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學習社群對體育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路學習社群對體育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I)"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網路學習社群對體育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

The Study of Closed Kinetic Chain Mechanism dur ing Human Landing Movement

計劃編號:NSC 90-2413-H-179-006 執行期間:90 年 8 月 1 日至 91 年 7 月 1 日 主持人:陳五洲 國立體育學院 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 共同主持人:廖遠光 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教授 研究助理:朱峰進 國立體育學院 運動科學研究所研究生 梁聖儀 國立體育學院 運動科學研究所研究生 一、 中文摘要 電腦科技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避 免的一部份,而網際網路的應用更是 讓科技技術深入到每一個層面。為了 瞭解網路是否可用以輔助教學,本研 究以建置一個可以讓教師自行將學生 作分組與學習的網路簡易籃球輔助合 作學習系統。本系統包含了 1.網路教 室 2.合作學習單元 3.線上評量等三部 份。系統設計是採用 Window NT 為作 業平台,Access 2000 為後端資料庫, 搭配 IIS 5.0。使用者端則採用

Windows98 搭配 IE5.0 ,並安裝 Media Player7.0;透過 ASP 程式語言產生互 動式的 Dreamweaver、Flash 網頁。整 個系統在建構完成後以桃園縣兩所國 小的學生為實施對象。研究發現:1. 學生的電腦素養會影響學習的興趣。 2.線上合作學習可以提昇學生的學習 興趣。3. 透過線上合作討論的機制可 以提高對運動技能與相關知識的認 知。4.教材的更新速度會影響學習者學 習的意願。 關鍵詞:網路學習社群、合作學習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To

understand whether Internet can be used to facilitate teaching, this study aims at construct a web-based basketball learning community. Teachers can set-up their own learning session, grouping students and create learning activities. The learning system contains: 1.virtual classroom. 2.collaborate learning materials. 3. Online evaluation. The Window NT was used as the operating platform; Access, Windows98,IE and MP7 were set-up for Users. The ASP is used to create interactive web pages in Dreamweaver and Flash. Two groups of student from different elementary school at Taoyuan County were used. The findings were: 1.Students’ computer literacy will affect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2.Web - based collaborate learning environment can

facilit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3. The online discuss protocol enhanced sport skill and knowledge. 4. The update speed of the learning content will affect the learners’ learning intent.

(3)

二、 緣由與目的 資訊科技進步,電腦網路日益普及,傳輸 效能的提昇,不但普遍了多樣性的應用, 也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型態。在應用科技成 果於教育上,國外學者較早就想到希望利 用網路,進行教學活動的研究(Levin、 Rogers、Waugh & Smith,1989),可惜由 於技術尚未成熟,研究範圍較為狹隘,成 效並非十分顯著。直到近兩年來,由於全 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的發 展與軟硬體的進步,使得架構網路學習環 境逐漸可行(Saltzberg & Polyson,1995)。 目前國外的相關研究多偏向架構高等教育 的網路學習環境(Boalch & Alexander, 1995)。如 CoVis (http://www.covis.nwu.edu)、KidLink (http://www.kidlink.org)等皆是著名的網 路計畫(楊昭儀、徐新逸,民 86)。這些計 畫,主要都是藉由網路連線,使學生能與 其他教室的學生、老師及外界專家針對某 一學習主題加以探討、學習,進而建立起 一個虛擬的學習社群,而這些網路計畫的 推行,也大多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Lamb & Johnson ,1996;Wagner,1997)。

Alexander(1995)指出全球資訊網可以提供 學生發展一種不同於傳統學習方式的經 驗,學生也可以透過網路上其他資源的共 享或與他人的交流而達到學習的目的。而 且,將教材上網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機 會,學生於課後仍然可以透過網路取得學 習資源,使學習活動不再僅限於課堂進行 的時間而己(何榮桂、盧美貴、劉子鍵、王 緒溢,民 88)。有鑑於此,本研究期望能夠 利用網路科技建立一個輔助學習、討論的 環境,彌補傳統方式的不足,並實際研究 架構此一系統,具體目的為: 1. 從運動教育模式、網路學習等理論,探 討在網際網路上建構一個體育學習社群 系統之方法。 2. 希冀透過網路學習社群的實施,學生藉 由虛擬的網路情境有機會增進真實上課 的方式的互動。 3. 觀察教師--系統、教師— 學生、學生— 學 生、學生— 系統間的互動以及因應的改 變,修正評鑑此一系統應用於國小簡易 籃球的可行性與方式,並提出具體建議 供後續研究參考。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同一學校不同班國小六年級學生,共 需 A、B、C 三班,實驗分組如下: 實驗組:其中 A、B 兩班利用網路社 群系統輔助體育教學。控制組:C 班 採用傳統標準式的體育教學。 (二)研究工具 【多媒體電腦】 SERVER 端: 硬體:中央處理器 Pentium Ⅲ 500 或以 上,記憶體 512MB 或以上。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NT 網頁伺 服器: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5.0 資料庫系統:本系統採用 Microsoft Access 2000 為後端資料庫。 CLIENT 端: 硬體: Pentium 以上相容機型,記憶體 64MB 以上,16 bit 音效卡以上。 作業系統:MS Windows98,搭配 MS IE5.0 以上並安裝 MS Media Player7.0 以上。 【系統發展工具】:

程式語言:Active Server Page(ASP)為開發 工具。

網頁製作:使用 Macromedia

Dreamweaver、Macromedia Flash 為開發 工具

(4)
(5)

2. 王緒溢、劉子鍵、王瑀、賴慧(民 90): 網路上的電腦合作學習模式研究【線上 查詢】。民 90 年 11 月 25 日取自: http://ccv.src.ncu.edu.tw/ccv/Library/GC CCE2000.htm 3. 何金龍、陳五洲 (民 89):國民小學虛 擬體育環境的發展與規劃。國立體育學 院論叢,11 卷 1 期,頁 15-30。 4. 宋曜廷、王康宇、張國恩 (民 87):網 際網路上的合作學習初探。中國心理學 會,1998 年會,台北。 5. 吳明隆(民 87):以網路為主的教學環境 (Web-Based Instruction)內涵及規劃原 則。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 8712 ,頁 22-38。 6. 林清山、林天祐(民 89):合作學習【線 上查詢】。民 91 年 1 月 17 日取自: http://mec.nhltc.edu.tw/0cooper/webdata/ 21.htm 7. 林建仲、鄭宗文(民 90):合作學習與問 題解決— 培養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網 路合作學習。資訊與教育,85 期,頁 55-62。 8. 許智超(民 90):網路合作學習系統之發 展與應用。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台灣。 9. 張桂悅(民 90):線上合作學習與課程播 放系統。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台灣。 10. 廖釗概、蕭筱青(民 89):網路學習社群 在國小體育教學上應用的初探。教學科 技與媒體。50 期,頁 12-19。

11.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1994 ).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4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12. Light, P. H., & Mevarech, Z. R. (1992 ). Cooperative learning with computers: An

introduction. Learning an Instruction, 2, 155-159.

13. McConnell, D. (1994 ). Implementing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14. Mcmanus, M. M., & Aiken, R. M. (1995). Monitoring computer-based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6 (4), 307-336. 15. Owston, R. D. (1997). The world wide

web: A technology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7-33.

16.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MA: Addison-Wesley. 17. Schallert, ,D.L(1991). The contribution

of psychology to teaching the language arts. In Flood, J., Jensen, J. M., Lapp, D., & Squire, J. R.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Arts, (p. 30-39). New York:Macmillan.

18. Slavin, R. E. (1991). Student team

learning: A practical guide to cooperative learning (3rd e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 Slavin, R.E.(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 nd ed.).Boston :Allyn & Bacon. 20. Wolcott, J. R., & Robertson J. 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2.學士班學生須於畢業前(建議在大三結束前)修 習並通過「社會服務學習課程」(學系服務學習課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製作了一系列網上教學資源供教師參考,鼓勵

這種「對話札記」(dialogue journals) 藉由 教師提問、給予回饋及建議,並與學生產 生互動的方式,可以清楚呈現學生長時間

並以較淺易的方式進行評估,為學生建立學習成就感。整體而言,大多數政治演變的課題,會以概覽式課題的方法處理,即教師

計劃目的是開放統籌學校「STEM 創客教室」的平台及工 具,讓參與學校的學生進行 STEM

• 進展性評估一般可透過平日的觀察、課業和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