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極短的篇幅,極長極寬的人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極短的篇幅,極長極寬的人生"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極短的篇幅,極長極寬的人生

◎ 林黛嫚

極短篇在臺灣曾經盛極一時,1978 年,《聯副》別開生面選定「極短篇」

替這個小說次文類命名,從此開啟了

「輕薄短小」的全民寫作新浪潮。當時 的主編瘂弦先生說:「極短篇是一個嘗 試,希望以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大的內 涵;使讀者在幾分鐘之內,接受一個故 事,得到一份感動和啟示。」其後大約 有十年的時間,有許多作家投入極短篇 小說的寫作,爾雅出版社有一個極短篇 專區,蒐錄了袁瓊瓊、愛亞、陳克華、

亮軒、雷驤、鍾玲等將近二十位名家的 極短篇作品,此外,像侯文詠、苦苓、

吳淡如也都出版過極短篇小說。

有學者指出,極短篇這個名稱,其 實是英文short-short fiction的中譯。這 種小說文類歷來有很多名稱,知名的香 港專欄作家劉以鬯《打錯了》一書自序 開首一段:「從1945年發表《風雨篇》

極短的篇幅,極長極寬的人生

◎ 林黛嫚

◎ 林黛嫚

——第31屆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高中極短篇組總評

到2000年發表《我與我的對話》,我寫 過不少微型小說。我曾在《快報》寫

『短篇小說』專欄、在《星島日報》寫

『一分鐘小說』專欄、在《銀燈日報》

寫『掌篇小說』專欄……」,短短一段 文字便提到極短篇幾個不同稱呼,諸如 微型小說、掌篇小說、一分鐘小說。鄭 樹森教授曾撰寫〈極短篇的文類考察〉

一文,對這種文類及不同名稱有相當詳 實的探究,譬如提到一位匈牙利小說家 以閱讀時間來界定極短篇,稱自己的作 品為「一分鐘小說」;「掌篇小說」或

「掌中小說」,則來自日本的川端康 成、橫光利一等現代新感覺派作家;至 於「微型小說」的說法,在新加坡以及 中國大陸大多使用這個稱呼。此外,還 有「突發小說」(sudden fiction)等不 同名稱,上述這些名稱有些是比喻這類 小說的短度,如「一分鐘小說」;有些

明道文藝 448

16

決 審 總 評

(2)

極短的篇幅,極長極寬的人生

則試圖更清楚釐定這類小說的規範和內 在元素,如「突發小說」。

不過儘管極短篇在學術研究方面還 在發展階段,由於可以顧名思義,就按 照字面意義「篇幅比短篇小說還要短的 小說」來撰寫,感覺上創作難度也比短 篇小說容易些,其實不然,翻譯過許多

「西語極短篇」和「拉丁美洲極短篇」

的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就曾表示:

「我們常引用林語堂先生的話,說『演 講是越短越好,就像女人的迷你裙一 樣』來凸顯東西『短』的精采與美好。

西班牙文也有句諺語說:『好東西,如 果短,那就是加倍的好。』意謂『短』

的精緻,卻不是容易達到的境界。」

所以參與這次高中極短篇小說評審 的廖輝英、蔡素芬和我,對於極短篇 的定義也在評審會議開始前就先建立共 識,一般對於極短篇的想像,必須發展 出一次「高潮」,在有限的篇幅內,透 過對話或文字的操作,使故事出人意表 又合乎邏輯來讓讀者感到滿足,意思就 是小說架構、文字表現與主題內涵加上 有一個驚奇結局,便構成一篇好的極短 篇,這是我們可以同意也取擇來作為評 審標準的。

這次進入決審的十八篇極短篇,讓 我們看到一個可喜的現象,那就是現 在的高中生文字表達能力都很好,說故 事的方式也有許多獨到之處,需要加強

的,可能是觀察及思考能力,因為高中 生十六歲到十八歲的年紀,要有什麼豐 富的生活經驗是不太容易的,但作為小 說家,體驗與想像都是不可或缺的,想 像力除了天賦外,日常生活有很多鍛練 的管道,而體驗呢,則得仰賴大量閱讀 和細密的觀察與思考。

經過充份的討論與折衝之後,得到 首獎的作品〈缺空〉是把高中生每天 都要面對的讀書考試經驗化為故事,蔡 素芬認為此文「將一題答不出的解答擬 人化,彷彿情侶生死濶別,曾情意相連 又記憶渺茫,文字情感飽滿,十分有創 意」。廖輝英則認為本文似在想念故 人,其實在努力思索一則試題,有懸疑 的趣味。

〈外遇〉得到第二名,這一篇在短 短的篇幅中承載許多豐富的內涵,有 成人世界的出軌,有母子親情,也有年 輕人看待家庭變故的視角,我覺得是一 篇成熟的佳作。蔡素芬認為「這篇寫母 親外遇,向女兒告白,從女兒的敍述中 也反映了母女關係的濃淡,觀察角度 特殊,文字流暢精簡」。不過得獎者揭 曉,作者是位男同學,作品中雖沒點出 敘述者的性別,不過那種女性心理的細 膩描繪,確會讓讀者以為是母女關係。

廖輝英除肯定作者架構不俗,但也點出 作者對四十多歲女性的描寫觀察不夠精 準,「說『外遇』之隔也有些小小的鞋

17

高 中 極 短 篇 組

(3)

外搔癢」。

第三名的作品〈絕路〉選擇了一個 較龐大的主題,同時也花了近兩千字 的篇幅來敘寫一位老人的人生,廖輝英 很欣賞此文,說:「人生如棋,敗局連 連,短短的篇幅裡寫出主人翁半生劬 勞,一世滄桑,老來臨危孤立無援的困 境,層次分明,最後一擊也很夠力」。

蔡素芬則認為這篇講福伯因做生意失 敗,挫敗的人生,自怨自艾,盤旋在失 敗的意念中,甚至最後得到肺癌,人生 絕路至此,觀點太悲情了。

佳作〈囚〉原是蔡素芬的首選,她 認為此文從販賣機裡的礦泉水的視角 出發,把礦泉水充滿希望和悲慘的一生 描寫得很深刻,「在封閉中不失觀看世 界的願望,在死刑前感謝溫暖,從使用

者的語言發現自己的意義。非常有創意 的想像和描述」。廖輝英覺得太過「平 常」,我也覺得相對於〈絕路〉的飽滿 豐富,這篇顯得有點單薄。

佳作〈主宰〉題材獨特,殺戮場景 寫實而簡潔,可惜結局敘述者到底是實 驗或是自殺,線索不夠清楚;另幾篇佳 作,如〈三點半的錯過〉,是一則青春 浪漫故事,細節描述生動,題目頗具創 意;〈怪獸〉短而精悍;〈Dear L〉唯 美頹喪,有告別青澀的多愁善感,都各 有所長。

極短篇在極短的篇幅中要承載極長 極寬的人生,對高中生來說是難度頗 高的挑戰,看到這些得獎作品美好的演 出,證明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的第一次 嘗試是成功的。

書 名:九重葛與美少年 作 者:李渝

出版社:印刻

如果文學依舊可以使人面對逆境,從生命的無奈中振作 起精神,把日子好好的過下去,那麼寫小說,或者寫作,就 仍是一座堅守的壁壘,一道頑強的防線,一種不妥協或動搖 的信念。——李渝 

《九重葛與美少年》一篇篇小說,述說著那以想像、自 然、動物、宗教、藝術力量所拯救的人生。是啊,如果你注意,將有美的善的真的物事 引領前路,就算你的心神軀體再灰黯敗毀,低盪無告,存活下去,總會留下一點為生命 而努力的痕跡。

明道文藝 448

18

決 審 總 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蔡:〈征途〉也是寫一種孤獨感。我覺得這一篇口氣非常成熟,好像是一個城府滿深

[r]

When the cat came home the mouse asked the name of the kitten,.. the mouse asked once more what the kitten's christening

的「評論」,反而洋溢著熱情崇拜的口 吻,將「新詮」高推到了極端離譜的地 步;即使是本篇「向文」 ,依然充斥著這 類誇大「新詮」份量的語言。因此呂教

[r]

[r]

[r]

極限的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