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教育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教育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Copied!
1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教育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何俊青 博士

中國與台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

比較研究-以四所大學師資培育學系為例

研究生:洪村瑞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

(2)
(3)
(4)

謝誌

首先,感謝敬愛的指導教授何俊青老師耐心指導、循循善誘,在我思慮枯竭 時,給我靈感;當我猶豫不決時,給我信心;在我停滯不前時,給我動力,方能 使我順利完成論文。其次,感謝口試委員周俊良老師與鄭燿男老師,細心審閱論 文、點出行文間的疏漏、指出內容與用字遣詞的缺失,並給予許多寶貴的意見。

還有,感謝學校裡平日指導我的老師們,以及那一群在我無法堅持,想放棄時,

給我加油、打氣的同學們、學弟妹。最後,要感謝的就是從小鼓勵我、支持我的 父母、姊姊、哥哥們,沒有他(她)們也就沒有今日的我。

每當論文碰到瓶頸,感到孤寂時,偷懶的心雖想就此放棄;但是,耳邊似乎 不時有家人、師長、同學來勉勵、安慰自己,所以最後還是咬緊牙關,一鼓作氣 的完成這本論文。因此,我將這本論文獻給曾經鼓勵我、幫助我的人,並且一起 和我分享這份喜悅!

村瑞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

(5)

中國與台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比較研究-

以四所大學師資培育學系為例

作者:洪村瑞

國立台東大學 教育學系(所)

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中國與台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比較研究-以四所大學師資培 育學系為例。藉此比較兩國之間小學師資培育的發展背景、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 內容、教師資格檢核對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要求之異同,以做台灣未來之借鏡。

具體結論如下:

一、中國與台灣小學師資培育的發展背景之比較:

1.中國與台灣的師資培育皆走向多元化。

2.中國與台灣的師範院校皆逐漸轉型為綜合大學。

3.中國的小學師資素質提昇到大學專科的學歷,台灣則提昇到碩士學歷。

二、中國與台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內容之比較:

1.中國的教學目標以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原則。

2.中國的學科專業學分比例高,台灣的教育專業學分比例高。

3.台灣的教育實習時程略高。

4.中國有規劃少數族群的師資培育。

5.中國仍保留政治與意識型態的課程。

三、中國與台灣教師資格檢核對小學師資培育課程要求之比較:

1.中國的教師資格較容易取得。

2.中國的檢定考試科目較多。

關鍵詞:小學師資培育課程、比較研究、大學師資培育學系

(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lementary Teacher Training Curriculum in China and Taiwan: The Case of Four Departments of Teachers Training in the Universities

Tsuen-Ruei Hung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elementary teacher training curriculum in China and Taiwan: the case of four departments of teachers training in the universities.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al background of the elementary teacher training, the contents of the elementary teacher training curriculum, and the demands of the teachers’ certification to the elementary teacher training curriculum.

Finally, I expect to offer some suggestions for Taiwan as reference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the elementary teacher training a. They tend to diversity of the elementary teacher training.

b. Their teacher colleges gradually transform into th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c. The qualit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China promotes the university degree, and that in Taiwan promotes master degree.

2. The contents of the elementary teacher training curriculum

a. The teaching target in China takes the socialism as the guideline.

b. The rate of the subject professional credit in China is higher than in Taiwan;

however, the rate of the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 credit in Taiwan is higher than in China.

c. The period of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Taiwan is slightly long.

d. There is teacher training for minority in China.

e. The curriculum still keeps the political thought and ideology in China.

3. The demands of the teachers’ certification to the elementary teacher training curriculum

a. It is easy to get teacher certificate in China.

b. There are more subjects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 in China.

Keyword: the elementary teacher training curriculum, comparative study, departments of teachers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7)

目次

摘要………..П 目次……….IV 表目次……….VΙ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中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分析...7

第一節 中國小學師資培育的發展背景...………7

第二節 中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內容分析...……..14

第三節 中國教師資格檢核對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要求 ...31

第三章 台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分析...35

第一節 台灣小學師資培育的發展背景...………..35

第二節 台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內容分析 ...38

第三節 台灣教師資格檢核對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要求 ...51

第四章 中國與台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之比較...54

第一節 中國與台灣小學師資培育的發展背景之比較………..54

第二節 中國與台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內容之比較 ...57

第三節 中國與台灣教師資格檢核對小學師資培育課程要求之比較 ...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5

第一節 結論...65

第二節 建議 ...66

(8)

參考書目...70

附錄……….75

附錄一 天津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教學計畫表………...75

附錄二 新疆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課程科目表………...81

附錄三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課程結構與教學科目表...…………95

附錄四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課程結構與教學科目表...………...102

(9)

表目次

表 4-1 小學中文教育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19

表 4-2 小學英語教育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19

表 4-3 小學數學教育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20

表 4-4 小學科學教育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20

表 4-5 小學教育校通修課教學計劃表……….………22

表 4-6 小學教育專業必修課(院通修)教學計劃表…….………24

表 4-7 小學漢語言理科教育專業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26

表 4-8 小學民語言理科教育專業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26

表 4-9 小學漢語言文科教育專業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27

表 4-10 小學民語言文科教育專業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27

表 4-11 小學漢語言英語教育專業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28

表 4-12 小學民語言英語教育專業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29

表 4-13 小學教育專業考試課程及學分表………...33

表 5-1 師範學院課程架構表(1993 年)….………43

表 5-2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修習學分一覽表………43

表 5-3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系國小教育師資培育課程架構…44 表 5-4 國立台東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系修習學分一覽表………46

表 5-5 國立台東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系國小教育師資培育課程架構表………47

表 5-6 國立台東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系通識教育課程架構一覽表………48

表 5-7 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科目及學分表………51

表 5-8 國民小學教師資格檢定類科及應試科目表(96 年度適用).………52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小學師資培育的主要目標,係在培養良好的小學師資,使千千萬萬學生在良師的帶領 下,接受完整、正規的教育;因此,小學師資培育的成敗關係著國小學生的素質與教育的 品質。誠如西諺所說:「有怎樣的老師就有怎樣的學校」(As the teachers go, so goes the school.),學校教育的成敗關鍵,還是要看教師品質之高下而定,所以國小師資職前教育良 窳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教育品質的提昇有賴於具有優越專業素養之教師,因此世界各國在追求卓越的教育改 革中,莫不以師資培育之興革為重要的環節(楊深坑、歐用生、王秋絨、湯維玲,1994)。

師資培育的改革運動在全世界的許多國家如歐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國展開,這些改 革的動機都是背後某些不同的力量所趨使,以美國為例,師資培育的改革有增加一些規 範、課程、評估和條例的政策,以及全球化的概念和全球化經濟意識型態所趨使的改革

(Delandshere & Petrosky, 2004)。

楊思偉(1992)提出中國的師範教育多年來也和台灣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師資素 質不齊、普遍低落,而中國長期以來,由於證照制度未建立,師範畢業生轉業問題嚴重,

不合格教師一直偏高,使得師範教育仍呈遲滯落後的局面,所以中國為了解決師範教育的 問題,展開了一連串的復原與改革工作,並逐步落實「普及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文盲」

的「兩基」政策。陳永明(1999)提到中國在 1986 年公佈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 育法」並依第17 條制定了「義務教育法施行細則」,按省、縣、鄉分級管理,並因地制宜、

分階段、有步驟的推行九年義務教育,可稱為「法制化與普及化的教育」,而又在1993 年 第八屆人大常委會通過「教師法」的制訂,將每年9 月 10 日為教師節明定於該法中,對

(11)

於教師社會地位的尊重,有了法律上的保障。

另外,自 1995 年起,中國開始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九個五年計劃(簡稱九五),

而「211 工程」是其在「九五期間」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其中「21」是代表面對 21 世紀,

而「1」是重點建設 100 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其中北京師範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6 所名列 其中,顯示中國當局在發展高等教育以增加其競爭力的同時,也選擇了幾所師範大學作為 提昇教育品質與不斷求新求變的努力方向,以協助其轉型為綜合大學,並進一步落實其一 貫堅持「科教興國」的目標(錢國旗,2005)。董川峰(2005)提到中國教育部在中國華 東師範大學舉行的「國際教師教育論壇」的會議中提出制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時間表,

這一課程改革包括頒佈「教師專業標準和課程標準」、「更新課程結構和內容,形成新的 課程體系」、「建立教師教育品質評估制度」等。

台灣在師資培育多元化後,師範院校努力嘗試轉型、與其他大學策略聯盟、或整併。

所以在2000 年 1 月 15 日台東師範學院轉型為國立台東大學籌備處揭牌成立;2000 年 2 月 嘉義師範學院與嘉義技術學院整合為國立嘉義大學,開啟台灣師範院校轉型之契機(曹仁 德、梁忠銘,2002)。2005 年,6 所師範學院提出轉型發展計畫,改制成教育大學,其中 在課程規劃方面,均已重整零碎課程、建構具有核心能力的新課程,增設就業專長學程。

所以上述的師資培育改革都對台灣的師資培育有顯著的影響(教育部,2005)。

中國與台灣由於歷史因素,分隔了 50 多年之久,時空變遷極大、政治意識不同、經 濟體制走向及本身環境發展需求各異而呈現了不同面貌,中國各方面的現代化發展舉世共 賭,為了提昇教育績效與培育國家永續發展所需的人才,兩岸對師資培育制度的改革可謂 著力極深。然而,中國和台灣現今都正努力把師範院校轉型為綜合大學,其中在課程規劃 上,更新了課程結構和內容,且都形成新的課程體系,所以若能對彼此的小學師資培育課 程深入研析,切實瞭解與比較,截長補短,將有助於台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優質發展,

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台灣的師範教育在 40 餘年來培育了許多優良師資,為國家安定和社會進步奠定了基

(12)

礎。但最近,由於社會激變,導致師範教育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以小學師資培 育課程的演變深受時代環境變遷的影響甚钜,其間面臨幾次重大轉折,如改朝換代、新學 制之實施及教育新法之公佈等變遷過程,使我國社會文化產生很大的差異、教育政策需要 改革、師資培育面臨制度與課程內容修正的挑戰。因此台灣的師資培育機構由1987 年改 制為師範學院以來,為了因應未來社會的多元化,來提高師資素質,開拓師資本身專業性 與多樣性的內涵,所以對於課程的訂定有謹慎的規劃,目的就是要培養優秀的教師去培育 下一代。然而在1994 年「師資培育法」的出爐下,而出現前所未有之局面,此一立法象 徵台灣教育史上一大進步,「師資培育多元化」的實行,確保教育品質的再次提昇。所以,

當台灣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教改工程的同時,師資培育素質的提昇與專業化一直是大家關 注的焦點,反省與批判的思維能夠更進一步檢視問題的盲點所在,並謀思解決之道,如此 才能使小學師資培育課程在時代不斷的變遷之下求新求變,培育出國家發展與社會需求的 師資水準,這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綜合上述,本研究者認為中國、台灣這二個國家面臨新世紀的挑戰,莫不致力於藉由 教育成效的提昇以培植更高素質的人力進而促進社會進步,也因此各國一向重視師資養成 教育,以期提升教師素質,有效落實各項教育改革工作,獲得期待之教育成果。然而中國 與台灣在歷史上有著極密切的關係,但由於政治因素,導致兩岸形成一種相當特殊的關 係。但在1990 年代以後,由於兩岸關係的改變,研究中國教育的期刊論文或學位論文,

有著明顯增加的趨勢,所以在這個新的階段裡,兩岸關係的變遷,不再是教育學術研究的 考量因素,研究方法的重視,也是此一新階段的特色;期望更接近中國教育的真實情況。

但有鑑於中國和台灣兩國當局對於師資培育課程的改革所下心力較之從前可謂進步極 大,但是在論述探討師資培育、師範教育專文並不多見,也因時間限制,使資料、文獻未 能更新而與現況有出入,突顯追蹤、探究後續之發展實屬必要,深入瞭解現況與相關法令、

措施等已刻不容緩,這使得本研究之動機愈顯強烈。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分析比較中國與台灣二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背景。

二、分析比較中國與台灣二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內容。

三、分析比較中國與台灣二國教師資格檢核對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要求。

四、依據比較結果提出可供我國現行小學師資培育課程參考之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定名為「中國與台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比較研究-以四所大學師資培育學系為 例」,為使本研究的範圍及內容更加明確,茲將重要的名詞界定如下:

一、中國

本研究之中國,係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轄二十二省(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黑 龍江省、吉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

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三直 轄市(北京市、天津市與上海市)與五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 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而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含台、澎、金、

馬)、香港地區與澳門地區則不在此列。

二、台灣

本研究之台灣,係指 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台所轄之處,計有台灣本島、澎湖、

金門與馬祖。

三、師資培育

所謂的「師資培育」就是指就任教師職位前的專業訓練(在學校或大學獲得)

。而自

(14)

1994 年 2 月台灣「師資培育法」公佈實施後,「師範教育」一詞已較為少見(教育部,1994)。 在中國,並無「師資培育」一詞,而以「師範教育」代表師資資格之養成教育(楊之岭、

林冰、蘇渭昌,1989)。但本研究為了比較及評論之需要,將以「師資培育」的觀點來探 討中國師範教育的變項與問題。

四、小學師資培育課程

本研究的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部分將著重於天津師範大學的初等教育學院課程;新疆 師範大學的初等教育學院課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2006 年國民教育學系課程;國立台東 大學2006 年教育學系課程等為主。

第四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 George Z.F. Bereday 的比較教育研究方法(即描述、解釋、並列與比較四步 驟)進行跨國比較。貝瑞岱的比較教育研究方法包含兩個研究模式-區域研究(area study)

與比較研究(comparative study)。區域研究模式是針對單一國家、地區或多國教育資料的 描述與解釋,包含描述階段(descriptive phase)與解釋階段(explanatory phase);比較研 究是對多國教育現象進行研究與比較,又分為並列階段(juxtaposition)與比較階段

(comparison)。區域研究為比較教育的準備階段,故描述、解釋、並列、比較為比較教育 研究的四個步驟(洪雲柔,2000;謝文全,1984)。

首先,個別「描述」並解釋中國與台灣小學師資培育的發展背景、中國與台灣小學師 資培育的課程內容、中國與台灣教師資格檢核對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要求,接著,將前述 相關資料「並排」相互對照。最後,將所蒐集彙整的資料作「比較」,並分析中國與台灣 小學師資培育課程之異同,然後再根據分析的結果給予中國和台灣在小學師資培育課程改 革上之建議。

(1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限於人力、物力與時間等研究資源,設定下列範圍與限制:

一、中國師資培育問題之研究雖有探討,但就師資培育、師範教育專文論述探討並不多見,

縱有專文研究,可是小學師資培育課程因應時代變遷與社會需求,期間已經過多次修訂而 呈現不同的風貌,所以探究後續之發展實屬必要,但是本研究者在研究期間無法親訪研究 國家取得更為深入的資料,所以僅就以相關之書籍、法令規章、研究報告、論文與期刊、

官方或民間的網際網路資料來進行研究。

二、關於中國與台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等相關資訊,係以中國和台灣的國家教育部公佈實 施者為主。由於台灣高級中等以下各級學校教師之學歷已要求至大學學歷以上,因此,探 討中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主要著重在師範大學的初等教育學院為主。中國和台灣選取的研 究範圍,主要選取一所直轄市和一所偏遠地區的師資培育大學來做研究。而中國選取的範 圍是以天津師範大學的初等教育學院中的數學、科學、語文、英語等學系和新疆師範大學 的初等教育學院中的文科、理科、英語等學系為主。台灣的部份是以國立台北教育大學2006 年國民教育學系和國立台東大學2006 年教育學系的課程為研究範圍;之後再討論分析的 是台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更具體的是參照國立台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6 年所規定的 課程,這樣方便本研究者收集更準確的資料,期能做出最好的課程分析比較。

(16)

第二章 中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分析

第一節 中國小學師資培育的發展背景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明顯加快。改革的目的是 要提高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進而提高公民的素質,以適應21 世紀對人 才的需要。要實現改革的最終目的,關鍵是教師團隊的數量和質量,特別是處在基礎教育 階段的小學教育,要求師範學校為其提供合格教師的呼聲日趨強烈。這就是小學師資培育 改革的動力所在,也是其發展的必然要求。以下針對中國共產黨1949 年「解放」中國至 1995 年之後的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背景來做分析討論。

壹、1949 年至 1976 年的中國小學師資培育之發展

楊漢清(1992)提出在中國共產黨 1949 年「解放」中國之後,即對過去遺留下來的 師範學校進行改造;而在第一個5 年計畫期間(1953 年-1957 年),著重發展中級師範,逐 步減少初級師範,停辦短訓班,高師改為獨立設置,分為師範學院和師範專科學校兩種;

之後又多次召開全國師範教育會議(1951 年、1961 年與 1980 年),並頒布一系列章程、

條例和教學計畫、教學大綱、教材使師範教育逐步邁向正軌,教育素質不斷提高。然而中 國在「文化大革命」(1966 年~1976 年)期間,師範教育遭受到極大的破壞。當時師範教 育被視為落後、反動的代表。

貳、1976 年至 1989 年的中國小學師資培育之發展

中國在「文化大革命」之後召開 11 屆三中全會(1976 年),會中所提出的方針對於師 範教育不僅得到恢復、整頓和充實,而且在職前培養和在職進修兩方面都得到新的發展和 提昇,形成多種形式、多種規格、多種管道的模式和有利於促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的格局(楊 漢清,1992)。而台灣學者針對此時期的小學師資培育發展進行研究,其研究發現如下:

(17)

丁茂生(1985)提出中國在「文革」結束前教育政策的演變和「教育體制改革」都對中國 在「文革」後,有很大的影響;張國旗(1986)提出中國的教育政策自從文化大革命後已 經有了大幅度的轉變;陳岳(1987)在「中共師範教育之研究」一文中認為中國師範教育 近四十年來在教師地位、師資、教育內容的改革上都有長足進步。

張善穎(1988)將「文革」前中共教育政策分為五個不同的階段:一、「新民主主義」

時期(1949~1952);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53~1957);三、「大躍進」時期(1958~1960); 四、「調整」時(1961~1962);五、「兩條路線鬥爭」時期(1963~1966)。顏慶祥(1990)

針對「中共師範教育改革之研究(1978~1989)」進行研究,並指出這個時期中國對於小學師 資培育課程內容的改革有極大的發展。李哲浩(1990)在「當前中共教育體制改革之研究 ---1980 至 1990 年」一文中探討當前中國教育體制改革之改革措施和影響因素。

1985 年「中國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以後,指出建立一支有足夠數量、

合格而穩定的教師隊伍、是實行義務教育、提高基礎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計。為此,要採取 特定的措施提高中小學和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鼓勵他們終身從事教育事業,

與此同時,必須對現有的教師進行認真的培訓與考核,把發展師範教育和培訓在職教師作 為發展教育的戰略措施,爭取在五年或更長一點的時間內使絕大多數的教師能夠勝任教學 工作。在此之後,只有具備合格學歷或具有考核合格證書的,才能擔任教師。(中國教育 年鑑,1990)

1986 年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鵬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草案)的說明」

中指出:「建設一支數量足夠、質量合格、結構合理並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是實施義務 教育的關鍵所在。」而「義務教育法」更於第13 條(吳榮鎮,1992)明確地規範義務教 育師資之方向,就是小學教師要具備中等師範學校畢業以上水平;而初級高級中學教師則 要具備高等師範專科畢業以上水平。為此中國當局在師範教育所做的努力重點是(林奇 青,1993):要根據「中國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切實辦好教師進修學校的 要求,認真辦好市(地)級教育學院和縣級進修學校(或在師範院校內設立的培訓部); 要制訂優先發展和加強師範教育的政策。中央和地方都應撥出專款,用於各級各類師範院

(18)

校的建設;要根據當地實施義務教育的需要制訂師資的培養和師資的培訓計畫並採取措施 保證,規劃的落實。中國也在有計畫地逐步提高合格教師的基準。中國國家教委會先後頒 布了「小學教師職務聘任制試行條例」和「中小學教師合格證書試行辦法」,並於1987 年 頒布「教師職務聘任制度」等措施。

1989 年中國國家教育委員會(簡稱國家教委)為了要致力改革中等師範學校(簡稱中 師)的教育教學,讓中師教育教學可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實施九年制義務 教育的需要,所以在重新檢討之後再度發佈「三年制中等師範學校教學方案」,,此一方 案之特點,包括:「擴大地方的辦學權方案」規定國家對中等師範學校的教學工作作統一 的基本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依據國家的基本要求,從本地經濟、文化發展和九 年制義務教育對於中小學教師的需求出發,確定本地中等師範學校的教學內容並制定相應 的教學計劃;「加強師範性」,此一方案「根據本地中小學教師的需要,安排文化課、教育 專業課,藝體課和教育實踐課程,以加強教師的文化知識、專業知識、技能技巧以及科學 的教育教學方法」;進行整體改革,突破單一的必修課模式(中國教育年鑑,1991)。

根據中師的特點和規律,實行以課業為主,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 活動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使中師的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原 則,使中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成為由必修課、選修課、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的整體。

參、1991 年至 1995 年的中國小學師資培育之發展

從「文革」結束至 1997 年之間,中國的師範教育已經有了具體的成效。然而在 1993 年2 月 13 日由中國「國務院」公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的「聯合 辦學」,所謂聯合辦學就是將全國的師範院校相結合,進而達到相輔相成的功效,所以實 行「聯合辦學」的目的就是要讓中國的師範院校,提升其辦學績效,進而提高教師素質。

所以有許多因應時代變遷所產生的作法,也都日漸在減少並步入軌道,加上中國於1994 年元月起實施「教師法」,首條便明白規定:「為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建設具有良好思 想品德修養和業務素質的教師團隊,促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定本法(楊景堯,

1995)」。由此可知中國在 1994 年時,比以往有更具體的行動在重視教師此一行業,當然

(19)

也會更重視師範教育。

1996 年 9 月中國國家教委召開全國第四次師範教育工作會議。會議確定了「九五」

(1996-2000)期間師範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教學改革為核心,全面推動師範教育的各項 改革,使師範教育整體水平明顯提高。並制定了「九五」(1996-2000)期間中小學師資隊 伍建設的目標:到2000 年全國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 95%、80%、

70%以上。

肆、1995 年之後的中國小學師資培育之發展

中國在 1995 年之後的中國小學師資培育之發展,依據張勇信(1996)在試論中國教 育學院的改革與發展時指出中國在二十世紀教育學院的教育改革和課程的發展已有長足 的發展和進步,而且溫惠琴(1996)更提出中國在面向 21 世紀的師範教育改革,應著重 在師範教育的政策和課程改革上,而且高等師範教育應深化改革,否則不能配合社會的需 要。葉瀾(1996)提出教育工作人員必須要培養終身教育體系和培養新的教育工作專業人 員及管理人員,而去發展職後培訓及進修與及拓展教育科研的功能,進而形成師範意義上 的 「教學、科研、生產」聯合體。

在小學師資培育的課程發展上,依據施良方(1996)在「三年制中等師範學校教學方 案」的檢討中,分析研究指出中師的培養目標、課程與教學的評價及課程的綜合化均須要 適切的配合,這樣才能真正落實。鄭登雲(1996)提出中國近代中等師範課程的發展中,

逐漸形成了5 個結構性的課程板塊,即道德教育科目、文化知識科目、藝術體育科目、職 業教育科目及教育理論與實踐。

在小學師資培育制度發展上,依據楊景堯(1997)提出中國師範教育的問題,包括先 天不足、體制不合理、屬性有爭議、教師重視待遇差距。而廖啟森(1997)更指出中國單 一師範院校,僅能設置單一教育層級之師資培育課程,所以中國欲接受師資培育課程者,

須入師範院校修習方可擔任教師,屬獨佔性質,而且中國課程學分負擔明顯較台灣多且沉 重和課程中教育專業課程過少;另外中國政府期許中小學教師皆達大學專科以上程度為目 標。然而謝永義(2003)分析比較中國與台灣的師資培育制度,其研究發現與廖啟森(1997)

(20)

的研究發現有略些差異;其研究發現指出中國師資培育現階段仍以計畫式培育為主,招生 及分發制度合一,而中國教育實習制度設計不夠完善,但目前已逐漸受重視;另外在課程 架構比較中提出中國的學科專業設置種類較多,有利學生專門知識與能力的培養。由以上 的資料可以看出,中國在1995 年之後所提出的小學師資培育的改革和發展措施和以前相 比較,有明顯的改變。

另外,中國教育部師範教育司在2003 年 11 月 11 日~12 日宣導 80 多所非師範院校在 廈門召開「全國非師範院校教師教育工作研討會」,研討會當中提到,中國在2002 年共 有475 所高等學校招收師範類全日制本專科學學生,其中高等師範學校 183 所、教育學院 34 所、非師範院校 258 所。非師範院校已占培養教師院校總數的 54%。從舉辦教師教育學 校培養學生統計資料看,高等師範學校仍然是教師教育的主體。2002 年中國共有 140.2 萬 師範類普通本專科在校生,其中高等師範學校占70.0%,教育學院占 2.6%,其他高等學校 占27.4%,獨立設置的師範院校仍然是中國教師教育的主要力量。非師範院校也正在成為 中國教師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並將在教師教育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教育 部,2004a)。

2004 年中國提出「教師教育工作的總體目標」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所 謂的「三個代表」就是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重要思想,目的 就是要圍繞著中國教育部中心工作,積極推進教師教育創新,大力推進「全國教師教育網 路聯盟計畫」,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構建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以下是目標內 容(中國教育部,2004b):

一、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創教師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教師教育改革發展。根據中國教育部 2004 年公佈的

「教師教育工作的總體目標」,其中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內 容中提到「深入研究新時期教師教育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任務,研究確定新時期教 師教育改革發展的大方向和總目標,然後根據教師教育發展的重要來推進教師教育制度、

體系、模式、方法途徑和技術手段的創新,實現新時期教師教育的戰略性轉變和跨越式發

(21)

展」。

(二)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以下稱為師德教育)。根據中國教育部 2004 年公佈的「教師教育工作的總體目標」,其中以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內 容中提到「貫徹全中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精神,以教育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核心,以 考核評估為手段,與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這些師德教育工作的機制目的就是要強 化和改革師德教育,大力提高教師隊伍師德水準」。

(三)進一步加強教師教育宣傳工作。根據中國教育部 2004 年公佈的「教師教育工作的 總體目標」,其中以進一步加強教師教育宣傳工作的內容中提到「大力宣傳中國教師教育 事業在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中的重要意義和特殊地位;宣傳中國教師教育的歷史性成 就和重要經驗;宣傳新時期中國教師教育的先進理念和發展方向;宣傳中國教師教育改革 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大方針,努力營造促進教師教育創新發展的社會氛圍」。

二、籌備召開全國教師教育工作會議,積極推進教師教育改革發展

(一)繼續從事調查研究。深入研究國際教師教育發展規律,研究中國教師教育的歷史 經驗、當前形勢和發展方向,發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準備高素質教師」藍皮書,為教 師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二)研究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整體思路和方針。起草並頒發「新時期教師教育改革發 展綱要」等重要文件,確定新時期教師教育改革發展戰略,部署新時期教師教育工作。

(三)研究草擬「教師教育條例」。制定「教師教育機構資質認證標準」、「教師教育 課程標準」、「教師教育品質評估標準」。形成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

建立教師教育監管制度。

(四)研究佈署教師教育體制體系、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改革特點。總結推廣全國各地 教師教育創新發展的具體經驗。

三、大力推進中國的「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計畫」(以下稱為網聯),大力加強中小 學教師繼續教育

(一)指導加速推進中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計畫的意見。根據中國教育部 2004 年公佈的

(22)

「教師教育工作的總體目標」,其中以指導加速推進中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計畫的意見的 內容中提到「加快教師網聯遠端教育平台建設;完善教師網聯運行機制,促進學分互認、

課程互選,優質資源共建共用;做好教師網聯學歷教育聯合招生;加強各地教育行政部門 對於教師培訓的統籌和支持力度,並逐步擴大教師網聯,加強教師網聯與各地教育部門、

地方師範院校和教師培訓機構的聯繫,促進天、地、人網有機結合」;實施「區域教師學 習與資源中心建設計畫」,促進教師網聯學習服務體系的建設。

(二)在中國教師網聯計畫的框架下,啟動實施「中小學教師培訓五年計劃」。充分利 用中國教師網聯的優勢,實施以新理念、新課程、新知識、新技術為重點的新一輪中小學 教師全員培訓。組織實施「優秀教師高層次研修」、「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促進和指 導骨幹教師省級培訓和地(市)級培訓。大力推進中小學教師學歷學位提昇培訓,儘快提 高教師團隊整體的學歷水準。

(三)全面推展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指導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工 作的指導性意見。按照「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對進入實施新課程 的教師進行不低於40 學分的全員崗前培訓。組織實施「高中新課程實驗區教育管理者」、

校長、種子教師國家級培訓;實施「高中新課程省級種子培訓者國家級培訓」。繼續組織 師範院校教學管理者、學科教學論教師新課程國家級研修。

(四)加強中國中小學教師資訊技術培訓。建立中國中小學教師資訊技術培訓標準和考 試認證體系,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資訊技術培訓和考試認證計畫。啟動實施與英代爾公司 合作的「英代爾未來教育」新的教師培訓專案、與微軟(中國)公司合作的資訊技術教師 培訓等專案。積極尋求新的合作專案,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培訓教師。

四、積極推進教師教育創新,全面提高教師教育品質

(一)進一步推進師範院校佈局結構調整。整合教師教育資源,逐步將教師教育納入高 等教育體系;鼓勵具備資質條件的非師範院校特別是高水準綜合大學參與教師教育,促進 教師教育多元化;構建以師範大學和其他高水準大學為先導,「專科」、「本科」、「研 究生」三個層次協調發展,職前職後教育相互溝通,學歷與非學歷教育並舉,促進教師終

(23)

身學習和專業發展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

(二)實施中國「國家級教師教育基地建設計畫」。在有條件的師範大學和舉辦教師教 育的高校試行建立「國家級教師教育基地」(大學教育學院),促進教師教育制度創新和 培養模式創新,促進教師教育一體化。探索提高教師教育品質的有效途徑和機制。

(三)實施中國「教師教育課程與資源建設計畫」。指導教師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意見,

組織開發教師教育類課程教材;加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教材資源建設;組織引進國 外教師教育先進教材;組織開展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徵集評選,對優秀課程資源國家給予獎 勵支援,發佈優質資源資訊。

(四)認真做好高等師範學校本科教學水準評估工作,推進高師本科院校學校建設、教 學管理和教學改革,提高教師教育品質和水準。

綜觀中國自共產黨解放(1949 年)以來,師範教育才進入真正的發展階段。但是因為

受到「文化大革命」及經濟體制的影響,所以師範教育的發展並不理想,直到在1978 年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才開始確立了解放思想、團結一致的指導方針(金世柏,1992),

而且特別是在近十幾年,更是大陸師範教育發展的最好時期。

第二節 中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內容分析

中國的高等學校是屬於人才教育,又分為本科、專科兩個層級。所謂高等學校「本科」

係指各大學校院,設置「本科」專業課程,提供學生修習學士學位,其修業年限一般為4 年;高等學校「專科」即台灣所指的專科學校,其一般修業年限為2~3 年,因此,高等學 校乃包含本科及專科兩類,另外部分大學院校亦有設置「專科」班者。由於台灣高級中等 以下各級學校教師之學歷已要求至大學學歷以上,因此,以下有關中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 主要著重在大學校院「本科」的專業課程為主。以下先針對中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法規 依據做分析,然後再以中國師範大學的初等教育學院做分析整理,而以天津師範大學和新 疆師範大學為例,分析整理如下:

(24)

壹、中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法規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是中國經由1993 年 10 月 31 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議通過,自199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全文共分為 9 章,43 條。此一「教師法」

有下列幾項特點(楊景堯,1994):

一、關於教師職務的定義

該法認為「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 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第3 條)。

由此一條文便可以充分領略出中國創制「教師法」的目的所在。

二、對教師社會地位的尊重與重視:

中國「教師法」特別突顯出對教師社會地位的尊重與重視,並且明定每1 年的 9 月 10 日為「教師節」。在「教師法」第4 條中,特別強調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做到下 列的事項:

(一)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

(二)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

(三)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

(四)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三、對於教師權利與義務明確規定:

「教師法」第 7 條規定教師的權利有:

(一)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

(四)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 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25)

對於以上6 項教師的權利中, 可以明顯看出,中國當局對於教師的福利待遇非常重 視。而其他各項權利也都具有可行性,若能真正落實,則對於師資素質的提高,大有幫助。

至於在教師義務方面,第8 條詳列 6 項如下:

(一)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 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 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 發展;

(五)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 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準。

以上6 項義務中,除第 6 項較特別外,其他 5 項應該是與一般國家教師的基本職責相 當接近。至於希望教師「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並視之為教師的「義務」者,恐怕這 是比較不多見的。所以此一條文便可以發現,中國「以政治掛帥」的味道極為濃厚。

四、明定各級學校教師任教資格:

依「教師法」第 11 條指出,取得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相對學歷是:

一)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幼兒師範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二)取得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三)取得初級中學教師、初級職業學校文化、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範專 科學校或者其他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四)取得高級中學教師資格和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文化課、專業課教 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範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取得中等專業 學校、技工學校和職業高中學生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學歷,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

(26)

門規定;

(五)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研究生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

(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師資格,應當按照成人教育的層次、類別,分別具備高等、中等 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由以上可以發現,對各級學校教師的最低學歷要求,明定「教師法」之中,對於教師 素質水平的維持比較有幫助。而在「教師法」第15 條第 2 款就明定「國家鼓勵非師範高 等學校畢業生到中小學或者職業學校任教」,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對於教師來源管道希望不 僅限於師範院校而已。

五、明定教師是採「聘任制」:

「教師法」第17 條規定:「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應當逐步實行教師聘任制。教師的 聘任應當遵循雙方地位平等的原則,由學校和教師簽訂聘任合同,明確規定雙方的權利、

義務和責任。」由以上條文可以知道,顯示出中國對教師的尊重。

另外在1995 年由中國國務院發佈的「教師資格條例」和 2000 年 9 月 23 日發佈實施 的「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其中條文在明定教師資格分類與適用、教師資格條件、教 師資格考試、教師資格認定等事項,不具備教師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學歷的公民,也可經由 通過國家舉辦的或者認可的教師資格考試,申請獲得教師資格,並非一定需要進入師範院 校畢業後才可從事教職。所以中國公民在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 學工作,應當具備教師資格。而教師資格制度是國家實行的一種法定的職業許可制度,其 法律、法規、政策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教師資格條例實 施辦法」,自此對於教學工作之教師有了基本的資格規定。

貳、天津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的課程分析 一、初等教育學院簡介

天津師範大學始建於1958 年,原名天津師範學院,1982 年更名為天津師範大學;1999 年4 月 8 日,由原天津師範大學、天津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天津教育學院組建成新天津師 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成立於1999 年 11 月,是天津市唯一培養本科層次小學教師的專業

(27)

學院。

二、教學目標

小學教育專業是初等教育學院培養本科學歷小學師資的教師教育專業,學制4 年。根 據此校網站資料中指出「此專業以培養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具備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 和自然科學知識及本學科專業方向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熟練運 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能力和現代教育觀念及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適應當前中國教 育教學改革與發展需要,能勝任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小學教育科學研究,培養合格的 國小師資」。所以從上述的教育目標便可以發現,中國的教學目標還是以社會主義思想為 指導原則。

三、課程架構

天津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的小學教育專業類科設有小學語文教育、小學數學教育、

小學英語教育、小學科學教育四個本科專業方向,其課程內容規定整理如下:

(一)修業年限:初等教育學院大學標準學制為 4 年,可在 3-8 年內完成,修業完成授予 教育學士學位。

(二)學分設置:在專業文科方向分成小學教育(中文方向);小學教育(英語方向)兩 科系。在專業理科方向分成小學教育(數學方向)和小學教育(科學方向)兩科系。所謂 小學教育(中文方向)意指等同於台灣教育大學的語文教育學系,專門培養語文教育的師 資人才;小學教育(英語方向)意指等同於台灣教育大學的英語教育學系,專門培養英語 教育的師資人才;小學教育(數學方向)意指等同於台灣教育大學的數學教育學系,專門 培養數學師資的人才;小學教育(科學方向)意指等同於台灣教育大學科學教育學系,專 門培養科學教育師資的人才,

1.小學教育(中文方向)的課程:如表 4-1 小學教育(中文方向)的課程可以分成校通 修課50 學分和專業課 113 學分兩種,合計 163 學分;其中校通修課分成必修課 38 學分,

佔總學分比24%和選修課 12 學分,佔總學分比 7%兩種。專業課分成院通修課 42 學分,

佔總學分比26%,方向必修課 51 學分,佔總學分比 31%,選修課 20 學分,佔總學分比

(28)

12%。

表4-1 小學教育(中文方向)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 课程类型 修读方式 学分数 占总学分百分比

(%) 学时数 占总学时百分比

(%) 备注 必 修 课 38 24 693 26 选 修 课 12 7 204 7 校通修课

小 计 50 31 897 33 院 通 修 课 42 26 603 22 方 向 必 修 课 51 31 872 32 选 修 课 20 12 340 13 专 业 课

小 计 113 69 1815 67

总 计 163 100 2712 100 資料來源:取自於天津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網站(http://202.113.96.10/departments/cjy/index.htm)

2.小學教育(英語方向)的課程:如表 4-2 小學教育(英語方向)的課程可以分成校通 修課38 學分和專業課 125 學分兩種,合計 163 學分;其中校通修課分成必修課 26 學分,

佔總學分比16%和選修課 12 學分,佔總學分比 7%兩種。專業課分成院通修課 42 學分,

佔總學分比26%,方向必修課 63 學分,佔總學分比 39%,選修課 20 學分,佔總學分比 12%。

表4-2 小學教育(英語方向)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 课程类型 修读方式 学分数 占总学分百分比

(%) 学时数 占总学时百分比

(%) 备注 必 修 课 26 16 438 14 选 修 课 12 7 204 7 校通修课

小 计 38 23 642 21 院 通 修 课 42 26 603 20 方 向 必 修 课 63 39 1484 48 选 修 课 20 12 340 11 专 业 课

小 计 125 77 2427 79

总 计 163 100 3069 100 資料來源:取自於天津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網站(http://202.113.96.10/departments/cjy/index.htm)

3.小學教育(數學方向)的課程:如表 4-3 小學教育(數學方向)的課程可以分成校通 修課50 學分和專業課 118 學分兩種,合計 168 學分;其中校通修課分成必修課 38 學分,

佔總學分比23%和選修課 12 學分,佔總學分比 7%兩種。專業課分成院通修課 42 學分,

佔總學分比25%,方向必修課 56 學分,佔總學分比 56%,選修課 20 學分,佔總學分比

(29)

12%。

表4-3 小學教育(數學方向)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 课程类型 修读方式 学分数 占总学分百分比

(%) 学时数 占总学时百分比

(%) 备注 必 修 课 38 23 693 25 选 修 课 12 7 204 7 校通修课

小 计 50 30 897 32 院 通 修 课 42 25 603 22 方 向 必 修 课 56 33 962 34 选 修 课 20 12 340 12 专 业 课

小 计 118 70 1905 68

总 计 168 100 2802 100 資料來源:取自於天津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網站(http://202.113.96.10/departments/cjy/index.htm)

4.小學教育(科學方向)的課程:如表 4-4 小學教育(科學方向)的課程可以分成校通 修課50 學分和專業課 118 學分兩種,合計 168 學分;其中校通修課分成必修課 38 學分,

佔總學分比23%和選修課 12 學分,佔總學分比 7%兩種。專業課分成院通修課 42 學分,

佔總學分比25%,方向必修課 56 學分,佔總學分比 56%,選修課 20 學分,佔總學分比 12%。

表4-4 小學教育(科學方向)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 课程类型 修读方式 学分数 占总学分百分比

(%) 学时数 占总学时百分比

(%) 备注 必 修 课 38 23 693 23 选 修 课 12 7 204 7 校通修课

小 计 50 30 897 30 院 通 修 课 42 25 603 20 方 向 必 修 课 56 33 1119 38 选 修 课 20 12 340 12 专 业 课

小 计 118 70 2062 70

总 计 168 100 2959 100 資料來源:取自於天津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網站(http://202.113.96.10/departments/cjy/index.htm)

小學教育(中文方向)、小學教育(數學方向)和小學教育(科學方向)等這3 個學 系的校通修課學分數都是為50 學分,其中必修課佔 38 學分,選修課佔 12 學分;而小學 教育(英語方向)的校通修課,因為不用修習大學英語的12 個必修學分,所以必修課學 分數只佔26 個學分,總計 38 學分。然而在院通修課方面,其所佔學分數為 42 學分,和

(30)

方向必修課56 學分相差 14 學分。所以由以上資料可知,中國的師範教育課程還是比較重 視「學科專業」的課程。

(三)課程內容:

天津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課程由校通修課、專業課組成;說明如下:

1.校通修課依照中國各級師範院校之課程的分類方式指的就是普通課程,也就是不分哪 一類的學院和科系的學生必定修習的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大類,約897 課時,佔 總課時數32%左右。必修課程內容如表 4-5 大致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 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軍事 理論、軍訓、形式與政策、心理健康、社會實踐、大學英語、電腦應用基礎、體育等。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軍訓、形式與政策、心理健康、社會實踐,以上 8 類 科目為中國的政治科目佔20 學分之多,這些科目向來都是培養民族精神的重要科目,其 中政治社會化功能相當顯著,目的就是為了要加強大學生的政治素質而開設這些科目;大 學英語採分層教學的方式,分成3 個學期來教授,總佔 12 個學分,比例相當重,由此可 知,天津師範大學非常重視學生的英語能力;電腦應用基礎課程主要教授電腦基礎知識、

Windows XP 的基本操作、輸入法與文件管理操作、認識 Word、 Excel、電腦網路基礎與 應用、常用工具軟體和系統性能與安全等知識。;體育課程採授課和實訓2 種方式教學,

分成4 個學期來教授,總佔 4 個學分。選修開課科目由教務處負責,而以學期公佈的校選 課列表為主。

(31)

表4-5 小學教育校通修課教學計畫表 课程 学时数

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合计 授课 实

验 上机 实训 学期 周学

时 开课单位 备注 MTS10400L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 3 51 51 1 3 马克思主义 学院 MTS10200L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4 34 2 2 马克思主义

学院 MTS10401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51 51 3 3 马克思主义

学院 MTS10402L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概论2-1

3 51 51 5 3 马克思主义 学院 MTS10403L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概论2-2

3 51 51 6 3 马克思主义 学院 COE10600L 大学英语 3-1 4 85 85 1 6 外国语学院 COE20600L 大学英语 3-2 4 85 85 2 5 外国语学院 COE30600L 大学英语 3-3 4 85 85 3 5 外国语学院

分层教学 FCA10200C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48 24 24 2 4 计信学院

PEH10000C 体育 4-1 1 30 4 26 1 2 体育科学学 院

PEH10001C 体育 4-2 1 34 4 30 2 2 体育科学学 院

PEH10002C 体育 4-3 1 34 4 30 3 2 体育科学学 院

PEH10003C 体育 4-4 1 34 4 30 4 2 体育科学学 院

QUD11000L 军事理论 1 20 20 3 2 学生处负责 网站辅助 QUD11000P 军训 1 2 学生处负责 3 周 QUD12000L 形势与政策 1 马克思主义

学院 专题讲座 QUD14000L 心理健康 1 学生处负责 专题+网站 必

QUD15200P 社会实践 2 团委负责 6 周 选 修 12 204 204 教务处负责

见当学期 公布的校 选课列表 小 计 50 897 757 24 116

資料來源:取自於天津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網站(http://202.113.96.10/departments/cjy/index.htm)

2.專業課分為院通修課、方向必修課和選修課三大類,約 2052 課時,佔總課時 71%。

(1)院通修課指的就是專業課程(教育理論課),也就是初等教育學院學生必定修習的課 程,如表4-6 大致包括四部份:第一部分為教育類課程。主要有小學生心理發展、小學教 育心理學德育與班對工作、教師成長與專業發展、教育原理、課程資源開發、教學設計與 實施、教育科研方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第二部分為文化通識類 課程。主要有電腦輔助教學、藝術欣賞等;第三部分為小學教師職業技能類課程。主要有

(32)

硬筆書法、教師教學語言等。第四部份為學校課程。主要有教育實習、教育見習、學年論 文、畢業論文等。

硬筆書法的課程就是利用硬的書寫工具(鉛筆)來訓練學生的寫字能力,相當於台灣 的寫字課;教師教學語言的課程旨在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要運用到的語言技能和方 法,相當於教師的表達能力的訓練;教師成長與專業發展的課程旨在培養教師必須要有不 斷追求知識和專業提昇的精神;教育原理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了解教育學的基本概念,理 解教育的基本原理,掌握教育的基本規律,形成運用教育基本原理分析教育問題的能力,

並進一步指導教育實踐工作;小學生心理發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學教育心理學的 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要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小學生的個性發展,相當於台灣所開設的 兒童發展與輔導的課程;課程資源開發、教學設計與實施、教育科研方法的課程旨在培養 學生能運用課程的資源來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德育與班對工作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帶班 的能力,藉由導師德育的潛移默化,來對學生的學習、紀律、行為品德、能力素質等進行 教導和培養;電腦輔助教學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如何利用電腦資源來進行教學工作;綜合 實踐活動指導的課程相當於台灣的國小綜合活動教材教法的課程;藝術欣賞的課程旨在培 養學生的審美觀念;教育實習、教育見習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教學實際經驗;學年論文、

畢業論文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寫作研究的能力。

(33)

表4-6 小學教育專業必修課(院通修)教學計畫表

学时数 课程

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合计 授课 实验 上机 实训 学期 周学时 开课单位 备注 CLL34001C 硬笔书法 1 24 10 14 2 2 初教院 EDU46000C 教师教学语言 1 24 10 14 3 2 初教院 EDU28200L 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 2 34 34 2 2 初教院 EDU21401L 教育原理 3 51 51 3 3 初教院 PSY33200C 小学生心理发展 2-1 2 45 39 6 1 3 初教院 PSY33100C 小学生心理发展 2-2 1.5 32 30 2 2 2 初教院 EDU26100C 课程资源开发 1.5 26 20 6 6 2 初教院 EDU26200C 教学设计与实施 2 39 30 9 5 3 初教院 PSY33400C 小学教育心理学 3 51 46 2 3 4 3 初教院 EDU38100C 德育与班队工作 1.5 34 25 9 3 2 初教院 EDU23401L 教育科研方法 3 51 51 6 3 初教院 PSY44100C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5 34 26 8 5 2 初教院 EDU27400C 计算机辅助教学 3 68 34 34 6 4 初教院 EDU48100C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 1.5 30 6 24 5 2 初教院 ART10300C 艺术欣赏Ⅰ 2.5 60 30 30 1 4 初教院 EDU49600P 教育实习 4 7 初教院 8 周 EDU19000P 教育见习、教育调查与

模拟课堂 1 2-6 初教院 5 周 EDU49100A 学年论文Ⅰ 0.5 4 初教院 1 周 EDU49101A 学年论文Ⅱ 0.5 6 初教院 1 周 院

通 修

EDU49A02T 毕业论文(设计) 6 7、8 初教院 10 周 小 计 42 603 442 34 34 93

資料來源:取自於天津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網站(http://202.113.96.10/departments/cjy/index.htm)

(2)方向必修課也就是專門課程(專業課),可以分成四個小學教育專業(本科)方向,

其內容整理如下:(教學計畫表見附錄一)

a.中文(系)方向招收文史類考生,主要課程有:英語、電腦、中國古代文學、中國 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概論、寫作、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 材教法。

b.英語(系)方向招收文史類考生,主要課程有:綜合英語、英語口語、英語聽力、英 語閱讀、英語寫作、英漢翻譯、電腦基礎。

c.數學(系)方向招收理工類考生,主要課程有英語、數學分析基礎、高等代數基礎、

解析幾何、概率與統計、數論初步、電腦基礎及演算語言、電腦輔助教學。

d.科學(系)方向招收理工類考生,主要課程有:英語、高等數學、科學教育概論、生 命科學、小學科學實驗室研究、電腦輔助科學教育。

(34)

選修課分成小學教育專業限定選修課和小學教育專業任意選修課兩大類,當中規定學 生需要在選修課中修讀20 學分,其中在限選課中至少修讀 10 學分。

參、新疆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的課程分析 一、初等教育學院簡介

新疆師範大學在 1978 年 12 月正式成立,而根據此校的網站資料中指出「本校經過 29 年的建設與發展,已走上了常規發展的軌道,成為專業門類齊全、辦學層次較高的自治區 重點大學,是新疆教師教育的重要基地,為新疆自治區經濟繁榮、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的 專業實用人才,也努力把新疆師範大學建設成為具有鮮明教師教育和地域特色、教學研究 型、綜合性、高水準的師範大學」。新疆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建立於2002 年 5 月,以 培養小教師資的小學教育專業為宗旨。

二、教學目標

此初等教育學院強調「在加強學生理論學習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訓練。而且 大力調整師資結構,強化師資培訓,規範教學管理,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為新疆維吾爾 自治區培養合格的專科層次小學教師隊伍」。

三、課程架構

此初等教育學院現有小教文科、小教理科、漢語言、英語等專業。,其內容整理如下:

(一)修業年限:小學教育專業(文科方向、漢)和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修業年 限4 年;小學教育專業(文科方向、民)和小學教育專業(理科方向)修業年限也是 4 年,

但是「民考民考生」需預科1 年。所謂「民考民考生」需預科 1 年就是指新疆自治區中少 數民族的學生需提前1 年修習公共基礎課。

(二)學分設置

1.小學教育專業「理科(數學與科學)方向」分為兩類,一類為漢語言本科,另一類為 民語言本科。所謂漢語言本科意指新疆自治區中漢人學生所修習的科系;民語言本科意指 新疆自治區中少數族群學生所修習的科系。

(1)漢語言本科的課程:如表 4-7 漢語言本科的課程可以分成公共基礎課 37 學分,所

(35)

謂的公共基礎課在中國各級師範學校課程內容的分類意指普通課程;專業基礎課99 學分,

所謂的專業基礎課在中國各級師範學校課程內容的分類意指教育理論課程,其中專業基礎 課分成必修課32 學分、方向必修課 33 學分、選修課分成限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佔 35 學分;實踐類課程佔27 學分。

表 4-7 小學教育專業「理科(數學與科學)方向」漢語言本科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 课程类型 修读方式 学分数 占总学分百分

比(%) 学时数 占总学时百分

比(%) 备注 公共基础课 37 23 736 28 公共基础课

小 计 37 23 736 28

必修课 32 20 578 22 方 向 必 修 课 33 20 512 20

选 修 课 35 21 758 29 专业基础课

小 计 99 61 1848 71

实践类课程 教育实践课 27 16 29 周 1

总 计 164 100 2656 100 資料來源:整理自新疆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網站(http://www1.xjnu.edu.cn/chjy/)

(2)民語言本科的課程:如表 4-8 民語言本科的課程可以分成公共基礎課 24 學分;

專業基礎課佔112 學分,其中分成必修課 32 學分、方向必修課 35 學分、選修課分成限定 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共佔45 學分;實踐類課程共佔 27 學分。

表 4-8 小學教育專業「理科(數學與科學)方向」民語言本科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 课程类型 修读方式 学分数 占总学分百分比

(%)

学时 数

占总学时百分比

(%)

备 注

公共基础课 24 15 498 19

公共基础课

小 计 24 15 498 19

必修课 32 20 576 23

方 向 必 修 课 35 22 630 26 选 修 课 45 28 830 33 专业基础课

小 计 112 69 2036 81 实践类课程 教育实践课 27 16 29

周 0

总 计 163 100 2534 100 資料來源:整理自新疆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網站(http://www1.xjnu.edu.cn/chjy/)

從表 4-7 和表 4-8 可以看出,漢語言本科的公共基礎課比民語言本科多了 13 學分,其 中漢語言本科多了大學英語,民語言本科多了大學語文。由此可見,漢語言本科比較重視 英語能力的培養,民語言本科較重視族群語文的培養;然而在專業必修課和方向必修課的

(36)

比較上,雖然在學分數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在選修課的課程上面,大多都屬於學科專業 的課程,較少教育專業的課程,所以在小學教育專業「理科(數學與科學)方向」中以學 科專業課程的學分數較高。

2.小學教育專業「文科(中文與社會)方向」分為兩類,一類為漢語言本科,另一類為 民語言本科。

(1)漢語言本科的課程:如表 4-9 漢語言本科的課程可以分成公共基礎課 39 學分;專 業基礎課97 學分,其中專業基礎課分成必修課 31 學分、方向必修課 29 學分、選修課分 成限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共佔37 學分;實踐類課程為 27 學分。

表 4-9 小學教育專業「文科(中文與社會)方向」漢語言本科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 课程类型 修读方式 学分数 占总学分百分比

(%) 学时数 占总学时百分 比(%)

备 注

公共基础课 39 24 794 28

公共基础课 小 计 39 24 794 28

必修课 31 19 566 23

方 向 必 修 课 29 18 498 21 选 修 课 37 23 702 28 专业基础课

小 计 97 60 1848 72

实践类课程 教育实践课 27 16 29 周 0

总 计 165 100 2560 100 資料來源:整理自新疆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網站(http://www1.xjnu.edu.cn/chjy/)

(2)民語言本科的課程:如表 4-10 民語言本科的課程可以分成公共基礎課 24 學分;

專業基礎課110 學分,其中專業基礎課分成必修課 32 學分、方向必修課 39 學分、選修課 分成限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共佔39 學分;實踐類課程為 27 學分。

表 4-10 小學教育專業「文科(中文與社會)方向」民語言本科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 课程类型 修读方式 学分数 占总学分百分

比(%) 学时数 占总学时百分

比(%) 备注 公共基础课 24 15 532 21 公共基础课 小 计 24 15 532 21

必修课 32 21 578 23 方 向 必 修 课 39 24 702 27

选 修 课 39 24 718 29 专业基础课

小 计 110 69 1998 79

实践类课程 教育实践课 27 16 29 周 0

总 计 163 100 2528 100 資料來源:整理自新疆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網站(http://www1.xjnu.edu.cn/chjy/)

數據

表 4-5  小學教育校通修課教學計畫表  课程  学时数  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合计 授课 实 验 上机 实训 学期 周学时 开课单位  备注  MTS10400L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  3 51 51       1 3  马克思主义学院  MTS10200L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4 34     2 2  马克思主义 学院  MTS10401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51 51       3 3  马克思主义 学院  MTS10402L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表 4-6  小學教育專業必修課(院通修)教學計畫表  学时数 课程  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合计 授课 实验 上机 实训 学期 周学时 开课单位 备注 CLL34001C  硬笔书法 1 2410 14 2  2 初教院  EDU46000C  教师教学语言 1 2410 14 3  2 初教院  EDU28200L  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 2  34 34    2 2  初教院  EDU21401L  教育原理 3 5151 3  3 初教院  PSY33200C  小学生心理发展 2-
表 4-12  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民語言本科各類課程學分數和學時數比例分配表  课程类型  修读方式  学分数  占总学分百分比 (%)  学时数  占总学时百分比(%)  备注  公共基础课 26  16  532  20  公共基础课  小                计 26  16  532  20  必修课 32  18  576  20    方 向 必 修 课  50  28  900  34  选      修      课 37  22  686  26 专业基础课  小
表 5-1  師範學院課程架構表(1993 年)  類別  初等教育學系  備註  比例  學分  百分比  普通課程 70           47.3%  含大學共同課程  專業課程 40 27%  專門課程 38  25.7%  總計 148 100%  資料來源: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93,3 頁 師資培育法公佈之後,各大學院校得依學校特色及師資需要規劃開設師資培育課程 (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第 3 條),師資培育課程的專門科目,亦由各師資培育機構自行認 定之(修正後師資培育法第 10 條)等改變。因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To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ITEd forward, it was recommended in the Seco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Strategy “Empower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GeoGebra (GGB) into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 - 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the West..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