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數位落差因素之研究 ---以高雄市前鎮區婦女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數位落差因素之研究 ---以高雄市前鎮區婦女為例"

Copied!
1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數位落差因素之研究 ---以高雄市前鎮區婦女為例

The digital divide of middle age and elderly women --the case of women in Cian-Jhen district, Kaohsiung city

李君儀 JYUN-YI Li

指導教授:朱則剛 博士 Advisor: Tsa-Kang Chu, Ed.D.

中華民國 101 年 2 月

February 2012

(2)
(3)
(4)

謝辭

  終於有寫謝辭的資格了!超想在頁面上放一百個鞭炮慶祝!!! 

這應該是本研究當中唯一一個不受論文體例限制的頁面吧,呀呼!回顧進入 台大以來的點滴,一路上有許多貴人朋友相助,才造就了今天的我。能夠完成這 本論文,首要感謝的就是我的指導教授朱則剛老師,謝謝朱老師總是用寬大的心 胸包容我,並且溫柔幽默的引領著我走在崎嶇的寫作路上,還要忍受我不時的出 包來出包去,活像個出包球,口試完畢的當下我真想向老師行三叩首之禮以表達 我的感謝之意。真的很謝謝老師給我無限的空間,讓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 在我迷途知返時,給我一盞指引明路的暖燈,老師,謝謝您。 

 

  同時也非常感謝口試委員吳明德老師與李世忠老師在百忙之中撥空費心審閱 我的論文,並給予許多精闢、寶貴的建議,即便在口試完之後仍然願意撥空替我 解答疑惑與提供思考方向,更讓我在茫茫文字海當中有目標的向前行。另外也非 常感謝藍文欽老師,總是被我不預期的打擾,還在忙碌時給我人生方向的許多建 議,讓我在迷霧中豁然開朗。還有承蒙陳雪華老師在我就讀圖資系時的賞識以及 老師給我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以及許多幫助,讓我能以學生的身分習得更 多學校沒有教的事。也非常感謝研究所時期所遇到的每位老師,教導我如何釣魚 並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使我得以在撰寫論文時有許多不同的武器來面對這場 硬仗。 

  接著則是要感謝我的家人一路上的支持,從我獨自離家到台北念書,家人精 神上一直支持我的所有決定,讓我得以擁有現在所有的一切;尤其是媽媽的支持,

一直是我精神上最大的支柱,爸爸的憂心叮嚀與無條件支持,也讓我在台北無憂 無慮生活,能專心沉浸於校園氛圍中;還有兩個弟弟總是陪我聊天解憂,在自己 跟自己打架的論文鏖戰中得以漂亮勝出;還有李小黑,一直是我精神上的夥伴,

(5)

可以分享我全部的心情。 

  接著要感謝一路陪伴我、鞭策我前進的文邦,在我對自己感到失望灰心時拉 我一把,並不時提醒我要抬頭向前走;永遠的維修廠小一、說要分憂解勞但其實 是延宕進度的禍首奐勻同學、邪惡集團成員的浩云、玟萱、還有系上的學長姐、

同學、學弟妹們,詩璿、承理、玉信、郁雯、欣怡、宣諠,感謝你們大家一路相 伴,讓我平安順利的完成研究所時期的一切考驗,有各位的陪伴我實在太幸福了。

(6)

摘要

  數位落差的議題在電腦與網際網路出現之後一直是資訊界議題的常客,國內 外大量有關於數位落差的文獻,其重要性亦可由此窺知。由於數位落差是一個動 態的觀念,其成因非常多樣化且相互影響,因此探討的方式也應跳脫出單一因素,

而將使用者本身的情境脈絡納入考量中,也能藉此提出更符合研究對象的結論與 成果。本研究以處於家庭情境內的中高齡非職業婦女為研究對象,中高齡意指 40 歲以上者,而非職業婦女則代表沒有固定職業,以料理家務為生活重心者;簡而 言之,就是每個人家中的母親。她們經常是家中數位機會最低者,卻也不會主動 為自己發聲的人,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接觸中高齡非職業婦女來了解其數位落差 的程度與成因;以及在家庭的情境之中,對於她們的數位機會會造成哪些影響;

最後試圖綜合上述分析內容找出消弭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數位落差的方式與方向,

希冀能藉此替家中的數位弱勢者發聲,以供日後政府政策及有興趣的研究者參 考。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高雄市前鎮區音律活化健康操所屬運動團體中的成員,

取其符合研究限制者為問卷施測及訪談對象,透過問卷收集多數人的意見,並用 訪談深入了解研究對象的生活背景與想法。由於問卷施測時有多位受試者表示內 容過於冗長,或是視力不佳難以閱讀,因此在施測環境許可的前提下,會採人工 施測的方式,藉此收集更多中高齡非職業婦女們的想法與觀念。訪談內容以問卷 為基礎,更深入探討研究對象心中確實的想法與其生活背景造成的影響,同時也 能實際了解受訪者的資訊行為與態度。 

  綜合本研究整理與分析,發現數位落差的確存在於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族群,

年齡、教育與經濟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的顯著,社會建構出的傳統性別刻板印象 才是能左右數位落差程度的主因。對於中高齡非職業婦女而言,料理家務是生活 重心,近用數位資訊與否並不會影響她們的生活,缺乏永續且長期的誘因使得她

(7)

們不必使用數位設備,甚或是在誘因消失後選擇逐漸退用;政府提供的課程訓練 與相關配套措施立意良善,卻因宣傳而無法達到應有的成效。 

  根據結果,本研究建議:1.政府相關單位或學人應針對中高齡非職業婦女進行 大範圍的數位落差情況調查,除了偏鄉外,也應將都會區中的女性納入調查行列,

以便了解此特殊族群之特性與需求;2.應針對其特殊需求設定相關課程內容,並指 派妥適師資進行教學與協助;3.政府政策的宣傳應符合特殊族群之需求,除了網路 之外,應加強實體宣傳以達廣泛宣導之效;4.社會與教育應與時俱進,打破傳統窠 臼,讓婦女們主動走出家門學習新知。 

 

關鍵字:數位落差、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性別、家庭 

(8)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 3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 4 

第四節、重要名詞解釋 ... 5 

第貳章、  文獻回顧 ... 8 

第一節、數位落差定義及內涵 ... 8 

第二節、數位落差因素探討 ... 14 

第三節、中高齡非職業婦女的數位落差 ... 20 

第四節、數位落差相關政策與研究 ... 36 

一、 各國數位落差政策回顧 ... 37 

二、 我國數位落差計畫發展 ... 46 

第五節、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數位落差相關研究 ... 53 

第參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63 

第一節、研究方法 ... 63 

第二節、研究工具 ... 68 

第三節、抽樣架構與抽樣方式 ... 70 

第四節、施測方式與過程 ... 71 

第肆章 研究結果 ... 72 

第一節 問卷發放過程與說明 ... 72 

一、基本背景資料 ... 74 

二、資訊使用與自我覺察 ... 76 

三、中高齡非職業婦女的近用與退用數位資訊 ... 88 

四、弭平婦女數位落差政策 ... 96 

五、家庭中的數位機會 ... 98 

(9)

第三節 訪談內容與分析 ... 102 

一、中高齡非職業婦女與數位落差 ... 104 

二、中高齡非職業婦女對於電腦網路的認知與態度 ... 107 

三、家庭與婦女數位機會 ... 113 

四、吸引家庭主婦參與數位相關課程 ... 115 

第伍章 結論 ... 124 

一、構成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數位落差之成因 ... 124 

二、中高齡非職業婦女對電腦與網路的認知與態度 ... 126 

三、在家庭的情境中,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是否自覺數位機會受到壓縮 ... 127 

四、吸引家庭情境中,中高齡非職業婦女主動近用電腦網路的誘因 ... 128 

未來研究建議 ... 131 

參考資料 ... 134 

附錄壹 原始問卷內容(尚未經專家審核) ... 140 

附錄貳 經專家審核與前測修正後之問卷內容 ... 148 

附錄參 訪談大綱內容 ... 157 

 

 

 

 

(10)

圖目錄

圖 1 民國100年高雄市前鎮區40歲以上已婚婦女年齡人數分布圖(筆者自繪,資料來源:高雄市民政局) ... 6 

 2 高雄市前鎮區 100 年底 15 歲以上現住人口教育程度統計圖。(高雄市民政局,101) ... 7 

 3 數位落差的本質(資料來源:KUTTAN &PETERS,2003) ... 9 

 4 數位落差如何分割社會上的族群(資料來源:KUTTAN &PETERS,2003) ... 11 

 5 數位落差定義及階層架構(資料來源:曾淑芬,2002) ... 13 

 6   97 年各年齡層民眾電腦網路設備使用狀況 (97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8) ... 21 

 7   98 年各年齡層民眾電腦網路設備使用狀況 (資料來源: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  圖 8   98 年中高齡數位牆指標 (資料來源:九十八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 ... 22 

圖 9   99年各年齡層民眾的電腦/網路設備使用狀況(資料來源:99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 23 

 10 家戶內是否有超過40歲但不會上網的女性(資料來源:99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 28 

 11   1994-2009 年間我國女性就業率成長趨勢 (資料來源:2009 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0) . 32  圖 12   98 年 5-11 月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核付人數 (資料來源:2010 年性別圖像,2010)。 ... 33 

 13   主要國家女性勞動力參與率 (資料來源:2009 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0) ... 34 

 14   2009年主要國家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按年齡分(資料來源:2009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0) ... 34 

 15 兩性電腦使用率歷年變化情形 (資料來源: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 56 

 16 兩性上網率之歷年變化情形 (資料來源: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 56 

 17 近三年來各年齡層民眾的網路設備使用狀況變化(資料來源:99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 56 

 18 兩性在不同人生階段(LIFE-STAGE)與世代之近用數位程度。(資料來源:HELSPER,2010) ... 60 

 19 兩性在不同年齡層中線上活動廣度統計。(資料來源:HELSPER,2010) ... 60 

 20 研究實施流程圖 ... 67 

 21 受試者年齡分佈圖 ... 74 

 22 受試者教育程度分佈圖 ... 75 

 23 受試者是否會使用電腦人次累計比較圖---按教育程度分(單位:人次) ... 75 

 24 受試者每日平均擁有自由時間分布圖 ... 77 

 25 受試者每日平均整理家務與每日平均自由時間人數累計比較圖(單位:人) ... 78 

 26 受試者每日整理家務時間比例圖 ... 79 

 27 受試者自由時間進行活動人次累計圖(單位:人次) ... 80 

 28 受試者自由時間進行活動比例分布圖 ... 80 

 29 受試者對目前生活時間配置滿意度分配圖 ... 81 

 30 受試者希望於目前生活中增加的項目人數比例分布圖 ... 82 

 31 受試者學會電腦方式分佈表 ... 83 

 32 使用者學習上網方式分佈圖 ... 83 

 33 中高齡非職業婦女學會使用電腦與上網方式之人數比較圖(單位:人) ... 84 

 34 曾經進入職場之受試者使用電腦與網路目的人次累計圖(單位:人次) ... 85 

 35 不會使用電腦網路的原因人次累計圖(單位:人次) ... 86 

(11)

 37 受試者不喜歡使用電腦與網路的原因人次累計圖(單位:人次) ... 88 

 38 受試者使用網路與電腦目的人次累計圖-按是否具有職場經驗分(單位:人次) ... 89 

 39 受試者參與電腦網路相關教育課程意願人數分佈圖 ... 90 

 40 受試者希望在電腦網路課程中習得之技能人次累計圖(單位:人次) ... 91 

 41 具備電腦網路使用經驗者對教學課程期待之人數比例分佈圖 ... 91 

 42 受試者在使用電腦網路時遇到問題人次累計圖(單位:人次) ... 92 

 43 目標團體音律活化健康協會 FACEBOOK粉絲團頁面 ... 93 

 44 音律活化健康協會網頁 ... 93 

 45 吸引受試者參與教育課程之因素人次累計圖(單位:人次) ... 94 

 46 不願意參與電腦網路課程因素人次累計圖(單位:人次) ... 95 

 47 受試者對 99 年婦女數位落差課程大綱有興趣之人數比例分布圖 ... 97 

 48 受試者家中電腦放置處分布比例圖 ... 98 

 49 家中使用電腦網路頻率最高的人-人數比例分布圖 ... 99 

(12)

表目錄

   1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98 年度性別統計項目一覽表 ... 18 

   2   97-99 年間 41-50 歲使用電腦與網路設備比例(作者自繪,資料來源:97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 告,2008;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 23 

   3   98~99 年間兩性上網與使用電腦率之比較,筆者自繪(資料來源: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 2009;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 24 

   4   97年兩性電腦/網路使用率比較—以年齡層分(資料來源:九十七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8) ... 27 

   5   98 年兩性電腦/網路使用率比較---以年齡分(資料來源:九十八年數位落差報告,2009) 27  表     6     99年兩性電腦/網路使用率比較---以年齡層分(資料來源:99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 28 

    7    台灣地區非網路使用者的樣本分佈,N=4,662(資料來源:99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 29 

   8   新進網路使用者樣本分佈,N=117(資料來源: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 30 

   9   資訊退用者樣本分佈,N=550(資料來源: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 30 

   10 資通訊 839 策略(IT839STRATEGY)內容(資料來源:資策會 ACI-FIND,轉引自:98 年數 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 ... 44 

(13)
(14)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資訊科技的出現,使得整個世界成為地球村,隨著個人電腦普及化以及網際 網路的日漸發達,人們只要透過幾個按鍵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許多不同的資料。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已經不再是報紙的代名詞,而是描述資訊科技發 達的成果。在蓬勃的科技發展下,「數位落差」成為科技世界中的新興課題,探討 在各種不同環境下所造成數位機會不均與數位資訊不流通的因素,不論國內、外 均有許多相關研究,而研究焦點的範圍也極為廣泛,從大環境的改變到區域性的 特徵都是探討的重點。根據研究顯示構成數位落差的原因非常多元,如:性別、

年齡、種族、居住地區、社經背景、教育程度、工作經驗之有無以及語言等(陳 碧姬、吳宜鮮,2005)。然而有關數位落差的研究多為量化普查,其目的則以分析 大環境與數位落差的關係為主,少有針對特定的少數族群而設立之微觀研究;同 時,在許多數位落差研究報告中也將針對特殊族群做深入探討定為未來研究方向 與建議(曾淑芬,2002),由此可見,微觀的數位落差研究是必要的。除此之外,

科技的日新月異與使用者導向概念的建立,乍看之下,應能縮減數位落差的程度。

然而事實上,只要有新科技的產生,就會有新的數位落差出現,「網路非但沒有消 弭社會不公平,反而產生新的階級對立,這種現在一般稱為『數位落差』。」(Light, 2000;Graham, 2002;邱魏頌正、陳嘉俊,2004。轉引自 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

年齡一直都是數位落差研究的重點,但是家庭主婦經常在人文科學類的研究 中缺席,除了社會相關系所之外,資訊以及人文研究很少以家庭主婦為研究對象,

(15)

在數位落差的研究當中更是少見。即便是婦權思想的興起,也不見特定針對無固 定職業之家庭主婦為研究對象,無論是研究對象在廣大母體中的式微,或者是學 者們對其興趣缺缺,使得非職業婦女成為研究中的隱形弱勢。在數位落差研究中 亦然,既有的研究裡,非職業婦女僅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者僅描述其缺乏數位 機會,主政者則多以「非上網族群」、「普遍近用」與「輔導就業」為施政重點,

在在忽略了非職業婦女應有之權益。概觀近幾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與相關政策,

欲弭平之數位落差僅以表面上能以統計數字展現之數位鴻溝為主,像是偏遠地區、

身心障礙、高齡者等等,然而居住在大都會區中之非職業婦女除了輔導就業計畫 之外,少有針對其需求而設立之基礎電腦教育課程,因此這些居住於大都會區的 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成為沒有數位落差表面下的資訊弱勢。

研究者接觸到高雄市前鎮區的一群主要由非職業婦女組成的健康運動團體,

因成員大多沒有固定工作,其生活的重心只有家庭與孩子,與她們共事之後,才 瞭解原來在她們的世界裡,電腦與網路的使用並非和電視或手機一樣普及並且能 夠輕易上手,和研究者原有認知有極大落差,雖然目標研究對象對於電腦與網路 並沒有明顯的排斥現象,卻也沒有主動或積極的接觸意願,其中的因果關係令人 非常好奇。因此本研究將著眼於影響中高齡家庭主婦的數位落差因素上,希望以 家庭(Home)為研究之情境背景(Context),試圖瞭解構成台灣中高齡非職業婦女 數位落差的原因。並藉由回顧既有文獻、政府政策及執行成果與施行困境,結合 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找出癥結點,並希冀能以研究對象所處之情境脈絡以及其主 觀意識了解構成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數位落差之因素。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構成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數位落差的因素,雖然政 府已經在縮減數位落差計畫中提出許多針對中高齡族群以及婦女族群的因應 政策,多以鼓勵婦女自行創業、增加就業機會為主,並沒有針對中高齡的非 職業婦女提出符合她們需求的政策,女權主義學者也曾對此提出質疑,認為 政策制訂與實施都以男性為導向,忽略了婦女應有的權益,而中高齡非職業 婦女的權益也在無形中被漠視,因此本研究之預計解決的問題如下:

1. 探討構成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數位落差之因素為何?

2. 中高齡非職業婦女對電腦與網路的認知、態度為何?

3. 在家庭的情境中,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是否會自覺數位機會受到壓縮?

如有,原因為何?

4. 對於在家庭情境中的中高齡非職業婦女而言,能夠吸引他們主動使 用電腦與網路的誘因為何?

(1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假設中高齡非職業婦女主要因性別角色以及年齡兩大因素,壓縮 其數位機會,同時在家庭的情境當中,由於身負照護者以及家庭管理者的角 色,近用數位的機會較低而誘因也較少。職業婦女因為工作性質之故,相較 於非職業婦女,較容易接觸到網路與電腦,因此職業婦女在進行資訊素養評 估時通常會有較佳的表現,不過當職業婦女離開職場之後,也可能因為誘因 減少、滅失,而降低其使用的機率或者是退用電腦與網路。本研究之重點聚 焦於非職業婦女,係指研究對象目前的狀態為主,至於其是否有過就業經驗 則會透過問卷分析探討箇中關係。

構成數位落差之因素繁多,本文之焦點著重於探討年齡、性別兩者於家 庭情境下會產生之數位落差,其他因素如收入、地區等則不在本次討論範圍 之內。礙於時間、空間以及金錢之限制,本研究僅以居住於高雄市並參與音 律活化健康所屬之相關健康團體之成員為研究母體,並取其符合研究要求者 為研究對象。取樣部分,以方便取樣作為抽樣模式,並先以問卷進行普查,

並於普查後針對自願參與訪談之研究對象做深度訪談。由於本研究主題為中 高齡非職業婦女,且已將家庭設定為情境背景(Context),所以研究對象必須 為已婚婦女,以確定對象身處於研究所設定的情境背景之下。因此設定研究 對象為 40 歲以上、不具有固定工作的已婚婦女。在研究限制的部分,礙於時 間與經費之故,僅能針對高雄市前鎮區之中高齡非職業婦女進行研究與調查,

又因研究對象均居住於高雄市前鎮區,且均參與特定社區健康團體,因此研 究結果未必能推論至其他非相同背景的女性身上。

(18)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

 非職業婦女:以現在不具有固定工作或每周工時未達政府全職員工 標準之婦女為研究對象,應以家管為主要生活範疇;本次研究亦包 含未有固定工作但平日以協助家中公司、工廠、店面等運作者。

 中高齡:以 98 年數位落差調查結果而言,40 歲以下民眾使用電腦比 率超過 92%,41-50 歲的民眾僅 74%曾使用電腦,而 50 歲以上的電腦 使用者則不超過 50%,根據 97 與 98 兩年數位落差調查研究均指出台 灣社會的性別數位落差界線應座落於 50 歲上下,但是透過圖表仍可 見在國人使用電腦網路情況的年齡層劃分上,40 歲的使用率和 30 歲 族群仍有極大落差,即便已經超過 50%,可是和其他年齡層相比還 是有不同,因此本研究設定年紀在 40 歲以上中高齡的範疇。

 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按 97 與 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顯示,在各年齡 層使用電腦網路設備的情況中,40 歲以上的女性多為數位設備近用 情況中,與前一個年齡層的族群,相間斷層最大的一群,可發現在 這兩年的數位落差調查報告中,數位牆存在於 40 歲以上的女性族群 中,因此笨研究將中高齡非職業婦女定義為:40 歲以上,沒有固定 工作,以家管為主要生活範疇之已婚女性。

 數位落差:本研究所指數位落差之內涵為,凡無法獨立使用電腦或 網路取得所需資訊者,從電腦之基礎利用至網路瀏覽與檢索流程,

受試者能自行完成之程度差異,均為本研究之數位落差探討範圍。

並非以 1995 年 NITA 所提出之資訊擁有者與資訊缺乏者針對設備之

(19)

40 ~ 44 歲,  4955, 16%

45 ~ 49 歲,  5201, 17%

50 ~ 54 歲, 5482,  18%

55 ~ 59 歲, 5441,  18%

60 ~ 64  歲,  4141, 

13%

65 ~ 69 歲,  2368, 8%

70 ~ 74 歲,  1814, 6%

75 ~ 79  歲, 809, 

3%

80 ~ 84 歲, 350, 1%

85 ~ 89 歲, 89, 0%

90 ~ 94 歲, 12, 0%

有無為主,而是個人資訊素養以及近用資訊之能力的高低為衡量基 礎。由於本文之目標受試者以中高齡已婚婦女為主,因此將以影響 目標受試者資訊素養能力的因素為主要研究標的。

 高雄市前鎮區:前鎮區位於高雄市的西南方,接鄰苓雅區、鳳山區、

旗津區以及小港區。由於緊鄰港口,早期居民就業以漁業為主,隨 著經濟發展與工業大肆發展,亦開始設立加工出口區,承接大量出 口與貿易業務,目前則以服務業與加工出口業為大宗。截至 101 年 1 月底為止,區內總人口數為 197,593 人,佔全高雄市的 7.12%,次於 三民區(含三民一、二區)與鳳山區(含鳳山一、二區),為全市人 口數第三大區;其中男性有 98,016 人,女性有 99,577 人,分別占全 市的 7.06%與 7.12%,區內之男女比例為 49.60%和 50.40%,和高雄全 市的男女比例相近(高雄市男女比例約為 50%:50%)。在女性人口 部分,根據高雄市民政局統計指出,截至民國 100 年 12 月底為止,

40 歲以上的女性占了 74.47%,稍高於高雄全市的 74.33%;至於 40 歲以上又已婚者則有 30,662 人,占全區女性的 30.78%,略低於全市 的 31.15%,詳細人數分布如下圖。

   

圖 1  民國 100 年高雄市前鎮區 40 歲以上已婚婦女年齡人數分布圖(筆者

(20)

自繪,資料來源:高雄市民政局) 

現住人口教育程度則是以高中畢業者為最多,分布比例如下圖所示。

圖  2  高雄市前鎮區 100 年底 15 歲以上現住人口教育程度統計圖。(高雄 市民政局,101)

整體而言,前鎮區位於南高雄一帶,區內除文教機構外,亦有大型購物 商圈,如:夢時代購物商圈,三多商圈等,生活機能良好,同時鄰近高 雄市政府,屬南高雄之精華地段。雖無法代表高雄全市之人口特性,然 區內之人口數高居全市第三,其人口組成亦與高雄全市極為接近,從男 女比例到婚嫁比均和全市比例相去不遠,就業人口以工商服務業為大宗,

亦包含眷村人口,極富人口之多元性,因此以前鎮區為研究施行的目標 地區。

(21)

第貳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數位落差定義及內涵

        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一詞於 1995 年由美國國家通訊與資訊委員會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NITA)在「Falling into  the net」一文中首度出現,文中用「資訊擁有者(haves)與資訊缺乏者(have nots)

間所產生的落差」代表數位落差(NITA,1999),起因由於是 Kats(1995)的研究 發現貧窮、教育程度低、非裔美國人與西班牙人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越低,則越 有可能失去擁有財富或往上爬升的機會(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數位世 代的來臨反倒造成了社會資源分配更加不均,因此美國政府以 Kats(1995)的研 究為基礎,開始探討數位落差相關議題。由於當時資訊設備取得不易,不但所費 不貲,使用上也需要許多專業技巧與相關知識,像是剛推出的 DOS 系統,使用者 一定要熟記指令才能使用,如果與正確的指令有一字之差,電腦就無法進行運作,

且一個程式的內部錯誤就會構成整個系統當機,和如今多數系統軟體均具備圖像 化的直覺式介面以及多項系統內部容錯設計不同。所以在當時的情境下,數位落 差的衡量方式大多僅止於資訊設備的有無,而相關研究也多以社經地位、教育程 度與經濟能力等為主要探討因素(Kuttan & Peters,2003;Kim & Kim,2001),直 接影響到政策制訂方針,所以各國多以鋪設基礎建設與降低購買硬體設備門檻為 主要目標。然而隨著資訊科技迅速發展,電腦的體積與價格大幅下降,同時政府 也開始推行各項縮減數位落差政策,如:美國和電腦大廠 IBM 合作推出便宜電腦,

讓使用者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取得基礎資訊設備,作為縮減數位落差的第一步。當 取得電腦與網際網路設備逐漸普及之後,學者們開始發現,就算是擁有相同的硬 體配備,人們也不一定能取得相同質量的資訊內容。除此之外,隨著 Web2.0 的興 起,資訊浪潮排山倒海而來,使用者在擷取資訊時要考慮的重點不僅止於找到資

(22)

訊,還要擁有辨別資訊的能力才能取得適合的資訊內容,而學者們也開始重視個 別使用者在搜尋、辨識、取得以及利用資訊的能力,會如何影響資訊行為,這也 是圖書資訊學界所謂的資訊素養一詞所指之意。因應這樣的趨勢,數位落差的焦 點開始放在使用者的資訊素養上,研究重心亦從過去的系統導向逐漸轉變成使用 者導向。同時,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觀點使得廠商 不斷研發新的 3C 商品,卻在無形中產生不同階段科技間的使用差異,新商品並不 完全等於更方便,反倒讓使用者的個人技巧更顯重要。而且在市場上,新推出的 高科技產品通常都是以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使用者為目標客群,經濟能力不足者 又再度落入另外一種資訊擁有者與缺乏者的數位落差當中。(Kim & Kim,2001;

DiMaggio & Hargittai,2001)在科技設備的問題解決之後,更重要的是人們能否利 用科技取得符合需求的合適資訊,檢索結果通常因人有極大的差異;同時,推陳 出新的科技產品,即便打著各種方便、迅速或簡便的招牌,卻可能讓使用者在科 技的斷層中迷失,當原有的熟悉科技已經成為過去式,又無法適應現有的新科技 時,反倒構成使用者因為不佳的使用經驗而疏遠科技產品,甚或拒絕使用之,造 成另外一種數位斷層,也就是所謂的第二層數位落差(Second‐level digital divide)

(Hargittai, 2002)。 

由於數位落差是許多不同的條件相互影響而成,像是年齡(Age)、性別(Gender)、

地區(Geographic)、收入(Income)、社經地位(Social)、種族(Ethic)、語言(Language)、 文化(Culture)以及政策(Policy)等等,各種因素會在個案中具有產生的影響力 進而影響到個案的數位落差程度。所以數位落差並非固定性的概念,而是一個動 態的概念,由許多不同面向所構成,如 Kim & Kim(2001)將數位落差分為:資訊 媒體與資訊的可接近性(Media Accessibility)、利用資源的能力(Information  Mobilization)與使用資訊的動機(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Servon(2002)則 是將數位落差分為:資訊近用與設備(Access & Equipments)、資訊訓練與資訊素 養(IT Training & Literacy)以及內容與語言(Content & Language);Kuttan & Peters

(23)

(2003)則是把數位落差視為個人是否擁有資訊設備與資訊素養程度高低間的差 異,如:是否接受過資訊科技訓練(IT Training)、是否擁有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s)、能否連接寬頻(Broadband‐Access)以及能否連接網際網路(Internet  Access),擁有或缺乏該項資源的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個人的數位落差程度,各項 因素的影響程度如圖 3 所示。同時他們也認為數位落差是社會中族群間的差異,

如:身處偏遠地區與都會區(Surburban Communities vs. Rural/Inner‐City 

Communities)、身為社會上的多數與少數(Minorities vs. The Majority)以及自身經 濟能力高低(Rich vs. Poor),不同的差異性將會交織出不同的數位落差程度,如圖 5。因此他們將數位落差定義為「身處於科技、近用科技(尤以網際網路為最)、 教育以及科技訓練落差間的群眾(the gaps in technology, access to 

technology(specifically the Internet),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training between and  within specific populations.)」

      圖  3 數位落差的本質(資料來源:Kuttan & Peters,2003) 

       

(24)

圖  4  數位落差如何分割社會上的族群(資料來源:Kuttan & Peters,2003)

由上可知,構成數位落差的因素非常多元且多面向,而數位落差的深淺 程度會依不同的個案而有所差異,所以在定義數位落差時,除了基本的設備 與近用能力外,也應把個案放入情境(Context)中了解其脈絡才得以了解與 解決數位落差的問題(Kuttan & Peters,2003)。Liff & Shepherd(2004)認為數 位落差有四大面向:

(1)技術性的近用(Technical access):是否擁有網路資訊設備,能否自由使 用資訊科技設備而不受到限制或影響;

(2)個人能否取用資訊(Ability to use access)與資訊焦慮:個人近用資訊的 能力、面對資訊時的焦慮程度以及理解閱讀的能力等等;

(3)運用資訊科技的深度與廣度(Take-up of access):個人能夠取用資訊科技 的程度,像是能夠使用的軟硬體設備與使用的程度,瀏覽網頁或收發電子郵 件時能否完全利用該項設備的程度;

(4)資訊科技涉入個人生活的程度(Impact of access):個人生活與科技結合 的程度,資訊科技越深入個人生活則其數位落差情形越不明顯。

有別於眾家多關心實際近用科技的情況,Fortier(2001)則是以社會觀點 的角度,從社會演變與賦權(Empower)成功與否來看數位落差所造成的影響。

(25)

他把電腦當成進入新世界的關鍵之一,然而新世界所引以為傲的資訊自由流 通必須要在經濟成長與民主環境之下才得以實現,科技是從社會演變而來,

因此在科技演變的過程當中會形成系統誤差,這些受到歷史發展的影響而被 視為系統誤差中的族群就是所謂數位落差弱勢。在 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中 的數位落差,則是指「隨著資訊科技進步與普及,在資訊通信科技擴散過程 中,隨著不同族群導入時間不同,產生了數位化時間差現象。數位化時間差 的結果不但沒有消弭社會不公,反而產生新的階級對立。(98 年數位落差調查 報告,2009)」

項靖(2003)則定義數位落差為(轉引自:葉怡君,2006):

(1)取用/近用數位化資訊科技與工具(包括電腦與網際網路)的機會差別;

(2)應用數位化資訊科技與工具的技巧、知識與能力的差別,或稱為資訊素 養;

(3)取用適合的數位化資訊與服務的機會差別(適合的數位化資訊與應用服 務之存在與否)。

由上述可知,數位落差的內涵,除基本設備之有無外,個人資訊素養的高 低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資訊素養所代表的意義則是在於了解個人能否獨立使 用電腦設備或上網取得所需之資訊,並非僅以個人是否擁有資訊設備為衡量之 要件。因此本文採取之定義為曾淑芬教授在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當中 對數位落差所下的定義:「數位落差應可以分就『量能』問題和『質能』問題 兩部分。量能問題主要為資訊接近使用上的落差,包括電腦擁有、網路近用和 網路使用行為三項。另外,由於資訊技能進修機會的有無,對於個人來說也會 影響到個人在資訊技能素養上的養成,因此就質能問題而言,則主要分為資訊 素養和資訊進修機會上的落差,其中在資訊素養部分包括:傳統之問題解決能

(26)

力、語文數理能力、媒體素養、網路素養以及資訊技術素養等五項。(曾淑芬,

2002)」,其階層關係如圖 5 所示,以及「資訊科技的發展與使用,可能因為性 別、種族、階級或居住地區等而有所差異,使人們在接近、使用資訊的機會產 生差異,形成所謂的數位落差(曾淑芬、吳齊殷,2001)。」由於曾淑芬教授 在 2002 年開始相繼承接許多與台灣地區數位落差之相關研究計畫,其「網路 社會發展政策整合研究」之分項計畫也與本研究之主旨有許多雷同之處,因此 採曾淑芬(2002)於此系列研究報告中之數位落差定義為本研究之定義。

 

圖  5  數位落差定義及階層架構(資料來源:曾淑芬,2002)

               

(27)

第二節、 數位落差因素探討

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一詞在 1995 年由 NITA 在 Falling into the net 一文中首度使用,以資訊擁有者(have)與資訊缺乏者(have-nots)為數位落 差的代表含意,到了 1998 年 NITA 才正式將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納為正 式名詞(NITA,1998),到了 1999 年時將其定義為「資訊擁有者(haves)與資 訊未擁有者(have nots)間的差異。」(NITA,1999)綜觀當時背景,個人電 腦剛推出,擁有電腦設備的階層從政治、學術單位逐漸散播到金字塔頂端族群,

一般人難以負荷取得軟硬體設備的代價,同時也不懂如何使用。因此當時數位 落差的定義僅止於擁有與缺乏設備的階段,此時探討數位落差的重點多在社經 地位、種族、地區、經濟能力等課題上。然而隨著各國政府逐漸開始推行弭平 數位落差政策,擁有個人電腦以及網際網路的門檻亦隨之降低,當人人都能輕 易取得電腦與網路設備時,NITA 所使用的定義已不敷使用,就如同廣告詞「科 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數位落差的焦點逐漸變成如何增進人們的資訊素養以及 哪些因素會影響人們的資訊素養能力。同時,新科技的出現與舊科技之間的斷 層導致了新數位落差的出現,開始有學者相繼提出數位落差的新定義,如 Hargittai 提出的第二層次數位落差(Second-level digital divide),則是以個人使 用資訊的能力定義數位落差程度(Hargittai,2002)。當科技的研發理念從系統 導向變成使用者導向,學者們也開始轉而探討個人使用資訊的能力與機會,這 類的研究在數位落差議題下數量大增,國內亦有許多相關著作與研究,其中以 曾淑芬、李孟壕、瞿本瑞以及吳齊殷等人在「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

以及「網路社會發展政策整合研究」這一系列研究中提出以使用者的科技近用 能力與資訊素養作為數位落差的衡量標準(曾淑芬、李孟壕,2005)為具有代 表性的定義之一。隨著資訊科技不斷進步,Web2.0 概念問世,資訊產生的速 度與數量遽增,在邁入資訊爆炸的時代之後,該如何找到妥切的資訊成為許多

(28)

人研究的議題,而數位落差所涵括的概念也從過去僅止於關心資訊設備之擁有 與否,擴大成討論人們在取得資訊設備後如何使用以及使用時可能會遇上的問 題。此外,當研究的焦點從冷冰冰的機器轉移到差異極大的人群上,有許多不 可預期以及無法推論的情況發生,研究的方法與模式亦隨之改變,過去大多數 為以量化研究與推論為主,而今納入了質化及人社學科的研究方法,並開始針 對各種情境之下不同的影響。由於數位落差指的是每個使用者利用數位設備能 力的不同,或許是使用資訊設備的能力,也可以是個人資訊素養的差異。綜觀 數位落差相關著作與研究,可以發現影響數位落差的因素非常多,像是年齡、

性別、教育、社經地位、地區、種族文化、工作經驗之有無以及語言等等,每 一個因子都會相互影響,因為衡量的對象是人,所以數位落差是一個變動的概 念(Liff & Shepherd,2004;Dilk & Hacker,2000),其程度會因人而異,並非僅 能歸因於單一元素,同時也會按照個人的狀態更動而有所改變。「大多數對於 數位落差的討論一直都是基於個人電腦及網際網路的持有及使用,而且一直較 少對於數位技巧或能力及動機有實質的關注。(李孟壕,2006)」因此在分析數 位落差成因時,必須要將研究對象放入其所對應的情境(context)中,透過情 境脈絡的分析才得以找出最佳的解決之道。(Dijk & Hacker,2000)

一般而言,社經地位通常指的是使用者的經濟能力能否負擔購買電腦以 及取得網路設備的使用成本,在電腦剛推出時,體積與價格都不在一般人所 能負擔的範圍內,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加入研發電腦的行列之後,電 腦的體積已經大幅縮減,從過去真空管的時代演化到今日各家廠商均能量產 的 CPU 與晶圓,電腦的價格相對於過去也更容易為一般人接受。即便如此,

世界上還是有部分地區民眾被隔離在網際網路的世代之外。為了讓這些收入 較低或特定社經地位的民眾也能取得電腦與網路設備,各國政府開始著手解 決這項問題。用來推廣網際網路的管道,首推公共圖書館,因其具有教育民

(29)

眾與整合資訊之使命與功能;除了圖書館外,設立各種網路據點並大舉鋪設 網路節點來解決偏鄉無法連網的問題。同時政府亦可與企業合作提供功能陽 春但極為廉價的電腦,如 OLPC(One Laptop per Child)為全世界貧窮國家兒 童所發展之廉價電腦,試圖大幅降低取得電腦的門檻,雖然該計畫在實務上 有推行的困難,像上網節點設置與維護、急迫性與需求性以及可負擔性等尚 待克服的難處。不過,廉價電腦也因此開始在市場上興起一股推廣價格低廉 或輕便型的個人電腦(如:EeePC、IPad 等)的風氣,所以在整體上而言,社 經地位以及地區這兩大因子在取得科技設備影響力上已經逐漸縮減。

電腦雛型出現在 1940 年代,網際網路則發跡於 1970 年代。接觸電腦與網 際網路的人數在千禧年前後大幅提昇,從公司行號到個人家用電腦,只要是 經濟能力得以負擔者,幾乎家中都至少有一台電腦,近年來,隨著政府越見 著重縮減數位落差議題,並在 95 年將資訊教育課程納入中小學課程綱要中,

基礎教育也開始引進電腦相關知識;從一開始學生們可以在家利用電腦撰寫 報告,到現在國中小學教室也開始把電腦當成基本配備,要用電腦不一定要 到電腦教室,在平常上課的教室裡面就可以隨時上網找資料,所謂的電腦世 代也隨之誕生。這些生在電腦世代的孩子們,除了平時休閒娛樂外,還可以 利用電腦與網路來寫功課,過去寒暑假前學校指派紙本寒暑假作業的情況已 不復見,甚至在電腦世代的記憶中,已經轉化成「上網飆作業」,不再是一頁 一頁翻著寫著,而是利用滑鼠每一個 click 按著接續著下一頁的功課。對於電 腦世代而言,使用電腦與網路找尋適合自己的資訊輕而易舉,但是對於那些 所謂的非電腦世代來說,就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了。從數位落差的研究報告 中,可以發現電腦網路使用人數的驟降大約都座落在 40 歲左右(曾淑芬,2007;

97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8;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99 年數位落 差調查報告,2010),對照網際網路的出現與普及年代,可以約略推論出 40

(30)

歲以上的使用者可稱之為非電腦世代。在非電腦世代的成長過程當中,並沒 有將電腦網路納入其教育內容裡,在這些使用者的記憶中,國高中以及小學 的作業就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白紙黑字,沒有鍵盤、也沒有打字機,更沒有 網際網路與複製貼上。正因如此,除非是工作需求或者有其他特別誘因才會 使這些世代的人有近用數位的機會,然而在退休之後,因為工作而產生的數 位機會也可能消失,同時隨著年齡層漸增,近用數位設備的動機也會因為動 機消失以及生理因素降低。而那些沒有特殊近用數位機會的人們,則多擔負 照護者及家庭管理者的責任,日常工作量亦有可能壓縮其休閒娛樂或進修的 時間,進而構成數位落差。也正因為年齡直接影響個人的生活經歷,所以在 數位落差研究中一直具有極大影響力。

在許多數位落差的文獻當中都可以發現,工作經驗與教育程度都會對個 人數位機會造成影響。一般而言,教育程度與數位機會應成正比,由於教育 程度較高者,有更多機率接觸到白領階級類型的工作,因此其數位機會較高;

而教育程度較低者,其職業別也多偏向於藍領階級,以付出勞力為主,數位 機會相對減少很多,且其工作時大量消耗體力,間接減少了接觸數位設備的 可能性。個人經濟能力是數位機會高低的影響因素,教育程度則會影響使用 者對數位設備的接納程度。教育程度較高者對於數位設備的接受度以及學習 度較高,而男性的接受度又比女性高,倘若納入年齡因素,則越高齡者對數 位設備的焦慮程度越高。(Colly & Maltby,2008;Losh,2009;Joilner et, al.,

2005)

在數位落差研究中還有一項常被探討的因素就是性別(Gender),即便有 許多研究都聲稱,性別數位落差已經不若過去顯著,且逐漸消失中,而大量 的研究統計數字也都試圖證明性別已經不再是影響數位落差的因素,但是不

(31)

可否認的,性別角色在人類社會中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仍會是增強數位落差 的原因。即便在國人眼中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已經落伍,但一般 而言,在家庭中擔任照護者,或者是主管家務者,仍然還是以女性為主,除 了家務外還要肩負照護孩童的重擔,排擠其自由活動時間,統計亦指出各國 男性自由時間皆高於女性,平均每位男性較女性多 47 分鐘自由活動時間(2005 年社會指標年報,2005)。因為社會文化的影響,性別數位落差仍存在,即便 統計數字顯示整體性別間數位落差是漸減的,但存在於社會內部結構的性別 數位落差依舊不會消失。(Losh,2009;Colly & Maltby,2008)如表 1 所示,

即便在數位落差調查中兩性使用電腦與網路的比例相近,但是仍有差距存在,

而且深入探討之後會發現女性常因社會期望而選擇退用或不用網路,這種情 況並不會隨著時間消失。

 

表    1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98 年度性別統計項目一覽表

(資料來源:2009 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0) 

數位落差調查之男女性別使用電腦比例

74.6% 70.7%

數位落差調查之網路性別近用比例

69.7% 65.5%

從性別角度發展的脈絡來看,女性在學習過程中通常不會被鼓勵去研讀 科學與使用科技,以至於他們表現出興趣缺缺或缺乏自信。(Faulkner,2000;

轉引自:林宇玲,2002;Hargittai & Shafer,2006),使得兩性在一開始面對科 技時就不是處在平等的基礎上。在性別建構發展上,男性普遍擅長建構式的 學科,如:數學;女性則較為擅長抽象、研究事物本質的學科,如:歷史、

文學,因此相較科技能力屬於男性特質,女性特質則不適合科技,使得她們 不自覺的疏遠科技(林宇玲,2002;Hargittai & Shafer,2006),由於太多的不

(32)

熟悉與疏遠科技,導致女性普遍對科技產品的焦慮程度高於男性(Hargittai &

Shafer,2006),Broos(2005)透過內容分析法發現經驗累積在消除兩性資訊 焦慮上的確會有不同的影響,具有相同經驗值的女性焦慮程度明顯高於男性,

即便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女性,其科技焦慮程度亦高於受過同樣訓練之男性

(Colly & Maltby,2008)。性別刻板印象使得女性對於學習近用資訊較易感到 恐懼,甚至拒絕使用。除了性別角色的結構性因素之外,婦女在參與科技研 發以及政策制訂上依舊多處於弱勢,IT 產業開發者仍以男性為主,在數位落 差政策擬定時,與會的也多是男性,因此缺乏針對女性特質設計的科技產品、

數位落差弭平政策(林宇玲,2002),使得數位落差政策推行無法得到應有成 效。同時,雖然政府在每一個政策的制訂上,都是以「中性科技」為前提,

然面對女性主義學者們提出「科技始終來自於男性」的抨擊,卻未見在資訊 科技上有明顯改善,而政策的制訂也多以「普遍性資訊近用(Access)」為主,

即便是近幾年來大肆推廣資訊素養教育課程,仍然少見針對兩性使用科技差 異而定的政策,而且政策的推動層級雖以中央為統籌,在實施上並未見完整 的配套措施,在 2010 年創造公平數位機會白皮書當中,提升婦女數位機會的 行動方案仍然是以創造就業機會為主,未見其他就業之外的誘發動機政策或 建議,在政策建議與制訂上仍可見社會體制內無形的數位落差存在(林宇玲,

2002),對於切實縮減數位落差而言,實有不足之處。

(33)

第三節、 中高齡非職業婦女的數位落差

數位落差之定義與成因已述於前節內,本節旨在討論本研究之目的,亦即 在家庭的情境中,構成中高齡非職業婦女數位落差之因素,意欲了解中高齡非 職業婦女近用數位的情況以及數位機會高低,並試圖了解影響中高齡非職業婦 女近用數位程度高低的客觀與主觀因素。

本文意指之中高齡婦女乃為 40 歲-65 歲間的婦女,在數位落差的相關研究 當中均指出,年齡是影響數位落差很重要的因素。除了高齡造成的數位落差之 外,中高齡族群反而較容易為大眾所忽略,此中又以居住於都會區內的中高齡 婦女為首。其因之一是因為數位落差調查在施測時,普查對象多以上網族群為 主,忽略了其他無法近用數位設備或者是退用的族群。二來則是政府的數位落 差弭平政策制定上以所謂的非上網族群為主,過於著重於測量數位落差的表面 數據,反倒忽略了在數據背後,數位機會低且發聲機會同樣不高的族群們,這 一類族群是隱藏在沒有數位落差背後的數位弱勢者(方念萱,2003),亦可稱其 為數位落差中失落的一群,中高齡的家庭主婦就屬於這種族群。一般來說,中 高齡婦女可能會因為工作之故接觸到電腦與網路,至於其他沒有工作經驗者,

則更可能被排擠在數位落差研究外;至於有工作經驗者,在結婚生子或是退休 之後退用網路的情況也是另外一種數位落差的成因,卻鮮見專文探討,已婚女 性的退用網路比例甚至高達 20.3%(林鶴玲、方念萱,2002)。按本研究鎖定之 研究對象的年齡為 40 歲以上,依照時間推估,他們多出生於二次世界大戰後嬰 兒潮,當時科技並不如現今發達,因此在求學的過程中沒有機會可以使用網路 與電腦,成年之後受到社會建構出的傳統性別角色影響,抗拒或被排擠在數位 化的潮流之外(林宇玲,2002;Richard, J. et al., 2005),間接造成了這個世代的 女性被數位落差吞沒,卻鮮為人知(方念萱,2003)。陳怡如(2007)在回顧台

(34)

灣既有的資訊政策後,發現中高齡人口因為缺乏從事資訊行為意願,變成台灣 資訊使用率無法提升的主要原因,而中高齡數位牆的情況可以從 97 與 98 年數 位落差調查報告中發現,如圖 6、7、8 所示,40 歲世代與 30 歲世代中有一段極 為明顯的落差,按照數位牆的定義可知,在 40 歲這個世代族群中的確有數位牆 的存在。以 98 年數位調查落差報告為例,40 歲以下的民眾使用電腦比率超過 92%,而 41-50 歲民眾使用電腦的比率驟降至 73.9%,顯見 40 歲的確是存在數位 落差的過渡時期。雖然 98 年與 99 年數位落差報告指出數位牆的年齡已經從 94 年的 42 歲提高到 50 歲,但是在統計數字中還是可以看出 30 歲與 40 歲間曾經 使用網路的人數比例驟降情況極為明顯,說明了 40 歲世代仍是數位落差的一條 劃分線,為此以 40 歲作為數位落差年齡的分水嶺。

圖  6    97 年各年齡層民眾電腦網路設備使用狀況

(97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8)

(35)

圖  7    98 年各年齡層民眾電腦網路設備使用狀況 

(資料來源: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

  圖  8    98 年中高齡數位牆指標 

(資料來源:九十八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 

數位牆的情況到 99 年仍是一樣座落於 41-50 歲間,如圖 8,惟同年齡層中使用 電腦與網路民眾的比例較 98 年為高,像是電腦的使用率從 98 年的 73.9%提升 到 78.3%,而網路的使用率也從 67.3%提升到 70.0%,如表 2,可見數位牆的情 形的確是可以透過推廣教育來弭平的。

(36)

圖 9    99 年各年齡層民眾的電腦/網路設備使用狀況

(資料來源: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表    2    97-99 年間 41-50 歲使用電腦與網路設備比例

(作者自繪,資料來源:97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8;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

2009;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年度 使用電腦民眾比例(%) 使用網路民眾比例(%)

97 年 73.0 64.2

98 年 73.9 67.3

99 年 78.3 70.0

根據研究顯示,除了年齡之外,女性相較於男性,會有較明顯的數位落差,

如:數位機會較低、性別角色影響等(Kennedy, Wellman & Klement , 2003)。雖 然近來有研究指出性別在數位落差中已不若過去有影響力,但是在傳統道德觀 念為主與性別角色之認定的影響之下,性別仍是造成數位落差的影響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97 年與 98 年的數位落差調查報告中也都提到了台灣目前性別數位 落差不但沒有縮減,反而有升高的趨勢,說明了性別仍是台灣社會中構成部分 女性無法學習、接觸或使用電腦與網路的原因。如表 3 所示,根據 98 年數位

(37)

落差調查報告指出,12 歲以上女性的電腦使用率少男性 3.9%,約為 44 萬人,

而曾經上網的比例則少了 4.2%,約 47 萬人,這個數據到了 99 年縮減為 3.3%,

然而仍然顯示出性別數位落差仍然存在的(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

 

表    3    98~99 年間兩性上網與使用電腦率之比較,筆者自繪

(資料來源: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兩性上網率(%) 兩性使用電腦率(%)

男 女 男 女

98 年 72.5 69.2 76.9 74.3

99 年 67.9 65.5 74.6 70.7

除了數據面上的性別數位落差之外,在女性主義的科技研究學者們眼中,

科技始終來自於男性這個論點一直是討論的重點。女性主義與科技研究的關係,

始於 70 年代受左派運動影響而開始探討父權社會與科技型塑的關係,為傳統 的父權思想體系提供了一泉活水,如 Haraway 及 Harding 等人不斷提倡自我反 思的概念,對於 80 年代興起的現女性主義的科技研究影響極大。在 80 年代的 女性主義科技研究中主要有三大論點:

1.科技乃是性別關係運作下的產物:由於科技研發能力多掌握於男性手上,因 此在發展過程中會不斷受到性別關係的影響;

2.科技=男性特質乃是歷史及文化構連的結果:因為男性較為擅長數理學科,

與科技發展的本質相同,從歷史文化發展脈絡來看,整個過程都揉入了男性特 質;

3.兩性以不同的方式經驗科技:由於兩性面對與使用科技的方式不同,也會以

(38)

不同的方式經驗科技。

這三大論點都將科技視為男性特質的代表,並且以歷史與社會發展流變為推論 主軸,認為科技從產生、製造到發展規畫都是父權社會的象徵,女性在科技研 究過程中只能以被動的姿態接受男性所主導而發展出來的產物。不過在科技的 社會形塑一書中,Wajcman, J.與 Maclenzie, D.提出科技不僅是硬體,還包括了 知識形式與人類的活動與實踐。這樣的觀點使得女性主義者重新思考婦女與科 技之間的關係(林宇玲,2002)。進而開始探索兩性在經驗科技時的差異,這 一類的研究啟發了後續許多女性主義學者開始更深入研究兩性在使用與經驗 科技上究竟有哪些不同,無論是從學習脈絡、使用方式以及使用目的等等,均 是研究的方向。有許多研究的結果指出,受到歷史脈絡的影響,女性通常不會 被鼓勵近用科技,多以互動或協商等方式和他人接觸,男性則以線性與結構性 為主。在社會結構形塑的潛移默化下,不同性別角色有不同的社會期待,因此,

女性通常將科技視為一種工具,使用科技只是為了達成目的,像是與朋友、家 人溝通等等;而男性則將科技視為娛樂的一部分,除了聯絡感情之外,打電動 與聽音樂等等都可以讓男性覺得愉快而不會感到任何不自在(林宇玲,2002;

Joiner et al.,2005)。然而資訊科技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強烈的互動性,李孟壕

(2007)曾經提到「即使擁有相當的電腦設備與網路環境,也會因為將資訊科 技視為不同的工具、使用對象,而有不同的使用結果產生。」

由於兩性在使用與經驗科技上的不同,能夠吸引兩性利用科技的誘因也大 不相同,傳統社會中的女性自小所受到的社會期待原本就沒有將他們推向科技 的動力,成年之後所受到社會期待的重量更甚於以往,如:女性的義務就是家 庭的主要照護者以及生兒育女。因此,除非是受到其他動力驅使其近用科技,

否則根本沒有數位機會可言。此外,女性主義流派之一,社會建構論也曾提到,

由於教育因素使得女性傾向在面對科技時自我評價偏低,即便是接受過專業訓

(39)

練的女性,與同樣背景的男性相較之下,普遍都有自我科技評價偏低的情況。

Hargittai and Shafer 在 2006 年所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根據在紐澤西洲默瑟鎮

(Mercer County)隨機抽樣出的一百名網路使用者,研究者透過統整受試者自 評資訊素養能力與實際觀察受試者使用網際網路情況後發現,在這個男女比例 為 49:51 的樣本中,如果把年齡、教育程度與家庭收入控制不變,則沒有性 別數位落差的存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性別確實是大幅影響使用者自評資訊 素養的因素,尤其是女性特別容易出現低估自我資訊素養的情形,即便實際運 用資訊科技的能力並不如受試者預期的低,女性受試者卻容易因為接觸時間、

機會較少而影響自我科技能力的評價。由此可見,性別數位落差影響範圍從數 位機會開始,延伸到女性使用的時間、動機、機會,甚至是個人技巧與自我科 技評價等等,都會受到性別因素而和男性有所不同。

當特定族群同時具有性別與中高齡兩項因素時,其數位落差的程度是更為 明顯的。在兩性使用電腦與網路的比例上,可以從表 3、表 4、表 5 中發現 97 年到 99 年間,兩性使用電腦/網路的差異,有逐漸接近的趨勢,不過根據 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指出,在調查的 16,008 個家戶當中,將近五成(48.4%)

的家戶其家中成員有超過 40 歲但不會上網的女性家人,也就是平均每戶有 0.6 位中高齡女性非網路使用者,如圖 10 所示,在都市化程度較低的偏遠鄉鎮,

家中有超過 40 歲但不會上網的女性家人比例甚至超過 60%,可見中高齡女性 的確是處於數位落差弱勢的地位(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40)

表    4    97 年兩性電腦/網路使用率比較—以年齡層分 (資料來源:九十七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8)

 

表    5    98 年兩性電腦/網路使用率比較---以年齡分

(資料來源:九十八年數位落差報告,2009)

+

   

(41)

表    6    99 年兩性電腦/網路使用率比較---以年齡層分

(資料來源: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電腦使用率(%) 網路使用率(%)

男性 女性 差異

(男-女)

男性 女性 差異

(男-女)

總計 76.9 74.3 +2.6 72.5 69.2 +3.3 12-14 歲 99.8 99.1 +0.7 99.3 98.8 +0.5 15-20 歲 99.4 99.7 -0.3 98.9 99.3 -0.4 21-30 歲 98.9 98.4 +0.5 98.5 97.2 +1.3 31-40 歲 94.8 93.2 +0.4 92.7 90.7 +2.0 41-50 歲 78.8 78.0 +0.8 71.3 69.0 +2.3 51-60 歲 57.7 55.4 +2.3 49.4 45.5 +3.9 61 歲以上 26.6 17.4 +9.2 18.4 11.5 +6.9

   

 

圖  10 家戶內是否有超過 40 歲但不會上網的女性

(資料來源: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42)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 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指出,我國非網路或電腦使用者 中,女性佔了 52.8%,較男性 47.2%為高,依照年齡來看,非網路電腦使用者 的比例一樣在 41-50 歲瞬間提高了 13.7%,如表 6 所示。

 

表    7 台灣地區非網路使用者的樣本分佈,N=4,662

(資料來源: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性別 人數 比例(%)

男 2201 47.2

女 2461 52.8

年齡 人數 比例(%)

20 歲以下 21 0.5

21-30 歲 59 1.3

31-40 歲 248 5.3

41-50 歲 885 19.0 51-60 歲 1315 28.2 61 歲以上 2133 45.7

網路新進使用者與退用者部分,新進者與退用者的比例高峰都是 41-60 歲的民 眾,在整體比例當中,女性又較男性高,如表 7、表 8 所示。可推論出在中高 齡女性族群中,同時存在對網路抱著好奇、想要學習,卻又有一群人決定退出 網路與電腦的世界,此外還可以發現,女性新進與退用者的人數差異又較男性 大,新進者有 78 位,但退用者卻有 307 位,整體而言,女性退用、不用網路 與電腦的比例仍是高於男性的。

(43)

表    8 新進網路使用者樣本分佈,N=117

(資料來源: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性別 人數 比例(%)

男 40 33.8

女 78 66.2

年齡 人數 比例(%)

20 歲以下 11 9.1

21-30 歲 4 3.4

31-40 歲 14 11.6

41-50 歲 39 33.0

51-60 歲 39 33.5

61 歲以上 11 9.4

 

表    9 資訊退用者樣本分佈,N=550(資料來源: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性別 人數 比例(%)

男 243 44.2

女 307 55.8

年齡 人數 比例(%)

20 歲以下 79 14.3

21-30 歲 37 6.8

31-40 歲 102 18.5

(44)

41-50 歲 161 29.3 51-60 歲 123 22.3

61 歲以上 49 8.9

由於傳統性別角色的影響,使得現今 40 歲以上的婦女平均受教育的機率 與教育程度明顯低於男性,據統計顯示,61 歲以上婦女接受正式教育機會很 低,高達 40.7%不識字;至於 41-60 歲的中高齡婦女即便接受正式教育的機會 增加,但是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相較於同年齡層的男性少了 8-9%(98 年數 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教育程度影響的不僅止於就業率、職業類別或近用 數位的機會,更直接的影響到使用者本身的資訊素養。當科技業者喊出「科技 始終來自於人性」,表示使用者導向概念的興起,無論在硬體或軟體的設計上,

均從過去的系統導向轉變成使用者友善的界面,而當軟硬體已經朝著人性化的 介面發展,降低在數位落差上的影響力時,使用者本身資訊素養的高低會反映 在近用資訊的成效與感受上,從最基礎的打字輸入到簡單的上網檢索與瀏覽,

姑且不論使用者對軟硬體的熟悉程度,如果使用者本身就是不識字或者是對於 注音符號使用有困難,基本的打字就會構成近用數位的障礙,當然在硬體上有 手寫輸入以及聲控輸入法可以做為配套措施,用以解決這類困擾;接著就面臨 到該如何在茫茫網海中找到自己所需的資訊,資訊檢索對於一般的網路使用者 就有可能構成阻礙,遑論本身教育程度不高,對於資訊素養又完全沒有概念的 新進使用者。所以在使用者教育程度可能會影響其資訊素養的前提下,即便有 數位機會的產生,還是有可能會因為不瞭解而造成近用資訊的恐慌,或者是因 為在檢索資訊過程中遭挫而對科技感到退卻,而不願意使用。不過在 Singh 於 2001 所做的研究指出,只要婦女能夠有更多機會學習與了解科技,給予其大量 的數位機會近用科技,排除他們心中的不安與恐慌,婦女是可以在科技的世界

(45)

內如魚得水的。

除了教育程度之外,在台灣目前勞動力市場參與率上,因為傳統觀念影響,

女性天職就是照顧家庭與孩子,若有其他事務造成衝突,則必須放棄轉而以家 庭為主,因此女性的就業比例也較男性來的低。從圖 11 可以發現女性的就業 率不斷攀升,但是即便如此,依舊比男性低。據統計指出直到 2009 年女性的 就業率已經達到 49.6%,而男性則有 66.4%,仍較女性為高。(2009 年社會指標 統計年報,2010)。值得一提的是,在女性就業率中有一項為無酬家屬工作,

占了 5.7%,顯示非職業婦女的比例實際上應較報告內數據高。雖然國內女性 就業率自 1994 年至今成長了約 4.2%,這 15 年間女性的就業率波動不大,但是 整體而言,在勞動力參與率上,我國婦女的就業率仍屬偏低。

圖  11    1994-2009 年間我國女性就業率成長趨勢

(資料來源:2009 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0)

一般來說,女性的就業率應該 25-29 歲達高峰,然而亞洲國家受到儒家文 化影響,須負擔傳統性別角色帶來的責任,就業率相較於歐亞各國已經偏低,

即便是現在性別意識高漲的時代,女性通常還是以照料家務為主;此外,只要 婚後家庭經濟許可,女性多以在家相夫教子為主,而婚後女性的就業率亦隨之

(46)

下降,根據統計,2009 年擁有未滿 6 歲子女之有工作能力的女性,就有 89.3%

因為照顧家人而離開職場,即便是子女在 6 歲之上,也有 61.4%,較尚無子女 婦女的 37.6%高出許多;雖然政府在 2009 年 5 月時修正就業保險法之後,只要 家中有未滿三歲的幼年子女,雙親就可以申請留職停薪在家陪伴小孩,從 2009 年 5 月到 11 月間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女性共有 75,738 件,高達整體申請 人的 82.8%,如圖 12 所示(2009 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0)。雖然也有婦女會 選擇二度就業,再度投入職場,但婦女在婚育之後退出職場的情況其實是非常 頻繁的,尤其受到傳統性別角色的期待影響,婦女放棄就業的機會成本看似較 男性為低,加上工作與家庭的衝突,女性通常會妥協並放棄原有職位回歸家庭。

此外,相較於日本與南韓兩國女性會在 40-44 歲間回到職場上,我國女性二度 就業率則一路下滑(2009 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0),且相較於他國,我國 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一直不高,不過隨著經濟衰退,婦女勞動力回到職場的情況 明顯增加,從圖 11 中可以發現近十年來我國婦女勞動力成長了很多,但是圖 13 裡面可以看到,與日本、韓國等國家比較起來,我國中高齡婦女的就業率 仍低,所以實際上中高齡婦女的人力資源仍舊非常容易被忽略,其需求亦然。

圖  12    98 年 5-11 月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核付人數

(資料來源:2010 年性別圖像,2010)。

(47)

圖  13    主要國家女性勞動力參與率

(資料來源:2009 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0)

圖  14    2009 年主要國家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按年齡分

(資料來源:2009 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0)

數據

圖  4  數位落差如何分割社會上的族群(資料來源:Kuttan & Peters,2003)
圖  7    98 年各年齡層民眾電腦網路設備使用狀況  (資料來源: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   圖  8    98 年中高齡數位牆指標  (資料來源:九十八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9)  數位牆的情況到 99 年仍是一樣座落於 41-50 歲間,如圖 8,惟同年齡層中使用 電腦與網路民眾的比例較 98 年為高,像是電腦的使用率從 98 年的 73.9%提升 到 78.3%,而網路的使用率也從 67.3%提升到 70.0%,如表 2,可見數位牆的情 形的確是可以透過推廣教育來弭平的。
圖  9    99 年各年齡層民眾的電腦/網路設備使用狀況  (資料來源: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表    2    97-99 年間 41-50 歲使用電腦與網路設備比例  (作者自繪,資料來源:97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8;9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 2009;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  年度  使用電腦民眾比例(%) 使用網路民眾比例(%) 97 年  73.0  64.2  98 年  73.9  67.3  99 年  78.3  70.0
表    4    97 年兩性電腦/網路使用率比較—以年齡層分                    (資料來源:九十七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8)    表    5    98 年兩性電腦/網路使用率比較---以年齡分  (資料來源:九十八年數位落差報告,2009)  +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