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Copied!
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

林芬郁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

* 本文論文感謝匿名審查委員提供寶貴意見,筆者於此謹致誠摯謝意。

(2)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摘要

原是唭哩岸社平埔族人居住的唭哩岸地方,其大規模開闢始於清 康熙末年,為福建省漳、泉二府移民在臺北平原農業的發祥地。相傳 1669年(明永曆23年),由漳州、同安二縣居民醵資肇建「慈生宮」

(舊名:五谷先帝廟),是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

以「慈生宮」為發展中心的唭哩岸街市於清乾隆年間已成淡北最 早的街肆,且位居淡北古道要衝,清代船隻可由清水圳行駛至唭哩岸 之海防厝,是當時重要貨物集散地。日治以降,淡水鐵路未在唭哩岸 設驛站、北淡公路改道、河川淤塞等交通不便之因素,加上官署設於 士林庄,且日人重視溫泉休閒業,因此商業逐漸往新北投地區發展,

唭哩岸地方遂日漸式微。

水、陸交通是唭哩岸地方由興而衰的重要因素,沉寂落寞的「唭 哩岸」一度成為歷史名詞。唭哩岸的信仰中心—慈生宮,今限於狹窄 巷弄間,隨社會經濟變遷、生活型態改變等因素影響,其祭祀圈已縮 小。期盼今便捷的捷運淡水線,加上「唭哩岸」地名的恢復,與地方 熱心人士努力下,唭哩岸能再次繁榮,而蘊藏豐沛歷史文化資產之慈 生宮也能風華再現。

關鍵字:唭哩岸、北投汛、七星墩圳、唭哩岸圳、八仙圳、磺溪、磺 港溪、慈生宮、五谷先帝。

(3)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壹、前言

唭哩岸史前時期即有人類生活於此,留有唭哩岸貝塚遺址,1亦是 台北盆地開發最早的聚落之一。據陳培桂的《淡水廳志》:「淡水開 墾,自奇里岸始。」2奇里岸(又書淇里岸、唭里岸、唭哩岸)在今台 北市北投區立農、吉利、東華、尊賢、立賢、吉慶、永明等里,即東起 行義路,西至基隆河,北止唭哩岸山之南(即陽明大學校址),南以石 牌路北側為界。清雍正中葉之〈臺灣輿圖〉,已有唭哩岸的地名。唭哩 岸的大規模開闢始於清康熙末年,為福建省漳、泉二府移民在臺北平原 農業的發祥地。乾隆年間,唭哩岸街肆已衍然成型,更因位居淡北古道 要衝,乾隆年間已發展成淡北最早的街肆。

「唭哩岸」背山面水,擁有豐沛的水源,地理環境自然天成,為先 民提供良好生活條件,於是就地開荒墾殖,興修水圳,水田化後大幅提 高農作收成,人口收容量增,逐漸形成「唭哩岸庄」。唭哩岸庄民,為 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相傳於1669年(明永曆23年),在現今吉 利公園內,由漳州、同安人醵資,傳說於1670年11月肇建「慈生宮」

(舊名:五谷先帝廟),並於翌年2月竣工,3是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寺 廟之一。

由《淡水廳志》可知唭哩岸可能是台北最早開拓之地,而有關 台北盆地與淡水河系水運之論著,如尹章義之〈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

(1697–1772)〉、溫振華之〈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與

〈清代台灣淡北地區的拓墾〉,詳細論述台北盆地之拓墾情形。又,王 世慶之《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溫振華與戴寶村之《淡水河流域變 遷史》,提供淡水河系水運較宏觀之研究。而鄭學遠之碩士論文〈台北

1  唭哩岸貝塚:位於唭哩岸山之西南麓,1953年由盛清沂先生發現。(資料來源:黃士強

〈臺北盆地史前文化〉,收入陳三井總纂1981《臺北市發展史(一)》,台北:台北市文 獻委員會,頁875。)

2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叢刊172,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卷二志一「封域 志」,頁31。

3  《社寺廟宇二関スル調查台北廳》「北投公學校長報告 慈生宮」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 究室叢書。(但無文獻可考)

(4)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市七星農田水利會埤圳現況調查及其再利用之研究〉,與張淯婷之碩士 論文〈都市化對水圳功能影響之探討—以七星水圳為例〉,則詳述唭哩 岸水利設施之變遷史。此外,黃富三之〈河流與聚落:淡水河水運與關 渡之興衰〉4,與林芬郁之〈關渡宮與北投各庄之祭典活動〉,此等論 著有助於筆者瞭解日治時期日人極力發展北投庄之溫泉產業與交通建設 之情形。而慈生宮是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尹章義之〈臺北平 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與林衡道之〈臺北近郊史蹟調查〉皆 試圖釐清慈生宮之創建年代,林芬郁之碩士論文〈北投地區宗教發展之 研究〉則對慈生宮之沿革與祭典儀式有較詳盡之論述,實為提供本文之 基礎。

由是可見,雖有前人研究台北盆地拓墾、淡水河系水運、唭哩岸水 利設施與慈生宮,但目前似無一篇以唭哩岸與慈生宮之歷史變遷為主題 之論文。筆者認為唭哩岸可能是台北最早開拓之地,而慈生宮又是北台 灣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實有其值得研究之重要性與價值性。且聚落 之興衰往往與當地廟宇發展有極密切之關連性,因之本文同時也想藉此 探討二者間之互動關係。迄今直接攸關唭哩岸之論著極為有限,地方志 書、唭哩岸相關之地契、碑誌、與前人研究成果等,皆為本文研究所需 依據的既成文獻資料,此外筆者田野調查所整理之資料,亦將做本文研 究之依據,藉以彌補既有文獻資料之不足。

本文首先探討唭哩岸地方拓墾的歷史背景,水運、水利與唭哩岸莊 之興起,其次敘述日治時期日人極力發展北投庄之溫泉產業,且唭哩岸 因交通失利而沒落。再述庄廟慈生宮的興建、文化資產、現況與記錄祭 祀活動,並論述唭哩岸地方與慈生宮變遷之歷史過程。

貳、唭哩岸地方之拓墾

一、唭里岸社平埔族人聚落

4  黃富三〈河流與聚落:淡水河水運與關渡之興衰〉,收入黃富三主編2009《海、河與臺灣 聚落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83–141。

(5)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1642年(明崇禎15年),荷蘭人認為雞籠、淡水二地為重要港

口,又覬覦台灣北部的硫磺、煤炭和金礦,因此揮軍北上打敗西班牙 人。之後開始在台灣北部開採硫磺和煤炭、拓墾土地,並擴大經商和傳 教的範圍;但終因台北地區荒蕪且「生番」出沒,開發甚少。

荷蘭人治理北台期間,如遇慓悍不肯服從之土著部落即以武力征 服;之後則採懷柔政策—由部落自行推舉代表參加「地方會議」,賞賜 籐杖以示其權威。台灣全島分成:北部地方會議區(部落數56)、南 部地方會議區(部落數56)、淡水地方會議區(部落數59)、東部地 方會議區(部落數43)。5居住在北投地區的內北投社屬淡水地方會議 區,由表1之番社戶口表得知唭哩岸地方已有少數凱達格蘭平埔族人居 住。

表1 淡水地方會議區〈番社戶口表〉:

戶數 人口 備     註

荷 稱 華 稱

Kimassou 毛少翁社 86 305 淡水郡士林庄三角埔士林庄社子 Listiongh 里族社 25 71 七星郡松山庄舊里族

Kippotauw 內北投社 22 83 七星郡北投庄北投 Touquenan 外北投社 26 120 淡水郡淡水街北投子 Kernannananna 唭里岸社 13 50 北投郡北投庄唭里岸 Pourompom 大浪泵社 17 52 臺北市大龍峒 Kimoigtsie 奇武卒社 20 93 臺北市下奎府町 Cattaja 43 171

Kimatiitsigwan 錫口社 33 108 七星郡松山庄松山 Kippanas 峰仔峙社 33 100 七星郡汐止街鄉長坑 Chinaer 淡水社 22 81

Cackelack 25 95

Toetona 23 77

Tappare 金包里社 48 157 基隆郡金山庄下中股字社寮

資料來源: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1994〈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

《台灣風物》44(1)。

5 廖漢臣1959〈荷人經略北部臺灣〉,《臺北文物》8(3),頁7。

(6)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目前發現最早描繪大台北地區極詳細的地圖是荷蘭統治時期1654 年手繪的《大臺北輿圖》(請參看圖1),圖中清楚的描繪沿淡水河流 域及其支流兩旁有零星的凱達格蘭族人的散村。當時也有不少荷蘭商人 到淡水附近採集硫磺,荷蘭政府為供給雞籠、淡水二地守軍新鮮食物、

日用品和增加稅收,獎勵漢人移居或至該地區貿易。6

西荷時期已有少部份漢人在北部墾殖,奇里岸雖然是小社,但在 圖上卻繪有一排豪華房子,似乎反映奇里岸番社一帶在荷蘭時代前後 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7鄭氏時期(1662–1683)的經營重點在南部,

對於雞籠、淡水的經營似乎不積極,僅為「鄭氏以投罪人」8之地。遲 至1680年(明永曆34年)鄭經在中國大陸挫敗自廈門回台後,1681年

(永曆35年)始派北路總督何祐戍守雞籠、淡水以防範清軍由雞籠登陸 犯台。

圖1 1654年《手繪淡水及其附近村落及雞籠嶼圖》(譯名自翁佳音)9

(資料來源:黃永松總策劃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上 冊)》,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頁64–65)

6 廖漢臣1959〈荷人經略北部臺灣〉,《臺北文物》8(3),頁17。

7 翁佳音1998《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頁48。

8 尹章義1981〈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臺北文獻》53∕54,頁14。

9  依翁佳音之譯名毛少翁溪支流與磺溪,但據鄧國雄為文之〈《大台北古地圖考釋》書評〉

(頁35)修正為磺溪與磺港溪,筆者經田野調查結果也與鄧國雄持相同看法,於此圖中標 出正確名稱。而溫振華為文之〈毛少翁社史〉也書「蔴少翁溪當為北投社為界的磺溪」。

(7)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二、奇里岸「社」變奇里岸「莊」

1684年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的版圖,1697年(康熙34年)郁永河來 台採硫磺,之後在其《裨海記遊》中竟將此地形容是「非人所居」10之 境,可以遙想當時台北地區之原始景緻。清初台北盆地的凱達格蘭族原 住民沿較有利生存的淡水河岸或支流居住,根據1760年(乾隆25年)

余文儀之《續修臺灣府志》卷二規制∕倉庫,載:「淡水廳倉廒四所:

一在竹塹城,計一十二間。……番社社倉三十四所:一搭搭攸社,…

一.毛少翁社,一.北投社,一.奇里岸社,…」,11文中奇里岸社設有社 倉,顯示唭哩岸地區土地已開墾與務農之事。

由1654 年《手繪淡水及其附近村落及雞籠嶼圖》(圖1)觀之,昔 日平埔族「番社」沿河林立,大多位於土地條件優越、適於人居之處,

故台北愈早期開墾的漢人街莊,大都建於番社鄰近,或佔有「番社」將 之改為移民村落。1718年(康熙57年以後)范咸之《重修臺灣府志》12 卷二規志∕坊里∕淡水廳,13與1741年(乾隆6年)劉良璧之《重修福 建臺灣府志》卷五城池(坊里、街市、水利、橋樑附)∕坊里附,14皆 載:「淡水保(管下):八里坌莊、滬尾莊、大屯莊、關渡莊、北投 莊、奇里岸莊、瓦笠莊15…。」又,1760年(乾隆25年)余文儀《續修 臺灣府志》卷二規志∕坊里∕淡水廳,載:「…八芝蘭林莊(距廳130 里)、瓦笠莊(距廳120里)、北投莊(距廳140里)、奇里岸莊(距 廳130里)、干豆莊(距廳110里)…滬尾莊(距廳130里)、芊蓁林莊

10  郁永河(1697)1959《裨海紀遊》,台灣文獻叢刊44,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卷下,頁 27 。

11  余文儀(1760)1962《續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121,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 69。

12  范咸之《重修臺灣府志》,以高拱乾的《臺灣府志》(1695年,康熙34年纂成、是年付 梓)為基礎,其問世時間當在康熙57年(1718年)以後。(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台史所

「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目錄。)

13  范咸(1718年以後)1961《重修臺灣府志》, 台灣文獻叢刊105,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頁69。

14  劉良璧(1741)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74,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頁80。

15  瓦笠莊:目前發現最早且確定瓦笠莊位於唭哩岸之地契是1889年(光緒15年)仝立分契約 字「謙記、文添等。有共承祖父陳慈記遺下,明買過陳安、陳和等淇里岸東勢洋瓦笠庄田 厝一所。」(資料來源:高賢治2005《大臺北古契字三集》,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頁132。)

(8)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距廳140里),以上俱係廳城北。」16以上俱是文獻上正式記載漢人 在唭哩岸定居成「莊」17的階段。1741年成立之街庄主要在淡水河系下 游地區,1760年已逐漸往中游延伸。18這說明北台拓墾以台北盆地淡水 河下游為始。

1871年(清同治10年)陳培桂纂輯之《淡水廳志》卷三志二建置 志∕倉廒,載:「番社社倉三十四所:『府志』云:一.搭搭攸社…

一.毛少翁社、一.北投社、一.奇里岸社…一.麻薯舊社,今俱廢。」19清 楚敘述「番社社倉」已廢除。由前述文獻得知,據《重修臺灣府志》

所載,1718年以後已有漢人在唭哩岸開墾有成、逐漸形成聚落、闢

「莊」定居。而至少到1760年(乾隆25年)《續修臺灣府志》之際,

番社與漢莊同時並存,1871年(清同治10年)之《淡水廳志》載番社 與漢莊交錯雜處,20但番社社倉已廢除。在1718年以後至1871年,長達 150年之間並無官方文獻記載奇里岸社平埔族人與漢人地權之消長。

溫振華在「北部北投社番業戶畝倫家族地權之流變」一文中詳述 由乾隆35年11月,「同立合約嗄嘮別十二分半仁等,于乾隆九年向北 投社番承墾蘆竹濫洲壹所,東至北投庄熟田尾大路為界,西至關渡門 大港為界,南至八仙大港墘為界,北至嗄嘮別小港為界,四至明白。

又配附公屋地場壹所,亦照十二分半內均分。原約遞年納番租谷貳佰 伍拾石。當日隄築沿海泊岸攔潮內蘆竹洲開墾為田,原作十二分半均 分,耕作時將番約字付與林永躍為業戶,彼竟無報陞科,至乾隆廿三 年蒙前憲王恩准歸番,遂著畝倫為業戶,具報陞科在案。」21番業戶畝 倫於1758年(乾隆23年)奉官憲之命勘丈北投社的佃田,之後官方命 其為業戶,繳納正供。後因谷價下跌、積欠公項等原因,經其後代於

16 余文儀(1760)1962《續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121,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76 17 又《乾隆台灣輿圖》也載有:關渡門、八仙埔庄、磺港、磺山、內北投社、奇里岸庄。

18 溫振華2005〈清代台灣淡北地區的拓墾〉,《台灣風物》55(3),頁18。

19 陳培桂(1871)1963《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叢刊172,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55。

20  《淡水廳志》卷三志二建置志∕番社:「按稱社者,番居也;稱堡者,居民也。歷年番社 半歸漢業,間多雜處…。」(資料來源:陳培桂(1871)1963《淡水廳志》,台灣文獻 叢刊172,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83。)

21  溫振華2007《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清治時期)》附錄二,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頁 174。

(9)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1842年(道光22年)質借,1848年(道光28年)典租,1865年(同治

4年)添典,1885年(光緒11年)杜賣盡根大租權,與1888年(光緒14 年)找洗,至此完全喪失番業戶身份之過程。22由上文除可得知平埔族 在漢人的貨幣經濟下地權喪失之歷程,也可間接窺見台灣北部番社如何 逐漸演變成漢莊之端倪。而據此也間接證實1744年(乾隆9年)前,關 渡莊、北投莊、奇里岸莊、瓦笠莊等隱約已形成。

而由下列表2「北投庄內熟番人口數表」中,清楚可見日治時期除 嗄嘮別、頂北投與北投地方尚有少數平埔族人外,其他地方已無平埔族 人居住了。

表2 北投庄內熟番人口數表:

年代 行政區劃 北 投 唭哩岸 嗄嘮別 頂北投 石牌 竹子湖 共計

1647年 淡水集會區 139人(39戶) 139人

1648年 134人(39戶) 30人(9戶) 164人

1650年 150人(38戶) 40人(12戶) 190人

1654年 125人(33戶) 35人(14戶) 160人

1655年 83人(22戶) 50人(13戶) 133人

1905年 臺北州七星郡 120人

1915年 男12 女7 0 男34 女31 0 0 0 85人 1920年 男11 女5 男0 女1 男37 女28 男2 女0 0 0 84人 1925年 男15 女10 0 男28 女25 男1 女0 0 0 79人 1930年 臺北州七星郡

北投庄

男13 女6 0 男23 女20 0 0 0 62人

1935年 男3 女3 0 男29 女19 0 0 0 54人

資料來源: 中村孝志 著 吳密察、許賢瑤 1994〈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

《臺灣風物》44(1),頁212。臨時台灣戶口調查部∕臺灣總督府官房統 計課「台灣現住人口統計」。

隸屬唭哩岸地方之石牌庄,初為原住民耕墾,雍正、乾隆之初,

漳州人賴、魏、謝三姓來此開闢,與平埔族人因土地問題,時起爭 端,231752年(乾隆17年),淡水同知曾曰瑛,為確定漢番地區之界 限,乃立石於民番交界處立界碑,以絕民番爭域。碑記云:

22  溫振華2007《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清治時期)》附錄二,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頁 173–185。

23  中華學術院台灣新方誌編輯委員會編輯1972《陽明山新方誌》,台北:中華學術院,頁 20。

(10)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奉

      東 田

憲分府曾批斷 勢 歸番管業界」,藉資分劃,故名石牌即沿源於       南 園

此。

圖2置於捷運石牌站前之界碑24  2008.05.28林芬郁攝影

據前石牌國小校長余振瑞25說:「聽祖先說剛來唭哩岸開發時,番 人只會抓魚、兔子,祖先來此即與番人簽約開墾、繳番大租,中國大陸 來的生意人以番仔火(即火柴)便宜貨幾十盒、布或日用品與平埔族人 交換土地。失去土地後,番人又想向開墾者拿租。我的祖先想以稻穀向 番人換土地,但倉庫失火,全燒光,只好向土地所有權人租來種田,開 墾者反成佃農。清時,番人雖失去土地卻又向我們拿租,我們漢人人數 較多把番人打走,但過一陣子番人又來想殺搶他們土地的漢人。因漢人 有武器,番人只好逃至三峽或山邊,小時候我見過打番人的器械…。」

由上述民番交界處之石界碑與訪談可得知清代漢人在北投區開墾之初,

與平埔族之間時有爭議。但是位於嗄嘮別庄的陳懷派家族,因其開台祖 陳懷娶平埔族女林憶娘為妻,是原漢融合之例證。26

三、清代台北盆地與唭哩岸之拓墾

台北盆地經官府給單付墾,始於1709年(康熙48年)陳賴章墾號

24  此花崗岩界碑,縱120公分,橫35公分。(資料來源:何培夫主編1999《臺灣地區現存碑 碣圖誌臺北市.桃園縣篇》,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頁140。)

25  余振瑞先生:1922年生,祖先於明末清初自中國福建漳州府長泰縣後掘山社來台,後至唭 哩岸開墾、定居。(2008年3月13日訪談)

26 陳自然主編1997《陳懷公來台二百七十週年暨遷建祖厝慶祝紀念特刊》,頁99。

(11)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之「上淡水社大佳臘地方大墾單」,唭哩岸地方之拓墾則始於1709年

(康熙48年)之「附康熙四十八年仝立合約」27

仝立合約戴岐伯、陳憲伯、陳逢春、賴永和、陳天章。因請 墾上淡水大佳臘地方荒埔壹所;東至雷匣秀朗,西至八里分干 脰外,南至興直山腳內,北至大浪泵溝,立陳賴章名號。又,請 墾淡水港荒埔壹所,東至干豆口,西至長頸溪南,南至山,北至 滬尾,立陳國起名字。又,請墾北路毛少翁社東勢荒埔壹所,東 至大山,西至港,南至大浪泵溝,北至蔴少翁溪,28立戴天樞名 字。……

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  日仝立同約戴岐伯、陳憲伯、陳逢 春、賴永和、陳天章

此約請墾範圍大約是淡水河兩岸、新店溪南岸、大漢溪下游兩岸,為 北台早期之請墾地範圍,因此1709年可說是漢人大規模開墾北台的開 始。29繼之,1713年(康熙52年)鄭珍、賴科、朱焜侯、王謨等人,

以「陳和議」戶名,請墾北投庄、海山庄、坑仔口;30北投庄即戴天樞 墾地之西。31可知北投之大量開墾,是在康熙後期。又1717年(康熙56 年)周鍾瑄之《諸羅縣志》卷十二「雜記志∕寺廟」書:「天妃廟32… 一在淡水干豆門。五十一年,通事賴科鳩眾建,五十四年重建,易茅以 瓦,知縣周鍾瑄顏其廟曰靈山。」33。可知康熙末年漢人已開墾淡水、

27  尹章義1981〈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臺北文獻》53∕54,頁61–

64。

28  蔴少翁溪當為北投社為界的磺溪。(資料來源:溫振華2008〈毛少翁社史〉,《台灣風 物》58(2),頁18。)

29 溫振華2005〈清代台灣淡北地區的拓墾〉,《台灣風物》55(3),頁28。

30  張福壽1938《樹林鄉土誌》,台北:樹林信用購販組合,頁3。與溫振華1978〈清代台北 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3。

31 溫振華2005〈清代台灣淡北地區的拓墾〉,《台灣風物》55(3),頁28。

32  天妃廟:即今之關渡宮。傳說1712年(康熙51年)福建臨濟宗僧石興自湄州島將媽祖分 靈,恭迎至關渡靈山,以茅立廟,名「天妃廟」。1715年(康熙54年)通事賴科募集當 時在北投開墾的同安、興化、安溪人,易茅以瓦共同醵資興廟。諸羅知縣周鍾瑄,題名為

「靈山天妃廟」。(資料來源:林芬郁2009 c〈關渡宮與北投各庄之祭典活動〉,《臺北 文獻》直字(170),頁263–274。)

33  周鍾瑄(1717)1962《諸羅縣志》卷十二「雜記志∕寺廟」,台灣文獻叢刊141,台灣銀 行經濟研究室,頁281。

(12)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關渡、北投、士林一帶有成。

之後,漢人沿淡水河流域移墾,逐漸開發興直、擺接、海山等地 區,隨後再溯淡水河三大支流: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開墾,而耕墾 之發展形成聚落街肆、內陸河港,並促進河運、商業與城鎮繁盛,如:

新莊街。34

表3 唭里岸庄之相關地契

年代 契別 立契人 承買人 座落地點 四至界 出 處 1709 請墾 戴岐伯、

陳憲伯、

陳逢春、

賴永和、

陳天章

上淡水大 佳臘、淡 水 港 地 方、北路 毛少翁社 東勢荒埔 壹所

尹章義1981〈臺北平原拓墾史 研究(1697–1772)〉,《臺北 文獻》53∕54,頁61–64。

1713年 康熙52

請墾草

鄭珍、

王謨、

賴科、朱 焜 侯 ( 戶 名 陳 和 議)

淡水保海 山庄、內 北投、坑 仔口

溫振華2005〈清代台灣淡北 地區的拓墾〉,《台灣風物》

55(3),頁28(資料來源:《樹 林鄉土誌》,頁3)。

1724年 雍 正 2

賣股 王謨、朱 焜侯

鄧旋 淡水保海 山庄、內 北投、坑 仔口

溫振華1978〈清代台北盆地經 濟社會的演變〉,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頁23(資料來源:樹林鎮張福壽 家藏手抄本張必榮開闢文契∕

《臺北縣志 卷五開闢志》,頁 54)。

1743年 乾 隆 8

賣股 鄧旋其 鄧瑞珍

胡詔 淡水保海 山庄、內 北投、坑 仔口

溫振華1978〈清代台北盆地經 濟社會的演變〉,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頁23(資料來源:樹林鎮張福壽 家藏手抄本張必榮開闢文契∕

《臺北縣志 卷五開闢志》,頁 54)。

1744年 乾 隆 9

向北投 社承墾

林 永 躍 ( 無 報 陞 科)

嗄 嘮 別 十二分半 人等

蘆竹濫洲 壹所

東至北投庄 熟田尾,西 至關渡門大 港為界,南 至八仙大港 墘為界,北 至嗄嘮別小 港為界

溫振華2007《臺灣原住民史 政策篇(清治時期)》附錄二,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頁 174–175(資料來源:劉澤民

《平埔族社古文書》,頁59)。

34  王世慶1998《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 32。

(13)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1745年 乾隆10

立盡賣 田契

柯夷生 陳宅 砙笠庄 東至帝力代 厝,西至車 路,南至第 二條圳,北 至水溝

高賢治2007《大臺北古契字–

四集》三、芝蘭一、二堡,台 北:臺北市文獻會,頁83(資料 來源:臺北市文獻會)。

1766年 乾隆31

杜賣契 李睿 業戶畝倫 賣與番廣

淇里岸洋 東至林家田 及 自 己 竹 腳,西至林 家田,南至 本家田,北 至港

陳惠滿1998〈北投聚落景觀 變遷的研究—人文生態觀點之 探討〉表2–10,國立台灣師 範 大 學 地 理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 頁41(資料來源:謝金撰〈民 番契字四則…湮滅中的民間文 獻 〉 , 《 公 論 報 》 「 台 灣 風 土」179期)。

1770年 乾隆35

仝立合 約嗄嘮 別十二 分半人

業戶畝倫 (報陞科) ( 畝 倫 於 乾 隆 2 3 年取得業 戶身分)

潘岸、

張思、

潘改、

趙隆盛、

莊機、

鄧誥、

余灶、

余方、

正興號、

柯景、

陳詠、

鄧綿、

高壯、

鄧謀、

李佛賜、

郭郡、

余鄉、

吳仰、

王光明、

鄧祿、

余務、

謝珍、

林列、

鄧換

蘆竹濫洲 壹所

東至北投庄 熟田尾,西 至關渡門大 港為界,南 至八仙大港 墘為界,北 至嗄嘮別小 港為界

溫振華2007《臺灣原住民史 政策篇(清治時期)》附錄二,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頁 174–175。

高賢治2003《大臺北古契字 二集》三、芝蘭一、二堡,台 北:臺北市文獻會,頁99。

1824年 道 光 4

杜賣盡 根 ( 附 契尾)

何牛 張丈質覌 牛屎崙頂 土名磺溪

東至圳,西 至 張 永 興 田,南至張 永興田,北 至張振詳田

余同兄收藏∕提供 (田野訪談所得)

1847年 道光27

杜賣盡 根水田 契字

何牛 林本記 芝蘭二堡 磺溪庄

高賢治2002《大臺北古契字 集》八、北投區,台北:臺北 市文獻會,頁316(資料來源:

《北部地區古文書專輯》,頁 211)。

1849年 道光29

杜賣盡 根仝侄 水田山 埔契字

趙天助 潘三合 唭里岸 庄頭山頂

東至坑杜家 山田及福德 祠 山 田 為 界,西至石

翁佳音研究主持人2006《陽 明山地區族群變遷與古文書研 究》附錄二,內政部營建署陽 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資料來 源:《臺灣總督府檔案》,原

(14)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尖透連大坪 直至跌死猿 坑隙崙頂分 水為界,南 至坑口各山 腳田為界,

北至大崙頂 分水為界

件編號:000020290090098)

。高賢治2002《大臺北古契字 集》八、北投區,台北:臺北 市文獻會,頁321。

1852年 咸 豐 2

張江、仝 侄永泉、

永周、

永謀、

永讓

族親張有

磺溪 牛屎崙頂

東至圳,西 至黃家田,

南 至 黃 家 田,北至張 振詳田

余同兄收藏∕提供 (田野訪談所得)

1853年 咸 豐 3

契尾 張天賜 張有慶 芝蘭二堡 磺溪淇里 岸庄 牛屎崙頂

陳惠滿1998〈北投聚落景觀 變遷的研究—人文生態觀點之 探討〉表2–10,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頁 42(資料來源:余同兄)。

1865年 同 治 4

盡根歸 就字

謝吳氏夫 搖(瑤)生

胞伯謝元

唭里岸 翁佳音研究主持人2006《陽 明山地區族群變遷與古文書研 究 》 附 錄 二 , 內 政 部 營 建 署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資料 來源:唭里岸文史工作室蔡清 杉)。

1883年 光 緒 9

杜賣盡 根水田

四房叔謝 森、仝長 房 侄 心 廣、次房 侄孫綿綿

潘秉清 淇里岸洋 土名水椎

東至水圳,

西至柯家田 直透水圳張 家田界,南 至水圳張家 田,北至柯 家田界帶圳

余同兄收藏∕提供 (田野訪談所得)

1888年 光緒14

杜賣丈

謝森 業主潘秉

芝蘭二堡 淇里岸庄

余同兄收藏∕提供 (田野訪談所得)

1889年 光緒15

杜賣盡 根契尾

謝森、

謝心廣、

謝心固

業戶潘秉

淇里岸洋

余同兄收藏∕提供 (田野訪談所得)

1889年 光緒15

仝立分 契約字

陳謙記、

陳文添等

淇里岸東 勢洋瓦笠 庄田厝一

高賢治2007《大臺北古契字–

四集》三、芝蘭一、二堡,台 北:臺北市文獻會,頁132(資 料來源:臺北市文獻會) 。 1897年

明治30

買渡 契尾

張天賜 張有慶 芝蘭二堡 磺溪淇里 岸庄 牛屎崙頂

余同兄收藏∕提供 (田野訪談所得)

1899年 明治32

立找洗

朱朝麟 何新元 謝東斗

芝蘭堡淇 里岸瓦笠

高賢治2007《大臺北古契字–

四集》三、芝蘭一、二堡,台 北:臺北市文獻會,頁141(資 料來源:臺北市文獻會) 。

(15)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圖3淡水砙笠庄業戶主王錫祺圖記35

(蔡財林先生提供)

與唭哩岸地方相關之地契中,最早出現較明確地名為1766年(乾 隆31年)杜賣契中之「淇里岸洋」,地契全文如下36

立杜賣契人李睿,有自置水研一段,大小捌坵,坐落淇里 岸洋,東至林家田及自己竹腳,西至林家田,南至本家田,北至 港,四至明白,為界帶本洋水分灌溉,經業戶畝倫丈明分配大租 五斗,今因○○○原將此田變賣,先盡(問)房親等不愿承受,

外託中引就賣與番廣生,三面言明,著下時價花銀一百八十二 員,其銀即日憑中收○,其田隨付與銀主前去掌管,不敢阻當,

此田地係自己明置,與叔兄弟姪無干,亦無來歷不明重張典掛情 弊,如有此情,賣主自當,不干銀主之事,係兩愿,各無押勒,

一賣千休,日後不敢言贖言找,恐口無憑,立賣契乙紙付執,其 原給佃批及前年向番對換約字,登○○別項,難以開○○○為 炤。

○○○○○銀一百八十二員完足再炤。

35 淡水砙笠庄業戶主王錫祺圖記,首見於1745年(乾隆10年)砙笠庄之立盡賣田契。

36  資料來源:謝金撰採集「『民番契字』四則—湮滅中的民間文獻––」,《公論報》1954 年6月28日,第六版「臺灣風土」第一七九期。

(16)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清賦驗訖馬記(簽字)

馬鳴(簽字)

春(簽字)

鑑(簽字)

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日立杜賣契李睿

(簽字)

知見人李○○

唭哩岸居民為開闢水田興修水圳,最早之文獻見於《淡水廳志》卷 三志二建置志∕水利:「七星墩圳37:在芝蘭堡,距廳北一百三十里。

雍正年間,38業戶舉人王錫祺39暨農民自置。其水自七星墩西流至磺溪 及芝蘭堡,灌溉田甲。無水租。」40乾隆年間又闢唭哩岸圳,41引磺溪 及附近水源,灌溉唭哩岸、42石牌、北投三庄農田613甲。43而水利之開 發影響農耕生產方式,由原來之移耕、棄耕,變為定耕,且稻作一年可 收成二次。水利埤圳之興築,不僅增加水田單位面積產量,也大幅提高 土地經濟價值,可說是台灣農業土地第一次重要改革。水稻種植面積擴 大,人口容收量增加,米穀增產有利於聚落的形成與發展,據此也可推 測唭哩岸地區於雍正、乾隆年間因水利設施之開鑿,土地之開墾完成集 中於此時,聚落因而興盛發展。昔日農業社會,水源的獲得是生存的必

37  七星墩圳:目前屬「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七星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分布於北投、士 林、內湖、南港及汐止,多位於基隆河北岸,大大小小的埤圳有64條之多。1936年日政府 合併七星圳所轄的各個水利組合,成立「七星水利委員會」。1940年(昭和15年),日本 政府歸併眾多小組合和私有埤圳, 成立「七星水利組合」,1956年改組成「七星農田水 利會」。(資料來源:溫振華‧戴寶村著1999《淡水河流域變遷史》,台北:台北縣立文 化中心,頁105。)

38 雍正年間:1723–1735年。

39  周鍾瑄(1717)1962《諸羅縣志》卷九人物志∕選舉∕舉人:「康熙五十年辛卯(許斗 榜)二人:楊阿捷(府學)、王錫祺。」

40  陳培桂(1871)1963《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叢刊172,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77。

41  唭哩岸圳:引磺溪及附近水源唭哩岸頂、下、一、二、三、四圳、清水、石牌大、石牌新 及八仙圳之合稱,目前屬「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資料來源:鄭學遠2002〈台北市 七星農田水利會埤圳現況調查及其再利用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頁16。)

42  1766年(乾隆31年)杜賣契中提及「為界帶本洋水分灌溉」,即指唭哩岸圳,由此也可知 唭哩岸圳於乾隆31年之前已興建完成。

43  鄭學遠2002〈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埤圳現況調查及其再利用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學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頁16。

(17)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要條件,唭哩岸地區因豐沛水源、兼有水運便利與水圳的興築,生活基

本資源豐富,自然帶動當地之繁榮發展。《淡水廳志》卷三志二建置志

∕橋渡:「淇里岸石橋:廳北芝蘭堡淇里岸街東。乾隆四十六年,舉 人王錫祺、莊耆潘元振等捐造。淇里岸柴橋:廳北淇里岸街西。舉人 王錫祺等捐造。」44更可確知1780年代,唭哩岸街肆已衍然成型。

四、水運與唭哩岸之興起

《諸羅縣志》載:「淡水港海口,水程十里至干豆門,內有大 澳,分為二港。西南至擺接社止,…番民往來俱用蟒甲…。澳內可泊 大船數百,商船至此載五穀、鹿脯貨物。內地商船間亦到此。」45《重 修臺灣府志》卷十五風俗(三)∕番社風俗(二)∕淡水廳(二)∕

附考載:「陳湄川中丞「淡水各社紀程」:「淡水港水路十五里至關 渡門。南港水路四十里至武勞灣,此地可泊船。內雞心礁陸路六里至 雷裏,六里至了阿,八里至秀朗,三里至擺接。北港46水路十里至內北 投,四里至麻少翁……。」47

《重修臺灣府志》與《續修臺灣府志》∕卷一封域∕山川∕淡水 廳,皆載:「磺溪:在廳治北一百八十五里,源發磺山;西過內北 投,出關渡門入於海,東北為雞籠港,港以東為八尺門港。」48又《重 修臺灣府志》∕卷一封域∕形勝∕附考載:「淡水至雞籠,有東西兩 路:西由八里坌渡砲城…。東49由關渡門坐蟒甲乘潮循內北投50、大浪

44  陳培桂(1871)1963《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叢刊172,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67。

45  周鍾瑄(1717)1962《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141,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14–

15。

46 北港指基隆河。

47  范咸(1718年以後)1961《重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105,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頁456。

48  范咸(1718年以後)1961《重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105,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頁32。

余文儀(1760)1962《續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121,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 34。

49 東路指基隆河。

50  內北投:據溫振華為文之〈清代台灣淡北地區的拓墾〉表2「淡北地區凱達格蘭族社的領 域空間」內北投社係指北投磺溪以西至關渡(即今唭哩岸、新北投、關渡一帶),毛少 翁社係指東起圓山附近之五指山、西至北投磺溪(即今士林一帶)。(資料來源:溫振華 2005〈清代台灣淡北地區的拓墾〉,《台灣風物》55(3),頁20。)

(18)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泵至峰仔峙港,……」51由上述文獻得知平埔族人已利用獨木舟往返於 淡水河及其支流,至康熙末年已有大商船、小船載運貨物於其間,可見 清代水運暢通。

1805年(嘉慶10年)因海盜蔡牽曾攻陷艋舺、焚燒新莊,因此 1808年(嘉慶13年)為增強北台防務,於艋舺設水師游擊兼北投汛防 務。52《淡水廳志》卷七志六武備志∕兵制∕舊制官弁兵丁汛防:「艋 舺營汛『兼管北投汛』:駐劄參將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協防營汛兼北投汛,外委一員、額外二員,兵四百零五名;北投汛兵 一十名。」《淡水廳志》卷七志六武備志∕兵制∕新章官弁兵丁汛防:

「艋舺營汛『兼管北投汛』:駐劄參將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一 員。協派營汛兼北投汛,外委一員,兵二百六十二名。」53《臺灣府輿 圖纂要》∕淡水廳輿圖纂要∕淡水廳輿圖冊∕營汛∕艋舺營:「北投 汛:外委一員,兵一十名(嘉慶十三年添設)。」54《臺灣通志》∕艋 舺營:「北投汛:新增,設外委一名,兵六名。」55由上述關於北投汛 之文獻記載,由是可知,北投不僅水運便利,更位於進入台北盆地之要 塞地。(北投汛位置,請參見圖31「慈生宮石雕壁畫」。)

1860年開港後,淡水河流域因米、茶、樟腦等輸出,水運便利 的河岸聚落相繼成為繁榮的商業市街,如:大嵙崁街(山城物資集散 地)、艋舺(樟腦集散地)、大稻埕(茶產業集散中心)、關渡、唭哩 岸、八芝蘭等。加上淡水河終年水量豐沛,上、中、下游與各支流舟楫 相通,形成一物產交流之共同經濟圈。但是據《臺灣通志》∕疆域∕形 勢載:「淡水縣(附郭之邑):臺北富庶,以淡北稱最,二百年來,

聲明文物,甲於全臺。中壢、茄冬、南崁、磺溪諸小港,外八里坌,

51  余文儀(1760)1962《續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121,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 53。

52  黃富三〈河流與聚落:淡水河水運與關渡之興衰〉,收入黃富三主編2009《海、河與臺灣 聚落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105。

53  陳培桂(1871)1963《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叢刊172,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159–

160。

54  不著撰人(1862–1874同治年間)1963《臺灣府輿圖纂要》,台灣文獻叢刊181,台灣銀 行經濟研究室,頁292。

55  不著撰人(1895年(光緒21年)初稿)1961《臺灣通志》,台灣文獻叢刊130,台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頁670。

(19)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昔通今塞……。」56得知清末淡水河內各小港已淤塞無法渡船,水運也

隨之衰退。

五、日治時期之建設與唭哩岸沒落

據1898年(明治31年)12月之調查,基隆河自基隆堡瑞芳莊起,

至芝蘭二堡關渡莊止,約31.5公里可通船……57,可知日治初期舟船只 行至關渡,唭哩岸已盡失舟楫之便了。日治以降,台北盆地的交通漸由 陸路取代水路交通,隨公路、鐵路的開通道路延伸至何處,就帶動當地 的繁榮,這也是唭哩岸變遷之轉捩點:清代,船隻可由清水圳行駛至唭 哩岸之海防厝(即北投汛,位於今振興醫院附近),是當時重要貨物集 散地和吞吐港。58日治時期,1901年淡水鐵路通車,但未在唭哩岸設驛 站、北淡公路改道、河川淤塞等交通運輸功能衰退之因素,唭哩岸地區 因而日漸沒落。(請參看圖7)1897年(明治30年)北投庄屬台北縣,

隸屬「士林辨務署」管轄,行政機關設於士林之故,更加速唭哩岸之式 微。

56  不著撰人1961《臺灣通志》,台灣文獻叢刊130,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13。《臺灣通 志》乃1895年(光緒21年)初略有成稿,後由日人購得存於總督府圖書館。(資料來源:

中央研究院台史所「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目錄。)

57  王世慶1998《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 67。

58 請參見圖31慈生宮之石雕壁畫。

(20)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表4 日治時期北投地區之(部份)交通建設表 年 代 交通建設事項

1897年(明治30年) 大稻埕至北投之公路開通,路線如下:

大稻埕→大隆同(大龍峒)→士林→奇里岸→(經今大 度路)關渡→淡水59

1901年(明治34年) 台北—淡水的北淡線鐵路(全長21.1公里)通車,在北 投王家廟60、忠義設有招呼站。各停靠站如下:

北門(起點)→臺北→大正街→雙連→圓山→宮ノ下→

士林→唭哩岸→北投→江頭→淡水61

1903年(明治36年) 修築士林—金山、台北—芝山、士林—陽明山等公路,

便於北投、淡水、金山等地與士林的聯絡。

1913年(大正2年) 開始行駛台北市區至圓山間之公共汽車,為公共汽車通 行之始。開始台北—北投、台北—基隆之公共運輸。

1916年(大正5年) 興建北投至新北投的淡水鐵路支線,全長0.8公里,62

「新北投驛」開始營運。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運輸課1921《沿線要覽》,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運輸課。

黃富三〈河流與聚落:淡水河水運與關渡之興衰〉收入黃富三主編2009

《海、河與臺灣聚落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1894年(光緒20年)德國硫磺商人奧立(Ouely)在北投發現溫 泉,1895年(明治28年)大阪人平田源吾因緣際會來到北投泡溫泉、

療養身體而痊癒,翌年開設「天狗庵」,是溫泉被導入商業用途之始,

也是北投溫泉旅館之濫觴。1895年12月樺山總督至北投溫泉地區視察 醫院之建設用地,631898年8月「臺北陸軍衛戍療養醫院北投分院」64正 式啟用,作為軍用療養地。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傷兵相繼運來 此醫院療傷。65

59  黃富三〈河流與聚落:淡水河水運與關渡之興衰〉收入黃富三主編2009《海、河與臺灣聚 落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121。

60  王家廟:位於唭哩岸之簡易招呼站,約在今鎮安宮(蘇池李府王爺廟)附近,筆者訪談多 位當地耆老,都說唭哩岸未設站,他們都在王家廟(本名王爺廟,後來變音而成為王家 廟)招呼站上、下火車。

61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運輸課1921《沿線要覽》,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運輸課。

62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運輸課1921《沿線要覽》,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運輸課。

63 台湾経世新聞社編1938《台湾大年表》,南天書局有限公司,頁16。

64 戰後先改為「國軍八一八醫院」,現為「國軍北投醫院」,專門負責精神疾病醫療服務。

65  林芬郁2009〈北投地區宗教發展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7。

(21)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溫泉除醫療用途外,日本政府更積極發展溫泉休閒旅遊(如興建北

投公共浴場、北投公園等),1903年(明治36年)從台北到北投的納 涼列車,變成每年的慣例。1916年(大正5年)興築新北投支線鐵道,

更帶動北投的休閒觀光人潮和商業發展。66日人故鄉溫泉文化風情的移 殖,影響所及,新北投瞬間由農村景緻轉變為遊憩勝地,更帶動新北投 一地市況繁榮尤勝唭哩岸地方。由下列唭哩岸庄與北投庄的人口數,可 知1905–1939年間唭哩岸庄人口數增加有限,1915–1925年間甚且減 少。但是反觀北投庄之人口數不但逐年增加,甚至成倍數成長,由此人 口統計表可看出一地繁榮之變遷。

表 5 唭哩岸庄與北投庄之人口統計表

年 份 唭 哩 岸 庄 北 投 庄

共計 共計

1905年(明治38年) 778 685 1463 1607 1440 3047 1910年(明治43年) 773 674 1447 1681 1496 3177 1915年(大正4年) 770 644 1414 1905 1767 3672 1920年(大正9年) 698 629 1327 2078 1956 4034 1925年(大正14年) 719 660 1379 2477 2454 4931 1930年(昭和5年) 777 720 1497 2755 2770 5525 1935年(昭和10年) 803 759 1562 3303 3301 6604 1939年(昭和14年) 813 761 1574 3303 3300 6603

(資料來源:臨 時 台 灣 戶 口 調 查 部 ∕ 臺 灣 總 督 府 官 房 統 計 課 「 台 灣 現 住 人 口 統 計」。)

唭哩岸地方因水陸交通沒落,又日治時期淡水鐵路未在唭哩岸設驛 站、北淡公路改道等因素,加上日人戮力經營新北投之溫泉業,商業逐 漸往北投地區發展,其經濟領導地位也漸被北投取代。唭哩岸一地因交 通之利失勢,又缺乏公共建設,自此地位一落千丈。

66  林芬郁2009a〈日治時期七星郡北投庄日人所興建之宗教信仰場所〉,《臺北文獻》直字 168,頁198–199。

(22)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參、唭哩岸之庄廟—慈生宮

一、慈生宮之興建

台灣各地在清代開墾初期,各村落大多由祖籍相同者彼此結合而 構成,來自中國福建漳州、泉州(占多數)移民各奉其祖籍所崇仰的鄉 土神來台,待生活安定後即立廟祭祀,以為移民之守護神。又因盜匪頻 仍,各村落常藉由信仰共同神明達到維繫、守望相助的聯盟關係。這說 明了寺廟之宗教活動也能超祖籍意識,成為凝聚地方的團結力量。而這 些廟宇不僅是移墾社會村落的宗教活動中心,也是村民公益事務的聚集 場所,各種公益與對外活動亦透過祭祀行動來表現。

今北投區東華公園內,有一塊台北市文獻會立的「唭里岸碑」:

「唭里岸,亦書奇里岸,淇里岸,平埔族凱達格蘭之社名,或謂為舊 淡水河向北突出之彎曲地,形似港灣,故以岸名之,明鄭之世,為防 清兵入攻,曾遣將駐兵,招佃闢田,以實軍糧,又傳福建漳州移民,

亦曾在此拓殖,並建慈生宮,以為教誠之所。清有臺灣,入墾益眾,

雍正間,開七星墩,以灌芝蘭荒埔,遂成淡北農業發祥地,今東華街 東側山路有一古老村落,即為當年漢人進墾之據點。」碑文說明唭里 岸地名的由來,和早期漢人移民在此開墾與興建慈生宮的經過。唭哩岸 庄民,為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相傳1669年(明永曆23年),在 現今吉利公園內,由漳州、同安人共同鳩資,傳說於1670年11月肇建

「慈生宮」(舊名:五谷先帝廟),並於翌年2月竣工,67是北台灣歷 史悠久的寺廟。

67  《社寺廟宇二関スル調查台北廳》「北投公學校長報告慈生宮」,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 研究室叢書。(但無文獻可考)

(23)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圖4東華街二段300巷漢人聚落村

2008.04.24林芬郁攝

據古蹟前輩林衡道為文之〈臺北近郊史蹟調查〉中載:「慈生 宮…所傳該廟創建於明永曆二十三年之說,雖乏確據,但從當時唭里 岸已由漳人開拓一事而判斷,其為臺北地方最古廟宇之一,似無可置 疑。」關於慈生宮的創建年代,筆者查遍文獻皆無記錄,且尹章義之

〈臺北平原拓墾史(1697–1772)〉中,提及伊能嘉矩所著《臺灣文 化志》之〈制限拓殖の一期〉之「附記」中載:「明永曆三十五年雞籠 城修復之後,北路總督何祐增守芝蘭三堡的淡水港,據港北滬尾西、

荷人所遺舊城故址而守。據說,在那時期,屯弁鄭長從鹿港航抵淡水 港(八里坌),溯淡水河入芝蘭二堡。淡水廳志所謂:「淡水開墾自 奇里岸始」,據此,似乎就指後日的芝蘭二堡奇里岸庄,同庄的慈生 宮以及芝蘭一堡大直庄的劍潭古寺,傳說也是當時創建的。」尹文認 為伊能文中以「附記」書寫乃因伊能嘉矩顯然是把「史實」與「傳說」

分得很清楚。68又據尹文所推慈生宮與劍潭古寺之創建,必晚於天妃廟 之「以茅易瓦」及《諸羅縣志》之修志時間。69但林衡道編審之《臺灣 古蹟全集》述:「依據中國人的建廟習慣,此廟供奉五穀神,必然可 證明唭哩岸地方確實是淡北一帶最早的農業發祥地。」70因此無論慈生 宮創建於何時,儼然證實其歷史悠久,建廟符合中國移民祈求風調雨 順、五穀豐收之習俗,且證實唭哩岸是淡北一帶之農業發祥地。

68  尹章義1981〈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臺北文獻》53∕54,頁10–

11。

69 尹章義1981〈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臺北文獻》53∕54,頁21。

70 林衡道 總編審1980《臺灣古蹟全集第一冊》,戶外生活雜誌社,頁142–143。

(24)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據說某日,颱風過後,庄民一如往常,前往五分港71捕魚、撈蛤 仔、魚貝等,赫見一黑面媽祖坐鎮江邊的田野間,認為是神佛機緣,乃 招呼庄內眾人,合力恭迎媽祖回歸慈生宮和五谷先帝公一起護祐黎民,

接受信徒景仰膜拜。清代,慈生宮曾毀損待修,乃恭請乘颱風而來的媽 祖,暫奉關渡宮,72待廟宇修復即迎回慈生宮。當慈生宮整建完竣,媽 祖卻出乩開示,關渡宮為海口要津,討海者眾,故決意坐鎮勝跡關渡 宮,與關渡媽(大媽)一起守護海口,非單庇護內陸庶民,並兼顧海上 航行船隻及漁民往來作業之安全,於是慈生宮的黑面媽祖遂成為海口的 守護神—「關渡宮二媽」。73「…無論是崇祀漂著神像,或以漂流木雕 刻神佛像,亦或是「寄木營造」即以漂流木材建造寺廟神社等,都是 海洋信仰的表現…」。74駐鎮關渡宮既是媽祖的旨意,信徒們自虔心奉 行,選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日,由擲筊選出的正、副爐主和多位頭家等,

以獅陣、鑼鼓,前往關渡宮迎接二媽金身鑾駕回「唭哩岸慈生宮」,這 是關渡二媽回慈生宮娘家的緣由。

圖5相傳撿到二媽處之五分港

(蔡財林先生提供)

71 五分港:約在今北投焚化爐附近。

72  關渡宮:原名「天妃廟」。1719年(康熙58年)關渡宮移建山麓現址,廟位坐北朝南,

面臨淡水河。關渡媽因神蹟顯赫、威震北台灣,又關渡宮有淡北鐵路之交通便利,因此信 眾絡繹於途,香火鼎盛。(資料來源:林芬郁2009c〈關渡宮與北投各庄之祭典活動〉,

《臺北文獻》直字170,頁263–274。)

73 「慈生宮簡介」,慈生宮提供。

74  林芬郁譯(劉枝萬著)〈台灣與日本的海洋性民間信仰〉(原文:劉枝萬2004〈台湾と日 本の海洋性民間信仰について〉,《傳統と革新》,頁98–112。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 研究科紀要別冊,日本: 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編,頁102。),《臺北文獻》直 字171,頁62。

(25)

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相傳五谷先帝廟於1779年(乾隆44年)重修(無文獻可考),

1882年(光緒8年)為符合當時社會經濟及信徒的需求,於「台北府芝 蘭堡唭哩岸街庄」現址(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一段321號)重建,1927 年(昭和2年)整修。日治時期,唭里岸庄民全部是慈生宮的信徒,艋 舺、大稻埕、三重埔、和尚洲信徒也很多,尚有來自基隆的信徒;每 年祭典當日約400—500人參加。農曆4月24日五谷先帝聖誕,3月23日 天上聖母聖誕,8月15日福德正神聖誕,祭祀費用由庄民之「寄附金」

(捐獻金)支出。75慈生宮於1927年(昭和2年)重修,當時增供鎮殿 哪吒、印童、劍童三尊金身。戰後,慈生宮又歷經1955年、1969年、

1973年、1983年,多次整修增建,集結歷代名師精心構築,今始有正 殿、觀音殿、媽祖殿莊嚴恢弘的宗教藝術殿堂。76

75  《社寺廟宇二関スル調查台北廳》「北投公學校長報告慈生宮」,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 研究室叢書。

76 筆者整理自「慈生宮簡介」。

(26)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表6 慈生宮沿革史與重大事件表

年代 對照年代 廟 名 地 點 備 註

1669年 永曆23年 五谷先帝廟 今吉利公園內 漳州人與泉州同安人共同集 資肇建(無文獻可考)

1779年 乾隆44年 重修一,風災倒塌,謝發記

與地方仕伸醵資修繕,1781 年10月竣工。(無文獻可考)

1868年 同治7年 重修二,大地震廟宇倒塌

(無文獻可考)

1882年 光緒8年 慈生宮 立農街321號 移至現址(立農街321號)重 建,增祀天后媽祖金身一尊

1927年 昭和2 年 整修

1955年 民國44年 慈生宮 立農街321號 重修二

1969年 民國58年 重修三

1971年 民國60年 落成建醮大典

1973年 民國62年 增建左右兩廡,成立「財團

法人台北市北投區慈生宮」

1983年 民國72年 重修四,增建觀音、聖母兩

殿,整建廟埕

2004年 民國93年 翻修中殿屋頂,增設夜間照

2009年 民國98年 更換新廟門,農曆6月14日

上午11:00舉行門神彩繪,

點眼開光儀式

資料來源: 《社寺廟宇二関スル調查 台北廳》「北投公學校長報告 慈生宮」,中央 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叢書,「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區慈生宮」簡介,

筆者田野調查。

二、唭哩岸地方發展與慈生宮之互動歷程

前述「水運與唭哩岸之興起」中,從文獻得知平埔族人已利用獨木 舟往返於台北盆地中的淡水河及其支流,至康熙末年已有中國大商船、

小船載運貨物於其間,可見清代水運之暢通。1985年12月17日由台北 市文獻委員會所舉辦的「北投區耆老座談會」上,潘塗生先生說:「當 初北投陸上交通不方便,大部份是靠水上交通,而唭里岸也因水上交通 而得名。往昔水運是由淡水河入台北基隆河,再由基隆河通到北投磺港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egal agent took me to work illegally for another employer and I was worried about being sent back if tracked down by the authorities. □ (4) Unable to adapt myself to

  沙彌十戒 (沙彌者梵語。此云息慈。息惡行慈故曰沙彌。息於十惡故受十戒耳。慈念眾生故有 不殺等也。此之十戒乃是眾戒之根本。先護持之)

1982 年法師受聘晉山佛教會館。聞皈依居士慨 歎:「雖皈依佛門磣神佛不分」。省視當代佛

精緻化飲食也日益增多。然而不良的生 活與飲食習 慣,正是導致各種慢性病、文明病的

而諾貝爾之所以會成立諾貝爾 獎,其實與他的發明和理念有很 大的關係。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 藥的研究,也因此積累了不計其數

27 唐 ‧ 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1 世主妙嚴品〉 ,CBETA, T10, no.

首先得承認人類社會也有律則存在,它不因研究者的主觀意志而改變;正因

由於此,遂使觀音轉向女神趨近,性質為之一變,成為守護航海平 安之神而被祀奉於海中之島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