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讀星雲大師新著《佛法真義》 再現佛法真義,回歸佛陀本懷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讀星雲大師新著《佛法真義》 再現佛法真義,回歸佛陀本懷 ―"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再現佛法真義,回歸佛陀本懷

─讀星雲大師新著《佛法真義》

李向平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前言

人間佛教就是真正的佛教。它不僅僅是一個佛教界提出的口 號,也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主張,它是佛教形成以來就擁有的弘法 利生的實踐方式,也是一種新型的思想體系與信仰結構。

真正的佛教就是人間佛教。因為人間佛教把出家和在家、出世 和入世、寺院和家庭、山林與都市、男眾與女眾等等一切都融合、

完整、圓滿了。為此,能夠體現這種圓滿、完整與融合的實踐體系 的思想與信仰,就是最能有利於當代人間社會的佛法真義。

佛陀一生說法就是為關懷、溫暖人間而來,所以人間佛教的真 正意義就在於契理契機、事理圓融,才能深入人間。《華嚴經》裡 面說道:「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因此,弘法利生的關鍵就 在於如何展示、如何體現佛法真義。近日拜讀星雲大師新著《佛法 真義》三大冊雄文,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深深感到,無論是 北傳佛教、南傳佛教、藏傳佛教,還是日系佛教、韓系佛教、傳統 佛教或現代佛教,唯有揭示佛法真義,才能直指佛陀本懷,才是真 正的人間佛教。

(2)

一、回歸佛陀本懷,就是佛法真義

佛教的命脈在哪?佛法真義在哪?人間佛教會不會因為太過人 間化,最後就會世俗化?此類疑問,不僅來自佛教界,同時也出自 現實社會無數信眾。

星雲大師在該書的自序中,開門見山地指出:「今天的佛教界,

究竟能不能把佛法真義講出來而不去違背佛陀的本意呢?」1針對 人們一些誤解與誤讀,星雲大師認為,這是因為很多人由於信仰、

根性的層次不同,對識見的深淺必定有所不同,對空、對苦,都有 不同的誤解,所以可能錯會了佛陀的苦心,由此出現了對佛教的一 些錯誤看法,失去了本來的真義,所以,星雲大師「要提出來做一 些修正,體會佛陀的心懷是什麼」。2

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對佛教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

國際化的發展,其功甚偉。數十年來,正是星雲大師極其豐富的人 間佛教實踐經驗,深化了佛陀本來的思想,堅定了人間佛教的發展 方向,同時也建構了一座又一座人間佛教的理論豐碑。此時此刻,

進入我們心坎和眼簾的《佛法真義》,就是大師彙集了300 個主題,

並通過這些源自於日常所遇偶感的主題,為佛教重做一次結集,以 正本清源,讓佛陀真正的教化普現在人間。通過此書的閱讀與思 考,大師希望大眾能夠對佛法的真義重新估定價值。

所謂「法久則生弊」,二千多年歷史的佛教已經發展成普世的 真理與信仰,但是今日世間多少人之所以誤會佛教,就是因為佛教 傳播太久,參雜了太多背離佛陀本懷的內容,被人扭曲,失去了佛

1. 星雲大師:〈自序〉,《佛法真義 1》,高雄:佛光文化,2018 年,頁 17。

2. 同註 1,頁 21。

(3)

陀的本懷。對此現象,星雲大師甚至深有感觸,可憐佛陀就這樣給 大家糟蹋。所以,在《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之後,星雲大師必定要 再有這樣一本書面世,開示人間,苦口婆心、而又語重心長,反復 給我們說說這「佛法真義」。

正如星雲大師所說:「人間佛教的精神是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 弘法事業,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人間佛教不一定要去成佛,佛 陀都已說過人人皆有佛性,我們現在所需要的是「覺悟」、「悟道 之後,就是認識本來面目(自

我真如佛性),那就是人間 佛教的神聖性」。3

二、重申佛教的人間性格

佛 教 與 世 界 上 其 他 宗 教 不一樣,不以對神的崇拜或 信仰為核心,而是緊緊圍繞 著人的覺悟與世間的淨化為 中心,而佛教創始人釋迦牟 尼也不同於其他的宗教創始 人,他是人間的覺者與智者,

他擁有真真實實的歷史經歷。

所以,佛陀是人,不是人們 玄想出來的神明或神仙,他 所建立的佛教信仰體系,始

3. 星雲大師口述,佛光山法堂書記室妙廣法師等記錄:《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高雄:佛光文化,2016 年,頁 19。

釋迦牟尼佛有真實的歷史經歷,他是人不 是神。

(4)

終強調只要能給人間帶來歡樂幸福、自在解脫,只要有益於人心淨 化,無論是對在家或出家的信徒,就都是佛法,而且一定是真正的 佛法。

「很遺憾的,兩千多年來佛教給很多不當的信徒披上迷信的外 衣、神鬼的面具,讓佛陀失去了本來的樣子,不禁令人深為浩嘆。

佛教被人譏為多神教,佛教徒為什麼不還給佛陀一個本來的面目 呢?」4在這裡,如何還原佛教的本來面目,還佛教為人的宗教,

而不是神的宗教,這就是星雲大師《佛法真義》的第一要義。

作為佛教最高的信仰理念,星雲大師強調指出:「佛沒有創造,

人也不能創造佛;各人自業自受,因果自己承擔。所謂『自依止,

法依止,莫異依止』。」5 因此,學佛不能依神,學佛也不是拜佛,

更不是求神保佑,而是要依據佛陀的教導,「業力自作自受,凡事 有因有果,人才是真正決定禍福的主宰;我們唯有信仰佛教,才能 從神權中解脫出來,回復心靈的自由,從而建立對自我的信心」。6 星雲大師的這一主張,可謂人間佛教最為核心、也是最為重要 的教義與主張,而背離了這一佛法真義,即不是真正的人間佛教。

佛教信仰的不是神者,而是聖者所說之教法,即指佛所說之教與聖 賢等所選述之典籍,也包括經、律、論三藏及其他聖賢等之論述,

如佛教經典記述的那樣:「聖者,正也,與正理合,目之為聖。又 契理通神,名之為聖。此言所顯,即佛世尊所說教能引聖,名聖 教。」

在佛教的修學體系之中,大師認為,「神祇跟人一樣,都是六

4. 星雲大師:〈自序〉,《佛法真義 1》,頁 23、25。

5.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1》,頁 324。

6. 同註 5,頁 316。

(5)

道眾生之一,或許祂們具有一些超乎常人的能力,但是仍然難免五 衰相現,輪迴生死,所以佛教雖然承認神祇的存在,但不以神祇為 信仰、皈依的對象,因為信仰神祇並非究竟解脫之道」,7從而在 人間佛教最核心、最具有社會實踐意義的層面上,指出了「無我」

之佛法真義。大師說:

因為「無我」,所以「我」不是受神明控制,不是上帝創 造,我可以自我改變、自我修正,自己可以做自己的醫師,

做自己的雕刻師,做自己的畫家。要想把自己變成一個什 麼樣子的人,可以自己做主;也正因為人生並非有一個一 成不變的「我」,而是可以透過現在的「我」改變未來的

「我」,所以「無我」的真義是蘊含無限價值。8

正是佛教的這一社會實踐特徵,主導了二千多年來佛教的發展 脈絡,佛教始終行走在人間覺悟的修學大道上,把宗教神權摒棄在 信仰結構之外,佛教信仰的根本方向也始終「……不要給神權來控 制,寧可以在真理裡面追尋,在聖言、經教、古德的開示裡,去思 索自己的未來,這樣比較安全、保險」,9由此深深地奠定了佛教 及其人間發展的社會性格。

三、重新定義佛教信仰的意義

人間佛教不主張對神的信從,也不主張對死後世界的關注。這 是佛教二千多年發展歷史的主流,思想的主導。佛教主張的四弘誓

7.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1》,頁 315-316。

8. 同註 7,頁 78。

9.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2》,高雄:佛光文化,2018 年,頁 215-216。

(6)

願、六度萬行、八正道,以及星雲大師宣導的「三好四給」等人間 佛教實踐方式,都是要人們去加以實踐的。大師說:

佛陀跟神明不同,他不能賞賜你什麼,但他可以開導你因 緣果報等佛法真理;他沒有什麼權威來處罰你,他都說自 己的行為要自己負責。他是一位覺者、智者,他超越所有 的宗教,超越所有的神明;他以佛法真理來教化你、加持 你,而不是施捨給你平安、幸福、發財、富貴。10

正因為這樣,人間佛教才是幸福的佛教、快樂的佛教、包容的宗 教、智慧的宗教。

在此人間佛教真實精神的引導之下,人們信佛就不用求籤問 卜, 忙 忙 碌 碌 於 求 神

拜 佛, 而 是 開 啟 心 靈 智 慧。 在 佛 陀 與 信 眾 的 對 話 過 程 中, 佛 光 山 的 人 間 佛 教 運 用 了 一 個 中 道 方 便, 替 代 那 些 誤 把 佛 教 視 以 為 信神求神的錯誤方法,

就是「當你感到迷惘、

沒 有 人 幫 忙、 沒 有 力 量時,不要求籤問卜,

改以抽佛教法語」,11

10. 同註 7,頁 323-324。

11. 同註 9,頁 215。

星雲大師鼓勵大眾以抽佛教法語代替求籤問卜,從 佛法中體驗因果關係。

(7)

在佛陀宣說的偈語或古德的開示之中,去體會佛法真義,體驗因緣 果報的關係。這種人間佛教不會為你斷吉凶,不會替你決定什麼 能、什麼不能。因為能與不能、吉凶禍福的因果關係,都是要由佛 教修行者個人自行決定的,同時還要承擔其相應的結果。

無論你身處何時何地,無論是什麼身分與職業,只要你依教奉 行,要行佛,要學佛,要真正的做佛,要承認「我是佛」,這樣就 能夠體現佛法的真義,而不會冤枉佛陀,用自己的執著、邪見,假 借佛陀的名義來宣說佛法。12

然而,人間佛教依舊保持著固有的傳統,而作為每一個佛教信 仰者或修行者,無不需要皈依「三寶」。這是佛法真義的基礎。星 雲大師再度確定佛教信仰的中心要義,即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強調 皈依三寶是「超越世間的聖財」,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信仰。

大師指出,「佛是教主,法是真理,僧是導師」,佛如光,能 圓熟眾生;法如水,能滋潤眾生;僧如田,能植福種德。而「皈依 三寶的真正意義,是從最初三寶、常住三寶進而皈依自性三寶。佛 陀說人人皆有佛性,因此,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皈依自己。所 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對於三寶,心中一定要具備恭敬 與肯定,才能從中得到利益」。13

在此基礎上,特別莊嚴而偉大的佛法真義,即是星雲大師苦口 婆心所指出的:「佛教三皈依的精神是『民主』,五戒的意義是『自 由』,佛陀倡導四眾弟子平等,為什麼不把這樣美好的佛法,與今 天這個時代自由、民主、平等的普世價值,合而為一呢?」14現時

12.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2》,頁 28。

13.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1》,頁 37。

14. 同註 12,頁 26。

(8)

代的人們,為什麼不能深入體會佛陀的這一教導及其真正的時代教 義呢?

而這一佛法真義的真實呈現,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奉行「三好 運動」―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身口意三業就能獲得 淨化,如此才算是真正了解皈依三寶的意義,15真正體現了佛教信 仰的時代意義。

四、人間佛教的「體相用」及傳教方法

在《佛法真義》三冊論著之中,星雲大師遠紹佛祖,探本溯 源,闡述佛教是以人的覺悟、社會的淨化為核心的宗教,強調人心 為本,信仰為本,強調人間佛教與新時代精神的圓融匯通,所以,

大師論述的「佛法真義」,在於強調指出了「人間佛教包括生命、

生死、生活;生命是人間佛教的體,生死是人間佛教的相,生活是 人間佛教的用;乃至人間萬有環環相扣的關係,就是人間佛教」。16 至於人間佛教之「體、相、用」的真義是:

回歸佛陀本壞,希望流傳了二千六百年的佛法,大家能夠 共同合作,齊聚一起,歸投在佛陀的懷抱裡,以佛陀為中 心,再來創造佛教的輝煌時代,讓全世界千百萬化身的諸 佛,都能為真理而共同努力,這就是體相用的真義。17

就此而言,人間佛教是特別意義的宗教。人生艱辛,苦苦追尋,

驀然回首,原來佛在我的心中。作為一個佛教修行者,大師認為,

15. 同註 13,頁 39。

16. 同註 13,頁 141。

17. 同註 13,頁 141。

(9)

如果「你敢承擔『我是佛』,你的人生就不一樣了。既然『我是 佛』,就應該要慈悲,既然『我是佛』,就應該要普利天下。這句

『我是佛』,對自我的勉勵,自我的肯定,自我的發心、成長、擴大,

是有特別意義的」。18

這就是佛法真義,這就是人間佛教最親切的佛教思想,最美善 的 人 間 佛 教, 最 人 道 的

人 間 佛 教, 最 能 夠 啟 動 人心的人間佛教。

為 了 建 設、 為 了 發 展、為了實現人間佛教的 這 一 真 正 意 義, 大 師 強 調:「佛法的弘傳,要講 究 契 理 契 機, 除 了 契 合 眾 生 的 根 機, 還 要 契 合 時 代 的 發 展, 更 要 與 當 時 的 文 化、 思 想、 潮 流 配合,不必分歧,不必另 唱其他的調門。」19 雖然 佛 教 的 信 仰 是 求 自 我 解 脫,但還是要弘法利生;

而對法寶的書寫、恭敬、

印 經、 諦 聽、 讀 誦、 受

18.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2》,頁 44。

19.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1》,頁 326。

唱誦是佛教傳統的傳教方式之一。

(10)

持、講演、唱誦、思惟、實踐等十法行,就是從佛陀時代延續至今 的傳教方法。

但是,人間佛教在現代的弘法方式非常多元,如:報紙的報導、

電視台的傳播、網路的傳送等等,這就更加要求人們要從生活上、

從衣食住行裡來對人間佛教、佛法真義加以傳播。總歸一句話,人 間佛教的傳播方式也要生活化。例如:圖書館、藏經樓、閱覽室,

看經、抄經,也是傳播佛教的最好方法;滴水坊,也是傳播佛教的 好地方,一碗麵、一杯茶,都可以是體驗佛法真義的好方法。20

我們不得不由衷敬佩星雲大師的佛教思想,人間佛教要提倡 讀書,要讓書香充滿人間。讀書、網路、三好、四給……,這都 是一種佛教傳播。要把寺院建設成為一個人間分會、人生歷程中 的「加油站」,讓寺院成為公眾共用的道場,不論學佛信眾或社 會人士,每個人都要有個淨化心靈與提升精神的場所,寺院就是 最好的人生加油站,透過法務、藝術、文教,充分發揮弘揚佛教、

教化社會的功能,21能夠體現平等公正、民主交流、融合發展等現 代特徵。

這就從佛、法、僧三寶真義的實踐與呈現方面,真實還原了佛 教的本來面目,回歸了佛陀救濟社會、淨化人心的慈悲本懷。

20.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2》,頁 317。

21. 同註 20,頁 30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星雲大師認為佛教未來要走上復興的路途,必須要積極走入人 間,回歸佛陀的本懷,熱心造福社會,培養與佛教有緣的人才,興 辦各級的大、中、小學,這才是佛教復興的要道。 22

Clark, Histo- ry, Theory, Text-Historians and the Linguistic Tur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133-135...

星雲大師指出:「人間佛教既要符合『佛說的』,還要順應『人 要的』。」 10 佛陀最初開示的苦、空、無常、無我等根本教義,卻

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任教。主持江 蘇省博士後課題《南朝佛學與文學》,和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案《南 北朝帝王與佛教》。研究專長為中國佛

福建莆田是改革開放後,佛教重新得到春風化雨的新生之際最 主要的結緣印經之所,到現在還記得西元 2000 年前後,但凡有免

佛教是佛陀在人間的教化,它本來就是人間的。佛陀以一大事 因緣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是什麼?就是眾生啊。佛陀自稱一生

究」、「早期大乘佛教」、「中國佛教倫 理」等主題。主要著作有《佛陀觀的演變 與發展》(英文版),《人間佛陀―歷史 佛陀觀》(中文版)。已經完成研究課題

佛陀觀是理解佛教教義及修行的關鍵。星雲大 師早在 1953 年的著作《釋迦牟尼佛傳》中,就提 出「知道佛陀,才能認識佛教!」 1 在推動人間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