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語和德語的動物詞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華語和德語的動物詞彙"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成大研發快訊 第三卷 第四期 - 2008年二月十五日

[ http://research.ncku.edu.tw/re/articles/c/20080215/4.html ]

華語和德語的動物詞彙

謝菁玉

外文系/所 副教授

e-mail: chingyu2@gmail.com

本文發表於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6, 38(12):2206-2222. [SSCI, A&HCI]

本文以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所搜集的漢語、德語動 物用語語料庫為語料來源,來觀察動物的 (尤其是 和虎) 固定語式。我們首先運用Goddard (1998) 提出的語意分子的理論來檢視語意間的互動。其次 將重點放在漢人和德國人不同的民族性和思想形態 上,來看文化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語意分子不僅 互相聯結,也有語意互動的現象。這些喻體 (動物 名稱「貓」、「虎」等) 在語意範疇上扮演著不同 的角色,例如「貓」在德語是「女人」的化身,

「虎」在漢語是「男人」的代言人。研究最後顯 示,動物固定語式突顯出漢人群體觀的思想模式和 德國人的個人觀,兩個民族的不同思想模式在動物 固定語式中表露無遺。

1. 前言

我們有很多和動物相關的片語和固定語式,這些詞彙多到可以編成一本小型字典 (Degler 1989)。然而,這 些與動物相關的固定語式似乎沒有引起語言研究者太多的注意,若有相關的研究也多強調這些詞彙的負面 義。本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角度,我們首先運用Goddard (1998)的語意分子理論來檢視我們語言中貓 科動物的詞彙,再看其他林林總總的動物詞彙,從正面的喻義著手,最後透過漢比較漢語及德語,揭露出 兩個民族不同的思考模式。

2. 研究架構

在本研究中的動物詞彙 (或稱為「動物固定語式」,animal fixed expression) 指的是任何包含動物名稱字 碼的漢語或德語語式,同時這些語式帶有隱喻的意義。大部分的原始資料來自於漢籍電子文獻語料庫、現 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以及德文的Corpus Search,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System (COSMAS) 語料庫。而口 語的動物詞彙則是觀察蒐集自母語使用者的日常對話。目前漢語資料庫中有2780個詞彙,而德語則有 2530個。

Wierzbicka (1985) 研究動物相關語式,她指出「老虎」這個辭彙最上層的語意組成成分為 (a)「動物」,

這個成分說明了「老虎」這個詞彙是根據老虎這種動物而產生的生物字彙。語意組成成分(b)則描述了老虎 的棲息地;成分(c)以及成分(d)指出老虎的外型大小以及整體外觀;成分(e)說明了老虎的特殊習性;成分 (f)則是說明了一個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後來Goddard將Wierzbicka的論點延伸發展,最後提出結論表示:

「『虎』這個辭彙的解釋包含了許多語義複雜的字彙,例如:「動物、叢林、貓、黑色、條紋、黃色、尖 銳、爪子、牙齒、殺、動物園、兇猛、有權力、害怕的』這些字彙的功能是作為語意構成的單位(語意分

(2)

子)(1998:247)。」語意分子是「由基本的語義特質所構成的」( Goddard 1998:255 ),此外某些語言的證 據的也可以支持這個語意分子,如a cat-nap (打貓盹,意即打瞌睡),catfight (貓戰,意即女人間的戰爭)。

語義分子乃自固定語式中萃取而得,比方「饞貓」(貪吃的貓引申為貪吃的人),這個字指出「貓」在漢語 中帶有「貪吃貪婪的」這個語意分子。而從「叫春貓」(用叫春的貓來引申為極端欲求不滿的人),我們則 可界定「貓」在漢語表達了「刺耳,好色」的語意分子。Falsch wie eine Katze 這句德文的字面意思為

「像貓一樣的不誠實」,這個動物詞彙也同時顯示出德文中的「貓」帶有「虛偽,不誠實」之義。

3. 貓科的動物詞彙和語義分子

表一列出漢語及德語「貓」的語意分子,其中百分比表示該語意分子所占的比率,顯示該語意分子的豐富 性。我們可以看出,在漢語中,「軟弱」是一個十分「多產」的語意分子 (27.3%)。換句話說,「軟弱」

是漢語的「貓」的概念,並且由這個概念產生了許多漢語「貓」的詞彙。另一方面,在德國人心中「貓」

則具備有「不重要的」(14%),「虛偽」(8%),「奉承」(8%)以及「渺小」(6%)等概念,因此也就有許多 德語的「貓」的詞彙帶有這些語義分子,表達相同的涵義。此外,雖然德文的雄貓 (Kater) 的語義分子不 如「貓」字豐富,但是在德文中有一半以上的「雄貓」詞彙帶有宿醉之意,正如德文中的「猴子」和「公 牛」一樣,有集中的語意。

從表一我們還可以看到,德文的「貓」所含的語意分子明顯比漢語的「貓」來的多,而且在德文「貓」的 語義分子也比較豐富。這個現象似乎和貓科動物本身有關,因為「貓」字主要是用來表達貓這種動物。在 德國,貓是最受歡迎的寵物,但是在漢人心目中,貓卻是被視為不吉利的動物,況且,漢人迷信的認為,

所有不吉利的東西都不能直接說出口,最好是使用委婉語來取代原本的說法(Sung 1979, Li 1991, Chen 1987, Wang 2000)

表一:漢語及德語「貓」字的語意分子

我們的語料庫顯示出「虎」的情況和「貓」恰巧相反,漢語的「虎」擁有的語義分子比德文中來的多。表 二條列了漢語及德語中「虎」的語意分子。兩個語言中,只有漢語的「虎」透過老虎的外觀來產生語義分 子,比方說「嘴」、「牙齒」、「皮膚」、「條紋」等。同樣的這項也和前面所提過「貓」的語義分子結 果呈現對比狀態,因為也只有德文的「貓」有產生如「尾巴」、「雙眼」、「舌」等與外觀有關的語義分 子。在德文中,「貓」字的語義分子已達完全的發展,但是「虎」字則無。相反的,漢語中的「虎」的語 義分子有完整的發展,而「貓」的分子則是有限的。我們可以從表一中語義分子的豐富以及固定語式的數 量來佐證這個現象。德語中較少出現「虎」詞彙,可能的原因是歐洲並沒有老虎這個動物。在德文中,老 虎有時候被稱為「亞洲肉食動物」(‘das asiatische Raubtier),而且是直到動物園的設立,老虎這種動物才 被介紹給德國民眾的。

表二:漢語及德語「虎」字的語意分子

(3)

4. 討論

由以上的資料分析我們得到以下的三項發現:

語義分子間的互聯及互動

當我們檢視動物詞彙的語義延伸時,可以看到這些延伸意義來自於動物的外觀、行為和習性,以及在文化 中牠們和人類之間的互動關係。由於這些語義分子是由同一個動物所發展出來的,所以它們有共同的核 心,因此這些語義分子是互相關聯的。接著,這些語義分子在多種不同但是包含同種動物名稱的動物詞彙 中互相影響。每個動物詞彙幾乎都自動地帶有該動物詞中全部的語義分子,但是其中會有一兩個顯著的語 義分子,如「虎」的詞彙中有一個是「臥虎藏龍」,涵義是潛藏的人才,這裡的「虎」幾乎帶有「虎」的 所有語義分子,像是「動物、強壯、偉大、勇敢、有生氣的、驕傲、有權力、重要的、重大的」,但是其 中以「強壯、強大、貴重的」為顯著的語義分子。德文Katzenwäsche,字面直譯是 “貓-洗”,意指是隨便 的承諾,這個詞語中的德文的貓字帶有許多「貓」的語義分子,如「動物、頭、舌、濕、懶惰、舔舐、迅 速、乾淨、習慣、膚淺」。但是其中「迅速、膚淺」是顯著的語義分子。

語義分子及語意範疇

「貓」和「虎」的語義分子顯示出它們在語意範疇中負責不同的領域。拿德文的貓 (Katze) 來舉個例,許 多德文中貓的語義分子都可以被歸類在「情緒化」和「渺小的」語意之下,如「壞脾氣、跳躍、不確定、

愚蠢的、難以忍受的」這些都是「情緒化」的下義詞或同義詞;而「普通的、不重要的、嬌小、迅速」則 是「渺小的」的下義詞或同義詞。於是Katze便可歸到「情緒化」和「嬌小的」這兩個語意範疇之下。這 使得Katze在語義上變成「女人」這個主題的完美喻體。有許多「貓」的動物詞彙都是指向女人的,比方 說Kätzchen (小貓咪,一種對女人的親暱稱呼)、falsch wie eine Katze (和貓一樣虛偽的女人) 以及 Schmusekatze (奉承貓,對女人的一種暱稱)。

同樣的,在漢語中的「虎」語義分子中「勇敢、有生氣的、驕傲、重大的、精力旺盛」等是包含在「大」

和「強壯」的語義範疇之下。又大又強壯也可以依照使用上的需求意味著「有權力」,或相反「危險 的」。因此,就出現以下幾種詞彙,如「彪形大漢」、「虎膽」、「生龍活虎」等。然而上述這些詞彙乃 為男性專用,當「虎」用在女性方面時,這些意思就會轉變成負面的語義分子,用來形容可怕的女人,如

「母老虎」、「虎姑婆」等。

稱與吉祥話

德文Kätzchen這個貓的固定語式為我們提供了探究德語暱稱的一個線索。我們可以在德文的語料庫中看到 許多其他包含動物名稱的暱稱(見表三)。這些大量的德語暱稱也顯示出德國社會中傳統的性別角色。那些 用來暱稱女性的字眼往往是蓄養的動物 (如小羊)、寵物 (貓、兔子),或是文化追隨者 (也就是那些和人類 近距離生活的的動物,如老鼠) 再不就是輕巧的鳥 (燕子、白鴿);相反的用來做為男性暱稱的則是野生動

(4)

物,如熊。這些結果首先就顯示出男性外表體形、性格的不同。其次,也顯示出女主內男主外的傳統家庭 分工觀念。就如同Scollon (1993) 所指稱的,動物詞彙這樣地廣泛運用乃是因為它們是在傳統社會中生根 茁壯而來。這些的傳統形象在固定語式中變得根深蒂固 (Moon 1998:35),固定語式記錄了這些歷史。雖然 現代社會這些傳統觀念逐漸淡化,然而語言卻記錄見證了這段過去。雖然社會世代已境遷,但是男性依舊 保持了他們在體形上強於女性的優勢等天然的不同,也因此為我們提供了繼續使用這些動物詞彙的基本社 會背景。

另一個相對的主題則是吉祥話。在漢語中,有許多吉祥話中帶有「虎」和其他動物的詞彙。然而在德文中 卻找不到包含貓科字詞固定語式的吉祥話,其他動物固定語式的吉祥話也十分少見。漢語中「只羨鴛鴦不 羨仙」用來祝福新婚的夫婦。「鵬程萬里」用來祝福對方有個美好的未來;而「鴻圖大展」則用來祝福剛 創業的朋友,另外還有「金龜婿」、「麒麟送子」等等。

表三:包含動物名稱的德語暱稱

5. 結語

讓我們用語用學的角度再一次檢視這些暱稱和吉祥話,藉此以做個結論。像Kätzchen (小貓) 這樣的暱稱,

是用在伴侶之間的。這是一個一對一的私人用語,而漢語中的吉祥話,如「臥虎藏龍」,可以用在個人,

但更常以團體為對象來使用。漢語中有很多團體導向的吉祥話,而在德文中則有許多兩人之間的這種親密 稱,但是並非反之亦然。這點出漢民族和德語民族不同的思考模式:漢語民族多半是以團體為中心點思 考,而德語民族的思考模式則屬個人主義。

這一點,我們的語料庫有其他的證據,漢民族會只用一種動物名稱來代表整個同科動物家族來創造動物詞 彙,而德語民族則是會使用同科動物家族中的各種不同動物來創造動物詞彙,比如德文中有許多語式使用 牛家族裡面的Ochse (去勢公牛), Bulle (教皇公牛), Büffel (水牛), Stier (公牛), Kuh (乳牛), Kalb (小牛),而 漢語中單單就「牛」這個詞彙就可以代表整個牛家族。此外,語料庫顯示出在漢語中有11.78% 的動物詞 彙,在一個詞中包含了二到三或是更多的動物名稱在裡面,但是德語中這樣的動物詞彙只占1.93%。換句 話說,有超過98%的德語動物詞彙都是單一喻體;而漢語則有多個喻體在同一個動物詞彙中,比方「虎背 熊腰」、「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語義分子間的互動與合作顯示出漢語民族整體思考模式中,共生和互惠 的社會功能 (Mauss 1954)。

兩個文化的社會行為也顯露出其不同的思考模式。在德國,向一群人合宜的問候方式是,一個一個的打招 呼,道別的時候也是一樣。而漢語民族則傾向於一次向全體問候或道別。漢語中記錄日期的方式是由大時 間開始排序到小時間,以年-月-日的順序記錄,如「民國九十二年九月十日星期二」。德文則是相反的採 取日-月-年的方式,由小的單位開始,如「Montag, 20.08.2002」(星期一,二十號,八月,西元2002 年)。寫住址的時候也有如上的思考模式,漢語民族寫住址的順序是由大地區為首排到小地區,如「台北市 達理路30巷10號」;而德文則和漢語的排列方式相反。德文中數字的計算方式是像「ein und zwanzig」

(一和二十,即二十一),他們把個位放在前面,而漢語則是將群體先寫出來,寫成「二十一」,語言的使 用和社會的行為在在指出不同的思考模式。

(5)

References

Chen, Gloria, Huichu. (1987). Study of Chinese Lucky Words and Taboos. M.A. Thesis. Graduate

School of Linguistic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Taipei. (陳慧珠)。

Degler, T. (1989). 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 New York: Henry Holt.

Goddard, C. (1998). Semantic Analysi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 Zhong-sheng. (1991). The Custom of Chinese Euphemism. Shanxi: Shanxi Renmin Publisher.

(李中生)。

Mauss, M. (1954). The Gift: Forms and Functions of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Ian Cunnison

(trans), The Free Press, Glencoe, Ill.

Moon, R. (1998). Fixed Expressions and Idioms in Englis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Scollon, S. (1993). Metaphors of self and communication: English and Cantonese. In: Flowerdrew,

J. (Ed.) Perspectives: Working Papers of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5/2. Hong Kong: 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

Sung, Margaret, M. Y. (1979).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 study of homonyms, lucky words

and taboo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7: 15-28. (嚴棉)。

Wang, Zhi-min. (2000). Chuantong Jixiang Tuan de yixiang Yanjiu (A Study of the Imagery of

Traditional Auspicious Designs). Tainan: M.A. Thesis.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pei. (王之敏)。

Wierzbicka, A. (1985). Lexicography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Ann Arbor: Karoma.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畫分語言範疇(language categories),分析學者由於對語言的研究,發現

則妄想息滅正念停住是名修法界止又觀未語欲語正語已語皆無有相語心亦爾不從內出

擔任職務資格 具有企業所需該職務特殊專長能力者 二十 華語語文能力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流利」等級以上 三十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高階」等級 二十五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進階」等級

本課程除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外,還着重加強文學、中華文

語文運用 留意錯別字 辨識近義詞及詞語 的感情色彩 認識成語

詞語 詞性 詞解 練習 主題. 人來人往 (短語) 來往的人很多

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 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巴斯德於

語文是思想感情的載體,而思想感情是語文的內容。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