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境特性、統治機制與創新績效之影響:兩岸華人企業實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環境特性、統治機制與創新績效之影響:兩岸華人企業實證"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環境特性、統治機制與創新績效之影響:兩岸華人企業實證

黃庭鍾

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候選人 蔡裕源

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

摘要

華人企業在全球經濟體系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尤其中國自改 革開放以來,儼然成為全球市場產品的供應國,對世界各國家帶來衝 擊與威脅。本研究台灣地區問卷採郵寄調查方式進行;香港部分則委 由香港城市大學製造工程及工程管理學系處理;大陸部分則由北京清 華大學台灣研究所進行調查,兩岸三地問卷共回收 253 份,有效回收 率為 14.06%。

在信度與效度量測部分等,本研究變數各量表均呈現相當不錯的 表現;在相關分析中,顯示本研究各衡量變數之間均有顯著相關,適 宜進行線性結構分析。而在各項假說檢定部分,除產業可控制性對於 關係型態的影響並不顯著,以及關係型態正向影響知識分享程度亦不 明顯外,其餘各項假設均獲得支持,也說明了華人企業的產業環境、

統治機制與廠商績效之間的確存在複雜關係。

關鍵詞:環境特性、統治機制、廠商績效、華人企業。

壹、緒論

本研究首先在探討華人社會中的產業環境(包含複雜性、資源稀少 性、不確定性及產業控制性)對廠商統治類型(階層統治、混合統治或 市場統治)之影響。其次則是探討華人社會中的產業環境(包含複雜 性、資源稀少性、不確定性及產業控制性)對公司關係型態(包含結構、

認知與關係等構面)之影響。第三,在於探討鑲嵌於中國社會的關係 (Guanxi) 統治之特性;第四則是探討廠商統治機制對其組織績效(創 新與知識分享)之影響。

本研究之範圍界定在華人市場,包括台灣與大陸地區。而大陸前百 大台商中,近七成均屬電子業,充分顯現出台商電子業,驅動兩岸經 濟成長的能量十分可觀。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對象將以「中華民國全 國工業總會」所出版之台商投資名錄資料(目前已出版上海、廣東、福 建、江蘇等四地台商投資名錄,共約一萬餘筆廠商資料)之資料,以 及工商時報於 2007 年出版之「大陸台商 1000 大」廠商名錄為樣本資料,

篩選尋找符合本研究特性之製造業,以交易成本及社會資本之整合性 觀點,深入瞭解其統治機制,例如統治類型與關係型態等,分析並解 釋其對廠商績效(知識分享與創新程度)之影響,經由問卷調查統計 分析後,期望獲致一規範性的結論,除補足學術界理論缺失外,並提 供廠商進入華人市場策略之制定與因應環境之參考。

本研究承蒙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計畫編號:NSC 95-2416-H-259-005。

(2)

貳、文獻探討

2.1 產業環境變數

在產業環境變數方面,Williamson (1975) 認為:一項交易無法正 常的運行,歸納出存在有六項主要因素會影響,分別是:有限理性、

投機主義、不確定性與複雜性、少量交易、資訊不對稱以及交易氣氛,

其中前兩項屬於有關人性的基本假設;後四項則是市場以及情境之因 素。各因素間之關係如圖 1 所示。

而 Anderson and Tushman (2001) 進一步提出環境因素與產業退出 間之關係,其認為環境因素包括:交易環境不確定性、資源豐富性、複 雜性與控制性。因此本研究整合上述學者的想法,針對產業環境變動 分為以下四個構面加以討論;並針對各個構面中內涵以及面對中國市 場逐漸開放時,產業環境各構面會有如何變化及影響加以敘述之。

人性因素 環境因素

交易氣氛 有限理性

投機主義

不確定性/複雜性

少量交易 資訊不對稱

圖 1 組織與市場失靈之架構

資料來源:Williamson, 1975

1. 環境複雜性:

當組織進行日常營運或是特定的產業活動時,其交易行為 常隨處可見;而以傳統經濟學觀點來看,認為能藉由市場機能 的充分運作,可以使這樣的交易行為妥善進行。然而當組織所 面對的環境日趨複雜時,其發現由交易所引發的行為與成本,

並無法全然以傳統經濟學的觀點解釋 (Coase, 1972),因此交易 成本理論開始萌芽並持續發展。Williamson (1975) 也認為:在環 境不確定或環境複雜的情況下,理性才會受到限制,若不存在 這樣的條件時,則可提出完美的行動方案。因此在環境條件下 產生的有限理性才有經濟問題。

何謂環境複雜性?Anderson and Tushman (2001) 曾引用多位

學者的意見(Dess and Beard, 1984; Scott, 1992) 指出:當組織所

面臨環境中的其他個體交易活動、連結關係,與之間的互動比

率異質性程度愈高,其環境複雜性也就愈高。然而正當許多學

者以交易成本解釋此正當環境複雜性時,仍有學者批評其無法

認清機構環境的重要性 (Robins, 1987)。隨著中國大陸市場的興

起,在進行華人社會的管理議題研究時,除了原以日本為主要

考量之外,中國也應被考量進來。在新的世紀中,瞭解中國管

理文化必須與西方管理文化同時進行;這是因為兩者的管理文

化均會影響個人行為,而國外學者也開始探討如:關係、家族

(3)

企業等中國特有的管理文化背景 (Su, Zhang and Hulpke, 1998)。

因此,華人企業間所重視的關係 (Guanxi),在面對日益複 雜的商業環境中,應被企業多方的考量與思考。而 Standifird and Marshall (2000) 也指出:以關係為基礎之經營法則具有某種交 易成本上的優勢,並且認為以關係為基礎之交易所帶來的交易 成本優勢,將足以整合關係交易機制與市場基礎的交易機制。

2. 資源稀少性:

由於市場競爭的激烈,廠商間的競爭程度更甚於以往;而 組織為求生存因而必須取得相關必要資源,但由於資源稀少性 及分配等的問題,組織活動的焦點將會放在動態環境變遷下,

如何持續且穩定獲得所需資源 (Pfeffer and Salancik, 1978)。

依前述交易成本觀點來看資源稀少性這樣的問題,吾人可 知:組織間的關係,大多可能是介於市場與層級間,為一種混 合的統治型態:這是由於一方面可視為組織間進行資源「交換」

的行為,此時幾近於『市場』型態;另一方面也可視為兩組織間,

為求降低交易成本而建立雙方從屬管理關係,可視為整體結構 的一部份「層級」。經過多位學者研究,可能影響交易成本的交 易 特 性 , 包 括 : 資 訊 不 對 稱 (Akerof, 1970) 、 交易 不確 定性 (Osborn and Baughn, 1990) 與資產專屬性 (Williamson, 1991) 等 等。

為什麼兩組織經營績效會有所差異?Penrose (1959) 指出,

企業組織並不只是一個行政管理單位,而事實上是一組有生產 力的資源,透過行政上的決策與安排,讓不同的管理者在不同 的時間進行支配。其也指出:只有透過有生產力的資源,隨著 時間累積才會發展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之後學者一般稱之為

「以資源為基礎的觀點」(Resource- ased View, RBV),或是『資源 基礎理論』。而對於現有資源的價值存在於否,端視公司現有資 產是否為競爭者所沒有或無法控制。

若從社會資本的觀點來探討資源稀少性的議題,社會資本 代表著:個體廠商透過社會關係網絡可獲得的相關性資源;而 其對於網絡連結的產生、成長與運作之瞭解,提供了一個有用 的概念工具。Tsai (2000) 曾指出:在面臨資源相對稀少的競爭環 境中,單一組織中多單位的連結關係,將有助於資源交換與知 識轉移。而有許多學者認為:這樣的相互學習,將有利於達成 廠商的規模經濟以及競爭優勢;而從多角化研究觀點來看,資 源的交換或知識的分享,將產生彼此間的綜效,也而可創造額 外的附加價值。

3. 交易環境不確定性:

通常來說,不確定性區分為兩種,分別為有限理性與資訊

不對稱:有限理性之限制係指:對於未來各種情況及變化,無

法事先預期而導致事後發生偶發事件之不確定性;而資訊不對

稱則隱含著:將導致可能遭受對方欺騙的不確定性 (Akerlof,

1970)。當交易越複雜、未來越不易掌握的情況下,契約難以規範

(4)

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交易行為上的不確定與有限理性有關,

且在協定的事前跟事後都有可能發生;而要在交易以前確定交 易夥伴的特質是相當不可能的,至於在簽訂契約之後,監督與 確定交易夥伴的績效亦需要相當的成本。因此,有限理性導致 的 交 易 不 確 定 便 會 導 致 交 易 成 本 增 加 的 事 件 發 生 (Simon, 1947),隱含行為者或企業都無法制訂出完美契約;而資訊不對 稱導致之不確定性,則存在於契約談判中,將花費成本以規範 對方行為,並增加事後監督成本以保障自身的利益,事前環境 不確定性使得無法確定未來的交易條件,此種不確定性造成如 何選擇統治結構的問題,因為在篩選潛在交易夥伴與協定契約 時,無法涵蓋所有可能情況;機會交易成本包含無法適應未預 期的迫切需求,交易成本於焉增加 (Williamson, 1975) 。

環境不確定性將會使預測變得更為困難,因而導致無法清 楚界定任務。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企業經常發覺在定義行銷任 務時,會因為環境改變而變得不一致,而改變了行銷任務的定 義與評估。此外,環境不確定也對於廠商的自製或外購決策淨 效果有負向影響;也就是說,在不確定環境中的契約簽定與執 行將變得更為困難 (Anderson and Weitz, 1986)。而結構不確定性 隱含著:缺少充分的產業環境與變遷的資訊,而高階管理者也 無法預測這些改變會對組織決策帶來何種的影響;因此高階管 理者會增加其搜尋與檢視外部資訊的相關成本,進而因應如此 的不確定性 (Luo, 2003)。而部分結構社會學家則採用開放系統 的觀點,認為組織所面臨的組織環境即是組織對外接觸的社會 網絡。社會網絡乃是一組包括個人與組織的節點,透過一連串 的社會關係所形成的特殊的型態。因此,以網絡的觀點來看,

社會的經濟行為受到社會連結 (social context) 的狀況所影響,

而社會連結的狀況,亦受到社會成員在網絡中的相對地位所影 響。

在新興市場中,結構不確定性也代表著:有更多的市場挑 戰與機會同時接踵而至;在這樣高度不確定的結構中,管理者 的供應廠商網絡也就愈顯重要,這是因為其會幫助創造出更為 穩定與信賴的外包關係;而與顧客間的網絡關係也會強化顧客 忠誠度,以及降低消費者轉置產品的成本。因此面臨不確定性 的日益升高,高階管理者必須建構相關管理網絡以幫助廠商面 對市場挑戰,並從這樣的環境中獲取利潤。而在華人市場中,

關係所提供的廣泛資訊也提醒了一些適應方面的統治問題;而 如何在複雜的環境中將關係發展操作化,亦也是件相當複雜的 問題,例如如何篩選交易夥伴等。Davies et al. (1995) 在其研究 中曾詢問香港中國經理關於關係的重要性,該研究結果也支持 上述的看法:交易雙方若能夠有好的關係,在華人市場上會具 有許多好處,包含例行性作業變得更為順暢,以及取得更多關 於政府的資訊等。

4. 產業可控制性

此處所提及的產業可控制性係指:產業內廠商可控制的幅

度大小,所採取的參考變項引用 Luo (2003) 所提及的:產業成

(5)

長程度、產業正式化程度、競爭壓力與產能利用率等。產業成長 是市場吸引與產業展開程度的一項指標。而管理網絡層級會隨 著產業成長而被預期也應升高,這是由於個別廠商在商業群體 中的顯著外部連結關係,會改善不同組織間的連結。廠商必須 與各利害關係人改善之間的關係,以創造出更適於資源分享與 資訊交換的環境;此外,廠商在新興市場中營運時,在快速成 長的產業中會比緩慢成長的產業遭遇市場波動的衝擊,因而更 需要管理網絡。

競爭壓力會隨著產業中進入廠商的數目增加而呈正向變動 因為許多產業在新興市場中多屬萌芽期與成長期,而隨著廠商 數目的增多而將逐漸變成完全競爭的市場。當廠商亟欲維持既 有的市場地位時,其不僅要建立起原有的競爭優勢,更要與其 商業伙伴們維持良好的社交關係,進而形成管理網絡以創造出 一個進入障礙的統治機制,以對抗新競爭者的進入。

既有的產能利用率係隨著產業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其差異 來源主要來自產業生命週期階段、市場需求,與整體產業的產能 當產業產能利用率下降時,表示有剩餘產能,參與在其中的廠 商將會有必須擴展新市場,以及鞏固既有市場的壓力;此外也 會刺激商業社群中其他廠商網絡組織的興起;而廠商可藉由透 過管理網絡,增加其與市場行銷企業、物流配送企業,與貨物 倉儲企業等的合作,將有利於增加銷售利益,進而提升當前的 產能利用率。

2.2 統治機制

此處本研究擬以統治類型與關係型態加以探討。在統治類型部分,

本研究將以 Williamson (1985) 所提出的三種統治類型加以說明;而在 關係型態部分,則將從社會資本的角度來加以探討。

1. 統治類型

所謂交易成本係指:在交易行為發生時,為了完成交易所 必須蒐集資訊、談判交易條件及監督對方履行契約等方面的成 本 (Coase, 1937a);就產生交易對象而言,Coase (1937b) 與過去 經濟學者對於廠商的定義有所不同,其若以所投入的成本、廠 商規模和控制機制做一區分;發現過去經濟學者大多僅將廠商 視為一種生產成本的函數,一旦將生產過程中的要素納入計算 便可以瞭解整個廠商的規模;而且將所有廠商的產量加總後,

即可得知整個市場的規模,並以價格作為控制機制。但 Coase (1937a)則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並以交易成本來探討其效率疆 界 (efficient boundaries) 的問題,而非像傳統理論般僅以產量來 決定。

此外有學者也提出相似的看法,如 Standifird and Marshall (2000) 認為:交易成本為運作系統之成本,包含事前成本,例 如起草與協商契約;以及事後成本,例如監督與執行協定。交 易成本分析使用不同的交易成本差異來解釋某種統治結構的優 勢;而 Grossman and Hart (1986) 也曾經提出:即便整合兩家企 業,還是會有投機行為產生。

而以華人市場為例,在影響交易成本的諸多因素中,文化

(6)

的影響力無疑是十分顯著的;Lovett, Simmons and Kali (1999) 研究也指出,西方的市場交易系統與東方的關係型態系統的差 異在於:市場僅僅是促成契約進行交易的場所,且其是在於昂 貴且相對較不彈性的法令系統下;而關係型態則是奠基於個體 間聲譽及信任上,可降低交易成本,因這些交易具有彈性但相 對較長久;至於社會關係網絡的建立,將可減少投機行為的潛 在利益,然而其缺點是需要花費時間建立聲譽以進入此系統,

因此限制了系統的成長及多角化。

而在業者於華人商場上運用關係時,由於之間的連結關係 並非同質,而有分歧的表象,因而高階主管需訂立恰當的定義 以適用於其往來的中國夥伴上;而關係是動態且非僅此一次。

為確保其強度和緊密度,持續的維繫和努力是必須的,其能改 進位於競爭關係的連續帶 (Fock and Woo, 1998)。

2. 關係型態

過去有關於關係型態的文獻,大多以個人對於關係品質的 角度來加以討論,如 Crosby, Evans and Cowles (1990) 曾提出了 一套關係品質模式,用以解釋交易雙方所認知的關係品質,如 何影響交易雙方間的互動關係。依其定義,關係品質乃是買賣 雙方關係強度的整體評價,此評價符合雙方的需求與期望,而 這些需求與期望是以雙方過去成功的或失敗的遭遇或事件為基 礎;而關係品質型態究竟由哪些構面所組成,目前學者並無一 致 的 定 論 (Kumar, Scheer and Steenkamp, 1995) , 如 Crosby (1990) 認為:關係品質由「信賴」與「滿意」兩個構面所組成;

Dwyer et al. (1987) 則認為:關係品質由「信賴」、「滿意」、「承 諾」三個構面組成。

而若依據 Yamagishi and Yamagishi (1994) 的定義:信任是

「對聲譽與仁慈意圖的預期;而確信 (assurance) 是對「仁慈」行 為的預期而非對「對方聲譽」的預期。信任是以推論交易夥伴的

「特質與意圖」為基礎,而確信是以對「激勵結構」的知識為基 礎」。即信任是相信交易對手不會因外在或未來互動因素而採取 投機行為;而確信則表示相信對方不會因某外在變數而採取投 機行為。

而如以社會資本角度來看,其代表著個體廠商可透過社會 關係網絡以獲得的相關性資源;其對於網絡連結的產生、成長 與運作之瞭解,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概念工具;正如 Walker et al.

(1997) 指出:社會資本會透過新關係的建立,進而影響網絡的 型態。目前已經有為數眾多的研究支持接受或動員,將可取得 的社會資源,對於取得較佳的社會地位有正面的效果;社會資 本需視其最初在社會階層中的地位,以及與社會關係的擴張性 而定 (Lin, 1999)。

根據先前學者的研究 (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 Tsai and

Ghoshal, 1998; Gnyawali and Madhavan, 2001) 指出,社會資本包

含了三大要素,分別為:結構性要素 (structural component)、認

知 性 要 素 (cognitive component) 與 關 係 性 要 素 (relational

(7)

component)。

結構性要素係指:組織成員在其網絡位置中所屬的特性;

而關係性要素則是包含了網絡成員值得信任與否,以及之間的 信任關係。而社會資本的結構化構面,通常是以個體單位在其 關係網絡中的先前網絡中心性加以說明:若單位個體位於網絡 的中心時,將由於接受特定的資源或行動者,而具有獨特的競 爭優勢;網絡中心性愈高隱含著狀態層級 (status hierarchy) 的位 置愈高,可以接受的價值資源 (valued resources) 也相對地愈高。

對於社會資本而言,掌握網絡中心性的位置對個體單位而 言,是一件相當重要的因素,其影響包括工作的取得、職位的 升遷、職權大小,與外部資源的取得等等;而對組織之間而言 先前的社會關係也會促進未來關係的建立與統治;至於對於組 織內部來說,在網絡中心的組織單位,因其近水樓台對關鍵資 源之取得具有特權,並且能快速的接觸其他單位,因此對於新 連結關係的建立也有加強的作用。而有關於策略聯盟與廠商間 的關係網絡,近年來也已被廣泛的運用在企業降低生產成本、

增加 回應 速度 與彈 性, 以及 提升 營運 效率 等 (Lorenzoni and Fuller, 1995)。

就社會資本的認知構面來看,其係指個體在關係網絡中常 會存在一種共享的法規或典範,以促進對集體目標的共識,與 在社會系統中的合適作為。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 認為藉 由語言或法規的共享,以及彼此價值觀的共享,將會形成關係 網絡中成員的共識。而這樣集體所形成的共識又可視為一種資 源 (Portes and Sensenbrenner, 1993)。在華人市場中的企業策略 關係網絡也可視為是一種特殊的聯繫(包括經濟活動與利益關 係連結起來的組織網絡),為企業提供了潛在的訊息、資源、市 場、技術等方面的管道,利用知識、規模以及範疇經濟等優勢,

企業更容易達到其策略目標。

儘管關係 (Guanxi) 被認為是中國地區影響廠商經營績效的 關鍵因子,但是對於產業環境(前因變項)對其影響及其對組 織績效之影響情形仍未有清楚一致的結論,因此,本研究希望 透過研究深入討論其各構面彼此間的因果聯結關係,同時採用 學者 Tsai (1998; 2000) 所提出的績效構面:知識分享及創新程 度,對於組織績效加以衡量。

參、研究架構與假設

在 Chandler (1977) 提出『結構追隨策略』主張之後,『環境-策略

-組織-績效』之典範已成為策略管理研究之主流。而本研究針對華人 市場之特定情境,在上述之典範下,探討華人市場之產業環境變化,

廠商的策略及結構(如統治型態之選擇)對組織績效之影響。因此,

本研究建立研究架構如圖 2 所示。

(8)

H6b

關係型態 複雜性

統治類型

不確定性

知識分享

創新

產業環境 統治機制 廠商績效

資源稀少性

成立年限 廠商規模 控制變數 控制性

H1a H1b

H2a

H2b

H3a H3b H4a H4b

H6a

H6b H6a

H5 H8

圖 2 本研究之觀念架構

複雜的產業環境往往導致高度任務不確定性,而廠商必須尋找可 供支援的內外部資源,以因應此一複雜的產業環境,故聯盟夥伴成為 廠商此問題的對策之一。以華人市場的關係來說,關係也會減少關於 行為不確定交易成本。因為關係網具有互相連結的特性:若個體廠商 無法完成關係網絡中義務,則會影響關係網絡全體廠商。換句話說,

因關係網絡關係,來自於篩選夥伴之交易成本將不斷地減少。

此外,關係網絡中關於夥伴績效的資訊流動順暢且回應快速,因 而降低選錯交易夥伴的成本。此與 Williamson (1985) 所提出的統治機 制相符:對於非標準化的交易,不大容易採用專屬的統治結構;而只 有經常性的交易,才能採用專屬性的統治結構。若從社會資本中的三 大構念來看:網絡關係中的夥伴中心性越強、存在共同的願景,以及 彼此信賴程度愈高,將使個體廠商在面對環境複雜性衝擊時的傷害降 到最低。因而本研究在此提出假設為:

假設 1a:在華人社會中,環境複雜性愈高,則關係網絡中的統治機制 會愈傾向市場統治;反之,則愈傾向階層統治。

假設 1b:在華人社會中,環境複雜性愈高,則關係網絡之中心性、共 享願景,以及彼此信賴程度也就愈高。

而當資源稀少性程度愈高時,若廠商具有特殊管道較易取得生產 資源,往往會成為該廠商專屬的一項競爭優勢;而當此專屬性增加時,

市場將無法以正確定價來保護交易。而面對中國市場的逐漸開放,低

廉的勞工與土地成本等,無不形成一股低價的風潮:因此掌握稀少性

的專屬資源便顯得十分重要,故在資源稀少性需求程度愈高時,關係

網絡中的統治機制將會傾向於階層統治,以避免外在市場價格的哄抬

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就社會資本中的三大構念來看:網絡關係中

的夥伴中心性越強、存在共同的願景,以及彼此信賴程度愈高,將使

(9)

個體廠商在面對資源稀少性衝擊時的傷害降到最低。因而本研究在此 提出假設為:

假設 2a:在華人社會中,資源稀少性程度愈高,則關係網絡中的統治 機制會傾向階層統治;反之,則會傾向市場統治。

假設 2b:在華人社會中,資源稀少性程度愈高,則關係網絡中心性、

共享願景與彼此信賴程度也就愈高。

至於處理環境不確定性對廠商而言,一直是主要的管理議題。而當 資產屬於非專屬性時,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相當有限,這是由於新的 交易關係較為容易安排。而在了解經濟組織的互動上,不確定性和資 產專屬性的互動是相當重要的,同時先前的研究也說明以交易成本進 行環境不確定性的實證分析是相當複雜的。

在關係網絡中,雖然企業間的關係是一個相互適應的過程,但這 並不意味著企業間僅僅是融合的協作關係,網絡中的每個關係都可能 隱含著衝突,在企業間相互適應過程中,任何企業的互惠與協作都無 法使企業放棄權利的訴求。而就社會資本中的三大構念來看:網絡關 係中的夥伴中心性越強、存在共同的願景,以及彼此信賴程度愈高,

將使個體廠商在面對環境不確定性衝擊時的傷害降到最低。因而本研 究在此提出假設為:

假設 3a:在華人社會中,環境不確定性愈高,若資產專屬性程度低,

則關係網絡中的統治機制會傾向市場統治;反之,則傾向階 層統治。

假設 3b:在華人社會中,環境不確定性愈高,則關係網絡之中心性、

共享願景與彼此信賴程度亦愈高。

由於個體廠商對於產業的可控制性大小,一直存在著相當重要的 影響;但過去的一些研究,均只強調環境不確定性因子對關係網絡的 影響,而忽略產業特徵如何影響關係網絡。若以中國的廠商角度來看,

關係網絡會深受產業條件所影響,並且會以權宜與相依觀點來看待關 係網絡。這種權宜觀點會受:產業特性與高階管理者觀點而有所差異;

但管理者大多認同企業面臨高度產業成長、高度產業正式化、高產業競 爭壓力,以及低度產能利用率時,對於關係網絡需求更為急迫。

因此當個體廠商對於產業的可控制性愈高時,對於關係網絡中的 統治機制而言,往往會採取市場統治,這是由於本身議價力相對較高,

因而不需以階層統治來多花成本。而就社會資本中的三大構念來看:

當個體廠商的產業控制性愈高時,與網絡中其他的夥伴連結關係強度 似乎便不再顯得那麼需要;共同願景的存在似乎也不復存在;而彼此 信賴程度有可能因擔心被購併而降低。因而本研究在此提出假設:

假設 4a:在華人社會中,產業可控制性愈高,則關係網絡中的統治機 制會傾向市場統治;反之,則會傾向階層統治。

假設 4b:在華人社會中,個體廠商的產業可控制性愈高,則關係網絡

之中心性、共享願景與彼此信賴程度似乎也就愈低。

(10)

而由過去多位學者的研究整合得知:關係網絡中的統治機制與關 係型態之間似乎存在一定的相對應關係。尤其在中國市場開放以降,

廠商之間必須要有自己本身的生存之道,方得以立足於競爭市場之中。

因而本研究在此提出假設:

假設 5:在華人社會中,網絡關係中彼此的關係型態程度愈高,則關 係網絡中的統治機制傾向顯著的對應關係。

廠商的關係 (Guanxi) 網路,並非市場、層級或組織聯盟,可透過 連結來克服資源不足而影響成長的問題,同時也避免營運內部化之官 僚成本,而由於中國的經濟轉型,促使了關係基礎的企業連結,這種 未開發的市場結構的經濟特性為:資產專屬性較差、制度不穩定促使 市場交易不確定性及高成本,此經濟轉型降低計畫僵固並促使總體經 濟控制更分權化。

此與「資源依賴模型」的結論一致,即網路增加廠商的外部法定性 且因此增加其生存機會。華人社會(如中國大陸)被認為「制度化不確 定性」相當高,在此情形下交易成本也因此非常高,因此這樣的環境 將導致廠商交易的內部化,以避免動亂 (Williamson, 1975)。因此本研 究提出假設為:

假設 6a:在華人社會中,關係網絡之統治機制愈傾向市場統治,其知 識分享程度愈高。

假設 6b:在華人社會中,關係網絡之統治機制愈傾向市場統治,則其 創新程度愈高。

Tsai and Ghoshal (1998) 針對多國籍企業的各事業單位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各事業單位的中心性、被知覺可靠與資源交換與整合 的程度為正相關;同時資源交換與整合程度與各事業單位的產品創新 程度有正相關;但其研究發現共享願景對資源交換與整合的程度並無 直接顯著關係,而被知覺可靠在共享願景與資源交換與整合的程度間 扮演中介角色。

由於共享願景包含了集體目標與成員抱負,而過去的研究也顯示 共享願景將有助於鬆散連結的系統集合並整合整個組織。因此當夥伴 成員間有相同的認知則可避免誤解,同時有更多自由交換想法的機會。

因此,有共同願景的夥伴會交換資源。因此本文假設夥伴間「共享願 景」將可協助其整合與交換資源,同時促進知識分享及產品創新能力。

故本研究提出假設為:

假設 7a:在華人社會中,關係網絡之中心性、共享願景與彼此信賴程 度愈高,廠商知識分享程度愈高。

假設 7b:在華人社會中,關係網絡之中心性、共享願景與彼此信賴程 度」愈高,廠商創新程度愈高。

不同特性的知識必須搭配不同的知識管理方法,使其便於知識的

(11)

移轉與分享,也將是創新與競爭的基本要素,進而得以提昇廠商之績 效。Spencer (2003) 針對許多跨國企業的實證證據顯示:許多與競爭者 分享技術知識或與創新系統(大學、研究機構等資源或機構)內分享 知識的廠商,其創新績效將較高,而創新績效包含廠商的商業獲利及 市場佔有率。因此本研究建立假設為:

假設 8:在華人社會中,廠商的知識分享程度愈高,創新程度愈高。

研究結果與討論

問卷設計內容包括產業環境、統治機制、廠商績效及相關資料問項 等四大部份。台灣地區問卷採郵寄調查方式進行;而在香港部分則委 由香港城市大學製造工程及工程管理學系進行問卷蒐集;大陸部分則 由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進行調查。經催收並篩選有效問卷台灣地 區達 103 份;香港地區與大陸地區則分別回收 54 份與 96 份;回收總 問卷達 253 份,有效回收率約為 14.06%。

表 1 樣本特性分配表

題項 類別 樣本數 % 題項 類別 樣本數 %

成立 時間

1-10 年 70 26.62%

最近 三年 平均 報酬率

未作答 1 0.38%

11-20 年 68 25.86% 0%-2.9% 48 18.25%

21-30 年 51 19.39% 3%-5.9% 50 19.01%

31-40 年 43 16.35% 6%-8.9% 57 21.67%

41 年以上 17 6.46% 9%-11.9% 35 13.31%

未作答 4 1.52% 12%以上 62 23.57%

員工 人數

200 以下 84 31.94%

最近 三年 平均 成長率

未作答 1 0.38%

201-400 46 17.49% 0%-1.9% 40 15.21%

401-600 38 14.45% 2%-4.9% 51 19.39%

601-800 30 9.89% 5%-7.9% 57 21.67%

801-1000 25 8.37% 8%-9.9% 33 15.54%

1000 以上 33 12.55%

10%以上 64 24.33%

未作答 4 1.52%

平均 服務 年資

3 年以下 64 24.33%

4-6 年 125 47.53%

7-9 年 19 7.22%

10 年以上 39 14.83%

未作答 6 2.28%

本次研究對象廠商樣本分配情形如表 1 所示;大部分樣本廠商成 立時間均為 20 年內,比例達 52.48%;而員工人數平均高達 1,122 人,

但因有部分廠商屬於跨國性公司,員工人數眾多;不過大體上來說,

以平均員工人數 200 人以下有 84 家為最;而員工平均服務年資以 4-6

(12)

年為最多;至於近三年報酬率與營收成長率則分別以 12% (25.20%) 和 10%以上 (26.02%) 最多。

在產業環境部分,多數問項回覆值均大於中間值,顯示兩岸三地 華人廠商均認為產業環境會顯著影響統治機制與廠商績效的形成。其 中尤以『當遭遇業務問題時,貴公司與主要合作夥伴廠商有明確共識,

一起很快的找出因應對策』與『貴公司過去曾經投入許多心力蒐集合作 夥伴廠商的相關資訊,以期能夠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關係』兩者所佔 比值最高,代表受訪廠商相當重視產業環境複雜性的影響,同時也與 上下游廠商保持相當良好的關係;但在『當遭遇業務問題時,貴公司 與主要合作夥伴廠商有明確共識,一起很快的找出因應對策』得分為 最低,表示受訪廠商為了因應不確定性而不墨守成規。

而在統治機制部分,也是呈現絕大多數問項大於中間值的現象。其 中統治類型以『貴公司與同業相較,本身更具有某些生產上的優勢

(如技術領先、成本低廉等)』得分最高,表示受訪廠商的在生產技術 均已具有相當優勢,產品品質也有一定的水準之上;其次則以『大致 而言,貴公司認為與其將部分生產活動外包給其他廠商,還不如自行 製造』得分較高,也再次顯示出國內極具彈性的生產技術。至於關係型 態部分,則以『在產業網絡中,貴公司有固定的管道獲得重要的產業 資訊』與『對於交易夥伴而言,貴公司經常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表示 受訪廠商大多重視關係型態中的結構性相關議題。最後在受測廠商的 績效指標部分,以『貴公司絕大部分的報告均已正式書面化與電腦化』

與『貴公司十分希望與目前的夥伴廠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最多,表示 廠商除了具有高度正式化知識管理外,亦表示受訪廠商重視目前的夥 伴合作關係。

在信度分析方面,本研究首先以 Cronbach’s α 係數分析各構念量 表的信度:在產業環境量表信度分析中,整體信度達 0.721;其中個 別題項 Cronbach’s α 係數均超過 0.702 以上,雖未臻完善但已達一定 水準。而在統治機制與關係型態量表之信度分析中,整體信度分別高 達 0.831 與 0.745,個別題項之 Cronbach’s α 係數也達 0.852 以上,亦 符合一般可信之指標。整體而言,各量表信度水準均超過 Nunnally (1978) 所建議可接受之 0.7 的水準;再者,由各構念之組合信度與萃 取變異量值可看出,各構面之組合信度均超過 0.7 的可接受水準,且 萃取變異量亦均超過 0.5 的水準,表示指標內部一致性均為可接受。

而以效度分析中的驗證性因素分析係以衡量模式進行模式的適合 度檢定,以探索各構面是否具有足夠的收斂效度以及區別效度。本研 究中各構念的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模式適合度指標如表 2 所示:

GFI, NFI 與 CFI 均超過 0.9 的理想水準;而本研究各構念題項因素負

荷量之 p 值均為顯著,故顯示本研究中各構念題項均落於可接受範圍

之中;換言之,均具有一定的收斂效度。

(13)

表 2

本研究模式適合度指標

GFI NFI CFI RMSR

產業環境 0.922 0.962 0.953 0.011

統治機制 0.908 0.921 0.917 0.008

廠商績效 0.929 0.961 0.916 0.019

此外,本研究依據 Anderson and Gerbing (1988) 的建議來進行區別 效度的檢定,本研究的各構面之區別效度分析結果顯示:各構念中的 相關係數限定為 1 時,其限定模式之卡方值均較未限定模式之卡方值 為大;大致說來,各構面間均具有不錯的區別效度。本研究將上述的 假設統計方法以結構方程式(structured equation modeling; SEM)並使用 AMOS 7.0 統計軟體進行分析。結構方程式分析已廣泛地應用在社會科 學及行銷上,其中共包含兩部份:衡量模式及結構模式。衡量模式係 指考慮各種衡量方法的適當性,衡量方法是用於理論構面中;而結構 模式則是明確指出變數構念間的關係。各衡量構面相關係數如表 3 所 示,各衡量變數之間均有顯著相關,適宜進行線性結構分析。

表 3

各構面間相關係數表

  1 2 3 4 5 6 7 8

1.複雜性 1

2.稀少性 0.727* 1

3.不確定性 0.495* 0.589* 1

4.可控制性 0.481* 0.588* 0.877* 1

5.統治類型 0.462* 0.548* 0.761* 0.778* 1

6.關係型態 0.456* 0.535* 0.690* 0.713* 0.696* 1

7.知識分享 0.420* 0.529* 0.636* 0.658* 0.662* 0.696* 1 8.創新 0.526* 0.574* 0.782* 0.786* 0.673* 0.717* 0.670* 1

*表 p<0.01

至於變數間的關係,經線性結構方程式分析後得知產業環境、統治

機制對於廠商績效的影響,依據前述因素分析分析結果,本研究線性

模式之徑路圖繪製如圖 3 所示;其中潛在構念 (latent construct) 以橢圓

形來表示,觀測變數 (observed variable) 則以矩形來表示。

(14)

圖 3 理論模式與參數結構

線性結構關係方程式中包含測量模式與結構模式,其中的測量模 式,即所謂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由於判斷適配與否的指標甚多,在 此本研究採用的指標判決如表 4 所示;整體配適度的統計量可看出這 整個模式的可接受度。

表 4

本研究判定適配與否之參考指標

SEM 適配指標 (fit indices) 判斷準則

卡方值 越小越好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 越小越好 Schwarz’s Bayesian criterion (SBC) 越小越好

卡方值除以自由度 < 3

Goodness of fit index (GFI) >0.9 Adjusted for degrees of freedom (AGFI) >0.9 Bentler & Bonett’s NFI (1980) >0.9 Bentler & Bonett’s NNFI (1980) >0.9 Bentler’s comparative fix index >0.9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 (RMR) <0.05

RMSEA estimate <0.05

本 研 究 整 體 模 式 配 適 度 : χ

2

= 868.45 ; DF = 108 ; χ

2

DF=8.0412;p = 0.06;殘差均方根(RMSR) = 0.023;平均近似值誤差

平方根(RMSEA) = 0.047;配適度指標 (GFI) = 0.934;調整後配適度指

(15)

標 (AGFI) = 0.955;比較配適度指標 (CFI) = 0.832;標準配適度指標 (NFI) = 0.936;與表 4 相比,均符合標準值,可見本研究模式配適度 良好。而圖 4 說明了本研究之分析結果。

圖 4 產業環境、統治機制與廠商績效之線性結構關係

一般整體模式的驗證性關係探討,多由於研究樣本的取得不足,

而較少進行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對主要變數間關係所產生的影響加以 討論。除上述假設之印證外,本研究也對於廠商其他特性與研究構念 間進行 MANOVA 分析;表 5 為各人口統計對各構念之多變量變異數 分析彙整,將人口統計變數對各構念各構面進行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其 Wilks’ Lambda 值大都不顯著,性別雖顯著,服務關懷性也顯著但 在進行 Scheffé 事後檢定並無顯著,故顯示各人口統計變數對各構念 各構面無顯著影響,故不予討論。而其中廠商成立年數對於產業環境、

統治機制與廠商績效的評估並無顯著差異,究其可能原因乃是作答人 員對其公司瞭解程度不足所致;而員工人數對於上述各構念亦無顯著 影響。至於在平均服務年資方面,對於產業環境及統治機制方面具有 顯著影響,然對於廠商績效部分卻不具影響力,這可能是對於廠商本 身的認同與瞭解增加使然。

表 5

本研究 MANOVA 結果一覽表

項目 成立時間 員工人數 服務年資 平均報酬 平均成長

Wilks’ Lambda 0.883 0.872 0.919 0.909 0.891

F 值 F 值 F 值 F 值 F 值

產業環境

(16)

複雜性 0.017 1.462 0.275 1.821 0.822 稀少性 0.029 0.434 0.322 3.256* 0.778 不確定性 0.374 0.978 0.597 4.308** 0.903 可控制性 0.508 0.508 0.054 3.393** 0.276 統治機制

統治類型 1.287 0.484 0.458 3.577** 0.950 關係型態 0.144 1.730 1.067 3.977** 1.733 廠商績效

創新程度 0.015 0.190 0.334 3.141* 0.803 知識分享 0.000 0.632 0.939 3.346** 0.707

肆、結論與建議

由於產業環境變數對於廠商績效的主效果,大多呈現正向顯著影 響,此與本研究先前推論相互符合;然而統治機制對於廠商績效大部 分亦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可歸納於我國代工廠商必須仰賴國外大廠的 訂單而生存,鮮少擁有自己的品牌與研發能力,因此整體作戰愈發顯 出其重要性;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藉由彼此廠商間相互支援與合作,

一方面將使得廠商享有資產稀少性的優點;同時也可因應多變的訂單 需求,進而提升廠商績效。

表 6 係本研究前述假設與實證結果對照之一覽表,由表中可以看 出本研究假設幾乎均獲實證結果支持。其中假設 4b:產業可控制性對 於關係型態的影響並不顯著,可能是因為本研究對象大多屬中小型企 業,其可控制性程度不高,無法感受可控制性對於關係型態的影響;

而假設 6a:關係型態正向影響知識分享程度亦不明顯,其可能解釋為

關係 (Guanxi) 已普遍為華人企業所理解與認知,因此對於知識分享程

度與關係型態的影響並不清楚,導致此假設影響並不顯著。

(17)

表 6 本研究假設實證結果一覽表

假設 實證結

果 1a:環境複雜性正向影響統治類型

1b:環境複雜性正向影響關係型態 支持

支持 2a:資源稀少性正向影響統治類型

2b:資源稀少性正向影響關係型態 支持

支持 3a:環境不確定性正向影響統治類

3b:環境不確定性正向影響關係型 態

支持 支持 4a:產業可控制性正向影響統治類

4b:產業可控制性正向影響關係型

不支持支持

5:關係型態正向影響統治類型 支持

6a:統治類型正向影響知識分享

6b:統治類型正向影響創新程度 支持

支持 6a:關係型態正向影響知識分享

6b:關係型態正向影響創新程度 不支持

支持

8:知識分享正向影響創新程度 支持

本研究除學術貢獻外,對於兩岸三地廠商的瞭解與因應對策也有 顯著的影響。雖然本研究對象工作事務繁忙,但問卷回收仍達一成以 上,誠屬相當不易;而本研究於香港與大陸兩地的研究合作單位,對 於本研究問卷的提供與幫助亦有相當多的貢獻,在此也對前述合作單 位與受訪廠商表達深深的感謝之意。

參考文獻

1. Abramson, N. R. and J. X. Ai (1997), “Using Guanxi-style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in China: Reducing uncertainty and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Executive, 39(6), 765-804.

2. Akerlof, G. A. (1970),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4(3):

488-500.

3. Alston, J. P. (1989), “Wa, Guanxi, and Inhwa: Managerial principles in Japan, China, and Korea,” Business Horizons, 32(2), 26-31.

4. Anderson, E. (1985), “The salesperson as outside agent or employee: A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Marketing Science, 4 (Summer), 234-54.

5. Anderson, E. (1988), “Transaction costs as determinants of opportunism in integrated and independent sales force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9 (5), 247-64.

6. Anderson, P. and M. L. Tushman (2001),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and industry exit: The effects of uncertainty,

munificence, and complexity.”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0(3), 675-711.

(18)

7. Arogyaswamy B. (2001), “Looking forward: Korea after the economic crisi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18(3), 412-413.

8. Berry, L. L. (1983),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Berry, Shostack and Upah (Eds.): Emerging perspectives of services marketing,”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hicago, IL, 25-28.

9. Berry, L. L., A. Parasuraman, and V. A. Zeithma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 Fall, 41-50.

10. Bjorkman, I. and S. Kock (1995),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business networks: The case of western compani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4(4), 519-535.

11. Chandler, A. D. Jr. (1977). The Visible Hand: The Manager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n Busines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2. Chen, M. J. (2001), “Inside Chinese business: A guide for managers worldwid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 Boston, MA.

13. Coase, R. (1937

a

),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386-405.

14. Coase, R. (1937

b

), “The nature of the firm: Origin, meaning, influence,”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4, 3-47.

15. Coase, R. H. (1972

a

), “The appointment of pious as Marshall’s successor,”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5(2), 473-487.

16. Coase, R. H. (1972

b

), “Durability and monopol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5(1), 143-149.

17. Conner, K. R. and C. K. Prahalad (1996), “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Knowledge versus opportunism,” Organization Science, 7:

477-501.

18. Crosby, L. A., K. R. Evans and D. Cowles (1990),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services selling: An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keting, 54(3), 68-81.

19. Davies, H., K. P. Leung, T. K. Luk, and Y. H. Wong (1995), “The benefits of Guanxi --- The value of relationships in developing the Chinese market,”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4, 207–214.

20. Dess, G. G. and D. W. Beard (1984),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task environmen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9(1), 52-73.

21. Dill, W. R. (1958), “Environment as an influence on managerial autonom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 410-433.

22. Doz, Y. and G. Hamel (1998), “Alliance advantage: The art of creating value through partnering,”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MA.

23. Fan, Y. (2002), “Guanxi’s consequences: Personal gains at social cos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38(4), 371–380.

24. Fock, H. K. and K. S. Woo (1998), “The China market: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Guanxi,” Business Strategy Review, 9(3): 33-43.

25. Gnyawali, D. R. and R. Madhavan (2001), “Cooperative networks and

(19)

competitive dynamics: a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6, 431-445.

26. Granovetter and R. Swedberg (1985),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Boulder: Wesview Press

27. Gronroos, C. (1994), “From marketing mix to relationship marketing:

Towards a paradigm shift in marketing,” Management Decision, 32(2), 4-21.

28. Grossman, S. J. and O. D. Hart (1986),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4), 691-719.

29. Gulati, R. (1998), “Alliances and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4), 293-317.

30. Gulati, Ranjay, Nohria, Nitin (2000), “Strategic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3), 203-217.

31. Heide, J. B. and G. John (1990), “Alliances in Industrial Purchasing:

The Determinants of Joint Action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54, 24-36.

32. Jöreskog and Sörbom (1993), “LISREL 8 User’s Guide,” Chicago, National Education Resources.

33. Klein, Saul (1989), “A Transaction Cost Explanation of Vertical Control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7 (Summer), 253-260.

34. Kumar, N., L. K. Scheer, and Jan-Benedict E M. Steenkamp (1995),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Interdependence on Dealer Attitud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2(3), 348-357.

35. Lee M. Y. and P. Eill (2000), “Insider-Outsider Perspectives of Guanxi,” Business Horizons, 25-30.

36. Lieberman, M. B., and D. B. Montgomery (1988), “First-mover advantag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9, pp.41-58.

37. Lin, N. (1999), “Social networks and status attain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5, 467-87

38. Lorenzoni, G. and C. Baden-Fuller (1995), “Creating a strategic center to manage a web of partner,”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7(3), 146-163.

39. Lovett, S., L. C. Simmons and R. Kali (1999), “Guanxi versus the market: ethics and efficienc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0(2), 231-248.

40. Luo, Y. (1997), “Guanxi and Performance of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in China: an Empirical Inquiry,”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37(1), 51-71.

41. Luo, Y. (2003), “Industrial Dynamics and Managerial Networking in an Emerging Market: The Case of China,”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 1315-1327.

42. Macneil I. (1974), “The Many Futures of Contracts,” Southern

(20)

California Law Review, 691-720.

43. Mayer, R. C., J. H. Davis and F. D. Schoorman (1995), “An Integratio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3), 709-734.

44. Moorman, R.H. (1993),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Based Job Satisfaction Measur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Human

Relations, 46, 759-775.

45. Morgan, R.M. and Shelby D. Hunt (1994),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58, 20-38.

46. Nahapiet, J. and S. Ghoshal (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 242-266.

47. Nee, V. (1992),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market transition: hybrid forms, property rights, and mixed economy in China,”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7, 1-27.

48. Nonaka, I., and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9. Orton, J. Douglas and Weick, Karl E.(1990), ” Loosely Coupled Systems: A Re- conceptual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5(2), 203-223

50. Osborn, R. N. and C. C. Baughn (1990), “Form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for Multinational Allian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3(3), 503-519.

51. Ouchi, W. G. (1980), “Markets, Bureaucracies, and Cla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5, 120-142.

52. Peteraf M. and Shanley M. (1997), “Getting to Know You: a Theory of Strategic Group Identit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 (Summer Special Issue), 165–186.

53. Pfeffer, J. and G. R. Salancik (1978), “A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to Job Attitudes and Task Desig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3(2), 224-253.

54. Porter, Michael E. (1985),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5(3), 60-78.

55. Portes, A. and J. Sensenbrenner (1993), ”Embeddendness and immigration: Notes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8, 1320-1350.

56. Robins, J. A. (1987), “Organizational economics: Notes on the use of transaction-cost theory in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2(1), 68-86.

57. Rotter, J. B. (1967), “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5, 651-665.

58. Simon, R. (1947), “Intra-union disputes over job control,”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61(4), 619-639.

(21)

59. Spencer, J. W. (2003), “Firms' knowledge-sharing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innovation system: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flat panel display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3), 217-233.

60. Standifird, S. S. and R. S. Marshall (2000), “The transaction cost advantage of Guanxi-Based business practices,”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35, 21-42.

61. Terreberry, S. (1968), “The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2, 590-613.

62. Thompson, J. D. (1967), Organizations in Action; Social Science

Bases of Administrative Theory, McGraw-Hill: New York.

63. Tsai, W. and S. Ghoshal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1(4), 464-476.

64. Tsai, W. (2000), “Social capital, strategic relatedness and the formation of intra-organizational linkag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9), 925-939.

65. Tsang, W. K. (1998

a

), “Can Guanxi is a source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doing business in China?”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2, 64-74.

66. Tsang, W. K. (1998

b

), “Motives for strategic alliance: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14, No. 3, 207- 221.

67. Walker, G., B. Kogut, and W. Shan (1997), “Social capital, structural holes and the formation of an industry network,” Organization Science, 8(2), 109-125.

68. Williamson, O. E. (1975), Market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Free Press, New York.

69. Williamson, O.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firm, markets, Relational contracting, Free Press, New York.

70. Williamson, O. E. (1991), “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6(June), 269-296.

71. Wong, Y. H. (1998

a

), “An integrated relationship (Guanxi) marketing model in China,”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Marketing, 18(1), 25-48.

72. Wong, Y. H. (1998

b

), “The dynamics of Guanxi in China,” Singapore

Management Review, 20(2), 25-42.

73. Xin, K. and J. L. Pearce (1994), “Guanxi: Good connections as substitutes for institutional support,”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163-167.

74. Xin, K. R., and J. L. Pearce (1996), “Guanxi: connections as substitutes for formal institutional suppor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6), 1641-1659.

75. Yamagishi, T. and M. Yamagishi (1994), “Trust and commitment in

(22)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8, 129-166.

76. Yeung I. Y. M. and R. L. Tung (1996), “Achieving business success in Confucian societies: The importance of Guanxi (Connection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54-64.

數據

表 2  本研究模式適合度指標
圖 3  理論模式與參數結構 線性結構關係方程式中包含測量模式與結構模式,其中的測量模 式,即所謂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由於判斷適配與否的指標甚多,在 此本研究採用的指標判決如表 4 所示;整體配適度的統計量可看出這 整個模式的可接受度。 表 4 本研究判定適配與否之參考指標
表 6 本研究假設實證結果一覽表 假設 實證結 果 1a:環境複雜性正向影響統治類型 1b:環境複雜性正向影響關係型態 支持支持 2a:資源稀少性正向影響統治類型 2b:資源稀少性正向影響關係型態 支持支持 3a:環境不確定性正向影響統治類 型 3b:環境不確定性正向影響關係型 態 支持支持 4a:產業可控制性正向影響統治類 型 4b:產業可控制性正向影響關係型 態 不支持支持 5:關係型態正向影響統治類型 支持 6a:統治類型正向影響知識分享 6b:統治類型正向影響創新程度 支持支持 6a:關係型態正向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tudy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al distress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verall, this paper

批判性思考 + 創造力 創造力示例二 創造力 創造力 示例二 示例二: 示例二 : :環境調查 : 環境調查 環境調查 環境調查..

一、工業革命與19世紀社會背景 二、工業革命對設計環境的影響 三、平面設計的新形式與新媒材

Bosto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The Nature of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Reston, Virgini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The foundations of aesthetics, art and art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畢業設計展.. Studio,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Slater (1990), “The Effect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rofitabi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54, pp. (1999), “Green Competitiveness,” 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nd Norton,D.P., “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 zation: How Balanced 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