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二"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二

─殖民時期本土教團的崛起(一)

闞正宗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副教授

一、前言

日本佛教各宗隨著殖民統治者來台布教發展,前後共有八宗 十二派,發展的主力以禪宗、淨土宗、真宗系統為主。其中,禪宗 來台者有臨濟宗妙心寺派及曹洞宗兩派。

台灣佛教自明鄭以降,所衍傳的宗派以臨濟、曹洞及其分支法 派為主,由於日本佛教禪宗與中國禪宗具有法脈法緣的關係,在台 灣有其發展優勢。是故,崛起於殖民時期的本土四大教團―基隆 月眉山靈泉禪寺、五股觀音山凌雲禪寺、苗栗大湖法雲禪寺、高雄 大崗山超峰寺,幾乎無例外都是福建鼓山湧泉寺法脈,同時也分別 加入日本臨濟、曹洞派下。

本土四大教團之崛起,一方面除維持台灣佛教的主體性之外,

另一方面與日本佛教各宗形成既合作又競爭的態勢。首先來談基隆 月眉山靈泉禪寺。

二、本土四大教團之一─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

(一)建設時期

靈 泉 禪 寺 的 開 山 者 為 善 智(1853-1906)、妙密(?-1901)、

善慧(1881-1945)三位法師。基隆靈泉禪寺派自 1901 年籌備,至

(2)

1920 年硬體設備全部完成。其之崛起,大體以 1908 年大殿竣工,

善慧和尚出任靈泉寺住持為分界點。

善智和尚,內號常慧,俗名胡阿紅,是基隆草店尾人(今仁愛 區)。早年拜代明宮源齋堂張太空(普漢)引進。清光緒十七年

(1891),善智與妙密前往鼓山湧泉寺出家並受戒,禮景峰上人為 師後在鼓山掛單3 年。1898 年與妙密相偕回台,卓錫基隆清寧宮;

1901 年,妙密圓寂;1902 年,善智和尚偕善慧、善性等多人赴鼓 山湧泉寺,在妙蓮和尚(1824-1907)座下受戒。1不過,善慧受戒 時間與鼓山湧泉寺《同戒錄》記載的1905 年不同。2

1901 年 11 月,善智、善慧與吳德良等人籌資三千圓建寺,至 1902 年 5 月初步告竣;1906 年 1 月,正式取名靈泉寺,善慧和尚 並向日本曹洞宗申請入籍;31907 年,善慧和尚與信徒總代表辜顯 榮、顏雲年、許梓桑、許松英等再發起擴建,並獲許可募款。4但 也有說1905 年眾議建寺,檀信中有林來發者,將面積甲餘之茶園 獻為寺地,隨即著手建設,次年5 月獲台灣總督府許可。5

1906 年善智圓寂,善慧接手正在興建中的靈泉寺。善慧的崛 起,同時也是月眉山派的崛起。

1907 年 8 月,善慧獲准編入曹洞宗籍,同時被曹洞宗管長任命 為靈泉寺住持。6從1906 年起到 1918 年止,靈泉寺不斷地從事硬體

1. 李添春:〈臺灣佛教史資料上篇曹洞宗史〉,《臺灣佛教》第 25 卷第 1 期,

1971 年 1 月,頁 4。

2. 鼓山湧泉寺:《勅賜鼓山湧泉禪寺戒壇同戒錄》,福建:鼓山湧泉寺,1924 年。

3. 〈曹洞宗靈泉寺〉,《臺灣日日新報》,1906 年 1 月 18 日,5 版。

4. 臺灣社寺宗教刊行會:《臺北州下に於ける社寺教會要覽.靈泉寺》,台北:

臺灣社寺宗教刊行會,1933 年,無頁碼。

5. 李添春:〈臺灣佛教史資料上篇曹洞宗史〉,頁 5。

6. 臺灣社寺宗教刊行會:《臺北州下に於ける社寺教會要覽.靈泉寺》。

(3)

建設。1908 年 9 月佛殿竣工,舉行菩薩安座開光,同年 10 月,第 一代住持晉山,日本曹洞宗大本山石川素童(1842-1920)親臨主 持,任命善慧為駐台布教師兼靈泉寺住持。7

1909 年 11 月 11 日,靈泉寺天王殿落成;81917 年 9 月,靈泉 寺三座石塔落成;91920 年 10 月 24 日,新建開山堂落成,顏雲年 賀詞道:「開山於此,垂二十年。高僧寶剎,名聞大千。斯堂構就,

規模備焉。證果已成,可暫息肩。」10代表靈泉寺整個硬體建設告 一段落。

7. 李添春:〈臺灣佛教史資料上篇曹洞宗史〉,頁 5。但據《臺北州下に於ける 社寺教會要覽.靈泉寺》所載,善慧是1907 年 8 月由曹洞宗管長任命為住持,

與李添春的說法有1 年的差距。

8. 〈慶祝落成〉,《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11 年 11 月 13 日,3 版。

9. 〈靈泉寺大闡宗風〉,《臺灣日日新報》,1917 年 10 月 19 日,4 版。

10. 〈開山堂落成〉,《臺灣日日新報》,1920 年 10 月 27 日,6 版。

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1911 年落成的天王殿

(4)

(二)福建、日本與本島弘法

1911 年 5 月 28 日,善慧參訪鼓山湧泉寺及南海普陀山,行程 一個月;111912 年 4 月下旬訪問日本曹洞宗本山諸寺,拜會曹洞宗 布教總監霖玉仙(1853-1924)、曹洞宗務院及內務省,面見石川 素童管長,並獲得《大藏經》一部。12善慧回台後,自1912 年 5 月 20 日起,與曹洞宗台北別院的院主門脇探玄及沈德融,在艋舺龍山 寺一起作佛教演講。131914 年 5 月 24 日起,善慧、德融、雪凝等 一行赴鼓山拜會,先後會見退居住持古月和尚(1843-1919)及住 持振光和尚。14

1912 年 9 月 1 日,基隆靈泉寺舉行首屆「愛國佛教講習會」,

有本島僧侶(齋友)30 人參加,15主講者除了日僧渡邊靈淳之外,

還有來自廈門虎溪山的住持釋會泉,及善慧和尚等4 人。16

1912 年的「愛國佛教講習會」,是基隆月眉山靈泉寺與善慧取 得殖民統治者及宗派信任的指標之一,也是善慧崛起的關鍵點。講 習會之後,直到1915 年 12 月供奉日本天皇的聖壽尊牌前,善慧所 領導的靈泉寺,每年的傳戒不算,至少完成了1913 年 8 月遊印緬 迎請玉佛、1914 年春到大陸請回舍利塔、1914 年秋建禪堂並舉行 全島僧俗坐禪大會、1915 年聘鼓山性進和尚設叢林清規等大事件。17

11. 〈戒僧雲遊〉,《臺灣日日新報》,1911 年 5 月 29 日,3 版。

12. 〈善慧師歸錫〉,《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12 年 5 月 17 日,6 版。

13. 〈本島人布教〉,《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12 年 5 月 20 日,2 版。

14. 迺蘭生:〈旅閩隨錄〉,《臺灣日日新報》,1914 年 6 月 5 日,6 版。

15. 〈愛國佛教講習會(本島人僧侶教育の一法)〉,《臺灣日日新報》,1912 年9 月 4 日,2 版。

16. 〈愛國佛教講習會〉,《臺灣日日新報》,1912 年 9 月 6 日,7 版。第四位 主講者是台南開元寺的釋永定,參見《臺灣日日新報》,1912 年 9 月 4 日,2 版。

17. 李添春:〈臺灣佛教史資料上篇曹洞宗史〉,頁 16。

(5)

台僧寺院奉日皇的聖壽尊牌是一項觀察的指標。1915 年,善慧 到日本接受大正天皇的牌位,同年8 月間,爆發台灣抗日運動死傷 最多的「西來庵事件」, 10 月至翌年 3 月,總督府開始了全台的 宗教調查。181915 年 12 月 10 日,善慧在靈泉寺舉行「聖壽萬歲」

之奉禱儀式。19

善慧奉迎日本天皇的聖牌還延伸到了台南。1917 年,善慧住持 台南法華寺,1918 年 11 月間並與台南市士紳議請崇奉「天皇陛下 金牌」。20

善慧所領導的靈泉禪寺在日本殖民時代的崛起,大約是從1912 年的「愛國佛教講習會」開始,到最重要的過程之一,即天皇聖壽 尊牌的奉安,基本上已取得日方的信任。

1921 年 2 月 26 日,善慧與本圓和尚在總督府社寺課長丸井圭 治郎的主導下,以其台籍且又出身齋教系統的重大影響力,與陳 火、黃監同被推薦為「南瀛佛教會」的創立委員。21

早在靈泉寺供奉聖壽尊牌前半年,即1915 年 6 月間,善慧就 有組織「台灣佛教聯會」的規劃,其計畫是:

基隆月眉山靈泉寺善慧師為鑑本島佛教之不振,皆由島人 素無宗教思想,此際擬設臺灣佛教聯合會,竝興學林、刊 月報、刱設醫院,廣行布教,聯絡本島各叢林,及諸壇樾 施主,合力舉行,以振刷僧規,扶持宗教,現經草成條規,

18. 〈西來庵事件前後臺灣佛教的動向〉,收在《臺灣佛教史論文集》,高雄:

春暉,2003 年,頁 133。

19. 〈靈泉寺奉禱式〉,《臺灣日日新報》,1915 年 12 月 8 日,7 版。

20. 〈赤崁特訊.夢蝶園告竣〉,《臺灣日日新報》,1918 年 11 月 24 日,4 版。

21. 〈本島僧侶佛教會創立〉,《臺灣日日新報》,1921 年 3 月 1 日,2 版。

(6)

徵求同志,俟得當道許可,即便實行。邇日該禪師正為此 南下,聞俟歸北後,若得上峰許可,立開大會,將月報、

學林二件,先行實施,俟養成僧侶資格,然後廣行布教。

據該禪師云,此番計劃,必須徹首徹尾,以達目的,果爾,

實為本島僧人放一異彩也。22

善慧雖欲組織「佛教聯合會」,但從後來的發展中可以得知,這個 會最後沒有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善慧擬組織的「佛教聯合會」還 包括聯絡「臺灣佛教會」。23

雖然組織「佛教聯合會」未成功,但「興學林、刊月報」陸續 實現,如曹洞宗佛教中學林在1916 年申請建校成功,善慧和尚的 功勞不小。而靈泉寺亦在同年4 月,開辦了「佛教小學堂」(學林),

授課者至少有善慧及黃德先,學生有寺僧12 人、外來徒眾 12 人。24 至於《靈泉寺刊月報》似乎是在1926 年 3 月間發行。25

(三)善慧和尚卸任與海外之行

1933 年 4 月 13 日,靈泉寺舉行落成 30 週年紀念,26幾天後,

善慧寫信給總督府高橋社會課長,表示4 月 19 日要出發去朝鮮、

滿洲視察。27視察之前,善慧除了先到日本向曹洞宗東京宗務院報 告靈泉建設經過外,最重要的是辭去「曹洞宗中學林林(校)長」

22. 〈佛教聯合會先聲〉,《臺灣日日新報》,1915 年 6 月 10 日,6 版。

23. 〈贈善慧師文〉,《臺灣日日新報》,1916 年 6 月 12 日,4 版。

24. 〈佛教小學堂之休夏〉,《臺灣日日新報》,1917 年 7 月 9 日,4 版。

25. 〈靈泉寺刊月報〉,《臺灣日日新報》,1926 年 3 月 2 日,4 版。

26. 〈靈泉寺佛殿改築落成式〉,《南瀛佛教》第 11 卷 5 卷,1933 年 5 月,頁 52。

27. 〈通信〉,《南瀛佛教》第 11 卷 5 卷,頁 54。

(7)

一職,曹洞宗宗務院「給予辭令,委 往鮮滿視察宗教狀況」。28宗務院准他 辭職,善慧在同年7 月抵浙江普陀山 後,開始運作靈泉寺住持繼任人選;7 月23 日,靈泉禪寺召集派下門人,承 認善慧辭職,並接受他所推薦的人選 德馨和尚。29

善慧於1933 年辭去靈泉寺住持一 職,到朝鮮、滿洲視察,應與日本曹 洞宗在中國東北的擴張任務有關。

1931 年發生「九一八事變」(又 稱「滿州事變」),日本占領東三省,

1932 年 3 月 1 日發布「滿州建國宣言」,同年 9 月 15 日,「日滿 議定書」簽訂,日本正式承認滿州國。30成為日本傀儡的滿州國,

在「建國」之後開始了佛教的革新運動,如滿州僧俗赴日考察、日 滿留學僧交換、舉行宗教座談會等等。31

日本曹洞宗早在1908 年 2 月就發布〈曹洞宗滿州開教規程〉,

正式活躍於滿州各地;1929 年有僧人乙部吞海,1931 年佐川玄彝,

1932 年,丹羽溪道、服部國友、來馬啄道、今井鐵城、乙部魁芳、

能勢良晃、川瀨石仙等人奉命到滿州開教,並設立「滿蒙協會」。32

28. 〈靈泉寺住職視察鮮滿〉,《南瀛佛教》第 11 卷 6 卷,1933 年 6 月,頁 42。

29. 〈靈泉寺江善慧辭職為某事引責歟後任選舉德馨上人〉,《臺灣日日新報》,

1933 年 7 月 25 日,4 版。

30. 太平洋戰爭研究会,《滿州帝国》,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99 年,頁 72。

31. 曹洞宗海外開教傳道史編輯委員會:《曹洞宗海外開教傳道史》,東京:曹 洞宗宗務廳,1980 年,頁 48。

32. 同註 31,頁 54-56。

善慧法師曾任杭州佛教會會長

(8)

研究日本殖民時代台灣佛教史的人當對乙部吞海、來馬啄道這兩位 日僧不陌生,他們都曾來過台灣,其中,來馬啄道還常在《南瀛佛 教》發表許多文章而廣為人知。

1932 年 2 月,溥儀被扶植登基為滿州國皇帝,年號「大同」,

被諭示建設滿州與日本一體的「王道樂土」新國家,日本佛教各宗 也做好了前往滿州布教的新陣容。為了因應此一新事態,曹洞宗宗 門就以「滿州宗教事情視察」的形式,派許多調查員前去滿州,33 因此,善慧和尚的滿州行,其實是曹洞宗宗務的政策,而這種政策 是日本帝國主義擴張的一環。

1933 年,善慧辭去佛教中學林及靈泉寺住持之職後,根據李添 春(1899-1988)的紀錄是:

1934 年 10 月 5 日,與德玉師遊印度(出《心經略解》)。

1935 年,與本圓參拜印度佛蹟後途經檳城,被本忠和尚請 為主持極樂寺。

1936 年 6 月 3 日,善慧和尚任檳城極樂寺、新加坡普覺寺 住持,又兼吉隆坡西廟住持。6 月 16 日坐船從鼓山回檳城。

1937 年 6 月,善慧函德融信謂,檳城五叉路雙慶寺(怡山 下院)請兼住持。

1940 年 3 月 16-22 日,善慧六十花甲紀念,開四眾戒會。

1941 年,隱居北投淨蓮院。

1945 年 12 月 11 日,寂於士林啟明堂。34

中日戰爭爆發前,活躍於江浙一帶的名僧太虛與圓瑛和尚,都

33. 同註 31,頁 56。

34. 李添春:〈臺灣佛教史資料上篇曹洞宗史〉,頁 18-19。

(9)

與善慧有不錯的交情。善慧多次進出大陸,對江浙佛教並不陌生。

1938 年善慧從海外回台,35隨即於1939 年 8 月初,受上海曹洞宗 長德院院主成田芳禪師的招聘,8 月 7 日由基隆出港前往上海,並 在杭州靈隱寺、淨慈寺,蘇州報恩寺、虎丘寺、鎮江金山寺、南京 毘盧寺等寺院宣撫布教,並從這些寺院選出優良青年僧20 名從事 國語(日語)講習,這是日本曹洞宗在華中(占領區)布教計畫之 始。36善慧則於1940 年回台。

可以說,善慧和尚於1933 年滿州、朝鮮之行後,再前往南洋 住持檳城極樂寺,中日戰爭爆發後,1939 年任「杭州佛教會會長」,

都和日本在扶植偽滿州國侵略亞洲擬「以華制華」的策略有關。

三、結語

靈泉禪寺作為殖民時期本土四大教團之首,由善智、妙密、善 慧共同開山,但無論是硬體設備或弘法傳播,無不以善慧為主。善 慧和尚主持靈泉禪寺,與日本當局合作有其發展的必要性,因此,

為協助國家擴張主義的日本佛教服務也在所難免,這種情況自偽滿 成立後的1933 年開始明朗。

然而,與其他本土教團一樣,月眉山派徒眾的培養也是兼顧中 國與日本佛教,如留學大陸者有普欽(1894-1971)、修和(1929- 1981),留學日本者有德融(1884-1971)、李添春、曾景來(1902- 1977)等,但殖民時期以留日徒眾較為活躍。

35. 《基隆靈泉禪寺同戒錄》,基隆:靈泉寺,1955 年,頁 5。

36. 〈開山寺の善慧師中支各寺院で宣撫布教〉,《臺灣日日新報》,1939 年 8 月6 日,7 版。

(10)

基隆靈泉禪寺大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各校應於招生年度前一年 4 月底前提出特色招生申請計畫,本就學區特色招 生審查會於 7

身為島國的台灣當然不能置外,教 育部 2007年出版的《海洋教育政策白皮 書》中開宗明義提出「海洋是生命之起 源」,強調「我國位處海洋要地,『海

本年度(105 年)由本院(高雄榮民總醫院)主辦成果發表會,於 105 年 12 月 1 日上午 8 時 30 分至 12 時 40 分於本院急診大樓 6 樓 第五會議室舉辦,

曹洞宗佐佐木、鈴木身先士卒,集合各宗僧侶,以及菊地慶治 郎、鹿山豐、內藤無一庵、小躓和夫等有志之士,創立「大日本臺 灣佛教會」,目的是「開放自家信仰之志念,維持社會道德,進而

分布於中國沿海的鱟於每年 11 月開始由淺海游向深水區越冬,翌年 4~5 月再向

語」政策的助成,直到 1915 年「西來庵事件」之後,總督府啟動 全台宗教調查,與本島佛教具有歷史淵源的禪宗系統臨濟宗與曹 洞宗,幾乎在同時投入興辦教導台籍僧侶、齋友的正式機構,其中

1624 年夏,荷軍撤出澎湖移往台灣後,開啟了全島 37 年的統 治。天啟五年( 1625),「海寇顏思齊入臺灣,鄭芝龍附之,而荷 蘭猶盤踞臺灣;思齊引倭人剽掠海上,與荷蘭共有臺灣之地,以為 巢穴」。

台綜院院長吳再益表示,國內經濟就業好轉、企業獲利表現佳等因素支撐,經濟成 長可望持續,預期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有 4.95%,呈現溫和成長。台綜院去年 12 月預估 4.24%,這次上修 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