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語四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論語四則"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論語四則 論語

1

曰: 「 學 而 時

2

3

之,不 亦 說 乎

4

? 有 朋

5

自 遠 方 來,

不 亦 樂 乎 ? 人 不 知 而 不 慍

6

, 不 亦 君 子

7

乎 ? 」 子 曰 :「 學 而 不 思 則 罔

8

, 思 而 不 學 則 殆

9

。 」 子 曰 :「 溫 故

1 0

而 知 新 , 可 以 為 師 矣 。 」

子 曰: 「 三 人

11

行,必 有 我 師 焉

1 2

,擇 其 善

1 3

者 而 從

1 4

之,

其 不 善 者 而 改 之 。 」

一 、 作 者 簡 介

孔子(公元前 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陬邑(今山東 省曲阜縣)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 始人。他曾在魯國做過官,後來周遊列國,宣傳他的仁政主張,但最後無功 而返,回國後主要從事教育活動,相傳有弟子三千。據說他曾編訂《詩》、

《書》、《禮》、《樂》、《春秋》等典籍。

《論語》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書中記載了孔子及他部分弟子的 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收集編輯而成。這部書共 20 篇,內容包括 政治、哲學、教育、倫理、修養等方面,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書中的 內 容,主要是孔子與弟子談學問的對話,多篇都以「子曰」(孔子說)為開端,

是語錄體的散文。宋代以後,這本書和《孟子》、《大學》、《中庸》合稱「四 書」,是讀書人考科舉必讀的課本。

二 、 注 釋

1. 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此處指孔子。

2. 時:按時。

3. 習:有溫習和練習兩解。前者指書本知識的複習;後者偏重禮、樂、射、

御各種本領的練習或演習。這裏兩種意思兼而有之。

4. 不亦說乎:不也很愉 快嗎?「不亦……乎」,表示反問的句式。

說:通「悅」,愉悅。○[悅],[jyut6];○[yuè]。

5. 有朋:一作「友朋」。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朋可兼同門及同志二 者,本章俱談及學習有關的問題,故此句朋字宜解作「志趣相投的同窗 好友」。

(2)

2

6. 慍:生氣。 ○[蘊], [wan3];○[yùn]。

7. 君子:道德高尚而有學問的人。

8. 罔:通「惘」,迷 惘。一解為「(被)欺騙」。對書本的 學 問不能徹底 理解。○[網],[mong4];○[wɑ̌nɡ]。

9. 殆:疑惑。對所思的問題感到 疑惑無法解決。○[怠],[toi5];○[dɑ̀ i]。

10. 故:舊的,指學過的東西。

11. 三人:這裏是幾個人的意思,無三不成幾不是定指三個人,「三」是虛 數。

12. 焉:於此 。○[然], [jin4]; ○[yɑ̄ n]。

13. 善:優勝的地方。

14. 從:跟從。

三 、 賞 析 重 點

這四則孔子語錄,旨在說明進德修業應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

第一則選自《學而》篇。孔子認為學了知識或技能,必須反 復溫習和練 習,鞏固所學,心裏便會感到愉悅。有志趣相投的朋友從遠方來一起切磋,

是快樂的事;當別人不瞭解自己、不同意自己的看法,也不生氣,這樣才可 以稱得上是有學問、有品德的君子。這一則用反問句來表示肯定的內容,語 氣顯得委婉而親切。

第二則選自《為政》篇。孔子以自己的切身體會,總結出「學」和「思」

的關係,指出兩者應當並重,不可偏廢。只顧埋頭讀書而不思考,那就不能 透徹理解書中的道理,因而感到迷惘;相反,只顧空想而不讀書,便會產生 疑惑。這一則用對比的寫法指出「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都不足取,從 而使人悟出「學」與「思」不可缺一的道理。

第三則也是選自《為政》篇。孔子認為重溫學過的知識,能有新的體會、

新發現的人,配得當 老師了。這句子亦可以解作:既掌握舊的知識,又吸收 新的知識,這樣的人配得當老師了。

第四則選自《述而》篇。這一則孔子主要指出我們要向身邊的人學習。

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們學習或借鑒的對象。我們既要從正面 學習別人的長處,也要從別人的錯誤中汲取教訓。

孔子所強調的學習方法是:第一「學而時習之」,學了之後,一定要按時 重溫,經常練習,這樣才能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第二,「學」與「思」相結 合;學習時要思考,在思考中學習,二者相互促進。第三,「溫故知新」;通 過溫習,對舊知識加深理解,熟練掌握,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也可從中 得到新體會。這種「推陳出新」的學習方法,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 認為,對自己要加強身心修養,愛護自己的朋友,即使別人對自己不了解,

(3)

3

也不能慍惱;還要牢記「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善於向他人學習。

在《論語》裏,孔子論學的地方很多,這裏只選了其中一 小部分。但即 使從這幾則短短的文字也可以看出,孔子的觀點至今仍有深刻意義,對我們 有着啟發的作用。

從散文藝術角度上看,這四則文字也能體現《論語》的文學特點。首先,

它們全是語錄,都用當時的規範性口語寫成的,明白如說話。其次,它們用 簡樸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道理,言近旨遠。再次,《論語》不以誇飾見長,但 這不等於說它不講究語言藝術。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用語誇張,便 叫人過目難忘。當然,《論語》誕生於古代散文發展的早期,若嚴格地看,它 囿於語錄形式,解說、論證不夠詳盡,也是事實。但若考慮到文體都是由簡 單漸趨多樣的發展,《論語》文字簡約,也就不足為疵了。

【 預 習 /跟 進 活 動 】

1. 瀏覽教育多媒體網頁 :《博學慎思(論語選讀(一))》

https://emm.edcity.hk/media/%E5%8D%9A%E5%AD%B8%E6%85%8E%E6%8 0%9D(%E8%AB%96%E8%AA%9E%E9%81%B8%E8%AE%80(%E4%B8%80 ))/0_ibiqtgc8

【 想 一 想 】

1. 你覺得跟同學一起溫習,交換心得,是不是會學得更愉快 ?所學的東西 會更牢固呢?試說說你的經驗和感受。

2. 課 前 的 預 習 和 課 後 的 複 習 各 有 甚 麼 好 處 ? 你 有 用 心 做 好 預 習 和 複 習 嗎 ? 為甚麼?

3. 你有沒有複習過往所學知識 的習慣?為甚麼?

4. 你認為自己的讀書態度良好嗎?跟同學分享你的看法或心得。

5. 試告訴鄰座同學 ,他/她有甚麼優點或長處是值得你學習的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重學習結果也重 學習歷程,總結 性與形成性的評 量兼重。. 強調對於學生 能整合所學並

2.整併或調整活動表單:因為時間不足,學生表達能力有限,部分學習單 可以調整為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完成;另外,學習回饋單中有一條提問要 學生回答「學生經歷完活動的感覺」

• 利用緊扣 課程設計 讓同學做討論,使同學 必須要讀過內容才能針對議題發表意見,這 樣不只讓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慢

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指兒童最早習得的語言,通常是從父 母那裏學來的。而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則指在第一語言之後

我們堅信所有學生都有能力學習,而且在智能方面,各有所長 。 因此,擬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鞏固、強化語文能力的基礎。例如學校在初中訂定明 確的讀寫聽說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成果,選用優質而多樣化的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