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而且各世 界海有不同的形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而且各世 界海有不同的形狀"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佛教的生命觀與宇宙觀》研究心得(下)

◆ 廖翎而

本文榮獲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慧三法師獎學金 佛教的宇宙論

憨山大師在《夢遊集》中說:「最初發心,真正為生死大事,決定出離。」「如將 生死二字刻在額頭上,於生死法,親切勘破而已,非別有奇特處也。」然而,出 離煩惱、出離世間後,又會去哪裡呢?我們對基督教所說死後往生天國,耳熟能 詳,但是佛教的未來世界呢?好像很複雜!唯視我們的修行到哪個階段,就去哪 裡。這種說法實較合理,我必須清楚了解以我目前可以做到或將來可以努力達到 的程度,我會去哪裡?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唯一的佛國世界嗎?當然不是,但 是它擺在浩瀚佛國中的什麼位置?我要禮敬、供養諸佛,也得了解諸佛在何國 土?是何等世界組成諸佛的世界?

林教授所整理的宇宙緣起論,其中根據《華嚴經》卷七所記載,宇宙的生滅,是 由於業力,而據《俱舍論》所載,業又分為思業與思已業,即分為精神作用力與 物質作用力,如此精神與物質交互作用,來推動宇宙的形成。如《華嚴經》所述 的種種世界海,都是在這些交互作用下的「緣起有」。

然而,宇宙是實有嗎?依《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 如電,當作如是觀。」佛法說一切法皆自性空,無自體,一切皆是緣起而有。

談到佛教的宇宙觀,不能不談《華嚴經》,此經的〈世界成就品〉以海來代表介 質稀薄的星際空間,經云:「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而且各世 界海有不同的形狀。經云:「世界海有種種差別形相,所謂:或圓,或方,或非 圓方,無量差別。或如水漩形,或如山燄形,或如樹形,或如華形,或如宮殿形,

或如眾生形,或如佛形。」至於我們的銀河系是在「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的世 界,內部旋成二十重世界,而娑婆世界名列第十三重世界。

這些世界海中的世界,依據眾生心的染淨而出現不同的世界。仍是業力說,眾生 因造染淨不同的業而出生於娑婆世界,不僅福報較極樂世界差別大,時間空間感 都差距很大,依《華嚴經》所說,娑婆世界一劫的時間為極樂世界的一日一夜,

而空間的距離也很遠,極樂世界在我們銀河系的西方,超過十萬億佛土。若拿地 球的標準,台北和巴黎的時差約七小時,但是銀河系和極樂世界卻是一劫的時 間,一劫是多久?一大劫是十二億年。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中記載:「我此索訶世界釋迦牟尼佛土一劫,於極樂世界 無量佛土為一晝夜。」本書指出這些時間長短差異,不是來自「物質世界」間的 相對速度,而是來自「心理」的相對變化而形成。例如禪定者入定時,時間會變 慢。

除了大乘經典形容佛教的宇宙世界,小乘經典也探討小乘佛教的宇宙觀,其中的 描述,和我們平日所聽聞的地獄、天國等觀念較接近(從地獄品到三十三天品 等)。此書根據《起世經》指出,我們所住的大千世界是由十億個太陽系所構成,

地球四面有四大洲,中間有須彌山,為地球或太陽系軸心;其次,還有鬱單越洲,

(2)

其人民因為行十善業,得以住在環境優雅的地方;另外,則是最令人怖畏的地獄,

為什麼會下地獄?地獄究竟有多恐怖?佛陀敘述地獄眾生因造諸不善業,所以受 無量痛苦,種種痛苦不可思議,或被銅汁澆灌,或在膿血中,或在寒冰中,求生 不得,求死也不得,須經非常長久的時間(如一中劫)才能脫離,令人悚然。

此處提及一則經文,非常發人深省:「汝自此惡不善業……汝此惡業是汝自作,

自聚集故,得此果報,汝還自受。時閻魔王,具足以此第三天使,教示呵責彼諸 罪人。」閻王告訴罪人,他派了三個天使──老、病、死到人間,但眾生毫不在 意,放逸而行,所作惡業仍須自受。

至於天界雖好,卻仍具貪欲,為愛欲所縛,而且只是壽命長,仍有生死。至於阿 修羅雖住處美好、功德甚高等,但因煩惱未斷而不自在。

《起世經》為我們描述欲界所有的地方,福報都不具足,或多或少有不圓滿的遭 遇,使人更讚嘆諸佛世界的美好。

唯心乎抑唯物乎

了解佛教的宇宙觀後,佛教徒基本上是相信的,但也不免想到這些世界,無法被 證實是真實存在與否?是否這一切都是唯心的說法?佛教到底是唯心或唯物觀 或是心物合一觀?相信對佛法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會指出,佛教是傾向唯心的,

但佛教真是唯心觀而捨棄唯物的成分?

以禪宗的角度而言,禪法是心法,憨山德清說:「禪乃自心,經云不生不滅是也。

但把從前妄想一齊放下,不容潛生。」要出離、解脫,須從心著手,馬祖道一說:

「即心即佛。」不被無明所障、煩惱所蔽的心即是佛。憨山大師又說:「一切法 唯心所現,唯識所造。」以此而論,萬物也是心所化現出來的?但是,不也有人 說是由四大和合而成的嗎?

在「物」這方面,科學探討很多,本書的作者也從「波(光/電)與粒子」方面 來思考。

林教授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人雖是萬物之靈,但若用『物』的眼光來看,不 外是一些基本粒子的組合體而已。所有的粒子,在不同的作用力下,在不同的時 間,處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動量,並遵守『不確定原理』。」在此,他所 指的粒子是質子、中子、電子等,而佛法說人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

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不同的作用力」、「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位置」,「遵 守『不確定原理』」,這都可以緣起解釋,在種種條件下才能形成「人」之所以為

「人」。

有時細想「我」之所以為「我」,就是由血液、骨骼、肉等組織物所構成,這是 我的色身,平日辛苦照顧的就是它,莫怪老子言:「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若太在意色身,就會為它所把持,若不在意它,它又會 逐漸憔悴,怎麼辦?如果可以沒有身體,就沒有後患。佛法告訴我們:「藉假修 真」,色身的維持是為了修行,餵養它,照顧它,都在需要的範圍內,如聖嚴法 師所說:「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過度照顧色身是「想要」的層次,如穿 著美麗時髦,追求流行,動美容手術,大魚大肉等都已落入「貪愛」的層次,是

(3)

輪迴的根本;但若提供它基本而營養的伙食及衣服,也不使自己顯得憔悴、邋遢,

這是在「需要」的層次,不但自己可從貪解脫,也能令別人生起對佛法的信念。

不淨觀的修持也是從色身著手,《清淨道論》載「十不淨」:「膨脹相」、「青瘀相」、

「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 相」、「骸骨相」十種對死者的不淨觀。修行不淨觀者可很快得到成就,因為尋的 力量,止住於心而成專一,能獲初禪,譬如:「在急流的河中,以舵的力量停止 船隻。」不淨觀幫助我們從色相的執著上解脫,效果是很大的。

但是依厭惡的所緣,會不會有負作用?例子顯示,許多修不淨觀的人,後來因厭 棄色身、俗世,而產生自殺的念頭,認為「色身只不過是三百多根的骨聚,一百 八十關節的結合,九百腱的連結,九百塊肉所塗濕的人皮所包;蟲聚的寄生處,

諸病的住處,一切苦法的根據地。……國王或旃陀羅的身體同樣不淨,沒有什麼 不同。」能因不淨觀而產生眾生平等的觀念,是非常好,但不能停留在負面的否 定「人」的存在,因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需要身體來修行解脫之道。

如此說來,從物的觀點來看人的存在,並不究竟。讓我們再回到唯心的觀念。林 教授在本書還以「粒子說」來形容。他說每個眾生都可視為一個「精神粒子」, 每個精神粒子都具有「心性」或「佛性」,整個地球眾生的活動,是許多精神個 體相互作用。

本書又提到:「在三界內輪迴的眾生,都具有『心』,處在欲界及色界的每一眾生 都由五蘊所構成,也就是由心物合成各別的個體……由於業力,行善者,心氣柔 順,所處的環境就很優雅;行惡者,心氣乖戾,所處的環境就很粗糙。」此段話 乍看是唯心的,其實不然,怎麼說?先了解「唯心」的定義。

所謂唯心,是由於心的主觀作用,可以創造出萬事萬物。事實上,一切法的產生 是緣起的,所以不可能只有心的主觀作用,如上述還有五蘊、業力的存在,其實 不只於此,色受想行識、十二因緣等都會影響物自體的存在。相反地,因為物質 本身不能純客觀地存在,而須仰賴現象間相互的關係,即緣起,所以是自性空,

這樣的佛法觀也應是心物合一的觀念。

談到心物合一的佛法觀,不能不談及華嚴宗的事與理交融的四種法界,此四法界 已將佛學的全部哲理統括在內。據宗密大師說:「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唯 是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事是分義,一一差別,有分 齊故。(二)理法界:理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界:理 由事顯,事攬理成,具性分無礙故。(四)事事無礙法界:一切分齊事法,一一 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依楊政河教授解釋:事法界指物質現象與物質作用,

這些事物與現象中,一一差別之事相都是我們意識作用的對象。理法界則是精神 現象與精神作用,由於事法界是緣起性空的,相反地,物本身是無生滅、無增減 的絕對理體,是宇宙萬有如如不動的本體界。理事無礙法界是指本體與現象相即 相入的法界,也就是離開本體即無現象,離開現象即無本體,如水與波本為一體。

事事無礙法界是華嚴最高境界,乃一大法界緣起,為理事交相涉入的因陀羅網境 界,也是由大覺真心所顯示的實證境界,如離波無水,離水無波,水波無礙,而

(4)

水和水,波和波也無礙。事事無礙法界是說明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統一性、

延續性、包容性,沒有時空的限制,法法間互相融攝,所以沒有人我之分,沒有 美醜、好壞、是非的分別。

對於華嚴的境界,憨山大師有詩推崇之:「心心直入蓮華香,念念常明般若光,

知足便登兜率界,何勞心外覓西方?」如此說來,若能體會心的本地風光,就如 體會到大自然高山流水,處處都可顯現本來自性天真佛,鳥語蟬鳴也都透露活潑 的自在生機。

由於憨山大師是禪教合一、禪淨雙修的實證者,他所形容的境界,是他個人的實 際體悟,令人心生嚮往。一生受到華嚴與禪思想深遠的他,修行法門著重在心的 鍊鍛,華嚴的心物合一論,上文已大概論述,而禪呢?也是不能不談到的一種「心 法」。

和華嚴宗不同的是,禪宗不重理論,相反地要破除理論,所以禪法稱為心法,應 說是一種修行方式,而非一套理論,因為「說一即不中」,更甚之,禪是不假文 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談理論,而直指人心。

由於我本身是以禪淨雙修為修行法門,受到禪宗的唯心思想影響頗大,當我起煩 惱時,我會先觀照自心,是否自己的心起了惡念,是否與外界的惡意相應,我的 發現是:通常會有煩惱,多半是因為自己心中有惡念,如貪瞋癡等,與外界相應,

才產生的。

所以馬祖道一大師教人保持平常心,即不論發生什麼事,都能時時為心靈安置一 枚避雷針,也就是時時在方法上,或是數息或是念佛或是參話頭。根據我的經驗,

參話頭的威力非常大,無論是善念或惡念,只要念頭生起,一句話頭就能令它煙 消雲散,使內心再度平靜。因為參話頭本身擁有一種可能打開意識封閉之門的震 驚力量,將停留在一連串分別、相對的念頭全部打破,離開理性的思考方式,而 以一句不合理的話來參、參、參,發揮一種精神炸藥的威力。

但是,參禪必須持久而有耐力,且平時不宜太投入。聖嚴法師曾說平時進入參話 頭的疑團,可能會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或危險,他建議以空觀來取代,但其威力 就不能與前者媲美。

這正顯示出以心為主的方法,一旦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它的局限性,因為生活中處 處是緣起的、無常的,無法過唯心的生活,也就是不能以心的主體去主導物質的 客體環境,反而還會處處受限於客體的環境。所以古代許多禪師為了專心修行,

會離群索居,在深山潛心修行,等到證悟後才入世度眾生。

不過,心法的力量真的很強,舉例而言,禪的目的使人能直見本性,那麼禪師可 能會問:「真正的本性在什麼地方?可以指出它的位置嗎?」如道信禪師曾問僧 璨:「如何是解脫之道?」璨反問:「誰束縛你?」道信說:「沒有人束縛我。」

璨說:「既然沒有人束縛你,為什麼尋求解脫?」這樣的詰問令人無法回答。根 據禪師艾倫瓦茲說,這種回答方式「似乎要我們回頭注意那產生問題的心境,好 像說:『如果你正為情識所困,就找出被困的是誰或什麼東西。』所以,心理反 應是試圖感覺所感的和認知所認知的││去作為主體的對象。但這就像騎在牛背

(5)

上找牛一樣,非常地不容易!」但一旦了悟,就立即達到徹底的自由,不再有所 恐懼或得失心。

據古來的禪師們強調,禪悟後,可以深深地領悟人在整個宇宙中的地位,但是可 能要經過矛盾不合理、令人困惑、甚至使人煩惱、憤怒的過程,因為禪不能被理 解,只能以心去體悟,真正是唯心所造。曾有位學者向一位禪師問道,自己卻滔 滔不斷,大放厥詞。禪師很有禮貌地請他喝茶,把熱呼呼的茶倒入學者的杯中直 到杯子溢滿,仍不斷地倒。學者驚呼:「杯子已滿!不能再倒!」這位禪師立刻 放下茶壼說:「就像這杯子一樣,你內心裝滿自己的思想和意見,除非先把自己 倒空,否則我怎能讓你了解禪?」把心空出來,真正了解心是無自性的,才能好 好使用心法,這對我而言,雖能明白道理,卻仍無法體悟,希望有一天能依此心 法修行,開發出心的神祕力量,使心不再受傷或扭曲,讓內心固有的創造本能和 善良本性自然地開展,而達心如太虛、無邊無際的境界,真正地自在快樂!

結 論

行筆至此,生命已流逝數日之久,由於對煩惱的探索,依著林教授此書的脈絡,

走了一趟佛法的星光大道,仰頭望窗外的藍天白雲,悠悠地飄盪,體會到心靈的 放鬆與自由,認識到原來我所執著的心靈傷痕,是多麼地虛妄,是來自內心恐懼 及不安的投射,而非外界的實有境界。

我在大自然的面前張開我的雙手,呼進最無負擔的一口氣,松樹在大地鋪排成一 片陰影,白雲在天上競飛,溪水在流道上輕快地激盪水花,大自然本來的面目,

法爾如是,沒有我個人的擅加投射,而形成悲傷或歡悅的樂章,正如《宏智禪師 語錄》所載:「飄飄出岫雲,濯濯流澗月,一切處光明神變,了無滯相。」在大 自然的美中體會無我的存在,就像毫無拘束的雲,飄飄然地從山腰徜徉出來,也 就像在清澈的山澗裡,映現明月,這些都因自心不動而隨緣無礙,一切就是那麼 自然地變化著,了無滯相。

接受一番佛法洗禮的我,此刻內心是安詳的,雖不敢說所有煩惱已除,應是暫時 不起,但我會給自己一段時間去成長,循著佛陀及祖師大德的足跡,繼續如過河 卒子,勇敢向前,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絕不輕易再被外界所掌控及牽絆。會 不會開悟,很難期望與想像!但我相信會活得越來越輕鬆、開朗和快樂。(全文 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