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第二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節 第二節"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 緒 緒 緒 論 論 論 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壹

壹、、、研究動機、研究動機研究動機研究動機

我國平民主義思潮的高峰是在五四時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戰 勝同盟國的結果。民國八年(1919)五月四日,北京學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門 前集會,舉行示威遊行。學生們高呼「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 一條」「還我青島」「拒絕巴黎和約簽字」等口號,一致要求懲辦簽訂「二 十一條」的外交次長,當時的交通總長曹汝霖、駐日公使章宗祥及當時任 幣制局總裁的陸宗輿三人(張玉法,1984:297-298)。遊行隊伍最後到達 趙家樓,衝進曹汝霖的住宅,痛打了正在曹宅的章宗祥,並放火焚燒曹宅。

從這一天起,運動迅速由北京向全國發展,天津、上海、蕪湖、武昌、煙 台、濟南、福州、南京、保定、杭州等地的學生也紛紛聲援,舉行示威(張 玉法,1984:304-305) 。新起的工業家、城市工人及商人,隨即都對這 項大規模的愛國行動表示同情和支持。對於北洋軍閥鎮壓學生,工商界也 以罷工罷市來表示抗議。由這次的經驗,帶給了學生們許多的啟示,他們 認為:自民國成立以來,國家無日不在危急存亡之秋,國民無時不處於水 深火熱之中,揆其原因,則在於大多數的國人未能徹底覺悟及缺乏救國能 力。五四運動以後,救國聲浪日盛,許多人以為國人已徹底覺悟,但一究 其實,只不過是少數人覺悟,並非多數人皆有此認識,所以他們以為,欲 根本救國,非促成社會上大多數人覺悟,養成群眾自動的能力不可。而要 達到這個目的,則必須從推廣平民教育著手(民國日報,1920:3 月 1 日)。

因此,五四過後不久,全國學生聯合會通過「實施平民教育案」

杜威於民國八年(1919)五月一日來華講學,至民國十年(1921)七月十 一日啟程歸國,在華期間共兩年又二個月的時間,他到過並且演講過的地 方,計有十一省之多,對當時我國的平民教育思想影響深遠(吳俊升,

1972)。當時的北京大學成立了「平民教育講學團」、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 校也成立「平民教育社」,創辦《平民教育週刊》,在發刊詞中提到:「不 先有了平民教育,那能行平民政治?」「要來細談根本改造的教育,不願 去高談空中樓閣的政治」。這些構成了平民教育推動的主力,因此,民國 十一年(1922)教育聯合會議決新學制標準七條,其中第二條即明定「發揮 平民教育精神」(任時先,1974:361)。

胡適在「五四」運動期間,曾大力提倡和推行「教育救國」的主張。

(2)

他認為教育才是建立新中國的基礎,這是由底層做起。胡適在面對當時日 趨激烈的學生運動時,提出了讀書救國說,要求學生安心讀書,熱心求學。

「救國須從救出你自己下手」「國家的紛擾,外間的刺戟,只應該增你求 學的熱心與興趣。」(胡適,1957:566)

另一方面,從學生所發起平民教育運動的意見書中,也可以看出「教 育救國」的迫切性:「自五四運動以後,救國聲浪震盪於世,勢將使極危 險的國家,立刻救到平安的岸上來了。何以還是渾渾混混的呢?因為救國 第一要有救國的能力,第二要有救國的方法,說空話還是不中用的,救國 不是一部分人能做的,所以一部分人有能力,也無濟於事,必須全國人民 都有覺悟,全國人民都有能力,才有成功的希望,……如何養成呢?那麼 非使大多數平民受教育不可。」(民國日報,1919:10 月 5 日)。

由此可知,在當時的時代脈絡下「教育救國」是個極迫切需要的議題,

要「教育救國」就得讓廣大的民眾受教,讓他們都能養成自動的能力。於 是有機知識分子開始走向民間,從事平民教育運動,開啟了中國教育新的 里程碑。

研究者在閱讀有關社會教育思想理論與研究時,發現最常被引用的資 料是丹麥與北歐的民眾高等學校教育運動,其次是巴西的成人識字教育運 動。即使國內的學者專家們在撰寫論述有關社會教育思想、理論、運動如 成人教育或識字教育時,也很少提起民國初年的平民教育運動。此外,研 究者先後在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及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 所就讀,教授們所提供的課程內容或參考書籍,多數喜愛引用國外的文獻 如前所列的巴西識字教育運動或丹麥、德國的民眾高等學校教育,幾乎沒 有提及或討論中國這一段歷史。再者,國內撰寫有關民國初年平民教育運 動的碩博士論文,只有趙慶河(1979)《梁漱溟與中國鄉村建設運動(1929

- 1937) 》。 陳 重 光 (1981) 《 我 國 鄉 村 建 設 實 驗 工 作 之 比 較 研 究 (1926~1936)》。謝文和(1987)《梁漱溟社會教育思想之研究》。柳麗敏(1988)

《從佛到儒-梁漱溟的思想與轉變》。張文忠(1989)《晏陽初社會教育思 想之研究》。邱秀珍(1990) 《五四時期平民教育運動之研究》。吳雅文(1990)

《梁漱溟的文化觀及其致用論》。萬傳芳(1995)《梁對中國問題之研究》 呂秋慧(1998)《陶行知社會教育思想之研究─其生活教育理論與實踐》。

曹常仁(1998)《陶行知師範教育思想之研究》。潘玉愛(2000)《梁漱溟教 育思想之研究》。周佳郁(2001)《梁漱溟倫理學研究》。許雅珍(2004)《梁 漱溟鄉村建設之研究》。江明淵(2004)《民初陶行知、晏陽初教育理論與 民間文學之關係研究》等幾篇。

這些論文當中,只有陳重光(1981)曾將陶等三人的實驗工作,做了比 較,可惜陳氏未將陶等三人的鄉村建設思想淵源、思想內涵做深入的探究 和比較。其他等人則以研究梁漱溟的思想為最多,但梁氏自 1924 年離開

(3)

北大至 1937 年,他不但透過辦學進行教育改革,而且還完成鄉村建設理 論並在鄒平進行實驗,梁氏這段期間的思想實踐,國人較少做深入的研 究。至於晏陽初則是陶等三人當中,最具知名度,而平民教育運動起源於 晏氏在法國戰場為華工進行識字教育的經驗,晏氏一生奉獻於平民教育工 作達六十年之久,但國內僅張文忠(1989)及江明淵(2004)兩人曾針對晏氏 的社會教育思想及民間文學做過研究。

經研究者深入研讀這些相關資料時,發現陶等三人當年所發起的平民 教育運動的規模,絕不亞於歐洲或巴西的識字教育運動,然卻不為當今的 學者和研究者所重視,一味的引用歐美地區的經驗,實有捨近求遠、本末 倒置的意味。

之所以選擇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是因為他們三人生長的年代一樣,

都經歷晚清變法圖強,列強侵略,處在一個充滿極端衝突與動盪不安的年 代,他們同時覺察到欲喚醒民智,欲謀救國圖強,必須進行大規模的教育 改革。而實施平民教育是個重要的途徑,因此他們在平民教育的主要貢 獻,不但有理論的探討,並且都能依其理論身體力行的將自己的理念付諸 實踐。他們分別在河北、南京和山東等地實地推動平民教育活動,並設立 實驗學校,其實踐歷程頗受各界的認同、肯定和仿傚。他們同時也是當代 論述民國初年教育發展史最常被提及的偉大思想家,如喻本伐等人(1995) 所撰寫的《中國教育發展史》一書中,提到陶行知、晏陽初、梁漱溟等三 人的鄉村教育思潮,給予極高的評價。此外,章開沅、唐文權也提到,近 代中國如果有兩百個真正像陶行知、晏陽初一樣的大教育家,則中國的教 育甚至整個歷史和社會狀況都會是另外一番景象(章開沅、唐文權,1992:

4)。宋榮恩也認為,包括晏陽初為代表的平民教育在內的,活躍在 20-40 年代中國現代史舞台上的規模宏大的鄉村教育、鄉村建設、鄉村改造、鄉 村復興等運動是很有研究價值的歷史課題(宋恩榮,1989:25)。美國耶魯 大學前校長詹姆斯‧安吉爾(Jame, Angel)博士說:「這是一場劃時代的運 動,據我所知,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與之相提並論的運動。」 (宋恩榮,

1992:10) 可見他們三人是當代偉大的教育思想及實踐家。

(4)

貳 貳 貳

貳、、、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有鑑於此,研究者深覺這個啟蒙運動對我國社會教育思想理論的建構 與研究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乃針對民國初年陶行知、晏陽初、梁漱溟等 三位平民教育思想家做一深入的了解、探究、分析和比較,希望能喚起大 家的重視,彌補國內在這方面研究的不足,並對當代的社會教育思想及研 究能有所啟發。

基於上述的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四:

一、 了解我國民國初期平民教育運動的時代背景。

二、 探討晏陽初、陶行知與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的理論與實踐。

三、 評析並比較晏陽初、陶行知與梁漱溟平民教育思想與實踐的異同。

四、 闡述晏陽初、陶行知與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與實踐對當代社會教育 思想及研究的啟示。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名詞釋義 研究方法與名詞釋義 研究方法與名詞釋義 研究方法與名詞釋義

壹 壹 壹

壹、、、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一個重要的思潮,是無法與當時的時空背景截然劃分的,必須將它置 於當時的社會情境脈絡中做思考,才能掌握該社會的脈動,並理解該思潮 的發展趨勢。

歷史是人類有意義的成就的紀錄,不單按年代順序記載發生的事件,

且統合人、時、事、地、物之間的關係而作的描述,使過去與現在之間的 關係得以延續。而歷史事件的發生,是有其時、空背景與人的作為交織而 成的。所謂歷史研究法係指有系統的蒐集及客觀的評鑑與過去發生之事件 有關的資料,以考驗那些事件的因、果或趨勢,俾提出準確的描述與解釋,

進而有助於解釋現況以及預測未來的一種歷程(王文科,2002:284)。

教育史學家利用歷史發展的脈絡,了解過去的一切教育,進而根據過 去的歷史事件及其發展,試圖深入了解現有的教育制度、實際與問題,甚 至希望能預測未來的動向。蓋現有的教育現象與問題,大多有其背景,若 能掌握過去的史實,欲求予以解決,方較容易;加之充分了解過去與現在

(5)

的事實以後,對於未來教育政策的釐訂,始不致重蹈覆轍,並能提供明晰 的展望,此乃教育的歷史研究之主要目標(王文科,2002:284)。

梁啟超(1967)以為:「歷史的目的,在將過去的真事實予新意或新價 值,以供現代人活動之資鑑。」布洛克(M.Bloch,1886-1944)曾言:「通 過過去來理解現在,通過現在來理解過去。」由此可知,以古鑑今,鑑往 知來,始終是歷史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引自周愚文,1991:205-206)。

本論文擬就當時中國國內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的演變及 受到西方實用主義思潮的影響,來探討當時的歷史社會背景,這些因素錯 綜複雜且彼此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平民教育思潮的起源。因此,就他們三 人的思想與實踐過程中抽離出他們所關切的主題做深入的比較和分析,故 擬採用歷史研究法為本研究之方法。

貳 貳 貳

貳、、、名詞解釋、名詞解釋名詞解釋名詞解釋 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

晏陽初認為「平民教育」應包含兩個層面,即「平等教育」和「普及 教育」「平等教育」是針對「奴隸教育」和「貴族教育」而言,提倡重視 人格及個性的教育,主張教育要與生活結合;「普及教育」則是針對當時 絕大多數人處於文盲狀態而言,主張「教育事業為全體人民著想」,把教 育普及於一般的平民身上。至於平民教育的對象,依晏陽初所下的定義,

「平民」有廣狹二義,狹義而言,「平民」就是指失學的青年和成人。廣 義而言,還包括一般粗通文字,沒有常識的男女。「平民」依理並不包括 六歲至十二歲的學齡兒童,因為學齡兒童應接受國家義務教育,並不是平 民教育的對象。這樣的平民依晏陽初大略估計,當時中國約有二萬萬以上 的人需要接受平民教育(晏陽初,1927)。

此外,蔡元培對於平民教育也提出看法,根據他的解釋,「平民」是指

「人人都是平等的」,從前只有大學生可受大學的教育,別人都不能夠,

這就算不得平等。所以在蔡元培先生擔任北京大學的校長時,成立了「平 民教育講演團」,希望學生們多去了解和關心社會的問題,多去做社會的 服務,如校役夜班、平民學校、平民講演等。

當時成立了各式各樣的平民教育社團和刊物,宣傳和推行平民教育。

最著名的有: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北京高師平民教育社、平民教育 促進會。晏陽初、陶行知等都是平民教育的積極倡導者(毛禮銳、邵鶴亭、

瞿菊農,1992:555)。

(6)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壹

壹、、、、研究範圍研究範圍研究範圍研究範圍

李建興將民國以來社會教育的發展,畫分為四期:民國初年的社會教 育:1.自民國元年至十五年;2.國民政府成立後的社會教育:自民國十六 年至二十五年;3.抗戰時期的社會教育:自民國二十六年至三十七年;4.

復興基地的社會教育:自民國三十八年迄今(李劍農,1982:467)。

楊國賜將我國社會教育發展經過,區分為下列階段:第一階段:萌芽 時期,自光緒二十一年至宣統三年;第二階段:成立時期的前期-通俗教 育運動,自民國元年至民國七年;第三階段:成立時期的後期-平民教育 運動,自民國八年至民國十五年;第四階段:發展時期,自民國十六年至 三十八年;現階段:自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迄今(楊國賜,1987:1-2)。

本研究主要探討民國初年的平民教育思想與實踐-故將「民國初期」

界定的時間較為有彈性,大約自民國元年起,至民國三十年左右。因為 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定縣淪陷,實驗工作被迫停止;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因 日軍占領而被迫關閉。

貳 貳 貳

貳、、、、研究研究研究研究限制限制限制 限制

本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大部分是大陸的出版品,這些參考書籍的來 源,來自於指導教授詹老師的藏書,以及師大圖書館所館藏的書。因此,

本研究的主要參考書籍有:

有關晏陽初的參考資料:由宋恩榮主編,湖南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晏 陽初全集》為主要參考書籍。《晏陽初全集》<一>(1919-1937)。《晏陽 初全集》<二>(1938-1949)。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晏陽初全集》

<三>(1916-1984)。晏陽初 賽珍珠著。宋恩榮主編(2003)。《告語人 民》。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有關陶行知的參考資料:由華中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湖南 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陶行知全集為主要參考書籍。《陶行知全集》<一>:

論著(1913-1926)。《陶行知全集》<二>,1984:論著(1927-1935)。《陶 行知全集》<三>,1985:論著(1936-1946)。《陶行知全集》<四>,

1985:詩歌。《陶行知全集》<五>,1985:書信。《陶行知全集》<六>,

1985:其他。《陶行知全集》<七>,1992:日記。《陶行知全集》<八>,

1992:增補。

(7)

有關梁漱溟的參考資料:由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1989-1993),

山東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梁漱溟全集》,為主要參考內容。《梁漱溟全集》

<一>:空元決疑論、印度哲學概論、唯識述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 村建設大意。《梁漱溟全集》<二>:自述、朝話、鄉村建設理論、我的 自學小史。《梁漱溟全集》<三>:中國文化要義、中國建國之路(論中國 共產黨並檢討我自己)、人類創造力的大發揮大表現-試說明建國十年一 切建設突飛猛進的由來、人心與人生。《梁漱溟全集》<四>:禮記大學 篇五嚴兩家解說、中國-理性之國、散篇論述(1914-1927)。《梁漱溟全 集》<五>:散篇論述(1930-1937)。《梁漱溟全集》<六>:散篇論述 (1938-1949)。《梁漱溟全集》<七>:散篇論述(1953-1988)。《梁漱溟 全集》<八>:書信、日記及<思索領悟輯錄>。

何國華(1997),《陶行知教育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徐明 聰(2001),《陶行知評傳》。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鄭大華(2001),《梁 漱溟傳》。北京:人民出版社。艾愷著,鄭大華等譯(1988),《最後一個儒 家-梁漱溟與現代中國的困境》。湖南人民出版社。艾愷著、王宗昱、冀 建中等譯(1996),《最後的儒家:梁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南京市:江蘇 人民出版社。王宗昱(1992),《梁漱溟》。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吳相湘 (1981),《晏陽初傳》。台北:時報。譚宇權(1999),《梁漱溟學說評論》 台北:文津出版社。章開沅、唐文權(1992),《平凡的神聖-陶行知》。武 漢:湖北教育出版社。以上所列之出版品亦是本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

再者,國內博碩士論文如前所述,也是本論文值得參考的重要文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二級失能 生活補助金 滿第一年 15萬元 11.25萬元 滿第二年 20萬元 15.00萬元 滿第三年 25萬元 18.75萬元 滿第四年 30萬元

本書總共分成六個章節: 〈第一章、擁有自信〉 ; 〈第二章、設定願景〉 ; 〈第三章、掌握行動力〉 ; 〈第四 章、建立人際關係〉 ;

美國於二零零三年第四季經濟復蘇力度逐漸轉強,本地生產總值由第三季的 3.6%加快至 4.3% a ,季度變動率 b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Chebyshev 多項式由 Chebyshev 於 1854 年提出, 它在數值分析上有重要的地位 [11], 本文的目的是介紹 Chebyshev 多項式及線性二階遞迴序列之行列式。 在第二節中, 我們先介

本澳主要經濟環節在 2010 年第 2 季及上半年與 2009

在與 不願讓他 建構一個 將很難 八年的戰 常將這段 爭(wa 第谷突 第谷的觀 為基礎

第一節 中國和朝鮮的數學交流 第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