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意從哪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創意從哪來?"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M044 林佳臻 M069 郭富誠 M084 劉家汝 M091 王健璟

1

創意從哪來?

創意,是一個新的想法、新的做法。若被傳統或以往的經驗所束縛,將很 難發揮,但創意要能是"正面性"的,才有其價值!

至於如何才能培養創意?

一、要充實多元化的知識,培養智慧,也要養成常用腦的習慣,靈活腦神經 二、注重飲食,多吃對大腦好的天然食品,以滋養腦部,創意才會好

三、舒適環境是創意的溫床,包括環境中的空間,光線,甚至溫濕度等

四、色彩,音樂,藝術,觸覺,嗅覺等,皆為滋養創意誕生的重要元素,應掌握 五、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創意,重視性格發展與改變,對創意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創造力的概念也許起源很早,但當代心理學對創造力的重視與研究,常歸 功於季弗德(Joy Paul Guilford)的研究與倡導。在季弗德的智力結構論,將思 考歷程區分聚斂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和擴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

兩個概念,前者指針對一個問題尋找一個可接受的最佳答案,後者指根據既有的 訊息生產大量、多樣化的訊息。擴散性思考雖不等同於創造力,但被視為創造力 的潛能或創造思考的主要歷程,可用來預測創造性成果或表現。季弗德認為創造 力是人類某些特質的組合,這些特質包括:對問題的敏感度、觀念流暢性、觀念 新奇性、思考彈性、綜合能力、分析能力、觀念結構的複雜度,以及評鑑能力等。

他也認為創造力在統計上是一個連續分佈,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創造力,這些 個別差異可以被測量出來。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則跳開「創 造力是什麼?」這個問題,轉而提出「創造力在哪裡?」,他認為:我們不能單 獨定義「創造力」,而必須整體考量「個人」、「學門社群」和「符號領域」所交 織的系統脈絡。例如,畢卡索的作品為什麼具有創造力?這並不是畢卡索創造一 個自認為有創意的作品即可(變異),而是學門社群當中,至少有部份守門人

(gate-keeper,如蒐藏家、評論家、同儕畫家等),肯定了他的作品(選擇),

認定此作品具有創造力,這樣的作品才得以保存在繪畫領域,成為文化遺產。如 果畢卡索創作了一件自認為很有創意的作品,但整個相關學門社群都不認為有創 意,這件作品終究無創造力可言。有些人認為:「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創造力」

或「創造性」根本不存在,在上帝創造這個宇宙之後,就再無「創造」可言。依 此觀點,「創造力是什麼?」的問題根本不存在。但如果我們願意嘗試去回答這 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先承認創造力的存在;如果人類的創造力存在,那我們就可 以預知:關於這個問題,人類還會創造出更多的答案。定義決定於理論,理論來 自於創造;隨著知識的進展,人類可以創造出無限多個關於創造力的定義,這就 是創造力的有趣。

(◎資料來源: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6/04/2006040715133681.pdf)

(2)

M044 林佳臻 M069 郭富誠 M084 劉家汝 M091 王健璟

2

媒體監閱

TV CF

1、 SONY BRAVIA 液晶電視廣告-花火篇 2、 Sony Bravia 星光大道篇 40" - 林志玲 3、 sony bravia 堅持篇

4、 SONY BRAVIA 送花篇

5、 SONY BRAVIA NX 系列 全高清 3D 電視 廣告 6、 Sony Bravia (Bouncy Balls)

7、 Sony Bravia Paint Ad

8、 The new Sony Bravia advert 9、 Sony Bravia [Color is Magic]

(3)

M044 林佳臻 M069 郭富誠 M084 劉家汝 M091 王健璟

3

(4)

M044 林佳臻 M069 郭富誠 M084 劉家汝 M091 王健璟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心理學家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曾提出一個心理狀態,稱為心流( flow)狀態,指的

也開始在筆記本上寫下種種思索:我是 誰、我從哪裡來?我到世界上的目的是 什麼?這世界如何因我而不同?許毓仁 說這些問題無論在人生哪一階段,都顯

數學競試遠異於學校的考試, 它須要洞 察力、 創造力和耐性, 當然更須要不緊張的定 性。 臺灣學生最差的是腦子的清醒度, 我在數 學思考方面, 是從 「看到題目不知道要幹什 麼」

答:就是我們改變人類生活文明或者歷史的一些創意,都叫做 BigC,我們 通常在教科書裡所談的,通常像李白、畢卡索,還有政治人物等等,那 我們通常談創造力 DNA 或者畢卡索的畫,這個都是

黑手出身的郭台銘認為: 『創新不但是被逼出來的,而且要有嚴師才會出高徒』 。鴻 海公司的創新表現在三方面:包括經營理念的創新、經營方式的 創新與製造方式

有關著作從來沒 有人正面講過, 但這是一個不能長期迴避的 問 題。 如果這個問題不澄清, 那麼對中國傳統 數學的認識就會比較模糊。 早在 10 年前, 筆 者已非有意識的注意到這個問題, 認為宋元

 以圖像方式進行樂理的認 知與創作,發揮創造力,.

「作為一個管理者,在他應該具備的能力中,職業性技術 可占 25%,革新創造能力可占25%,其餘50%應該是『教 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