算數值 銷售費 利息收入 土地取得方式 變動成本

李友錚【5】指出有關顧客需求特性的探討目前以 Kano 二維品質模式 最具代表。因此,可以利用 Kano

是當舖業的生存利基所在。典當人的信用借貸選擇,在一般效用

 在商業方面,乾洗店的乾洗油(主要是四氯 乙烯) 、加油站的汽柴油、瓦斯分裝及鋼瓶

另外,1970 年代起,美國推行最廣的戶外環境教育活動中包括 Project WILD (野生計畫)及 Project Learning

金錢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並隨著每個人對金錢的

Genotoxicity and DNA adduct formation of incense smoke condensates: comparison with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condensates. A study of the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select

章節條名 草案內文 解釋.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