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莫里斯.桑達克的情緒四重奏- 憤怒、恐懼、嫉妒與希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莫里斯.桑達克的情緒四重奏- 憤怒、恐懼、嫉妒與希望"

Copied!
1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藍劍虹 博士

莫里斯.桑達克的情緒四重奏- 憤怒、恐懼、嫉妒與希望

研究生:徐玉芳 撰

中華民國一○九年七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莫里斯.桑達克的情緒四重奏- 憤怒、恐懼、嫉妒與希望

研究生:徐玉芳 撰 指導教授:藍劍虹 博士

中華民國一○九年七月

(4)
(5)
(6)

謝誌

謝謝指導老師藍劍虹教授,總是鼓勵我放手去寫,像放風箏一樣,在我飛 得太高,快要斷線時拉回來一點,提醒我重點,沒有太多限制,自由寫出心中 所想,繞路之後的論文卻有驚喜的結果,過程中的體會更多。老師像一位慈祥 有趣的爺爺,也像心理醫生,給人安定的力量,就像長谷川義史畫的《安啦!

安啦!》,那位凡事壑達的爺爺。千言萬語,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謝謝葛老師、錦忠老師、杜老師、雅淳老師和游老師,還有南島所的阿良 老師、育銓老師,上課就像坐上了《珍古錐老師的魔毯野餐》裡面的魔毯,跟 著老師們在兒童文學和人類學的世界裡探險。

謝謝媽媽戰友沛緹,陪我一起哭一起笑,罵老公唸小孩,分享心事和寫報 告的甘苦,聊著文學路上的驚喜發現,一同為了論文前進,《大吼大叫的企鵝媽 媽》很適合我們,但《我媽媽》更適合,因為我們是為了夢想而前進的媽媽!

謝謝鄭鈴聽我發洩情緒,聊心事,陪我去逛市集,還有一路上的幫忙與關心。

謝謝念璆、文柔和抒敏與我分享資料,謝謝艾蓁口考時的幫忙。謝謝靖文,一 起預修的戰友!謝謝珮群可愛搞笑,像小妹妹一樣。蕙瑛、文洛和岱樺,很幸 運能和你們同班。同學們像《請問一下,踩得到底嗎?》裡面的小朋友,一直 往前衝,有時候寫到撞牆,還是樂觀傻氣相互打氣說「踩得到底啊!」請不要 忘了我們一起去的加母子灣,以後看到《月光溜冰場》就會想到大家。

謝謝我的先生,有你的支持我才會勇敢追夢,每次我只是完成一個小小的 報告,你都鼓勵我說:「老婆你好棒哦!」感謝你在我忙碌時照顧兩個屁孩兒 子,忍受我趕報告寫論文的「魔」樣,辛苦你了。謝謝兩個兒子宥宥和恩恩的 體諒和支持,忍受媽媽寫論文的爆走。親愛的宥宥,媽媽唸書的三年半,你從 可愛的小胖弟,抽高變成青春期少年,而恩恩從天然呆幼稚園幼兒,變成勇敢 爬上標高3300 公尺向陽山的三年級學生。雖然你們三人平常像《朱家故事》裡 的父子,讓我暴青筋,但你們是我最強大的後盾。

謝謝自己,努力撐到最後。

最後,謝謝我的客家阿姆,還有天上的老爸,是你們教我要堅持和努力,

沒有你們就沒有我。

(7)

i

莫里斯.桑達克的情緒四重奏─憤怒、

恐懼、嫉妒與希望

作 者 : 徐 玉 芳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兒 童 文 學 研 究 所

摘 要

桑 達 克 因 1963 年 驚 世 駭 俗 的 《 野 獸 國 》 而 聲 名 大 噪 , 將 童 書 從 純 淨 的 世 界 解 放 出 來,獲 凱 迪 克 獎 以 及 安 徒 生 插 畫 獎 肯 定,累 積 相 當 多 的 作 品,被 公 認 是 二 十 世 紀 兒 童 文 學 界 極 為 重 要 且 具 影 響 力 的 代 表 人 物,但 也 相 當 富 爭 議 性 。他 的 風 格 多 變,喜 愛 融 合 心 儀 的 藝 術 家 畫 作,再 重 新 詮 釋 出 屬 於 桑 達 克 的 自 我 風 格,並 於 畫 中 暗 藏 人 生 經 歷 與 私 人 情 感 符 碼 。

本 論 文 以 創 作 年 代 安 排 順 序,分 析 桑 達 克 三 部 曲《 野 獸 國 》、《 廚 房 之 夜 狂 想 曲 》、《 在 那 遙 遠 的 地 方 》, 為 威 廉 . 格 林 的 最 後 一 個 童 話 作 畫 的 繪 本《 親 愛 的 小 莉 》,以 及 晚 年 獻 給 哥 哥 的 書《 致 我 的 兄 弟 》,

主 要 探 討 作 品 中 的 情 緒 , 包 括 嫉 妒 、 憤 怒 、 期 待 與 恐 懼 等 等 。 內 容 著 重 在 解 析 五 本 作 品 中 主 人 翁 的 內 在 情 緒 歷 程 、 桑 達 克 個 人 的 人 生 體 驗、藝 術 借 鏡 與 故 事 情 節,並 歸 納 出 關 於 精 神 分 析 方 面 之 相 關 發 現:主 人 翁 的 意 識 與 覺 知、進 食 與 吞 噬 的 意 涵 、象 徵 與 兒 童 感 官 體 驗 的 簡 析 。

關 鍵 詞 : 莫 里 斯 . 桑 達 克 、 情 緒 、 情 緒 陰 影

(8)

ii

The Emotions Hidden in Maurice Sendak’s Work: Anger, Fear, Jealousy and Hope.

Yu-Fang Hsu

Abstract

Maurice Sendak, widely considered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controversial children’s book artist of the 20

th

century. In 1963,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wrenched the picture book out of the safe, sanitized world and plunged it into the dark, terrifying and beautiful recesses of the human psyche. Sendak developed taste from various artists and

reinterpreted into his own unique style. It’s not difficult to find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private emotion hidden in his books.

This thesis analyzes Sendak’s inner shadow, personal experience, artistic approach of the famous trilogy: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

"In the Night Kitchen ", and "Outside Over There “. As well as William Grimm’s last fairy tale "Dear Mili", and the book dedicated to his beloved brother-- "My Brother’s book ".

The content mainly focuses on the emotion hidden behind Sendak’s work, including jealousy, anger, love and fear.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also explored the content related to psychoanalysis, such as the meaning of eating/engulf, the sensory experience of children, dream and symbol.

Key word: Maurice Sendak,, Emotion, Psychoanalysis in Picture Book

(9)

iii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3

第三節 相關文獻 ...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8

第貳章 野獸國(1963) ... 9

第一節 簡析繪本中的情緒演變:從白板論到野獸國... 10

第二節 壓抑的憤怒 ... 18

第三節 與憤怒的野獸共處 ... 24

第四節 意識與覺知 ... 29

第五節 小結 ... 33

第參章 廚房之夜狂想曲(1970) ... 36

第一節 故事中的情緒與身體感官 ... 38

第二節 藝術借鑑:小尼莫、勞來與哈台與迪士尼 ... 43

第三節 故事中的象徵 ... 51

第四節 小結 ... 59

第肆章 嫉妒與重生─在那遙遠的地方(1981) ... 61

第一節 背對陰暗:小魔鬼是愛達人格的另一個陰影... 63

第二節 正視抗衡:面對內心的嫉妒 ... 68

第三節 接受陰影:光明與黑暗整合為完整的自我 ... 71

第四節 小結 ... 77

第伍章 親愛的小莉(1988)與致我的兄弟(2013) ... 80

第一節 親愛的小莉(1988) ... 82

第二節 致我的兄弟 ... 100

第三節 兩書的共同主題:愛與期待 ... 114

(10)

iv

第四節 小結 ... 117

第陸章 結論 ... 119

參考書目………126

附錄………135

(11)

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

欲研究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以下簡稱桑達克)作品中的情 緒,其動機可分為「自身體驗」與「閱讀之反思」兩個部份。

教學生涯面對學生的各種情緒反應,初為人師時容易以自身經驗要求學 生,教他們「不要」生氣、「不要」嫉妒、「不要」難過,這些是早期保守的師 長與父母對兒童的要求,成人容易忽略兒童同樣身為「情感的動物」,「教養」

常優先於「人」的存在,然而「壓抑情緒」,情緒真的會消失嗎?

成為母親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看見他們兼具「人與動物性」的樣貌,發 覺幼兒幾乎每日都有成人不允許、不被這個社會所認可的負面行為或負面情緒 出現,例如:生氣、嫉妒、以哭或憤怒做為脅迫等等,孩子不時遭遇成人的規 範而受挫,產生情緒反彈,因此思考如果孩子因為社會化而壓抑情緒,那麼被 壓抑的情緒是否會以其他型式出現於孩子的行為中?

除此之外,親子共讀並擔任國小與幼兒園故事志工,大量接觸繪本,發現 繪本裡描繪了各式各樣的情緒,在諸多繪本之中,莫里斯.桑達克的繪本卻最 吸引筆者的注意,從知名經典《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晦澀難懂 的《在那遙遠的地方》(Outside over There)到冷門的《致我的兄弟》(My Brother’s Book),都能看到桑達克對於情緒與陰暗面描繪的方式。閱讀桑達克的 相關傳記資料後,筆者發現桑達克以自身經驗及壓抑的內心世界為出發點,將 他的童年脈絡隱藏在繪本作品中,因為貼近自我,更能呈現作品中主人翁的心 理深度。另一方面,桑達克的圖像風格與一般的繪本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多變 的藝術表現形式,充份將童年的情緒與經驗融入作品,引起筆者深究桑達克作 品的動機。

勒瑰恩( Ursula Le Guin) 在她的小說《地海巫師》(The Wizard of the Sea)

中,書寫主角格得( Gedd )如何透過自我與陰影的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主 角的陰影以另一個形象出現,閱讀近尾聲才會發現勒瑰恩的精心鋪陳,此書是 筆者對「人格陰影」感興趣的開端。至於在繪本中發現情緒黑暗面,須回溯到 親子共讀時,翻閱過桑達克作品《在那遙遠的地方》,發現此書艱澀難懂,孩子

(12)

2

認為書裡的小魔鬼(地精,Goblin,也就是西方神話或童話中專門偷嬰兒的哥 布林)「很可怕」,從此不願再重聽這個故事。

在兒文所求學之後再拾此書,同樣因為過於難解讀,幾度想放棄,細看圖 像時突然將之與《地海巫師》的「人格陰影」做連結,開啟屬於筆者自己的觀 點。仔細考察後發現:「書中的小魔鬼(地精)也許就是以另一個形象出現的主 角愛達(Ida)!換句話說,女孩是愛達,那些小魔鬼也是愛達,只不過小魔鬼 是愛達內心不願面對的、被壓抑的自我。」無法形容發現這個暗藏的故事伏筆 後的興奮,進而細讀桑達克其他的繪本作品,發覺桑達克對兒童情緒的深度描 繪叫人折服,更加深筆者研究桑達克繪本作品中隱藏的情緒與藝術借鑑的決 心。

(13)

3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筆者想探查的問題是:

(一) 桑達克作品中有哪些情緒?並分析這些情緒與其成長經驗的關 係。

(二) 桑達克的作品所傳達的陰暗面可以給我們哪些正面積極的參考?

(三) 桑達克以何種圖與文的手法描繪主人翁的情緒?運用哪些藝術風 格?

筆者認為探究桑達克繪本作品中主人翁成長過程的內心衝突與試鍊,得 以讓成人理解兒童渲洩情緒背後的正面意義,並得以了解桑達克的繪本文字與 圖像藝術型式如何巧妙的描繪了主人翁的內心陰影變化。

如果筆者拙作能成為兒童文學研究者的其中的一片小小拼圖,那麼此研究 便有了存在的意義。

(14)

4

第三節 相關文獻

一、 莫里斯.桑達克與情緒

莫里斯.桑達克( Maurice Sendak,以下簡稱桑達克 )出生於 1928 年的紐 約,父母是波蘭猶太移民,有許多親人死於二次大戰集中營,死亡的陰霾如影 隨形。桑達克自小體弱多病,生病常被禁足的桑達克藉由幻想和繪畫來抒發心 中情感。桑達克的作品種類繁多:雜誌插畫、海報、舞台設計、櫥窗設計、繪 本的插圖繪製等等,不勝枚舉。自1951 年接下插畫工作後,漸漸打響了知名 度,隨後的《洞是用來挖的》( A Hole Is to Dig)、《跳月的精靈》(The Moon Jumper)、《兔子先生,幫幫忙好嗎?》(Mr. Rabbit and the Lovely Present)等等 使得桑達克漸受矚目,而真正令桑達克聲名大噪的則是1963 年得到凱迪克金牌 獎的《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此書的出現,在當時保守的成人 之間掀起「兒童文學革命」。1 作家布魯諾.貝特罕(Bruno Bettelheim )公然 抨擊《野獸國》很可怕,會讓孩子睡不著,孩子不能吃飯的情節也令人厭惡。2

「兒童是世界上最好、最有活力的讀者,他們徹徹底底的誠實。」3 桑達 克在1988 年接受訪談時如此說。他堅持孩子必須看到自己的情感經驗,解放過 去被成人束縛的情緒。深究桑達克的繪本作品之後,不由得感嘆桑達克是用生 命在為童年時的自己創作,從他的自寫自畫作品中可以窺見他對成人所忽視的 情感的著迷。但在當時,如此直接描繪內在情緒、畫出「野獸」孩童,在一向 清新甜美的圖畫書界,可謂大膽的嚐試,於是引發眾多抨擊。

美國童書界出版的圖畫書充滿了遵守大人規範的好兒童,有書評家抱怨,

即使是前一年得凱迪克獎的《下雪天》(The Snowy Day),艾茲拉.傑克.濟慈

(Ezra Jack Keats)的主角仍舊安靜沒有強烈情感變化,是一本制式圖畫書

(Uniform Books),沒有所謂的奇想、暴發的憤怒、突如奇來的旅程等等4,直 到《野獸國》問世。無怪乎在兒童情緒研究的初期,桑達克的作品在尚未接受 新觀點的保守成人眼中,意謂著「驚世駭俗」,大多數的兒童文學都還是想保護

1 林真美《繪本之眼》,台北市:天下雜誌,2010,頁 96-99。

2 倫納德.S.馬庫斯著 (Leonard S. Marcus),阿甲等譯,《秀個故事給我看:為什麼圖畫書很 重要:與21 位頂尖插畫家的對談錄》(Show Me A Story!:Why Picture Books Matter:

Conversations with 21 of the World’s Most Celebrated Illustrators.),台北市: 天衛文化,

2017。頁 211。

3 倫納德.S.馬庫斯著《秀個故事給我看:為什麼圖畫書很重要:與 21 位頂尖插畫家的對 談錄》。前引書。

4 John Czch, Angels and Wild Things: The Archetypal Poetics of Maurice Sendak, The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116.

(15)

5

兒童不受殘酷現實的傷害。5

不過桑達克說,雖然對一般人而言,純真脆弱是童年的重要條件,他還是 要試著畫出小孩的感受,畫出他童年時的感覺。在他的作品中,「情緒」是重要 的,故本論文觸及一般人眼中的正面與負面情緒,其中負面情緒是桑達克稱之 為「陰影」的東西。6 陰影是什麼呢?所謂陰影,簡單來說就是人的黑暗面。

大多數人都想要當大家眼中的好人,表現善的一面,於是將所謂道德不允許的

「惡」藏起來。心理學家榮格認為:

「所謂陰影,是指主體雖否認自己內在的某些部份,但這些部份仍時常 直接或間接出現於主體之上,譬如性格中的劣勢功能或其他難以兼容的傾 向,陰影就是這所有事物人格化後的產物。」7

瑪麗─路薏絲.溤.法蘭茲(Marie-Louise von Franz)在其著作《童話中的陰影 與邪惡》(Shadow and Evil in Fairy Tales)也談到孩童內在同時有著雙邊無法協 調的對立存在,在發展過程中會從中做出選擇,其中較優勢或弱勢的一邊會發 展,加上教育歷程與習慣養成,成為習性。另一個特質則不被承認、被壓抑,

陰影漸漸形成。8

對桑達克而言,那些壓抑的童年情感真實存在過,但被隱藏起來直到他長 大。情緒和陰影來自他成長時期的經驗 9,讓桑達克感受到生命中無所不在的 死亡和恐懼。除了死亡,桑達克也關注兒童的情感,桑達克常看到母親因為生 活困苦與移民的壓力,將怒氣發洩在他身上;生病的桑達克總是在房裡觀察街 上的人、親友和身邊的大人;他從新聞中得知林白小鷹綁架案,感受內心的恐 懼。因為各種生命中的經歷,桑達克認為童年並不是美好無垢的,反而是深沈 的,於是他透過創作「誠實面對童年內心情感」的圖畫書,來與陰影抗衡,這 也是他的作品能歷久不衰、精采與深刻之處。

5 倫納德.S.馬庫斯著《秀個故事給我看:為什麼圖畫書很重要:與 21 位頂尖插畫家的對談 錄》,前引書。頁211、222。

6 凱蒂.洛夫著(Katie Roiphe),吳芠譯,《不要靜靜走入長夜》(The Violet Hour : Great Writers at the End ),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17,頁 7。

7 河合隼雄著,《閱讀奇幻文學》,心靈工坊文化出版,2017 年,頁 248。

8 瑪麗─路薏絲.溤.法蘭茲(Marie-Louise von Franz),徐碧貞譯,《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從 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Shadow and Evil in Fairy Tales, Revised Edition),台北市:心靈工坊 文化,2018。

9 幼年時桑達克的父母常告知他是意外的孩子,母親曾想墮胎,因為他們不想要第三個孩子,

但對小桑達克而言,他知道自己不受歡迎。更因孩提時桑達克體弱多病,「忽然死去」是他 的陰影。此外二次大戰時父母雙方的親友大多死於集中營,他的身邊充滿死亡的訊息。

(16)

6

二、 與桑達克作品相關之論文

與桑達克作品有關的學位論文

年度 作者 論 文 作 品 研究主題簡介 畢業學校系所

1999 黃孟嬌 莫里斯.桑達克自寫自

畫作品研究

以桑達克自寫自畫作 品為主,探究其風 格、作品演變與情感 真實。

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

2006 江宜芳

追尋青鳥~莫里斯桑達 克作品裡的兒童

以桑達克自寫自畫的 作品為主,探討圖與 文中的兒童想像與內 心吶喊。

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

2017 張怡雯 五種藝術準則論桑達克

的創作

探究桑達克作品裡的 藝術借鑑與風格差 異。

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

筆者於全國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以關鍵字「桑達克」與「情緒」搜 尋,得到的結果中與本研究的議題相關者有:

(一)、黃孟嬌的〈莫里斯桑達克自寫自畫作品研究〉。

(二)、江宜芳的〈追尋青鳥~莫里斯桑達克作品裡的兒童〉。

(三)、張怡雯的〈五種藝術準則論桑達克的創作〉。

以上三者與筆者要討論的主題有關,故列入參考。黃孟嬌的〈莫里斯桑達克 自寫自畫作品研究〉(1999)主要在分析桑達克的自寫自畫作裡不同時代的風格 演變、作品的情感。江宜芳的〈追尋青鳥~莫里斯桑達克作品裡的兒童〉(2006)

探討桑達克作品中的兒童如何呈現在文字與圖畫中,主人翁如何透過想像力到另 一個世界。張怡雯的〈五種藝術準則論桑達克的創作〉(2017)剖析桑達克作品 中的不同藝術風格,探討他如何將他崇敬的藝術家作品巧妙的融入個人風格與成 長經歷,可做為筆者探討「桑達克的藝術風格如何表現情緒」的參考。

黃孟嬌與江宜芳的論文皆以敘述桑達克的風格演變、想像力與情感為主,

與筆者側重主人翁的內心陰暗面與情緒的研究取向不同,然而論文中對桑達克 的作品描述則可供筆者的研究參考。〈追尋青鳥~莫里斯桑達克作品裡的兒童〉

(2006)一文雖同樣以桑達克的文本為主,但江宜芳認為「主人翁的表現」主

(17)

7

要是桑達克內心的幻想,並簡單提及野獸是主人翁的自我投射,並未深究野獸 從一開始便是主人翁的自我陰影,也未談及陰影從鏡相、投射乃至於到自我與 陰影的整合過程,而筆者則推論主人翁和書中出現的野獸(野獸國)、小魔鬼

(在那遙遠的地方)等「他者」,其實是桑達克本人,也就是主人翁內心的另一 個「我」(陰影);另一本《廚房之夜狂想曲》則藉著許多象徵來傳達桑達克內 心的記憶與感受,因此在研究中筆者將以精神分析的取徑切入,此為筆者之論 文與上述三者不同之處,將在後續研究中仔細分析論述。

(18)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桑達克的作品相當多,有八十餘本,但大多數是他為人作嫁的插畫作品,

他的自寫自畫作品約有二十本,然筆者欲進行深度分析的研究考查,若將桑達 克所有自寫自畫作品皆納入,礙於篇幅恐難詳細呈現,因此取樣著名的三部曲 系列:《野獸國》(1963)、《廚房之夜狂想曲》(1970)、《在那遙遠的地方》

(1981),另選《親愛的小莉》(Dear Mili)(1988)以及《致我的兄弟》(2003) 等 共五本做為研究文本。

三部曲是知名的一系列作品,因此列入參考。筆者想研究《親愛的小莉》

的原因,是因為此書做為格林兄弟最後一個問世之作,有其特殊性。至於《致 我的兄弟》,除了筆者個人對此書的好奇,《致我的兄弟》是桑達克人生中最後 一本作品,相關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更激起筆者詳細考查之動機,故挑選這五 本作品做為研究文本,並以創作年代來安排論述的章節順序。

採用文本分析法,以精神分析的取徑來研究作品,主要探討桑達克作品中 的象徵、夢、神話、意識、榮格心理學的解釋,簡析作品中的意涵。榮格心理 學相當重視神話與傳說,這些古老的神話分析經過時間的考驗,保留了人類最 純粹的、最基本的部份:個人的生命歷史、經驗、家庭記憶、行為與人際互動 等等,這些個人化的事物會牽動情緒,並得以擴大解釋象徵的方式,進而解構 人類的神話與個人的夢、象徵。上述內容在精神分析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唯筆者並非專業心理學者,僅以個人淺薄的能力來解讀作品,將繪本中的「情 緒」分四個章節探討分析,亦考查相關藝術家以及情緒有關的文獻資料,最後 歸納出所發現的觀點與結論。

(19)

9

第貳章 野獸國(1963)

1963 年,美國當代最重要的繪本作家之一 ──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發表了堪稱「驚世駭俗」的作品《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此書是桑達克最知名的作品,《野獸國》之所以聲名大噪,主要是因為他 改寫了人們對繪本與兒童的保守態度。Selma G. Lanes 提到《野獸國》或許可 以說是我們這個世代,最扣人心弦又讓人喜愛的床邊故事。」10 除了全球約兩 千萬冊的驚人銷售量,它同時是美國時代雜誌「百大經典童書」書單其中之 一。11

但繪本中情緒與個性鮮明的主人翁並未 立刻被眾人接受,而是隨著歷史、人文科學 與教育的變遷日漸成形。本論文旨在研究桑 達克的五本作品中呈現了哪些情緒,以及這 些情緒與桑達克自身的關係,因此在深入探 析情緒之前,有必要針對情緒的演進做考 察,更進一步研究繪本中強烈情緒的主人翁 如何從無到有,成為市場主流。

2;《野獸國》英文版封面(1963)12

第一節的焦點在簡析繪本中的情緒成為主流的契機,探究人們對歷屆凱迪 克獎得獎作品主題的關注、《野獸國》的爆紅與爭議,以及繪本與成人規訓之間 的關係。第二節探討《野獸國》裡的主角阿奇(Max)內心壓抑的情緒陰影如 何現形,圖像如何傳達了情緒,主角透過何種方式覺知到內心的人格陰影。第 三節將聚焦於阿奇意識與覺知到自我的覺察力,感受到自身的情緒變化並與陰 影對抗,歷險歸來而感受到母愛的溫暖,成為光明與黑暗共存、擁抱正面與負 面情緒的自己。

10 Betsy Bird, Julie Danielson, Peter D Sieruta. ( 2018). Wild Things -Acts of Mischief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Candlewick Press.P 22 .

11 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百大書單 https://time.com/3393405/100-best-childrens-books/.

12 圖片出處: Amazon 網站。

(20)

10

第一節 簡析繪本中的情緒演變:從白板論到野獸國

《野獸國》(1963)(Where the Wild Are) 在當時之所以兼具「驚世駭俗」、

「令人喜愛」的兩極觀點以及童書界的「時代性」,得到具公信力的凱迪克獎的 青睞,從該獎的得獎名單便能略窺一二13 (見表一)。凱迪克獎是為了紀念英國 著名的童書插畫家藍道夫.凱迪克(Randolph Caldecott)而命名,1938 年起,

每年由美國的圖書館協會評選出前一年「最傑出的圖畫書」。

第一屆得獎童書是《聖經裡的動物》(1937)(筆者自譯,Animals of the Bible, A Picture Book)(圖2-1)該書以聖經舊約和新約裡的故事為主,提到聖 經裡的動物總是既溫和又讓人欣賞,畫風傳統寫實,當時保守的人們非常重視 宗教信仰,所以介紹聖經動物而得凱迪克獎並不讓人意外。1940 年得獎繪本是

《林肯》(Abraham Lincoln)(圖 2-2)的名人傳記繪本。

2-1;Animals of the Bible(1937) 圖 2-2;Abraham Lincoln(1940)14

13 見附錄表一:凱迪克獎得獎名單:http://catchingupwithcaldecott.blogspot.com/2014/08/1938- animals-of-bible-picture-book.html

14 兩書圖片出處:

http://www.ala.org/alsc/awardsgrants/bookmedia/caldecottmedal/caldecotthonors/caldecott medal (美國圖書館協會官方網站)

(21)

11

1941 年的讓路給小鴨子(Make Way for Ducklings)(圖 2-3),1943 年的小 房子 (The Little House)(圖 2-4)談的是動保與環境議題。1949 年的(The Big Snow)(圖 2-5)是談動物如何在季節轉換之際渡過冬日。1954 年是《瑪德蓮》

(Madeline)(圖 2-6)得獎,終於有好奇調皮的女孩出現在童書中。1957 年的

《樹真好》(A Tree Is Nice)(圖 2-7),主要在談樹木在人類生活中的好處、人 與自然的關係。

不管是《小房子》、《大雪》、或《樹真好》,或多或少反映了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與戰後百廢待舉,人們對回復被戰爭破壞的環境與自然的渴望。而1950 年 代的戰後嬰兒潮是美國童書市場綻放光芒的主要原因,帶動兒童書籍出版社的 興起。

2-3;Make Way for Ducklings.(1941) 圖 2-4;The Little House(1943)

2-5;The Big Snow (1949) 圖 2-6;Madeline(1954) 圖 2-7;A Tree Is Nice(1957) 15

1963 凱迪克獎首次出現以黑人兒童為主角的──

《下雪天》(The Snowy Day)(圖 2-8),兒童在雪中玩 耍的快樂,以及把雪放進口袋裡帶回家,保存雪的童 心表露無疑。巧合的是此書得獎的同一年,馬丁.路 德.金恩博士 ( Dr. Martin Luther King ) 發表了知名的

2-8;The Snowy Day (1962)

15 此頁所有圖片出處:

http://www.ala.org/alsc/awardsgrants/bookmedia/caldecottmedal/caldecotthonors/caldecott medal (美國圖書館協會官方網站)

(22)

12

演講:《I have a dream》,象徵美國的黑人人權運動的起步。但即使《下雪天》

具有黑人人權運動風潮之下,黑人兒童在童書界受到重視的指標性意義,書中 的小男孩卻沒有太強烈的情緒刻畫。直到1964 年桑達克的《野獸國》得獎,主 人翁阿奇(Max)個性鮮明、勇於表達憤怒,人們才開始注意到以往在成人教 化下的兒童,其實有真實的內在情感,並迫使成人重新思考「兒童」以及「兒 童文學的內涵」,引發深遠的兒童文學革命。少了道德的束縛,許多創作者開始 重視真實,他們探索兒童的深層內在,也反思社會議題,也因此女性主義、去 白人中心主義、反戰、反歧視在時代潮流中被嚴正以待,繪本界開始浮現多元 之聲。16

以上僅列出自1938 年首屆凱迪克獎到 1964 年《野獸國》得獎該年的部份 繪本作品做說明,從偉人、動物、良善美德、黑人人權意識抬頭,到《野獸 國》裡並非被動接受成人教化的阿奇,這些變遷反映大時代的改變對童書的影 響。《野獸國》裡的主人翁迥異於過去其他得獎作品如Robert McCloskey 筆下緬 因州恬靜溫和的鄉村兒童、艾茲拉.傑克.濟慈(Ezra Jack Keats)書裡充滿可 愛童稚之心的黑人小男孩,也不同於調皮可愛的瑪德琳(Madeline),阿奇是繪 本界第一個對父母說出「我要吃掉你」的孩子,震驚許多父母。

當時少有童書刻畫出明顯的憤怒,因此《 野獸國》飽受爭議,有書評指出 此書令人困惑又毫無重點,另一位書評說《野獸國》不適合敏感的孩子閱讀。

林真美認為《野獸國》在美國成人的眼前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因為在成人普遍 認為兒童應該乖巧順從的年代,阿奇卻散發兒童的野性。凱迪克獎選出得獎作 品的方針是:「具藝術、創新、不偏離兒童」,難怪即使《野獸國》的風評兩 極,卻仍得到評審青睞。綜上所述,《野獸國》的兒童情感表現風格之所以受到 注目,原因必須從兒童文學對於情緒的關注談起。

首先,需對本論文的研究主題:關於桑達克繪本所牽涉到的「情感」

(affection)與「情緒」(emotion) 兩個容易混淆的辭彙做解釋。關於情緒和 情感的定義,有的研究將這些詞彙視為相同、可以互相交換,有的研究將這些 詞彙視為不同,而分別給予不同的定義。這些詞彙在定義上的分歧,不僅形成 溝通上的困難,也造成了不一致的研究結果,使得情緒相關知識的累積、前進 速度緩慢。17

16 林真美,《繪本之眼》,前引書。頁138。

17 徐喬涵、張婷華、朱穎君、鄭博文等,〈情緒在傳播過程與效果中扮演的角色:喚起 與價性對記憶的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https://ir.nctu.edu.tw/bitstream/11536/100359/2/982628H009001MY2(%E7%AC%AC2%E5%B9

%B4).PDF。(2020.07.15)

(23)

13

「情感」一詞較為廣義,包含心情、感受及位處核心的情緒。指內心有 所觸發而產生喜、怒、哀、樂等的心理反應,對應的漢字是「情」。不過

「情感」一語,古已有之,指有情有感的複雜心緒,漢字中「情」 與

「感」有差異,「情」的蘊義傾向自我內在,不受他人影響;「感」是內 心有所感應而表顯於外,故必與對象有所共振或觸動。18

「情」與「感」兩字合用,指內心的「情」與表現於外在的「感」綜合。

而「情緒」(emotion)一詞源自法語,英語也使用這個字,但意義不嚴 謹,從樹的搖擺到臉頰通紅都可以用emotion 一字,哲學家湯瑪士.布朗

(Thomas Brown)將情緒一詞聚焦在牙關緊閉、淚水滾滾和瞪大雙眼等生理現 象。19 情緒是指個人的需求、態度和觀念,對事物的親身體驗和反應。人的需 求得到滿足時,會產生愉快、興奮等積極的情感;反之則會產生失意、憂傷、

恐懼等等的消極情感,20是一系列的個人「主觀經驗」,包含個人感受、思想與 行為。21 情緒還有另一種表現狀態,就是表情,表情是內在情緒的外在流露,

像是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語表情,可具體表現出個人的情緒狀態。例如:

哭泣時眼部肌肉收縮、悲哀時嘴角下垂、身體伴隨情緒狀態而來的肢體動作、

說話的聲音、語調等等。22

換句話說,情感的含義廣泛,情緒的含義是人最核心的內在感受,情感是 可以包含情緒在內的。

因為一般情緒研究的書籍常於文章中混合使用「情感」與「情緒」兩個 詞,因此本論文會以「情緒」為主,但仍交互使用「情緒」與「情感」兩個辭 彙,也將分析主人翁阿奇在圖像中表現的外在行為及表情,檢視桑達克如何透 過圖與文傳遞情緒。

那麼人們對情緒的關注又是從何時始的呢?蒂芬妮.史密斯(Tiffany Watt Smith)在《情緒之書》(The Book of Human Emotions)裡指出,約在 1830

18 施宜煌(2016)〈探思幼兒道德教育實踐的進路—道德情感的關照〉,《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http://www.ncyu.edu.tw/files/site_content/geche/06%E6%8E%A2%E6%80%9D%E5%B9%BC%E5

%85%92%E9%81%93%E5%BE%B7%E6%95%99%E8%82%B2%E5%AF%A6%E8%B8%90%E 7%9A%84%E9%80%B2%E8%B7%AF%E2%80%94%E9%81%93%E5%BE%B7%E6%83%85%

E6%84%9F%E7%9A%84%E9%97%9C%E7%85%A7_%E5%B9%BC%E5%85%92%E6%95%99

%E4%BF%9D%E7%A0%94%E7%A9%B6%E6%9C%9F%E5%88%8A.pdf。(2020.07.14)

19 蒂芬妮.史密斯,(Tiffany Watt Smith),《情緒之書》(The book of Human Emotions),新北 市:木馬文化,2016。頁 14。

20 譚春虹。《情緒智商:哈佛代代相傳的三堂自我管理課!》大樂文化。新北市。2019.04。

21 許皓宜著,《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臺北市,

遠流,2018。頁 26。

22 蒂芬妮.史密斯,《情緒之書》,前引書。頁 43-44。

(24)

14

年以前,沒有人真正體驗到情緒,而是感受到「激情」(passions)、「靈魂的意 外事件」、「道德情操」之類的事物,但當時的人們對這些事物的解釋迥異於我 們現代人。古希臘人在15、16 世紀時認為連動物和植物也有激情,所以他們認 為棕櫚樹會談戀愛,貓會憂鬱,而人的暴怒則是因為惡風。早期住在沙漠的基 督教徒則認為無聊是邪魔植入人的靈魂而產生的。這些超自然的說法被當時的 醫生:希波克拉底,發展出「身體影響情感」的體液學理論。到了17 世紀,一 位倫敦解剖學家威利斯研究被絞死的罪犯,認為喜悅或緊張與體液無關,而是 來自精密的神經系統──大腦。23 直到此時,情緒主要仍是靠一些無根據的超自 然說法來進行解讀,更不用說是關於兒童的情緒了。

18 世紀起,兒童的情緒研究終於有了起步,但發展緩慢,最受注目的是 該時期影響童年概念的偉大思想家之一洛克(John Locke)提出知名的「白板 論」(The Blank SlateTheory),主張孩子像白板,成人要將兒童塑造成什麼形 象,任君選擇。他所著的《教育漫談》(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

(1693) 深深影響了 18 世紀的童年態度。他鼓勵大家要同情兒童,要求老師 仔細觀察學生「脾氣的變化」,不該像要求成人一樣要學生「舉止嚴肅或專 注」,針對學生脾氣來探討的論點在當時的確罕見,但最後洛克仍然無法擺脫對 童年的負面看法,主張「理性需從搖籃時期」就開始,兒童「不小心、不留 意、貪玩」的特質是需要成人協助的。24

洛克提出的「觀察學生脾氣變化」的看法相當具有啟發性,但仍以培育兒 童的理性為目的,關注兒童情緒的火花並未隨著洛克的新觀點而發展。洛克的 理論出現之前,世面上少有童書,但《白板論》出現之後,開始有專為兒童而 出版的書籍。洛克大力推廣《伊索寓言》(Aesop’s Fable),除了鼓勵大眾將《伊 索寓言》翻譯為英文,還親自出版加入插圖的版本,以吸引兒童。洛克特別指 出《伊索寓言》之於兒童的重要性,是提供讓兒童感到愉悅、用字遣詞簡單易 懂的道德故事。

從 18 世紀到 19 世紀,童書界基本上都遵循洛克的教育哲學和理念,尤其 是「孩子從出生就像一張白紙」的論點,讓洛克和他的追隨者否認了兒童可能

23 蒂芬妮.史密斯,《情緒之書》,前引書。頁 12-14。

這種理論認為人的體內有四種保持平衡的物質:血液、黃膽汁、黑膽汁和黏液。不同體液塑 造出不同的心情。

24 柯林.黑伍德(Colin Heywood)著,黃煜文譯,《孩子的歷史》(A History of Childhood: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the West from Medieval to Modern Time),台北市:麥田出版,城邦 文化發行,2004。頁 39-40。

(25)

15

有先天的個性和特質,而被視為是教育的產品,25 也就是否認兒童心智的存 在,兒童不具有人類的本能、天性。他認為已經識字的兒童不該讀邪惡且愚蠢 的讀物,而《伊索寓言》就是少數愉悅、易讀、言之有物,更不會危害心靈的 好書。可知《伊索寓言》是洛克倡導白板論的重要媒介,希望把兒童塑造為具 有良好品性、循規蹈矩的成人。

洛克之後出現另一位關心兒童情感的教育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盧梭的非凡之處,在於他認為兒童的認知和情感生命很重要,童年 是人類生命中最接近「自然 狀態」的階段26。盧梭的《愛彌兒》(Émile)

(1762)想法激進,他將童年分期為 1 到 3 歲的本能期,4 到 12 歲的感官期 以及觀念期,也就是發情期,認為無需指望兒童在12 歲以前就成為有道德的 人,並蔑視洛克倡導兒童理性的做法,盧梭主張兒童的理性要到10 幾歲才會完 成。對兒童最自然的安排,就是讓兒童在成年之前安心地當個兒童,並且「用 它自己的方式觀看、思考與感覺。」27

這句話的關鍵在於期望兒童能以「兒童的方式」去「觀看、思考與感覺」, 足見盧梭和洛克的差異觀點:洛克重視兒童理性的培養,而盧梭則提出了成人 需重視兒童的感官、感受與思考的新穎概念,重視兒童情感。根據盧梭的說 法,閱讀甚至對兒童有害,在12 歲到 15 歲以前都不該引導兒童閱讀。28即便 盧梭關注兒童情感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Seth Lerer 在其出版的《Children’s Literature –A reader’s History from Aesop to Harry Potter》(2008)(筆者自譯《兒 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中卻認為過去 300 年間,洛克的白板論遠 超過盧梭的理念,影響的教育工作者與教養專家比過去任何知名教育家還多,

不只影響了教育制度,也影響了兒童文學的方向。洛克推崇的《伊索寓言》從 反諷社會的主要功能,延伸為成人教養兒童道德觀與良善行為的工具,也是洛 克比盧梭更受重視,進而影響18 世紀到 19 世紀兒童文學與教養觀的重要証 明。

繼洛克與盧梭開創了兒童情緒、情感的新方向之後,約1830 年,終於有了 針對情緒的研究。達爾文為了研究情緒,發放問卷給世界各地的傳教士,詢問 他們遇見的原住民如何表達情緒,除此之外,他也紀錄自己兒子出生之後的情

25 Seth Lerer.Children’s Literature –A reader’s History from Aesop to Harry Pott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9. p104-107.

26 尼爾.波斯特曼著(Neil Postman),蕭昭君譯,《童年的消逝》(The Disapearance of Childhood)台北市:遠流,2000。頁 67。

27 柯林.黑伍德,《孩子的歷史》,前引書。頁 40-41。

28 烏特.佛瑞維特等。(Ute Frevert)。黃懷慶譯,《情感學習:百年來,經典文學如何引導孩子 認識感覺、學習情緒》(Learning How to Feel),貓頭鷹出版,2018。頁 46。

(26)

16

緒反應,達爾文開始認為情緒是需要認真看待的科學。29但達爾文尚在研究演 化論,即使他認為要認真看待情緒,卻不確定是否該將紀錄自己孩子的日記列 入研究。30直到19 世紀中,情緒的研究仍在投石問路的階段。

另一方面,兒童圖畫書的出版則開始起步。以19 世紀著名的德國童書《披 頭散髮的彼得》(Der Struwwelpeter)(1845)為例,內容主要是恐嚇孩子:「如 果做出調皮搗蛋的行為,就會受到可怕的懲罰」,插畫風格幽默、活潑、誇張,

受到兒童熱烈歡迎。海因里希.霍夫曼(Heinrich Hoffmann)本意是想創作出 類似童話故事,但比童話更可怕的內容,沒想到卻相當吸引兒童。31仔細閱讀 此書可以發現,19 世紀的童書重視兒童的「外在行為規範」,書中所描繪的不 愛乾淨會自討苦吃,偷偷玩火可能引火自焚,吸拇指會被剪去手指頭,不吃東 西會餓到骨瘦如柴,都在告誡兒童:不聽話就會受懲罰,警告意味濃厚,充滿 成人的訓誡。即便此書大受歡迎,仍可發現該時期的圖畫書並沒有對兒童內心 的情感加以著墨,情緒的研究也尚未受到廣泛矚目。

1872 年時,終於有了針對情緒的突破性論述,達爾文發表研究著作:《人 類與動物的表情》(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達爾文宣稱 人類的情緒不是固定的反應,而是千百萬年演化的結果, 情緒幫人類存活下 來。人類有各種情緒表情例如厭惡、吃驚、憤怒與悲傷等數十種表情,系統化 分析後,發現人和動物的表情有生物學的共同根源,人的表情是全人類性的,

但此書被批評是忽略了人和動物心理本質上的差異。32達爾隨後在1877 年發表

《一個嬰兒的生活速寫》,這篇文章是達爾文觀察自己兒子的日記式紀錄,也因 此成為眾人以日記式觀察來研究嬰兒科學的動力,「情緒」是育兒日記與發展概 念中很重要的主題。33那麼兒童文學方面是否也跟上情緒發展的腳步,開始從 關注兒童的外在,轉移至兒童的內在情感呢?

《披頭散髮的彼得》問世45 年之後,一本模仿該書的《不愛乾淨的麗莎》

(Die Struwwelliese)(1890)出版,繼承了海因里希.霍夫曼的創作模式,同 樣以教化與幽默風格,讓女版彼得──麗莎同樣在不愛乾淨、貪吃、頑皮、貪 睡等壞習慣之後受到處罰,雖有男女刻板印象的形象塑造,但都因為不被大人

29 蒂芬妮.史密斯,《情緒之書》,前引書。頁 14。

30 烏特.佛瑞維特等著。黃懷慶譯,《情感學習:百年來,經典文學如何引導孩子認識感覺、

學習情緒,前引書。頁64。

31 海因里希‧霍夫曼(Heinrich Hoffmann)劉孟穎譯。《披頭散髮的彼得》(Der Struwwelpeter)。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16。導讀頁。

32 蒂芬妮.史密斯,《情緒之書》,前引書。頁 14-15。

33 同註 30。頁 64。

(27)

17

允許的行為或習慣而受懲戒,旨在說教與馴化兒童。34由此可見即使兩書相隔 近半個世紀、達爾文開始研究情緒,19 世紀引領風騷的歐洲童書界,重視的仍 是「外在的」行為規範、當個良善且循規蹈矩的好孩子,兒童的內心世界並不 在成人關注的範圍裡。

到了20 世紀,1960─1970 年代之後,心理學、生物學和社會學的篷勃 發展與研究,增加了父母的壓力,開始鼓勵兒童自我發展,認為兒童有情緒,

情緒是人性、自然且本質的東西。35 而改變的潮流,初始總是舉步維艱,情緒 研究的初期,1963 年出版的《野獸國》在尚未接受新觀點的保守成人眼中,就 等於「驚世駭俗」,美國的書評便公開抨擊《野獸國》,認為媽媽不讓小孩吃飯 實在不夠人性,可怕的野獸會讓小孩睡不著,兒童文學界視保護兒童不受殘酷 現實的傷害為出版的主軸。36 對一向以良善保守為主的童書界而言,即使《野 獸國》得獎受肯定,但桑達克筆下的阿奇太過有個性,他直接表現的憤怒與當 時強調孩子乖巧的信念背道而馳,理所當然引起爭議。

反觀台灣兒童文學界,在兒童文學元年的草創期,《野獸國》亦被冷眼相 待。彼時為1960 年代鐵幕冷戰時期,台灣正值戒嚴(白色恐怖時期)。繼 1959 年聯合國於日內瓦發布〈兒童權利宣言〉,1964 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兒童讀物 編輯小組(1964~2002)成立,《愛花的牛》(The Story of Ferdinand)繪者孟羅‧

李夫(Munro Leaf )與夫人應美國國務院邀請到東南亞考察,行程包括台灣。然 而為何來台的並非前一年得獎且聲名大噪的桑達克,而是孟羅.李夫?原因是 雖然莫里斯.桑達克給孩子的語言與圖像都屬於淺語(simple picture and simple words),符合當時美國兒童文學的主流,是台灣推廣兒童文學的初始理念,但 若由莫里斯.桑達克來台,台灣當時保守的兒童文學界與社會大眾可能無法接 受「不受控制的野孩子」。37

即便備受批判,桑達克依然要試著畫出小孩的真實感受。38 若說《野獸 國》開啟了繪本的新時代,讓成人反思過去的規訓和掌控,站在重視兒童內在 情緒的浪頭上,或許一點也不為過。

34 尤里爾斯‧律特哲著(Julius Lüthje),法蘭茲‧瑪德萊納繪(Franz Maddalena),《不愛乾淨的麗 莎》(Die Struwwelliese),韋伯文化國際有限出版公司。2017。導讀頁。

35 烏特.佛瑞維特等著。黃懷慶譯,《情感學習:百年來,經典文學如何引導孩子認識感覺、

學習情緒》,前引書。頁211-212。

36 同上註。頁 211-212。

37 洪佳如:〈報導>吳玫瑛:「看見」戰後臺灣兒童文學重要性〉《繪本棒棒堂》:

https://bbt.nttu.edu.tw/p/406-1060-96673,r1702.php?Lang=zh-tw。(2020.06.01)

38 Peter C. Kunze, Conversation with Maurice Sendak ,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16)

(28)

18

第二節 壓抑的憤怒

《野獸國》的封面沒有阿奇,而是阿奇想像中的野獸和帆船,野獸昏昏欲 睡,好像在做夢,沒有表現出書中張狂發怒的模樣,桑達克未刻意在封面建立 懸疑的氛圍,反而能讓讀者翻開內頁時,感受到異於封面的情緒激盪,封面 是協助一本書建立所要傳達的氣氛,《野獸國》的封面正是在表達一場如夢的幻 境。39《野獸國》開門見山寫著「晚上,阿奇穿上野狼外套,在家裡……大撒 野」。雖然文字沒有說明阿奇是怎麼撒野,但情緒、表情及身體相互影響,可從 阿奇發怒的表情看出他不滿的情緒。值得注意的是桑達克在此頁便以阿奇、小 熊、被單、書為象徵,點出了《野獸國》的所有核心要素:野性與文明、憤怒 的情緒陰影、成人的權力以及兒童的弱勢、母性的愛與包容。(圖2-9)

2-9;圖中點出文明與野性的要素

*漢聲出版的《野獸國》皆無頁碼,因此無法提供本書翻攝頁碼。

在圖畫書中,無不存在著各種象徵,卡西爾在《象徵形式哲學》中指 出,人是象徵(符號)的動物,活動且創造,象徵是思維對象與符號之間的隱 喻關係,也是人們透過精神文化的形式:語言、神話、宗教藝術、歷史,

建立有別於動物的實體。40 圖畫書中的象徵符號會暗示我們在真實世界接觸的 實體,以及抽象的觀念和經驗,41 榮格心理學派相當重視象徵,透過桑達克書

39 培利.諾德曼著(Perry Nodelman),楊茂秀等譯,《話圖:兒童圖畫書的敘事藝術》(Words about Pictures: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台東市: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

2010。頁 106-107。

40 葉舒憲選編,《神話─原型批評》,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 9-10。

41 珍.杜南著(Jane Doonan),宋珮譯。《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Looking at Pictures in Picture Books),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頁 34。

(29)

19

中的圖像,我們得以推論桑達克畫中的符號與暗示,解讀作者所傳達的意念。

阿奇追逐小狗,穿著野獸裝,拿著鎯頭(圖2-10)腳踩書本,用布做出秘 密基地般的小帳篷,小熊被綁在衣架上,表情無奈。阿奇的野獸裝,暗示兒童 尚未進入理性秩序的野獸特質,踩著書本代表他對文明與秩序的無視,是阿奇 隨後進入野獸世界的伏筆。阿利斯(亦譯為阿里葉斯)(Philippe Aries) 哀嘆 童年出現,使得兒童必須壓抑好動的邪惡本性,以便受教育、進入文明社會

42,阿奇便是如此,桑達克讓阿奇踩著書本,又是一位穿著野獸服的人,展現 兒童仍在文明與野性之間擺盪的狀態。

2-10;阿奇在家大撒野

媽媽生氣了,不准阿奇吃晚飯,叫他回房睡覺,因為媽媽的懲罰和權力,

阿奇不能吃晚餐而被關進房間。這個橋段來自桑達克的真實經歷,因為桑達克 的母親曾經罰他不准吃晚餐,桑達克小時候對此處罰感到憤怒,所以將這個回 憶畫進《野獸國》裡。有趣的是,媽媽不准阿奇吃晚餐與阿奇生氣對媽媽說

「我要吃掉你!」同樣都是與「吃」有關的描寫。「我要吃掉你」這句話的靈感 源於桑達克的親戚,他們為了表現出對幼小桑達克的喜愛,對他說想吃掉他,

小桑達克覺得這些親友有著大大的牙齒和鼻孔、額頭還冒著汗,令他恐懼不 已,幼小的他真心相信,如果這些人有心的話,可能會吃掉他。可見成人無心 的話語,可能令涉世未深的兒童感到莫名的恐懼,並將恐懼藏在記憶中直到成 年。

另一方面,吃人的行為在人類學者的眼中可能有多種目的。就「人 性」觀點而言,吃人被視為殘酷可議,是人性無法接受的錯亂。

42 Neil Postman,《童年的消逝》,前引書。頁56-58。

(30)

20

亦有人將「食人」界定為野蠻與迷信。吃人在文明社會並不被道德與法律所允 許43,阿奇說要吃掉媽媽,凸顯兒童尚未進入文明秩序與道德規範,仍有野獸 性格的狀態。至於桑達克本人,他認為「吃」是兒童生活中至關重要的事,格 林童話中就充滿了「被吃下」與「被吐出」的情節。《漢斯與葛蕾特》(Hansel and Gretel)以及《小紅帽》(Little Red Riding Hood),都有與吃相關的情節。

關於童話或童書中出現的食人行為,亦有不同觀點的解讀,在《童話的魅 力》(The Uses of Enchantment)中,布魯諾.貝特罕(Bruno Bettelheim)指出 必須回到兒童最原始的口欲來分析,兒童不受控制的欲望象徵他們未受馴化的

「本我」衝動,他們仍需要口腔期的滿足來得到安全感,除非兒童認清原始口 欲具有毀滅性,他們的人格發展才會進入更高的境界。而母親是孩童食物的來 源,若母親不滿足孩童想把母親「體內化」的口欲需求,孩童會產生焦慮失望 的伊底帕斯情節,而有所謂吃掉母親的欲望44

貝特罕以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性取向的心理分析來解讀童話主角吃 人的說法,被學者們批判過於簡化分析。《童話的魅力》許多篇章皆以伊底帕斯 情節來解讀,此書付梓於1975 年,距今約 40 年以上,他的理論模式忽略文化 與社會的建構,也未觸及兒童心理、情緒、生理的發展的影響,單單以「本 我」及「伊底帕斯情節」解讀兒童「吃人」,即使母親是孩童主要食物來源這點 為人們普遍接受,但仍過於武斷45

從榮格(Carl Gustav Jung)心理學派的角度來看,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原型 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原型,有無數種現象,心理分析中談到的「情節」,是 指個人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存在著另一種心靈結構,容納個人的生命歷史、經 驗、家庭記憶、行為與人際互動等等,這些個人化的事物會牽動情緒,感受、

憤怒和悲傷都會失控46。綜上所見,榮格分析學派對阿奇吃人的可能討論的方 向,包含情緒、與人的互動、經驗和感受,較富廣泛,與貝特罕單純的伊底帕 斯情節分析相較之下更為客觀多元。師出榮格心理學派的河合隼雄,將伊底帕

43 克勞德.李維─史陀著,(Claude Lévi-Strauss),廖蕙英譯,《我們都是食人族》(Nous sommestous des cannibals),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2014。頁 163 。

吃人的目的可能有:食物性(饑荒或為品嚐人肉滋味),政治性(懲罰罪犯或報復敵人),巫 術性(同化死者美德、驅離死者靈魂),儀式性(宗教崇拜、亡靈或成年祭典、確保物產豐 饒),療癒性(古代醫學處方)等等。

44 布魯諾.貝特罕著(Bruno Bettelheim),王翎譯,《童話的魅力》( The Uses of Enchantment: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漫游者文化。2017。頁 247-255。

45 許皓宜,:〈《情緒寄生》:伊底帕斯效應——貶抑女性的陽剛力量,以及男性的陰柔特質〉

《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281 。(2019.10.26)

46 呂旭亞著,《 公主走進黑森林》。 心靈工坊出版。2017 年。頁 22-23。

(31)

21

斯情節的弒親視為一種象徵,以不同的型態展現於人類生活中,而孩子就藉著 弒親的象徵,一步步獨立47。當阿奇對母親說出「我要吃掉你」,憤怒的情緒轉 為言語,吞噬了阿奇,阿奇憤怒抗命,以示自主權。但此處的另一個重點,是 阿奇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母親口中的「小野獸」,因此阿奇看見的是母親的過錯,

認為母親不該處罰他、罵他是小野獸,將陰影投射到母親身上,而遮掩了阿奇 對自己的感受48

接下來阿奇被禁足關進房間,眉頭深鎖,表情憤怒,媽媽的懲罰是不讓阿 奇吃晚餐。這裡的「不給晚餐」另有深層的意涵,許多童話故事都圍繞著食物 與進食的主題,因為「食物」與「吃」是生命最初傳達關愛的管道,嬰兒經過 餵食行為被安撫,感到安全,反之亦然,挨餓可能讓嬰兒有強烈的不安全感。

但吃的意義不僅限於生理層面,孩童未體會到最原始的自我意識前,被餵食便 是奠定自我基礎的方式49。阿奇在房間裡缷下憤怒的表情,從他抿嘴、垂下的 眉頭,可推論阿奇也許因為被禁足而沮喪,甚至因為母親的處罰與不供給晚 餐,感受被拒絕的失落。由於母親是嬰兒主要食物來源,嬰兒在遭遇到母親不 可能隨時滿足他的需求時,往往會困惑焦慮,這與阿奇被母親責罵而無法吃晚 餐處境相似。因此不難想像為何桑達克會對兒童時期被母親請回房間,無法吃 晚餐一事感到憤怒,進而將此回憶變成繪本的靈感。

事實上,兒童的世界充滿了禁止,關於道德、身體的和觀念的界限,限制 兒童漫遊與活動的程度。而這些界限都是由成人控制的,透過紀律、照顧、保 護和隱私等等意識形態取得合法的禁止。臥室代表懲罰的空間與成人的特權50 阿奇被關進房間即是一種成人權力的証明,年幼的阿奇只能聽命於母親,關在 無法逃離的空間,懲罰阿奇在家撒野,並且讓阿奇了解對母親大吼要「吃掉 你」必須受禁足的處罰。

被禁足並剝奪晚餐後,阿奇房間裡長出了樹,愈長愈濃密,成為叢林,表 情從沮喪轉為掩嘴竊笑。

47 河合隼雄著,林詠純譯,《神話心理學─眾神的力量》,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18。頁 173-174。

48 迪帕克.喬布拉等著,謝明憲譯,《陰影效應》(The Shadow Effect),天下文化出版,2011 年,頁67。

49 雪登‧凱許登著(Sheldon Cashdan),李淑珺譯,《巫婆一定得死》(The Witch Must Die : How Fairy Tales Shape Our Lives),台北市:張老師文化,2001,頁 106-107。

50 艾莉森.詹姆斯、克里斯.簡克斯、艾倫.普勞特等著,何芳譯,(Allison James, Chris Jenks, Alan Prout),《童年論》(Theorizing Childhood),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4。頁 34。

(32)

22

窗外原本淡淡的月亮與陰影,變得明顯且對比分明。平凡的窗戶對桑達克而言 卻可能象徵想像,連續 3 張房間的圖像中(圖 2-11 至 2-13),顏色由淺到深,

意謂著想像世界的開啟。

2-11;媽媽要阿奇回房睡覺

2-12;阿奇房間長出了樹

2-13;阿奇準備進入野獸之旅

桑達克兒時體弱多病,常被父母關在家中以免外出受風寒,小小桑達克會 從窗戶看出去,觀察街上人們,或想像窗外的一切,51這段往事成了桑達克的 創作靈感之一。他將窗戶做為重要的機關,引導讀者發現月亮的變化。被禁閉 的唯一出口──窗戶,也就在圖像中逐漸消失,象徵阿奇的想像與憤怒情緒打破 了空間的有形限制。52

51 林真美,《繪本之眼》,前引書。頁 95。

52 培利.諾德曼,《話圖:兒童圖畫書的敘事藝術》,前引書。頁 182。。

(33)

23

這幾頁的窗戶出現了月亮,而關於月亮的變化,有研究者認為月亮是阿奇 到想像國度的象徵,代表心情變好也代表希望53,筆者則認為桑達克作品中頻 頻出現的月亮,背後有更深刻的意涵,月亮的陰性特質在此代表阿奇內心被壓 抑的憤怒陰影,指涉兒童融入成人社會過程中被忽略的、不得不壓抑的情緒。

因為恐懼和憤怒的陰影存在於人性的黑暗面,要當「好人」,代價就是要藏起

「壞人」,否則逃避陰影,只會給陰影更多力量,54月亮是阿奇的陰影寫照,三 張圖中的月亮陰影愈趨明顯,房間的色調隨著月亮的光線增強而偏黃,線條更 加清晰,月亮的陰影面積也逐漸變大,暗示主角阿奇憤怒情緒陰影的現形。

當「天花板掛滿爬藤,四面牆壁都不見了」(圖2-14),故事一開始便存在 的白色邊框漸漸消失,自此頁起,出血的滿版頁面意味著情感的強度,讀者有 如參與了故事的人,而非旁觀者。55 阿奇原本將情緒投射到母親身上,但現在 阿奇卻面向月亮,意味阿奇試著朝向內心的陰影。森林在許多童話故事中頻繁 出現,象徵未知與挑戰,蘊藏野性,於是我們可以推斷阿奇開始正視平日被教 養壓抑的負面情緒,踏上情感探索之旅。

2-14;房間的牆壁不見了

53 黃孟嬌,〈莫里斯桑達克自寫自畫作品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年。

54 迪帕克.喬布拉等著,《陰影效應》,前引書。頁 26-29。

55 珍.杜南,《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前引書。頁 111。

(34)

24

第三節 與憤怒的野獸共處

阿奇與海上的野獸初見時(圖2-15),此處的野獸事實上是阿奇自身的負面 陰影,換句話說是阿奇內心的另一個自我。當我們願意面對負面情緒時,可以 發現那些負向情緒的背後,其實連接著我們內心世界的「陰影」,56每個原形人 物都有它的陰影面,由光明與黑暗組成,自我在兩極擺盪57。因此光明與黑暗 不是兩個世界,而是相依相存共生的結構。「善與惡」、「英雄與魔鬼」這些都是 象徵人類本質中自我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區分。通常故事中的黑暗勢力代表自 我的力量,以怪獸的原型出現,因此野獸常是半人半獸,兼具人與獸的特質。

動物特質代表潛意識的本能自我,是人類不完美的特質。58《野獸國》裡的野 獸會直立行走、鞠躬彎腰、雙手遮臉,彷彿人類的動作,卻有著長爪子、有鱗 片、動物的下半身或是身體,即是阿奇半人半獸的黑暗本質狀態。

2-15;阿奇初見野獸

2-16;阿奇準備上岸

野獸「發出可怕的吼聲……伸出可怕的利爪」(圖2-16),阿奇卻一反先前

56 許皓宜,《情緒陰影》,前引書。頁27。

57 瑪麗─路薏絲.溤.法蘭茲,《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前引書。頁 52。

58 邱于芸著,《用故事改變世界:文化脈絡與故事原型》,台北市:遠流,2014。頁 196。

(35)

25

的恐懼,表情猙獰堅決,與野獸相對怒目而視。猙獰的表情說明阿奇不願意面 對心中另一個黑暗的自我,也就是發怒的野獸,所以阿奇採取與野獸敵對的姿 態,內心的光明自我與黑暗自我相對立。

野獸的背上有位白色、頭上長角的小野獸,小野獸和阿奇都有角,也都是 白色,那是阿奇的人格陰影,亦是阿奇心中的惡魔。阿奇上岸後,白色小野獸 仍在,但阿奇戴上皇冠則是一個關鍵點,因為阿奇戴皇冠坐在野獸的背上,成 為野獸之王後,便取代了岸上小野獸的身份,自此白色小野獸即消失未再出 現。坐在野獸的背上,成為野獸之王,即是阿奇與白色小野獸合而為一的明顯 例証。

阿奇上岸後對野獸大叫:「不准動!」之後,「把魔力注入牠們黃黃的眼 睛,馴服了牠們」,被野獸們封為「野獸大王」,與他們一同嗷叫、撒野,最後 阿奇忽然覺得好寂寞,想回到最愛他的人身邊,遠方的世界傳來可口的香味,

阿奇決定放棄野獸國的王位,他坐在板凳上,手撐著下巴看似失落。這個段落 的描寫說明阿奇若想打敗陰影,首先必須放下「打敗陰影」或「恐懼陰影」的 想法,反過來接受陰影。因為如果只看到陰影的表面,黑暗終將持續存在,而 使阿奇陷入黑與白、善與惡、光明與陰影的二元對立。愈壓抑黑暗面,愈容易 營造出善良光明的人格面具,成為分裂的自我。59

但阿奇的自我努力想要認同其中一邊,於是先與陰影(野獸)敵對,過渡 到接受陰影,站在同一陣線狂歡,這是生命的正常歷程60。數頁的連續畫面有 如一首交響曲,從平靜到振奮激昂,最後趨於和緩的樂章。故事節奏從憤怒、

平靜、不安、激昂到最後沈潛,表示阿奇遲疑不願承認內心的憤怒自我,到正 面迎擊憤怒的陰影,進一步掌控情緒,與憤怒共處,直到狂歡渲洩怒火的寫照

61。坎伯認為阿奇馴服野獸的那一幕是文學界相當重要的一刻,因為人唯有馴 服了自己內心的野獸,他才能成為自己的王者。

就圖像而言,一連串動態畫面,突破框線的出血版面設計,展現出從壓抑 憤怒到爆發,正視怒意的情緒變化。

59 迪帕克.喬布拉等著,《陰影效應》,前引書。頁29-35。

60 瑪麗─路薏絲.溤.法蘭茲《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前引書。頁 55。

61 Dale M. Kushner. ”The Hero’s Night Sea Journey: Lunar Consciousness in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http://dalemkushner.com/blog/the-heros-night-sea-journey-lunar-consciousness-in-where-the-wild- things-are/ (2019.08.22)

(36)

26

桑達克安排的 12 個漸次擴大畫面真切反應了阿奇逐漸增強的憤怒、胡鬧心 態。62 (圖 2-17 到 2-22)通常同一本圖畫書中,邊框的使用有一致的連貫性:所 有圖畫都有邊框,否則就全部都沒有邊框。然而桑達克在《野獸國》裡,有時 使用白色邊框,有時則無。顯然取決於他想傳達什麼樣的氣氛。根據威廉.莫 比斯(William Moebius)的說法:「加框的插畫提供有限的空間,觀看自身以外 的世界;不加框的插畫形成完整的經驗,觀看自身所處的世界。」這段分析與 桑達克的自述吻合,桑達克說明阿奇是被自己的狂怒吞噬,頁面中充滿圖畫。

當他的憤怒轉向一種置身於狂野叢林的愉悅,文字就被推出頁面。阿奇餓了,

累了,想回家了。可見圖畫書的視覺與情感互為牽制──邊框與內在意涵之間是 相互關聯的。63 阿奇無法言語的情感奔放,此刻不需要文字的點綴,滿版的圖 像表現以及人物們的舉止已經替這個故事發聲:兒童是可以有情緒的。

2-17;阿奇將魔力注入野獸眼睛 圖 2-20;阿奇與野獸狂歡

2-18;野獸們封阿奇是野獸大王 圖 2-21;阿奇成為國王

2-19;阿奇與野獸一同撒野 圖 2-22;阿奇想回家了

62 珍.杜南,《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前引書。頁24。

63 培利.諾德曼,《話圖:兒童圖畫書的敘事藝術》,前引書。頁 109-120。

(37)

27

前一小節曾提到阿奇被關進房間後的四個窗戶都有月亮,月亮是與陰影 有關的重要象徵,月亮在故事不同階段隱藏著不同的意涵。阿奇被關進房間 裡,看似滿月卻又隱約呈現一半的陰影,代表阿奇的內心原本光明與陰影共 存,然而平時壓抑負面情緒的阿奇並未察覺自己的陰暗面,所以陰影和明亮處 的界線糢糊。(圖2-23 與圖 2-24)

2-23;阿奇在房裡跺步 圖 2-24;阿奇一臉不悅

阿奇上岸後馴服野獸,被封為王,此時月亮看似皎潔彎月(圖2-25),然而 分析故事時,我們卻必須忽略光明的彎月,注意暗淡的那一半,也就是陰影 面,那是憤怒的野獸接納阿奇為王的時刻,同樣是阿奇接納自己內心需要渲洩 憤怒的時刻,缺角的明顯陰影面積便說明了:這時阿奇真正接受自己的陰暗 面。

2-25;阿奇將魔力注入野獸的眼睛 圖 2-26;月亮變得又大又圓

阿奇和野獸開始大鬧一場,月亮忽然變得又大又圓(圖2-26),陰影缺口已 不復見,此時阿奇的人格光明面與黑暗面透過釋放情緒進行了整合。也就是 說,阿奇內心的衝突是二元對立的,若堅持好或壞、黑或白、善或惡、壓抑或 憤怒,無法解決衝突的對立性,而是同時成為兩者,衝突便會消失。64 湯米.

64 迪帕克.喬布拉等,《陰影效應》,前引書。頁101。

數據

圖 2-1;Animals of the Bible(1937)                          圖 2-2;Abraham Lincoln(1940) 14
圖 2-3;Make Way for Ducklings.(1941)                          圖 2-4;The Little House(1943)
圖 3-18 ;  迪士尼早期漫畫(The Daily Cartoonist)
圖 4-22 ;  來源  Portrait of Huelsenbeck Children          圖 4-23 ;  愛達牽著妹妹  https://illustrated_dictionary.academic.ru/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900–1935.” In Leila Haaparanta (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n a stable structure the total strength of the bonds reaching an anion from all surrounding cations should be equal to the charge of the anion.. Pauling’ s rule-

To proceed, we construct a t-motive M S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t has the GP property and its “periods”Ψ S (θ) from rigid analytic trivialization generate also the field K S ,

(a) the respective number of whole-day and half-day kindergarten students receiving subsidy under the Pre-primary Education Voucher Scheme (PEVS) or the Free Quality

Fauvel, John and Jeremy Gray eds, (1987)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 Reader,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Y.: Dover

3: Calculated ratio of dynamic structure factor S(k, ω) to static structure factor S(k) for "-Ge at T = 1250K for several values of k, plotted as a function of ω, calculated

If particles are fundamental, the IR massive amplitude must be consistent with massless UV ones → recovers all features of the Higgs mechanism. Shows unambiguously an obstruction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